普通高校学生群体及社群关系分析

时间:2022-04-28 09:31:24

普通高校学生群体及社群关系分析

摘要:A4、沙丘美术馆和阿那亚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等长期关注“所在社区与社群”,视自己为其中一员,通过持续的展览活动积极地介入社区建设中,谋求与其社区、社群共同发展,为当下中国艺术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启发并促使了更多有益于构建和提升“中国整体艺术生态、国民审美素养和美育”的讨论和尝试。在普通高校也可通过类似思路和策略,以更好地构建高校学术和文化体系、服务社会等,但真正的践行和成功案例还少。川大锦城环境设计从2017年以来的“持续性的长期计划”,具有相应品质,可为考察研究之特例,但是因其条件限制影响还小,同时也面临各种困境,针对这些现象对比A4等美术馆的社区策展的经验成果,梳理它们共通的内在理路和方法,以期促进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策展实践,真正挑动高校、美育乃至更大的社会生态之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社群;策展;美育;生态

2021年6月至7月,成都麓湖A4美术馆做了一期“社区策展人”的课程活动,整个课程共16个小时分四次完成,涉及内容看似不多也难谈到真正的深度,但是如果站在其“从iSTART儿童艺术节到麓湖社区公共艺术季……一直在探索如何向公众传达当代艺术,突破当代艺术与公众互动接触的形式……构建理想的社交场所……提供更多可能……”(参见《Knock!Knock!社区策展人出没请注意》,“麓湖A4美术馆”微信公众号,2021-06-07)的“‘持续性的内在逻辑’和‘长期探索的目的与意义’”来看事实上并不太少,甚至可以说其“理想”巨大。因此,对其未来(可能实现的)价值应该值得期待,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些价值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持续的工作去落实;也只有在这个持续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直待相应艺术项目(或活动)的实施或后续工作的跟进完善后,才能对其最终的价值和得失做出恰当的判断。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该课程活动的设置、内容设计和最终目的有A4自身的考量,符合其在当今中国美术馆甚至世界艺术行业反思基础上的某种自我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考察课程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整体来说未来值得期待,但是进程确实略显仓促,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在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博物馆等专业艺术机构的建设中,针对“具体社群”进行专门的展览及相应活动策划的美术馆,A4确实是属于“代表”的那一类的存在,起码在成都它是首屈一指的。而该社区策展人课程活动是第一期,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关键要素若能进一步完善可能会更好,例如,对所针对的特定群体(课程活动参与者)的结构关系研究、研究人员和结构配置及保障配备、教学组织过程和推进逻辑等。当然,这些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相信A4是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有自身的考量和跟进,因为它多年来的工作和成绩能够给与我们这样的信心。这个信心源自:其一直以来“对所在社区长效的关注”和“谋求与社区、社群共同发展”的理念,并在具体的美术馆(包括策展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以明显有别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美术馆建设,较为流行的思路和目的———“参考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模式,并期望将这些美术馆的设置和建设‘(作为)激活城市和社区动力装置’或‘对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振兴起到积极作用’”———的样貌,在近几年成都乃至全国的美术馆里(正如刚才所言)都是屈指可数的典范(参见林半塘《中国的美术馆时代正在退潮》,“打边炉ARTDBL”微信公众号,2021-07-25。有着相同思路和长效的中国民营美术馆,还有秦皇岛阿那亚的沙丘美术馆和阿那亚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它们都立足自身所处区域、社群和自我定位,把自己视为社区一员、积极地介入社区建设中)。这些内容事实上已经给整个中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建设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启发,也使得我们对“‘中国美术馆建设和活动等’在当下整体处于低迷或深陷困境的现状”在未来的可能发展有了信心。与此同时,它们正在尝试把这样的理念不断持续下去,并有实际的工作、建立相应的机制等以保障相关工作推进的有效性。仅就麓湖A4为例,这些工作包括:在麓湖所在社区的各种公共项目、与社区(乃至更大的城市或区域、机构、群体和个人等)的合作……,这个“社区策展人(课程活动)”相信也是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的一部分(同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美术馆及其活动,有着特定述求或也需进行其资本背景的考量,但是它们确实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过去很长段时间中国美术馆建设———稍显“急切”、缺乏深入研究、最终“成为‘美术馆自身’”,而无法真正地对城市和社区“……激活和重整,去塑造和建构”———的真实现状)。

1由美术馆社区策展引出的思考与启发

也正是因为像A4这样的美术馆立足自身的明确定位、保持“对所在社区长效的关注”并“谋求与社区、社群共同发展”的理念及其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持续性的工作和保障机制的建构等,在2021年A4的“社区策展人”的课程活动设置中的反映,特别地吸引了关注这些内容的公众———包括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述求的个人、群体,也使得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策展人、评论者等专业艺术从业人员,对其保持持续的关注,甚至促使其积极参与其中———这事实上已经表现出一种“新的社群关系和艺术生态”的重新建构和不断扩大的可能,也触发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不过,并不能就此认为这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生态和逻辑建立的可能方式。因为这种逻辑,是“美术馆、博物馆、社区美术馆或社区文艺活动等”本应具备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激活社会,促进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与此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其实不少,在国外的展策研究和实践中也有也有很多丰厚的理论和经验积累。但是具有这样思路和策略的美术馆实践的确实还少,很多时候美术馆、博物馆等的建设因为主导观念使其具有了太多的附加价值的预设,或者说出发点本身出现了问题;甚至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更像一个权益机制,不仅不能积极地服务社会、推进不同阶层的流通互动和社会良性发展,反而不断的“固化”着阶层与权利的分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整体文化生态的逻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过于偏重追求“短平快”的回报,而忽略了该类艺术机构本应有的“公益性”和长期建构、缓慢持续发力的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才是近年来相关讨论逐渐增多、国家文化策略做出重大调整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像A4这样的几家私人美术馆(除却其自身的商业资本等背景的因素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的逻辑所在,因为它能突破原有桎梏真正地与国际前端接轨,进行长效展策规划,做到持续性服务社区,并与其社群(包括公司、居民、街道或社区乃至更大的城市、地域、社会国家等)共同成长和持续发展;甚至是有关基础性的美育或全民素养提升做出调整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参见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微言教育”(教育部新闻办)微信公众号,。其中涉及的关于美育的思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对艺术素养对全体文化结构和生态建立的根本作用,其意义巨大,而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和大中小各个层级的教育机构都承担着这些社会责任,前者往往通过“公共教育”实现,后者则多反映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或教育”工作的执行和持续发力。但是,其中容易混淆的误区是:有时大家可能把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与大中小学校分得太开,或者说太过注重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或不同的工作方式,而忽略了其应用的共通性。虽然,从社会结构或行政机构上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更大的文化语境和与社会的关联上来看,它们事实上是共属于一个社会文化体系的。而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那种行政体制上的区别或边界,已经不断模糊或正处于重新定义之中,而相应的共通性反而更为凸显。这个“共通性”,并不是简单的指“行政机制和工作方式上的‘二者合作或相互借鉴和互补’”;更多的是在一体化的文化背景和各自具体的工作中,是否有某种“思路和策略上”的呼应或一致性。但是现有的研究和实践显然还是偏向于前一个含义的,既以高等院校中的美育、艺术教育、公共教育和美术馆博物馆研究选题的情况即可看出一二。显然这还是一种惯性的思考,而且中国大陆高校中,除却有限的一些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有着各种较为专业的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外,大部分普通高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即使这些具有各自美术馆或博物馆的高校,其所涉及的展览和活动策划与执行情况也还是更多的表现为“从上至下”的惯性思路之中,虽然像各大美院、清华等的很多展览与学术活动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国际和社会影响力并与大学所在区域的公众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互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大学的真正主体“学生及其社群关系”很多时候是一个被遗忘的内容,这也正是那个A4的“社区策展人”课程活动在这里带来的思考和真正启发,同时也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策略和美育工作的调整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实践者把视线投入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2以“普通高校学生群体及其社群关系”为中心的可持续策展的策略与意义

那么,回到像A4这样的美术馆“针对所处社区、社群进行的相关思考和探索,与所处社区和社群共同成长”的思路和策略,触发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这些思考其实在整个处于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单位之间是否又有内在可“共通”的逻辑呢?或者说,是否有类似的方法和策略去激活像高校这样的特定“社区及其社群”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去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的思路呢?显然,通过上述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够得到肯定的答案,只不过在具体的实践中它可能会面临很多挑战或困境。特别是在普通高校(无论其是否具备美术馆等机构)、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及其社群关系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提出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展览和活动策划,并使其持续发生力量,这可能是一个涉及不同领域和人群的巨大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策划本身的“选题、调研、思路的形成和论证、具体的策划和执行、资料总结和反思、后续工作的跟进、新的问题提出及(策划、展览、活动)工作的推进等”,还涉及相关行政部门或机制中的沟通、合作和支持。或许正因为此,相应的成功案例还太少,而且相关研究和实践还更多地停留在大学美术馆或大学博物馆这样的选题之中,但是不能否认其潜在的价值;或者说“如果能真正地在普通高校中以学生群体及其社群关系为中心来建立策展策略和体系,并能持续执行,其意义巨大”。不过,案例虽然少并不是说没有,起码在个别院校的相关策展实践工作中能看到很多极具价值的尝试和努力,这些工作事实上已经具备了上述类似A4这样的美术馆在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建设中所显现的价值。无论是思路和策略,还是具体的策展执行,它们都具有相应的持续性发展和建构的力量。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具备挑动中国大陆高校现有格局的潜在意义的,而这正是当下中国高校及其美育正需的内容或要素。其中较为突出的个案,可以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虽然,该校建校时间不长,艺术相关专业的展览实践也长期表现为常见的高校艺术专业展览的那种状态,并无多大特色,也很难对学生(及其社群)、专业还有学校等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该校环境设计专业针对这样的现状,从2017年9月开始,做出了具有典范价值的另一种思考和尝试。首先,该专业教师中有长期从事和参与专业性艺术展览活动工作的策展人或准策展人,因着这种专业背景身份,具有相应的丰富经验和素养,同时长期关注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群体现状及相应展览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的情况,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不断尝试思考和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参见《学年展暨设计周———策展人专访》,“环境艺术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18-05-14)。最终在2017年,以该校2017级环境设计专业新生入学活动为契机,通过一个持续性的年度计划,展开了针对“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及其现状”的具体研究和策展实践,并以此为据进行更为广泛的工作规划或探索。客观说,策展人之所以做这些工作,并选择以“(可)持续性的年度计划”来展开,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是:在高校艺术专业的展览和赛事看似很多,但是大部分展览赛事及其它艺术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展现”。其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本应成为这些展览、赛事和活动最重要的主体的“学生”,却更多地以“事实上的被动参与者(或配角)的身份”出现,正如李杰在其《童年美术馆》里关于“儿童”展策的相关表述“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太能觉察儿童发出的真实信息,而习惯于享受他们迎合我们需求的‘表演’。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观察他们,以及怎样与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参见《从校园欺凌桌游到创建理想国,在这个美术馆里,孩子们干了很多大事》,“乐府LOVE”微信公众号,2021-08-17)。在大部分高校也少有“专业的策展是针对‘学生群体及其(看似并不那么)成熟的作品’策划的展览”的。例如,课程展、毕业展等源自所在学校所学专业的展览,少有专业策展团队的参与和可推动的持续计划,因而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所谓)成果呈现,也缺乏“对参展对象的调研分析、内在的研究理路、展陈空间叙事及后续研究工作的跟进等”,即使有一些交流或研讨也是止于“泛泛而谈”少有严谨工作机制和“批评”;而,来自官方(包括校方)的艺术协会和文化单位等的“艺术节、展览赛事等”,往往又体现为一种各个主办团体或单位的“意识”和工作成果呈现,可能在其宣传资料中也有“交流、互动、服务、公众关系等”的思考,但是都在这种从上至下的行政工作方式中都被消解为一种“简单的竞争、作品呈现”……此外,(艺术专业)学生群体,本身的社群关系、身份、性格、积极度和对艺术的理解爱好等也是多元而复杂,很难一语概之,或许很多时候学校、老师和公众对艺术专业学生及其作品应该是有很多期待,但是多数学生要么由于自己的作品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么难以参与策划讨论、要么被消极的周边因素影响、要么自身就很彷徨对艺术(及其活动)的认知有限、要么自以为是……反正,总体来说都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中,难以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对这个直接原因之外,也需再次提到的是:现有有关“高校展览策划和研究”的主要体现为以高校美术馆、博物馆或图书馆等具有实体机构和空间中进行的探讨,这其实反映出现有研究和展策实践的某种惯性思维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从侧面表明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展览活动策划很多时候是被外放在其现有主要“教学”关系之外的,换句话说“学生及其社群关系”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边缘而难以进入中心地带。更何况,中国大陆大部分普通高校并未设置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而且即使设置了这些机构的高校在上一条分析中所提及的相关问题和困境也一直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改善。基于这些分析,其实不难发现“针对学生主体及其社群关系,怎么去建立一套有效的展览机制?”完全是可以作为当下艺术生态和大学美育等领域中,研究者和策展人重要命题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探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老师和策展人,进一步总结他们的展策思路、策略和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怎么建立并完善“以‘(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常设展览项目及相关活动”,使其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可持续体系,具有“艺术和学术研究”应有的问题意识、广度和深度,也有人性的关怀,并尝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可能的范围内对个体、群体、公众关系、社群关系、工作机制等产生积极的效应,尽可能地使其真正的具备“艺术的力量”,通过艺术去体现并完成“大学之精神”。———希望它会进一步发展、变化,乃至生成为“跳出传统策展的某种(或某些)新的形态”(参见刘代刚《“温·渡”———“基于‘公共艺术(精神)’及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群体现状”的(公共)艺术项目第五年度计划》,2021-07-20,未刊稿)。而且,随着相关展览和活动的具体执行和推进,策展人逐渐把“公共艺术”较为核心的“公共(意识)”和开放的创作思路和策略融入其中,尝试以“公共艺术的思维及策略”来完成这些目标,并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可持续的思路,这也与A4等美术馆的思路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其次,需要指出的是,要将它们真正践行并持续推进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其内在的“发展、变化”特征也要求它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计划来实现。而具体考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从2017年以来的策展和执行的具体情况:从“2017下-2018年上”年度的“你好,大学生”主题所涉及的三个主要活动开始,后续有2017年12月11日到17日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学院第一届学年展暨设计周”和2018年上半年的第一届“实习专题”计划、环境设计2014级毕业展暨毕业季系列学术活动;再到“2018下-2019年上”年度“关于我们的一部分”———四川大学锦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第二届学年展暨设计周学术活动,所筹划的三个基本专题、设置的四个板块、介入的“设计周特制workshop、寒假实习计划推荐、对话”等内容;还有,“2019下-2020年上”年度的“问题的导向、选择与应对”公共艺术项目和“2020下-2021年上”年度的“开放与延续+深度与精研”公共艺术项目(参见《川大锦城2017级环境设计师生见面会暨学术活动》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2017-10-20—2018-12-26)。可以发现上述的“发展方向”和“长期计划”,是在不断思考和策展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果。这四个年度计划里,每一年都有具体的主题和思路,也有相应的反省并提出新的思考,并将其作为完善的策展的工作总结,也为下一年度计划做铺垫,相应的它们也正在积极地促使策展人进行第五年度计划的策划工作,这也正是其“可持续”策展理念的具体展开。同时,虽然作为没有美术馆的普通高校,其相关策展工作(在今天的艺术生态)未必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策展人所做的工作和尝试因其“涉及的不同学生(个体、群体)及相关社群关系”,并“设置相应的展览、学术活动和其它项目等”,其潜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亚于A4这样的美术馆今天所具有的潜能的,尤其是它对于当下大陆高等教育、美育和文化艺术生态所潜藏的价值,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惯性”的思路和具体可行的策略。当然,也必须承认通过四个年度的持续工作,其已经进入一个必须面对的困境,即是如何突破现有桎梏,以寻求更大更好的发展,否则将陷入某种“自娱自乐”的状态或成为“新的权力支配场”,与此同时还得警惕不能为了突破而突破防止过于急切的毛病,这些都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建设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困境。或许这也反证了前面提到的它们共处一个文化生态的共通之处。因此,若要使其“潜在意义”真正的成为现实并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更多的支持。

作者:刘代刚 单位:成都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