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8:39:46

能力

能力范文篇1

所谓“突发”,并不全然是无端飞来,出现之初,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迹象。高明的领导者,能够及时地抓住那些初露端倪的现象,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以避免事态扩大造成的损失。“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人们在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中得到的经验之谈。“勿轻小事,小隙沉舟”,这也是人们在对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中得到的经验之谈。有了许多这样的规律性认识,就能在事变之初,做出敏锐的判断。敏锐性的培养,需要有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只有对工作、对人民极端负责,即真正勤政爱民的人,才能够及时了解全面的信息并对信息做出科学的处理和分析。在勤政的同时,作为领导者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即便是对一些全新问题的捕捉和处理,相关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也显得十分重要。“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毒,当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疫病流行,它依然具有与其他传染病共同的特征。借鉴以往防治疫病的经验,见事早,措施力,是可以得到较好控制的。在这次同“非典”的斗争中凡是早注意、早预防、措施得力的地方:都没有造成失控就是证明。经验和教训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一定要不断提高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我们说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果不能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观察分析各种信息并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如果不能努力学习和积累各种有益的经验,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怎么能代表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相应的经验虽然可以提高敏锐性,但完全跟着经验走,也容易误入歧途。经验如果不同科学结合,就可能错误地运用经验。不同的突发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案。方案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实行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领导者的知识水准和经验层面终归是有限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应对方案,就要依靠科学,依靠掌握这方面知识的专门家。但专门家的意见也不会都一致。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择善而从。我们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征求建议,但只找赞成自己意见的专家,不愿意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结果在他周围就会聚集一些专看领导颜色、因风转舵说话的所谓“专家”。谀言满耳而诤言消声,领导者的决策就很难符合于科学、符合于实际了。兼听而善择,这是一个高明领导者应当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起来,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

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件系统工程,需要关照全局,照顾周全。比如这次同“非典”的斗争,除了组织抢救、实施各种果断措施外,还必须统筹全局,考虑到人民的安危,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际的交往,市场的供给,知识的普及,科学的研究,周边的关系,等等。一着不慎,牵动全局。不能关照全局,单打一,不仅工作收效不大,还容易顾此失彼,贻误工作。想要稳定,结果造成更大的不稳定,急于求成,结果捅出更大的漏子。关照全局,除了横向的关系,还有纵向的关系。部署第一步,就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全局观念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处理突发事件时尤为重要。

能力范文篇2

(一)上半年基本回顾

一、在提升境界上下功夫

中能公司经过了4年的奋斗,在规模和生产能力上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但是,由于它出身于小煤窑,人员又是为了不同的利益和目的来自四面八方。因而在发展的各个时期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打上形形色色小生产的烙印,而它又与我们追求的现代企业目标又不适应。中能公司要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业绩,就必须要有新的境界。

半年来,我们经过多方沟通磨合,经过培训和宣传灌输,使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经营实践都有了一定提升,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操作层都认为中能要发展,必须实现从小煤窑向现代化煤矿的转型,通过实施矿井的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和管理的科学化达到安全高效的新型矿井。

二是认识到多方股东和全体员工的利益都集中于中能的存在与发展上,所以必须强化中能独立法人的地位。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劳动合同签订和多种社会保障建立,以及劳动分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由主体到企业实体的过渡。

三是逐步认清了中能公司混合所有制的本质,要按照“市场化组建,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政府领导”的要求,在“混合”上做文章,让公司既规范又灵活地运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四是必须充分发挥各方股东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手拉手”工程,解决好发展道路上大事和难事,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五是要规范企业行为,搞好人本管理,尽快实现传统的人治到法治,用行政命令手段到经济手段,从理事到育人的过渡,积极构建具有中能特色的团队文化。

我们虽然这五个方面前进的步子有大有小,但是基本形成了共识,这样在议事、共事、干事、成事方面就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才使公司多项工作有序有力和谐地推进。

二、在强化能力上做文章

我们公司地处陕北,有着较好的煤矿赋存条件和利润空间,加之连续多年生产与技改同步进行,虽然赢得了速度,但也出现了基础工作落后和管理粗放的问题,上半年在提高能力建设上做了点文章。

1、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通过战略管理来强化系统思考,团队作战,提高企业抓大事的能力。在调研基础上,董事会提出了要把中能建成陕北煤海明珠的共同愿景,“春”字型发展模式,“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及“说一不二抓安全,说三道四谋发展,五颜六色促和谐”战略步骤。目标就是旗帜,使中能人看到希望凝聚了人心,更主要是通过对目标层层分解,让员工把自己岗位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把发展战略转化成各阶层日常工作和努力方向,使员工立足岗位,胸有大局,提高想大事干大事能力。

2、推行一种运营模式,强化市场理念规范操作程序,提高企业抓实事的能力。这个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我们把企业一切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视为独立核算点,在建立健全合理先进价格体系之后,在公司这个大市场里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上半年,我们通过与蒲白矿务局开展了手拉手工程,建立了三级成本核算体系,逐步通过承包运行要达到公司产、供、销都有指标,人、财、物使用都有价格,每个核算单位都有责有权有利,把过去公司经营变成了经营公司,人人都按照市场规则来挖掘潜力,经营岗位经营企业。

为了使这个运行模式保持活力,我们实行了差异化管理和绩效考核,上半年我们对原有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签订了劳动合同,实行了社会保障,达到了用工双向选择;引进了竞争机制,推行了聘任制;按能力和贡献分配,实行了绩效工资,使全体员工既有压力也有提高办实事的动力。例如我们把一些困扰中能发展的瓶颈工程,把一些推行的管理办法,把一些要消除隐患都按项目对待,实行绩效考核,激发了积极性挖掘了潜力,使这些大事难事都得到了解决或有明显推进。

3、开办了一堂安全警示课,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本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高企业不出事能力。“2.14”事故给中能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上半年我们在转化上下功夫,一是通过算损失账,办警示展,看宣传片,提高了大家想安全意识;二是开办各种培训班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设立岗位进入门槛,提高大家会安全本领;三是矿井抓标化,系统抓改造,管理抓制度,行为抓规范,特别是抓好安全生产三种人,推行三项制度法,提高了大家能安全的行为。

应该说这三种能力的逐步提高,使中能公司管理水平和三基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在攻克瓶颈问题上出成果

这几年中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上了综掘综采,但一些瓶颈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致使矿井能力,机械化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我们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了资源和项目审批组,110KV供电组,村庄搬迁组,综采调试组,事故处理和矿井安全整顿组,公司及矿上领导挂帅,抽调精兵强将集中优势兵力解决这些难事。在多位股东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延总多次亲自出马下,使这些问题有的得到了解决,有的正在解决。四月初我们拿到了恒远13.03平方公里采矿权,蒜皮滩和孟家界共70平方公里的探矿权也报到了国土资源部,待部长办公会审批后,将进入价款评估程序。至此,我公司已拥有榆阳煤矿采矿权(13.03平方公里,6115万吨)、王家梁勘查区探矿权(70.75平方公里,资源量2.7亿吨),如果加上即将拥有的70平方公里探矿权,我公司近期的矿权面积将达到153.78平方公里,总资源量达到7.2亿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榆横矿区(北区)矿权设置方案,我公司远期的矿权面积可达到300平方公里,总资源量达到8.4亿吨;四月底结束了停产整顿,并尽快地通过有关部门恢复了生产,五月初我们使110KV开闭所正式投运;六月初我们安全地完成了勘探和综采;六月份已开工井下水向生态湖排水工程;六月份完成了三级成本管理体系和办法;7月初300万吨项目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已通过陕西省发改委核准,并通过了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项目贷款贴息,同时,项目环评也通过了国家环保局专家评审;村庄搬迁项目也通过了市政府办公会,成立了以地方政府为主搬迁工作组,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谈判阶段。

应该看到,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正碰上国家政策调整期,不少是待批停批,遇到了不少政策壁垒;有许多问题是在时间紧迫手续繁杂,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解决的,尽管如此,大家以高度敬业精神,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多维思考,另批徯径,加班加点,抛家弃舍,有时真是忍辱负重,可以说历经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令人十分感动。特别是张兴堂总经理在负责矿井安全整顿和恢复生产中,带病超负荷工作,刘巍副总经理在负责供电工程中盯在工地,摸爬滚打,保证工程如期安全完工。为了资源和项目审批,西安办事处李勇同志不顾老婆临产,聂锐同志顾不上家里装修推迟婚期,其他同志也加班加点作了大量沟通和文案工作,使该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确实为中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代表董事会向他们表示感谢!

半年来,我们在多方股东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虽然作了不少工作,也出现了像“2.14”这样重大安全事故,不仅死亡了4名矿工,直接损失达200多万,又停产整顿两个多月,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影响。记得年初开股东会时,就有股东提出了要注意安全生产问题,但是由于自己对矿井安全状况了解和认识不足,对300万吨项目投产过热过急,没有对安全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扑下身子下大力气抓安全,迁就了一些不安全行为和苗头,才酿成这次大祸,我有着不可推卸责任,在这里我诚恳地向大家检查,请大家批评处分。

从上半年运营情况来看,不少经济指标完成不好,比年计划,比去年目标都有所下降,直接原因是因为“2.14”事故停产影响,但是也暴露了我们应变能力不强,对成本控制不好,全员工效低,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其本质则是公司“三基”工作薄弱,管理粗放,手段落后。下半年要在夯实基础,精细管理上下功夫。

(二)下半年基本思路

按照中能公司要做成最好的核心理念的要求,下半年要在抓“三基”工作上下功夫,通过转变经营理念,转变运行模式,转变增长方式,转变运行质量,实现中能公司科学转型。具体地说:

通过市场化运行,理顺公司、矿、区队关系,搞好承包,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

搞好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快村庄搬迁的进度,充分发挥综采优势。淘汰落后生产方式;

大力推进矿井标准化,通过建标,灌标,兑标,实现一级矿井,改善作业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强化培训,提高敬业精神和作业技能,推行六项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强化三项制度改革,搞好目标责任制,细化绩效考核,增压力变动力激活力。

重点是一手抓好安全生产,通过矿井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系统推进,六项管理制度实施和落后生产方式淘汰,建设好本质安全型矿井,培育本质安全型矿工;

一手抓好效益提高,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推行三级承包和市场化运作,实施全面增产节约措施,建设好本质高效型企业,培育本质高效型员工。

这些工作都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要充分运用思想的经济的手段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完善多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人性化管理,让他们切实把中能当成自己的生存的饭碗,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成长发展的空间,愿意终身贡献的家!

(三)几点建议

如何发挥好各位股东和董事作用有一些建议,请审议:

要扩大股东知情权,每年都邀请各位股东能到中能考察工作,并能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召开调研会,对员工演讲等,来亲临指导工作;要利用多种刊物和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反映中能各种信息;要实行董事长每年向股东汇报制度,让各位股东了解中能,熟悉中能,支持中能。

要有计划地邀请股东到煤炭行业先进单位去考察,掌握发展趋势和动向,提高议事能力,充分发挥股东最高权力作用。

能力范文篇3

一、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课文描写的内容都有它当时的环境和历史背景,学生年龄小不能理解作者所描写的环境和历史背景,只是凭自己的想像,想当然的去读,他读不出文章感情也就不足为奇了。怎样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环境和历史背景呢?

1.创设情境

创设出情境就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共鸣,激发他们朗读课文的兴趣,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给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利用多媒体,找出那个时代纪录影像。电影资料等。在读《狼牙山五壮士》宁这篇课文之前,可以播放这部电影的部分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这五壮阳士在危急关头,顾全大局,舍生忘_里死的英雄气概。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耩产生对五壮士的敬仰之情。从而在匡读到五壮士在选择转移路线时的斩詈钉截铁和他们在敌人步步逼近时,小视死如归,英勇跳崖的英雄壮举。r子学生都能用自豪,洪亮的语气来读。充分显示了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廿之情。

2.亲身感受,丰富阅历

人只有亲身有过经历,才能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深刻的体会。这样我们就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能有亲身感觉的机会,从而为语文的朗读提供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学校组织的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学生亲自和农村的小朋友结对子,暑假到贫困山区和那里的孩子生活一段时间,还有家长带孩子去草原等活动。这样学生有阅历,再学到这方面的课文,他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学习《草原》、《迷人的天山牧场》,去过的同学朗读时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能正确地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注重课堂朗读的训练

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13积月累、勤读、多思、反思实践、不断提高的结果。所以语文教师还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抓住语文课堂进行朗读训练。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文,按照朗读的要求做好准备;其次,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师生朗读活动,使读、议、点拨、讲析有机结合起来,确实让学生从实感经验到理f生上把握好什么是最好的朗读。一般来说,朗读训练的质量大体有三个层次:

(1)正确的朗读。这要做到语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不添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阅读说明介绍事物的课文,达到正确的朗读就可以了。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2)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这是进一步的要求。在《穷人》一课中“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段话时要停顿曲折,表达出桑娜由犹豫不定到下定决心的思想变化,挖掘出桑娜同情穷孩子的美好心灵。

(3)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特点、风格、神采,这是最高的要求。当学生背诵朗读《七律•长征》时,红军战士战胜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会振撼学生的思想,会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成表象储存在学生的脑海里。为此,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朗读,这样才能利用表情、手势和姿势。《舍身炸暗堡》最后一段是事情发展的高潮,我们是靠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高大形象屹立在我们面前。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进一步体会舍身的伟大。《十里长街送总理》也是靠朗读,从人们极度悲痛的心情中,理解总理倍受全国人民的尊敬、爱戴。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朗读一定要做好小结分析,肯定学生读得正确、读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们读得不对、不好的地方;有时还要把读错字音、读破句子的地方单独提出来加以纠正。其次,对于学生读得好或不好的地方要说明原因,并给以示范。在朗读训练中空泛地讲朗读技巧是不妥当的,要结合课文的内容、语言环境去进行。

三、利用课外资源,提高朗读水平

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来提高每天让学生听新闻联播,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字音和声调准确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2.听鞠萍阿姨讲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他们特别喜爱的事。每天听一个故事。第二天利用早自习讲给全班同学听,要求讲得全班鸦雀无声。能达到这个效果,说明他的朗读能力就有了很大提高。

能力范文篇4

语音语调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阶段。如果语音语调不正确,学生就不敢轻易张口,会严重影响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厌其烦地把正确的语音语调传授给学生。要求他们大胆地张口,大量地模仿和练习。重点解决学生发音中普遍存在的长音不长,短音不短和重音掌握不好的问题。真正做到发音准确,语调自然。在打下正确坚实的语音,语调基础之后,结合语法教学展开第二步的培养外语思维能力训练。

二、以实际应用为基点、强化句型,词汇及词组的训练

在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上,全面突出句型,词汇及词组训练。这个阶段的教学要加大听、说的力度,尽量减少语言互译。教学中一是要鼓励大家多听、多讲。二是要注意结合实物、实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忘我地进入实际角色,也叫情景语言训练。对学生的要求是:摆脱母语、进入角色、认真模仿、反复磨炼。在机械训练阶段,要强调模仿和记忆的作用,对实用的句型,词汇和词组要用心记,反复练。通过大量的演练增强记忆,再通过记忆提高演练效果。我们在训练指导中应注意将所讲的内容分门归类,适时加以扩充和展开,使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拓宽。让大家感受到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提高了兴趣,觉得自己的语言知识即有用,又不够用,从而激发起更大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掌握的一点是要求大家能用外语表达的,就不用母语讲。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对外语的应用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然变成自然,熟巧程度不断提高。三、安排好课外活动,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外语实践活动。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好学习、训练内容并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做到学有目标、学有内容、学有压力和学有动力。在训练中,应注意安排学生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扩大机械记忆和背诵的范围,从单词、词组、短语、习语到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对一些实用有趣的内容,应做到倒背如流。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模仿原文,用外语写有关的文章或段落,并能熟练地脱稿口述。课外活动内容应避免干枯。要多安排情景性语言会话内容,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场所,如车站、银行、商店、饭店、邮局、办公室等场所进行实地的语言训练,以增强趣味性和真实感。让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发挥和提高。逐渐培养成外语习惯性思维,而不是先由母语转化为外语。

坚持课内、外训练内容和目标的协调统一,有助于加快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步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去学习外语。从而摆脱学习的被动状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利用音像设备进行跟踪录音和拍摄,对每次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再加以改进和提高。

总之,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它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只要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目的就能够达到,教、学双方的水平都会有更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J].外语教学,2004;(1):67—71

能力范文篇5

当今社会,随着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合作的日趋频繁,口头表达在就业中的作用愈加显得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然而长久以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课文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说话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考核尚未落实,不少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职校生生源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下降,很大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且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在课堂提问中或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或干脆三缄其口,在课堂外看似“高谈阔论”,但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碍于表面,有的强词夺理,有的甚至口头禅不断,粗话连篇。如果不重视职校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他们两到三年后走上社会时,纵有精湛的技能,也会因为不懂得恰当的交流,使自我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知识面、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要培养职校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既要抓全面学习,还得抓基础训练。

1.以课本为纲,拓宽学生知识面。语文课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如果仅具有课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人讲话中要做到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精彩的话语信手拈来,就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人唠唠叨叨,一天到晚看似说个不停,实则毫无意义,或鹦鹉学舌,或东拉西扯,没有中心,没有内涵。任何一个人,良好的口才首先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直接积累生动的“活”知识,做一个“肚中有货”的人。

2.疏导诱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有时也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知道职校学生很大一部分由于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从小已经听惯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慢慢地就有了一种“你说我不说,你问我不答,你说怎样就怎样”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从激励学生的说话动因做起,引导他们走出“失败的阳影”,克服自卑心理,逐步使学生树立一种“其实我也行”的自信心。

3.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在提供大量口语素材的基础上,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中心,通过典型示范和示例评析,指导学生在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中,逐步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

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做法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1.聊天。针对有些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可安排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在平时多交流生活、学习、家庭、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思想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敞开心怀,直抒胸膛,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真诚吐露心迹。

2.畅想。以某一事物(或符号、谚语、名言等)为起点,要求学生进行联想。联想的事物互有联系,互成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使学生觉得有话好说。

3.复述。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根据原文的主要情况,开展合理想象,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请学生上台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有关要点。

4.概括。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习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重点和主要内容,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也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情节较强的文章,要求他们书面进行缩写,再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5.演讲。演讲是一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演讲的要求可以逐步提高,分为带稿演讲,脱稿演讲,即兴演讲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演讲活动可以安排在早读和课前三分种进行。

6.话题讨论。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后,往往对热点的或有争议性的事件、现象有发表见解的欲望。

7.辩论。在口语表达的诸多形式中,辩论是口才中的精华。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驳能力,也可以先做一些一对一简单的问答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8.情境对话。职校生在校两三年后就要步入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及未来的求职应聘,工作中的谈判、主持、公关等,都与口头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和创设一些情境,增加语言环境的现场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对话训练。

以上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几种常用方式。我们如果把这些方法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就会收到应有的口语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西北职教

能力范文篇6

我们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上课后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习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开展“绿色语文”实践活动,就强调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事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课文,对所授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如教学《观潮》《海底世界》《说茶》等课文,可事先让学生查找有关“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海底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茶的历史、茶的种类、茶文化”等资料,拓宽他们学习的渠道,让他们在课前先体验学习,进行实践活动,为课内学习夯实基础,触类旁通,学起课文来就水到渠成、一触即发了。

二、课堂学习向课后学习延伸

传统的教学活动就是把所有问题在课内解决,无问题结课。而“绿色语文”实践活动强调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到课外,带向生活,带向社会,带向终身,从而在实践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语文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学了《咏柳》《绝句》这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后,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细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表现春天的并在活动课中交流;学习《燕子》后,让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并写成文章。学生的习作可谓多资多彩,有诗歌形式的《春来了》,有散文形式的《迎春》,有记事形式的《找春天》。他们在文中写道:“叮叮咚,叮叮咚,泉水在欢快地歌唱:春来了,春来了!”“桃花擦上胭脂,春雨弹起钢琴,柳姑娘跳起长辫舞,她们在干吗呢?她们在迎接春天!”如课文《落花生》,课堂学生讨论“你想做苹果式还是落花生式的人物”,课堂上不给统一答案,让学生课后采访当地杰出人物,把这一人生观问题带到课后。这样,课后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就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实践中更深更真地体会到了文章内容的妙与真。

三、与日常生活结合

“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时刻离不开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机会。我班的××同学获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全国特等奖,应邀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新学期开始,全班学生听说她去了北京,都好奇地围着她,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见此情景,我就提议王业涵召开“小记者招待会”,满足大家的要求。在“小记者招待会”上,学生有的问:“你去了长城,登上长城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你都见了哪些地方来的朋友?”你们都聊些什么?”“北京有什么特点?和我们这儿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一边回答一边拿出从北京带回的相片,一一介绍了长城、故宫、天安门等旅游胜地,还娓娓地讲述了在北京与小朋友一起的生活趣事。全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激情高涨,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今天这场面记下来,有的写了《难忘的“小记者招待会”》《一堂有趣的语文课》《难忘一刻》《欢迎新北京人》……在这节课中,许多学生虽然没有去过北京,但通过××学生的介绍,他们也了解了许多于北京的知识,同时这又是一个很好的习作题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习作情境,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与社会生活结合

能力范文篇7

关于数学能力,我国长期流行的提法是“三大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提法有很强的概括力。但是,它同样忽视应用,突出逻辑的地位,甚至认为“数学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1951年的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四个方面:(1)数形知识;(2)科学习惯;(3)辨证思维;(4)应用技能。1952年的大纲里,仅提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要求,“能力”这个词都没有在大纲中出现。1953年10月颁布了《大纲》(草案),对能力的要求是:“发展学生生动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逻辑的思维力和判断力,锻炼学生既定的目的方面和合理地自动完成工作方面的坚毅性”。这个《大纲》虽已把培养能力的内容提出来了,但没有明确地提出“能力”一词。1955年的大纲里,在“双基”的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960年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1956—1957年度公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中又增加了“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1961年的大纲里,则提到五种,增加了绘图与测量能力的要求。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终于将我国数学教育的重点和盘托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适应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1963年5月的大纲,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965年,教育部颁布了建国后的第四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第一次提出了培养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1977年的大纲,关于能力的要求是这样写的:“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1978年2月的大纲将上述的“计算能力”改为“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改为“逻辑思维能力”。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数学教育的“三要素结构”逐渐形成,“三要素结构”即指处于第一层次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结构、第一层次的能力(三大基本能力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构、第三层次的思想品质(兴趣、积极性、科学态度、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结构。这在1986年的大纲中得到完整的表现。1986年的《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1978年的《大纲》不同的是这里提出了逐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990年,中国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是渐进的,人们往往不甚觉察。但是回头一望,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国家整体上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国数学界强调数学应用的重要性,社会进步把数学教学带入了计算机时代。数学教育界看到了“应用意识的失落”,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口号,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数学应用题终于重新进入高考,而且大量的数学新题型出现了。于是,数学能力的提法也逐渐有了变化。国家颁布的1992年数学教学大纲,继续提出三大能力,但是加上了“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注意到“实际问题”,仅限于“简单的”。1996年大纲将“逻辑思维能力”改成“思维能力”,理由是数学思维不仅是逻辑思维;在三大能力之外,提出了“逐步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进一步注意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惜还是“逐步培养”。1997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其逐步形成运用教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关于数学能力的提法又有新的变化。

2002年已颁布的全日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有了更细致的描述。除了提到一般数学能力之外,更明确地界定了唯有数学学科才有的“数学思维能力”。它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这一提法涵盖了三大能力,但更全面、更具体、更明确。体现了数学思维从直观想象和猜想开始,通过抽象表示和运算,用证明演绎方法加以论证,乃至构成学科体系的全过程。

二、《新课标》中对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立体几何部分对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直观,侧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退至次要地位。立体几何课程改革引入大量的实物模型、计算机模拟与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由此可见,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已由重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转向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感受、经历,从而增加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和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由此可见,立体几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加强几何与代数的联系,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立体几何强调综合方法,强调逻辑推理,这种单一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孤立的学习立体几何,从而学习难度较大,许多中学生惧怕立体几何问题,解答立体几何问题不理想。在《新课标》中,较初步的知识用综合方法去处理,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难处理的问题用代数方法解决,从而改变立体几何的态度,建立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更重要的意义是加强几何与代数的联系,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4.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加强立体几何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应用是立体几何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立体几何课程从空间几何体开始,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的空间图形,使学生归纳出“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这就是善于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也善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习惯。

(二)代数部分对数学能力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程在《数学3》模块中增加了“概率、统计”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程在《数学3》模块中增加了“算法初步”内容,通过“算法初步”内容的学习,能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提供基本知识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某些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它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渐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应用意识的三个方面:(1)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问题的策略。(3)让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1

[3]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广西:广西

[4]吴宪芳、郭熙汉等,数学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

能力范文篇8

所谓美术才能指儿童对形象中的线条、明暗、结构、色彩等方面而引起情绪变化的感受,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如绘画、泥塑、雕刻、折叠等。那么怎样及早地发现孩子的美术能力,并及时加以培养和教育呢?

(一)儿童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儿童美术才能受遗传素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决定了。笔者曾先后调查了20多户有艺术能力的家庭,发现他们的子女48%有艺术能力,而75户无艺术能力的家庭,其子女只有20%有艺术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遗传素质仅仅为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美术才能的形成必须通过环境和教育的良好影响,所以我们及时发现和培养儿童美术能力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

1.求知欲望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尤喜爱涂涂沫沫。

2.视觉感受和辩别能力较强、能分辩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

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

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一般说来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有各自的发育关键期,一旦错过,再刺激,再教育收效也会较差。研究表明:2~3岁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辩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画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儿童美术才能与家庭教育环境

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教育尤为显著。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等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大师,是与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分不开的。

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些美术家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以下特点:

1.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2.重视早期美术熏陶和教育;

3.善于言传身教;

4.注意孩子性格及品德的修养;

5.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6.寻求造诣较高的教师并注意与其配合。

(三)儿童美术才能与好教师的作用

能力范文篇9

不少企业透露,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企业欢迎?月举行的交大届毕业生校企供需洽谈会上。专业成绩相近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有的企业直言不讳地说,对专业成绩要求不高,但沟通能力一定要过硬。再看看一些知名企业对职场新鲜人的要求,沟通能力”也一定在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列。

莘莘学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某职业顾问公司刚刚出炉的年大学生职业发展调查”显示,企业对沟通能力的关注度之高。31.63%的学生认为“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最能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超过“专业知识技能”选项,居第一。

误区一专业知识形同鸡肋

有些企业轻视专业成绩,确。更重视交际、沟通能力。大多听到过这样的招聘理念:成绩优秀的学生只会读死书,招聘时只把专业成绩作为参考。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公司的想法,联想公司的HR主管认为,毕业生“高分低能”现象确实存在但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成绩是成正比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基础扎实,后劲很足。企业若忽视专业成绩,只看上手快不快,一种短视行为。联想公司招聘的都是专业成绩排在前20位的学生,麦肯锡、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也把学生的绩点作为最重要的筛选标准。

专业成绩全“A毕业前夕,Kevin毕业于名校的广告专业。顺利签下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然而不到1年就当了逃兵”告诉记者:这里压力很大,和我同时进公司的同学,专业成绩不如我但深得公司上下的赏识。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却被看作是书呆子’晾在一边。后悔地说,早知如此,学校就不会那么用功学习了

误区二沟通能力无从培养

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Wing对“沟通能力”的想法很典型:“一周30节课已经忙得够呛,哪里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我们理科生,学好知识技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再说,沟通能力是天生的,和性格有关,后天能有什么样的培养?”

职业顾问认为,Wing的观点是错误的。专业知识是进入企业和行业的通行证,然而,以后的工作表现更多取决于一些软性技能??沟通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而“没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的借口也站不住脚,若连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间都安排不好,将来面对纷繁芜杂的工作,又如何完成呢?

那么,沟通能力是否天生?职业顾问表示,沟通能力和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性格可以通过后天的锤炼得到改善。下面就提供几条培养沟通能力的途径,供读者朋友参考。

增强沟通能力的途径

1.参加社团活动

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能力的最佳舞台。社团常常和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像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还能和学校内外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小到借一间教室,大到去企业拉赞助,都要亲力亲为。此外,面对活动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还要学会灵活应付。通过这些细节,沟通能力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当志愿者

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各种国际会展、商业演出、体育赛事频密,当志愿者是大学生锻炼沟通能力的又一途径。在国际艺术节、嘉年华、世博会、F1赛事上作为翻译、会场联络员、临时演员、组委会工作人员身份出现,可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文化,学会和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士沟通交流。

3.公司实习

利用寒暑假去企业实习,是培养沟通能力的传统方式。实习能使大学生熟悉公司文化,了解办公室的生存方式,知道如何和上级、同事相处,等于提前补上了社会大学的课程,有未雨绸缪的功效。

4.勤工俭学

部分勤工俭学方式也能有效锻造沟通能力。做家教时,如何让学生听懂你讲的课?如何让家长认同你?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得到提高。家教的缺点是只能接触到一个家庭的人,主要接触对象还是单纯的中小学生,这对认识和了解社会帮助不大。

能力范文篇10

[关键词]英语笔译能力;翻译;策略

我们头脑中所具备的知识就像是一个较大的数据库,而笔译工作主要就是通过对数据库的使用来进行文字之间的转变,并有效丰富自身的数据库。所以,喜欢学习的人们往往将笔译工作当作是学习充电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小我们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笔译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笔译能力进行有效研究,并且笔者认为,在进行笔译工作时,需要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对他人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这样才能帮助自身提高英语笔译能力。

一、笔译要避免语言差异

英语笔译看起来较为简单,但是需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翻译,翻译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因为我们需要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研究,之后再进行有效的翻译,在翻译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转化和构建等多个步骤,所以翻译也可以称为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后的创造。在翻译中需要对原文有深入、透彻的理解,若在翻译中对单个句子进行翻译,容易导致整体翻译与原文意思出现脱离的情况,我们在进行翻译时一定不能改变原本的意思。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笔译,需要掌握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并且在进行原文翻译时需要不断地对文章进行朗读,并进行不断的再创造。翻译主要是将两种语言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并且转换中需要掌握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我们在进行笔译时需要重视形合语言和意合语言之间的不同,英语从整体的句子结构中来看联系非常紧密,并且句子不同部分的形式和联系是满足语法规则的。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都需要在第一人称和时态上相同,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在句子中并没有较为严格的语法结构,并且这些都需要在汉英翻译时正确地掌握汉语的意思,需要根据英语语法来充分表达文章的内容。英语更加注重在形式上的连接,而汉语不同,汉语更加注重词句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进行笔译的时候需充分掌握这些语言的特点。关于语言动静的对比情况。在英语中可以是一种动作的表现手法,并且可以应用其他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形容。汉语主要是通过动词来进行动作的表达,所以我们经常说汉语是一种静态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英语语法严谨并且句型较多,所以在进行笔译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英语的长句特点来进行笔译。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且不可以分离。语言可以表现出一个民族所具备的特点和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重视语言文化,并且需要根据文化的差异来进行笔译。充分掌握文化背景才能使笔译更加准确,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会严重影响笔译的整体效果,所以翻译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语言之间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笔译。

二、英语笔译的初步准备

(一)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我们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基础知识是我们进行笔译的基本前提,所以英语翻译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并且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掌握不同的语法以及需要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这样才能有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进行专业的翻译。英语的特点就是一个单词可以有多种意思,如果翻译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那么在进行笔译时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只有充分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笔译,翻译中不会因为缺少词汇储备而无法进行翻译,也不会因为对语法的掌握不牢固而无法有效进行原文的表达。这种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翻译人员缺少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所以需要有效提高翻译人员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如在进行单词“glare”的翻译中,经常使用的意思就是“发出较为刺眼的强光”,句子“Theoldmancanonlystandthereandglareatthethief,butcan’ttakeeffectiveac-tion.”笔译为“这位老爷爷只能站在那里对小偷怒目而视,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从其中的意思可以看出,“glare”是“怒目而视,瞪眼”的意思。身为一名英语笔译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国外媒体视频来有效提升自身的听说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流畅。笔译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对文章和句子意思的翻译,并且会选择最为适合的词来表达最为标准的意思。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完全是一种技巧,而是作为英语笔译人员的基本能力。

(二)能够学以致用

将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对自身掌握英语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自身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完善。比如,英语初学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查询相关知识来进行训练,可以寻找一段英文材料或者是文章,根据自身的知识来进行翻译,然后再与原本的汉语翻译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有效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相关材料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翻译人员在进行第一遍翻译时,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有效补充问题,并有效提高自身能力,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经验。如今美剧和英剧的流行,为英语笔译人员进行练习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资源,笔译人员可以截取一段视频,将自己所翻译的意思和台词进行有效的对比,并从中寻找差异,比如台词更加偏向于口语化,那么更加适合口译工作人员或者是口语翻译能力的学习人员。例如“Howbigofyou!”翻译为“你真棒”,这种方式就比“Youaresogreat.”更为口语化。总而言之,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这也是提升笔译能力的策略。

(三)经常使用高级词汇和采用一定的语法

经常使用高级词汇和采用一定的语法,通过这种技巧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笔译,还可以充分展现笔译人员较高的水平。多数笔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尤其是在进行作文的翻译时,经常会使用较为简单的语句,虽然也可以有效进行文章的表达,但是这种翻译相对来说较为平淡,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样,在笔译中偶尔进行高级词汇的穿插,或者是采用一定的语法,为人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这就是促进笔译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比如,“习惯于”较多的人在进行翻译中会使用“beusedto.”可以通过用“beaccustomedto”来进行代替;句子也可以将被动语态变成主动语态,例如“Weneedtoattachimportancetotheeducationofstudents.”和“Great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educationofstudents.”进行一个简单的转变可以有效使翻译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这种技巧需要在长时间的练习中来进行积累,可以有效促进自身笔译能力的提高。

三、英语笔译能力技巧的提升

笔译技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变化,所以需要笔译人员不断进行创新。笔译人员拥有翻译的思路以及技巧都可以有效减小翻译中的压力,并且前人总结的经验对后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笔译人员在进行笔译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具备一定的经验,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改变。比如:“bigmouth”这个词语,直接进行翻译就是“大嘴”的意思,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都是翻译成“多嘴”的意思。在口语中,“tellmewhen”这种短语,在一般情况下,翻译的意思是“告诉我什么时候”,在口语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随时奉陪”;“watchyourmouth”并不是字面表达的意思,而是“注意言辞”。这种相类似的例子非常多,这种翻译技巧主要可以体现翻译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不是单纯依靠课本中的知识。同时,在西方更加注重将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翻译中,将笔译进行全新的文化,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参考。关于促进我们提高笔译能力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说明。

(一)省译法

省译法是和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技巧,主要是基于某一种文化的限制,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并且省译法和增译法拥有一样的原则,在原本的基础上不能对原本的内容进行删除。所以进行删除的词语内涵虽然在译文中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来对没有体现的词汇进行筛选。英汉不同的语言在语法和语态以及文化和逻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翻译中不能将原文中较为累赘的文字进行删除,这种删除方法只能在两种情况中来进行使用,第一种是从语法的角度来进行词的删减,第二种可以从文章的修辞手法来进行删减,或者是在英语中的冠词或者是介词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删除,在英译汉中进行省译法的应用,例如:他将手机放进包中,然后摆了摆手。“Heputthephoneinhisbagandwavedhishand.”

(二)拆解合并翻译法

在进行英语笔译中,经常会进行英语长句的翻译,并且整句话特别长,其中包含较为丰富的内容,如果直接进行长句的翻译,那么会增加翻译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长句的翻译时可以将长句分为几个短句,或者是将几个句子合到一起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语句的翻译难度,这种翻译技巧是拆解合并翻译法,主要是“分译和合译”。这种翻译技巧可以有效对原文的意思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将其进行有效的转变,从而使译文具备逻辑性,从而帮助更多的人进行理解。

(三)解词法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较为简单,有时候较为复杂,并且较多的词之间具有较大的关系,比如,将形容词放置在名词的前面主要是对名词进行修饰,在笔译中,这种词汇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地对句子进行翻译。但是也有部分词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关系,或者是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将相关的单词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句子前后的意思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这种在掌握词语的意思之后进行翻译的方法可以称之为解词法。比如HeisonhislisteningtourofBei-jing.此话中的listening显然不是去修饰tour这个词,并且这两个词从整体来看并没有较为明显的联系。所以可以根据其中的两个词来进行有效的推断,并且通过利用解词法可以有效地对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其他人进行理解。

(四)增译法

增译法主要是应用在特定语境下的方法,即行为思维方式不同,在进行翻译时主要是结合语法和句型等多种方面的需求,并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来对原文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对应的修辞手法在翻译中添加一定的句子,从而更加贴合原文的思想,帮助他人更好地进行理解。增译法是在笔译中经常使用的技巧,使用的目的主要是在贴合原文的基础上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理解,并且更加偏向于阅读者的语言习惯以及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翻译的痕迹。在这种方法的使用中,汉语的句子结构整体更偏向于主体并不是非主语,而英语则相反,所以在汉语的笔译中没有主语的时候,只是对英语无主句和被动形态进行翻译,并且需要根据语境对主语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整体的句型更加完整,可以充分保证翻译的准确。增译法在笔译中的应用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我们在使用中需要适当,并保证所添加的词汇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根据原文和语法所出现的词汇。

(五)反向翻译法

在笔译中,对一些句子和词汇进行直接的翻译并不顺畅,而且阅读者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应用反向翻译法来进行翻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原文进行很好的翻译,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进行原文的翻译,意思是从反向来对原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翻译,如汉语中的反问句,其中对内容进行反问的内容是正面的表明。在翻译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翻译效果,并且翻译的效果和汉语中反问句的效果相同。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英语笔译中需要有效提高自身的笔译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人进行阅读。本文主要论述从多个方面来有效促进自身笔译能力的提高,其中对笔译中经常出现的技巧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其中技巧的含义以及使用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讲解。同时笔译人员在翻译中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翻译时可以应用多方面的技巧,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优美、生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译文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宁.基于CSE量表的商务英语笔译能力测评体系探究[J].文教资料,2020(34):225-227.

[2]常滔.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20(33):7-8.

[3]白蕾.笔译教学中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4]彭念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块构建及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2014(1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