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5:17:59

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范文篇1

岗位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岗定责,解决“岗位如何设”的问题

本着“因事设岗、因量定人”的原则,由人事部门以单位职数为依据,科学配置工作岗位,明确各科室、分局的职责以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地设岗定责,整合人力资源,确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岗责体系,让每个人知道“岗位如何设”,“我该做什么”,消除职责不清的现象。

(二)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哪些该我干”的问题

工作职责由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构成,工作职责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职责由科长(分局长)提出后,交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人事部门把关;岗位职责以科室职责为框架,由岗位责任人提出,科员职责由科长(分局长)进行初审,科长(分局长)职责由分管领导进行初审,各个岗位职责汇总后交由分管领导确定。各单位将分管领导审核后的工作职责汇总,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党组研究予以确认。通过完善岗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该干什么。

(三)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工作质效”问题

工作目标“自上而下”分层次提出。即一把手对副职提出目标要求,分管领导对科长(分局长)提出目标要求,科长(分局长)对本单位的人员提出岗位目标要求。目标要求要精细、具体,要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做到工作目标宽严适度,实际运用得心应手、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标设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提交党组研究确认,让每位干部清楚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质效。

(四)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事该如何干”的问题

工作流程分为涉税执法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以工作职责为基点,根据税收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行政管理办法,以及上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本着“删繁就简,透明高效”的原则,制定出透明、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让每个岗位人员知道“事该如何干”,让征纳双方办理事项以及内部行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设定风险预警,解决“哪些风险要防范”的问题

根据岗位职能特点和职责要求,通过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集体议等方式,排查出已经存在或可能出错的环节或问题,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纳,告知岗位责任人,让干部清楚知道工作中有哪些“雷区”,实现风险预警提示。

(六)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解决“平安如何保”的问题

根据查摆出的风险点和拟定的工作目标,分层次地提出各岗位相应的岗位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力求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实实在在,防得住、控得了、可操作、易监督。

(七)完善考核办法,解决“工作质效评价与责任追究”的问题

把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部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让工作内容彻底“曝光”,并实行量化考核,打破平均主义的做法,实行按岗位分别考评的办法,把责任考核落实到人,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促进岗位风险防范的推进。

1.签订风险防范责任书。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与局党组签订年度岗位风险防范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风险防范工作目标,让每位干部明白自己的岗位责任、存在的风险和应承担的后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按月督导。成立效能工作督导小组,按月对各科室(分局)、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按规定时限完成计划任务或班子督办事项的单位,下发《督办单》,加快工作落实。对出现岗位过错的责任人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3.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以机制中的“工作目标”为落脚点,搭建上、下级互动的季度考评制度,形成考核明晰、操作性强、奖惩分明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工作质效的提高。

“五防”配套,确保《机制》落到实处

(一)教育防范。把“机制”列入队伍教育培训内容作为队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强化对税务干部的“法治”教育和“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税务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工作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或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二)监督防范。通过建立、完善《连带处罚责任制》、《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执法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风险的内部监控机制。

(三)重点防范。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将税收管理员、稽查员作为岗位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建立征、管、查工作情况月分析会制度,对易发风险岗位工作情况按月进行点评、梳理、引导,抓住关键岗位实行“重点盯防”,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四)合力防范。结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通过编制职权目录,规范行政运行和执法环节,通过“合理分权、有效制约、强化管理、政务公开、述职述廉”,加强机关科室间,机关和基层之间有效制约,形成纵横交错的防范网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五)借力防范。加强与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的沟通、联系,与政府行评办、纠风办等单位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扩大岗位风险的外部防范网络范围,提升防范效力和威慑力。

试点工作的突出特点

(一)领导重视,有序组织。将岗位风险防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岗位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岗位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人事、监察、效能、征管法规等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机制创建、宣传发动、推广试行等步骤清晰,层次合理,组织有序。

内控机制范文篇2

从手工环境到信息化环境,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并没有改变,但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等方面发生的质的变化也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面临着诸多挑战。

1.1数据的安全性减弱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存储介质由纸变为磁盘或光盘。计算机系统具有脆弱性,当硬件、软件和网络本身出现故障时,极易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面临瘫痪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1.2组织控制功能减弱在手工会计的组织方式下,企业的会计部门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不同的职能中心或不同的工作岗位,构成一个内部牵制网,很少出现错误或舞弊的行为。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核查不同的责任者追究责任。会计信息化系统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记账、算账、报账全部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

1.3控制的重点转向系统职能部门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存储均集中于系统职能部门,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而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必须随之转移到对网络系统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控上。那么,如何对网络系统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就成为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点。

1.4扩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在手工条件下,会计系统在制度上可以形成内部控制牵制网,使差错和不轨行为很容易被发现。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与手工处理方式相比有所不同,随着计算机系统建立与运行复杂性程度的提高,要求网络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范围应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没有的控制内容。

1.5控制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控制方式和手段由手工控制转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传统内部控制基本上以手工控制手段为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会计人员可将会计数据、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操作,辅助会计人员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一般来讲,会计信息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也越多,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电脑黑客、网络窃听或解密文件等手段破坏计算机程序或利用计算机程序的弱点非法获取重要的企业资料,使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失效,因此,信息化下内部会计控制的力度必须加强。

1.6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企业的运转方式,同时也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风险。首先,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特点,使得计算机系统处理一旦发生错误,就会在短期内迅速蔓延,使整个系统信息失真。其次,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利用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来传递信息,如果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与破坏,或者是计算机遭受网络黑客的攻击以及病毒的侵害,都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1.7提高了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常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能,并可以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和会计软件。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人员将从手工条件下繁重的记账、算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从而不可避免地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相应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完善信息化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企业信息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控制要点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信息化的内部会计控制,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令得到遵循。

2.1建立网上公证机构所谓网上公证,就是利用网络的实时传输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在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因为无法获得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和私有密码,所以很难伪造或篡改交易凭证。审计人员一旦对某笔业务产生怀疑,只需将加密凭证提交客户和认证机构解密,将结果与未加密凭证相对照,问题便可以解决。因此,网上公证的形成可有效地预防数字化原始凭证被修改或伪造。

2.2监控与操作的职责分离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由于计算机自动高效的特点,许多不相容的工作都已经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的隐患。为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可将操作与监控这两个职务分离,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方备份。这样就强化了电算化系统内部的相互牵制,有效地预防违规行为。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对系统的所有岗位职责范围划分清楚,同时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各岗位之间要有一定的内部牵制作保障。

2.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在信息化环境下,原有系统的所有程序文件,软、硬件技术资料,以及所有会计数据文件都应当作为档案进行保管,并由专人负责。同时,要严格限制无权用户、有权用户非正常时间的不正常接触。为此,单位管理层可以制定一定的制度来加强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

2.4采用加密码的电子签名在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中,如果应用软件正确无误,系统传输安全可靠,则会计信息系统中产生数据的准确性等完全取决于电子原始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数据将导致系统产生的会计数据失真,因此,对电子化的原始数据的审核和确认是相当重要的。

2.5简化业务工作流程环节信息化下,单位应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控制,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制定一套更加全面、细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除了数据保密、控制访问等,还应适当简化业务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

2.6加强内部审计力度随着信息系统地运用,内部审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应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不断弥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修订和完善信息化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7提高会计人员工作技能会计人员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主人,其地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无法替代的。因此,为了适应企业信息化,会计人员必须随时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首先,树立信息价值观,提高使用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其次,树立流程再造观,提高参与、开发财务信息系统的能力。

内控机制范文篇3

另一方面,现代的金融监管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以制度法规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式的合规性检查,更多的需要处于链最前端的监管人员依据相关知识经验对被监管对象进行准确全面的风险考评测定与预警提示,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经验、行为倾向、激励程度等个体主观因素对最终监管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操作规程来指导、约束监管人员的履职行为,实现对监管人员的激励相容,以提高监管效率,实现监管有据、监管有度、监管有力、监管有方的最优监管状态。

监管机构的治理架构:从初始委托人到监管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安排

金融监管治理作为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在其监管行为与监管过程涉及金融机构所有者及其经营管理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存款人等多方利益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合理确定和统筹安排各方权利与责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确保监管机构不受各种外来干扰,恰到好处地为其初始委托人——相关金融消费者提供最有效的保护。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治理的经验看,一个有效的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目标及其考核标准:对于监管机构的基本要求

根据一般的监管理论和各国金融监管实际经验,从最初的委托—关系看,金融监管机构作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人,应当始终代表这一群体的利益正确行事,其组织行为目标应当是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性,作为这一目标的合理延伸和展开,监管机构还应同时关注增进市场信心、增进公众金融知识、减少金融犯罪等目标。

从委托人的角度讲,为了保证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勤勉尽职,除了明确监管目标外,还必须加强对监管机构的考量,特别是建立一套清晰明确、易于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然而,监管机构的业绩难以像一般企业那样进行量化分析和精确考核,特别是很难准确计算出“诸如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知情较少者的利益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增进社会福利”。对此,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既有成果方面看,可以借鉴一种替代方法——成本有效性标准,即用目标完成的有效程度与成本之比的最大化替代原有的成本收益分析下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化。其基本思路就是在无法确定某公共项目的具体收益大小时,可以用目标的完成程度取而代之,并计算它与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比例。从具体考核看,一方面是监管目标完成程度的考核,可以通过一些量化指标从总体上判断监管是不是成功,比如问题金融机构的数目是否比往年减少,是否及时遏制了系统风险,是否及时察觉出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造成剧烈震荡,该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业中的竞争力是否有所提升,金融市场竞争是否合理有序,消费者的投诉与各种业务纠纷是否减少等等。另一方面则是监管成本与效率考核,树立效率理念,“要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尽可能降低监管成本。

组织定位与职能配置:从金融消费者到监管机构的委托链

监管机构的性质定位与级别定位,主要解决监管机构究竟向哪一级组织负责并接受其监督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决定着从初始委托人——广大金融消费者到监管机构的委托链条的基本构成;决定着监管机构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与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管理效能;决定着监管机构的独立性程度,其能否屏蔽各种外在干扰,根据最优监管的需要独立实施监管行为。

从组织定位的独立性看,尽管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惟一最佳的金融监管组织模式,但监管职能独立分设于中央银行之外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我国也已实现了监管职能与中央银行的分离,监管者同时承担多项政策职能的“角色冲突”问题已基本解决。至于监管者的组织性质,通常监管当局都被定位为准政府组织或政府组织。但由于各国政体与国家治理上的差异,监管当局的组织级别各不相同,有的直接对最高立法机关负责(如美国),而有的对政府负责(改革后的日本),还有的对财政部负责(如德国、英国和改革前的日本)。但不管具体规定如何,监管机构都具有相当的独立监管权力,许多国家监管机构的负责人都直接由国会批准、国家元首任命,有的国家仍在继续提升其监管机构的地位,如日本自1997年开始将金融监管厅由大藏省分离,直接隶属总理府。对于我国而言,各金融监管机构作为国务院下设的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的授权,分别监督管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在我国目前的政体安排与现实国情条件下,这种“金融消费者(存款人、投资者、投保者等)——中央政府(国务院)——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委托链条设计,能充分保证监管者独立行使监管职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地方金融机构的退出,按目前处置程序,地方政府、监管机构、财政部、中央银行等各方责权较模糊,存在着地方政府干预和各方推委卸责的隐患。

适当的财政安排:监管机构独立实施监管的资源保障

监管机构的财政安排和经费来源,既是对监管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独立实施监管行为、避免外部干扰的基本保障。因此,监管机构经费安排问题绝非简单的财务问题,必须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一是对于金融监管性质的认识。即监管是为被监管机构提供的一种服务,还是仅是为存款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公共品。二是不同的资金提供方对监管机构的影响。实行国家预算制易导致政府通过资金控制干预监管机构;而实行收费制既可能导致被监管机构通过缴费影响监管者,也有可能导致监管机构凭借其权威地位不合理收费、过度增加被监管机构的负担。三是被监管机构对不同制度的可能反应。实行收费制既有可能通过提高对问题较多银行的收费,促进其尽快改进经营;也有可能导致被监管者以缴费为手段收买或控制监管者。四是国际上通行的制度选择。特别是在国际通行收费制的条件下,实行预算制显然不利于本国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

目前世界各国在此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实行国家预算制,有的则是受监督(审计)的收费制,还有的是两者的结合。如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的经费来源以收费为主。而美国监管机构的资金来源则不同,其金融监管机构体系较复杂,各自经费来源也不同:美联储的经费属联邦政府预算,货币监理署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收费,州政府监管机构的经费来自州政府预算。但总体来看,实行监管收费制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我国而言,证监会、保监会成立不久便开始收费,银监会也从2004年起实行收费制。这一转变,体现了以服务为本位的新的监管理念,有利于督促监管机构积极改进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服务质量;体现了区别对待、分类监管的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被监管机构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对被监管机构的激励相容;体现了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对等原则,有利于为中外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监管环境。

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设计:各方利益的协调与共赢

为了尽可能兼顾和统筹各方利益,一般公司内部都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其他各种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置和相互制衡机制的安排。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为在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监管目标,也必须构建起完备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目前各国监管机构的组织结构设置虽然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管理机构、职能部门、附设机构和独立于监管机构之外的外联机制安排等四部分。有些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机构类似于一般企业中的董事会制度,是由来自财政部、中央银行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或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其下设有执行委员会。各职能部门在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各项具体日常监管工作。此外还有一些附设机构和外联机制安排,在保证监管机构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兼有对业务部门的再监督与制衡职能。如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有两个顾问小组协助理事会工作,一组来自金融服务管理局的被监管对象,另一组来自消费者协会。这两个代表不同利益的顾问组,能就监管质量、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充分的协调,可以实现消费者、被监管者与监管者的有效沟通和相互牵制。再如美国的联邦金融机构监察委员会,由通货总监、联储理事会成员、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等组成,主要负责“为金融的检查建立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以及报告形式”,保持各金融机构监察和管理的一致性。

监管机构的内控制度:从监管机构到监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安排

监管机构的组织目标最终需落实到所有监管人员的具体行为之中。因此,监管机构必须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的内控制度,尽可能实现对监管人员的激励相容,将监管者的组织目标内化为监管人员的行为要求,使其能根据最优监管的需要合理把握监管的松紧宽严程度,尽可能提高监管绩效。从国内外的经验看,主要采取事先的标准约束、过程中的规则控制和事后的责任追究等三种方式。

质量并重的监管指标体系与银行监管的标准化:事先的标准约束

为了保证监管目标毫无偏差地从监管组织传导到具体监管人员的行为之中,尽可能减少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防止出现同样的问题由于监管当局分支机构、人员、时间等的不同而结果各不相同的现象,特别是减少监管寻租、设租与监管宽容等道德风险,从事先控制的角度讲,应当制定尽可能明确而系统的监管标准体系。对于被监管机构的各种要求,都尽可能依据合理的假设原理,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予以数量化和标准化,以保证监管人员具有统一明确的操作依据,也有利于提高监管工作本身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监管机构专业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协同作用。从国际上看,这种理性和量化的监管是美国银行监管的一大特色。可以说,在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所有方面都使用着精确、复杂的计量分析与模型预测,渗透着理性量化的监管理念。

然而,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灵活多变和金融机构具体经营环境的千差万别,无论如何完备的监管标准也不可能穷尽金融机构所有可能面临的具体情境。充分量化的监管标准往往存在过于机械、僵化的缺陷,难以顾及金融机构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差异性。因此,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有时“僵硬单一的监管要求是不谨慎的”。而且,监管标准的具体设定,又易引发被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标准本身被视为一种官方“同意的暴露风险头寸”(Asapprovedriskpositions),不利于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更为谨慎的风险头寸。因此,单纯严格的、标准化的监管方式未必就是适应于现代金融发展的最佳选择。在特定情况下,英国历史上所长期实行的富有弹性的监管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备选的或辅助的解决方案。这种质化的富有弹性的监管方式,更多强调运用监管者的判断力和经验来把握经营机构的经营状况,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监管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但却因其“因例而异”、相机抉择而显示出了明显的灵活性优势。

由于两种模式都有缺陷,近年来各国已开始尝试实行两者有机结合的操作模式。如美国目前正在改变其僵硬的法律条文,适当减少大量模型与比率指标,增加监管工作的灵活性。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频频强调金融监管应避免模式化和简单划一,对不同金融机构应区别对待。而英国FSA则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如在美国广泛运用的CAMELs评级体系,加强监管的量化方法与标准化。

科学合理的监管规则与银行监管的规范化:过程中的规则控制

监管绩效不仅取决于静态的监管标准的实现程度,更取决于监管人员实施监管行为的动态过程。因此,除了建立系统、明确、量化的监管标准外,还应注意加强对监管人员实际监管行为过程的规范化控制。也就是国际上所强调的基于规则的监管(Rule-basedregulation),即对监管工作所有环节都制定严密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则,并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而定期更新,以保证监管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和统一化,保证监管措施的及时性与适应性。

基于规则监管的优点在于其通过政策、程序、操作规程指导约束监管人员的履职行为,部分解决了以往监管工作对监管者的品质、能力和公信力的过度依赖。从最新国际监管经验看,基本都强调基于规则监管的重要性。美国可谓这方面的典范,在其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中,对各种监管程序与操作规程都有详细规定,涉及到监管业务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而言,银监会自成立伊始,便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目前正在制定和建立一套详细涉及商业银行法人治理、内部控制及各项业务的操作手册以及可将现场检查情况与非现场监管有机结合的处理系统,以保证监管人员操作的规范化。

宽严适度的责任考核与银行监管的最优化:事后的责任追究

如果说监管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在于明确监管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什么条件下应进行什么样的操作,但为保证监管人员真正有动力严格依据要求适当行事,关键仍在于对其事后的考核与责任追究,借此将监管者相关行为的实际社会影响内化进其个人的收益成本预算之内,进而取得监管者个人行为与监管机构组织要求的协同。因此,必须在实行主监管人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监管问责制。整合监管机构现有的人事、纪检、内审等方面的资源,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科学化考核,落实监管问责制、尽职调查、再稽核等再监督制度,督促监管人员依法合规地行使权力、及时高效地进行监管,严肃处理各种监管失责与监管腐败行为,确保监管工作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援助之手,而非掠夺之手。

由于监管工作的特殊性,既要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使其依法合规实施监管,也要尽可能保护其履行监管职责的积极性,避免由于责任考核的过度严厉而导致其行为过于谨慎,出现监管过度问题。因此,在实际的考核中,一是必须注意把握好严格考核的适度问题,坚持责任考核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建立监管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从其职业操守、专业能力、监管业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对于监管责任的认定,可坚持合理推定、程序合法、无明显过失等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地落实相关责任。二是必须注意严格考核与正面激励的结合,充分考虑监管人员的“经济性”与“社会性”,改革目前监管机构的组织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对监管人员的激励相容。三是实行监管机构本身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包括监管对象在内的社会各界对监管机构及其人员的监督。

监管机构治理的有效性与外部制度环境

一项制度安排的有效往往取决于其与整个制度环境是否相容,金融监管机构良好的治理与内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其效率高低在相当程度上仍需要一系列外在环境的支持。

国家治理环境。监管机构作为一个政府组织或准政府组织,究竟受哪个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向哪个部门直接负责,委托链如何设计,如何对其进行监督与考核,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和国家政体的安排。因此,在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治理结构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上金融监管机构治理的先进经验,但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与政体制度,建立与此相容的监管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内控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海关;预算;内控机制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关系统构建“五型海关”的稳步推进,财务在后勤服务保障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财务领域内控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关系着海关深化改革、事业发展、履行职责、机构运转能否较好的保障,这就对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海关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目前,海关总署党组做出了一系列加强和完善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的重要部署,先后下发了《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和完善海关非执法领域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海关非执法领域内部控制节点指标体系》等文件,海关预算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强化内控管理、防范执法、管理、廉政风险的思想共识,开始通过运用内控手段,逐步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内控机制的完善。

二、现行海关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联系紧密度不高

目前海关开展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偏重于控制活动本身,重视对控制内容、流程和要求的设计,主要是对预决算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数据资料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执行情况与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展开分析。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生硬的套用规章制度,走流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难以真实反映,加上各预算单位管理情况不尽相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联系紧密度不高,内部控制效果欠佳。随着海关三年滚动预算的实行,预算管理内控机制的完善更是预算管理改革成功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预算管理内控节点指标体系不完善

现行预算节点指标由于未经“目标评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程序,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实践证明,每个节点所涉及的风险源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风险强度有待进一步评估。其次这些节点指标只反映了一段时间内风险情况,当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时,风险也会随之变化,缺乏灵活性,因此节点指标还需要随政策调整而调整,在应用过程中仍需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更是迫在眉睫。

(三)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根据《海关总署关于2015年全国海关应用内控节点指标体系成效的通报》,2015年,全国各海关单位中,共有35个海关单位在财务、关保方面查发问题,其中不乏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发现,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内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人工判断,查发问题的手段较有限,内控成效整体偏低。

三、关于加强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内控节点指标体系

加强对内控节点的梳理,根据预算管理环境和工作流程开展大量的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关区、不同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同影响加以修正,使指标体系结构具备“重点突出、纲目兼备、逻辑严谨、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特点,真正起到对关键风险要素的有效管控,实现海关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着力推进内控理念的创新;由查错纠弊向控制评价、风险评估转变,着力推进内控效能建设;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着力推进预算管理内控方式的优化。

(二)促进内控节点进预算制度,优化项目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结合预算改革发展新态势,将内控节点要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支付、预算执行的疑点、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关区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各项预算管理制度,定期下发操作指引,及时对关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结合内控机制要求,建立常规指标、动态指标与效能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以考评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三)加强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内控节点进预算管理系统

促进内控节点进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活动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对其中容易发生违规行为的薄弱环节,进行事前监控。严抓预算执行,将重点放在预算管理问题多发、风险程度较高、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规制、信息化系统尚未覆盖的领域和环节,及时查发问题、堵塞漏洞,形成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对内控节点中无法利用系统及制度进行有效监督的内容,加强人工核查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绩效问责机制,确保内控机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取得实效。

(四)以信息化技术促内控,推动实现预算智能内控管理

准确把握和结合预算管理工作特点,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高内控质量和效率,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集合预算信息查询、预算信息分析预警、预算疑点信息等功能,形成预算信息动态监控与预警、信息查询反馈等机制,实行网上综合管理,在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实现智能内控,促进实现预算管理工作和内控机制现代化。

作者:黄芬 单位:拱北海关财务处

参考文献:

[1]田刘平.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新经济,2015年第1期:32

内控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其实是我国审计领域所提出来的一种新概念,并且已经存在较完善的内控体系以及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了五个大方面的工作,即内部环境控制、风险评估管理、控制企业活动、信息与沟通管理、内部监督与管理。并且企业内控标准规范自发行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反馈。但目前的内控制度规范在理论方面还有所欠缺,更多的是对业务操作层面进行详细、具体的要求。这一方面是对现实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是想避免由于突然的大变动而引起一些管理体制方面的矛盾。但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缺乏理论支撑和指导,也会造成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不佳,没有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规范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缺乏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归根到底就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内控工作需要基于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开展,但基于这一点可以发现存在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内控有完善或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中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说,将内控机制视为一种外部监督体系的存在,没有将内控机制看作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制度。所以,内控体系在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推行和利用。此外个别管理人员对内控体系的错误认识,在内控制度的设计和制定方面就会存在许多的问题,这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认知缺失,这与建设的内控体系的初心存在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缺乏的问题[1]。(二)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体系其实是一项系统且综合的控制体系,内控体系的运行必须要有一套十分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但目前内控制度不健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建设过程形式主义过于严重。存在许多事业单位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照搬其他单位的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本单位的发展情况来进行专门制定,只一味地追求有一个管理制度,并不追求管理制度是否可应用于本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也就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不追求管理制度的实用性[2]。第二,内控制度在制定时不经考证,照搬的内控制度或基于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调整,但调整过程中降低了内控水准,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内控制度达不到实际治理的需求,没有及时地对内控制度进行更新或调整。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是一项动态的流程,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调整,但存在许多事业单位拖延症状严重,不注重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第四,过于追求效率而不注重制衡和规范也是目前内控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许多事业单位太过重视效率,而忽视了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作用。(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基础薄弱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所造成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从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从业资质,特别是对财务负责人的岗位要求更苛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存在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令人担忧,无法满足实际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有着错误的认知,事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比一般企业要高,因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在日常业务控制以及预算控制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其责任和义务的要求也更高。但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发展要求仅仅是对其经济指标存在考核要求,反而忽视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和评价,随着国家分类推进部分事业单位转制为经营性企业,需要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加以重视[3]。此外,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是常见的现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企业相比特点就是非营利性,一般也没有损益的核算,对经费的效费比要求不高,这也导致有政府和事业部门预算执行率要么不高、要么资金投量投向盲目,出现一些假大空、形象工程的情况存在。事业单位并不重视预算管理的作用,甚至出现恶劣的编造预算的现象,编造预算、事后追认等各种会计违规行为常有发生,甚至也会出现随意变动项目的问题,使得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有效体现。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内控机制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机制也需要进行深入改革,而要想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除了要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外,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而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或意识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也对财务内控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采取措施来加强会计人员在项目预算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意识,组织会计人员通过互联网等学习有关预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可采取的措施,同时还可通过聘请预算管理方面的专家开展培训教学的方式来提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全面梳理成本控制方面的措施和制度,通过学习来创新成本控制的制度,充分发挥出内控机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作用和价值[4]。(二)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所以为有效地改善这个问题,可以组建专门进行事业单位资金分配的管理和决策小组,对事业单位现存流动资金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分配,得出最合理的有利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分配方案,尽可能地降低由于人为或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资金浪费的问题出现[5]。(三)实行弹性预算管理。经费谎报也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所以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可通过合约机制的建设来约束经费报销行为,也就是事业单位在各种经营活动中所需报销的活动经费,需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再次确定是否属实,调整和完善预算内容,实现灵活且科学的弹性管理。此外,还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来进行全面的考核,审查投入和产出是否呈现正比关系,也就是将预算工作具体分配到单位个人身上,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奖励,同时也需要对在工作中散漫不负责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惩罚。降低由于个人因素而对事业单位整体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此外,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预算管理也需要进行改善,具体可完善预算反馈制度,也就是实时跟踪资产的运营情况,通过反馈来及时地找到预算中的缺陷,以此来实现事业单位内控水平的提升[6]。(四)推广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在会计内控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升事业单位内控水平和效率。审计工作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作业,比如可通过电子数据来完成财务的信息采集、核对以及分析等工作。具体而言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审计模块,实时审查财务数据,通过核对和分析及时发现财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还可根据项目绩效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有关财经审计方面的法规资料库。审计或会计工作人员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要的有关法律条目,进而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其次,在会计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方面的优势应用于会计管理中,替代人工核算数据的复杂工作,让信息系统自行计算和处理会计信息,能有效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7]。(五)完善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而通过内部控制来管理事业单位时,需要建设审计监管制度来约束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主要对预算过程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管。首先,要严格依法进行预算方案的编制,使得审计工作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一旦出现违章违纪行为必须严肃追责,不得徇私舞弊。其次,监督考核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和落实。事业单位要强化审计部门职责,还需要创设内部稽核岗位,建设并健全考核指标制度体系,从定量和定性两层面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与员工进行评价和考核,以此来约束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个人的工作行为。最后,还需要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功能,建设外部监督体系,比如通过纪检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管。

三、结语

综上,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既能有效确保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也能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系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从各个方面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永乐.试论新时期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J].中国外资,2019(20).

[2]吴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建议[J].财会学习,2020(8).

[3]薛冰山.试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有效内控机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2).

[4]董秀来.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有效内控机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7(12).

[5]朱丽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建议[J].财会学习,2017(19).

[6]董英慧.浅析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新问题与改革方向[J].财经界(学术版),2020(15).

内控机制范文篇6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是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防范各种商业风险,促进银行各项经营活动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办法与各种管理体制和措施的总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其首先是金融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银行管理质量,降低经营风险,保障银行资产安全、完整、增值,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最后,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在银行运营过程中,对内部管理起约束、控制的作用,有利地保证了各项操作规程、办法得以顺利实施。

二、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现状和不足

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综合性改革,努力建设成具有一定实力和美誉度、忠诚度的,并能挤身于国际行列的现代商业银行,是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现代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纵观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各项相关管理体制普遍健全,内控机制也基本运行良好,充分发挥出了内控机制的重要功能,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一度进入平稳、上升的态势。

但近几年,由于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内控机制渐渐地落后于市场改革的步伐,出现了许多与市场不相协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均规属于国家所有,其商业银行股权自然也就全部集中于国家,商业风险也完全由国家承担,这与现在提倡的股权多元化是相悖的,是不相吻合的;(2)授权混乱、不规范。由于授权的不规范,时常导致越权、绕权之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内部调控职能;(3)稽核部门控制力度不够。目前,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不适应于一级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稽核部门的作用尚无法正常发挥,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4)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内容不明确。商业银行现行内部管理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部门或岗位都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措施,缺乏系统、完整的经营管理和业务经营的内控制度,这些都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5)各项相关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加强。

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策略的全面实施,经营目标也能得以实现,是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创新,不仅是中央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目标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内在需求。之所以说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必须创新的原因,总结规纳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是由商业银行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商业银行虽说与其他企业一样要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它也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它所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和货币资本,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有鉴于此,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更需要保持新鲜的活力,不断地强化和创新,以保证商业银行的茁壮成长。

2.是由商业银行自身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伟大责任。而一个地方要迅速成长起来,其主要依托于地方企业的发展情况,支持地方企业的健康发展,理所当然地也成了商业银行的一个重担和责任。因此,对商业银行内控机制进行创新,是为了更为充分地发挥商业银行的各项职能,以此来完成它肩负的各项使命。

3.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商业银行其经营对象、经营商品和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和创新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实质上就是为保障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客户的相关利益也要得到保障。近年来,金融案件的屡屡发生,从侧面上也反应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进行创新和优化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4.是由商业银行自身内控机制的运行状况所决定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各项管理体制建设时,必须把强化内控机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内控机制各方面的工作,如资金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等,确保顺利运行,方能追求自身利润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创新思路和创新措施

随着商业银行自身不断的壮大,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其内控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那么,应如何进行内控机制的创新,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的建设,以此来保证商业银行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呢?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拙见:

第一,从推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入手,对其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增强商业银行的组织控制能力。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把国有商业银行改为由国家进行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这样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发挥自身的优势,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使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更为灵活;二是对现有的组织体系进行整改,使其进入有序、高效的状态;三是完善和规范法人授权,明确界定各级主要职能及主导地位,减少管理层次,使商业银行逐步走向统一的法人体制。

第二,在建立健全信贷决策体系,确立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精心构筑“三道防线”。信贷决策体系与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是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前提和保证,二者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最大风险就是信贷风险,因此,信贷决策体系与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但同时,也必须对其原来的制度和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三道防线”的建立是降低风险的关键。具体指:(1)制度防线。积极推行三查分离制度,将各级行的贷款调查、审查职能和批准发放、办理职能等分开,并建立贷款相关的各项基本档案,以备商业银行内部随时监查,对有风险的情况能及时做出预警,果断采取措施。(2)舆论防线。加大信贷政策宣传力度,增强信贷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银行与个人、企业、政府等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3)法律防线。对信贷相关的一切事务,必须依法办贷,所有手续和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使其所产生的业务具有法律效力,获得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第三,转变思想观念,对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议推行行员“淘汰制”。银行在选人、用人方面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要变被动为主动,实行行员“淘汰制”,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结构,培养行员们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再认为是“铁饭碗”。有了竞争和危机意识,相信商业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的工作将会更为出色。

第四,建立强有力的督查机制和内控监督机构。督查机制的建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处罚,它主要是建立在自觉执行的基础上,是为了确保有效地防范风险,防弊补漏,减少工作误差,方才可以充分发挥稽核审计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中的控制作用。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机制,是做好相关业务的评估及审计工作的关键,而内控队伍建设的加强,则是确保内控机制顺利进行的基石。在操作过程中,内控监督机构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必须保持独立。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是实现商业银行体系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只有不断地对现行内控机制进行改革和强化,商业银行才能具有新鲜的活力和造血功能,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主动力。

【参考文献】

[1]姚素洁.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创新探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吴丹妮.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机制创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胡志军,孟良.浅议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基层行的内控建设[J].华北金融,2003,(1).

内控机制范文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策略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发展,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控制,形成内外良好结合的环境系统。在实施股份制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和缺陷环节,建立健全适应股份制经营发展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使其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有效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发展。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现状及缺陷

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商业银行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内部控制的滞后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走向风险管理的轨道,但由于多年粗放经营的惯性,导致内部管理远远没有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在业务经营发展中,往往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内部控制是对业务发展的约束,或者把内部控制作为阶段性的工作,没有把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来对待,在我国银行业体系运作中,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对业务经营监督管理的滞后性,导致内部控制对业务经营发展的监督矫正不到位,丧失了应有的有效性。

(二)风险控制管理的薄弱性

在我国银行业务经营运行中,内部控制管理即为合规性监督检查。合规性检查是对经营分支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和检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创新和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合规性监督检查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显现。这种基于对过去经营行为的事后监控方式的功能缺陷越来越明显,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最优功能——风险性控制管理也在银行业过分关注对过去经营行为的合规性检查中未能得到有效发展,成为其内部控制机制中的一大薄弱点。同时,也未能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得到同步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未能得到及时的揭露,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三)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程度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体现在新业务的创办中,未将风险控制核心的内部控制作为中心予以重视,未进行事前的风险评估,同时也未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而在其运作中出现风险后进行事后的补救工作,业务开展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尤为重要的是,基本上每项新业务的最初运营都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该项业务的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而使其运行的有效性降低,成长性受到影响。

(四)内部控制的完备性不足

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必须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盲点,内部控制制度漏洞风险较大,同时,许多制度设计漏洞较多,只是从方便自身管理出发,而对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考虑的较少,使内部控制的市场敏感性较弱,从而使内部控制缺乏积极的适应性管理功能。从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上看,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性体现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的多,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的较少,使制约力不强,内部控制缺乏刚性。

(五)内部控制缺陷形成了滞后性发展障碍

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情况下成为商业银行管理层为调节风险而非化解风险工具,如利用信贷资产、表外及中间业务和科目调节真实风险状态,造成风险递延积累。同时,也可成为其掩盖风险而非揭示风险的工具,对内部控制发现的问题,经营层有选择地少报告、多延压,致使许多掩盖的问题不能被管理层及时发现,这样势必会形成风险的积累,形成滞后性管理漏洞,波及后续经营管理和发展。

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稳健有效发展的保障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对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信誉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和职能的有效执行。

将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健全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以内部管理要求为宗旨,能够对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各方进行真实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到位,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和风险化解能力。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建立股份制经营的相关机构只是股份制经营的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实现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才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核心内容。作为经营机制内容之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是指其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内控体系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应该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同步内容和要求。

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协调和约束股份制经营管理中的董事会、股东和经理等方面的关系,即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委托下的各方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协调。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模式下,董事会、股东和经理人存在着利益相关的委托关系,利益相关人之间在非正常情况下必然存在利益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利益的对抗和冲突必须要以适当的方式来调节。内部控制机制在股份制经营理念对董事会、股东及经理人三方权利和责任的规定指导下,通过对三方的行为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三方利益的相应调节,使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中的委托关系平稳发展和延续。

在完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下,通过完善健全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监督控制,商业银行的企业信息得以充分批露,在这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下,披露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公平性,从而会引导银行监管部门如中央银行、银监会的监管深度、频度、广度加深,有利于提升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资源效率。

三、适应股份制经营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定位与探索

股份制改革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应定位在:以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为商业银行股份制稳健发展搭建科学管理平台,适应金融业高风险行业特征,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为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稳健发展创造组织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稳健发展形成制度保障。完善其内部控制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程序和内容

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应该贯穿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即全过程当中。这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动态过程,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三道防线”(业务操作岗位人员的合规性操作、业务管理部门的事后监督检查和稽核监察部门的再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

第一道防线的定位要确保每一位员工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的熟练掌握,这是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和要害,内部控制的最核心要求便是业务操作岗位人员的自率性规范和约束。第二道防线是指业务部门的事后监督管理,强化对一线操作的检查、辅导以及事后监督部门的内部控制作用。同时,要做好对各项业务的经营状况和例外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改进检查手段,充分运用以计算机为手段的检查检测体系。第三道防线是稽核监察部门的再监督。在内部稽核部门的完善策略上,一是适应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完善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稽核,确保信息系统的真实有效。二是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逐一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各个环节中的薄弱点,及时进行有效的纠正,达到内部稽核的最终目标,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有效发展提供保障。

(二)健全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的必要前提。组织构架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体系,使得商业银行在这个体系中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健全董事会、监事会、信贷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行长领导下的各项管理委员会的经营管理作用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从组织机构上完善和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同时,成立由行长任主任委员的内部控制委员会及办公室,各分支机构、各部门都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内部控制管理网络。要形成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组织,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只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为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三)严格内部控制责任制

制定并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制是股份制经营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的真正提升。内部控制责任制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各级机构和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内控责任,对本机构、本部门的内控建设负总责,并将内部控制责任层层落实,各级经营机构、各专业部门、各岗位,都要明确内控责任人和内控职责。尤为重要的是,在商业银行股份制经营发展中,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领导和负责工作应由以前的相应分支机构副职分管改为由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领导,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受到其他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干扰和牵制,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整体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要形成上级行对其分支机构的有效约束控制。上级行在对下级分支机构授权时,要做到授权规范、权责明确、不同的职能采取分类授权、分档授权、差别授权、权责对应。应根据业务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确定授权范围。应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授权,从约束力上确保内控管理运行上下顺畅到位。

(四)内部控制完善与业务经营发展的同步协调

内部控制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进行管理,但内部控制必须做到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管理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及时调整和修正与业务经营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和环节,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始终与业务经营发展相适应。这种调整和修正主要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梳理整合业务经营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细化岗位职责等,从制度上完善内控机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不适应部分,使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运行畅通,不相互冲突和悖离;完善和修正内部控制的制度指标标准;内部控制管理环节的完善和修正包括对各种信息的反馈途径和方式的调整,对内部控制操作方式的调整;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调整组织结构体系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调整,内部控制管理运作方式的调整和创新等。总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仅在控制业务经营活动中是动态的,而且其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冷云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问题对策[J].西部论丛,2005(3).

2、刘玉珍.对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3(10).

3、聂艳红.关于内部控制及其构建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5(4).

内控机制范文篇8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强化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内控机制建设受到商业银行决策者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仍显不足,还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1内控观念认识有偏差。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一种自律行为,必然受内控观念影响和支配,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观念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一是许多人往往简单地认为内控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内控机制是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二是误解内控是对同事、员工的不信任;三是片面地理解业务开拓和内控的关系,认为内控严则业务损;四是误认为内控只是决策层和职能部门的职责,从而在思想上没有形成严格执制的意识。这种认识偏差必然导致在问题发生后只能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违背内控机制事前控制的特点,埋下风险隐患。

1.2内控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从总体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实效性还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一是制度贯彻不力。许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抓落实的力度不够,遇到具体问题,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二是制度不完整。一些新业务和计算机业务的管理制度滞后,无法适应新业务的正常开展需要;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制度,存在无章可循的空档。三是制度不系统。制度建设中重此轻彼,缺乏统一的考虑,影响了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四是制度条文不够严谨。

1.3内控运行机制失调。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既是业务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业务经营自身监督的责任者,这种对自己行为进行所谓的“自我监督”本身就不可靠。同时,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或政出多门、或相互推诿,不能形成协调和制约机制。

1.4权力制约失衡。突出表现在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决策行为、责任行为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制度予以制约。一把手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权力没有受到约束,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机制,权责失衡,导致个别负责人越权行事、滥用职权、欺上瞒下、行贿受贿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1.5稽核部门监督职能弱化。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实行了系统领导的稽核管理体制或者总稽核负责制,但稽核部门作为内部机构,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稽核部门对稽查出的问题不经领导同意就不能上报,不能独立作出决定。稽核监督的滞后性以及稽核手段落后,都影响了稽核监督功能的发挥。

2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设想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巴塞尔协议》和《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的内控机制基本内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

2.1牢固树立稳健经营意识,坚持不动摇。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我国金融业又由于累积了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的矛盾,隐藏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使我国金融业的风险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为保证金融业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机制是金融机构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全面理解内控机制的含义、特点,纠正那种“内控机制就是规章制度”的片面认识,建立起既规范可行又顺应金融发展规律的现代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集约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向管理要效益,在稳健中求发展。

2.2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制度不全或存在漏洞是管理效率低下以及不法分子作案得逞的重要原因。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对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过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二是要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在开发推广新业务新产品过程中,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制定相互制衡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二是要狠抓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各项内控制度,建立一套执行制度的监督机制。要大胆管理,秉公执法,奖惩分明,不循私情,大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光荣,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氛围。

2.3完善商业银行内控运行机制。一是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加强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监控。二是要加快内部组织机构改革,建立科学、严密、有效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控制体系,使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形成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统一体。三是必须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要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内部控制,建立起涵盖银行各项业务前、后台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操作系统,控制违规操作,实现内部控制有效和实时监控。

2.4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首先,要完善内部等级管理、分别授权的制度,对分支机构实行等级化管理,分别授予不同的经营管理权限,使每个经营个体的经营权与经营水平相匹配。其次,完善集体议事制度。凡重大决策必须提交行务会或职代会集体讨论通过,不搞一言堂。第三,完善行长年审制度和行长离任审计制度。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诸如各级领导任职年限、干部交流、重要部门领导定期轮换等内部管理制度。

2.5强化稽核监督。商业银行要确立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地位,尽快构造一个具有独立性、超脱性和超前性的现代化稽核监督体系。就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作为中长期目标,稽核监督体制应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即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由董事会、监事会直属领导下的双重管理。在目前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实行由总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向一级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采取按大区的派驻制和下查一级的办法。稽核监督部门应有权制定风险锁定政策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任何业务部门和个人的业务经营和交易行为进行调查,并已具备适度的处罚权。同时,要不断改进稽核方法,变目前临时性、特殊性、应付性的稽核为经常性、制度性、规范性的稽核,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检查为以预防为上的事前防范,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6加大外控力度。外部控制力度的加大可以加强对商业银行完善内控机制的监督和压力,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完善内控机制的步伐。银监会应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内部失去控制、风险稳患较大或问题迭出的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不符合金融法规和内控制度要求的要限期整顿。

总之,面对国际金融业此起彼伏的风险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内控机制建设好并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认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内控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完善措施

1当前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现状

1.1会计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存在不足。对当前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虽然电力施工企业已经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对有关的内控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关内控机制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计内控机制整体的结构组织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相关的规章制度呈现出一种比较零散的状态,甚至还有一些内控机制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重复。在对企业会计内控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只是走表面形式,并没有对其的重要性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对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所以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会计内控机制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还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1.2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在当前电力施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中,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化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可以对企业内部会计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是组成企业会计内控机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并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监督和管理的效果,只是徒有虚表。与此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有关政府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的实际实施效果也不尽人意,在工作过程中监管力度还需要不断地强化,这样一来就会对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的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阻碍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1.3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当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实际完善情况进行分析,在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内控制度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这样一来就会对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实际执行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要有效地进行提高[1]。与此同时,在领导电力施工企业前进的过程中部分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员认为会计内控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单纯地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一堆简单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正是此种情况所以相关内控制度的管理者也就无法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的优化,在工作岗位中没有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也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在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实施的过程中甚至还存在着内控重要工作环节失控的现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1.4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相关的电力施工企业要想有效增强自身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地进步和发展,那么首先企业需要对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系统和有关的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经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为企业各项经营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2]。但是对当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电力施工企业并没有对有关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此同时,由于当前经济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所以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电力施工企业有关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在日后的发展进程中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也无法有效地对当前的风险进行管理和解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2完善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有效措施

2.1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清凉。第一,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因为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整体活动中。在对会计内控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合理地完善和修改,对有关的制度进行细化,落实到员工个人,对企业发展中的风险点也要提高重视,结合每一个安全隐患点进行合理地解决,这样一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在管理工作上出现失控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的工程中,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强化重点工作的内控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会计核算控制,保证相关的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实际核算方法能够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强化会计核算具体业务的控制工作,在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在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加强对企业财产物资的控制力度。因为当前电力施工企业拥有的实际资产比较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力度是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有关企业非实物资产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并对资产定期进行核对,使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催收[3]。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有关的规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对固定资产的转移等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2.2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的力度。对电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定期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中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地进行发现,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解决[4]。在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企业会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效果。除此之外,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还需要对内部会计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工作部门或者是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奖励,相反则需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2.3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进行强化和引导,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其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力度,还可以建立惩罚和薪资优厚相结合的奖励机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强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5]。对于一些提供虚假数据信息的会计人员不仅要进行教育批评,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的损失情况对其进行经济方面的惩罚,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违法事件可以交送给司法部门进行处理。2.4对内控管理风险防范体系进行完善。第一,首先需要对内控管理风险防范体系进行规范。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三个工作内容:其一,有关的财务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进行工作,实行事前审计工作、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进行绩效评估工作;第二,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结合,做到有法可依;第三,管理部门和施工管理部门之间加强合作的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工作和施工工作的积极性并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状态。第二,加强对电力施工企业成本投入的控制力度。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内控制度的导向作用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第三,强化控制预算。加强对企业预算的控制力度,主要是对企业中各项经营生产活动的资金、生产哼本以及采购费用等进行管理[6]。与此同时,准确预估电力施工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并对相关的业务成本进行审核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生产活动以及资金的流向等,对企业的预算制度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完善,系统性地企业的成本开支进行管理,保证能够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开支。

3结语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电力施工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发展速度,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会计内控机制进行完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各项制度进行有效落实,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虽然目前在完善内控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员工的执行力等就可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郭雷.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46.

[2]陈平.浅谈审计内控机制与会计内控机制联系[J].全国流通经济,2018(29):93-94.

[3]陈慧.论如何完善电力施工企业内控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8(02):105.

[4]焦东霞.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关键细节分析[J].会计师,2017(15):58-60.

[5]梁南燕.关于完善电力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探讨[J].企业导报,2018(06):94+96.

内控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

二、内控工作现状

1、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对待内部控制。有的单位内控建设不是从风险评估入手进行流程再造和必要的制度修定,而是将习惯的工作程序文字化后形成一个流程,至于这个流程是不是能控制风险实现管理目标并没有认真考虑;有的企业只是在形式上制定了内控流程,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执行,没有从内控本质上搞内控建设;有的企业形式上的流程也不很规范,为应付检查而搞突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迷失了内控的目的等等。在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内控的真正目的是防范风险从而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公司组织机制不完善。对流程的建立和执行缺少监督,部分单位没有认真研究确定单位运行的风险点在哪里,也就谈不上落实到具体岗位,内控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由于将一个形式上的机构设在了财务部门,其他部门有意无意的将责任推给了财务部门,但在内控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公司各个风险点都很熟悉,要与实际工作的承担者共同完成。

3、内部控制管理权责不规范。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管理层愿不愿意建立适当的控制,能不能遵守已建的控制,对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所持的态度和处理行为都极大的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

4、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在现有公司中,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针是由经理层拟订,董事会只负责审批,实际上是政策的的执行者变成了立法者,公司董事会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公司的现有运行机制,决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5、缺少责任追究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并不完善。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再者,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尤其是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具体包括:

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应包含四个层次的经济主体,相应地,企业内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是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普通员工的目标是遵从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2)切实加强各级人员素质及引进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具备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2.进行科学控制风险的措施。

控制环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有控制的价值,因此需要对那些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的要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对那些风险水平较高的可控因素实施控制。以工作目标为风险评估的起点,找出控制环境诸要素中可能导致工作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其风险程度的评估,并采取科学控制风险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其工作目标的实现。

3.合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严密的企业内控体制,应是完整的,有效的。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内控制度的关键。

4.切实制定内控制度,以适于自己的企业。

切实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内控制度,获得较好的执行效果。对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

5.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组织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两个人无意识同犯一个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要大于两个人。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