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3:58:09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范文篇1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1]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应达到的二级词汇标准有以下的表述: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词汇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真正掌握好词汇,除了会读、拼写外,更应掌握其内涵意义。词汇的发展不只是熟悉新词而已,还包括深化已知词的知识,词汇知识的深度和词汇量同等重要。[2]每个民族的词汇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对词汇的掌握就意味着要理解它们的文化底蕴。

二、黔东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推行背景及其效果

黔东南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简称。它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例为80%以上,而苗族人口占全州的比例不少于41%。[3]2002年贵州省开始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依托学校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紧随贵州省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这一步伐,黔东南州教育局和民委颁发了一系列通知、文件,以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已有多所学校展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教学成果要求学生能简要介绍本民族、本地民族民间文化及特点,学校开展诸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手工作品、美术作品之类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目前黔东南各校开展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蜡染、芦笙舞、民间体育、民间绘画、苗族飞哥、木鼓舞、板凳舞、刺绣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其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升学制度的考核标准。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是负担,不够理解支持子女学习,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课堂也信心不足,事实上,个人发展与生存竞争挤压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文化进课堂大多只是点缀而已,形同虚设。[4]单一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人才评价系统决定了我们现行教育的运行轨迹以及社会选人用人、职业应聘、劳动报酬等人才成长的所有的评价标准,这是民族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根本原因。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成效没有与学校、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升学成绩挂钩,这是其推行受挫的直接原因。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视域下的黔东南苗族地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黔东南小学英语课程开展情况简介。2001年春季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小学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乡镇所在地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黔东南州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相继在各小学开设英语课,但到目前为止仍有少量位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二)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不足。黔东南各小学使用的英语教科书有两种,分别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少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出版,两种教科书都以三年级为起点,其中更为偏远的地区用的是湘少版的教科书。湘少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12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9个单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各有6个单元,六年级下册有4个单元。两种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量相当。各校每学期的教学周为18至20周,每周英语课程开展时间为2到3节。如此看来,小学英语每单元的课时数较少,学习的连续性也较差。人教版的《义务教学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提出了对词汇教学的五点教学方法建议,即第一点是利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等教学词汇;第二点是在语境和语篇中教词汇;第三点是提供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与词汇相结合的语用活动;第四点是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词汇;第五点是注意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课时数不多,教师难以做到设计综合的语用活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比较欠缺。第二点词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语境等来帮助学生学习。黔东南有80%的少数民族人口和41%的苗族人口,但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并未做到联系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词汇的教学,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特征。忽略了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困难,这是黔东南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较大不足之处。(三)黔东南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民族文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5]。苗族是黔东南人口比重最大的民族,苗族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黔东南的整体学习效果。在黔东南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关注到苗族学生的学习特征,致使教学成效不高,学生的成绩差。英语是苗族学生的第三语言,他们对英语文化较为陌生,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易失去学习兴趣。“特别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6],帮助苗族学生克服跨文化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苗族地区小学英语授课教师应思考的重大课题。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际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校的此项活动流于形式。但如果做到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做到提高学生各科文化知识的成绩,这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无疑将受到师生的欢迎,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行也得到了保障。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7]将苗族文化融入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比英语词汇和苗语词汇的内涵,能加深苗族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行。下文从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几种苗英内涵差异较大的词汇现象进行说明。1.问候类词汇。湘少版和人教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第一单元的问候语都用了“Hello”和“Hi”,而苗语中无直接与其对应的单词。传统上苗族是聚居民族,同一部族的人居住在同一村寨,大家彼此熟悉,一般把村里的人看成自己的家人。如果见面说“你好!”或者“早上好!”,就会显得见外。苗族的问候语常是问“你去哪里呀?”“你吃饭了吗?”或者是“你在休息呀!”“你在忙呀!”等。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教科书后面的单元出现了“Goodmorning”之类的问候语,苗族也有类似的话语,如“你起得真早呀!”。问候语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差异,西方人比较注重隐私,而东方人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像西方人那样忌讳谈隐私。2.送别词汇。通常英语的送别词汇就是简单的“Good⁃bye”或者“Bye”,而苗族人在送别的时候往往说“您慢走!”“您走好!”“下次再来!”等,且陪同客人走出家门,以显示自己的好客、客气和真诚。3.家庭称谓语。一般来说,英语的家庭称谓语涵括的范围比苗族的更为宽泛,需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找到与之具体对应的苗族称谓。(1)father和mother。英语的father是对父亲的称呼,而苗族却可把父亲、叔叔、伯父、姨父都称为爸爸。同样,英语中称母亲为mother,而苗族却可以把母亲、叔母、伯母、姨妈都称为妈妈。当然,苗语中也有单独称呼叔父、伯父、姨父的词汇,但为了表示亲近,父母一般提倡子女称之为爸爸。对叔母、伯母和姨妈的称呼情况亦是如此,父母教导自己的子女称之为妈妈。(2)brother和sister。英语的brother对应苗语的哥哥或者弟弟,sister对应的是姐姐或者妹妹。虽然有时英语在brother和sister前加上older或者younger来明确其长幼关系,但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准确指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苗族比较重视男性,所以不管女孩比男孩大还是小,一般都称自己的亲兄弟为哥哥。(3)cousin。英语的cousin对应的苗语较多,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4)aunt。英语的aunt对应苗语的伯母、舅母、叔母、姑姑和姨妈。(5)uncle。英语的uncle对应苗语的伯父、舅舅、叔叔、姑父和姨父。4.breakfast(早餐)。传统上苗族对早餐的理解与英语中的“breakfast”的内涵差异较大。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是农耕民族,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传统上,苗族人一起床就挑水、煮饭、煮猪食,煮熟后一般已经是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他们在这段时间吃饭、喂猪后便去干农活。他们称早上九点到十一点的这顿饭为早饭。早些时候苗族人没有手表或者手机,没有办法知晓准确的时间。在农忙季节,他们通常干活到天黑才回家。由于干活时间过长,他们早上出门时通常会带上饭,以供在下午两三点时吃,他们称这顿饭为午饭。天黑回到家,再做晚饭吃,吃晚饭的时间一般已经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黔东南苗族一般一日吃两餐”,“苗族大人小孩一般都不吃早点,如果你问他们吃早餐没有,他们往往理解成9至11时那顿饭吃了没有”,“苗族群众往往把城里人在十二时左右吃的午饭,视为他们在9至11时吃的早饭,因而他们问城里人吃早饭没有,实际指12时左右这顿饭吃了没有”。[8]由此可见,由于时间概念的不一致,看似简单的breakfast(早餐)、lunch(午餐)、supper/dinner(晚餐)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苗族学生来说,却会引起他们在理解上的混乱。5.green(绿色)和blue(蓝色)。英语和汉语都把绿色和蓝色分得很清楚,但黔东南苗语中的绿色和蓝色是同一个词。鉴于小学生的具体性思维强于抽象性思维的特点,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展示颜色的图片给苗族学生看或者进行举例说明,将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区分green和blue。除了英苗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导致苗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造成他们的混乱和学习困难外,由于说英语的民族和苗族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历史存在差异等原因,英语还存在着大量苗语无法对应的词汇。在苗语里,抽象和概括性的词比具有具体含义的词少得多,比如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出现的reason(季节)、animal(动物)、plant(植物)、color(颜色)、hobby(爱好)、pet(宠物)、sign(标志)、country(国家)之类的英语概括词就难以找到完全能与之对应的苗语词汇。由于长期以来苗族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偏远,许多东西是苗族小学生没有见过的。这些差异造成苗族小学生的认知空缺以及文化空白,需引起授课教师的注意,并想法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一个词不仅仅是知道它在词典中的一个意思(或多个意思),还意味着知道什么词经常与它联合使用(它的搭配),以及它的内涵意义,包括它的语域和它的文化底蕴。[9]各民族的词汇存在着内涵差异,这容易引起外语学习者的思维混乱,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在苗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关注苗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对比英苗词汇的内涵意义和文化底蕴,能激发苗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词汇的文化障碍,深刻地理解词汇的意义,提高其学习效果。这个过程也能让苗族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2]曾玉萍.语言词汇教学中交际策略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0(1):88-90.

[3]王贵生.黔东南方言地理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56.

[4]吴平.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的调查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6):36-41.

[5]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6]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7]中华人民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

[8]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63.

民族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反生态思想;消解

关于文化的研究,学界一直都存在雅与俗、良与莠、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相较而言,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则缺少辩证分析的色彩。目前,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体系的解读、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评价及建构途径的探讨方面。〔1〕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些仍然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而有些却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理念相悖。因此,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糟粕”无论对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辩证分析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消解其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首要步骤

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探讨过《辩证分析法在文化研究中的运用》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对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外国文化进行辩证的、历史的、系统分析,才能科学认识文化的本质,把握文化规律,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正确指导。”〔2〕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术界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上,而忽视了文化在不同时代而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不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在其对待方式上也必然会全盘吸收。因此,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否能够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科学的引领作用,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它的本质,是否分清了它的构成成分。为此,必须采取辩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诸多的文化现象中分解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进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它们尽可能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首先,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优秀的、先进的生态文化进行科学引领,而错误的反生态思想只会把人们引向歧途。“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处理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成果。”〔3〕80“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导,是因、在先;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果、在后。”〔4〕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是当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先导”,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共同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伦理观及政绩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因此,“蕴含在民族和宗教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原动力。”〔5〕在西部地区,虽然民族不同,文化有别,但其生态文化的本质是共通的,那就是它要求人们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开发西部,在保证天蓝、地绿、水净的前提下发展西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保护西部。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则无法发挥这些积极的作用,相反,会把我们的行为引向保护自然的对立面,使我们成为自然的敌人。其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素质的提升,需要有生态文化中正面的生态思想的引领和负面的反生态思想的警示。所谓生态素质,就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的、心理的、技能的以及道德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遇到环境问题能自觉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处理就是一个具有较好生态素质的人。生态素质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并整理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对其中的“良莠”成分加以甄别,并在生态素质教育中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掌握生态保护的技能,同时通过反生态思想的梳理,可以警示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做到远离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再次,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甄别和扬弃。在对待文化发展的态度上,我国一贯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缺少科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倘若没有科学的研究和规划作为开发的基点,利用就可能失之盲目和无序,文化开发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与破坏。”〔6〕研究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就是要挖掘其中优秀、进步、符合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精华”,以便于人们去保持、继承和发扬;同时,甄别其中有害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糟粕”,帮助人们去批判、改造以致于摒弃。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全面建构,需要补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则要及时加以修正或摒弃。“生态文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反思与超越,也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探索。”〔7〕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是“基于自然———人———社会‘三维化’的,由微观、中观、宏观和宇观四个层次共同构建的方法论体系”〔8〕,它需要世界人民携起手来,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不分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贡献,而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反生态思想则要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及时剔除。综上所述,突破原有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梳理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对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传承与创新都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又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特征。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及其特征

“生态文化中既包含文明、进步、科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可能包含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9〕ⅴ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式,我们如何从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不利于生态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区分这些具体的生态文化呢?以什么标准进行区分?它们又具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呢?本文从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入手,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上述问题作出回答,以此加深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认识。“生态文化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有关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认识、经验和技能,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并56逐渐积累起来的。”〔9〕ⅴ生态文化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当生态文化与它所主导的实践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联系起来之后,在价值指向上,它就有“正面”和“负面”、“精华”和“糟粕”的区分了。因为只有正面的、优秀的生态思想,才可以培养人们形成生态保护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生态保护实践;而负面的、违背生态保护理念的文化往往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错误的方向,最终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钟伯清把这种有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民俗称为反生态民俗,他认为“凡是对生态系统维持其自身的平衡不利或破坏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行为、思想,都是反生态的。”〔10〕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可以根据生态文化的具体内容,即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行为等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结果而将其区分为“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其中的生态思想,是指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对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的文化成分,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之相对应的反生态思想则是指那些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对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发挥负面、消极作用的文化成分,即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糟粕”。生态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文化选择,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囊括了科技、伦理、哲学、文艺、美学、宗教、教育等文化形式。〔3〕142-155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对待人与自然的观点也体现在本民族的哲学、伦理、科技、教育、文艺、美学、宗教等不同的文化形式当中。那么,如此丰富的体系,用什么标准来确定哪些是生态思想,哪些是反生态思想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要看这种文化所主导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果是有利还是不利;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自然当做朋友,还是把自然当做掠夺、征服的对象。“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是文化的基本因素和两大界面,是文化涵盖及派生的相对峙的基本范畴。”〔11〕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只能是“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的统一体。当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不例外,是由其中的“精华”———生态思想和“糟粕”———反生态思想共同构成。因此,生态思想、反生态思想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一是相对独立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区分,是立足于当前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做出的简单区分。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态思想,还是反生态思想,都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的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中,诸如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从这个角度而言,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里的“独立”不是“孤立”,而是“自立”“自主”的意思。“由于这种独立性的客观性质,所以这种判断和归纳往往具有人类的共通性,……当然,这种‘文化精华与糟粕’的独立性虽有人类共通性的特点,但它仍然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绝不是永恒或绝对的。”〔12〕二是历史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变迁。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但同时又要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下来的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汇,这种“总汇”正在伴随着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变化。本文中所谓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区分,是基于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观念而对业已形成的生态文化做出的区分,具有鲜明的生态文明时代的特征。“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就难以对某些文化现象作出精华与糟粕的鉴别和判定。这就决定我们应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来判定文化的精华与糟粕。”〔11〕三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反生态思想与其中的生态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文化一经产生便伴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与变迁。文化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以任何人为的方式将其不合理的成分剥离出文化的范畴,只能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让其自身实现进化、不断优化、不断适合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也一样,其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本身融为一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了一些促使其发生变迁的因素,使得原本对于生态有利的思想转化为对生态有破坏性的思想,有些在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上逐渐弱化甚至逐渐从文化体系中慢慢消失。因此,66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促使二者分化的因素和条件。如果我们适当改变外部条件,对不利于环境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消费观等加以引导,修正那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分,进而加以弘扬,他们就会重新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正面作用。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滋生反生态思想的原因分析

文化现代化如同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一样,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变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变迁,究其原因,不外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从内部因素来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自身的演化与发展是产生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分化的内在动因。“文化作为社会基本样态的综合反映,具有非常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注入的情况下,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文化的自组织系统也会随社会的发展在自身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13〕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稳定的自组织系统,即使没有外来文化的冲突或碰撞,也会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这种变迁对于文化自身来说是客观的、中立的,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就有可能出现生态思想与反生态思想的分化。从外部因素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前西部地区的主要特征,相比古代“沃野千里,谷稼殷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景象已经大有不同。生态环境的变化,迫使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不得不举起“保护生态”的旗帜,那些原本属于本民族自然的放牧、人口繁衍等生产、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一旦超过生态环境承载的能力就变成“反生态”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们有更高的生态保护意识、更强的生态保护责任和更科学的生态保护技能,否则,可能就会成为破坏环境的刽子手。其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西部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在进行耕种的时候对土地进行适度的开发,并采取各种形式减少与神灵的冲突。例如,佤族人在耕种的过程中,为了使土地上的森林在砍伐之后获得复生的机会,他们在连续使用一块土地两年后就会放荒8-10年。〔14〕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开发力度的增加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逐渐缩短了土地轮歇周期和范围,致使所有的轮歇土地都变成了永久的固定耕地,很多甚至被开发成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这些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原来对于土地的敬畏意识变得淡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在做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转变为反生态思想。其三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哈尼族的传统观念中,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视土地为自己的亲人和伙伴。〔15〕但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人定胜天”和无神论思想的主导下,非理性的“大炼钢铁”除了使很多森林遭到砍伐,连同哈尼族凭借万物有灵的神灵信仰保留下来的寨神林和风景林也未逃脱厄运。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哈尼族中间盛行,在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中也不少见,它改变了人们衡量自然价值的标准,使得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因此,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中神灵信仰的文化结构在经历经济观念变化的过程中正在一步步陷入危机。思维方式的变化,促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对自然有利的精华的内容逐渐淡化,随之产生的是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思想。最后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梳理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都是与该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偏低、科学技术不发达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随着人类建筑技术的提升、交通工具的改进,一些原生态、零污染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用现代化的开采方式开采当地的矿产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掠夺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走向与自然对立的一面。

四、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中反生态思想的消解对策

民族文化范文篇3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多个方面,而当今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却不甚了解,甚至盲目地去“哈韩”“哈日”,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课本中的绘画工艺等作品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归属感的人,才能深入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我们的“民族感”。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最早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漠视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家民族意识就会淡漠、虚无乃至异化。我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而我们在学习美术鉴赏时,要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出现缺失,文化价值观迷茫。当面对汹涌而来的“韩流”、“日流”时,容易失掉辨别能力。在欣赏张萱的《捣练图》时,首先让学生判断作品从材料上看是什么画,画的是哪个时代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很让人寒心,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分类有哪些;从体型上服装上判断出是唐朝作品,但接下来让他们说唐朝服装的特点时,他们的回答是因为唐朝的服装和韩国的传统衣服很相似,他们是通过看韩剧了解到的。包括他们现在穿的衣服也是追求“韩版”,民族的他们认为土气、俗气,韩版的才是潮流才是时尚,很标准的“哈韩一族”。所以我专门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服装,尤其是汉族的服装变化,这些服装自唐以来,就有“汉服”或“汉装”的正式称呼,经历将近四千年,一直自成体系,一脉相承,并深远影响了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便是汉服在这些国家的正常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都市青年白领阶层为骨干的“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前提下,又颇具时尚特征。传统服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传统服饰的兴起也可看做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了解其分类及传统的装裱艺术形式,我特地在班内举办了一次小型中国书画展览,内容包括了人物、山水、花鸟,装裱形式有立轴、册页、手卷、帛画、横披、镜心等,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人们生活的反映,它既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又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熟知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图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

尤其是通过对多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特点方面的了解,亦可感受到我国历代工艺美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对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并为此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比如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的在世界上影响非凡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例,南京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青花瓷润澈通透,古色古香文化底蕴十足。中国的瓷器传统最早起源于餐具的制作,仿中国古典青花瓷器的作品别有一番味道,比如成套的青花瓷制茶具、带盖儿的青花瓷杯、素静雅致的花瓶等,选上一套摆在家中,既增加了古香古色的文化情趣,也给居室增添了一份温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所以在介绍瓷器时展示一些青花旗袍的图片,银白色的旗袍上淡蓝色的花纹,每一处都惟妙惟肖,每一笔都淋漓尽致,青花之美跃然于银白色打底的旗袍上,尽显出一种古代高尚典雅的美好。青花旗袍,将温润的肤色、细腻的白绸以及青花绣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东方女子的清韵,再配以周杰伦的《青花瓷》,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强烈,感受颇深,对于中国传统服装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在介绍民间美术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旧的年画、剪纸、玩具、草编等。尤其在收集草编时,学生亲眼看见棕叶在民间艺人手中折来折去,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蝴蝶就出来了,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了。

民族文化范文篇4

虽说体育赛事本身体现的是人类共有的体育文明,但是把民族的向善精神和体育的竞

技文化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应是文化使者们首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场面的宏大和喜庆的热闹之外,东方文明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应得到凸显。值此期待和质疑,有些人则表现不出应有的耐心和雅量,竟然放言奥运会是给外国人看的;言外之意是要国人少一点质疑,多一些沉默。看来在民族文化表达上有人确实存在着观念上的问题。

其实,这些人的态度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谬,既然你的表达让土生土长的国人都看不上眼,即便一时迎合了世界胃口,可经不住反刍也未必会让世界说好。要知道匠心独运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情感的自信上。

过去我们曾在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丢失了太多的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和急功近利绞在一起竟派生出时下很多人头脑中可怕的自卑。这一点在某些知识分子圈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纯属把问题的根本和表象的枝叶扯为一谈的谬误,是为了眼前的商业利润宁肯牺牲民族文化深远影响的短视行为。可悲的是某些学界精英在思潮纷杂的今天却表现不出应有的批判精神,只会迎合市场,迎合低俗,迎合炒作,迎合名利……商业社会中名利思想的泛化已使一些文化人失去了睿智和理性,倘若再丢失了操守和品德,那连起码的尊严都保不住了。

民族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声乐;教育特点;美声民族文化

一、中国声乐的教育特点

(一)声乐教学侧重演唱技能的培养。声乐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演唱技能的培养。技能与声音不同,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肌体动作训练而成。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有稳定良好的声音状态和演唱状态,必须通过一整套科学标准、协调一致的动作训练才能达到。演唱技能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才能够把握演唱技能的科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声乐课所训练的内容一般都遵循由浅到深、逐步变难的原则,不断强化和完善学生的音域、音色和音量的控制,培养学生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技术,使学生的演唱技能能够得到全方位培养。(二)音乐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在声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反复对学生强调演唱技能的重要性,但这不是说声乐教学就不注重基本的音乐知识教学。我们必须明白,音乐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演唱技能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像歌曲分析、艺术处理等内容都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细致讲解才能明白。(三)声乐演唱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从时间概念来说,声乐演唱的时间概念明显强于其他学科。比如,其他学科在考试过程中,还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反复修改,而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时间的控制则是十分严格的。演唱过程中,如果出现声音不理想、技巧不规范或者“开破”等现象,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时间概念,严格培养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能,保证学生在演唱表演或者考试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表演自然。(四)声带和相关的发声器官是声乐教学的“乐器”。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还表现在其所依托的乐器就是人自身的器官,比如声带和相关的发生器官,声音经过内耳道的传递,与通过口腔向体外传送时所产生的震动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声乐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演唱者主观上的听觉,与其演唱的客观情况很难达到一个完美统一。有时演唱者觉得自己演唱的声音太小了,而听众觉得很大,从而出现不太理想的演唱效果。目前这也是声乐教学当中的难点所在。

二、美声民族文化的起源及相关特点

(一)美声唱法的文化起源及发展。美声唱法这个词是从意大利语Belcanto直接翻译过来的,它的原义是美好歌唱的意思。从它的原义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美声演唱不是只对声音有较高的要求,它对于演唱者的音准、节奏、风度、仪表和气质都要十分严格的规定和标准。谈起美声唱法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乐器的发展史。在17世纪的欧洲,为声乐伴奏的乐器只有钢琴,并且当时的钢琴由于没有延音踏板,致使其发出的声音短促,音量很小,演唱风格整体偏轻柔。在尚家骧先生的《意大利歌曲集》中有一首《我亲爱的》,这首歌就是17世纪左右的作品,因此整首歌的演唱十分轻柔缓慢,代表了美声唱法早期的一些典型特征。随着乐器的不断发展,古钢琴不再是唯一的伴奏乐器,弦乐器的出现使得三重奏、四重奏都得以实现,因此木管小乐队、钢管小乐队以及双管大乐队日益发展壮大,人们开始加强对于声乐的发展和声音的技术化处理。人声开始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限度发掘,人们在演唱的时候必须打开喉咙,才能够将优美的人声传递给观众。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声唱法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特征,比如强调呼吸艺术、注重声音的高位置、打开喉咙等。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作品,如《爱之甘醇》当中有一段咏叹调,被奉为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调。在20世纪后期,美声唱法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像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美声演唱风格。(二)美声唱法的要素。美声唱法对于声音的要求很高,要求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因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以及装饰音等。美声唱法的要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嗓音自然优美,在整个歌唱音域范围内保持声音的均匀与统一。第二,通过严格的技巧训练和演唱技能的培训,能够演唱具有高度技巧性的音乐作品。第三,通过赏析优秀歌唱家的表演,掌握各种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J].音乐时空,2015(08).

[2]马璠.民族文化境遇下的美声唱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3(04).

[3]王红艳.美声唱法与蒙古族长调歌唱艺术之比较研究与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6.

[4]田保卫.俄罗斯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启示[J].大舞台,2013(04).

民族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奠定了我国优秀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流动的血液,是国家精神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与传承,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源泉,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概念在学术上有这样的定论:中华民族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时间的检验与人民的筛选、淘汰,并且不断进行丰富与长期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是每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专属于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的本源与沿着这个本源所发展与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地理文化等各方面。

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一)激励个人前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推动人们创造与发展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对人的精神意识与社会活动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民族作品,通过民族作品展示其独有的精神内涵。一个优秀的民族作品,有着特有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对人的精神意识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力量倍增,从而激励人们行为的进步。优秀的民族文化总是能以其深厚的文化蕴含与精神力量为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成为人们的精神火炬,引领人们前行。优秀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另外,优秀的民族文化除了能带给人们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之外,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对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二)促进社会发展。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的推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力量,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但现今综合国力的体现已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也日趋凸显,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创建和谐社会。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根基,社会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精神食粮。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保驾护航。

三、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新时期我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但是怎样有效的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其经过历史的检验,不被历史的洪流所泯没,骄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当代美一味炎黄子孙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加大政府的保护与传承力度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检验下挑选出来的文化结晶,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淡忘,使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消失。例如民族语言的消失,现在我国会讲布侬族语言的人已将越来越少,如果国家不及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那布侬族语言最终就会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消失。其实我国的许多的民族文化正在人们的淡忘里渐渐消失。因此,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国家及政府就应加大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设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将快要消失的或以消失的民族文化通过国家的力量会进行保护,鼓励与培养古老民族文化的继承者,让民族文化在民间悠久流传。

(二)做好青少年文化传承工作

祖国的未来与发展属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因此青少牛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非常重要。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提倡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进,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开始涌入中国。外国文化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当代青少年更多的去推崇外来文化而淡化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节日的喜爱程度上,带带青少年对于外来的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的热衷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我国传统的节日例如七夕节、端午节等的喜爱程度渐渐降低,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就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在节假日进行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校园中,课堂中加大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增设民族文化学习课程,做好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工作。

(三)结合网络科技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科技信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方各面的便利,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多样的途径。因此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应与网络科技、多媒体平台等有效结合。例如国家或相关文化部门利用视屏拍摄,多媒体放映等技术,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子产品进行永久记录,并利用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的放映让观众熟知民族文化,通过有趣的编辑与摄影,让人们喜爱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对于民族文化不应只是原封不动的传承,还应结合时代需求,有效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让民族文化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

四、结语

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结合国家、政府、民众等社会各界力量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不断创新与发展,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苏启民,苏栋栋,卫润丰.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1):232.

[2]黄建雄.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01):133-136.

[3].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03-06(005).

[4]王传旗.简谈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4/06/01.

民族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民族舞蹈;民族文化;继承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产生于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民族舞蹈则产生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带有浓郁的民族生活习俗及地域特征,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融入着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始终对民族舞蹈的创作和完善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要想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深入探析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使其基于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保持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舞蹈艺术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人类生活始终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舞蹈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将通过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具象的、特定的舞蹈形式加以表现,借助舞蹈来表达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认知和期望。例如,追溯到史前人类发展时期,人们就创造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锵经·大序》)这一简单的舞蹈形式来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而后在发展历程中,舞蹈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狩猎、祭祀、战争等一系列活动中,与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紧密相连。因此,舞蹈这一艺术文化形式包含着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舞蹈动作传达着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思考和情感。舞蹈产生于社会现实,并且包含着地域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舞蹈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如此。华夏大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文化产生于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中,折射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作为傣族民族舞蹈代表的孔雀舞,是由于群众喜爱孔雀,深觉孔雀开屏等动作十分优美,进而在对其动作加以深入观察和剖析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极具地域性。舞蹈产生于社会历史文化中,是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且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民族舞蹈同样与少数民族生活及社会历史文化相生共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民族舞蹈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要想在新形势下推动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就需要植根于其发展根源及民族文化,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深入剖析各民族舞蹈的内容及形式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融入新时代创新性因素,以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性、持续性发展。民族舞蹈深受自然因素,尤其是人类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其基本形式在于借助人类的形态、神态、舞蹈动作等来传情达意,因此其表演效果往往受表演者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影响,表演者对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对于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持续性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包括动态形象、表演形式、服装道具、场地等因素在内的舞蹈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剖析民族文化各类表现形式中蕴含的艺术因素,并且挖掘民族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趣,为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注入灵魂。

二、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群众在日常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沉淀着独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在横向和纵向等多方面实现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容愈加丰富,民族文化的主题愈加深刻。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众多,如人类迁徙、生活方式转变、民族融合等。在此过程中,各类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既实现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沉淀和革新,也进行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入和吸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作为传情达意的外在表现形式,舞蹈文化艺术受此影响也不断实现着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追溯舞蹈的渊源,其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以模仿动物或欢庆丰收为主要目的。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其逐渐转向传达人类的思想情感,从而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类也在不同环境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发展民族舞蹈。具体来讲,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直接传承

我国每个民族的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独具自身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艺术,如汉族的秧歌、藏族的锅庄、壮族的填拐舞等。这些舞蹈文化艺术显现出各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因而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也往往通过当地居民身体力行的传承活动来开展。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内涵及表现形式随着当地舞蹈表演者身体素质、样貌体态、文化内涵、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而民族舞蹈表演者也往往借助本区域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全方面掌握民族舞蹈特点的基础之上为其融入创新性因素。

(二)在特定的艺术环境中传承

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传承也往往在特定的艺术环境中进行。同样,人民群众只有身处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之中才能通过深入感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把握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例如,河北省“拉花”舞蹈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就与井陉县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状况紧密联系。井陉县是河北省通往山西省的咽喉,山险水恶,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拉花”舞蹈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正是旧时代井陉人民悲苦生活的写照。除此之外,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日常活动紧密相关,由一开始的将民族舞蹈应用于传统祭祀活动中,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民族舞蹈应用于节日庆祝、文艺汇演等特定艺术活动中,都是民族舞蹈在特定艺术环境中得以传承的具体表现。

(三)伴随社会文明发展传承

步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以来,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物质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的背景之下,人们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显现出新的特点,而民族舞蹈的社会功能也显现出一定的变化。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民族舞蹈原本的内容及形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舞蹈者开始对民族舞蹈加以创新,将新的理念注入其中,实现了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与时俱进,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得以传承。例如,由曹晓宁、林树森编导,刘群等主演的舞剧《炼归的大雁》,把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故事演绎得如歌如泣,让人荡气回肠。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民族舞蹈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在继承传统优秀舞蹈因素的基础之上兼收并蓄,融入先进的舞蹈创作理念,合理处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

[2]王光辉,刘梦涵.区域舞蹈概念刍议[J].舞蹈,2019(5):74-76.

[3]易姗姗.美育改革视域下民族地域性舞蹈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价值及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5):36-37.

[4]郑珈.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9(4):132-133.

[5]陈琳.民间舞技术技巧在民间舞蹈表演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6):211-212.

[6]张帅.民间舞技术技巧在民间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刍议[J].戏剧之家,2019(1):127.

[7]热比亚·买买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8(7):106-107.

[8]李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戏剧之家,2016(21):130-131.

[9]董柳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中华少年,2015(21):164.

民族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长笛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何声奇

一、民族文化视角下音乐教育的迫切性

在中国,长笛艺术的有效发展,必须在音乐创作等方面注重本土化的打造,创作出中国化的长笛作品,才能赢得更多听众的支持和认可。由此可见,长笛艺术的民族性教学就显得及其重要。“将有特色的中国音乐用新的方式发展到它最高的形态”,这表明音乐教学额必须追求民族化,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是为了融合中西音乐的不同的音乐特点,以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收到更加新颖的演奏效果。发展我国长笛音乐教育事业,得先将中西优秀音乐文化进行相互融合,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从中国优秀音乐文明的成长历程中探索出中西音乐融合的康庄大道。那么,笔者先来阐释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从衍生到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而音乐是文化延续和成长的重要方式。祖祖辈辈通过社会实践给留给我们大笔宝贵的音乐财产。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8支用猛禽兽腿骨制成的笛子,经过考察被认定为是我们华夏的祖先9000年前的物品[1]。长久以来,我国音乐的传承的方式主要是老一辈人的口传心授和一些戏曲班社进行的。而近现代音乐教育多以西方文化为主,缺少对本民族音乐传播与挖掘,使我国民族音乐处于从属的尴尬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许多不同,西方音乐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影响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前进和发展,使本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产生了许多阻碍。我国音乐文化也不断被西方文化趋同。现今,民族文化也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在对待外来音乐文化时应采取包容并济的态度,在发展我国音乐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增加一些外来的优秀音乐作品,使两者相融合。在两者相融合的同时,还要遵循两条原则:(1)在对待我国音乐作品时,不断发掘、创作出更多的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确保不流失;(2)在对待他国音乐作品方面,我们要扩大选择面,不要单纯地选择一些欧洲音乐,避免音乐作品类型的单一性,要兼顾世界文化中的优秀音乐作品。何声奇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中西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面扩大,既不让民族音乐流失,又能够兼顾各种优秀作品。今天,在实际操作中,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仍然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而我国民族音乐的肢体和形态必须采用民族音乐的手法来分析,这些也限制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注重民族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的民族文化储备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长笛艺术与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关系

世界文化艺术来到中国,都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断改变与前进,不断吸纳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长笛音域宽阔,音色柔美清澈,高音婉如鸟儿的叫声清脆、柔美,低音婉如幽静的月华。那么怎样将长笛艺术与我国传统音乐进行交融呢?民族音乐作品被长笛演绎出来,产生出不同的音乐体验,将这种方式的民族音乐作品推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是长笛与民族音乐相互交融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既能体现长笛的特色,又能保留许多民族音乐元素。2009年,何声奇在上海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他在音乐会上演奏了方定昊老师改编的《幻想曲》《春江花月夜》《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这三首作品均由方定昊老师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这些作品的作曲手法与风格都很完美,在技巧方面也不会落后于西方音乐作品。但在教学中,人们习惯采用西方作品进行教学,以至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被掩埋。因此,何声奇高呼“中国作品,要靠演奏家的演奏去推广”。据了解,201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其他各级专家的不断努力下,收录了10首中国作品的《红色的记忆》长笛专辑发行后又有许多长笛音乐作品,如戴宏威作曲的《在内蒙古的草原上》、黄虎威的《阳光灿烂照天山》等已被收入其中。传统音乐作品与长笛交融成长,推动了传统音乐文明的扩散,比如:我国长笛演奏家谭密子先生所改编的长笛音乐作品《夕阳箫鼓》,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就受到了国际上许多长笛演奏家的青睐[4],使本国民族音乐作品传播至世界各地,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长笛艺术进入中国,增加了我国音乐的传达要领,增加了一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我们最终是要将长笛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融合发展,形成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将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推向世界。

三、民族文化下长笛艺术教育的音乐传承

音乐文化是多元发展的,每种音乐文化都有着它特殊价值与定义,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没有多少人能够完全掌握。本民族的学者对本国音乐文化都无法完全掌握,又用什么对西方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与探索呢?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对本民族音乐遗产进行深刻解读,那么我国民族音乐就会成为一颗等待开发的钻石,只等开发出来绽放光彩。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究我国传统音乐,那么其规律终会被我们所发现、其体系也是可以被总结的。只有我们重视民族音乐,民族音乐的独魅力才能够得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价值才可以得到体现。世界上不同的音乐形式都能够体现本国音乐的独有特点。例如先今风靡全球的爵士音乐,其特点是即兴、自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对本民族音乐作品的选择,结合西方音乐作品,以中西音乐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思维。以《阳光灿烂照天山》为例,这是1963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虎威先生去新疆采风后创作的一首乐曲[2]。这首曲子既有抒情的慢板,又有热情洋溢的急板,作曲者在创作时采用了大量半音音阶,新疆音乐风格显著,着重描写了天山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精神面貌,该曲庞大而不显冗长、辉煌又不乏细腻,给予演奏者极大的表现空间。这样的作品只有根植于5000年文化大地上的炎黄子孙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境界,即使长笛演奏家的能力再出众,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难以演绎出该作品的精髓。构建民族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推动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成长,携手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当然,我国为推动民族音乐打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有关民族音乐的学科,并且邀请相关专家来高校讲学。如今许多中小学也增设了民族音乐的课程,许多地区根据地域特点,设定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笔者所处学校身处江苏,该地区地方音乐均为小调,并且学生易于接受。鲜花调是江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小调。小调具有丰富且严谨的节奏,一般还有乐器伴奏,在流传过程中,同一小调还经常会形成多种变体,以变体方式产生多种新曲。同一小调的曲调可填入不同的歌词,使小调表现功能呈现出弹性化,容易被戏曲、说唱等其他形式吸收,转化为曲牌。笔者选取江苏民歌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对初学者教学使用《茉莉花》这类耳熟能详的曲目进行教学,学生对本地区民歌比较熟悉,以此来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不至于在长笛的学习中觉得枯燥无味。何声奇也在探索将中国音乐作品与西方音乐融合。

总的来说,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包含着各族人民对自己文明真挚的情感。现今世界交流频繁,这也为文化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与我国音乐文明的包容关系是分不开的,这也是长笛艺术在中华大地的土壤里生存的必然选择。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掌握不同的音乐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传播本民族音乐文化。各音乐形式不断借鉴、不断发展,这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要注重的是在保证民族音乐不断探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长笛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长笛与民族音乐文化交融教学的过程还有待发展,还需要更多人参与。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

[2]姜枫.黄虎威长笛独奏《阳光灿烂照天山》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J].西安:西安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4).

民族文化范文篇9

一对于什么是文化营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类是从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文化的渗透出发,一类从企业产品与文化的融合入手。前者如徐沛林(1999年):文化营销,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经营文化、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和融合于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后者如王方华等(1998年):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两种观点下的文化营销目的相同,但在营销观念和具体营销策略上却有很大差异。针对目前云南市场现状,即几乎不存在打不进来(外省、外国商品进入云南市场,并占领市场),而主要是闯出去的问题,结合云南特色,笔者认为在重视产品与目标市场文化相适应的基础上,即从企业产品价值内涵出发,制定云南本地商品走出云南,走向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营销策略。

在发展文化营销上,云南可以说独具特色。它是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其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别具特色,具有多元性、区域性、边缘性、多态性等特征。丰富的民族人文资源使云南具有其他许多省份不可比的文化优势。全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分布在云南,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人文特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受工业化侵蚀,民族人文特质淡化乃至消失。然而云南民族文化仍独具魁力,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价值成为塑造云南形象的社会文化底蕴。同时,云南地处汉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交汇的边缘,边缘文化虽也具有目的性,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却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或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构创是文化营销的关键,边缘化特性突出。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高起点上,充分利用各种民族文化特色,紧扣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从文化角度对企业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实施整体文化营销战略。文化营销战略强调文化营销必须是有意识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念的营销活动。传统营销虽也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创构是文化营销的关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营销,其关键就是云南的民俗文化融入企业产品、品牌、包装销售告示各个渠道,使之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心中构建起“云南的产品就是优质、高品位”的产品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导向。

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渗透。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应顺应这股潮流,把握自身文化优势,以此为契机,走上脱贫致富和腾飞之路。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效益较低,产品没有规模效益,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教育,引进先进人才、技术固然是解决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但从现状来看,许多经济文化相对发展的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地区,并非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是缺乏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知识,许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仍局限于小作坊式生产,只在本地或本省销售,不能打开外地市场。比如大理雕梅,论口感、肉质决不在北京果脯之下,其形状更是独具特色。但大理雕梅粗糙的包装、贫乏的宣传,使其在云南人之外毫无知名度,根本不具备与北京果脯竞争的实力。当北京果脯占据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柜台时,倍受云南人称赞的茶叶、咖啡、橡胶、木材等民族地区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出售。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缺少科技含量,生产方式落后;二是对产品营销的特色没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和体现。因此,在民族地区实施文化营销战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化营销,打开市场,以销促产,以逆向发展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企业发展。

这样将民俗文化融于营销之中,首先将起到标新立异的效果。标新立异是指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独特性并因此而获得的溢价的报酬。其关键在于提供独特性而使买方效益得到提高。文化因素在构筑差别使用价值和传递差别价值信号方面都大有所为。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在产品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区别于竞争对手。孔府家酒将儒家文化寓于产品之中,“喝孔府家酒,写天下文章”,酒文化含量使其名扬海外。如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能将其产品与民族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融入现代商品观念,必然具有这种标新立异的优势。比如思茅哈尼族地区生产的紫糯米,不仅被视为美食,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元明时期已是贡品,用紫糯米制作的“紫糯米封缸酒”曾获两次国际博览会金奖,但至今在国内的知名度甚低。如果能结合哈尼族的民族特色,辅之以悠久的历史内涵,展开多层次的文化营销,一定能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市场的开拓必将带动种植、运输、加工等生产过程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营销的另一影响是利用文化的亲和力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共同意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与竞争优势。世博会的召开,使人们在领略云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朴实、忠厚及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宣传企业的一种独特的忠诚价值观念,使消费者不仅接受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而且将一种亲和纯朴的民族观念融入人心,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凝聚力。企业表现出更强烈地责任感与进取心,消费者则表现出对企业更执著地忠诚度。在当今竞争激烈、创新迭现的市场环境下,这份忠诚是企业与对手抗衡的无形财富。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营销是将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文化营销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从宏观来讲,由于云南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人才相对缺乏,实施文化营销的首要问题是改善营销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功能,对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文化营销主体即企业家(具有初级创业意识的创业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因为“企业文化首先就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营销法规,保证文化营销活动有序进行,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方面,政府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和辅助性方法来规范营销市场,为文化营销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推动云南商品营销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企业角度分析,发展文化营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云南民族文化特色:

(一)理念文化

营销理念在企业营销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理念文化是营销文化的精髓。企业在实施文化营销时,应实现五个转变:从企业主导型向顾客主导型转变;从利益驱动型向义利并重型转变;从近期营销向战略营销转变;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放创新型转变;从低品质向文化型转变。对云南企业而言,后两种转变更为重要。正是由于近视、保守、低品质的观念,使早在乾隆、嘉庆年间就小有名气的“普洱”茶至今仍没形成民族地区重要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转变封闭保守的思想,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科技投入和创新,实施现代文化营销策略,对于以民族地区特有资源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商品具有长远意义。

(二)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的实施是对理念文化的具体化,是实施文化营销的基础和核心,其关键在于塑造产品的文化形象。在注重产品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适应的同时,更应通过设计文化、包装文化、品牌文化来体现其独特的内涵。设计文化需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充分研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在产品设计中富于产品特有的民族文化情感、情趣、意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诱发消费者,掌握市场主动权。而良好的包装有助于表达商品不同而丰富的文化内容,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价值和信息,引起消费者不同的情绪感受,博得其好感和认同。万宝路的粗犷包装展示了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包装传递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依靠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设计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等系列文化作用而成的品牌文化,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文化素质。海尔“顾客第一”的品牌文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顾客的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只有最终建立起自己特色的品牌文化,才能真正占有市场。

(三)促销文化

民族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民族文化;《第三极》;价值重构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弘扬和传承。纪录片是民族精神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该片由“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和“高原相遇”构成,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精良的声画效果、合理的叙事手法,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主流与根基,为观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一、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现实关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中国是一个人文意识十分浓厚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基因在纪录片中的再现是创作者对人文社会纪录片的重视。”①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现实价值是通过人文关怀的视角表现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和特殊意义。《第三极》表现的文化是深厚而坚定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再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诗章。西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具有独特的个性、精神和品质。《第三极》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将中国文化与普世价值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藏区人民用勤劳、善良和智慧创造生命、改变生活的场景,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三极》出现的人物和场景都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印记,这些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隐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极》更像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精神寄托,回应着这个时代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表达将西藏这个曾经作为地理意义上的佛教圣地置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符号。

二、多重镜头语言下的全景再现

“电视纪实片本身是一种强调以相对真实的艺术手段具体地展现现实生活情状的影视艺术类型,镜头语言则是表现电视纪实作品的重要美学手段之一。”②镜头语言可以“提高纪实片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创作出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相得益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和民族审美追求的电视纪录片艺术精品。”③根据镜头语言的功能可以分为情境镜头和叙事镜头,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叙事表达功能,多种镜头语言的综合运用可以使被摄对象更立体、形象,更富感染力。《第三极》大量使用了高速拍摄、航空拍摄、冰下潜水拍摄、延时拍摄、微观拍摄等拍摄手段,不同的拍摄角度反映了高原风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首先,远景和大长景有利于展现高原多样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其次,中近和近景生动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写镜头将藏区人民善良朴实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第六集花絮讲述了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艰辛与困难,同时也有收获的美好故事。有冰下潜水拍摄怀孕母羊过冰面吃牧草的艰辛,有攀爬岩壁拍摄采摘蜂巢时的惊险,有拍摄牧民收养小狼崽时的温暖与感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语言全面还原青藏高原的独特风貌。

三、故事化叙述手法的生动表达

中国电视纪录片脱胎于电影纪录片,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领域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纪实风格;二是纪录片向故事片接近,青睐于故事性。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是在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题材上的、叙述中的故事特征。”④人文类纪录片大多强调在纪实的基础上运用情节化的手法来记录人和事。纪录片在真实的基础上,有了情节发展的过程,作品才会具有故事性。《第三极》有近4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表现了青藏高原上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人性之美。在第一集“生命之伴”中多布杰与猕猴的故事、达娃和黑颈鹤的故事、次旺老人和他的羊次仁的故事等展现了藏族人民善良、友爱的人格品质,也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在第二集“一方热土”中多杰用狼毒草制作纸张的故事,第三集“生命之伴”中玉古因为生病而急切将自己最珍贵的手艺“鹰笛”传给他女儿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现出藏族传统文化和手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第四集“上善之水”讲述了拉姆和心上人本绕的爱情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以自然为背景,通过个体化的对象、情节化的叙事来讲述,让观众在感动之余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

四、国际多元化视野的隐性传播

多元化国际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新的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以及平台三个方面。在内容层面上,纪录片注重题材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收视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在生产层面上,中国纪录片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走上制播分离的市场化道路。在平台层面上,国家在政策上为电视纪录片提供了平台保障。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渗入,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也逐渐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拓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⑤衡量一个国家新媒体传播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隐性传播思维”。隐性传播是相对显性传播而言的,“它以故事化、平民化的表述方式让人们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以多变的镜头语言和声画结合的方式,使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产生认同。”《第三极》是一部符合国际潮流和需求的、创造中国最高水准的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奥秘的纪录大片。《第三极》从配乐到播放渠道都注重与国际合作,通过“景”“物”“人”的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和“德行”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和民族魅力。在第一集“生命之伴”中狼袭击了牧民的羊群,造成巨大损失,让他们既愤怒又难过。但在一个下雪天,他们遇到一群走散的狼崽,仍旧选择把它们带回帐篷,喂养它们。它传播给世界一个信息:上善若水和而为贵,只要是生命就值得被拯救。在第四集“上善若水”中医生巴桑用温泉给病人治病,温泉中有很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益矿物质,巴桑也意识到平静愉快的心境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它向世界宣扬一个道理,乐观的心态是治疗一切疾病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心态传播的核心内容。”

五、结语

《第三极》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呈现,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为我国第一部同时也是全球首部全面反映中国藏区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探讨人与自然相处奥秘的纪录大片,《第三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化的讲述方式,以及丰富的镜头语言。此外,在尊重行业准则和传播规律的前提下,《第三极》以国际化的视野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进行传播和弘扬,在国内外获得一致好评和赞誉,在国际化市场中赢得话语权,这也是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琳.影视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叶嵘.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隐性传播[D].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