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21:09

民生视角

民生视角范文篇1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理论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本文则从多重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委托理论的内涵

委托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基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多重委托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04年提出了双重委托。在现实中,委托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指委托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关系。

1.3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关系

人民→人民代表→政府→社会公共组织

(公众)(人民代表大会)↘公务员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发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关系的特点:委托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运用委托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

(2)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激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激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建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伦理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社会公共组织的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建发达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更好更快地服务公众,体现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服务。

3.3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表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发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4结语

本文从多重委托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建。

参考文献

民生视角范文篇2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理论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本文则从多重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委托理论的内涵

委托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基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多重委托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04年提出了双重委托。在现实中,委托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指委托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关系。

1.3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关系

人民→人民代表→政府→社会公共组织

(公众)(人民代表大会)↘公务员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发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关系的特点:委托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运用委托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

(2)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激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激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建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伦理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社会公共组织的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建发达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更好更快地服务公众,体现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服务。

3.3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表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发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4结语

本文从多重委托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建。

参考文献

民生视角范文篇3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理论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

本文则从多重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委托理论的内涵

委托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基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多重委托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04年提出了双重委托。在现实中,委托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指委托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关系。

1.3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关系

人民→人民代表→政府→社会公共组织

(公众)(人民代表大会)?K公务员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发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关系的特点:委托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运用委托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

(2)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激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激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建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伦理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社会公共组织的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建发达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更好更快地服务公众,体现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服务。

3.3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表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发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4结语

本文从多重委托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建。

参考文献

民生视角范文篇4

【论文摘要】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各地风生云起的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湖北卫视的《现在直播》曾有个固定栏目,请武汉的一位曲艺名人以杂谈的形式用方言来说新闻,当时一经推出,反响很强烈。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再加上其幽默风趣的说新闻方式,观众会很感兴趣。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电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电视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区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存在的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不同地级市的电视新闻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去表现这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力求与当地群众产生水乳交融的关系。而越是有地区文化特色的电视新闻,就越为这个地区的观众喜闻乐见,以至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入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电视是视觉文化,对如此丰富的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应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节目内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时,应注意做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民生新闻。

民生视角范文篇5

【论文摘要】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各地风生云起的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湖北卫视的《现在直播》曾有个固定栏目,请武汉的一位曲艺名人以杂谈的形式用方言来说新闻,当时一经推出,反响很强烈。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再加上其幽默风趣的说新闻方式,观众会很感兴趣。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电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电视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区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存在的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不同地级市的电视新闻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去表现这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力求与当地群众产生水乳交融的关系。而越是有地区文化特色的电视新闻,就越为这个地区的观众喜闻乐见,以至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入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电视是视觉文化,对如此丰富的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应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节目内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时,应注意做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民生新闻。

民生视角范文篇6

第一,电视民生新闻内容日渐肤浅。电视有别于传统新闻高高在上和严肃正统的话语风格。它以平民化的视角和价值取向吸引普通观众的注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电视媒体往往刻意追求题材的“小”和视角的“低”,致使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日渐肤浅。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琐事、杂事充斥我们的电视。一些诸如邻里纠纷,街头打架,夫妻矛盾,被骗被盗的事情频频出现在电视上。这些新闻除了满足一些受众的好奇心、窥视欲以外,并没有为受众的生活提供多少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大行“新闻娱乐化”之道。

第二,电视同质化问题严重。民生新闻多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百姓生活,它平民化的视角和巨大的亲和力让观众找回了“认同感”和“方位感”,使新闻真正回归普通民众。然而,民生新闻的这种地域性虽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局限。可想而知,每天发生在一个地方,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毕竟是有限的,在民生新闻栏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内容和栏目设置的雷同化变得日益不可避免,多个栏目抢同一个新闻题材的事情经常发生。,另一方面,同质化的节目内容容易导致观众的视觉疲劳,使观众多样化的需求仅仅局限在较为单一的层面。此外,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处在节目和观众的中介位置,地位十分重要,这就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利用自己本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导广大观众思考如何正确地实现自我需求,如何正确地看待新闻事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注意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和特色,以此吸引受众,带动节目收视地增长。

第三,电视角色常常越位。现在有不少百姓悟出一个所谓的窍门:有事情找记者,想打官司找记者,业主搞开发商必定找记者,小区纠纷找记者等等。许多民生新闻栏目的制片人感叹:“现在的电视新闻媒体与其说是在做新闻,不如说是在做“保姆”。什么寻人、找物这样的小事都来找媒体,有时候连婚介、求职这样的事情都做起来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们大力提倡法制化社会的今天,作为重要的社会教化力量,媒体在用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什么事都包办,更不要越俎代庖干预到其他部门的正常运作。要妥善解决当前电视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这一事业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处理好短,碎,快的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关系。在当今这个信息产品高速生产的时代,广大受众不仅需要短小、即时,碎片化的信息,而且需要媒体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事务。尤其是当前民生新闻的一部分观众群文化水平不高,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分析能力也不足,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提供适量的深度报道新闻,满足他们思想、行为、决策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电视民生节目要快慢结合,长短合理搭配,张驰有度,除了报道新闻事件的具体现象,还要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把握事件今后的发展方向,努力将电视做细做透,为受众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民生新闻要进行公共新闻地升级。公共新闻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内涵为提倡关注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去,提倡媒体的接近权。媒体要努力搭建公共平台,有效促成政府、媒体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协商,共同探寻出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公共领域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公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已经为“公共新闻”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公共新闻”发展所需要的媒介生态环境已经渐渐成熟。用电视民生节目的接近性、平民化视角吸引广大观众,再用公共新闻的相关原则有效提升的内涵和深度。此举已经渐渐成为电视新闻传媒在意识到民生新闻危机后,寻求自身的创新和突破,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民生视角范文篇7

一、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

“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叙事素材的“市井性”,即本土化的特点。传播学中一种受众研究理论———使用与满足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因此,大众媒介要想获得成功,就不仅要尽力了解受众对什么感兴趣,还要了解为什么感兴趣。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要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它所选择的叙事素材首要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换句话说,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素材应当是本地电视台所在的城市的真真切切的市民生活,这也更加符合传播的接近性原理。作为一般的受众,依照传播的接近性原理,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他们无论是作为地方台节目的观众,还是作为当地报纸杂志的读者,抑或是作为当地广播的听众,对于他们自己非常熟悉的周围的人和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特别熟悉的事,总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烈的心理上的共鸣,而且对于这些人和事,可以说是“特别关注”。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逐步加快,人际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但人们又非常需要了解彼此的生存状况以获得相互认知和自我认知,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1927年提出的“镜中之我”理论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加之民生新闻所创造的高收视率奇迹,它的不同凡响的表现,也使媒体“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向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快速转变,因此,市井原生性的叙事素材以其叙事空间的无限广阔性展示了非凡的魅力,百姓的媒介“使用与满足”需求与媒体的受众本位基本理念也由此达成了高度的契合,这种近乎鬼斧神工般的完美契合,使市井原生性的叙事素材成为各大媒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民生新闻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叙事素材。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始终用最亲切而又温暖的情怀关注着生活中的炎凉百态。《新闻夜航》的宗旨———“关注您生活中的世事百态,讲述您身边的大事小情”,这不仅仅是节目组对观众做出的郑重承诺,更是办好节目的锐利武器。近些年来,《新闻夜航》一贯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草根一族”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鲜活语言,报道百姓的鲜活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使之产生的是扑面而来的本土化的浓郁气息,油然而生的是乡土化的亲切感。《新闻夜航》报道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2008年1月1日,民生频道已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第一家以“民生”命名的电视频道。百姓市井中发生的原生素材以其“原汁原味”的鲜明本土特色,逐渐成为民生新闻的栏目宗旨和办栏的理念,也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受众“手心里的宝”。第二,叙事素材的“原生性”,即原创性,这是和本土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特点。从地域的角度说,本地媒体对当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往往更能从当地的视野出发,也更容易以第一时间获得独一无二的和有当地鲜明特色的相关信息来源。所以,本地媒体获得本地的文化资源是最便捷的,外来媒体很难与之竞争。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曾指责,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在很多地方一个城市有多档民生类节目,而且节目类型大体相同。而一个城市在一天之内所发生的各类新闻是有限的,因此,往往省台做了的民生新闻,各市县也在做,甚至同一台的不同频道都在做同一则新闻。这就出现了我们经常看到的题材重复、事件相似、人物相同的内容出现在各个民生新闻节目中。在频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电视栏目出现分众化趋势,使得有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由于其原生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了新闻真实性的强有力保证。而我们以民众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现实生活作为叙事素材的源头,不必为新闻素材的问题而“用尽陈王八斗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因为百姓的生活就像是滔滔不绝的河江,源远流长。

二、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

电视民生新闻所开创的收视率奇迹与它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叙事文本的多样性传播,使新闻文本这一形式化的、符号化的、有限的新闻结构,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电视民生新闻是如何吸引越来越挑剔的电视观众的眼球的呢?笔者认为,一要坚守两个原则,二要采取多样的叙事传播策略。

(一)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坚守的两个原则

1.坚守客观真实报道的理念坚守客观真实报道的理念,这是一个理论层面的原则。电视民生新闻坚守了新闻客观真实的报道理念,客观真实的报道也正是新闻的生命线,有了这条生命线,电视民生新闻才得以生生不息,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2.通过本真叙事还原本真生活通过本真叙事还原本真生活,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原则。电视民生新闻特别关注的是社会民生,是普通老百姓原原本本的真实生活,要通过本真的叙事反映百姓生活的原生态。

(二)灵活多样的叙事传播策略

1.地域化表达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完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语言运用得如何,在新闻表达效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民生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美统一,即“取之于民”的民生内容用“用之以民”的富有表现力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报道,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指地域化表达也就是口语化、方言土语等的使用。这种富有“离离原上草”般生命力的民生新闻表达方式,其地域特色正如巨人的手,有力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亲近性,传播学中的受众研究的社会类型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方言以其蕴含其中的特殊的、富生活气息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情感提供了深刻的社会纽带,成为新闻报道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润滑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新闻与生活的近距离接触。方言词语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认同和共鸣,从情感上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媒体由此增加了平民化色彩。黑龙江方言“不咋的”指的是“不太好,不怎么样”,“炸庙”指“哗然或本无其事,故意大喊大叫”,“冒蒙”指“心中无把握,凭猜测办事”,“肉拉瓜叽的”指“行动迟缓,总是不紧不慢的”等等,这些黑龙江方言词语让当地人读起来倍感亲切,其卓有成效的传播效果令标准的普通话词语望尘莫及。特别要强调的是,方言土语的运用可以有效避免新闻的同质化,它是提升节目的品牌传播效果最有效的武器。这一点也越来越受到业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星星之火”,以其“椰风挡不住”的强大威力与魅力,定会成为“燎原之势”,扫去新闻报道雷同化的沉重阴霾,还新闻报道一个晴朗的“艳阳天”。

2.陌生化呈现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中为求最大程度地呈现新闻的“新”,一个最为有力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用陌生化呈现的方法。所谓“陌生化”原指艺术使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件重新获得新鲜感,从而更新人们对既有的生活经验和感觉的一种方法。在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中,陌生化呈现即将那些发生频率较高的事件以一种低频化的描述方式进行传播。低频化的传播方法,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对高频事件进行的反常化传播处理。

3.细节化处理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文本而言,最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为之动容的莫过于细节。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新闻文本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增强新闻作品的思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新闻细节在叙事上突出强调的是其个性化的内涵及风格,在信息的传递上强烈地体现出其信息的高度复合性,带给受众的是一个无限广阔的释码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新闻细节的运用使电视民生新闻在现实报道的基础之上,平添了深厚的人情味。

4.悬念化设置“悬念是艺术创作中造成受众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当下,业界和学界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对在新闻叙事的故事性处理上,正因如此,这种传统的叙事方式———悬念化设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成为新闻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元素。通过设置悬念,抓住受众对事情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在情节的波澜起伏中对整个事情进行叙述,起到了预期的良好传播效果。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采用悬念式的报道结构,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传播效果,使新闻蕴含一种特有的文学品味,进而增强新闻文本叙事传播的可读性,抓住了受众的眼球,大大提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传播效果。

三、叙事立场的民生大众性

新闻文本在叙述过程中,新闻人通过新闻叙事所表达的态度即为新闻叙事立场,电视民生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及实践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从权威操控下的“媒介中心论”向“百姓受众中心论”的传播理念的成功转变。民生新闻坚守民生大众的叙事立场,本身是一种民生新闻价值的回归,受众由“魔弹论”下的“靶子”成为新闻舞台上的主角,这种传播角色的转变,使受众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民生新闻更多强调的是大众性,更多强调的是平民视角,并以平等的角度给他们以原汁原味的“本色表达”,使他们成为媒介报道中的主体。显而易见,市井原生的民生新闻叙事素材,只有在民生大众化的叙事立场的视角下才能得到最完美的本色表达,平民视角的坚守不仅仅是叙事立场上的一种巨大的进步,更是对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理念上的提升。

民生视角范文篇8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从2008年4月至10月之间自贡市电视台播出的《盐都播报》与《都市全接触》中各抽取了非节假日和非特别节目的9期节目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正常情况下和自然状态中,对这两档节日所体现的普遍性特征进行客观研究。

1两档节目的本地新闻信息量分析

《盐都播报》每天的节目时间大约在十五分钟左右,每天的本地新闻信息量保持在7~9条新闻之间。平均每条新闻的时长为1.5~2.1分钟。《都市全接触》每天的节目时间大约在三十分钟左右。其中,除去每天固定的话题讨论子栏目《东评西说》以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栏目时间,留给新闻性节目的时间只有12分钟左右,每天的本地新闻信息量保持在5~6条新闻之间。平均每条新闻的时长为2—2,4分钟。

2两档节目的子栏目分析

《盐都播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盐都播报》的主体内容——本地的民生新闻,没有设置栏目名称;第二个子栏目“今日扫描”,内容主要为时政新闻,不属于民生新闻的范畴,以简讯的形式。《都市全接触》设置了五个子栏目:“目击现场”、“东评西说”、“当日快报”、“百姓说事”、“侯琪说天气”。除“百姓说事”和“侯琪说天气”之外,其余的内容都为民生新闻。“目击现场”把重大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市民,“东评西说”则通过“说新闻”加上“点评新闻”的方式,传递新鲜资讯并直接表明媒体的态度。“当日快报”选取当天国内报纸上刊登的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加以报道,信息量大,报道面广。

3两档节目的报道内容分析

通过对《盐都播报》与《都市全接触》两档节目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几个信息:

第一,两档节目的新闻内容侧重点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盐都播报》的报道题材集中在文化遗产、交通治安、健身运动、农村信息、求助与助人信息等方面;《都市全接触》的报道题材集中在社会公德、就业上学、交通治安等方面。对于一些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两档栏目都有报道,但报道视角、报道内容则有所不同,避免了报道题材的重复。两档栏目不同的侧重点避免了两个栏目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并有利于观众了解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状况。

第二,“健身运动”和“农村信息”逐渐成为报道热点。2008年是“奥运年”,“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多市民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此外,自贡市提出了“体育惠民”战略,大大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这两档栏目中记录“健身运动”的报道数量也大幅度增多。

“三农”问题,是国家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医疗保险、农村政策执行情况等问题,在两档栏目中都得到了客观、及时的反映。但是,两档栏目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关注不够。

第三,“自贡市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得到深化。

自贡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粲海井、吉成质?如何争取持续发展的空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1“大民生”的报道理念

地方电视传媒应树立“大民生”的报道理念,在新闻题材的选取、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拓展民生新闻的厚度,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舆论影响力。

首先,拓宽民生新闻题材选取的范围。加大就业上学、物价波动、打假治劣等与市民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的报道力度;更多关注新兴的社会现象与流行的社会时尚。并加以解释、点评与引导;更多关注市民的艺术文化生活和民间文化艺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新闻策划对当地独有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报道和开发。

其次,改变报道角度。叙述角度由俯视向平视转变。运用平民的视角报道、平视的拍摄角度、平等的、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关注现实社会,体现传媒的人文关怀。强化传媒的服务性,更多地从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进行报道,并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三,改变报道方式。国家有关民生问题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也是市民密切关注的。在报道方式上,应做到将这类“硬新闻”题材软化,将普遍的问题个体化,采用平民化的语言风格、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将“硬新闻”人性化、人情化,以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2传媒资源的整合,发展民生新闻报道力量。

加强媒体间合作互动,建立一个由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整合而成的媒体新闻信息平台,形成一个跨媒体的互动资讯架构。这种结构具有灵活互动,优势互补的特点,能够让传媒的新闻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构建覆盖面广、主动活跃的“新闻线人网”和“新闻通讯员网”,培养和发展一批掌握基本拍摄和报道技能的“新闻线人”和基层“新闻通讯员”。在突发性的新闻事实发生时,处在新闻现场的新闻线人不仅能够丰富新闻线索来源,并能够作为临时记者承担起采制新闻的任务。从而保证突发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记录,将日常生活变为媒体场景,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更加贴近民众。基层“新闻通讯员”队伍,能够敏锐地捕捉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并在情感上与民众相互交融,他们的报道能够迅速有效地传达民情、民意。

3培育民生新闻的特色品牌栏目,建构民生新闻节目体系。

培育民生新闻的特色品牌栏目。电视传媒应依托本土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受众环境,培育一批具有相对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具体的发展战略如下:

第一,在定位上突出差异化。以自贡电视台为例,可考虑将《盐都播报》发展成为“记录自贡市民每天生活”的聚焦本地新闻的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在报道上突出新闻的现场性和权威性,在报道方式上体现细节性、故事化和人性化将《都市全接触》发展为提供快速和密集信息的民生新闻杂志栏目,关注视角拓展到国内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政策资讯、消费、经济等重大题材,把重点放在服务性和引导性的内容上。

第二,发展新的民生新闻栏目类型,建构更为完善的民生新闻节目体系。可依据现有的媒体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新的民生栏目类型,建构更为完善的民生新闻节目体系。可开办民生新闻评论栏日,形成幽默诙谐、休闲轻松、精当犀利的评论特色,从而拓展民生新闻的深度。此外,可考虑培育采用方言播报和评论的民生新闻和民生新闻评论栏目。方言代表了地方的特色和文化,地方级电视台的收视对象主要为本地市民。因此,发展方言的民生新闻栏目,寻求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能够突出地域个性和语言特色,能够凸显浓重的本土文化,让市民感觉更质朴、细腻、率真,在情感上更加认同,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民生视角范文篇9

关键词:政府社会管理;民生;委托理论

保民、安民、重民,贵在政府。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本文则从多重委托理论的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1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1.1委托理论的内涵

委托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契约理论,基本内容是:当一个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1.2多重委托

学术界有单重委托和双重委托理论之说。冯根福在2004年提出了双重委托。在现实中,委托并非单重或双重的,而是多重的。多重委托,指委托是层层委托形成了以委托链为核心的多向度的委托关系。

1.3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的多重委托关系

人民→人民代表→政府→社会公共组织

如上所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委托人民代表来履行人民的权利和实现自己的义务;第二层是人民代表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第三层是政府与公务员、社会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政府把政策执行委托给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来执行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公务员或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目标或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社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及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和发展空间。

政府社会管理多重委托关系的特点:委托关系的层次多、链条长;委托关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如人民、人民代表、政府;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多重委托关系涉及多任务委托,最主要的是政府与公务员、公众之间;第二层委托关系中错综复杂,涉及到政府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多重委托下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第一个层面看,人民与人民代表的委托关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代替自己行使相应的权力。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选举制作为当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有其优越性,但是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人民往往在不了解代表信息的情况下就从众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作为人掌握着一些委托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委托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清楚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非均衡,就有可能导致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从第二层讲,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委托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来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政策执行中会偏离政策原有意图,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以至于社会管理的失效与社会政策的失败。从第三层讲,政府与公务员及社会公共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和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更是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环境的不确定等因素,由此导致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失效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滞后。

3多重委托理论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3.1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运用委托理论探讨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所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相符。下面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四个维度,对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进行的尝试性研究。

(1)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选举制是现代政治的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关注民生定要关心民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十七大代表选举方案得出特征是:提高了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的比例;扩大了差额选举比例;整合派的建议;代表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度。选举制的变化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

(2)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的构建。

第一,建立制度化的激励监督机制。对我国而言,《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部制度性的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激励和制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政府既要从法律上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也要建立政府体系内外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勤政保障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按照委托理论的观点,政府应该做好公务员的考录、考核、奖惩、晋级增资等制度上的激励制约,以实现公务员能够负责有效地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完善公务员文化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塑造公务员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创建公务员文化进步的社会环境。公务员的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公务员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此外,公务员的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和能力层面的提升。

第三,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公务员的伦理建设包括责任、义务等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公务员伦理建设。政府要提供公务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要根据职位和品位对公务员的报酬和待遇进行改革,而且要给予公务员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权。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3.2社会公共组织的激励制约机制的设计

第一,创建发达的公民社会、培育完善的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和后工业时代,权力开始逆向回归,政府向社会放权,把权力回归到社会。让公民自己来管理自己,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这是政府作为委托人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交给公众去管理,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公民社会逐步成长的结果。

第二,积极推进第三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随着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和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政府通过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鼓励第三部门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更好更快地服务公众,体现民生。

第三,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要重视公民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公民社会管理的意志,转变公民社会管理的观念,使公民把社会管理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和服务。

3.3新型政府社会管理机制的创设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表明防范和治理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根据理论和结合现实国情,笔者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设。新型社会管理机制的目标是建立“主体多元、责任明确、合作互动、协同管理”的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社会化。主体多元主要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非营利型组织。责任明确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整个社会宏观调控者,应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引导好社会发展航向;在其他部门能够做好的领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合作互动是指在社会管理中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公众进行合作,实现互动管理社会。协同管理指在社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运用协同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本文从多重委托理论角度分析和阐释了民生视角下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从民生视角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探讨。重在运用多重理论,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微观方面:公务员激励制约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建。

参考文献:

民生视角范文篇10

1.大众新闻传播事业的经济特征考量

对于大众传媒行业领域而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工作之后,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事业单位建制以及企业经营模式双重发展特征的工作实践路径状况,在这一建设发展工作方面,就连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也概莫能外。在现有的发展实践性格局制约下,我国大陆地区相继出现了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具有独立经营开展实体、独立核算工作实践机制、能够扎实实现自负盈亏目标的大众传媒性事业单位以及独立性的传媒集团公司,我国大众传媒行业的市场竞争行为的客观性强度状况日渐加深。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大陆地区相继改制形成的报纸集团、广电集团以及传媒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现有发展条件下大众传媒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最为重要的参与性主体。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媒体性集团主体之间的竞争性工作实践态势甚至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客观境态。在这种日渐激烈并渐次走向畸形的媒体企业行为主体的发展态势中,有一部分大众传媒行业领域的企业实体出于片面追求观众群体以及受众群体的收视率和接受率之提升的现实性经济动机,往往不惜以某些明显逾越基本性的法律法规规制以及社会性道德伦理公识的媒介实践行为来实现有关的经济目的,我国大众性传媒实践行为在一定的实践性考量视域下已经客观性地游走于法律规制与伦理约制的边缘性。性感播报、美女主持、隐私艳照、原生态自然主义等媒介信息形式正在对当代国人的媒介信息关照与接收行为开展视域生发着较为深刻的现实性客观影响,对于这种影响,本文将会给出基于两个基本考量角度的解析行为实践,对于大众媒体的信息主体,也就是各类媒体性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实体而言,他们推行本文在上文中所列举的这一系列的信息形式的现实目的,就是要切实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基于观众与受众的考量视角,笔者认为,实施讨论实践行为的客观意义将会更加鲜明且充分。

2.新闻传播事业生态的主流价值观弱化传播趋向

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已经步入了深水区,许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已久的现实问题日渐性浮出了时光长河的水面,在依次引发大量的社会管理问题的同时,也客观性地触动着我国一般性公民群体的神经。其一是贫富悬殊以及两极分化问题,其二是公共权力的寻租以及腐败问题,其三是暴力拆迁问题,其四是以教育、住房、就业、物价、医疗等为代表的基本性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敏感的代表性问题,在所有类型的新闻事件表达对象中,民生新闻资讯客观上与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状况水平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在相对性考量视角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基层民众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动态性描述信息的客观性要求,在现有发展条件下,以及今后的最近一段历史发展时期中,民生新闻报道将会依然以一种稳定的规模和形制状况占据着我国国民的新闻关照视野。近年以来,我国大众传媒事业开展领域针对民生问题持续展开着稳定的报道和关照行为,历史推演到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对媒体行业领域的话语表达行为的管制力度有所放松,媒体在民生新闻事件的报道实践中采取了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将天灾人祸与富豪榜等新闻元素同版呈现,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娱乐化与快餐化的大众新闻表意模式,这种实际存在的新闻行业的话语表意模式,在客观上鲜明地展现了我国大众新闻媒体在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弱化倾向,其对社会一般性的舆论氛围状况的引导和规制缺乏恰到好处的工作实践力度,这种工作倾向客观上对现存状态下的一部分新闻受众尤其是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建构上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我国大众媒体行业的这种现实性的实践工作模式对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

二、以新闻传播学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

1.切实加强信息与资讯的权威性特征

第一,公共评价视角下传播者的信誉状况。要对信息者的诚实、客观与公正等品质状况实施最基本性的指标考量行为。第二,基于专业权威性的视角实施考量。这里要针对新闻资讯者的从业实践行为的资格状况展开权威性以及公允性的实践考量。基于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考量视角,我们可以将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宣传性或者是人际交际性的实践行为,所以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者所具有的可信性特征,客观上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客观影响。在具体的媒介信息可信度状况的考量实践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教师)以及大众媒介中的有关新闻资讯类信息的可信度展开客观性的考量。

2.采用科学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现有发展形制下的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中,对于信息的传播行为,同时性地存在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这两种信息传播工作实践形式客观上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都具有相对充分的实践性价值意义。“一面提示”就是仅仅受教育对象或受众个体阐释己方观点或者是有利于己方接受的指向性判断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客观上有利于己方观点得到相应的信息接受对象的充分性接受,在观点的表达以及行为态度的表征方面有着较为充分的鲜明性描述特征。客观上,这种信息传播实践工作模式也比较容易引致信息接受对象的抵抗性心理,所以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仅仅适用于文化水平状况比较低的信息接受主体。“两面提示”就是在阐释己方观点或者是有利于己方观点被接受的指向性判断信息的同时,以一定适当程度的实践方式简明展示对立方的观点或者是不利于己方观点被接受的信息形态,在这里尽管信息的时间已经被客观性地延长,但是,其实际取得的信息传播工作效能状态将会比之前的一种模式更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