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2:27:44

民生福利

民生福利范文篇1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福利范文篇2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福利范文篇3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福利范文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福利范文篇5

一、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情况

(一)政策制定情况。根据省厅、市局业务工作安排和民生工程工作要求,我局在年初就积极组织调研、召开基层民政办主任、分管领导会议,调查、了解上年度政策、制定和执

行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2009年市民政局、财政局《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办法》,草拟了《××县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中工作目标:一是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严格落实五保对象审批制度;三是建立规范完善、资料详实的五保对象基本数据库;四是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五是规范五保供养资金发放管理;六是规范五保户供养卡的管理和使用及几点要求和保障措施,有力的指导今年和今后的五保供养工作。

(二)供养标准落实情况。我县严格执行亳政〔2008〕32号文件,经过县政府上会研究批准全县五保8330人,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50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940元,分散供养实行一卡制分季发放,集中供养的统一由财政专户管理使用。

(三)工作开展情况。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年检中,对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的,按照审核程序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同时停止拨付其供养经费;对新增符合享受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向村委会申请,经村委会评议、公示、初审、无异议的报镇政府审核,民政局在确定审批前,将预批人员名单打印交镇民政办在镇、村公示栏再次公示,无异议的批准享受五保供养,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报财政部门拨付其供养经费;对暂时不符合五保条件但生活困难的人员,村、镇优先纳入农村低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全县共核销294人,新增294人,动态管理,做到了应保尽保。

(四)档案健全情况。为规范管理,村级建立了五保供养对象花名册,镇(场)建立五保对象档案,其申请审批表的材料包括:本人申请、户口本、身份证、粮补卡复印件及家庭收入状况证明;是残疾人的须有残疾证复印件;是孤儿的须有父母死亡证明,以及公示内容复印件等,做到一镇一柜、一村一档、统一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五保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县乡一致与实际相符。

二、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一)政策、规划制定情况,全县现有敬老院32所,床位2274张,集中供养率达27%以上。今年市民生工程安排床位700张,我县经县政府会议研究先垫资扩建280张,共计980张床位分配给10个镇(场),其中新建3所,扩建7所,年底建成入住后,集中供养率将达39%。根据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规划、分解了任务,细划了目标任务责任分解,与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设施功能标准等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县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镇(场)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了镇(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项目负责人,民政办主任为具办人;县民生办、县经济运行考核办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周、旬、月调度百分考核,半年小结、年终综合考核,对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对未按期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同时要求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提高集中供养标准和管理水平。

(二)资金落实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县从2009年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资金专户,由财政局社保户管理,今年床位980张,按每张床位8400元测算,计款823.2万元,由于专户在财政,福彩公益金也由财政统管,辅助设施由民政局审核后按实际需要拨付,所以资金是全力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经费按照省厅民福字〔2008〕115号和市政府〔2008〕32号文件规定,每入住一人拨付管护经费1200元,已列入县财政预算。

(三)项目开工及进展情况。根据市政府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工程资金超过1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必须公开招标,5月16日开标的标里、临湖、高公、公吉寺、林场,以及因工程量小而随标的店集、石弓都已开工建设,曹市因2009年全市第二次经济调度会临时增加项目建设,今年列入民生工程,资金预算,解决垫付资金,新兴、义门因建两层楼房,增加地质勘探、图纸审核等程序,现在招标中,将于本月22日开标,每标段工期都是60天,在主体工程即将竣工的同时,辅助工程提前进行,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力保工期,8月底至9月初全部竣工,9月底完成入住任务。项目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安徽省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50张床位的建设面积700平方米以上,100张床位的建设面积1400平方米以上,150张床位建设面积2100平方米以上,在配置居室、文化娱乐设施、康复训练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后勤保障设

施的同时,总体上按照床均建设面积14平方米,即生活用房床均建设面积10平方米和辅助用房床均建设面积4平方米配置工程量,选址规划、布局科学、建筑基本按照《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要求执行。按照《安徽省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工程实行镇(场)政府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管制和合同管理制,由县政府招投标中心打捆分标段招标,在“六统一”方面,基本实现了统一计划下达,统一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决算审计,由于工程领域专项治理要求,统一立项、设计及招标由镇(场)办理,我局指导。列入2009年民生工程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11个敬老院,900张床位已于去年9月份建成全部投入使用。

三、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情况

(一)配套政策、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县乐行东路路南、葛沟路西侧的民政项目用地,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质量良好。计划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设床位100张,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其中省专项资金42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80万元。保障措施,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由民政、人事、监察、建设、国土、税务、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结合部门工作,明确了各自职责和督导检查任务。

(二)资金落实情况。资金由财政局负责本级配套资金的落实和建设资金的管理,已经列入财政预算进入了专户管理。

(三)项目开工及进展情况。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复、县政府承诺函、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国土部门正按程序上报办理用地手续;5月13日,地质勘测规划开标,确定省勘察设计院中标。6月12日完成了地质勘探任务,6月24日左右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后,月底可进入工程招标程序,20天内可开工建设,预计工期120天,计划2010年底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明年上半年竣工入住。整项目建设都按照《安徽省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扶持政策出台情况,去年我县发改委草拟了《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方案》进行座谈征求意见,目前尚未出台。前日发改委通知我们写个调研材料已送去。

五、民生工程“回头看”情况

民生福利范文篇6

(二)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步伐,全区各社会福利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及软件服务管理均符合新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办院宗旨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以“公办民营”模式为代表的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出台提高百岁老人生活补贴和城市特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实施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新增床位补贴政策,加快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全区70%的五保老人住进了敬老院,五保供养水平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同步增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水平年人均已达4800元,分散供养老人年人均达4150元。二是扎实推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在建成社会福利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孤残儿童综合救助政策,新建集抚养、救治、教育、康复、特教为一体的儿童福利院综合楼项目,硬件设施更加完善,软件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全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区以分级管理为基础的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逐步形成。1998年到20*年的10年间,区财政每年拨付救灾预算款40万元,春荒款、冬救款逐年增加,累计发放金额2820万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救助和保障。四是逐步健全应急救助机制。不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使因病、因灾及子女上学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得到及时救助。五年来共投入救助资金400余万元,近3000名临时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五是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福彩”公益形象,不断扩大福利发行规模,将募集的社会福利资金资助敬老院建设及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

(三)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工作广泛深入发展

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先后12次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到20*年,月人均抚恤补助标准达到855元,实现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随着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水平提高而适时调整,使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二是大幅度提高优抚对象基本医疗费减免额,出台了《关于*区优抚对象医疗费用减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区优抚对象医疗减免经费由1997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年的350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送医药下乡活动,优抚对象看病难、就医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三是实施农村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工程。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补助资金890.4万元,为304户优抚对象翻建房屋1218间,维修49户195间,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四是逐步提高义务兵优待标准。1999年建立义务兵优待金社会统筹机制,保证了优待金的落实,全区义务兵优待标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7年,全区优待金城镇户口人均10000元,农村户口人均8890元。五是积极探索拓宽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新渠道。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行改革,出台《*区城镇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暂行办法》,采取安置就业、扶持就业、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新举措,同时还积极为农村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用人信息,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复员退伍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六是大力推进双拥工作开展。政府重视、全民参与,全区双拥工作取得了新的佳绩。区委、区政府对双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满腔热忱地为驻通部队办实事。近五年来,累计为驻通部队补贴粮食4000万公斤、食用油200万公斤、蔬菜及肉类12000万吨、燃料18000万吨,安置随军家属206名,解决部队子女入学、入托800余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3000余人。全区共建立军民共建点135个,拥有675个各类基层群众性拥军服务组织,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双拥服务网络。

二、全区民政工作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新的形势和任务

奥运会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新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民政部门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上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方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民政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民政工作履行职能、发挥改善保障民生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改革调整的力度加大,开放发展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成份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形成多样化,“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也将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民政部门要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在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一)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新的形势要求民政工作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竞争环境公平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方向发展。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就要在全面推行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基础上,调整政策,加大力度,增加货币化、市场化安置数量,逐步实现以自谋职业为主、政府负责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的安置途径。福利发行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集团化的路子,打造品牌。社会福利事业工作,要引导福利机构走向市场,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主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机制,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工作要在发展思路上进行调整。当前,社会发展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求民政部门要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民政,在维护社会成员利益、维护公平、维护稳定等方面有所作为。要不断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把所有民政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实行依法行政;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动、组织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民政事业;推进服务组织网络化,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基层民政服务组织网络;推进工作手段信息化,在民政工作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民政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三)改善和保障民生,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新城建设,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找准切入点,通过开展救灾救济、各类专项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规范的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加快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和完善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促进社会福利企业发展,积极开展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基础性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拓展服务范围,努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切实为特殊群体提供福利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抚活动,组织好“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及军队离退休干部”等重点优抚对象的走访慰问,不断健全优待抚恤政策,提高抚恤标准,创新安置工作思路,千方百计为各类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通过做好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和婚姻、殡葬等服务工作,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民政部门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同时,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民生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新城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三、进一步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建议

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特别是在新城建设中抓好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应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机制、增强活力,优化民政工作发展环境。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增强民政工作的生机和活力。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谋划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思路,把民政解决民生的举措提升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扩大社会参与,采取政策驱动、项目带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等方式,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社工队伍等途径,有效聚合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一步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重点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扎实推进福利发行和慈善事业,募集更多社会资金,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双轮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强监督、规范管理,促进各项民生政策和制度落实。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推进规范管理,努力解决制约民政工作发展的政策、体制等问题。按照中央、市、区出台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等有关民生的系列政策规定,在抓规范、抓落实和求实效上下功夫。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在救灾资金、低保金、慈善捐赠款物发放和公益金使用分配等方面,完善操作规范,细化工作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完善抓落实的责任督查机制,健全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将各项民生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兑现到人。

(三)明确目标、有效运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以“五无”为目标,以完善筹资体制、提高救助水平、加强规范管理为重点,推进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落实,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建立健全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补助水平。建成“救助标准科学化、困难程度系数化、管理服务规范化”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民生保障,确保制度落实上无救助盲点。完善五保户供养制度,及时足额落实供养资金。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并搞好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四)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大力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强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科学界定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中的职能和责任,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到位、市场作用入位、社区功能归位,重点做好社会事业职能的剥离和社区自治职能的下放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推进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机制,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积极探索总结农村社区设置与建设经验,以点带面,引导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

民生福利范文篇7

一、实施“民生工程”的主要成绩

(一)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将广大农牧区特困人群救助纳入制度化轨道。我区目前共有农牧区特困群体23万人,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上半年,在农牧区依然实施的是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共落实救助资金1840万元。自治区党委、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从今年7月1日开始,在全区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的重大决定,并于7月份在日喀则召开了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场会,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台了《**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农村低保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全区农村低保制度已初步建立,23万农牧区特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畴,自治区落实农村低保资金2300万元,地、县配套920万元。顺利实现了农牧区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对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和有关配套制度的建立等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将于年底前完成。

(二)实施城市低保,保障了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工作,今年重点在动态管理、分类施保上下了功夫,大力推进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的原则,下半年,全区共清退了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150多户、近400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进不退”、“易进难退”的局面,使动态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区城市低保人数达到4.1万余人,累计支出保障金4817.4万元。另外,针对今年肉菜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因素,从7月1日起,对城镇低保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8元的临时物价补贴,共下拨临时性生活补助资金474万元,临时性成品油价格补贴资金88.3万元。

(三)实施灾害救助,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多灾易灾地区,今年以来,全区共有57个县、367个乡、1296个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洪涝、地震、泥石流、低温冷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受灾群众20.1万人。因灾死亡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825公顷,绝收10236.88公顷,倒塌房屋344间,受损房屋842间,直接经济损失14069万元。灾害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灾民的生产生活,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灾民的实际困难。到目前,全区共落实救灾资金3951.6万元,调拨帐篷391顶,发放灾民救助卡4.43万张,救助灾民17.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875人,房屋恢复重建1006间,有效地保障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实施农牧区五保供养,实现了五保对象“应保尽保”。今年自治区财政厅、民政厅根据我区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尽保”问题突出的现实,研究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的通知》(藏财综字〔2007〕74号)。各地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将我区税费改革以来新增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供养范围。目前全区有五保供养老人14295名,人均年供养标准1500元,坚持按标施保,所需资金按照地、县财政分担比例已全部落实到位,实现了“应保未保”。今年利用民政部本级社会福利金293万元,对9所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使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五)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解决了困难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城镇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和《**自治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城乡医疗救助程序,明确了救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提高了救助标准。地、县两级财政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促进了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至三季度,全区城镇医疗救助543人,落实救助资金104.68万元;农牧区医疗救助3397人,落实救助资金378.25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特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为流浪乞讨人员开辟了新的生活出路。2007年4月份,自治区召开了第二次全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对策,部署工作,进一步探索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的办法。采取区、地、县、乡逐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促进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新进展。截止目前共救助1864人(次),以拉萨市为重点的主要城市流浪乞讨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积极从生活上为返乡流浪乞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救助,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

(七)实施教育救助,解决了城乡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各地认真落实《关于对我区农牧民特困家庭子女和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居民家庭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及实行资助政策的通知》,对低保家庭子女考上区内外大学或内地**中学,施行减免学杂费或由政府资助部分经费的优惠政策。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解决了低保对象和农牧区特困户子女上学难的实际困难。今年,全区共资助城乡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275人,发放资助金111.1万元。

(八)实施社会福利事业,改善了孤儿、孤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逐步建立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落实孤儿收养、医疗、教育、就业相配套的综合救助政策。大力发展福利事业,截止11月底,福利发行销售总额为9587.6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3355.7万元,为国家创造税收29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9%、37.9%和11.9%,年底有望突破亿元大关。下拨本级福利公益金2050万元,资助7地市22所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的发展。加强了慈善事业宣传,启动了慈善事业募集工作,共募集资金107.7万元。

(九)实施双拥优抚,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基本权益。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军队建设需要,积极开展双拥宣传和节日慰问活动。“三大节日”期间,全区共慰问驻军部队438个、部队病员865人、优抚对象3389人(次),召开军政座谈会100余次,支付慰问金537.7万元。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全区安置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498人,安置率达100%。扎实做好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和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取得的基本经验

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要做的工作比较多,问题也比较复杂,我们在工作中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找准切入点、着力点,集中精力解决党政领导高度关注、社会普遍关心、群众热切盼望的最急需的民生问题。同时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注重解决群众当前利益,又要看到群众长远利益,精心谋划,周密安排,讲究策略,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经验。

(一)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各级民政部门每年都把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措施,健全制度,有效推动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从自治区到各地、县层层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纪委、卫生、教育、建设、司法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从组织领导上为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寓于制度建设之中,着力搭建起改善民生的政策框架,打好基础,建好平台,并逐步扩充内容,提高标准,最终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围绕困难群体的切实困难,我们逐项研究政策措施,出台配套政策。如今年先后制定了《**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自治区城镇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和《**自治区农牧区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全区已形成了一个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较为完整的政策措施体系,建立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制度框架。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以政府名义起草了《**自治区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目前《意见》已上报政府,待政府审定后即可下发实施。

(三)注重实效,兼顾长远。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来关心民生。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我们既注重解决群众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又注重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努力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实施各项民生工程中,我们本着尽量让群众直接受益的原则,力求将政策性补助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例如,今年民政部门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已达到20118万元,直接发放到人的资金将达到17667万元,占资金总额的87.8%。

民生福利范文篇8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障“三个群体”民生工作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市“三个群体”人数约有6.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5%。其中,城乡低保对象3.4万人,五保对象10111人,城市“三无”对象、孤儿以及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460人,重点优抚对象2.7万人。此外,全市还有低保边缘群众约1.1万人,困难学生1.3万人,残疾人16.8万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日益加深,对保障民生工作特别是如何保障“三个群体”的基本生活提出了严峻考验。

首先,外贸出口受阻,经济增长放缓,造成保障“三个群体”民生的财政投入增长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需求显著减少,我国外贸出口明显回落。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我国出口连续4个月负增长,今年2月份出口额仅为649亿美元,同比下降25.7%,贸易顺差缩减至48.5亿美元,环比下降87.6%。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外贸出口占GDP的三分之一,受出口下降影响,2008年我国第三、第四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季度降低1.1%和2.2%。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财政收入增幅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1315.55亿元,下降11.4%。就市来说,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2008年外贸进出口明显放缓,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8.05亿美元,增长率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也同比回落了2.8个百分点。在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情况下,保障“三个群体”民生的财政投入增长压力加大。

其次,就业岗位减少,职工收入降低,造成“三个群体”隐性数量增加。内需减弱和出口下降引发了中小企业“倒闭潮”,一些外资企业也纷纷撤资,就业岗位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农民工“返乡潮”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调查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求人倍率(岗位数除以求职人数)为0.85,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约有2000万流动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2008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我市也出现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人数下滑的现象。据统计,自2008年10月份开始,我市外贸企业岗位投放数就开始下降,今年2月底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3.9%。就业岗位的减少造成部分群众收入来源丧失,势必导致困难群体数量增多,“三个群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三,发展空间缩小,生存压力增大,造成“三个群体”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困难加深。“三个群体”多为老、幼、病、残,原本在劳动技能掌握和就业等方面就明显处于劣势,自身发展空间有限,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较大。在当前经济发展相对低迷、就业岗位大幅减少的特殊时期,与普通群体相比,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格外明显。例如部分低保对象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较多机会通过努力走出低保,但在就业困难时期,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就业和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依靠自身能力走出低保的困难程度进一步加深,弱势地位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二、进一步加强“三个群体”民生保障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任何时候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都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感受最深的是困难群体。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需要政府向百姓雪中送炭,越需要关注最弱势的“三个群体”。

(一)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本思想要求切实加强“三个群体”民生保障工作。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尚书》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体现出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体现出对弱者的关怀。从贾谊的“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到黄宗羲的“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都要求当政者顺民之意、从民之欲、恤民之苦、惜民之力,从而博民之心、取民之信,进而谋国家之安宁。倡导仁爱、敬老、慈幼、济困、助残、互助互济、患难相恤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继承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切实加强“三个群体”的民生保障,是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要求,也是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求切实加强“三个群体”民生保障工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参政议政和实现当家作主。2009年全国两会,民生问题特别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据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开展的网上调查显示,位居关注度前10位的热点问题中,8个直接关系民生,两会代表的提案议案超过半数与民生密切相关,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高度关注民生、迫切要求改善民生的强烈愿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级政府应恪守为民之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保障和改善“三个群体”的民生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三)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切实加强“三个群体”民生保障工作。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3266.8美元。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加强弱势群体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保障好“三个群体”的生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宏观调控和统筹调节职能,加大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二次分配上的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捐赠、慈善事业等三次分配的发展,保障“三个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三个群体”民生保障工作。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民生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改善民生就是解决人民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两会前夕,总理说过:“民生是国家之本”、“政府的投入一定要把民生摆在首位,要让人民得到实惠。”因此,改善民生,特别是保障和改善“三个群体”的民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高举旗帜,践行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三、几点建议

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重民生、促和谐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把改善民生当作保增长、保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三个群体”的民生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优先抓好,使群众得到实惠,从而提振信心、凝聚民心,形成有利于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发挥政府在二、三次分配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切实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为主体,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城乡生活困难居民救助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进程,提高救助效率,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低保制度。城乡低保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防护网”,不仅事关民生,更关乎稳定。在落实上级补助政策及物价上涨与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探索建立低保标准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确保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完善低保配套救助政策,建立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制度,对因老、幼、病、残等原因导致日常消费支出过大,明显影响基本生活的低保家庭,适当增加补助金额。完善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教育救助水平,缓解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因患重病或子女上学而导致的深度贫困。应探索制定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和再就业政策相衔接的有效措施,鼓励低保对象自我发展、积极就业、走出低保。

二是加强城乡生活困难居民救助工作。根据保民生、促发展、促稳定的要求,加大资金筹集和投入力度,统筹兼顾,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社会救助资金、资源分配体系,更好地解决困难群体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其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应发挥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推进社会救助向农村倾斜,向边缘群体延伸,不断扩大惠及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具体抓好以下方面:为全市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办理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对全市9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高龄补贴100元;是对修缮房屋的农村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给予资金补助;规范临时救助工作。对因遭受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致使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救助。

三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发展慈善事业的经验做法,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慈善事业的有效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工作机制,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应组织好“慈心一日捐”活动,推出一批能够激发公众爱心的定项捐助项目,例如包括针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的危房改造捐助项目,针对全市贫困大病患者、在校贫困学生的捐助项目等;做好企业认捐慈善基金利息收缴工作。在当前经济不景气、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灵活方式收缴基金利息,例如实行冠名救助,提高企业交纳基金利息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按照应助尽助原则,对贫困高考新生给予及时救助,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生活困难大病患者实施大病救助;开展“夕阳扶老”、“烛光工程”、“情暖万家”等救助项目,对敬老院和老年活动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困农村教师、困难群众进行帮扶。

民生福利范文篇9

一、关爱民生,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积极保障

第十七次全市民政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十分关注民生、民利和民权,各级民政部门求实创新,扎实工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以民生工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和应保尽保,五年间,先后3次提高保障标准,累计保障城市贫困人口600.9万人次,发放保障金3.29亿元。2005年7月1日率先在全省建立并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4.8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标准现已经提高到年人均1080元,累计保障28.9万人次,发放保障金1242.1万元。

强化救灾工作。逐级制定并实施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战胜了2003年、2005年的严重洪涝灾害,率先在全省制定《灾民安置点管理办法》;2007年的生产救灾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五年间累计发放救灾款8146.72万元,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深入开展五保供养和救助工作。全市农村五保对象达1.5万人,分散供养的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1200元,集中供养的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2556元以上。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全面推开,2006年救助3.1万人次。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由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自愿救助和无偿救助。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推开。社会(儿童)福利及老人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开展“星光计划”和“五保老年之家”活动。全市有农村敬老院47所,院容院貌明显改善。慈善事业健康发展,10个爱心救助超市发挥出积极作用,救助困难群众1.2万人次。老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制定了“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明晰思路,加快健全和完善以民生工作为主体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以民生工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改善民生。社会救助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救助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当前,要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民生工程,健全、完善、规范各项救助制度,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要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逐步提标;农村五保供养要“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确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注意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努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要认真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做好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工作,帮助低保边缘群体解决特殊困难。

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切实提高减灾救灾效率。针对我市实际,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灾民生产生活,始终是各级民政部门的重要责任。要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责任、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要求,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灾害救助资金投入和监管机制。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居)都要建立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切实提高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做好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救灾捐赠和经常化社会捐助机制。落实救灾经费专户管理和救灾款物规范化发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完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切实增进军政军民团结。要按照国家《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办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建立政策扶持就业和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确保完成每个年度的安置任务。建立和完善优待抚恤、重点优抚对象保障制度和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要加强军供和军休工作,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落实。

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福利服务需求。截至2006年末,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8万元,占全市总人口10.4%,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管理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机构;认真做好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要落实孤儿养育、医疗、教育、就业等综合救助政策,努力形成以家庭养育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育为骨干的孤残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要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慈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认真落实国家对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推进社会捐助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努力形成“政府推动、民间实施、社会联动”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求真务实,强化责任主体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民生工作涉及到党和政府工作各个方面,政治性、政策性和群众性都很强。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多地关注民生。

一是纳入目标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范围,确保民生工作的落实。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高度重视关乎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民生工作的实际困难,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加大财力投入。各级政府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向城乡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民政部门倾斜、向社会福利事业倾斜力度,认真安排和落实好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各项资金,确保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要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集民政事业发展经费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对民生资金分配、使用和发放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民生福利范文篇10

一、加大民政民生工程目标工作力度。从目前的情况看,民生工程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抓落实,但进展不平衡,跟不上物价上涨因素,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力争达到260元。提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率,达到100%。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工作进度,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切实对照年初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都能按要求圆满完成。

二、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低保半年审核工作。根据年初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是把好申报审核关。在坚持“三级评审”、“三级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交叉评审”、“联合会审”和申请审批程序“三步并作两步”等有效措施,切实监督制约社区(村)权力。完善“三榜公布”制度,将低保对象名单公示到社区和公共活动场所,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健全集体评议制度、监督员制度等工作制度。二是加强动态管理。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要求,结合半年审核开展一次“拉网式”大清查,严格按照家庭收入确定低保对象,做到该保的一个不漏,不该保的一个不保。定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性劳动,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实行“救助渐退”政策,对于通过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变家庭贫穷面貌的低保家庭可继续享受三至六个月的低保待遇。三是加强资金发放管理。对历年以来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的发放情况开展自查,检查是否有资金滞留、延期发放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城乡低保金要实行按月社会化发放,必须在每月20日前发放完毕;区局将组织工作组进行抽查,对发现问题较多、较为严重、且整改不到位的地方,将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适当处罚。四是加强档案管理。鉴于有些地方的原始档案资料老化,补助水平、家庭收入等项目没有及时变更登记和数据录入不全、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的现状,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低保对象原始档案资料的变更登记和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和低保对象规范填写。

三、认真做好提标提补工作。根据年初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提高困难群体生活水平,今年还将提高救助标准和人均补差,在市政府提标提补文件下发后,预计6月份将进行低保年审和低保户提标提补工作,拟定7月15号完成,8月15号完成所有数据录入工作。

四、推进医疗救助专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工作,在医疗保险平台基础上探索完善医疗救助网络结算平台。二是认真实施“光明.微笑”工程,疗毒症免费血透工作。主动与卫生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联系,及时了解本地白内瘴、唇腭裂患者的筛查情况、手术情况,按照标准及时支付困难群众手术费用和疗毒症免费门诊费用。

五、全面开展社会福利工作,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今年依据民生工程目标,区民政局将努力打造区第二福利院,并要求各街道打造一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深化“五位一体”社会化养老模式。在两个福利企业的基础上,力争新办一个福利企业,解决部分残疾人就业,并协调做好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廉租房分配等救助工作,为我区的社会福利工作打好基础。

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推进居家为主、依托社区、机构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办好国有社会福利机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政策,推动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良性互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地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积极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制定创建标准,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尽快调整福利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福利企业内部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研究国内外福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指导,促进福利工作健康发展。同时,今年7月完成区第二福利院(白水湖日间照料中心)的打造工作,宣传鼓动每个街道力争5年内都有日间照料中心,今年争取甘棠日间照料中心能提上政府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