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10:54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范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了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阐迷了民间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及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拟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试图厘清其引领作用与影响。

一、从发展脉络看民间音乐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秦以前、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现当代。从这四个时期可看出其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表现。

(一)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乐歌总集。春秋时期,由于《诗经》的广泛传播,使得歌唱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普遍盛行,并影响和推动了先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诗经》开始的采风制度,为后世奠立了向民间音乐学习的优良传统。所谓采风即是由宫庭派出的采诗官下去将各地民间的歌曲收集上来,交给管音乐的太师,太师把民歌按音律加以整理,配上乐器,然后再演唱出来。《诗经》中的“风”,分为十五国风,即己表明是由不同地区的土乐组成。而被称作朝廷之音的“雅”,实在说也是地方土乐,只是它出在王歌,便被称为“止乐”。贵族中的进步人士,为了讽谏,为了批判现实的黑暗,也需要向民歌学习其精神和手法。这在《雅》中贵族诗人的讽刺诗中可以明显看到。因此,《诗经》中即使是贵族作家的作品,都是向民歌学习的结果。这一事实提醒了后人,继此以后的汉乐府、唐曲子词与变文、元杂剧等也都是在向民间学习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前进,这与《诗经》的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二)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现象,其最原始的意义是指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即可指代民歌,也可指代诗词。

作为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从上引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的“观风俗,知薄厚”。

由于汉代乐府所教习、排练、编创和演出的各种音乐节目,大都用收集而来的民间音乐作为编创素材,并采用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和体裁进行排练和演出,因而体现出浓重的俗乐特点。也正因为乐府音乐的俗乐性质,使得乐府编创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成为当时社会音乐生活中一种领导潮流的艺术风范和形式样板,既不仅为宫廷和贵族享用,同时也为民间各阶层群众所喜好和效仿。汉乐府这种根植于民间音乐的深厚生命力,使其成为继《诗经》以后,中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三)“瓦舍勾栏”与元杂剧

民间音乐的历史进程在宋元时期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时代。这时国家已不设采诗官,但是向民间学习的传统却沿袭下来。

“瓦舍勾栏”即是这一时期非常值得重视的音乐现象。瓦舍勾栏中的民间艺人表演的市井杂乐,形式多样,品目繁多,仅就与音乐相关的品种论之,就有唱曲类、歌舞类、说唱类、戏剧类、器乐类等,这些类型不同、表演形式不同的杂乐品种,要么逢年过节以群体联欢形式自发地进行民俗性表演,要么长期固定在勾栏内演出,形成了宋元时期引人注目的都市文化新景观。

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它不仅在内容上第一次使下层人民在音乐艺术中获得了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在前代和当代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及其加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诸如唐宋大曲、民间曲子、词调、说唱音乐等,均为杂剧的出现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民本内容与民间形式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呼声,表达了汉民族的豪迈气魄,使元杂剧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在当时一领风骚。

(四)明清时期的百花齐放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延续与发展时期,我国能够保存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和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空前传播与民间艺人的世代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由此衍化出的众多音乐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各个品种均己成熟成型,形成了绚丽多彩、百花齐放的格局。如戏曲音乐的多声腔体系、民间歌舞形式的争相斗艳、说唱音乐的地域特色、“吹、拉、弹、打”兼具的民间器乐合奏等,都有各自独特的面貌和特色。特别是昆曲、京剧的发展更是占尽风流,而京剧直到今天仍被我们奉为国戏,可是追根溯源,它们又都是由地方土戏逐渐演变来的。

二、从横向关系上看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四大类。相比较而言,民间音乐广泛存在,并对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民间音乐是其他音乐的基础

首先,从品种和曲目数量来说,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来看,民间歌曲的歌种有千余种;民间舞蹈音乐有近1500种;曲艺音乐有300余种;民间器乐乐种近百种,曲目逾万余首。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其次,从使用及传播概率来说,全国各民族地区传统音乐生活中的民间音乐,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门类。无论是在一年四季各种定期的岁时节日里,还是在各种不定期的婚、丧、礼、祭民俗以及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少不了要演出各种相关体裁和题材的民间音乐。尤其是那些流传最广、历久弥新的精典之作,如《康定情歌》、《敖包相会》等,人们几乎张口就来,鲜有不知者。

再次,从民族音乐文化及其传统演进来说,无论是历史的衍变还是现代的构建,都一直受到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民间音乐以外的其他各种传统音乐门类,它们或者是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发展擅变,或者将民间音乐作为本体音乐的材料构成新的音乐类型。如宫廷音乐中的歌舞大曲,其结构形式来源于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相和大曲则是在汉乐府“相和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而“相和歌”则是源于“汉世街陌讴谣之词”(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是一种有着深厚民间音乐基础的歌曲形式。

(二)民间音乐对宫廷音乐的影响

从远古时代的六代乐舞开雅乐之先河,直到清王朝覆灭为止,宫廷音乐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统治阶级一直排斥民间音乐,但是宫廷音乐还是免不了受到民间音乐的深远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宫廷音乐(主要是燕乐)的艺术成就,是以民间歌舞艺术的成就为先决条件的。

首先,宫廷音乐的原始素材大都是来源于民间音乐。如《诗经》中的《雅》,虽是属于宫廷的音乐,但是从形式到素材大都取材于民歌。再如《关唯》,原是一首形式朴素的民间情歌,后来被宫廷里面当作“燕礼”中的乡乐来演奏。

其次,宫廷音乐的创造者与表演者大都来自民间。周王朝的“大司乐”、汉代的乐府,唐宋的大乐署、教坊等都是宫廷的音乐领导机构。这些机构中有很多乐师,大都出身卑微,只是由于有优秀的音乐才能,才被吸收到宫廷中。他们通晓南北方的民间歌曲和乐器调律,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包括曲调与歌词,进行加工处理后,为王候将相创造出供其享乐的音乐。如周王朝的“大司乐”,有一千多人表演民间乐舞,这所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中的主要力量,即是“音乐奴隶”。

第三,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和娱乐需要利用民间音乐。《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统治者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尽管这种制度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也为宫廷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民间曲调与歌词,使民间音乐成为宫廷音乐取之不尽的源泉。几另一方面,从娱乐的角度看,统治阶级一向鼓吹的雅乐从来就不能满足其享受的需要。从周代燕乐中的节目看,工歌、乡乐、散乐、四夷之乐、房中乐等,都与民间音乐紧密相连。《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隋场帝为了接待突厥族的单于,征集全国各地的散乐(各种民间歌舞、杂技、戏剧的统称)到东都洛阳来演出。

可见民间音乐对统治者有多么大的吸引力。统治阶级的这种政治和娱乐的需要本身就说明,宫廷音乐难以拒绝民间音乐。

(三)民间音乐对宗教音乐的影响

民间音乐与远古时代的巫术以及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以后,相继产生了佛教和道教音乐。其中道教音乐与道教本身同样发端于古代巫现的歌舞祭祀音乐,自然与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清末,道教更是向民间性、地方性发展,直至与民间音乐融合。佛教传入我国后,宗教音乐初始虽受外来音乐的影响,但久而久之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而民俗化,民间音乐再一次成为滋润宗教音乐的土壤。一方面,佛教徒为了向我国人民宣传教义,并使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常常利用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配上带有宗教色彩的歌词,来宣传他们的教义。这从后世保存的寺院音乐中可以找到用中国民间曲调唱褐赞的例子。如常州天宁寺用民歌《班坞调》的旋律歌唱“清净佛身法”等。另一方面,佛教利用一些特定的宗教节日进行宗教宣传活动,如唐朝大戏,大都聚于寺院中,寺院因此而成为民间音乐集中表演的场所。这不仅为群众的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佛教僧人能够广泛地接触民间音乐,并利用它们作为吸引群众和宣传教义的工具。

(四)民间音乐对文人音乐的影响

民间音乐范文篇2

关键词:民间音乐;职业院校;音乐教育;音乐素养

在我国,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凝结着人民智慧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群众性以及多功能性。职业院校的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其关乎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民间音乐元素融入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民间音乐元素的开发以及利用。

一、民间音乐的定义

民间音乐,简称民乐、民歌、民谣,又称民间短篇诗歌、民俗音乐、民间歌谣等。“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是国际民间音乐协会对民间音乐的定义。也可以说,民间音乐的传播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身传授所得。民间音乐反映的是本地域、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现的是本地区的文化特征。我国的民间音乐艺术,是当今世界独具特色和表现力的一种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核心和基础。其表现范围包含歌曲、简单乐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调步调。

二、民间音乐的教育意义

民间传统音乐是中华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每一个民间音乐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间音乐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鲜活的音乐,既是生活的提炼,又是音乐的构成。民间音乐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职责,它的启蒙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形成。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瑰宝。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璀璨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是每位音乐教育者的着力方向。

三、民间音乐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积极吸收民间音乐,扩充学校教育资源。随着国家对各种文化遗产的投入和保护的力度加大,对各类学校民间音乐文化教学的要求提高,民间音乐的教育教学也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将民间音乐渗透到职业院校音乐教学当中,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可以为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吸收民间民间音乐文化的有效资源,充实自身教学体系。比如内蒙古的学校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长调演唱教学;云南的学校可以进行各个少数民间的民歌教学和研究。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民间,去了解民间的音乐文化,并逐渐喜爱上民间民间音乐。将民间民间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专业的学科课程当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二)打造民间音乐课程,传承民间音乐文化。我国多元一体的民间音乐是各地区、民族特色鲜明的民间音乐共同建立的文化体系。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从民间音乐的传承做起,经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职业院校要发挥师资资源优势,发挥教学优势,大力打造民间音乐课程建设,为弘扬我国特色鲜明的民间音乐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职业院校也是民间音乐传承,保护我国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阵地。培养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人的工作多在民间进行,或者音乐专业音乐院校也能担负起培养传承人和演员的一定责任,但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传统音乐培养懂得欣赏传统音乐的观众。众所周知,任何只有演员而没有观众、有供而无求的音乐形式都难以存活和发展。对于本土传统音乐形态来说,由于其语言,审美标准,民俗习惯等原因,其观众资源主要集中于本地域,要为其争取传承和发展的空间,首当其冲的是要培养本地观众资源。职业院校在传承民间音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首先,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本地域或者周边地区,对本地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起来更轻松容易;其次,职业院校由于是高校,本身就带有学习传承民间音乐的文化资源和氛围。(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和硬件建设。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做好民间音乐教学的关键。加强民间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随着职业教学的不断健康发展,职业院校也要不断投入教育经费,建立教师培养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进一步提高民间音乐教师素质,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奠定人才基础。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做好艺术教育的基础。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加大对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布置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施。切实做好民间音乐传承的硬件建设。

四、结语

民间音乐范文篇3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地位和发展趋势

中国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拟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试图厘清其引领作用与影响。

一、从发展脉络看民间音乐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秦以前、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现当代。从这四个时期可看出其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表现。

(一)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乐歌总集。春秋时期,由于《诗经》的广泛传播,使得歌唱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普遍盛行,并影响和推动了先秦时期民间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诗经》开始的采风制度,为后世奠立了向民间音乐学习的优良传统。所谓采风即是由宫庭派出的采诗官下去将各地民间的歌曲收集上来,交给管音乐的太师,太师把民歌按音律加以整理,配上乐器,然后再演唱出来。《诗经》中的“风”,分为十五国风,即己表明是由不同地区的土乐组成。而被称作朝廷之音的“雅”,实在说也是地方土乐,只是它出在王歌,便被称为“止乐”。贵族中的进步人士,为了讽谏,为了批判现实的黑暗,也需要向民歌学习其精神和手法。这在《雅》中贵族诗人的讽刺诗中可以明显看到。因此,《诗经》中即使是贵族作家的作品,都是向民歌学习的结果。这一事实提醒了后人,继此以后的汉乐府、唐曲子词与变文、元杂剧等也都是在向民间学习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前进,这与《诗经》的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二)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现象,其最原始的意义是指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即可指代民歌,也可指代诗词。

作为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从上引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的“观风俗,知薄厚”。

由于汉代乐府所教习、排练、编创和演出的各种音乐节目,大都用收集而来的民间音乐作为编创素材,并采用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和体裁进行排练和演出,因而体现出浓重的俗乐特点。也正因为乐府音乐的俗乐性质,使得乐府编创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成为当时社会音乐生活中一种领导潮流的艺术风范和形式样板,既不仅为宫廷和贵族享用,同时也为民间各阶层群众所喜好和效仿。汉乐府这种根植于民间音乐的深厚生命力,使其成为继《诗经》以后,中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三)“瓦舍勾栏”与元杂剧

民间音乐的历史进程在宋元时期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时代。这时国家已不设采诗官,但是向民间学习的传统却沿袭下来。

“瓦舍勾栏”即是这一时期非常值得重视的音乐现象。瓦舍勾栏中的民间艺人表演的市井杂乐,形式多样,品目繁多,仅就与音乐相关的品种论之,就有唱曲类、歌舞类、说唱类、戏剧类、器乐类等,这些类型不同、表演形式不同的杂乐品种,要么逢年过节以群体联欢形式自发地进行民俗性表演,要么长期固定在勾栏内演出,形成了宋元时期引人注目的都市文化新景观。

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它不仅在内容上第一次使下层人民在音乐艺术中获得了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在前代和当代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及其加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诸如唐宋大曲、民间曲子、词调、说唱音乐等,均为杂剧的出现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民本内容与民间形式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呼声,表达了汉民族的豪迈气魄,使元杂剧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在当时一领风骚。

(四)明清时期的百花齐放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延续与发展时期,我国能够保存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和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空前传播与民间艺人的世代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由此衍化出的众多音乐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各个品种均己成熟成型,形成了绚丽多彩、百花齐放的格局。如戏曲音乐的多声腔体系、民间歌舞形式的争相斗艳、说唱音乐的地域特色、“吹、拉、弹、打”兼具的民间器乐合奏等,都有各自独特的面貌和特色。特别是昆曲、京剧的发展更是占尽风流,而京剧直到今天仍被我们奉为国戏,可是追根溯源,它们又都是由地方土戏逐渐演变来的。

二、从横向关系上看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四大类。相比较而言,民间音乐广泛存在,并对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民间音乐是其他音乐的基础

首先,从品种和曲目数量来说,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占比例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来看,民间歌曲的歌种有千余种;民间舞蹈音乐有近1500种;曲艺音乐有300余种;民间器乐乐种近百种,曲目逾万余首。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其次,从使用及传播概率来说,全国各民族地区传统音乐生活中的民间音乐,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门类。无论是在一年四季各种定期的岁时节日里,还是在各种不定期的婚、丧、礼、祭民俗以及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少不了要演出各种相关体裁和题材的民间音乐。尤其是那些流传最广、历久弥新的精典之作,如《康定情歌》、《敖包相会》等,人们几乎张口就来,鲜有不知者。

再次,从民族音乐文化及其传统演进来说,无论是历史的衍变还是现代的构建,都一直受到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民间音乐以外的其他各种传统音乐门类,它们或者是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发展擅变,或者将民间音乐作为本体音乐的材料构成新的音乐类型。如宫廷音乐中的歌舞大曲,其结构形式来源于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相和大曲则是在汉乐府“相和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而“相和歌”则是源于“汉世街陌讴谣之词”(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是一种有着深厚民间音乐基础的歌曲形式。

(二)民间音乐对宫廷音乐的影响

从远古时代的六代乐舞开雅乐之先河,直到清王朝覆灭为止,宫廷音乐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统治阶级一直排斥民间音乐,但是宫廷音乐还是免不了受到民间音乐的深远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宫廷音乐(主要是燕乐)的艺术成就,是以民间歌舞艺术的成就为先决条件的。

首先,宫廷音乐的原始素材大都是来源于民间音乐。如《诗经》中的《雅》,虽是属于宫廷的音乐,但是从形式到素材大都取材于民歌。再如《关唯》,原是一首形式朴素的民间情歌,后来被宫廷里面当作“燕礼”中的乡乐来演奏。

其次,宫廷音乐的创造者与表演者大都来自民间。周王朝的“大司乐”、汉代的乐府,唐宋的大乐署、教坊等都是宫廷的音乐领导机构。这些机构中有很多乐师,大都出身卑微,只是由于有优秀的音乐才能,才被吸收到宫廷中。他们通晓南北方的民间歌曲和乐器调律,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包括曲调与歌词,进行加工处理后,为王候将相创造出供其享乐的音乐。如周王朝的“大司乐”,有一千多人表演民间乐舞,这所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中的主要力量,即是“音乐奴隶”。

第三,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和娱乐需要利用民间音乐。《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统治者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尽管这种制度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也为宫廷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民间曲调与歌词,使民间音乐成为宫廷音乐取之不尽的源泉。几另一方面,从娱乐的角度看,统治阶级一向鼓吹的雅乐从来就不能满足其享受的需要。从周代燕乐中的节目看,工歌、乡乐、散乐、四夷之乐、房中乐等,都与民间音乐紧密相连。《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隋场帝为了接待突厥族的单于,征集全国各地的散乐(各种民间歌舞、杂技、戏剧的统称)到东都洛阳来演出。

可见民间音乐对统治者有多么大的吸引力。统治阶级的这种政治和娱乐的需要本身就说明,宫廷音乐难以拒绝民间音乐。

(三)民间音乐对宗教音乐的影响

民间音乐与远古时代的巫术以及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以后,相继产生了佛教和道教音乐。其中道教音乐与道教本身同样发端于古代巫现的歌舞祭祀音乐,自然与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清末,道教更是向民间性、地方性发展,直至与民间音乐融合。佛教传入我国后,宗教音乐初始虽受外来音乐的影响,但久而久之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而民俗化,民间音乐再一次成为滋润宗教音乐的土壤。一方面,佛教徒为了向我国人民宣传教义,并使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常常利用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配上带有宗教色彩的歌词,来宣传他们的教义。这从后世保存的寺院音乐中可以找到用中国民间曲调唱褐赞的例子。如常州天宁寺用民歌《班坞调》的旋律歌唱“清净佛身法”等。另一方面,佛教利用一些特定的宗教节日进行宗教宣传活动,如唐朝大戏,大都聚于寺院中,寺院因此而成为民间音乐集中表演的场所。这不仅为群众的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佛教僧人能够广泛地接触民间音乐,并利用它们作为吸引群众和宣传教义的工具。

(四)民间音乐对文人音乐的影响

民间音乐范文篇4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向来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体系丰富、数量庞大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师范学校来说,在音乐教育中有效的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度与认可度,从而为传承发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音乐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教育体系,积极主动的去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民间特色以及人文风貌的文化形象,来作为各类教学课程的应用内容,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除了创新性的应用教育部门提供的音乐教材外,还应该加大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内容。进而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音乐教育的丰富性和延伸性。民族民间音乐一直都是各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同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情感和精神风貌,音乐最能体现本民族思想和灵魂。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师范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也可进一步扩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仅有效的应用本土音乐文化,将会导致演唱、演奏本土音乐人才的断层,甚至资源枯竭。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师范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满足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必要。(二)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化是现今各个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基本诉求,在全球视野下各国家的教育风向也在不断改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地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文化的大同,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必需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球视野下,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也是音乐文化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全球视野下,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必须审时度势,认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保持自身音乐教育的开放性,在积极吸收接纳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坚持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进而丰富自身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现状

(一)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现代信息与科技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崇尚外来文化,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文化方面更加欣赏流行音乐与欧美音乐文化。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去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甚至是抵触此类音乐。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缺乏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足够认识和重视。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们只要会唱或者会演奏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就够了;有些学生认为自已能够辨别和欣赏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就可以了。而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运用和传承的人却寥寥无几。在认识方面的严重不足,导致民族民间音乐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一直都无法取得显著成绩。(二)教学资源方面有待改善。首先从师资力量来看,目前的师范学校音乐教育队伍严重缺乏,能够胜任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并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到音乐教育中的教学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师范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这门课程,但实际上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所有音乐教师都是采用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于对理论的讲解,但不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演示,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只是粗略的了解,并不能体会其真正的魅力。有些教师能够进行实践演示,但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还有一部分教师对理论比较忽视,只注重技能训练或音乐听赏,导致学生虽然能够演唱或者演奏,但并不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

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积极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随着我国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的加大,进一步强化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到音乐教育当中,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可以为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师范学校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有效资源,充实自身教学体系。比如内蒙古的学校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长调演唱教学;云南的学校可以进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歌教学和研究。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民间,去了解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并逐渐喜爱上民族民间音乐。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专业的学科课程当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师范音乐教育体系。(二)整合音乐教育教学资源。首先要提升自身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应用认识,从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产生主动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适当增加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应该本着科学、严谨且实用的原则,不能过于盲目,应符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对各类具有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材料的采编和创编。尽量创造有利条件,尽量利用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将其穿插在音乐教材当中。尤其是注重对一些优秀的、原创的音乐素材进行采集。可以将采集到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于声乐、钢琴以及视唱练耳当中,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完善和补充;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需要和自身的课程需要,考虑聘请一些民间音乐人才、老艺人、民间音乐老师或者艺术团体,来学校进行学术教学或者文化交流。从而全面改善自身教师资缺乏的问题。(三)全面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价值,师范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广泛搜集相关的音像资料,并对每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还原性的教学与表演。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或者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表演。以便更好的诠释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将其精神内涵和风格韵味最有效的传达出来,让学生充分领悟其艺术魅力。而且艺术家们的完美演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流传广泛的优秀音乐文化作品,专业教师应该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讲解,从艺术特色、文化背景以及细节表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层层剖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对于民歌、戏曲以及其它曲艺形式,可以从声腔特色、方言咬字以及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这对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全方位的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应用价值。

四、结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还处在完善阶段。但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与实践的不断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应用意义也越来越显著。可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双赢策略。

[参考文献]

[1]冯彬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61-62.

[2]张震.论高师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6:186-187.

民间音乐范文篇5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地形多山地和丘陵,也不乏湖泊水系,正是这些地方孕育出了数之不尽的民歌。湖南的少数民族非常多,因各地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其音乐风格也不同。北部湖南中部地势较为平坦,人们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传承并挖掘了许多时令小调以丰富生产生活,代表作品例如《放风筝》《浏阳河》《刘海砍樵》等。湖南水系交叉盘错,当地劳动人民耳熟能详的号子较为典型,例如《澧水船夫号子》《澧水船工号子》等。这些音乐不仅能提示人物内心丰富情感,还能烘托气氛,其结构严谨、用词独特、曲体多样、别具一格,达到了极高艺术境界。

二、湖南民间音乐主要种类

湖南民间音乐按题材,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号子。山歌是湖南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演唱的曲子,在山野,在田间,在山冈,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男声多在砍柴、割草、出工时演唱,女声多在采茶、摘果和浣衣时演唱。山歌历史悠久,按其声腔又可以分为高腔、平腔、哼腔和童腔山歌。湖南山歌虽然没有北方山歌的豪放,没有西部山歌的辽阔深远,却有其独特的豪迈大气和绵柔婉约。湖南小调结构规整,以抒情为主,旋律委婉流畅,节奏匀称。小调易学易唱,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调。湖南小调又可以分为丝弦和生活小调。丝弦小调以丝弦乐器伴唱,歌词含蓄,曲调柔和;生活小调描绘了普通劳动人民的家长里短、日常生活、人生百态,地域色彩浓厚,通常自由演唱,不用伴奏。湖南号子主要是湘、资、沅、澧水系演绎的号子,可以分为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和洞庭船工号子,在这五大水系中,湘江和资水船工号子较为相似,澧水号子流传较广,其中又以船工的劳动号子流传最广。

三、湖南民间音乐特色

民间音乐简单、婉转、清新、耐人寻味,湖南民间音乐也是如此。从旋律、音阶调式、节奏节拍等方面来看,湖南民间音乐独具一格。(一)音阶调式。在音阶调式上,湖南民间音乐也和当地语音和语调有很大关系。湖南号子按水系分为五大水系号子,这其中湘江和资水船工号子音阶调式相似,澧水和沅水在湘西纵横,流经西南方言区,也有相似之处,八百里洞庭则吸收了各水系的特色,呈现自身特色。湘江船工号子以6123四声和61235五声调式音阶为主,资水旋律由613三声和6135四声音调构成,主要为羽式调。澧水调式丰富,宫、羽、徵均得到采用。由于其在行船过程中形成,因此也由独特的地方小调转化而成。沅水属于西南官话地区,沅水号子与澧水号子相似,四声和五声都有,主要采用羽式调。洞庭水系船工号子通常采用6135大、小三度音调,但也有612和561等音调的曲调旋律。湖南山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片区:湘方言区、西南官话区和赣、客方言区。各个片区在曲调上不同,但主要是五声音构成,由6135构成,以羽式调为主,曲调丰富。除此之外,湖南山歌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徵”音,其可以上入羽音,下入角音,在湖南山歌中发挥了其独一无二的作用。湖南小调主要采用徵调式,但也有宫调式和商调式,大、小三度音阶的进阶音出现频繁。(二)音乐旋律。在音乐旋律上,湖南民间音乐呈现了与湖南人民劳动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征。无论是田间耕作时唱的劳动号子,还是山间劳作的山歌,抑或是分享生活乐趣、歌唱世界万物的小调,都和当时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相关联。号子的旋律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湘水、沅水、资水、澧水和洞庭水系的船工号子演唱和音乐风格都各不相同。例如湘江船工号子采取领唱自由且拖腔长,还有长领、长和的形式,而资水船工号子领唱部分以短促的高音和爆发性强的长音为主,和唱部分重复固定的旋律。湖南山歌在旋律上变化较大,节奏舒缓,曲调多滑音、倚音和甩腔。湖南山歌也与湖南人民的耕作劳动息息相关,因此注重娱乐性。它不如号子铿锵有力,也不如小调绵柔多情,但它表达出人民的淳朴和野性,例如《郎在外面打山歌》《隔河望见荷花开》《对着妹妹唱山歌》等。湖南小调通常为独唱,对唱较少。小调以旋律优美婉转为特点,但也有大跳音阶,起伏较大,例如《洗菜心》《思情鬼歌》等。(三)节奏节拍。“节奏是旋律的生命”,节奏的快慢、简单性、复杂性等都会直接影响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在节奏节拍上,湖南民间音乐也有其独特风格,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分为结构规整和结构不规整、带有疏散倾向的节奏节拍。在湖南的民间音乐中,号子、小调和山歌节奏单一、统一,一般是四二拍和四四拍,节奏感强。号子比较突出,节奏突出、强弱对比明显、坚稳有力。而湖南山歌通常有固定节奏,用以突出主题,强化形象,使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湖南山歌中,也有不规整的节奏,节拍丰富多变,有多单拍子和复拍子,具有疏散倾向,不受速度约束,也不受动作、舞蹈动作、乐器等伴奏的影响,演唱时往往会增加临时长音、延留音和切分音。有些山歌甚至不用小节划分,节拍非常自由,例如《对着妹妹唱山歌》等。

四、湖南民间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运用研究

(一)开设湖南民间音乐课程。多年来,政府一直倡导弘扬湖湘文化、保护湖湘文化、传承湖湘文化,在“大保护和大利用”政策倡导下,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湖南民间音乐也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学习的重要部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音乐专业课程模块的《民族音乐概论》或者《民歌》课程中,会对中国甚至是世界民族音乐进行讲解和传授,且限于课时因素,湖南民间音乐基本上处于无立锥之地。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课时,给音乐专业的高职学生灌输湖南民间音乐的理念和基本知识在当下是重中之重。因此,对音乐系的学生开设湖南民间音乐课程,既有利于湖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也突出了音乐课程特色。(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湖南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目标、课程体系等都突出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建立了西方音乐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西方音乐也主导了从乐理、视唱练耳到和声、曲式和作品赏析,甚至于专业技能的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等课程,民间音乐鲜少涉猎,仅仅是偶尔提及,这一状况严重影响湖南省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本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得到重视。湖南民间音乐体现了湖南本土人民的淳朴和善良,珍惜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存的理念,这不仅在音乐特点和理念里得到体现,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土文化,开发本土文化,彰显本土特色,构建新的音乐教学模式,重新梳理湖南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表述系统,让湖南民间音乐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得以渗透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去,使高职学生深刻体会湖南民间音乐的内涵,树立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教学观念。

五、结语

湖南民间音乐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日月的积累,经过湖南人民的浸润和提炼,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是音乐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对湖南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以地方音乐文化建设为己任,积极探索本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使地方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蕴洁.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分析[J].音乐时空,2016,(03):146-147.

[2]李青.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15,(19):222-223.

[3]彭铁光,李洪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38-39.

[4]黄京.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唐宇翔.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廖小芒.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4,(17):55-56.

[7]田中瑞.民族民间音乐在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1).

民间音乐范文篇6

关键词:彝族;流行音乐;融合;创作特征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山水地灵,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早期也是游牧民族,他们喜爱摔跤、骑马、狩猎,后来伴随着农耕生活,由于光照强烈,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早期的游牧生活激发出他们的野性和自由,他们呼远山,抚流水,男儿俊姑娘俏,山好水好嗓音好,“会说话就会唱歌”,说的正是彝族青年们。他们大多拥有一副令人痴迷的嗓音,有狂野、浑厚,也有细腻、清亮。自90年代以“山鹰组合”“彝人制造”为代表的彝族原创流行音乐唱响中国歌坛之后,他们自然淳朴的歌声和浑然天成的和声带着浓郁民族风情和精神得到了各方好评,并得到中国流行乐坛极大关注与赞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彝族流行音乐的光芒。近几年来大热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吉克隽逸所演唱的《不要怕》《带我去山顶》;《中国好歌曲》莫西子诗的《要死就死在你手里》、贾巴阿三的《晨曦》等作品再一次将彝族流行音乐推向繁盛。而俄木果果、南玛子呷、秋风、阿夏组合、“南方叶子”“阿诺乐队”“老彝腔组合”等众多彝族原创音乐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彝族音乐成为中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创作先驱和典范。

一、彝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风格上的融合

流行音乐是大众的、通俗的、口语化的音乐,它讲究的是节奏、乐感、即兴、情感的自然流露。从一开始黑人的布鲁斯出现并逐步发展,衍生出众多音乐风格,摇滚、爵士、乡村、嘻哈、索尔等,也正是由于它分支多样,充满了新鲜感,才赢得了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和商业市场。彝族民间音乐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等,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会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是即兴填词,这种传统音乐中的随性和即兴与流行音乐是“不谋而合”的。彝族民歌丰富多样,是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反映,体现着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而这与流行音乐的起源———布鲁斯,在表现方式、表达情感、唱腔等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如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并充满彝族风的歌曲———《不要怕》,这首歌本来是一首彝语民谣,加入电声乐队伴奏,演唱自由随意又饱含深情,副歌部分的自由宣泄独具感染力,更是让人们深刻体味到一种温暖与坚强。全歌就几句歌词重复,但层层的情感递进呐喊出这首歌蕴涵的精神———不要怕,你是勇敢的彝族人民!山鹰组合、彝人制造为代表的彝族歌手们开创了带有浓烈摇滚风格的民族音乐,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推广,近几年后来发展而起的彝族流行音乐风格除开早期的摇滚风格外,更有布鲁斯、舞曲、抒情流行音乐风格融入他们的创作中,那诗歌化般的精练歌词,淳朴悠扬自然天成又带着一种少数民族特有野性的歌喉,十年如一日的对民族音乐忠贞追求的精神,成就了一首首的经典歌曲。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却又充满现代气息音乐风格很好的诠释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风格相融合。

二、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旋律节奏的融合

彝族民歌主要有创作型和原生态型,大多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例如传统民歌《猜调》,在歌曲的第一小节后半部分,有使用到级进的表现方式,到了第二小节,旋律也有一个六度跳进的跨度,颇具愉悦色彩,再后面是变词不变律,整首歌的节奏明快,清晰干脆,音域开阔。传统歌词以5、7字为主,乐句多以1、2、4为主,押韵普遍采用借字谐音,一般均采用传统五声调式。节奏上,彝族民歌大量使用单拍子、混合拍及复拍子,例如彝族民歌《跳月歌》,这是一首5/8拍的歌曲,整首歌只由1、3、5三个音构成,由xxxxxxoxox一个固定节奏型贯穿全曲,旋律活泼可爱,跳进有序,节奏鲜明而有特色。流行音乐节奏多变,一般的流行情歌多为2/4拍或者4/4拍,节奏简单稳定,歌词押韵旋律优美,抒情性很强。另外,像爵士这种风格的流行音乐,节奏多为3/4拍,具有摇摆性节奏,最特殊的在于它的即兴处理。爵士讲究即兴,这里的即兴可以是节奏上的,也可以是和声曲调上的,演唱技术较高,如人们熟知的《七月火把节》,歌曲开头部分紧密的鼓点给人舞动之感,节奏紧凑含有一种民族风情。伴奏中加了很多打击乐器,整体律动感更强,甚至还有一些马儿奔跑、鸟叫的声音萦绕耳边,气势更加壮观,营造出彝族火把节的独特和壮观。由于伴奏配器的调整,鼓点贯穿于歌曲的全部,始终保持紧凑感,律动性的加强让人听到这首歌就想一起跳起舞来。这一流行版本更加热情奔放,传唱度更高,口语化更强了。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由民族到流行的转变,得到了很高的认知度。这首《七月火把节》也并非完全抛弃本民族的东西,从曲调和歌词甚至节奏,都渗透着满满的彝族风情。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流行乐走向世界绝非偶然,彝族的原生音乐与流行音乐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契合点。

三、音乐创作题材上的融合

彝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地区,这里地形为两大高原一盆地,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此地地处四川西南部,以高原地形为主,紫外线非常强烈却四季如春,气温舒适。这里更有天然的歌词写作素材,除了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彝族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素材宝库,民歌是流行于民间的传唱度较高的歌曲,在广义的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当地的流行音乐,彝族民歌丰富,有叙事歌、山歌、情歌、民间歌舞等。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取材多样,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山歌类的民歌大都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取材一般都是高山绿水、蓝天白云,山歌的演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情歌类表现爱情的居多,取材也有来自传统典故的或是民间故事,描绘强烈的感情,如红河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在这种场合,成对的男女青年,可以尽情对答酬唱。对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一般这种场合的吟唱都轻言细语,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并大都朴素自然,形象生动。民间歌舞活动,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叫做“打歌”“跌脚”“跳乐”,又因伴奏乐器不同而称为“跳芦笙”或“三步弦”“杂弦”等,歌舞曲也常可离开舞蹈单独演唱,凡属舞蹈歌类的,大都节奏鲜明、音调明快。流行音乐是大众化的音乐,其起源跟民歌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它的起源在西方,从黑人被剥削劳作开始。另外黑人能歌善舞,乐感很强,他们擅长于将痛苦和压力融入到音乐当中宣泄出来,他们渴望平等对待,渴望公平与正义,所以流行音乐的开始也承载着很多的力量与希望,也含有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不是完全商业化的情情爱爱、卿卿我我。在一定程度上,这与民歌的题材相似,民歌中的山歌类和歌舞音乐类,很多的素材也是田间耕作生活,也有山水之情。歌舞音乐多种多样,直抒胸臆,大多歌曲欢快昂扬边唱边跳,也有很多彝语的叫喊音,对于抒发感情、活跃气氛有着重要作用。而黑人布鲁斯起初也是边唱边跳类歌曲偏多,里面即兴演唱着很多叫喊音,他们认为这样的节奏抒发能够使劳作的压力减轻,从这点上看两者音乐题材是相通的,因此彝族音乐题材也是极为契合。相比汉族情感表达的含蓄,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题材都是更为直白。

四、结语

民间音乐范文篇7

一、河南民间音乐文化概况

(一)河南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据相关文献记载,在新石器时期,河南地域就已经有了音乐。此后,随着文明进程的推进,中原人民在劳动实践中丰富了河南民间音乐的形式。河南民间音乐包括戏曲、乐器、民歌、曲艺等,并与中原地区的生活气息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民间音乐风格。河南民间音乐的种类繁多,戏曲主要有豫剧和曲剧;乐器有舞阳地区出土的骨笛、唢呐等;民歌有山歌、号子、打渔歌等;曲艺有河南坠子、安阳大鼓以及河洛大鼓等。河南民间音乐不仅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原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近期,随着笔者对河南民间音乐的调查,发现民间音乐的发展程度差别比较大,有的一直在被传承和发扬,而有的却面临着失传的现象。

(二)河南民间音乐在网络时代下的发展

新时期,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虽然河南民间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艺术中的佼佼者,但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其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出现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河南民间音乐出现了利用旧曲调填写新词的现象,使其传唱的区域更广泛。另外,有些河南农民在河南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民间音乐演绎方式,使河南民间音乐焕发新活力。

二、高校中河南民间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缺少音像资料

民间音乐的音像资料是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托,虽然现在高校民间音乐课程的种类繁多,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河南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方面的音像资料缺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使学生的表演受到限制,同时,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带来不便。另外,高校目前的河南民间音乐选用的教材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已经不再符合现代高校学生学习的要求。

(二)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

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有一部分大学生受传统学风的影响,比较关注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键盘音乐,较难接受以当地文化作为音乐教学内容的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此外,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传唱,学生之间流传的都是比较新潮的流行音乐,因此,忽视对地方性民间音乐的学习。所以,高校中河南民间音乐的教学很容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

三、提高河南民间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开发民间音乐课程,营造特色专业

河南省南阳市自古以来就有“书山曲海”之称,是全国闻名的曲艺之乡,各类曲子加起来有3000多篇,其中大调曲子、河南坠子及评书广为流传。南阳师范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将河南民间曲艺作为一门课程引入课堂的高校,至今,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学习河南民间音乐,包括学调曲子、南阳板头曲等。一批批优秀的年轻曲艺人才通过学习河南民间音乐脱颖而出,也使大调曲子和南阳板头曲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

对高校民间音乐教学加以创新是创建特色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本着“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教学宗旨,在民间音乐教学中大胆创新教学的手段,开设带有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的音乐课程,利用原有的教学大纲,根据高校民间音乐教学的实情制定适合自身的教学计划,将河南地方曲艺、戏曲、山歌等民间音乐作品引入高校课堂,在教学中构建出独特的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方式。

(三)注重特色教学,组建高校民间音乐研究小组

教学和研究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中的河南民间音乐课程可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感知体验、探讨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不同,各有优势。感知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感受河南民间音乐的魅力,学生学习河南民间音乐的过程也是了解河南民间音乐历史发展脉络的过程;探讨研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河南民间音乐的探讨,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对河南民间音乐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领会河南民间音乐的神韵;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融合到课堂中。有的音乐教师在民间音乐课堂上抽出一些课时让学生研究河南民间音乐,比如学习一些河南地区的戏曲或者曲艺的一小节唱段,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演示。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同时也了解河南民间音乐的表演方法。总而言之,高校开展河南民间音乐教学,对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四)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艺术学院或者音乐学院毕业的,对河南民间音乐还不是很了解,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对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的一种类型,它还凝聚了中原的传统文化。将河南民间音乐发扬光大是河南省高校民间音乐教育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应加强河南省高校音乐教师的民间音乐素养,鼓励他们将河南民间音乐的风格融入教学中。

四、河南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播的价值

(一)有利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在国家人才培养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更加突出。河南民间音乐虽然是一种直接、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但它还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包含的正能量、积极、传统、朴素的价值观,成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有效工具。在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活动中,灵活运用河南民间音乐,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热情。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忽视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大学生通过接触民间音乐的形式而接受民间音乐,接受这种类型的音乐。河南民间音乐所传递的价值观与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相契合,从而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随着国内外流行音乐的传播,吸引了我国大批年轻的听众,流行音乐成为当今音乐市场的主角,这导致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被忽视,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河南民间音乐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一块瑰宝,而河南高校作为传播河南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继承发扬河南民间音乐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河南民间音乐融入到高校校园,不但为河南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且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和谐校园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教学中发挥河南民间音乐的意义

高校中河南民间音乐的教学形式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新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偏重于西洋音乐,在教学方面借鉴西洋音乐的教学模式,这个现象导致大学生对传统的民间音乐认识不足。笔者认为,河南高校应给予河南民间音乐足够的重视,在更多的高校开设河南高校民间音乐的教学课程,引导大学生对河南民间音乐的认识和学习,提高河南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结语时代的不断进步,那些让人们耳熟能详的本土民间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远去,导致很多人对本土民间音乐缺乏了解,尤其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多元音乐文化的今天,21世纪将是重建本土音乐文化价值的时代。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资源的保护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学者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河南民间音乐教学的现状,认为应培养学生对河南民间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认知河南民间音乐的价值,从而促进河南民间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教师应通过民间音乐教学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学生自觉地传承和发展河南民间音乐文化,不断将河南民间音乐发扬光大,使更多人感受到河南民间音乐的魅力,这也是对河南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既然河南民间音乐具有这么多功能,那么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深挖和整理地方民间音乐资源,让地方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入课堂,承担起对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及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楚小利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茹.依托高校教育传承河南民间音乐[J].北方音乐,2014(13).

[2]李娜.河南民间音乐走进大学校园的当代价值[J].大舞台,2012(5).

民间音乐范文篇8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旅游融合;策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17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仅在2017年就有超过5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1.3亿人次的出境旅游和年均3.7人次的国民出游率,这也意味着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大众的日常消费选项。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早强调:新时代中国旅游正从规模旅游、速度旅游向品质旅游、美好旅游转变[1]。“旅游与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的。”旅游是文化的体验,旅游与文化的深化融合将加速品质旅游的发展,才能拥有更难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发展而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2]。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旅游内涵、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游客感官体验,而且还可以间接地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实现旅游和音乐产业的双赢。

一、旅游音乐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趋势

“旅”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当其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后,就从行走或旅行变成旅游了。换言之,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行走,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旅行,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空间移动,才是旅游[3]。由此,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联系是不言自明的。所谓文化旅游则是旅游的一种产品形式,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去体验和感知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行为过程,是当地旅游产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联姻生成的产物。而旅游音乐本质上就是音乐,是一种和旅游相关联的主题音乐,是音乐和旅游相互融合而成的结晶,旅游音乐正是地方文化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地域文化特质和地域生活情怀的集中体现,因此将音乐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不仅是文化的回归,更是音乐价值的回归。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更加密不可分,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赏山赏水品文化,同时更是人们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鲜明地域风格、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各地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而且有利于增强游客感官体验,进而为当地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我们聆听蒙古族民歌《牧歌》时,我们会联想到蓝天白云草地,牧民挥舞着长鞭驱赶着雪白的羊群。一曲《康定情歌》令人心生向往,使名不见经传的康定变成著名的旅游胜地。一首旋律舒缓的民谣《成都》在引发成都人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激发了听众对成都旅游的向往及憧憬[5]。音乐与旅游相结合、音乐与旅游产品推广或营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与经济交融的现象越来越广泛地被重视并运用到旅游实践当中,并且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河南郑州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西藏歌舞音画史诗《喜马拉雅》、张家界山水音乐剧《刘海砍樵》等,音乐为当地带来的丰富旅游客源,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提升了地方形象,也达到地方旅游品牌宣传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也就是在对其进行挖掘、传承和创新,对于正处于逐步消亡的民族民间音乐而言不失为一种延续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起来,成为城市的旅游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二、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的内在关系

1.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旅游开发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升文化旅游内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升,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是呼唤更深层次的体验之旅,这就使旅游产品必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音乐的属性是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同生共长,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基础开发和设计而成的旅游音乐产品,不仅是地方文化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特质和地域生活情怀的集中体现,因此将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之中,可以为自然景观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不仅扩展了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更是音乐价值和传统文化的回归。二是有利于增强游客感官体验。旅游是文化的体验,旅游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加速品质旅游的发展,进而使地方旅游拥有更难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优势。音乐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可以赋予旅游景点以别样的审美内涵和文化韵味,从而使游人放松心情、增添游兴,充分享受文化旅游的情趣和乐趣。因此,我们可以开发和设计一些适合当地旅游宾馆、餐厅、景点、游船、民俗表演播放的优美的区域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从而使游人在欣赏当地风景旖旎时还可以欣赏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进而增强游客感官体验和审美体验。三是有利于发挥特殊营销功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其天然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旅游营销功能:(1)提升功能。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民俗风情是入境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如何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吸引更多游客的重要基础。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最可以体现地域特色的艺术形态之一,可以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6]。例如,创办于1993年的广西南宁民歌节就是在当地丰富民歌音乐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掘和提炼出来的,已经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产品,并且极大提升了南宁市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地位。(2)差别化功能。旅游行业具有的非标准化特性,其成功模式极难复制,景区运营也越来越复杂,游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多特色业态来支撑产品吸引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丰富游客参与体验,这样才能为旅游景区提供更加灵动、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音乐则可以为特色旅游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旅游产品的差异性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3)宣传功能。旅游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把旅游目的地拥有的各种自然美和文化美传播出去,从而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了解与赏识,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音乐在传播上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旅游宣传效果。

2.旅游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通过文化旅游而了解和认识各种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此同时,游客还会利用诸如手机、摄像机等工具拍摄、记录音乐演出现场,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从而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以更好传播。其次,有利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开发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的,只有经过科学传承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的。伴随着文化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日益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与此同时,使得原本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以在文化旅游的艺术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且通过表演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进一步吸引更多具有音乐才华的青年人主动加入到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行列中来,从而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7]。

三、基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1.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制度保障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谋划,系统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合力[8]。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法律法规制度。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保障,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稀缺且珍贵,必须运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规范、引导和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旅游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业文化内涵。其次,应树立科学的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理念,主动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元素注入到城市旅游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将更多的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游客能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独特的音乐文化,进而激发旅游兴趣。第三,应加强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应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旅游项目,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吸引更多的旅客。

2.努力打造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

我国旅游业已经逐步进入用户分群、兴趣分层的体验消费时代,而音乐作为一种场景带入、情感融入的载体,能够辐射一大批体验性的旅游资源和商业业态。旅游音乐品牌营销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旅游目的地独特音乐文化,进而使其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向往。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作为增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素,旅游管理部门必须主动更新观念,扩展营销思路,通过各种形式打造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将地方旅游音乐品牌“唱出来”,让受众“听进去”,把循着民族民间音乐所传递的文化情感而动的游客“迎进来”。一是积极打造旅游目的地音乐名片。旅游音乐作是旅游六大要素“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地旅游形象和民俗风情为背景而创作,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城市形象推广的最佳选择。像《康定情歌》之于康定、《请到天涯海角来》之于三亚、《鼓浪屿之波》之于厦门、《神奇的九寨》之于九寨沟,已经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旅游名片,更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别样的人文情怀。因此,旅游地政府或音乐家协会、旅游协会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引导作曲家创作基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优秀旅游音乐,并对其进行文化包装、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二是积极发展旅游目的地音乐节会。音乐艺术节作为节庆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旅游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者的青睐。旅游景区应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定期举办主题音乐艺术节会,切实拓展民族民间音乐产业链,更好地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三是积极建立民族民间音乐博物馆。作为曾经主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博物馆,未来也将是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阵地与载体之一。各地可以建立民族民间音乐博物馆,从而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汇集于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动态实景技术等高科技设备将民族民间音乐呈现于游客面前,进而使游客获得一种逼真、震撼的体验,让游客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达到欣赏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

3.建立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机制,不仅要保持民族民间音乐原有文化内涵,而且还要使其符合现代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从而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一是加大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如果要真正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须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旅游理论研究,广泛吸收来自理论专家、创作人员、表演人员乃至旅客的意见和建议,紧跟时代步伐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和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民族民间音乐旅游艺术精品,以不断满足旅客的观赏需求和审美需求。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类节目,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社会组织应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以便更好地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推进音乐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购物作为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旅游购物所购买的商品就是旅游商品[9]。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为音乐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滋养,从而使文化旅游购物行为更具趣味性和文化性。旅游目的地主管部门、文化公司以及旅游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推进音乐旅游商品开发,将音乐旅游商品更好地融入旅游场景,充分展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丰富旅游产品市场的同时使民族民间音乐拥有“活态传承”的生命力。旅游业与音乐业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门类,但却在审美和体验上具有相通性,如果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势必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旅游内涵,而且还可以间接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善美,姚小烈.齐云山道教音乐旅游价值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7(4):153-154.

[2]刘芳,李昕.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4):372-374.

[3]张维巧.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7-38.

[4]曹芳芳.民间音乐在青岛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70-71.

[5]黄昌海.论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0-32.

[6]夏小玲.论音乐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效应[J].咸宁学院学报,2012(2):145-146.

[7]夏小玲.论旅游音乐的社会经济价值[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126-127.

[8]魏敏.基于要素视角的甘肃民族民间音乐旅游资源开发与策略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8(1):139-142.

民间音乐范文篇9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可以说,在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其价值是十分可贵的。随着人类进程的逐步加快,民间音乐也在逐步地产生着历史的嬗变,有的甚至已经原貌消失。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个民族传统艺术,笔者结合一些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从传承人入手

民族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的的特点就是活态性和无形性,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传统艺术财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所以传承人不仅是民间音乐的载体,也是它的支撑点,要保护民间音乐首先应该从传承人入手。

海铃在《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一文中重点阐释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作者论述了广东、江苏、贵州、湖南、成都、山东、云南等地推出的保护传承人的措施,从各地做法不难看出,发放补助已经成为保护传承人的“常列项”。但是有些学者对于这种做法表示担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苑利特别建议我国政府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在《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也强调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这种“活态”生存和传承的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都年岁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这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或濒危的现实,政府要给予民间艺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使民间文化承载者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是传承和壮大民族文化血脉的千秋大业。

贵州民族学院音乐教授陶健在《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保护传承人,立法先行、政府有为。民族民间音乐口耳相传,传承人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传承人一旦去世,民族文化损失无可挽回。作者提出应该从政治上,经济上保护传承人,让其社会有地位,收入有保障,生活能安心、传承能继承。并且在培养传承人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亲子传承、师傅传承、学校传承。

安学斌教授在《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一文中着重阐述作为文化重要主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指出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链条上主要的齿轮,缺少了这个环节,民族文化就将会衰亡和断链,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以下五种解决传承人的困境的措施:(1)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为文化传承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2)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传承人命名与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3)建立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让文化传承人生活无忧地进行文化传承。(4)精心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文化传承人进行有偿传承活动,帮助文化传承人解决好生计问题。(5)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使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

二、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

民族民间音乐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长期积累培育出来的,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民族民间音乐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是分不开的,这些因素影响制约着民间音乐的创造,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体现的重要内容。要想留住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守护民间文化的生态,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正确对待民间文化的传统,才能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健康地传承,并获得文化艺术的新生。

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已不是纯粹的艺术或娱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则依附于各类文化事象,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民俗及宗教信仰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动。[2]正如人类学家内特尔讲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建立民族音乐博物馆和民俗文化村,开展民俗活动,让民间音乐有典型的生存环境,积极举办各种传统音乐的节日活动,提供展现民族风采的舞台空间,让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杨福泉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重在阐述保护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提出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才能避免目前蔓延的“破坏性建设”文化“自生自灭”等问题。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的密不可分。

申茂平在《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中运用生态学理念对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环境、嬗变与保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与研究。作者认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和传承与其自然的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变化诸如语言的改变、传承的断裂和传承载体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大歌的历史嬗变和濒临失传的危险。文章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历史、艺术价值、民俗特点、以及现在所面临的状况,认为要保护侗族大歌应该先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洛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杨冬梅在《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阐述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作者提出建立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笔者还把民族音乐博物馆分为三种类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档案馆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展览馆。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博物馆,大力扶持各种民族传统音乐节日及民间民俗活动,保证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

龙飞屿在《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明确的提出保护苗族歌鼟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苗族歌鼟生态保护点,对自然村里的歌师进行重点保护;大力扶持大堡子岩湾民族歌场,确立锹里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姑娘节和七月十五芦笙节;作者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来吸引游客,是游客亲身体验到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到苗族的音乐文化,起到对外传播的作用,从而苗族音乐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走创新之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间音乐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与商品意识的增强,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内容,尤其影响了年轻人的娱乐心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带着Mp3听音乐的小青年,无疑这给流行音乐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间的传统音乐只有加强保护、不断创新、协调发展、保持特色,才能跻身于音乐艺术之林,显现其独特魅力。“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3]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歌艺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在其“基因”遗传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史维生在《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着重阐述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并非是简单地保护它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原生态音乐的“根”与“魂”。要在新时期多元化生态环境中找到适合民族、民间原生态民歌艺术的新的生长点。不能拒绝吸收任何外来的、时代的、新的音乐文化元素,也不能采取人为的封闭和阻隔方式、拒绝接受人类文化价值体系的共同准则。作者提出利用高新技术做好原生态民歌的转换,为原始民歌注入新的活力,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还可借助旅游业的兴起,向世人展示和传播民间艺术。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晓宁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并举前进,在保护中使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旅游开发中又得到有效地保护。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作者还论述了在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共组中,运用网络工具,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的保护,还能使农业社会得以直接进人资迅网络社会。不必经历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王俊在《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中也提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注重本土化与现代音乐形式的结合,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作者列举了驰名中外的《茉莉花》是有苏北民歌《鲜花调》加工、改编而成的,《春江花月夜》、《梁祝》、《牧童短笛》、《思乡曲》等一些百听不厌的音乐作品,都是植根于民族音乐并通过发展创新才得以成功的,笔者认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并且提出利用现代媒体做宣传,做好向导工作。经常播放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人们不断的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引起感情上的靠拢与融合,自觉的喜爱它、欣赏它、保护它。

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以来的传播方式大都是无意识的,这也是它的特点所在,自娱自乐、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到了现代,这种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就是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把民间的传承方式与现代学院式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从根本的培养传承人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并且喜欢上它。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王文韬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中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了一些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议。文中仔细的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遭遇现代化、信息化之后,仍然可以持续发展,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应该树立多元音乐文化并存发展的理念。作者认为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整套完备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笔者对实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传承,提出五点建议:(1)政府支持(2)艺术院校带头(3)师资培训(4)教材编撰(5)课程设置。并且在课程设置中提出要采取“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入活的民族文化当中,去探索少数民族音乐的奥秘,寻找民族传统音乐的自身特质。

刘建美的《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中也提出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列入学校音乐教育的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两种传播方式:无意识和有意识,认为以学校为阵地,编写具有本地民间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激发他们的热爱民族之情。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白庚胜在《民间文化传承论》一文中谈到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他把它分为家庭教育传承、社区教育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场馆教育传承,认为学校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场所。指出我们的教育、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方面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很需要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不断地深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认识民间、接近民间、关爱民间。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中认为在民族音乐的诸多传承因素中,教育是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途径中最重要的传承手段。提出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四个环节:1、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土民族音乐进课堂纳入常规管理范畴,并建立、完善民族音乐教育评价机制;2、音乐教材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给地方教材留有足够的空间,关键的问题是应尽快组织地方音乐专家编写教材,使本土民族音乐尽快实质性进入基础教育课堂;3、鼓励现有音乐教师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科研工作,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素质。4、应不断聘用民间歌师、乐师进入课堂传授民间音乐技艺,加强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传承。

冯光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继续传承的四项对策:1、加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的“母机”———师范院校的责任;2、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3、组织好课外民族音乐活动;4、摆正中西音乐教育的位置。

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以传承人为主体,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维持民族艺术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来面貌,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与破坏。由于民族民间音乐是立体的、流动的、活色生香的艺术,保持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所谓回到纯粹的原汁原味中去,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民族民间音乐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也是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传播,传播者凭借唱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自娱自乐、即兴发挥创作,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无意识传播状态,而有意识传播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如今是个科技发达、注重教育的时代,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要把占主导地位的无意识传播方式转换为有意识的传播方式,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间音乐,她才会得到更广泛的流传,才会发展得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海铃.《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J].中国人才2007年第7期

[2]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年第3期

[3]陶健.《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第26卷总第112期)

[4]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2007、11

[5]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卷总第109期)

[7]杨冬梅.《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6年9月

[8]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龙飞屿.《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J].文化视野

[10]史维生.《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音乐

[11]王晓宁.《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6年第20卷第5期(总第78期)

[12]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民族音乐

[13]王文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J].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3期

[14]刘建美.《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戏剧文学2005年第6期

[15]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民间音乐范文篇10

1.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理论知识上重视西方乐理、音乐史,音乐实践中又以美声唱法、钢琴、西方交响乐等更受关注,而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比较少。这种观念导向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认知有边缘化的倾向。

2.社会和家庭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音乐都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因而其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民间音乐更多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用功利的驱使下,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长期漠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艺术、民间音乐文化缺少认同感,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家园缺失。

3.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普通高校较少提供民间音乐相关方面的专题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认知度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间音乐因为缺少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是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数众多的大班授课制,难有教学互动和交流

大学音乐课都以“欣赏”为主,大班授课学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传统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教师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代替了很多本该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受、体悟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态度、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大学生缺少同音乐的直接交流,很难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魅力也难以展现。

5.学科地位不高,学科属性不明确

一般高等院校只把音乐课程当作附带学科,有些理工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更别说专修民族民间音乐了。为了应付检查,也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面向部分专业的学生。并且多数高校音乐教材少有创新性,缺乏本地区风格和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民间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弘扬民族音乐艺术,让其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大学生的使命

民间音乐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这一有效平台,开发民间音乐与提升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相结合,可以实现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学生素养提升的互动共赢。每个人都诞生于不同的文化摇篮,吮吸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乳汁而成长。当妈妈哼唱着带有乡音的摇篮曲和童谣轻抚孩子入睡时,民间音乐的甘露便悄悄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今,民间音乐中的许多品种出现了断流,濒临灭绝。在民间音乐将要失去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让每个大学生都会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熟悉家乡的民间音乐,不仅是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让民族音乐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2.民间音乐是感情真挚、自然美好,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形式

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更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乡土气息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生机,使得民间音乐挣脱一切狭隘审美理想的束缚,而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现手段和朴素自然美好的音乐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大学生在民间音乐的学习中,情感得到陶冶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丰富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特别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民间音乐采风还有利于增强师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学风,提升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3.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核心,学习民间音乐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音乐形式,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往往是对民间音乐改制、选择、吸收和精致化的结果。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中国文人音乐,多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创作发展,其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与民间音乐相同。文人贤士常在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丰富文人音乐的内容,使得有些音乐形式———如昆曲就融汇了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的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之一的“俗乐”———何家营鼓乐便是民间音乐与唐代宫廷音乐及道家音乐的结晶。

三、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对策

1.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创建大学地方艺术特色课程

陕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音乐文化的地域特征鲜明。目前陕西省的民间音乐研究,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民间音乐作品和形式,可以直接运用到高校音乐教学和艺术活动中。如陕北的信天游,酒曲、唢呐、大秧歌、腰鼓等,关中的秦腔、皮影戏、秧歌、跳戏、曲子等,陕南的号子、山歌、端公、锣鼓草、佛曲等,以及由五大类十一个曲种组成的陕西曲艺音乐,如丝弦清曲类、说书类、道情渔鼓类、踏歌走唱类等也是陕西民间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可以开设以陕北民间音乐、关中民间音乐、陕南民间音乐和陕西曲艺音乐专题欣赏课,将本土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此形成普通高校进行民间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2.组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并纳入课程管理中

民间音乐的学习重在实践活动,只有欣赏类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真正体验感受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大学生艺术社团是一个学校校本教研的侧面体现,艺术社团的组建和其活动的有序开展应纳入到学校校本教研和课程管理的范畴。将艺术社团建设与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联系起来,避免将艺术社团和常规意义上的各类兴趣小组混为一谈。如本院相继成立的“大陕北”音乐社团,“秦韵”女子合唱团等。在社团活动时记考勤,表演演出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还可以组织高校学生走进社区搭台唱戏的广场艺苑,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因为对此了解甚少,因而不太感兴趣,所以要打破只有课堂授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授课以鉴赏、讲座、观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鉴赏不能只是单一聆听,更应加强感受、理解和创造的环节。如对山歌不同地域唱腔的理解,高腔(如陕西民歌)、平腔(如云南民歌)、矮腔(如江苏民歌)山歌体现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陕西民歌以高腔为主,可以让学生们演唱陕北民歌,以独唱、分组对唱等展开。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曲调,借曲填词,任意发挥创造性演唱。讲座式可以聘请当地民间音乐艺人到大学课堂,向师生们传授知识。让学生、教师、民间音乐艺人有机互动,加强师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同时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更真切、客观和进一步的理解。如2005年邀请陕北歌王王向荣在本校进行讲学时,校园刮起了陕北民歌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走进教室,使课堂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激情互动的特点。观摩式指利用地方民间音乐艺术活动,让大学生观赏或参加地方民间音乐表演,或组织大学生观看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演出的专场“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走近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视野,而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开放型的课堂、多类型的教师、互动性的教学、原生态的内容催生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教育之花。教学形式上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社团活动相结合。将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引入到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中,新生看到和她们同样身份的师哥师姐在民间音乐的浸染中享受到音乐的快乐,定能引起强烈共鸣,不但拓宽大学生音乐视野,更激发出他们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为中心的园丁式、交流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在传授本地区民歌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生活,将歌曲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学习策略的形成等方面,同时也是检测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内容安排是否丰富,这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将大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及在音乐社团活动中的学习和实践状况结合起来作为形成性评价,分数可以占到50%-60%。终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对民间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该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了解所教学生群体及个别的差异,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或调整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及手段[5]。这一部分占总评的50%-40%。

4.倡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采风和社会调研活动,开展民间音乐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因为对民族音乐缺少足够的重视,所以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多依靠民间社团和当地文化馆来进行。通过组织师生到各民族各地区进行采风,走访当地文化馆相关音乐研究者,收集、整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改编为适合大学音乐教学内容。把这些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对民间音乐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意义。还可以利用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邀请民间音乐社团与大学生社团联谊合作,方式上可以采用“走出去”,让大学生课余参与到民间音乐社团活动中,大学生社团成员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或者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民间音乐艺人来学校做教师,传授相关器乐的演奏方式,通过与民间艺人零距离对话,开展民间音乐的教学活动。

5.倡导大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民族音乐中融入时代元素,发展大众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的民众性和广泛性。但由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冲击,大学生对自己民族音乐艺术陌生了,只有让他们重新熟悉,唤醒他们对民族瑰宝由衷的热爱,才可能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尝试,融入时代元素,如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6.加强教师的民间音乐教学能力,完善艺术课师资队伍建设

民间音乐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得有一定的演唱和器乐技能技巧方可胜任。因此,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除了教师自身刻苦钻研外,国家教育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借助社会和地方民间团体举办各种各类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不同专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教学课程,对全国高等学校相关音乐教师进修培训,以此更快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能力及业务水平。

7.投入必要的经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由于音乐课在普通高校长期处于附属地位,致使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部分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教学体系,音乐课程教学依然没有很好地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同步,民间音乐教学更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遇。因此,应该加大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民间音乐教学经费”。教务处、学生会、团委、任课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健全相关制度,如此才能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此外,在普通高校开展民间音乐的学习,可以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栏,还有广播站定期循环播出各类相关民间音乐的报道,强化地方民间音乐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在不断的浸染中,熟悉自己家乡的音乐,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通过大学生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以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进行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从而发扬光大我国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