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结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05:01

垄断结构

垄断结构范文篇1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市场垄断结构反垄断法

1我国保险业垄断的理论分歧

在保险业,人们对垄断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保险业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缺少应有的竞争,因此目前最紧迫的应是打破垄断,培育更多的竞争主体。显然,这种观点是受我国多年来保险市场过高的集中度影响。从1996~1998年,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和保费收入仍然向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这四家保险机构严重倾斜。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保险企业的总体规模过小,加入WTO后难以与外资竞争,因此应打造中国保险业的航空母舰,积极培育保险大企业,从而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观点在我国保险市场开始向外资开放后尤为具有影响力。

第三种观点认为,垄断结构是中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但是保险业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垄断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垄断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集中型垄断和行政割据型垄断。国际金融保险界的购并和重组就是经济集中型垄断的产物。

笔者认为,在我国保险市场正在逐渐向外资开放的环境下,通过适度集中几个实力雄厚、有能力与外资保险竞争的大企业,对于提高整个民族保险业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民族保险业的资本总额只有200亿元人民币,而最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美国国际保险集团的股东利益是271亿美元。至于在我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德国安联与法国安盛保险公司,其股东利益分别是261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实力悬殊可见一斑。

2我国目前保险业的现状及其发展障碍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公司无论是资金实力和创新能力,人员素质和投资水平,都存在相当明显的差距。1998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为1.57%,居世界第55位;保险密度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保险公司而言,中国保费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人民币530亿元,最少的公司年保费收入不到1亿元。我国保险业整体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目前我国保险业实行的仍是粗放型经营方式

集中表现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单纯追求保费高速增长,市场份额的扩大为中心。整个公司经营业务活动表现出以下特点:展业方式的粗放型;保单设计的粗放型;公司内部管理的粗放型。

2.2保险机构数量过少,缺乏足够的市场主体

真正在全国县级以上地区都设有保险分支机构的只有中国人保公司一家。在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中保公司都是一支独秀,没有竞争对手。相对于巨大的中国市场而言,保险机构的缺乏,导致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市场垄断成分过高。如1998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保、平保4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7%以上,特别是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十分突出。中国人保的保费收入占全国产险保费收入的80.38%,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占全国寿险保费总收入的77.63%。

2.3保险市场体系不完善

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应由保险人、再保险人、投保人与保险中介人共同组成。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的保险中介形式发展不健全,中介经营主体稀缺。我国人和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已逐渐规范,但缺乏专门的保险经纪公司,独立、中立的评估组织还属凤毛麟角。

(2)再保险市场不成熟。尽管保险法中对法定分保的有关规定,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法定分保业务之外的商业分保方面,中国再保险业却要面对国际上异常激烈的竞争。从总体上看,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的责任准备金1998年为85亿元人民币,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300多亿美元和瑞士再保险公司的100亿元美元相比,难以承受巨大风险。

2.4保险资金的运用率低

国内保险业恢复后,我国保险公司一直是沿着“重负债、轻资产”的发展轨道前进,展业始终是保险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险资金的运用却往往排不上公司的中心工作。随着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承保责任的日益广泛,保险公司从直接承保业务中获得利润的空间越来越窄。同时,自1996年以来,我国又连续7次降息,这不仅封死了保险公司通过银行存款获取“利益差”的渠道,而且使保险公司的经营处于一种利率倒挂的境地。目前,这一潜在危机之所以未暴露出来,是由于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长率较高,当期保费收入远远大于当期给付支出。但从长远看,这必将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3寻求发展,中国保险业也必须建立垄断结构

3.1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在不长时间内无可选择的要融入这一进程。而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以至金融集团的方向发展。这些大集团、大公司以其规模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他们可以涉足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即可以在市场上间接投资,又可以在市场上直接投资,资金运用渠道也比较宽泛,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要。

3.2是节约与合理配置我国保险资源的客观要求

垄断结构对于保险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效应,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技术创新的提高等实现的,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从垄断企业能够更好地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观点看,它的确有一定优势。”其实,垄断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效应也是明显的:首先,垄断结构与经济快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垄断结构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第三,垄断也有稳定价格的功效。研究表明,垄断部门的产品价格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其价格降幅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期,其价格涨幅也较小。因此在保险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建立少数大公司为主、大小公司并存的保险垄断性市场结构,就能较好解决低层次扩张、低效益竞争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和最合理地配置,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会比规模小、公司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效率高得多,效应也大得多。

3.3是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

保险业走向垄断结构,必定使保险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保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必然对金融保险市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控制力和国家的金融安全。政府需要把各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动纳入宏观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有效地宏观调控。但政府在不可能面对一个个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垄断组织的体系和作用。政府通过与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联系、协商,制定发展计划,并由这些核心企业组织实施,在垄断企业内部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将会保证政府计划的落实和完成。这样政府只需掌握为数不多的保险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就可以有效地扩散对保险业的调控效果。

4进一步完善保险立法及拓宽保险市场的基本对策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保险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已经明显不适应发展要求。为此,我们要及时修改和充实现行的保险法律体系,尽快形成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公司依法经营、保险业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创造条件。当前,我们要依据保险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保险监管趋势的变化,抓紧修订《保险法》,并尽快修改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全面清理与WTO基本原则和对外承诺不相符的内容,充分发挥保险法律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为保险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另外,通过以下对策拓宽保险市场,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的保险业:

(1)保险公司在自己的行业和市场中的地位,最终都是通过自身的研发能力而确立的。国际投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对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正是中方所欠缺的。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在研究领域下工夫。如果我们的保险公司不及时认清发展趋势,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外资保险产品和人才的不断本土化而逐步地退出对市场的占领。因此,中方保险公司应下大力气用于保险经营、保险管理及保险产品的研发上。

(2)国有保险公司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我国保险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对国有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各国有保险公司为股份制改革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分别制定了股份制改革的初步方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还提出了重组改制上市的整体方案。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上市,有利于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参股,实现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竞争能力。

(3)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5134.6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险业可运用资金将超过1万亿元。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拓宽,如允许保险公司购买中央企业债券、参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国债回购、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刚刚公布的新《保险法》对原有的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作了适当修改,盼望了多年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问题终于迎来政策曙光。

参考文献

垄断结构范文篇2

一、垄断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必然

垄断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传统的观点认为,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及其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一种经济关系。这种垄断是依靠企业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两种途径而最终形成的少数企业其至一家企业占有市场较大份额的状态。垄断的目的就是获取垄断利润。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讨论中,往往只重视对垄断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从而对垄断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根本经济特征,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纵观现代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垄断的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垄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多面体,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或者说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垄断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作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戚聿东,1999)。垄断既源于竞争,同时也是一种竞争机制,而且垄断与竞争是交融互促和相互转化的,企业对垄断地位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就垄断主体而言,它可以是大企业及其联合形态,也可以是国家或政府(如我国烟酒专卖制度,西方国家的政府对某些公共事业的垄断经营),也可以是市场份额不大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可以以其产品的差别性而在其目标市场上对其顾客拥有某种程度的支配力。2000年春天平安保险公司先在上海继而在北京推出的投资连接寿险新产品,在一个时期里以其产品的差别性就在目标市场上的形成了这种支配力。垄断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强调垄断的生产力方面和技术经济方面,认为垄断不仅是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的结果,是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结果,也是追求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完全是产品差别化的结果。

现实中的垄断是多种多样,各具形态的,我们考察垄断,可从内容上考察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垄断结构是相对于竞争性结构而言的,它是指同一目标市场上厂家数量比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的主体状态。而垄断行为是与相对于竞争行为的市场行为,指出一目标市场上的厂家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对供给数量和价格水平的实际控制和支配活动(传统的对垄断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这个层面)。垄断按其性质分,还可分为经济集中型垄断和行政割据型垄断。经济集中型垄断一般是在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基础上形成的,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保险界风起云涌的购并和重组就是这种经济集中型垄断的产物。显然这种垄断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垄断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是我们应该支持的;而行政割据型垄断是政企合一的产物,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的排斥竞争等特点,例如某些地区的保险公司利用行政的力量或部门、行业的力量对某些险种实行强制性统保。显然,这种垄断是反市场的,只会造成“低效率综合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取缔的。可见,对垄断不能作简单的或线性维度的理解和分析,而要作全面的多维度的理解和分析。

二、中国保险产业也必须建立垄断结构

近十几年来,国际保险业兼并重组之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保险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充分反映出保险业的垄断结构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我国也必然要走上这条道路。那么,保险业垄断结构对我国保险经济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首先,这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必要之举。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在不长时间里也无可选择地要融入这一进程。而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以至金融集团的方向发展,其垄断结构已如上述。这些大集团大公司以其规模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他们可以涉足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即可以在市场上间接融资,又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融资,资金运用渠道也比较宽泛,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要。例如花旗银行集团与旅行者保险集团合并后,大力推行证券化和网络化金融创新,向客户提供储蓄、信贷、共同基金、抵押保险、汽车保险、住宅保险、人寿保险等一条龙的金融保险服务,设计的创新产品已大大突破了传统保险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多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已经和即将进入我国参与保险市场的角逐,如果我国的公司没有垄断意识,不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通过包括产、寿险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资产重组与整合等各种方式,主动在竞争中加快保险资本积累和集中的速度,建造我国自己的保险“航空母舰”,那么,我们即使有众多的市场主体,也会因其势单力薄无力与外国这些保险公司和金融集团抗衡。

其次,这是节约与合理配置我国保险资源的客观要求。垄断结构对于保险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效应,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等实现的,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从垄断企业能够更多地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观点看,它的确有一定优势。”其实,垄断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效应也是明显的。首先垄断结构与经济快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垄断大企业对其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大企业不仅意味着成本的节约更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投资报酬率一般高于企业的平均水平。据1995年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的总营业额、利润、总资产、雇员人数分别比1994年增长11.1%、14.7%、4.2%和1.8%,而1994年和1995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3.1%和2.4%.其次,垄断结构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垄断组织以其特有的协同合作效应,通过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必定有利于产业间关联方式的优化,促进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较快增长。第三,垄断也具有稳定价格的功效,研究表明,垄断部门的产品的价格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其价格降幅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期,其价格涨幅也较小(高峰,1996)。我国的保险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595.9亿元人民币,增长345倍,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只不过13.3美元和1.63%(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只是第18和第11)。2000年的保险总资产只不过3373.9亿元人民币(约合406.5亿美元)。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总收入和保险总资产不如世界排名第10位的保险公司一家多。1997年世界保险公司按资产排名第10位的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的资产是1789亿美元(sigma杂志,1999),而我国2000年所有保险公司总资产,不到保诚保险公司1997年的1/4.因此在保险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建立少数大公司为主、大小公司并存的保险垄断性市场结构,就能较好解决低层次扩张、低效益竞争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最合理的配置,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会比规模小、公司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效率高得多,效应也大得多。

第三,这是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之需。保险业走向垄断结构,必定使保险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保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必然对金融保险市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控制力和国家的金融安全。政府需要把各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动纳入宏观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在不可能面对一个个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垄断组织的体系和作用。政府通过与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联系、协商,制定发展计划,并由这些核心企业组织实施,在垄断企业内部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将会保证政府计划的落实和完成。我国对120家大型企业集团实行的计划单列以及正在实施的“抓大放小”政策,也是这个道理。这样政府只需掌握为数不多的保险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就可以有效地扩散对保险业的调控效果。

三、我国保险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分析

衡量一个国家各个产业的垄断结构情况,有多种指标和方法,其中比较简单也比较常用的指标是产业集中度,它就是同一产业内前若干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资本量、就业量等)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计算产业集中度所涉及的企业数量,一般取前4家或8家。

根据我国产、寿险各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笔者计算了1999年产险4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寿险5企业市场集中度,他们分别是89.3%和97.6%.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尽管我国保险市场上正式营业的保险公司已经由两家增加到32家,但无论产险还是寿险,其产业集中度都相当高。单从这个相对数字来看,比起美、英、德、法、意等保险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在美国寿险市场上,1996年8企业集中度为34.7%,就是说0.8%的寿险公司拥有美国寿险业34.7%的市场份额。英国1994年,前15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全国的66%、德国为48%、法国为56%、意大利为62%.与保险业高度垄断的北欧五国相比,我国也比其中有的国家高一些。1997年,北欧5企业集中度,丹麦寿险是57%,产险是59%,芬兰相应的集中度是83%和88%,冰岛是100%和95%,挪威是86%和83%,瑞典是67%和75%.而且集中度有上升趋势。尽管我国的保险产业集中度很高,但并不能得出垄断程度太高的结论,也构不成“反垄断”的理由。市场集中度只能反映一个侧面,全面反映垄断结构的程度及其影响力还需要其他指标,例如总资产规模、经济绩效、成本利润率等。因为我们的所有保险公司包括国有中国人民财产(人保)和中国人寿(国寿)两个“大哥大”公司,其规模实在是太小。仅从经济绩效方面来分析,截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的这32家保险公司中,仍然是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几家大公司的经济绩效好于其他几家小公司,例如,1999年这几家大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在6.85%-13.66%,其他几家较小的公司只有0.07%-2.20%.两者相差6到90倍。当然因为监管方面、金融市场方面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原因,这几家大一些的公司的利润率并不算高,4家大公司的绩效差异也很大。

垄断结构范文篇3

一、垄断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必然

垄断的经济实质是什么?

传统的观点认为,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及其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一种经济关系。这种垄断是依靠企业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两种途径而最终形成的少数企业其至一家企业占有市场较大份额的状态。垄断的目的就是获取垄断利润。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讨论中,往往只重视对垄断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从而对垄断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列宁在其《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根本经济特征,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纵观现代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垄断的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垄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多面体,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或者说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垄断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作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戚聿东,1999)。垄断既源于竞争,同时也是一种竞争机制,而且垄断与竞争是交融互促和相互转化的,企业对垄断地位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就垄断主体而言,它可以是大企业及其联合形态,也可以是国家或政府(如我国烟酒专卖制度,西方国家的政府对某些公共事业的垄断经营),也可以是市场份额不大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可以以其产品的差别性而在其目标市场上对其顾客拥有某种程度的支配力。2000年春天平安保险公司先在上海继而在北京推出的投资连接寿险新产品,在一个时期里以其产品的差别性就在目标市场上的形成了这种支配力。垄断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强调垄断的生产力方面和技术经济方面,认为垄断不仅是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的结果,是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结果,也是追求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完全是产品差别化的结果。

现实中的垄断是多种多样,各具形态的,我们考察垄断,可从内容上考察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垄断结构是相对于竞争性结构而言的,它是指同一目标市场上厂家数量比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的主体状态。而垄断行为是与相对于竞争行为的市场行为,指出一目标市场上的厂家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对供给数量和价格水平的实际控制和支配活动(传统的对垄断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这个层面)。垄断按其性质分,还可分为经济集中型垄断和行政割据型垄断。经济集中型垄断一般是在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基础上形成的,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保险界风起云涌的购并和重组就是这种经济集中型垄断的产物。显然这种垄断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垄断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是我们应该支持的;而行政割据型垄断是政企合一的产物,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的排斥竞争等特点,例如某些地区的保险公司利用行政的力量或部门、行业的力量对某些险种实行强制性统保。显然,这种垄断是反市场的,只会造成“低效率综合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取缔的。可见,对垄断不能作简单的或线性维度的理解和分析,而要作全面的多维度的理解和分析。

二、中国保险产业也必须建立垄断结构

近十几年来,国际保险业兼并重组之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保险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充分反映出保险业的垄断结构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我国也必然要走上这条道路。那么,保险业垄断结构对我国保险经济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首先,这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必要之举。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在不长时间里也无可选择地要融入这一进程。而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以至金融集团的方向发展,其垄断结构已如上述。这些大集团大公司以其规模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他们可以涉足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即可以在市场上间接融资,又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融资,资金运用渠道也比较宽泛,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要。例如花旗银行集团与旅行者保险集团合并后,大力推行证券化和网络化金融创新,向客户提供储蓄、信贷、共同基金、抵押保险、汽车保险、住宅保险、人寿保险等一条龙的金融保险服务,设计的创新产品已大大突破了传统保险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多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已经和即将进入我国参与保险市场的角逐,如果我国的公司没有垄断意识,不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通过包括产、寿险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资产重组与整合等各种方式,主动在竞争中加快保险资本积累和集中的速度,建造我国自己的保险“航空母舰”,那么,我们即使有众多的市场主体,也会因其势单力薄无力与外国这些保险公司和金融集团抗衡。

其次,这是节约与合理配置我国保险资源的客观要求。垄断结构对于保险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效应,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等实现的,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从垄断企业能够更多地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观点看,它的确有一定优势。”其实,垄断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效应也是明显的。首先垄断结构与经济快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垄断大企业对其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大企业不仅意味着成本的节约更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投资报酬率一般高于企业的平均水平。据1995年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的总营业额、利润、总资产、雇员人数分别比1994年增长11.1%、14.7%、4.2%和1.8%,而1994年和1995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3.1%和2.4%.其次,垄断结构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垄断组织以其特有的协同合作效应,通过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必定有利于产业间关联方式的优化,促进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较快增长。第三,垄断也具有稳定价格的功效,研究表明,垄断部门的产品的价格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其价格降幅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期,其价格涨幅也较小(高峰,1996)。我国的保险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595.9亿元人民币,增长345倍,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只不过13.3美元和1.63%(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排名只是第18和第11)。2000年的保险总资产只不过3373.9亿元人民币(约合406.5亿美元)。所有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总收入和保险总资产不如世界排名第10位的保险公司一家多。1997年世界保险公司按资产排名第10位的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的资产是1789亿美元(sigma杂志,1999),而我国2000年所有保险公司总资产,不到保诚保险公司1997年的1/4.因此在保险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建立少数大公司为主、大小公司并存的保险垄断性市场结构,就能较好解决低层次扩张、低效益竞争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最合理的配置,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会比规模小、公司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效率高得多,效应也大得多。

第三,这是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之需。保险业走向垄断结构,必定使保险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保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必然对金融保险市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控制力和国家的金融安全。政府需要把各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动纳入宏观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但政府在不可能面对一个个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垄断组织的体系和作用。政府通过与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联系、协商,制定发展计划,并由这些核心企业组织实施,在垄断企业内部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将会保证政府计划的落实和完成。我国对120家大型企业集团实行的计划单列以及正在实施的“抓大放小”政策,也是这个道理。这样政府只需掌握为数不多的保险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就可以有效地扩散对保险业的调控效果。

三、我国保险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分析

衡量一个国家各个产业的垄断结构情况,有多种指标和方法,其中比较简单也比较常用的指标是产业集中度,它就是同一产业内前若干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资本量、就业量等)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计算产业集中度所涉及的企业数量,一般取前4家或8家。

根据我国产、寿险各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笔者计算了1999年产险4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寿险5企业市场集中度,他们分别是89.3%和97.6%.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尽管我国保险市场上正式营业的保险公司已经由两家增加到32家,但无论产险还是寿险,其产业集中度都相当高。单从这个相对数字来看,比起美、英、德、法、意等保险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在美国寿险市场上,1996年8企业集中度为34.7%,就是说0.8%的寿险公司拥有美国寿险业34.7%的市场份额。英国1994年,前15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全国的66%、德国为48%、法国为56%、意大利为62%.与保险业高度垄断的北欧五国相比,我国也比其中有的国家高一些。1997年,北欧5企业集中度,丹麦寿险是57%,产险是59%,芬兰相应的集中度是83%和88%,冰岛是100%和95%,挪威是86%和83%,瑞典是67%和75%.而且集中度有上升趋势。尽管我国的保险产业集中度很高,但并不能得出垄断程度太高的结论,也构不成“反垄断”的理由。市场集中度只能反映一个侧面,全面反映垄断结构的程度及其影响力还需要其他指标,例如总资产规模、经济绩效、成本利润率等。因为我们的所有保险公司包括国有中国人民财产(人保)和中国人寿(国寿)两个“大哥大”公司,其规模实在是太小。仅从经济绩效方面来分析,截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的这32家保险公司中,仍然是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几家大公司的经济绩效好于其他几家小公司,例如,1999年这几家大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在6.85%-13.66%,其他几家较小的公司只有0.07%-2.20%.两者相差6到90倍。当然因为监管方面、金融市场方面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原因,这几家大一些的公司的利润率并不算高,4家大公司的绩效差异也很大。

垄断结构范文篇4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市场垄断结构反垄断法

1我国保险业垄断的理论分歧

在保险业,人们对垄断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保险业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垄断状态,缺少应有的竞争,因此目前最紧迫的应是打破垄断,培育更多的竞争主体。显然,这种观点是受我国多年来保险市场过高的集中度影响。从1996~1998年,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和保费收入仍然向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这四家保险机构严重倾斜。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保险企业的总体规模过小,加入WTO后难以与外资竞争,因此应打造中国保险业的航空母舰,积极培育保险大企业,从而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观点在我国保险市场开始向外资开放后尤为具有影响力。

第三种观点认为,垄断结构是中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但是保险业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垄断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垄断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集中型垄断和行政割据型垄断。国际金融保险界的购并和重组就是经济集中型垄断的产物。

笔者认为,在我国保险市场正在逐渐向外资开放的环境下,通过适度集中几个实力雄厚、有能力与外资保险竞争的大企业,对于提高整个民族保险业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民族保险业的资本总额只有200亿元人民币,而最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美国国际保险集团的股东利益是271亿美元。至于在我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德国安联与法国安盛保险公司,其股东利益分别是261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实力悬殊可见一斑。

2我国目前保险业的现状及其发展障碍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公司无论是资金实力和创新能力,人员素质和投资水平,都存在相当明显的差距。1998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为1.57%,居世界第55位;保险密度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保险公司而言,中国保费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人民币530亿元,最少的公司年保费收入不到1亿元。我国保险业整体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目前我国保险业实行的仍是粗放型经营方式

集中表现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单纯追求保费高速增长,市场份额的扩大为中心。整个公司经营业务活动表现出以下特点:展业方式的粗放型;保单设计的粗放型;公司内部管理的粗放型。

2.2保险机构数量过少,缺乏足够的市场主体

真正在全国县级以上地区都设有保险分支机构的只有中国人保公司一家。在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中保公司都是一支独秀,没有竞争对手。相对于巨大的中国市场而言,保险机构的缺乏,导致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市场垄断成分过高。如1998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保、平保4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7%以上,特别是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十分突出。中国人保的保费收入占全国产险保费收入的80.38%,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占全国寿险保费总收入的77.63%。

2.3保险市场体系不完善

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应由保险人、再保险人、投保人与保险中介人共同组成。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的保险中介形式发展不健全,中介经营主体稀缺。我国人和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已逐渐规范,但缺乏专门的保险经纪公司,独立、中立的评估组织还属凤毛麟角。

(2)再保险市场不成熟。尽管保险法中对法定分保的有关规定,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法定分保业务之外的商业分保方面,中国再保险业却要面对国际上异常激烈的竞争。从总体上看,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的责任准备金1998年为85亿元人民币,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300多亿美元和瑞士再保险公司的100亿元美元相比,难以承受巨大风险。

2.4保险资金的运用率低

国内保险业恢复后,我国保险公司一直是沿着“重负债、轻资产”的发展轨道前进,展业始终是保险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险资金的运用却往往排不上公司的中心工作。随着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承保责任的日益广泛,保险公司从直接承保业务中获得利润的空间越来越窄。同时,自1996年以来,我国又连续7次降息,这不仅封死了保险公司通过银行存款获取“利益差”的渠道,而且使保险公司的经营处于一种利率倒挂的境地。目前,这一潜在危机之所以未暴露出来,是由于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长率较高,当期保费收入远远大于当期给付支出。但从长远看,这必将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3寻求发展,中国保险业也必须建立垄断结构

3.1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在不长时间内无可选择的要融入这一进程。而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以至金融集团的方向发展。这些大集团、大公司以其规模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他们可以涉足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即可以在市场上间接投资,又可以在市场上直接投资,资金运用渠道也比较宽泛,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要3.2是节约与合理配置我国保险资源的客观要求

垄断结构对于保险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效应,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技术创新的提高等实现的,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说:“从垄断企业能够更好地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观点看,它的确有一定优势。”其实,垄断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效应也是明显的:首先,垄断结构与经济快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垄断结构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第三,垄断也有稳定价格的功效。研究表明,垄断部门的产品价格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其价格降幅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期,其价格涨幅也较小。因此在保险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建立少数大公司为主、大小公司并存的保险垄断性市场结构,就能较好解决低层次扩张、低效益竞争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和最合理地配置,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会比规模小、公司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效率高得多,效应也大得多。

3.3是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

保险业走向垄断结构,必定使保险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保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必然对金融保险市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控制力和国家的金融安全。政府需要把各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动纳入宏观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有效地宏观调控。但政府在不可能面对一个个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垄断组织的体系和作用。政府通过与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联系、协商,制定发展计划,并由这些核心企业组织实施,在垄断企业内部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将会保证政府计划的落实和完成。这样政府只需掌握为数不多的保险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就可以有效地扩散对保险业的调控效果。

4进一步完善保险立法及拓宽保险市场的基本对策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保险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已经明显不适应发展要求。为此,我们要及时修改和充实现行的保险法律体系,尽快形成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公司依法经营、保险业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创造条件。当前,我们要依据保险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保险监管趋势的变化,抓紧修订《保险法》,并尽快修改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全面清理与WTO基本原则和对外承诺不相符的内容,充分发挥保险法律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为保险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另外,通过以下对策拓宽保险市场,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的保险业:

(1)保险公司在自己的行业和市场中的地位,最终都是通过自身的研发能力而确立的。国际投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对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正是中方所欠缺的。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在研究领域下工夫。如果我们的保险公司不及时认清发展趋势,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外资保险产品和人才的不断本土化而逐步地退出对市场的占领。因此,中方保险公司应下大力气用于保险经营、保险管理及保险产品的研发上。

(2)国有保险公司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我国保险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对国有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各国有保险公司为股份制改革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分别制定了股份制改革的初步方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还提出了重组改制上市的整体方案。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上市,有利于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参股,实现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竞争能力。

(3)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5134.6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险业可运用资金将超过1万亿元。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拓宽,如允许保险公司购买中央企业债券、参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国债回购、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刚刚公布的新《保险法》对原有的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作了适当修改,盼望了多年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问题终于迎来政策曙光。

参考文献

垄断结构范文篇5

一、网络经济下垄断绩效分析

(一)竞争性垄断

在网络经济大体环境之下,原有借助价格垄断模式也就并不适用,逐渐通过技术进行垄断。部分企业虽然在市场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及优势,但是伴随着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即便企业短时间内在市场内处于垄断地位,也非常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替代,这也就造成企业无法按照自身市场定位随便定价。除了技术水平之外,在网络经济环境之下,市场准入条件也不符存在,中小型企业在掌握有关技术之后,就可以快速在市场内发展建设,甚至与垄断企业对抗。在这种竞争模式之下,垄断企业需要增加在技术上面创新强度,进而维持自身在市场内占有率,借助新型优质产品吸引到更多消费者。所以,在网络环境内,垄断依旧具有良好竞争力。

(二)提升消费者福利

在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内,垄断企业在市场内具有绝对话语权,可以通过提价限产形式,提升自身经济利润。但是在网络经济背景之下,垄断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经济利润,经常采取增加生产数量方式实现,将发展重点放在消费者需求上面,按照消费者意见价格,确定产品销售价格。这也就表示,垄断企业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并不具有产品定价权利。价格并不是企业建设核心内容,开始逐渐将竞争点放在技术水平上面,通过更新换代产品形式,提升自身在市场内竞争力。由此可知,在网络经济环境内,垄断企业可以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升生产规模,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福利[1]。

二、网络经济下反垄断规制

反垄断法属于国家干预国家经济主要途径,属于间接规制范围之内,主要应用到垄断行业内。垄断具有竞争性特征,因此与传统市场经济垄断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这就需要按照网络经济特征,对反垄断规制进行完善。

(一)反垄断规制目标

网络经济之下反垄断规制目标为保证市场竞争有序开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福利待遇。垄断企业通过技术垄断市场,进而有效提升产品性能及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福利待遇。在网络经济背景下,政府在对反垄断规制完善内,应该将重点放在维持市场秩序层面上,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效保证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是仅仅垄断市场,而是对竞争者进行保护。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需要正确判断垄断企业在市场内是否科学合理,垄断企业在具有一定实力之后,社会效应及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借助新型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及性能,政府不进行干预[2]。

(二)反垄断规制内容

在网络经济下,反垄断规制内容核心放在规制垄断行为上面,重点并不放在垄断结构上面。反垄断规制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为垄断规制结构与垄断行为。但是在网络经济背景之下,反垄断规制重点放在垄断行为上面,企业借助科学合理管理手段,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及质量,积极创新投资模式,换取更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网络经济反垄断规制重点要是放在垄断结构上面,企业对于创新重视度就会大幅度下降,进而造成市场经济难以进一步发展建设。反垄断机制内容在制定上,需要提升对市场不公平竞争行为关注度上,企业通过自身实力提升在市场内占有率,有效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网络经济允许情况之下,企业对技术及管理创新,然后垄断市场,基础条件就是借助公正竞争形势实现[3]。

三、结论

网络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国也逐渐参与到国际市场内,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市场有序开展,就需要积极推动企业创新,保证反垄断政策灵活合理,对网络经济背景之下的垄断和反垄断进行了解,保证市场经济结构科学合理,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设,进而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大体环境内。

作者:任天真 单位:河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付强.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结构、垄断行为与竞争政策设计———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3,09:69-75.

垄断结构范文篇6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1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不断变化。1979年以前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从1979~1984年,中、农、工、建四家专业银行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当时四家银行存在较为严格的专业分工,每家银行都对自身业务范围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这一阶段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仍旧是高度垄断的;从1986年到现在,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地位的确立,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众多商业银行的成立,加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市场组织体系形成。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市场结构的各项影响因素。

1.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家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份额,它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在这里我们用CR4=∑Xj/∑Xi,(∑Xj代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关数值之和,∑Xi则代表全行业有关数值之和)表示市场集中度。

由表1中的数据表明,一方面无论是资产额还是存、贷款额方面的CR4数值,都表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于高度垄断地位,寡头垄断的特征很明显。另一方面,资产额及存、贷款额方面的CR4数值都呈逐年微降态势,说明其他商业银行都处于成长期,正在不断拓宽生存空间。市场结构正在向着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发展。

1.2进入、退出壁垒

在我国,为了维护国有银行的安全运营,中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受到了严格的行政性审批的限制,与透明性审批制度相差甚远。在对新业务品种的开办审批上以及一些行政规定对非国有银行在市场参与权、参与地域范围、参与程度等方面施予的政策壁垒,也显然维系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同时,国家对银行关闭采取了过于谨慎的态度,严格控制,不能够建立正常的市场淘汰机制。

随着改革的发展,这些严格的管制制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的进入、退出机制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银行业从业家数不断增加,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大量出现。目前,中国现有4个国有银行、3个政策性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44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35500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从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角度讲,银行业已初步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我国的银行业虽然保持着较高的垄断程度,但是也已经呈现出了垄断竞争的发展态势。

2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2.1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行为

虽然国有独资银行随着内部经营的商业化改革,其市场行为向市场化方向转移,但作为行业的垄断者,国有四大银行大多通过数量扩张方式参与竞争。1984~1995年,四大专业银行机构数由53898个增加到160000个,增长了1.97倍,人员由84.7万人增加到192.3万人,增长了1.27倍。在大量网点的支持下,资产规模迅速膨胀。1985~1997年,资产增长11倍,其中贷款增长11倍,存款增长16.3倍。但这种竞争依据的是机构网络方面的实力,而非资金运作效率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控制度方面的固有缺陷,这种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不计风险的粗放式增长。从1989~1998年,信贷资产增长了11倍,但利润仅增长26%,管理费用增长了8.9倍。

2.2新兴银行的市场行为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存在,使得新兴银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行为首先出现在新兴银行间,1999年3月中国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29个分支行的137家同城营业网点。这是中国银行业首例两家银行机构真正按照商业原则进行转让、重组的并购行为。这些都表明新兴银行已开始考虑运用并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业务空间,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正是由于具备这些优势,新兴银行克服自身所处的不利环境,初步打破了中国银行业国有独资银行高度垄断的状态,并以优于国有独资银行的经营业绩确立了竞争优势。另外,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在掌握本地信息方面更具有优势,经营也较为灵活,适合对地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因而已成为地区性银行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垄断者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加入者的新兴银行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的参与竞争,随着新兴银行的壮大,竞争的程度也在扩大。因此,我国银行业的高集中度并没有抑制市场的竞争行为。

3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垄断的形成一般都伴随着垄断利润的获得。但是四大国有银行虽然维系了资产规模的垄断结构,却没能取得维系垄断结构所应获取的垄断优势效应,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的平均值低于新兴商业银行;收入利润率是净收入与营业总收入之比,它是衡量银行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四大国有银行的收入利润率也仅是新兴银行的1/3。

由此,从资产利润率和收入利润率两个指标看,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尽管在国内银行业居于垄断地位,但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则明显低于新兴商业银行;这些新兴商业银行虽然成立较晚、规模较小,但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远高于四大国有银行。由于较大规模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低效率,使得我国的整个银行业效率不高。

4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正在由高度的垄断向垄断竞争发展,相应的其市场的竞争程度也有所增加,竞争方式也不单是数量上的、粗放的,而是向市场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市场绩效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市场结构不相符合的特征,银行业的垄断结构并没有带来垄断利润,整体效率不高,处于垄断的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更低于新兴银行。

集中的中国银行业,并没有削弱银行之间的竞争。虽然国有银行还需根本性地转换经营机制,但国有银行之间、国有银行与其他非国有银行之间竞争程度正在不断加强。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银行运行效率低。

这种低效的根源在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格局并非是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形成的,而主要是由历史因素、行政手段所导致。这样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人员、组织结构都是旧制度下的,而且其国有性质决定它们可以在国家信用的担保下追求存、贷款规模的扩大。由于国有银行的预算软约束,国有银行对资金的占用首先并不意味着支出成本费用,而是其获取收入的源泉。使其偏离了市场化竞争的方向。另外,由于国家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双重职能的存在,国有银行作为政府的金融工具,承担了太多的非商业性职能,从而造成了银行体系集中了国家信用风险、财政风险、企业风险和居民风险,使国有银行在高度垄断金融资源的同时也垄断了金融风险,这些非商业性职能给国有商行带来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症结并不全在内部管理低效、竞争不足等。因而这种低效并不能单靠管理上的改变,扩大竞争或是在宏观上的结构调整来解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低效就必须使银行治理的核心问题转向到如何确保投资者和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如何保障投资者和存款人的收益,做到真正的商业化,而非其他非商业目的,或因为国家信用而忽略投资者安全。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组建一个董事会,由政府派出的代表政府的董事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独立董事联合组成。组建董事会以后,银行经理由银行董事会按照市场规则聘任以增加存、贷款者的利益地位,在更深的层次上做到商业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商行改革还应当加强信息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对银行经理的制约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成本;在区域上调整银行的分布,实现规模上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全.垄断与竞争:“十五”期间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01(10)

垄断结构范文篇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称中国民航空局)成立于1949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机场和较为完备的航线网络,特别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各级机构及普通公民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民航国际航线迅速增加,同时改革开放提高了国内居民收入,也使得国内航线业务愈加频繁,民航客运量在近年中上升迅速,并有望在今年内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客运量将超过1亿3千万人次。民航客运历年数据(国内客运)见表1。

在1978年以前,中国民航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及干部人事工作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1978年、1980年,邓小平先后指出民航空要用经济观点管理、民航要企业化,由此拉开了民航改革的序幕。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6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6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6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虽然我国民航分成了6大集团公司,但是可以看到,我国民航业仍是一个高进入壁垒的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92条、第93条的规定,设立航空公司应当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适应保证飞行安全要求的民用航空器、有必需的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有不少于国务院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这从资金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企业进入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同时,我国民航还面临着较高的退出壁垒,这对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特别是民营航空企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很不利的,因此形成了国有企业集团缺少竞争的结构和环境。

2我国民航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航业一直是高度集中、政企合一的企业,政府对民航票价实行严格控制,使民航业具有垄断结构的市场特征,行政垄断占主体的局面不仅造成我国民航业的市场结构不能影响企业的价格决策,也构成了我国民航业与世界民航业之间的重大差异。

民航业的垄断结构决定了民航业在经营中存在着各种垄断行为:一是价格联盟,这是最常见的横向垄断协议,2001年3月底国内24家航空公司续签了2001年国内航线收入联营协议,取消了各航空公司之间结算的轧差上限,增加了违约条款,明确了赔偿标准,这即是一种典型的垄断行为;二是独家交易行为,这主要体现在我国航油供给上,我国的航油供给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独家经营,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完全垄断油源和全国机场的储供油设施,实行高出国外市场50-100%的垄断价格,这也是造成我国航空公司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价格歧视,民航按照季节不同、班次不同等因素,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1997年又实行“一种票价、多种折扣”,名义上放松对航空价格的管制,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四是索取不合理的价格,这主要体现在春节期间全国民肮票价普遍上涨上。

3民航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民航的行政垄断与其运输业的发展间存在着不适应性,必须采取必要的反垄断政策和措施。

首先,在6大民航集团重组的基础上,应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下一步必须从产权制度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目前政府确定的重组格局的基础上,要继续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同时要防止单纯追求规模而不讲质量的联合兼并,并倡导通过市场主导的重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要强化安全、消费者保护等社会性管制,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在逐步减少对航空企业的直接经济性规制之后,政府应将重点放在安全规制、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上来,强化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执法能力。

垄断结构范文篇8

一、自然垄断产业概念及特征

传统的自然垄断是指由于生产技术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从而最小有效规模要求只有一个企业生产。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经济非常明显,独家垄断经营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二是有大量的“沉淀成本”,资金一旦投入,就很难收回,也很难改作他用;三是这些产业中的多数服务和产业是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提供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依赖性。一个国家的电力、煤气、电信、邮政、铁路、航空等产业,一般是传统意义上较为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和改革的深入,自然垄断产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开始注重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在实行政企分离、政资分离、业务分拆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对国有经济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必要性

自然垄断产业容易产生的问题和固有的弊病基本有以下三种:第一,经营目标双重性导致利益难以协调。自然垄断产业的经营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他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经营者他要追求经济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的公益性,他又要追求公共目标。公共目标要求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服务于公众,让利、施惠于公众,自然导致其经营性亏损,这样使其处于两难的境地。第二,垄断地位的滥用。由于自然垄断产业的特殊性,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其独有地位,收取垄断高价,服务质量低下,甚至附加种种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第三,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足。自然垄断产业大多数是国有国营的,由于体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其内在的经济扩张与私人企业相比,明显显得不足。另外,由于没有实际和潜在的竞争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往往不注意加强管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垄断产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我国垄断产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不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垄断,而是行政体制与行政权力造成的垄断。我国产业的行政垄断,就其根源而言,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主要是在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从产业关联的视角看,垄断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基本投入,垄断产业向全社会转嫁其低效率运营的结果,必然降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效率,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垄断产业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平台,事关国民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三、中国电信改革实证分析

在1988年和1994年国务院两次确定了原邮电部政企分离和邮电分营的改革目标,但是直到1998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特征仍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电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投资等都严格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投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1998年以后,我国电信业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做法是在邮电部、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成为了我国电信业新的政府管制机构,对电信实行宏观管理,而不再直接从事电信经营。随后又进行了邮政和电信分家,中国电信成为一个独立经营的电信运营商。改革前,1949年~1993年管制部门是邮电部,经营部门是部级电信总局(中国电信);1994年~1998年管制部门是邮电部,经营部门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1998年~2001年管制部门是信息产业部,经营部门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

在电信市场开放的过程中,由于电信自身的特点,我国基本上采取逐步开放的原则,即先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然后开放数据和移动通信业务,最后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和基础通信设施。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主要有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4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竞争,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十年以前,以联通公司进入电信市场为标志,我国拉开了自然垄断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改革序幕。改革提高了电信业的效率,也使社会福利明显增加。

四、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政策建议

1、放宽市场准入,引进新的竞争者。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价格和市场准入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而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率。那么,解决行政垄断问题就必须开放政府垄断的行业和市场,扩大市场竞争范围,在垄断产业取消政府依据市场容量测试设置的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意味着允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垄断产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只限于分拆之后的原有企业之间开展竞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解决当前国民经济面临的一些难题,而且对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竞争秩序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有长远的意义。加快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彻底剥离企业的政府职能。随着市场化改革实施,把政府管制的理念、职能,由保护生产者利益调整到兼顾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强化公众利益上来。形成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效竞争的格局。目前,对垄断产业最大的改革措施就是进行市场拆分,但是拆分的结果只是使市场有过去的独家垄断转变成区域垄断。实践表明,建立在区域垄断基础上的竞争没有触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基础电信服务的垄断结构,不能等同于同一市场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发展直接竞争,打破区域垄断结构,是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2、实施市场重组,推进产权改革。行政拆分重组应当与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重组和投资体制改革结合进行,注重产权结构的优化,实现产权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垄断产业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应该明确在垄断产业实行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相互渗透和融合。淡化绝对控股,注重相对控股。改变垄断产业主导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绝对控股所有制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和国有资本控制力。

3、适时放松价格管制。价格竞争是全部市场竞争的基础。我国垄断产业的价格机制,多是针对政企合一和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情形制定的。在保持垄断经营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放松价格管制的结果,只能剥夺消费者剩余,使得垄断产业获得超额利润。在打破独家垄断格局之后,政府主动要考虑开放价格的行政管制,坚决而稳妥地完成从价格控制转向市场竞争定价的体制。对于开放价格后可能引起的企业亏损甚至行业亏损,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增强产权和预算约束,加强市场重组,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来解决,即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竞争带来的问题。

垄断结构范文篇9

传统的自然垄断是指由于生产技术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从而最小有效规模要求只有一个企业生产。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经济非常明显,独家垄断经营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二是有大量的“沉淀成本”,资金一旦投入,就很难收回,也很难改作他用;三是这些产业中的多数服务和产业是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提供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依赖性。一个国家的电力、煤气、电信、邮政、铁路、航空等产业,一般是传统意义上较为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和改革的深入,自然垄断产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开始注重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在实行政企分离、政资分离、业务分拆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对国有经济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必要性

自然垄断产业容易产生的问题和固有的弊病基本有以下三种:第一,经营目标双重性导致利益难以协调。自然垄断产业的经营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他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经营者他要追求经济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的公益性,他又要追求公共目标。公共目标要求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服务于公众,让利、施惠于公众,自然导致其经营性亏损,这样使其处于两难的境地。第二,垄断地位的滥用。由于自然垄断产业的特殊性,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其独有地位,收取垄断高价,服务质量低下,甚至附加种种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第三,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足。自然垄断产业大多数是国有国营的,由于体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其内在的经济扩张与私人企业相比,明显显得不足。另外,由于没有实际和潜在的竞争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往往不注意加强管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垄断产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领域。我国垄断产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不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垄断,而是行政体制与行政权力造成的垄断。我国产业的行政垄断,就其根源而言,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但主要是在转轨过程中形成的。从产业关联的视角看,垄断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基本投入,垄断产业向全社会转嫁其低效率运营的结果,必然降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效率,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垄断产业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平台,事关国民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三、中国电信改革实证分析

在1988年和1994年国务院两次确定了原邮电部政企分离和邮电分营的改革目标,但是直到1998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特征仍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电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投资等都严格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投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1998年以后,我国电信业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做法是在邮电部、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成为了我国电信业新的政府管制机构,对电信实行宏观管理,而不再直接从事电信经营。随后又进行了邮政和电信分家,中国电信成为一个独立经营的电信运营商。改革前,1949年~1993年管制部门是邮电部,经营部门是部级电信总局(中国电信);1994年~1998年管制部门是邮电部,经营部门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1998年~2001年管制部门是信息产业部,经营部门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

在电信市场开放的过程中,由于电信自身的特点,我国基本上采取逐步开放的原则,即先开放增值电信业务,然后开放数据和移动通信业务,最后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和基础通信设施。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主要有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4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竞争,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十年以前,以联通公司进入电信市场为标志,我国拉开了自然垄断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改革序幕。改革提高了电信业的效率,也使社会福利明显增加。

四、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政策建议

1、放宽市场准入,引进新的竞争者。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价格和市场准入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而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有效率。那么,解决行政垄断问题就必须开放政府垄断的行业和市场,扩大市场竞争范围,在垄断产业取消政府依据市场容量测试设置的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意味着允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垄断产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只限于分拆之后的原有企业之间开展竞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解决当前国民经济面临的一些难题,而且对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竞争秩序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有长远的意义。加快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彻底剥离企业的政府职能。随着市场化改革实施,把政府管制的理念、职能,由保护生产者利益调整到兼顾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强化公众利益上来。形成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效竞争的格局。目前,对垄断产业最大的改革措施就是进行市场拆分,但是拆分的结果只是使市场有过去的独家垄断转变成区域垄断。实践表明,建立在区域垄断基础上的竞争没有触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基础电信服务的垄断结构,不能等同于同一市场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发展直接竞争,打破区域垄断结构,是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2、实施市场重组,推进产权改革。行政拆分重组应当与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重组和投资体制改革结合进行,注重产权结构的优化,实现产权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垄断产业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应该明确在垄断产业实行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相互渗透和融合。淡化绝对控股,注重相对控股。改变垄断产业主导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绝对控股所有制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和国有资本控制力。

3、适时放松价格管制。价格竞争是全部市场竞争的基础。我国垄断产业的价格机制,多是针对政企合一和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情形制定的。在保持垄断经营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放松价格管制的结果,只能剥夺消费者剩余,使得垄断产业获得超额利润。在打破独家垄断格局之后,政府主动要考虑开放价格的行政管制,坚决而稳妥地完成从价格控制转向市场竞争定价的体制。对于开放价格后可能引起的企业亏损甚至行业亏损,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增强产权和预算约束,加强市场重组,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来解决,即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竞争带来的问题。

垄断结构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组织结构

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业主满意的、符合要求的建筑产品。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追求以低成本管理获取高经济效益。这就促使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必须科学、经济的管理手段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带动整个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有的施工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趋同。虽然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行了十多年?但智力密集型的管理型企业仍然很少?原有大中型企业劳务力量没有分离出去?总体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新成立的乡镇企业走的还是以人数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路子?很多企业是靠全县、全市企业联合形成的规模获得的高资质?管理水平未见提高?本质上也不占有专有技术或核心技术。结果是企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趋同?只得在同一层次展开竞争?形成全行业的过度竞争形势。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缺乏行业组织的统筹规划和安排落实。虽然提出了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三个层次的设想?但是有目标没有规划?有设想没有措施?大多数企业只能去争取施工承包企业的地位和资质。因此?需要研究行业组织结构构成?制定行业组织政策?通过建筑业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根据市场需要去引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从而达到行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

建筑业应适度垄断行业组织结构是指行业内各类企业的构成、协作方式、企业与企业间的垄断或竞争关系的框架等?涉及企业规模结构、组织关系、进入与退出、技术进步等问题。行业组织政策的作用是为调整行业组织结构而制定的指导性政策?以促进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促使企业组织向更高的组织层次跃升?并推动行业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和优化。进行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行行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行业有效竞争?能否实现有效竞争是行业组织优化的标准。非有效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过度竞争是其中之一。过度竞争一般发生在集中度较低的产业中。建筑业是行业集中度很低的行业?本各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均在以上?美国汽车业高达?我国建筑业只有。产业集中度过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度竞争。过度竞争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造成无效工作和隐形失业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谢菲尔德对美国产业中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率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即市场份额增长十个百分点?利润率可以提高个个百分点。很显然?相反的结果是利润率下降?这在我国建筑业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项目的开始?要保证风险承担者对于他们如何判断项目是否成功有统一的认识。经常满足一个预定义的进度安排是唯一明显的成功因素?但是肯定还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比如?增加市场占有率?获得指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取得特定用户满意程度?淘汰一个高维护需求的遗留系统?取得一个特定的事务处理量并保证正确性。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众多企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开展竞争?过度竞争就是必然结束。解决过度竞争问题?一是进行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二是进行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即形成差别化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与产品?生产?结构调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筑业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必然带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必然推动产品?生产?结构变化。从组织结构调整看?当生产社会化达到更高程度以后?垄断是一种高层次的资本社会化?可以说是一种不同企业之间协调、联合的产物。垄断是科技革命基础上资本与生产集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垄断结构而言?从理论上可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几种类型。垄断竞争使竞争以新的形式发挥作用?包括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等等。垄断组织之间在合作的同时?也在价格、质量、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有威慑力竞争?关键要提高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整体业务技能、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规范运行管理工作?并使垄断组织不得不进行研究开发?推动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