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0:05:56

历史遗产

历史遗产范文篇1

古城的迷人魅力

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历史名城的罗马、雅典、马德里,还是风景迷人的西西里岛、爱琴海诸岛,甚至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米兰,都堪称建筑的博物馆、艺术的宫殿,似乎每一座城市、每一幢建筑都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同众多著名的广场和历史街区交相辉映,构成了欧洲独特的城市风貌。高品味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欧洲许多古城至今仍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欧洲的城市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出来,城市也因此而更显神韵。例如罗马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城,存留着大量的代表性宏伟建筑,因此城市体现出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神韵,使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城市风貌体现出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交融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传统的西班牙古城马德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三者合一的独特气质,科学合理的绿化、交通系统,使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历史名城建设中得到合理诠释;位于欧陆最西边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展现的是另一番海滨城市风情,虽然经过18世纪大地震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不算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配上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的点缀,足以使里斯本称得上是风光迷人又不失典雅文化品味的魅力城市。欧洲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实在令人佩服和惊叹。

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令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

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的,体系的关键就是立法。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几乎每确定一个保护概念,随之便会有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条例、政令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规定。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确,它强调保护工作不是独立进行而是多元的,将保护与资金、住宅建设、税收、政府职能、公众参与等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体系使得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护体系涉及到的制度、环节,如保护内容的形成及确立、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等,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从而为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历史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方面,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法律均规定,文化遗产部门管理遗产,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其工作:城市规划部门主管古城保护及城市景观保全等内容;旅游部门只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促销,不参与遗产的

直接管理。在资金保障体系方面,资金补助的规定是保护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的资金补助额度和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通常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的方式也存在;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使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近年意大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平均每年在50亿欧元以上。可以说,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同其连贯严格的法律、健全的保护机制、高效的管理机构、充足的资金保障所分不开的。

严肃的保护手段

为了一座文化古迹,不惜付出大代价。

与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法律措施和保护手段。意大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名城相当多。古城建设,政府不以破坏历史文物为代价,而是要完整地保留了文物的遗迹原状。对城内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即使有翻新,也要求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让人能够分辨。意大利政府将48%的国土规划为景观保护区,只有经过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认可,保护区内才能开发建设新项目。50年以上的建筑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其建筑物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但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力。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订的法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任何未经同意而进行对登录建筑的特殊建筑艺术或历史特征的拆毁、改建或扩建均属刑事犯罪,任何未经同意的行动都将受到处罚。

希腊的雅典虽然没有能够像罗马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希腊政府为了保护雅典卫城的环境风貌,拆除了卫城周围的所有现代建筑,雅典的重要历史地区,任何建筑活动必须事先报文化部批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雅典1991年建立了先进的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并且限制汽车进入卫城。此外,据说在希腊萨洛尼卡市有一座长1000多米的陆地旱桥,建桥的原因只是因为桥下有一大片古罗马征服时代的遗迹。为了保护古代遗址的原貌,又不破坏城市规划,希腊建筑师在这里建起一座奇怪的旱地大桥,让大道从古迹上方凌空而过。大桥的造价虽然大大超过公路的造价,但是它保护下来的却是无价的历史古迹。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样有着严格的保护手段,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马德里市中心区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并且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马德里对历史街区的维修改善制定了长期的实施计划,不急于求成,仅第一期(34.5公顷,756幢楼,11878户居民)计划的时间就长达4年。

得到的启示

欧洲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几种趋势:

1.保护内容:从对历史建筑保护到历史环境保护;

2、保护体系:从以立法为核心到公众参与;

3、保护方法:从单一保护到整体保护;

4、保护目标:从历史留存到价值重现。

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以及2个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一些古城的历史格局和风貌被破坏;较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一些历史街区内的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普遍缺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大拆大建,毁坏了大量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和一般性历史建筑群;“旅游开发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较严重,人为随意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其逐渐丧失历史原真性;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公众历史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通过考察,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宣传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有关领导及专业人员对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掌握历史文化保护的正确方法,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同时,还要合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特别是那些反映传统风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建筑群,以及有纪念价值的遗址等,已经构成了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当地民众的民情、民风和历史文脉,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二、以立法为核心,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完善历史保护的法制体制工作,做到有法、有政策可依。欧洲大多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充分结合的方式,使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我国的保护体系显得单薄的多。在广东,更是缺乏较系统的地方管理体系,因此保护起来显得较生硬和空泛。建设部已于去年2月颁布实施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并且正在修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草案)。根据这一形势,广东积极酝酿出台有关条例、配套政策和有关指导性文件也势在必行。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尽快填补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体系中缺少的环节,真正建构起一个健全的保护体系。

要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和岭南历史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和历史名镇(村)保护的主要内容,完善保护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规定,积极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市、县在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也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制订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资金筹措等相关政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以整体保护理念指导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实践

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城镇风貌、历史文物古迹、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资源,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工作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整体保护理念,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离开对其保护进行城乡规划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最终必将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因素,并合理地对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获得更好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认为,在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四性”原则:一是原真性。在进行文物建筑保护时,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真实保护所遗存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全部历史信息;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区和名城(镇、村)时,不得破坏历史文脉和肌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二是可读性。在整治和改造时要在历史遗存上真实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加建和改建部分要与原貌有所区分,要做到“可识别”;三是整体性。不仅保护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珍惜不可再生的历史风貌;四是可持续性。要通过历史保护激活历史环境价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力再生,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四、引入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理念,广泛拓展保护的筹资渠道

历史遗产范文篇2

关键词:保护单位;保护区;历史城;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一定分层,进而更为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此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介绍三个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旨在增加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第一层次:各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一)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

在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时,首先就需要确定保护的方式,根据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可知,在进行保护时维修时主要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

在保护重点文物单位维修保障为原状的前提上,同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还规定,需要建立保护历史文物的古迹的历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文物单位是同样重要。对于任何一个文物而言期都是具备一个自身的存在环境的,这个环境自身也蕴含着历史的遗迹,其和文物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对于古迹历史环境而言,保护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了历史文化文物的功能和地位,并且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揭露;同时也对于文物的设计意图以及艺术效果进行了表达,其对于历史的坐标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已经不在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猜想。

二、第二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正确理解保护区的价值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些古城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地区,其存在大量的历史古迹,新的建筑较少,同时在该地区的居住人民也较少。对于这些地区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没有存在价值了,但是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历史的最佳体现。从历史信息保护的角度进行观察,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原始面貌,这属于城市历史的一个篇章,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其和文物单位的层级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更为完整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历史,它的价值和环境一体化的遗留了下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区保护方法

通常而言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较差,并且其成片的面积很大,因此其和文物单位的保护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在保护时应该给以一些特殊的保护,即在保护外观的同时,允许给以合理的内部改造,但是必须保障整体化的风貌。就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而言,其已经很为成熟,起保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具体的文物保护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原状的保护;2、对于一些保存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其可以对外观进行细微的装饰,在其内部进行合理的改造;3、对于一些外貌应经有一些较大改造的建筑文物,应当进行的改建将其恢复至原始的面貌;4、当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破坏,进而致使古建筑成为了危房的情况,则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重建,但是在其外观上仍然要保障其为历史的原貌;5、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部的新建筑,可以将其和历史建筑进行协调化的调整,对于一些难以实现协调化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移。

(三)和第一层次的差别所在

与第一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并不是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均给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只是在外貌上要求完美的保存,但是在其室内上是可以进行一定改造的,这样的保护措施相较之文物单位的保护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对于古迹建筑物而言,其在保存了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建筑的价值;第二为对于在历史文化区的原始居民而言,可以继续在历史文化区生活,不需要强制的迁出。

三、第三层次: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为需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完美的保存,但是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居民的正常生活。故此历史文名城层次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一为保护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其二为延续和保护古城的风貌以及格局的特殊;其三为发扬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就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进行仿古建筑的建设,这属于是一种历史遗迹的抢救方式,但是防建的历史建筑其自身是不具备历史价值的,更多的只会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其最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历史遗貌的延续;第二种为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遗迹建筑的基础在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同时在其形式、布局、格调等方面均和传统的建筑保证一定的联系,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古城保护措施;第三种为抓住古城的历史传统精神,进行精神上的再创作,让古城其特殊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的延续,这一种极佳的保护措施。结束语综上所述,就现阶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而言,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保护时给以历史文化遗产分层次化保护,也是一种加强保护措施效益的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科学的层次分化方式,值得各个城市历史保护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

作者:王逸梦 单位:郑州树人中学

历史遗产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更新

随着历史进步车轮的滚动,城市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很多老物件被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所取代。人们虽然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但是内心总是感觉失落,时常怀念过去的城市环境。因此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将重点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更新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1.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在保持城市特色的基础上,反映城市的发展、规划历程,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其人文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等。1.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1)有形保护与无形保护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从自身到价值的保护,从实体保护到文化保护;(2)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充分发挥出其价值,不再单是文物自身的保存;(3)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目前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运用比较普遍的是将其原样保护起来,然后进行专业的修缮和维护,争取使修缮及更换的部位与原有主体结构能够自然结合起来,尽可能保持历史文化建筑原状。同时,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作用,我国将文物保护工作按照行政等级划分为国家重点保护、省级保护及县市级保护3个等级。同时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原有用途、文物现状及城市发展需要等因素,将其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各级文化保护单位应注重开展相应的历史文化的实践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得现代城市的人们都能在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真正内涵[1]。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约100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来推行的,虽然在此之前也有部分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约束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比如18世纪,英国为保护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曾专门设立对其保护的法律,但是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和个体保护性。在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早期法律有20世纪30年代的《雅典宪章》、60年代的《威尼斯宪章》、70年代的“内罗毕宣言”、80年代的《华盛顿宪章》等。这些法律内容的不断增加和侧重点的更新,体现着国外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变化,不断扩大文物的保护范围,建立更加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历程。从最初阶段的保护著名建筑、重点建筑到保护一般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再到保护体现地域特色的当地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无疑不彰显着人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精神需求也必不可少,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更加重要。现代城市的节奏较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经常在忙碌了一天后莫名地感觉到失落,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围绕的都市里,人们的思想更易被限制和禁锢,历史文化遗址及建筑、传统文化等都可以使得人们寻找到过往的记忆,进而放松身心[2]。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

根据文物本身的价值、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等将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进行划分,进而建立完善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根据各地城市发展历程的不同,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时,各地需要从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与发展轨迹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使文化古迹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是讲述秦朝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不但具有很好的教育、经济、艺术、科研价值,而且对加强本地民族、历史特色的古建筑、名人旧居等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能够充分实现历史和现代的结合,形成城市发展史的展示样本。4.1部级文化保护单位管理。我国历史悠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过多次变迁,有的仍然是大都市,如北京、南京等,有的则已变成二线城市,如西安、开封等。所以,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建立部级的文化保护单位,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管理,发挥更广泛的价值。4.2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管理。省级文化遗产则主要是结合了当地的发展特色及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规模较部级的文化遗产小,在本省市及周边省份名气、影响较大。省级文化保护单位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4.3县市级文化保护单位管理。县市级文化遗产主要内容较为广泛,常见的类型也比较多。以河北省枣强县的董仲舒故居为例,董仲舒是汉朝著名大儒,时间久远,当地经济文化变迁较大,存留下的遗迹较少,大多是祖祖辈辈口述留存下来的关于董仲舒的故事,当地的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则充分引进民间资本,通过建设董子学校等方式来推动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进行。

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影响,利用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助于让人们熟悉城市的发展历史,对于优良传统文化、艺术、技能的传承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推进城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5.1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引导人们通过历史文化来进行思想、文化、道德学习,充分发挥历史文物蕴藏的教育意义和凝聚力,在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纽带作用。5.2有利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是进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通过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光辉历史,加强对优良传统的继承进而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文明教育作用,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3有利于历史研究和科技文化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是进行城市发展、规划研究的直接史料,能够为历史研究和科技文化创新提供重要借鉴。大量历史文化遗产中体现的古代科技和艺术,在目前仍然有广泛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借鉴和继承,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4有利于城市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优良传统、科技及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引导人们参观、研究和借鉴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进而对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作用,从而促进城市良好社会风气的营。

6城市更新的概念

人类从开始的野外生存到建屋居住,进而形成城市群体,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钢筋水泥所包围,综合城市的演变规律,城市更新主要包含原始农业社会、近代工业社会和现代科技社会3种模式。从以往的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普通百姓生存的地方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理念3种过程的演变,不断进行城市的发展规划。现代城市生活不仅是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的需求,而且要能提供足够的精神享受。现代城市更新的理念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建设规划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特色,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听取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建设出适合人们需求的城市生存环境。

7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的意义

通过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研究,留住城区活的记忆,挖掘区域特色历史文化,打造了一个个主题内容丰富、模式多元的博物馆,形成了一个个博物馆群带。他们的创建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博物馆群”现象,也一定程度满足了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轻松体验参与。而且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还能够继承、发展历史文化的脉络,进而更好地完善城市的发展机制。在当前形势下,城市建设需要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资源,结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不断推进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发展进程,积极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充分挖掘价值,使得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坚持科学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同样是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坚持科学化的城市更新,必须要注重在城市特征与价值建设方面历史文化的更多引进。同时重视已有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程度,通过建立有效地规划机制,协调好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在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的同时,加强民间资本的引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城市发展规划模型,组织历史专家、经济专家、建筑专家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谈,实现传统文化在城市的创造性发展,使得城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8结束语

综合上述,从某种程度上说,保留好一栋古建筑比建设一座摩天大楼更可贵。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迷失,不急躁,留住记忆,留住美好。我们要从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研究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尽可能完整地保留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并使之传之于后世,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城市管理者需要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体,充分发挥出其有形和无形的价值,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为主旨,不断探索和引进新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方法,推行在实践过程中更广范围地应用。与此同时,要结合实践,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姜杰,贾莎莎,于永川.论城市更新的管理[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4):56-62.

历史遗产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我市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各类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加速消亡和失传的趋势。因此,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体制,不断开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推荐工作,依法按时完成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明确具体的保护规定和控制指标。严格依据已批准的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整治工作,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真实信息,延续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市、县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乡镇建设规划时,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相衔接。

(二)加强对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公布工作,按时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由所在地政府组织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并按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确保保护、管理、利用的强制性内容。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巡查各级文保单位保护情况,加强对野外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的安全防范管理,提高防盗、防火能力。

(三)加大对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力度。分阶段实施文物维修计划,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严格限制文物“复建”,确保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项目。

(四)树立文物保护优先原则。县区政府要妥善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依法履行文物前置审批权。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活动,必须依法报经相应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规划部门批准。凡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占地3万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要由文物部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和经费。投资渠道多元化的重大建设工程,在建设项目申报阶段就要明确和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文物利用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优秀乡土建筑和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和保护,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县国有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工程步伐。积极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和民办专题博物馆的创办,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坚持“三贴近”和社会效益为首的原则,强化精品意识,以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为目的,全力打造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并以此带动全市文物展览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行向未成年人、现役军人、任教满30年教师、7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所有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从改善文物保护环境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解决馆藏文物保存中的突出问题,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都要达到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开展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六)加强文物行政执法。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文化综合执法机构除依法承担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外,同时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等文物执法职责,并增挂文物监察支队的牌子,明确内设机构和专职人员。因增加执法职能所需的人员编制,各地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支持,或从现有文物保护机构中调剂解决。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工商及海关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维护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秩序。

三、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我市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组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记录。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普查工作,建立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必须建有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面的掌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保管制度。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期分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部级名录的项目从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省级名录从市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市级名录从县区名录的项目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做好保护规划。各级政府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加强对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认真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落实保护措施。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及其代表性传人,要专门制定保护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四)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制度。

(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的传习活动。重点抓好《湖笔制作技艺》、《百叶龙》、《扫蚕花地》等项目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广泛进行民间艺术传习,使我市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四、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应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五纳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工作协调,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把本行政府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市政府已成立**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进一步理顺市辖区的文物管理体制,继南浔区的文物事权下放后按法定程序下放吴兴区的文物事权。

(二)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市、县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和对公益性文物事业单位的扶持,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文物保护、藏品征集、文物库房、安全技防补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利用、传承培育、项目保护补助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关于古桥保护协调会议纪要》(湖政专纪〔2002〕67号)已明确的古桥修复经费,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到位。鼓励文博单位拓展经营,完善服务,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历史遗产范文篇5

[摘要]著名的川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画坛的经典作家和世界级的伟大艺术巨匠。2009年是他诞生11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办各种盛大活动,对他进行隆重纪念。张大千是中国现当代的艺苑巨人和画坛泰斗,纪念他可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加强共识,推进和加速两岸文化交流。此外,纪念和发扬张大千的爱国、敬业、打拼、创新、奉献等等崇高精神,还可以更加增强我们的发展信心与科学创新、锐意进取精神,这对于我国当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2009年,是四川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1899—1983)的诞辰llO周年。从年初开始,海峡两岸各地的许多机构、单位、团体、甚至个人,纷纷采用各种方式,举办了诸如书画展、纪念展、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欣赏会等种种盛大活动,隆重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画坛的经典作家和世界级伟大艺术巨匠的110周年华诞。且其热度,至今方兴未艾。

这不仅是张大千先生个人的荣耀,而且是张大干先生的家乡内江、四川,和全体中国人民、炎黄子孙的光荣。同时,它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骄傲!不仅如此,这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突出、显赫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

那么,我们纪念张大千先生,究竟是要纪念他的什么呢?或者说,纪念张大千,有着哪些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纪念张大千,是要纪念和发扬他的爱国精神。

张大干一生,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在少年时,他就参加了四川的“少年保路同志会”,为推翻封建、腐朽、黑暗的清王朝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在抗战爆发后,他虽然身陷于北平沦陷区,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宁肯玉碎,不为瓦全,坚拒了敌伪的威逼利诱,誓死不当亡国奴,更誓死不降日寇,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最后与日寇斗勇斗智,冒死逃回了大后方。晚年他移居海外后,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仍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豪,以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自傲,日日夜夜为了宣扬中华文化而不遗余力,时时刻刻都保持了自己的炎黄古风。在张大千的心中,祖国始终高于一切。他经常讲:“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我有我自己的祖国!”以至于连很多外国人都赞:“像他那样如此热爱自己国家的大艺术家,实在是令人无限敬佩与无比感动!”

其次,我们纪念张大千,是要纪念和发扬他的敬业精神。

张大千一生,把绘画作为了自己的终身职业,更是把绘画艺术作为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对此爱之敬之,无以复加。他生前曾经常说:“吾视艺术,犹如性命!”因此,他所做的一切,不论是他的勤奋好学,还是他的刻苦临摹,以及他的擅诗词,工书法,通篆刻,长摄影,富收藏,精鉴赏,爱旅游,喜觅胜,善园林,植花木,赏奇石,养兽禽,乐美食,好烹饪,“贫无立锥,富可敌国,浑身是债,满架皆宝”,乃至他的不辞艰辛,冒死探险,开发黄山,身入不毛,投荒大漠,苦苦面壁,到后来他的出国巡游,海外展画,全球采风,回台定居……等等,仍都是为了他的绘画艺术,为了他的绘画事业。正因为张大千在事业上的始终如一,又锐意进取,精益求精,高度敬业、爱业、乐业,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踏踏实实,忘我奋斗,坚持不懈,开拓创新,这才使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卓越的辉煌成就,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争得了耀眼夺目的灿烂光辉!

第三,我们纪念张大千,是要纪念和发扬他的打拼精神。

2009年10月7日,国家主席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曾在颐和园面对一群来自加拿大的华侨华人游客说:“我们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总书记的这番话,说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顿时激起了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极大共鸣。

张大干一生,为了自己的进步发展,为了攀登上艺术事业的灿烂高峰,他一直是如痴如迷,不断打拼,脚不停步,手不停挥,孜孜不倦,奋发图强。他曾说过:“画艺要领,用九个字即可概括: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因此,为了学习和掌握前人书画的精髓,他所临摹的历代古人的法书名画,起码就有一万多幅;而为了能从大自然中扩大眼界,开阔心胸,吸取丰富的养料,他又曾遍游了国内外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与人文胜景,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他又是活到老,学到老,打拼到老,从而使他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那炉火纯青、出神人化般的高妙境界。故而他常讲:“七分人事三分天,一个人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并言:“我的画笔不会停,我会一直画到死的那一天!”他确实用自己最后的实际行动,完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所以,张大千无论是在他的少年、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无论他当时是如何之成就赫赫,盛名远扬,但他都从不满足,更从未自满,依然是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而且是一辈子始终都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不断地时时向古人挑战,向时贤挑战,并向自己挑战。譬如,张大干就曾说过:“若问我对自己以前作的哪些作品是感到最好和最为满意,那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说——‘没有!”’又讲:“我的每一幅画,我总觉得还能改,而我也常有改它的冲动。如果一个艺术家对于自己的作品感到完全满意,那也就是他的艺术生命走下坡的时候。”因此,张大干正是靠着自己这种从小到老、一直都连续不断、孜孜不倦、并奋不顾身的刚毅打拼精神,才从而使他的艺术事业,得以从一个高峰迈向另一个高峰,不断地攀登上了一个个光辉灿烂的艺术顶点!

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张大千在一生中,并不光是只为了其个人的艺术进步来打拼,同时他也是为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来打拼,而且他更是为了提高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扩大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而更加努力地打拼。

正因为张大千在其离开祖国大陆后的几十年中,他仍高举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大旗,单枪匹马,驰骋天下——他在全世界各地到处频繁举办画展,出版画册,举行讲演,为介绍、宣传、推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于世界,为提升、扩大和加强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他是荜路蓝缕,勤奋创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由此不遗余力,贡献卓伟。因而,他的名声也大噪国际——他被西方艺术界、新闻界和学术界称为是“中国无任所文化大使”,是代表了整个东方文化特别是代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东方之笔”,并把他与西画泰斗毕加索相提并论,将他们并称为了“东张西毕”11958年,张大千还以其没骨设色中国画《秋海棠图》,荣获了世界艺术博览会的金牌大奖,又被国际艺术学会一致公选为“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并被国际舆论公称为是“当今世界最富盛誉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又赢得了巨大的光荣!

第四,我们纪念张大千,是要纪念和发扬他的创新精神。

张大千在一生中,牢记着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教导,本着《易经》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态度,从青年一直到老年,他都不停地在艺术上求新,求奇,求变,长期高扬着创新的大旗,在艺术上奋发图强,创变更新。他师法古人,“当年惟恐其不入,如今惟恐其不出”(大干自语),就是为了创立自己独特的面貌;他师法造化,“五洲行遍犹寻胜”,“一生好人名山游”,更是为了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学习、感悟,吸收丰富营养,以创新自己的艺术风格。即使张大千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其盛名已是如日中天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满足,没有就此停步,仍在不断地探索改革,求变出新。乃至我们现在展观张大千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发现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与面貌迥异,其变化之快、之多、之猛、之巨,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一人所为。故而画坛上还曾流传一句话:“大千多变,每变必兴!”这,其实也正是张大干的艺术能够大放光华和永葆青春活力的奥秘所在!

第五,我们纪念张大千,是要纪念和发扬他的奉献精神。

张大千一生,把艺术作为了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把他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艺术,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国家。他带头冒死开发黄山时是如此;他拼了命要从北平沦陷区带着无比珍贵的大量收藏逃回大后方时是如此;他哪怕卖掉心爱古画、再举借巨债也要奔赴敦煌去临摹壁画时是如此;他移居海外前把自己最心疼钟爱的无上至宝——如五代《韩熙载夜宴图》、董源画《潇湘图》、宋代画《万壑松风图》等等一大批国宝都献给了祖国大陆时,也是如此;他把自己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惨重代价才得来的数百件临摹敦煌壁画全部都捐给了海峡两岸的公家时,更是如此。甚至于就在他逝世之前,还专门留下了遗嘱,把他所有的遗产,包括他价值连城的全部收藏乃至精美无比的豪华住宅,都统统无偿地毫无保留地“全部捐公”。以致连台湾的众多媒体当时曾都纷纷惊呼:“张大千做到了真正的大公无私!”

张大干的这种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的奉献精神,展示出了他一生真诚为国为民的高洁情操,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思想、博大胸怀、光明磊落品德,堪称是中国现当代优秀文人的最卓越代表人物之一。“心中无私天地宽”,这也正是张大千的艺术,能够不断地图新、出新、创新,并得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戛戛独造的辉煌成就的根源所在。

最后,我们纪念张大千,还有着一个特别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能从张大千的个人命运中进行深重反思和吸取力量,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张大千自从去国以来,就一直不断地思国怀乡,念友思亲,为之魂牵梦萦,情不能已。而到他晚年定居台湾后,面对着只有一水之隔的大陆故山,他更是频频相望,苦苦思恋,老泪纵横,肝肠寸断。因而还在台湾时,张大千就以“患了最严重的乡思病”著称。

早在侨居海外时,张大干就有“把酒凄然天北望,故人应念我投荒”;“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还是故山青”;“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漓江不管人离别,翘首西南泪满襟”……的种种之哭。而当他移居台湾之后,张大千感到是离家更近,却又似更远,于是他更加有了“百本栽梅亦自嗟,看花坠泪倍思家”;“半世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神州无限佳山水,归写龙门砥柱奇!”“平生结梦青城宅,蜡屐苔痕画里情”……的深深之哀。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海峡两岸人为的长时期隔绝分裂,使得张大千的心如刀剜,泪如雨下,因他也正是这场民族大悲剧的直接受害者!

因此,张大干在晚年时,曾经朝思暮想,日思夜恋,用他的诗、他的画、和他的笔,吼出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怆痛心声:渴望和期盼着国家能够早日统一,海峡两岸的亲人同胞们能够早日团聚!张大干的这惨痛心声与悲切呼唤,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更是体现了日益强烈的浩浩荡荡之时代潮流,激发我们要更加地发奋努力,去尽早结束这场民族悲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神圣大业的早日实现!’

因此,张大千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的画坛巨匠与艺苑泰斗,而且他的作品和他所代表的中华文化艺术,还深深打动和连通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表达了两岸同胞的高度一致共识。所以海内外有很多人都说,张大千及其艺术,是促进海峡两岸民众互相加强沟通与彼此深人了解的最好“平台”,是加速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最好“桥梁”,同时更是我们大力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的最好“媒介”与最有效途径之一!

历史遗产范文篇6

1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城市恢复活力,推动社会进步。随着对城市发展认识的深入,城市更新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涉及各种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生态环境等非物质环境的改造和延续。

2佛山市的城市更新

2.1更新策略

(1)旧城区更新策略:推进重点地区更新改造,推动旧城复兴;完善设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2)旧工业区更新策略: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更新;推进产业空间的整合与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引导工业用地合理置换。(3)城中村更新策略:着重抓好位于重点地区的城中村的更新提升,完善城市空间整体结构;加快土地整合,完善城中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中村管理水平。

2.2更新内容

(1)佛山中心城区主要以旧厂房更新改造为主,旧城区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含商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改善了中心城区面貌和公共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2)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包括一类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耕地等。通过对城市内部工业的“优二进三”增加居住和服务面积,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农田的复耕和公共空间的复绿。(3)城中村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通过对城中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开敞空间。

3佛山市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物质遗产现状

佛山作为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保存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①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老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②非物质遗产。佛山剪纸、木版年画以及粤剧、粤菜、中成药、武术、南狮以及秋色巡游、行通济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佛山外来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多,受到新的消费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一些优秀的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保护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民间资源有待进一步清晰明了、保护传承人的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需引起政府和民间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专门措施进行保护。

3.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建筑不断侵蚀了佛山老城,破坏了古城的均质肌理。特别是历史街区内插建的多层住宅,尺度较大,分布零散,影响了佛山老城的整体风貌。(2)佛山名镇、名村、街区、地段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区内多数建筑质量较差,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木结构老化,保存状况令人担忧,一些空置的民居破损严重,甚至出现部分屋顶坍塌的现象。(3)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普遍缺少修缮,整体保存状况差强人意,多数文物处于消极保护状态。部分文物建筑现已空置,在无人进行日常维护的情况下,建筑日渐破败。部分文物建筑尚有居民使用,但由于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建筑使用不当而造成破坏。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4.1历史城区保护措施

(1)调整土地使用功能,降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中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外迁现状工业,合理引导老城人口疏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控制快速交通的发生量,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公交线路及站点,引导公交出行,严格控制道路拓宽,保护传统街巷肌理。(3)加强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及建筑外立面的控制,保护历史城区总体建筑风貌的协调。

4.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1)保护整体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严格管控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2)保护建筑本体,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积极增加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3)可适度发展无污染的传统产业、创意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

4.3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2)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应保持传统街巷的尺度,控制区域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风貌,保护整体历史风貌。(3)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和环境整治,适当增加绿、广场等开敞空间。(4)保护有价值近代工业遗存,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划定和保护历史建筑,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

4.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和空间载体,保护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2)应以不伤害历史价值和原真性为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遵循有序、有理和有节的原则。(3)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和应用的空间,与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共同纳入展示体系和旅游开发,促进其繁荣和发展。

5结束语

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保存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还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还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更新协调与统一,以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房予 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历史遗产范文篇7

【关键词】后沟古村;文化遗产;旅游价值

后沟古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沟、垣、坡、滩纵横交错的独特风貌[1]。后沟古村历史悠久,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游观赏资源和文化旅游价值。

一、后沟古村的历史沿革

后沟古村建村年代久远,曾经有古建专家通过对后沟古村观音堂内古柏树身打眼儿,判断后沟村有近700年的历史;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协会主席冯骥才判断该村观音堂南殿大梁彩绘龙纹的画风似为金元时期作品。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古村修建观音堂的碑文记载,后沟古村“年代替远,不知深浅”,所有这些都使后沟村的历史起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03年12月文物大普查中,在后沟古村发现了一块唐代墓志铭,其中记载张氏祖先张春晖在唐朝元和十四年(819年),由山东清河迁来,避地于兹。以此推断后沟古村历史距今至少有1200年余年。

二、旅游文化遗产调查分析

(一)地域文化遗产特色。关于后沟古村在选址及村落布局等方面,从传统的“风水学”和宗教观念出发,不论在村落选址、布局还是建筑形态等多方面都体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体现了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选址方面,后沟古村背依太行山支脉要罗山。要罗山连绵起伏,蜿蜒雄壮,气象万千。龙门河发源于要罗山腹地,并依山阳之势在后沟村立村处形成四灵之地,形成古代中国传统风水学中“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的地势特点。后沟古村的村落布局方面,村东黄土梁称为黑龙,村西黄土梁称为黄龙,整体上就形成了“二龙戏珠”的仿生学意境;“四十里龙门河正当中,二龙戏珠后沟村”,村中民谚精练概括了后沟古村选址的风水特点。村内目前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神庙建筑和窑洞建筑,具体涵盖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风格,其中较为经典的古建筑如关帝庙、古戏台、张氏祠堂等依旧完好,整体上保留了历史的原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二)民间美术特色。2002年11月,以冯骥才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后沟村开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地采样考察,后沟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有特色相继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这其中,后沟村独有的民间美术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特色。纵观后沟古村全貌,处处体现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特点。村内各处明、清特色风格的民居建筑和神庙等建筑群自然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并随地势高低而呈现起伏跌宕和高低错落之势,其古朴的建筑造型完美的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整个村落在建筑风格上给人一种清静、厚重的艺术效果。后沟古村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保存了真实、完整的历史遗存,同时还附带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和表现了地方文化艺术在村落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后沟古村已经成为中国古代黄土旱塬农耕文明在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范例,引起了历史学家、建筑学家浓厚的兴趣。(三)民间建筑特色。从民间建筑的角度来看,后沟村民间建筑的主要风格特点可用“古朴、自然、成熟”来概括。后沟村主要民居特色是窑洞式民居,几乎每个院落中都有,并按建筑材料可划分为土窑、石窑和砖窑,以土穴式窑洞为主。窑洞主要类型包括窑中窑、窑上窑、窑套窑等样式,建筑年代多为清、民国年间;从数量上看包括四合院三进院32处和七八处靠崖窑洞为主的院落;按建筑形式分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山窑等,后沟村的窑洞堪称北方窑洞大全。在建筑的选址方面,后沟村民居充分体现了自然的特点,所有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建造,尤其在建筑的取向和高低等方面都顺应地形地势。后沟村民居的成熟不只是建筑样式的成熟,而且在建筑布局、建筑改造和建筑内部设置等方面都独具匠心。后沟村院落基本都形成四合院,营造安详、幽雅的生活环境,院落门前一般都有抱鼓石、门枕石等。为了整洁美观和实用,还采取多种形式对土窑洞实施改造,并创造了上下窑、窑中窑等形式。在居室内炕的设置上,有窑掌炕、窗前炕和一边挎多种形式,另外灶包括有独体和连体两种,都能够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和自然的效果[2]。

三、乡村旅游价值分析

(一)旅游观赏价值。后沟古村的旅游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文艺术价值和自然风光价值两个方面。人文艺术价值是古村落旅游价值的核心所在。后沟村内的各种保存极好的传统古建筑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外在显示为古朴厚重和耐人寻味的风格特征,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后沟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衍生和流传至今的风俗、生活方式等也都具有特殊的人文价值,这种原始古朴的风貌对现代人的吸引是非常强烈的。自然风光价值也是古村落旅游价值体现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古村落旅游产品的划分,自然风光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舒缓压力、乡土情结和参与体验。(二)历史文化价值。农耕文化、信仰文化及自然和生态文化,共同构成了后沟村的民间历史文化体系。后沟古村历经了千百年来黄土旱塬的农耕文明,已经成为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的典范。虽然后沟村规模不大,但生活设施如豆腐坊、酒坊、醋坊、香油坊等应有尽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酒、醋、香油、杂粮、笨鸡蛋、梨、枣果品等也都能实现自给自足,而且都保留了原始的耕作加工方工式,传统手工艺产品布老虎、剪纸等都完整的保持了后沟古村的独特品位,形成一个具有自我循环能力的、自给自足的古村落。(三)现实功能价值。后沟古村的大量寺庙遗存保存非常完整,多数至今还在使用。后沟村的民间建筑均保存完好,至今发挥着居住功能,还在被继续使用。后沟古村的具有丰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在“食”“住”“行”“娱”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色。后沟村有豆腐坊、酒坊、醋坊、香油坊等,美食农家饭菜如炒笨鸡蛋、农家烩菜、清炖笨鸡、酱梅肉等鲜嫩醇香,特色五谷杂粮如小米、红面、豆面、玉米面等;作为榆次区传统的水果产区,后沟的梨、枣、葡萄、苹果等水果口味和质量俱佳。

总之,古村落资源除了可供游人欣赏、观摩及探究以外,还具有功能方面的现实性,即能够直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这在村落的发展和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文.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06.

历史遗产范文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文化载体

一、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并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有效进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的基本方针,并建立起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文明传承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蔡村是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内保存有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当今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均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蔡氏经过500多年繁衍生息,凝聚了丰富的书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传统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村依托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作用,以村庄为载体,文化为纽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了“发展三产,促进一产,推动二产”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了乡村精准脱贫,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的振兴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概况

(一)环水相依,风水灵气聚福地

蔡村环境及资源优越,是居住繁衍生息的绝佳胜地。古人选址讲究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山环水抱为佳,蔡村虽然地处平原,尚无任何山丘蔽挡,但是村庄东西南三面环水相依,具备绝佳的生态环境,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日照条件,有利于稻田耕种。从风水格局来看,村庄选址可谓风水宝地。风水上水是财富的象征,水若宽广,则表示财源来势宽广,财源滚滚,家中就会殷实富余,生活幸福美满。蔡村西面来水宽阔广大,平稳缓流,财源可观,东面去水水势平缓,家财不易消失。蔡村的选址布局符合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

(二)人杰地灵,书香文韵弘扬地

蔡村风水绝佳,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岭南风俗情调。故有“五百年的村落,五百年的文化,五百年的书香”的美誉。蔡村自古人才辈出,几百年来书香气绵延不熄,涌现出蔡子、蔡天泽、蔡士瞻、蔡凌霄等众多的文人志士。时至今日,蔡村书香气息依然代代相传,尊师重教之风依然盛行。蔡氏书院、太学第、大夫第、经元门、经元第等重要历史建筑,汇聚着蔡村历史文人的生活气息,彰显着蔡村人杰地灵,书香文明的特征。

(三)源远流长,民族文化荟萃地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蔡氏家族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源远流传的特色民族文化,其中民俗节庆、民间手工技艺、风俗习惯、地方戏剧等构成了蔡村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师公戏、丝弦戏等是区级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另外绣花布鞋、竹编、壮锦、哭嫁、婚房、坐月屋等传统手工艺及民族风俗,极具民族魅力和特色,洋溢着蔡村独特的民族特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形态存在,而现行的文化保护条例和法律法规大多强调对不可移动文物等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及针对性的保护规范及法律,因此在执行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执行力度不足。

(二)缺乏原真性,商业同质化严重

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头传述、表演活动、手工技艺等方式进行传承,缺乏固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传播速度快。由于缺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人工化和商业化在全国各地传播发展,而且由于缺乏对文化的完整理解而片面截取,导致同质化严重,导致文化丧失了特有的原真性,导致类似文化在全国各地以旅游商品的形态泛滥开来,随着时光推移和城市发展,人们逐渐淡忘了文化的发源地甚至文化原本的样子。

(三)缺乏传承人,文化面临失传困境

蔡村文化传承面临的最为突出问题是传承人缺失。目前村内人口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老一辈传统技艺传承人和年轻一辈在艺术审美、经济效率、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年轻一辈不再愿意承袭传统技艺,而是选择背井离乡去往城市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传统手艺缺乏继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另外,迫于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传统手艺人被迫放弃传统手艺而从事其他行业,进一步加剧了文化消失的风险。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一)加强管理,完善文化保护机制

对村庄的传统文化和传承人进行搜集和登记,并积极做好非遗的申报、档案建设工作;落实非遗在法律、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保护体系建设,积极引导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和申报,提高文化保护意识;编制非遗相关专项保护规划,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控制引导,打造“文化有法可依,文化有人管,文化有人护,文化有用处,文化可传承”的文化保护发展模式。政府扩大财政资金支持维护和管理,鼓励居民自主集资,设立专项修复、保护资金,对传承人以及文化设立专项保障资金。

(二)保护——发展——保护的循环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村庄发展的灵魂,是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村庄文化发展应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创新、研发、生产来传承文化经典,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村庄的发展。文化保护并非是将文化当作展览物锁进博物馆和展览馆进行展示,而是将其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乃至必需品才能得到真正传承和保护。蔡村围绕全域旅游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打造集书香文化体验、古宅游赏、民俗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厚重的城郊型乡村旅游景区,让凝固的价值变成活的财富,给村民增加了收入,促进村民保护的热情与动力,构筑村庄保护的常态化机制。

(三)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活化利用文化

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促进文化活化利用。规划设定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专项工程,开展文化保护项目工程,系统推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工作。第一,文化走进学堂,定期开办学堂,恢复学堂传统授课模式。利用蔡氏书院、经元第、进士第等书香文化浓厚的古宅院落开办国学讲堂、大学生户外文化培训基地等,向当地居民、学生及游客传授国学文化、儒家文化、耕读文化等,弘扬书香文化经典。第二,对空置古宅老宅进行修缮、翻新,开办农村文化体验馆、创意馆、展示馆、博物馆等;围绕富有特色文化的传统街巷,打造耕读巷、编艺巷、米酒巷、茶坊巷、客栈巷等特色传统文化长廊和文化街区,扩大文化展示和活化平台。第三,文旅结合,统筹村内及周边旅游产业分布,合理规划村庄游览线路,扩大文化体检交流平台,扩大文化传播途径。第四,鼓励传统技艺人不再兼营农业种植,开设店铺、研习班,将传统手工技艺市场化经营。第五,组建村庄歌舞表演队、文艺团体,将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四)加强村庄非物质文化品牌建设

非物质文化是村庄发展的一张名片,村庄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张名片。扩大招商渠道,鼓励企业进驻发展文创产业,村企联营,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共同打造村庄文化品牌;利用短视频、新闻、公众号、微博、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及平台宣传村庄书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传统饮食、民族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化知名度,建立属于蔡村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品牌,促进对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决不能让其被湮灭。提高村民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自主性,将是提高文化保护的最有力保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村民、政府及社会每一位公民的全面支持,要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正确处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依托旅游的发展,开展文化保护工程建设,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蔡村历史文化名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将为全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起到一个科学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明璐.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丛刊,2018,(11):121,123.

[2]兰会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以河南省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28-229.

[3]梁明珠,杨剑.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2(01):168-171.

[4]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历史遗产范文篇9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1.1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解放前、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1)解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开端。北京大学于1922年成立考古研究所,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此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局动荡,战争频发,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障碍。这个阶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政府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各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多为官僚住宅,其维护由个人出资;居民为了生存,开始自发对住宅进行修缮和维护。我国最早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便是由此慢慢开始发展。2)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奠定。解放后,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在资金上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与鼓励。这个阶段的公众参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政府的组织下,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政府将一些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提供给居民作为住宅使用,并鼓励和帮助居民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的投入与重视,奠定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基础。3)改革开放后———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在阮仪三、吴良镛先生等学者的推动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实践探索。此时的公众参与形式为“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作的旧区改造,如北京旧城的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见图1),主要的资金来源已由政府投资逐渐转为社会集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发商成为了改造主体,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在规划阶段加入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强调社会监督。图1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图2丽江古镇这个阶段,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民众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了历史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今后公众参与的进一步发展。

1.2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文化旅游热”的兴起,丽江(见图2)、凤凰、平遥(见图3)等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发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不仅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也使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传统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政府以及媒体的呼吁,我国民众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专家,更是当地居民的责任。政府也正式提出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并逐渐付诸于实践。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以及自发参与两种方式。1)由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阶段:编制前期,通过实地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当地基础资料以及居民的各种意见,编写“基础资料汇编”;文本编写阶段,强调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及管理,如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居民自主修复住宅建筑;规划编制完成后,政府会通过报刊、规划网站等途径对规划方案进行公示,以收集公众意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较为薄弱,加之政府对于相关信息的传递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除非涉及自身利益,否则民众对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公示的内容通常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民众自发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自发参与是居民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当规划方案与民众意愿冲突时,居民往往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抗争。例如,广州恩宁路改造事件。政府未公示规划方案直接对恩宁路启动拆迁,导致了后续一系列居民自发组织的抗争。随着公众舆论的扩大,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成立了由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多元力量组成的顾问小组,监督审查恩宁路改造更新项目。同时,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社会自组织逐渐形成,从不同方面推进恩宁路的保护。然而,由于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居民、政府、社会力量三方立场不一,很难达成共识,使得遗产保护缺乏持续动力。声势浩大的恩宁路改造事件虽未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但其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造模式,促进了公众参与渠道的开放,使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2.1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美国作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地,有着众多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机制。例如各地方政府主导历史遗产保护而非联邦政府,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历史保护国家信托组织(NationalTrustforHistoricPreservation),将“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民间力量”三者联合起来,承担政府无法承担的历史建筑管理工作。当政府财政紧缺时,会有众多的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组织,将私人捐赠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196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历史保护法》,自此,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之后,政府又将历史遗产的实际经营权交给民间保护组织,并给予其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2德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与国内现状有所不同,欧洲国家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在德国,历史建筑的所有者负责其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公众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基金会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德国联邦政府还设立了“历史遗产开放日”,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使得历史遗产的保护在社会上影响日益深远。此外,基金会还一直致力于关于遗产保护的青年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基金会组织的工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开展,是因为德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民间有强大的力量支持,同时,政府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3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为两类:一类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调查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为其保护提供资料与意见;另一类则由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组成,主要负责房屋建筑的维护、修缮和展示,以及传统手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专家学者协助当地居民,通过向政府反馈、呼吁等方法,促使政府决策的根本性转变。20世纪60年代的妻笼保护运动(见图4),使日本民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走向组织化。如今的“全国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就是由当时各地组织联合成立的“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发展而来。该联盟自1978年起,每年都组织各地居民举办研讨会,促使居民更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种依托于公众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活动,使规划设计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使居民的生活更美好、社区的环境更宜人。

2.4我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西方的民主理念深入人心,遗产保护运动由个人向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发展,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而在我国,高度集权的封建思想持续了近五千年,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我国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则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其次,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西方国家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公众参与中。

3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策略建议

3.1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中央政府应对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建立遗产保护的多层次责任体系,并积极推动权利的下放。加强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促使保护工作因地制宜的开展;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非盈利性的保护组织,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及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遗产保护的实践中。

3.2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由于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三方立场不一、缺乏沟通,少数利益代表的一元决策常常引来民众的抗议,导致项目难以进行。因此,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民间组织,代表公共利益参与历史遗产保护,建立起三方沟通的平台尤为必要。拥有专业知识及团队能力的公益组织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仅可以解答社区居民对规划方案、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疑问,还可以向政府、开发商反馈居民的诉求,督促政府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同时,公益组织的介入还可以建立起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目前,我国居民参与历史遗产的保护往往只关注自己眼前“一房一地”的利益,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常常视而不见。公益组织深入社区,运用其专业知识,通过开展、组织动员活动将社区居民团结起来,达成共识,更有利于社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3社区居民、团体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生活在历史遗产保护区内与周边的居民是与历史遗产保护最密切相关的人群,但由于其对于历史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以及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且积极性不高。首先,应加强遗产保护的教育,通过设立“历史遗产开放日”、媒体广告、公益展览、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激发民众对于自己居住生活的历史街区的自豪感,提高整个社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以立法手段,将保护遗产的责任分散到社会各阶层,使历史建筑的拥有者参与到遗产保护中,同时,政府应提供房屋修缮的专业指导意见以及建设资金补助。居民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了真正的决策权,很大程度提高了居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参与,这不单是顺应社会民主发展的趋势,更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虽然我国在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面上开始较晚,初期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政府人员、研究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多个科学、多个专业,如何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作者:杨隆治 单位:山西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丁枫.我国城市遗产保护民间力量的成长[J].城市建筑,2006(12):6-7.

[2]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4(19):27-28.

[3]刘垚,田银生,周可斌.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8):101-111.

[4]刘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重庆:重庆大学,2007.

历史遗产范文篇10

在历史的长河中,岐澳古道从发端到当下,历经的时间跨度并不能说很长。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岐澳古道的历史价值历久弥新,尤其是在我国整体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岐澳古道的研究价值愈发显得显著和迫切。(一)推动了文化交流相融.历经岁月洗礼的岐澳古道延绵百年,文脉深厚。在历史的长河中,岐澳古道犹如一条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商品、文化、人才传播到南洋,乃至海外各地,同时也把海外的多元文化带到了中山。岐澳古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当年的国道”,是内地与澳门乃至西方活跃经贸的见证。史志记载,香山县为广东古县,主要地域包括现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广州市、佛山市部分地区。经考证,历史上,香山、四邑乃至岭南的居民都曾经通过这条古道走到澳门去参与贸易交流,特别是清朝后期澳门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继港,岐澳古道更是推动了海内外文化交流相融。岐澳古道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一扇窗。沿着岐澳古道走出去的国人,在古道的尽头看见到了一个新世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思想,他们转头望向自己脑后的辫子,还有那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开始重新思索中国的未来。这条修筑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古道,年代并不算久远,但是这七十公里的路程却是当时那个蒙昧落后,闭关锁国、与世界文明深深隔绝的时代里,仅有的几条国人可以开眼看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二)成为了“孙中山文化”符号.“孙中山文化”被写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中,成为了我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如果要寻访“孙中山文化”的印记,岐澳古道是绕不开的注脚。斑驳的岐澳古道上烙印着中山近代的群英改变中国命运的足迹,在古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前山寨,如今仍留着一段古城墙,默默地记录着一段段光辉历史。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的前山寨,是当时清政府防范澳门葡萄牙军队的重要军事据点。辛亥革命期间,驻扎在前山寨的新军在同盟会澳门分会的策动下,成为推翻清朝在广东统治的主力之一。同盟会于1911年11月组织发动的前山新军起义,为光复香山和广东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古城墙如今所处的地方,就是前山中学,在这个已经有二百五十余年历史的学府旁,曾留下一条路和一座亭———一条逸仙路、一座中山亭,它们的名字渊源都离不开一个伟人———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5月27日,孙中山先生从澳门经岐澳古驿道回家乡翠亨村途中,在前山寨的恭都学堂(现在的前山中学)停留,他向乡民们分析了当前的革命形势,号召大家万众一心,建设国家,保卫国土。这场演讲燃起广大民众的爱国报国之情,演讲后,民众提议在“前山东城附郭”建一凉亭,纪念“孙中山首创民国之功”,该亭因而成为最早纪念孙中山的建筑物之一。(三)促进了粤澳经济的繁荣发展.岐澳古道被誉为“中山茶马古道”,是连接内地与澳门的重要纽带,见证了粤澳两地经贸往来,对两地的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生产产品结构的互补,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同时,岐澳古道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一条通道走廊,加速了中山乃至南粤大地与外界在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早在1553年,葡萄牙人强占澳门,就将岐澳古道作为商贸往来的重要基地。清代海禁后,对外口岸就只剩广州,澳门也就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中转站。来往于岐澳古驿道的,除了香山民众,广州甚至粤北、粤西的商人,西方商人和传教士,还有各路希望出洋打拼的冒险家与拓荒者。沿着岐澳古驿道走出去的,有瓷器、茶叶和丝绸,而沿着岐澳古驿道引进来的,则是西方的物产和先进思想。因此,守旧的中国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一部分就是由岐澳古驿道开始的。经济往来的同时,文化交流也蕴含其中。香山乃至南粤大地的经贸形态,成为中国最早向近现代经济转型之地。甚至多年后的今天,珠三角和广东省这里仍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已经成为了与世界文明、经济接轨的最前线。

二、岐澳古道活化利用的现实意义

综观这条香山的茶马古道,不难发现,其内涵已经包括了文化交流、区域经济、政治变迁、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下,岐澳古道的活化利用和再开发的现实意义,已经显得尤为必要。(一)启示着当前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岐澳古道和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闯关东和走西口一样,都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人们不甘于清贫努力改变命运的时代象征。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岐澳古道,为生计、为前途、为革命,走出去开眼看世界,因此更多的人走了出去,更多的物质进行了交易,更多的新鲜观念进行了碰撞。可以说,当时的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那个年代的开放与发展。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在当代研究岐澳古道,首先就是要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将岐澳古道所具有的改革开放的研究价值彰显出来。这也启示着,在任何年代,固步自封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是最终科学正确的选择。(二)启发着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文章.岐澳古道算是粤澳两地最早交流、粤澳一体化发展的发端。岐澳古道曾经是当时的香山县居民除水路以外的另一种来往于澳门之间的出行方式,沿着70多公里的古驿道,从香山县到澳门仅需一天的时间,因此这里成为当时小商小贩们去澳门兜售货物的最佳路线。资金、人员和货物在石岐与澳门之间流通,把粤澳两地的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前旅居澳门的中山籍乡亲有16万人,约占澳门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先辈中的大部分是沿着岐澳古道走去澳门,然后就慢慢地在那里定居下来。时隔数百年之后,粤澳两地的共同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重大历史机遇。(三)启迪着坚定走一条乡村振兴战略之路.当前,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百年来未有之巨变,乡村振兴作为中央和国务院重大战略,正在为中国乡村带来深刻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香山人郑彼岸曾写过长诗《走翠微》,记录着岐澳古道上那些来自乡村为了生计而来回奔波的艰辛行者。岐澳古道一头连着澳门,一头连的是旧中国下的农村和农民。显而易见的是,当时的乡村没有产业,所以农民就不得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乡村就会成为永远留不住乡愁的地方,乡村发展也更加留不住人才。旧中国时的乡村治理,通过岐澳古道可见一斑。

三、岐澳古道活化利用的现实举措

有专家认为,岐澳古道藏着旧时香山与半部中国近代史。2017年3月底,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在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期间建议,“结合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以古驿道、绿道、村道和省道串通,将原岐澳古道提升为‘香山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线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岐澳古道的研究价值逐渐显现,近年来社会上和业界内对其活化利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开展古驿道智能展示服务.利用VR等新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如岐澳古道的相关高清图片、三维数据等都可以借助VR技术来进行历史人文的故事讲述和视频演绎,构建集知识普及、历史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古驿道文化资源虚实展示长廊,开展线上线下数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示范,设计开发古遗址智慧博物馆、古遗址百科知识库的综合展示和服务平台,提供文化遗产资源虚实互动、旅游地理信息导引、旅游产品营销、线上线下演出等一站式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增加互动环节和娱乐元素,调动参观者的兴趣,来实现高精度、交互性强、受众广的古驿道遗产展示方式。(二)构建特色旅游格局.对于岐澳古道不同路段,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对于五桂山段的古驿道以保护性修复其本体,还原其历史风貌为基础,以“古道+红道+绿道”立体式旅游线路为打造思路,努力构建“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各具特色的五桂山全域的旅游格局。依托古道开展如越野跑、自行车越野、攀岩等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需求,带动沿线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将旅游变成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体验诉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旅游者的体验性、带入感。位于三乡镇的岐澳古道遗址以打造“乡村旅游”线路为特色,在名人故居零星散落的村落间,用“旅游、展览、游学”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入流量,盘活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村落生活环境,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三)筑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澳门自古以来是香山的一部分,岐澳古道作为澳门与内地血脉相连的重要见证,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深挖掘古道历史人文资源,并与周边的环境资源相结合,将岐澳古道的文化脉络展现于世人面前,让公众在岐澳古道中认识其作为连接内地与澳门的纽带和桥梁的历史,体会国人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通过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旅游、展览、游学”活动,组织港澳同胞走进岐澳古道,寻访中山与澳门同文同脉、一衣带水的历史足迹,有助于加强粤澳文化交流,增强港澳同胞特别是港澳青少年民族认同感。(四)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山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是激发广大民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宣讲中国故事,传述中山故事的灵感来源,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岐澳古道的活化利用研究,需要紧密结合五桂山脉以及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古氏宗祠(珠江纵队司令部)、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等红色革命资源,开发系列重温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增强四个自信、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重要载体。一条岐澳古驿道,半部香山近代史。岐澳古道是近代中国连接中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通过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研究,让古道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把古道建设与粤澳合作、乡村振兴、全民健身等结合起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和美中山建设。注释①引自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唐曦文、梅欣、叶青:岭探寻南粤文明复兴之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介[J].南方建筑,2017(6).

[2]王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当代转化———以潇贺古道古村落建筑文化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4).

[3]彭星霖:茶马古道的历史解析与价值探讨[J].福建茶叶,2016(12).

[4]邓泽平、张河清、王蕾蕾:南粤古驿道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开发研究———基于8条示范段的实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

[5]游中山岐澳古道,探寻“群英故里”文化遗产[OL].网易,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