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4:06:42

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范文篇1

历史意识无声地浸染着初唐文学。首先是文学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史鉴意识,特别是政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初唐君臣在平素的政治生活中就是经常援史为例,到论政、议政提笔而为章表疏奏时,自然而然也是以史为说,这些都无庸细论;不过这些政论文的思维方式却值得注意,比如魏徵《论时政疏》第三疏中的一段文字:且我之所代,实在有隋。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以隋氏之府藏,譬今日之资储;以隋氏之甲兵,况当今之士马;以隋氏之户口,校今时之百姓,度长比大,曾何等级?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非微而难察也。然鲜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车之辙何哉?在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之所致也。昔隋氏之未乱,自谓必无乱;隋氏之未亡,自谓必不亡,所以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至於将加戮辱,竟未悟其灭亡之所由也,可不哀哉?[4]在这里,强烈的史鉴意识已经取代了所有其它理性的思考,使一切判断都变得如此简单而清晰:一切都从现实出发,历史不过是用来照亮现实的一面镜子。隋之亡、唐之兴是否还有其它更为深刻的原因和理由?只要和现实无关,那就无关紧要。这种直观而醒豁的历史思维方式被唐初君臣运用得十分娴熟而有效,自然也成了唐初文人创作时最为突出的思维方式。读魏徵的《论时政疏》《论治道疏》《十渐疏》,马周的《上太宗疏》《陈时政疏》、孙伏伽《陈三事疏》诸文,无不如此。其实不仅文如此,诗也一样。唐太宗曾“为诗一篇,追思往古理乱之道”(《贞观政要》卷三《任贤》),又有《咏司马彪〈续汉书〉》(见《全唐诗》卷一),诗歌成了另一种论史的形式。他的《帝京篇十首》组诗,其实也是这种史鉴思维的产物。组诗序中说得非常清楚“:以万几之暇,游息艺文”,意欲“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弄清“以人从欲,乱于大道”之理,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整组诗都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展开,处处是今与古的对比,历史确实像一面镜子似的照见了眼前的是与非:帝京的雄壮绮丽,写的是“麟阁之可玩”,这是在与“江海之滨”“、山陵之间”的游乐相对比;禁苑追逸趣,是与周穆王的“万里赏瑶池”相对比;翠渚兰桡,是与汉武帝的汾河宴乐相对比;建章欢赏,是与悬圃对神仙相对比,最后又总揽归于正道。从这组诗来看,诗人的内心是约束的,而不是放纵的;是抑制的,而不是无所底止的。不过,细加考较,初唐文学历史意识的表现并非一律,而是既有题材、体裁、作家之不同,更有时代之变化。

从变化的角度来说,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高祖、太宗时期),政治、历史、文学三位一体,政治在历史视域中展开,发而为文学,所以文学就兼具了政治和历史的双重品格:历史作为现实的隐喻而出现在文学里,文学则借助于这一隐喻强化了自己与现实政治的密切关系。以咏史、怀古诗为例:王珪《咏汉高祖》写汉高祖乘运跃麟,贵有天下的故事,李百药《谒汉高庙》写汉高祖“干戈革宇内,声教尽寰中”的丰功伟业,都分明有唐初开国君主的影子;魏徵《赋西汉》写楚汉争霸天下,王珪《咏淮阴侯》借咏韩信来隐喻现实,这些诗或颂美,或批判,或慷慨,或忧惧,在历史的隐喻中展开了文学的现实政治思考②。后期(高宗、武后至中宗、睿宗时期)是前一时期的延续,但又有了许多新变。其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仍以咏史、怀古诗为例:其一,前期的咏史、怀古诗与政治密切相关,无论是颂美新王朝,还是讽谕政治,抑或是感慨、忧惧,无不与诗人那段兴亡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与现实政治相关,以史为鉴的意识是自觉而强烈的,所以他们的创作与其说是文学的,倒不如说是政治的或历史的更恰切些。但是进入后期就不同了,诗人有意无意间将历史兴亡之感从政治领域引向文学领域,史鉴意识在悄然褪色,感伤的情态有增而无减,并在与政治的疏离中逐渐为文学的或审美的品味所取代。举一个细节就可以说明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前期的咏史、怀古诗也有感伤,也有文学性的描写,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了对历史兴亡原因探求的强烈欲望:王珪《咏汉高祖》写汉高祖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为“运”(“乘运以跃鳞”),二是因为兵(“手奋三尺剑”),三是因为秦“无道”(“西灭无道秦”),四是因为有一群文臣武将(“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如此看去,这分明是史论,哪里还像诗?但到了后期,类似的思考逐渐减少,悲剧感、幻灭感、凄清氛围、感伤情调,这些审美因子和文学成份成了诗之核心,也成了诗人情之所钟“: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刘希夷《蜀城怀古》)“,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刘希夷《洛川怀古》)。文学意味都是很浓的。

在观照历史中,他们有意识地去突出其变化,使前、后相形,构成强烈的对比,造成震撼心灵的效果,如吴少微的《过汉故城》,写汉高祖打下天下后是“何其赫盛隆”,但衰落时却是“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了,一咏三叹,悲怆感伤。李峤的《汾阴行》(《全唐诗》卷五十七)也是如此,盛时的“宾延万灵朝九戎”和衰时的“千龄人事一朝空……坛场宫馆尽蒿蓬”构成强烈对比,然后以浓郁的笔调写出诗人的感伤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诗以赋的笔法来写,极尽排比铺饰之能事,情调凄凉而又不失华美绚丽。其实排比铺陈的赋法几乎成了引领文学走出政治泥淖的最典型手法,像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临高台》、宋之问的《谒禹庙》、徐彦伯的《比干墓》等。因为在这种反复吟唱、不断咀嚼中,悲剧才超越了功利,审美才得到了升华。其二,将咏史、怀古与个体生命联系起来,咏叹身世,抒写抱负,感慨遭遇,承继的是左思《咏史》的传统。①这可以卢照邻、陈子昂等人为代表。卢照邻《咏史四首》分咏汉代四个人物:季布、郭林宗、郑太、朱云,此四者,皆非常之人也,而为诗人所心折:“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诗中再三致意焉。既是吟咏历史,又是自咏怀抱。如果说卢照邻诗中所显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的话,那么,当陈子昂登上蓟丘览古时,触目所见,感发更多的则是无奈、幽怨和惆怅“: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燕昭王》)。这些与前期相区别的新变也透露出盛唐诗的一些消息。

历史既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存在,又是生命主体的存在。因此,在历史意识滋乳下的初唐文才学表现出如此浓郁的时空意识和生命意识。咏史、怀古以及登临、揽古等类型的诗歌自不必论,即使在其它类型的诗歌中,这一意识也普遍存在。比如唐太宗,总是将诗意的空间置于历史的时空里,诗人身在唐初,而诗思却回溯到遥远的历史深处,一些历史场景和历史传统的典型记忆,唐尧、虞舜、周文武、汉高祖等前代帝王的形象,隋唐之际的战争场景等,总是很清晰地出现在诗里。在初唐另外一些诗人身上也是如此,“怀古空延伫,叹逝将何言!”(刘孝孙《早发成皋望河》)这是在行役中的生命感慨“;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云?”(李峤《送司马先生》)这是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识;“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刘孝孙《咏笛》)这是在咏物诗中的时间意识。还可以举一些极端的例子,比如奉和应制诗,这是历来被文学史家看成是最为应景的文字,即使在这些最为应景的文字中,也经常以时间为说“: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袁朗《秋日应诏》)、“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上官仪《咏雪应诏》)。虽然这些诗不过是游宴享乐中的文雅点缀,难免颂圣、谄媚的嫌疑,但是时空意识的加入毕竟使它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功名意识可以说是生命意识的另一种延伸和表现,历史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必然引动功名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正因为如此,在初唐文学中“,立功”、“勒石”、“扬名”“、不朽”这样一些字眼儿才会出现在几乎所有文人的笔下:“道契君臣合,时来名位张”(王珪《咏淮阴侯》)、“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窦威《出塞曲》)、“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张宣明《使至三姓咽面》)、“二庭无岁月,百战有功勋”、“何言投笔去,终作勒名回”(沈佺期《塞北二首》其一、其二)。尤其是初唐四杰,立功不朽、名垂青史的价值取向已经刺激得他们热血沸腾,王勃说:“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思春赋》)杨炯说:“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出塞》)卢照邻说:“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咏史四首》其一)“荣”者非他,青史留名之谓也。“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其四)不但令人想像所咏古人风采,也令人想像咏诗人的慷慨心志。骆宾王内心躁动不安,强烈的功名心和不得一伸的压抑使他几乎垮掉,这也是四杰中表现得异常突出的一个,他在赋里说:“所耻者没而无称,所贵者存而不朽”(《灵泉赋》),诗中的功名意识更是俯拾即是“:釣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叙寄员半千》)、“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历史意识范文篇2

情感意识指的是情感程度,重点涵盖人的荣誉感、美感、道德感等。情感意识也是人以情感作为视角评价与理解一系列的社会、自然现象,也就是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体现出的情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文本中的一些事例可以让学生的心理世界与情感出现改变,从而推动学生逐步地确立意识形态、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这一系列的事件与历史人物实现自身荣誉感、美感、道德感的健全。从本质上来讲,这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对策

1.真正地转变教学思想。一是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要素,协调好认知教育跟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真正地改变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二是历史教师的情感素质也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实现自我宗教感、道德感、美感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做好示范。2.更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应当选用合理与科学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应当立足于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都涵盖于初中历史教材中,像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孟子的威武不屈、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教师在讲解这一系列内容的情况下,应当结合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感染,以使学生感受到高贵的美感,从而以他们作为榜样。并且,透过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二是应当以正确的方法与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与观点看待社会问题,像是李世民概况了隋亡的经验,明确了务必有危机感,从而使“贞观之治”出现。三是教师应当营造相应的历史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营造历史情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播放影视《甲午风云》,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清朝的没落,让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四是教师应激励学生观察历史与调查社会。学生在观察历史的基础上,可以感受到历史带给自身的真挚体会,像是在参观历史博物馆中能够铭记国家的屈辱历史,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五是组织历史辩论赛。结合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历史问题持辩证的观点,从而更加清楚地把握历史。3.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来讲,需要尽量地使历史教学课堂变成一种学生丰富的人生感悟、快乐的情绪生活。高尚的道德生活。一是教师应当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应当具备形象、生动的特点,从而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历史教学情境中。二是教师应当灵活地设计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应结合教学课堂的改变,适宜地设计有效的历史问题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完全地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气氛中,以情境活跃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情感感悟。对于历史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讲,能够跟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再现教学情境,也能够通过实物对情境进行演示,还能够通过历史人物的扮演与图画等形式再现教学情境等。倘若使学生融入到历史中,做古人所做、思古人所思,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探究历史,最终拉近历史跟学生间的距离。三是教师应当选用适宜的历史教学片段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像是教师在讲解岳飞抗金的过程中,在介绍到岳飞打败金兀术而乘胜前进的情况下,学生会欢呼雀跃,而在介绍到岳飞被迫班师回朝而葬送抗金好形势的情况下,学生会感觉悲痛和发出遗憾。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及一切为了学生”,缺少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有效地统一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态度、情感等,务必真正地转变教学思想,更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以及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学生文化素养、人性、人格的升华,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体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史明智”和“以史为鉴”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姜宝芹.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历史意识范文篇3

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1〕

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各国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由国家教委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并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各有关部分将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教学提出“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使他们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以及“能运用所学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正确观察和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提出“要树立奋发向上、积极改革、追赶先进的精神”、“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以及“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国历史教育目标的构成中,也提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考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研究连续性和变化性的,对当前和将来的每个问题,也只能以那些在历史上已发生过的事件和人们的看法为依据,加以理解和认识。这些看法,决定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方式”。〔2〕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使中学生“认识各时代对于今日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使之从其所处时代与本地区的关系上去理解现在所继承的文化遗产,养成爱护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态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高中历史课的目标为“加深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和生活、文化领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具有对国际社会能主动适应的民主和平的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需的自觉性和素质”。〔3〕可见,各国历史教育目标均十分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这是因为,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过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另外,意识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同时,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渗透着思想教育的要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等等,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近年来,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并实验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日本西谷稔教授在其1982年出版的《历史教授学》一书中,专题介绍了1973年的一次中小学生历史意识调查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中,介绍高中学生对十五年战争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材料。我国上海的几位历史教师在1992年对中学生历史意识作了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和论文《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初探》。我国台湾地区则有黄俊杰教授1982年在一次中学历史教育研讨会上所作《历史教育与历史意识的培育》的专题演讲。此外还有徐雪霞教授1988年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意识的分析》等。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遍的重视,除了其本身在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青年以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的薄弱。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历史意识被学生接纳吸收的程度如何?证之今日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言行,无可讳言是贫乏的、低落的。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坏古迹,醉心外来文化而不知取舍;在思想上,台独邪说谬行疑惑大众,扰乱心理;在商场上,仿冒猖獗、套汇移民、恶性倒闭等事例屡见不鲜;在生活上,奢靡浮华无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见所闻无所认同于炎黄祖先,无所认同于伦理道德。”〔4〕黄俊杰教授在1994年6月的一篇短论中指出:“造成这个时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为复杂,但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只生存在‘现在’的此时此地,他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更是毫无展望。……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心胸浅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这些人在少壮求学时代,未能经由历史教育而培育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的俘虏’而不自知!”〔5〕从其他几处调查的情况看亦不乐观。例如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关于高中生对“十五年战争”(1930—1945年)认识的调查中,157名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表示“知道的”仅48人(31%),“近期才知道的”30人(19%),而“不知道的”有79人(50%);在另一次对88名学生的调查中,对南京大屠杀知道的仅41人(47%):说明这些高中生有一半以上是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当被问及太平洋战争是何性质的战争时,88名学生中认为“日本进攻其他国家的”仅43人,也不到一半,其中竟然有12人(14%)认为是“解放亚洲”或“日本自卫”(各6人)〔6〕。上海某区在对12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有90人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的”(75%),另12人(10%)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回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仅18人(15%)。在被问到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时,虽有79人(66%)回答“历史发展有规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时有,有时无”,有7人(5.8%)回答“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在对战争问题的调查中,这120名高中生有30人认为正义战争的标准是“符合本地区人民利益”(25%),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实力”(58人,占48.3%)。在对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251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因为有34%的学生回答只是“不损坏”或“与己无关”。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和历史考察能力的低下,这些无不说明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无论是课程开设的合理性,或是教材编写的适用性,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单一的必修课程结构的突破,有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增强。从调查资料所显示的情况看,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历史知识面的拓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活动课则更为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综合型“社会”课的开设,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与环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教育。”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极有好处。另外,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研究不同,有些内容,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是必要的,或者是允许的,因为它有助于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却并不重要,或未必合适。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历史意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最近,在一出谴责南京大屠杀的朗诵剧中,结尾时这样说道:让悲剧不再发生,让历史不再重演,这是今天对昨天的承诺,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纪念。这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的反映。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努力培植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下一代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1〕胡昌智《历史知识与社会变迁》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25页。

〔2〕〔3〕参见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4页。

〔4〕徐雪霞《光复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变迁及意识形态分析》南一书局1988年版,第138页。

〔5〕黄俊杰《以历史智慧拓展生命的境界》,载《清华历史教学》1994年6月号。

〔6〕[日]石山久男《十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日文版)第14—17页。

历史意识范文篇4

一、初中历史的特点

历史是有关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活动的一门人文科学。初中阶段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历史教学来提高学生素质是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战略的全面实施,初中历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思想、道德、价值、人生、世界等的理解和总结,是中国人对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实践积累。历史的传承逐渐形成了被广大中国人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例如: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绘画、刺绣、剪纸武术等等……可以说,中国历史渗透进了我们民族文化及重大事件的点点滴滴。历史学是主观认识和历史客体结合起来的,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开阔人生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智慧。初中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培养,有利于初中学生探寻思维、开拓精神的激励,有利于塑造历史情感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

1.教师在历史课堂确定情感意识培养目标。要想有效激励学生历史情感意识,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有意识设定好情感培养目标,确定明确的教学方法及方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情感意识走向。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预先设定情感教育目标,包括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及情感意识等,借助历史任务的丰功伟绩、精神意志及奉献精神,激励学生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中国历史文化渊源悠久,知得学生们欣赏借鉴,感受文化的灿烂传承,进而明辨是非,团结有爱,具备衡量问题的道德准线。这种教学目标需要在教材融入释放,也需要课后结合理论实践,将理智与情感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利用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培养情感意识。众所周知,人类学习的源动力来自于对事物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典故、诗词、歌曲、数字等等丰富多彩的知识点来激活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具备了兴趣就会自主探索人物事件的内在关系,进而学习历史知识,感知历史中渗透的情感意识。比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结合“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的讲解,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内在关联,同时还能够懂得历史人物处事的情感方式。也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去追问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情商发育。这既是历史知识也是精典的文学作品,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重要素材。3.借助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树立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中学生世界观的培养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在社会中自身的体验,尤其是学习历史教科书中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历史性事件、重大的发明发现,对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影响最大。初中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可以正确认识世界及各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历史事件总会一些惊人相似的地方或事件出现,通过历史的学习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隐藏在历史中的许多社会发展奥秘,预测出社会前进的未来方向,这也就是历史对人类世界观最大的影响和贡献。历史教学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把前人的生活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包括历史中成功的案例和痛苦的失败,历史教科书中汇聚了人类宝贵的经验和才识。比如:在中国历史的学习时,学生能感受到民族的伟大,同时为那段历史的辉煌而自豪;每当学到抗日战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中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和迫害可唤醒学生的民族尊严;在见证了中共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小康社会的时候,便进一步坚定了学生爱国的信念,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对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全社会都必须意识到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这正是在塑造学生情感意识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老师多准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培养对历史学生的兴趣,有意识的激发情感意识,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历史意识范文篇5

新课标在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中,包含公民价值在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地位日益凸显。如今,各国普遍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与自信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养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学校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对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有深刻认识,以及拥有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行动能力,是历史教育肩负的重任。直面公民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以历史为依托,通过创设各种历史情境,设计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培养行动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呢?

一、以历史教材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结合点为抓手

每学期开始教师应认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历史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素材,找到历史教材和公民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两者的“结合点”,精选典型、生动的案例或活动,力求使渗透的内容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达到理想的目的。历史学科内容丰富,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历史教育需要有个大视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搜集历史图片及音像资料,广泛涉猎,以增加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理解社会的能力,这对学习历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实践公民意识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历史学习为契机,丰富历史知识,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师还应通过合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来充实公民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引导学生互助合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公民享有人人平等的权利,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因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问题探究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永远拥有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并养成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意识。

三、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

在现代历史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进入了课堂。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

四、全方位联系生活提取有效信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

历史意识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意识;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来说,其主要的目标已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重视学生的高技能和高智能的培养扩展到了学生的情感意识的培养,这与当下的时展是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教学大纲有一个全面、有效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情感意识教育做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教育和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科学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需要与时代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对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来说,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并且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历史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当下,需要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数量进行相应的丰富,不断拓展其知识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帮助,引导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等。在现代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行充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和趋势。在学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情感意识的培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保证。历史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时代感和故事感等,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受了无数的事情,多种感情交织混杂,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的培养过程中,这些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其至关重要的素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

1.教师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相应的改革,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对于教学的质量和侠侣来说,教学理念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当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相应的凸显,反而是将相应的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并没有与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没有一定的主动性,无法进行相应的选择,只能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不到有效的调动,无法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培养情感意识。对情感意识做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需要摆正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历史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其中隐含着多种情感因素,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发现,有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2.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工作的落实的过程中,教学手段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方法和措施,对于情感意识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不是全部的教学手段都能够与情感意识培养工作的落实相适应的。对于教育者来说,需要对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对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做出做好的选择,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和历史故事进行全面的结合,在给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传递出相应的知识,使得学生和历史人物之间产生相同的情感。同时,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普及,需要使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将相应的影片播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3.对于教师来说,还有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这是传授历史知识的主战场。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需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重视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培养情感意识,为其提供重要的保障。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必须要重视起艺术性的提升,从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到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

三、结束语

通过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发现,通过初中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情感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要要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做到足够的重视,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相应的转变,与时展相适应。

作者:赵文华 单位:河北省献县第二中学

历史意识范文篇7

一、教学案例:“求真”还是“伪真”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历史教师开课的常择内容。因此笔者有幸多次聆听这一课的讲授,但听后却颇多疑惑。以下就是笔者听课时的两个局部案例展示。教学案例一:A老师在讲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九一八事变这一内容时,为了证明教科书上“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5]这一结论时选用了教科书的史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给张学良密电[6]A老师对教科书上的史料绝对相信,因此自信地得出“下令不抵抗”这一结论。教学案例二:B老师在讲授这一课时,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张学良的三次抉择。第一次抉择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要不要抵抗?B老师讲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面对国土遭受侵略和父亲被日本人炸死的国难家仇,按人之常情肯定会选择抵抗,但为什么会选择不抵抗呢?B老师出示了以下史料:材料二:“日军此举,不过寻常挑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日军缴械任其缴,入营任其入。”——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依B老师的分析,张学良不抵抗是因为要服从中央的命令,从而导致东北被日本侵占。加上后来张学良为抗日发动兵谏,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监禁的命运,B老师引导学生得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张学良表现出服从中央,爱国,为抗日而不顾个人安危等各种优良品质。在上述教学过程中,A老师和B老师都使用了史料,都试图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求真”意识。但细细分析,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纰漏。先分析A老师。首先,教科书上的史料绝对正确吗?细心一点的老师可以发现,这段史料在引用时并未标明时间,不能确定密电张学良的时间。实际上,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笔者发现这段史料来自于1960年张学良机要秘书洪钫的回忆录。他回忆到这段电文是1931年8月16日致张学良的“铣电”。这则电报是否存在,在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其次,假设这份电报真的存在,时间却是1931年8月16日。那么,一个多月前的一份“密电”就能代表九一八事变后的正式命令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选用这样的史料来论证结论,其不严密性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部编历史教材中[7],“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这一结论已经不再出现。再分析B老师。首先,B老师引用的史料也没有标注时间。因此我们也无从知晓国民政府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何时做出的不抵抗决定。如果决定是在九一八事变当天,张学良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且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丧就是国民党政府的过错。但如果电文的时间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几天,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就不只是服从中央这么简单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到国民政府下命令之前这段时间,张学良可以自我选择。其次,对于中央的命令,张学良不一定完全服从。因为当时的东北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张学良与实质上是各自独立的军政集团首领间的平行盟友关系[8],如果张学良本人不想执行不抵抗政策,完全可以不执行。因此仅靠材料二,我们无法做出完整而合理的推断。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也需要运用多种材料来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依赖国联的思想尚未完全幻灭;依靠中央,寄希望于全国抗战;畏惧日本军力,低估国民力量;保存东北军的实力以及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等。[9]可见,并非运用史料就是求真,选择合适的史料而且进行正确地解读才是求真,不然只能是“伪真”。

二、求真意识的培养策略

史料教学是求真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批判质疑是前提。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对于任何权威都不能随意盲从,当然也包括教科书上的史料和结论。“教师如果没有疑惑,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品质,那么就会臣服于教材,视教材为不容逾越的规范而画地为牢。”[10]只有教师具有批判质疑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求真意识。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质疑精神呢?笔者以为,教师应利用各种时间关注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阅读最新出版的专业书籍和学术杂志,尤其是与课程标准有关的内容,及时更新教科书上的内容。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课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和张学良。在阅读相关材料后就会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与教科书上的结论并不一致。比如九一八事变后,到底谁先不抵抗,是还是张学良?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九一八事变后,没有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令,不抵抗令出自张学良之口。[11]那么为什么是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又是什么?教科书上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有没有历史依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其次,精选史料是保障。中国近代史史料丰富多样,但也鱼龙混杂,真假兼有。初中历史的基础性决定了史料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选史料,辨伪存真,详细考证。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较为可信的史料,而且所引用史料最好要注明具体出处和时间,从而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如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部分史料就没有注明具体出处和时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给张学良密电对于这样的史料,教师在运用时就需要查出其具体出处并了解该史料的类型。经查实,这一史料的来源是1960年张学良机要秘书洪钫的回忆录。他回忆这是1931年8月16日曾致张学良的“铣电”。因这个“铣电”的来源是非当事人回忆录,其真实性历来受人质疑。所以用这样的史料来论证,证据显然并不充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需要选择多个而且是涉及当事人的史料。九一八事变当晚,是下令不抵抗还是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自己做的不抵抗决定,需要听听张学良本人的说法。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曾采访晚年的张学良,张学良就承认不抵抗命令并不是中央下达的,“我要郑重地说明的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替我洗刷,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不是的,绝对不是的。”[12]张学良晚年的口述史料与“铣电”相比,就是一手史料,会更加可信。再次,正确解释是关键。历史是复杂的,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并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选取不同视角的史料,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解释历史的复杂性,在多元价值下初步培育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有时我们找不到历史的真相是因为我们在“盲人摸象”。

历史意识范文篇8

纵观中国科技发现史,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有着四大发明等光辉科技成就的国度,却没有出现近代科学。原因究竟在哪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科技意识的淡薄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典型的伦理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道轻器”。“重道”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着眼于协调人伦和人际关系,强调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对自然的探索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而隋唐以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愈加迫使人们把精力放在道德的完善和仕途的发迹上,学而优则仕成为求知的唯一目标,少有人去钻研科学技术。这就形成了一套远离外部客观世界的文化体系和思想渊源,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道”容易导致政治功利主义,认为凡是与军国政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学问,都是没有用的。绝对的以“国家实用”为主,这就使科学技术长期无法从伦理道德和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自由、独立地发展。功利主义必然导致求实用重经验倾向的出现和发展,天文历法用来为皇朝的“承天授命”作论证,指南针的技术用于察看风水,以求得上天的神助,炼丹家终其一生都想炼出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以保佑“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火药用来制造烟花爆竹,以求装点和粉饰太平。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局限人们思维的升华,而重经验则使得中国科技更多的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缺少科学理论的探讨,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重道”和“轻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轻器”是指轻视科学理论和生产工艺,把不能直接有助于“治国之道”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艺统统斥之为“雕虫小技”、“奇器淫巧”,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探讨的人,尤其是直接从事生产技艺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敬和重视,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他们有的只得依附于封建官吏,而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能落得个“不与士齿”的结局。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多少人会专心于科技的研究、发明和创造呢?类似中国古代社会的这种现象,在欧洲中世纪也曾经出现过。在基督教会的长期严格控制的禁锢之下,欧洲的科学技术暗淡无光。僧侣们大肆推行蒙昧主义,教皇格里哥里就曾露骨地说:“不学无术是真正虔诚的母亲。”因此,一切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天主教条、教义为准则,为神学服务,否则就会被当作“异端”而受到残酷迫害。恩格斯指出,那时“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线,因此根本就不是科学”。这一“漫长黑夜”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出现转机,科学才“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对科学的解放,在于它从意识形态上向封建统治发出了尖锐的挑战,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科学应有的地位,西方近代文明由此开始。在中国,“重道轻器”的儒学传统也受到了五四先驱们的猛烈抨击。然而,由于我国有着漫长而沉重的封建专制的历史,传统是顽固的,它在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上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历史与传统和“左”的思想结合在一起,造成的遗毒更是难以在短时期内通过一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便彻底肃清。以官本位和金钱标准来衡量知识价值的大小,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愚昧与教条的普遍存在和长期盛行,伪科学的不断出现,等等,这些现象说明,扫除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影响,任重道远。回顾中外科技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科技意识是与宗教和迷信、愚昧和教条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科技意识是宗教和迷信的天敌,是愚昧和教条的克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中外文化的比较,摈弃宗教和迷信的思想,扫除愚昧和教条的阴霾,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让科学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科学的良好风气,这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历史教学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认识科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进一步确立和巩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直接引起了产业大变革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发端于英国的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真正确立起来,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以电力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向垄断阶段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规模、深度和影响都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原子能和信息化的时代。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他们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是“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伟大杠杆”,对当时方兴未艾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了解科技进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的理解,从而使这一观念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历史教学在这一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别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学习古今中外科学家坚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进一步确立和巩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项科技发明和科技创造,科技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都与科学家坚毅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分不开。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穷尽毕生精力,披阅800余家著作,详细评注医书270余部、药书40余部,积累了上千万字的笔记资料,并到北京、河南、江西、南京等地实地考察,访问了成千上万的群众,遍采各种草药,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动员全家老小,花了3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附处方11096则,插图1000多幅,书中对每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并订正了历史相沿的许多错误。如此复杂艰巨的工作,李时珍所付出的心血可以想见。据史书记载,当李时珍写完书准备把它献给朝廷时,突然去世。李时珍是为完成《本草纲目》这一药物学发展史上的鸿篇巨制而累死的。意大利杰出的天文学家布鲁诺,继承并捍卫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遭到教会的残酷迫害,被迫流亡国外15年,回国之后又被捕入狱,在宗教法庭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之下,他坚贞不屈,公然揭露教皇和经院哲学家的罪恶与伪善,经过7年囚禁,布鲁诺被判处以“不流血的任何处理”,最后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宣判死刑时,他怒斥法官,“你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感到恐惧”,临刑时,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纪会知道我的价值。未来的世纪知道我的价值,这价值不仅体现在他的科学成就上,更体现在他为科学真理而斗争和献身的精神上。这种精神是激励后来的人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强劲动力。

了解中国科技和世界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振兴科技的民族自信心、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历史意识范文篇9

有人称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反映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知识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历史知识多样性、不重复性的特征,也为历史教师心理角色扮演多样化提供了前提。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缺乏角色意识,不具有按照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应的一套行为方式去实施自己的角色行为,就难以体现历史的韵味,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角色效应,更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他们相应的历史感。缺乏心理角色的讲授只能是说教式的模式化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难以形成强烈的历史情境与氛围,这样的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只有博大精深,才能深入浅出。

二、历史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是上好历史课的重要保证

对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中专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的间接性,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神入”历史,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示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历史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要求其应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不应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讲授历史知识,要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难。教师只有走进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氛围之中。这需要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三、历史教师心理角色的多样性是其角色特征的突出表现

历史知识丰富多姿的特征,使教师所承担的心理角色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在教学中,历史教师所扮演的心理角色之多,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在人物众多、过程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这种多样性的角色特征则更为明显。如讲授《》一节课,人物众多,各具特征,整个事件曲折复杂,一波三折,历史教师不仅要把握每个人物的分寸,形象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气质等角色特征,还要准确地再现变法过程中有关人物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这一节课,历史教师扮演的角色超过了演员承担角色的数倍以上,也增加了历史教师心理角色承受能力的难度。

历史教师心理角色多样性的特征,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认真备课,在教学中把握主次,详略得当,浓墨重染,感情真挚。

四、移情是历史教师心理角色扮演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角色意识的教师,难以“神入”历史与置身历史氛围之中,必然游离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以旁观者的角色讲授历史,使教学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而具有角色意识的教师,则“神入”历史,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则能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之中,使学生常常为之动容,从而产生移情作用。

情感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就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与教师交朋友,容易相信传授之“道”,最终导致教师影响力的增大,正如古人所讲的:“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六大功能,其中就包括迁移功能,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移情是教师心理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情感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动机,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讲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学生的反应也会影响调整教师的情绪,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可见,课堂教学艺术是对称的、动态的、能迁移的双向感情的一种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只是一种心理角色,旨在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便在讲授中能准确、具体、有感情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面貌,以利于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深刻地感知与理解历史人物,形成相应的历史感,仅此而已。历史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特有的身份,他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等同于历史人物,不等同于戏剧舞台的演员角色,也不等同于学生。历史教师只是具有心理角色的身份,设身处地地“神入”历史,具有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意识,并将之迁移到学生身上,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目的、认识和情感连接起来,使之在教学情境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同时,历史教师还必须保持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理智,否则,将适得其反。

[摘要]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开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教师基本素养的优劣。历史教师学科心理角色是指他们在历史教学情境中,依据历史教学任务和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历史教师角色意识心里角色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教师在学校教育这个人类亚系统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作用。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开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教师基本素养的优劣。

作为教师,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称教师角色,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在教育情境中,教师负有多种职责和功能,要求他扮演多样化的角色特征,一般可划分为期望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三个不同层次。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角色所规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代表社会的一种理想期望,也称为理想角色。如社会对教师角色就提出如学高身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期望。领悟角色是指人们根据对期望角色的理解所形成的观念中的角色模式,对期望角色的领悟、解释、认识,受个体的思想水平、思维方法等主体能动性的影响。实践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它受领悟角色的指导与制约,但有时由于受社会环境、个人素质及水平的影响,实践角色很难达到领悟角色的水平层次,更难达到期望角色的水平层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角色有水中层次之分,教师扮演的实践角色越接近期望角色,他所扮演的角色就越成功。

历史意识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公民意识;培养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古老的学科,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丰富、体系众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了解世界过去发生的事情,还应从中感悟到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史实,并从中学到借鉴方法,将其熟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拟简要分析培养公民意识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为何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紧跟“公民”这个概念出现的,当前我国大多数人对“公民”这个意识的认识极其不完整。公民意识是公民本身对自己的认同,它反映了公民自身对法治的认识、对民主的认识、对人文知识的认识。而公民意识的本质则在于人格的独立、自由和能动性、明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界限,其实质则在于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目前多数学生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度过低,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课堂上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引发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思考。以此,为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出只会学习、不会思考、不会实践的学生。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鉴于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一)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公民意识教师担任着讲解知识的重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之前,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公民意识,传达给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首先,教师本人需要对社会、国家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并熟悉相关培养公民意识的技能,因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大多数来自于教师本人。鉴于此,高中历史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业务水平,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学习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法治、环保、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必须明确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关注。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教师需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出好榜样,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范例,以此,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包含的知识较为丰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应仔细研读教材中可能出现的与公民意识相关的内容,并考虑将其与历史知识结合,在课堂上将其充分讲解出来。如,学到我国的近现代史时,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人士,像林觉民、张謇、邓世昌等,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时,教师可结合我国的历史,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相关知识、“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培养学生人权、义务等公民意识。最后,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应该选取一些的经典的教学实例,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列举“”的相关事例,给学生讲解的生平,让他们了解为了祖国奉献自我的伟大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到当自己的利益与其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其他利益为先,以此培养学生的功德意识。耳濡目染的力量不可小觑,高中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若教师本身具备完善的公民意识,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习起来,从而对公民意识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二)营造科学民主的教学环境。对公民意识教育来说,创设一个民主、公正、科学的课堂环境,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鉴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以“辛亥革命”这一内容为例,我在讲解完重点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如果你们是孙中山,面对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你们会怎么做?”“参照历史事实,你们觉得孙中山是怎样一个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认为:可能是时局命运所迫,孙中山所做的一切决定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甚至考虑过成全民族大义的,即便最终他主动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但我相信,这其中也有不能说的苦衷,从客观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也是孙中山想要看到的结果。还有的同学则认为: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应该适时表现出其英雄气概来,不应该软弱与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孙中山还是一个大英雄。作为高中生,在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能做到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我认为非常难得。若是我给予其恰当的鼓励,能有效激发学生自尊自信,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再比如,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一内容时,在讲解完其主要分类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研读课本,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将各类科技发明与文化归类,这样的课堂环境是轻松的、民主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此过程中,产生对祖国的归属感,从而感受到国家的伟大之处,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三)善用科学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便能进一步接触并理解公民意识。我在教学中会采用“辩论法”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为例,我引导学生围绕“武昌起义的发生是偶然的吗?”这一辩题展开讨论。首先按照学生对这一辩题的态度将其分为正反两方,然后选取各个席位的辩手,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一场辩论赛结束之后,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也会增强。再比如,学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围绕“张謇投入实业中是否值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学生会明白“实业救国”这个道理,也会明白这些历史人物为了国家的复兴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他们也会从中悟出人应该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要树立起报效祖国的伟大决心。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借助翻转课堂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激起他们的公民意识。以“抗日战争”这一知识为例,我在教学中,首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亮剑》第十四集中的片段,以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好奇;接着,我引导他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为何日本能够侵略我国?”“国共合作抗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是如何抗日的?”然后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学习,学生也就能掌握本章节的重要内容,以此帮助他们树立起爱国之心。以上,是教材中关于爱国方面的公民意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还包含政治文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将其摘取出来,并结合相关案例,给学生充分讲解出来,以此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近几年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我认为,还应从教学实践出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公民意识,并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然后高度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起报效祖国之心,唤起他们的法治意识、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