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3:05:44

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1

关键词: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

一、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价值

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是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具有突出的价值。

(一)有利于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治引导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17。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突出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引导,尤其是体现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来说具有突出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利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开展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断领悟爱国之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另一方面,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这对于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地位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进而使学生知史爱党,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知识拓展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知识性是提升其教学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无疑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多样性具有突出作用。一方面,学生对于本地的抗战历史了解不多,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提升教学的新鲜感,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要求。另一方面,将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用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相融合、相印证[3]193,能有效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三)有利于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能力塑造

成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中,获取思想材料,从而对课程理论、结论进一步理解、深化和运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等[4]200。将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之下,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理解,并通过自己擅长的形式,尤其是与学生本专业相结合展现出来,即加深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把握,也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二、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形式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通过“读”“唱”“讲”“演”“访”“创”“研”“写”等形式来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本文以河南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为例,对上述形式加以说明。

(一)“读”:朗诵抗战诗词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有很多抗战诗词,这些诗词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每一首诗词都有一段深刻的历史。通过让学生朗诵这些抗战诗词,并讲解这些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的历史细节和表达的具体情感等,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抗战的艰苦历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如姚萍所做《渔家傲�豫西抗日根据地反“扫荡”》,该词全文为:“中岳嵩山风雨袭,万安山下呼声急。田野青纱藏主力。休停息,军民歼敌丰功立。夜里行军山地寂,月光收敛星辰密。横扫倭奴谁与敌?军情逼,人民群起争朝夕。”[5]206该词反映的是1944年豫西大部沦陷后,八路军先遣队深入敌后创办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姚萍还有一首《贺新郎.欢庆八一五日寇投降》,该词全文为:“北国寒风冽,更那堪,长空星黯,九州悲切。忆往事,中原伤别。难忘嵩阳桑梓地,叹少林威武空官阙。民族恨,几时雪。全面抗战心如铁,执长缨,擎枪怒吼,誓除妖孽。烽火八年硝烟漫,倭寇魂丧胆灭。正壮士,军号传捷。败敌降旗消我恨,喜振兴华夏新章页。斟美酒,醉明月。”[6]198这首词描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豫西抗日根据地民众的喜悦之情。类似的抗战诗词很多,思政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对上述历史和诗词的含义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先简要介绍该词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课程内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历史。

(二)“唱”:演唱抗战歌曲

抗战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抗战歌曲,这些抗战歌曲涉及抗战动员、歌颂八路军、歌唱胜利等内容。每首抗战歌曲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比如《和乐学校校歌》,该歌曲歌词为:“潺潺伊水,魏巍皋山,这里是我们的乐园,倭仅人寇,祖国途蹇,民族复兴,有赖吾辈少年,志如钢铁,克服万坚,看!胜利正向我们召唤,曙光就在前面,曙光就在前面!”[7]382-383这首歌由冼星海作曲。其中提到的何乐学校,位于洛阳南约四十公里的九皋山下的酒后村。抗战初期,这里聚集着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和青年学生,伊川县第一个党组织就诞生在这里。再如《保卫洛阳》,该歌曲唱到:“帝都三代,威震八方,洛阳是我们的家乡。北橫大河,南踞中城,洛阳是河南的心脏。洛阳人要保卫洛阳,河南人要保卫洛阳,中国人要保卫洛阳,大家都要保卫洛阳。赶快走上前线,参加抗战,慰劳救护,巩固后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分男女老少都来保卫洛阳,保卫家乡!大家组织起来,保卫家乡,洛阳就是敌人的坟墓!赶走敌人,保卫家乡,拯救祖国出危亡!”[8]17该歌曲是七七事变后,抗敌演剧第十队音乐组长马可在洛阳期间创作的歌曲,用于动员群众纷纷起来支援抗战,该歌曲尚保留有乐谱。这些抗战歌曲现在已经少为人知。思政课教师可以选择音乐专业学生或具有乐理素养的学生课后做好准备,学唱这些歌曲,并了解这些歌曲的历史背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唱歌曲并简要介绍歌曲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和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课程内容谈一下看法,在“唱”中感悟历史。教师可对学生没有讲清楚的历史背景进行补充,并通过挖掘其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加深学生对这些抗战歌曲的认识,对抗战歌曲背后历史的认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讲”:讲解抗战故事

抗战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名垂千古的抗战人物。比如河南籍抗战英烈人物方面,吉鸿昌、郑廷珍、赵崇德、叶成焕、沈东平、陈锦秀、陈德馨、理琪、韩明柱、杨木贵、杨靖宇、官楚印、董天知、谢家庆、鲁雨亭、邢清忠、燕鼎九、孔庆同、汪洋、肖永智、彭雪枫、桂干生、宋学义等均是其中代表人物。抗战英烈面对滴血的刀枪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从容、刚烈与无畏,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杀身成仁、马革裹尸的崇高英雄气概永远值得我们敬仰[9]1。每一位抗战英烈的生平都是一部精彩的故事,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榜样教育的宝贵财富。比如吉鸿昌将军为追求真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抗日积极同国民党爱国将领组建抗日同盟军;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绝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最终被杀害。吉鸿昌将军的事迹中有许多感人的思政元素。如他在给妻子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上刑场时,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些是对学生进行理想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的生动素材。其他抗战英烈身上也都有着许许多多类似的感人事迹。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这些抗战英烈事迹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在课后就其感兴趣的抗战英烈的事迹进行了解,在课堂上讲解这些抗战英烈的光辉一生中的几个精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使学生在讲故事和听故事中既增长了见闻,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四)“演”:表演情景剧目

大学生普遍对经典影视剧印象深刻且反应强烈,并能够深刻理解影视剧所反映的理想信念和崇高革命精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利用好抗战影视剧素材。目前,有不少反映河南抗战历史的影视剧,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注: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宋学义为河南籍)、《杨靖宇》和电视剧《彭雪枫》等。这些影视剧反映的是河南抗战史上的著名抗战英烈的感人故事,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电影《1942》反映的是河南抗战历史上遭受的特大旱灾之下,民众在战争和天灾的双重打击之下的生存困境。《1942》中对国民党在天灾面前对民众生命的漠视进行了展示,尤其是在河南遭受天灾的情况下,对河南民众征收的军粮仍旧十分沉疴,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为什么国民党的抗战不得民心。思政课教师应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影视剧展现的时代背景和相关史实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摘取这些影视剧中的精彩片段,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分工合作,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这些精彩片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用心感受影视剧中的历史史实,进而加深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了解国共两党在河南抗战中不同的路线、方针以及不同的抗战效果,从而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地位。

(五)“访”:参观抗战遗址、纪念馆

抗战纪念馆、英雄纪念馆、战争遗址等,陈列着许多的历史照片及影像资料,折射出了宝贵的英雄主义与崇高的大无畏思想[10]184。河南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有许多抗战遗址、纪念馆。如安阳有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濮阳的濮县惨案纪念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抗日堡垒“武联防”纪念地、汪洋故居等,开封的抗战时期河南省委旧址,济源市坡头镇泰山村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焦作沁阳太行常平抗日阻击战遗址,洛阳的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王寨村抗日旧址,郑州的登封抗日县政府旧址、皮定均工作旧址、董天知将军故居、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这些抗战遗址、纪念馆承载着不同的抗战记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在各方的支持下,组织学生到这些抗战遗址、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通过文字介绍,图片、视频展示,导游介绍等在亲临其境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高校还可以建设虚拟仿真项目,使学生在校园中即可通过网络进行参观,扩大实践教学的效果。

(六)“创”:创作文艺作品

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颇为重要,思政课也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作文艺作品无疑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河南抗战的史料,如档案、报刊资料、日记、回忆录、口述史料等,结合学生专业,可以让文学类专业学生创作抗战诗词、音乐类专业学生创作抗战歌曲、美术类专业学生创作抗战书画,动画专业学生创作抗战小动画等,其他如制作抗战标语、剧本、情景剧等,均可与前述“读”“唱”“讲”“演”等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造精神。比如九一八事变后,开封各校推出五名学生代表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大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一史实,进行发挥创作,呈现这一历史事件。在创作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引导,注重锻炼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和根据史料进行艺术加工的能力,尤其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创作理念,以宣传正能量为主,以塑造良好道德风尚为目的。

(七)“研”:撰写研究成果

开展社会调查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做法之一。其中可以设置与河南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社会调查,如《家乡抗战史话》《家乡抗战著名人物事迹》《家乡抗战遗址开发与保护调查研究》等。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抗战遗址的历史背景、现实状况,尤其是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情况,思考如何挖掘其社会价值。还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经历过河南抗战的老人进行口述资料搜集,为保留抗战记忆做些具体并有价值的工作。在一些文科专业中,更可以结合其专业培养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如结合历史专业学生为其提供河南抗战史方面的科研选题,结合思政专业学生为其确定河南抗战精神方面选题,结合文学专业学生为其提供河南抗战文学方面选题等。让学生在搜集相关史料和科学构思框架的基础上,写出学术论文,进行学术锻炼,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训练,提升思想认识与提升专业素养相结合。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与专业课教师互相配合,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合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共同提升。

(八)“写”:写出实践心得

写作实践心得具有总结性质。与上述撰写研究成果不同,写作实践心得以汇报学生参与实践各环节的收获为主。思政课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践心得中至少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的实践环节有哪些?二是在实践环节中做了哪些工作?尤其是以团队完成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承担了什么工作?三是在实践教学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尤其是思想上有哪些触动?通过撰写实践心得,一方面是学生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利用好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

只有对本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有较为详致的了解,才会结合课程特色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掌握和运用本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发挥团队优势,集体攻关,编写本地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案例库,将搜集到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并相应地设计好在实践环节中的运用建议,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材料和集体智慧支撑。

(二)做好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与前期设计紧密挂钩。实践教学之所以称之为“教学”,而非“活动”,就在于其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严密的实施流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好思政课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一是要设计好与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契合,运用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二是要设计好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的关联,运用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要为理论教学服务,而不是两张皮,各自为政。

(三)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2

关键词:邢台;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

一、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重要性

21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足迹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更远处,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也随之走遍全球。作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工作对于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邢台作为殷商古都,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这些资源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是邢台地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好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工作,对于扩大邢台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打造邢台的城市文化名片,提升邢台的文化软实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使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认识、理解和接受,就必须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因此,将历史文化资源整理翻译成相应的外国语言文字成为历史文化资源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现状

在众多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记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成绩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邢台历史文化论丛》、《邢台历史经济论丛》、《郭守敬研究》、《三代文明研究》、《邢台通史》、《邢台历史文化辞典》、《邢台历史大事件》、《邢台县历史文化读本》、《邢台历史之谜》、《人文邢台选集》等数十种历史文化研究书籍,成立了邢台历史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的带头人。在整理研究历史文化的同时,市政府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保护与整理工作,对卧牛城传说、顺德扇鼓、邢台皮影、内丘神码、巨鹿织锦、太平道乐进行立项保护。其中内丘神码已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外,邢台市政府、邢台县政府、社会团体和高校组织已经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清河县乡村旅游暨山楂节、秦王湖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等,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学习和欣赏。然而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研究为数不多,目前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有《邢台文化手工艺产品的对外传播及英译策略研究》[1];《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2];《河北省旅游公示语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3]。这些论文对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现状做了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对策。比如,庞云玲提出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投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水平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等。然而这些研究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少有实质性的成果可供借鉴和应用。

三、提升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质量的途径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质量。1.整理出版系统介绍邢台历史文化的外文出版物。虽然介绍邢台历史文化的中文出版物已经有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本介绍邢台历史文化的外文出版物。邢台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平乡梅花拳、威县乱弹等,然而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外国文字的翻译介绍,更没有相关外文出版物对其进行宣传,这些资源很难被外国友人知晓。2.制作历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共享传播平台。信息化时代,数字平台和数字资源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传统的媒介。然而,关于邢台历史文化根本没有专门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甚至很少能在国外的主流网站上(比如YouTube)搜索到关于邢台的音视频资料。要知道,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量不可小觑。央视自从2015年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建立春晚官方频道以来,吸引了众多海外粉丝,很多网友表示爱上了中国的这台超级晚会,爱上了中国文化。如果能把邢台的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通过这样的平台上传,一定会获得很多粉丝的点赞。3.提升历史文化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邢台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景区,如郭守敬纪念馆、紫金山、天河山等,要把这些景区打造成国际化的景区,就必须先从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上下功夫。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相关历史文化资源传播质量的高低。景区故事能不能被外国人理解和欣赏,取决于故事有没有很好的被翻译成外文。目前,邢台的历史文化景区很多没有外文公示语,也有很多景区有外文公示语,但是译文质量很差,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哭笑不得。主要原因还是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对于外文公示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景区甚至直接使用网络翻译的公示语,结果可想而知。

四、对外传播视角下的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翻译

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任务就是“让世界了解邢台”。但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文化内涵深厚,翻译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为了提升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质量,相关文献或公示语的译者在翻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文化传真。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4]。所谓归化翻译法,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地道通顺的译文,把原文中出现的异国情调的元素本地化处理,以减少译文对于读者的陌生感。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考虑的重点是翻译出来的东西要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而所谓异化翻译法,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就是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文化特色,保存和反映异域情调和语言风格。鲁迅先生曾经讲过:“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鲁迅所讲的“异国情调”指的是在译作中保留源语言所属文化的文化特色,从而能使读者感受到这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作品。韦努蒂也主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言进行异化处理,向读者揭示源语言和目的语在表达和文化特色方面的不同。因此,译者只考虑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深入挖掘源语言和目的语所属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巧妙地处理。如果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译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就是非常成功的翻译。这里我们把这一翻译原则叫做“文化传真”。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翻译涉及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我们向国外介绍邢台历史文化时能不能让西方读者切实感受到邢台历史文化的特色,是译作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邢台历史文化资源的翻译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文化传真”的基本原则。不能因为语言的转换,而使我们的文化失掉了色彩,甚至变了味。邢台历史文化资源中有很多的典故和习语,为了能够有效地传播邢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形象,这些典故或民间的习语要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然而,为了使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有时需要使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举例来说,汉语中有个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翻译这个典故时,要考虑到西方很多国家是基督教文化,这些国家的人对于“和尚”不甚了解,更没有听说过关于和尚的典故,所以这个典故的翻译有必要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Onemonk,twobuckets;twomonks,onebucket;threemonks,nobucket,nowater—morehands,lesswork.这样既翻译出句子的表层含义,又向国外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要做到“文化传真”,译者必须具有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和能力,对源语言和目的语的风俗文化、政治经济、思维习惯等各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通过充分对比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内涵,译者才能融会贯通,窥探到两种语言及文化各自的精妙之处,从而自如地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在翻译中实现既忠实于语言又忠实于文化。有志于从事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翻译整理工作的译者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庄严的使命感,把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看作神圣的事业,一丝不苟地翻译好每一个字每一句话。2.目的法则。对于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翻译,要优先以翻译的目的和对象为导向,切实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所谓翻译目的论,就是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换言之,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就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外译来说,翻译时不是只是单纯地注重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还必须认真考虑中外文化差异问题,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对外传播冲突。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先了解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传播的目标读者是哪个国家的,这个国家有什么文化背景,哪些文化是和中国文化相冲突的。比如,中国人忌讳“戴绿帽子”,而爱尔兰人以戴绿帽子为荣,认为这会带来好运。翻译中要处理好类似的文化差异,灵活的选取翻译策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外国人对邢台历史文化的误会和曲解[5]。总的来说,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相关文献的翻译,从对外传播的角度看,应该把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要充分考虑目的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将文化差异、思维方式、民族情感和语言翻译融会贯通,最终才能翻译出目的读者喜闻乐见又不失真实的好译文。

五、结语

以来,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传播工作。文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做好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工作,对于提升邢台市文化软实力,增强邢台文化自信,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邢台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需要借力于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开展,只有当外国人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他们才能接纳中国,接纳中国制造,这对于发展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芳.邢台文化手工艺产品的对外传播及英译策略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4(02):43-44.

[2]庞云玲,李子媛.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新课程(下),2016(05):31-32.

[3]杨晓妹,钱立娟.河北省旅游公示语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4(02):139-141.

[4](美)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3

一、邹城市的特色文化风貌

(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从城南峄山镇野店遗址发掘的房址、陶窑、石斧、石锛等文物来看,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邹城市古称“邹鲁圣地”,系中国儒家学说的发源地。夏代时,按《禹贡》所称,此地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商代属奄国。西周克商灭奄,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鲁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于峄,在峄山之阳建都。此地已发现商代遗址14处,周代遗址51处,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铜器,可证明此地在商周时期经济文化已有所发展。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至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隶兖州鲁郡上都督府。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六年(1083)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元丰七年(1084)复设邹县。金代设邹县,隶山东西路滕州。元代设邹县,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滕州。明代设邹县。洪武初隶济宁府。清代,设邹县,隶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兖州府。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二)遗产众多,文物丰富。邹城市的历史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且见诸典籍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多年。邹城市文化灿烂,古老的伏羲文化,凄美的梁祝文化,尤其是孟子思想、孟母教子文化更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邹城市文物遗存丰富,全市境内各类历史文化遗存3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各类珍贵馆藏文物15000余件。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孟庙、孟府、孟子林和汉鲁王墓、明鲁王墓、邾国故城等,还有白莲教起义军遗址、寺顶子遗址、斗鸡台遗址、黄山十八罗汉汉洞造像、峄山摩崖石刻群等。(三)名人辈出,别具一格。邹城市自古人杰地灵,还具有迷人的自然景观。邹城市不仅是儒家学派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也是韦贤、韦玄成这一对“父子丞相”,“凿壁偷光”的匡衡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等名人的诞生地。邹城市的历史名人还有春秋邾国国君邾文公、战国“贤良三母”之一的孟母、东汉荆州刺史刘表等。邹城市有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铁山、岗山、葛山、尖山的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即峄山)、“天下奇山第一”“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市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四)民俗文化,异彩纷呈邹城市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母教子传说、峄山传说、平派鼓吹乐、峄山道乐、阴阳板、尚寨竹马、火虎、山头花鼓、吹糖人、滚磨成亲的故事、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漆女的传说等等,为邹城市积累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二、邹城市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诸多类似邹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着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的问题。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盲目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地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国家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邹城市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面临如下问题。(一)保护与传承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认知,保护意识淡薄。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不够,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重发现、轻保护和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在政绩焦虑、利益冲动和形式主义驱使下,许多高楼林立的城镇往往是以割断文脉和弃置乡愁为代价的。典型的表现是,不加区别地搞拆旧建新、拆毁重建、“全面改造”等破坏性开发,使大批古旧建筑、历史街区、人文景观、名人故居等毁于一旦。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时有发生,原有的城市风貌、文化遗存、地方风情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复存在。(二)人工化、同质化痕迹明显,逐利化运作、超负荷利用倾向严重保护与传承路径不畅通,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管理还远未到位,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传统文化与城镇化规划的融合度不高,推进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相关立法欠缺滞后。正如王全书《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所言,尚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也不多,对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立法层面的刚性约束和规范性指导。(三)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被忽略缺乏对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价值认知,破坏了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整体历史风貌不复存在,遗产价值大大下降。或者以旅游开发来代替名城保护。正如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所言,在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出现将整个名镇名村承包给旅游公司的行为,将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能持续不断增值的资产廉价地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又缺乏这方面的眼光、技术、认识和机制,以掠夺方式进行开发,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了巨大破坏。

三、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4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1研究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国外历史教学中,都包含着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开设课程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历史文化古迹,增进对历史人文事件的了解。而在国内,新课改做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树立保护历史文化古迹遗产的意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由于高考升学制和应试教学根深蒂固,使得很大程度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化的开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改革。

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2.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文化不是枯燥无味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造就了文化底蕴的深厚,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等象征性载体是很多的,乡土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历史根基,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时常看到很多历史文物和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些都是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一位同学的祖籍在南京,他从小就听他的祖父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在节假日经常陪同老人一起去旅游,看看那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当他了解了初中教学内容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杀时,就会再一次深刻剖析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现在这名同学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历史这门学科中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可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学生见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获得更多学习内容。2.2系统理解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历史并不是全来自历史教材,历史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社会,学生对社会的探索才是教学目的。教师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环境,将学生最熟悉的人文事物与环境与教学教材内容相结合。在不断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帮助学生补充学习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当然,我国的初中历史教材经过改革后,内容和形式别具匠心。但是都是在整体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局和趋势,在地方发展历史上很少有涉及。所以,当教师在构建教学框架和知识体系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扩充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历史,而不是为了考试,对书本知识进行笔记式的学习。比如,当讲解到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九一八事件的标志性指导意义都写在教材上,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为了更好领悟这段历史,受到历史启迪和爱国主义教育,就引导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或是给学生科普历史文化遗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是一次爱国主义教学。我们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稳定性和生动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是基于对家乡本土的热爱,而历史这门学科凝聚的也是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家卫国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例如,在近代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中,东北民间出现了许多抗日武装力量,他们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牺牲的革命烈士,为了保护自己家乡不受敌人侵扰,为了争取革命的伟大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国赞歌。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2.4体现历史教学的实用价值。教师不仅要传授课堂文化知识,还要扩大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教学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教学模式,体现历史教学的实用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应该全面增强自身教学的专业化水准,敢于更新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基层历史文化建设,将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完美结合,编写出适应教学目标的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水平。

3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传统应试教学束缚了其发展。传统的应试教学体制严重限制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两者的整合成为难点。学习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方式,教材成了唯一学习来源,其他的无关考试就拒之门外。这就使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挖掘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学生无法领悟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精髓,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没有实现,导致传统教学停滞不前,而历史文化成了抽象不切实际的代名词。3.2受教师传统观念的影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似乎离教学目标很遥远,教师未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始终认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不重要。殊不知,历史这门学科的根基就在于劳苦大众的解放。教师意识不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的重要性,甚至没有接受过乡土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因为受制于地方教育制度,很多高校不愿意投入教学成本,各级教育部门也没能培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亟待加强乡土历史文化探索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让教师摆正教学心态,意识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的重要性。

4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分析

4.1推崇素质教育改革。我们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积极推广和应用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创建以新课改为方向的素质教育改革体系。在完成基本教学的同时,开设乡土地理、乡土历史文化和文物鉴赏等选修课课程,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启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实践,主动探索和发现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的感官,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特点制定不同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校要推崇素质教育改革,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4.2整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是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适应新时代教学发展的要求,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努力拓展课程范围,深化教学模式。将原有的选修课纳入课程标准体系,规范教学质量,逐步开设探索性课程。4.3形成体系建设。学校课程的创新型发展体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当地教育结合地方人文特色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设计有针对性教学的教案,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置的补充,提高学生的互助互学的能力。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培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内涵,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创建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当下现代历史教材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4.4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要注重基础办学,创设符合客观环境的乡土历史文化课程,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结构的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学问和创新实践,牢记育人的教育目标,推行素质教育体制改革。学校要充分挖掘教师的资源优势,运用先进的教学技能和物质资源,促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信息化,积极挖掘教育资源,采用社会调查问卷和参观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外文化拓展训练,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不断强化运用实践的模式,实现了师生的良性互动。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乡土课程资源优势,推进教材编写改革。4.5积极拓宽开发途径。各地区有丰富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教师要积极搜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及时更新教学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电子教学,建立电子课件,推荐学生观看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影视作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带领学生参观各地区档案馆,熟悉地方志和文化史料,观赏历史景点和文化圣地,实地进行参观学习。学生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民间故事、拜访历史事件见闻者和实地采访当地本土居民,并形成文字影像资料保存下来,确保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运用的实效性,加强乡土历史文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以课标要求和标准规范教学,每个教学环节紧密围绕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展开,将此作为专题教学推行下去。充分挖掘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因素,重视人文教育,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

5结束语

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注重乡土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恰当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牛林豪.中国近现代史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设计及利用[J].科教导刊,2011(14):52-53.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5

一、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省市的档案馆均全力进行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档案馆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贴近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挖掘、加工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写出版物、拍摄文献纪录片等,让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成为主流媒体宣传的亮点,以全新的视角传递了历史文化。2018年7月,津南区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纪念馆创新开展主题展活动,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主题景区,多元化展示历史文化档案历史,吸引了大批游客。2015年18月31日,四平市战役纪念馆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了全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活动,以全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游客带入历史文化历史记忆,接受历史文化党性教育。新时期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新的面貌,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文化档案展览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且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能够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使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得到实现。上海市档案局馆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来的丰功伟绩,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专题展览,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由于新时代的科技信息发展迅速,各地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各地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甚至盲目追求历史文化档案内涵而丢失了主体意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做到真正尊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

二、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落后利用形式单一。当前历史文化档案馆宣传工作的不足,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落后,使得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工作难以深入。一方面,很多历史文化档案馆在思想上仍固守“守门人”的思想,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忽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此外,一些档案馆开展工作时简单地以历史文化档案的利用为主体,对于结合国家精神文明建18山西档案设的宣传需求方面配合并不积极。虽然新时代下宣传手段呈现多元化,但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展览形式,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宣传手法也极为单一。另一方面,当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极为单调,形式落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实物的陈列展示阶段,展览方式大多还是以纪念馆、博物馆陈列、栖窗展示等为主。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多为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平面介绍,仍以静态观光的内容居多,停留在对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开发,表现手段单一落后,缺少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展示内容。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内涵挖掘上,没能充分展现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沿革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导致广大受众难以产生强烈共鸣。(二)忽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精神文化价值。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与其他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其内涵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如等优秀革命家的画像、语录、著作等实物历史文献资料,精神方面如实事求是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长征精神”、敢于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吃苦耐劳的“大庆精神”等。现阶段,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实际价值的开发及利用仍旧滞留在物质层面,如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思想政治功能,未增进其精神层面附加价值的开发,没有全面拓展其精神价值的正效应。(三)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滞后。档案编纂工作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收集、整合、审核、加工、评价档案资源和信息,最终以档案出版物的形式公开供用户利用。对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流程,要求人们充分熟悉历史文化档案馆的资源内容和特色内涵,根据新时代下精神文明宣传需求,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缺乏规范系统的流程和制度,全国大部分的历史文化档案馆都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导致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纂工作水平一直较低。某省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档案馆的编纂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选题上处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得到了高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仍然散存在地方民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检索方面,也仅滞留于公开档案的目录查询阶段。这样狭窄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服务范围,难以充分发挥其蕴藏的社会价值。另外,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科技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历史文化档案部门缺乏特色资源,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为低下。

三、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

(一)加强宣传创新历史文化档案“新”形式。宣传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档案留于形式。首先,是自我宣传模式,让受众在学习和感悟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克服,让精神、思想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得到洗涤,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通过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让领导干部到历史文化场馆、历史文化基地学习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以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其次,参与宣传模式,即通过“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再访革命英雄”等参与模式活动,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记忆,亲身体会所收获的教育效果是单纯的学教式所无法比拟的。再次,激励宣传模式,通过对革命烈士纪念碑、档案馆、战役旧址、会议旧址、历史文化标语以及一些珍贵资料和文物、图片照片等的参观、学习,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中汲取正能量,以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的激励功能。此外,还有体验宣传模式,即利用历史文化档案纸质资料、文物资源以及电子音像作品感悟革命者的崇高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进而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化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诚信意识缺乏和社会责任感淡薄、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二)增进馆际合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价值。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呈出全新的局面,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使得资源共享利用成为可能,还进一步延伸了档案内涵,推动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为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价值,特别是精神文化价值,主张通过增进馆际之间的合作构建内引外联机制,实现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全国范围的交流共享。首先,历史文化档案馆之间的合作应秉持同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总原则,即在国家档案部门的统一布置下,遵循国家档案法规,统一规划全国历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分级管理指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根据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具体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其次,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应对自身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开发和利用,包括物质档案和精神档案,并以统一格式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在开展馆际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档案的规范管理,应注重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方便用户的取用。再次,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应根据公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主动寻求合适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共享方,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档案优势,以更好地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三)科学组织档案编纂规范历史文化档案管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工作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档案的编纂工作混为一谈,而应结合各地历史文化档案的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统一的管理范围,指导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纂,以真正迎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首先,必须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历史文化档案编纂管理规范性条例,全面提升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并出台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的相关标准,如历史文化档案馆、档案室的硬件建设要求、档案信息化的管理设备要求及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人员的业务素质标准等,促进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其次,应当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的形式更加丰富,挖掘特色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这要求制定历史文化档案信息化评估标准,对历史文化档案信息存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数字加工、历史文化档案信息检索及历史文化档案信息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我国的广西档案馆就非常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网络编纂,在广西档案信息网开辟了“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样专栏,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再次,实现联合编纂,提升历史文化档案馆的整体编纂水平。通过整合全国的历史文化档案馆力量实现联合编纂,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面,扬长避短,利用全国历史文化档案管理技术优势,完成高效益的历史文化档案编纂,形成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打造特色历史文化,支撑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嫚.论口述类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性保护——以百色起义红色歌谣为例[J].山西档案,2016(1):85-87.

[2]陈艳艳.聚焦档案红色属性加强红色档案文化建设——以金华市档案局为例[J].浙江档案,2018(5):31-34.

[3]李文刚.浅谈红色文化在图书出版中育人功能的实现[J].出版广角,2015(8):38-39.

[4]韩巧花.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出版发行[J].出版广角,2017(9):54-56.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6

关键词: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历史文化资源是记载着人类历史活动痕迹的古迹、文物、纪念设施等,是一种宝贵的社会公共财富,既体现着历史的痕迹而又不失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今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抗日战争时期遗留在以当今武汉行政区域为中心的、被赋予了教育及纪念意义的固态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称。武汉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同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虽宣布迁都重庆,但党政军重要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工作人员均迁至武汉办公,英、美、法等国外交使节也随之驻留武汉;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等中共中央代表和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各党派领导人,文化界名人等汇集武汉。一时间,武汉实际上成为战时首都和当时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1]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从此,在武汉及其区域,中国人民仍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武汉主持了华中日军的受降仪式。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期间所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得以形成和固化。但是长期以来,除少数抗战资源外,大部分资源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对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对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保护和利用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对策建议。

一、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既涵盖抗战遗址、遗迹,抗战文物,抗战纪念设施等物质资源,又涵盖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的全民族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国际友好与合作、抗战人物英雄事迹等精神资源。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散落在武汉市各个城区及郊野,共同构筑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抗战文化基因,它们本质上都见证了武汉作为历史名城的文化软实力。在整个抗战时期,武汉所沉淀下来的各种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现存的共有86处。就总体布局而言,这些类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武汉市区及郊外,呈条带状沿长江两岸分布,并逐步向长江两侧的内陆腹地辐射,有的比较集中,有的相对分散;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均有分布。在总共86处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武昌26处,汉口41处,汉阳3处,远郊城区16处。按照资源的原有属性、用途及现存价值划分,这些资源大致可划分为:会议、机构旧址类,名人故居类,纪念设施类,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类,战斗战役遗址类以及其它类型。资源种类和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图1中会议、机构旧址类和纪念设施类历史文化资源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57%,构成了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主体。这其中既包含国共两党所留下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是国共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也包含日军侵略武汉时所留下的侵略痕迹,它们是国人铭记民族耻辱、发奋图强的物质载体。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类和战斗战役遗址类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10%。而名人故居类和其它类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33%,它们丰富和拓展了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呈现形态。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与扩张,再加上许多遗址遗迹属于泥砖建筑,有着不易保存、保护的特点,许多资源损毁严重甚至灭失。目前武汉市仅有34%的历史文化资源分别得到部级、省级、市级及县区级的保护,仍有66%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通过申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等级,既可以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又可以争取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保护既有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当前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如图2所示。在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有22%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存良好并充分利用,如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山舰博物馆、大智门车站旧址等,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有45%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存较好、但未被充分利用,其资源本身的红色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史沫特莱旧居、王家河抗日惨案公墓等。有9%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利用情况较差,如中共保福祠支部委员会旧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虽然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护,但是其保护措施不到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而有可能逐渐走向消失。有24%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或已灭失,如战时书报供应所旧址,董必武旧居,日军侵华罪证、汉口积庆里日军慰安所旧址等。值得注意的是,战斗战役遗址、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其自身载体的功能原因,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二、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

(一)资源分散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

从资源分布上来看,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区域广且非常分散,呈点状遍布于武汉三镇。不仅在距市区较远的黄陂、新洲等地有相当数量的资源存在,而且即便是分布在市区的资源,也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市区较为偏僻的地方或者隐蔽在某个角落。这种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其认知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难度。而且,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抗日战争结束至今已有70年,这些资源不仅历经了曾经的战火侵袭和不同时期人为破坏,而且自然损坏也较为严重。有的抗战资源在城区改建、扩建和城市发展中遭到破坏甚至灭失。如为给三环线工程让路,岱家山抗战碉堡群已经成为一堆瓦砾。也有些资源因成为民用住宅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和利用,如汉口六渡桥附近的董必武故居。

(二)缺乏对资源的系统性调查研究和规划

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依托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切实可行的规划。迄今为止,武汉市还没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保护和利用专题规划,这不仅是一个遗憾,也是导致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武汉市并未建立系统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缺乏科学有效的资源监控体系,文物、旅游、民政及其属地部门、相关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缺乏信息沟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很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就连基本的保护也难以实施。大批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下逐渐遭到破坏甚至灭失。

(三)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教育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我们发现与武汉抗战及其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地方性的宣传教材缺乏。宣传教材是学校教育教材的有益补充,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是本土的历史,直观性较强,因而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目前,与武汉抗战及其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著作主要有: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武汉抗战史料》以及武汉市社科院、省社科院等单位学者编纂的10卷本的《武汉通史》等。但是,这些著作专业性较强,理论深度较高,通俗性、趣味性不足,很难在中小学生及广大市民中推广。现有的保护利用文化资源宣传、展示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感染力、体验性不强。大多数文化资源采取了一些文物展或者文字加图片的静态宣传,展示方式单调、僵硬。旅游者在游览这类景区(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的互动,难以取得好的宣传、展示效果。一些为了眼前的便利和利益而随意拆除或破坏文化资源,或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毁坏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资金投入问题

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面临缺乏足够的文保经费的难题。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费来源渠道狭窄,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民间资本投入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未形成规模,也缺少吸引民间资本积极投入保护和利用机制。而仅靠政府有限的保护和利用经费,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武汉市文物维修专项经费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但随着被确认和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逐年增加,有限的资金难以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有效的维护。就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来说,由于维修资金的不足,文物残破、毁坏但却无力维修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新华日报》社大陆里旧址,1983年就被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却仍居住着多户居民,其建筑年久失修,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相关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2]的文物工作方针,并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为武汉城市文化的提升作贡献。

(一)建立武汉抗战纪念馆,加强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针对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分布不集中且存在不同程度损坏的问题,可以采取“整体呈现”的方式,修建一座综合性的武汉抗战纪念馆。通过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集中展示、复制、还原等途径,将武汉伟大的抗日斗争史真实、全面地展现和纪念。武汉抗战纪念馆的兴建是迫切和必要的,需要提上日程。我们建议,武汉可以采取建设实体性抗战纪念馆和网上抗战纪念馆两种形式。其中,实体性纪念馆可以根据文化资源特点,将八年抗战期间,分散在武汉各个地区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采取缩小复制、还原展示、文献资料呈现等形式,综合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分不同的展厅陈列出来。要在展厅内集中展出抗战图书、抗战文化资源分布的介绍、导游地图册等,方便有兴趣的参观者到原始资源点进行考察、参观。对于网上抗战纪念馆,可以与实体性纪念馆相结合,通过3D虚拟展馆,综合各种多媒体手段,设置人工智能导游,建立一座集便捷性、综合性、体验性为一体的网上抗战纪念馆。网上抗战纪念馆可以用于学校教学、社区集体展播等,以更好地服务于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规划

全面调研,整合资源,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规划是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的前提。鉴于武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比较权威的、全面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专题普查,摸清武汉抗战文化资源的实况,包括资源的总体数量、分布情况和保护利用的基本状况,进一步梳理总结各地保护利用的做法和经验。应该由市政府立项,由文物档案部门、方志部门、党史研究部门等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再做专项调查。另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抗战资源的申报和公布,尽早将未纳入的、有价值的抗战资源纳入保护范畴,使其免遭破坏。文物部门在做好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逐步提升其保护级别。相关部门也要丰富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积极借鉴各地保护和利用经验,创新保护和利用方式。

(三)普及宣传与教育,强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识

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增强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育部门、各学校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在校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要编写宣传教材、开展以武汉本土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教学,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地方抗战史的内容。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与资源景点联系培养红色小导游等;对于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真正落实起来。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抗战历史和红色历史。也可以利用党支部活动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参观抗战文化资源,分享感触。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武汉?1938》、《喋血侏儒山》、《解放大武汉》等电视文献专题片、抗战历史剧等,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感染力。要努力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相关管理部门或文化资源点可以通过编写宣传册,真实展现武汉抗战历史、惊险的战斗场景和崇高的革命精神等,提高民众对于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和主动探寻的兴趣。可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传播资源,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增强抗战资源的生动性和可参与性,提高对于游客的感染力。对于抗战资源的宣传工作必须贴近人民生活,增强即视感,保持长期性,而不仅仅是注重于单纯的周年纪念热。

(四)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抗战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费投入,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武汉市各级政府必须在资金投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鉴于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应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五纳入”[3]精神,将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并确定经费基数和增长比例,从而保证市、区两级财政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切实到位和专款专用;各抗战资源单位应建立起严格的财务制度,严格进行预算和决算,严格管理各项经费,并接受文物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财务审计;针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基础设施,譬如交通、餐饮、住宿等其它必备的基础的配套设施,也要进行一定投资和建设。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例如可以整合旅游部门、旅游公司等相关单位、企业的资金,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亦可采取逐级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省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方式来争取专项资金等等来参与保护和开发。抗日战争给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抗战资源予以保护和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今政府与社会各界亟待思考的问题。正如历史学者周天游指出“,包括抗战遗址等在内的大量抗战实物是珍贵的历史符号,在进行历史教育、增强公民的历史意识方面,因其经常化、具体化而能起到更大的效用。”[4]对中华民族来说,所有的抗战遗址、遗迹都是抗战历史的深刻体现,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

作者:文道贵 赵美蓉 邓军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注释:

[1]刘彩木《:弘扬武汉抗战精神谱写时代崭新篇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刘家真、廖茹:《我国古籍、纸质文物与档案保护比较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第4期。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7

关键词:全域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广武

新时代,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全域旅游要求地域范围内的各个部门和行业充分利用区域各种文化要素,展开有效协调、深度合作,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和多样的旅游产品,最终达到提升旅游质量、实现旅游价值的目标。[1]作为各种文化要素的主体,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2]有历史遗迹、传统器具、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不同类型。文化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强调文化指向且富有文化内涵,是建立在文化导向基础之上的旅游方式,有机融合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该产业将文化转化为资源,利用资源的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和地域发展的双赢。山西北部广武地区坐落于雁门关外古长城脚下,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地,历来都有重兵扼守,形成了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汉墓群、广武城、雁门关、六郎城等历史遗迹留存至今。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广武地区,文化旅游为其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广武地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和忻州市代县交界处,因“广聚武将之地”而得名。关于广武地区的研究成果不多,大都为描述性质,以《广武记忆》和《广武史话》两部著作为代表。两者都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广武的名称由来、地理位置、历史事件、人文景观、军事文化旅游区,并对各个实体的历史现状、形貌特点和内涵作用进行了分析。[3,4]而《广武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山西省山阴县边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晋北堡寨型村庄的特色挖掘与保护规划实践》三篇文章侧重实证研究,在梳理广武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指出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笔者通过田野调研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陆续在广武设立文物保管员、文物保管所,并拨专款对古城进行部分维修,但仍停留在挖掘、保护阶段。到2010年,山阴县编制了《山阴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手广武地区旅游开发;两年后,重点培育了以广武边塞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兴建了汉武广场、广武石牌楼、广武汉墓博物馆等旅游设施,标志着广武进入旅游开发时代。然而,广武地区旅游业发展至今,仍未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显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通道依附交通干线,景区环境较差。大运高速公路在新广武城设有收费站,208国道连通新、旧广武城,直通雁门关。这些都是山阴县的交通要道,运输负担较重,尤其是煤炭外运的车辆更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加之地区水资源匮乏,房屋、树木上都落满灰尘。食宿条件差,服务档次低。景区周边餐饮、住宿、门市硬件设施落后。各个景点周边服务场所缺乏,没有停车场、休息地,缺少卫生间、饮水处。二是整体规划不合理。广武地区至今尚无专业团队规划、管理、运营,景点各自为阵。除了广武长城和雁门关,其他景点基本为开放式,没有入口、售票处、游览线路,观光、餐饮、休闲、娱乐各功能区混杂。三是文化资源保护不到位。历史遗迹老化、损毁、破坏严重。已建设施如广武汉墓博物馆虽有专人看守,但部分门窗已遭到人为破坏;在节假日期间并未向游客开放。汉武广场雕像的介绍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地面石砖也有破损。大多数景点没有说明文字,游客无法了解每处遗迹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尚未规模化、系统化。四是发展理念不先进。民众对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仍停留在观光阶段。绝大部分民众对历史遗迹承载的文化相对漠然。短暂的旅游开发并未给他们带来物质、精神上实质性的改变,即使少数民众意识到其经济价值,在旧广武城打出“骑驴一日游”的招牌,但由于旅游产业不成规模,效益并不明显。

二、广武地区现存历史文化资源

广武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遗存至今的历史遗迹以军事建筑为主,主要有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新广武城、广武长城、雁门关、六郎城等。(一)广武汉墓群。广武汉墓群位于晋北山阴县广武村以北,是汉朝时中央军队与匈奴争战过程中遗留下的大型墓葬群,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总占地面积大约32平方千米,共有墓冢293座,聚集在广武村北一千米处,大都保存较为完整。整个墓地东起山阴县的广武、张庄两村,西达朔城区的里仁、白庄、沙窊等村。坟丘整体上呈覆斗形,封土堆高度在2米至10米之间,丘顶呈方形。墓地曾出土了大量的陶奁、陶壶、陶罐、陶钵等陶器,以及砖瓦、五铢钱等汉代文物。民间流传杨延昭曾利用汉墓群设下谎粮堆,逼迫辽兵“以箭划界”。广武地区至今传唱着“六郎走到雁门关,焦赞孟良去打探,一箭射到大青山”的民谣。(二)旧广武城。旧广武城位于晋北山阴县张家庄乡以南,是集防卫与民居为一体的军事性古建筑,为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2006年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旧广武城是夯筑城垣建筑,始建于辽代,古城主体规制和构造仍为辽代遗迹。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城墙用石条作基,外表全部砌砖,外观具有明代风格;清代时做过修葺。古城整体上为长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城墙周长共1652米,高达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墙体内砌宇墙,外有雉堞、垛口、望洞和射孔。垛口高达2米,凹下去的部分离地面1.5米。包括城门马面在内,城墙共设紧贴墙体的马面16座,尺度大小不等。古城东、西、南三面都设有城门,城门上有门楼,拱形门洞全部由砖砌成。东门最大,门额上的砖雕相当精美,附近有关帝庙和粮仓。西门次之,近处建有马王庙和教场。西门外的护城河仍在,当年的吊桥被石砌桥代替。东西城门相对,各装置厚0.15米的两扇木门,至今仍能开关自如。南门最小,有瓮城、花园,大门内墙只剩残垣。城北端建有一座烽火台,开创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城内建烽火台的先河。城内街巷格局呈棋盘式。东、西门之间为东西村街,其中部纵向有一条村街,两街形成“十”字。民宅分布在十字街旁,低矮、单薄、呈灰黑色的是明清建筑,木柱作护窗,窗棂为小方块。民宅全部坐北朝南,一排一排,形成小巷。城中至今生活着200余户人家。旧广武小学院内有两株古柏树,一雌一雄,相传为北宋年间宋辽议和后栽种。据有关学者考证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旧广武城最古老的树木。西城门北行50米,城墙上有一棵榆树,据说与城同岁。(三)新广武城。新广武城与旧广武城相距约两千米,明朝洪武七年(1374)兴建,万历三年(1575)重修。城墙周长2千米,高达10米。城内设有山瓮城、广武城、南关瓮城等三道防。远城一半建于东南较陡的山坡上,像簸箕;南关瓮城建在山坡下较平之地,似斗状,俗有“金斗银簸箕”之称。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和部分城墙。据记载,新广武城内曾建有二十四座庙宇,被称作“二十四全庙”,现已不存,但当地民居每年七月都要过马王庙庙会。城墙结构为内土外砖,左右连接东西长城,中置东、西两门。东、西两面城墙局部已经部分坍塌,仅存8至10米的夯土墙。北门较为高峻,城门顶上现存一座高约3米的倒地石碑,上面的字迹已难以辨认。城楼前的石匾上留有“三晋囗关”的字迹。南面城墙上有一扇较低的砖券拱门,门额上的石匾字迹已不清晰,拱门两侧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高处有水浸的痕迹,石基包砖,留存相对较好。(四)广武长城。广武长城始建于战国晚期。赵国为了抵御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修筑了阴山至代郡的赵长城。赵长城分南段、北段和西北段三段,其中西北段东起今河北蔚县,西至宁武,跨过飞狐、夏屋、勾注等山,横贯广武一带。秦朝在北方兴建了内外两道屏障,广武一带的属于内长城。汉代长城在旧广武城南2.5千米处,整体用石块垒砌,沿恒山山脉东西横亘约10千米,残高1.2米,宽2.4米,城上建有堞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完整。广武明代长城也称为猴儿岭长城,遗址现保存完好,属内长城,2001年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廷于洪武七年(1374)开始修建广武明长城,万历三年(1575)重修。广武长城全长10千米,由山阴县新广武村绵延至代县白草口村。城墙高达6~10米,底宽5米,上宽4米;全部由砖石包砌,在石基上里面筑土、外包城砖;每隔120米修建一座戍楼,设置烽火台和敌楼,隘口处还有堡寨,并设暗门;东西连绵与外长城相连。沿长城内外两侧有多座烽火台遗址,平面形状为方梯形,少量为圆锥圆顶形,之间距离为7至12千米。广武明长城上至今仍有较为完整的敌楼留存,如针扃、控扼、雄皋、壮橹、天山等。自控扼楼向南行走50米,城墙下有一扇拱形暗门。暗门连通内外,只有军情紧急时才会临时调度使用;其内高外低,门洞两端有安插门栓的插洞。在广武村外的山坡上,留有一座高大的圆柱体墩台,墩台北部有一暗洞,名为藏兵洞,现在只有洞孔可见。(五)雁门关。雁门关位于晋北代县雁门山上,是内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以险著称,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于其间得名,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得雁门者而得天下,失雁门者失中原”的说法,2001年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和东、西两翼的十八隘口,都位于恒山山脉的西段——勾注山一带。自明初建关以来,朝廷在景泰、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曾多次进行修建,不仅新筑了东陉关(即今雁门关),及其北口的新广武城,还加固了西陉关(即古雁门关),及其北口的旧广武城,使得东、西陉关互为犄角。雁门关依托东、西陉关,成为一处可以纵深防御的完备军事设施,学界将其概括为“双关双城、十八隘,三十九堡十二联城”。[5](六)六郎城。六郎城在旧广武城西南五百米处的小山上,面积7.8万平方米,是北宋名将杨业之子杨延昭(即杨六郎)抗辽保宋的遗址,现为县级文物。六郎城的形状为凸字形,城内高处设教场,教场的最高处建点将台,四周是夯土板墙。城中一些地段和城东山城下的子城部分有夯土墙,至今仍有残存。东南角留有一门,现存的遗迹仅有城墙、马面和烽火台。

三、广武地区历史遗迹的文化特征

作为全域旅游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武地区历史遗迹不仅数量众多,还显示出历史的连贯性、地域的集中性和文化的军事性等晋北文化特征。这些历史遗迹的文化特征极大地增强了文化旅游的文化底蕴。(一)历史的连贯性。历史作为社会的时限,是人类生活和矛盾的时间体现,包含了过去的实在,以及当今社会生活各部分。[6]广武地区大量的历史遗迹表明区域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且具有连贯性。从行政区划来看,广武属于山阴县。明朝崇祯年间的《山阴县志》记载了该县的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禹贡》中的冀州北域,春秋时期在北狄的活动范围内,战国时归属赵国,秦朝归入雁门郡,汉代称阴馆县,魏晋南北朝时相继隶属魏国的神武郡和北齐的太平郡,隋朝称神武县,唐朝时归马邑郡管辖,五代划入寰州,辽金时先后归属忠州、应州,元代始称山阴县,[7]县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民族融合来看,从战国时赵国首筑长城、秦朝兴建内边,到汉代修筑汉墓群,再到宋辽时辽国首建旧广武城,杨延昭驻守六郎城,至明朝加固雁门关、猴儿岭长城,修建新广武城。广武地区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汉族与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突厥、女真、契丹、瓦剌、鞑靼、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交往历程。广武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非常丰富,既有汉代的陶器、钱币、砖瓦,也有明代的石基、城砖,反映出该地器物、建筑等文化的历史样貌。(二)地域的集中性。历史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一方面,由于民众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在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基础上形成紧密的共生、协作关系,集聚产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有向外扩散和传递的社会影响力,在与区域外的民众交融互动中,不仅强化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还传播了主要文化。广武地区历史遗迹具有地域的集中性。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新广武城、广武长城、雁门关、六郎城等历史遗迹虽然分属朔州市山阴县和忻州市代县不同行政区划,但都集中在勾注山两侧,内长城南北,方圆几十千米之内,车程不过一小时,可划入广义上的广武地区。区域内部,历史遗迹都与守边相关,而且民间经济交往密切,民俗文化相似,通婚也较多,带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广武地区周边县市都有文化性质相似的历史遗迹,例如怀仁市的金沙滩、左云县的保安堡、右玉县的杀虎口、朔州古城等,都是宋明时期中原地区抵御游牧民族的战略重地,表明晋北一带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域上的关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向。(三)文化的军事性。晋北一带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凝缩了我国北方近三千年的军事发展历史。广武地区为南北交通枢纽,起着支援大同、保障山西、拱卫京师、巩固边防的战略作用,素有“北门锁钥”之称,有着“欲固雁门,先守广武”的说法。战争时期,广武为屯兵重地,现存历史遗迹大都为军事防御工事;历代都有大将驻守,如战国时赵国的李牧,秦朝的蒙恬,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薛仁贵,宋代的杨家将,他们戍边征战的民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尤其是杨家将的故事,体现出广武地区民众尚武的精神风貌。和平时期,官兵则屯田守城,在屯堡处形成商贸榷场,南北民族进行集市贸易,互通有无。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实现了交融,生产上,精耕细作的农业形式不断推广,农区畜牧业得到发展;饮食上,游牧民族开始油煮糕、吃猪肉,汉族人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民间信仰兼容并包,呈现出多元性。可见,广武地区无论是建筑文化,还是贸易文化、民俗文化,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四、广武地区全域旅游的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8

一、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辉煌的陕西历史文化

陕西有着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陕西历史文化已成为当代陕西人的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对于“作为人类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①的开发问题,向志学、向东先生在《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一文中提出:“我们所说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指充满现代政治意向、现代经济意识、现代社会观点、现代文化素养、现代价值取向的开发主体,对历史文化这一特殊客体进行的解剖、分析、吸收、点染和创造性的重新建构。它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的科学延续、发展、创新、升华和再造。这种开发和发展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②关于陕西历史文化,赵金瑞、黄群、严渭青、袁小娟在《基于历史发生学解读下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开发研究》一文中从历史发生学角度认为,“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周、秦、汉、唐等四大体系”:制度文化型的周文化、寓强烈兼容性和博大开放性为一体的秦文化、充盈着宏伟气魄和乐观时代精神的汉文化、豪迈奔放与博大精深的唐文化。③应该说,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遗存的确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地域和时间看,陕北、陕南、关中的历史文化各具特点,古代和近现代陕西历史文化更有不同。杨云峰先生《陕南文化概说》指出:在陕西三大板块的文化底色中,关中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与此种文明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便作为其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而形成了重本轻末,重农轻商和以“躬行家教为本”的个性,陕北则以游牧文化的底色杂以江南色泽,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共同构成的强悍与粗犷,细腻奔放但不委婉,挑战传统而无传统的剽悍疏狂。而陕南三大板块均以渔猎文化作为其最基本的生存特征而具有鲜明的内倾性和柔韧品格。崇尚道义与信奉儒家文化,向往人的自由超脱而信奉道家文化,明显的山神崇拜,是陕南文化共有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史上,红色文化对陕西各地发生了深深的影响。而特别应该一提的就是陕北地区,作为红色文化重要的实践区域,已成为当代陕西人的文化意识的兴奋点之一。“延安”已成为一个符号,提到延安,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革命圣地。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陕西省有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岳红记在《论新闻媒体对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影响》一文中写道:“陕西文物古迹之多、文物景点星罗棋布,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位居前列,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与其它省市相比,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更具有竞争优势。全省文物景点3.575万余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国家一级文物3637件组。关中地区分布的都城遗址、帝王陵墓尤其密集,都城遗址的面积在十几平方公里甚至七八十平方公里,帝王陵园遗址大多在几平方公里到十几平方公里。如此密集的、大规模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大部分遗址分布在一个省份,实为世界罕见。”④红色文化遗存丰富也是陕西一大特点。据人民网转载中新网的报道,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遗址达2051个:“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张一辰)6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外宣办获悉,截至2010年底,该省党史部门共普查遗址2155个,其中革命遗址2051个,其它遗址104个,其中已确定为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数量名列全国前茅。”“陕西省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⑤陕西的非物质遗产也很丰富。非物质文化是历史上形成、至今仍然存在的、具有历史意义并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着相当的影响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诚如王鼎志先生所言,“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秦中自古帝王州’,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四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深邃,为世人瞩目。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产生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

3.较为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

古代社会,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之地域上相对封闭,当代陕西人保留了较浓的传统观念。别的不说,约略统计一下深受陕西民众喜爱的传统戏曲,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92项中涉及陕西的有9项,内中秦腔、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等的传统剧目多为以忠孝为主题的。以华县皮影为例,从《陕西华县中华皮影戏精粹集》来看华县皮影的内容,其中儒、释、道的内容所占比重很大。儒、释、道正是传统文化观念之核心所在,特别是儒家思想。另外,当代陕西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豪感也构成了陕西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内容。陕西人中,具有较强的历史自豪感者为数较多,其原因盖在于这里有十三朝建都,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这几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建都于此处。

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代陕西电视业发展的影响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是陕西社会文化的一大优势,也成为电视可资利用的一大资源。电视媒体一方面宣传优秀的陕西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借助于陕西历史文化因素促进媒体自身的发展。同时,电视业还肩负有顺应时代需要,在批判继承中弘扬发展陕西历史文化之重任,从而为打造陕西电视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丰沃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陕西电视业有相当的影响。

1.对文化的崇尚和强烈的历史文化

意识有利于推动包括电视业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实行,上千年文人取仕的传统使得陕西人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热爱陕西的历史文化。这一点,不仅表现为陕西文化人、包括陕西电视人的文化取向,也体现在普通观众身上,使得陕西电视媒体拥有了颇具历史文化意识的受众。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制片人白玉琦曾感叹:“陕西人一直很重视文化,对文化的感受和热爱,一直到现在,我觉得都没有被市场经济消解。可能在全国的范围里面,就没有别的省份像陕西这样,从集体性格里面这么热爱文化的。”⑦陕西人是否就比别的省份更为重视文化姑且不论,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陕西人的确普遍重视文化。陕西人对文化和文化人总是有着很强的价值判断。这种对文化的重视,非常有利于推动包括电视业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2.为陕西电视业提供丰富的题材

地理因素使得陕西电视业占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题材资源之优势。以此为基础,陕西电视业推出了不少很有质量也很有影响的电视节目、栏目、专题片、电视剧等。这既表现在古代文化方面,也表现在红色文化方面。例如,电视连续剧《渭华起义》、电视文献片《人民英雄刘志丹》等的播出,不但拓宽了中共党史宣传渠道,也盘活了该省的红色文化资源。”⑧陕西电视台是陕西地区级别最高的电视台。该台在利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给予了很自觉的追求,也取得了一定的实绩。对此,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董阳概括为三个阶段,⑨即“作品时代的历史文化节目”、“频道专业化时代:非主流平台及其坚持”、“后‘风追司马’时代的历史文化节目”,认为该台所策划的一些大型电视活动,一些大型的历史文化类报道活动,一些历史文化类的系列节目,对于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对于塑造卫视频道的品牌,对于塑造陕西形象,对于带动相关产业等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陕西电视台副台长张晓先生在《陕西卫视的定位转型与创新追求》一文中对于陕西卫视在开掘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的努力也进行了说明,“2006年11月1日,陕西卫视全新改版开播,立意鲜明地打出了‘人文天下’的文化旗帜”,“国内人文谈话节目的代表、我台老牌栏目《开坛》针对观众的收视需求,增加了历史版,以当代情怀重新解读历史,寓知识与思考于妙趣的对话中”,“立足自办栏目,陕西卫视圈定了开发电视产业链的两个人文类栏目《天下宝物》和《中国书画名家》,尝试以本省的书画及文物资源为切入口,开发由电视屏幕鉴赏到市场流通的衍生产业链”。⑩另外,近年来陕西电视台参与拍摄的《望长安》、《大秦岭》等纪录片也产生了不错的反响。另一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帝国》,“2009年,曲江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选择秦地著名作家孙皓晖撰写的《大秦帝国》投拍电视剧,成为曲江新区开发大秦文化的开山之作。2009年12月18日《大秦帝国》之《裂变》在福建东南卫视、陕西卫视、河南卫视、河北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并于2011年入选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还一举摘得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和“优秀美术奖”两项大奖。”⑾陕西省各地市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例如延安电视台,该台刘春景、郭东粮在《地方电视台节目策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总结介绍了该台在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电视事业的一些做法,该台“策划摄制了文艺系列专题《一路乡风一路歌》,将13个区县的民间文化艺术制作成专题节目,此后又策划创作拍摄了民国故事剧《走西口》、《兰花花》、《三十里铺》,把多年来流传在人们口头的陕北民歌中的人物形象化,把多年前先辈的悲情故事戏剧化”,“2004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到延安70周年,我台策划了电视音乐片《长征谣》”,“2007年是党中央转战陕北胜利60周年,我台在这一年策划了8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追寻转战陕北之路》”。⑿安康电视台从2011年元月1日起,把原来的三套节目改版为“文化旅游频道”,以“人文视界,魅力安康”为宣传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秀美的安康风景、独特的汉水文化以及新鲜的旅游资讯。

三、合理利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陕西电视业

历史文化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与镜鉴价值;精神归依的情感价值;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凝聚价值。对陕西人而言,辉煌厚重的陕西历史文化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一,历史文化的认识价值。在反思历史中否定其中的落后的一面,总结经验教训,在扬弃中求发展;同时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促进陕西发展服务。其二,在某种程度上,陕西历史文化作为陕西当代文化之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当代秦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来源的一部分,具有精神家园的意义,或者说,它也成为当代秦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从而为秦人所珍视。其三,正因为其所具有的秦人精神家园组成部分的意义,因此,它在强化秦人的凝聚力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基于此,我以为合理利用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陕西电视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风格及内容定位:厚重、追求社会功利电视节目、电视频道等的风格,既与电视的反映对象有关,也与电视观众的对电视的风格旨趣有关。陕西历史文化时间长,内容丰富,体现着中国古代多个最为辉煌的时期的历史记忆;同时,这些历史文化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都具有极强的社会功利性取向。特别是值得注意的是,关中是十三朝都城所在地,即所谓“关中自古帝王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是国家政治中心。这些既决定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厚重”特征,也影响到秦人的重视社会事功、质朴厚重的观念和旨趣。因此以陕西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节目,总体上应该具有厚重的和追求社会功利的特征。

2.功能定位:突出文化建设的需要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人之成其为人,文化使然;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特殊性,在于文化;文化还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因此,文化建设对于任何社会而言都十分重要,具有战略性意义。当今社会,传媒业包括电视业重视历史文化内容,根本的出发点还在于服务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一定要具备辩证思维的意识,分清良莠,发掘传统优秀文化因素。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9

关键词: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对策

晋东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2.6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塔水河遗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炎帝到现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遍布晋东南各地,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晋东南传统文化的魂魄,是大力发展晋东南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宝库。

一、晋东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晋东南是全国著名的文物资源的宝库,其历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有形历史文化资源和无形历史文化资源两大类。

(一)有形历史文化资源

有形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遗址、古墓葬、博物馆文物、古建筑、名人故居、石窟、碑刻、古书院、文学艺术、革命红色教育、传统产品等内容。遗址类:已探明并发掘的有沁源县花坡、义和,黎城县猫崖洞,潞城县黄龙洞,沁水县下川,陵川县塔水河等旧石器时代遗址。阳城县走马岭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泽州县史村河南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濩泽古城遗址等。古墓葬类:炎帝陵、西周黎侯墓群、长治分水岭地段的春秋、战国古墓葬群遗址、长子西旺商周古墓群、长子孟家庄战国墓葬群、周处墓、杨继宗墓、陈廷敬墓群等。博物馆文物类:长治市博物馆藏文物60000余件,其中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金银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上党堆锦艺术博物馆、沁县民俗博物馆、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平顺县西沟展览馆、牲盟会纪念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博物馆,晋城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2万多件,包括15个门类230件(套)三级以上文物。

古建筑类:晋东南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其中古建筑124处。这些古建筑包括长城遗址、古关隘、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和会馆。高平、陵川的战国长城,百里秦国石长城等15处古长城遗址。天井关、碗子城等29处古关隘,宗教建筑有府城玉皇庙、高平开化寺,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长子县法兴寺等;民居建筑有长治市郊区申家棋盘二十四院、晋城柳氏民居、郭峪村古建筑群;会馆主要有怀覃会馆、晋城会馆等。名人故居类:晋东南名人故居文化类资源十分丰富。如陈卿故里平顺石埠头村、吴琠的故里沁县故县镇徐村、郝经故里落鹰池、王国光故里上庄、孙居相故里湘峪古堡、张五典的故里窦庄、赵树理故里尉迟,田逢吉故里良户、陈廷敬故里皇城。石窟、碑刻、彩塑类:平顺县金灯寺石窟、沁县南涅水石刻、东峪村造像、千佛造像碑、羊头山石窟、碧落寺石窟、娲皇窟,泽州县紫金山三藏取经摩崖造像、老鹳岭摩崖造像等。晋城二仙观宋塑,元代晋城府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音乐、书法、绘画、文学、书院类资源:荆浩的《匡庐图》、《雪景山水图》,郝经的《续后汉书》、《通鉴书法》《陵川集》等,王国光的《万历会计录》,张五典的《泰山道里记》,陈廷敬的《静明子寿序》、法显的《佛国记》等,书院类有程颢书院、体仁书院、宗程书院、怀仁书院等。革命红色教育类资源: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长治、晋城等烈士陵园,町店战斗遗址、东坞岭歼灭战遗址等红色资源。传统产品类:最能代表晋东南且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品种有如上党堆锦、沁州黄、襄子老粗布、壶关辛寨老陈醋、泽州铁器、高平丝绸、桑皮纸、千层底布鞋、谷柿醋等。

(二)无形文化资源

无形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根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和商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根文化:农皇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脉,是农业之神、医药之神。晋东南是神农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当地记载炎帝活动的史书、石碑石刻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时代久远。现存有关神农炎帝活动记载的石碑110多通,保存相对完整祭祀炎帝的庙宇有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羊头山炎帝高庙等,炎帝历史遗迹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民俗文化:晋东南是民俗文化重镇,部级“非遗”项目38个、省级“非遗”项目157个、市级“非遗”项目28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民俗、音乐、医药、技艺、舞蹈数量众多。名人文化:晋东南地灵人杰,英才辈出。长治名人有东晋高僧法显、后赵皇帝石勒、宋抗金名将王彦,抗倭英雄任环、清大学士吴典,全国劳模申纪兰。晋城名人有汉代将军陈龟、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北宋天文学家刘羲叟,宋代戏曲鼻祖孔三传、金代状元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陈载、李俊民,文学大家郝天挺,元代著名学者郝经,治水专家贾鲁、明代政治家段直、茹太素、王国光,张慎言、田逢吉、侯琎、张养蒙、孙居相、张五典,清代祁贡、杨继宗、陈廷敬、田从典,清数学家、藏书家张敦仁,民国教育家郭象升等。

饮食文化:长治名吃有功臣长寿宴、油钻沙小米饭、黑圪条、肚肺汤、武乡枣糕、壶关羊汤、长子炒饼、潞城甩饼、上党腊驴肉。晋城的传统美食名菜如清汤河洛、阳城烧肝、润城枣糕、高平十大碗、烧豆腐、党参炖土鸡、清炒野山菌,大阳馔面等。商业文化:明清时的晋东南,手工业发达、物资丰裕,富商巨贾辈出,而尤以经营盐务、铁货、典当、丝绸的商人为最。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晋商大帮———泽潞商帮。长治市申氏当铺数量达32家。泽州县大箕秋木洼的王泰来家族鼎盛时有现银一千七百万两有奇。高平侯庄赵家鼎盛时期,拥有工商字号108座。沁水县西文兴村柳氏家族在康乾盛世时,是资巨万万的豪商大富。泽潞商人在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了开拓、进取、敬业、诚信、济世救人、和谐、爱国的商业精神。

二、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晋东南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一些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有形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阳城县皇城相府、砥洎城、洪上范家十三院和安阳潘家十三院、天官王府、郭峪古城、海会寺,沁水县湘峪古堡、柳氏民居、郭壁、赵树理故居,高平市良户、泽州县大阳古镇、府城玉皇庙、珏山等向游客开放。长治县打造出十泉岭村张家大院、荫城古镇等历史文化体验景区。武乡开发红色旅游如八路军游击体验园、大型实景剧《太行山》、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旧居、和黎城县开发出黄崖洞4A级景区,阳城开发孙文龙纪念馆。泽州县晋韵堂铁器、高平吉利尔丝绸,襄垣县开发襄子老粗布、沁县沁州黄小米。部分文化资源得到整理出版和剧本拍摄,《赵树理》、《铁血长平》、《红窗花、白雪花》,微电影《梦回古镇》。长治市出版《上党神灵》《上党美食》《炎帝传说》《上党礼仪》《上党社火》《上党探微》等六册炎帝文化系列图书,晋城市出版包括《沁水史话辩证》、《战争往事:沁河流域的动荡岁月》、《沁河流域古代壁画撷英》、《沁河湿地》等共计31本沁河风韵系列丛书,《晋城历史文化丛》书(全十册)、《阳城历史文化丛书》(五册)《高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套装共3册)》《沁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等。无形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高平开发羊头山炎帝陵,举办“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长治县建设以炎帝文化为主题的黎都公园,襄垣以“法显故里,仙堂佛国”为品牌,打造了仙堂山国家4A级法显文化旅游区。沁水举办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兴建赵树理公园、赵树理文学馆、赵树理故居,平顺县开展井底村民俗旅游,晋城司徒小镇民俗文化游。

三、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利用开发数量有限

历史文化资源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区域经济发展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广阔前景及历史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宝藏提升城市品牌、展示城市魅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动作不力。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数量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彰显。

(二)开发利用缺乏宏观规划,对文化资源优势转化研究不够

晋城市、长治市颁布了一些零散的规划方案,如《平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晋城市旅游文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晋城市沁河古堡群保护开发利用规划》《良户村古村落保护规划》,《晋城市太行古堡群保护利用条例》《海会寺和郭峪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方案》《长治市崇教寺和申家大院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出版了《长治市观音堂文物保护规划》一书,长治市、晋城市尚未制定出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缺纲领性文件和宏观规划引领。文化资源重理论研究,转化利用研究薄弱。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多数景区文化味道不浓

目前晋城市、长治市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缺少文化内涵,文化气息淡薄。如大阳古镇老街,整修一新,但置身街中,冷冷清清,九州针都的手工业文化和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淡而无味。湘峪古堡古建修复已经完工,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军事防御文化、古代建筑文化尚未被挖掘呈现出来。多数景区文化氛围不浓,旅游产品千品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反映晋东南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严重缺乏。

(四)历史文化资源体量大,开发利用资金整体短缺

文化资源开发具有资金需求数量大、回笼周期长等特点。目前,晋东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加之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部分物质文化遗产残损塌毁严重,日常维护、修缮加固、抢险修整的文化资源占用资金巨大,无暇顾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已经开发的文化资源,由于体量小,体系不完整,游客不旺,经济效益低,资金回笼少,不能为文化资源的持续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四、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提高对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开发力度

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是晋东南城市的灵魂、底蕴、魅力所在,是重要的生产力,是晋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是建构和谐晋东南的重要精神支撑,是衡量晋东南地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深入挖掘,大力开发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晋东南城市品位、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利于促进资源型晋东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文化资源重地向文化经济高地转变,有利于“五大发展理念”在晋东南落实。

(二)系统调查研究,制定晋东南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整体规划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法律依据,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科学化、有序化。长治、晋城两市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山西省有关文件,委托高水平的科研院所,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编制出《晋东南文化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长治学院和长治医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对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释放文化资源推动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能。

(三)深入挖掘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挖掘文化资源需要专业人才,长治、晋城市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拨出专项资金,广泛延揽贤才,组建科研团队,深入挖掘具有旅游开发前景的根祖文化、古堡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宗教和民俗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红色教育文化文化内涵,分门别类,整理出版各类文化资源图书。遴选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化项目,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展示厅、古堡建筑博物馆、名镇历史博物馆、名人文化长廊、围绕历史名人名著进行文艺创作、旅游文化产品、文化论坛,进一步提升晋东南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文化资源产品转化力。做精做细晋东南传统名吃,开发游客可参与体验的民俗文化项目,打造反映晋东南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巨作。

(四)改革创新,多元化筹措资金

要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商人投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项目。晋城、长治市各级政府要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好招商融资平台,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是金山银山,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开发利用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将其活化即产品化,释放其经济文化功能。群策群力制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中长期规划,让文化资源开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大胆探索,多元筹措资金,让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后勤保障有力。众志成城,进行历史文化资源深度研究,努力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立足晋东南地区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推动长治、晋城两市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长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治市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844-868.

[2](清)朱樟纂修.泽州府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9-129.

历史文化资源范文篇10

同时,在如今日益同质化的传媒竞争中,在传媒营收渠道单一的现状下,如何开发内容资源,如何开拓盈利路径成为构筑传媒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西方的传媒跨国公司也在经营中得出必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运作”的结论。开发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传媒内容,不但能在品牌攀附、传播影响、优质客户开发、主营业务延伸上都占得先机,而且有可能通过开发。建立传媒产业链,引发盈利的乘数效应。这样,不仅能凸显其的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开发新的盈收渠道和盈利模式。总之,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不但会实现传媒内容的开拓,获得新的盈利渠道,而且会成为推动一地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助力。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可以从以下开发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文化历史资源的影视内容的开发

从立体的、系统的角度,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为二个层面:物质层、思想制度层、文化心理层,影视剧页是多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可以为影视剧综合利用。成功的影视剧能使文化历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其一可在新的创意之下,将历史文化资源用影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1999年Hollywood安布林娱乐公司从网上获得了中国云南禄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以及轰动世界的河南西峡恐龙蛋的资料和图像,受到极大启发,摄制出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同》,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商业利润,上演31个星期后国内票房收入达3.4亿美元而海外票房更达破记录的5.3亿美元。又如,数年来,传媒界投入巨资,陆续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国家向我国购买版权,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向全世界介绍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楚雄州和深圳市联合摄制的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用电视这种科技手段抢救和开发了民族文化,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展示以及与国际影视接轨的艺术手法,举起了文化传承的火炬,展示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将“博物馆”办到了电视荧屏上。它在我国宣传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也是利用科技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其二是利用电视的影响力度大,受众数量多、启动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依托电视平台成功把历史文化资源与市场开发结合起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就是以《论语》、《庄子》为资源,借助《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这些大众化的解读为策略,不仅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收视率,获得很好的广告效应,打响栏目品牌。又如南京在文化历史资源的旅游业开发时,积极把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电视业内容的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与电视业密不可分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模式,可算做另一种方式。如南京市旅游局与南京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全市第一个电视专题旅游栏目“边走边唱”;与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在南京早新闻中开播《南京旅游频道》。二、文化历史资源的出版内容开发

尽管当前大多数地区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旅游业和工艺品生产方面,但人们已经意识到,出版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比旅游和艺术表演广阔,它使千里之外的人们直观、形象、真实地了解客体,可以表达较深刻的思想和体验。所以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出版内容开发可以延长其开发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

其一,图书出版内容。文史哲名著、文物、民俗图册、画册、字帖等图书,常常是图书市场的“长销书”,销量稳定、持久。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图书出版内容开发是可以考虑的路子。但更难能可贵的、更值得推崇的是蔡志忠运用自己的创意和绘画技艺的结合对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开发。

孔子、孟子、庄子、佛陀以及中国古代的许多哲学家,是古代文明留给今天的一笔灿烂财富。它们大多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流传了千百年。由于内容艰深博大,而且古代人的书面语言和今天人所采用的语言也发生了极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社会中只有少数人可以直接阅读。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漫画家蔡志忠采用现代漫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解释了古代孔子、孟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让今人与古代哲人在精神上对话。他把中国古代绘画的朴实大方与现代漫画的浪漫调侃结合起来,用现代人都能理解的绘画语言,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表达了古代东方哲人的深刻思想蔡志忠的漫画作品使当代年轻人能避开艰深隐晦的文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中国古老文化。他的漫画集以19种不同文字出版,至1999年底总销售量达3400万册,被称为亚洲艺术家中最富有和最成功的漫画家之一。

其二,音像出版内容。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出版内容开发,市场广阔。音像制品《中华泰山》、《云南风光》、《纳西族古乐》、红色经典《红太阳》、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均受到不同层面消费者的欢迎。

不仅可以单项开发,也可以成系列推出。如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公司制作的10集文化系列片《徽州》,其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真实而诗化地再现了徽州美丽的山水和精细雅致的人文景观,全方位地诠释了这方华夏名区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商帮、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这些富有特定生命意味的精神符号,这些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斑,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同时还揭示了这些文化遗存背后蕴涵的内在文化精神,2004年2月27日至3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播出后,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被称为“笑话王国”的山西万荣县,在政府的支持下,敛力于开发万荣笑话音像内容产品的案例尤为突出,值得借鉴。如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联合录制的万荣笑话光髓,选用本县笑话大王柴振刚、王克勤、解孟虎等人担当演员,选择县内农家院落、打麦场或田野为外景地进行拍摄,地方特色浓,笑料百出,十分畅销。相声大师侯耀文主讲万荣笑话的专辑,倾倒全国亿万观众,”2001年其笑话产品“销售额高达500万元,获利325万元。”

三、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内容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走进千家万户,文化历史资源的新媒体开发不但为文化历史资源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而且能实现其新的价值。例如,南京市将南京的文化历史资源搬上网络,创建了金陵旅游网等网络宣传平台。2007年,“网上游南京”网络虚拟旅游平台也通过了专家评审。

不但历史文化资源的网上开已成气候,游戏开发更是火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衍生的网络游戏就有《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快乐西游》等多款主流游戏,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面对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大潮,笔者认为首先要实施“产品模仿”战略,直接借用创新者的成功经验是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