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城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6:54:45

历史文化城镇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1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6]顾春.城市CT:古城保护且看“绍兴模式”.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05-31(03)

[7]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51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意义现状问题保护的动力保护的基本原则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2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3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4

在传统意义上,文化城市一般理解为是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1]。但是,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的战略与经济诉求,应该对文化城市进行新的界定。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刘士林提出,文化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新型城市,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人居需求的科学与全面发展的城市模式[2];再如,刘合林提出,文化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核心手段组织城市经济活动、社会网络与空间形态,支持城市文化多样性需求与城市增长机器本质,处于不断发展状态的充满人情味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3],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探讨文化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具有重要启示。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内涵十分丰富。首先,文化城市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化背景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增长因素,成为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并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城市,就是要用文化生产力丰富当代生产力系统,用文化软资源补充经济发展的资源储备,带动和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文化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类型,是一种以提高发展质量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化模式。她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2]。第三,文化城市是人本主义城市理念的具体体现。城市的本质在于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同时还要使人感到生活得愉快、活得自由、活得有意义、活得有尊严。但是,正如雅各布斯于1961年所指出的那样,城市的大规模更新建设以及规划师们所主张的规划理念和手法并没有将城市引向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反而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冷漠、资金的浪费以及城市贫民窟的恶化与扩张[3]。因此,新的城市图景需要引入文化城市这一概念,以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城市理念,为人类个体过上美好生活提供真实的空间。文化城市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精髓在于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是文化城市内在的、恒久的生命力,是文化城市的魅力所在。在当今世界上,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城市,都是具有文化个性的特色城市。如伦敦、巴黎、罗马、维也纳、纽约等城市之所以著名,不仅依赖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更依赖这些城市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沉积下来的城市特色文化。我国城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特色鲜明,这既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了“地大物博”的生产对象,并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同时又为城市化发展指出了方向,即把营造令人愉悦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与氛围作为根本出发点,建设具有高质量的、充满人情味的文化城市。我国文化城市建设要紧紧围绕自身的特色文化来进行,使其城市文化具有某种唯一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工业遗产保护与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

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城市企业开创与发展、辉煌与衰落的坎坷历程,体现了城市产业工人开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难以忘怀的奋斗人生。因此,辽宁工业遗产保护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应是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

2.1辽宁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其中重工业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占绝大多数

辽宁城镇建设始于燕国设立辽东郡、辽西郡时期,最早形成的城镇一般是中央所辖地方郡(府、州)、县统治机构的所在地,有的城镇还曾被作为国都。自清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辽宁境内较著名的城镇有奉天、锦州、海城、复州、铁岭、营口、抚顺、本溪湖等,它们都是军事或行政中心并兼有工商交易的功能。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61年营口开港后,随着外国势力的进入和中东铁路的兴建,辽宁地区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铁路及沿海港口的出现,辽宁原有的城镇均转型为工业城镇,并先后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到1949年,辽宁主要的工业城市有10个,即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安东、锦州、营口、阜新和辽阳[5]。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辽河油田的开发,在辽河平原上又崛起了盘锦等石油城市。到1985年,辽宁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其中仅省辖的工业城市就有13个[6](表1),有的大工业城市如沈阳等还具有区域经济极核作用,闻名遐迩。从表1中可以看出,辽宁工业城市中除营口、辽阳等城市外均为重工业城市,其中又以资源型城市为主。所谓资源型城市,主要是指因资源的开采或开发而兴起,并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据笔者统计,全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包括典型资源型城市60个,其中辽宁有资源型城市7个(抚顺、阜新、铁法、北票、葫芦岛、本溪、盘锦),并且均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和12%。另据笔者统计,从2008到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两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其中辽宁占有7个(阜新、北票、抚顺、葫芦岛市南票区、辽阳市弓长岭区、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区、盘锦),约占总数的16%。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虽然目前面临发展衰退的困境,但有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2.2辽宁城市工业遗产十分丰富,是城市文化遗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辽宁城市工业遗产主要包括工业城市、城市老工业区、城市工业建筑、工业纪念物和非物质性工业遗产等,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它们是辽宁城市文化中最难能可贵的记忆,是辽宁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是辽宁城市文化遗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王青云的研究,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共有109个,包括典型老工业基地城市66个,其中辽宁有12个(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阜新、葫芦岛、锦州、辽阳、盘锦、瓦房店、铁岭),包括典型老工业基地城市9个(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阜新、葫芦岛、锦州、辽阳),分别占总数的11%和13.6%[7]。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特色鲜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了丰富多彩的工业文明,本身就是具有珍贵价值的历史遗产。同时,在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中还有许多著名的老工业区,如沈阳铁西工业区、沈阳大东工业区、鞍山铁西工业区、本溪本钢工业区、抚顺望花工业区、大连甘井子工业区等(表2)。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样板,后来又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败,许多企业破产倒闭或搬迁,形成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烟囱工业区”[1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些老工业区都先后实施了企业转型与经济复兴战略,其中某些工业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地段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加以保护,如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等。辽宁城市中工业建筑遗产较多,有些已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些已被列入重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其中尤以沈阳和大连最为突出。例如,沈阳于2004年公布首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共有70栋历史建筑,其中属于工业建筑的约为20栋;大连从2002年到2009年先后公布三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共207栋,其中属于工业建筑的约为40栋[9],分别占总数的29%和19%。这些工业建筑不单是简单的土木制造,而且是工业美的创造,是工业历史文化的结晶。辽宁城市中工业纪念物特别丰富,如从1948年至2010年辽宁就创造了1000个新中国工业第一[10],其中大多为工业产品。法国工程师布律诺•亚科莱曾经说过:“我对物品的历史很感兴趣,因为通过物(无论是简单的,比如铆钉,还是复杂的,比如自行车或圆珠笔),人们几乎可以了解文明的发展史,吉尔贝特•西蒙登说过仔细研究一根18世纪的英国缝衣针,就可以通过它的形状、材料和它展示的技能了解到这一时期英国的技术状况”[11]。辽宁的工业纪念物反映了辽宁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辽宁城市中非物质性工业遗产也十分丰富,如鞍钢宪法、劳模精神、孟泰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等,它们因承载的时代精神与产业工人的优秀品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并成为了辽宁工业城市文化的灵魂。

2.3工业遗产是辽宁工业城市的特质和标志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区,工业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城市符号之一,工人是城市市民中最常见的职业之一。正是由于工业在辽宁城市中具有支配性地位,因而辽宁每个城市都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都塑造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品质与文化氛围,所有这些都在现存的工业遗产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共和国装备部沈阳,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化纤之城辽阳,煤电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盘锦,港口城市大连,轻纺之城营口和丹东等[12],这些称谓从宏观方面就反映出了各工业城市的独特形象,是辽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和结晶,是辽宁工业城市文化的基本标志。

2.4工业遗产是辽宁工业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

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积淀和更新的表现,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特征的反映,是城市社会行为、观念、行为模式的特点反映,是城市性质和规模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管理者、规划者、设计者水平和素质的综合反映[13]。对于工业城市而言,城市特色文化主要是工业文化,而工业遗产则是工业文化的主要载体。辽宁城市工业遗产是辽宁城市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是辽宁城市特色文化的最集中体现,它彰显了辽宁工业城市独有的历史底蕴、文化修养、风俗人情、科学技术水平,是辽宁工业城市地域性特色和本土化特征的具体体现,是辽宁工业城市形象的代言和象征。

2.5工业遗产是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

工业遗产不是历史的废弃物,不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而是文化城市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独有资源,是孕育文化城市精神的母体和根基,是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和独特文化身份的稀有珍品。所以,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之间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辽宁城市工业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它在城市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辽宁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文化营养。保护城市工业遗产是充实和提升辽宁工业城市的内涵和品位、打造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关键。

3基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

当前,辽宁城市建设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的“十字路口”,并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对文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业遗产保护在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工业遗产屡遭破坏,城市记忆不断消失;脱离城市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盲目进行文化城市建设等。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1提高认识,明确工业遗产在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人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精神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对其固有的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得到一种可持续的人文精神与永不磨灭的灵魂支柱,才有可能与外界平等对话。作为工业大省的辽宁,应该深入研究自己工业城市形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以及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深刻认识工业遗产保护在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保护好工业遗产,使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完美地展示出来,不仅是对人类进程中的某个片段的充分肯定,是对一个时代的精神认同,而且还能使城市文化特色得到持续和延展,并能成为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独特资源和根基所在。

3.2科学规划,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辽宁工业城市拥有众多的工业遗产,并给其城市面貌打上鲜明的烙印。因此,辽宁各工业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把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同时,在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形成像英国铁桥峡谷那样占地面积达10km2的整体性保护理念,注重区域内的整体性和一体化,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功能和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辽宁工业文明在区域性的整体保护中得到传承,树立起“共和国工业摇篮”的形象,并使各个工业城市树立起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形象,进而增强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世界范围来看,从1978到2005年,仅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地就有43项,其中属于工业市镇、工业区域、工业居民点的有20项[14],这就为辽宁工业城市及工业区域保护提供了有益启示。

3.3建立工业主题博物馆,凝练和提升工业特色文化城市的工业精神

辽宁工业主题博物馆不少,如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道光廿五博物馆、沈阳铁路蒸汽机车陈列馆、大连向阳老式汽车博物馆、沈阳航空博览园、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等,但大多特色不突出,主题不鲜明,不能反映辽宁特有的工业精神。为此,辽宁应以“创新、创业、拼搏、奉献”等精神为主题,重点投资筹建三大工业主题博物馆,即建立“共和国第一”博物馆,突出“创新精神”;建立各大企业博物馆,突出“创业精神”;建立劳动模范博物馆,突出“拼搏、奉献精神”。

3.4突出工业城市特色,让“每一座城市讲述自己的故事”

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演绎着自身独有的文化情境。辽宁每座工业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叠印着几代人的无数脚印,饱含着几代人的音容笑貌。因此,辽宁每座城市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都要突出地域特色,讲述城市的工业发展历史和每一处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以弘扬城市的工业文明。最近几年,辽宁有些工业遗产地被开发利用为爱国主义、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如阜新市以海州大型露天矿矿坑遗址为主建设矿山公园,使旅游者在休闲漫步的同时亲近工业文明、缅怀当年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沈阳市铁西区在搬迁改造过程中建立了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等,集中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工业生产、工人生活场景,已经成为沈阳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这些成功案例,对于丰富工业城市形象、传承工业城市的工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各工业城市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进行借鉴。(本文来自于《现代城市研究》杂志。《现代城市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3.5开展工业特色文化城市活动,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5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城市给人的最感性认识,包括视觉、听觉、心理等方面,自从人类建立了城市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现代城市形象系统不仅包括有了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等物质要素,还包含有城市文化、居民素质、政府效率和廉政形象、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社会安全感以及城市的开拓创新氛围等众多无形要素。除了城市的外在形象,例如建筑、景观、环境外,还应包括体现城市内在形象的行为形象和精神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外观和内在气质的结合,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有机统一体。对一个城市来说,美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外表,还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历史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持和发展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属于历史的、地域的、民间的、文化的自我救赎,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和重大挑战。对于那些遗留下来和正在消亡的历史文化城市而言,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人类居住区域这一功能,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浓缩并凝聚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出体现所在国家、地域和民族的个性与特色,是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性城市形象的保护、延续和发扬,从各个不同方面加强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将建立良好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上升到了树立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首要位置。

二、历史文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的外在形象是由建筑、街道等公共设施构成的,是城市的直观视觉识别系统;内在形象则包括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经济活力、文明程度、风土人情、治安状况等因素,这是城市的感性行为识别系统。城市形象,应该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历史文化是城市内在形象的决定性因素,而城市的外在形象则是物化了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母体和来源。因此,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规划建设城市时,必须要注重历史文化,把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历史文化用建筑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既充实了城市的内在形象,又丰富了城市的外在形象,从而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即使马路建得再宽,楼房建得再高,也只是一个钢筋水泥空壳,不可能有吸引人的地方。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形象表达的是一种粗犷、大气、豁达、朴实的城市风格。这种城市个性与特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历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打造和宣传城市形象时,应该深入研究和全民把握本地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整合历史人文资源,并经过反复提炼,把它有机地、系统地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这样才会形成一种惟我独有的个性化历史文化城市形象。

(二)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是这座城市居民亲手创造的,它一旦形成就凝聚成一个城市的精神力量,就会反过来对城市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作用。城市作为人口和生产力高度聚集的区域,既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成果,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文化养分。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形象就像一面旗帜,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广大市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节,激励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教化作用。“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市民素质和意识的竞争。当前有些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时往往只注重经济和城市硬件的发展建设,而忽视了对市民文化素质和涵养的提高。一座城市要发展,资金、技术都可以引进,市民素质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熏陶来养成。城市作为全体市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理应为市民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城市文化形象,无论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还是物化了的文化工程、学习场所,都为广大市民所喜爱,乐于观赏和参与,这对于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因为这种教化是以一种精神享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比一般的说教更行之有效。

三、哈尔滨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塑造的建议

1、创建展示鲜明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场馆。第一,完善已有的历史博物馆。如针对现有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关道衙门、黑龙江省博物馆等,进行文物充实、更新、或者共享、轮展等措施;第二,整合哈尔滨历史文化资源或者说是文物资源,统一规划和开发,尽快建立哈尔滨自己的历史博物馆,突出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第三,挖掘、整理哈尔滨古代历史文化遗迹和遗产,建立一批专题性博物馆。例如古代民俗博物馆、古城遗址博物馆等。也可因地制宜建成一些开放性的博物馆或景区,如将一些老街老屋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形成天然的博物馆和景区。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兴办各类历史博物馆。

2、复原或再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利用建筑手段,以艺术形式,在历史遗迹比较集中的街区或博物馆内,塑造一批历史景观和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补充现有遗迹、遗物的不足和展示方式的单一。通过具体而完整的历史形象,使人们可以感受或想象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从而建立起历史认识。例如,复原小型的金代城址,打造女真(满族)历史民俗展示平台和游览景区;修复“金兀术运粮河”的部分河段,展示先民的劳动智慧和开拓精神,并且能和“湿地游”有效的结合。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6

(一)人文资源丰富

1、静宁历史悠久,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

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是传说中“始画八卦”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边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2、静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保存着极其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是陇东地区文化的渊薮之地。

在这片黄土地上,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古城遗址、古墓葬群和古建筑群;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出土的文物,包括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玉器、漆器、铁器等共有2280余件;全县各乡镇依然保持的传统工艺、地方戏曲、土特名产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给我们静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3、静宁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有“文教之邦”的美称。

我县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第一大姓李氏的发源地,在这里诞生了李广、李暠、李渊、李世民、李白、李思训、李世军等众多李姓历史名人,李姓是陇西人民所仰望的姓氏,他们的郡望称为“陇西郡”;此外,自秦汉设县两千多年以来,也产生了隗嚣、曲珍、慕天颜、吴玠、吴璘、刘琦、王曜南等众多的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据史志记载,自宋到清,我县为全国出科举人才最多的地区之一。到现在,教育依旧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县重视教育和崇尚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风气,造就了从静宁走向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众多。

(二)自然旅游资源品质较好

我县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两大体系。从构成数量上来说,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较多;但从区域吸引力及品质来说,自然旅游资源品质较好,资源组合优越。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等三大类自然旅游资源静宁均有分布,并富有特色,其中尤以农业、果业等生态农业占较大优势,且具有较大旅游开发潜力。

(三)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我县的旅游资源以312国道和静秦公路为轴线,相对集中的分布在轴线两旁区域内。沿312国道以成纪文化城为中心,分布有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九龙山、烽台山、文屏山、悬镜湖等城区休闲文化与历史文化景区(点)。

沿静秦公路以葫芦河为中心,分布有大地滩十万亩高效生态农业、李店十万亩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景观。

(四)休闲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我县休闲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呈现出沿“312国道-葫芦河-南河”环静宁中心圈层富集的特征。312国道上已经形成了九龙山、烽台山、成纪文化城、悬镜湖等生态休闲景区(点);沿葫芦河形成了西岭生态公园景观带。经过县内环城游憩环的旅游开发,逐步将形成县域内公园休闲,县郊风景区(点)、休闲度假区等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

(五)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我县是农业大县,至今还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创造了很多乡村特色的田园景观、居民建筑、农耕文化、民族风情、乡村生活、乡土艺术等文化形态,不少地方仍保留着自然纯真的生态环境;同时,作为中国苹果之乡,农业、果业等生态农业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县,拥有葫芦河流域为中心、各乡镇为依托的大量的农业示范园、农业生产基地和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等;以田园风光、农家乐、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现代新农村休闲、高科技生态等几种模式的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已现雏形。

(六)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1、交通位置优越

我县地处甘肃与宁夏两省的接界,东、北与宁夏接壤,西、南与甘肃天水毗连,西北与甘肃定西为邻,交通较为发达。公路上,从兰州至西安的312国道(312国道为甘肃东部经济的走廊和交通干道)从我县境内穿越,静庄(静宁至庄浪)、静秦(静宁至秦安)、静西(静宁至宁夏西吉县)县级公路穿越过境,从兰州、西安和银川到我县的公路行程均在3小时左右,与兰州、西安、天水、银川等周边大中城市直通班车;铁路上,我县南依陇海铁路,周边的平凉、天水、定西和宁夏固原均有铁路通过,这些城市距离我县的公路行程平均1.5小时。

我县在交通上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312国道和静秦公路为骨架、城乡道路干支为依托,通往兰州、宁夏、平凉、天水等大中城市的公路交通网络。我县的交通区位为静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我县处在甘肃东部经济走廊以及众多的中等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内。

我县地处甘肃东部经济走廊(兰州-平凉-泾川-西安)中部,是兰州至平凉公路的必经之地,是宁夏进入甘肃的东大门,距我县空间距离150公里以内或时间距离1.5小时以内的区域包括平凉、固原、天水和定西等中等城市,我县处在这些中等城市的中心;同时,我县亦处在“四方六边”大兰州经济圈(“四方六边”大兰州经济圈分为兰州1小时和3小时都市经济圈)3小时都市经济圈范围内,处在银川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的影响范围内。平凉市作为兰州、西安、银川大三角区域次中心城市地位的建立,必将加大这种影响。

众多周边的大中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扩散、外溢必然会对我县的交通、城镇建设和城市形象等产生影响,从而带动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3、周边拥有麦积山、崆峒山两大旅游目的地景区和众多大中城市旅游市场活跃片区。

从客源市场来看,我县处于平凉、天水、固原、定西、兰州等众多大中城市的腹地,周边四个地级城市以及兰州大量的城市休闲居民是我县发展城郊休闲旅游的直接客源市场;同时,兰州作为外界游客进入甘肃的第一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极有利于我县旅游市场向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拓展。

我县往东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向南有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往西有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圣地会宁,县域南界为古丝绸之路(兰州-定西-天水-宝鸡-西安)的重要陆路,是西安到兰州的重要旅游线路。这些周边的旅游资源大多知名度高,其中崆峒山和麦积山为全国旅游目的地景区,旅游经济效益成效突出。我县处于这样一个旅游市场活跃的片区内,依托周边景区的旅游市场规模优势,旅游业的市场开拓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我县发展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基础薄弱

1、旅游产业规模小

目前,我县只有成纪文化城、烽台山、文屏山等少数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档次较低,基本为二星级;国内旅行社1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基本没有,仅沿成纪文化城有一条仿古商业街,但基本为本县居民服务。静宁旅游远未形成“食、宿、游、购、娱”旅游产业链,2008年,旅游收入占全县GDP不到1%,旅游经济收入低微。

2、旅游市场规模小

312国道赋予了我县旅游优越的市场区位条件,但目前旅游市场规模较小,2008年接待旅游者17.9万人次,游客除312国道过境客人外,主要来自周边地区,旅游消费水平低,停留时间短。

3、旅游设施不完善、档次较低

我县还没有专业旅游车,旅游者进入景区(点)主要靠搭乘长途公交车和出租车,景区内的旅游主要靠步行。旅游饭店设施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不高。由县城至景区(点)之间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景区建设及其服务接待设施水平尚未形成合理的布局和规模。

(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我县现有的景区(点)主要沿312国道分布,312国道上景区(点)旅游功能很不完善,使静宁旅游目前只是作为区域旅游线路的一个过境节点;我县旅游资源较好的生态农业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国道南面,目前尚未形成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无法对全县旅游产业产生带动作用。

旅游产品开发主要停留在初级的自然观光产品和民俗文化产品层面,现有的几个景区(点)在功能上主要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展示为主体,产品形式单一、重复,缺乏重量级、差异化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尤其缺乏吸引力强的现代化旅游设施、休闲性、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和规模较大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难以吸引追求现代休闲娱乐的旅游者。

(三)乡村景观特色性不强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以生态农业、小麦为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整体景观表现为开阔、一望无际,田园视线单调,基本是水平的,没有“遮、障、掩”的景观效果,形成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垂直景观带。整体上缺乏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和氛围,同时缺乏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部分品牌丧失先机

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静宁旅游,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形象和品牌。伏羲文化、红色文化等静宁旅游的核心吸引物,由于它们被周边县市先发抢注或者共同享用(“伏羲文化”品牌被天水先用;红色旅游处于会宁的阴影区;民俗资源独特性不足,吸引力欠缺),已经很难成为静宁特有的品牌,造成了静宁旅游品牌的缺失。

(五)人文旅游资源吸引力尚待挖掘

我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拥有伏羲故里、中国第一大姓李氏发祥地等文化品牌,但文化价值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等关系,且积淀下来的人文载体缺乏,人文旅游资源推介不力、知名度不够。成纪古城遗址作为成纪古城的见证,目前只是废弃夯土堆,周边都是种植园,既没有历史底蕴的痕迹,也缺乏景观魅力;依托成纪文化开发的成纪文化城仿古建筑群,旅游功能不完善,观赏休闲的吸引力严重不足;民俗节庆活动虽多,但规模较小,对我县旅游形象塑造作用不大。

(六)周边县市旅游资源的替代性突出

我县地处六盘山一带,是陕甘宁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个区域,周边市县几乎都有果业、梯田、水域等自然景观,也有以长征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农耕民俗为主题的民俗旅游资源等。如平凉市各县(区)依托农业旅游资源竞相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会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天水的伏羲文化抢占先机等。

因此,无论是果业、水域等自然风光,还是文化和民俗旅游资源,我县在平凉地区和周边都无法形成垄断性旅游竞争力。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形象与品牌就是生产力。如何打造静宁独特的旅游品牌,是静宁旅游面临的最大挑战。

(七)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脆弱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都十分脆弱。目前许多自然景观资源,如悬镜湖、烽台山等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盲目开发,对资源环境将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发展我县旅游产业的措施

1、挖掘成纪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华夏之根”旅游名片。

一是全面提升成纪文化城景区服务质量和功能。加强成纪文化城景区建设,修建旅游休闲设施、充实景区旅游元素,丰富景区旅游活动。真正把成纪文化城建设成为满足广大旅游者和成纪文化研究者满意的旅游景区和文化载体。

二是加大对成纪故城遗址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成纪故城遗址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为秦汉所置成纪县治,是史书记载的中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古成纪遗址的保护,严禁乱采乱挖,在编制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时,突出成纪文化内涵,彰显成纪文化特色,并积极做好与秦安大地湾,天水伏羲庙的联合对接,真正把华夏之根的文章做大做强,把华夏之根的牌子叫响叫亮,吸引世界华人到古成纪来寻根问祖,朝觐旅游。

三是深度发掘成纪文化和推介精品线路。挖掘成纪文化潜力,以艺术创作、艺术展演、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展示成纪文化魅力;同时要加强与天水、崆峒山为主的朝觐之旅的对接,包装精品旅游线路;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大文化圈、大旅游圈的发展局面。

3、依托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红色圣地”旅游名片。

一是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名镇。界石铺镇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区之一,是中央战略部署中确定的会师的中心基点,是我县打造“红色圣地”旅游品牌的基地。打造“兰州—会宁—静宁—六盘山”红色旅游线路;争创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在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中体现红色村镇风格,积极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名镇。

4、紧跟旅游业发展趋势,着力打造“金果家园”旅游名片。

一是整合旅游资源。我县是“中国苹果之乡”,苹果产业已具备规模效应,符合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的条件。静秦公路沿线要结合“平凉金果”优势品牌,依托城镇、交通和自身资源优势,建立相应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业观光、度假、郊游、野餐、采摘等乡村旅游活动;在农事季节举办主题节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二是开展旅游培训。旅游资源禀赋好,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乡镇要积极培养“创建景区、依靠景区、服务景区”的意识,培育有条件的农户优先发展“农家乐”,推行“采摘、品尝、体验”的方法销售农村土特产,培训村民在景区从事旅游业服务工作,走“农业+旅游”的增收道路,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建立特色旅游商品体系。

积极引导开发一批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艺术品位高雅、制作精良、便于携带、市场效益好的旅游商品,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以静宁烧鸡、大饼、苹果、成纪地毯、成纪挂毯、成纪刺绣、圣诞成纪系列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为主开发旅游商品。积极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自主创新、创建品牌,并向有资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颁发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和销售证书。通过政策扶植,积极促进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提高旅游商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形成具有静宁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

6、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旅游局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主导作用,依照《甘肃省旅游条例》、《静宁县旅游发展规划暨景区策划》中的规定,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旅游规划、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对旅游行业的指导,加快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的升级。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7

于2020年4月20日,收悉民盟市委委员,编号57《关于保护、挖掘、整理县传统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存,拓展全域旅游内涵的提案》,局党组十分重视,专题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提案符合实际。就如何深度挖掘、整理、开发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引起深入思考,达成共识,要思维超前,有的放矢,操作性强。针对提案的建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推进旅游兴县战略

党的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运营与发展,认真学习贯彻提出的生态绿色环保“两山”理论指示精神,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加其丰富性、多样性、实效性,将大力扶持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举全县之力、聚民众之智,强化措施,高强运作,重新调整组织机构,组合旅游联盟及民间协会机构,努力形成党政统筹,部门协调,市场运作,成员加盟,社会参与的良好运营态势。注重发挥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交通区位和民族政策等较好优势,全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长春最美卫星城及打造东北地区新的旅游目的地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城”,“一城三地”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聚社会之能量,深入挖掘、整理与传承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把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建设活力、法治、文化和幸福“四个”的重要载体。

尤其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1345”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又为新时代县域各项事业向好、向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与动能。

二、突出特色彰显魅力打造“礼遇”新品牌

我县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礼遇”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旅商品的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整合资源,深度挖掘,努力构建“旅游+”生态圈,因地制宜,适度超前,让文化旅游为高品赋能,让供给精准衔接大众消费市场,身体力行探索和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路径更优的文化旅游相互共融、共享的发展轨道。

三、科学谋划力求实效实行“以旅兴业”新举措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注重以文化旅游带动城乡振兴与经济发展。

二是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旅发委这一指导、协调运行作用,实现文化旅游“一业”带“百业”的联动效应。

三是高度重视培育文化旅游振兴发展实用人才,注重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和文化民办非企业的作用,合力推进旅游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是以旅游专项资金,提供旅游发展财力保障,搞好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争取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护,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五是抓好重点大项目建设,将本区域优质资源重新审视,科学布局擦亮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使之民族特色得以扩大和凸显,并附以产品加工制作,彰显优势,扩大效能。

六是完善提高引资鼓励机制,优化软环境建设。从强化政策入手,突显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优惠政策,适时创新强性措施,出台有利软环境建设的刚性规定,推进优化服务,配套和完善相关具体管理办法和细则,使文化旅游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七是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文化旅游整体升位。我们现有旅游资源晋档升级,优化组合,开展各类审核评定工作及综合执法查巡,加强行业培训,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规范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信息网络,咨询管理宣传推广全面提升,真正让青山绿水,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民俗文化旅游特色彰显,县域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存在问题:

1.历史文化遗存难以展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及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县内文物古迹或自然毁坏或人为破坏,多数已不完整,有的已荡然无存,一些文物建筑年久失修,甚至一些历史文化遗迹不复存在。如:伊丹镇清代古戏楼等遗址已经变成学校、公路、住房。

2.文化传承缺乏连续性

相对历史文化研究而言,民间文化的研究更显薄弱,随传统农业的衰落,一些口传身授的满族文化受到威胁,了解民俗文化的老人相继谢世,年轻一代后继乏人,出现断代甚至失传的现象,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和遗憾。

3.资金匮乏阻碍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在保护、挖掘、整理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受资金制约,导致我县传统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五、今后打算:

1.加大政府对民俗文化和文化历史遗迹保护的资金投入,注入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因地制宜,落到实处,确保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募集社会基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保护民俗文化及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活动。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8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进一步落实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全州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博事业在全州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州文博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文博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我州是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州,历来是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民族历史走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物、民族民俗和革命文物,为民族、历史、考古学界专家、学者所瞩目。目前,全州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3处、文物点350多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1500多件,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是我州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物质遗存,是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是我州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发展文博事业,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康巴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文博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推动我州文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文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法人知法、懂法、守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保护文物光荣、破坏文物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文物工作,支持文物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中,文物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保护前提下的利用,科学、合理地发挥文物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树立文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发展理念,坚决反对和防止不顾文物及其环境的客观承受力、不顾长远发展需要的盲目利用和恶性开发,促进文博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关系。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应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发挥提前介入的职能。进行大、中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建设单位在工程预算批准后,应主动配合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前期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建设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要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关系。各级政府在编制和调整城镇规划、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交通道路建设中,要加强对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古墓葬区等文物单位以及历史文化城镇标志性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和传统街区的保护,使城镇独特的风貌得到保留,让城镇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各级城镇规划部门要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制定民族文化城镇、街区、地下文物埋葬密集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并将其作为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各类城乡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要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文物是旅游业的重要载体,旅游是发挥文物功能的重要渠道。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将为发展我州旅游支柱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旅游发展要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文物部门要有精品意识,集中力量打造德格印经院、泸定铁索桥、丹巴古碉等一批精品,为我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文物安全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科学研究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要严厉查处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文物的作法,不得以抵押、承包、出租、出让或变相出租、出让的方式将文物保护单位交给企业经营,不得随意改变文物的管理体制。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维修和建设项目,必须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要加强对濒临毁坏的重要文物古迹和馆藏文物的抢救维修和修复。要统筹规划,讲求实效,抓好文物抢救工作,重点支持亟需抢救且有利于打造文物旅游景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项目。

(略)

要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协调做好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工作。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推进全州文博事业发展。

要加强对革命历史文物特别是红军文物工作的领导和统筹规划。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负有保护和维修的责任。对泸定铁索桥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要重点保护。

要完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工作,适时加快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景点的对外开放步伐,在不破坏文物本体安全及文物环境历史风貌的同时,发挥文保单位及文物景点自身的造血功能,让保护与利用逐步协调、统一。

要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层层建章立制,确保文物安全。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是文物行政执法的主体,公安、工商、宗教、文物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破坏、盗窃和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管理。

三、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

要认真做好文物普查和摸底工作。深入调查全州不可移动文物和寺藏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的基本状况,建立文物档案,增强保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各县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适时公布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一批州、省和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要加快推进完成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管理机构、保护范围、标志说明、科学记录档案”的四有基础性工作。

博物馆是实现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场所。要加快推进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建设,把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市、州级博物馆。要积极支持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民办博物馆建设。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博物馆、纪念馆的文物保管条件,提高陈列展览水平,增强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安全防范能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作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进一步加强对文博工作的领导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9

上海地区拥有千年文明,百年沧桑。18世纪中叶上海逐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工商业城市和重要港口。同时,城市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随之引来欧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占,英,法,美,日和公共租界的划定,这种分割的统治造成了上海整个城市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而各个租界内留下的有历史价值的造型各异,风格不一的建筑从空间布置规划上和风格上都很难达到统一。1990年上海加速发展以来至2005年,建设总面积相当于上海开埠到1990年建设的总和。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上海地域文化的符号和语言,其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肌理之中,互补相连,孤立而立,成孤岛状态。这些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之中最近的达10米到200米,已经被现代化的城市肌理分隔开来,历史文化保护单位被所谓的新区,和新的地块所分割,所以造成现在有历史价值的地块被分割开来,形成所谓的历史景观孤岛。上海历史景观孤岛形成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种。第一种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本身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遗址本体处于淡化及半消失状态,交通可达性弱,基本被周边现代化的环境完全侵蚀,显得孤立无援,形成历史景观孤岛。第二种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保护较为良好,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处于封闭状态,不对外开放,也没有突出的指引性标志,并且与周边环境显得不相协调,形成孤岛状态。第三种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本身保护很好,文保单位在保护的同时,内部景观元素也显得很为协调,与周边环境的使用功能有所不同,如文保单位紧邻商业,住宅,其他等建筑,文保单位与周边建筑没有足够的景观过渡空间,显得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形成历史景观孤岛。第四种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保护良好,但被交通因素干扰,或出现交通可达性较低的状况,或紧邻主干道及被高楼现代风格的建筑物所包围,被分割开来,形成孤岛。

二、上海历史景观孤岛的分布

上海历史文化景观孤岛,从密度来讲,大部分孤岛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特别黄浦区,静安区尤为集中,浦西较为集中。老城区集中布置的地块,其集中在靠外滩这一侧。沿外滩风景区北起浦江饭店,南至董家渡天主教堂。老城区沿着黄浦江有分布。即分布呈现中心城区较为密集,而郊区城区分布较为稀疏。且表现出各个新城区内部历史景观孤岛集中,距其他郊区城区的景观孤岛距离较为远。上海历史景观孤岛分布的区域性较为密集,特别是集中于黄浦区,静安区等上海老城区。而新,老城区间孤岛分布又较为疏离。从密度来讲,集中于老城区,静安区,黄浦区,虹口区。老城区集中布置的地块,主要集中在靠外滩这一侧。老城区沿着黄浦江有分布。在老城区的分布呈T形结构。上海历史景观孤岛在中心城区主要形成“带和点”组合的分布结构。由黄浦区为中心,向虹口区、闸北区、静安区、浦东新区承放射性带状分布,形成三支树杈形,周边以点状分散布局。从黄浦区东起外滩,历史景观孤岛承带状向静安区扩散。同时,以黄浦区由吴淞路开始承线状向虹口区分布(如图1)。中心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很为集中,而郊区城区历史景观孤岛相对分散。老城区是中心,四周新城区成众星拱月之势。在郊区城镇主要以青浦区,嘉定区,宝山区比较集中。新城区主要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结构特征。各个新城区内呈簇团态,而该区域内的各个组团之间也较为分散。

三、上海历史景观孤岛的保护现状

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人文,政治等各种原因,这些历史景观孤岛的保护状态各不统一。在这些研究对象中,其现有的保护状态,有的保护良好,有的保护欠佳,有的几乎被忽略。有的为场地内部保护良好,整体保护较为完整,但周边环境和交通可达性比较差,而有的是场地内文物本体保护力度不足且周边环境保护的也比较差。根据实地调研,本文对景观孤岛研究对象进行历史资料查阅,平面图绘制,空间结构整体,建筑形态分析等大量工作,可以粗略地将上海历史景观孤岛按照历史文化属性分为九种,红色革命类历史景观孤岛,古塔经幢类历史景观孤岛,寺庙教堂类历史景观孤岛,海派文化建筑类,名人故居类,公寓里弄类,历史文化遗址类,纪念性建筑类,进行保护现状的研究。(一)红色革命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红色的光荣之城。上海城市的繁华中也包含中国革命史上的进程演变,红色革命是上海的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上海历史景观孤岛中属于上海近代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红色革命历史意义的文保单位,本文中统称为红色革命类历史景观孤岛。这些红色革命类历史景观孤岛记录了上海的红色革命足迹,见证了上海从这座城市在革命中的成长。目前,这类红色革命历史景观孤岛的保护状况大概可以分为4类:1.目前仍为居民居住所用,不公开对外开放。与周边里弄建筑从外观浑然一体,大部分无明确的标识性历史主题。其历史价值较为弱化,被周边建筑所淹没,侵蚀,形成景观孤岛状态。这类红色革命历史景观孤岛周边多无景观建设,缺少历史主题的加强,只是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如: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旧址等。2.整体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且其历史文化意义也得到了宣扬。或独立建设其展览馆,或将其历史文化意义强调,又改为他用。这类孤岛多有一定规模的占地面积,绿化,广场,标识系统也较为健全。也为大多数人参观,熟知,但或周边的环境从使用性质上有所不同,形成视觉上的孤立状态;或孤岛存在交通可达性不够便利的状况,形成孤岛。如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三山会馆,《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周公馆等。3.原遗址本体已经毁坏,或拆除,在旧遗址上另建其他建筑,只竖标牌作为纪念。如:上海工商学联合会遗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等。4.在原有场所性历史文化遗址,现在该场所建遗址公园,或在某个文化性公共场所内设置纪念碑。这类孤岛为本身保护较为完整,有独立景观衬托,绿化丰富。但与周边环境无明显景观过渡,及延伸,显得格外孤立。如:吴淞炮台抗日遗址,金山卫城侵华日军登陆地点,罗红店十字纪念碑等。(二)远古遗址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远古遗址承载着上海先民时期的文化遗物,是上海文明最早开始发展的起源。上海远古遗址类景观孤岛中保护现状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根据原有遗址发掘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旧址,建设遗址公园。如:福泉山遗址,亭林古文化遗址及正在建设的广富林文化遗址等。第二类是原有遗址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保护,不对外开放,如老宝山城遗址等。最后一类为在远古遗址处未经过任何保护,尚保持原有最为简单的状况。仅立碑标记。如汤庙村古文化遗址,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平原村古文化遗址等。(三)古塔经幢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上海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城市,自唐代至明代有多座古塔经幢,共有12处古塔经幢类历史景观孤岛。古塔中年代悠久的主要有:南翔双塔、天马斜塔、永安塔、兴圣教寺塔、青龙塔、松江清真寺塔、嘉定法华塔等。松江唐经幢则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地面文物,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高大的。在上海历史景观孤岛中,古塔经幢类文物本体现状都保护较为良好,基本已经都进行了复原,修复。有些文保单位已经建成公园,旅游,参观区域等,而有些还没有其独立的历史信息场所。(四)寺庙教堂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寺庙教堂,上海5000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国各个朝代对宗教的信仰和膜拜,为上海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祠庙建筑。共拥有10处寺庙教堂类历史景观孤岛。如真如寺,龙华寺,东林寺,上海城隍庙等都是上海历史文化发展中留下的宝贵遗产。而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以教堂的形式也在这座城市留下符号。无论是佘山天主教堂,还是圣三一基督教堂等,其精湛的建筑外观及独特的建筑风格都形成了城市中最美的风景线。而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并存与对话也再次证明了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遗产。(五)名人故居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名人故居,上海是文化艺术繁荣发展,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重要城市之一,它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决定了其几百年来产生了无数名人政客。而名人故居也成了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这些故居在建筑上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了记号,也为后人留下了记忆。如陈云故居,刘晓故居,路易。艾斯故居,等等。(六)公寓里弄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有“都市气派”的城市,建筑是超前,时尚的,但伴随着上海历史发展的轨迹,公寓里弄类建筑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建筑的一大风采。在上海一百多年的城市建设所形成的特色风貌中,石库门里弄建筑是兼容并蓄的代表。随着近几十年上海房地产的迅猛开发,大片里弄旧公寓被夷为平地,留下的文保单位则大多数因建筑和设施陈旧而成为繁华都市中心的边缘地带,形成孤岛状。(七)历史文化遗迹类历史景观孤岛保护现状。历史文化遗迹景观孤岛共有8处,上海历史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如豫园是清代原址的后期重建,是中国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典范之一。其精美的建筑造型,园内移步换景的绝美景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再如方塔园是清代回复重建的,内有兴圣教寺塔及砖刻照壁。朱家角镇的普济桥,放生桥,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风情。

历史文化城镇范文篇10

一、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我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地面文物古迹近500处。目前,由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我市的馆藏文物也十分丰富,市、县两级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16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6500余件。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年来,我市的文物工作者根据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从我们文物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全市文物的保护工作。几年来,我市文物部门共制定30多个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抢救保护维修方案。大部分的维修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了验收。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我们争取国家投资,先后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进行锚索抢险加固,对大伊山石棺墓实施环境治理,建立护坡挡土墙,实施玻璃钢架保护工程。2003年,由我市文物部门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制订的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石刻防风化保护工程设计方案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通过并批准立项,国家文物局投入110万元用于此项目的保护。2005年,我市实施了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防风化保护工程,我市的石刻文物保护工作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在我市境内100%国保单位(3处)实施了保护工程,在全国走在前列。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我们争取省拨资金对海清寺塔、郁林观石刻群、东连岛西汉界域刻石、刘志洲山抗金遗址、汉代石刻苑囿图、伊芦山六神台唐代佛教造像、曲阳城遗址、大贤庄遗址、抗日山烈士陵园等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保护。与此同时,我市文物部门还利用地方自筹资金对刘少奇旧居、九龙桥、古凤凰城门、文峰塔、钟鼓楼、三元宫、延福观、城隍庙、塔山古道、东亚旅社等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文物进行了修缮保护。同时还协助、支持地方政府和部门修建了李汝珍纪念馆、徐福祠等一批反映我市有地方特色文物设施。加强了对爱国主义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抢救保护。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市共组织实施了30余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总投入1200多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用于文物维修、考古、博物馆科技保护等项目资金800多万元,市自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环境治理、文物维修等项目资金200多万元,一批濒临毁坏的重点文物得到了抢救保护,有的已成为爱国主义、全市党员教育基地。

文物资源是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旅游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我市的经济注入了活力。纵观我市的旅游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文物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保护文物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对文物事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市旅游资源中80%以上属于文物资源,特别是旅游景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要文物景点。保护好文物资源,也就是保护了旅游资源。几年来,我们加快发展文物旅游事业的步伐,对国保单位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灌云大伊山石棺墓环境进行整治,对文物进行了维修保护,建立了新的防护栏。做出了国保单位藤花落遗址公园、海清寺塔设计方案;建成了东边岛苏马湾界域刻石保护亭、修复了刘少奇旧居。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68处文物保护单位被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占文物保护单位53%,文物与旅游相结合已结成丰硕的成果。

二、遵循文物保护原则,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文物保护和开发文化旅游必须纳入城市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是做好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键。

文物与旅游的关系,是当前文物保护与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去思考和研究。其一反映在有利于文物的利用;其二反映通过旅游,可使文物潜在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三反映在为了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政府及旅游部门可以在一些文物单位的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方面有所投入、有所改善;其四反映在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人们对文物古迹越来越关心,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方式也会多起来;其五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对文物部门的专业保护技术、内部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会有更大的促进。

当前,我市的旅游工作在文物的开发方面还缺少一个总体规划,出现了开发无序的现象,已经给文物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文物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操作程序,例如国保单位、省保单位的保护方案必须要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而且在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许有任何影响文物保护的建设,如特殊需要则要报上述部门审批批准。所以说,我市的旅游工作应制定出符合我市实际的整体规划并纳入景区建设总体规划,便于文物部门在制定保护方案时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文物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二)尽快出台地方性文物保护条例,以法规形式保证文物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做好我市文物工作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我市应尽快制定一系列的有助于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的政策,以保证文物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江苏而言,目前全省只有我市和宿迁等个别市还未出台地方性文物保护条例。我市曾在1998年由原市建委、文化局、园林局等几十个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过讨论研究,并形式了讨论稿,事过近十年,因种种原因至今日一直未能公布实施,这是造成我市近年来文物部门与建设部门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抓紧出台我市的地方性文物保护条例,并且在条例中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要求,明确规定在涉及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有文物部门参与审批,避免出现文物的建设性破坏现象。在保护条例中还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明确在城市维护费中提取2%--5%用于文物保护,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应按景区收入的一定比例提给文物部门用于文物的保护维修。只有这样,我市的文物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

(三)以开发促进保护,加快展示我市厚重历史文化的步伐,是我市当前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市文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汉代文物多、古文化遗址多、石质文物多、高等级文物多等特点。如何把我市丰富的文物资源保护好、开发利用好,是当前文物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市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市旅游发展状况,拟对以下几处重要文物进行中长期规划发展提出构想:

1、建设藤花落遗址博物馆

藤花落遗址位于市开发区,是江苏省迄今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城址,是我国迄今发现最重要、最典型的具有内外两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它对于整个龙山文化城址的研究乃至国家文明起源、城市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实物资料。被国家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根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藤花落遗址考察时提出的“以保护、恢复藤花落遗址的整体格局为目标”的指导意见,结合目前“详规”已通过省文物局批准拟建立藤花落遗址博物馆。现阶段则着重于做好规划设计方案的筹备工作,包括前期测量、立标志牌和界桩保护性工作。在未来的遗址博物馆建设中,应包括在遗址博物馆内展示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炭化稻粒等文物;建立藤花落遗址保护大厅展示龙山文化城址,台基、房址、灰坑、水沟、水稻田及岳石文化环濠等遗迹并复原部分建筑。从旅游角度可设计开辟藤花落——渔湾——宿城旅游专线。以保护、恢复藤花落遗址的整体格局为目标,整治环境,逐步将藤花落遗址开发为展示其历史文化风貌的文物旅游区,以其独特的风貌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市一处重要的文化场所和旅游景点。

2、规划建设孔望山遗址公园

孔望山是我市文化内涵丰富且文物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有被誉为“九州崖佛第一尊”的孔望山摩崖造像,有十余处古迹分布在山体的周围。2000年至2003年,由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市文管办、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孔望山摩崖造像、汉代东海庙遗址及孔望山古城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目的是为了全面研究该遗址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孔望山摩崖造像及布局的重新审核和“东海庙”遗址的探寻。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①完成了对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及龙洞石刻实测、拓片、绘图、照相等基础工作,获得完整系统的资料。②对孔望山古城有了新的认识:始建于宋代,依山而建,为军事设施。③山顶部分的杯盘刻石附近发现有目前国内唯一汉代承露盘遗址。④“东海庙”遗址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发现有汉至东晋的建筑遗迹和文物。孔望山是一处研究性、观赏性、趣味性较强的场所。在未来规划建设中应以孔望山东南面为主,规划构想主要体现游览、休闲功能。在西南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拟建成“庙址”保护厅、设计营造摩崖造像、象石、石蟾蜍、杯盘刻石、龙洞等处景点供游人观赏。

3、进一步做好海清寺塔的保护开发工作。

近年来,市文管办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对海清寺塔进行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已建成了海清寺塔文物保护管理所办公用房,山门,铺设了6300平方米的草坪,种植了龙柏、樱花、金镶玉竹等400余种花木,淘洗了古井、放生池,铺设了海清寺塔院外水泥道路150米,使海清寺塔的建设初具规模。为了配合全市的旅游工作,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布署,目前我市文物与宗教部门联合对海清寺塔进行保护性开发,力争建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景点。

4、注重民间博物馆建设,打造一批反映我市地域文化的博物馆群。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博物馆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市博物馆新馆已对外开放,市民俗博物馆已进行维修筹建阶段。与此同时,县级博物馆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赣榆县文华园已投入使用,有馆舍面积200多平方米,东海县博物馆新增加馆舍面积600平方米,灌南、灌云县博物馆新馆建设也进入规划设计中。在大力发展公益博物馆事业的同时,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合法收藏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条件地允许文物进入市场流通。正确处理国家保护和民间收藏的关系。鼓励扶持民间文物单位的兴办。2003年以来,我们批准成立了民办性质的市民俗博物馆、市海洋博物馆、赣榆县宏梁博物馆、连云港市天马水晶博物馆、连云港市卫华水晶博物馆。作为国有文物事业的补充,民间博物馆的兴起,填补了我市没有民间博物馆的空白,更重要是为我市文物管理部门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事业的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较充分地反映出我市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有兴趣的去处。

5、打造历史街区,提升旅游品位。

现代社会的旅游者不仅仅局限于游览名山大川,人们旅游目标已逐渐转向到一个城市的古老街区去探古寻幽。

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新浦区南大门南城镇已有千年历史;民主路两侧许多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海州区的中大街、东大街两侧古建筑曾经是连成一片;我市著名的历史重镇——灌云县板浦镇至今还部分保存着汪家大院和方家大院的故址,所有这些都是我市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文物部门应抓紧督促当地政府尽快拿出古城区的保护规划,推进保护性开发的进程。

①南城街区

南城镇历史上称为凤凰城,因时代和建制的变化,其间或称之为郁州、东海城、苍梧城,均为府、州、县的治所,它比海州得名早百年,比云台山得名早千年。

凤凰城民间俗称南城,因历史上凤凰城与墟沟的北城相对而言,称之为南城。南城在宋明两代作过整修,城廓13里,墙高2丈2尺5寸,城铺25个,城门3座。南门匾额为“古凤凰城”,东门为“蓬瀛拱卫”,北门为“秀邑云台”。唐贞观13年,魏征巡视东海要塞登凤凰城,执笔题书“宁海门”三字,勒石立于南门之石,此石现存市博物馆中。

凤凰街南门至北门大约有1500米,街道属官道宽约4米,板石横铺,中间一条竖石路脊(龙脊)上,至今还保留有明显痕迹的古车辙。

街道两侧的古建筑,青砖灰瓦,斗拱出檐,临街而往两边延伸。规模较大的有江家大院、武家大院、侯府和号称九十九间半的两宅互通院,院院有古井,宅宅有后花园,保持前店后坊(仓)、中宅后花园模式的中华民族传统城镇住宅文化。每个大院的堂屋,均为金字屋架,横檩竖椽,楠木板壁间山,青砖铺地。

经调查,南城现有古井400余眼,构造各异,有方口井、长口井;有高井台、低井台、无井台。有钱人家用花岗岩做井台,环以雕花、铸饰、古井的位置一致,一般设在住宅的后进。有两个大户因财运争斗而以后院深井之水冲前院峰火台的传说。最著名的井是匡衡井,传说匡衡曾为避战乱而流落到南城暂居,此井就是以纪念“凿壁偷光”而成名的“安东侯”匡衡为筑。

南城历经千年风雨,古建筑已旧迹斑驳,不少门窗子扇已朽烂,临街的廊檐已残缺不全,还有为数不少的古民居只剩下墙框。南城古街亟待保护,亟待修缮,这里是研究古代乡里闾巷文化的最好标本和基地,也是南城旅游开发条件最好的人文景观俱全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