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07:00

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范文篇1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

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

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

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ofGeneticRelationwithPresentSituations)。他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3](自序)张荫麟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可资参考。

21世纪刚刚开始,对其未来的种种细节,我们当然不可能预知。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趋势,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否则就谈不上教育要“面向未来”了。据我个人的浅见,21世纪有三种值得注意的趋势,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趋势,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材编写者,我们应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一)科学技术将更加迅速发展,经济在历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将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又给它们带来了风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它们处于优势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采取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迎接挑战。(二)在政治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但与此同时,美国力图独霸世界,建立单极秩序。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漫长过程,但无论如何不可逆转。(三)在文化上,各国文化将呈现发展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之间既有吸纳、融合,又有排斥、斗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第一条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从无穷无尽的历史事实中首先选择那些与上述三种趋势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加以叙述。

例如,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今天的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就应在世界现代史的教材中说明它的形成的历史过程。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产生。出现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把东西方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p.89)。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0至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伸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到这时,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20世纪50年代,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讲明以上内容,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不论人们的喜恶如何,它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它们的剥削,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不奋发图强,采取有效的趋利避害的对策,仍将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根据以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形成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当成为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中的几个重点。

又如,美国的霸权主义者反对政治多极化的主张,竭力宣扬21世纪(甚至再过几个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世界只有一极,其他各国都必须听命于美国。但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近代的拿破仑帝国都曾辉煌一时,最终却覆灭了。大英帝国在19世纪臻于顶盛,号称“日不落国”,它的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可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病”已经在身。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它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优势。英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不过当它走出战争时,已沦为二等国家了。当1897年英国举行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庆典,万民欢呼的时候,许多人不是认为大英帝国将永世长存吗?反动透顶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当其崛起时,自诩为“千年帝国”,实际上只存在了短短的12年。纳粹军队曾经横扫欧洲,只用了6个星期就打败了拥有庞大陆军的法兰西。希特勒在巴黎手舞足蹈,但曾几何时就龟缩于柏林地堡之下,手足震颤,步履蹒跚,终于畏罪自杀。据此,在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对这些大帝国的兴衰起伏都应加以说明,以便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想以全世界人民为奴役对象,终归是要自取灭亡的。

第二条是中外历史互相联系的标准。

中学历史教材分作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各有其专门的写作对象,但不应截然分开,互不相涉。我们在编写世界史时,心中应当不忘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各个时期和若干大事件中占有什么地位;我们在编写中国史时,心中应当想到世界历史这个大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以及反转过来,我们对它又发生什么影响。这样编写出来的历史教材,有分有合,最终成为一部真正的全球史,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对世界全局了然于胸,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大受其益。

例如,在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我们必须提到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篇幅虽然不要像写中国现代史时占有那么多,但绝对不能丝毫不谈。因为中国在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使日本将近百万大军陷于中国,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如,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写到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这个问题时,必须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决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伟大决策。1946年4月,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一文[5](pp.1184-1185)。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发动全面内战,敢不敢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除了要估量国民党的力量外,还要对国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世界无比,而且独家掌握着原子弹生产的秘密。一些同志由于过高地估计了美帝国主义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因而心存疑惧,在美蒋反动派武装进攻的面前表示软弱。在国际上,苏联领导人对形势也做了悲观的估计,害怕中国内战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是主张中国共产党应加入的政府,并解散自己的军队。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头,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是存在的,但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正在向前发展,必能克服战争危险。美、英、法和苏联之间,或早或迟将实行妥协。不过,“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这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判断,是建筑在对世界形势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当时的国际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加认清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需要对世界的现状和历史有深刻的了解。

第三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也是最基本的一条标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转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作用的唯物史观,至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编写教材必须遵循的基本标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作全面的把握。“”前的教材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中国古代史写了许多次农民起义,这是一种偏向。近来又有人主张多写文化方面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阶级斗争,这是另一种偏向。就一部教材的总体而言,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都应讲到,至于具体到每一章节,写什么不写什么,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在有的地方,应突出说明经济的重要性。例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决定时,就应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更走到了极端”。[6](p.141)结果,从1957年起,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越来越大。1978年10月邓小平对一个外国新闻代表团讲话时说:“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7](p.132)。拨乱反正以后,到今天,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2001年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在纠正以往政治史内容讲得过多的偏颇时,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把政治方面的内容削减得过多。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如果巴特尔认为我们否认经济运动的政治等等的反映对这个运动本身的任何反作用,那他就简直是跟风车作斗争了。他只需要看看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那里谈到的几乎都是政治斗争和政治事件所起的特殊作用,当然是在它们一般依赖于经济条件的范围内。或者看看《资本论》,例如关于工作日的那一篇,那里表明立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而立法就是一种政治行动。或者看看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的那一篇(第24章)。再说,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何必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8](pp.704-705)

现在,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只讲陈胜、吴广一次农民起义,实在太少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9](p.625)。无论如何,应把明末李自成这次农民起义加进去。这次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明专制王朝,但它的最终失败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高度评价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特意致函郭沫若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做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10](p.227)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很重视,并曾建议郭沫若总结它的经验。在文化方面,现在许多课本都增加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正确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了现代则成为第一生产力。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写入教材,很有必要。文化的影响,有些能延续几百年、几千年,比政治、甚至比经济的影响还要持久。曾以艺术为例,说:“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古代的艺术,后人还是喜欢它。”[11](p.77)贝多芬的音乐,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人们仍然喜爱它,列宁就很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材中写到思想文化的内容时,我们应当把握的原则是: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各有其价值;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同志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12](p.524)

在中国史教材中,应当说明中华文明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例如,“四大发明”是必须提到的。还要通过历史事实说明,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我国思想史上对外交流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是一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是“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13](p.252)。哲学史家汤用彤也说:“本地文化虽然受外边影响而可改变,但是外来思想也须改变,和本地适应,乃能发生作用。所以印度佛教到中国来,经过很大的改变,成为中国的佛教,乃得中国人广泛的接受。”[14](p.189)中国现代史更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伟大的作用。

在世界史教材中,应当肯定自古至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多种文明都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上古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对于中古的伊斯兰文明、拜占廷文明;对于中古近代之交的文艺复兴;对于近代的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都应该用适当的篇幅给以介绍。没有一种文明是“一枝独秀”的。美国文化扩张主义者所鼓吹的“天定命运论”是违背历史事实、完全错误的。我们要着重说明文化交流对人类发展进步所起的作用,例如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等等。在编写世界现代史时,应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化。今天,随着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工具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通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已远远超过“精英文化”。许多中学生(中外皆然)不知道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达·芬奇、贝多芬是何许人物,但对当代的足球明星、摇滚乐歌星却“如数家珍”。通俗文化商业气息浓厚,庸俗成分甚多,但也不能一概抹杀。对它进行分析,是一大难题,但不可回避,因为它确实活生生地存在着,并日益深入到青少年的心灵之中。

二、文字表达方面

中学历史教材应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确定后,如何表达,历来是令编写者十分头痛的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不知是否妥当。

1.准确性。教材面对的是广大中学生,要使他们从历史课中受到教育,首先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不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性”是站不住的。因此,应力求避免“硬伤”。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他(指马克思)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证实的。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即便是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反对马克思的人从来也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受不住严格考核的事实上的。”[15](p.11)

2.通俗易懂,生动饱满。好的教材应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需下大功夫,不是容易做到的。还要写得生动饱满,使学生爱看。过去有一种分“大小字”的办法,大字的内容表示“最重要”,小字的内容表示“次重要”,这种写法很可能造成内容的不连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被多次打断,效果似乎并不好。不要因为每节节省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就把教材写得干瘪瘪的,只有骨头没有肉。与其如此,宁可每节略多一些字,也要写得生动饱满,引起学生的兴趣。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内容既深刻,文字也生动,可资效法。

3.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不作空论,少发议论。上乘的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都是夹叙夹议,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教科书尤应注意这一点。刘师培说:“夹叙夹议之文,以《史记》最为擅长”,“《魏其武安侯列传》,通篇记事,并无评论,而是非曲直即存于记事之中。”又说:“《汉书·食货·郊祀》两志及《王莽》诸传,并为孟坚聚精会神之作,观其叙议相参,实堪与史迁伯仲。”[16](p.139)白寿彝写有《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一文,说明司马迁的这种笔法,很值得我们参考[17](pp.80-98)。

以上所说,未必有当,不过作为一名读者表示自己的希望而已。好像一名很想看到好戏的观众,虽然自己连龙套也跑不好,却在那里说长道短不休,只好请演员谅其热爱戏剧之诚而恕其妄议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张荫麟:《中国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4]《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15]《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

历史教材范文篇2

关键词:文景之治;汉武帝

一、主要内容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题目为《大一统的汉朝》,分为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的统治这三节通过题目与小标题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刘邦建立的汉朝结束了楚汉之争,又可理解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就文景之治而言,文帝和景帝采取的政策有降低赋税,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以德化民”。汉武帝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加强大一统的局面,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巩固郡县制的成果,加强中央政权,选贤任能,北击匈奴,开发西域交通,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逻辑

本课的总抓手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帝和景帝面对西汉初社会刚建立的时期,经济凋敝,田野荒凉的景象,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及汉武帝面对诸侯分封割据的王国问题,都采取了合适的政策,从而推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但是在西汉后期,朝廷腐败,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下,势必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汉两个王朝,通过写秦的短命以及汉朝在吸取秦的亡国教训的基础上从第11课至17课用大篇幅从农民起义、汉朝的建立、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多方面描述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大一统的汉王朝。本课题目为《大一统的汉朝》但是就题目而言可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汉高祖结束了楚汉之争,实现了国家在领土和政治方面的统一;另一方面的“一统”是指汉武帝实现的“大一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一,另外还包括度量衡的统一,边疆安定,政局稳定。本课主要从政治角度、上层建筑的角度来阐释本课,在教材导入部分,通过刘邦和文武百官的对话,引出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的第一个盛世。本课编辑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按照时间顺序和王朝发展的一般规律(由弱—强—弱)来进行,与本课的三个小标题紧密切合,汉初文帝景帝父子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受到战乱破坏的社会得到恢复为汉武帝在位时的各项政策得到强有力的支撑,而后进入到鼎盛时期,与公元9年,被王莽夺权,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另一条是按照横向的线索进行的,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文帝、景帝以及汉武帝所采取的关注民生、廉政公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等。就文帝时期,文帝面对西汉初年残破的景象,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方针政策,就开源方面:奖励耕作。就节流方面:提倡节俭。景帝时期,继承了文帝的政策,重视“以德化民”。武帝时期,分别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措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

三、前沿基础

武帝经过汉初60多年的恢复,渴望自己建功立业,在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的《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这篇论文中,孙教授提出: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在汉武帝心目中,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所作出的功业都不是根本大业,都是在紧急状态采取的临时措施,而他给自己定的历史使命,是要为后世子孙创造出一套可以长期沿用的治国制度。孙教授从儒家在国家当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选拔人才,监督官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史学月刊》在2001年刊登了洪煜的《评汉武帝》这一文章,在文章中,洪教授提到汉武帝的军事策略,在对匈奴用兵方面“尽管耗费了几代人的长期的经营积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当时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但是匈奴危机的解除这有利于汉政权有更多的力量去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域地区的经营和开发,加速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

四、重难点

历史教材范文篇3

一、初中教材中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教材中的历史图片不仅仅是是教材和历史教学中的辅助部分,也是初中历史教材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它也对初中学生历史的学习带来了新颖而活泼的学习模式。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枯燥的文字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难以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图片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历史事件,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图片使教材表达生动形象,历史事件表现形式更为活泼灵动,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和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建立有效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如果在教材文字表达以及教师解释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历史教学相关图片,就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而形象的历史表象。例如,初中历史教材文字描述北京人的头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与现代人有明显区别。"仅凭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和教师语言描述,不同的初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结构的不同,将形成不同的北京人的头部形象。而历史教材中附上根据化石复原的北京人头部形象图,就为初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北京人形象,从而为其理解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叙述,通过教师的合理利用和组织,使学生形成了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认识。通过对相应历史事件的学习,学生能在对相应事件的认识和学习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通过对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赏析,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图片教学

1.利用历史图片导入新课初中历史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积极性的调动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认识和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水平。通过建立在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之上的历史教学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建立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历史图片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入发展,并通过历史图片的直观感受,强烈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图片背后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浓厚兴趣。

2.利用图片重现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尤其是历史时间的复杂和枯燥给初中的历史教学带来了相应的障碍,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实现历史事件中历史图片的合理穿插和利用。实现历史图片和相关提问联系的历史教学,从而建立有效的历史教学课堂。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发展,从而对相应的历史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建立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模式。

3.利用图片实现创新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应追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喜欢在初中课本上乱填乱画,并以此形成兴趣。历史教师可关注学生的这种"小兴趣",从而建立创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图片的临摹,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和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并在临摹结束后展出较好的作品,加深初中学生对与历史图片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印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读图、画图等灵活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图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历史教材范文篇4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理解理性历史概念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②概念的内涵,即质的属性;③概念的属种关系;④概念的定义。例如“民主革命”这一概念,外延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内涵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属种关系上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为: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同反帝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类问题很多,如专制主义、市场体系、政治格局、帝国主义等,理应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二、追根求源,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原因的,事物的原因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有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如中国史的许多重大事件没有从国际大背景去分析,有的历史事件没有分析其原因,只是在事件发生前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有所隐含。对于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须视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为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据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确定是寻找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还是内因与外因。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内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一般要看与该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因,是影响事件发生的诸客观因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寻找。其次再分析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中只讲了过程和影响,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产生呢?结合在此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可知,根本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具体原因有:①政治上,进一步扫除了阻障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势力;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大量物质条件;③科技文化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④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就深刻了、全面了。

三、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这就给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天地。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及假象所迷惑。例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表面上看好像尊重中国的权益,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认清本来面目,必须揭示每一项内容的实质:①对任何条约、口岸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实质上是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取悦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着中国的海关管理权;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实质上是美国企图凭借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进而占有中国市场,以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由此可见,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完全是根据列强、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制定的,根本没有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其结果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中国的民族危机非但未减轻,反而进一步加深。

四、强化史实理解,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历史才成为科学。我们的教材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与评论,只是体现某一观点,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章节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上,把有关史实归类总结,然后揭示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史实的理解主要靠建立知识体系,把分散的、孤立的史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进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例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增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象,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由于教材上没有这方面的分析,学生往往错误地理解为,外国对华资本输出越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越发展。为了讲清二者的内在联系,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我们把两件事同时放到一定的历史空间中对比,设计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示意图:

——根据韩连琪主编的《中国历史问题全解》第479页图表改制,齐鲁书社出版。从图中可以看出民族资产阶级对企业的投资,从1895年开始到1897年出现第一次高峰,1901年跌落到谷底,1906年又出现更大的高峰,到1911年又一次回落到谷底。这一大起大落波浪式发展的现象说明,外国资本输出初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随着外资企业的投产和扩大,刚刚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会受到极大摧残,迅速走向萧条、衰落。因此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赶走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中国的民族工业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这是历史证明了的规律。

五、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很多,但大都是隐性的,靠教师去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时机实施。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次的说教式、硬性灌输、贴政治检签等简单做法,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教育要坚持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

历史教材范文篇5

1.1在讲授新课时,把引言作为导语,结合引言,导入新课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许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的引言是这样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现代,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这样的课前提示就是以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1.2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作为教学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授提纲。如:《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衰落的?下面的课文会启发你。”这段文字就提纲挈领地说明了本课讲述的内容是汉朝的兴衰史。

1.3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如《改革开放》中,这样提到:“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既提出了本课的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间接地提出了难点“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要让学生认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掌握这种政策带来的积极性。交待清上述知识,学生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对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获得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可利用引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视野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左有图嘉峪关)左图是甘肃嘉峪关的雄姿。河北山海关与它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这则图片与文字组成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嘉峪关的知识,也就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明长城。

总之,引言既然是为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服务的,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引言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历史学习中照耀前行道路的启明星。

2让插图不再寂寞

2.1以图开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端,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课堂中的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通过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本课的主题学习上来了。

2.2以图开路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历史课中的许多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这些插图刺激性强、变化性大、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图来突出重点。如《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讲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但是,单凭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外交事业的巨大发展,根据教材设置,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三幅图“会见尼克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972年会见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并用语言加以渲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终于在联合国大厦前冉冉升起,这不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幸运,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在他的专机旋梯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时,他就主动向前来迎接的伸出了手,紧握足有一分钟,两个巨人的历史性握手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来访华并与中国建交。”从这三幅图中,学生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气息,可见,只要抓住这三幅图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3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打破传统教法对于我们正确地启发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应积极探讨新的教研方法,运用好新教材。

历史教材范文篇6

一、新、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对比

为了更方便理解历史新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我们不妨先把新旧版教材进行对比。版别旧版教材新版教材项目内容份量约13万字,内容较肤浅、较约42万字,内容较丰富、(总字数)空洞、单调、枯燥较生动有趣图画共112幅,所反映内容单调

,涉及面窄共314幅,内容涉及面广地图共32幅共84幅教材性质封闭型(强调教而把学生置于开拓型(把教和学结合起来

被动状态),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能力培养培养能力的内容较少通过课文、练习、插图、提

示语、导言等培养学生的能

力思想教育较薄弱注重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歌

颂先进人物等加强思想教育课前导言和课文中提问语没有多,且每课必有文献资料几乎没有多,不但每课必有,且内容

多样化,既有史料,又有文

学等补充小字没有丰富表格几乎没有较多,共27个知识涉及面着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但加强了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内容,且大量增加

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注释少,共170处多,共677处练习少相对较多

左表表明,新编教材的基本内容(文字、插图)远远超过了旧教材的数倍,其表现手法也远远优于旧教材,它不但保留了旧教材的优点,且增加了补充小字、文献史料、表格、导言、提问语等。新编教材可以说是对旧教材动了一次“手术”,也可以说是对旧教材进行了一次“补编”。它是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

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持色。

1.实现了编写方法上的多元化。新教材除具有旧教材所拥有的正文、地图、图画、注释以外,还增加了课前导言、文史资料、表格、提问语等,克服了旧教材内容枯燥、表现手法单调的缺点,注重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趣味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2.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并且许多地方是通过插图来反映历史知识的连贯性。众多的插图补充了许多课文无法一一详述的历史知识。如中国货币发展史和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教材中文字内容涉及极少,它们基本上是靠各时期的历史插图来表现的。

3.注重能力教学。新编教材的能力教学不仅从课文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课前导言、课文旁的提问语和文献资料等方面明显体现出来。

4.打破了旧教材难易度天下一统的旧框框。新教材除了丰富多采的插图外,还把叙述历史知识的课文分解为正文(大字)、补充内容(楷体字部分)、图画说明、注释、表格和引文(文献资料)等。除正文和加★号的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外,着重说明其它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生提出各自的要求。这样既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学,也有利于同一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克服了过去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5.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新教材在第一课中就说明了学历史的作用: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后的各课书中,又以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歌颂先进历史人物,弘扬民族文化等为主题教育学生,这一点也是旧教材所望尘莫及的。

6.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这方面的例子可随手拣来:读了历代的服饰、家具、房屋等图画,就懂得了今天的服装、家具、高楼大厦是怎样由古代逐步演变而来的;看了历代的瓷器、钱币、兵器等内容后,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类似的文物,对其朝代归属问题便有了大概的印象;读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嵩岳寺塔、卢沟桥等古迹,日后有机会参观这些地方时就会懂得其历史由来:读了《元杂剧角色》等,则增长了戏剧方面的知识,等等。总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它更贴近社会生活,更具实用性。

当然,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单元或全书后面无专题知识小结。正如上面所谈的一样,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丰富、插图繁多,然而这一点也造成教材的头绪太多,内容太散。尽管教材已注意了历史知识的连贯性,但对于历史知识底子极薄的学生来说,仍难以把知识有条理、完整地归纳出来,故在每单元或书后进行一些专题性的知识小结是极有必要的。②课后没有设置“阅读书目”一栏。新教材内容之丰富,知识面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而已。许多勤奋好学而又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是远远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的,他们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但是,却不知看些什么书为好。从这一点上看,在课后或书后列出一些适合中学生水平、兴趣的“阅读书目”,作为教材的辅助读物是极有用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这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辅助读物既不用讲授,也不用考核,仅提供一条线索引导学生去寻找有关书目阅读而已,对历史有兴趣者可阅读,无兴趣者则不强求。③课后练习太少,且大多缺乏启发性。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课后练习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对于新教材丰富的内容来说,仍显得很薄弱、很单调,我认为应加强两点:一是增加题量;二是增加一些既富启发性,又具一定趣味性的题目。

三、改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教学改革,主要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联合体,可笼统地分解如下:

(附图{图})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人都把教学改革看成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即简单理解为是改革教师的教法。这是不全面的。应这样理解教学改革:它不仅是教师教法的改革,也是学生学法的改革。当然,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已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教师面前,从教学理论的角度看,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旧教材那种只讲教而不讲学的格局。随着这种变化,过去那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旧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了。教师应针对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1.适应新教材,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新编教材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单从课文旁边的提问语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就达51处,而培养对比能力等方面的也达到近15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1)巧妙利用课前导言、课文插入语(既提问语),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2)适当编写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题,把讲授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目的。(3)重视电教手段。新编教材配有相应的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形象化的教具进行教学。(4)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些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解决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插图、文献资料、图表和小字(含补充小字和注释)的作用。新编教材共有插图(含图画、地图)近400幅,比旧教材增加近3倍。新编教材的插图一方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某些片断,使学生从中了解到历史的原貌;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某些历史现象,补充了许多课文无法一一叙述的内容。因此,如何用好教材众多的插图,是当今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有意识地把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2)要详细、生动地解释插图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使学生能在观看插图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献资料、表格、补充小字是新教材特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或概括课文内容(如《三国建国年表》等),或说明课文的历史观点(如《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表》),或补充课文内容(如《鲜卑姓改为汉姓表》等),特别是补充小字,它与正文内容有连贯性,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知识面有着很大作用。所有这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3.注意专题化教学。新教材注重了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前后连贯性。但是丰富的历史内容也造成了头绪太多的弊端,初涉史海的中学生往往不容易摸清各章之间知识的连贯性。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教师授完全部内容(或单元)后,应注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进行一些专题复习(或专题讲座)。

4.课内课外相结合。第二课堂活动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所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搞一些课外活动也是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的项目很多,可带学生参观一些古迹,访问一些革命老人,也可介绍一些历史书籍给学生阅读或搞一些历史方面的展览等。

历史教材范文篇7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地去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发现美,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具体来说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以下几点作用:

1、美育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美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审美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美的追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对美的追求;同时,使学生懂得学习历史知识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没有丰富历史知识的人,就很难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学、艺术、科学成就,对一部文学名著、一幅名画,一部电影,就会缺乏较高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美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3、美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

识向思想道德行为的转化。

二、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分类,寓美育于历史课教学之中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

1、讲自然美,抒爱国情

自然美是自然景物所显示的美。历史课本中如北魏时期民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所描写的阴山的美景—一幅成群的牛羊,在苍茫无际的原野上或驻或奔、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就属于自然美。

2、讲社会美,立报国志

社会美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这类审美教育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人们对不同偶像人物的崇拜,往往可流露出人们不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历史人物中丰满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美的丰碑。历史教材中领袖人物、英雄人物、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多如繁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内容,数不胜数的这些人物能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格美,对于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讲艺术美,激创作情

艺术美是指各种建筑、雕塑、工艺、舞蹈、绘画、书法、文学戏剧等,它是社会存在的集中反映,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塑美和审美的统一。它不仅显示自然和社会的美,而且表现了艺术家的心灵美。在历史课中,表现较多的艺术美可分为“视觉艺术美”。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注重审美教育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要注重教法的探究,努力做到寓教于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运用联想、设想、想象或推理等产生情绪体验,由此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美的升华、超越。

(l)形象直观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如可借助幻灯、录像、音响、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电脑,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苍白走向多彩,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激起强烈的美感。

(2)情绪感染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在课堂中创造一种亲情美,体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神情亲切动人,从而渲染起情感化的氛围,让学生的心沉醉于情的旋律中;另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走向教学中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先辈的崇敬之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表演法。

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表演来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表演中寻找美,在感知中体验美。

(三)、通过系列活动,开辟历史美育教学第二课堂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践、调查,制作古器皿、古塑像、古兵器、古建筑模型,编辑历史古典音乐、故事、剧本,编排古典舞蹈,练写书法等形式,有目的地设计开放性作业,组织交流活动,谈认识感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感受历史的壮美。

总之,历史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并将美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能够正确地辨别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历史教材范文篇8

1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图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精心的筛选教材图片,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历史教材图片多,其所反映的内容多种多样:一些图片反映的是教学重点,而一些图片反映的就不是重点,而是对教材内容的说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图片所反映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来选择运用,否则就有可能冲淡文字内容的教学,也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对插图的选择我认为应遵循“据史读图”的原则.要根据插图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作用,来选择插图及插图教学方法.

2巧妙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导入课题的传统手段,巧妙的利用插图,在第一时间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时,如果用直板的语言平铺直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我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介绍壁画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张骞为何要出使西域?历时多久?在途中他遭遇了哪些困难?最后他的初始目的达到了吗?如果没有,又起到了什么效果?这样就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把他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现代脑科学证明,人获得的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进入大脑.因此,要求学生读图要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技巧,注意人物的神态,捕捉有效信息.如学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时,通过《汉代牛耕图》(二牛抬杠和直辕犁)和《唐代曲辕犁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犁的特点,学生发现三个不同点:(1)长直辕变成短曲辕;(2)加装了犁评;(3)改进了犁壁.引导学生思考犁辕的变化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犁评又有什么作用?分析犁辕的外形由直变曲,便于深耕,节省了畜力,操作灵活,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适合不同的场地.通过比较两犁的特点,思考当时的耕作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犁的进步提高了耕作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扩大了耕地面积.曲辕犁的推广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奠定了盛唐经济发展的基础.曲辕犁的改进是唐代农民对古代农业的重大贡献.

4充分利用插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有一些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片,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中,学生不但要识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而且要能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本编排了“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就是帮助突破这个重、难点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看战国形势图,注意战国七雄在图中所处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把各国的地理位置编成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样学生既记住了七国的名称,又记住了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而且还为下一个问题,合纵连横的讲解打下了基础.

5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非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悠悠历史长河中,精湛绝伦的商朝青铜器、声势浩大的秦俑军阵、潇洒写意的《兰亭序》、神形兼备的《洛神赋图》……无一不是进行美育的良好直观素材.如果教师依靠这些精美的插图直接感染初中生,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讲解、细致引导,这些具体鲜明的形象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洗涤.比如讲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引领学生从整体的壮观欣赏到个体的精美,从外在的型制讲述到内在的蕴涵,从当时的功能评价到今天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学会欣赏美、感悟美的方法.

历史教材范文篇9

网络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条热帖:“高中的历史课本,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原来全是同一个人!有图有真相!囧!”。此帖广为流传,引起不少人关注。后有辟谣,并列出了图片的出处,据了解,这些画像一般都是取自《三才图会》(又名为《三才图说》),是明朝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书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近400年。笔者查阅了《三才图会》,分别找到了上述人物的画像,对比之后可看出,网络上的插图为了追求效果,对五个人的画像均作了改动,把五人的胡子都改成了络腮胡,不过看衣着打扮,五个人还真是相似,看来《三才图会》的作者偷了懒。显然此事有炒作嫌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话题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作为历史教师,笔者却不敢轻易忘却。历史是一门形式活泼、但本质严谨的学科。深入反思,历史教材中大部分插图运用得恰到好处,但也有部分插图使用有失慎重。下面就以华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谈谈历史教材中插图选择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一插图数量、类型应均衡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历史文物图,包括文物本身、复原模型;第二类为历史人物图,照片、画像;第三类为史事情节图,包括照片、名家画作、民间漫画、想象图;第四类为历史地图。在教材中,四类插图所占比例应合理,每课选择插图数量亦应合理。这四类插图的史料价值、助学价值各不相同。历史文物图史料价值较高,并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物与人物产生感性认识,有一定的助学价值;史事情节图因掺杂了后人的创作,史料价值次之,但助学价值较高,更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历史人物图与历史地图也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建议增加一定数量的概括类或关系类图表,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先后出现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四位历史人物,他们名字相似,但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并未作出明确说明,学生容易产生混乱,若能把四者关系用图表的形式列出,既简单明了,又便于掌握。

二紧紧围绕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选取添加插图插图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不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插图选好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插图选不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例如,“法国大革命”一节中“三个等级”漫画图,则十分形象地刻画了特权等级的作威作福和第三等级的不堪负重的形象,对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前夕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大有裨益;而“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一节中的“非洲黑人被卖为奴隶后,被迫从事超强度劳动”一图,表述的是四个黑人奴隶劳动的场景,从图中无法看出他们从事的是超强度劳动,图与注释并不相符,不能深刻揭露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和三角贸易的罪恶,该插图没有实现其为教学主旨服务的功能。

三所选插图必须真实可靠并注明出处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们有义务把真实的历史呈现给学生,插图必须真实可靠,要像斟酌文字一样斟酌选择插图。历史学习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辨别史料的真伪及价值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注明出处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分辨该插图的史料价值,并养成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而历史教科书却未完全做到这一点,部分插图没有任何说明。例如,“中世纪西欧社会”一节采用了6幅画作作为插图,但每幅插图都只有标题,没有出处,这就使学生无法准确判断插图的史料价值。即便是教科书编写者为了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而自编的插图亦应注明其为“编者想象图”这样。

四图片应具有代表性且比例适中、清晰度高往往同一历史题材,有许多不同版本的图像,甚至这些图像之间还会存在着许多明显差异,教材插图应选择那些认可度高的图片。历史人物有其特殊性。在照相机问世之前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都是通过画家的画笔保留下来的,且不说画家的技艺有高低之分,却无一例外的是画家都有其主观立场,喜好憎恶,这些立场与情感都会通过画作流露表达,因此出现我们今天看到的同一历史人物画像不同甚至差异明显。教科书应该选择哪一幅作为插图,是可以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的。另外,教材选用插图的比例一定要适中,不可过大或过小,太大显突兀,太小失严谨;图片清晰度要高,切忌模糊不清,清晰度高也是严谨的一种体现。例如:“非洲与美洲古文明”一节中“15世纪中叶印加人的生活场景”一图,场景宏大,色彩单一,画面模糊,细节基本无法看到,用在此只是多占空间,采用的价值不大。只有比例适中、清晰明了的插图才能发挥其教学价值。虽然在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使用仍存在不足,但使用插图的作用与价值是不能抹杀的。希望今后教材插图的选择能让其价值最大化。

历史教材范文篇10

1.1在讲授新课时,把引言作为导语,结合引言,导入新课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许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的引言是这样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备受尊崇,但在近代和现代,他却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孔子?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这样的课前提示就是以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1.2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作为教学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授提纲。如:《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这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衰落的?下面的课文会启发你。”这段文字就提纲挈领地说明了本课讲述的内容是汉朝的兴衰史。

1.3在讲授新课时,可利用引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如《改革开放》中,这样提到:“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既提出了本课的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间接地提出了难点“如何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要让学生认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掌握这种政策带来的积极性。交待清上述知识,学生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对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获得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可利用引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视野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的课前提示是这样的:(左有图嘉峪关)左图是甘肃嘉峪关的雄姿。河北山海关与它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这则图片与文字组成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嘉峪关的知识,也就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明长城。

总之,引言既然是为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服务的,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引言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历史学习中照耀前行道路的启明星。

2让插图不再寂寞

2.1以图开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端,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课堂中的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通过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本课的主题学习上来了。

2.2以图开路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历史课中的许多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这些插图刺激性强、变化性大、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图来突出重点。如《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讲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但是,单凭这些文字资料,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外交事业的巨大发展,根据教材设置,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三幅图“会见尼克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1972年会见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并用语言加以渲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终于在联合国大厦前冉冉升起,这不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幸运,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在他的专机旋梯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时,他就主动向前来迎接的伸出了手,紧握足有一分钟,两个巨人的历史性握手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来访华并与中国建交。”从这三幅图中,学生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气息,可见,只要抓住这三幅图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3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打破传统教法对于我们正确地启发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应积极探讨新的教研方法,运用好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