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反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9:08:09

历史反思

历史反思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研究

一、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必然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不断强调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教师不断反思与自我评价的体系,相关部门要求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与进步,实现教学实践,努力使得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2.学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基本在于学生的发展,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因为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他们的身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老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使行为符合学生的切实需要,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教师发展的需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发展的需要。历史老师要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突破,就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新的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因此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必然,并不是偶然,是时展的需要。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反思性教学

1.教的反思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反思性教育,首先就应该进行教的反思。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反思。在教学准备工作方面,教师应该保证历史教学内容的充实,借助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媒体来丰富教材。并且还应该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其中的奥妙。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恰当,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过程与环节,结合学生的反应情况,如果遇到不合适的环节,要适时地做出调整。在教学后,教师依然要进行反思,找出前一堂课中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来不断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学的反思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反思性教育,还应该进行学的反思。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是教与学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教的方面进行努力,还应该在学的方面进行努力。反思是努力的一种途径,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学的进步。第一,对学习态度进行反思。因为学习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端正态度,必然会使得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第二,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反思,才会明白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现在很多学生依然喜欢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学习效率并不高。老师应该督促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反思,学才能真正致用,才能不断地提高学习成果。第三,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初中历史的学习应该尝试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能够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然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3.教与学的反思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反思性教育,还应该进行教与学的反思。在我国现阶段,初中历史反思性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对教的反思与学的反思之外,还应该进行教与学的双向反思,从而提高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配合程度。初中历史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新的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应该在学生反馈方面进行努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开展积极、广泛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方法或者手段去补救,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避免对学生采取生硬的管理方法,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反思性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进一步落实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获取知识,同时让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

作者:陈惠忠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滨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学鸿.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历史反思范文篇2

回顾五四宪法厄运的原因,并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当下中国的宪政建设。五四宪法的缺失表现在:

首先是宪政核心价值的疏离。限制国家权力的恶性,保障人权是经由历史检验的宪政基本规律。为了体现这个规律,必须在宪法文本中有一套周密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安排。但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初,基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社会重建中立下的特殊功勋,使我们很难以限制党领导下的政府权力作为宪法制度安排的重点之一,因为这在逻辑上易被理解成对党的不信任。同时,任何国家权力都存有权力之所属和权力之行使两个纬度,可是我们在五四宪法制度时却差不多是把它们合而为一的。我们以为只要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只要我们用民选的立法机构来”控制政府“,那么约束政府的各种传统手段就可以弃之不用了。”(哈耶克语)另外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内省式的传统也使得人们易把解决权力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执掌权力者的道德内修和人格净化,而不重视外在的制度设计。上述因素造成五四宪法文本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明确规定,却无关于权力制约的鲜明倡导。

宪法必须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也是近现代宪法的要义所在。列宁就说过,宪法是一部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其目的不在于用宪法文本的形式对权利进行简单的罗列与宣示。因为近代以来,即使是许多借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国家,也可能会制定一部宪法规定公民权利以粉饰门面,掩人耳目,所以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固然有赖于宪法文本的确认,但建立确实可靠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创造适合宪法生成和发育的社会环境则更为重要。以此而言,五四宪法仅有对公民权利的列举式规定而没有设置权利被侵害的宪法救济机制和富于实效的宪法保障制度,可谓其最大的缺失。

其次是五四宪法的纲领化。中国的法制发展是与现代化转型和民族独立几乎同步展开的。前现代的落后、停滞与现代化发展的“共时性”,要求动员一切国家和社会资源实现“超常规”发展。这就注定宪政在中国启动之初便被赋予了强烈的工具价值,即便是五四宪法这部社会主义的新型宪法也未能逃脱这种历史的宿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五四宪法的使命就是在过渡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总章程,是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宪法。五四宪法制定的目的就是在四九年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前提下,进一步把现存的资本主义成分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通过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五四宪法规定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序言)”五四宪法同时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过渡的步骤、具体的过渡形式以及完成过渡任务的具体力量等。这部宪法实质上是政治任务的纲领化,是用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把当时执政党所确定的历史使命固定下来,因此,使命的完成也意味着宪法生命的完结。当1956年党宣布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时,五四宪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部宪法的创制是党重视的产物,其发挥作用的时间也由党事先确定,它在实施中的命运实际上也与党的指导思想和法制理念息息相关。五四宪法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权利契约书,而只是完成国家任务的宣言书。

历史反思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提升对策

进入21世纪,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教学理念的实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需要得到改变。新课标提出教学要为现实服务,要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这都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普遍使用的是人民版教材,知识点按照专题分布,学生很难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反思能力,发展自身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质量。

1教学反思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反思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究。那么教学反思到底是什么呢?影响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1教学反思内涵

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仅包括教学中还包括教学前和教学后的反思,通俗来讲就是找到自身教学问题并改正。其反思对象主要包括了课前教案的编写、教材的选择,课中教学方式的实行以及课后教学效果的审查。可以说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是有关教学的都是教学反思的对象[1]。

1.2教学反思能力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且反思以学校为依托。所以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价值观、人际交往,学校的氛围以及教师的时间等都是其影响因素。而除了这些,掌握反思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教师不懂得如何反思,那么其反思效果肯定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所以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反思能力,掌握方法是最基本的,良好的运用教学反思的教学方法,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2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

2.1教师反思的意识不强

不少历史教师反映,教学反思一般是在课后进行,但是课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仅要批改作业,整理下节课的教案,还要制作课件,这样留给教学反思的时间就不多了,常导致反思的不及时和片面性,甚至有时教师就会忘记进行教学反思,时间一长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的就不够全面了,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有时间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强,没有将教学反思当作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少,对待教学反思这项任务的心态不够全面,没有积极进行教学反思[2]。在咨询中有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反思记录。案例1:人教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的教学反思。反思内容:这节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统一及灭亡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以及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封建国家和早期国家的不同,指导学生对秦朝历史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展示秦朝统一的地图,学生对秦朝统一的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这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进了课堂,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教学中,由于版本的变化,教学内容和以往也有所不同,使得教师对于整体课堂的把握不足,对于教学内容中的侧重点和时间分配不够完善,使课堂效果没能达到预期。从这名教师的反思可以看出,其反思具有片面性,主要回忆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反应只是一笔带过,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目标、教材以及教学具体过程没有进行详细反思,反思的内容不深刻,太过表面,且反思内容较少。这和教师的反思意识有关,教师不能做到及时地对课堂上的情况进行分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能及时地了解,教师应积极进行反思,对教学进行全面反思。

2.2教师的专业素养不理想

高中历史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的特点就在于将知识按照专题呈现。但是历史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对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而又连贯的脉络。这就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了。有的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论、历史学发展新动态、课程改革新内容等专业发展内容跟踪不够,对教材上每一章节出现的知识内容掌握还不够全面,导致教学反思不能真正发挥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案例2:人教版《辛亥革命》的教学反思。课前准备反思:在《辛亥革命》一课开展前,对课程内容先进行了总体了解,并根据课标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和PPT制作,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较为充足。课堂情况:老师:同学们,为什么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约法》中强调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请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思考。(学生们都翻开课本寻找答案,但在回答环节没有学生主动举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点名请学生进行了回答。)老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约法》是为了保证革命成果,制约袁世凯权力,那么为什么孙中山一定要让位给袁世凯呢?请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进行了激烈讨论,回答环节学生都积极加入,但学生的总结并不完善,通过辛亥革命的背景展示,启发学生进行了答案完善。)课堂效果反思:从学生的作业看,课堂效果不错,且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这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不足:在教学中,笔者仍旧根据旧的教材重难点进行教学,出现了教学和课本不符的情况,这需要笔者对新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这一教学反思对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进行了反思,且对教学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教师对自身不足进行有效反思,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而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对课堂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对这节课堂上所学内容是否理解,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的了解程度低,课堂中使用的课件及PPT中使用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很大的影响。

2.3反思内容不全面

教学反思一般包括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反思,但是学校教师大部分只是进行了对课中的课堂教学的反思。因为缺少对课前准备工作、课件制作的反思以及课后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导致了反思的不深刻,找到的自身问题较少,不能找出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存在的问题,课前课后教师自身的准备和学生产生的疑惑都存在问题,方向单一的教学反思并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改善[3]。案例3:人教版《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教学反思。课堂情况:老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小组合作总结一下美国独立之后的处境。(学生专注聊天,小组合作不热烈,为了使学生专注课堂,设置随机提问。)老师:在了解了美国独立后的状况后,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美国后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呢?(无人举手,自己给出答案)老师:我们知道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政治体制是邦联制,但是现在其政治体制是一个联邦国家,松散的邦联和紧密的联邦的区别使我们知道,美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其经济发展解除内忧外患的根本原因。反思:课堂还是不太活跃,可以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一名教师的课堂反思,对于其课前的准备和课后学生学习效果并没有进行反思,且其反思内容多是一种课堂记录,课堂不理想的结果没有深挖,对于自己目前授课的方式方法是否有问题不能做到全面的评价,也没有反思出自身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活跃状态的产生因素,只是提出多进行多媒体教学,改变一下讲课方式,而没有从课程内容方面深究自己的问题,所以,其反思是不全面而且效果较小的。

3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对策

根据笔者调查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现状以及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提高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3.1学校积极引导推进

无论做什么工作,工作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也需要氛围。为了推进教学反思的深入开展,学校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教师办公环境的工作氛围和教学反思的气氛,激励教师更加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3.1.1学校要“给予”教师“空闲”的时间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教师因为学校安排的任务比较多而导致课后的空闲时间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反思。所以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任务,“给予”教师“空闲”时间,比如,在每节课后安排教师一段自主时间,实际上这段时间是留给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了“空闲”的时间,教师就能够对课堂上的教学不足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进行“有价值”的教学反思,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3.1.2学校应加大引导力度调查表明,部分教师是在学校的强制要求下进行教学反思的,而不是出于自愿的。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4]。所以学校应加大引导力度,向教师宣讲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增加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组织教师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询问,或者自己认为良好的教学方式都可以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增加教师间的互动,使其能互相汲取经验,提升教学能力。3.1.3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奖励部分教师会觉得教学反思繁琐麻烦,而对其敷衍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组织教学反思案例评比,每隔一段时间,教学组内就可以进行一次教学反思的展示和测评,使教师能在互相借鉴的同时,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反思实践,在阅读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反思时,教师也会反思自己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更加全面,也完善了教师的反思内容,同时提高了组内教师的教学反思的气氛[5]。

3.2教师的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反思能力的提高往往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该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以及一些学术成果得出对策。3.2.1调整心态,正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需要教师主动参与,它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完善的手段。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有的教师对于教学反思不重视,不主动参与[6]。这就要求教师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视教学反思,意识到教学反思给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教学水平都带来了很好的影响,并积极学习教学反思理论内容,在课后及时并且全面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3.2.2充实自身,提高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要紧跟教育变革,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因此,专业知识是教师最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新课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上的知识掌握全面,要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学生对课外历史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为了提高专业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向老教师请教,对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来完善自身。3.2.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缺一不可的。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多关注教学,缺乏对学生个人的关心,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还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4结语

对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对策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点课题,该文根据教学反思相关内容以及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现状,总结出了历史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的对策。得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既需要自己认真努力、坚持学习以及以学生为主体,还需要学校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鼓励。总之,只有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才能完善教学过程,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进步。而反思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能经常自省,坚持终身学习,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逐渐提高反思能力,成为新时代反思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徐艳.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要素及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9(6):114-117.

[2]马宁.“登山型”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概念教学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8):62-64.

[3]周道贵.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需要有效的教学“反思”[J].历史教学问题,2012(5):118-120.

[4]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中国教育学刊,2008(6):62-65.

[5]蒋烜婷.历史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6(5):101-102.

历史反思范文篇4

一、梳理问题,增加教学的预见性

在梳理问题阶段,教师在已有的教学实践或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觉评估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明晰存在的具体问题,归纳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为了严谨而及时地梳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教师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学习中的难点及盲点等学情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对于教材特征、内容的准确分析将助推教师提前做好各种预案,以便从容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人教版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而论述,课程标准主要选取了希腊人文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等内容,难点在于教学中如何将一些哲学思想讲明白、讲生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自身获得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并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有充分的认识。对于西方人文精神,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有关本单元知识的文本。如:《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等等。但是,由于语文课和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依然不是很到位。此外,人教版教材的编写在结构安排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教材中介绍几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琐碎、零散,没有将他们的核心思想观点之间的因果承袭、内容间的联系承转体现出来,即没有能够很好地展现“启蒙的运动”这一宏大的思想画卷,因此“启蒙运动”中的“启蒙”就很难反映出来了,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阐释“启蒙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启蒙运动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抽象和简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整理、挖掘有关方面的内容,并将其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前做好谋划。

二、研究对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研究对策阶段,教师要对自己上课前整理出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判,有的放矢地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预案,要重点针对历史教学中实际教学策略的运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进行反思,预先设计在课堂上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找寻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任务进行能级化的分层设计,再将教学行为结果与教学预设进行预估,以便矫正问题,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驾驭课堂。历史学科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尽快让学生掌握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特征既是落实课标的要求,也为深入学习本单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讲新授课前,总是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如指导学生结合初中所学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如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等方面)情况,以列表的方法,将这些思想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学习,从时代背景、主要观点、主要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观点;援引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学说、价值观念等方面,让学生知道西方人文主义者是如何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了清晰的梳理,但是理解和阐释的教学目标被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在教学中大量引入代表性史料及背景资料,让学生去总结这些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体会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精神价值,加深对人文精神的认同。由于启蒙思想理论性很强,而中学历史教学课时有限,老师在课堂上不需要过多引导学生深掘启蒙思想的要旨,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性论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启蒙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援引一些对哲学家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人文精神的价值,体悟人文主义者如苏格拉底等人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境界,感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中尊重个性,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科学等精神的深远影响。

三、总结提升,强调教学的拓展性

在总结提升阶段,教师要集中时间将自己长期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整理、分类、归纳、比较,拓展出问题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厘清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教学专长等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共性优点,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时刻为使自己所上的下一节课更真实、更朴实、更踏实而做好充分的准备。怎样才能将思想史课上得既深刻又生动,对深受高考指挥棒束缚的中学教师而言是一大考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重点在如何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知识、提升史学素养的契机方面苦下功夫。比如在讲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16世纪的德意志历史情境,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当时国家分裂、经济发展受阻、天主教会作为德意志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桎梏和经济障碍,其腐朽、罪恶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让学生对马丁•路德的举措有所期待。另一个方法就是穿插历史故事,比如穿插关注细节的史实,1517年10月31日,神学博士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入“九十五条论纲”的问题。由于这些人物的轶事较多,容易和他们的思想主张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要将思想课上得生动点,除了问题的引领,还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来渲染这些思想家的伟大,进而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到他们对于欧洲乃至对于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此外,上课之前,可以围绕“你知道几位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你知道哪些启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组织一次调查和统计活动,以便大体了解西方人文精神在当前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必修Ⅰ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结合17、18世纪法国社会封建专制、等级森严的阶段特征,引导学生从冲击专制、解放思想、辐射引领等方面阐释启蒙思想给法国、欧洲乃至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笔者在学生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尽量用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讲解,引导学生将历史之光照进现实生活:谈谈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泽被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它有哪些价值?又存有怎样的局限性?探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认识“惟有思想是不能用钱买的”[4]。必须以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学习,基于对历史复杂性问题的研究而产生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共享改革成果”、重视“惠民工程”等治国理政的思想,正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当下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促使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聚合力,彰显文明传承的重要性,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民素养将大有裨益。

四、丰富完善,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在丰富完善阶段,教师要善用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观照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预判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能不能真正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鲜活生命,任何教学经验和理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并开出万能的良方,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理念,用发展性的思维,研究润泽课堂的新对策,不断自我扬弃。对于知识容量太大的单元,如果在历史知识的连接处设置有新意的问题,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脉络,而不是碎片化地摄取事实性的知识。对于教材的处理方面,可以补充一些知识,比如宗教改革的成因,教材没有从宏观上提及,如果老师在备课时将其纳入人文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有利于讲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相互间的继承和发展融合问题,说明人文主义发展的趋势,从而突出此时的启蒙思想更注重思辨性。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语言表述严谨的同时,还应注意解释的通俗易懂、事例的生动性。比如讲到《理想国》时,可以补充一些有关柏拉图的史料,使思想史教学与人物介绍和评述互为表里,既增强历史的生动性,又凸现柏拉图在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演变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文艺复兴讲解过程中,及时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如,联系必修Ⅰ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和必修Ⅱ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环境、物质条件对思想发展的作用。在分析相关知识背景时,要多抓住关键词,如“启蒙运动”背景中“呼唤理性”四个字,可以归纳为由愚昧专制走向科学民主、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方面以及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四个层次,强调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封建神学对人们思想的蒙蔽,使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得到增强,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驱动作用。而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人们的理性精神,进而又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不断发展。通过这样多角度的点拨,学生的思路会更清晰,视野也更开阔,知识积累被积极调动,让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避免“把基础的事实说成是既定的事实,从而不恰当地将历史中的既有结果,都解释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以至于抹杀了历史的多种可能性”[5],进而使教学更显灵动性,也更具实效性。教学“活动前反思”的这四个环节,并非程序式的流程设计,乃是四个既可各自独立,又能交叉使用的有关教学反思的四个路径,可以因时、因人、因所教的学段等而异。只要我们以勤于以反思的姿态行走在教育的地平线上,注重对教育生活的积累、反思和重建,前瞻性地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新课如何导入、教学主题如何确定、教学策略怎样优化、教学评价如何多元等问题,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前慢慢地汇聚点滴的认知和经验,并常态化地运用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监控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和策略,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成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者:陈建云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参考文献

[1]曾文婕.教学反思的多重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2]査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陆军.前馈信息与化学教学[J].天津教育,1994(2).

历史反思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高效课堂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根据课堂反馈做出相应的反思,然后将更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师应承担的责任。[1]

一、对于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课堂趣味性不足。历史进程本身就复杂漫长和枯燥乏味,除去其中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外,大多数历史事实本身并无吸引学生兴趣的特别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历史事实进行详细讲述而不注重教学技巧,学生通常很难对这些历史事实产生好奇心,从而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这就是课堂趣味性不足所带来的问题。[2](二)课堂情景铺设得不够。很多历史教师在讲课时通常会忽视课堂情景的铺设,往往只是简单地表述历史事实和见解,而忽略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的实际情况。这导致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够深入和代入感不强,使他们很难去想象当时的历史情景,也就更难去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等。这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地继续开展。(三)课堂时间管理不到位。有的教师往往对本节课本的某个知识点可讲一节课;有的教师可在讲解完本节课本所有内容后,还剩余很多的课堂时间。这二者其实都不可取。教师把握课堂上的讲课时间不够精确,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从而影响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过长,会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思考和吸收知识的时间,并且缺乏必要的提问和课堂反馈的时间,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相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过短,对课本内容就难以进行详细描述,对重点知识难以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增大,同时使学生可自由调配的时间变长,就容易开小差、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上述情况,都是教师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的表现。这样的教学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3]

二、以教学反思助推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适当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如何适当地增强趣味性呢?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讲课的语言转变做起。教师可在自己的语言中适当地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词汇,如“王炸”“duck不必”“前方高能”“@所有同学”等,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同时使学生因这些新颖的词汇而注意力更加集中。其次,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讲课的内容转变做起。例如,教师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林肯的了解,可以讲以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薛红娟(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江苏苏州215132)述一段林肯年轻时的小故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加深对此课主要人物的印象。最后,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表达方式上做出改变,让自己的讲述尽可能听起来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在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的矛盾时,不妨这样表达:“美国南北为什么会造成矛盾呢?其实这件事情开始也不是多大的事,就是在美国独立后呢,这个北部啊坚持科技富国思想,就一心想要搞科技,搞生产力;而南部呢,他就偏不这样做,他说这科技的事咱干不来,咱还是安心种地吧。本来呢,他俩各干各的互不影响,但是随着英国一直从南美进口棉花,同时外国又不断向美国输入产品,北部呢就不高兴了,想提高关税不让他们挣更多的钱。这样,南部就又不乐意了,凭啥呀?你提高关税我们从英国那儿不就没钱挣了吗?”这样,教师将当时美国南北部的情况以拟人化方式进行表达,从各自角度出发来讲解当时的双方矛盾,讲述得生动有趣,就会使学生更爱听课。(二)尽量多地铺设课堂情景。情景的铺设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教师可在讲述课本内容前,适当地增添历史事件的背景,从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例如,教师在讲述日本的倒幕运动前,可先为学生铺设这样一个情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幕府统治下,天皇名存实亡。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本国和中国、荷兰来往。与此同时,美国强势地逼迫日本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政府面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却毫无办法,只能任人宰割。”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讲道:“日本民众看到政府这么无能,非常愤怒,于是就发起了倒幕运动!”这样的情景铺设,使学生主动地代入到了合理的情境中,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4](三)合理地管理课堂时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并做出总结,例如,一般在什么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怎样的一种程度呢?然后,教师要根据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对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进行相应地规划,例如,课堂的讲述时间应该多长?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多长?学生做课后练习的时间应该多长?等等。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结束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些话表明了及时反思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反思和总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从而助推高效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曹袁.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71.

[2]单小珂.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教学反思[J].北极光,2019(08):170-171.

[3]陈炎苹.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04-105.

历史反思范文篇6

新课程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知识建构”,从教育的角度看来,“知识建构”是指作为主体的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积极、能动地学习,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因此,教育、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的过程,所以,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情境”的如何创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能否主动探寻知识和研究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历史“情境”

的创设应该体现如下特点:

一、真实性

这是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前提条件。历史尽管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但我们创设的“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如我们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既要肯定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全面抗战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成绩(如台儿庄战役)。又如讲述文成公主入藏时,我们让学生编、演历史剧,但表演时必须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

二、生动性

要想办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气氛。为了营造生动的课堂,老师们各施其法,的确一改过去单调的讲授,给沉闷的课堂增色不少。但是,有的历史课堂却走进另一个误区,有的老师往往认为,创设生动的“情境”就是展示大量的图片,展示大量的音像资料,于是,就从网上、从各种类型的素材库搜寻大量的资料不加分析地原原本本地展示给学生看,一节历史课成了图片展示课,那些良莠不分的历史资料在学生眼前掠过,在学生脑中“水过鸭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这样,不但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连历史课的基本特色都丢掉了,历史课改要警惕走进这样的误区。

三、开放性

历史反思范文篇7

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年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成《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中国近代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对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应对之策。林则徐堪称为清朝高级官员中睁眼向洋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特别重视学习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及装备,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略。思想家魏源接受林则徐的委托,编撰出一百卷的伟大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开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之先河,成为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魏源指出,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因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他指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再三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清朝有更多的高层人士看到了英法联军海军舰队的巨大优势,于是创建强大海军以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中国缺乏工业及其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咸丰皇帝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舰队。于是便有了一支挂洋旗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此次付出昂贵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

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在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环视下,紧锣密鼓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大批军工企业应运而生。1866年,在左宗棠再三请求下,清政府终于在这一年批准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海防事业的第一个也是极其宝贵的造舰育才大基地。但清朝高层内部的思想并未能真正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路上艰难跋涉。

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却在中国朝野引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充分陈述了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此后,李鸿章又急切进言呼吁购买铁甲巨舰。但腐败的清政府却不以为然,没有大办海军。1884年8月,中法马江一役,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战端甫定,光绪皇帝就颁布了“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上谕。随即海军衙门宣告成立,海军成为国家经制军种之一,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1888年秋,阵容强大的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这是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发展的顶点。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迟滞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典型的“海军制胜”战争。隔海相望的地理态势,加之启战的日方围绕制海权所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决定了海军舰队在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战争结果是中国又一次惨遭彻底的败局。

在战争中,北洋舰队可谓是“兵强马壮”,官兵作战英勇。但不幸的是,它却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从而彻底铸成中国的败局。中国建立了一支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令人刮目相看的海军舰队,为什么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悲惨命运呢?一言以蔽之,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从来就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从来就没有与发展海权相联系。

孙中山先生曾对此问题作了精辟的总结。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浩叹。的确,孙中山先生精准地看到中国屡遭外敌欺凌的症结所在——海权。中国无海权则国家无兴盛,甲午战争为之提供了最令人信服也最惨痛的历史教训。

历史进入19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兴衰荣辱也无可选择地与海军联系在一起。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因此,中国发展海军的整个过程始终呈现出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因此在1888年北洋舰队组建成军之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尚有余”,便停止了海军发展步伐,甚至将有限的经费挪用于修缮皇家园林。低层面的思维,使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陷入三个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之一:中国发展近代海军缺乏经济之“源”。从18世纪到鸦片战争的百年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大致徘徊在不足四千万两白银的水平上,其中仅田赋一项就占到75—80%之高。百年经济发展的停滞实际上已等于负增长,加之鸦片贸易造成了巨额逆差,使清政府长期处于财政拮据、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在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等人所进行的海防振兴事业,极少得到清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全靠自行筹集款项。其来源一是历年洋商捐资的留成;二是动员商人临时捐资;三是向广东省大小官员和民间摊派。林则徐当时深感“筹措经费,实为首务”;其实,他当时的举措仅是很小规模的,但已感到经费上的头痛了。

及至李鸿章具体主持海军发展的年代,矛盾就更尖锐了。此时,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蒸汽机被普遍采用,海军装备朝着大型铁甲舰方向发展,其经费也与日俱增。1861年,中国购买“阿思本舰队”只需花费白银150万两;而20年后仅购买一艘7300吨级的铁甲舰,其费用就高达182.4万两。清政府向德国订造“定远”、“镇远”和“济远”三舰共需银400万两。这笔经费就是临时多方筹措的。由于经费有限,清政府不得不集中力量先行发展北洋海军。由此可见,一个封建落后国家,在当时是很难搞好海军建设和发展的。

矛盾之二:中国发展近代海军没有政治之“本”。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近代海军的强烈军事需求的刺激下,“洋务运动”已逐渐引进了大机器工业,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海军所必备的专门人才,使工业、科技、教育都加快了近代化的前进步伐。但封建王朝没能认清形势而抓住时机,进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腐朽和落伍。当不改变生产关系已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之需要时,清王朝宁愿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许其越出封建生产关系雷池之一步。它千方百计地“禁海”,限制对外贸易,重农抑商,顽固抵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虽一度“强兵”在先,但听任“富国”滞后,终不能达到真正的“强兵”;于是,中国海军衰败,海上藩篱尽失,国家日益沉沦,其“自强”、“求富”的整个近代化事业亦终成泡影。

历史反思范文篇8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应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初中生具有较为丰富和活跃的思维与想象力,处于成长期的他们对于未知事物和探索行为极为好奇,所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实施环节,充分顾及学生心理特点,为其创设和谐、自由、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认知状况,对各类教学模式与方法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对探究性教学固有的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实验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于实践中去。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基于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设计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如上所述,探究性教学表现出较强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实验性特征,其中主体性是指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状态;而实验性与开放性则具体体现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性,合作性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外在机制。以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章节教学为例,笔者在设计“盛世经济的繁荣”这一部分时充分考虑了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特点,首先对其进行分组(农业、商业与手工业),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而确定表达方式,例如游长安、展览农业技术于发展成果、唐代手工业品展销等等。同时以假设、穿越的方式要求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如果你穿越回唐朝,你会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等等,促使学生对盛世经济的繁荣有更深的体验。最后点明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2.在设计教学课程时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初中生心理特征较为独特,其想象力较丰富,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存在发展抽象思维的要求,然而对形象思维依然较为偏重。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史鉴今”的能力和意识,并且也具备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但容易偏激,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教学模式时,应着眼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探索欲望的内容为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思维冲突,深化认识。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笔者在课前布置课余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抗战相关资料,包括图片、纪录片、文章或者照片等,然后在课堂上彼此分享历史资料,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不仅要重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还应引导其深究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问题等等,从不同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使之更积极地去探求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能够实现知识的高度系统化。

三、探究性学习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1.探究性学习不可过于模式化。一般来说,探究性学习模式包括问题情境导入、实践体验、师生交流以及评价反思四个基本环节。但教师应注意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切忌过于生硬和机械,以免流于形式。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其应用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探究意识,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其探究意识。总的来说,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学生积极参与固然重要,但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也必不可少;教师甚至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诱导、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应对历史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予以适当处理。传统历史教学对于接受学习强调较多,而在诸多历史学习方式中,探究性学习仅仅是其中一种。我们鼓励探究性学习,并非对接受学习持反对态度。历史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时间里所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对于无法再现的过去,我们只有通过史料来认识和了解,所以历史学习中接受学习这一模式是注定存在的。学生对于无法理解或过于高深的历史问题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此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就显得极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学习包括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前者同样依赖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由此点来看,我们在发扬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应重视接受学习,使二者能够彼此促进,相辅相成。探究性学习对于原有历史学习方式做出了较大改变,其重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是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针对其教学实践展开反思是极为必要的。

作者:邹依名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二篇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现如今教学方式不该再是简单的听说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悬念式教学法或者故事性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愿意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初一的历史课本中出现的“社会变革和国家产生”这一章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参与课本教学,比如向学生提问:“在你们的心里什么可以称之为孝?”并让学生讲讲自己身边关于孝的故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时候,顺便拓展课外知识将春秋时代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教授给学生,由此让学生对郑庄公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进行书本知识教授,学生自然会牢牢记住关于春秋小霸王郑庄公的各种相关历史。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章分析中常常会出现“融情于景”这四个字,而对于历史教学,我们也主张融情于书,将学生的情感与初中历史学习紧紧相融。例如,学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并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内容的相关资料,然后在下次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历史资料。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又能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直观的感受,促使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的发生原因以及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残酷局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才是真正的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三、搭建对话平台

教学是双向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对话的平台,有交流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则要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发言的交流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历史变成一个“活着”的说故事的老朋友。例如,在北洋水师同日本的海战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当时的战况以及旅顺军港覆灭的场景。这种用史料说话的教学方式,就像是一个参与这场战争的老兵在娓娓道来,而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情绪就容易被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产生努力学习、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从根本而言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性思维,结合理论与实践,寓教于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从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

作者:姚尊香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学校

第三篇

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水平

初中生的情感世界相当丰富,理性思维也正处于人生中的塑造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初中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也就难以掌握住历史课程中的精髓了。初中生对于一些历史知识有着较多的了解,但是,对于其中蕴含的背景内涵和历史发展规律往往难以形成深刻的认知。所以,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总结,制定出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例如,在进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对隋炀帝的认知大部分集中在隋炀帝的暴行上,对隋炀帝的种种行为很容易产生“没有好事”的认知,就导致学生难以综合全面的看待大运河的开凿意义和北京。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要对隋炀帝时期进行的大运河开凿过程所消耗人力物力,以及对于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总结出大运河开发对于当时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得出对于大运河开发的概括性描述。

二、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与实践知识密切结合,有着开放性特点的学习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对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总结,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实际特点,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总结。例如,初中历史“开元盛世”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开元年间盛唐的繁华入手,对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探究,充分了解盛唐时期唐朝在农业生产、经济等作出的创新性贡献。并在课堂上充分的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如果自己到了盛唐时期,将会过什么样生活。然后,再将“安史之乱”的历史带入,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盛唐会转变成为乱世?”“唐朝在繁华的表面下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等问题。

三、掌控历史教学结构

为了保证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要深刻的掌握好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的教学结果。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形成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第二,根据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查阅图书的手段,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筛选出有用的资料;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初步的提出关于相应的历史问题的结论;第四,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学生的观念,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钢铁长城”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目前的和平来之不易?”然后,提升学生从国防的发展入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资料的收集,学生就会充分的意识到当今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教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有效开展,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和宽度。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历史学习过程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进行探索,并对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研究总结,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对于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作者:马琬晶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创新人才

历史科目属于人文学范畴,历史没有标准的价值体系,在是非曲折上有一定的统筹观念。在学习历史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才能对人物的特性把握全面。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教师引领学生打破固定的思维框架,在不同视角上分析历史事件,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更全面。一个历史事物现象,它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都是特别杂乱繁琐的。历史学习的探索性要求学生自身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出创新精神。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分数形式对学生影响根深蒂固,忽视了学生人格观念的塑造,然而,历史科目有充分的人格教育素材,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受到熏陶和激励。

(二)提倡趣味教学

现在学生升学包袱沉重,学习成绩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在授课比较注重学生知识能否掌握牢固,而忽视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就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增进师生互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比如,在看到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时,结合历史环境,能更加的体会到这句话的爱国之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性学习,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能向学生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受益终生。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教学的“以人为本”性质,走出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营造的是一种学习氛围,这种新颖的学习氛围,能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学习环境中来。比如,在讲解“近代历史”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历史调查,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假期去参观一下历史博物馆或者像是圆明园等此类建筑,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促使学生自强意识的觉醒,从而在青少年时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为我国强国梦的实现做奠基。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太过的绝对,因为其历史成绩是功过参半的,所以要准许和鼓励学生质疑。比如在学习武则天时,可以结合其历史功绩,在评价一个帝王时,要看其在位推行的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手段,还有国家板块和主权是否完整。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试,提倡科举,选拔了了大量的平民官员,但是她为了维护皇权权威滥用酷刑也是一大过。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不能单看其暴虐统治,就忽视其为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作用。所以,在评价这类历史人物时,要用功大于过的角度对看待历史人物。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用不同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尺度,不让学生胡思乱想,认识事物要在客观的基础上。

(三)丰富教学内容

历史反思范文篇9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人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我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

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后要不要释放”的讨论,“重庆谈判要不要赴重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但学生的水平有差距,讨论起来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使不上劲,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大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课堂评价按评价的目的不同,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活动之前教师的提问或测验,目的在于明确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教学的难易度。其次是形成性评价,它伴随着教学过程展开,以强化、引导、鼓励学生,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最后是终结性评价,是一堂课、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完成后进行的结果评价。这三种方法效果较好、操作性强、评价全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试卷分数评价方式,但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历史反思范文篇10

一、党性与创新:学习型党组织的独特内涵与特征

关于学习概念的界定有很多种,《辞源》的解释是“学”乃“仿效”,“习”乃“练习”,但处于不同境遇的研究者对“学(知)”与“习(行)”有着不同的侧重,所以依此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三类:求知说[1]、践行说[2]和知行说[3]。而如果细究不同学说的理论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认知(学)—内化—行为(习)”这一内在的循环模式的充分认可。“学”有经验知识之学,也有实践活动之学;“习”有观察模仿之“习”,也有提升创造之“习”。所以“学”与“习”是一种天然的统一。此外,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学习还应该涵盖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认知仿效;行为引导;持续创新。而且在每一个层次,“认知(学)—内化—行为(习)”的循环模式都在起作用。

(一)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具体到学习型党组织,除却上述有关学习的认知外,其内涵的独特性还体现于其党性规定。彼得•圣吉(PeterM.Senge)把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界定为“持续开发创造未来的能力的组织”[4],进而从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SharedVision)、团队学习(TeamLearning)、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MentalModels)、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和系统思考(SystemThinking)等五个要素切入,对学习型组织进行详尽地定义。依此为参照,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则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党纲:党的纲领即是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党的纲领包括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前者确定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后者规定党的最终目标和任务。纲领高度概括组织的未来目标、历史使命和核心价值,蕴涵着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理由,组织的职责和使命均由此产生。

2.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党性的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正确的思想源自学习实践,进而指导实践。故此,马克思主义既是指导理论,也是发展对象。

3.组织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指的是成员对集体的正确态度,也是与归属感和认同感相联系的组织意识。具有优越性和持久性的组织,必然是以成员之间的尊严与地位平等为前提条件。与之同时,有序与权威也是其必要条件。

4.人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理念:作为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理念,人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在自我不断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其实现的方式而言,则是建构“自学习机制”,把工作和学习充分结合。人人学习与终身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要经常化、制度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形成一个团队的“共同理念”。

5.持续创新:持续创新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也是学习型党组织的精神所在。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种必然选择,而先进性的体现,就是持续的、全面的创新。

(二)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特征

1.政治性与持久性的统一:政党的共同愿景必然是以政权的获得为核心,所以说政治性是政党天然属性,政党所属学习型党组织自然也是如此。同时,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共同愿景的党纲具有清晰、持久、独特的特点。此外,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也体现了此项特征。

2.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保持与时俱进和自身先进性是对党组织的客观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系统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系统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系统思考,一是系统学习,两者均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生成性主要体现于学习型党组织的持续创新,同时也涵盖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从学习主体而言,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体现于学习行为的全员参与、终身学习;从学习的对象来看,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体现于内容的择取空间和时效。“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7]

二、发轫与变迁: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历史考察

党的纲领作为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总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而有所调整的。所以,我们不妨据此划分不同阶段,进而探究学习型党组织的发轫与变迁。

(一)萌芽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共同愿景的达成

从洋务运动到,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打开充斥着苦难与抗争的中国近代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学习与反思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则是诞生的外在条件。1921年,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其主要内容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除阶级区分、消灭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等。1922年,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学说和远东大会的精神,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并制定了党的纲领。其中,为了实现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与党的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8]随着共同愿景的达成,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深入实际,积极行动,调查研究中国社会情况,总结斗争经验,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在国共合作、武装起义、抗日统一战线等系列经历中,共产党人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创举: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建立了革命的武装、提出了从实际出发独立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9]等。1930年5月,同志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根本思路。抗日战争时期,他又全面总结了以前历次革命的经验,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941年开始的运动,更是一次伟大的学习与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党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已经基本涵盖了学习型党组织的诸项要素。虽然还存在着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组织的集体意识淡薄、学习松懈、创新能力不足等部分问题,但并不影响学习型党组织雏形的构建。

(二)发展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飞跃及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

同志一直强调理论的学习和与实践的结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在这2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做出了巨大努力,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总纲首先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目前阶段的任务,同时在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中还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四年的艰苦历程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思想得到了最终确认,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具有共同愿景内容的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党在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1945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思想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也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三)成熟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实践,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号召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都要学习和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面向现化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9年9月底,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鉴于世界和中国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鉴于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中担负的重大责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有必要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和探讨当前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理论问题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检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因而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实践的学习。在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经济建设中学习经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持续地创新。

三、关于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武装工作,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实践上应用的过程。

(一)思想“庸俗化”和过程“表象化”问题

思想“庸俗化”是主体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表现。这就需要共产党人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我们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我们还是要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学习理论的空气,学习实际的空气。”思想的“庸俗化”必然带来学习过程的“表象化”。割裂工作与学习的内在联系,注重学而漠视习,不能够依托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对此,我们有必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教育,厘清学习与政治、学习与工作、学习与人生等问题,并依此构架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学习真正成为共产党人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

(二)党性原则和学习中的伙伴关系之处置

刘少奇同志曾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性的基本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在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团队内部实现真实的、平等互动的学习伙伴关系呢?应该明晰的是:“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并不等同于“以服从为基调的文化”或“同质化”,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个体意愿的充分表达与否,所服从的意志代表整体利益与否。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已有详细地要求,比如集体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而尤为重要的应是民主集中制在学习生活中的贯彻。在学习中推行民主集中制,其目的之一就是平等互动的伙伴关系之构建,即一方面重视组织中个体意愿的充分表达,另一方面还注重通过深度汇谈或批评与自我批评而达成意愿整合,并且在具体措施上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