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验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4:56:16

劳动经验交流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1

一、全县劳动维权现状

2012年,我县参加劳动保障用工年检的合法用工单位67户,涉及劳动者1250人。

(一)劳动执法检查成效明显。2012年,共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专项活动8项。一是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二是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正常秩序专项检查;三是2007年度劳动保障用工年检、劳动备案专项检查(跨年度);四是《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专项执法检查;五是整治非法用工专项检查;六是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检查;七是清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情况检查;八是《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检查。检查中,将检查内容、户数、人数、工资发放、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造册登记,认真指导用工单位依法用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627人。

(二)主动巡察工作点面并进。我县劳动保障监察行政部门始终把开展好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法律法规上门的“三送”活动作为提高为民服务质量的重要载体,坚持让企业和劳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劳动政策的上门服务。2012年共开展主动上门巡视监察工作检查累计193次,涉及劳动者3821人,较州下达不少于50次的工作任务有大幅度提高。

(三)举报投诉案件处理及时有效。全年共接到劳动举报投诉案件13件,涉及劳动者166人。通过调解,及时兑现163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372965元。其中,县内用工企业举报投诉12件,涉及劳动者62人,兑现农民工工资148836元;派遣进驻我县施工企业1件,涉及劳动者104人,兑现民工工资224129元。在授理的案件中,另有2件因特殊原因转相关部门调处。由于处理及时,2012年我县劳动投诉案件查处调解结案率达98%,诉求人满意率达98%以上。如县二中教师宿舍群建设工程项目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县劳动部门接到投诉后,通过开展现场办公和召开专题调解会的方式,用不到4个工作日的时间,就为民工追回2.3万元的“血汗钱”,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我县紧紧围绕通过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镇、下村组、下街道、下企业、下车间活动,多形式、多层面、多方位让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深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欢迎。2012年,仅劳动部门就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30余场次,发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资料5.3万份,涉及劳动者2.2余万人次,接受劳动者咨询5000余人次,现场为广大群众解答疑难问题300余件次,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五)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明显加强。在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大幅飙升的严峻形势下,为克服我县劳动保障监察人手少,工作条件简陋,工作任务繁重等重重困难,我县劳动保障监察行政部门始终把抓学习,促提高放在首位,千方百计挤时间开展学习。尤其是紧紧抓住去年组织人事系统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等学习机遇,使

全县劳动保障监察干部不断从学习中得到提高,每位同志均作了1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写了2篇以上心得体会文章。在理论学习中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各类专题材料20余篇,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调研文章2篇,信息简报10篇,部分文章还被《黔南日报》、《黔南信访》、《金盆网》、《信息》、《政务信息》等刊物采用。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领导,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明确各时期工作目标责任,做到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劳动监察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要求每位监察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秉公执法,深入全县各类用人单位开展执法宣传活动,并掌握用人单位用工人数、工资发放、劳动合同签订、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是否存在拖欠、克扣、不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等情况,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四是实行每周工作小结制度。县劳动监察部门明确每周一下午召开工作例会,对一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晰思路,拿出措施,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劳动监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意识,一线开展服务是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一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密切关注民生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抓手,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二是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上,将往年劳动者、用人单位上门咨询的方式向适时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送到企业、送到村组的方式转变;在监察执法上,采取教育引导为主,现场指导相结合,帮助用工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在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上,认真落实好“五个一”温馨服务,及时对来访者和举报、投诉的情况进行登记、查证,必要时第一时间现场进行调解,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认真向来访人员及当事人宣传解释有关劳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调解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查证,一时不能解决的明确答复时限;对不属于县劳动部门受理的事项,指导和帮助上访人寻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此举得到用工单位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使我县各类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为降低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发生和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大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注重工作调研,部门齐抓共管是推进工作的关键所在。一是实行经常性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制度。县劳动部门结合工作职能,经常集中深入企业、工地、村组开展工作调研,切实了解掌握用工企业,劳动者动态情况,为做好监察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对一些苗头性、预见性的工作及时深入实地了解情况,迅速为县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劳动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构建劳动监察工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新格局。2012年县劳动部门积极协调工会、工商、公安、招商、经贸、建设、安全等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效果明显。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法制意识淡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由于我县区位、自然条件、信息等诸多劣势,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滞后,规模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劳动者素质还普遍偏低,企业和劳动者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还不透,依法维权意识尚未形成;二是劳动者劳动随意性大,存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知道干一天活就拿一天报酬的现象,不愿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认为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束缚自己自由,给劳动纠纷处理带来很大难度。

(二)用工单位用工环境不优问题依然存在。个别用工单位仍未认识到用工不签订合同是违法行为,用工单位劳动场所和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偏低,制度不健全,不按时发放劳动者工资,工作时间老板说了算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执行依然面临一定困难。为积极营造招商引资软环境,对企业,尤其是外来企业存在重扶轻管现象,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简化准入程序,给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执行带来一定难度。2012年我县正在施工的建筑工程有4家,通过多次现场催缴,仅2家建筑企业缴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存金额为4万元。部分施工企业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隐患。

(四)劳动监察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一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劳动案件上升幅度前所未有,案件的复杂性、紧迫性、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性给事多人手少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部门带来了新的考验。二是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当事人双方多为口头协议,没有文字依据,给调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事多人少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调处的大小劳动纠纷多达60余次,下村组、进企业、到工地现场调处多达20余次,而我县劳动监察行政机构仅2人,加之交通工具简陋,出现监察人员用摩托车(或租车)行车数十公里调解纠纷的情况,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监察人员工作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四是对外派到我县境内施工的企业劳动监察面临一定难度,按照《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之规定,县劳动部门没有权限对中央、省直、外省进驻我县境内的施工企业进行监察,但这些企业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民工只有找当地劳动部门调处解决,如发生群体性事件,责任还得由当地政府来承担,这样一来,给县劳动部门的劳动纠纷调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当前正在我县实施的西电东送青何线500KV高压输电工程劳资纠纷问题,涉及农民工工资拖欠22万余元,农民工100余人,虽然事态已得到成功调处,但综观这起纠纷,施工企业及农民工均外省进驻,企业既未在地方注册,用工情况也未经当地劳动部门备案,给纠纷的调处带极大的困难。

四、几点思考

(一)继续把抓维权、保稳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鉴于世界金融危机已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处理好招商引资软环境的营造和劳动维权的关系,始终站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切实为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双方维权,将成为做好劳动维权的重中工作。要做好来信来访登记接待工作,开展好“两节”期间各项劳动执法专项行动,将追讨农民工工资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杜绝新的工资拖欠现象发生。同时,发挥劳动部门职能,认真落实好劳动者举报投诉和县委、县政府督办案件的跟踪协查督促工作,切实为政府分忧。

(二)继续把抓学习、强宣传,为企业服务,规范用工行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一是劳动部门应坚持定期学习制度,组织监察行政人员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二是以省州组织的各类培训为契机,分期分批组织监察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拓宽劳动纠纷调解思维;三是坚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促进用工规范的原则,始终将《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强力宣传作为劳动监察工作的主线,以国家“两化”建设为载体,畅通服务渠道,开展好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下乡活动,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工作的服务职能,真正让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懂得依法维权,依法诉求,规范依法用工,逐步降低以访代诉行为。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2

扎扎实实做好再就业工作

年初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十万富民行动”为载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劳动再就业工作纳入到发展地区经济、富民强区和维护稳定大局中去抓,不断完善劳动再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采取向扩大招商引资上项目要就业,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就业,向发展社区经济和社区服务要就业等多种方式抓再就业工作。截止5月末实现就业、再就业1686人,是年目标1200人的140%占全区下岗失业人员总数4159人的40.4%。其中,重点在金星公司10个煤矿安置667人,煤矸石厂安置80人,输出到细磷河度假村70人,金星公司砖厂安置60人,人和粮业安置60人,安置季节工380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机制,夯实基础

劳动再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我们在抓好这项工作时注重从完善制度体系和基础性工作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制定了《**区**—**年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规划》、《**区**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从区劳动就业局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以及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都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从上到下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区、办事处和社区层层有规划,有目标,有任务,有监督,级级有管理,做到每月公布一次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完成全年目标的单位和主管领导不能评先进。二是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实行“一把手”工程,五大班子分片指导,在全区五个办事处,20个社区建立起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做到了三个到位:即人员配备到位,经费到位和工作落实到位。区里成立了就业局,配备2名工作人员,五个办事处名各配置1名劳动保障助理员,20个社区配置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到位后,立即进入角色,对辖区居民进行逐家逐户登记调查,每户一卡,详细掌握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同时,每周二助理员、协理员到区就业局例会,通报一周工作情况,安排下步工作;虽然区里财政资金紧张,但对再就业工作的经费我们舍得投入,投入资金近万元。三是对再就业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建立“四级信息网络”。“三级管理”即:要求社区协理员详细掌握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办事处助理掌握本街道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区就业局掌握整个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四级信息网络”,即从市里获得用工信息,区劳动局收集用工信息,办事处掌握用工信息,社区每个月一次用工信息,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了便利服务。到目前用工信息4次,230条,有92人就业。

二、加快发展,促进就业

我们感到发展是促进改革、稳定的最佳途径,如果局限于就业抓就业,往往力不从心,还会束缚手脚,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社区经济,以发展扩大就业。

(一)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发展经济安置再就业。招商引资上项目是我区发展地区经济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动员和调动一切力量,广泛的宣传**区的投资政策,服务环境,利用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建立“专群结合”的招商工作体系,开展全民招商、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专项招商。同时走出去,主动、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客商,通过优惠政策、好项目、处感情吸引外资外商。目前,已有3户企业落户**,有煤炭经销的凯丽达商贸有限公司,龙草酒行和鑫鑫高效环保节能燃料厂。鑫鑫高效环保节能燃料厂引进专利技术,生产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无铅燃料油,环保节能指标均高于传统汽油。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年生产能力5000吨,预计上缴税金80万元左右,6月15日将正式投入生产,这户企业以安置36人就业。抓住机遇上项目,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区政府积极争取省市卫生部门的支持,在我区民营企业集资70余万元,筹建了鹤岗市**消毒剂厂生产过氧乙酸,添补了空白,已通过省市验收投入生产,安置就业30多人。

(二)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创建基地网点实现再就业。社区经济是我区发展经济的第二战场。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我们把挖掘社区就业作为再就业工作的主渠道。一是发展服务型经济。主要是开办商品零售、中介服务网点。“十万富民行动”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社区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开起了主食店、食杂店、粮油店、托老托幼所等便民利民项目,实现了自主就业,共开办这类经营网点194个,就业293人。二是发展庭院经济。河东路办事处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带领居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养殖绿色家禽,目前,辖区内已有120户居民、近300人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三是发展自救型经济。积极组织有劳动技能的下岗职工,在社区内开办家庭工厂等生产自救项目。兴建路办事处第七社区开办的富民食品厂制作面包,产品很受欢迎,有20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实现了再就业。四是通过技能培训创办劳动密集型就业基地。“十万富民行动”中,兴建路办事处通过市非国有经济发展局与新华草编厂合作,共同组建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兴建路草编工艺分厂。这个项目原料低廉、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很适合“4050”人员就业,且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当时办事处没有资金,区政府挤出资金垫付了培训费。如今,首期培训的50名学员已正式结业工作,她们生产的各类草编工艺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每人每月收入三四百元。兴建路办事处被市劳动局批准为非国有经济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现在,第二批培训班已经开班,准备在全区召收学员进行大规模培训,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五是通过社区公益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4050”人员属于大龄就业困难对象,我们优先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保洁、保绿等岗位,目前,全区共有106名“4050”人员在社区公益岗位工作。同时,我们将辖区就业困难对象(“4050”人员)列出名单,在为他们办理《再就业优惠证》时特别注明属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并备案,以便今后给予他们必要的再就业援助。六是通过网上、新闻媒体主动寻找就业信息安置就业。经过积极努力共输送272人到北京、上海、大连、沈阳等地就业,主要从事饮食、服务、服装、驾驶等行业。河东办事处在细麟河度假村输送20名服务员;输送到普阳农场60名季节工,输送到八号林场22人从事山产品种植。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3

一、提高认识,保证品牌建设的高起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反复论证确定了“温暖每一位劳动者”的品牌目标

。三是

提出了品牌建设“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全面建成一套文明优质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一套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全面建立一支“五过硬”

(理想信念过得硬、职业道德过得硬、履行职责过得硬、诚信服务过得硬、维护形象过得硬)的劳动保障队伍;牢固树立一种强凝聚力的团队精神;真正塑造一个优良的品牌形象。

二、明确目标,把握品牌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情系民生”这一品牌,的内涵,首先体现出的是一份真情和关注,一种责任和帮助。要使大家自觉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必须实施管理创新。我们在管理上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局上下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劳动保障管理体制的高效和畅通。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三是大力倡导“真情、尽责、务实、高效”八字服务理念。四是全面推行“五心”工作法和“五种服务模式”。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做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问题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提供帮助诚心、解决问题真心,塑造了政府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较好地坚持了“窗口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登门式”服务、“延伸式”服务和“规范式”服务。

三、围绕中心、找准与劳动保障工作的结合点

1、将品牌创建工作与促进重点工作目标相结合。

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援助范围扩大到单亲家庭、因病致贫、零就业家庭、残疾下岗失业人员、长期失业者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并轨人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享受政策、改善困境。开展了“就业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在各社区实施了再就业三大工程,即,以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为主的“爱心工程”;以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主的“自强工程”;以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主的“金桥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制定了“4050”人员跟踪服务卡,以社区为单位统一填写、保管,即加强了与“4050”人员的联系,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实现再就业。

2、将品牌创建工作与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社保局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合一”系统管理软件,实现了参保阶段基础数据资源共享,业务经办全部实现了“闭环”运行,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办事效率。他们还

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实现了信访满意率100%;

把医保政策绘成流程图,便于参保职工理解政策;把政策文件、药品目录汇编成书,便于参保职工查询;在各业务窗口放有意见薄,在业务大厅、各定点医院、药店设有医疗保险意见箱,在宣传橱窗开辟各定点医院、药店专栏,公布服务承诺电话等,实现了优质、高效、快捷服务。

3、将品牌创建工作与行风建设相结合。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市局系统、各县(市)区属各部门普遍建立了首问负责制,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4

一、基本概况: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立于××年月,现有党组成员人(由名书记、副书记和名成员组成),局党组成立以来,先后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并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员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本单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党组织建设工作也逐步迈入了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二、党组与行政领导之间分工明确,工作协调推进。

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在处理党组与行政领导工作关系上始终把握“明确范围、集体商讨、协调解决”的工作方针。保证了单位党的工作和行政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明确范围,劳动保障部门党组工作与行政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但领导方式和具体职责又不尽相同。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对属于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的内容和行政领导负责的工作范围进行了明确。有效防止了行政会代替党组会、党组会代替行政会的现象发生。既维护了党组在工作中坚持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的职能,又充分发挥了行政领导行使职权的权利。

集体商讨对于本单位诸如干部考评、竞争上岗、奖惩事项、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政策实施等涉及到全局性重大问题的时候,都必须经过党组集体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避免了重大问题传阅圈批的形式代替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的独断专行、个人“拍板儿”的行为。

协调解决,根据我局党组成员具有双重身份的特点,按照党政分开的原则,有效增强了工作协调性,有的会议和事项由党组书记出面,而对于有些会议和事项则应以行政领导的身份进行出面,对此,我们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按角色规范行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党组在对本单位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前还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决策后及时的在一定范围内向其通报,从而使本单位各项工作开展“协调有序、决策无误、处理得当”。

三、党组发挥作用明显、工作紧然有序。

(一)抓领导带头示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组和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三是加强政治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和“”讲话精神,使局党组织始终能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水平提高;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原则,班子成员之间互敬互谅,团结协作,能默契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抓服务树立形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个“窗口性”工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围绕干部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在全局扎实地开展了“双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公开承诺服务,实行着装挂牌上岗,提倡文明用语,禁讲服务忌语。同时,紧紧抓住争创文明行业、“三优”文明窗口、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及示范岗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利时机,把思想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树立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服务观念上,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较以往有了明显改观。三是大力倡导“真情、尽责、便捷、高效”八字服务理念。通过不断深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措施,完善服务过程,使“真情相助”的服务理念体现和落实在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做到了思想上体现真情,工作上体现尽责,服务上体现便捷、行动上体现高效。四是全面推行“五心”工作法。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做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问题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提供帮助诚心、解决问题真心,塑造了政府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抓党风廉政促勤政优政之风。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县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把党风廉政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评当中,从几个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关口、环节入手,较系统全面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如《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二是增强宗旨意识,鼓励机关干部、技术人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先后开展了“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送”活动。

(四)抓行政效能的提速树勤政为民的典范。为全面体现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诚信度,在工作开展中不断创新“四种服务模式”。

——“窗口式”服务。不断强化窗口职能,简政放权,实行工作重心前移,能在窗口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业务工作,坚决放到窗口办理;能一个窗口办理的,决不让职工群众和企事业单位跑第二个窗口,体现了服务的统一性。

——“一站式”服务。建立起劳动保障绿色通道,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只须进入一个门,所有业务可基本办结,体现服务的连续性。

——“登门式”服务。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为企事业单位和职工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能现场办公的现场办公,能简化手续的简化手续,体现服务的方便性。

——“全程式”服务。建立对服务对象跟踪式全程服务,落实回访制度,定期征求服务对象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服务的延伸性。其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本着以人为本、制度创新、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建立了劳动保障业务服务办理大厅,实现了劳动保障行政审批和政务办理“一个窗口对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信访接待室,统一受理职工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快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各种劳动争议案件。为更好地体现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县劳动保障部门开通了劳动保障咨询专线电话,通过网络化服务,打破区域、层级界限,劳动者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可实现咨询、求职、申诉、举报等问题的一次性办结。

(五)抓中心工作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⒈落实领导责任,党员干部带头。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按照县委的要求,领导带头,充分发挥党组作用,全面掌握情况,认真分析形势,精心谋划部署。在学习动员阶段,党组“一把手”亲自作动员、上党课、作专题报告,党组成员带头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了表率作用。

⒉认真谋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局党组就严格要求,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不走过场,务求实效。在学习动员阶段,我局采取典型引路、形势教育、组织调研等方式,保证了学习动员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在分析评议阶段,党组认真制订了每个环节的工作和目标要求,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做到边议边改,力求实效,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等形式,认真查找涉及领导班子建设、业务工作、宏观指导等方面的问题;为体现我局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在整改提高阶段,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局党组率先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的具体期限。

⒊讲求实际效果,务求群众满意。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利民、惠民活动,一是为下岗失业开辟了就医“绿色通道”;二是将村支部书记纳入了养老保险参保范围;三是落实了党组成员帮助特困群体的包干到户;四是开发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安置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近××人;五规范了劳动保障办事程序,简化了工作流程;六是为霍峡尔煤矿企业改制发放各种补助资金××万元;七是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起,涉案资金万余元,八是实行了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九是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有力的推动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面开展。

(六)抓“四个提升”加强自身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局党组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和工作业务知识等学习,做到学在实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提升能力水平:

一是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局党组始终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意识,就是要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于我县制定的发展战略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个核心,来谋划、开展和检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

二是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原则性非常强,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依靠法律法规,依靠政策,去指导、去推行。局党组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上,以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推进行政许可管理方式创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事,加强执法检查,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5

一、坚持从产业高度谋划。把劳务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关系大局的产业来谋划和推动,制定了“强培训、扩输出、拓就地,全面推进劳务经济”的总体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建立联合服务机制。变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家的事变成多部门、多层次协调联动,综合服务的全县性大事。由县主管领导任组长,由就业服务局牵头,联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统计等部门组成劳务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劳务经济的组织、管理及协调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劳务经济工作格局。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先后制定了培训财政专项补贴、新增职业介绍机构税费减负、外出务工人员全程服务等多项优惠政策措施,改变以前靠自闯出路、零散外出务工的现象,纳入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大盘子,劳务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培育输出龙头。由就业服务局牵头,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增设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加快劳务输出步伐。

二、坚持按富民工程推动。始终注重创新方法、拓宽渠道,真正发挥劳务经济增收富民作用。一是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在县电视台开设劳务输出专栏,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引导农民转变封闭保守、恋守田园、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解决农民“不敢走出去、不会走出去、不愿走出去”问题。去年以来,通过就业服务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40%以上。二是建立信息网络。在全县1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专职信息员,在全县330个行政村设立兼职信息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使每个农民都能快速及时地享受用工信息服务。三是积极推广农村就业试点项目。作为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中国农村就业促进试点项目县,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推进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先后在14个乡镇、47个村共计2399个农户中实施了奶牛养殖、红薯加工、金针菇种植等就业方案56个,实现利润957.3万元,使近1000名农村富裕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坚持以城乡互动切入。主动顺应城乡互动潮流,从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劳务经济。一方面,积极建立适应城市用工需求的培训机制。在广州、北京等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在天津、山东、石家庄等地设立18个信息网点,不断完善市场信息沟通体系,实行以市场订单定向、培训输出为主的新型劳务培训方式,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建立“培训基地”,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培训中心”,在150个村设立“培训课堂”,先后开办微机操作、美容美发、保险业务、服装裁剪、维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18期,共订单培训外出民工1300余人;另一方面,设立返乡创业基金。进一步扩大劳务经济内涵,以劳务返乡人员为纽带,主动承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返乡创业基金,对有一定素质的返乡创业人员,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目前,已投入返乡创业基金30万元,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纺织袋厂、纸箱加工厂、大棚菜种植基地等企业,带动就业800余人。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6

一、坚持从产业高度谋划。把劳务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关系大局的产业来谋划和推动,制定了“强培训、扩输出、拓就地,全面推进劳务经济”的总体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建立联合服务机制。变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家的事变成多部门、多层次协调联动,综合服务的全县性大事。由县主管领导任组长,由就业服务局牵头,联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统计等部门组成劳务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劳务经济的组织、管理及协调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劳务经济工作格局。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先后制定了培训财政专项补贴、新增职业介绍机构税费减负、外出务工人员全程服务等多项优惠政策措施,改变以前靠自闯出路、零散外出务工的现象,纳入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大盘子,劳务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培育输出龙头。由就业服务局牵头,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增设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加快劳务输出步伐。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坚持按富民工程推动。始终注重创新方法、拓宽渠道,真正发挥劳务经济增收富民作用。一是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在县电视台开设劳务输出专栏,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引导农民转变封闭保守、恋守田园、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解决农民“不敢走出去、不会走出去、不愿走出去”问题。去年以来,通过就业服务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40%以上。二是建立信息网络。在全县1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专职信息员,在全县330个行政村设立兼职信息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使每个农民都能快速及时地享受用工信息服务。三是积极推广农村就业试点项目。作为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中国农村就业促进试点项目县,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推进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先后在14个乡镇、47个村共计2399个农户中实施了奶牛养殖、红薯加工、金针菇种植等就业方案56个,实现利润957.3万元,使近1000名农村富裕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坚持以城乡互动切入。主动顺应城乡互动潮流,从两个方面大力推动劳务经济。一方面,积极建立适应城市用工需求的培训机制。在广州、北京等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在天津、山东、石家庄等地设立18个信息网点,不断完善市场信息沟通体系,实行以市场订单定向、培训输出为主的新型劳务培训方式,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建立“培训基地”,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培训中心”,在150个村设立“培训课堂”,先后开办微机操作、美容美发、保险业务、服装裁剪、维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18期,共订单培训外出民工1300余人;另一方面,设立返乡创业基金。进一步扩大劳务经济内涵,以劳务返乡人员为纽带,主动承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返乡创业基金,对有一定素质的返乡创业人员,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目前,已投入返乡创业基金30万元,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纺织袋厂、纸箱加工厂、大棚菜种植基地等企业,带动就业800余人。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7

一、合理设置区域,着力优化窗口服务功能

我们通过合理设置和划分服务区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办事需求。一是新设新单位参保综合服务区。将业务相近的服务场地进行物理组合,由监察支队、信息中心、就管中心、征缴中心分别安排工作人员联合办公,对新参保单位提供从参保登记到劳动保障卡办理等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二是新设自助服务区。在服务大厅二楼查询区增加6台计算机,开发自助办理程序,将查询区扩展为自助服务区,由咨询中心专人值班指导,提供自助查询和自助办理业务。三是新设商务服务区。在服务大厅设立文印服务区,通过招标引进有资质的经营商提供文印、传真等服务。

二、整合信息资源,着力优化窗口服务秩序

我们充分依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扩展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功能,避免服务对象多次排队,从而有效规范了整体服务秩序。一是实行统一取号叫号。按照服务区域统一取号叫号,取号按现有的业务项目划分分别设置,并做到同一服务区域在同一个系统下叫号。二是放开信息管理权限。对涉及窗口服务所需公共信息部分的管理权限,对单位和个人参保基础信息和待遇支付情况等信息进行共享;经窗口负责人审核把关,可对参保基础信息有误的内容进行直接修改。三是加快网上办事进程。一方面,增加社保待遇变更、社保待遇支付、社会化管理综合信息等网上查询项目;另一方面,对劳动合同备案、离退休(职)及定期供养人员暂停支付、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单位人员建档以及劳动保障卡挂失等业务推行网上办理。同时,我们逐步将个人办理参保、变更缴费标准、转移和中止保险及退保等业务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下放权限,尽可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就便的服务。

三、创新管理方式,着力优化窗口服务制度

我们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规范窗口服务,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建立总值班长和引导员制度。由责任心强、素质全面的干部轮流值班。总值班长负责对服务大厅秩序维护、跨处室业务受理、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突发事情处理等进行组织和协调。引导员负责对服务项目、区域和业务咨询进行引导,对前来咨询取号、设备操作等事项进行告知,在人流高峰期要在取号处维护秩序。二是建立预约服务制度。对员工1000人以上(下转第18页)(上接第4页)的用人单位和诚信单位,设立预约电话,采取预约办理的方式提供方便。三是改进信访接待机制。信访接待窗口共享“12333”电话咨询信息,使其兼办咨询服务工作;坚持每周星期三安排处以上领导,现场接受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将群众来信来访诉求,先期协调相关处室,形成初步意见后,联系约请相关信访对象,由局领导在接待日进行当面答复。使领导接待日由解决单个问题转为解决一类问题,增强处理时效。四是改进监督评议机制。在各服务大厅设立一个“评议台”,放置按工号进行评议的表格,使服务对象的评议意见具体到窗口和个人;启用叫号系统电子评价设备,让服务对象直接评价窗口服务。评价结果集中管理,及时分析和反馈;通过组织局行风监督员进行监督、设立网上评议信箱以及暗访窗口服务情况等方式加强内外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窗口服务评议以及检查监督的情况分类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我局“三优文明”窗口评比的依据。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8

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到: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依靠职教;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优化农村就业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四川省确立了“围绕转移抓职教,抓好职教促转移”的工作思路,省政府将中职招生任务纳入对市州政府的目标管理,并要求各地落实到县、到校;从省到市均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改革招生体制和办法,统筹管理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招生宣传和督查工作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贫困中职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用两年的时间培训农民工1000万人次,使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率每年增加3-5个百分点。同时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四川省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统筹起来,搞好服务工作。一是加强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和经费统筹。成立了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转移培训的政策,形成农业、教育、扶贫开发、劳动保障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探索政府搭台,各方参与,大力开拓劳务输出市场,为劳动力转移培训扩大“出口”的新路子。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筹措培训经费。20*年,中央投入4600万元,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筹措资金2亿元,聚集民间资金1亿元用于农民工培训,受训者也分担部分培训经费。四是切实搞好“信息、信贷、培训、职介、维权”等五项服务。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9

一、合理设置区域,着力优化窗口服务功能

我们通过合理设置和划分服务区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办事需求。一是新设新单位参保综合服务区。将业务相近的服务场地进行物理组合,由监察支队、信息中心、就管中心、征缴中心分别安排工作人员联合办公,对新参保单位提供从参保登记到劳动保障卡办理等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二是新设自助服务区。在服务大厅二楼查询区增加6台计算机,开发自助办理程序,将查询区扩展为自助服务区,由咨询中心专人值班指导,提供自助查询和自助办理业务。三是新设商务服务区。在服务大厅设立文印服务区,通过招标引进有资质的经营商提供文印、传真等服务。

二、整合信息资源,着力优化窗口服务秩序

我们充分依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扩展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服务功能,避免服务对象多次排队,从而有效规范了整体服务秩序。一是实行统一取号叫号。按照服务区域统一取号叫号,取号按现有的业务项目划分分别设置,并做到同一服务区域在同一个系统下叫号。二是放开信息管理权限。对涉及窗口服务所需公共信息部分的管理权限,对单位和个人参保基础信息和待遇支付情况等信息进行共享;经窗口负责人审核把关,可对参保基础信息有误的内容进行直接修改。三是加快网上办事进程。一方面,增加社保待遇变更、社保待遇支付、社会化管理综合信息等网上查询项目;另一方面,对劳动合同备案、离退休(职)及定期供养人员暂停支付、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单位人员建档以及劳动保障卡挂失等业务推行网上办理。同时,我们逐步将个人办理参保、变更缴费标准、转移和中止保险及退保等业务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下放权限,尽可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就便的服务。

三、创新管理方式,着力优化窗口服务制度

我们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规范窗口服务,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建立总值班长和引导员制度。由责任心强、素质全面的干部轮流值班。总值班长负责对服务大厅秩序维护、跨处室业务受理、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突发事情处理等进行组织和协调。引导员负责对服务项目、区域和业务咨询进行引导,对前来咨询取号、设备操作等事项进行告知,在人流高峰期要在取号处维护秩序。二是建立预约服务制度。对员工1000人以上(下转第18页)(上接第4页)的用人单位和诚信单位,设立预约电话,采取预约办理的方式提供方便。三是改进信访接待机制。信访接待窗口共享“12333”电话咨询信息,使其兼办咨询服务工作;坚持每周星期三安排处以上领导,现场接受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将群众来信来访诉求,先期协调相关处室,形成初步意见后,联系约请相关信访对象,由局领导在接待日进行当面答复。使领导接待日由解决单个问题转为解决一类问题,增强处理时效。四是改进监督评议机制。在各服务大厅设立一个“评议台”,放置按工号进行评议的表格,使服务对象的评议意见具体到窗口和个人;启用叫号系统电子评价设备,让服务对象直接评价窗口服务。评价结果集中管理,及时分析和反馈;通过组织局行风监督员进行监督、设立网上评议信箱以及暗访窗口服务情况等方式加强内外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窗口服务评议以及检查监督的情况分类进行量化评分,作为我局“三优文明”窗口评比的依据。

劳动经验交流范文篇10

我市位于**西北部,幅员1253平方公里,总人口51.2万,有城乡劳动力32.3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10.13万人,是一个拥有26个镇乡的县级市。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劳动、就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各项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下面,我分别汇报一下我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完善机构

我市的基层平台建设始于2001年,当时,面对日益增多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我市在城镇人员特别集中的两个镇乡的16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站",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社区就业。20**年初,我们按照中、省、市再就业会议精神和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建立城镇街道(镇乡)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文件精神,在全市26个镇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同时,我局将原来的16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统一更名改建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并在其它镇乡的社区居委会新建了27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市委、市政府把26个劳动保障所和43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全部纳入了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选好工作人员

选好镇乡劳动保障所和社区工作人员是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所以,通过与市人事局共同审定,我们把工作人员的选任条件定为:年龄40周岁以下,中专或高中文化以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劳动保障工作。目前,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共73人,35周岁以下占80%,大专生以上文化程度占40%。根据各镇乡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分布情况,最多的镇乡保障所有5个工作人员,山区乡劳动保障所设1人。目前,镇乡保障所和社区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共73人。

为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我局分别于20**年5月和20**年7月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劳动保障业务知识培训。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退管服务、劳务开发和微机操作等各类业务知识进行了全面培训。经考核合格者颁发《上岗证》,确保了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到位工作经费

由于20**年才开始全面建设镇乡、社区两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当年的业务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经我们争取,市政府从财政给各镇乡追加拨款0.8~1.5万元不等,共计30万元拨款。而今年,所有镇乡劳动保障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镇乡均在1万元业务经费以上。

(四)落实办公条件

在20**年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统一提出要求,各镇乡劳动保障所办公场地均不小于50平方米,大的镇乡应在100平方米以上。经我们检查,基本上都达到了此项要求。20**年8月,市政府又拨出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各所的办公桌、电话、电脑、档案柜等设施。目前,全市所有的劳动保障所和站都配备了电脑、电话和活动场所,基本具备了现代化的办公条件。

目前,我市所属德阳市统一开发的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该系统涵盖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年内就实现市、县(市)、街道(镇乡)、社区四级联网,初步形成以市就业服务中心为主体辐射26个镇乡43个社区的信息管理网络。

(五)明确制度职责

根据省、市对镇乡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要求,在德阳市局制订的职责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制订和印发了《绵竹市镇乡劳动保障所工作职责》和《绵竹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职责》,并要求各所、站将职责、制度上墙,向服务对象公开。

在制订了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六清楚"、建好"七本帐"、"六送到"的具体工作要求。"六清楚"即:摸清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失业时间、文化特长、家庭状况、就业去向、退休人员情况;建好"七本帐"即建立失业人员情况帐、失业人员求职安置帐、用工信息台帐、就业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帐、职业技能培训台帐、退休人员管理台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台帐;"六送到"即为失业人员送政策、送观念、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温暖。

(六)制订工作目标

基层劳动保障机构人手少、业务宽、任务重,我们坚持把就业和再就业、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市政府与镇乡签订目标责任书,我局制订了半年和年终具体考核办法,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今年7月,我们对经检查验收建设较好的所(站)报德阳市就业局命名为示范劳动保障所(站),还组织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到这些所(站)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

目前,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得到了很好落实。尤其是在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再就业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称赞。

(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成绩斐然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停滞不前的局面。我市现已形成了以市退管中心为管理主体,镇乡、社区为社会化服务的网络,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蓬勃开展。

一是去年8月全面完成了全市5000多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向所居住地社区保障工作站的移交工作;二是全市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都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情况详细个人信息台帐,实行了规范的网络管理;三是各社区都建立了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多数社区设有退休人员健身房、室、图书阅览室、电视室、医疗站等。共青团绵竹市委和市退管中心共同建立了有500余人参加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和不定期地为退休人员服务,深受退休人员和社会好评;四是我们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建立了标准化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五是在离退休金社会化发放100%的基础上,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能及时反馈到社保局。

(三)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依托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今年我市在农民工培训和劳动力转移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农民工培训工作蓬勃开展。

由于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为基础,今年市上把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我局,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市农民工培训工作。今年,全市25个镇乡都建立了以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培训中,我们坚持贯彻培训结合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式培训。110月,全市共开展电工、电焊工、车工、磨工、缝纫工、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家政、纺织、厨师、美容美发、建筑等各类专业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133期,培训农民工达5565人,98%的参训人员取得了《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对自愿申请职业资格考评的人员,经职业技能鉴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300余个。市财政支出农民工培训补贴105万元。同时,对准备转移、输出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参训人员达7900余人。

二是劳务输出工作有了巨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