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2:03:33

劳动调研报告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1

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城市化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劳社办函号)文件精神,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抽调专门人员,对我市目前推进城市化和劳动就业事业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就业机制,构建了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资料显示,到××年底,全市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年—××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以内。

(一)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双“三”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市及区县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区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检查考核办法,落实了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起的显著。

年底我市基本实现了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未实现再就业。从××年底以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转向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上。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等措施,确保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决定》,有关部门的个配套文件以及形成的个操作性文件,对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我市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对“下岗失业”人员、一户两代、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制度,利用政策杠杆,积极支持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扶持户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带动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认定服务性企业等措施,税务部门减免各种税费亿元;全市财政为下岗失业人员指出生活救助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亿元,其中,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公益型岗位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万元。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我市作为劳动保障部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日渐明显,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服务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成功实现了向乡镇和街道社区的延伸。全市已建立起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家,其中,政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家。个街道、个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有个居委会(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共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名,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平台,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本着“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规范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力争年以前建起以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专业市场为补充,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延伸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辐射区县人力资源力市场,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形式职业介绍网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组织的作用,基本掌握全市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奠定了基础。

2.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确定了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市政府已拨付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同时,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市劳动保障部门编印了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南》免费发放。

3.积极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先后三次到××市的×县、××县、××县参加农村劳动力输出洽谈会,共提供万多个岗位,意向成交人次。组织了户企业、个就业岗位,赴××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万农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人次。

4.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张店区狠抓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了区、镇、村、个人共同出资的培训投入机制。

(六)失业保险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我市失业保险制度自年建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统筹范围已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乡镇企业中的城镇职工。“****”期间,全市参保单位户,参保人数达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达亿元,为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亿元。失业保险基金不但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还承担了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经费,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来,我市城镇需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在万人左右;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市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也加剧了城镇就业压力。再就业困难人员虽总量有所下降,但剩余的多为再就业难点,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区县属以上企业“”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军转干部特困户有万人。此外,大中专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二)保障体系不到位,企业用工不规范。一是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不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等问题。二是同工不同酬,由于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有的企业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三是有的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不按《劳动法》办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和维护。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市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

(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滞后。依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我市适时制定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但是,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县之间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相对薄弱,影响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据调查统计,全市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以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意识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是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六)失业保险基金欠费严重,资金缺口大,“两个确保”形势严峻

一是困难、停产、破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二是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且日趋严重。截止目前,全市失业保险欠费企业达户,欠费总额万元。

三、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期间及较长一个时期内,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的目标任务。

(一)突出就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紧紧盯住个体私营经济,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紧紧盯住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就业容量;紧紧盯住劳动密集型行业,打造鲁中制造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紧紧盯住中小企业,改善发展环境,挖掘就业潜力;紧紧盯住灵活形式就业,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拓展就业空间。要坚持发展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突出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强各类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培训,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就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创业培训工程,扩大创业培训规模,为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全面推行面向各类青年的就业培训,鼓励没继续升学的青年学生到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机构接受技能培训;扩大技能扶贫实施范围,使更多城乡困难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与就业联动机制。

(三)突出就业服务,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一键登陆、全市查询、资源共享”,推进市场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巩固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集岗位开发、再就业服务、托底安置于一体的基层再就业援助平台。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监督各类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

(四)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逐步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实现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坚决清理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着重解决好拖欠克扣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突出就业目标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推动就业工作的重大责任,认真解决影响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证“四到位”。要明确就业工作的具体目标,继续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五项内容作为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或提出解决方案。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将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落实打足。要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工作的局面。

(六)加快城市化步伐,不断拓展城市就业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必将有一个大的飞跃。为此,要把加快城市化步伐作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做好中心老城区改造开发的同时,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总体规模和就业容量。要加快县区城镇建设,扩充城镇规模,拓展就业门路,适度分流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减轻中心城区的就业压力。要逐步消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缓解农村就业矛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土地征用、失地农民补偿和社会保险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以避免“无耕地、无工作、无低保”的“三无”人员现象的出现。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2

一、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要求和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们党今天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在成为执政党以前,中国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执政党后,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把理想目标分阶段的变为现实。当前,就是进一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作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首要位置。

(二)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度概括了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为消除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转型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若干不和谐因素。表现在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行业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突出;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贫困和就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群体性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资源不足、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稳定器。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减震器,是政府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能和调控手段。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最根本的生存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都已列入国家宪法,成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各类矛盾凸显阶段,社会保障和就业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位于欧亚大陆中部,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周边与蒙、哈等8个国家接壤,国界线长5000多公里,是我国国界线最长的省区。**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共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主要民族在内的40多个民族。**的特殊区情决定了**在面临其他省区共有的社会问题外,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民族间的差异导致的民族关系问题,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的传统文化的冲撞等,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分裂与破坏,维护**稳定已成为**发展的大局和首要任务。维护**稳定,必须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国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对此决不心慈手软。而对于大量的社会矛盾,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物质利益关系,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公平、有效、协调的社会制度不断得到解决。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保证了人民吃穿住用的生活来源和基本需求,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从而从根本上化解了由于生活资料不足而导致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化解了因社会居民的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2000万**各族人民建立起了坚固的安全网。

由于历史和地缘环境的原因,南疆少数民族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承担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引进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要被各族农民接受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有一个消化过程。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体制的建立,为农民工提供培训,为城乡人民建立社会保障,从而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

社会保障和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第二,为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第三,有利于调节市场需求,有利于调节经济协调运行;第四,淡化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从而提高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五,为**各项改革保驾护航,保护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六,为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工作岗位和生活保障,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四)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国民生产总值、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确立法律体系、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高经济效率和建立收入分配方案是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属于分配职能。因此,能否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体现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贡献和获得**各族人民的满意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各级劳动保障职能部门的党组织要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放在组织建设中的突出位置,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学会系统思考,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御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把全疆劳动保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基本情况

1、**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有的指标在全国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1)社会保险基本建立,两个确保已经落实。**年**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进一步加大,参保人数达到628.47万人。其中:养老保险173.76万人、失业保险138.58万人、医疗保险195.97万人、工伤保险60.93万人、生育保险59.23万人,参保覆盖面比**年有了进一步扩大(见图一)。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0.36亿元,其中养老保险43.09亿元、失业保险5.58亿元、医疗保险20.46亿元、工伤保险0.76亿元、生育保险0.47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0.97亿元,其中养老保险38.75亿元、失业保险2.61亿元、医疗保险19.05亿元、工伤保险0.34亿元、生育保险0.22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面进一步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89%,其中纳入社区管理的达到46%。连续六年确保了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费按时足额发放。

(2)社会救助做到“应保尽保”。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救助的对象和范围从传统的“五保户”“受灾户”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生活处于城市贫困线以下的弱势群体。全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从1998年的5.3万人扩大到**年的58.84万人,增长了11倍(见图二)。人均月补差从1998年62元到2002年的77元,财政转移支付从1998年的1131万到2002年的31770万,增长了27倍。基本做到对贫困群体的“应保尽保”,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社会优抚制度日益规范,社会福利不断提高。优抚安置是一项兼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性质的综合性的、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特殊保障。优抚安置工作在**有着重要作用。**已于1993年、1996年、1998年和**年连续提高优抚待遇标准,优抚对象由2001年的2.11万人扩大到**年的3.58万人。军人的退伍安置已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社会福利是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生活水平,增进个人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年,全疆普通高等学校26所,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8所,普通高中500所,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设施。全疆卫生机构10298所(包括农村),为保证国民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全疆社会福利事业单位893个(包括农村),其中各类社会福利院447个,收养人数7706人。社会销售福利6.15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5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6亿元。促进了**“光彩事业”及其它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的开展。

2、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进行了长期艰苦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继续做好农村“五保”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传统保障项目的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民政部门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险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为农村保障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农民养老保险。**于1991年着手,1993年开始试点,1996年全面推行。1997年,全疆有13个地州(市),49个县的13.44万农民参加。1998年4月因各种原因停办至今。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积累了经验。

农民合作医疗。**从1956年开始建立,到2002年,三次大起大落。2002年官方统计覆盖率为24%,实际估计低于这个比率。令**人民欣慰的是**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同年12月,确定了于田、麦盖提、乌鲁木齐、玛纳斯和富蕴五个试点县,开始了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新型合作医疗以财政补贴为支撑,以大病统筹、医疗救助为重点,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并积极参加。至**年3月,全疆已有35万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敬老院、孤儿学校、福利院等机构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3、在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养老保险由地级统筹上升为省级统筹,保险费率由参差不齐归为统一费率。**于1999年1月1日,建立了自治区级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将中央直属行业养老社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逐步统一和规范了养老金缴费费率,改差额缴拨为全额缴拨,使基本养老金保险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社会保障由多头管理改为统一管理。为改变社会保障多头管理、相互掣肘的局面,**于1999年在原劳动厅的基础上,成立了劳动保障厅。将原由自治区劳动厅、人事厅、卫生厅、工会分头管理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险工作统一交归劳动保障厅管理,使管理制度更加规范,管理资源更加集中,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基金管理由财政统一核算改为单独核算。为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转,**于1998年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财政专户。基本养老、失业和基本医疗三项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帐核算。加强了社会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实现了社会保险政事分开、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体制。

从“局部覆盖”向“全面覆盖”逐步过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的对象不断扩大。**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民工都被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年乌鲁木齐市率先开展了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社区建设不断加强,约46%的离退休人员实现了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89%。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向社区延伸,已建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站所1574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682名。

金保工程已经启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时期。**年,**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集3000万元用于金保工程首期工程建设。已完成政府采购招标,四个项目计划**年6月上线运行,力争2005年,形成统一的、总体上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

**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认可。2001年,在全国48个大中城市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联动检查中,乌鲁木齐市仅次于福州市获第二名。**年,乌鲁木齐市社会保险基金中心荣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

4、社会保障地方性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加大。

自1998年到**年,**先后出台了几十个地方性法律、规章,清理和规范了劳动保障行政审批事项,公开办事程序,推行依法行政,提倡求真务实,促进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年根据《**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在全疆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的开展了专项稽核工作。查出少缴、漏缴社会保险基金646.3万元,冒领养老金22.7万元,大部分已追缴入库,稽核面以及稽核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二)经验总结

回顾**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进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历史进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社会保障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为发展大局服务的思想。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保障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发展中急需解决和将要解决的问题。下岗工人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的建立,确保下岗工人基本生活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两个确保”的落实,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等,都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在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又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保障标准、覆盖范围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的保障标准、覆盖范围与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单位与个人缴费能力直接相关。**始终坚持将社会保障体系的一般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坚持低起点、低标准、逐步提高、逐步覆盖。各项保障待遇在相对稳定中逐步提高,在提高中相对稳定。做到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政府与社会又有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保障政策上有所倾斜。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适合**区情的地方法规及部门规章,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保证。

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的社会制度,涉及到全体国民的经济利益,是全社会最大的“民心工程”。只有国家将人民的意志上升到法律地位,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在健全的法律规范中逐步完善和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区情,适时出台了几十个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需要在**计划期间得到解决和弥补。

1、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尚未形成。

(1)历史欠账未还,个人账户基本是空账运行。

(2)部分用工单位不履行缴费义务,绝大部分私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游离于保障制度之外。初步估计,私营、个体参保覆盖率15%左右,农民工参保覆盖率约5%。

(3)社会保障基金增值机制尚未形成,仍然是存银行、买国债。

(4)社会捐赠作为社会救助的筹资渠道尚未形成规模,民间慈善组织、企业基金会组织几乎为零,缺乏政府重视和政策引导,缺少民间团体积极组织和社会互动。

(5)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两大筹资渠道尚未形成规摸,企业补充保险只在少数行业建立。

2、社会保障的管理手段、管理设施、服务体系和行政能力与管理服务的社会化要求还有差距。社会保障资源缺乏社会整合,难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1)信息化手段有待于充分利用。

(2)基层社区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基础设施、服务形式和服务项目离社区所承负的责任相距甚远。

(3)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社会保险政策不统一,待遇不统一,造成人员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出现社会保障的“身份岐视”。

(4)社会保障行政监督不力,难以保证人民群众的保障权益。

3、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业务能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政府部门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4、**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的地方性法规缺乏相应的配套细则,直接影响法规的有效执行。表现为: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执行细则、《捐赠法》细则、农民工保险细则都是空白。

(2)法规的监督条款缺少科学的量化标准,对违规者行为缺乏处罚依据。对不为雇工办理社会保险的雇主究竟如何处置至今还是一道难题。

(3)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缺乏科学的法定程序,其结果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人治代替法治。

(4)对部门规章的执行缺乏符合**实际可以酌情掌握的灵活规定。如非公经济企业的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对其参保要求应该实事求是,有所区别,逐步纳入。如若一个政策,不做区分,企业间相互攀比,局面很难打开。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和建立和谐社会要求,对**-2010年**计划期间,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以下构想与建议。

1、指导思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公平、有效、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

2、遵循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全社会成员谋福利的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为人民造福为宗旨,以为人民造福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坚持公平、有效原则

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职能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在坚持公平原则的同时,必须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即坚持有效原则。社会保障由“局部覆盖”逐步走向“全面覆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10年前,**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呈现多层次性,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是保障的最低底线。

在坚持公平原则的同时,必须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即坚持有效原则。这里的效率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社会保障本身的社会效益。体现在:①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要有促进作用。不能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也不能搞福利主义养懒人。②制度本身要讲求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率是指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与安全运营,社会效益指社会保障的制度成本要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现行的社会保险三方筹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等,都是有效原则的具体体现。

(3)坚持协调发展原则。

首先,社会保障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普通性和全面性。保障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保障制度因缺少基金支持而难以支撑。只有坚持保障水平的提高略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保障事业才能稳定运行。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要城乡并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长期失衡,城乡二元分割的保障制度扭曲了城乡居民的保障关系,不利于保护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必须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兼顾城乡居民。不失时机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保障差异,逐步走向统一和协调。

第三,各地区间的社会保障要协调发展。**各地、州、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保障水平亦有差异。除养老保险已实行省级统筹外,其余四险尚未全部实现地级统筹。统筹层次越高,抵抗风险能力越强,越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是实现地区间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

3、发展步骤与发展重点

党的十五大报告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新三步走”战略,2000——2020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2000-2005年。建立起覆盖城市劳动者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建立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本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步的任务已初步完成,有待于监督与落实。

第二步:**-2015年。建立起覆盖城乡劳动者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重点是完善农民工、失地农民全疆的社会保险和各类企业对职工的补充保险。农村重点是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部分地区开展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这一步可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即**规划期间,城市重点是完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重点是普遍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要有初步改善。全疆城镇约50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60万个体从业人员参保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1——2015年,即“十二五”规划期间,城市重点是完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各类企业对职工的补充保险;农村重点是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步:2016-2020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重点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市探索建立家庭津贴(包括教育津贴、医疗补助等内容)制度。

到建党100周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各类保障法规基本完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趋于规范。

4、主要措施

政府作为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立法来制定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和制度;第二,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筹集资金;第三,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和管理。当前建立健全公平、有效、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多元化筹资渠道,完善筹资机制。

首先,扩大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支付比例由2000年1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15%左右,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我国面临的是解决十几亿人民温饱问题。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解决供给不足是中心工作,用于**保障事业的投资比例相对要小。当前,我国已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开始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战略。社会生产已由供给不足转为大部分供给过剩,人民的需求已由生存需求上升到多元化的全面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和**经济发展获得连续高增长,为政府动用更多的财政支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必要和可能。增加部分可用于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用于城乡贫困家庭的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提高优抚对象的待遇,提高**人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其次,坚持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则,建立单位与个人参保缴费的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强制性是社会保险区别于其它保障项目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原则。根据社会保险大数法则,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越多,每个人承担的风险越小,社会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已于2005年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强基金征缴和节余,扩大参加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是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渠道。第一,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制定包括稽核、通报、处罚、强制执行四个具体环节的细则,建立起参保缴费的强制机制。细则中,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企业经营状况,对特殊情况下可以延期交付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做出具体规定。目的是帮助亏损企业度过企业难关。对破产企业,则要优先清偿职工社会保险欠费,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每年通过行业协会、工会组织的评选,或社会保险基金中心的推荐,将参保缴费的先进企业在《**日报》、《**工运》等报刊上公开张榜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对积极为职工建立养老、医疗补充保险的企业也要张榜公布,起榜样和激励作用。第三,设立对个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缴费的服务窗口。社区社会保障所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这些服务对象上。这部分群体经济来源不稳定,个人情况不一,居住地分散,参保意识不强,需要与社区互通信息,灵活掌握、分层对待。

再次,制定《社会捐赠法》细则,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整合社会出资力量,为社会捐赠者提供捐资渠道、捐资程序、捐资使用反馈信息和社会监督电话。对建立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各类基金会的企业和进行社会捐赠的企业和个人,减免相当于捐赠数额50%的税收。加强自治区慈善协会的组织建设,疏通与社区居民的捐赠渠道。一些较大的救助项目可定期向全社会公布、求助。总之,使社会捐赠规范化、程序化、逐步形成规模,形成居民的自觉行动。以体现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出资主体作用。

最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良性循环。按照**今年启动做实个人账户的要求,**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已迫在眉睫。根据新加坡、智利等国家的改革经验,社会保险基金交由私人基金公司经营是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的投资环境、市场运营日益规范,可以将1/3的积累基金通过金融组织,直接投入市场,运用市场资源运营增值。一方面减轻由政府单独承担的保值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资本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基金增值,同时建立基金运营的预警机制,以防不测。

(2)加快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逐步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单位体制。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独立化的单位利益,专业化的单位功能,使单位失去了往日对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整合功能。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成为能包容一切社会人的社会载体,加强社区建设是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关键。建议:

第一,市、区(县)、政府社会管理重心下移,赋予街道办事处和其他职能派出机构更多的权限,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也是社区组织的直接管理机构,应赋予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其他派出机构更多的权限,增加其权力和财力,以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只有每一个社区居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才有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第二,加强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当前,**的社区建设,不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水平,都难以承担社会化管理的重任。作为社会保障的基层管理单位,政府必须给予权力和财力的支持。一是赋予社区自治权、管理权。二是协调解决办公地点、办公经费和服务设施。三是明确社区在社会保障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四是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第三,以街道为单位,整合社区保障资源,发挥社区的管理、救助、保障和服务功能。对社区内退休人员失业群体、农民

工、流浪乞讨人员及全体居民的管理,对贫困人口、老弱病残的救助,对低保、抚恤、社会保险等保障待遇的监督和落实,对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已成为社区组织的社会功能。要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管理任务,必须整合整个街道、社区的领导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服务资源以及其它资源,才能担当此任。整合和开发社区资源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区(县)政府和街道派出机构。由街道、街道所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家委会等各类组织共同选出代表,组成社区委员会,行使具体管理、救助、保障和服务功能。

第四,加大投资力度,力保金保工程如期完成,建起覆盖全疆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政府、街道、社区之间,社会保险部门和民政部门之间,再就业中心与社区、企业、民政部门之间都应建立信息通道,相互协助,共同完成社会化管理职能,使保障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3)制定和完善适合**区情的社会保障地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研究出台配套细则,突出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实现**社会保障的规范化。首先,政策是法律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组织专职人员从事保障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不能把主要力量全部放到“事务堆”中。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是工作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目的是找到解决矛盾推进发展的具体条件。要求研究人员既要熟悉法律法规,又要有为人民谋福利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入基层的吃苦精神。最重要的要具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和政策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执行细则。其次,出版《**劳动保障志》,为**今后的政策、法规研究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三、**就业的基本情况、形势分析与应对措施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就业,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一)**就业的基本情况

“十五”规划期间,**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多,国民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陈旧的就业观念与就业环境的制约相互作用。从**长期来看,就业形势将相对平缓。

1、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年全疆年末总人口达到1933.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5.11万人,乡村人口1268.84万人,城镇化率为34.4%。全疆城乡就业人员721.2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39万,乡村就业人员382.27万,城镇新就业人数54.83万,就业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见表1)。“十五”期间,2001——**年四年间新就业人数共达170.61万人,平均每年解决40.15万个工作岗位(见表二)。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几年控制在4%以下。**年全疆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36.89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27万人,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97万人。**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7.36%,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31.3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25万人的目标任务。

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适时提出“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就业再就业”方针。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1998年,适时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就业再就业”的方针,要求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抓,把就业工作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且列入了**每年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2)建立了就业再就业领导体系。

各地党委、政府都实行了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把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五项具体工作目标,纳入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实。

(3)建立了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

近几年,**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在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框架。这些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10多项:即: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培训补助、职介补助、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就业服务、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规范裁员、社区平台等。各地党委、政府也及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办法,对**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做了有力补充,形成了自上而下一整套促进再就业的政策体系。

通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截止**年底,全疆共有13.7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了再就业优惠政策。其中,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0.48万人,享受免缴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4.2万人,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5.13万人,享受社保补贴政策的2.41万人,享受岗位补贴政策的1.5万人。

(4)建立了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

区、地、县三级都建立起了政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面向社会设立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信息、劳动保障事务、劳务派遣等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了“一站式”就业服务,并正向“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要求迈进。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已经建立,覆盖工种不断增加,价格信号指导作用日益显现,为服务于企业和劳动者发挥了积极作用。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州市已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和局域网,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就业服务。2002年底,全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始建立,到**年底,全疆共建立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2160个,配备工作人员3986人,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并把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延伸到了街道(乡镇)、社区。

(5)建立了以培训促就业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围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大培训促大就业。**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1号文件精神,**在美容美发业、餐饮业、旅游业等10个行业全面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石油、化工等8个行业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年,**又启动实施了“三年三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经积极培育和发展,目前全疆共有58所技工学校、63所企业培训中心、79所就业训练中心、248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疆的职业培训网络体系。培训对象不仅涵盖了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还涵盖了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富余职工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成效日益显现。

(6)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制度。

**始终把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家庭的就业帮扶工作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加以落实。一是在全疆范围内普遍开展了“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的就业援助活动,对就业特别困难人员实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对从事公益性岗位的“4050”人员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帮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二是各地州市积极开展了“一家一”、“一帮一”再就业援助活动。各地县(处)、科级以上党政干部与再就业困难人员结对子,实行不就业不脱钩的就业援助,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援助制度化建设。全疆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把开展向困难群体“四送”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认真抓好落实。

(7)加大了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安排贴息贷款,扶持就业和再就业项目。几年间,全疆共安排就业和再就业项目贴息贷款7亿元,累计扶持2010多个就业和再就业项目,解决了12.5万人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二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经费筹资渠道。(1)各级财政按照1986年确定的就业经费包干基数,在预算内予以落实,并全部用于促进就业;(2)从1998年以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每年提取不超过20%的就业和再就业经费;(3)中央财政每年拨付的就业再就业经费全部用于支持就业再就业。1998年-**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全疆各级财政共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23.24亿元。**年**通过各种渠道共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补助资金5.8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34亿元,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1亿元,**年下岗再就业资金结转0.55亿元,各地筹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及再就业资金0.81亿元。

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工作。针对近两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别于2002年、**年制定了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兵团就业的八项政策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九项政策。今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继续加大的新形势,加大了工作力度,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把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各方面力量,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扩大转移就业渠道。

总之,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多,国民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外地劳动力的大量涌进,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全疆6到14岁的人数约338万人;15岁至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约1200万人;10年之内,区内每年最少有33.8万人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区外农村劳动力在目前每年新增转移100万人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区内劳动适龄人口将达到1350万人左右,除去在校学生,加上区外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有就业要求的劳动力大军将达到1400万左右。但由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小,第三产业科技含量低,吸纳就业的容量有限,在岗职工人数逐年减少(见表三),供需矛盾明显增大。

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年全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别为55.1%、13.3%、31.6%,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却分别为22%、42.5%、35.5%。第一产业55%的就业人口只创造了22%的产值。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明显过多,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明显不足,第三产业规模和人数都显过小。据经济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当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状态下的调整和提升时,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多,导致低质量要求的人口增多;当产业结构与现代化需求一致时,就业人口就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有一定程度上的劳动者数量控制和素质的提高才能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相适应。当前**出现的无技能、低技能、低素质的人过多,中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就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向城镇化、工业化转移的历史时期,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技术能力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总量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2、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

**是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65%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区外劳动力的进入,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岗位的就业难度。**年**城镇化率为3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分析,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化率每年平均递增约1.5个百分点,照此速度,预计10年内,全疆城镇化率将提高15个百分点,接近10年后的世界平均水平。区内乡村人口大约转移出220万,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150万人。**期间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时期,估计每年需向非农领域转移区内农村富裕劳动力20万以上,加之区外每年100万左右的农民工涌入**,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已成为加大**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

3、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新成长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农村富裕劳动力是城市劳动力增加的主要渠道。新成长劳动力主要包括新分配大学生、转业军人和有就业要求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约34万,大部分流往城市。其中大中专毕业生约6万,其他有就业要求的劳动人口保守估计约16万,加上复转军人、援疆人员,每年需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25万人。另一方面,全疆每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一直在11万左右徘徊(见表四),实际失业人数要超过11万。此外下岗职工**年达到13万,与新成长劳动力共同形成每年约50万的岗位需求。除去自愿失业、摩擦失业和自然减员的人数,**期间城市需解决约200万个就业岗位。

第二、**人口密度低于全国,自然资源丰富,随着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实施,解除资金、技术的瓶颈制约后,乡镇企业、地县经济将成为吸纳富裕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低于发达省区,为就业留下了广阔的开发空间,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扩大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指导思想

积极扩大就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2、指导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解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自主择业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念,正确面对市场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市场调节就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使各类劳动力市场充满生机活力、健康有序运行。政府促进就业必须为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法律体系,使劳动者的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融为一体。

3、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统一的原则。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资本、物质资源是开发就业岗位的第一资源;扩大就业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关键是要找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最佳结合点。建议**经济规划项目中,在不影响总体布局的同时,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目标的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切实做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2)坚持就业和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就业结构的唯一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上来。职业培训不仅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就业,而且有利于提高全疆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全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从而进一步促进就业。

(3)坚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市场经济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当就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时,劳动者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没有法律和政策的有利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然受到损害,劳动力市场将呈现无序状态。要健全劳动法律,规范企业和雇主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劳动时间、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提倡按劳动要素贡献拉开收入差距,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4、工作重点与难点

**期间,全疆需为社会提供200万个工作岗位,平均每年40万。就业的重点对象包括:

第一、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下岗失业人员中就业能力较强的多数已经实现了再就业,现在仍未就业的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素质较低、技能较差的困难人员,他们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边远城镇,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更加需要政府帮助。

第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期间,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时期,受环境、语言、技能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更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

第三、新成长的劳动力。新生劳动力的明显特点是年青,并且就业人数多,涉及行业部门广,占总求职人数的70%以上。青年就业与失业的危机,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其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近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农村大量富余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青年的就业困难与失业危机,一个重

4、陈旧的就业观念与就业模式的制约相互作用。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陈旧僵化的就业观念,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机制加大了扩大就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第一、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关注的是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职位,不甘于做劳务工作是造成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第二、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不愿意做所谓“低贱”的工作。一般内地人抢着干的事**人则不愿干,“有事没人干”与“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存在。第三、贪图安逸,满足于温饱,放弃了拼搏创新的生活理念。有的人宁愿在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也不愿出去工作创业。全疆富余岗位近30万个,吸纳的主要是农民工和外来工。第四、受传统计划分配模式影响,合同工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还没有被接受和普及。第五、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就业渠道还不够畅通。

由于以上原因,**就业压力预计到2015年达到高峰后才能趋于缓和。**期间,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从另一方面看,**是一个人口年龄相对年轻的省区,具有自己的特殊区情和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以下优势,有利于缓和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的就业形势。

第一、**建国以来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相比,国有企业造成的历史包袱相对较轻,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8%左右。

第二、**人口密度低于全国,自然资源丰富,随着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实施,解除资金、技术的瓶颈制约后,乡镇企业、地县经济将成为吸纳富裕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低于发达省区,为就业留下了广阔的开发空间,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扩大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指导思想

积极扩大就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就业岗位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2、指导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解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自主择业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念,正确面对市场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市场调节就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使各类劳动力市场充满生机活力、健康有序运行。政府促进就业必须为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法律体系,使劳动者的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融为一体。

3、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统一的原则。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资本、物质资源是开发就业岗位的第一资源;扩大就业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关键是要找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最佳结合点。建议**经济规划项目中,在不影响总体布局的同时,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目标的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切实做到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2)坚持就业和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就业结构的唯一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上来。职业培训不仅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就业,而且有利于提高全疆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全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从而进一步促进就业。

(3)坚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市场经济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当就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时,劳动者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没有法律和政策的有利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然受到损害,劳动力市场将呈现无序状态。要健全劳动法律,规范企业和雇主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劳动时间、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提倡按劳动要素贡献拉开收入差距,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4、工作重点与难点

**期间,全疆需为社会提供200万个工作岗位,平均每年40万。就业的重点对象包括:

第一、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下岗失业人员中就业能力较强的多数已经实现了再就业,现在仍未就业的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素质较低、技能较差的困难人员,他们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边远城镇,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更加需要政府帮助。

第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期间,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时期,受环境、语言、技能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更大。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

第三、新成长的劳动力。新生劳动力的明显特点是年青,并且就业人数多,涉及行业部门广,占总求职人数的70%以上。青年就业与失业的危机,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其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近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农村大量富余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青年的就业困难与失业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市场需求不足和青年人本身缺乏就业所需的观念、技能、知识和经验。青年就业是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青年就业不足和失业,使青年无法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难以健康成长,容易因发展的挫折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注意。

5、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优化配置的作用。

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渠道。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政府的职能一是培育健康有序的就业市场,二是对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法律监管。

培育健康有序的就业市场关键是激活市场要素,发挥市场内在机制的调节作用。

就业市场的主要要素是就业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就业资源的市场价格和就业资源的公平竞争。供求、价格、竞争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运行,形成市场机制,调整资源配置。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资源必然流向配置效益最好的环节,任何人为的阻止流动、限制流动都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遵循供求规律的要求,当高技能的就业资源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即劳动工资必然上扬,驱使更多的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获取更大的市场回报,从而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竞争规律即市场选择、优胜劣汰,每个就业者都必须应对市场竞争风险,面对升职提薪或下岗失业的严酷竞争,唯有学习不止、奋斗不息才能免于淘汰。按照以上规律要求,政府一要加大对就业基地的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市场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二要取消一切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条款,使个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三是取消就业市场最高工资限制,发挥劳动工资的调节作用和激励作用。四是保护合法竞争,打破平均主义。一方面加大职业教育,培养就业者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并轨,将国有企业工人推向就业市场,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对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法律监管。

就业市场与商品市场一样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和短视性,需要政府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协调就业市场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引导就业市场健康发展。主要职能一是服务二是监管。

服务职能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如对建立就业市场、信息网络、职业介绍中心、建立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资助。其次体现在政策引导,如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开发项目改善就业结构;通过小额贷款引导就业者自主创业,解决就业岗位需求不足;通过上岗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最后,通过街道、社区、就业市场、社保中心为求职者提供信息、政策、技术、程序和社会保障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法律监管主要通过对劳动法律的执行,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有序,包括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和维护,保障就业者平等的人身权利和法律地位等。如社会保险服务、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给就业者安全的就业环境。。

(2)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改变就业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把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队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在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各类职业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技工学校为骨干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社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实用技能培训体系。统一制定政策条例,规范培训行为、监督培训效果、树立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形成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渠道和大市场。

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必须面向市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定培训,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者。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强化实际训练,强化实际操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鼓励农村先富起来的科技示范户对当地农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通过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使其早日脱贫致富。坚持就地、就近转移的原则,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通过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经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财政部分补贴的办法,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一切就业歧视。

一是进一步清理取消农民转移城镇就业的歧视性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凡针对进城就业农民设置的行政审批、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登记项目,一律取消。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二是鼓励区域劳务协作和劳务派遣,提高境外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劳动力转移就业盲目无序,自发流动还普遍存在,这种转移就业的方式既不利于管理服务,也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稳定性差。因此,要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向。

(4)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健全扩大就业的法制环境,规范政府扩大就业的法律责任,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基本权利。制定《**就业促进条例》,用法律规范用人单位、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在就业促进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获得就业帮助的权利。政府的职责包括制定就业规划、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人力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将就业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劳动者不仅有平等就业和获得就业帮助的权利,还享有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再就业扶持等方面的权利。另外,还应明确规定应当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取消一切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把城乡就业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3

一、我州乡村劳动力近况

(一)乡村劳动力资本近况

乡村劳动力资本是指村庄总人口中具有劳动才能的那局部人口,不论其参与劳动与否。即: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还具有劳动才能的人均计算为村庄劳动力。按国家计算局制订的《劳动力计算方案》规则,在村庄人口中虽然超越劳动年龄,但仍具有劳动才能并常常参与劳动的人,也要计算为劳动力。我州乡村劳动力资本丰厚,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材料显示,2岁终全州村庄总户数58.24万户,乡村劳动力资本数为147.79万人,占全州村庄总人口的52.64%。从性别构造上看,男劳动力76.19万人,占51.55%;女劳动力71.60万人,占48.45%。从年龄构造上看,20岁以下占14.30%;21—50岁占63.54%;51岁以上占22.16%。从文明构造上看,文盲占15.45%;小学文明水平占47.75%;初中文明水平,占31.54%;高中文明水平,占4.30%;大专及以上文明水平占0.96%。乡村劳动力从业人员为136.92万人。按分行业看,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91.74%,比1996岁终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下降3.8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2.16%,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0.78个百分点;从事第三财产的乡村劳动力占6.10%,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上升3.03个百分点。

(二)乡村劳动力应用情况

乡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现有的生产前提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总量与农业生产实践需求量之差额。当时,全州乡村劳动力的应用近况如何?乡村劳动力究竟剩余几多?面临58.24万户农户和农业生产涣散功课的特点,要精确核算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难度很大,只要经过各类查询加予综合剖析,找出一个比拟接近实践的量或比例。

据年对63个村民小组,630户,2902人的抽样查询,共有整半劳动力1934个,占总人口的66.64%。从当前我州的普通状况看,一个劳动力每年至少可上班250个工日,算计工作日为48.35万个。查询农户从事各业生产实践投入工日数为:第一财产28.11万个,二、三财产14.79万个,总计投入42.90万个。总投入工日占全年可投入的88.73%,即有11.27%的劳动力剩余未完成转移。

我州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距,从黔西南州的实践动身,当时我州农业劳动力实践需求量首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耕地上积;二是乡村劳动力本质;三是农业生产硬情况前提。我州是一个耕地少,非耕地多的山区,人均耕地上积0.75亩,劳均耕地上积1.49亩;劳动力本质偏低,小学以下文明水平占63.2%,初中以下文明水平占94.74%,劳动力本质分明低于全省均匀程度;农业生产的交通、水利等硬情况前提分明掉队于全省均匀程度,均匀每个劳动力只能耕种2.5至2.6亩耕地,比全省低15%。按劳均耕种2.55亩耕地,户均1头牛,2头猪,15只家禽的运营规划核算,年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量93.92万人,剩余劳动力达58.54万人,减除已外出务工和当场转移到非农财产的劳动力,还有14.54万乡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乡村。

全州剩余劳动力首要存在三个特点:一是积聚性剩余。因为耕地上积的削减、乡村劳动力本质的逐年提高和农业生产硬情况的改善,劳动力需求量削减,而乡村劳动力总量逐年添加,所产出的剩余劳动力长期积聚。二是时节性剩余。因为农业生产时节性强,特殊是栽种业各项劳作多集中在“双抢”和“三秋”大忙时节,农闲时间长,大都劳动力无活干,处于半赋闲形态。三是区域性剩余。我州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服衡,特殊是贫穷县农业生产掉队,大局部乡村农业生产只维持简略再生产,剩余劳动力较多。因为上述首要特点,我州乡村劳动力逐年添加,乡村就业情势极为严肃。

二、乡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我州正处在经济社会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间,要加速城镇化、工业化历程,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构造调整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提高的主要动力,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不变的大局。

(一)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需求。岁终全州常住总人口316.02万人,近80%的人口是农民。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贫穷,减少城乡差距,到达一起敷裕的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二)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速城镇化历程的需求。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是完成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先决前提。因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多量转移,提高了全州城镇化率。全州城镇化率为23.5%,比2000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三)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添加农民收入的需求。据抽样查询显示,年农民劳务性工资人均668.10元,比2000年添加443.71元,增进1.98倍,年均增进16.88%;年农大家均纯收入2116.09元,比2000年添加851.78元,增进55.11%,年均增进6.47%。也就是说,7年间,农民劳务性工资收入人均增进速度明显高于农大家均纯收入增进速度,在农大家均纯收入添加额中52%以上来自于劳务性工资收入。

(四)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育人才的需求。乡村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业,不只能发明收入,积聚资金,学习技能和治理经历,更能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增进才干,为回籍创业做好资金、技能和信息保证。

三、我州乡村劳动力转移的近况及特点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材料显示,2岁终,全州乡村外出从业劳动力29.06万人。按农业普查材料推算,岁终,全州乡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29.66万人,占乡村剩余劳动力的50.66%。乡村劳动力转移呈以下特点:

(一)转移历程加速,劳务收入疾速增进。年,转移的乡村劳动力占悉数乡村劳动力总量的19.58%,比1996年提高10个百分点;农大家均纯收入中劳务性工资人均668.10元,比2000年添加443.71元,增进1.98倍,占农大家均纯收入的31.57%,比2000年凌驾15个百分点。

(二)转移的地域仍以省外东部地域为主。据查询,年,外出从业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的占81.12%;转移到州外省内的占3.37%;转移到县外州内的占3.55%;转移到乡外县内的占11.96%。转移到省外的乡村劳动力中89.56%流向东部地域。

(三)二、三财产是转移的主渠道。年,乡村外出劳动力从事非农财产占悉数转移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6.12%,个中:转移到第二财产的比重为57.57%,转移到第三财产的比重为38.55%。

(四)劳动力文明水平与完成转移率成正相关。从外出务工的乡村劳动力文明水平组成看,年,初中以上文明水平的劳动力人数占外出劳动力人数的58.52%,凌驾全州乡村劳动力均匀文明程度21.7个百分点。阐明了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对象首要是乡村劳动力中文明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文明水平越高,完成转移率越高。

(五)转移方法以自觉性为主。在我州当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兴旺的状况下,乡村劳动力首要靠“三缘”(血缘、分缘、地缘)关系向外转移,依然属于无序、自觉性的转移。据抽样查询数据显示,年经过县政府及有关部分组织的外出务工人数仅占8.63%;亲属引见外出务工人数占31.55%;自觉外出务工人数占59.82%。

(六)转移的主体是青丁壮和男性劳动力。年,在乡村外出从业人员中男性劳动力占61.30%,女人劳动力占到38.70%。从各年龄构造看,30岁以下的占70.02%,31-50岁的占28.30%,50岁以上的占1.68%。

(七)转移具有分明的兼业性或时节性。从外出劳动力从业时间看,年乡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6个月的比重为14.51%,外出劳动力从业累计6个月以上的人数比重为85.49%。

四、制约我州乡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要素

我州劳动力就业特殊是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对很多坚苦和问题,首要是:

(一)乡村劳动力总量规划大,供过于求。年全州人均耕地上积0.75亩,仅为全国、全省的53.6%和94.9%;乡村剩余劳动力占劳动力总资本的38.65%。农业界部充裕劳动力过多,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界部劳动力过剩景象严厉,乡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情势很严肃。

(二)欠兴旺、欠开拓,财产构造不合理,就业需求量小。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社会就业需求量,就业问题最终要靠经济发展的方法来处理。年全州人均GDP5238元,仅为全国、全省的28.1%和76.8%;三次财产构造之比为24.7:40.2:35.1,全国为11.7:49.2:39.1,全省为16.8:42.3:40.9,与全国、全省比拟,第一财产分明过高,第二、三财产,特殊是二财产分明偏低,制约了乡村劳动力向二、三财产转移。

(三)城镇化程度低,对乡村劳动力的吸纳才能弱。年我州城镇化率为23.5%,辨别比全国、全省低21.4和4.7个百分点。全州仅有兴义1个小城市,其他7个县城镇建成区规划较小,且不足支柱财产。近几来,经过招商引落户我州的企业绝大大都是本钱技能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少。制约了乡村劳动力向城镇、向企业转移。

(四)乡村劳动力文明本质低,择业渠道窄。因为乡村劳动力本质、技艺的低下,招致农民工在劳务市场上不足竞争力,就业渠道窄,只能凭膂力从事简略的、粗豪的工作,难找到相对固定的工作。

(五)城乡切割的治理体系体例障碍乡村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在就业问题上存在城市优先的思想定位,招致在户籍治理和社会保证等准则上不服等的国民待遇。城乡切割的二元治理体系体例,严厉影响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五、加速乡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速经济发展措施,持续加大财产构造调整力度,发明更多就业岗位。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贯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结合我州欠兴旺、欠开拓的州情,必需用加速经济发展的方法处理就业问题。要大力发展二、三财产,特殊是第三财产。要充分应用我州天然资本、人文资本的优势,举全州之力打造“水墨金州”旅行品牌,发展旅行财产,拓宽就业空间,吸纳更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在第一财产添加值不变的状况下,全州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供应8000个就业岗位。换言之,在州内转移1万个乡村剩余劳动力,将对GDP奉献约2亿元左右。

(二)加速城镇化建立措施,拓宽乡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城镇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上,人口的城镇化和劳动力就业的城镇化。城镇化是坚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完成社会长期发展目的的内涵要求。今后一段期间,应重点抓好兴仁县的撤县建市和各县的小城镇建立工作,扶持劳动密集型财产和中小企业在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扬其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作;进一步进深化准则变革,肃清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妨碍,使小城镇成为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我市农村劳动者素质基本现状

农村劳动者素质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从事社会劳动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思想素质、科技知识、参与市场能力、职业技能等。截止年末,我市人口总数258.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153.92万人,占总人口的59.5%。农村人口有181.0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0%。有劳动就业者156.77万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员123.44万人,劳动力占农村家庭常住人口的69.5%。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91.84%,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1.55%,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61%;男劳动力占53.91%,16-45岁的劳动力占73.13%,4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6.87%。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市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少数农民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贫困面大幅下降,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体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市农村劳动者素质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近年来,我市婴儿死亡率、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1990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为8.4‰,到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6.35‰,比1990年下降了2.05个千分点,比全国死亡率(全国为6.93‰)平均水平还略低;年,我市婴儿死亡率为12.40‰,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49‰。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看,1982年我市乡村地区平均预期寿命约为59.64岁(其中男性59.32岁、女性为60.76岁),到年我市乡村地区平均预期寿命年已提高到64.55岁(其中男性为63.80岁、女性为65.44岁),但仍然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口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变动的趋势表明: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普遍改善的情况下,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市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仍然较低,特别是在婴儿死亡率和平均身高、耐力、力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二)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文化层次仍然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建国初期,我市教育事业基础十分薄弱,1950年,仅有师范学校1所,学生55人,普通中学9所,学生915人,小学300所,学生25340人,平均每万人口中只有中学(含师范)生10人,小学生261人。到年,已经有各级各类学校1985所,其中有大专院校2所,中专4所,职业高中10所,技工学校1所,普通中学135所,小学833所,幼儿园103所,各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75所,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层面,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解放初期,我市“直过区”和内地县不少地方特别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处于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建国60余年来,我市农村地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截止年,在6及6岁以上人口中,受过教育的占85.6%。到年,全市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6%,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三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农村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比,文化层次还是较低。具体表现为在农村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中,初中和初中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高,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较低。如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1.90%,小学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1.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6.55%。而且,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性人口比率高于女性。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偏低,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很少,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相差甚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科技知识得到普及,但科技素质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各民族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科技知识在农村中得到了普及,但在一些地方科技素质、科学素养仍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年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89%(每一千人中有8.9人具有科学素养),其中农村公众为0.67%,城市公众为1.89%,而我市农村的科学素养平均只有0.51%,明显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由于科技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农民只具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以至于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设备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科学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如:个别地方的农民,对基本的农时节令都缺乏认识,不能适时栽种,管理也十分“粗放”,种植收获十分微薄;有的缺乏科学的饲养方法,一些农户一年消耗大量粮食,结果只育肥1—2头猪过年;又如,孟连糖厂,由于蔗农缺乏科学种植的知识,导致甘蔗品种退化,早、中、晚熟比例失调,种植及管理粗放,造成甘蔗产量低。致使年可榨糖40万吨的糖厂,实际年工业入榨量只有20—25万吨,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就减收2000—3000万元。

(四)经济意识有所增强,但参与市场的能力较差。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广大农民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收入不断提高,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4元,较2000年提高了1837元。但是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产业上,在我市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992.06元中,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95.26%,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只占4.74%。而在第三产业中,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饮食等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产业。有少数农民缺乏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对家庭生产,生活无计划。在一些边远贫困地方,一户农家无耕牛、无家禽、无能够自给自足的菜园地的状况并不少见。总体上看,农村劳动者市场意识不强,参与市场的能力仍较差。

二、制约我市农村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因素

造成我市少数民族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受农村劳动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总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受历史原因和生存环境的阻碍。我市很多农村地区是“直过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解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如何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对思普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方式。“直过”即不进行,以“团结、生产、进步”为长期的工作方针,使其直接、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解放余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直过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安居工程,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劳务输出等政策,加快了“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但是,与内地和发达地区相比,“直过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还很落后。我市“直过区”很大部分地处高寒、贫瘠的山区、深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落后,交通、信息闭塞,教育、卫生、科技落后,社会发育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对绝大多数“直过区”人民而言,小康离他们仍然非常遥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过区”与内地的差距越拉越大,对“直过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形成了阻碍。

(二)受传统风俗和卫生条件的影响。一是早婚早育和高生育率造成负面影响。农村中,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中早婚早育现象普遍存在,而其中拉祜族、彝族、佤族、哈尼族多胎率又高于全国和全省的水平。形成经济更加贫困,卫生条件愈差,生育子女越多,人口素质愈低的恶性循环。二是近亲婚配现象较多。我市一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跨地区、跨区域及与其他民族通婚较少,近亲结婚现象较为突出。这些婚姻习俗对人口素质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三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由于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乡村医生水平较低,劳动者人均占有医疗卫生经费也相对较低,对农村地区劳动者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口健康存量的增加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三)受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制约。农村劳动者对提高自身素质有迫切的要求,但目前农村教育体制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状态,使农村劳动者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于分割或残缺的状况,与农村劳动者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实际,忽视技能的培养,因此农村各类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初级技术人才奇缺,大量留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受学制和教学大纲等因素的限制,几乎没有学过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成了新一代有文化、无技术的“科盲”、“农盲”,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很弱。“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农村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而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

(四)受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不足的局限。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都认识到新技术在科学种田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服务方式落后。一是技术装备和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科技服务所必需的培训设施、实验仪器、检测设备等残缺不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陈旧落后。二是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慢。由于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很少有机会到高等农业院校接受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对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缺乏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三是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不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少、素质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服务缺乏综合性,对许多新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更是缺乏了解,因而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我市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建议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点是加快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完善民族内部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通过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思想道德教育和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加强领导,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政策。一是根据广大农村特别是“直过区”民族处在全省生产力水平最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缓慢、人民群众最贫困、人口素质最低的现状,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分类指导,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把“直过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将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制定完善民族“直过区”摆脱贫困五年建设专项规划,实行长期、特殊的有效帮助和扶持。二是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主要任务分解的通知》(普办通[]58号)所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决定》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三是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机制,加强对任务分解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振奋农村劳动者的民族自信心。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结构,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但“天下一统、华夷一家”是各民族共同的认识。各民族共同相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同心协力,一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化最本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族团结的兄弟情,心向祖国的向心力,脱贫致富的凝聚力和维护统一的爱国心。应当加强对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和出版各类文化产品,弘扬我市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自信心,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5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05年-2007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07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08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服务业和省级服务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延续纸质报表)。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1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1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实反映整体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价格水平。

2.统计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1)统计指标设置复杂且缺乏实用性。一是统计指标设置复杂。复杂的指标设置只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指标解释理解不深,指标涵义仅凭自己的理解去填写。比如“单位负责人”这个指标,大部分人一看就觉得是法人代表,但是其实指标解释是包括单位中层的;再比如就业人员下面的按人员类型分的三个指标,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且不说各自的指标解释,单说其中的区别就让人头痛,挂职锻炼的人员属于原单位在岗职工,要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而劳务派遣的人员又要统到实际用工单位,不能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劳务派遣工的界定又是一系列的说明,县级专业人员也要仔细研读指标解释才能确定界限,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可想而知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填个数据而已。还有在岗职工的工资分类指标,晦涩难懂,使基层统计人员极易产生歧义,如“绩效工资”机关单位误以为只是事业人员工资单上的绩效工资,而实际的指标解释却是奖金性质的工资,机关人员也有此项目。二是统计指标缺乏实用性。一直以来,反映劳动工资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就业人员期末人数、就业人员平均人数、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其实用性和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已落后于社会需求,反映各级政府决策、企业需要及社会焦点问题的指标显得尤为不足。如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情况、行业用工需求、下岗再就业等社会保障热点,在这些指标群上,劳动工资方面仍是空白。

(2)反映就业人员工资水平的指标单一化。在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中,仅有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一项指标。平均工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的数据及涨幅代表的都是整体的水平。简单的平均所带来的问题,是掩盖了平均下的不平均。一方面,掩盖了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平均。从2013年劳动工资年报来看,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为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的6.3倍。另一方面,掩盖了单位内部的不平均。现在企业老总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越拉越大,相差几十倍、上百倍的也不在少数。而仅仅提供一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无法解释更多的不平均。从工资分布来看全社会各群体工资水平呈“偏态”分布,工资高的人数占少数,工资低的占大多数,现有的资料又无法反映这些情况。因为指标的单一,解释不清深层次的原因,老百姓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数据,因而在向社会公布平均工资这项数据时,造成公众对数据的质疑,也带来统计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

3.统计任务繁重,但数据利用率不高

(1)统计范围广,工作任务繁重。当前劳动工资统计涉及的单位多、任务重、压力大,不仅包含了工业、建筑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等行业里面的“四上”企业,而且包含了所有“四下”非私营单位,加起来有四百多个单位,工作量十分繁重。而目前采用的网上直报开网时间较短,基层统计人员频繁更换或身兼数职,报表期间能主动直报的单位只占少数,大多数单位往往需要县级统计人员通过电话、QQ、办公助手发短信等形式三番五次提醒和催报,个别单位还须多次催报,催报难度较大。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县级专业人员不仅有大量的催报工作,更有无尽的比对工作,需分行业、分单位逐个比对填写说明,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2)网上直报操作平台有待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收集的方式由纸质报表改为联网直报,给基层统计减轻了一定工作量。但由于统计单位数量越来越多,报表报送时间较短,系统稳定性不强,企业配合程度低等原因,导致报表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网上操作平台报送时间紧。联网直报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尤其是季度报表,通常国家从开网到关网时间相当短,一般为5-7天,县级劳资专业人员要在5-7天时间内催报、审核几百家劳资报表。因报表报送时间短,大量的单位集中上报,有的单位不同的统计人员还会同时上报不同的报表,造成网络拥堵,在报表高峰期经常出现打不开网页或者不能正常上报的现象,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便。有的单位制度很规范,发工资时间较迟,报表上报前要层层把关,在规定的上报时间往往是仓促上报,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催报齐所有单位会越来越难。二是网上直报操作程序过于烦琐。直报系统对浏览器的要求较高,比如需要使用较低版本的IE浏览器,无拦截软件等才能成功下载证书或稳定上报。许多基层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有限,对网上直报操作程序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县级劳资专业人员电话指导或电脑远程操作证书安装、浏览器设置等程序,其同类问题反复操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搞得专业人员疲惫不堪。甚至有个别单位因反复操作不成功而放弃直报,改为传纸质报表再行代报等等,这些都给数据收集增加了难度。三是系统审核公式不够严谨。在系统开网之前,审核公式应该已经通过检验完整无误的,但实际情况是系统开网之后又时不时的添加审核公式,大大增加后期审核工作量。由于后期添加的审核公式,致使有许多单位已上报,审核后又出现许多错误,县级劳资专业人员只能用短信或电话通知企业再行修改错误,有的企业往往上报后便撒手不管,出现错误不按要求修改或填写说明,如对其反复催促易引起企业统计人员的反感。另外对于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而言,需要更加简单明了的错误信息提示,有助于他们理解审核中的逻辑关系,及时修正错误或予以说明。如“单位负责人”是由原来的“管理人员”演变来的,对“单位负责人”正确的理解应该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但是在报表下方以及单位基本情况表中均有“单位负责人”的指标,统计人员容易将这几个指标混淆成同一个,误认为都是指的单位第一负责人,因此许多统计人员将报表中的“单位负责人”填为“1”,导致了大量的审核差错。又如“1-本季”这个宾栏指标,因为设置的数字和符号不太明显,统计人员容易将本栏对应的工资额误解为本季数据,经常把累计工资错填为本季度工资。而对于“非全日制”指标,统计人员也容易误解为学历上的“非全日制”等等。另外,有的指标存在多个口径,比如劳资表中的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与财务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困扰了许多基层统计人员,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两个指标都指的是工资报酬,而实际上工资总额与应付职工薪酬不是同一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工资总额不含单位支付的“五险一金”,而应付职工薪酬应该包含这一部分。四是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县级专业人员来说,报送单位数量多,短时间内能按时催报已经勉为其难,来不及对每个单位进行详细审核。在报表期间每天要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进行催报,并时不时通过网络或电话给直报单位解决系统随时出现的问题,有时候还要对国家、省及市统计部门查询反馈的明显差错进行核实,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报送一家审核一家,只能进行批量审核或者查询审核,对有明显差错的单位进行核实;而对于基层统计人员来说,报送时间短,统计人员报表较为仓促,无法对数据进行严格自审,有的为了按时上报,甚至只是报一个预计数据,与实际数有一定差距。五是劳资字典库更新不及时。直报平台的劳资字典库一年一次从名录库中导入,而基层单位上报季报时又不能自行修改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时间跨度太长容易导致字典库信息不准确,基层统计人员反响较大。

(3)数据利用率不高。一是年度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分组太细,数据利用率不高。2013年年报不含补充资料的统计指标就有55个,真正有用的没有几个,制度中有的指标地方政府不需要,地方政府需要的指标在制度中又没有。各级党政领导迫切需要掌握城镇劳动力分布、转移、就业和失业方面的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制定劳动就业政策和指导城镇劳动力转移,但现行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统计部门无法从现有的统计报表中获得相关数据。长期以来县级统计部门忙于应付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报表任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指标没有进行过多的统计、关注和分析。就业人员和劳动报酬等统计指标也远远不如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指标那么受领导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致使劳资统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数据不被重视,是“出力不讨好,白用功”。二是报表代表性不高,资料开发利用价值低。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专业数据公布规则是:“企业一套表”统计的“四上”企业的数据不对外公布,只公布城镇非私营单位的数据。站在县级劳动工资专业人员角度看,实行联网直报以后,由于“企业一套表”单位数量的增加,工作量成倍增长,但这一块千辛万苦统计出来的数据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统计对象不全面等原因造成了报表的代表性不高,分析的意义不大,也削弱了劳资统计人员对其数据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4.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与统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一般由该单位的人事或财务人员兼职,企业则是由财务人员兼职,且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往往致使报表不能准时上报。同时,由于兼职人员要兼顾多项工作,造成劳动工资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尤其是企业,统计人员不但要做好本单位工作,而且要承担财政、税务、工商、统计等多部门的报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劳动工资统计所必需的知识,对指标解释的含义、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理解都不到位,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三、做好劳动工资统计的几点思考

1.适应需求,进一步完善劳资统计方法制度。一是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创新工资统计制度,将劳动工资统计由全面调查改为抽样调查。劳动工资报表许多问题均是因为报表单位过多引起,实行抽样调查能减少报表单位数量,使综合统计部门能将工作精力更多地由催报转移到审核和改错上。抽样调查以最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样本框,按国民经济行业抽取样本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然后将样本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字典库中。方法可采用按行业进行抽样,每个行业分别设立汇总权数指标,对单位数少的小行业采用全数调查,通过样本资料推算评估总体劳动就业、收入等状况。同时可以结合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进行劳动力调查,既能节省人力、财力,又能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调整统计调查范围。形成涵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统计,弥补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范围上的不足。将一般个体工商户作为特殊经济组织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社会劳动就业的分布与构成,以及劳动报酬的收入与分配情况,较好地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需求和利用。三是减少统计调查频率。针对现行的劳资统计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议将现行的季报取消改为每年一次年报。其因一是季报数据变动较小。劳动工资年报数据能全面反应本地区的就业人员及工资状况。一方面,劳动报酬不仅体现在每月工资上,从许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年终奖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年收入能够更准确的反应一个地区就业人员的报酬情况。另一方面,从以往季报数据来看,季度之间的从业人数变化不大,大部分单位除春节前后和大学生毕业季等特殊时期用工情况可能有较大波动外,在一年内的其他时间较为稳定,可以在年报中加入新增、减少人员等用工调查指标,以满足就业政策制定及指导的需求。其因二是季报数据利用率不高。自2010年开始季报数据除了五大行业用于“GDP”核算,国家规定季报数据不再对外公布,基本属于统而未用的状况。取消季报能给基层统计人员减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涉及“GDP”核算的非营利性行业,可从相关主管部门如教育、卫生或财政核算中心等部门取得相关数据。四是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依照定义确切、内涵清晰、属性明确的原则,突破城乡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职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使其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并注意统计指标体系与其他部门口径的衔接。要减少过时的、不必要的或数据难以准确统计的劳动指标,如人员分类中的劳务派遣人员以及人员按岗位分的有些细项分类等。根据需要设置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特殊指标,如“个人住房公积金”、“未纳入养老保险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就业”等能反映人才、劳动力转移、文化水平等指标,更好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党政机关、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同时应以简单明了的指标为好,统一各报表的指标口径,让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报表和指标具有共享性,使之发挥其最大功效,减轻基层单位的负担。例如将“单位负责人”改为“管理人员”等,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想法,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带来的数据偏差。指标解释尽可能做到直观、易懂,便于填写,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须强化工资水平指标。首先是淡化全社会平均的概念,强化分职业平均工资的概念。从工资的效应来看,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不存在极端小的数据,但存在异常大的数据,异常大数据的稍微变动即可将平均工资的水平极速上移。而异常大的工资水平往往存在于管理层级,相比较而言,非管理层级的同职业工资差距不会很大。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供分职业的平均工资更贴近老百姓的心理定位,也可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其次是计算并公布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中位数。平均工资容易受极数值的影响,而工资中位数相对而言不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偏差程度的影响,可作为反映就业人员工资状况补充指标。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镇,属于典型纯农业乡镇,处于川中丘陵地带,位于区西南部。东邻镇、镇,南与接壤,西靠镇,北邻观音乡。幅员面积56.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255个村民小组,总有9617户34042人,外出务工人口约21700余人,占中人口的63.7%。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外出务工收人所占的比例高达%。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约占这个年龄段总人数的93.4%。

二、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原因

从对村和村60户家庭的调查走访中看,家庭收入低、呆着农村无事可做、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7%、25%和10.3%。

(一)家庭收入低。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读大学毕业,保守测算,需要10多万元;子女婚嫁一般支出在5万元左右;加之,平时日常生活购置生活物资的支出。对于农民来讲,紧靠土地种植农作物难以支付如此大额的支出。这是走访群众中反映最大的,主要集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中。

(二)劳动力饱和。现有的土地资源有限,农用机械又在推广使用,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人。农村青壮年认为,呆在家里无事可做又无收入,还不如选择外出务工。

(三)生产效益低。农业经营模式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加之,风险较大、效益低、收入少等特点,导致农民种地、种田积极性不高。

(四)农村发展滞后。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很大,但总的来说,交通出行仍然不方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精神文化生活依旧贫乏等等,加之,乡镇企业不发达,无法吸收剩余劳动力,必然导致人员外流。

(五)城市诱惑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一些劳动力特别是青年人受城市多彩生活和便利舒适条件的诱惑,在思想上瞧不起农业生产这个行业,不愿继承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以各种方式外出打工或经商。从走访看,这是主要体现在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中。

(六)为后代创造好条件。城市拥有好的教育、卫生等基础条件,一些有了子女的中年群众,有一定资金积蓄后,基本都留在城市中,及时没买房,也长时间租住在城市,他们想子女接受好的教育。从调查的31户中年群众中,有23户移居城市,跳出了农门。从、村看,很多房屋常年空置,有的都成了危房,空心村成为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外出务工对流出地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增加了家庭收入。镇是劳务输出大镇,仅2013年,通过银行汇款回就达1.45亿元。

二是使当地人眼界开阔。外出务工人员在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呆过后,见识更广阔,思想更先进。他们把自己在外面城市的所见所感和积累的经验财富带回原来的山村,用自己先进的思想去唤醒山村保守的人们,带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致富。

三是促进了当地发展。很多外出务工人士致富后,都不忘家乡发展,家乡修桥铺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仅2013年以来,全镇修桥铺路接收成功人士捐资380万元。个别成功人士在累积了一定资本和经验后,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些小型产业,带动地方发展。如现任镇双祠堂村村支部书记的冯立,就是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中的典型代表。2011年,冯立从成都回到后,在石富社区投资近500万元,建立起市蜀香园食品厂,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3000余亩。

(二)消极影响

一是耕地利用率下降。首先表现在耕种面积减少,土地抛荒。在走访的20户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户中,有9户土地全部抛荒,5户土地部分抛荒。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土地抛荒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约为78.5%。其次,表现在粗放型耕种,广种薄收,省事田、懒人田随处可见,田地越来越瘦,粮食靠杂交稻高产。再者,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很多农民已不再把经济发展寄托在那一亩三分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占88.2%,油料、蔬菜和瓜果等经济作物占11.8%。

二是使当地政府负担加重。首先,留守儿童、留守老年、留守妇女造成的教育、医疗、医保、救助、纠纷等问题导致政府负担加重。其次,农村治安问题恶化,村民的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失窃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在冬季,家禽失窃比较严重。

三是对留守儿童成长不利。外出务工导致家中儿童留守,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和父母较长时间分离,孩子们会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情感的适时表达,容易造成自闭、暴力等性格扭曲(举一个具体案例)。另一方面,爷爷奶奶这一代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文化教育和科学引导培养,教育管理全部压在了学校老师的身上。该镇共有留守儿童近800余人,凸显了“隔代管教监护难,溺爱教育难,缺乏管护安全难,管理脱节成长难”四难问题。

四是留守老年人身边无人赡养。子女长期在外打工不能按时回家,造成老年人孤独感增加。由于青壮年人绝大多数都出外打工,家中老人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从事农务,生活很辛苦。一旦生病,也都要靠自己。甚至有些时候,外出打工的子女在外生活条件不好,老人还要拿出自己仅有的储蓄来接济孩子。如村4社的唐志军夫妇,带着两个孙儿孙女,完全靠自己在家务农的收入供他们俩读书。

五是留守妇女问题影响家庭和睦。由于家庭中男性劳动力的长期缺失,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大部分留守妇女的丈夫一年回家1-2次,有的甚至几年都未回过家,留守妇女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导致许多家庭出现了婚姻危机。(举例说明)

六是不利于当地发展。全镇年满50岁以上的村三职干部达48人,占村干部的78.6%,由于年龄较大,村两委干部接受新鲜事物、带动村民发展致富能力较弱,外出务工的优秀年轻人也不愿意当村干部。青壮年的外出导致当地一些基础建设缺乏劳动力。以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农村建设为例,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青壮年,参与工程建设的普通劳工90%都是外地招过来的。

四、化解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的思路,就是要使农村留的住人,村民愿意留下来,具体来说,就是能挣到钱、有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这个思路出发,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的道路建设,要使农民生产生活物资和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能顺利的运送。目前镇还有1%的村没有水泥路,还有14.5公里村道路没有硬化。加大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建立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医疗保障体系,加强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鼓励规模经营。用好用活国家对农村的项目资金,探索尝试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加快土地流转,把土地有偿转包给有能力的经营业主,或培育扶持种养殖大户,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当地群众就业。

(三)加强乡镇企业建设。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教育,鼓励一些有回乡兴办企业意向的人员回乡办厂,并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通过发展企业使一些不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实现“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7

(一)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必须高举就业优先旗帜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到完善社会保障的大格局中,对不同阶段下劳动力市场中特殊群体均采取"就业先导+保障托底"的解决思路。

(二)坚持通过构筑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实现"多赢"的格局。

一是构筑管理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到年底,非正规劳动组织已达1.69万家,从业人员20万余人。

二是构筑开业服务平台,推行"五人运作"体系即项目开发运作链条上的设计人、招标人、出资人、执行人和评估监理人全部依靠社会资源,使政府从过去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直接管理转变为组织、服务和协调。到年底,本市共累计启动"4050"项目1521个,帮助5万多名"4050"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购买社会培训成果让社会上400多家培训机构进入平台,目前已覆盖职业(工种)近600个。由中标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政府购买其培训成果,避免了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盲目性。

四是搭建行业服务平台,购买就业中介组织服务成果政府对就业服务采取部分外包的形式,鼓励社会上个人或机构参与公共的就业服务,使政府促进就业的功能通过中介组织得到延伸,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效能。

(三)坚持构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托底机制对一些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就业的困难人员的保护性安置,政府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安排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一)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八个配套文件。(二)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更加充分发挥各类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各种经济组织、各个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各类社会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

(三)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

从年起开始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并且已经将完成新增40万个就业岗位列入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四)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年仍要继续保持政府购买10万个公益性岗位的总量,用于对特困人员的就业托底;同时,还要腾出10万个由政府出资形成的城市维护业岗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后勤服务岗位。(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基本相同的就业优惠政策。(六)完善积极的灵活就业方式要积极推动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小时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要扶持发展一大批职业经纪服务机构,为非全日制就业提供规范的专项中介服务。(七)营造具有特点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全面系统地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上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政府对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进行扶持的路子。

(八)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到年使本市高级技能人员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5%左右。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8

一、本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法律,社会关注度较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履行职责,在促进新法的贯彻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普及情况。

新法颁布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了宣传普及工作。一是职能部门领导带队,主动深入基层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和职工努力正确全面地理解法的内容,增强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运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有关部门加强合作,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开展有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和大型现场咨询活动,结合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及区劳动协会诚信单位的评选,树立典型,交流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增强区域内企业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劳动协会等工作平台,组织区域单位分条块开展学习研讨,制定“劳动合同签订须知”等文本,释疑解惑,便于规范操作指导;四是将宣传工作融入行政执法过程,在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等日常工作中强化宣传。据统计,《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区政府相关部门共举办相关宣传讲座和咨询活动160余场,受教育对象超过8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经营规范的企业对于新法都持肯定态度,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容易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基本情况。

1、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年上半年共调查391224名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3.8%;年上半年共调查341920名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6.5%。另根据区劳动协会今年5月对38家会员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均为100%。调查反映,我区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劳动合同的签订呈现“三个高于”的特点,即本市户籍人员的签订率高于外来从业人员;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签订率高于民营企业;参加劳动协会的企业签订率高于未参加的企业。

2、试用期的约定相对较为规范。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了解到,违法订立试用期的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仅有少量借“试用期”名义不订立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费的情况。

3、服务期的约定较为规范。今年1-6月发生的涉及服务期的劳动争议案件仅为3起,主要是由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限定,仅在“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约定服务期所致。

4、目前尚未发生经济性裁员。截止6月,区劳动保障局尚未收到过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备案及劳动争议案件。由于《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故企业一般不会选择适用经济性裁员条款来解除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量增多。区劳动保障局1-6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解除、变更、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共578件,占案件总数的26.66%,与去年同期的268件、占总数26.61%相比,比例基本持平,但绝对量明显增加。

6、办理退工手续的情况增多。今年上半年我区退工总量为65685人次(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30人次,占0.5%;国有企业16932人次,占25.8%;集体企业1672人次,占2.5%;股份制企业8016人次,占12.2%;外商投资企业及港澳台企业10375人次,占15.8%;私营企业14264人次,占21.8%),比去年的退工总量49538人次上升了32.6%。而今年上半年的招工总量81821人次同比去年的62604人次,也上升了30.7%。

7、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加。区劳动保障局年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168件,较去年同期的1007件上升了115%。区法院年1-8月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数为660件,较去年同期的535件上升23.36%。其中,群体性案件增幅明显。从总体争议情况来看,私营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占案件总数的绝大多数,争议原因主要为劳动报酬、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等;国有、集体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较少,一般系由于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经营策略调整或整体薪资福利调整等原因引发;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最少,因这类企业一般劳动强度较大,故多表现为加班工资争议,部分台资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

(三)《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执法监督。

区劳动保障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依法加强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一是通过加强对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指导,将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作为评选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促使企业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用工行为,健全诚信体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开展监察执法工作,将日常巡视检查与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有效遏制了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通过与相关部门协同联手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例如区劳动保障局处理某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欠薪导致员工集访事件,经调查取证核实,该公司存在违反《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法向该公司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限期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并补发工资。经过宣传和教育,公司负责人同意及时筹集资金,为162名员工发放了所欠工资,无一例争议,从而使这一矛盾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二、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中遇到的问题

本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研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认识偏差。

部分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一是认为《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而不保护企业的利益。如他们认为员工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后工作积极性会下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认为《劳动合同法》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社会保险、加班费等将会是企业一项很大的支出;新法方便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区法院的审判中发现,一些非公企业,特别是私营和民办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不按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不办理招、退工手续等,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尚未达到法律的要求。

调研中发现,我区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尽管较高,但目前仍不可能达到100%。究其原因,一是个别私营企业业主盲目追求低用工成本,为了少缴或不缴社会保险费及避免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支出的经济补偿金等成本,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个别家族式、合伙制企业,由于劳动者本人出资或者与经营者的亲属关系,而误以为无需签订劳动合同;三是一些劳动者为跳槽方便而故意不肯与企业签订合同。

(三)部分内容缺乏法律规定和权威解释。

劳务派遣是非标准用工的重要形式之一。劳务派遣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其产生和蓬勃发展,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劳动合同法》通过对注册资本、劳动合同期限、派遣岗位(第57、58、66条)等方面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企业的用工行为和合法性,但也还存在一些法规缺陷。例如第五十八条第二款中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却没有明确说法,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中,也没有劳务派遣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相关规定。

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是建立在以特定雇主与雇员之间只存在一重劳动关系、八小时全日制劳动、遵守一个雇主的指挥为标准的劳动关系的假设之上的。但是现实中存在着非标准劳动关系,如协保制度、下岗内退制度等,这些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予以消除。特别是对下岗协保人员和非正规就业人员,他们是市应对就业压力制定的地方性政策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实施条例》中已明确,这部分群体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经济补偿的规定,然而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缺少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或权威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但是,法律没有规定在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还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还是由劳动者作最终决定。《实施条例》对于规章制度的制定权,以及企业违反程序制定规章制度的监督与纠正仍未作出明确规定。

(四)同工同酬的规定难以实现。

按照法律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实践中,在劳务派遣领域中,相当部分企业与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再由劳务公司与劳务派遣工签订合同;有的用工单位是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费一并交给劳务派遣单位,再由劳务派遣单位根据本单位的薪酬制度确定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同时,同一单位中可能同时还存在下岗再就业人员、协保人员等,因此可能表现为同一单位中劳务派遣工、下岗再就业人员、协保人员、正式职工等虽然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但工作待遇差别较大,难以做到同工同酬。而且在社会保险的缴纳方面,劳务派遣工与正式职工也有较大差别。

(五)相关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工作压力增大。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等各个方面都对用人单位予以更加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劳动者诉求法律解决纠纷的预期和信心,引起案件数量的不断增长。二是年4月1日起法院对所有劳动争议案件免于收取诉讼费,5月1日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实行免费办理,必然会导致案件数量再次大幅上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法定办案时间将进一步缩短,现有办案场所和条件以及仲裁员队伍人数将无法应对《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引发的案件数量激增的局面。自5月1日以来,区法院受理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未在受理后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而诉至法院的案件明显增多,7月份受理8件,8月份为28件。这些原本可通过仲裁解决的案件,因期限问题而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进一步增加了法院受理案件的负担。

三、几点建议

为支持和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发挥,确保《劳动合同法》在本区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普及,提升社会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认识。

区政府要在前期宣传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加大宣传和解释工作的力度。一要把《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工作作为贯彻实施该法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面向社区、深入用人单位、面向劳资双方,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立法背景和重要意义的宣传,加深企业和劳动者的认识;二要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劳动者为重点宣传对象,把《劳动合同法》的宣传与劳动保障日常监察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并贯穿于检查、受理举报投诉等各个工作环节;三要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出的有关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各种问题,给予认真的解释、答复和宣传,使《劳动合同法》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贯彻执行该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创造有利条件。

区劳动保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根据不同行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分门别类地制定规范的合同样本,便于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引用;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分类的人力资源工作专项指导,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注重对《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探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解答服务。

(三)加强执法监督,促进《劳动合同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围绕重要环节,对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督促及时改正,对不依法改正的单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尤其要重点检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等,充分运用执法手段,积极推进《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区人大常委会也要对《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情况继续予以关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对于《劳动合同法》的评价,对区相关部门对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整改、研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该法在我区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

(四)加强机构建设,应对劳动争议纠纷高峰。

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案件大幅攀升的现状,区政府、区法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一是进一步开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专题学习,开展理论和实务研讨,不断加深对法条的理论理解和执法尺度的把握,尽快领会新法的内涵和实质;二是进一步加强区劳动保障局、区法院、区总工会、区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相关信息,统一对法律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发挥合力,共同分析研究,制定解决对策;三是重视建立完善诉前的四方联动调解机制,争取仲裁之前、诉讼之前解决问题,同时积极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机构的作用,尽量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避免矛盾激化,维护社会和谐;四是加强内部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进一步提升劳动仲裁、劳动行政监察和司法审判的办案质量;五是进一步统筹考虑,改善劳动仲裁机构的硬件环境,配强仲裁机构队伍力量,为法律的贯彻实施提供保障。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9

一、“春惠工程”。一是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在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安排政府投资,确定重大投资项目时,要把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努力扩大就业。二是集中开展就业岗位信息专项调查活动。切实摸清本地各类企业和新开工项目的用工需求,掌握本地返乡农民工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年龄、技能水平、求职意向等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使用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岗位信息与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对接。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安排专人到本地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地进行走访,建立走访台帐,了解当地用工需求,及早签订劳务合同及协议,努力提高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创惠工程”。一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力度,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制定具体的创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对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的,可以参加创业培训,按每人1200元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二是加大对返乡创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以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心。三是尽快创建一批农民工创业项目库向创业者推介。对具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贴息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服务。

三、“培惠工程”。一是继续开展“订单式”、“预约式”、“委托式”培训。积极走访需求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协议,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隙对接,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二是大力实施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对吸纳农民工较多、开工率相对不足的企业,要联合企业开展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落实在岗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抗失业能力。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培训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全市2009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5.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5万人。市财政对中心城区每名培训对象的补贴标准为每人300元,其它县市及市属开发区可参照此标准对培训对象给予补贴。

四、“绿惠工程”。一是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制度,消除各种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的就业限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城乡统一就业管理制度,确保城乡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二是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实行统一的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招用本地和外来城乡劳动者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普惠力度,降低政策门槛,落实好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各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农村劳动者的延伸。三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带技术、带资金创业,在资金、土地、税费减免、培训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窗口要设立专线咨询电话,对以职介为名的欺骗活动、非法职业中介和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五、“普惠工程”。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化建设,重点做好农村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解决好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实现劳动保障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就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全面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确保每村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协理员经费由县市区和镇、街道两级财政共同解决。要明确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职责,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做到有职责、有任务、有考核,切实发挥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岗位信息、资源信息台帐和基础资料填报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科学整合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和社区平台的服务功能,建立以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为支撑、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基点的四级服务网络,形成连通城乡、信息互通、服务便捷、规范有序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六、“安惠工程”。一是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和“零转移就业家庭”总量。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建立返乡农民工基础台帐,实现信息化管理,并要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就业政策“进乡镇、进社区”宣传活动,将最新就业政策免费发放到每一位援助对象手中,与就业困难人员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援助。针对援助对象在求职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其他劳动保障方面的不同需求,要实行分类指导,综合运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劳动保障相关服务措施,对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的服务方案,并依托农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跟踪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使每一位援助对象切实得到再就业援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援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援助动态消零长效机制。

劳动调研报告范文篇10

一、现状与成效

劳动竞赛不仅仅是工会建设职能的表现,它也表现着工会维护、教育、参与的职能。今年以来,为使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我们紧紧围绕加速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的中心工作,按照市总工会统一部署,在开展“进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大调研,推动非公企业“共同约定”行动的基础上,认真谋划以“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提出了50家企业的10000名职工参与,评选出50名技能状元的“万名职工大比武”活动思路。自今年3月份在全县启动劳动竞赛活动以来,特别是5月份以后,在市总工会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名职工大比武”活动分三个阶段,以各乡镇、各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为单位全面开展。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今年3至5月,我们主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在组织召开县职工劳动竞赛委员会会议,讨论确定活动思路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县“五一五”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县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动员参与竞赛,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顺利启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5至6月,在全县各工会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下,89家企事业单位的12086名职工参加了预赛,占全县产业工人的86%。从6月26日到8月11日,县总工会在预赛基础上,集中组织了19场决赛,决出技能状元55名。其中,在永安车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中,485名职工经过8天激烈角逐,产生技术能手6名,充分展现了职工直面危机、锐意进取、赶超一流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8月份以来,我们积极督促各参赛单位及时总结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目前已推荐创业就业之星、技术创新之星、“五小”活动之星、技能学习之星共20名。

通过5个多月的努力,我县今年开展的“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万名职工大比武劳动竞赛活动初显成效,基本做到了依靠创新劳动竞赛形式,不断提升工会服务水平,得到了省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和县委的充分肯定。

成效一: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县宏业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市巡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县花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县第一批参与劳动竞赛活动的企业,于5月份分别举办了酒瓶上釉、码砖肧和节能降耗技能竞赛,3家企业职工均全员参与,为积极培育并快速发展我县建材产业激发了新的活力。

成效二:有力地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锻造了一支技艺精湛、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5月中旬,全县10家医疗单位在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以徒手心肺复苏、静脉输液等五个项目的护理技能及急救技术技能操作为重点进行了预决赛。赛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现场演示徒手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技能,进一步巩固了赛前培训成果。

成效三: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每名职工在推进创新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营造了良好氛围。湖北楚园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劳动竞赛活动过程中,公司积极鼓励每名职工在改善管理方法、改进工艺流程等方面提思路、出点子,将原来酒瓶包装中普遍使用的泡沫底托改进为标准折叠纸板,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更加注重环保效益。

二、做法与体会

我县的劳动竞赛工作以“分散比赛,集中颁奖”的创新形式为重点,在探索中开展,在开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受益,主要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认识。

1、领导重视,组织周密。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活动,县政府办公室专门发文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为主任的劳动竞赛委员会(政办发[]16号)。县总工会、县发改局和县劳动保障局三家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工字[]6号),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总体要求和安排。二是县总工会及时召开专题主席办公会,成立了以常务副主席王继平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针对我县企业实际,认真研究该项工作,及时制定出台了《县“五一五”劳动竞赛活动方案》(工字[]19号),使该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三是全县各级政府和企业行政以极大热情支持劳动竞赛活动,主要领导亲临赛场具体指导。

2、积极引导,参与面广。一是确定各基层工会主席为第一责任人,在职工队伍中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二是结合“共同约定”行动,围绕“职工展风采,企业树形象”的要求唱响“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活动主题,鼓励职工踊跃参赛,敢于冒尖。三是每个项目的比赛都事先全员参加预赛,再组织决赛,确保了每名职工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四是从工作中选项目,以比促学,使广大职工的技能在比学中得到提高。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一是突出以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和农产品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分别确定东圣化工、永安车桥、花林水泥和楚园春酒业4家重点企业,作为本次活动重点,精心指导,有序开展。二是竞赛项目设置有重点,突出生产一线的劳动技能。如食用菌脱袋、码砖肧等项目虽然无过多技术含量,但其操作技能的用途在县内十分广泛,从而提高了广大职工和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三是注重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在花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劳动竞赛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以超额完成年初产能计划为目标,动员职工在生产流水线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有效激发了职工活力,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三、打算与建议

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我县劳动竞赛活动初见成效,但与市总的要求,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如何完善劳动竞赛的长效运作机制、落实劳动竞赛经费、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劳动竞赛工作等三个方面。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力度,加措施,向内使劲,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抓好该项工作,不辜负市总的期望。

1、在“常搞常新”上下功夫。进一步创新劳动竞赛活动形式,丰富劳动竞赛内容,将增产增效、职工之家创建、巾帼建功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劳动竞赛活动延伸到全县各条生产战线,融入到日常生产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