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1:51:30

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范文篇1

一、局党组职权和议事范围

1.研究对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指示的贯彻执行;

2.研究对劳动部、省劳动厅关于劳动行政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指示的贯彻执行;

3.研究并确定本系统或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事宜;

4.审议本局系统和全市整体工作安排和工作总结报告;

5.讨论决定本系统有关党务工作以及思想、作风、组织、人事、党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事宜;

6.讨论决定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或本局受表彰的个人、集体以及奖励办法;

7.审议系统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其它重要工作管理制度;

8.讨论研究党组自身建设问题;

9.指导并听取纪检组、党总支的工作报告;

10.讨论研究由党组决定的其他问题。

二、党组会议的组织实施

1.党组会议的各项具体工作由局办公室主任承办。负责会议通知、记录、承担会议纪要起草及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2.党组会一般不定期召开,必要时可临时召开。

3.党组会议的议题,由党组书记确定,也可由党组书记委托党组其他成员确定。提交会议讨论的文件、事项,由办公室或有关单位科室准备。

4.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召集并主持。党组书记因故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其他成员召集并主持。

5.党组成员为会议必参加人员,除讨论研究干部人事问题外,办公室主任一般应列席会议,需要与议题有关的其他科室负责人列席时,由会议主持人确定。

6.党组会议必须有党组成员半数以上到会方可举行。党组成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须向党组书记说明原因并请假。会后,党组书记可向未到会的成员说明议定的事项并征求其意见。

7.党组会议的日期和议题,除特殊情况临时召集会议外,一般应提前通知党组成员,以便做好准备。必要时也可提前通知拟列席会议的有关科室负责人。

8.党组会议须做会议纪录,并视情况编印会议纪要,以便贯彻执行。

9.党组会议决定的事项,由分管的党组成员负责组织实施并检查落实情况,也可责成有关职能科室进行检查督促,负责执行的科室应及时向党组报告执行情况。

三、党组工作纪律

1.党组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组成员个人无权决定应由党组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也无权改变党组已做出的决定。

2.党组会议在决定问题时,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充分讨论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少数人的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但在党组会或上级党组织未改变原决定之前,党组成员必须执行党组会议已做出的决定。若参加会议的党组成员对需要决定的重大问题持有不同意见难以统一时,可暂缓做出决定,在进一步酝酿向上级党组织汇报请示后再做决定。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与党组决议不相符的情况,或需改变党组决议,要及时提交党组讨论,在党组未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与党组决定相违背的言行。

3.党组成员确因故不能按时参加会议时,必须请假,会议秘书要严格考勤;党组开会时,与会成员应集中精力,发言要围绕议题,简明扼要,阐明观点。

4.党组会议的内容,除党组决定可以在党内或党外传达或公开的以外,与会人员(包括列席人员)均须严守秘密,不得泄漏,违者要追究其责任。

四、党组文件的处理

1.党组会议形成的纪要和以党组名义上报下达的文件,一般须经党组会议讨论通过或者经党组成员传阅同意后,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起草、审核、党组书记签发;凡办公室主任未列席会议或不知晓情况的,其纪要等文件直接由党组书记审核签发,也可由党组书记委托其他成员审核签发;

2.党组会议纪要和其他党组文件,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编发,文秘人员整理归档。

五、党组民主生活

1.党组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就个人思想、学习、作风纪律和班子内部的团结、协调、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改进作风,加强纪律,增进团结,提高工作水平;

劳动保障范文篇2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会和市委理论读书会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会上,县(市、区)介绍了上半年工作情况,我感到各地的工作有很多好的经验和亮点,工作有新内容、新举措、新效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讨论交流,大家进一步开拓了思路,坚定了信心,增强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精神。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

下面,我结合全市情况谈三个问题。

一、20****年1—7月份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全市劳动保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6件实事和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围绕“改善民生、保障民安、维护民权、提升民技”四大主题,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改善民生,不断扩大就业再就业。全市积极贯彻中央、省、市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截止7月底,全市城镇净增就业32629人,完成年度目标4.8万人的67.9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953人,完成年度目标1.3万人的76.5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91人,完成年度目标3000人的83.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继续把净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指标列入“两个社会”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考核内容,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责任。二是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重点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等专题开展了调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台政发〔20****〕46号)、《关于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援助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87号)、《关于做好全市城镇残疾人员失业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训练补助经费审批程序的通知》等4个文件,使全市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了完善、拓展和延伸。三是认真开展就业实效行动。全市通过定期和集中相结合,以上下联动方式组织各项再就业援助活动,使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再就业政策得到落实。仅上半年全市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22本,使用再就业资金398.9万元,帮助995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是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全市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上半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1场次,组织1****8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5566个,进场求职登记59892人次,达成意向29386人。其中椒江区针对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设专场招聘会,黄岩区开通了“区长就业援助热线”,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二)保障民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以基本保障为重点,一手抓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一手抓政策体系的深化完善,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地加快将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的步伐,加大“五费合征”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截止7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65万人,比上年新增4****72人,完成年度目标5.5万人的73.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15万人,比上年新增33868人,完成年度目标5万人的67.7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73万人,比上年新增236857人,完成年度目标60.5万人的39.1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万人,比上年净增参保人数25570人,完成年度目标4万人的63.93%。除了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突破外,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截止7月底,全市有14.5万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障,其中11.1万名参加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近4万名就业后参加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此同时,劳动保障政策体系、制度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根据省政府连续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以及劳动保障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市局精心组织调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制定工作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台政发〔20****〕41号)、《关于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意见》(台政发〔20****〕42号)、《关于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援助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87号)、《关于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97号)、《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台政发〔20****〕46号)等5个政策文件。年内还将出台《台州市区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关于加快建立基层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台州市企业职工教育经费部分统筹实施意见》和《台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金实施办法》等文件。工作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对完善社保体系建设、促进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三)维护民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启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抓好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广泛组织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全市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到86%。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简化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处理程序,给农民工及其他困难群体申请仲裁提供便利,较好的处理了一批重大疑难案件。椒江区还为残疾人减免仲裁费,并采取七大便民措施,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实行当日立案、当日办案制度,做到了快立快审快结。前7个月,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65件,结案1555件,结案率为99.36%。规范和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继续完善集中统一管理,分级归口处理的信访处理制度,力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仅市局就受理群众来信64件,来电来访229批次、1165人次。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地结合市人大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执法检查契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清欠工资、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等专项整治行动,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299家,追回被拖欠克扣工资3100.76万元,涉及劳动者14118名;处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4297起,结案4402起,结案率为96.7%;处理违法处罚案件90起,罚款1****.43万元。对11****8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书面审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2.38%。与此同时,工资支付保障金、农民工记工考勤卡、网格化管理、欠薪应急周转金、劳动保障诚信档案等5项劳动保障监察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玉环县依托县大队、镇乡中队、镇乡劳动保障和救济管理事务所、村(社区)劳资调解组织,率先实现了劳动监察的网格化管理。

(四)提升民技,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35号、中办发〔20****〕15号和台政发〔20****〕54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除仙居县以外都已建立了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路桥区政府除建有50万元的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外,而且在多数街道也建立了人均200—300元不等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费。玉环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制度,今年已筹集到位资金400万元,解决了企业在岗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问题。三门县政府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仍拿出20万元作为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并从失业保险资金、农民转移培训资金中划出部分资金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进行补贴。黄岩区深入开展“进百家企业活动”,送教到乡镇到企业,开创AB班培训模式,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提高了培训质量,深受企业欢迎。截止7月底,全市共培训各类高技能人员3318人,其中技师529人,分别完成省考核指标的51.04%和39.77%。实施技能鉴定发证2838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5万人的51.5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稳步推进。三门县政府已在沿赤乡、泗淋乡和健跳镇建立三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为全市建立政府性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作出了榜样。截止7月底,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素质培训16159人,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53.86%;经培训实现转移就业13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日益强化,全市共筹集培训资金234.8万元,组织再就业培训3180人,完成年度目标考核的39%。经培训后实现就业再就业2833人,培训就业率达89%。

(五)顺应民意,不断推进作风建设。今年以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各级各部门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参加“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勇于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广大干部职工的宗旨观念、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仅市局就新设立了纪检监察室、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3个处室(单位),新增编制5名。调整处室职能,撤销了劳动保障监察处,成立了政策法规处。调整提拔了11名中层干部,其中副处级1名,正科级5名,副科级5名。各县(市、区)也调整提拔了一批干部,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市金保大楼和金保工程(一期)项目经第三次市长办公会议同意已列入20****年市政府预算外立项项目,并被市发改委列为20****年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大楼基建工作有望于9月份正式动工。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省、市、县视频会议系统联网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年底前可正式开通。临海市、三门县已全部采用“五险合一”模式应用软件,玉环县社保信息系统已实现与地税实时联网,其他不少县市也正在积极开展新系统的前期规划准备,为下一阶段全市金保工程的实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正确认识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从上半年总体形势分析来看,我市的劳动保障工作既有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形势依然严峻。有利条件为:一是全市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全市经济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全市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工业生产几项指标中,无论是完成工业总产值还是完成工业增加值等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两位数的增长率。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为增加城乡就业带来了机会,从而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二是劳动保障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市政府针对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相继下发了5个劳动保障方面的政策文件,强化了城乡统筹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等工作的力度,为推动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闯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有利因素,为我们坚定信心,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下半年,党的十七大将胜利召开,民生问题将会被进一步关注,劳动保障部门将会更加处于风口浪尖,承担的工作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

(一)工作进展存在着不平衡。前7个月,工伤保险扩面仅完成全年任务的39%,其中有3个县(市)的完成率还低于20%。失业保险扩面工作个别市(县)出现了负增长,远远滞后于其它县(市、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有3个市(县)的完成率还低于40%。技师培训工作仅完成年度目标的39.77%,其中4个县(市、区)的完成率均没超过20%。技能考核鉴定工作有3个县(市、区)的完成率均没超过40%。要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下阶段的工作还十分艰巨。

(二)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面临“一个不利”和“两大矛盾”的局面:一是当前宏观经济中的某些因素对就业有不利影响。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可能会带来新的失业;近年来我国与部分国家贸易摩擦频繁,以及人民币仍然面临升值压力,直接影响了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造成新的下岗失业;全球能源危机和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就业。二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今后几年我市城乡每年就业供需缺口达6万人左右,就业压力非常大。同时,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复退军人、失地农民等群体的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西部偏远山区、城镇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已经成为行业性、区域性、群体性的社会难题。三是再就业政策扶持面的扩大与工作资金相对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启动实施,再就业资金需求持续增加,政策规定和贯彻落实存在着挑战,执行中出现始料未及的现象可能会出现。

(三)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五大社会保险既要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又要不断探索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任务十分繁重。养老保险方面,因国发〔20****〕38号文件规定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偏高,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依然面临诸多“壁垒”,致使部分人员产生顾虑,对扩面工作形成了一定制约;历史拖欠的基本养老基金问题成因复杂,涉及人数多,数额巨大,一时难以解决;确保基金收支平衡经常面临困境,随着做实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调整等工作的推进,使本已存在的资金缺口急剧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展缓慢,特别是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未真正启动。医疗保险方面,国有集体单位医疗保险的难点工作尚未完全解决,部分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及一些地方的行业系统职工仍未参加医疗保险。非公企业参加医疗保险问题面临挑战,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我们去破解。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障进展缓慢,管理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与省内其它市地相比相对滞后。这些问题,有些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有些不合时宜,有些显失公平,都亟待我们在实践中研究对策,逐步加以解决。

(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然任重道远。部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仍然严重,建筑行业由于农民工工资拖欠与工程款拖欠、工程质量纠纷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致使追讨困难。工资支付监控机制不健全,对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偏低,且签订不规范、不完备、不合法,重形式轻内容,重签订轻履行,合同短期化倾向严重。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用工方式、职工就业形式、利益分配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小时工、非全日制工、季节工以及劳务派遣等多种用人方式不断涌现,建筑工程项目层层转包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劳动关系愈来愈复杂化,劳动者权益保护面临一些法律、法规的“真空地带”,劳资双方经常发生摩擦和对立,矛盾和纠纷不断。在这种形势下,劳动争议案件、劳动监察案件呈直线上升,且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劳动保障信访量有增无减,且组织化、规模化、群体化、尖锐化倾向明显。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已逐步上升为社会最敏感、最复杂的矛盾之一,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潜心研究。

(五)劳动保障管理能力急待加强。全市金保工程建设至今尚未启动,工作进度已严重滞后于全省各兄弟市地。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及公共职介服务工作明显滞后。全市就业服务配套功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空岗、用工备案、就业和失业人员登记制度不健全,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动态变化的就业状况缺乏科学的管理统计手段。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实质性建设进展缓慢。全市94个乡镇、38个街道虽然机构建成率达到100%,但相当一些县(市、区)在人员、制度、场地、工作等方面还没真正落实到位,徒有虚名。全市151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建成率只有31%,人员编制严重短缺,与《台州市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纲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下阶段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思路及重点

现在离年底仅剩四个月的时间。后四个月的工作对于我们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进一步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推进全市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来讲要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和市政府最近发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台政发〔20****〕46号)及《关于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援助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87号)的细化和贯彻落实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从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管理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将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重点要将政策已规定的职介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落到实处。省政府已明确在第三季度要对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督查。二是要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格局。未开展城乡统筹就业的县(市、区),年内要根据台政发〔20****〕46号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开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三是要建立和规范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劳动力市场硬件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争取在去年实现市与三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网的基础上,年内再实现市和温岭、玉环、天台等县(市)的联网;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实现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网,为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公平竞争、有序流动创造条件。要加快公共职介机构建设步伐,玉环、天台年内要全部建立公共职介机构,实行免费职业介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无偿服务;临海、仙居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年内建立。四是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技能培训服务体系。要增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制订好劳动力培训规划,力争使城乡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以上社会需要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五是要建立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实现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充分就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通过全面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等活动,对城镇“4****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对农村低保户劳动力等,逐一进行登记,摸清底数,掌握他们的就业难点和就业愿望、培训要求和心理动态,实行“一对一”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年内切实做到基本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

(二)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十分慎重。为此,要继续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稳,瞻前顾后,适当适度”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更普惠的社保体系。

一是加强调研,完善政策。贯彻落实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政策措施,启动个人账户“空转实”工作,继续稳妥推进计发办法改革,做好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改革的平稳过渡。全力配合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开展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调研,争取尽快出台新政策。二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要积极推进各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目前尚未建立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县(市、区),都要在今年内建立起来。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意见》,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年底前必须出台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规定,并予以启动。这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各县(市、区)务必尽早安排落实好。要全力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千方百计地完成今年扩面任务。三是创新方式,服务社会。认真组织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四是切实抓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今年,温岭市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吕祖善省长和陈加元副省长对此均有批示,大家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将基金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考评与追踪问效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基金收支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防微杜渐,防止违纪违规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抓好维权和维稳工作,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半年,我们的工作要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纠纷和争议。一是认真组织好《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和宣传,为明年的贯彻实施作好充分准备。依法加强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继续推行“劳动合同三年”计划。开展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评选活动,扩大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覆盖面,从源头上解决企业用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力度。继续开展以“三春”行动为品牌的制度化的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奖励办法,建立劳动保障欠薪应急周转金和建筑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特定行业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办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探索建立仲裁回访制度。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注重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抓好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特殊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把好就业准入门槛,再造人力资本新优势。逐步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各类培训机构的建设,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重点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外省来台务工人员培训,努力缓解技工荒问题,为台州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提供技能人才保障。加强各类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着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提升水平、规范审批,通过年审制度对已认定培训机构进行评估,淘汰一批不合格培训机构。

(五)抓好基础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建设,既是实现我市劳动保障事业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系统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信息化管理、街道(乡镇)、社区平台等机构队伍建设,并切实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要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和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积极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实事求是的讲,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省还处于后列,全省各市地今年已基本进入金保工程(一期)项目收尾阶段,并开始筹划金保工程二期建设,而我市由于多种原因还尚未启动一期项目。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信息工作会议上,黄亚萍副厅长口头点了台州、丽水的名,要求我们进一步克服困难,加快进度,迎头赶上。上星期在台州检查工作时,她又专门听取了金保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下阶段,各地一定要按照金保工程建设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把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不能再拖全省的后腿。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县(市),要加快系统整合力度,可以从社保起步,也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系统起步,最终带动整体建设,实现整合。对一些条件尚不具备的,可以先从基础性工作着手,开展数据整理,认真核准和补足每个参保单位和个人的信息数据,确保数据完整、规范、准确,为将来各险种的数据归并做准备;加快养老保险、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实施进度,确保年内实现省—市—县养老保障交换数据的网上传输,为金保工程的整体实施打好基础。

劳动保障范文篇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宣传服务,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支队始终坚持将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穿于执法检查工作的全过程,本着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思想,劳动保障主办监察员主动上门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我们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1、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为推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春节前夕,我们开展了“送政策到企业”主题宣传活动,以招商引资企业、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劳动保障监察员主动送政策到企业,深入企业工场、车间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政策咨询,帮助职工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这次活动,监察员主动服务企业共216户,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自觉守法意识。我们还参加市局组织的“12333走进现场暨《劳动合同法》政策咨询”、城市管理广播电台现场直播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活动以及“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活动《关爱民生,服务和谐》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和谐执法、服务群众,开展行政执法服务宣传月活动。我们积极参加全市“5·18行政执法服务宣传日”活动,组织干部职工20人,参加了在古顺河体育馆西门广场举行的“20****年度5·18行政执法服务宣传日暨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单位依法行政承诺兑现仪式”。当日,在体育馆广场开展了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接待咨询73人次,现场解决问题51个,发放宣传资料1120份。

3、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维权知识。我们通过淮安电视台新闻专题及走进直播室等形式,剖析劳动保障维权方面的热点、焦点问题,提醒广大劳动者要提防某些用人单位违法侵权的伎俩,及时采取相应对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我市重要报刊、江苏劳动保障网和淮安劳动保障网上经常性地公布重要政策法规,报道典型案例,宣传劳动保障监察各类执法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努力营造用人单位知法守法,劳动者知权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好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今年,我们与江苏省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制作宣传片《情系百姓,维权有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截止目前,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共38次,其中淮安电视台新闻报道4次。

(二)苦练内功,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整体素质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将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一起抓,充分发挥“服务明星”的模范带头作用,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塑造一支勤廉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坚持每周五集中政治学习制度,认真研读十七大精神,制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工作计划,定期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视电教片,召开“服务和谐社会,争创十佳单位”等主题座谈会,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围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党建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每位党员干部撰写调研文章不少于2篇。结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开展“练字练笔”、“以老带新,结对帮教”和“案件质量评比”活动,定期组织案件办理现场观摩活动,采取“一人办案,多人学习,事后讨论,共同进步”的形式,提高主办监察员办案能力,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服务。为加强地区交流,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举办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合同法》培训班,并组织监察员参加省厅组织的《劳动合同法》培训班。11月中旬,还将召开苏北片劳动保障监察案例研讨会。

2、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法服务水平。按照局党组提出的全系统软环境建设目标“服务和谐社会,争创十佳单位”,做到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统一监察执法服装,佩戴标志牌,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执法行为,认真执行“AB岗无缺位服务”、“首问负责制”和公共服务“一、二、三”制度,制订20****年十大“便民措施”,并向社会公布。开展“创十佳、争先锋”主题活动,按照学习动员、查找不足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进行,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执法服务水平。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节约型、廉政型“五型”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持政务公开,制订完善支队各项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册,制作群众投诉举报须知服务卡,以小卡片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群众哪些侵权行为可以进行投诉举报、与用人单位订立履行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劳动者需要保存的有关证据、投诉举报需要提供的材料等,此举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方便群众了解维权相关知识。

3、提高自律意识,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通过设立群众监督台和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聘请行风监督员等形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大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监督力度。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执法”,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公务回执制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目前,已发放公务回执1****份,支队没有一人一事被群众投诉举报,群众满意度测评100%。

(三)主动服务用人单位,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支队监察员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抓手和杠杆作用,坚持依法监察,文明执法。

1、建设完善投诉举报平台,保证畅通无阻。我们严格遵守“AB”岗工作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以求真务实、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投诉举报,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待、记录。始终与公安、工商、工会、新闻等单位保持联系,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110”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箱、网络、来电来访等投诉举报渠道畅通无阻。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3305余人次,正式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54件。呈办市委丁书记、市长热线、软建办、省厅等上级交办案件63件,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做到了受理及时,查处到位,事事有落实,件件有交待。

2、加强劳动保障日常巡查,主动服务用人单位。支队不断完善主办监察员制度,采取主动上门、单位邀请、群众举报等方式,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工作。主办监察员巡查用人单位坚持以服务为主,做到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前,依法行政在后。本着服务于企业的思想,我们还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对部分企业用工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如何按规定安排加班及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等,深得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部分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我们依法进行限期改正,截止10月底,日常巡查用人单位共576户,极大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开展书面审查工作,掌握用人单位基础信息。为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江苏省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实施办法》有关规定,20****年2月底,我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有关用人单位实施了2006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据统计,全市共对2553户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根据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上报的《劳动保障年度书面审查报告书》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核发《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记录手册》。在审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处理。同时,将书面审查纳入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体系,实现书面审查与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建设的有效结合。

(四)依法维权,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我们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追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养老保险扩面、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情况以及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5次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1、开展追讨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保障部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劳社部函〔2006〕202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在专项执法检查过程中,对涉及群众投诉举报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加大监控和督查力度,合理调整检查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据统计,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428户,涉及农民工7.1951万人,追讨农民工工资751.89万元。其中,支队检查用人单位85户,涉及农民工0.8291万人,追讨农民工工资2.17万元。根据上级统一安排,20****至20****年度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也已经开始,目前正处于用人单位自查阶段。

2、组织实施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春节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蕾行动”,全市共检查职业中介机构227户,取缔无证无照的“黑中介”62个,责令退赔求职者求职费用0.515万元。支队还对市区涉及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机构和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突击检查,共检查职业中介机构和组织78家,当场取缔无证无照的“黑中介”34个,查处未经许可擅自扩大经营范围的中介机构15个,对12个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做出了责令改正,有力的维护了广大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3、开展养老保险扩面专项检查活动。为进一步维护职工养老保险权益,在市局统一安排下,联合地税、财政部门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5月份开始,在市区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养老保险扩面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济开发区企业、餐饮业、商业流通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的编制外聘用人员参保情况。这次活动共检查用人单位155户,发放宣传单2554份,已办理参保手续用人单位93户,涉及职工1226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200万元。

4、开展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情况监督检查活动。从20****年5月2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情况监督检查活动。这次监督检查活动主要以纺织、餐饮、建筑、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招用农民工的单位和城乡结合部用工单位为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据统计,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747户,涉及劳动者77429人,查出侵犯劳动者权益案件520件,责令补签劳动合同涉及人数9598人,责令支付拖欠职工工资142.7万元,涉及劳动者2132人,责令补缴社会保险费113.9万元,办理社会保险登记76户。

5、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市于20****年7月至8月,以乡村小砖窑、小矿山、小作坊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军为组长,分管秘书长孙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洪大伟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和各县(区)积极开展此次专项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调度和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力量,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行动联合检查组,深入乡村一线,按照“横到底、纵到边”的原则,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作出整改要求。专项行动过程中,省厅督查组来淮进行督查,查看了涟水和盱眙一些小砖窑、小矿山,并对我市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据统计,全市共有2133人参加专项行动,共检查小砖窑120户,小矿山55户,小作坊233户,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523户,涉及劳动者63840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宣传教育,用人单位主动改正的案件163件,依法作出责令改正案件662件,为6982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督促用人单位为3864名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为1258名劳动者补发工资289.02万元,取缔无证无照小砖窑28户,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16件,罚款4.7万元,没有发现重大违法案件。

(五)加强管理,创新监察监管方式。

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整合书面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调查等多种监察方式所获信息,建立用人单位基础档案信息,以实现执法维权的全面覆盖、分类监察和动态监管。

1、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建监察协理员队伍。根据《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苏劳社〔20****〕62号),结合我市实际,经过调研和多次研究商讨,决定在原主办监察员网格化的基础上,扩展为在市主城区(清河区、清浦区)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以街道为一级网格,在清河区和清浦区共11个劳动保障所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文聘任街道劳动保障所所长为监察中队中队长。以社区为二级网格,根据社区范围大小及用人单位数量多少,以1个或2个社区为一个二级网格,整合现有的就业、医保、退管协管员资源,选聘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每个二级网格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在监察大队的领导下,对协理员的网格化监察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目前,文件《关于印发〈淮安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淮劳社〔20****〕254号)已下发,拟在11月底中队挂牌,选聘监察协理员,并组织培训发证上岗。

2、完善诚信制度建设,营造守法诚信氛围。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和整体性工作,根据苏劳社发〔2005〕29号文件精神,去年,我们评定出首批诚信示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建设有了初步进展。今年,我们已经向市直有关用人单位下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按照要求进行自查,并上报《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申报表》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标准及自评表》,参加2006年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评价工作。企业申报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劳动保障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征求各部门意见,目前,各部门正对用人单位自主申报的材料进行核查,争取在11月底前评出“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同时,将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信息使用和公示,通过公示表彰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和企业严重失信行为,使劳动保障诚信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营造企业守法诚信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宏观上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劳动保障监察体制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中。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一面:

一是部分地区对职工维权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保护政策,限制执法部门到园区检查,导致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断蔓延,劳资双方争议趋于激化,一些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二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法制观念淡薄。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劳动成本,不愿意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随意加班加点、恶意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在劳动者一方,一些职工不知法、不懂法,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维权能力欠缺,有的职工担心失去工作,而委曲求全,不敢向业主或有关部门主张权益,也有一些外来打工者没有长远执业打算,怕签订合同,走留不方便,认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等于是“卖身契”,缴纳社会保险不如直接拿到现金。

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力量薄弱。根据省厅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要逐步建立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网络,构建以专职监察员为主体,兼职监察员为补充,监察协理员强化基层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目前,我市各县(区)虽然都成立了财政全额拨款性质的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组织,但是人手少、经费缺、办公条件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按照国家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之比争取达到1:10000”,而我市从事监察工作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仅有53人,有的县(区)只有2、3人,各县(区)监察大队财务均没有单列,财政只拨付人员工资经费,办案所需的计算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必要设备都严重缺少。劳动保障监察四级网络还未形成,乡镇、街道的监察力量薄弱,兼职监察员、监察协管员很少,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队建设面临种种困难,人员编制,经费来源没有保障,严重影响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力开展。此外,以前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只是城镇企业,现在乡镇小砖窑、小矿山、小作坊等企业也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本来监察力量就不足,现在更显薄弱。

从我们自身看,对做好新形势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与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期盼相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1、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形式不够丰富,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和延伸;2、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3、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三、二00八年工作计划

20****年,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监察执法模式,找准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措施,加大组织力度,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一)工作目标

1、全年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每名专职监察员不少于60户。2、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16次以上。3、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受理率100%,符合立案条件各类案件立案率100%,按期结案率98%以上。4、开展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检查不少于2次。5、举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2次。6、全年对每个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督查不少于1次。7、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模式,使执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8、加强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9、推行“网络化”管理,安装运行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提升执法工作效能。10、与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制订、实施举报奖励办法。

(二)具体措施

1、强化宣传工作,扩大劳动保障监察的影响。当前,一些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淡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屡有发生。20****年,我们将加大对《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首先,要求每一位劳动保障监察员始终要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贯串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执法过程就是宣传过程的思想;其次,通过专业网站、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动态和效果,报道典型案例,发表宣传报道不少于16篇。第三,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活动,制作标语、横幅、宣传栏,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第四,积极创造条件与淮安电视台联合开辟“维权”专栏,跟踪报道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情况。第五,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群体要求,举办2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通过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用人单位知法守法,劳动者知权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好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加大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一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对监察中队业务工作的指导,使执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总结市区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经验,20****年在各县(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专职监察员年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不少于60户,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社会保险费的申报缴纳和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等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110”联动机制,联合公安、人事、工商、工会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全国和全省统一部署的各项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尤其要针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四是联合建设、公安、工会等部门加大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工作力度,将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及时处理克扣和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存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3、规范办案程序,努力提高监察执法效率。全面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认真研究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做好日常案件和上级交办案件的查处工作,制订实施举报奖励办法,依法规范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查处程序和管理办法,提高效率真正做到投诉举报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实现全年投诉举报受理率100%,符合立案条件各类案件立案率100%的目标。为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行“网络化”管理,安装运行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程序网络化,并建立资源共享、上下联网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有效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4、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监察执法新模式。根据市委、市政府“人性化执法的要求”,20****年我们将以“和谐监察执法”为工作理念,旨在建立一种“以民为本”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巡查执法过程中,突出“巡查送法”,开展“劳动保障业务规程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案件受理立案程序中,推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五项承诺”和劳动保障监察员“十不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在案件调查处理程序中,推进“自行和解”、“改正不罚”等调处和谐机制,尽最大能力化解矛盾;在案件处罚前,实行“四个一”工作方法,即提供一份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发一份限期整改指令书、再打一次说服催办电话、下一份行政处罚告知书,以凸现“人性化”执法特点;在下达劳动保障监察处罚决定时,使用“说理式法律文书”,告知行政相对人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使其在接受行政处理的同时,也受到充分的劳动保障法制教育。

5、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实现监察管理新方式。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已经开展了两年。20****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一制度建设,一是加强征信和守法诚信档案建设,通过书面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调查等信息共享方式,广泛征集信息,对服务过的每一户企业都要建立一个档案,不仅有纸质材料也要有电子文档,为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提供信息支持;二是强化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并以企业诚信等级评价为基础,对用人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和重点监察;三是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信息使用和公示,通过公示表彰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和企业严重失信行为,使劳动保障诚信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营造企业守法诚信的良好氛围。

劳动保障范文篇4

一年来,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我局及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结合全年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在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0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使农民工拿到工资及时返乡,开展了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案件的专项监察工作,并实行了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24小时值班和清理拖欠日报告制度。春节前仅20多天的时间,全盟受理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1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70余万元,涉及农民工500余人。由于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在此期间全盟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

(二)今年四、五两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此次大检查规格之高,涉及面之广,检查内容之全面,工作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取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本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由各级政府牵头,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股),具体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为使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盟从各级工会、建设、工商、监察等部门及各新闻媒体抽调了312人,成立了活动监督检查组、举报案件专查组、新闻舆论宣传报道组等三个专门的工作小组。“五·一”前还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劳动保障法律宣传咨询日活动。此次大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600余户,涉及劳动者6万余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82件(法律宣传咨询日当天受理28件,涉及拖欠工资11万元),其中77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农民工1500余人,拖欠金额达140万元,追回138.2万元;清理非法收取的风险押金190余万元,涉及劳动者470余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份,取缔非法职介机构21户,共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615份,对57家滥行加班加点的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这57家企业为了达到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招收员工150余人;全盟各地共召开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座谈会20余场次,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刊登稿件音像报道达80余篇次。大检查结束后自治区政府督查组对我盟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按照抽查比例深入企业实地检查,对我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盟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并且工作中有独特作法,并多次在上级的工作信息和工作通报中点名表扬。

(三)7月我盟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执法检查。

(四)8月开展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大检查。

(五)根据自治区的部署,11月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监察活动。此项工作截止到2005年元月31日结束。

(六)其他工作

1、组织了机关《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辅导,参与了全局行政许可事项方面的上报工作。

2、组织了全盟的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活动。

①召开了盟直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组织学习了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通报了几年来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情况,目前工作形势,听取了各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如何改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②组织了全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竟赛活动,并对各旗县市(区)及盟直各参赛单位进行了讲解辅导。本次竞赛共印发试题4000份,回收3720份,回收率达93%。从参赛情况来看,参加本次竞赛答题活动的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在60%以上。

3、与盟建设局联合下发了《建筑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通知》,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程序,对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使用发放进行全程监督。今年,盟直建筑施工企业共建立和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建设施工企业24户,缴纳工资保障金128万元,对防止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根据施工单位要求反还工资保障金的申请,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对2家已竣工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发放资料进行了审查,并将情况在施工现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公示,在规定的公示期限没有发生举报案件,随后我们将这2户施工企业缴纳的共计3万元工资保障金反还给企业。

4、为了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排头兵”和“推进器”的作用,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与内部业务部门和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及工作联动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各业务部门(科室)情况通报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对各部门(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了进一步了解,为确定下一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5、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按照盟行署的工作安排,农民工工资清理专项工作组设在我局,我科负责具体各项工作的实施。为有效完成我盟提出来的工作任务,我们对全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拖欠数额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对各旗县(市)区的清欠工作进行了指导,制定了清欠工作方案、清欠工作规程和清欠工作时间进度表,并深入到“拖欠”企业逐户落实。截止目前,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853万元,涉及农民工近万人,督促“拖欠”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工资偿还计划8份,涉及近200个工程项目。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我盟拖欠农民工工资偿付率由上月的52.9%提高到94.6%,此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6、加大了对各旗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察力度。每次专项监察活动都要求各地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阶段工作要有工作情况、信息,工作结束要上报总结;对全年工作任务,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我们对各地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盟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各地查处的重大疑难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7、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及信息的上报工作,全年共报送工作信息、专报近40余篇。

二、主要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劳动保障年检2127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63.6%,(完成我盟任务的101.3%),主动监察用人单位4966户,涉及劳动者近10万人,主动监察覆盖率达100%;专职监察员人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2户,全年共受理举报案件338件,结案321件,结案率95.0%,其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65件,涉及农民4709人,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20万元;清退各种风险、抵押金214.34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531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233人;督促技术工种培训办理持证上岗人数1303人。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26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罚款4.76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并举。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故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在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夫,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依据国爱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

(二)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机制。目前,一些用人单位诚信度较差,也是引发劳动关系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的意识,今后我们要逐步推行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对用人单位诚信评价制度的施实,使企业达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源头治理。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先后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筑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我们要抓住国家加强法制建设这一有利时机,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会同劳动争议仲裁、工资等相关业务职能科室,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督促检查企业建立工资发放制度、缴纳工资保障金等用工源头上入手,完善各种制度,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以减少或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

(四)由于建筑行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刚起步,此项工作对各旗县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一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个别旗县市根本没有履行起监督管理的职责,一些用人单位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在着前边存入后边支取的现象,使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保障金应有的作用。

(五)一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员“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我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含科股室行政编制人员)原有69人,现从事监察工作的只有54人,流失率达21.7%,主要被抽、借调到机关其他业务部门,个别地区只能应付一些举报案件的查处,其他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

(六)2005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主要是:继续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扩面征徼、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监察工作。

(七)继续加大对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力度,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劳动保障范文篇5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确实是一个大进步、大丰收、大投入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仅取得了预期的目标,新增岗位61万,而且实现了近几年来失业率的第一次下降,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养老保险工作不仅完成了**年提出的“抓两头、促中间”的阶段性目标,而且其他保险的扩面力度也是近几年来最大的;同时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已经在全省各市县区全面实施,第一年我们全省就有139万失土农民纳入保障范围,而且近50万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这在全国也是首开先河;与此同时“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的三年目标提前到两年完成,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都在进一步推进。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在围绕大社保体系建设的前提下做好这几项工作以外,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监察、劳动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保障工作值得回顾,经验值得总结,成绩值得肯定。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认真制订劳动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年,劳动保障工作和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重要的一年、关键的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要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的目标和任务,要巩固本届政府前两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为“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为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今后三年的目标打好基础,为做好新一年的社会保障工作打好基础,意义非常重大。刚才吕省长已经讲得非常深刻和具体。前几天,吕省长在修改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要我们对今后三年,特别是新的一年要做的工作再进行推敲,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总的来说今后三年要构筑一个不同保障体系、不同保障水平的大社保体系。总体而言有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就业。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三个“基本”,即基本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城乡统筹机制;基本缓解困难群体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年的目标任务是:新增就业岗位52万,这是最低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测算,现在各方面加起来每年要超过100万人需要就业,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就业岗位的力度。培训工作,不仅要对在职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关键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要进行培训。“千万劳动力素质工程”很大一部分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培训。各地每年要计划,既要有量的目标又要有质的概念,要结合起来。

二是社会保险体系。通过三年努力,要实现三“基本”,基本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满足人民基本要求的,形成资金多元化、资金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水平要和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基本相适应,也就是这几年在收支相平衡的基础上有所增强;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可以初步解决。在定性的条件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扩面,每年都要有量的增长。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三个“基本”,一是通过三年的努力,以最低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包括养老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救助体系要基本建立;二是我们工作基本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三是基本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三个基本,我们首先要树立目标,每年在目标下有定量的要求,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吕省长讲话,给自己定位,确定三年的工作目标,并设立每一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自身的考核。

第二,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刚才,吕省长的讲话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提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贯彻“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高度,提高到了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转变职能、履行职责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工作、部门工作、业务工作,还是一个社会工作、政治工作、全体工作,要把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纳入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纳入到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当中去,纳入到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使我们的认识真正到位。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社会保障工作,思路决定了出路,也决定了我们整个制度的设计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浙江的省情,能否体现中国的特色、浙江的特点,使制度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城乡统筹的理念。城乡统筹的理念不能理解为城乡一样,而是对城乡统筹考虑、统筹兼顾的意思。我国国情决定城乡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不能马上消除。如何体现相互促进的理念,因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之间也是相互促进、互相保障的。就业是最根本的保障,就业解决了,从业人员就可以纳入到社会保险中去;反过来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就业和再就业,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劳动保障范文篇6

一、政治思想工作

深入学习并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以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机关和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觉悟意识。工作中遵纪守法、不怕苦、不嫌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完成本职的业务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业务工作

1:积极做好就业办公室开展的就业岗位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由于此项工作中全部要求网上操作,按要求我们每天都要上网信息和下载保存就业岗位信息。在10年的此项工作中我们积极努力多想多干,共动态信息和经验做法80多篇,下载就业岗位信息300多份,共积3000分,在街道排行榜中位列市第二,市第一。为市也为我们管委争得了荣誉。在下载完就业岗位信息后我们分别张贴在了娇格庄、湾子口、许家等大队的宣传栏上,切实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提供快捷准确的岗位信息服务。

2:全面做好城镇居民医疗的参保入保和缴费工作。从9月份开始我们召开了辖区内所有村的会计会议,并通知了辖区的三个小区(新世界、蓬达花园、蔚蓝彼岸相关负责人,经过多方宣传和主动电话联系,在我们的认真审核中至此共为177人分四批办理了入保手续。其中包括老年居民75人,少年儿童42人,成年居民60人。在这里面还包括10个残疾和低保享受优惠补助的人员。在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中我们一切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出发点做工作,耐心的讲解参保的条件、就医办法和各项医疗细则并及时有效率的收费、缴费。在拿到医疗证的第一时间里又及时发放到参保人手里。实实在在的为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3:做好辖区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采集工作。在工作中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相关用工需求,通过劳动99网上进行委托招聘,在用工的过程中首先与各村委主任和联络员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要,优先安排我辖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为辖区企业搞好劳力人员的推荐工作。

劳动保障范文篇7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以构建覆盖城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为目标,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模式,实现监察执法重心下移、监察执法过程前提。推进网格化和网络化工作模式,加快建立监察维权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建设,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河北省举报查处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制订《河北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资金投入力度,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

二、建立健全维权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和年度书面审查制度,依法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纠。以加强对侵害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基本权益严重的重点行业和中小型非公有制单位为监督检点,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监管的同时,突出对严重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处罚力度。着力建立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民工权益告示制度,在企业(工地)显著位置设置农民工权益告示牌,接受农民工监督;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单位限期定时报送工资支付书面材料,建立工资支付档案,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对曾经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按照一定比例预存工资保证金,专门用于垫付拖欠工资;全面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借助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应用软件,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信息档案,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实施分类监管。适时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和重大违法行为,增强用人单位法制意识,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威。

三、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针对存在的严重违法侵权行为,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时期的特点,组织开展“劳动用工百日执法检查”和“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5次专项行动。劳动用工检查分为整治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查处非法使用童工三个阶段。检查的重点是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最低工资、就业资格准入、非法使用童工情况。特别突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拒不执行最低工资以及非法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劳动用工备案、招用人员身份核查等基本劳动制度的落实。

劳动保障范文篇8

(一)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以服务劳动者、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转变,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平台,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二、充实基层力量,完善监管体系

(三)划分网格

各县(区)按照街道(乡镇)实际管辖区域划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确保每个用人单位都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管理覆盖之中。有条件的县(区)可以试点将网格划分到社区和村,进一步细化监管。社区以下原则不再划分网格。

(四)落实人员

每个网格要明确1名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负责。同时,每个网格应落实2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要进一步充实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并开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公益性岗位,配齐网格工作人员。

(五)建立协管机构。市本级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大队,各县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协管中队,由各级劳动监察机构直接管理。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队负责对协管员进行业务管理,协助劳动监察机构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另行增加行政、事业编制。

(六)建立市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和市、县(区)两级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市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和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合署办公,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全市劳动保障维权举报的受理、查处和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进行统一调度。县(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的建设工作由各县区组织实施。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设立劳动保障维权窗口。

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维权窗口)工作人员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内部调剂,不另行增加行政事业编制、人员。

三、建立用工信息数据库,搭建网络监控平台

(七)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民政、质量技术监督、统计等部门所掌握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等信息的基础上,由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深入到所辖网格内每个用人单位,以“一户一档”方式采集网格内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形成用人单位网格化管理数据库。

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数据要保证全面采集,客观反映,定期更新,加强数据比对和分析工作。

(八)开发监察管理系统,搭建网络监控平台

在建立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把用人单位、监察机构、监察案件管理等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与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社会保险等信息系统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在全市实现市、县、街道(乡镇)三级联网。

系统软件开发以软件外包形式,向有实力的软件研发公司招标。软件开发费用纳入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中统筹考虑。

四、突出重点要点,稳步扎实推进

(九)建立制度

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全市两网化管理考核考评制度、动态监控制度、信息采集制度、达标验收制度、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监察员工作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做到按级负责,狠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十)分步推进

1、准备阶段。在2009年11月10日前,制定各县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落实到位。

2、推进阶段。2009年11月底前完成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工作;2009年12月底之前完成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全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数据库。

3、实施阶段。2009年12月起,全面推进“两网化”管理。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全面履行监管职责,以网格为单位,对用人单位实施动态监管,监控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按照相关要求处理监察业务,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和指导。

4、验收阶段。2009年底,市政府对各县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结合年度工作要求,对工作开展情况综合评定,迎接国家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十一)提高认识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的行之有效监管手段,是深入贯彻“三法一条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两网化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维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十二)加强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市政府决定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以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统计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信息化办、市总工会为成员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十三)保障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安排必要的设施设备、工作经费以及网络开发、运行、维护费用,按照“网格、网络、监控平台建设、人员、经费”五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明确经费来源,保证经费落实。

(十四)明确职责。

1、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负责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的软件研发;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监控平台建设;负责建立指挥中心、维权中心、协管大队;负责组织对县(区)实施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

2、各县区人劳局职责。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负责落实专(兼)职监察人员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负责本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采集;负责建立本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数据库;负责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3、政府相关部门职责。根据工作要求,市、县(区)财政部门要安排好试点工作必要的经费;市、县(区)统计部门负责提供用人单位的基础数据;市、县(区)工商部门负责提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工商注册情况;市、县(区)人事部门负责提供机关法人、事业单位的登记情况;市、县(区)民政部门负责提供社团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情况、负责提供街道的分界线;市、县(区)税务部门负责提供全市用人单位税务登记情况;市、县(区)质监部门负责提供用人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市信息化办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网络化建设;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两网化管理工作。

劳动保障范文篇9

一、书面审查范围和管辖

书面审查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审查的重点是职工人数超过50人的各类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餐饮、娱乐、宾馆洗浴等企业(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书面审查管辖:按照《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规定,根据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和工商注册地,按属地、统筹、便民的原则进行辖区划分。各县按上述原则进行书面审查,市、区实行联动。对于辖区划分有争议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确定。

二、书面审查的内容

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的监察内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具体内容: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情况;劳动合同订立、备案、履行情况;集体合同签订、备案、履行情况;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情况;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三、书面审查的组织实施

为切实做好2012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市区实行两级联动,成立书面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领导小组从局政策法规、劳动监察、社会保险、就业人才等机构抽调人员组成书面审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书面审查的培训、审查、执法等日常实施工作。同时,邀请市、区工会参与。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抽调专人成立相应机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报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备案后,认真组织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15日-3月30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书面审查的重要意义、目的要求,以及书面审查工作进展情况、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单位的事迹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4月1日-4月30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组织好用人单位自查自纠工作,要求参加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自查,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并填写书面审查手册和相关表格,上报书面审查资料。

(三)审查和督察处理阶段(5月1日-6月15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省劳动年度审查暂行办法》和《省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暂行办法》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对各单位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查,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需要查处的,依法立案查处。

(四)公布审查结果阶段(6月16日-6月25日)。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按照《省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暂行办法》的要求,将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评价的结果在当地劳动力市场公告,同时通过政府网站或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五)总结上报阶段(6月30日前)。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对书面审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同时做好书面审查情况统计汇总工作,总结材料和申报省诚信示范单位名单报市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方案。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切实加强对书面审查工作的领导,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扩大书面审查覆盖面,尽可能把书面审查范围覆盖到辖区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防止走过场、搞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工商、地税和企业家联合会的联系,摸清用人单位底数。

(二)结合“两网化”管理开展工作。各县区要加快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作用,要把书面审查工作与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相结合,统筹推进,按区域网格采集用人单位信息。

(三)严格审查标准,注重审查质量。各县区要督促用人单位主动接受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审查,严格审查标准,严肃审查纪律。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用人单位审查中出现的问题,注重教育、帮助整改,做到审查一家,规范一家;对不按照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年审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劳动保障范文篇10

以和区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保障差异,提高农村的保障水平;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重点,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树立劳动保障队伍好学、团结、敬业、亲和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我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新增就业岗位,确保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3万个,其中非农就业6000人,城镇失业登记数控制在市政府规定14430个以内。

2、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其中本区户籍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

3、自主开发30个青年就业实习基地,实习人数达到2000人。

4、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800户,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转制为企业40户。

5、进一步加大“镇保”推进力度,年内争取全面完成原镇、村办改制企业由“农保”向“镇保”的转移工作,“镇保”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

6、逐步提高征地养老人员养老生活费标准,适当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费补贴,减轻征地养老人员高额医药费负担。

7、进一步扩大“综保”覆盖面,“综保”参保人数38万,月均参保人数33.93万。

8、推进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促进就业方面:

1、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细化和推进“双困”人员就业援助、非农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招商引资与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强化就业政策的绩效评估;进一步深化新增就业岗位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2、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建成区域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提高就业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成职业介绍分中心浦江职介所,加强“世博”动迁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职业指导“进社区、进学校”工作,扩大职业指导范围,提高职业指导质量。

3、培育创业氛围,推进以创业促进就业。

制订和落实适合我区特点和促进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创业难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专家志愿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开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开业指导和融资贷款服务。

4、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以培训促进就业。

完善我区的职业培训网络化建设,开发适合我区产业结构特点、劳动者需求的培训项目,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针对青年失业群体,开发青年就业实习基地。推进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用工单位“下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订单式培训,使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紧密联系。

社会保障方面:

1、梳理和分析社会保障历年遗留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注重了解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梳理社会保障遗留问题,重点解决本区部分“农转非”人员的“纳保”问题;研究分析市级涵养林、片林、吴泾化工区环保项目等征用地人员的社会保障“纳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2、建立农民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规范农保基金和征地养老资金的征缴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保值;探索建立农民和征地养老人员养老金的合理增长机制,重点提高高龄无保障、低保障老人的保障待遇;建立征地养老人员高额医药费的减负机制,提高征地养老人员的生活水平。

3、进一步推进“农保”向“镇保”转移工作,提高农民社会保险层次。

继续做好征地农转非的审核申报工作,尤其是要积极配合做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发过程中农民的落实保障工作;深化镇村改制企业从“农保”转入“镇保”的政策宣传和推进工作,研究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确保该项工作的稳妥平稳;开展农保区级统筹方案的调研,设想于年起将务农人员的养老保险建立全区统一的征缴和发放标准,切实提高农副业从业人员的保障水平。

4、进一步做好“综保”扩覆工作,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针对本区来沪从人员的不断增加的现状,进一步加大“综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资金的征缴力度,维护来沪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拓展“综保”卡的服务功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服务。

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

1、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积极实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深入社区和企业举办现场咨询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意识;进一步加大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的执法监察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力争实现我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探索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机制。

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社区进企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坚决查处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从重打击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通过实施分片集中监察以及开展专项整治等行动,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研究制订诚信企业的评定标准和激励政策,提升用工单位的劳动保障责任意识。

3、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加强对企业改制转制、动迁、裁员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动态的跟踪和指导,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争议;创新劳动仲裁机构的运作机制,提高仲裁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推广区、镇、村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关系调解力度。

4、深化劳动力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积极推行劳动力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一口受理”模式;建立行政执法事务部门内部抄报和外部通报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理劳动用工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责任制,稳妥处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及时预防和化解突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队伍建设方面:

1、深化政风行风和行政效能建设,争创文明行业。

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系统“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昂扬满腔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政风行风建设和督查并重,开展服务质量跟踪调查,加大对典型情况的通报力度和对查实问题的处理力度,努力形成政风行风、行政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努力争创文明行业。

2、深入开展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加强劳动保障工作的理论研究工作,营造干部队伍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干部队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健康发展;着眼于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整合局系统人力资源;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就业援助员、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保障队伍形象。

3、进一步健全法制机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通过业务素质考核等措施,推动劳动保障系统业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认真做好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工作;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宣传实效。

四、项目与课题

(一)项目化推进工作

1、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建成区、镇、村(居委)三级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2、加强“世博”动迁居民的就业服务,建成浦江镇职业介绍所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浦江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和质量,创建本区青年实习基地

牵头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

主要配合部门:就促中心、就业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4、规范企业参保形式,推进农村改制转制企业由“农保”向“镇保”的转移

牵头部门:社会保障科

主要配合部门:农保中心、各镇农保所

5、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劳动合同信息动态管理机制

牵头部门:区劳动仲裁委办公室(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各镇、街道、莘庄区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6、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推行区、镇、村劳动争议三级调解网络建设

牵头部门:区劳动仲裁委办公室(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主要配合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7、增强企业用工诚信意识,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机制

牵头部门:局监察科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和仲裁科、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8、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分级分段责任制的实施

牵头部门:法制办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9、加强农民工的服务,综保卡试行健康体检项目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

(二)调研课题

1、虹桥交通枢纽地区征地农民就业状况的调研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社会保障科、华漕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龙柏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

2、区就业援助员队伍状况调研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3、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结合状况的调研

牵头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

主要配合部门:就促中心、就业科

4、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5、进一步拓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渠道,就业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调研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

主要配合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6、深化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情况、分类指导情况的评估机制的调研

牵头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主要配合部门:监察科、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7、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工工伤认定的信息化建设的调研

牵头部门:法制办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8、探索建立法制部门提前介入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程序的机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