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现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7:05

就业现状

就业现状范文篇1

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学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法学教育规模激增,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高校法学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以几倍的数量来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在我国2100多所普通高校中,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近1400所,超过高校总数的60%,其中理工科院校有173所。从20世纪90年展至今,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从理论上讲,法学专业的扩招导致的人才高供给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背景对人才的高需求应该是不谋而合,而不是无缘吻合的。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背景下,无论是法治建设还是法学教育,其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也不能否认的。然而,在盲目扩招的情况下,大家都忽略了法学专业本身是一个精英专业,这是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需要去为社会矛盾做出裁决与协调的专业。大部分高校对此却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方面出了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上存在缺陷。所以,法律人的精英本质与大规模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法学毕业生产上的矛盾结果就是现在社会整体大环境都不看好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法学学生的就业状况持消极态度。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并不失时机地认准中国法治发展的当下特征与未来走势,并引导学校和学生转变思路,真正契入中国法治发展潮流,实现法治改革与就业问题同步解决的双重效果。近年来我国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为我国的法治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也对法治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治国方略给法学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创新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新时期社会的使命。

二、法学专业就业现状

在国内,法学就业率自2002年起就低于全国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水平,2005年甚至滑至末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就美国来说,他们的人口总数仅占全世界的5%,律师总数却占全世界的35%。我国一个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律师总数却只是全世界的7%。中国如欲达到西方的法学人才的普及率,预计到2020年,以我国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律师数将增加到3人计算,我国律师行业从业人数的增量在这几年内平均将达到每年2.9万人。同时,为了缓解基层法治人才匮乏,我国基层法院一年需要增加1.9万个在一线审判岗位的法官;我国基层检察院需要安排1万多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法科毕业生充实基层检察官队伍。就当前每年毕业的法学专业人数与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存量以及按照各国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比例来看,远未达到应当具有的需求总量。十八大以来,国家全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这是对法学专业的一个大转折,新起点。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对法治的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法治的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中对法治的前所未有的重视,更是中央全会首次对法治重大问题专门作出决定,将全面小康与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依法治国紧紧相关联。我国正处在国家大力发展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健全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法学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法治大环境。

三、应对措施

(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提高法学专业就业率的应对措施。1.深化特色学科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不同于普通院校法学院,要确立理工院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更加趋于复杂化、多元化。法律法规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很多工程技术类规范,还包含很多新兴领域内规范,头绪众多,空间很大。华水法学院应当以水法水行政特色为依托,关注中国水利事业新时代背景下的转变,深化水法领域的研究,服务于水利法治化的实践,培养专业“水法”法律人。再有,依托得天独厚的理工科特色,和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等联合教学,深入研究互联网侵权、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等这些新兴领域的瓶颈问题,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迎合市场需求。2.建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基于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念,“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结合”理念,根据不同基地单位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单位。不仅重视通过法院等司法部门培养学生通用法律职业能力,更为重视通过具有理工学科特色机构培养学生在特色学科领域实践能力。例如,知识产权法院、经济法庭、环保巡回法庭等。3.改进与创新四年制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应着重研究培养目标,分析并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目标多样化、分流培养的特色。根据本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必修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准备进一步或研究生深造的学生,可以选择理论型的选修模块;准备就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应用型选修课程模块,应用型模块下又可以根据各个学科划分为多种子模块,例如环境法模块、水法模块、知识产权法模块、公益诉讼模块、计算机侵权模块等等。(二)学生个人促进就业的应对措施。1.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学生应加强热点知识学习,努力成为复合型法学人才。在今天,具有多种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和部门所急需的。当代社会对法学人才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精通法律,单位更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法律、英语、经济、计算机的全面结合。2.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法律人,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面对复杂的法律关系、日益完善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时,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法条和诉讼程序,而且要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和法律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提出法律应当是什么,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再有“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职业的生命也是如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职业基本职能。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冷静分析现状,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面向“基层法治”“西部法治”的就业理念。目前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对法律人才需求量大。“基层法治”包括:“基层政法”,特指基层政法委、党委与政府组织;“基层司法”,包括区县级公、检、法、司四大机关;“基层法务”,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行各业。2016年6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创新机制吸引法律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培养专业化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了解国家的政策,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

[2]郝耀武.法律全球结构下的法学实践教学创新[J].绥化学院学报,2006(6):152-154.

[3]李祖平.法学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J].前沿,2005(4):121-123.

就业现状范文篇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非凡是**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20**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1.2%,在外就业的时间平均高达8.9个月,其中半年以上的占73.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10个月以上的常年性外出人数达到57.8%。20**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4.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比例为40.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没有找到工作的占总数的4.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性有所增强

20**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占56.8%,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由市场中介组织外出的占14.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由用人单位直接招聘外出的占11.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靠自己碰运气外出打工的占17.5%,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非凡是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实行订单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一些地方还在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创立了“龙哥龙妹”、“重庆师傅”等劳务品牌。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放慢。农民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减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打工收入为375.7元,占15.9%,比上年增加41.1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6.4%。20**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39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6%;比上年增加52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6.6%。

(二)调整了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

1978—20**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份额从70.5%下降到49.1%,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非凡是199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就业比重迅速上升。1998—20**年,农业劳动力从32626万人减少到31260万人,减少1366万人,年均减少273万人。1978—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1%下降到15.2%;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84.2%下降到33.5%,第二产业比重由14.3%上升到51.7%,第三产业比重由1.5%上升到14.9%。

(三)推动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0.6%上升到17.9%,城镇化率年均上升仅0.27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年城镇化率上升到41.8%以上,基本上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不仅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20**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4.7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2.94%和32.28%。

(四)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目前,大中型城市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进城农民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一)社会的熟悉发生了明显改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于城乡治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对农民工进城缺少必要的思想和物质预备,治理和服务跟不上,给铁路运输、城市治理、生活品供给和服务带来了压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农民工流动称之为“民工潮”,认为城市治理、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是由进城务工农民造成的,称为“盲流”。随着我国城乡治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非凡是20**年的中心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

(二)国家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较长时期内,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的是以堵为主的政策,制定了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措施。1989年3月,为了减轻“民工潮”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90年4月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严格治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1994年11月,劳动部对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实行“证卡”治理,以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凡是20**年1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做好2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治理,搞好服务”十六字方针。20**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治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号),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治理和服务工作的熟悉,并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加强对农民工的治理。

(三)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近几年,农民工权益保障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年4月,国务院以375号令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从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20**年6月,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治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问题,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94号),提出自20**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据统计,到20**年底,全国已偿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331亿元,占各地上报拖欠总额的98.4%,其中偿还20**年拖欠款99.7%。

(四)政府将提高农民工素质摆到重要位置

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制定的《20**—2**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中心和地方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农业部等部门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年中心财政拿出2.5亿元资金,对2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非农技能培训给予补助。

(五)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了对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而且也是事故多发的煤矿、建筑、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治理整顿,对农民工开展安全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建立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改善了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条件。用工企业也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从事矿山、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上岗前必须依法接受培训。

(六)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治理服务得到提高

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治理和服务,一些输入地政府还将农民工治理经费纳入当地财政支出,统筹农民工治理和当地城镇居民治理,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宽松的环境。20**年3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治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提出,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年11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计价格[20**]2220号)中明确指出,除证书工本费外,暂住费、暂住(流动)人口治理费、计划生育治理费、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治理服务费、外地(外省)建筑(施工)企业治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每证最高不得超过5元。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以下简称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农民工子女入公办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实行扶持政策,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可适当放宽,但教师任职资格、卫生、安全等标准不能降低。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治理,给予积极指导,帮助完善办学条件,逐步规范办学。流入地政府要专门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20**年3月,财政部决定,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四、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但是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在对农民工的证卡治理和收费上,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在实行证卡治理,搭车收费和变相收费,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仍存在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比例限制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一些输入地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上,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总体看还比较差,农民工还不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内容中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对用人单位规定的权利多、义务少,属于不平等合同。一些合同甚至是单向约束合同,即只约束农民工,对用人单位没有约束,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享受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

(五)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治理严重缺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把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治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还不能完全地把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地域分布及转移就业的方向等。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

(六)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统计监测表明,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为14%。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目前已达到1.5亿人,而且每年还以600万人的速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往往处于买方市场。在技能素质低和供给总量大的双重制约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就业,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非凡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去。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工的治理纳入到城市综合治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二)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基本思路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当前,要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为最终统一全国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从长期看,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准入、政府投入、劳动保护、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治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治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严禁变相收费和搭车收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专人负责,加大督查力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建议中心3年内将“阳光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地方也要增加扶持力度,中心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要达到30亿。假如按照每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标准500元计算,每年培训人员可达600万人,基本可以对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培训券、直接补贴现金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五)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治理和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治理,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农民工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因与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输出地政府和农村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生活等各项权利。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当前要抓紧建立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保险。对于养老、失业保险,国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各地要对农民工建立个人社会保险账户,鼓励建立综合性保险。不能用农民工保险资金弥补城镇保险金的不足。

就业现状范文篇3

(一)两地显示出的共同点。

1.对一些根本的社会保证准则,两地的劳动者都有必然的调查,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然则关于那些不经常见的准则两地劳动者大都不晓得,比方企业年金、工伤保险等。

2.在与被调查对象的攀谈中,我调查到他们对国家实施的社会保证准则十分支撑,但关于分歧行业、分歧类型居民之间社会保证的差距以为是不公道的。

3.大多都被调查对象关于本人单位或小我所交纳的各类保险的详细金额不调查,他们大都不晓得单位为他们交了几多金额的保险,也不晓得本人今后可以取得几多保证金。

(二)两地的区别也很分明。

1.的劳动者文明程度遍及较高,而的劳动者文明程度较低。5份农民工的问卷均在完成文明程度处于中专——大专之间,而3份下岗赋闲人员的问卷在完成文明程度处于小学——高中之间。的被调查者均是自立完成的调查问卷,而在有几个被调查者则是由调查员采用拜访式调查。

2.的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证程度高于的劳动者。表现了地区差别及经济发展程度差别。的最低工资规范为1200/月,的最低工资规范为600左右/月。

3.的社区更兴旺,配套服务设备更完善。在的社区,普通有老年人协会、民事调停小组、物业治理团队、居民活动室、健身器材和设备等;而在,普通仅有居委会或村委会,使得居民的休闲生活很穷困。

(三)在调查进程中,我还发现分歧的劳动群体之间在享用社会保证方面和劳动就业方面以及对统一问题的观点上存在区别。

1.农民工群体在当今中国还属于一个非凡群体,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证准则还很不完善,他们既不克不及与城市职工、居民享用一致的社会保证,又不克不及向乡村居民一样取得保证。大多都农民工的工作情况也很不不变,这在很大水平上制约着农民工群体参加社保,他们的权益也很可贵到维护。我还发现重生代农民工的权益维护认识有所加强,也乐于参与各类社会保险,在找工作时追求“五险一金”。

2.我所接触的几位下岗职工当前的生活形态并欠好,有拿低保的,有无业在家的,也有等着到岁数后领取养老金的。总之,他们介于40—50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担负重,但收入有限,他们的生活情况令人担忧。

3.分歧行业之间差异较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高、收入高,而别的一些中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大多不克不及知足其生活需求。因而,大多都被调查者以为社会保证准则存在着不公道,但愿相关政策能有所改良。

(四)经过此次调查,我对中国的社会保证准则有了必然的调查,针对换查进程中发现的问题,我想提出一些建议,固然不成熟,但我照样想表达本人的观点。

1.社会保证准则被视为扩内需、促增进和改变增进方法的一个“长期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国的社保准则需扩展掩盖面、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准则的鼓励机制,加强准则的通明性、可行性和不变性。

2.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准则和城乡低保准则的力度,完善养老保险准则,使社会成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更多社会成员参加个中。

3.遵照公道、公理、共享的新价值观,将很多被排挤在准则之外的就业人口和乡村人口归入社会保证系统。统筹分歧就业人口、统筹城乡居民才干到达公道、公理、共享。

4.在社会保证准则准则建立进程中,县政府和用人单位应承当更多的责任,如许才更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根本生活,更有利于维护单位的不变、发明更高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维护社会不变、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就业现状范文篇4

一、实施对象

1、我区有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

2、城镇各类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

3、外省、市进入我区的农村劳动力。

二、目标任务

1、组织本区及外地进入我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

2、组织城镇各类单位就业转失业人员转岗转业培训330人。

三、培训方式

1、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或联合相关部门(机构)共同开展且按项目运作的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2、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对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3、由用人单位组织吸纳在本企业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且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4、培训采取理论集中授课,分组入厂实习,讲课与分组自学等形式相结合。

四、培训时间安排

1、年8月上旬前完成对各个申请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考核认定;

2、年8月中旬前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定点培训机构;

3、年8月中旬至年12月10日,在全区同时开展培训。

五、工作措施

1、要提高思想认识。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列入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培训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就业、稳定就业、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明确目标任务,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2、要把好培训关口。要做好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教师、场地和各项培训前的准备和管理工作,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协调,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3、要强化监督检查。要不定时联合组织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组织和培训情况进行交叉抽查和指导,并在培训结束时,组织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4、要严格证书制度。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就业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格考核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就业现状范文篇5

一、全县人口和就业形势良好

(一)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继续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生产方式转变。年,全县总人口为63.85万人,与年相比增加0.86万人,年均增长0.19%。全县出生人口5220人,出生率8.54‰,比年下降了0.3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196人,死亡率为3.59‰,比年相比下降了2.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人口3024人,自然增长率为4.95‰,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6年以来基本控制在5‰以内。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但人口负担处于较轻时期。年,全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3%,年上升到9.2%。县老龄化步伐加快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得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加大;二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儿童少年组人口减少,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应的儿童人口系数下降,从而推动老龄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虽然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但生育率下降带来的较低的少儿抚养比例,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人口红利期”。调查数据显示,年全县人口总抚养比为43.2%,年降至26.3%。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县城“南延西扩、发展新区”建设,稳步推进等中心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增强了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纳能力,促进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年,全县城市化率达33.25%,比年相比提高7.8个百分点。

(四)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就业格局保持稳定。近年来,全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援助的办法和措施,制订并逐步落实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五年来,全县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引导和帮助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全县就业格局基本稳定。

(五)就业总量稳步增长,非公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年,全县从业人员为35.02万人,比年增长8.5%,其中,非产业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达56.33%,比年上升7.5个百分点。我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总量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年,全县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达18.2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2.1%,比年增加了8.5万人,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全县人口和就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制约人口承载量的诸多资源性因素当中,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刚性更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警戒线。年,全县耕地面积为2850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为0.045公顷/人(0.68亩/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低于联合国设定的人均0.053公顷的警戒线。

(二)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经济社会的压力。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县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得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抚养负担,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了挑战。当前,特别是农村的社会养老能力还比较弱,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但是,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压力。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逐年增大。

(三)就业结构的转变有待于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年的56.57%下降到年的42.75%,下降13.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稳步上升,从年的17.68%提高到年的26.64%,提高8.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攀升,由年的25.75%上升到年的30.61%,提高4.86个百分点。年以来,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年的28.52%下降到年的17.2%,下降11.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由年的31.3%提高到年的51.6%,提高2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由年的40.2%下降到年的31.2%,下降9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拓展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具有很大潜力。

三、对策

就业现状范文篇6

一、灵活就业人员的现状

我国的灵活多样就业形式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因:一是当时传统的就业模式已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已无力单纯依靠国有和集体企业安置数以千万计的城市新成长劳动力和返城知青,“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应运而生,大批就业者走上自谋职业的道路;二是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的兴起也是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就业观念变革的结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为应付瞬息万变的产品市场,随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企业也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灵活用工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流通业、生活服务业、保险业的兴起,客观上需要采用不同于传统加工制造业的灵活的用工方式。此外,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极大地促进了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的兴起和发展。我市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就业群体。

灵活就业就是指在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而且,这一就业群体会随着全市企业改革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实现正规就业的人员会大量从事到灵活就业队伍中来。据统计,20*年到20*年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分别为38.3万人、36.3万人和35.2万人;20*年到20*年全市私营个体等非正规就业人数分别为11.2万人、23.6万人和29.6万人。相比较可以看出,全市的就业形式已经出现城镇单位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而个体私营企业中非正规灵活就业人员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数占城镇其他劳动力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劳务性、承包性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60988人的30.7%。最近,我们对主城区灵活就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就业状况是不稳定、不充分和没有完全参加社会保险的。其现状是:

1、无固定劳动关系。灵活就业的人员从事就业的范围广泛,但各类用人单位都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自我经营就业的也没有领取营业执照。下岗职工还与原单位保留着劳动关系。

2、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在与灵活就业人员座谈时,他们一致反映劳动收入低,如给人卖服装、餐厅、家政服务等每月收入300元左右,有供养老人、抚养孩子上学的生活就很困难。

3、低收入家庭的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无力参加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调查中,我们了解了部分双下岗、双失业或有病人、单亲等生活负担较重的家庭,他们靠打工维持生活,有的还得靠低保、靠下岗生活费来维持家庭生活,有的失业人员勉强缴纳养老保险费;有的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只好中断缴费;想参加“医保”也没有能力。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对自己今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十分担忧。

4、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职工在40岁左右,男职工在50岁左右)、文化偏低(基本上是期间的初高中生)、普遍技能单一,实现正规就业确实很困难。

5、灵活就业人员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他们反映:下岗时间长,再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家人不理解,生活压力大,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6、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滞后。对灵活性就业人员,目前只限于不规范的统计和新出台的对“4*0”就业困难对象的社保补贴,而对整个群体的管理、服务、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制约,是劳动之法的缺位。

调查显示,我市的灵活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大中型企业中的灵活就业形式

目前我市大中型企业所采用的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即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承包工、派遣工、小时工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有企业、劳动部门或社区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将下岗失业人员有组织地派往这些企业—劳务派遣;另一类是企业直接面向社会招用的临时工、劳务工、季节工等,企业与受雇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2)依托“劳动组织”的就业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组织”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下岗、失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其特点是: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扶持;二是公益性劳动组织或安置型劳动组织。这类组织是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由地方政府扶持开办,通过在社区开展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等公益性劳动,帮助从业人员获得基本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三是劳务派遣型的劳动组织。即通过这些劳动组织将下岗失业人员派遣到大中型企业或其他部门和单位就业。

(3)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就业

这类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由于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差,而且也没有社会保险,在这些企业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流动性极大,在这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大多将此工作当作应急措施或打零工,处于边缘就业状态,一有机会就会“跳槽”。劳动关系极不稳定。

(4)自我经营就业

这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专业素质较低,在自己的居住地或早市、夜市摆摊等自我经营就业,收入极不稳定。

二、灵活就业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如用工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费统筹,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公有制企业在临时用工方面也存在着随意性;劳动者个人自主就业,如靠做小生意、小修理、小饭桌、摆地摊和家政服务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的。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机构也只是对其中的失业人员提供个人档案托管和代办社会保险缴费服务工作,对这种形式就业的下岗职工只能任其存在,自由发展,这就是社会上存在的隐性就业。而我们却无章管理,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难,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被动。一是吸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用工不规范的原因,导致了国家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不了。如:从20*年国家开始对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执行的减免税费政策,就因为这类企业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享受不了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导致了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难;二是因为一些用人单位用工不申报,不规范也给下岗失业人员隐形就业留有了空间;三是用工单位的空岗信息和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不进入公共劳动力市场,也给公共就业服务造成工作被动。四是下岗失业人员个人在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从事了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灵活就业)后,没有任何政策扶持而劳动保障部门除了主动进行就业情况统计外,没有管理办法。

2、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与否只能由自己承担。据统计,截至8月底,失业人员在市劳动力市场档案托管的有9457人,仅占下岗失业人员灵活性就业人员的50.6%,其中:个人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有9165人,参加或接续医疗保险有5613人,分别占档案托管人员的96.9%和59.4%。这一统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受利益的驱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承担用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职工无奈自己缴费;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个人只好中断养老保险缴费关系,有的参加不起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另外下岗职工因与原企业保留着劳动关系,就不就业都等原企业给缴纳社会保险费。

3、对灵活就业人员缺乏扶持和管理。在20*年以前,我们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只是通过20*年以来全市建立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站,将他们纳入了就业统计,而国家和省市没有相应的就业管理规定。建立的就业服务也只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个人档案托管和代缴社会保险费业务。主要原因:一是各类用人员单位不愿意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现正规就业;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职能刚开始向社区延伸,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滞后,社区就业管理缺乏工作经验,而且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都没有制度性保证,也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对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自主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也导致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无法对其进行就业管理。

三、解决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加强和改进公共管理

既然灵活就业已发展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形式之一,国家就应当确立灵活就业的法律地位,为劳动者灵活就业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和稳定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劳动关系,提供政策扶持,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辟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1、尽快制定和出台旨在保护,扶持灵活性就业人员合格权益使其发展的法律、法规,使灵活性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用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规范和维护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基础和前提,也是劳动关系双方履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契约。对此,因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各类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自觉性;二是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劳动保障执法检查活动,对非法用工行为依法纠正查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以增强灵活就业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3、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劳务派遣工作,不断探索组织起来就业的路子。如社区卫生保洁、家政服务、小商品配送、托老托幼、水暖家电小修理等适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类就业组织,使零散就业组织化、隐性就业显性化、灵活就业稳定化。目前的工作,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社区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二是要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促进各种灵活多样就业组织新机制;三是要加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化建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拓宽就业渠道。

4、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积极扶持创业带头人,促进社区就业。要结合城市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鼓励社区各类服务业、加工业等大力发展,特别是要鼓励社区内有创业能的人,积极开展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营造条件,解决困难,符合条件的一定要落实好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帮助鼓励他们直至创业成功。

5、政府应取消对灵活自主就业人员的一切行政收费,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就业,为他们从事小修理、小摊点、小服务等提供规范的指导性服务。

6、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的扶持政策。为稳定灵活就业,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是落实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扩大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的范围;二是加大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证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三是减免下岗失业灵活就业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水电、物业、取暖、就医和子女上学等费用,并落实到人到户。

就业现状范文篇7

电子商城附近进行了关于求职与就业的情况的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行人、顾客和一些商场的工作人员。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暑期实践小组于年月日。不仅掌握了很多有关求职与就业方面的资料和知识,而且感受到工作的辛苦、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一.调查目的

1.解人们对工作的要求和满意度。

2.解人们选择工作时的价值取向。

3.解人们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二.调查方式

获取其对于求职、待遇、工作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共发放问卷98份,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解。回收有效问卷96份。

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调查对象的分析

其中在1825年龄层的占%2635年龄层的占14%所有被调查者中。

有35.4%人期望获得1000--2500元的月薪,年轻人成为了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调查中。29%被调查者对2500--3500元的月薪认为满意,21%被调查者希望得到3500--5000元的报酬。由此可以看出在被调查者当中,多劳多得、勤俭节约意识较强,对工作待遇问题有自己的原则与追求。由于调查地点的选择,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文化水平比较高,有75%被调查者掌握英语,有一人掌握英、法、俄,三种语言;三人掌握第二外语。值得注意的调查中仅占被调查总人数5%左右的中年人(36周岁以上)基本都是毕业以后通过学校分配获得工作,现在拥有3500----5000元的月收入,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教育改革和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关于就业等问题的分析

这说明大部分留京工作的毕业生都是短期内找到工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趋向,即尽快找到工作(这和外地人在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有关),首先值得一提的有高达九成的被调查者在4个月内找到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想留京发展就要尽快站稳脚跟。

被调查者在回答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时,整个调查中。有28%人表示乐观、有45%觉得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困难,有14%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前景令人担忧,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已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但也没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艰难,要有好工作还得自己多努力啊。调查中还发现,愿意在私人企业工作的人占29%位居第一,其次是外企占到27.1%国企以21%位居第三,政府机关以10%居于第四位。以往的铁饭碗”思想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没了踪迹,取而代之的多劳多得、能者多得。关于工作后所学专业的应用情况,83%被调查者认为用得到所学的知识。其中15%被调查者从事其本专业工作,68%人表示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相当一部分专业知识。所以学好专业知识和起到基础作用的公共课都非常有必要。

有近四成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待遇不满,调查显示在工作的待遇问题上。而仅有12%人对现在工作待遇表示满意,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满意,看来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从这些数据能看得出,当代大学生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眼高手低,从基层干起以是一种共识。调查还显示,选择工作时,58%被调查者以个人喜好作为第一参考,18%人选择待遇较好的工作岗位,18%人更倾向轻松的工作环境。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希望找到一份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样才会长久,干劲也更足,但如此感性的选择也有其弊端,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将能力运用到所需要岗位,其中的轻重还得多权衡权衡。毕竟盲目求职是无法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站住脚的

就业现状范文篇8

1.1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行业范围、地点、性质和领域。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够留在机会较多的一线城市,这将拉大城乡发展的差距,导致小城市及乡镇经济发展将更迟缓。就职意向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就职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而民营企业却面临着招不到人的窘境,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1.2就业动态性亟待提高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太乐意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一毕业出来,他们异想天开地以为很容易找到高薪职业。但众所周知,由于毕业生一出来社会,便会因技术含量不高,实操能力差而不得不低头弯腰地接受了低工资待遇的现状。等到一两年后,当他们经济独立、能力独立和人格独立的时候,也即是等到学成技术之后,他们才有能力跳槽到工资待遇、发展前景更好的公司。在面对如此的客观现状,他们是经过反复尝试和反思,才不得不接受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

1.3创业意识仍需加强

随着就业形势严峻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岗位紧缺的威胁。而自主创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不仅为国家和社会解决了就业岗位紧缺的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前进。虽然与“先就业后择业”的传统就业相比,创业对于乳臭未干的大学生无疑是难上加难,因为创业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多关注、引导和灌输学生自主创业思想,加强他们创业意识,使这个思想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

2.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

2.1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会受到社会经济运行、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自己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就业能力又是影响其就业创业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辅导员要转变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增强创业教育。通常,创业教育要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人的发展。通过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提升就业能力。此外,要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首先要引导他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使他们能够扎根基层、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次要转变到他们传统就业观念,灵活就业,使“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广而纳之;再次培养他们树立高尚情操,努力做到“做一行,爱一行”;最后辅导员要将创业精神和意识作为保证就业创业质量的重点。

2.2引导树立创业观念,积极营造创业氛围

到目前为止,毕业出来创业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甚少。辅导员平时要多引导他们树立创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创业不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而且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最好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学到的知识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辅导员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通过鼓励和引导他们的就业观念,加大历届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的宣传,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会创业,人人能创业”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自我和社会的价值,增加其创业激情,增强其创业信心。

2.3推动社会实践,感受创业体验

就业现状范文篇9

高等职业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一般指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大学中的视觉传达设计、电脑艺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也包括艺术类大学中的成教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装潢设计专业。近几年来,由于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继广东之后一个新的商业经济中心,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广告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服务行业缺乏人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怪象。导致这一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不能满足“上岗即工作”的基本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反映,他们很需要大学毕业生,但是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离他们的用人要求相差很远。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招聘时,希望新进人员有实际工作能力,最好能够马上上手,最好有一些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是企业招聘人才中始终排在第一位的,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居其次,第三才是专业理论知识。企业抱怨招不到毕业生,毕业生抱怨用人单位要求具备工作经验,要求过高。这充分说明,毕业生就业“技能与经验”缺失,也就是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以上信息提醒笔者及时把握就业动向,认识当前形势,及时调整专业教学的发展策略,是培养更多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头等大事。

二、毕业生实习与就业跟踪调查

(一)对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意向的跟踪调查

笔者对2014、2015两届本校广告设计毕业生实习与就业进行跟踪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渠道、就业导向、毕业去向等方面。两届学生的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1.重待遇

对工资待遇的期望是无可厚非的,每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都希望有较好的薪酬,满足对生活的基本要求。6月份的就业调查表明,88%的广告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包括“自己创业”已经找到工作单位,毕业生在毕业季基本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应该属于“较好”。其中对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35%,“不满意”的占14%,“无所谓”的占39%;有12%的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中包括“有未获得毕业证书”的学生与正在进行“专接本”深造学习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小部分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他们正在进一步深造,提高学历,更是在等待一个更为优越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尚处于变化中的群体,其中部分学生是各方面素质比较优秀的学生。

2.重利益

对工资收入期望较高。高职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把利益待遇放在第一位,没有首先考虑将来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照顾眼前利益,不顾未来专业特长可持续的趋向,同时还有现代年轻人的自私自利、自卑的表现,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就业。高职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福利待遇(45%)、工作生活环境(20%)、专长能力(18%)、工作性质(10%)、回老家就业和创业(7%)。高职大学近几年毕业生对于工作后福利待遇的要求,51%的毕业生工资收入的期望值是2500—3000元左右,32%的毕业生工资收入的期望值是1500—2000元,17%的毕业生表示首先工作,等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很经验以再提要求,可见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有眼高不务实的现象,其工资收入的期望值几乎都等同于中等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当年收入的平均值来看,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广告设计制作的毕业生在长江三角地区城市就业的,他们的工资收入待遇一般要高于平均水平,达到2500元以上。

3.重享受

多集中在长江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对于就业“首选就业地”这一问题,有74%的高职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苏州、无锡、南通,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上海、杭州、常州等地区。选择返乡,或到落后地区就业、创业的高职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低于5%。可见,大学生择业地点趋于集中,主要多集中在长江三角地区的大城市,这些城市是高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不仅能够为高职大学毕业生提供较多的机会,而且能给高职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这些一直是学生“享受愿望”的第一选择。

(二)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目标企业跟踪调查

在对毕业生实习与就业进行跟踪调查的同时,对江苏省南通、苏州、太仓、无锡、常州、扬州和上海、浙江等地区广告设计就业的毕业生的单位进行座谈会和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调研内容涉及毕业生思想品德、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企业一致认为近几年就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对待工作诚实,对公司诚实。部分优秀毕业生积极寻求提高自身。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工作仅仅是当作一种职业,没有事业心,缺少敬业。思想品德方面,毕业生基本都诚实坦诚,对待工作诚实,对公司诚实,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出了问题和差错能够积极的寻求解决方式,诚实守信且遵纪守法。知识水平方面,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能够适应岗位,缺乏自学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业务能力方面,毕业生缺乏敏锐洞察市场,缺乏对市场信息获取、把握与加工利用能力,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很弱,没有危机感。工作业绩方面,有些组织能力,但不够敬业,大部分毕业生只将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没有看作事业,缺少创新思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般,只求完成任务,而不追求出色出彩。

三、针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教学改革措施

调研显示,处于一线的广告设计应用型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广告设计公司,专业设计制作型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从就业这层面考虑,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根本不成问题。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合理地开设和调整专业教学结构,遵循人才市场需求的办学原则,根据此次调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相应的调整。

(一)适应发展,拓展新内容

关注现代广告设计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通过与广告设计企业合作,组织调研、参观、竞赛和讲座等学习与教学形式。了解专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广告设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广告制作的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结合专业要求,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创新设计先进性的统一。如网络商业展示设计、网络商业广告设计、多媒体界面设计、DV微影像是近年广告设计的最新发展。

(二)建设企业型的实践、实习训练的“设计工场”

在学校与合作企业建设一个可以提供学生实践、实习训练的设计工场,通过具体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和业务让学生进入工作的状态,学生在这里不是单纯的学校学习,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实习,“设计工场”建设有设计部、制作部、业务部、后勤部,“设计工场”的管理、运行方式完全由合作企业操作,按照企业行业的标准要求管理、运行,学生被分配在“设计工场”的各个部门,学生在这里既是学生更是企业员工,不但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认真学习,还要执行合作企业的要求,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报酬和实践成绩,学生在这里完全享受企业员工的待遇,也接受来自企业的管理,实习结束企业结合实习情况给相应的实习证明。“设计工场”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制作广告的技术能力安排实习就业岗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特长,培养工作经验和工作兴趣,“设计工场”为学生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商业市场需要的、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式设计实践。“设计工场”采用灵活、实事的课程和项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按照“创新性、实用性”的原则,以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实现生产性教学实训,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四、结语

就业现状范文篇10

关键词: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职业生涯规划

商科涉及多种基础而重要的专业领域,如工商管理专业、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电子商业商务专业等。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商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益受到各方关注,就大学生自身而言,需要了解基本的就业现状及对策,以便未雨绸缪,更好地选择就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以下拟就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展开较为具体的探讨,冀对商科大学生有所助益。

一、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

1.三个基本的就业特征。第一,就业途径多但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这是当前阶段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说,除了少比例的商科大学生尝试自主创业之外,目前商科大学生主要通过线下和线上两条基本渠道寻找工作,前者包括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招聘,后者则主要为网上招聘,由于商科领域的专业相对较多,各行各业的企业亦数量众多,而多数企业通常都会采取上述三种途径招聘人才。但是,由于商科大学生数量庞大,市场整体状况下呈现供过于求,因之商科大学生所从事工作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第二,大体上说商科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且平均待遇水平偏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尤其在近些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大背景下,无数小微型民营企业亦纷纷涌现,这为商科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但也正因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企业的平均待遇水平相对偏低,通常情况下无法与国企、外企以及企事业单位相比拟,当然,这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待遇增长空间。第三,相对来说企业方面对商科大学生的总体认可度较高。调查显示,大多数商科大学生进入企业,初期主要是在基层岗位上发挥价值,而超过80%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做好自身工作,获得企业方较高的评价。原因主要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多数大学生都有着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快速提升,而商科领域的基层工作又往往不具有太大难度,同时,毕业生刚刚走入社会,新鲜感和责任心较强,工作上严谨认真,容易获得企业管理者的认可。2.两个基本的就业矛盾。第一,部分地区对商科大学生需求较小导致该地生源相对过剩。这类地区多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从表面来看,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商科大学生数量过多,供大于求,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地的人才应用观念和机制落后,尤其是人才管理部门对人才的挖掘、储备及使用意识欠缺,导致商科领域就业岗位不足。这一矛盾的存在,很多时候会造成一种而恶性循环,即促进商科大学生越来越流向就业岗位多的相对发达地区。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人才管理部门采取长期而有效措施。第二,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商科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不符。从宏观层面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对商科领域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但人才资源亦较丰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二是企业单位对商科人才层次的要求逐渐增高,有的企业甚至明确要求商科人才的学历必须在研究生以上。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商科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又是较高的,不仅希望获得好的薪资待遇,也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就业。于是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商科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之间就形成一种必然的矛盾,这一矛盾要求商科大学生应不断地增强自身就竞争力,从而获得自身满意的就业机会。以下就来较为具体地探讨商科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二、商科大学生就业对策

1.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对策分析部分论述的重点。目前来看,多数高校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列入了教学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对其引不起足够重视,达不到系统与科学的原则。切实地做好职业规划,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和意义,即确定最合理的人职匹配。所谓人职匹配,即指个人与职业及职业环境的匹配。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和能力特质,而独特的个性与能力总会有最合适的特定职业及环境,且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职业及环境,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即为实现合理的人职匹配。第二,商科大学生要通过有效评估对自身条件形成一个客观认知与合理定位,包括技能、兴趣、能力、性格、愿望、资源、短板等各个方面,从而明确自身的职业倾向,这是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通俗来讲,就是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等最为核心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职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征适合不同的职业,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倾向培养和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第三,要对就业市场有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尤其要掌握各种常规职业的机会、前景、成功条件等。对此,商科大学生可通过网络、实地考查等多种渠道搜集各种职业信息,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职位特点、用人单位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而后进行综合研判和筛选,从而为确定最合理的人职匹配奠定分析基础和提供便利条件。上一步是自身定位,这一步则为职业定位。第四,制定较为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并根据目标加以落实。明确职业定位后,即据此制定清晰的实施方案,其关键在于确立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通常是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在确立目标体系时,一般先要确定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则基于人生目标进行合理的阶梯性设置。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组成部分,最具体也最容易实现,对目标制定者的影响也最直接。长期目标是通过达到一个个短期目标来实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和坚持,其确定应立足现实,考虑长远,兼具指引性和落地性。2.在校期间努力提升自我。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商科大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不断的努力而持续提升自我是基础因素,更是必由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快速对商科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单位对人才的期望值不断增高。除了重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企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其品德修养、处世态度、责任感、上进心、刻苦精神等方面,商科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辅修、课外阅读、社团活动、校内外实践等多种途径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锻炼实践与社交能力,努力提升自我,增进综合素质,这时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商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即应结合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多参加一些实习工作,从而提前积累工作经验,从而日后正式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商科大学生在实习单位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的培训机会和进步空间,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丰富而深刻的工作体验,学到书本中、课堂上、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这时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总而言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更是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的熔炉。充实而精彩的校园生活是每一个有志于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的商科学子所应珍惜的。事实上,美好的大学时光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充分利用,不虚度、不荒废,使其成为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加油站和起跑线,待到发令枪响起,便能以自信的身姿、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包括基本的就业特征和就业矛盾,而后探讨了两点基本的就业对策,即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努力提升自我。事实上,商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并且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上也仅是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进行了简要探讨。对于商科大学生而言,还是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兼顾长远与当下,综合考虑,灵活选择,从而拥有一个精彩的职业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明贵,龚雅莉,唐恬.商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5,11(10).

[2]牛文博.商科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