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4:08:09

就业科

就业科范文篇1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以就业促进社会比较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1139”计划,即建立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创建1个县级创业型城市,实现3个就业率达90%以上(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0%以上;当年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0%以上;本地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具体目标:全市每年将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为3.2%以下。力争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人以上。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12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

就业科范文篇2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年来,我和大家一样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改造自已主观世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局党组的决定,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顾全大局,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认真履行副手职责,做到不越权,不越位,诚实谦虚,团结同志,关心集体,着力解决就业再就业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稳定湛江就业局势做出了贡献。

二、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抓好分管工作

党组分工,我是分管就业科、退管科和就业中心工作。一年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推动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克服金融危机对就业再就业带来的影响,主动作为,敢于负责,积极协调管理,指导科室、单位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经常和分管科室、单位研究工作,理清思路,制定方案,充分发挥和调动大家积极性,千方百计和力所能及地参与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分管科室和单位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上一年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在分管工作中,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1、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充分运用中央、省、市的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帮助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6月全市新增就业人数3.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5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就业,完成目标任务56%,就业困难群体就业0.2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52%,全力促进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的落实。

2、大力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定期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大型专场招聘会,1-10月份全市共举办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52场,组织进场招聘用人单位3628家,进场求职人数176491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人数67611人,成功实现就业19246人,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257320张,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一是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二是抓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组织农村青年开展定单、定向培训,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各项培训任务。

4、成功举办了广州、深圳、佛山-湛江双转移劳务合作暨高校毕业生大型劳务招聘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5、组织开展了对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专项大检查,制定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

6、出色完成了梅州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湛江成果展。

三、廉洁从政,洁身自爱

一年来,我按照上级纪检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局班子成员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的分工,抓好分管的科室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带好队伍,廉洁从政,干净做事。

在廉洁自律方面:我做到了没有违纪违法;没有公款私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没有插手工程招投标工程;没有任何亲戚在湛江进行经商办企业活动;没有以权谋私,不吃拿卡要,分管工作都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报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全面、系统。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

3、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特别是请示和汇报方面不够积极;

4、对同志是批评多、关心少,得罪了不少同事;

5、有时不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今后工作中: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分管工作,

2、遵章守法,严于律己,做到非份之想不想,非份之财不取,非理之事不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

就业科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国家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也越来越市场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在校女大学生比例亦不断增加。实际就业中,女生未能体现出就业优势,尤其是在一些工科专业,男生就业机会甚至远超于女生,且就业质量更优。矿业类等传统工科女大学生比财经、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受2020年疫情影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工科女大学生尽管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却仍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与男生相比,工科女生就业面临着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就业保障低的“三低”情况。此类现象的发生有社会、经济、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

一、原因

(一)政策未落到实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女性和男性有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地位,但是关于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比较笼统,缺乏相应的具体配套措施,使得企业需要承担女性员工的生育成本和劳动保护的责任,从而导致女性员工的雇佣成本有所提高。对于逐年扩招的高校而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已经凸显,而制度的不完善则为某些企业在招聘时带有性别歧视提供了可能。(二)专业对口公司工作强度大。矿业类等传统工科毕业生的对口单位大多是一些矿山企业、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等。在这类企业中,工作强度大、环境艰苦是常态,且经常需要员工加班加点或长期出差,此类性质的工作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专业对口的男生,而不会去考虑女生。(三)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考虑到女大学生工作后,婚假、产假等不能避免的假期,会以此为由而不愿招聘女毕业生,更有甚者,企业在招聘条件中明确写出“此岗位仅限男生”,这对于工科女大学生找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很多人认为女性在数理、工程、电子等工科类专业方面的学习能力会明显不如男性,而文科类才是更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四)工科女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尽管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扎实,考研率远高于男生,但在实践方面,动手能力普遍略逊于男生。加之工科专业大多涉及到体力、机械、设备等,较多女生在此类实践环节中会避而远之,最终导致工科女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很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也不利于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五)未将自身情况与现实相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对于找工作没有进行理性的前期调研,把自己的就业愿望投射于电影中,一味盲目幻想,导致实际找工作时的落差很大。

二、对策

(一)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引导。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在保障工科女大学生公平的就业竞争机会的同时,要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鼓励其创业。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开放招聘条件,降低就业门槛,对到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工科女大学生要适当给予补贴。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对于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的企业,一经发现应当严肃处理,为工科女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二)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帮扶体系。一是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专门开设适合工科女大学生的选修课程,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学科设置上要与市场接轨,构建出令女大学生发挥优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增强工科女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高校要加强求职心理健康教育。工科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容易有无助、矛盾、自我怀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让其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去发挥自身长处,调节不良情绪,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三是高校要利用好校友资源,举办如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提高校友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另外,也可通过一些校友的关联资源,推动毕业生就业。校友都是学长、学姐,更容易使毕业生产生心理上的亲近,也会不自觉地将其作为自身学习的榜样,积极求职,顺利就业。(三)工科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能力。并调整就业观念矿业类等传统工科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企业也更青睐于此类学生,但这恰恰是女生的短板。故而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女生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寻找就业岗位。

三、结语

解决矿业类等传统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要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女性在职场上受到公平的待遇,给女性就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提高女性保障权益,造就一个和谐的就业环境;对高校而言,应当充分利用就业资源,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对传统工科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对现实就业市场的了解,合理制定就业计划,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矿业类等传统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前景会越来越好,真正做到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刘治秀,钟记超.工科女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J].青年时代,2020(9):186-187.

[2]张抗私,谷晶双.生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经济,2020(5):19-29.

[3]吴海江.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突围就业阴影[J].人民论坛,2020(24):80-81.

[4]张艳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1):73-74.

[5]张吉勇,王振环.基于“三全育人”体系培养的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11):87.

就业科范文篇4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以就业促进社会比较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1139”计划,即建立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创建1个县级创业型城市,实现3个就业率达90%以上(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0%以上;当年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0%以上;本地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具体目标:全市每年将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为3.2%以下。力争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人以上。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12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

就业科范文篇5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信息学科是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科目。女大学生就业困惑是指女大学生因为外部客观原因及本身主观特点导致其就业困难等问题,从而引发女大学生的焦虑、迷茫、困惑。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信息学科属于理工科,由于性别、专业、行业及岗位性质等各方原因,导致该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受到高校及社会的特殊关注。大三作为大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大三的学生经历了大一点懵懂和大二的浮躁,纷纷开始关注自我定位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以信息学科大三年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就业困惑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本次调查,笔者选取了150位信息学科大三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真实有效。下面将结合调查结果开展具体分析。

1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由图1可见,想到就业,女生们觉得最困惑的是:95人选择个人能力不足,占22.5%;其次依次为:选就业方向不清晰69人,占16%;选求职方法技巧欠缺46人,占11%;认为个人自信心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均为40人,各占9%;选择毕业生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不够都是34人,占8%;选对相关行业及用人单位不了解、担心招聘单位性别歧视、担心专业对口问题,是否能从事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及父母与自己的就业意向不一致及其他的,分别为32人、17人、10人、2人、3人。

2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4专业相关实践少

在调查“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大学期间除学习外,还有过哪些经历?”中,如图2所示,有143人,97%的女同学都有过题中所设前七种经历,但从参加经历的类型来看,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和竞赛有70人,占47%,这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讲,并不是很理想。

2.5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2.6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3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最有效措施

在调查女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的结果显示,由图6可见,女大学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67人选择女大学生应自身努力学好专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占46%;有50人、34%的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学校应提供适合信息学科女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26人、18%的学生认为社会应加强性别平等宣传,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剩下3%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应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个人的问题,很多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历年来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杜绝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将不再关注个人及社会视角,将从学校视角出发,探索最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3.2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19、20题都是对于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由图7、图8可见,对于就业教育内容,信息学科大三女生最希望获得的指导,从以上选项看,都有选择,但有侧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求职技巧指导,21%;求职经验分享,15%;就业市场分析,13%;实践实习信息,12%;人际沟通能力,11%;求职心理辅导,8%;职业生涯规划,6%;对于就业创业政策法律知识、就业信息研究分析,均占5%。就业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最吸引女生的活动方式从高到低依次有:能力提升训练营,30%;开设简历门诊,14.5%;工作坊,13%;个体咨询,占10%;讲座或沙龙,各占9.5%;职场模拟大赛,8.5%;职业生涯规划竞赛,1%;剩下3%选择了其他。

4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就业困惑,除了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女大学生个人原因。国家和社会已通过拟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尽力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所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等学校针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特点创新性实施有效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帮扶,帮助女大学生克服自身问题,实现自我价值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身工作实践,实践研究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4.1梳理女生就业相关信息,做到就业帮扶精准化

高校根据往年就业相关数据,一是应及时梳理出来校招聘的信息学科的相关单位,对于单位工作性质、是否接收女生、招聘条件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二是要整理出来往届信息学科女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尽最大努力搜集她们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实时了解她们的发展状况;三是要建立学科女生就业工作群,给应往届女生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整理好的信息通过指导手册等材料及时传达给信息学科女生;四是要专门针对女生设立咨询师和指导老师,最大限度帮扶她们。

4.2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行业分析竞赛化,以竞赛的形式让各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行业分析,聘请行业、学科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及所属行业加深了认识,拉近了距离。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作者:邹恒 李建红 郑婷婷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

就业科范文篇6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经济回升并达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段过渡性时期。伴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及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作出及时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而非挑战。因此,在全球产业调整的背景之下,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图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演变示意图,从演变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减少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开始显现,2008年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减少至45.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随后呈稳步增长态势。至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44.6%,仅低于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0.7个百分点。总之,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则自金融危机爆发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1]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四)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就业科范文篇7

【关键词】药学学科发展;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一、药学学科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药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谈论的火热话题。我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药品安全性问题,优化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持续增加,我国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监测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的监测制度日渐优化完善,利于大幅度提高各类药品监管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药学学科发展,药学服务具有鲜明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特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我国药学学科发展有了全新的突破,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大药物自主创新研发力度,注重流行病药物研究,科学解决用药风险问题等,促进药学学科领域全面发展,为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药学学科发展视野下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药学院校要客观分析药学学科领域动态发展,以此为基点,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他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药学院校要根据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具体要求,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法、服务体系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其提供针对性职业发展服务,不仅仅是职业理论知识、海量就业信息等,全方位正确把握药学学科发展情况、药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等,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专业特长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药学院校要多层次强化药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根据药学学科发展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准确定位自身,清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意向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将自身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国家利益等巧妙融合,进行合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符合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客观要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二)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在药学学科发展视野下,药学院校要综合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不断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意识,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主动为药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药学院校要以药学学科发展为基点,定期开展多样化的就业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教授等到学校,讲解就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在互动、交流中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就业做好各方面准备。同时,在药学学科发展背景下,药学院校要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举办多样化的模拟招聘会,便于药学毕业生在模拟招聘会中掌握必要的面试技巧,具备较高的应聘能力,要多和相关企业构建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合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小组,根据毕业生各方面情况,将其安排到适宜的实习岗位上,在岗位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指导质量。此外,药学院校要根据就业指导要求,科学整合各方面资源,校友资源、社会企业资源等,科学构建毕业生资源库,随时了解毕业生各方面情况,为其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三)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角度来说,药学学科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药学院校需要全方位准确把握新时期药学学科发展中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导药学专业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多方面技能,具备较高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药学院校要客观分析一系列影响药学专业学生求职的因素,比如,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能力,通过不同途径积极引导药学专业毕业生,围绕药学学科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选择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结合职业前景、职业岗位等,制定科学的职业目标,科学设计职业生涯。辅导员要对毕业生进行合理化测评,客观评价他们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向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意见,加强自身薄弱环节训练,有效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展现自身多方面价值。

总而言之,在药学学科发展视野下,药学院校要客观分析毕业生各方面情况,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意识,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等。以此,提高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效率与质量,科学指导药学专业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他们就业综合实践能力,顺利就业的基础上,为我国药学学科发展输送大批专业人才,不断促进其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欣然,姚文兵.“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与思考[J].医学教育管理,2016,206:729-733.

[2]米燕燕,杨静,杨海滨.主体性视角下药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研究[J].药学教育,2016,3202:33-36.

就业科范文篇8

以和区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保障差异,提高农村的保障水平;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重点,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树立劳动保障队伍好学、团结、敬业、亲和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我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新增就业岗位,确保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3万个,其中非农就业6000人,城镇失业登记数控制在市政府规定14430个以内。

2、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其中本区户籍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

3、自主开发30个青年就业实习基地,实习人数达到2000人。

4、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800户,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转制为企业40户。

5、进一步加大“镇保”推进力度,年内争取全面完成原镇、村办改制企业由“农保”向“镇保”的转移工作,“镇保”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

6、逐步提高征地养老人员养老生活费标准,适当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费补贴,减轻征地养老人员高额医药费负担。

7、进一步扩大“综保”覆盖面,“综保”参保人数38万,月均参保人数33.93万。

8、推进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促进就业方面:

1、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

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细化和推进“双困”人员就业援助、非农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招商引资与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强化就业政策的绩效评估;进一步深化新增就业岗位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2、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建成区域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提高就业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成职业介绍分中心浦江职介所,加强“世博”动迁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职业指导“进社区、进学校”工作,扩大职业指导范围,提高职业指导质量。

3、培育创业氛围,推进以创业促进就业。

制订和落实适合我区特点和促进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创业难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专家志愿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开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开业指导和融资贷款服务。

4、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以培训促进就业。

完善我区的职业培训网络化建设,开发适合我区产业结构特点、劳动者需求的培训项目,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针对青年失业群体,开发青年就业实习基地。推进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用工单位“下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订单式培训,使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紧密联系。

社会保障方面:

1、梳理和分析社会保障历年遗留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注重了解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梳理社会保障遗留问题,重点解决本区部分“农转非”人员的“纳保”问题;研究分析市级涵养林、片林、吴泾化工区环保项目等征用地人员的社会保障“纳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2、建立农民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规范农保基金和征地养老资金的征缴和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保值;探索建立农民和征地养老人员养老金的合理增长机制,重点提高高龄无保障、低保障老人的保障待遇;建立征地养老人员高额医药费的减负机制,提高征地养老人员的生活水平。

3、进一步推进“农保”向“镇保”转移工作,提高农民社会保险层次。

继续做好征地农转非的审核申报工作,尤其是要积极配合做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发过程中农民的落实保障工作;深化镇村改制企业从“农保”转入“镇保”的政策宣传和推进工作,研究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确保该项工作的稳妥平稳;开展农保区级统筹方案的调研,设想于年起将务农人员的养老保险建立全区统一的征缴和发放标准,切实提高农副业从业人员的保障水平。

4、进一步做好“综保”扩覆工作,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针对本区来沪从人员的不断增加的现状,进一步加大“综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资金的征缴力度,维护来沪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拓展“综保”卡的服务功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服务。

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

1、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积极实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深入社区和企业举办现场咨询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意识;进一步加大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的执法监察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力争实现我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探索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机制。

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社区进企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坚决查处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从重打击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通过实施分片集中监察以及开展专项整治等行动,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研究制订诚信企业的评定标准和激励政策,提升用工单位的劳动保障责任意识。

3、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加强对企业改制转制、动迁、裁员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动态的跟踪和指导,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争议;创新劳动仲裁机构的运作机制,提高仲裁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推广区、镇、村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关系调解力度。

4、深化劳动力市场监管预警机制,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积极推行劳动力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一口受理”模式;建立行政执法事务部门内部抄报和外部通报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理劳动用工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责任制,稳妥处理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及时预防和化解突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队伍建设方面:

1、深化政风行风和行政效能建设,争创文明行业。

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系统“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昂扬满腔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政风行风建设和督查并重,开展服务质量跟踪调查,加大对典型情况的通报力度和对查实问题的处理力度,努力形成政风行风、行政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努力争创文明行业。

2、深入开展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加强劳动保障工作的理论研究工作,营造干部队伍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干部队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健康发展;着眼于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整合局系统人力资源;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就业援助员、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保障队伍形象。

3、进一步健全法制机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通过业务素质考核等措施,推动劳动保障系统业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认真做好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工作;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宣传实效。

四、项目与课题

(一)项目化推进工作

1、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建成区、镇、村(居委)三级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2、加强“世博”动迁居民的就业服务,建成浦江镇职业介绍所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浦江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和质量,创建本区青年实习基地

牵头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

主要配合部门:就促中心、就业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4、规范企业参保形式,推进农村改制转制企业由“农保”向“镇保”的转移

牵头部门:社会保障科

主要配合部门:农保中心、各镇农保所

5、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劳动合同信息动态管理机制

牵头部门:区劳动仲裁委办公室(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各镇、街道、莘庄区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6、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推行区、镇、村劳动争议三级调解网络建设

牵头部门:区劳动仲裁委办公室(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主要配合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7、增强企业用工诚信意识,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机制

牵头部门:局监察科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和仲裁科、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8、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分级分段责任制的实施

牵头部门:法制办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9、加强农民工的服务,综保卡试行健康体检项目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

(二)调研课题

1、虹桥交通枢纽地区征地农民就业状况的调研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就业科、社会保障科、华漕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龙柏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

2、区就业援助员队伍状况调研

牵头部门:就促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3、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结合状况的调研

牵头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

主要配合部门:就促中心、就业科

4、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

主要配合部门:职业技能开发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和仲裁科

5、进一步拓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渠道,就业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调研

牵头部门:外地劳动力管理所

主要配合部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6、深化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情况、分类指导情况的评估机制的调研

牵头部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主要配合部门:监察科、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7、加强部门联动,推进工工伤认定的信息化建设的调研

牵头部门:法制办

主要配合部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8、探索建立法制部门提前介入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程序的机制调研

就业科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我国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基于教育部和大学共同设定的课程与教材,呈现学术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而这种教育方法在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则有所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很大程度上给难以接触社会、尚未形成就业观念的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就业教育和信息交流平台。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构意义

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往往局限在校园之内,只在大四有不到一年的实习时间。虽然不乏自主实习、创业的优秀案例,但大多数大学生在所学知识脱离现实需要的情况下,与社会的联系也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面临众多职业选择时束手无策。而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提前培养学生对工作、职业选择的危机感,从而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指导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素质培养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从而帮助大学生快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提早规划。2007年出台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更是强调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地位,可见该课程的确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并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构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形成时间较晚,主要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生数量剧增,以及大学生毕业分配方式的改变。为满足大学生的就业与市场人才需求,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也开始逐步发展成熟。虽然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规划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平台,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1)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缺乏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虽然被确定为大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大的覆盖面,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未得到所有院校的高度重视。很多院校只以学生的学业素养为唯一的培养目标,并未足够重视职业规划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这导致部分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与重视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将其等同为简单的思政课、德育课,从而使这些课程在设计、规划层面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只是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而完成的课程配置,其课时分配、安排往往较为任意,有时甚至不被设置在正常的课时时间里。这就导致就业指导课迟迟得不到学校领导及师生的共同重视,相关教师不会认真准备、备课,学生也不认真参与学习、思考。(2)学科体系和师资队伍不完善。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普及率较高的课程,但并未形成完善、系统的学科体系,也缺乏成熟的教师培养梯队和相应教材、读本。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类科目,就业指导课的学科体系建构尚不完善。有的教师从心理学、教育学、市场经济学出发,确实有很多建树,但往往建立在教师的个人风格之上,不具有社会实践上的普遍性,而且很多内容与就业实际和本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与职场能力培养、就业市场的需求也缺乏关联。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面临专业教师的稀缺,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甚至由班主任、导员、团委教师组织授课。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使得就业指导课在各院校、各学院的发展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3)教学模式与考评方式的滞后。就业指导课作为实践性、指导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严格的要求。过于严肃、内容过时的授课方法,可能使学生失去积极性和重视度;但如果过于轻松,追求气氛的随意、经验分享,也不能让学生意识到就业压力的严峻和就业规划的必要性。另外,很多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缺少应有的考评、监督机制。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发展策略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学科价值,针对学生需求。各院校必须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从态度上实现转变。这需要学校在安排课时、组织学生、聘请教师、考勤管理上进行综合、独立的管理。为符合学生的需求,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如大一学生适合了解专业发展、就业去向,大二学生适合了解学业提升与职业规划,大三学生了解适合业务培训和行业动态,大四学生则应该接受简历投递和职场培训教育,从而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2)完善学科体系,培养专业教师。由于目前的就业规划课程缺乏学科体系,各高校应该组织各院教师、管理教师,有条件还可以邀请相关企业家、技术专家等,进行有针对性、有规划的学科设计,由本专业教师提供学业内容、学科发展相关建议与动态,从而保证就业规划的针对性、实践性。此外,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需要各院校进行自主培养或社会招聘,从而保障专业、高质量的师资团队。(3)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考评制度。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介、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利用视频、图表等媒介提供现实案例、真实数据,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积极参与探讨。此外,学校必须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认真管理,将出勤率、结业考试分数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学业成绩体系之内,从而促使学生严肃、认真的对待本学科。

4结束语

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能力培养都应起到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得到各高校的充分重视和更有体系、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振,孙卓,王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15.

[2]马光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3):225-227.

就业科范文篇10

1.法学毕业生增加,而就业形势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及报考热门专业导致法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及实际操作的缺乏,导致就业难上加难。在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已经显示法学专业的失业人数在本专科专业中排名第一。实际上受到就业渠道的限制及就业与需求矛盾的扩大,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已经连续三年入选“就业红牌专业”,而且专业对口率也仅为百分之四十多,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专业对口率排名倒数第二的专业。

2.法学专业毕业生供应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实际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导致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但不能仅以数量的增多而得出法学专业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的结论。实际上,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上,仍存在大量的缺口。虽说法学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有限,比如公检法等行政、司法系统以及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律师,再加之公司等社会单位法务、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等渠道,皆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此来讲,法学专业的就业渠道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应当是比较广泛的,但是为何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较低,原因就在于供求不对称,主要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及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严重缺乏。因此,导致法学专业相对“供大于求”。因此,面对我国高职法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实施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研究,从而生产出“产销对路”的法学人才,而首先就应当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结合市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及我国社会转型期及法律制度等因素,从多学科交叉培养、培养教学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变及考核评估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着手,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1.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交叉学科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狭义指的是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地带发展出来的科学;而在广义上交叉科学不仅包括狭义的学科,还包括各个学科大门类内部各个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

2.交叉学科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926年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得提出了交叉学科的概念,并在20世纪60年代日趋成熟,但是在我国明确这一概念却在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式交叉学科的研究。在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重视发展交叉学科;到2010年明确指出“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3.多学科交叉培养的意义。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具有整体化的特征。科学史表明,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则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交叉科学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其结果是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交叉学科作为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前沿科学,取得科学突破,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提倡交叉科学的研究,把交叉学科的研究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

三、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策略

1.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改革。交叉学科目前作为我国教学事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应用在法学教学方面,则体现在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变化。法律职业背景及需求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法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法学教学的基础为其职业知识体系,是一种技术理性,一般法学培养包括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及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但是归根到底,法学理论的研究在于其法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法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一改传统法学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法学的实用性。把高职法学教学纳入到职前教育的范畴,改革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目标。同时关注法学实践的培养,不仅仅是脱离了其他学科的固步自封,而是应当注重法学培养的规范性及其实践性,两者兼顾;更是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产生思想的碰撞及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法学教学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更加注重“复合型法律人”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运用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法学教学中,要求法学本科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具有其他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比如美国法学的学习必须到了一定程度之上才能有资格报考法学专业,而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置也是基于该培养目标,但目前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发展却有所背离。正如目前的就业现状来说,我国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毕业者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科目划分及公检法招收等方面的资格限制问题。因此,法学教学目标除了对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之外,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学习。

2.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的形成。前面讲到法学教学目标的改变,从传统的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单一式培养转变为以注重法学实用性的多学科交叉式培养,通过高职院校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法学学生法律思维、操作实务、职业道德等全面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形成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培养方案。扭转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学术型强且学科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法学教学水平低下、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注重法学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树立多学科交叉培养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意识,注重以“中国法律为本,外国法为辅”的基本学习路线,坚持熟知本国法律,兼涉外国法;注重法律教学培养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平衡;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不同法律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适应国际需要。

3.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国外高职院校法学教学主要存在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英国和欧陆模式,即是从高中招收法律本科,但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加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1~2年的专业实习,方能取得专业的执业资格;第二种是北美模式,这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从非法律专业本科招收的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入学考试,学习三年,获得法律本科学位;第三种是澳大利亚模式,即将法学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进行,经过6年左右获得双学位。我国目前的高职法学教学与第一种英国和欧陆模式相仿,但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获得司法考试资格,通过一年的实习便可获得律师执业的资格。但是要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则必须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培养模式,更为严格的法律职业资格进入,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技能及法律素养的实践性法律人才。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