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1:28:17

技术学校

技术学校范文篇1

一、培训基地建设

1、组建培训班子、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为培训及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及制度保障。

方正县职工技术学校与保障部、帮扶中心联合成立了强有力的管理领导班子,由县总工会副主席担任学校校长,保障部、帮扶中心负责对学校的日常管理,由帮扶中心主任负责学校培训及管理工作,学校下设培训部和办公室,分别行使培训、招生就业及综合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各部门岗位责任制,配备了学校管理人员3人,管理人员齐备,使培训及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培训师资,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培训教师5人,为学校培训工作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3、强化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充足的培训场地。

4办公设施配备齐全。学校配置了办公电脑2台,投影仪1台,打印机等,购置了齐备的教学用具,保证了办公及教学所需。

二、多渠道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

1、年初,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按照市总工会的安排布署,学校利用农闲期间,深入到宝兴、松南、德善3个乡镇组织了农民工116人,集中在宝兴小学,德善小学进行了技能培训,开办了酒店服务、家政服务2个专业共3个班,本次培训拉开了我县首批农民工技能大培训的序幕,在全县掀起了强烈反响。培训规模之大,培训专业性之强,培训学员热情之高,各级党政之重视,属我县之首。据统计,这批学员中考试成绩合格率达90%,合格学员95%以上实现就业。

2、组织人力物力,开展科技下乡,积极开展就地培训。

为满足部分乡镇的培训愿望,学校在有条件的乡镇,通过就地办班方式,把设施设备搬到当地,聘请有经验的技师授课,先后在宝兴、德善2个乡镇举办家政服务、酒店服务培训班,并帮助在当地酒店就业,70%以上的学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3、充分利用县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县内开办了酒店服务培训3期,共培训学员达120人。其中,酒店服务班为订单培训,全部就业。

三、广泛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就业安置工作

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年共培训学员216名,实现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安置率达75%,订单培训就业安置率达100%,创业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就业达60%以上。主要做法如下:

1、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招生就业保障体系,一方面,在积极开展培训的同时,学校先后与方正县兴隆笔业、鑫禧酒店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劳务输出订单协议,学员培训后直接推荐给协议企业就业;

2,与相关乡镇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地学员亦可通过乡镇政府集中组织输出;

3、积极鼓励学员智力之乡,学好技能回乡创业;

4、积极开展订单输出培训和本地企业合作培训以保证培训学员顺利实现就业。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学校的培训工作在各方努力配合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培训招生工作是今后培训最困难的工作。特别是新的培训政策出台后,对学员实施普通技能培训适应不了当前的用工单位。

技术学校范文篇2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在一般人眼里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绕教师,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动和权威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和附庸地位,这种带有惰性的学习方法,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制约了学生自学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培养出死记硬背式的“人才”,不利于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经过教学尝试,笔者谈谈自己对教学方面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教学的内涵

所谓教学,其内涵来讲就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即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教学,当然也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一个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指他书是否教完,指导实践性环节是否已经结束,更为重要的是要问他是如何教学生学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否学到了更多、更新的东西。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课程设置有其特点和共性。第一学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在初中受到的批评指责较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信心不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要有广博的学识,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学会智慧地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学会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兴趣,即让其亲其师信其道。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类型复杂,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专业课程的更新较快,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也多,课程的模式与初中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假如说初中、小学教学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好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话,那么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则更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小学教师应该在如何教上多下功夫,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就应在教学生如何学上多下功夫。完成教学任务不光是教师的事,而且也是学生的事,只有俩者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讲究教学法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爱岗敬业的现代化技术工人。学生通过几年的教学活动,一是要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二是要具有自己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对职业技术学校来讲后者尤为重要。由于职业技术学校课程门类众多,各课程又各具特点,所以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教学法,但讲究教学法对各门课堂来讲都是共同的。目前我们都侧重于课堂讲授法。不可否认,课程讲授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信息,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但对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起不到积极作用,对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亦无好处。往往出现学生听完课如同云过雾散,在脑中只留下淡淡的印象。有的学生听完课若明若暗,提不出问题,抓不住要点,说不懂也懂一点,说真懂还差得远。鉴于这种情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门课程不同的章节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譬如我在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时,该课程概念多,专业术语多,比较抽象,一般采用提纲挈领的讲授法或采取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由于该课程技术性较强,我一般适当采用演示法,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建立一个新概念时,特别是这个新概念比较难建立,或者容易与其它概念相混淆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例如我在讲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这些概念时,我通过提示,让学生从加热的温度、保温的时间、冷却的方式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弄清这几者概念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悉心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教师来讲首先应阐明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以及该门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和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必须阐明该门课程的知识在今后工作中重要作用,如果能找到几个恰当的生动事例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4)恰当地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机械专业的教师来讲,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实习感兴趣,要使学生懂得理论学习再好,不会动手也是没有用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客观现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地探讨,反过来促进理论学习。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向他们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有时也可就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和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而有味,促使他们能早些脱颖而出。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耐心指导,对他们要求不要太高,只要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内容就可以了。这样学生才不致产生畏难情绪,也才有信心把功课学好。与学习较差的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中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帮他们解决,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上只是针对某些教学环节提出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事实上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都有一个教师如何教学生学的问题,只有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不仅注意到如何教,而且也注意到学生应如何学,才能真正把书教好、教活、教出成绩来。

作者:林立华 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技术学校范文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买入了新的阶段。在不断扩招和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整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当中,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于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经费紧缺已经成为了困扰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问题。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说,职业院校本身的教育投入成本较大,但是相关财政预算的经费标准却少于普通高中。虽然我国政府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却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很多中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和解决资金紧缺问题,都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对资金进行筹集,从而引发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问题。本文就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浅析

第一,融资风险。在中职院校发展办学的过程中,相关费用的投入和资金的支持是中职院校发展和办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中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的拨款,相关设备的投入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采取进一步的融资方式。在中职院校资金筹措渠道中,政策性贷款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但是其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施工企业垫资的方式其对偿还期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融资形式。多种融资方式为学校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第二,生源风险。在我国中职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收费制度也在一直改革,并且承担了相应的教学成本分担的职能。在学校收入比例当中,学费收入已经成为了其中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相关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变化,中职院校本身资金的来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圣远市场已经成为了资金筹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计划生育和普通高中扩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下,这对于学费收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也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出现。第三,负债风险。在面临新的办学压力,负债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学校对于基层建设的投资,因所需资金较多,整体资金投入量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学校项目增量收益水平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时,学校的负债问题就会对于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反则会促进学校的发展。二是学生拖欠费用的问题,因近几年高校扩大招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贫困生增多,再加上部分学生故意拖欠费用,因此学生拖欠费用的情况日益严重。大批学生欠费,这无疑会对学校的现金流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第四,投资风险。在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对外投资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了对当前学校发展中负债压力进行应对的重要应对的重要方式。部分学校在进行联合投资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经济形势缺乏科学的认知,一些经济业务存在较多的复杂性,学校相关投资管理工作难以适应外界形式的需求,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有限,整体创收和资金回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完善融资渠道,增加融资组合,提高对融资成本的控制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于筹资方式进行改进和革新,对于传统的财政拨款的依赖性进行剔除,积极地创新和改进筹资渠道,提高融资组合的多样性,让筹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针对于现阶段学费收取中的问题,学校要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引入多种收费方式,让学费收缴率得到足够的保障,提高内部资金的自给能力。针对于现阶段的筹资需求,学校要对于筹资机制进行不断的改进,积极地对社会和市场的资源进行吸收,结合多种贷款和投资融资渠道,充分的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资金筹措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资金保障。第二,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发展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国家相关的办学发展指导,打造自身的品牌,提高办学的影响力。通过对外界资源的有效聚集,可以更好地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发展能力,争取更多的生源和资金支持,这样学校的发展也能具有更加强大和充沛的动力。与此同时,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提高自身的办学发展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更是对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防范的前提保障。在开展联合办学中,要对于产权关系进行明确,合理、科学、客观地对风险进行分配和承担。在投资活动开展中,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取样工作,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投资风险进行预估,提高办学的科学性和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加强筹资监管和控制。针对于筹资活动的相关开展情况,学校要加强贷款监督,并且对于举债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情况、办学层次、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学校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地考虑和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在贷款过程中,要对于贷款的额度、使用效益以及方向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公证公开地接受社会外界的监督,实现银行、社会与职工的全面参与。在融资过程中,要对于资金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论证,避免出现无效投入和混乱投入,严格地落实经济效益的发展原则,对于办学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投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贷款偿还计划的制定上,要在收支预算制定阶段就进行相应的安排,确保还款资金来源有效。第四,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针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失衡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对经济责任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经济责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和认识,让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突进财务信息公开化的实现,对于校务公开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实现。对于预算的程序和标准要进行相应的公开,并及时公布相应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相关结果。这种公开、透明化的财务管理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中职院校自身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并减少人为舞弊的情况,提高对贪污腐败问题的遏制能力,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健康运营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扮演者关键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力量,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中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总结经验,对于财务风险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规避和防范,从而有效地减少负面财务问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良性、健康地发展。

作者:王启坚 单位:浙江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韩德余,白雪峰.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预警机制的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J].会计之友,2013(,16):118-121.

[2]田志刚.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双模型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3(,16):122-125.

技术学校范文篇4

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由于其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显得特别艰巨而繁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各条战线,甚至面向国际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的德育跟不上形势需要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近年来普通高校连年扩招,促使普通高中也不断地扩招,而大部分职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一般都是各地中考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因此各职校生源的质量逐年降低。新生的文化基础差,必然伴随着生源的思想道德品质差,这些新生入学后常常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表现为心理烦躁、波动、消沉或狂热,这也使他们的弱点暴露无遗,主要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差,正视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感,辨别是非能力差,经不起来自现代网络和影视等文化传媒中的不良信息以及社会上腐朽没落现象的诱惑等等。学生的这些缺陷已经成为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值得肯定的是,几年来,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配备足够的德育工作队伍,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系,开设了《德育》《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交际礼仪》等与德育关系密切的课程,还开展了德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然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目标失衡。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有伴随着政治风潮变化而变化和脱离学校实际的倾向。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具体化,可操作性差。德育的阶段性目标跟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意识认识水平不适应。如各年级完成哪些道德品质培养任务或应达到什么要求,往往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阶段指标。由于德育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第二,德育内容不十分明确,相当部分学校没有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稳定规范的德育内容,只追求德育的近期目标,收不到长久的良好效果。第三,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是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而目前的现状是:(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服帖帖。其实,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操守,反而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现象,他们在校似是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为所欲为。(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这个主体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进行说教。(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主体式的定格体系,而是单纯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教育,德育活动完成后简单评价,至于学生在活动中知、情、意、行各方面是否发生变化无人过问了。(4)德育工作者不适应时代要求。德育工作者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甚至有部分是其他课程教不了的或者是由一些富余的教师来担当,因此.德育工作者整体水平不很高。这些现状警示我们,改革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德育功能

德育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德育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时所导致的变化和结果,称为德育功能。德育功能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内部功能。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如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外部功能。可见,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以把德育功能简单化是方法论上的错误。

(二)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方向性原则。学校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只会将我们引入歧途。(2)一贯性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曝十寒终究不会取得好的绩效。(3)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精选德育题材,研究德育方法,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问题。(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磨练意志,坚定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只搞空洞的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行动,只会毒害他们的心灵,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

(三)要有明确的德育工作具体内容

1982年,我国把“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正式写入《宪法》。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思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再一次重申,把“五爱”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五爱”教育要求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第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德育系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立志献身祖国。第二,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首先,从爱父母教育出发,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在家能孝敬父母,那么到社会,就会尊敬和关心一切年长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也会讲道德,与人为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漠不关心,就很难指望他到社会能去关心别人,更谈不上爱家乡、爱集体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中华民族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忧患意识总是与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正在逐步繁荣富强,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高,而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有高素质的国民,就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是要求当代学生要有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着“韦编三绝”、“悬梁刺股”、“怀书丽耕”、“凿壁取光”等许许多多刻苦自励、发奋读书的故事,这些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最后,要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古人很重视道德修养,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把自我修养作为每天必修课。“君子慎其独也”,则是更高的修养要求。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往往较注意自己的道德形象,当一个人独处时,仍要严守高尚的道德标准,这就很不容易了。只有在不断的自省自律的实践中,道德修养方能得以提高。第三,狠抓养成教育。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具体措施就是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把“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教育)和“四自”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培养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加以探索与实践。第五,坚持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中心,着重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使学生自觉维护和建设良好的集体风气。第六,抓好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衡量全民素质水准的重要标志。学校抓好社会公德教育,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青少年学生道德面貌主流是好的,道德情感是健康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状况。比如,社会“公德心”淡薄。在公共场合下,青少年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损坏公物,上公交车不给老人让座等行为比比皆是。又比如,道德思维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学生对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概念认知、判断和辨别存在困惑与矛盾,常把大款、大亨、大腕当作崇拜偶像,把金钱、别墅、宠物看成辉煌人生的象征,出现了道德观念取向上的偏差。再比如,不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自私、懒惰、缺乏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部分学生的通病。他们崇尚的是以我为中心,在学校不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值周劳动和公益活动。这些不良现象,必须通过长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才能得以逐步解决。第七,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代青少年学生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估、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念,其支配、影响着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方向作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会激起学生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创造与获取,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活动的方向。二是动力作用。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当价值观初步形成后,学生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三是养成作用,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会使学生的行为既出于内心又带情绪性,经常重复和强化,最终养成习惯。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在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但值得警惕的是少数学生价值取向已开始显现出物欲化、功利化倾向,他们倾心于对金钱物质的不适当追求,埋头在过度膨胀的自我设计之中。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和途径进行教育。要更新道德教育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灌输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它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忽视内因的作用,忽视学生的立体教育,而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所以道德教育变“灌输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是关键。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各学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寓于整个教学过程。(2)充分发挥图书馆、德育室、党团活动室、校史展览室德育功能。(3)通过办手抄小报和黑板报,创办各种宣传栏,教室内外悬挂名人名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创造一个绿化、美化整洁的校园,使学生在优美的学习环境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4)开展德育的系列活动,把德育内容落实到实处。如坚持升旗制度、军训制度,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仪活动月、尊师重教活动月等等。要注意德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一是在活动前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准确把握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使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要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又能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要设计出既保证有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又具有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染力的活动方案。三是精心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刻把握活动走向,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保证活动按预定方案顺利开展。

(五)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一套管理班子,十条管理主线”的管理体系。“一套管理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管理主线”是:(1)校长一学生科一班主任一学生;(2)校长→学生科→文明值勤岗→学生;(3)校长→学生科→班委会→学生;(4)校长→团委→团支部→学生;(5)校长→教务科→科任教师→学生;(6)校长→住管员→学生;(7)校长→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学生;(8)校长→总务科→后勤人员→学生;(9)校长→家长委员会→学生;(10)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实行这一德育管理体系,将营造出全员齐上阵的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青少年的灵魂工程,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做好。

技术学校范文篇5

授学院领导的委托,由我来做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报告。请在座各位领导及代表们审议。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校全体师生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广大同学的支持与配合下,在我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有声有色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一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着院团委的工作中心,结合我院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我学校特色的培训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省职业技术学校,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校“雨露计划”工作的关怀、指导和支持,现将我校五年来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我校于年8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五年来,学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区主办”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订单办学、保障就业”的培训要求,在市、区扶贫办的直接指导下,采取转移培训与学历教育“一校两线、齐头并进”的方式,走“场地租赁制、设备股份制、教师聘任制”的新路,建立建全了五种新机制,从而有效保障了转移培训的良性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分三制、定单培训、定向输出”的培训模式,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真正实现“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安置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五年来学校共培训学员7500多人,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学校安置7356人,自主择业144人,安置就业率达98%。就业学员90%免费安置到沿海等发达地区,月收入在1300元以上。其培训成果在年年6月全国“雨露计划”成果展览会上作为省仅有的两家培训机构参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机关领导的肯定,有多个省扶贫办带领本省参展基地学校前来观摩、学习。

主要做法

一、优化就业维权服务,搭建输出平台

在转移输出上,学校努力搭建平台,以实现全方位就业安置。首先根据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厂校联姻、校企协作”等方法,主渠道安置培训学员。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学校网站、电视广告学员信息,延请外地用工单位主动来校招工,多途径实现学员非农就业。

学校对每位结业安置学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管理至一半年以上,通过学校就业安置维权中心、企业工会、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等组织多渠道维权,通过切实履行“七项承诺”,使学员得到最优化的服务保障。而今,学校已在安置就业相对集中的江苏、宁波、广州、深圳等地设立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输出学员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做到了订单培训—就业—维权—回引的全程服务。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训开展“四到位”

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培训中心主任,副校长为培训中心副主任,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机构,由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培训中心下设办公室、招生部、培训部、就业安置部,具体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宣传到位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多层面、多序列的招生宣传模式。一是成立以区(县)为中心,学校为主体,乡、村、社积极参与的宣传保障机构;二是政府每年将送培任务下达到乡镇,各乡镇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招生工作;三是以市区扶贫部门为主导,学校在新闻媒体开辟扶贫栏目,及时宣传报道招生培训信息。学校深入乡镇、村组,采取放录音、发资料、送传单等形式,真正做到宣传工作“四覆盖”。

学员组织到位采取贫困学员自愿申请、村社公示、乡村审核、县(区)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收学员入学参培,严格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招生。机制到位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了以巴山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各网络学校参与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制,使整个培训工作驶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运行

学校按照扶贫部门制定的《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实行“一人、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一查、一维、两证、两合同、两台帐、四制”管理模式,广泛接受社会、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在资金投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初步摸索出一条“补、让、集、贷”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四、注重培训过程,打造技能型农民工

在强化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五年来,学校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四个统一”、“八个结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规范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增长一智。从而打造出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以高技能提升了农民工转移就业的身价。

探索经验

一、彰显与时俱进,扶危济困分国忧

汶川特大地震后,学校决定为灾区免费培训驾驶员200名。2009年底青川灾区的100名学员已顺利结业,汶川灾区的100名100名学员正在培训中,此举得到了省委李崇喜副书记的高度评价。

2009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农民工纷纷失业返乡。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宣传转移培训政策,让返乡农民工走进学校接受技能培训,为再就业积聚力量,截止2009年4月,已有300多名返乡农民工接受了学校技能培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二、创新就业模式,实现优质安置

为确保就业高质、稳定,学校还逐步探索出一条“回访制”、“招回制”与“提高制”相衔接的就业保障机制。从而使受训学员出得去、留得住、能挣钱。根据学校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就业学员少部分素质较高,大部分能胜任工作,个别需要招回,就业稳定率在95%以上。

首先,在就业安置的基础上,学校加大对参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引导,将向市外安置与本地非农就业相结合,引导学员自办公司、工厂及企业。目前,已有数十名学员学成后在当地或周边市区自主创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已有成就的参培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企业,这样即可对口安置参培学员,又可树立就业榜样,推动雨露计划持续,深入发展。

三、以政策为导向,创新培训对象

巴中是贫困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基数大,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农民受益于国家的劳动力转移政策,学校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尽可能让贫困家庭都能享受到免费培训机会。

为此,学校在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准确把握对象。将贫困农村人口、城市周边失地农民、两后生均纳入培训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初三分流生实施两步走,对少数完成转移培训计划、考试考核合格、推迟就业又愿意继续深造的学员,经本人申请纳入中职就读,享受国家中职生补助,进而实现从短期培训转移到长期培训的目标。

同时,为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潮流,学校因地制宜,尝试将农村农机操作手和农村实用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严格准入关、对象选择关、就业转移本地关、政府督察关。

四、着眼学员实际,创新培训内涵

1、注重产教结合。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校严格实行三合一制度(教师与师傅合一,实习车间与教室合一,实习操作与生产加工合一),让培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研发校本教材。参加劳动力转移的学员,大多知识水平低,市场上一般通行的教材并不适用,为此,学校根据情况自编适合农民工的教材。农民工教材,只讲怎么做,不讲为什么,让学员学到实际操作技能。

3、聘请高能高技教师。学校从厂企高薪聘请、引进重实作、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并与订单企业联手,实施校企联合,由订单企业派遣老师,实行定向定专业培训。学员技能学习针对性强,毕业后即安置到企业就业,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一体化。

4、教学重点体现技能。在培训课时安排上,学校侧重技能实作,将实作课与理论课学时按3:1安排。理论课主要讲解法律常识及就业常识,让学员学有所用。

五、逗硬考试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学校采取“学校+扶贫办+劳动安监”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检测培训学员。理论考试由学校出题,技能考试由扶贫办、劳动安监、学校联合进行,严格考试制度,检测合格后实名填券。保证了培训质量,确保参培学员学到过硬技术。

技术学校范文篇6

一、事故控制。我校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统筹规划、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实现了今年我校安全生产全年无事故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建设。我校坚决推行校长为学校第一安全责任人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工作小组。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由校长助理担任安全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日常安全问题处理。安全领导小组于每学期初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体统筹和规划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办公室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对具体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学校还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处理原则分配工作任务,区分工作责任。

三、制度建设。在推进安全生产活动中,我校始终把学校制度建设放在首位,以制度作保证,向制度要安全。不仅把落实安全责任书作为抓好我校安全工作的主线,还通过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在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把不健全的制度进行了调整;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了完善;对原来没有的制度进行了补充,如《教师值班制度》、《校产管理制度》、《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安全工作手册》等。除日常安全管理之外,学校还根据各种不同意外事故类型制订了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如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防火灾应急预案》等。通过建立、补充、调整和完善学校安全制度,进一步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为我校顺利开展和抓好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责任落实。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严格抓好“五个落实”:即严格落实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防失密、防投毒等的排查;严格落实供水供电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严格落实食品卫生的检测和监督;严格落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防疫;严格落实学生交通安全的监管等,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除设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办公室对学校安全工作做出整体规划和部署之外,还成立了以各教学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组长和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正副班长为副组长,班级中设立专职的安全员的基层安全工作单位,把安全工作从细微之处抓起,把安全工作从点滴抓起。

五、综合治理。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各方面的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校舍安全、设备安全、防火防灾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安全工作,积极广泛的开展宣传和防范工作,制定防范措施,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拒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和问题。

1.关于学校校舍安全工作,我校专门邀请市房屋安检部门对我校的教学楼、办公大楼、宿舍楼做了全面检测,其抽样结果显示我校校舍已达到国家学校房屋建筑安全标准。为保证我校房屋不发生安全事故,我校建立了安全巡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校楼梯、护栏、门窗、墙体、地板、房顶围墙、隔热层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和维护,把排查校舍安全隐患上升为常规工作,形成长期的安全管理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我校校舍安全。

2.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和后勤服务设备安全工作,我校严格禁用无安全防护、无安全使用合格证书和无安全标签的产品、设备,对现有的设施设备定期做好检测、修理和维护,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设备做好定期摸底排查,对已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及时进行拆除,对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坚决予以更换,同时建立设备使用管理档案,制订设备使用规章制度等,从制度和管理入手加强了对设备的管理。

3.为做好防火防灾安全工作,我校召开了专门会议,有针对性的分析学校的内外环境,制订了市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预防火灾应急预案》和《2010年预防事故和自然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制定各种应急措施,制定事故处置方案、逃生自救方案以及消防施救方案,把防火防灾工作列入学校安全工作重点。积极与市消防部门和当地派出所建立联防机制,扩大隐患排查范围,增加巡查频次,提高宣传教育层次,加大对学校师生的训练和培训等。

4.为保障用电安全,我校特别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我校的电力设施进行兼管和维护,并实行电工专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安全使用电器操作规程,实行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坚决查处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乱拉乱接电源等违章操作事件。杜绝漏电、短路、触电事故,根除火灾和伤亡隐患,为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为了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我校还对学校食堂、学校实训商店进行了整顿治理。对学校食堂,根据市教育局规定,投入资金进行了全面改造,于年前接受了市卫生局审核,并认定符合学校食堂C级标准;同时学校实施了专人专查制度,加大对其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消毒制度》和《消防防火制度》每学期做一次考评等;对学校实训商店,我校也推行专人专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卫生安全排查,规范商品采购流程,严把质量关,坚决拒绝假冒伪劣商品和无质量认证许可商品流入我校,确保我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

六、重点防范。根据学校日常管理的需要,我校投入资金在学校重点公共区域配置消防器材、防盗装备及安全警示牌。对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商店、配电房等重点部位做到了一日一小查,一周一大查的长期专人负责工作。对安全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发生的学生宿舍,除配置了生活老师天天查,学生科、总务科也联手执行周检查制度。门卫通过监控系统对整个学校实行2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公务员之家

七、安全教育。为增强我校师生的安全自卫、自救、自护的自我防范意识,我校对全校师生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周一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安全课堂、黑板报、校园区域网、主题班会等信息传播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文明意识,加强体育锻炼,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全校师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引导全校师生重视生命价值,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如组织“119”消防日活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防盗、防意外交通事故、防触电、防火、防地质和气象灾害、防恐怖分子、防溺水、防毒的“八防”教育周活动,防踩踏事故应急演练活动,防火演练,预防甲型H1N1流感活动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影响、有目标的进行,达到了良好效果。

技术学校范文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创新模式;现代化;大数据

一、中职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于中职校来说学校的管理及教学活动,是我们档案的主要内容。首先档案工作对教育学生起到重要作用。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其次能利用本学校的特点和亮点,开展爱国教育。最后能开发和利用本校学者的优秀事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顺利开展档案的所有工作意义是非常大的,当然档案管理也能够为学校的教学评估、科学研究、党政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

二、在档案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缺乏管理意识,具体表现为对信息化管理比较模糊。管理水平及业务没能够与时俱进,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了主流。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够,认为人事档案工作不怎么重要,人事档案简单的认为是功过记录,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意义。忽视了档案的地位及作用。有时,就简单的查找及登记,却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即使学校配了高端的计算机,它也只能发挥简单的输入、输出功能。在对档案的轻视上使得管理淡化,并没有构建以个现代化需求信息管理系统。(二)服务。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主要偏向于为机关领导部门及学校决策服务,没有着重在档案发展及管理方面发展,根本不能满足管理、教学等方面的要求。(三)内容。在档案管理中,学生的档案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他们的内容较少,在查阅信息时无法全面了解清楚。当时建档的时候就没有将信息收集完整,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才造成这种后果。(四)技术人员不足。专业管理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修养。除此之外还要派专人道档案馆去跟班学习,将学习到别人的先进技术,及业务精神传达给管理员,做到软件,硬件都不落伍。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专员素质。通过定向培训,提高档案管理员业务水平。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管理员的素质是有所提高的,对于专业知识过硬,技术对平提高,档案管理才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正步。(二)创新管理模式。全了制度才能顺利保障中作开展。在制定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并落实。这样就可以提高档案归档的效率还有增强了可靠的安全性。从而使档案管理的模式发挥最大的重用,提高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三)促进档案现代化。在大数据的档案背景夏,信息化建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学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决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务的发展规律,从而信息化发展才能稳步推进。在收集在大数据的档案背景夏,信息化建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学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决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务的发展规律,从而信息化发展才能稳步推进。在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时要树立责任意识。最大限度的使原始资料数据保存的完好无缺。这也就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大数据的档案背景夏,信息化建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学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决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务的发展规律,从而信息化发展才能稳步推进。在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时要树立责任意识。最大限度的使原始资料数据保存的完好无缺。这也就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整理数据信息时要树立责任意识。最大限度的使原始资料数据保存的完好无缺。这也就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也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事改革的当务之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领导者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的开发与建设,多方面的努力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尚静,关莉.探究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2):171.

[2]郭靖.浅谈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5(23):54.

技术学校范文篇8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背靠政府,面向市场,服务经济,树立品牌”为工作思路,以争创省级示范性成校为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等培训,积极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以岗位培训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完善成人教育网络化管理,促进农科教相结合,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型劳动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根据创建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在县教育局、镇(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校园内环境改造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开办好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力争使总体受训人次占全镇劳动力人口的35%以上,并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成校创建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教师的现状是一老带两新,且根据教育局的安排,下半年又将新增教师一名;且新教师均来自于普教战线,相对于成教工作则较为陌生,故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09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学习,一是强化周一例会学习制度,重点学习好各级各类文件;二是加强对培训对象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实践中积累培训工作经验,增长才干;三是继续通过以会代训、辅导报告、专题讲座、参观交流、相互讨论、实地调研等形式,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培养成校教师为农服务的思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其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建立较为完善的兼职教师队伍。根据教学培训需要,聘请政府领导、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教师、企业家、农技能手、先进模范等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鼓励他们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增强成校的工作活力。

(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根据《海盐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及镇对成教的有关工作要求,09年成校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在局职成教科有关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业绩考核办法》《教师联系乡镇、村、企业考核办法》《培训联系人工作职责》及“技能培训基本工作要求”等制度;同时,进一步密切与村级成校的联系,制定《村级成校培训管理工作奖励办法》,加强村级成校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村级成校的作用,力争使成校的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最终达到以法治校,以法执教,以制度管工作的目的与效果。

(三)积极开展调研培训

1、根据省、县府相关部门要求,09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实行培训项目申报制度。故在培训工作的开展上,将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重点开展好项目培训调研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产业特点,行业结构,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好调研的对象,调研的内容主要为企业基本情况,重点是员工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企业对培训的内容、时间、形式、地点及授课教师的有关要求,然后根据企业的培训意向,联系相关单位,研究培训的可行性程度,及具体开展培训的相关计划、师资的安排,而后在此基础上作好培训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二步:有计划讲质量开展好项目培训工作

(1)、作好培训项目的选择:根据调研所得,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务工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后备劳动力培训,有可能的情况下,联合有关单位开展好如“绿证”“农函大”等培训。

(2)、针对性地制订好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培训单位要求,与培训教师共同讨论制订好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指导的计划安排,其中包括培训教师的选择。

(3)、保证项目培训工作的质量。培训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故在培训工作的具体开展上,计划多倾听培训对象、培训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下情上达,并及时将其意见与建议反映给参与培训的教师、单位,有针对性的调整培训内容,力争使培训工作切实能使被培训单位有所收益,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2、针对性开展各种技能的常规培训

(1)、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作好调研,选择好培训内容。

(2)、联合有关镇属部门、行政村,及农业合作社等单位基层组织,积极认真开展好常规培训。

(3)、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作好统筹,有张有弛,分散进行,以保证相关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计划性与有效性。

(四)优化环境提升硬件

1、09年成校所租厂房已迁出校园,中心工作是争创省级示范性成校,现有的校园布局与环境情况不符合争创要求。因此根据校园现有实际及争创要求,争取上级部门财政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校园布局,美化校园环境,重点与有关单位作好协调,做好校门的改造,部分路面的改造,教学楼的粉刷及其四周的地面绿化,活动室等辅助用房的修缮等。

2、争取局财政支持,加大硬件投入。配合省示范性成校的创建,本校现有的许多办公及教学设备已不符合要求。特别是对教学及办公电脑,阶梯教室座椅,旧有缝纫机,教师办公桌,校园场地设备,活动室设备等进行添置更新,以使硬件设备能达到创建省示范性成校的要求。

(五)加大学校宣传与招生

为扩大学校的影响,以争创省示范性成校为契机,加强学校宣传力度。主要途径为(1)分发学校相关宣传资料;(2)通过镇有线广播电视,播放招生广告;(3)制作学校综合办学情况宣传牌,在校园门口及六里集镇相关地方悬挂。从而总体起到既开展了电大等招生宣传工作,又扩大了学校知名度的作用。

(六)规范档案财务管理

1、档案建设。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见证。档案材料工作是“争创省示范性成校”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培训工作及材料的组档要求,落实专人负责,按规范组建各种档案材料,保证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以顺利通过验收。

2、财务管理。09年成校的财务管理,主要由学校自行负责,为严格履行财经纪律,将根据局、镇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在已局备案的全县统一的业绩考核办法,并在镇作好相关备案。各种补贴发放以局相关部门精神为指导,做到有据合理合度;以勤俭办校为原则,平时严格执行好财务审批制度,做到购物审批两个人,收支平衡,财目清楚,接受镇、局有关部门的核查。

(七)学校安全后勤服务

技术学校范文篇9

1.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职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语文基础很差,知识面狭窄,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对一些应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章等掌握得很差。有些学生连常用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基本的语感、逻辑知识了。在写作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学习时敷衍了事,存在厌学情绪。2.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职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技术,因而一切教学都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关注学生专业课的整体成绩,将专业证书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重要标准。然而,尽管职校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但并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出评价体系的作用。3.对语文学习不重视。职校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普遍很低,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能及格就可以,并不重视语文学习。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专业学习重要,因而放弃语文学习。这类学生语文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激情,不谈理想,得过且过,缺少年轻人的朝气。

二、优化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1.教师转变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性、技能型和创新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需要教师努力去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2.重视语文学习。学生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对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职校不仅要注意对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还要强化语文能力的培养,让语文学习的内容接近生活。因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因此要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不但要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还要在生活中发挥其工具性作用,在人生修养中体现其人文性作用。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要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语文教师还要勤动脑,多想办法,而不能空谈。3.注重学以致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将语文教学同生活实践相联系,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功能。对此,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研究、了解学生专业课的特点,参照不同专业的特点,从语文教学内容中寻找文化课同专业课的链接点,让两者在课堂上形成有机联系。比如,对于说明文写作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参考专业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命题形式;学习烹饪技术时,动手操作这一特点比较突出,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创作“如何做好鱼类菜品”等类型作文;而对于操控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维修机械是必须要掌握的技巧,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挖掘机部分零件维修常识”的主题要求等。4.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诸多原因,职校教材内容比较凌乱,有些语文课文内容难度较大,不适应职校的学生。鉴于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材观,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材,选择整合教材。首先要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篇目作为范例,让学生重点掌握,保留能提高语文能力的内容,强化识字、用词练习、实用性写作等基本知识。重点加强具有职业导向的听说训练,淡化文章分析、词句释义等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拓展教材范围,大胆选用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鉴赏,对选择裁剪后的课文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技术学校范文篇10

据相关统计表明,人类信息获取的60%都是来自视觉。教育信息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工作的视觉化、透明化和界限化。可以说,可视化管理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系统管理的重要模式。学校管理工作琐碎而繁杂,传统的管理手段存在“三多三少”:文案多,透明的少;会议多,落地的少;被动的多,主动的少。为了优化学校日常工作的效率,形成可视化管理机制,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优质高效运行与发展,河西小学开始了对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校管理“可视化”的深入探索。

二、学校管理“可视化”的内涵及内容

学校管理“可视化”,是学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握可视化思维,重新认识“管理要点”,对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可视化模块重组”“可视化过程拆解”,让学校管理工作变得效率化、公开化、优质化。可视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文件化、文字化、会议式、指挥式的管理变得更简明,更容易执行,更可操作。学校管理“可视化”涵盖五部分内容,是学校根据“可视化”管理要求所构建的五大网络管理模块。设施视窗,即围绕设施配置与平台建设开辟的教育教学服务板块;课程视窗,即围绕课程设置与评价构建的网络课程体系;课堂视窗,即以优质便捷为特质的教学互动模块;社团视窗,即围绕社团建设而构建的资源推介与交流模块;共育视窗,即立足家校共育所开通的多元沟通渠道。各模块之间看似独立、各自为政,实则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河西小学可视化的管理体系。

三、学校管理“可视化”探索的具体措施

(一)设施视窗学校深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在信息技术配备的投入上不遗余力。1.建平台。河西小学率先在全市小学段建起了第一口高标准的数字化录播教室和学校网站,在学校主楼上安装了大型彩色电子屏,建起了电子阅览功能室,对所有教学班的多媒体、教师用机、学生用机,实行“一年一升级,三年一更换”策略。学校使用了泰安市教育云平台、肥城市第三共同体同步学习网、校园网站和学校博客,及时更新录播室、电子书包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平台内容,连接了多种名师名校资源平台,为打造优质校园、提升办学品质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学校还开发了微信公众号,设置学校风采展示、校园新闻、师生活动、家庭教育指导等自定义菜单,通过公众微信平台发送信息、图片、语音、视频等,开展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作,提升教育宣传效果。鼓励老师建立班级微信群,分享教育故事、教育理念,及时解答家长咨询的问题,为教师和家长拓展沟通渠道。2.巧利用。学校从安全稳定、德育与学生管理、教学教研、心理辅导、后勤服务、党务办公等方面入手,在学校平台重塑工作流程,系统规划功能,有效规范教育活动,提高办公管理效率。以行政管理信息化为先导,发掘教育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息,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效度。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校园新闻、过程性评价等所有的公务都在学校门户网和校园电子屏上及时。特别是将学校“管理指南”“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等常规内容电子化,常年在学校网站上,教师随时学习,随学随用,高效发挥了指南的作用。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微课制作、电子备课、教学研讨、家校沟通,多种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大大提升了教的质效。同时,多样平台也改变了学的方式,数字化校园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服务。鼠标一点,学生即可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随时分享各种资源。

(二)课程视窗

课程是落实学校发展理念的主阵地,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1.架体系。起初是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由教师自主设立特色校本课程;当教师自设课程无法满足学生要求时,学校就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补充更多专业的课程。泰安教育云平台等数字资源进入我们的校园后,我们建立了课程综合管理平台,依托国家课程开发“书香一体化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自主选择,主动参与。2.重评价。借助云平台巨大的存储空间,我们将学生的日常表现、成绩、作品,由原来的纸质存档、实物存档转化为电子存档,避免了原有留存方式占空间、易损坏、惠及面小的缺点,用视频、文档、照片等方式上传云平台,分享给教师、学生、家长,让学生的表现、成绩更加全面、直观地得到留存和展示,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可视化的电子成长档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数据化分析的可靠依据。

(三)课堂视窗

借助信息化使教研网络化、课堂智趣化,是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一大举措。1.教研网络化。我们首先利用两个学期,将所有学段完整的备课电子化,上传至网校平台,分享给所有教师使用,取代了原有的纸质备课。在使用之前,由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取所需备课资源进行个性化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后再选择优秀案例和备课上传网校,学校再择优“入库”,作为下一轮使用者的教学资源,达到不断优化更新的良性循环效果。2.课堂智趣化。学校为每口教室配备多媒体互动平板设备。课前,教师通过教育云平台、两栖蛙蛙等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在家借助视频、课件等推送资源,完成预学习;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收获,走进课堂,在小组合作、教师点拨下,借助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借助教育云等平台的直播功能,学校将教学与教研无缝连接。名师上课,在线直播,全校观摩。教师上课视频、推送的资源、学生的成果展示全部存储在云空间中,供全体教师分享学习,让教师能够多渠道、多方位审视自己、提高自己,为教师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个性化成长通道。

(四)社团视窗

“互联网+”已成为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学校借互联网优势,促社团发展。随着以“翻转课堂”“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程迅速在全国中小学教学中铺开,微课也被引入到我校社团活动中。1.让微课进社团。在体育田径社团里,有许多技术难度大、结构复杂的项目,教师示范不可能慢动作完成,教师把动作做成动画的形式,录制成微课,可“逐帧”示范;学生从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看清每一个动作,使“动”的变成“静”的,更能接受。学生的练习兴趣更高涨,社团也更活跃。“三棋”社团里,教师训练讲解棋的路线移动时,通过训练前微视频的观看,让学生清楚直观地学习动作技术,轻松简单地了解比赛规则,训练成绩不断提升。我校围棋队多次获得泰安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们把自己录制的视频发送到微信群或是QQ群里,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纠正,提高了技能,增加了练习兴趣。2.让思维升值。社团里,学生们在享受信息时代给自己成长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奉献着各自的智慧。孩子们众筹金点子,建议学校建“年级网上大社团”,设“开心一秀”等栏目,发起读书、竞赛、倡议等各种活动。以社团为依托,以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纽带,以互联网为扶手,我们正着手建立云平台上的专题一体化、目标分层化、选择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课,让学生插上e时代的翅膀,展翅高飞。

(五)共育视窗

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和校园、两栖蛙蛙等信息渠道,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共育。1.微信不“微”。微信具有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快捷、便利优势,越发受到大家的喜爱和青睐。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快速便捷的载体,开启了家校共育的“网络新时代”。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建立了微信群,科任教师、家长加入各自班级群。教师在群中发送信息,将每天学生的作业、开展的活动、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学校管理要求等及时发送至群中,让家长对班级工作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家长将学生在家的精彩瞬间、开展的实践活动等拍摄后及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秀一秀,将学生遇到的困难、困惑反馈到群里,促进了教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与良好互动。2.和校园重“和”。充分发挥“和校园”平台的信息普众特点,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点评时指导。每学期初、学期末及节假日期间,学校心理咨询师将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现象、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整理成要点,利用“和校园”发送给家长,做好家长及同学们的心理辅导。3.蛙蛙平台“秀一秀”。两栖蛙蛙学习平台高效便捷地实现了家校的互见过程,满足不同用户的全新需求。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双方只需一个移动终端即可实现互动。教师、家长利用平台板块儿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展示作业,进行互动交流、传播分享。

四、取得的成效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也促进了学校的优质发展。目前,学校全面工作高效化,常规工作程序化,特色工作可视化。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河西小学提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助力器。学校被授予全国优秀少先大队、校园文化活动优秀单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单位、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绿色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远程研修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市级学生喜欢的学校、课程与教学先进学校、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网站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网校、省市级教育教学十佳网站。学校在管理方面所进行的一些改革探索,被《学校品牌管理》《中国教师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并称誉为“有味道的学校”,吸引省内外多处兄弟学校前来学习参观。

五、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