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档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0:33:28

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范文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档案;创新机制;开发;推广;应用发展

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农业技术档案效能的新使命,树立创新精神[1],不断完善、加强与提升对是农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构建农业技术档案效能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成果转化能力,发挥在丰产增收、集约高效、防害减灾、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为我国强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可持续性发展服务[2]。

1农业技术档案综述

1.1农业技术档案特征。农业技术档案,是在农业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农林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科学技术资源,是进行农业科研、生产基建等产生活动的重要依据[3]。1.2农业技术档案的作用。农业技术档案是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和研发出的具有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的成果。通过对农业技术档案的应用,探索农作物生长和水产养殖规律,改良农作物栽培技术、改善养殖产业结构,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运用农业技术档案资源,为正确决策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档案数据,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化。同时,农业技术档案也是农业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和借鉴作用,可以帮助农业科技人员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2]。1.3农业技术档案的重要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引导和启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思路,激发灵感,少走弯路[2];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于科研成果推广的滞后性,利用档案资料可达到以迅速推广的目的;有利于农业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科研成果定性和鉴定,通过最新农业技术档案信息的研发,可以改进和优化科研成果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利用农业技术档案对科研成果开展追踪、鉴定工作,确保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质量。

2农业技术档案管理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档案管理现状。个别地区对农业技术重视程度较低,档案意识不强,对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许多科技人员不够重视农业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造成农业技术档案材料不足,甚至缺失、不完整;由于农业科技研发周期较长,不同的合作单位、不同的农业技术人员在各个环节的实践、科研、生产活动中衔接不够周密严谨,造成档案收集困难、资料不够完整齐全,难以完成系统化的要求,严重影响开发利用效率。2.2农业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农业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由于农业体制的影响,农业技术档案管理相对落后,主要是缺乏资金投入,设施简陋,传统的手工立卷、归档仍然得不到改善,计算机应用水平落后,管理软件缺失,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业技术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档案管理人才。农业技术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资质水平低、专业化知识水平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3农业技术档案效能创新体系的构建措施

3.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上不重视农业科技档案作用的发挥,便很难有强烈愿望管好农业科技档案,必须转变观念。各级部门对农业技术档案工作要充分重视起来,建立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做好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科研人员要认识到科技成果只有与农业生产力结合起来,科技成果才能表现出其价值。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档案为科研服务的理念,与相关科研人员协调好、沟通好,做好收集、归档等基础性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3.2树立档案意识,注重效益,创新服务理念。树立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打破传统模式,改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引导农业技术人员积极与档案管理人员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指导农业技术档案管理机构加强对技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规范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规程系统,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档案自身科技含量,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处理,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网上在线查询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农业科技档案的检索体系,为准确快捷服务提供保障,简化服务程序,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1]。3.3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和应用档案资源。要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做好农业技术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等基础工作,健全信息利用和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顺利实施。强化农业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意识,务必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同时对农业技术员进行培训,让其清楚农业科技档案的种类、形式、内容,及时上报归档资料,严格把握档案分类组卷及信息整理,增强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促进农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推广应用顺利实施;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农业技术档案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拓宽科技档案的利用渠道。规范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规程系统。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化,传统的农业科技档案整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系统,利用高质量的农业技术档案,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既能帮助农业科技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又能为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提供更好的利用模式,实现农业技术档案资源共享,有助于拓宽农业技术档案利用渠道。3.4积极调整思路,着力完善和构建农业科技档案资源体系。新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给农业技术档案体系的发展提高了新的契机,也为其应用领域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作为引领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的农业技术档案,要充分发挥其效能,为农业发展建设提供更为超前、优质的服务。首先找准农业技术档案工作与民生工作的结合点,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农业技术档案信息。同时,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农业技术档案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及时准确的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信息资源,促进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3.5打造新媒体推广平台。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进步,农业技术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农业技术档案资源信息,可以为农民增产增收带来巨大不客观估量的经济效益和实惠。实现这一目标的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打造和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卫星广播、有线电视、电子传媒、网络平台、手机客户端等新型传播媒介,为具有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的农业技术档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拓宽农业先进技术的传播空间,指导和帮助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档案,收集整理有关惠农政策资料、农业科技资料、农产品产销信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资料,为农民致富提供智力支持[2],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档案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4结语

新时代赋予农业技术档案以新的生命力,也赋予农业技术档案以新的效能,使其成为推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原动力,更广泛地为农业决策、科研创新、生产增收和各项工作提供全新、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积极组织并参与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改良水土配方施肥等科技项目,推广优质高效、资源节约与绿色环保型重大农业技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和不段提升,努力为农村经济、农业科研体系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志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工程操作模式与创新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1):20-21.

[2]王茜.农业科技档案利用障碍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733-7734.

技术档案范文篇2

一、明确了管理对象,规定了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的正确区分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向来重视正确的认识对于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建设和发展科技档案事业,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明确科技档案工作的具体管理对象。大连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正确认识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描述了科技档案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并且以科学的语言形成了科学技术档案概念。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产生了许多新型文件,特别是以技术为内容而具特殊形式的文件材料。这些材料是什么,要不要管,由谁来管,怎么管?当时人们的认识,首先是对这些材料的性质和认识,是模糊甚至是混乱的。主要有三种看法。

第一、认为是技术资料或资料,把所有这些以技术为内容而以图样和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材料,统统称作技术资料,在观念和认识上远离档案范畴。因此,相关的人员、工作和机构被称为技术资料员、技术资料工作、技术资料室。

第二,被称为技术档案资料。同前者"远离档案范畴"相比,这种认识有了一定的质变,即把对象同"档案"联系起来,承认它们是"档案",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没有这个进步就不会有后来的"科学技术档案"概念。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局限,即把对象同时又看作是资料,没有认识到档案和资料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两种事物,相反把这两种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用一个名词串连起来,形成"科技档案资料"这样一个非甲非乙的混沌概念。

第三,使用了"技术档案"的称谓。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1956年和1958年先后编写的科技档案管理学讲义《技术档案管理与组织》都开始使用了技术档案的称谓。1959年6月由该系编辑出版的学习参考书,定名为《技术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也明确使用了"技术档案"称谓。这同前述第二种认识相比较,当然更符合实际、贴近真理。但事实上仍处于认识上的犹疑和不确定状态,就在1958年编写的讲义内容中,却又出现了"技术档案资料"的提法,反映了理论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上述事实表明,当时对管理对象在认识上的混乱和模糊,其核心问题是对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混淆不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客观的因素讲,在"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所进行的重大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国外进行设计的,外来图纸和文件成为指导建设、施工、生产的主体;外来设计文件,自行设计文件,同交流购置来的资料同时存在,科技文件、科技资料甚至科技情报混杂在一起,加以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如此汹涌而来的数量巨大的技术图纸、文件和资料,是中国档案工作者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从主观的因素来讲,建国伊始,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处于创建初期,我们还来不及对科技和经济建设事业中形成的新型档案特别是科技档案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的认识基本上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或相近,很容易造成人们在认识上的混淆。

然而,管理对象问题不解决,正常的科技档案工作就无法建立,新中国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事业就不容易发展。正是技术档案工作大连会议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明确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解决了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的区分问题:科技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一个单位的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并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存起来的技术文件材料(包括图纸、照片、表报、文字材料等),它不仅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具有参考使用的价值,而且具有积累经验、保存历史面貌和参考凭证等作用",而"技术资料则是一个单位为了参考的目的而收集和复制的技术文件材料,它只具有参考使用的价值,根本不能起真凭实据的作用"。这就从性质和作用两个基本方面科学地把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正确地区分开来,以此为基础,确定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是科技档案,同时要兼管科技资料。

四十年前的大连会议,正确地提出了必须实行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的科学区分,指出"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不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技术档案工作就无法建立、健全和发展"。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国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科技档案同文书档案等实现了综合统一管理,而且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科技图书实行了一体化综合管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一体化和综合统一管理仍然是建立在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实体实行正确区分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区分,就没有科学意义的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科技情报、科技图书的一体化综合管理。

二、抓好归档,从基础做起,建立和健全科技档案工作

大连会议十分强调归档制度和归档工作。指出:"建立和健全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是建立和健全技术档案工作的基础","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健全的档案工作,也就不会有完整的档案"。

归档,历来是我国科技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在当时,处于初创时期的科技档案工作千头万绪,又没有经验,从哪里入手做好档案工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抓住归档,就抓住了"龙头",抓住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基础性工作环节。

1、抓好归档,解决了大量积存文件的清理建档问题。建国十年,企、事业单位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科技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科研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等。这些文件基本上处于无序和分散状态,亟需进行清理和收集,抓好归档工作,就解决了这些文件的收集建档问题。

2、建立和健全归档制度,实现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文件归档的实质是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问题。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应该说,直到大连会议召开之前,这一制度尚未真正触及到科技档案领域,许多企、事业单位形成的科技文件,都是分散在各形成部门或科技工作者个人手里。通过建立和健全科技文件归档制度,做好科技文件向科技档案部门归档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文件分散管理问题,使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科技档案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对此,针对当时存在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否影响"自由"问题,会议曾指出:"个人分管或者各个科室分管,看起来是自由的,从长远来看是不自由的。有了专门的档案室集中保管,随时要随时就可以拿出来,那才是自由的。"所以,建立归档工作,实现科技档案集中管理,在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创始阶段,在科技管理领域曾经是一场重要的"革命"。

但是,"归档"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科技档案工作的初创时期,四十年后的今天,抓好归档,仍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大连会议所揭示的真理,昭示我们即使到了电子文件时代,归档问题仍然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重要问题。

三、建立和健全机构,探索了科技档案工作微观和宏观管理体制

建立相应的机构,是开展科技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科技档案工作包括主体和客体两大基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归档制度和归档工作,解决了科技档案工作的客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机构则是开展科技档案工作的主体问题。大连会议强调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基层科技档案机构,指出"就今天来说,要建立起技术档案工作,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机构,把基层档案室工作做好。"因此,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室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机构或者配备专人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成立统一的档案室,也可以成立单独的技术档案室。"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由全国性会议提出,并列入全国性法规,要求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档案机构。

大连会议不仅正确地解决了科技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问题,而且对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档案机构应该"由一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直接领导",这就事实上明确了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或管理体制问题。四十年来的科技档案工作实践证明,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这一管理体制是完全正确的,它对推动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国家对科技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体制,是发展国家规模科技档案事业的重要问题。大连会议对此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具体要求:"国家档案局加强对技术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中央各工业交通和科学技术的主管机关,对本系统的技术档案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并相应地加强本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着手编制本专业的技术档案保管期限表,制定本专业的制度办法和着手规划技术档案馆的建设和布局问题"。

应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多年行之有效的科技档案工作宏观管理体制的雏形,在大连会议上已经初步形成。这个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我国几十年来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档案范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档案资料

一、建立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技术档案中不只包含着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科研资料,其中还有基础建设、设备设施维护、频率规划审批、事故处理以及技术培训等档案内容,这些档案资料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但是在原有的档案管理中对这些资料在保管、查阅及使用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此可以反映出广播电视技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为此,需要为其建立专用的系统程序来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以便在日后的查阅及开发使用上提供便利,从而将其蕴含的经济价值进一步的开发出来,为广播电视行业发来更大的效益。

二、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1.安全性

技术档案中包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资料对广播电视企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关系着其未来的发展,为此技术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是系统设计首要考虑的,其最基础的安全内容就是为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专用用户名及密码,尽量避免出现外部入侵。

2.可扩展性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这也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广播电视行业的需要,必须要保证在设计时将拓展性问题纳入设计规划的范围内。

(二)设计原则

根据广播电视技术档案的特点可以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应用MSACCESS进行技术档案的管理,这种系统可以将档案资料合理的进行排序、整理,这样有利于在应用中的查询及筛选。MSACCESS作为微软开发的一种管理系统的软件,其使用与MicrosoftOffice中的Excel在操作与界面上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MSACCESS主要是以表格的形式对档案资料进行排序管理,相关的数据还可以应用字段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是目前在广播电视行业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档案管理系统,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对MSACCESS的使用及查询设置权限,根据操作的不同其要求的权限内同也有一定的区别,可以使技术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安全化。但是这种管理系统的使用并不是非常完善,因此科研人员依然需要继续进行开发设计,从而满足用户更多的需要。

三、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一)登录控制

登录控制主要是对登录权限及登录页面的设计与应用,目前在管理工作中依旧以用户名密码的形式作为登录控制的主要手段。管理人员需要对登录密码进行保密,避免非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系统进行登录操作,增加技术档案泄露的风险。

(二)主要版块功能描述

根据广播电视技术档案内容,整个系统既有目的性搜索引擎,又有分类查询版块,将系统分为科研应用、基础建设、设备设施维护、频率规划审批、事故处理以及技术培训六个版块。第一,科研应用档案用于对历年技术研发类技术档案资料的查询;第二,基础建设档案又按照各级台基本情况、台站迁建、重点项目等内容进行分类,方便高效查询历年相关文件资料;第三,设备设施维护档案用于对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的基础数据及设备设施维护等相关文件;第四,频率频道规划审批档案对历年频率频道规划审批文件资料进行了登记;第五,事故处理档案部分主要收录了历年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事故处理案例;第六,技术培训档案部分主要收录了省市县台上报的应急演练预案和技术培训相关文件资料。

四、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展望

根据MSACCESS系统在技术档案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来说,其在对广播电视技术档案的管理上有很强的时效性、安全性及快捷性,这些优点为技术档案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帮助。

(一)技术资料电子存储

电子档案形式的存储可以避免档案的破损,减少档案维护工作,并且其所占空间小,便于保存。

(二)增加网络共享功能

广播电视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作,因此在技术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在单位内实现局域网的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对技术信息资料进行共享。

(三)基础数据的加密

无论是技术档案的保存还是传递都需要应用加密手段来提高其安全性,在归档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密。在档案的传递上需要应用安全口令才可以进行使用,避免技术档案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丢失情况而造成的损失。

五、结语

广播电视技术档案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其有着记录、借鉴、使用等意义,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由专业的工程师来进行,结合广播电视技术档案的特点,以档案的查询、归档、收集等为基础,对其处理事故及应急功能等进行研究,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

作者:杨曼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七二三台

技术档案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经济;信息时代;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中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中,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要路径,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自我改革与自我创新,如此才能紧跟时展趋势,满足时代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体现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鉴于此,本文围绕这一题目展开探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中,最为关键的是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两者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前提,为档案信息化检核提供技术支持。其中,档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档案传输、档案交换,还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都要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实现。因此,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率,二是要加快档案管理网络建设。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此项工作重点在于建立综合的档案目录数据库,数据库中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档案馆所有的档案的目录,二是要包括全宗文件级目录。与此同时,数据库的类型也应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全文字数据库,第二种是多媒体数据库。此外,要做好电子文件信息的整理归档工作,而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要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丰富档案信息的类型,更好的满足各类用于的使用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电力档案的备份工作[1]。

3.应用系统建设

首要任务是大力检核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通用性能强,且具有兼容性特征的系统,保证该软件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联通,并且可以与各大门户档案网站联通,满足政府、企业、组织,还有社会个人群体对档案的使用需求。

4.人才队伍建设

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施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重视和正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专业的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这是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是要对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形成先进的理念,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对领导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档案管理的措施

1.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

首先,明确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最为基础的是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各个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管理机制,以此实现对电力文件的实时监控,以及全程管理。各地的档案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发挥协调功能,努力构建一个上下联动,彼此协调的工作体系。初次以外,电子政务工作中,应该注重并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所占比例。其次,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相关工作。具体而言,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专项规划,化整为零,将整体庞大的任务分解,安排各各个负责单位和部门,其中,要明确任务量,以及任务完成的时间。除此以外,管理工作中,采用绩效评估的方式,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量化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公布,然后与其进行讨论交流,帮助单位、部门认识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此督促单位、部门能够更加积极认真的进行档案信息化相关工作[3]。

2.推进档案数字化和资源共享

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核心工作,目前的情况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推进档案数字化,首先,要尊重数字化建设的规律,定制合理的建设计划,并切实做好监督工作,促使数字化建设工作可以有序进行,与此同时,要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目录,并给予数字化建设工作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促使个部门之间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二是实现资源共享。具体而言,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律的指导下,建立综合档案信息系统,并将去与办公系统融合,各单位和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将内部形成的文件信息进行处理、归档,以时间为排序标准,建立档案信息目录,以此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4]。

3.健全技术支撑

档案信息建设技术的研发,首先应鼓励档案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积极攻关,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同时,也可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研发新技术。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首要任务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明确,要做好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除此以外,要注意更新审计现有的工作设备,为档案信息化工作提供设备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关键性软件的研发,对软件开发企业进行等级评定,最终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一致的技术标准,所开发与应用的软件要具有兼容性。此外,还要做好软件的安全建设,防止不法人员盗取、破坏档案信息,加强访问限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立足自己的档案工作经验,重点分析了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并提出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但是,由于笔者自身能力与学识有限,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希望有关人员不吝赐教。

作者:尚晓丽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忠峪.加快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0,8:218-219.

[2]孙晓蓉.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工程档案管理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2,11:36-38.

技术档案范文篇5

1.1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

现实工作中,相当多的技术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对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仅仅认为技术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归档工作,顶多就是抄抄写写,并非日常工作的重点,根本不能与基本业务相提并论,投入过多并不能给单位带来任何收益,只要保管好、不损坏、不丢失,能应付检查就行了。这种对防雷技术档案管理不重视的行为,恰恰都表明了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档案工作的内涵。对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投入就不足,那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不到位,对其利用的效率也就不高了。

1.2档案室硬件环境设施不够齐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的手段也不断增多,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给档案管理带来更加先进的手段。但是,目前利用该先进手段管理防雷技术档案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较少,甚至有部分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还采用手工管理档案的方式,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各类档案信息的查找、更新、维护过程烦琐等。

2做好防雷档案管理工作的办法

2.1改变防雷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

防雷技术档案管理既单调又乏味,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草草应付,这对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热情,改变其观念,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奖罚要明确,对于勤恳耐劳、负责任的工作人员,应当为他们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各尽其职的舞台。

2.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防雷技术服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防雷技术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档案管理技能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提升,一定层面上能够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形成,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地适应这种发展步伐,这是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当然,有挑战,便有机会。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通过积极学习,拓宽视野,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掌握所涉及工作的发展动态,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业务技能提高,他们就能够将掌握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防雷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2.3健全防雷档案管理制度

有效的制度是完善措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必要条件,更是做好防雷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保证。如:

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防雷技术档案的管理,应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这种制度必须符合防雷技术服务机构特点和档案管理的实际,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②简单明了的规章制度。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是可执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且要方便实用,以便充分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否则,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就是无用之制度。③约束性的规章制度。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因此,技术服务机构负责人应当率先垂范,自觉遵守档案管理制度,起垂范作用。

2.4改进和完善档案功能

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最大程度服务公众,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作用为宗旨,做到设置合理、设施完整、功能完备,又不浪费,满足防雷技术档案的归集、整理、保存、查询以及使用等工作需要。

2.5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对受检单位进行的防雷资料档案管理有这些特点: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方便操作、检索迅速、效率高、寿命长、成本低等。实现防雷技术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3结论

技术档案范文篇6

一、明确了管理对象,规定了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的正确区分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向来重视正确的认识对于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建设和发展科技档案事业,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明确科技档案工作的具体管理对象。大连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正确认识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描述了科技档案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并且以科学的语言形成了科学技术档案概念。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产生了许多新型文件,特别是以技术为内容而具特殊形式的文件材料。这些材料是什么,要不要管,由谁来管,怎么管?当时人们的认识,首先是对这些材料的性质和认识,是模糊甚至是混乱的。主要有三种看法。

第一、认为是技术资料或资料,把所有这些以技术为内容而以图样和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材料,统统称作技术资料,在观念和认识上远离档案范畴。因此,相关的人员、工作和机构被称为技术资料员、技术资料工作、技术资料室。

第二,被称为技术档案资料。同前者"远离档案范畴"相比,这种认识有了一定的质变,即把对象同"档案"联系起来,承认它们是"档案",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没有这个进步就不会有后来的"科学技术档案"概念。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局限,即把对象同时又看作是资料,没有认识到档案和资料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两种事物,相反把这两种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用一个名词串连起来,形成"科技档案资料"这样一个非甲非乙的混沌概念。

第三,使用了"技术档案"的称谓。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1956年和1958年先后编写的科技档案管理学讲义《技术档案管理与组织》都开始使用了技术档案的称谓。1959年6月由该系编辑出版的学习参考书,定名为《技术档案的整理与保管》,也明确使用了"技术档案"称谓。这同前述第二种认识相比较,当然更符合实际、贴近真理。但事实上仍处于认识上的犹疑和不确定状态,就在1958年编写的讲义内容中,却又出现了"技术档案资料"的提法,反映了理论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上述事实表明,当时对管理对象在认识上的混乱和模糊,其核心问题是对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混淆不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客观的因素讲,在"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所进行的重大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国外进行设计的,外来图纸和文件成为指导建设、施工、生产的主体;外来设计文件,自行设计文件,同交流购置来的资料同时存在,科技文件、科技资料甚至科技情报混杂在一起,加以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如此汹涌而来的数量巨大的技术图纸、文件和资料,是中国档案工作者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从主观的因素来讲,建国伊始,新中国的档案事业处于创建初期,我们还来不及对科技和经济建设事业中形成的新型档案特别是科技档案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的认识基本上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或相近,很容易造成人们在认识上的混淆。

然而,管理对象问题不解决,正常的科技档案工作就无法建立,新中国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事业就不容易发展。正是技术档案工作大连会议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明确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解决了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的区分问题:科技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一个单位的基本建设、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保存价值,并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存起来的技术文件材料(包括图纸、照片、表报、文字材料等),它不仅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具有参考使用的价值,而且具有积累经验、保存历史面貌和参考凭证等作用",而"技术资料则是一个单位为了参考的目的而收集和复制的技术文件材料,它只具有参考使用的价值,根本不能起真凭实据的作用"。这就从性质和作用两个基本方面科学地把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正确地区分开来,以此为基础,确定了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对象是科技档案,同时要兼管科技资料。

四十年前的大连会议,正确地提出了必须实行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的科学区分,指出"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不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技术档案工作就无法建立、健全和发展"。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国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科技档案同文书档案等实现了综合统一管理,而且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科技图书实行了一体化综合管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一体化和综合统一管理仍然是建立在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实体实行正确区分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区分,就没有科学意义的科技档案、科技资料、科技情报、科技图书的一体化综合管理。

二、抓好归档,从基础做起,建立和健全科技档案工作

大连会议十分强调归档制度和归档工作。指出:"建立和健全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是建立和健全技术档案工作的基础","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健全的档案工作,也就不会有完整的档案"。

归档,历来是我国科技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在当时,处于初创时期的科技档案工作千头万绪,又没有经验,从哪里入手做好档案工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抓住归档,就抓住了"龙头",抓住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基础性工作环节。

1、抓好归档,解决了大量积存文件的清理建档问题。建国十年,企、事业单位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科技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科研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等。这些文件基本上处于无序和分散状态,亟需进行清理和收集,抓好归档工作,就解决了这些文件的收集建档问题。

2、建立和健全归档制度,实现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文件归档的实质是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问题。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制度,应该说,直到大连会议召开之前,这一制度尚未真正触及到科技档案领域,许多企、事业单位形成的科技文件,都是分散在各形成部门或科技工作者个人手里。通过建立和健全科技文件归档制度,做好科技文件向科技档案部门归档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文件分散管理问题,使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科技档案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对此,针对当时存在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否影响"自由"问题,会议曾指出:"个人分管或者各个科室分管,看起来是自由的,从长远来看是不自由的。有了专门的档案室集中保管,随时要随时就可以拿出来,那才是自由的。"所以,建立归档工作,实现科技档案集中管理,在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创始阶段,在科技管理领域曾经是一场重要的"革命"。

但是,"归档"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科技档案工作的初创时期,四十年后的今天,抓好归档,仍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大连会议所揭示的真理,昭示我们即使到了电子文件时代,归档问题仍然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重要问题。

三、建立和健全机构,探索了科技档案工作微观和宏观管理体制

建立相应的机构,是开展科技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科技档案工作包括主体和客体两大基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归档制度和归档工作,解决了科技档案工作的客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机构则是开展科技档案工作的主体问题。大连会议强调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基层科技档案机构,指出"就今天来说,要建立起技术档案工作,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机构,把基层档案室工作做好。"因此,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室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机构或者配备专人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成立统一的档案室,也可以成立单独的技术档案室。"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由全国性会议提出,并列入全国性法规,要求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档案机构。

大连会议不仅正确地解决了科技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问题,而且对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档案机构应该"由一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直接领导",这就事实上明确了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或管理体制问题。四十年来的科技档案工作实践证明,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这一管理体制是完全正确的,它对推动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国家对科技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体制,是发展国家规模科技档案事业的重要问题。大连会议对此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具体要求:"国家档案局加强对技术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中央各工业交通和科学技术的主管机关,对本系统的技术档案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并相应地加强本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着手编制本专业的技术档案保管期限表,制定本专业的制度办法和着手规划技术档案馆的建设和布局问题"。

应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多年行之有效的科技档案工作宏观管理体制的雏形,在大连会议上已经初步形成。这个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我国几十年来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档案范文篇7

【关键词】机构考核;计量技术;档案管理

在结合机构考核标准上来进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工作,也是加强对机构管理能力,保障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计量监督提供准确可靠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手段。档案管理作为计量技术机构中的一项管理内容,档案管理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到该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效果,这也就要求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还需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来为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计量技术机构档案特征简析

计量技术档案指的是计量技术机构在检测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资料,也是计量检测工作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要求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包含受控文件目录清单、档案资料的立卷跟保管以及文件资料的收集跟发放等等,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保障档案资料的有效性跟完整性,并严禁使用非受控文件,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档案管理效果,来为计量技术机构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现有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以下两点特征。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特征

对于计量技术机构而言,其档案管理工作还具备有信息量大跟涉及面广的特征,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具备有一定的复杂性。此外在档案管理管理过程中,因为各项技术标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也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对检测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证书跟报告进行归档管理之外,还需要做好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检验规程以及检测方法等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跟更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保障各项档案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以及技术标准档案的先进性,并为计量技术机构的顺利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保密性特征

在《考核规范》中还就计量技术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内容包含有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各项资料跟计量记录的控制、收集整理以及保密工作顶灯。此外在对被检单位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其计量检测工作,然后在被检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及委托合同协议的基础上将检验结果形成检验报告,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形成的检验报告进行保密。

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档案管理效能的几点措施

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还会直接影响到该机构的运行质量跟水平,因此各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还需要在结合了档案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借此来获得良好的档案管理效果,并为该计量技术机构运行水平的提升提供足够多的帮助。

(一)明确人员职责,保障岗位的有效落实

在计量技术机构的运行过程中,因为人力以及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导致现有的专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经常性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部分重要的岗位还需要在结合计量机构考核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设定,并不得因为机构中人员不足而减去岗位的数量。这也就要求计量技术单位能够进行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的指定,并要求这些质量挂历人员对于自身的岗位职责有充分的了解,对于不同文件的编制、审批还有批准工作需要在相关管理人员的签字授权后才能够进行纳入到档案库中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保障该计量技术单位的档案管理体系得以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是由业务部门的主管来进行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因为计量技术机构多是在充足的档案信息基础上来进行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的,这也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做好各种技术档案的归档、登记以及年度审查工作,并需要对所有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在档案管理问题中一旦出现了漏记或者误记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查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档案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各种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跟合理性。

(二)构建合理完善的文件控制程序

计量技术单位的管理文件主要是用来表明该单位在实行指令管理体系中所有工作的文件内容,除了含有质量手册跟程序文件等内容之外,还包括记录表式、作业指导书跟其他管理性质的文件。在计量技术机构举办的各种质量活动中,均需要在文件管理的基础上来进行,并要求机构内部的职员们能够严格遵循相应的工作法规来进行工作,借此来保障其质量活动的有序进行。只有在保障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跟适应性基础上,来能够让各计量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各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判断体系是否达到机构质量管理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是否对进行质量更新来评价其有效和适宜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计量工作的管理工作。计量技术机构需要将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作为条件,在结合了每项计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文件集的设置工作,在文件集中需要包含有规程规范、技术报告以及证书记录等多种文件,对于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计量技术机构是通过机构设置的各个计量标准来进行工作开展的,技术文件也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凭据,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各类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借此来就技术计量标准跟检定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为了构建一个健全的文件控制程度,来对文件的批准、以及作废等步骤进行有效的显著,还需要在结合法定计量机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构建,并要保障其完善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因为在计量技术机构文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也就需要就管理方面来增强文件发放跟作废环节的管理工作,并需要保障每个管理文件都是有用的版本,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有效规避因为新版本发放后,作废文件依旧投入使用的情况发生,来促进该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随日常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因为计量技术机构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痕迹是通过多种模式来进行展示的,也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有效的采集、控制、保存以及整顿工作,质量跟技术记录作为计量技术机构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就机构曾经进入的质量活动以及计量活动的所有步骤进行有效的记录。跟质量记录不同,通过管理性记录的恶魔是还能够就原始记录、环境监管记录以及运行监测记录等内容进行整理,然后形成技术记录,来对整个计量工作的全部流程进行真实的反映。此外在技术记录过程中只有将包含有充裕的信息跟监测过程同时进行,才能够对整个计量工作环节进行及时的追溯跟处理。因此说计量技术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技术记录的编制跟管理过程中,还要求各项记录工作能够随着日常工作来进行,借此来保障各项档案信息的实效性以及真实性,并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后补记录等情况的发生。

(四)对照考核规范细则来对档案分类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难过还能够给予考核工作进行质量跟技术的全面提供,因此在计量技术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除了构建质量体系之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网络数据库进行档案管理,这样才能够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来为计量活动工作的顺利推行提供足够多的档案依据。在进行文件的记录跟支配过程中,实验室们还需要在结合相关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规范的合理制定,在结合了实验室认可考核细则跟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档案目录的制定,以此为准绳来对档案进行编号分类处理,再通过不同的文件跟档案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填充出来,这样在进行档案搜集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考核细则目录就能够进行档案的快速寻找,促使档案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应用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此外计量技术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素质的培养力度,促使所有员工们的档案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得以提升,来获得良好的档案管理效果。

结束语

计量技术机构作为质检部门的基础岗位,担负着检测企业计量工具以及计量管理等多项职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计量技术机构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就要求计量机构能够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再通过相关优化措施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计量技术机构的日常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体制,让质监部门自身的职能也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彭碧珍,温雪梅.从机构考核谈计量技术档案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7,(1):12-12.

[2]于富彧.从机构考核谈计量技术档案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5,(9):195-195.

技术档案范文篇8

(一)技术档案不够完整。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档案资料不全的情况,较好的单位存档率也只能达到80%,而一般的单位存档率极其低。有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竣工后技术档案资料都不够完整,有的甚至只有主体档案,其他配套工程的技术档案缺失,装饰工程、室外工程、电网等档案材料几乎没有。(二)管理模式不够统一。从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上来看,部分单位成立了独立的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对于档案资料收集与管理的情况相对较为完整。但仍有一些单位对于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是由其他职能部门兼职管理或代管的,档案材料的管理不够统一。(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从事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很多综合素质较差,对于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掌握,职业道德标准低下,满足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模式。1.管理机制。相关单位应完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对其档案需要管理的内容进行规范。是否能够规范档案管理制度,与档案管理质量和进程有直接关系。为了有效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可通过完善档案规章制度、建立档案工作标准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2.工作程序。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应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使得工作更加有秩序,不至于混乱。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技术资料进行集中收集,并通过分类进行整理,使得档案资料越来越全面,同时对技术资料应妥善管理,存档的过程中应以查找方便为主要原则。存档的过程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规范化管理工程技术档案资料。3.交接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不可避免有离职或调职的情况,这时就涉及档案交接,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交接。首先确保在平时工作中,及时规整档案,不要有遗漏或丢失的情况。在档案交接的过程中,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责任,认真执行每一个文件的交接。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应以文件规律进行整理,理清文件之间的关系,根据原有基础,进行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整理归档文件的过程中,应确保案卷清楚的进行分类,将标题、标目、编号等明确的标注,为日后检索工作做基础。同时对整理好的档案按照顺序存入档案柜,确保顺序与标注的一致。(二)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可选用现代化的管理办法进行档案管理。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成熟与发展,大数据已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应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技术档案进行管理。为档案室配备计算机、路由器、复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施,同时引进相应的软件系统,创建独立的档案管理平台。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储存,很多档案可通过电子形式进行存档,解决空间限制的同时,方便了日后档案查阅,在对档案的统计和分类过程中,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既减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三)定期培训档案管理人员。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城市化建设政策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所以,应提高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对其服务水平、质量与意识进行训练,让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充分地认识到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自身的服务水平及质量有效提升,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同时,应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新档案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不断地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相关部门对档案管理的规定,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灵活运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整个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术档案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资料之一,同时也是维修、使用、改建的最原始资料。所以在日常的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中,应提高对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使用多种管理手段,达到档案资料规范化、信息化、全面化,并妥善地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大数据技术,有效提升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效率。

作者:李伟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四二台

【参考文献】

技术档案范文篇9

关键词:工程技术档案;交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工程单位档案资源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工程技术档案,其能够记录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延续和发展交通工程技术等原始数据,这是对交通线路进行建设、维护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项目进行问责的主要凭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对其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找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改善。

1工程技术档案与工程项目的管理

1.1交通施工企业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工程项目中的对于质量的把控过程主要施工过交通工程行业的相关资料来完成的,是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实际运营的重要依据。虽然交通工程行业的资料档案比较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的工程施工单位不注重项目管理的工作,只是简单的进行整理,在收集工程资料时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使得很多的资料不能清晰和客观的反应施工的真实情况在交付后出现很多问题但是没有办法问责。在对档案的管理进行标准化的执行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1]。就一项工程来说,对其的要求不仅仅是稳定、持续的发挥其功能性,使其安全可靠,其技术资料也应该详尽、完整和准确,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才能够做到可追溯。当前来说,工程的项目部人员主动和自愿的来从事资料管理的人员比较欠缺,使得工程资料的工作规范化一直得不到落实,很多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资料的整理也不重视,其更加在意的是实际的施工情况[2]。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部门来验收,资料的管理工作就会被置之一旁,文件资料被胡乱的堆积,相关的检查组来进行项目的检验时才开始进行资料和档案的整理,加班加点,只想应付了事。如果验收的结果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资料员往往会成为替罪羊,被追究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将资料的相关工作当成一份苦差事来做。另外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在平常比较注重资料的工作,但是平常资料的记录和积累没有到位,凭空捏造和造假的情况比较严重,使得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1.2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

工程技术档案具有指导、记录的作用,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一个直接的反馈作用。因此,工程技术档案的科学和规范,对于交通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体现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质量把控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也有重要的体现。工程技术档案的特点比较鲜明:第一就是能够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把控和实际的管理情况进行直观的反映;第二就是对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条文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进行监督;第三就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检查、管理以及更改有所记录,并作为依据;第四就是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积累信息资源;第五就是为质量责任和问题的追究提供坚实有力的依据;第六就是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善和解决。

1.3工程技术档案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1)作为质量通病的重要突破口以及切入点。从工程的技术档案中,能够反映出工程项目在施工的检测等每个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以及关键点,能够对工程进行重建,也是进行检查、管理以及实际的投入使用比较重要的依据。在繁杂的基础信息库中,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对比后,通常能够很清晰的反映出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比较准确和细致,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症下药,以此来总结出经验,避免以后的工程出现相同的问题[3]。(2)作为获取的经验。工程技术档案是工程建设单位中比较重要的无形资产,拥有海量的原始的施工数据,比较详细的记载了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以及质量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相关的人员快速的掌握有关项目最直接和最真实的信息。

2发挥工程技术档案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促进作用的具体策略

2.1强化岗位的责任意识

对于工程的项目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资料人员的具体职能进行划分,相关的如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等工作要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性。而工程的档案需要收集的内容是要对工程项目的图纸进行登记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工艺的变动、会议的记录要有所保留和登记。

2.2提升资料员的职位认同感

在建筑的单位中,资料人员似乎处于工程之外,享受到的待遇、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施工员、管理员等。资料员的存在感比较低,这使得交通工程单位的资料员青黄不接且素质难以提升。近些年,在国家建筑行业的制度下,内业人员的尴尬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施工单位要进行体系认证,就需要其对于专门的质量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工程施工行业,能力比较强、切实负责的内业人员越来越重要,逐渐的成为了管理者青睐的对象,成为了项目部比较重要的力量。作为内业的资料人员,要调整自身的价值定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结构,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2.3加强监督以及引导

交通施工单位的档案部门对于相关的业务要加强监督和引导,对于资料员要进行前期的培训,强化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将收集来的资料按照一定的类别、标准进行分布,在封面以及目录等填写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格式。对于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归类要合理和规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造成浪费。

3结束语

当前对于工程行业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技术档案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使得相关的内业人员也逐渐受到重视。基于此,要提升对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视程度,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文涛 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服务部

参考文献:

[1]于淼.试论工程技术档案与交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5121-5122.

技术档案范文篇10

关键词:依法治检;档案管理;科学化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指明了我国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意义重大而深远。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质检系统依法履行质量宏观管理职责,肩负建设质量强国重任,因此,在新时期做好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检,为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法治建设的保障。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提高计量技术档案管理水平

因为计量技术机构人力、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人身兼数职,一名工作人员身兼多个计量检定项目工作。但一些重要岗位必须按照计量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来设立质量管理体系,而不能因为机构中人员的缺乏去减少岗位的数量。因此,应及时制定出与单位业务工作相对应的《计量技术档案管理细则》、《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制度,设立独立的计量技术档案室,明确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由单位的质量技术部门具体负责,确保计量档案的完整、安全,对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归档质量。

2加强依法治档的法治宣传,提升计量技术档案管理的认同感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既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依法治档工作意识,也取决于普通职工是否对计量技术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档案法治宣传,大力普及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律知识,在全单位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档工作氛围。一方面单位领导和档案工作者要带头学法。作为依法治档工作的主体人员,要切实增强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的主动性,积极利用个人自学、单位集中学、专门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会讨论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治档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职工普法。档案法制宣传是普及档案法律知识、增强计量技术档案法制意识、推动档案依法管理的有效手段。要注重档案普法重心下移,结合“六五”普法计划,积极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通过设立档案法律宣传栏、发放档案法律资料、举办档案法律专题讲座、档案法律知识竞赛等途径,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全方位宣传档案法律和知识,切实提升档案工作在单位的影响力,使档案法制意识深入人心,为依法治档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职工对计量技术档案管理的认同感。

3加强计量技术档案保护,增强档案质量长效期

(1)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在计量技术档案中,纸质材料的档案占了绝大多数,如何有效地保护好这些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早期的纸质材料多半采用具有酸性的机制纸,字迹材料大多使用不耐久的墨水、复写纸、圆珠笔记录。根据许多档案馆的调查,字迹褪变最严重的已占字迹材料近30%左右。因此,必须使档案制成材料的质量逐步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新时期下纸质计量技术档案要使用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它具有色泽洁白,纸面平滑,挺度适宜等优点。它的原料主要是漂白化学木桨,纸中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轻较少,是一种比较耐用的公务用纸。字迹材料要用碳素墨水(黑色签字笔),以经过氧化形成的氧化碳黑作为色素成分,再以树脂成分为粘结剂,写出的字迹与纸张形成结膜,具有耐水、耐光、耐氧化作用,是墨水中最耐久的书写材料。对纸张载体、纸张类型既定的纸质档案的保护,可以通过控制纸质档案周围的环境因素,来加强管理以期延长载体的寿命。潮湿、高温、光照等环境因素会加剧纸张纤维素水解、氧化反应,缩短纸张寿命。同时,这些因素还能使那些耐水性差、不耐热、不耐光的字迹材料产生字迹扩散、褪变等问题。因此,档案保护中,应特别注意改善档案保管的条件,为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提供适宜的环境。保管纸质档案房间的温度宜控制在14℃~24℃范围内,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5%~60%范围内,并注意做到防光、防空气污染、防虫等工作。如纸张已经破损、脆化的纸质档案文件,应采用修裱技术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加其强度,提高耐久性。若纸张破损十分严重并已成碎片状,切忌随意翻动,宜采取摄影技术进行翻拍后,再谋求对纸张修复加固的方法措施。(2)电子文件档案的保护工作当前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档案管理和保护手段也不断出现新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出现的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的计量技术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在现今的网络工作环境下,电子文件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由于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有很大的差别,电子文件通常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主要是用移动硬盘保存。移动硬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磁盘信息的保存寿命,所以在选购移动硬盘时要认真把好质量关。在保存方面,要求移动硬盘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因为潮湿会使光盘片基霉变,所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65%,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3)计量技术档案在管理与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档案文件在管理和利用过程中,难免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科学的保管方式方法,会加剧对纸张字迹的破坏。为减少档案文件在管理利用过程中的损坏,可以跳出保护技术的狭窄圈子的局限,将视点放在保护工作以外的档案工作其他环节,强化相关基础工作,也可延长档案保存寿命。①完善档案查阅系统,提高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减少利用者大量地盲目翻阅档案带来的损坏。②加强基础性编研工作,全面介绍重点档案内容。通过编写常用档案参考资料,让利用者查阅参考资料以减少对档案原件的使用,从而达到相对延长档案保存寿命的目的。资料准确、揭示内容全面的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基础数据汇集、会议简介、科技成果简介等参考资料,既可方便利用者又有利于档案保护。③限制珍贵文件原件的利用。对珍贵档案的原件应尽行缩微复制、计算机储存,利用中应使用复制件,避免使用原件。在必须使用原件时,应有专人照管,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管理计量技术档案需要以保护工作做保障,把保护工作贯穿计量技术档案管理的始终。

4结语

计量技术档案最真实的反映出质监部门所辖区内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在用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等情况,是依法治检工作的重要支撑材料,因此,提高计量技术档案管理水平是质量强国的基础,是依法治检的根本工作。

作者:徐 飞 单位:绵阳市计量测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