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证券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4:25:05

金融与证券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1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2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结构变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资本市场的变革逐渐兴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金融业务融合、资产融资证券化,在这当中,大家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资产证券化上。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金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金融结构变革使得原有的金融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并对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学术界、实务界对资产证券化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然而资产证券化创新并未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相关的研究工作还需深入展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其对金融结构变迁产生的推动作用是较大的。我们国家正在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其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对现行金融体系结构也带来一定程度影响。而要保证此项工作具有实现,必须要对资产证券化能够起到的引导作用展开深入探析,了解其具体的功能,以及对金融体系改革产生的促进作用,以期使得资产证券化可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背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从金融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创新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而要对此有确切的认知,必须要对资产证券化的整个发展历程有切实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失业率大幅增加,通货膨胀更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了能够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对基准利率进行了提升,然而这个做法必然导致市场利率随之提高。另外来说,《Q条例》对存款利率上升会产生限制作用,如此就会出现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存款利率却无法随之调整,带来的结果就是机会成本明显加大,大量的银行存款进入到资本市场当中,以期使得机会成本损失能够切实降低,这即是常说的“金融脱媒”。此种现象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存款业务会受到很大冲击,具有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变得较为低下。此外就是资本市场拥有了较强的融资能力,其在融资结构当中所处地位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的地位则明显降低。为了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商业银行展开了资产证券创新,以期使得流动性能够重新盘活,进而保证地位更为稳固。然而想要实现资产证券化创新,二级市场的作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信贷资产二级市场的构建应该要加强,政府中的相关机构应该扮演好投资者角色,这样可以使得商业银行真正实现资产盘活,并保证资产证券化创新能够获得更为现实的基础。在1968年,过手证券正式发行,这就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创新拉开了序幕。此种模式的应用对商业银行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流动性困境能够切实解决,而且业务拓展也更为顺利。对创新动力予以分析可知,商业银行在对资产证券化创新予以实施时,关注点并非是盈利、规避管制,其是将流动性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对资产证券化创新予以实施后,商业银行可适当调整资产结构,使得融资困境切实消除,如此就可保证自身的发展更为稳健,并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资产证券化创新刚刚开始时,金融脱媒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以影响,使其业务经营受到冲击,资本市场的创新也在深入展开,其在融资结构当中所处地位得到提升,而这就导致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难以有序展开,尤其是业务空间变得较为狭小。然而资产证券化实施则使得此种情况发生改变,商业银行具有的竞争力逐渐恢复,尤其是二级市场建立起来后,市场型业务也就能够顺利开展。此种变化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市场主导型结构转变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银行主导型”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结构的转变:基于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思考

(一)基于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从资产证券化创新流程谈起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正在积极对市场型业务进行拓展,而资产证券化则能够提供所需的平台,而要想要保证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定要将流程创新做到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中,占比最重的是存贷款业务,当持有贷款到期之后方可带来一定的利润。此种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流动性收益是非常少的,贷款利息则是主要的收益,所以说,传统业务带来的影响是较大的,特别是盈利渠道过于单一,而且拓展难度较大。资产证券化属于全新的业务模式,其就是要将贷款的二级市场切实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利用贷款转让就可使得流动性收益大幅增加,而且风险也能够实现转移。具体来说,由业务经营来说,采用此种模式能够促使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出现明显改变,批发性融资成为了重点,可通过多个渠道来获取流动性。从传统业务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想要获取流动性的话,唯一的途径是负债方,然而在对“发起-分销”模式予以实施后,还能够从资产方出来获取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对贷款进行“出售”,如此就能够使得非流动性资产转变成流动性资产,由此可知,此种模式能够确保商业银行从更多的渠道中获取流动性,业务平台自然就能够真正实现拓宽目的。由盈利渠道来说,传统的是净息差模式,对此种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其对信贷资产规模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盈利水平也就会切实提高,然而存在的弊端就是盈利来源、风险敞口显得非常集中。将“发起-分销”模式予以实施后,商业银行拥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就能够获得二级市场,如此就可保证资金配置期限真正呈现出多元特征,而且市场定价目的也能够切实达成,价差盈利成为主要的模式。在对此种模式加以运用后,商业银行的角色出现了转变,信贷资产在这里处于中转状态,商业银行通过价差就能够实现获益目的,由此可知,这种模式能够使得商业银行拥有的盈利模式更为多元。由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传统模式属于跨期分担机制,简单来说,资本金、存款人、拨备覆盖率、损失准备金均属于分担主体,大部分的风险都由商业银行来进行承担,因此说,信贷资产的监管必须要予以加强,除此以外,资本金或是准备金的计提也要做到位,这样可以使得可能出现的风险能够有效解决。

(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空间的压缩:一种新型市场化融资中介

从理论角度来说,商业银行具有的核心功能为资金融通,传统业务模式则能够确保这个功能切实展现出来。商业银行在对资产证券化予以实施时,切实展开创新能够保证自身地位更加的稳固,而且可以保证市场型业务在更大的空间中发展。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资产证券化有了明显的转变,其呈现出独立性、实体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到明显的挤压,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资产证券化本就是市场型融资中介,其具有的核心功能和商业银行是大致相同的,而且业务细节同样相似。比方说,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短期存款来实现融资目的,然而在创新持续展开之际,市场融资工具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呈现出短期化特征,这就使得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这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由资金用途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在展开资金配置时的依据是信贷资产,或是实体资金投入,这些方式和商业银行开展的信贷业务在本质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三、结束语

由上可知,资产证券化创新能够使得商业银行顺利对市场型业务进行拓展,并对相关业务产生直接影响,使得市场主导型结构逐渐构建起来,如此可以使得金融效率有明显的提升,然而金融体系却无法保证是非常稳定的。为了使得金融稳定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商业银行可以将传统融资进一步加强,必须要将市场主导型结构切实建立起来,相关人员要对此发展趋势有正确的认知,尤其要保证商业银行具有的主导作用真正展现出来,同时要将监管切实做到位。从融资中介的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必然是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其功能发挥边界可以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佳.金融结构变迁与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影响机制及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34(01):67-82.

[2]李佳.资产证券化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变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0(05):72-82.

[3]黄晓卫.金融市场结构平衡与优化:资产证券化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5(15):171-173.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3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4

一、面向市场的银行结构调整

1、调整的背景。

1994年,我国银行业接受了一个国际准则,即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开放。巴赛尔条约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其总资产或净值占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8%。这是一个保证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有效准则,不仅为35个契约国所接受,而且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还将该标准正式载入商业银行法第39条中。按巴赛尔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按照有风险的企业来进行经营,而不能以空壳银行通过转手经营储蓄者资金来生存。这与空手套白狼的传统银行理论不同。按照传统的银行理论,银行是将资金所有者“典当”的资金视为自己的资金贷给需求者,银行本身并不在经营中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高风险经营)、破产威胁及信用下降,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所以,为控制风险,提出资本金标准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巴赛尔条约的含义。

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为了使该流程不至于被中间截流,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居民的资本选择,如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限制证券市场发展,控制直接投资等,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资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国银行业经过了一轮自由化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国有银行垄断了社会资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兴起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现的金融组织,担负着地方性的资金融通工作,成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经济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国的城市信用社达5000家以上,其贷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体企业,8%左右流向私营企业。据估计,提供给私营企业的贷款相当于国有银行的5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资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来吸收社会资金或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以较高利率借出,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风险通常被掩盖起来,而一旦经济紧缩,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不仅资金来源成了问题,而且贷出去的款也难回收。国家借此进行了金融整顿,合并了机构,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这些合并后的机构又成了另一类垄断型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源由此也被切断。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也搞起了第二银行,即信托投资公司。在银行的带动下,其他机构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从事委托存贷业务,实质上是利用关系以低利息从国有银行弄来资金,然后以市场利率贷放出去,或干脆自己从事房地产等高风险高盈利投资,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逃避国家信贷管理进行风险投资的手段。据估计,到1995年底,国有银行对信托机构的放款数额达5500亿元,这也是国有银行呆坏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压缩信托投资公司规模使其与商业银行脱钩的办法,其数量从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资金损失大多已无法挽回。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在全国布网经营,但由于实行地方的分权式管理,这些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再加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许多基层机构成为国有银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巴赛尔标准的实施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银行不仅追求效益的冲动开始占了上风,而且金融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于是,在国家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下,各个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战线,压缩基层银行机构,上收贷款权力,货币市场出现了逆细分化倾向,一方面存贷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其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其他商业银行也从基层行集中资金,进行大额度放款,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这一格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变得更严重,银行收得越来越紧。由此可见,在垄断和集中化的主导趋势下,我国的银行体系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国有银行包袱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且资源垄断严重;二是非国有银行实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率决定机制,致使银行经营风险大。在这种格局下,因为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不尽合理,所以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银行业调整面临的基本矛盾。

2、调整什么,怎样调整

从一国的整个资金流动过程看,个人获得的各种资金有三个流向,即消费、储蓄和其它投资,社会资金流入银行业暂时或长期地存放,银行所能动用(贷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银行能够完全履行其作为资金集散中心的职能,则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应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资金供求者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虑外部因素)。但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或资金流动存在结构性失衡时,上述的对称性被打破,就会形成资金供求失衡。在我国的资金流动过程中,这种失衡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银行吸收分散资金集中供给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资金过多地流向并没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国有企业(甚至有些充当了资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于是形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为地造成资本高价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资金食利链,滋生腐败。不仅如此,国家控制储蓄利率也是对供给者的利益剥夺,因为储蓄者被取消了资金使用的选择权,只能以低价获得利率。对于从事资金集散的银行来说,更是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资金支配权成了获利的最佳工具。通过低价收集资金剥夺储蓄者的利益,并没有通过商品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返还消费者,而是成了各类中间取利者的收益和无效益的投资,结果是银行反而背上了重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为高利贷的盛行大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我们调整银行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即疏通资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场化的资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问题相当复杂,主要有:

一是要坚决消除资金无效分配机制,使资金流向合理化。目前,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服务的情况并未改变,国有企业提供了二、三产业整个产出的不足40%,但却占用着60%以上的资金投入,这是造成银行业困境和社会资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资金能真正按市场规则进入资金的真正需求部门,是体制和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银行结构体系,打破银行业的国家垄断。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流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由此而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国银行体制还基本上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资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银行业的正常竞争也不会形成。所以,要求国有银行扩大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鼓励和发展紧贴市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一般来说,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制是从民间部门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在计划体制背景下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更应是政府部门的退出与民间部门的进入和成长,变政府配置金融资源为由民间部门配置金融资源,进而在民间部门之间确立正常的金融交易关系。不仅如此,资金服务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体系,因为资金需求是复杂的,单靠正规的银行业并不能全部解决需求者的问题,如农民贷款,城市小型工商企业、个体劳动者、风险型企业、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资金需求等,只有通过各种特殊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提供服务;银行体系完备了,资金的结构性流动失衡才能最终解决。所以,开放银行业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银行格局,是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此外,现有100多家中小商业银行也有一个调整问题,包括存款保险、重组合并、剥离不良资产等。三是对国有银行进行调整。在这方面,政府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金,降低不合理债权;将逐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引进其他投资者;从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人员、提高银行竞争力等,使国有银行逐步走向市场。同时,为了缓解宏观资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划分了银行贷款权限,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类非国有经济。这些政策调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产权、人员、资本金、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改革。如果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困难,那么,国有银行的改革就更难。而能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基础。现在,国内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其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且目前价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变形成机制,使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这时放开贷款利率以形成资金的市场定价,能够促使银行改善经营,使资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障碍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顾虑,担心放开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实,放开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在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利率也不会升得太高,况且央行控制着再贷款和再贴现手段,可以进行调节。二是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构成长期收益曲线,是市场利率的基准线,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事情正好反了过来,不是国债收益率影响和决定银行利率,而是四大银行的成本决定国债的招投标价格,国债利率的涨跌取决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因而目前的国债收益率还难以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在削减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同时,能否作出适当安排,限制四大银行的行为,使国债收益率逐渐成为市场利率变动的参照。以提高银行竞争力和市场化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变过去集聚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也是对改革以来出现的银行业集中化和垄断化趋势的修正。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过去和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纯通过资金的输入来达到高增长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后患无穷。这就迫使我们的金融结构要进行分散化、市场化的调整,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银行调整为重点的金融结构调整,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证券市场发展

在银行业开始结构调整的同时,做为金融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证券市场正在稳步发展,以《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试点后正式纳入金融体系,并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为了使本文的叙述更有针对性,这里的证券市场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场,而其它类型的证券,如政府和企业债券暂不做分析。

企业的股票是该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代表物,是一种明晰的产权,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种所有权的拥有和让渡,前提是该代表物(股票)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股票本质上是与国有企业的含义相冲突的,因为国有企业理论上归人民所有(当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其产权无法分割,如果分割则利益应归于全民,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实现的(实际分割与此无关)。好在我国90年代搞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试点及自发交易市场的形成,并没有考虑理论问题,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论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兴起的证券交易场所,还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时都是地方行为,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这里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自由放任和不规范的市场。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是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缴纳挂牌费,而证券经纪商上交手续费给交易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权力保证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资产实际存在),但没有权力去保证上市公司不搞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所以,上市规则事实上对上市公司并无约束力。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体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投资者是不清楚的。当一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化为一种代号以后,事实上,投资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该符号的实际内涵,因为符号的收益能脱离企业的资本变化,这就为大批投资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间,符号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但是,对符号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终股票价格就会波动。对投资者和股票价格进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资者可以为所欲为,操纵市场,就是监管的问题。监管是一种公共产品,就象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一样。所以,规范市场行为自然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缺乏制度保障,资金大户肆意做市,投资者盲目炒作,股价连续翻倍,造成市场无序,于是,国家正式建立证券管理机构,开始介入监管,在上市公司的选择和控制投机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监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过度,其效果相当于引进老虎来驱赶狼,使市场陷入另一种无序状态。无奈,我国的证券市场就走入了这一极端。随着管理权限上收,政府的证券管理机构事无巨细地插手证券市场的运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额度制;其二是直接监管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长由政府掌握,指标由政府分配,审批办法由政府制订,审批过程由政府执行,一句话,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解决了上市公司无序增长的问题,但却造成供求不协调,市场剧烈波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合伙欺骗投资者等问题。不仅如此,政府监管不是从规则上着手,而是采用无规则的(救火式)一事一议的处理办法,引导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去寻找监管的漏洞,市场的无序性有增无减。其间以琼民源事件最为典型。这段时期的证券市场是被管制的无序,表面上国家监管,但该管的没管,反而使用了计划经济的办法来管市场,结果是加剧和放大了市场波动。深沪两地的股票指数从1993年上半年达峰值后一泻千里,至1994年6月份两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价格只相当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见,两市资产损失达数百亿之多,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在1996-1997年,政府曾经发动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归于沉寂。这一时期,两市的市场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市场的不规范则是显见的事实。

对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规律,理论上有五阶段之说,即停滞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具体来说,这五阶段情况如下。

①停滞阶段。股票市场处于初创期,仅有少数人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续烦杂,交易成本高,挂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价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价水平,有可能随时间推移使股票价格低估。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更是如此。不过,当投资者开始发现股息收益超过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时,就开始购买股票,起初很谨慎,然后逐渐踊跃。

②操纵阶段。当一些市场参与者发现,股票供应量很少,流动性有限,购买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上升时,操纵阶段就开始了。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其他人就会开始购买,操纵者赚钱后就可以迅速离开市场。使股票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变更,可以引起更活跃的交易。

③投机阶段。当一些人开始获得大量资本收益和利润时,更多的投机者就会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场,当价格被哄抬到高过股票基本价值,交易额迅速上升后,投机阶段也就开始了。新发行股票过多地被认购,以致使许多公司公开出售股票,股票供应量迅速扩大,这时,再加上政府开始介入市场采取行动控制投机,如保证金要求的提高,较高的经纪人佣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税,过多出售政府所拥有的股票或刺激对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销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机效果并不明显。

④巩固或崩溃阶段。随着政府的介入和市场的迅速扩大,到一定时候,股市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枯竭,新发行的股票已无法认购,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票价格已升得太高,股价与其基本价值已无任何联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相对于繁荣程度的大小,股价下跌的速度有缓有快,这里就开始了调整或崩溃阶段。在发生这样的价格下跌后,投资者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重新获得信心。这主要取决于价格下跌的程度,也取决于一国当时的利率、经济增长、公司利润率、通货膨胀、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政府对鼓励股市发展的刺激措施及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在这一调整阶段,许多投机者会成为投资者,他们不愿亏本卖出,把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形式持有,希望将来价格回升。

⑤成熟阶段。当最初的投资者重新获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价格跌落时未受到损失的新投资者也参加市场活动后,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也就开始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活动,会促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交易量会趋向稳定,投资者也会更有理性,股票供给范围更大,流动性也得以增强。股份虽然会继续波动,但已变得不那么剧烈。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这通常是由于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大幅变动,其它重大经济政策调整和政府过度干预等因素所致。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前四个阶段,现正在进入第五阶段。目前,我国深沪两地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总市值近4万亿元,流通总市值1万亿余元,是一个影响力日大的和发展中的市场。

2、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调整

在正式确立了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确立了其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身份,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来提高证券市场的地位(如证券法的出台等);二是在市场的规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气,特别是在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使过去的投机市、政策市的状况大有改观;三是市场的投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者的结构有了改进,使得市场呈现稳步上扬的格局,与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基本相符。这些变化,得益于证券市场的政策改进。在证券法出台后,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在规范投资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为上有了很大进步,使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这些政策变化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针对整个股票市场投资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剧烈波动和投资者行为难以规范的缺陷,着力培育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如组织大型证券投资基金,改组证券公司以扩大其股本,允许和鼓励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入市买其股票,允许保险公司资金入市买卖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从事拆借、买卖债券业务,允许证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贷款等,鼓励一批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稳定市场、规范市场的目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证券市场创造了一个逐渐改进的市场环境。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再加上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与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之比为1∶10,存在严重的结构偏差,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行为也不规范,短期化倾向严重。须知,营造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之所以会经历五个阶段,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投机严重,投资者的行为长期无法规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质量、规范化运作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准备在现有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再发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如果能够在2-3年内使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市场资金实力之比,由目前的1∶10变为3∶7或4∶6,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础。

历过十年的试点运作,我国的证券市场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规范。不过,要使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大户提前知道重大信息进行炒作的现象严重;大资金者的行为没有得到规范和监管,造成庄股盛行,短期炒作,给市场的稳定形成威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薄弱,目前通过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审核的机制不完善,虚假报表时有发生;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机制不完善,投资者没有更多的风险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涨才能获利,因而,投资者风险大,机构投资者尤甚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证券市场与银行业协调发展

在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和市值增加的同时,作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的储蓄增量呈现不断下滑之势。从去年6月以来,居民储蓄增长率不断下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负增长。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忧虑,提出了银行和证券市场发展的相容性问题。从宏观资金总量看,从银行流走的一块资金进入了证券市场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流动的合理性和规模分配格局应该如何理解。

我们知道,银行业是通过发达的分支机构吸收零散存款后投放到经济中去,这一供求转换过程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资金供给者的风险。但是,银行运用供给者储蓄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贷款活动时,却承担了市场的全部风险,特别是如果银行资金投向单一,风险大,成本高,则会使经营风险增加。一般来说,银行的风险有两类:一是系统性风险,这是由政府的利率汇率政策、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政府的控制等因素造成的,只要从事银行业务,这类风险都有。这是银行所无法控制的。二是经营性风险,指银行资金投向、资金运用策略、资金风险评估、管理水平等,各个银行的风险不同,其大小由经营管理水平决定。过去,我国的银行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风险,银行不良债权的形成多由政策引起。近几年,随着银行的商业化的推进,银行自身的经营性风险加大。这就给银行业的经营提出了新要求。不仅如此,过去国家通过限制个人的投资渠道来保证银行资金供给的政策,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步削弱和消失,使银行只能立足于市场求发展,垄断社会资金的能力自然减弱,银行业的地位也随之下降,成了企业系统中的一员,这些都属正常。应当看到,通过银行来配置社会资金,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而效率较低的配置方式,因为,间接融资体制是将资金通过银行进行评估后再贷放给企业的,而银行的评估更多地依据过去的信用、资金安全性来考虑,缺乏一个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来选择合适的资金需求候选人,更多地是靠长期关系、主观判断和某些人的决策,信息完全不对称。所以,这些资金并不一定会落到最需要资金而又资金利用效率最高的企业之手,以至会出现地下的资金二级、多级分配机制,形成资金的高成本、高风险,即使市场再发达,这种缺陷也难以克服,象我国这样正在形成中的市场,上述缺陷更为明显。与此不同,证券市场做为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其资金流动规则和价格由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来定,并且信息更为透明,投资者被免去了中介机构经营资金的成本等,所以,通过证券市场来配置社会闲散资金是一个更有效率、风险更小的市场。国外的经济发展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象美国这样直接融资发达的经济,其资金利用效率比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日本等国家要高,而且,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要高,所以更具有持续性的经济成长能力。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5

一、西方国家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的关系

纵观西方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以及保险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3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证券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此时,就美国而言,证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现代的证券市场法规多未出台,因此证券业务与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状况一方面对证券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1929年发生的股市大崩溃,迫使西方国家认识到银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从而改变银证混业经营的状况。

1933年,以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银证关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分业经营阶段。“《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杜绝风险的防火墙,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彻底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以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管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由此,美国走了近70年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按美国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证券法,也确立了银证分业制度。英国、韩国也实行了这一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的证券界滋生了一股强大的自由化浪潮,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传统区分逐渐消失,银证又出现再次融合的趋势,成为第三个发展阶段。首先体现在英国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交易报从事证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佣金的规定,公司与客户可以直接谈判决定佣金数额;3、准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交易所成员的股票;4、取消经纪商和营业商的界限,允许二者的业务交叉和统一;5、实行证券交易手段电子化和交易方式国际化。”2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从而拆除了银证之间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吸引了许多外国银行的大量资金,提高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日面对英国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国从80年代以后,对银证分业制度逐步松动。1987年,美联储授权部分银行有限度地从事证券业务,并授权一些银行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募集资金活动。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为止,银证融合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国家对证券业自由化动作给予了配合和响应。

可以这样看,银证分业经营是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政府为保护金融市场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强大,政府必然要逐步减少和放宽对这一领域的干预。这是证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最初都是由银行全资设立或控股设立。但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银证混业经营的许多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成分过大,市场泡沫过多,价格起伏剧烈,若实行银证混业,势必将广大储户置于高风险之中,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储户利益的保护。1995年《商业银行法》通过,该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成为我国银证分业经营的法律依据。

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也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我国《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由此,证券业与保险业的分业经营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新近出台的《信托法》并未像《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那样明确规定证券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而是较为宽泛地规定了受托人的诚信义务。由于信托并不像银行与保险那样牵扯社会上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给予了信托业更广泛的空间,允许自然人作为受托人从事信托活动,而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对“信用”的保护,强调受托人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管理义务。

三、关于我国证券业与其它金融行业关系的新定位

我们知道,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采取哪一种制度,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状况下,无论采用分业或是混业都会各有利弊,立法者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分业或是混业,这种利弊的权衡也当然会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分业经营制度,多数学者认为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采取混业经营,使业务范围扩大,形成规模经济,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使大量资金置于高风险之中,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势必牵连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其它业务,甚至面临支付困难的境况。同时,我国金融立法尚不健全,《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都只对相关方面作了较为抽象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细则法规定。因此,法制环境也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在2002年4月11日举行的“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应当继续执行。同时指出,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的稳定的考虑。但笔者认为适当的分业虽有利于保险业、银行业自身的安全,但完全将证券业与保险业、银行业人为阻断,并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

首先,我们不应只注重分业经营管理的优点,而忽视混业经营也有其优势。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银行、保险资金混入,增加证券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国际融资手段的进一步证券化,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力地推动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目标迅猛发展。这些都是金融业繁荣壮大的积极因素,也是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相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仍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由于呆、坏账比例较高,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对贷款人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普遍贷款困难,银行也缺乏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从而又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相当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这就使呆、坏账比例大大降低,银行也不用停留在争夺居民小额储户的低水平竞争层次上了。怎样拓展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笔者认为目光应放在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上。公务员之家

其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分业经营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是否能够取得相应的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很成熟,市场投机比率过大,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否就完全不具备适当混业经营的客观条件,或者说,实行适当混业经营是否会完全破坏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呢?答案并非如此。

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而言,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大危机的爆发。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有些选择战争转嫁危机,而另一部分(尤指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由于在资本主义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首次实行了这一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摸索。虽然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在金融业里选择了完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应是这样。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先后松动了原本完全隔离的证券业与银行业。这一行动表明西方国家在探索分业与混业经营制度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做法。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应该考虑方法改进的原因。由于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界限不可能十分明显,必然有所交叉,那么完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来看,原则上应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在某些方面应当逐渐松动分业的限制,采纳适当的混业经营。单就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来说,国际上保险业进入证券市场投资已十分普遍。“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增加保险收益,降低费率,减轻投保人负担,从而扩大保险覆盖面。”3自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由于保险资产有40%~60%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经历降息之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扩大,保值能力却不断缩小。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保险基金目前只能循序渐进地间接进入股市,但这已表明适当混业经营是有其优势和合理性的,我国今后必然要向这一趋势发展。在信托业方面,也必然出现委托进行证券投资的需要,可将信托的相关制度引入证券投资领域,从而使证券监管的法律渊源进一步扩大、完善。

若向银行业引入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相对折衷的方式。由银行设立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这样做既可以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又可以使子公司的业务不至相互影响,母公司可以根据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适当调整资金运用,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6

1.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育,轻素质教育职业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技能,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其中,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轻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方面培养的问题,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提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主要出于提升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谋生、技能得到企业认可做准备。2.创新教育不够深化创新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须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虽已普遍开展创新教育,但由于教育观念未能全面转变、教师整体创新素质不够高、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创新教育不够深化。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深化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已普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为学生进行职前辅导,但一些高职院校只将这些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由辅导员任课,为学生进行初步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对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在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轻视学生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且未能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纪律观念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处于就业迷茫的状态。有些学生甚至过着在校混日子的生活,不思考自己的未来,不想做职业规划,缺乏积极性,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且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存在上课睡觉、玩手机、讲话等纪律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问题,严重缺乏纪律观念。然而,企业一般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岗位职责细化,实行岗位责任制,赏罚分明。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初到就业岗位,一时难以转变在校懒散的状态,难以适应严格的企业制度规定和纪律,容易给企业留下缺乏纪律观念的不良印象。2.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着重对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育,学生能熟练掌握金融理论,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较扎实,但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较弱,缺乏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实战经验。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在踏入校门之前,深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已养成思维定式,心理上过分依赖老师,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踏出大学校门后,依然保持这种思维定式,工作中过分依赖领导的指示,追求标准模式,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虽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思维。有些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创新能力并不高。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4.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弱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初入社会,踏入职场,一时无法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换,难以适应严格的企业制度规定和纪律,难以接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如预期的心理落差,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适应企业的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生一时难以自我排解工作压力,缺乏对自身、企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缺乏与同事、领导和客户的有效沟通,一时缺乏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难以较快地融入企业群体中,难以较好配合同事、领导的工作,导致了自己的孤立,一时无法较好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可能给企业领导和同事留下团队协作能力较弱的不良印象,进而影响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发挥。有些学生因心气浮躁、急功近利、郁郁不得志而选择离开。

三、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升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1.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引导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是个人对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正确的职业观是个人发展、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价值的关键,所以必须引导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首先,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引导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思考自己未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其次,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会遇到如何选择项目、如何策划自己的项目、如何完善自己的项目策划等难题,而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所选的职业有了全新的审视和评价,以此不断地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能力、所选的行业、所选的职业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进而对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奋斗目标,能更为理性地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不断调动自身的就业积极性,慢慢改变懒散、缺乏纪律观念、心气浮躁、急功近利、迷茫的生活状态,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奋斗。2.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也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需要加强实战。创新创业竞赛为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平台,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竞赛中,在不断提高专业实战能力的同时,巩固和升华所学的理论知识。3.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个人长期发展、企业进步的动力,社会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学校必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创新创业竞赛为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学生想要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行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熟悉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开拓创新,另辟蹊径,立题新颖,这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触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种各样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激发了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创新创业竞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4.通过创新创业竞赛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融入企业、融入企业团队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一些企业管理人认为,如果毕业生到岗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并融入企业团队,与其他队友并肩作战,就无法对其委以重任。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锻炼和提高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想要完成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团队协作,运用各自所长,彼此分工,协力完成,而项目的设计涉及财务、管理、营销等方面,并非所有都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的长项,故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合作,共同商讨研究,合力完成。在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的设计、展示和答辩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学生必须及时反应,灵活处理,共渡难关。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忠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

[2]柏珺.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3]党元一.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5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行业;影响

科技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惠及了寻常百姓家,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不同的领域创造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所创造的社会认同感,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无处不在。从一般性概念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联手互联网企业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技术的融合从而创造出的新兴金融业务盈利模式。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创新意识、技术层面的深度交流、突破,从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国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子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后,证券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也催生了一批相关产业链的诞生,不仅为社会提供了诸多的岗位,为理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随时科技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理念应用在证券行业当中,而互联网金融影响最甚,主要表现在:

(一)极大程度的改变了资本市场结构

由于有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介入,为项目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也正是因为网络平台资金流通的便捷性,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符合自身的证券品类,进入金融市场。互联网的高效便捷性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与此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结构。证券行业更加趋向于规范化,投资者在投资领域内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这都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益处。[1]证券金融行业的时效性和完善性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为证券交易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平台,完全可以实现金融财务的一系列评估结算工作。

(二)改变证券交易管理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证券交易的合法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和擦边球式违法交易。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在证券交易中的过程中做手脚,从而落实证券监管政策,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平性。这些都都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和海量数据库对证券交易的实时跟踪,从而创新了证券管理行业的形式,更加高效安全,符合当下时代的潮流。由于互联网金融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故而证券行业的服务范围被极大地拓宽了,这就造成了网络上的证券用户人数以井喷式发展。

(三)提升证券行业价值的同时降低证券行业的中介功能

证券行业渠道的拓宽、资金交易的注意和交易方式的变更都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网络为证券交易提供了更加公平自由的交易环境、节省了线下繁琐的环节使得效率大大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且极大的节省了证券交易成本,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的人为因素干扰。信息的透明化也让客户群更加放心投资,保障了证券交易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证券交易的价值[2]。金融中介的工作与活动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证券客户群的资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渠道以及金融产品。在科技智能化的今天,金融证券的中介作用被传播速度飞快的网络金融无限弱化,资金链双方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工作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带来的挑战

尽管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都推动了证券行业向现代化高速发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证券交易的更加快捷,证券服务费用也随之大大降低,这就导致了证券客户直接所使用的的资金减少了许多。再加之证券交易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一定程度上使得证券商的利润空间大打折扣。近几年我国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增大,从而限制了证券交易商的盲目扩张,这也预示着证券服务行业的短期利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的便捷和高效性对于证券行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不得当便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尽管互联网金融一直注重在安全性能方面下大力气,2013年的光大证券的“拔电源”事件仍给整体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安全体系敲响警钟。而现在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漏洞,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降低了证券行业的可信度,我们都知道网络智能化程度越高,相对来说所存在的风险也越大。所以如何构建可信又安全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是当前我国的重中之重。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问题的应对之策

面对互联网金融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在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给证券行业带来的价值的同时还要看到对证券业的冲击。证券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证券行业发展规划,创新行业发展方式,融合多元的交流方式,推广符合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社会潮流的证券产品。注重服务至上,掌握客户的心理预期和对产品的真实需求,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优质服务,实现证券行业与客户群的互利共赢。证券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由实体向虚拟的理念方向转移,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证券行业进行企业间的有效结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管理理念由实体向虚拟转移,从而加强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证券行业在注重服务于国内市场,保有国内客户群的同时,还要将眼光方言国外,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证券产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化。并加强国内的法制制度建设,使得证券交易阳光透明。注重以客户为中心,加强证券业经营秩序。注重地域间的证券业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不断融入新的互联网金融思维,与时俱进,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推动证券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四、结语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金融涉及社会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对证券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证券行业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求,打造出一整套适应行业高速现代化的整体规划,以行业内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为基础,将创新的模式和载用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正式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所在,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从而推动证券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西,孙鑫.简析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经济,大连财经学院,2017.9.11,16600.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8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改革试点;政策框架;信息披露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一词最早见诸于199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刘易斯·瑞尼尔与《华尔街日报》的一次访谈中。资产证券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定义方面,Gardener(1991)将金融区分为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直接融资)和以金融机构为基础的信用中介(间接融资)两大类,并将后者理解为资产证券化;TammarFrankel(1991)①将资产证券化分为替代贷款的证券融资、出售贷款份额、将小额贷款转移至资产集合并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三种形式,第三种类型即为狭义上的资产证券化。2004年,美国SEC了《最终规则:资产支持证券》,指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技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组合并转换为更加自由、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出售的融资工具。金融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特殊目的机构的创设及其隔离风险的功能,筛选出其持有的未来能产生现金流量、信用品质易于预测、具有标准特性的资产作为基础或担保,经由信用增强及信用评等,将该资产重新组群包装成为单位化、小额化的证券形式,并最终向投资人销售的过程。金融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2005年为了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我国开启金融资产证券化试点,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到2017年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改革成效显著。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我国市场化水平低,改革过程较为谨慎,决策层对基础资产、试点规模和投资机构限制较多,导致了基础资产的单一性和交易市场的单层性,阻碍了风险转移、价格发现以及流动性释放,特别是当政策诉求压抑市场需求时,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动力缺失、弹性不足及市场分割等矛盾必然影响目标推进和市场进程。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产,由于证券化程度不足,已深刻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资产证券化市场进程,且无法正常发挥证券化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转移等功能,更无法实现中央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杠杆水平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针对这一现实困境矛盾和发展诉求,本文力图在回顾和梳理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改革逻辑、内在矛盾和现实困境,探索推进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根据本文研究主题,重点回顾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和对金融市场影响等方面的国内进展。国外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基于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三个方面,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国外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释放、风险转移、风险承担和财务稳健性四个方面;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是单一性;另外,资产证券化对借款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广泛研究始于1998年。早期的研究,将资产证券化作为解决国有银行的巨额坏账和国有企业财务困境的重要出路,是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银行不良债权、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王开国,2009)①。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法律、市场化程度等,还无法支持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大规模发展。

因此在2005年之前,国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完善市场制度、法规体系以培育实施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外部条件。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破冰,特别是2012年试点重启动后,国内对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增多。目前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动因和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与国外研究类似,在国内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研究中,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盘活存量,强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约束的影响②,同时还可以缓解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抑制影子银行投融资③。)的实证研究证明,流动性需求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和长期因素④。)利用美国银行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并且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并没有发现对流动性风险降低和贷款组合质量提升有显著效果⑤。

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也是金融机构实现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对资产池中基础资产的选择,实现了基础资产在不同借款人、地区、行业等维度的重新调整分布,从而实现了信贷资产出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对基础资产的出售和破产隔离实现了资产出表,并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实现资产重新组合和风险分级,然后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达到了信贷资产风险转移的重要目标②。)的实证结果证明了上述观点,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达到了增强流动性、改善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的目的,从而使得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③。)的研究成果将这一结论作了进一步扩展,鉴于当前我国基于风险考虑,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行和交易尚未对中小投资者放开,他通过数理模型推导研究发现,银行金融中介并不会利用投资者非理性发行更多的表面无风险实际有风险的债券,因此,非理性投资者参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并不会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这一结论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发行交易,允许中小投资者参与其中提供了理论依据④。)基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结果发现改善盈利性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⑤。近几年,国内理论界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经济后果的研究开始增多,大多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积极影响,并具有结构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⑥。)利用美国商业银行10年季度数据,分析了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关系,并检验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作者同时比较了不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发现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最突出⑦。)以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全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效应、安全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不明显⑧。201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重启后30家上市银行数据和相关指标,构建“证券化指数”,就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规模较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于规模较小商业银行的正向影响显著⑨。

三、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演变与内在逻辑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证监会监管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交易商协会下的资产支持票据。与国外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具有很强的政策驱动特征,其在承载改善资源配置、提高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在不同时期赋予了资产证券化不同的政治目标,而这也正是我国证券化试点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2004年国务院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探索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遵循着健全市场、完善制度、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服务调控的改革逻辑,经历了试点、停滞、复苏和常态化发展阶段。

(一)试点起步期2005-2008年: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初步建立法规体系200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启动。改革初期,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的是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建立市场创新机制。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初步建立资产证券化法规体系,探索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发展的模式路径。试点采用了小步探索和风险可控的原则,严格限制试点机构和发行规模。一是初步构建法规体系。2005年4月,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明确了基本法律关系、交易结构、参与主体、监督管理、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发行交易及登记托管结算等制度框架,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和市场规则。随后,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分别出台配套政策,分别了《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2007年,根据试点和市场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如人民银行出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有关事项》《资产支持证券质押式回购业务规则》,为资产证券化顺利推进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严格限定试点机构和发行规模。2005年,首批试点机构为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初步限定资产证券化额度为150亿元。2007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机构范围和规模,逐步将不良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纳入基础资产范围;发起主体从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逐步扩展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试点规模扩大到6000亿。在2005-2008年的政策试点期,我国资产证券化共累计发行26单项目,共计633亿元。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试点初期十分顺利,基础资产类型和试点规模管制很快得到放松,并将较为敏感的不良贷款纳入试点范围。但2008年底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打断了我国资产证券化改革的正常进程,2009-2011年期间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被迫停止,改革停滞。

(二)重启试点期2012-2013年:扩大试点机构规模和继续完善市场机制,并开始赋予一定的调控职能2012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形势好转,国务院决定重启资产证券化试点。与第一次试点不同的是,此次试点除了继续强调证券化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功能外,开始赋予资产证券化一定的宏观调控任务。国务院指出,发挥资产证券化在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支持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建立水平风险自留制度以防范道德风险并保护投资者权益。2012年5月,国务院确定试点额度为500亿元,试点机构限定为政策性、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信托公司等。由于以“发起-分销”为主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引发的道德风险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在重启试点的同时,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监管部门本着审慎的原则,出台了严格的风险自留要求。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建立风险自留制度,即要求发起机构持有一定金额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即水平风险自留),该额度原则上不得低于发行规模的5%。同时,要求基础资产兼顾收益性和导向性,产品结构简单明晰,信用评级实行“双评级”,支持投资者付费模式等。二是扩大试点规模并调整风险自留政策限制。2013年7月,国务院提出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进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将试点额度提高至3000亿元,并且不再限定试点机构。随着试点规模的扩大,前期出台的水平风险自留方式的弊端开始显现。这是因为,尽管水平风险自留方式能给投资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但使得发起机构承担了较高的信用风险,在一定响度上限定了金融机构资本金的释放,降低了参与机构的积极性,所以与试点规模扩大相伴随的是参与机构对风险自留方式的灵活性提出了更强烈的需求。而且这一限制与国务院“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的要求不符。因此,为改善这一状况,2013年12月人民银行、银监会[2013]第21号公告《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对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管理做出了调整,允许发起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垂直型、水平型等多种方式进行风险自留。新文件使得风险自留大幅放松,发起机构的资本节约大幅提高,影响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热情最大的障碍被扫除,而且非标监管和同业监管带来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压力也得到缓解,有效刺激了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性。

(三)加速发展期2014-2015年:降杠杆和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成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并扩大基础资产范围自2014年始,受“三期叠加”因素影响,我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速呈持续下滑趋势,尽管信贷环境十分宽松,但由于资金效率和产出效率下降,导致大量信贷资产沉淀和企业债务杠杆上升,宏观调控面临促增长和降杠杆的“两难”境地。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融资结构,降低实体杠杆率和债务水平,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性,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推进符合条件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各部委积极配合国务院要求,密集出台大量政策措施,我国资产证券化进入全面快速推进时期。

一是证券化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率低下的审批制和复杂的发行管理流程,严重影响了市场效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务院文件要求,2014年11月银监会将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改为事前备案制。2015年4月,央行“7号公告”,正式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并强调“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发展原则,简化发行管理流程,强化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化。2015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并新增5000亿人民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2015年1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试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并明确提出由人民银行、证监会负责。二是建立与注册制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识别能力,也对中介机构的尽职履责和专业水平形成监督。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法规文件主要是2005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和2007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有关事项》,这些标准已经无法适应证券化常规发展的要求。实际工作中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而建立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既是注册制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发展的基础。根据这一现实要求,2015年下半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建立了信息披露市场化评价和约束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并先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汽车贷款、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规范和促进这四类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极大地鼓励了金融机构的热情,金融资产证券化呈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计5900多亿元,比2014年增长将近80%。此外,券商、基金还发行了100多支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元,超过了过去十年发行总量①。(四)规范发展期2016年至今:国务院扩大资产范围、投资者队伍并开始强化监管,资产证券化成为国家调控政策的有力工具经过近10年的试点,我国资产证券化改革初见成效,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基础产品池日益丰富,市场存量达近万亿规模,市场流动性得到提升,常态化运行有效盘活了市场存量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但总体来看,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仍然存在整体流动性低、非银机构参与度小、优质资产产品为主和刚必兑付压力等问题,尤其是市场进入注册制后,信息披露框架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而且监管套利行为开始出现。特别是经济下行带来商业银行不良率大幅上升,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实体企业对于不良资产均存在广泛而迫切的化解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机构对于继续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一是盘活存量、降杠杆成为改革推进的重要目标。这一阶段,杠杆高企、产能过剩和不良率上升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在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负债率、助力企业去杠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2016年2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具体包括通过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快推进住房和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审慎稳妥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业务发展②。银监会则在工作会议上提出重启和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由此,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加速。同时,监管部门为了配合政策支持重点,允许绿色信贷、小微企业贷款、PPP项目资产等进入证券化基础资产池。这一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绿色资产证券化、境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是完善信息披露框架并细化披露规则,进一步放宽投资者队伍。针对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披露规则不够细化和标准化、透明化不足的问题,交易商协会于2016年先后了不良贷款、信贷资产、微小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和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受托机构、发起机构及注册、发行环节及存续期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的要求,规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的操作准则,提升了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保监会“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保险资金可以投资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欧美等国家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领域,我国资产证券化对险资的开放将极大的促进证券化市场发展。三是市场监管开始趋严,防止政策套利。针对市场中日益增多的资产证券化套利行为,银监会分别在2017年3月、4月发文提出重点检查并严控监管套利,严厉遏制私募资产证券化产品层层嵌套、假出表的行为,加大自律监管力度。2017年7月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平台,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稳定发展,同月开出首张ABS罚单。深交所以口头或出具监管函件书面警示方式督促,要求限期披露,加强一线监管力度。另外,“现金贷”监管框架落地。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以资产证券化等名义的融资并入表内,并禁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管理的资管产品投资以“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为基础资产发售的(类)证券化产品①。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受益于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市场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在利好政策推动下,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连创新高,证券化市场步入了创新提速、发展深入的更高级阶段。但由于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基本遵循了边试点、边总结、边开放的传统模式,推进过程较为谨慎,存在明显的政策性痕迹,市场有效需求反映不足,导致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政策法规、机制设计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摩擦。

四、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

经过多年的试点发展,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基础资产类型较为健全,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流动性明显提升,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稳健运行、创新迭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资产证券化在完善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债务杠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一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自从2005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启动,经过10多年的探索,我国信贷ABS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从小规模试运行至常规化发展的历程。2005-2008年,全国共11家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合计发行17单、共计667.8亿元的信贷ABS;2009-2010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没有新增发行;2011年恢复试点后,自2014年开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行量和市场存量均有了大幅提升②。2014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额达2819.81亿元,超过2005年至2013年发行额的总和;2015-2017年,全国信贷ABS共发行13902.3亿元,2017年底我国信贷ABS存量达到9132.3亿元③。

2016年前,我国信贷ABS的年发行量和市场存量市场占比在60%以上(2015年占66%),但自2016年开始,交易所证券化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始超过信贷ABS。2016年信贷ABS发行量占发行总量的45.94%,当年发行量占比首次低于企业ABS,但存量规模仍占市场总量的51.5%;2017年信贷ABS年末存量占市场总量的44.19%,企业ABS存量占52.5%,继2016年发行量超越信贷ABS后,2017年末企业ABS存量也超越信贷ABS5。二是发行结构日趋完善。信贷ABS在发行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发行结构更趋均衡,基础资产类型不断增加,产品更加丰富,标志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2016年以前,公司信贷类资产支持证券(CLO)占到所有信贷类ABS的80%以上(2015年占78%),但自2016年开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占比迅速提升(2016年RMBS占36%,CLO占37%),2017年首次超越CLO,成为发行规模最大的信贷ABS品种,市场化、规模化特征显著(2017年RMBS占29%,CLO占20%);消费性贷款ABS和信用卡贷款ABS出现爆发式增长,由2016年的2%、3%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14%、11%。另外,2017年租赁资产ABS发行345.67亿元,同比增长164.13%;不良贷款ABS发行129.61亿元,商业地产抵押贷款ABS发行5.54亿元。三是发起机构和投资者类型趋于多样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参与发行的试点金融机构主体日渐多元化,从2005年试点之初只有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发展到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多种机构类型。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指引下,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起机构更加多元,发起机构主体新增了一定数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汽车金融公司,并出现了农商行及金融租赁公司等。投资者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四是发行利率波动较大。近几年,由于市场环境及资产证券化市场行情的变化,信贷ABS发行利率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2014-2015年,由于投资者对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下降,以及市场高收益资产的短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利率总体呈震荡下行趋势,如AAA级信贷ABS发行利率从2014年初的7%左右下降到5%;2015年信贷ABS优先A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3.94%,全年累计下降117个bp;优先B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4.97%,全年累计下降144个bp①。

2016-2017年,信贷ABS发行利率则震荡上行。2016年信贷ABS优先A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3.49%,全年累计上行71个bp;优先B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4.11%,全年累计上行11个bp②;2017年,信贷ABS优先A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5.05%,全年累计上行127个bp;优先B档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5.46%,全年累计上行122个bp③。五是发行产品以高信用等级产品为主。自试点以来,尽管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型和信用层次更加多样,但仍以AAA级和AA+级的高信用等级产品为主。这是因为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是影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发行机构为确保发行并顺利兑付,通常以打造整体信用水平较高,地区、行业及发行人集中度较低,利率水平较高的资产池为导向,对入池资产的标准大多限定为正常类贷款、贷款人信用水平较高、历史表现良好、具有一定账龄及剩余期限等条件。如2016年除次级档外,235只信贷ABS产品均为A以上评级,信用评级为AA及以上的高等级产品发行额占信贷ABS发行总量的85%;2017年268只信贷ABS产品也均为A以上评级,信用评级为AA及以上的高等级产品发行额占信贷ABS发行总量的89%,这一结果与资产支持证券的价格和信用与拟融资主体信用尚未完全隔离的实际是分不开的。但从长远看,我国资本市场银行系统非常强势,高信用评级的融资主体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比不上低信用评级主体强烈,小额贷款公司、商业物业持有人这些主体信用一直较低。但拥有稳定现金流、且期盼更便宜融资渠道的主体,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会兴起证券化的热潮。六是基础资产类型更加丰富。银行间市场发行的CLO产品将绿色金融贷款、工程机械贷款、房地产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银团贷款等纳入资产包。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8年后重新启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6家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共发行14只产品、156.1亿元,占试点额度的31%④;同年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兴业银行发行基础资产池全部为绿色金融类贷款的首单绿色信贷ABS产品。2017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围,发起机构从6家扩大至12家;ABS产品基础资产类型进一步扩大,“首单”产品继续涌现,其中租赁、绿色、扶贫、消费领域的证券化创新显著,切实践行了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理念。

(二)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和较低水平,法制体系仍不完善,证券化产品流动性差,交易量小,收益率低等问题较为明显。另外,信用违约历史数据缺乏,证券化产品风险识别的有效性不足;投资机构以银行为主,缺乏多元投资者参与;产品定价不准确,隐性担保严重,定价具有机构特征。

一是法律制度建设仍然较为滞后,对资产证券化市场创新提速和深入发展形成制约。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对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顺利推进和市场发育起到了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但近两年,由于市场提速、产品创新、规模扩大和投资者增多,制度建设滞后问题愈加凸显,对市场深入发展形成制约。一方面,现行法律法规对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障碍,迫切需要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如目前法律对特殊目的载体(SPV)的独立性和征税优惠不明确,对项目高效运作和市场发展创新形成制约。另一方面,目前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仍存在较多缺陷。作为一种结构化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以资产信用为基础,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既是投资者决策的基础,也是市场评级和定价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市场准入从审批制改成注册制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虽然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均已建立了信息披露的框架原则,但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信息披露框架标准化和透明化程度低、逐笔披露要求不明、存放期披露不详细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不小差距。还有就是信用评级业务运作不规范,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基础资产较为单调,阻碍风险转移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发起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初衷主要是调整资产结构和压降不良资产,但根据目前政策要求,能进入资产池的主要是符合一定要求的优质资产,要兼顾收益性和导向性,既要有稳定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又要注重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尽管不良资产证券化已开始试点,但需要一事一报,审批效率低,发行规模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要求,制约了市场发展和功能发挥。如调查发现,这些年山东省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入池资产主要是正常类贷款,其中保证类、信用类和抵质押类贷款占比在90%以上,不良贷款入池率很低。入池资产必须具有“优质”这一要求,使得金融机构亟待盘活存量的大量不良资产和自由投资的非标资产无法进入证券化市场,使得基础资产多元化程度明显不足,与金融机构可以做和意愿做的资产不能吻合,导致了“资产荒下的证券化尴尬”,严重影响了发行主体的积极性。另外,由于经济增长缓慢,优质企业数量少,贷款利率偏低,银行贷款投放仍然存在缺口,盘活的信贷资金可投资标的不足,因此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资产的意愿不强。另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既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又是主要投资者,导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互持现象严重。虽然非银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逐步提高,但银行类投资者仍持有较大份额。商业银行相互持有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但降低了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体系资金周转,也导致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风险仍在金融系统循环,并未真正实现风险转移。

三是市场缺乏层次性损害了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活跃度。一方面,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层次单一性十分突出,这是因为目前对标准化资产的认定仅限于银行间市场和沪深两市,缺乏多元投资者的参与。这造成投资机构者同质化,换手率低,大多数证券化产品只是持有到期,难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同时导致缺乏承载非标转标的市场层次,规模巨大的非标资产难于转化为标准化资产,流动性价值得不到完全体现,限制了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活跃度和合格资产的扩围与入池。另一方面,市场单一性导致做市商动力不足。在市场规模较小、风险对冲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均较低,做市商存在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正是由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才导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做市机制利用率低,近几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少有做市成交案例。再者,市场的单一性不但导致信用风险定价扭曲,而且投资者风险偏好淡化,这迫使发行方不得不严格信用增级方式,带动发行成本增加。从目前已发行的资产证券化利率看,发行利率在5%以下的资产证38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券化产品占比较高,如2015年发行利率在5%以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达到84.39%,大部分项目扣除相关费用后略有亏损,难以实现金融机构的盈利要求。

四是定价估值体系缺失和基础资产的期限错配,降低了证券化业务的发行效率。一方面,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较短,数据量小且积累不足,无法建立市场统一的违约概率、违约回收率等基础模型,难以形成有效的定价估值体系,加大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欠科学,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整体发行效率较低。资产证券化发行从基础资产准备到最终成功发行,期间各个环节流程设计和时间安排都会影响整体发行效率。如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信贷资产配置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其入池的基础资产期限大多在1年以内,因此资产封包后会经常出现入池资产提前到期的情况,难以满足入池资产稳定性和贷款期限合理匹配的要求,这就导致中期业务审批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入池资产不符合要求或贷款已到期,就需要协调内部各部门和各中介机构替换资产池,严重影响发行效率。例如,2015年山东某商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自资产封包到项目发行时间长达9个月,导致优先级债券存续期不到半年时间,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发行和使用效率。

五是证券化产品存在刚性兑付,增加发行主体的资本压力。理论上,资产证券化应具备完整的破产隔离机制,即资产一旦证券化,发起人及其债权人对证券化资产无追索权,证券化交易风险只与基础资产本身有关,证券投资者对资产的发起人或原始所有人无追索权,也对发起人的其他资产无追索权。但现实是金融机构仍然存在较大的刚性兑付压力,不仅要求金融机构不能违约,而且规定了严格的风险自留比例。尽管《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将风险自留比例由单一5%调整为各档次均等合计5%,给予发行机构风险自留行为更大的灵活度,但由于目前的资产池主要为单一结构的优质资产,基于次级自持占用的资本相对优质资产仍较高,严重影响了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力。同时,刚性兑付压力也会对信用风险定价、投资者风险偏好带来不良影响,迫使发行方不得不提高信用增级和发行成本。六是流动性偏低,制约了市场进一步发展。在试点初期,由于发行人及投资者资格的限制及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信贷ABS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均不高。随着试点的不断推进和市场规模、交易层次的逐步提升,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及债券市场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整体流动性仍处于较低层次。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托管的信贷ABS为例,2016年现券结算量为1435.28亿元,同比增长2.64倍,换手率为24.93%,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不过与同年债券市场187.87%的整体换手率相比,流动性依然过低;2017年,在严监管、去杠杆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有所下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托管的信贷ABS现券结算量同比下降3.10%,换手率为15.95%,同比下降近9个百分点,且远低于债券市场整体换手率102.48%,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偏低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政策市场驱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市场体系日趋健全,基础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稳健运行、创新迭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完善市场体系和服务宏观调控及实体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策法规、机制设计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共性和摩擦,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及宏观调控需求,急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基础资产较为单调、市场缺乏层次性、流动性偏低和刚性兑付压力,这些因素制约了市场创新、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发行主体的资本压力,制约了市场进一步发展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9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行为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建立了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于起步太晚,还是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行为金融学作为一种集成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金融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创新地采用非理性的方式和方法来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对解释现有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金融异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看待证券投资行为和决策,有助于研究证券投资行为,为投资者做决策时提供参考。

一、行为金融理论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行为金融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在这样的困境下,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寻求解释证券投资行为的另一角度,即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把应用心理学、行为学与社会学进行结合,将金融理论以行为心理的视角解读,创造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修改了传统金融学的基本假设,即人的选择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假设投资者执行的是非理性投资行为,那么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就诞生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当行为金融理论将人的心理和行为融入投资行为的研究中时,证券投资行为的研究就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深入探究金融体系和金融理论提供了全新的道路。

(二)行为金融理论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区别

自创立之初,行为金融和传统金融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区别。这些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基础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在理论基础方面就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传统金融不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作为是否进行投资的依据,而是以专业的经验数据为依据来进行相应的投资投入;行为金融则是通过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和投资的具体操作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进行投资投入。2.决策的风险度量传统金融和行为金融在决策的风险度量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金融模式认为市场的整体变化最重要的考核方向就是资金最终流动的数据。行为金融主流的度量方法是通过金融资产的整体收益的基本概率来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采用的是相对衡量的可能损失程度法进行相关的操作。3.决策模式传统金融和行为金融在决策模式上的具体做法也是存在差异的。传统金融主要通过资产整体定价评估的模式来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决策。而行为金融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而言,有着本质的模式区别。传统的金融投资是将投资者进行区别分类,分别分为有信息者和无信息者,并且以此为何核心深入调整工作。而行为金融是通过重要的科学理论基础对于投资进行整体收益整体评估为核心的运行模式。一般氛围收益的平均回归以及收益的连续变化,只有将两者有效相结合,深入应用,才能使行为金融的作用最大化。

二、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决策偏差

由于行为金融假设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因此人所做出的投资行为也是非理性的,这就导致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与价格分离的状况。同时,在非理性因素的印象下,人们实际的投资行为也会同理性预期行为发生巨大的偏差。通过学者们的长期研究,发现人在心理的影响下,投资行为会出现如下的几种偏差行为。

(一)过度自信

从科学研究的结论来看,人们在对遇到极度困难的问题做出决策时,人们的决策会出现过度自信的现象。人们往往会过度估计自己的决策的正确性,对自我的预期值往往会高于自己实际完成某项事情的能力。而当事情的结果不如人们的预期时,人们却不会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而是把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果。人们在面临决策时出现的对自我认知的这种偏差导致人们在做出证券投资决策时,过度依靠自己的直觉,从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这在无形之中导致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增加。

(二)羊群效应

研究发现,在社会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符合主流认知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每个个体因所处环境的不同,其后天行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人们的从众心理也有着明显的表现。投资者在未知的情况下,会根据大众的选择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发现只有你一个人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决策,即使你的答案是正确的,你的内心也会感到不安。相反的,如果你做的决策与其他人一样,即使大众的决策未必是正确的,你也会感觉放心,因为一旦发生损失,并不是你单独发生损失,而是大众的集体损失,这也是心理补偿的一种体现。

(三)过度反应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是买卖双方供求力量的博弈,因此,投资者的行为影响着股票价格的变化。当人们对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存在过度反应行为时,就会使得证券的实际价值与价格发生偏离。比如,如果人们集体对于证券市场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就很有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价格要高于实际的价值。而如果人们集体对证券市场都呈现出消极悲观的看法,那就很有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价格要低于证券市场的真实价值。正因如此,人们对证券市场错误的心理判断,也使得证券市场的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和波动。

(四)动量效应

动量效应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续原来的运动方向的趋势,即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仍会高于过去收益率较低的股票,一般认为该股票在未来也将获得高于其他股票的收益。也就是说,在较短时间内价格上涨的股票可能会持续其价格上涨的趋势,而价格下跌的股票在短时间内也将会持续其价格下跌的趋势。这就反映出,在动量效应的作用下,证券市场上价格就拥有如同物理学中物体所具有的惯性,一旦某只股票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信号,那么这只股票就很有可能继续其上升或者下降的势头,使得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产生错觉。举例来说,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之后,股票的价格上升,即使股票的价格达到了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水平,即使股票的价格已经偏离了股票的真实价值,但是动量效应的影响下,投资者很有可能认为该股票仍然会继续上涨,因为任何投资者都不会拒绝其期望以上的额外收益,这就导致投资者会继续持有该股票。而继续持有该股票的后果,最后卖出该股票的收益率很可能达不到之前心里的预期收益率。

(五)处置效应

投资者对于自身的投资决策有信心,甚至过度自信,在处置效应理论中,一旦出现损失,投资者往往会产生过分厌恶的情绪,在态度上有极大的转变,那么这一种心理是在投资者当中经常能预见的一种心理,但是这样也会造成投资认知中的偏差,即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处置效应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分析

(一)反向投资

反向投资策略是行为金融理论较为成熟的投资策略,也是投资人实行的战略之一。这主要源于人们对信息过度反应,基于投资者心理的锚定效应和过度自信特征。探究反向投资策略的内涵,反向投资策略的核心就是“反其道为之”,即利用公民对股票信息的敏感程度,依据股票投资者的锚定效应和过度自信心态,对大众不看好的股票进行反向投资,实际上本质上是对自我认知偏差的修正,人们通过修正行为最终实现获利。然而,反向投资战略的实施是有条件基础的,即该战略决策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投资行为基础上。投资者在实际进行投资决策时,决策的依据往往更依据股票近期的价格变化,而对近期价格做出过度的反应,而忽略掉股票长期的变化趋势。

(二)分散时间投资策略

分散时间投资的策略是指投资者在不同年龄段投资的深度的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增加自己的风险性投资,而在年老的时候减少自己的风险性投资,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承担风险的能力是不同的。年轻的时候,由于有更多的时间,劳动力正处于充沛时期,自我价值创造的机会更大,因此更愿意接受那些高风险与高收益的产品。但随着人步入晚年,劳动力下降,疾病缠身,自我价值的经济实现减弱,就越不能接受本金的损失,因此会更倾向于那些风险低的投资产品。因此,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中,依据年龄划分投资群体的背后反映的是时间因素在投资策略选择中的作用,即时间的分散化对证券投资的选择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设立止损点

设立止损点是证券交易中非常重要的避免损失的一种操作方法。即如果股票价格的变化超过了投资者设置的下降幅度的底线,那么投资者应该立即将该股票出售出去,以防止价格继续下降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设立止损点,投资者可以把自己的损失控制在一定限度上,同时也能避免损失的继续扩大。避免由于投资者的行为的不作为而使得投资者遭受到更大的损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投资者建立止损点,可以帮助其避免损失扩大化,避免因自己的行为认知偏差而发生更大的损失,同时,及时止损的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能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获利。

四、证券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一)灵活机动的执行投资策略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非常复杂,人人参与其中,人人都掌握着证券市场中的某一部分消息,但是没有人能做到纵览全局,但是即使现实如此,由于人类具有的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人们会过度依赖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并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是独一无二的,并据此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由于人心态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异质性,导致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化万千。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更应该灵活机动地实行我们的投资决策,在市场的变化与我们的预期不同时,我们应该及时止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二)投资策略多元化与差异化

投资组合理论告诉我们,投资组合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这样才能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即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由于人与人心理认知与心理偏差的不同,我们所形成的心理预期也不同,因此选择股票时,我们要克服心理偏颇所带给我们的投资假象,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更加理性,不能做孤注一掷的幻想者,而是要跳脱出固有的思维,合理搭配自己的投资组合。合理规划,克服人性的贪念与欲望,在自我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获得投资的收益。而将投资组合尽可能地差异化和多元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夏中泽.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J].中国商论,2020(18):64-65.

[2]王硕一.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分析[J].中国商论,2019(08):47-48.

[3]郑中华.股票型基金的主动性投资风格、行为选择与市场波动[D].中央财经大学,2015.

[4]王少斌.基于高频数据的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那涵坤.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8-9.

金融与证券范文篇10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市场;投资者一、行为金融学概述

最早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的是美国学者巴伦(O.K.Burren)教授。他在1951年发表《投资研究中运用实践方法的可能性》,讨论有必要用进行实践的方法来检验理论。1967年,巴曼教授(Bauman)发表《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批评金融的研究太过夸大了数量模型的作用,指出将金融学和行为科学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的重大意义。1972年,学者巴曼和斯诺维奇在行为金融这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发表文章《人类判断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行为金融学的正式兴起是在1980年以后,一是通过实证的检验,发现现阶段的金融理论的确存在一些缺陷。二是DainielKahneman和AmosTversky教授创立的预期理论,主张建立起更加符合现实的行为假设,而不是一味地将研究建立在主观思维之上。三是上世纪70-80年代期间,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者也从人们心理活动的角度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Kahneman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主流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的最大认可和鼓励,也是行为金融学上升到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一步。

二、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

(一)有限理性

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有限理性指因为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获取的信息的有限性,在面临问题选择时,无法对可选择的各种方案进行有效全面的评估,进而无法达到经济学下的完全理性。

(二)后悔规避

人们在发现自己的决策失误而导致损失后,往往会感到后悔懊恼而产生痛苦,从而不愿作出新的决策改变投资方案,拖延这种错误的投资行为。

(三)锚定效应

锚定指人们喜欢将现在的行为决策与过去的行为决策联系,跟随以往的投资基础进行现有的投资,即使是一些专业的证券投资分析师也会对有关于投资的新消息反应迟钝,停留在以往的思维模式,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行为决策。

(四)与投机行为

我国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多多少少有和投机的心理和行为,幻想着投机取巧一夜暴富。而证券市场是一个有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市场,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辨别,才有可能在其中平稳地生存与发展。

(五)典型启示

人们容易把同类的事物进行分类,在各个类别中挑出典型代表,并非常强调这种典型代表的重要性。如一些在社会上很有名望的公司,人们会定性地认为这样的好公司大公司就会有好的股票、好的市值以及高的成长价值,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三、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基本情况及行为特点

(一)基本情况

1.年龄分布。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40岁以下的投资者将近一半左右,40岁以上的投资者中,55岁以上的投资者占不到20%。2.文化程度。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文化程度相对来说偏低,很多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根本没有基本的了解,只是盲目地跟随大众糊里糊涂地买卖股票。3.入市动机。我国的散户投资者入市炒股的根本动机大多数都是为了买卖股票通过差价获得利差收入,该群体的数量远远多于将股市看做是一个理财场所或是作为长远投资的人群数量。4.证券投资知识。我国证券投资者的证券知识大多数来自非正式的社会教育,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证券专业知识,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电视理财栏目的推荐,也很少有人会请专业的投资理财分析师进行咨询,大多是经过自身的主观感觉和判断而随意买卖股票。5.投资行为。从持有的股票数量看,将近70%的散户投资者常持有股票数不超过10个。从每支股票平均持有时间看,70%的投资者持某只股票的时间在平均少于6个月,频繁的买卖股票,短期行为非常明显。当股价出现波动时,若某支股票的上涨幅度超过30%,90%的散户投资者都会选择将股票抛出,当某支股票价格下跌超过20%时,80%以上的散户投资者也会决定将股票卖出。若是某支股票被深度套牢,大多数投资者会选取不管不问,长期持有以期解套的处理方式。

(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特点

1.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青年和中年人群占多数,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投资者大多有充沛精力、活跃、果断,但也存在不理性、沉不住气的情况,因此他们大多喜欢短线操作,买卖较为频繁。2.教育程度较低或是对证券市场并不太了解的投资者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多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追涨杀跌,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

四、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影响因素

(一)制度因素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革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决策和强制措施,国家发出某个政策信号或是执行某项政策,都直接体现出国家对当下宏观经济的看法和调控意向,其中就对我国股市和投资者的行为产生了最根本直接的影响,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是非常完善,在调控手段上倾向于简单直接,能够借助市场的力量较少,这样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就更为强烈和震动。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完全的市场只是一个理想的境况,对于散户投资者只能通过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报纸新闻、收听股评分析、或一些社会上的小道消息来获取信息,而且大多数投资者对财务报表并不懂,这种信息不对称就造成了投资者的盲目投资。(三)投资者认知偏差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投机、、暴富的心理,对市场并没有清晰理性的认识,将市场看作是一夜暴富的场所,而不是理性地去进行投资理财。五、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对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建议

增强证券市场投资者及全社会人员的金融知识教育,政府、金融行业联合起来,通过宣讲、活动、网络传播的方式介绍金融知识,普及投资理财的正确价值观,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对于有意隐瞒信息的上市公司采取坚决的打击惩治,对于信息的披露做到及时、有效、充分以及在广大投资者中的均匀分布。(

(二)对券商、证券中介机构的建议

加强对投资者的了解,密切和客户的关系,掌握客户的投资心理、投资意向、教育程度、抗风险能力以及风险偏好,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投资方案、投资规划,并经常与客户保存联系,定期做好客户回访。投资分析师应及时将当下经济形势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客户,帮助客户作出及时合理的投资决策。

(三)对投资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