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4:57:31

金融课程

金融课程范文篇1

一、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古已有之,孔子对弟子进行做人做事、言谈举止和个人修养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日趋融合,课程思政在前期积淀和深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名称上,美国没有国内通常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有德育课程,其在内容设定上与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实施方法、途径上也多采用实践化、渗透式和间接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课堂教学外,美国的德育课程还包括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在广泛参与中进行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行与思的发展变化,使之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国内高校以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几门显性的思政课进行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但是,思政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学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点。高德毅等人认为开展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汇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的一项专门活动,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张艳红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中对新媒体技术利用[2]。佘欢欢提出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并在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材现状、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论述思政课程应该向课程思政转变、如何转变,以及课程思政如何在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中应用实施。研究的成果类似于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但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不明确、没有构建课程思政完整的功能体系等问题,这也正是文章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没有采取与西方完全相同的发展路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4]。中国金融教学和理论研究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包含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的系统学科。微观金融课程群就是以微观金融理论传授为直接目标的课程群,它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课程体系。目前公认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包括“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等。微观金融课程群在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向学生讲解金融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交易机制,包括货币范畴、信用和利息利率、金融市场、货币供需与均衡、通胀和通缩以及货币政策等几乎所有金融范畴。另一方面,微观金融课程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具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内容复杂多变、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特点[5]。

三、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的契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有很强的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发挥德育功能,即用特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6]。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一致,就是要培养在政治上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能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就是要培养团结协作,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开展专业教育的前提。专业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承载的是“智育”的功能,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出色地完成工作。微观金融课程群的总体培养目标就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科专业功底、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技能出色,具有精准、敏锐、诚信的职业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问题的专业人士。这是在德育教育基础上的深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人才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体目标的,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因此,从目标体系来说,课程思政与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总目标十分契合。

(二)教学方法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存在形式单一、教法呆板、说教空洞、内容有距离感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因此,必须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可接受性,如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同样,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具有实践性强、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案例素材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哈尔滨学院的教师在“金融市场学”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货币与票据博物馆等教育基地,结束后搜集资料梳理我国货币及票据发展史,从而加深学生对建国后我国金融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理解。因此,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在教学方法上也具有共通性,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化地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能够起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且二者具有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的特点决定了在考核方式上也是高度契合的。具体到微观金融课程群和课程思政的考核中,应改变传统单一、一刀切式的期末笔试考核方式,建立多阶段、多元化、多主体参与的全方位评价考核体系[7]。多阶段,即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大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纠正以往只重期末考核忽视过程考核的错误做法。如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及质量、案例分析的广度及深度等。多元化,即要评价其情感、意志、综合素质等课程思政方面的进步。多主体,即对学生的评价主体除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外,还需要其他学生、团委、学生会、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生公寓管理员的共同参与。如哈尔滨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课程思政考核中的指导作用,采取学生汇报、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点评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构建

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微观金融课程群教学中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明确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要达到哪些目标、实现哪些功能,彻底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为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通过挖掘微观金融课程群中丰富的思政资源,文章初步构建了微观金融课程群实施课程思政的几个模块,具体如下。

(一)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

青年学生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弱,尤其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在道德上出现滑坡和不诚信行为,因此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十分必要。信用机制是金融业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制度,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金融业是以货币信用为主要经营产品的行业,从业人员能否在工作中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否抵抗各种非法利益诱惑,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的职业信誉[8]。因此,对金融业从业人员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微观金融课程群特别是“金融市场学”中,用一定课时数多角度、层级化阐述“信用”的本质与特征,学生通过对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社会功能、现代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运行等的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认识保持诚信素养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诚信意识。

(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筑牢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监管内容和手段不断成熟。但行业内的违规操作带来的金融风险时有发生,主因就是部分金融行业从业者甚至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和法制观念淡薄。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决定了部分从业者无视法律、铤而走险。金融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能否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9]。因此,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普及金融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培养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显得十分必要。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有专门章节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业务进行全面介绍,对机构与市场的管理行为展开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对学生筑牢职业道德和法制规范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宣传伟大成就

通过微观金融学的各门课程向学生展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和资料宣传我国70多年来在金融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资本主义建设成果的两面性,客观还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繁荣的历史根源与现实问题,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坚定信念有重要意义。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市场篇”“机构篇”“宏观均衡篇”的相关章节中,大量数据和行业事实都是我国金融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利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内容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中国理论、中国工具、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成为这些章节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理想信念教育模块:树立正确“三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三观”教育是微观金融课程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10]。以货币、信用为主线,面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的取舍、对待金钱和利益时的价值取向与判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这些根本问题贯穿所有微观金融课程。尤其是“资本的社会属性”“投资与投机”“风险与收益”“最佳资本结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一些重点问题,均为“三观”教育的绝好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课程思政的思路思考专业问题,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和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自身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与课程思政十分契合。教师可以在开展公民诚信教育、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深入宣传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四个思政点上进行功能构建。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2]张艳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08.

[3]佘欢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抽样调查分析———以西安某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9.

[4]陈雨露.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4.

[5]吴晓求,许荣,孙思栋.现代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与功能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1):66.

[6]付传,谢敏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72(9):41.

[7]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8.

[8]乔法容.论金融业的失信治理及诚信生态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2018(12):46.

[9]顾雪金.金融诚信环境建设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38.

金融课程范文篇2

一、当前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弊端

1.建设成本较高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独立开发《金融学》课程资源往往耗时费力,成本较高。开发该资源的单位成本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团队成员形成的合力,没有较多的受众。碎片化的资源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也难以降低资源的制作成本。2.利用效率较低很多高职院校《金融学》课程资源仅应用在授课的班级,而没有在全校和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使用。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且各具特色的资源菜单,如果没有风格各异的创作教师队伍,就难以吸引学生持续性学习,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学习该资源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越有利于形成有价值的修改意见。3.重复建设较多不同高职院校及其教研室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很好的组织作用以合理分配资源。这样,不同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长期规划,各自就《金融学》相同或者不同的主题进行立项、建设资源,这就难免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教科研资源。重复建设较多,就没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去争创特色,也就没有多样化资源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4.特色与创新较少有些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建设了一些《金融学》课程资源,但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或科研部门的任务,而没有持续的动力机制,这些资源往往缺乏鲜明特色,缺乏新颖性。比如有的微课仅仅是微小而已,没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呈现方式上开拓创新;有的精品课程虽然电子版内容齐全,但多是教材搬家,没有结合金融行业的最新进展而展开教学。整体上,传统资源较多,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没有优势教师资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在学校对当前的评价标准中新颖性所占的权重很低。

二、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目标

1.种类多样为了满足多所高职院校师生教与学的需要,金融学课程资源应当种类多样,既要有理论的系统精讲,也要有金融实训的方法展示;既有内容丰富深入的专题性系列讲座,也有短小精悍且别致的微课。有的资源适合在教室中展示、学习、讨论或训练,有的适合线上学习、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元化菜单,方便学生各取所需,也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的深度。2.特色鲜明金融学课程资源要结合教师特长,结合专题特点,结合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结合移动学习方式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特色可以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手段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吸引力,才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使用,才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相反,没有特色的资源将难以被学生青睐,难以产生社会效益。3.兼顾理论与实践金融学既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也对应了一系列金融技能,这就要求课程资源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要有理论的知识串讲、案例汇编等,也要有金融实训的多个模块。比如,关于证券投资,除相关理论与知识的培训视频外,还应有仿真模拟买卖及竞赛活动的相关指引以满足提升投资技能的需要。正如国外AnneKhaled,JudithGulikers,HarmBiemans等(2014)研究认为,仿真模拟训练要关注真实性和学生的选择权以促进职业特色课程的创新。当学生选择了、参与了实训活动,他的相关技能必然渐趋熟练,对其发展兴趣和未来就业大有帮助。4.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为了适应时展,金融学资源建设应满足混合学习模式的需要。混合式学习是各主体将学习的方法、策略、平台、环境、媒介和传递方式进行适当的组合,包括正规与非正规、自主与协作、线上与线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泛在学习及其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将这些方式灵活组合,将大大促进学生学习金融学的个性化、弹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他们更新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技能的持续性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共建金融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习方式、平台与环境的差异化特征,以实现顺利共享、快捷共享。

三、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金融学课程资源的策略

金融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公务员之家: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参考文献

金融课程范文篇4

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测量、甄别和评价的教育活动。[1]177首先,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可用于检验教学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从这个层面来看,考核评价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是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实现的反映,是检验教师教学工作成效的手段。其次,课程的考核评价有助于鉴别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考核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刺激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综合以上两点来看,课程考核评价过程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相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评价方法的设计和研究将会对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二、目前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普遍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环节主要采用笔试或提交报告的方式,在个别实践课程上主要针对项目或任务设计进行评价。特别在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大多采用开闭卷形式,考核的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应试的思路,尤其是试卷中题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考核的项目过于强调认知的共性部分,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金融职业能力。

(二)课程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对学生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的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大多数的金融专业课程中,受考核方式的限制,考核内容大部分为金融理论知识,过于强调书面知识,而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因此,考核评价环节也无法体现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虽然在考试成绩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不一定说明其具有熟练的金融实操和应用能力。而恰恰是这种考核内容偏离教学目标的缺点,使我们培养的金融专业学生无法满足行业的需要和金融岗位的要求。

(三)课程考核过程忽略形成性评价

一般来讲,课程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注重平时作业的考核、课堂的讨论等内容,总结性评价主要以期末的考试、论文报告等为考核内容。但在目前多数情况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形成性评价只流于表面。例如学生提交的作业雷同的情况较多,可辨别度低;同时,课堂讨论环节只能体现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因此目前形成性评价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差异性的鉴别程度相对较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四)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契合度低

目前,在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多数都注明需考取相关的金融职业资格证书。换句话说,取得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类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然而在大部分课程设置及课程考核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融合。有些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脱节,或者有些考核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及时针对相关金融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点要求进行更新。因此,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契合度较低,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难度。综上,目前我国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和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考核学生及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应从全面科学的角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考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指标体系中各类的考核指标,甄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通过该评价体系控制教学质量并总结教学成果。

三、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目的性

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的来构建评价体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2]47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围绕着如何通过测试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通过考核来引导学生对“成为怎样的人才”及教师在“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的思考,使评价的过程与结果能真实的反映高职教育的目标。

(二)全面性

目前我国高职金融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都存在以偏盖全的缺点,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当前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完整的现状。要如实和全面的评价学生在职业能力、职业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真实地反映高职教学效果,就不能片面地依靠几项笔试成绩或几份研习报告下定论,而应该建立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评价。

(三)可操作性

任何一个指标体系的设计都要以是否可行、是否可测为执行标准。金融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应以各级各类指标的数据是否可以获得,程度是否可以测量为构建标准,只有可量化的指标内容才能对学生的整体表现及课程的反馈情况做科学判断。以上三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不仅适用于高职金融专业,也适用于其他大部分高职专业,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下将根据这三个指标构建原则,针对金融专业课程的特点构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四、金融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落实和实施高职金融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可将考核体系的内容分解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及职业修养等三个方面。具体针对金融类课程,我们将侧重对学生在金融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考核、在真实金融环境中实践操作的能力考核以及作为金融基层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考核等三个方面。

(一)认知能力考核

不论是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操作方法的解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再认知能力是形成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元素。认知的能力包括对金融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三个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这里的信息主要指金融专业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及方法等,对这些信息的认知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金融产业、金融产品的初步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并掌握融会贯通的学习技巧。认知能力的考核重点将集中在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两个层面,这体现了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的分析能力。考核的方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口头讨论、书面作答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二)操作能力考核

学生在实务工作上的操作能力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直接标准,也是学生能顺利在特定岗位上展开工作的前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以及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操作能力涵盖了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实操技能的应用情况,体现了高职教育目标的核心。简单复制型操作技能与能力属于较低层次的实操能力,主要指按照现有指令对一项或若干项金融业务展开操作;综合型操作技能与能力要求学生可以综合若干项金融业务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操作;创新型操作技能与能力的要求最高,不仅考验学生的操作基本功,而且考验学生能否在现有操作指令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获得更有效率的操作步骤,同时考验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该部分的考核方式可采取项目评估、任务设计、模拟竞赛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等。

(三)职业修养考核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相关行业输送高技能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学生的职业修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职业精神,这些素养是由在校生向职业人转变的基本要素。[3]56职业意识指人们对某个职业的态度、评价和情感等,例如在岗技术人员对所从事工作或项目需具备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相符的道德准则、道德品质等,从而对在职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例如银行柜台人员收付现金时的诚信正直的品质;职业精神指人们在具体岗位上形成的与职业特征相关的精神,例如谨慎认真的态度、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等。该部分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或模拟场景实验等方法来考查。综合以上三个层次的评价内容,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表1来表示。金融专业的课程涉及到金融基础理论、金融行业概况、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以及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等,有些课程偏重理论,有些课程偏重方法,有些课程偏重实践,因此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权重应根据具体课程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调整,同时各级指标的考核方式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下将针对金融专业课程“证券投资分析”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具体分析。从表2看,我们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考核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用三个一级指标来体现,分别是:证券投资工具与投资原则方法的认知能力考核、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以及证券投资分析岗位的职业修养考核。在每个模块下,我们分别设置若干个子指标以详细展示和说明该模块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重点。例如在证券投资活动的操作能力考核模块下,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将操作技能与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考核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一般;考核方式由单个项目向复杂任务设计转变,从委托下单、成交股票等单项实训到开展股票投资竞赛等综合型模拟真实情景的项目任务。同时,不同的技能层次,考核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简单复制型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的是对单一指令型技能的考察,要求学生在识记某一固定指令的前提下能进行重复熟练操作,考察的目标较为单一;在创新性技能考核模块中,我们侧重考查的是在模拟情境下,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中,该项技能更强调的是学生能否应用各类投资技巧及投资方法对特定时期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进行判断、选择入股时机及合理构造投资组合,该层次的考核目标较多元且灵活。另外,从考核模块的整体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也符合学生在学习及操作中逐步适应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顺序。从表中也发现,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从课程考核的内容入手,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同模块之间会有重合,例如认知模块中大部分可能采用笔试的形式,同时在操作技能模块中同样也会用到书面考核的方式,如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历史交易信息提供该公司股票的分析报告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到了类似的考察方式,但侧重点有明显不同,前者侧重知识点的识记,后者侧重对各项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注意到,课程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是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采用。从我们设计的评价方法来看,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形成性评价,也有总结性评价;既有对某个课程任务的具体考察,也有对一个完整投资方案设计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考核的目标,即教学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课程的考核方案同时具备了导向性及全面性的特点。

金融课程范文篇5

一般来说,大学的金融相关专业涉及到投资操作环节的课程主要包括证券投资、期货期权交易、外汇交易等内容。这类课程一般包括相关市场的介绍、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方法的介绍,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建立比较晚,因此金融类课程的开设以及实践教学的研究也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刚刚建立之初,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进入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实地实习。然而类似金融交易类的证券和期货公司当时也不可能实现学生模拟实践的要求,主要是以观察和专业人士的讲解为主,限于感性的认识层面。因此,学校的金融教学多采用校内建立模拟实验室的方法,进行模拟实践教学。贾墨月(1995)进行了模拟金融市场的教学研究,在学校模拟建立完整的金融市场。从交易所、证券公司,到证券投资者,从法规学习、开户、交易、撮合成交到交易结算,采取步步模仿式的教研体验方式。这种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的场地大、设备多、有纸化程度高。优点是过程模拟效果好,缺点是仅选择部分股票进行内部交易,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真实感不强,而且交易时间仅限于上课时间,学生无法实现自主学习的实践要素支持[1]。王志强(2001)提出金融教学引入电子化的方式,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分析实验室,提出了电子化教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2]。周建明、戴继翔、张珍义(2002)从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构建证券期货模拟操作实践教学基地的角度,对于在学校本地建立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特点主要有:第一,通过当时的电视网络接收卡接收行情,实现了交易行情的实时传送,真实性得到加强;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模拟委托终端,教师充当红马甲功能,转录学生的交易指令;第三,实现了自动结算,人工回报,模拟了当时散户交易的情景,但仍落后于实际的交易手段;第四,采用了象征性的真实资金投入(50元人民币,放大100倍,相当于5万元的保证金),并制定了奖罚措施;第五,自定交易规则。就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这套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行情的真实性、成交的实时性、资金盈亏的真实感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3]。但是正如作者所言,这套系统的最大缺点在于对教学秩序的有效控制难度大,它同时也使得学生课后模拟交易操作中的自主性受到较大限制。这一期间,模拟教学法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张启富,林朝霞(2002)[4]、胡奕(2005)[5]、李争鸣(2005)[6]等,都研究了证券期货教学中模拟教学法的运用,但普遍来看,当时的实践教学手段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仍然与金融市场实际交易环节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前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证券期货的模拟交易手段完全与市场同步。部分高校引进了如世华财讯资讯系统和模拟交易系统(C/S系统)。这种系统使用卫星进行数据传输,行情数据、资讯信息完全与真实的市场同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结合基本面、技术面进行市场分析,选择投资品种,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报盘后,设置与本地的模拟交易服务器根据市场成交原则,与实际行情数据相比对,符合成交规则的报盘即时予以成交,并同时回报给交易终端。教师从交易要素的环节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交易品种、交易频次、盈亏状况等,学生可以实时查看自己当前的排名状况,自然地进入到一种比赛的状态。虽然是虚拟资金,但是人性中争强和不甘落后的心理特点激励着学生努力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认真分析行情,谨慎进行投资操作。21世纪10年代后半期,更多的金融服务公司推出了金融投资的教学平台,世华公司进而又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拟交易系统,使实验室走出了固定的机房,虚拟实验室开始得到推广和运用。笔者在教学中实际使用了这套系统,并在实际使用中设计实验项目,取得一定的效果[7]。李丽娟、路应金、马永开(2005)[8]探讨了C/S系统的规划和使用,续志学(2011)[9]、刘泽良(2011)[10]等,开始设计和研究高校虚拟网络实验室,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有的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的硬件基础上,有的是使用了第三方提供的虚拟实验平台。实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的金融投资类课程教学已经不仅局限于教室—实验室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在电子信息所能达到的所有空间范围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的职责从传统的传授到实验室实践的设计和指导,发展到对于虚拟空间的掌控,课堂的延伸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金融投资类实践性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专业知识权威与专业知识学习环境的架构;学生的主体性则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拓展,他们可以在现代教学体系框架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在书本上学,还可以无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并且能够在模拟环境中做到“做中学”,并在做的过程中实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可见,技术的进步创新了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也使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以应用于实践,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般实践教学追求的目标有2种,一种是通过实验演示验证理论和方法,另一种是通过模拟提高学生所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具体金融投资类课程中,主要注意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贯彻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单独的,都是设计在一定的培养目标规范下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实践中要达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以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进行研究。

(2)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应该割裂该门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对于知识体系的把握是实现本科生拓展学习能力和范围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未来职业拓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当慎重把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平衡,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实践过程是理论教学的工具和方法。

(3)控制好学生课外学习的效果。任何课程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现代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在设计学生课外学习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渠道,做到对过程有所把握。

2.2实践教学资源的组织架构

构建实践教学的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是学习资源和环境的建构者,主导着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内容的进展,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调整。应用型大学金融专业教师应当兼具理论和实践功底,尤其是从事投资类专业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关的岗位阅历,而不仅仅是考取一个资格证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可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两实两虚”构成的核心资源和其他资源。“两实”是指具有固定地点、具体设备的实体课堂和实体实验室,这是延续传统的基本教学资源。当前的实体课堂已经可以是声、光、电、网络等各类媒体的结合,教师可利用资源极其丰富。实验室则是为某一专业领域专门构造的模拟、验证性的场所,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管理操作规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与学的直接性、具体性,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但是作为计划内教学,时间有限、信息量有限。“两虚”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学堂(BB)和虚拟实验室平台(如世华公司提供的模拟操作B/S系统)。网络学堂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课程公告、上传电子教案、布置作业,进行网上测试、网上答疑和开展讨论,还可以提供课程学习有关的学习资源和有用的网络连接。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学堂浏览完整的课程信息、提交作业、参与讨论或发起讨论活动。虚拟实验室平台可以是学校自主开发,也可以是商家提供。笔者当前使用的平台可以实现证券、期货(包括股指期货)和外汇的实时模拟交易,提供比赛分组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交易结果进行统计跟踪。这类虚拟的教学环境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拓展了时空,信息量庞大,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地学习。其他资源可以包括实习基地和各类公共信息资源。实习基地是岗位认识实习的最佳选择,业务的真实性、岗位的现实性是其最大的亮点。但是,由于金融业务的风险性特点,学生的实习难以做到实际体验真实的业务操作。公共信息资源可谓庞杂浩瀚,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到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可利用的教学信息资源极其广泛。对于尤其讲求真实性、时效性的金融分析来说,公共信息平台的资讯与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金融类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信息专业指向明确,分类信息中很容易找到需要的资讯材料。

3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

由于金融投资类实习基地的实习,一般具有特殊目的,也很少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而公共信息资源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本文主要仅就上述实践性教学的核心资源的组织和使用进行论述和说明。总的思路是:两实两虚,虚实结合,纵横交错,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3.1实体课堂中引入实盘案例辅助

传统课堂告别了粉笔时代,早期的多媒体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已经使课堂的范围随时可以连接到整个世界。在证券期货类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法教学,一般是选取典型的静态案例,在案例运用之前,需要重新渲染原来的环境,分析过程和结论也相对固定呆板。而在课堂上运用当前正在发生,或最近发生的金融市场事件作为案例,就会显得真实、客观,尤其是当事件(如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还没有确定具体结论(如技术分析对下一步走势的预测)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随着事件的发展,学生也会不断地校正自己的结论。比如基本分析中有关宏观经济指标、国际经济形势,技术分析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实盘中找到近期合适的例子。当然,这种实盘案例教学给教师的挑战也是很大的[11]。

3.2实体实验室仿真和集中交易

实验室一般模拟交易所和经纪公司的业务过程,可以进行开户、交易、结算等环节的实习、实践,针对理论课中重点的内容进行仿真、模拟业务过程。一般设定若干项目,提出具体要求,进行专项的任务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时间完成教师设计的多项实验任务,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缺点是时间集中统一,任务整齐划一,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3虚拟实验平台的自主性模拟实践

这项实践主要是运用虚拟实验平台,在理论课程开课的时候就布置学生开始以自学为主的模拟体验,这是一种伴随课程全过程的模拟实践,采取的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随机进入教学”的方法。当然也可以使用校内实验室实验平台。但是,校内实验室有时候机位紧张,或者学生不方便总到固定的交易场所,所以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伴随课程全过程的自主性模拟实践,目的是尽早接触市场,感性体会交易过程,把交易中的问题提出来,带回到课堂中,或通过网络学堂进行讨论交流。

3.4网络学堂

网络学堂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一门授课时间有限,又需要广泛拓展资源的课程来说就更为重要。网络学堂是一个相对固化的、全面承担课外学习指导的极具拓展性的教学平台。网络学堂中针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需求,建立的内容包括了专业知识部分的文字和讲座视频,市场结构上包括了监管部门链接、国内外主要交易所链接、国内主要期货公司链接、国内主要咨询网站链接等。学生自主性模拟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而网络学堂中的交流互动功能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由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使疑难问题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解决[12]。

金融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践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各种新型业态模式。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词连续5年写入国务院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金融的重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为了适应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金融人才时,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学到的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技能,培养出互联网金融时代新型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而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进行教学改革,依旧采用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革措施,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滞后

目前,互联网金融技术已经运用于众多领域,如众筹、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理财产品销售等等。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发出了新的产品销售渠道、营销手段、产品设计等。许多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互联网产品业务,如各大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APP、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人保集团联合推出的“智行天下”车险业务综合服务平台,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众多业务。然而当前,高职金融专业的实践课程依然还将重点放在小键盘、字符录入、点钞、真假币识别等传统窗口业务的培养,而对于新业态的相关技能未有较多涉及。这导致学生掌握的技能与当前金融行业需求不符,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目前大多只能适应传统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岗位。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原先大量的基层网点面临收缩归并,如中国建设银行甚至推出了无人银行,90%以上的现金及非现金业务都能办理。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传统实践课程体系将不再适宜时代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当代复合型金融人才应当拥有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和互联网思维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相关的训练。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无法承接大量实习生,实习生也无法真正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业务,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主要运用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随着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的出现,目前滞后的教学软件及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

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金融专业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侧重于理论,实践环节薄弱,学生通常缺乏课堂参与的主动性,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内容偏少,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工具也缺乏先进性。目前大部分金融实践课程教学还是传统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微课、慕课、云课堂、雨课堂等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很难调动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四)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估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为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而对于教师的实践经历很少做考虑。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教师大多缺乏金融行业实践经验,空有专业资格证书或“双师型”教师称号,却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更是鲜有涉及,无法培养出具有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学生。此外,由于金融行业工作压力大,很少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校兼职教学。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目前严重缺乏在互联网金融新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新型教师。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要求

(一)急需应用型人才

当代金融行业急需“客户服务型”、“业务操作型”等实用型人才。一是金融行业中缺乏合格的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二是该类人才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出现跳槽、违约的现象。然而许多金融机构发现该问题之后,在招聘一线员工时主要偏向业务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的人员身上。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重点加强学生在金融业务方面的基本技能,服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养。

(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出现了多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因此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的总体素质要求更高,对复合型人才更加偏爱。一方面金融行业所需的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面更广泛,不仅要懂得传统的金融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最新的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金融人才的技能要求更高,如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具有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当代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仅局限于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金融人员还应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遇到问题能够随机应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当代金融专业人才要有收集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金融专业应定位于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的整合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因此,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在掌握新时代金融产品和业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这样的人才定位才能培养出与未来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符合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需求。在传统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课程的内容,同时增加实训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校外金融企业的实践,了解现阶段金融市场环境。一是改进金融专业基础课的结构。对于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增加采用互联网进行收集数据和调研分析的实训,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二是优化专业课的结构。对于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核心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操作热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体验。三是增设互联网金融的纯实训课程。如开设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交易课程,由学生操作简易的小额贷款和投资理财产品,初步了解互联网金融投融资的模式。另外,针对一些热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经营实践,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熟悉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方向。

(三)完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升级原有的银行、保险、证券类实训室,配备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建设高质量仿真实训场景。将各类金融业务整合到一个金融生态圈中,实现线上线下的业务串联。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热点话题,运用互联网金融经典案例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经营模式。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个互联网金融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另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题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影像资料运用到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金融资讯、案例等资源,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娱乐转移到手机学习,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深入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主流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操作流程制作成微课视频,方便学生直观地学习。

(四)优化师资队伍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全能型教师。高职院校应当为专任教师提供更多到金融机构一线学习的机会,甚至脱产到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让教师充分了解行业最新动向。另外,可以定期聘用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或业务专家走进校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朱维巍,董瑞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3).

[2]汪连新.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89-191.

[3]叶梦琪.“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技能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7(16):133-134.

[4]詹浩勇,冯金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实训教学优化探析[J].对外经贸,2015(11):132-134.

金融课程范文篇7

偏重宏观金融且应用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李鹏,2014;吕秀梅,2014;阿茹娜,2013;方永丽,2012)。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大学教改项目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主要立足各校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适合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因而,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笔者学校已经学习过金融学的在校大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目前金融教学的现状,及今后改革的方向。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本”,尽量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需求。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受益者是学生,教学工作者最应该关心的是学生的感受。具体而言,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一下问题:①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现状,②学生对金融学教学要求。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大连海洋大学金融学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本文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请2名老师和4名学生进行预调研,了解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最终本文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第二,教学现状,第三,学生要求。(二)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过亲自派发纸质调查问卷方式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6月至1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66份,收回61份,剔除无效调查问卷后剩余58份。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关于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设置,没有区分专业;总课时48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是5: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核算方式是,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以上是学校制度安排,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具体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要求。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文本调查问卷设置了6个问题,涵盖了教授知识内容差异性与全面性,知识的应用性、与时俱进性、是否能够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授内容的差别性:93.1%的学生认为他们专业教授的内容与金融专业有区别;关于教授内容知识全面性:72.4%的学生认为为教授的知识内容全面;关于教授内容的实用性:7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实用性较强;关于教授知识的与时俱进性:8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上述数据表明,虽然金融学教学大纲没有区分专业,但是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意识的区分授课内容;同时还表明,学生对于教授讲授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与时俱进性比较满意。2.教学方式。在对金融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调查中,有13.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强偏重调理论知识少实践,62.1%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10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非常有必要”。学生在回答“教师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时,24.1%的学生选择“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法”,34.5%的学生选择“案例教学法”,41.4%的学生选择“模拟实践教学”,没有学生选择“小组作业主讲式”。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连海洋大学实际实践的教学也比较令学生满意。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学生选择案例分析,这于实际的教学不相符,通过与授课教师沟通,金融学授课中虽然有模拟实战环节,但是占总课时不会达到41.4%。也许是学生期望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来学习。3.教学效果。学校和教师通过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学效果在学生培养中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金融学课程对于提升专业能力有帮助,其中37.9%的学生认为对于提升专业能力非常有帮助;82.7%的学生认为金融学的学习能够帮助个人理财。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通过金融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对今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利;同时,数据还表明,仍然还有24.2%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能力帮助一般,17.3%的学生认为对个人理财的帮助较小,因此,金融学课程教学今后还要需要继续提高。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关于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时,答案可以是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课堂学生参与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不灵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实践教学不够深入”这四个问题,学生的选择占比分别是24.4%,44.4%,35.6%和17.8%(此题可以是多项选择,总人数为90)。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努力的两大方向:一是2017年第07期中旬刊(总第66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7,2017(CumulativetyNO.666)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学生对金融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生要求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本文还调查了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对金融知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求。金融学涵盖的知识范围比较广,相对深度比较浅显,由于课时限制,在金融学课堂上不可能讲授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必须有所侧重,有深有浅。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关于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内容的问题,37.9%的学生选择投资理财,55.2%的学生选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6.9%的学生选择现实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详见表6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更关注投资理财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知识,可能是因为这两面的内容主要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个人理财。通过细分调查问卷,发现会计的学生更多的关注投资理财知识(选项中会计专业占72.7%),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更多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知识(63.6%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择此项),因此可见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大纲,根据课程体系及今后工作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2.教学方式要求。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偏好,并给与合理满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对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二是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关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只有20.7%的学生期望是多媒体启发式教学,62.1%的学生期望采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关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调查,只有10.3%的学生选择5:1,其余学生均期望更多的实践教学时间。目前笔者学校对金融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分配是5:1,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满意这项安排,他们希望更多实践时间,这一结果与表5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四、优化金融学教学的措施

对本次问卷调研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提高非金融专业(市场营销和会计专业为例)对金融学课程的满意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区分专业精选授课内容,突出应用性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安排以及学生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做到重点突出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突出课程重点内容,同时也要联系与经济金融密切联系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先关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个金融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个知识模块的主题内容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讲授会计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金融学知识,重点讲授金融机构运作流程,比如了解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然后,除了满足专业需求外,还要满足学生生活上对金融学知识的需要,重点介绍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比如讲授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衍生知识,比如投资理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等。

(二)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堂讲授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目前,学生几乎每门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几乎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甚至是学生坐着玩手机、听音乐。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投入的精力有限,学习积极性不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针对金融学教学方式可采取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案例分析、模拟实战、小组主讲为辅的教学方式体系,作者在教学中也努力的尝试了模拟实战,案例分析,小组主讲的教学手段,比如分组给学生10万元进行模拟投资,比如,分析欧元的诞生及发展等等。在实践教学环节,重点从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实践时间方面,一方面可增加课堂时间的实践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时间。如果受学校教学规章影响无法正佳课上的实践教学,可重点增加课外的实践时间,比如,通过增加学生课外作业的途径来强迫学生增加课外实践时间。在实践内容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实践的内容,以会计专业为例,实践内容可优化调整为资本市场(股票与证券的模拟交易)运行,了解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实务)等。在实践方法方面,既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金融软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各种专业财经网站),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也可以是经验分享(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分享从业经验,也可以要求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或操作经验。)

(三)优化考核体系,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予以保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在考核体系的设置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构建“全过程”的考核体系,考核重点从期末考试转移到教学过程。重点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投入程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等。调整总成绩的结构及比例,提高教学过程中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总成绩构成=出勤成绩+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课外作业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认真程度,实践成绩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建议将过程教学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提升至50%,目前作者学校过程教学成绩占总成绩30%。

作者:刘素坤 李黎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吕秀梅.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53-54.

[2]方永丽.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北方经贸,2012,04:163-164.

[3]阿茹娜.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9:36.

[4]马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12:74-76.

金融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利用科技助力教育教学成为可能,各个学科都出现了基于网络、通讯多媒体的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当今金融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人才面临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网络课程凭借其便利性等优势,必将成为信息化时代重要课程形式,也将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课程概述及相关理论

如何正确的设计网络课程对《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网络课程,是某一学科借助网络技术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所展开的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全过程。一方面,网络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教”与“学”的属性,另一方面其又同时具有网络可以快速传播、受众日趋年轻化的属性。网络所具有的这两个属性使得传统教育的传播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理念也在发展中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适应,教学功能也在发展中日益丰富,如资源共享、信息处理等。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将分别从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对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后续对《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分析上的理论指导。1.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为适应时展而对教育的内容、对象、功能、体系、结构及过程和方法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是强调如何“教”的理论。现有的教学理论以发展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其中,发展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普遍与全面发展,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应该采用最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能从单一方面评判学习者真实学习情况。以上几种教学理论与网络课程的功能特点联系得十分紧密,正确应用相关理论会使得网络课程的设计达到最优化,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2.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需求及潜在需求、出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一种具体的理论。教学设计是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强调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在学习需求日益增长而教学条件有限的背景下,对“如何判断教育教学信息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等问题的回答。

二、《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与学习者分析

1.《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分析。《金融工程学》课程通过对各类基础性和衍生性的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相对其他金融理论课程,《金融工程学》在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网络课程设计时,把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未来职业选择,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学习者分析。《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一般为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及求知欲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学习者的年纪范围处于17-26岁之间,智力发展相对成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也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在20-29岁年龄段的占比最高,占比30%。由此可知,互联网对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区间吸引力是相对较大的,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化”、“碎片化”网络课程学习可以满足当下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总之,《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应该围绕大学生展开,为其进行自主与半自主学习而设计。

三、《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内容与目标设计

《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应该致力于培养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用性人才,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不仅需要涵盖金融学、投资学等学科的相关金融理论,还需要包含服务于产品定价等的各种数学方法,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学习者进行细分设计。1.课程目标侧重培养学生金融分析与应用能力。金融工程学在实际应用方面包括数学建模、仿真模拟在内的各种工程和信息手段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以及对金融工具的组合、设计、开发与定价。以金融产品———互换为例,一般来说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互换的概述、定价与应用三部分。前两部分主要从互换的定义、种类以及定价的基本原理来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判断分析金融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运用互换进行套利、规避风险以及设计新产品。课程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金融分析与应用能力,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2.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习者细分设计。在《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对于金融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习者应该分类分级设计。对于研究生的教学设计可以侧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开发等进行深度分析;而对于刚入门大学生的课程内容设计可以侧重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分类以及简单的定价原理与思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以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授课对象,可以让学生对《金融工程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让学生较全面的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主要构架。如,讲解“期权与期权市场”章节时,不仅要介绍期权作为几大主要金融衍生工具之一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全球期权市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还要让学生清楚期权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的应用。这就要求网络课程的内容与实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以中国期权市场的起点———上证50ETF的基本条款进行展开讲解。

四、《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注重推导演算,让学生明白前因后果。由于《金融工程学》属于新兴的交叉学科,与数学等学科关联性强,一些知识点不仅仅是概述性的介绍还涉及到推导演算。在进行教学时,相应的推导部分应该致力于让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而不要只是一带而过,如对期货、互换的定价等计算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功能。在这方面,网络课程教学对金融工程学的教学来说相对具有优势,一些不易迅速理解的推导,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从而进行理解。此外,在进行推导演算时,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重点难点与非重点难点。对于一些非重点知识点的演算如果进行冗长的数学推导反而会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重点难点的知识点的演算也应合理利用网络多元化的技术方法进行演示,尽可能地使演算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方法。金融工程学是一门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实问题中的学科,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也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金融工程学的实用性,对相关金融理论有更透彻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合理选择十分关键,需要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这就无形当中对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者有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金融敏感性,能够识别和搜集有效信息以了解到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最新现状。此外,在案例选择时,最新最热的案例不一定是最适合教学的,也应该结合理论运用最贴切的案例,有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3.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传统的金融课程相比,《金融工程学》的数学推理占比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学习难度的加大与学习枯燥性的增强,使得该学科在教学时更应该格外注重教学方法。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金融工程学》在学习上难度较大,这使大量学生难以适应,因而在网络课程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从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入手由浅至深进行讲解,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提起兴趣与信心进行学习,教与学的效率都会翻倍。4.注重课中课后教学反馈。网络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割裂了“教”与“学”,但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教”都应该服务于“学”。在《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及评价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或者根据反馈汇总进行在线解答课程疑难点。同时,课程评价方法不仅仅在于学习过程中,还应存在于学习结束后。比如说,由于《金融工程学》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针对性的提高计算推导相关的模拟测验。在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根据整个课程的学习经历,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完成课程的学结与反思,并进行在线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信息量丰富,开放性也很强,在信息化条件下具有其特殊的优势。《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最终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对课程难易程度进行细分设置;科学运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及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能力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此外,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特别是现如今中国的金融业仍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完善、更新网络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黄亚林.基于构建主义的双语网络课程理论与设计分析———以《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10-212.

[2]牛华伟.《金融工程学》理论教学方法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02):66-69.

金融课程范文篇9

系设置要适应复合型理财人才培养目标

的需要。随着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

现代金融业在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

势。高等院校要从大众化教育理念出发,

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培养能力型就业人

才。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应适

当减少理论型和管理型的课程,增加务

实实用的理财服务型课程。

[关键词]课程体系;金融学;高等院校

随着现代金融业发展,高等院校金

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理财型人

才,亟待进行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笔者

在此以西方金融理论由宏观金融向微观

金融转变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

教育转变以及现财服务业的迅速发

展为依据,探讨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课

程体系设置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作为普通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教材体系的

设置。这也要求我们首先要认清金融业

发展的新趋势。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

融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处于领先地

位,金融业的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手段日新月异。现代金融业发

展表现出新的态势:一是金融业转向虚

拟化;二是混业经营模式已成为金融业

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银行表内业务转

向表外业务;四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

融创新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五是

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将不断加强;六是现

财服务业发展迅速,专业型理财人

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要求高等院

校金融学专业亟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21世

纪是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金融资产规模将迅速扩大,理财将成为

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而受传统观念的

束缚和旧的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

素的制约,高等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

标仍然徘徊于宏观管理型。这显然不能

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

高等院校大众化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已经深入社会

经济的各个层面,大众化理财人才呼之

欲出,而且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2.现代复合型理财人才是金融学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普通高等财经院

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未

来,根据自己的实际因校制宜,以培养现

代复合型理财人才为目标。这是金融业

转型的客观要求。所谓复合型理财人才

是指以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为基础,

熟练掌握专业理财知识、具有实际应用

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

同质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即管理型人

才、服务型人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

才。现代金融服务业,个性化服务需求不

断增加,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个性

化,注重实际应用。

总之,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

系设置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

础之上。

二、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

是大势所趋

1.金融业转型的客观需要。20世纪

80年代,西方金融业已经实现了由宏观

金融向微观金融业的转型,其主要标志

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理论上,宏观金融理论逐步转入微观

金融理论研究。宏观金融理论研究主要

是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和宏观金融风险与监管理

论的研究。微观金融理论注重金融市场

和金融创新的研究,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迅速崛起,尤其是金融工

程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开始。在金

融业发展的实践方面,西方银行业实现

了由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型,由间

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脱媒现象导致

西方商业银行表内业务迅速转向表外业

务,现代金融服务业开始。同时融资方式

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资本市场

融资迅速证券化。上述现象,标志着现代

金融业理财服务时代的到来。这给金融

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压

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

规模迅速扩张,毕业生就业高峰已经到

来,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所以,高等财经

院校必须正视现实,以大众化教育的基

本思路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市场、

面向就业,培养大众化需求的实际应用

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产

品的“特殊工厂”。课程设置就如同生产

设备,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就生产不出

畅销的产品,同样,没有好的课程设置体

系就无法培养受市场青睐的人才产品。

3.市场呼唤理财人才。随着银行业

的由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变,资本市

场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项直接融资转变,

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大众化理财时代到

来。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需要理财专

业知识和复合型理财人才。熟练掌握理

财专业知识既可以独立谋生,又可以在

就业市场上显现出竞争优势。因此,金融

学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适应培养理财型人

才目标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理

财型人才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我国金融

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市场有

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理财服务型人才将

会大有用武之地。

三、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需要,金

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

1.树立微观金融意识,摒弃原有的

课程体系设置思路。长期以来我国业界

人士对金融的理解强调其管理职能,而

且注重宏观方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把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

等课程摆在重要地位,在师资配置、课时

安排上花费大量资源。这显然有悖于现

代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现代金融业发展

需要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和

金融资产的管理,特别是金融工程,需要

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所以现代金融要

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树立服务意识。由于

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财越来越成为现代

经济生活的核心,理财成为财富扩张的

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现代金融

发展的需要,加快金融课程体系改革的

步伐。

2.完善金融学课程体系。我国高等

财经院校金融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

源于国家教育部金融学专业设置的框架,

管理型金融课程居多,如货币银行、中央

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和国

际金融等。而理财服务型金融课程还较

少,如公司理财、家庭理财和投资银行

等。这些要求我们根据高等财经院校金

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加大力度调

整课程体系。首先,打破原有的课程体

系,尽量减少理论性强和管理型课程的

设置,大力引进理财服务型课程。大刀阔

斧地进行课程重组,减少重复,压缩宏观

金融课程的课时量。同时,增加理财新课

程设置,增加课时量,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其次,对于课程内容陈旧过时的要及

时更新,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具有先进

性、实用性的新教材。

3.建立健全金融学教材优化更新机

制。目前高等院校金融学教材优化更新

机制不健全,管理型和理论型的教材较

多,而务实的理财型教材较少。难以适应

金融业转型的需要。有些教材内容已经

陈旧,涉及到当前金融发展趋势的最新

内容越来越少。由于教材体制和机制的

不健全,一些管理型教科书长期垄断金

融教材市场,不能及时更新内容,跟不上

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层加大

力度调整目前不合理的金融学教材管理

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教材脱颖

而出,特别是理财服务型教材。

[参考文献]

金融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本文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因为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地方高校具有地域和经济局限,财力薄弱,师资匮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等共性问题,对其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国际金融》是各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其主要研究跨国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规律,因课程自身属性特点,各高校纷纷陆续将《国际金融》课程开设成为双语课程。《国际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英语表达,使其具备双语的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及沟通表达的能力。地方高校实行有效的《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需将已有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思考存在的瓶颈、问题和规律,找出对应的创新教改措施,才能为今后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指导。

1地方高校的特点

根据2020年6月教育部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740所,其中部属高校126所,地方高校2614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1132所,地方专科高校1482所)。地方高校占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95.4%。可见,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经济,突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目的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高校虽数量众多,但普遍处在弱势地位,与部属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诸多因素制约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及教学效果。一是地方高校财力有限。地方高校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及学生支付的学费。地方高校总体科研条件较弱,科研场地、实验室及设备条件有待提高,对教师申报项目支持力度有限,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二是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及特色深挖力度不够。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自身学科优势深挖力度不够,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三是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能力有限。高质量的教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和核心,一流的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学术科研、教育教学的能力。但地方高校由于较难享受中央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在全国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区位优势,较难引进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地方高校教师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不高,且绝大部分教师精力集中于承担大量教学、社会服务工作,挤占了其科研时间,导致地方高校教师申报高层级教改及科研项目能力有限。

2地方高校开展《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痛点”

《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属性及专业发展需要,双语授课已成为大势所趋,众多高校纷纷将其开设成为双语课程。但就地方高校而言,受限于诸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开展《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开展《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痛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地方高校双语师资匮乏,缺少教学团队配合

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地方高校科研经费不足,人才引进存在难度,尤其是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工作经验的教师数量更为有限,导致地方高校开设专业性的双语课程严重缺乏师资支持。即便地方高校开设了几门双语类课程,授课教师也同样存在缺少同类型双语教师教学团队配合,团队产出效益较低,无法形成合力,不能从专业及课程发展的角度进行资源整合建设,教师间缺乏教学经验交流和分享的良性互动。

2.2地方高校教师工作经历与《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教学不匹配

地方高校旨在培养能够符合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的应用型、实用型本科人才,授课教师应认真思考课程知识传授是否满足制定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授课教师课程教学理念的正确理解、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以及课程内容的实践运用,对于教师更好地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现实情况是,地方高校教师过往工作经历与所授课程需要的实践内容不匹配,教师缺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局限书本理论讲授,缺乏深入展开。以《国际金融》课程外汇风险管理章节为例,但由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参与过对外贸易,不了解外贸企业的真实外汇风险管理手段及需求,授课中无法有的放矢,缺少鲜活的企业真实案例,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3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地方高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区域相对闭塞、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地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有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对未来职业发展无用,双语学习不仅没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内心轻视或自我放弃,无形中增大教师双语教学难度。授课教师为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增加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只能更多借助或完全采用中文形式授课,导致学生形成中文依赖。最终,学生为应付考试,考前死记硬背,背离了开设双语课程的初衷,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2.4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课与其他英语基础课或学术实践活动脱节

众多教师提出了层出不穷的创新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以改进双语授课的教学效果,但大多集中在单一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却并未打通《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与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校内外学术实践活动之间的通道,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互相毫无关联。在师资有限的大前提下,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没有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学体系,无法借力其他教学资源或学术实践活动弥补双语课堂英文教学输入不足的短板。

2.5地方高校学生缺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学习《国际金融》课程动力

地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相较于会计或市场营销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及课程,地方高校学生普遍缺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学习《国际金融》课程的原动力,学生自认为以后不会从事与国际金融或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认为学而无用,故而减少对《国际金融》课程学习的精力投入。

3地方高校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地方高校开设《国际金融(双语)》课程的痛点问题,现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3.1教研室形成合力,将有限教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针对地方高校师资匮乏的情况,地方高校应以教研室为单位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认真梳理专业教师各自的专业方向及相对优势,整合教师资源。采用定期召开教研室例会,采用集中备课的方式,让教研室教师们分享各自切实可行的创新教学方法或教学案例,以减少重复备课的工作量。教研室教师形成合力,从专业及课程发展的角度进行资源整合建设,教师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将地方高校有限的教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3.2加大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的三方合作,加强学术与实体经济产业的交互教学

针对地方高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及时输送及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的双语教师到对外贸易一线企业进行培训或挂职。学习最新的行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了解一线企业的实际需求,便于国际金融双语授课教师获得与课程相关的实战工作案例。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产学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实际问题,加强学术与实体经济产业的交互教学。同时,地方高校也应积极拓展实训基地建设,输送学生去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增加实训比重,对于提高学生课程实践能力大有帮助。

3.3分层教学,重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互动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问题,建议采用双语分层分班教学模式。将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分班教学。分班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材的选用、英语授课比例、授课进度几方面。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推荐选用全英教材学习,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采用英语模式授课;而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选用双语+中文教材辅助教学,针对性的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反应,及时动态地调整授课中的双语使用比例,适当的放慢授课进度,以便学生能有更多时间适应课程学习。同时,教师还应重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互动,结合地方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学情特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感兴趣的知识方向。例如,紧跟时政热点,鼓励学生分组深度思考,用PPT形式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国际金融热点话题;针对某一国际金融话题组织圆桌会议,进行课堂沙龙分享;要求学生结束每章节课程后,制作每章思维导图,自行总结归纳本章节的学习心得及课程重难点;针对某一国际金融问题,开展课堂辩论赛或要求学生间互相提问,并引入一系列有意思的“惩罚”机制等。上述教学互动环节寓教于乐,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解答现实中发生的经济、金融现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独立思考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4突破自身课程限制,打通双语专业课与其他课程及学术实践活动路径

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应突破本身课程的限制,打通和其他课程及学术实践活动的路径。除课程本身全流程各环节的创新之外,还应将《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与大学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有机衔接。比如《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与《大学英语》《金融英语》等教学内容呼应,同时鼓励双语专业课授课教师与英语教师、专业英语教师跨学院联合申报教改课题研究,在各自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实现互补,不仅可以提升地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双语专业课的授课难度。其次,地方高校应多举办相关双语的学术实践活动。地方高校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但却鲜有组织专业性质的英语能力竞赛。例如建议定期举办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口语竞赛或邀请校外行业专家进行金融英语学术讲座。地方高校学生通过本专业的专业英语竞赛,能够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词汇及提升专业阅读能力,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增加学生对双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举办讲座,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学术资源输入,开拓专业及行业的国际化视野。

3.5拓展外延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与考研、考证挂钩

拓展外延知识体系,增加《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建议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学生关心的国际金融相关考研、考证内容。例如,引入历年国际金融考研的考试真题,补充CFA考试中国际金融的相关内容和CFA单词学习等,摒弃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增强《国际金融》(双语)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研究如何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金融(双语)》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备的课程,地方高校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结合所在地方高校的特点及教师本人自身教学优势,因材施教,才能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莉婧.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236-238.

[2]李佳珂.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研究——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06):82-84.

[3]刘六生,宋文龙.我国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6):111-119.

[4]查永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J].中国电化教育,2020(01):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