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原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1:07:56

基础原材料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1

关键词反倾销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环境保护

在各国的反倾销案例中,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对基础原材料如金属、化工品等的反倾销。我国自1997年对进口产品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以来至2006年2月,已经对三氯乙烯、丙烯酸酯、不锈钢冷轧薄板、冷轧板卷等共41种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其中基础原材料就占了2/3多。

1成为反倾销对象的原因

1.1与基础原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可以分为化工制品和基础资源。基础原材料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特点比较显著,容易区分。发生倾销案件时,容易认定同类产品,对倾销的认定有利,而且大多基础原材料属于初级产品,处于生产链的上游,产品涉及面广、品种众多,下游产业应用范围广泛,在许多后续加工时常常能给加工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所以发生反倾销的几率也较高,有时甚至出现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同时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现象。

1.2与基础原材料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大都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为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必须维持甚至扩大生产规模。但为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发生,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当市场竞争激烈,而国外市场需求无法确保时,出口企业就会倾向于选择倾销这种竞争手段,则相应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几率就较高。

1.3与关税结构有关

根据关税结构有效保护理论,关税结构一般都体现为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税率结构,其关税税率是随加工程度不断提高而提高的,体现了对产业的有效保护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基础原材料产业一般不会通过提高关税来抵制进口和进行保护国内产业,否则将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各国普遍对基础原材料实行较低的进口关税税率,甚至实行零关税,于是反倾销便成为保护国内基础原材料产业的有力工具。

2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究竟是利是弊?如果仅是从倾销对国内竞争性产业造成损害角度考虑,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对外贸易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2.1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在依照反倾销法决定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国家需要平衡利益主体,其中包括受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以倾销产品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2.1.1国内产业的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反倾销,与对其他产品的反倾销一样,无疑给国内受损竞争产业提供了贸易保护。在采取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产品价格止跌反弹,进而限制了该产品来自诉讼国对象的进口量,有利于涉案产品在数量和价值方面呈稳步增长趋势的情况下,使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摆脱低迷状态。这有利于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有利于国内竞争性产品市场恢复有序竞争的状态。

同时对于国内同类产业的发展而言,通过反倾销调查,如果采取措施,一般都会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继续征税,这样对于国内的同类产业而言,就为其赢得了宝贵的调整时机,国内产业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得以利用当今世界前沿技术改进设备,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但是如果受损竞争企业把反倾销仅当作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思进取,或者无法从技术上加以突破,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另外,国内竞争性企业反倾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终取得胜利后,最终得益的却不一定是其本身。首先,反倾销会导致贸易转移效应的产生。由于反倾销税只适用于指定来源的产品,在限制特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同时,会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产品进口的增加。反倾销保护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使得进口来源由被指控存在倾销的出口企业,转向未遭受指控的其他出口企业;或者从裁定倾销幅度较高的出口企业,转向倾销幅度相对较低的其他出口企业。这样就导致反倾销保护的实施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进口国的预期目标,真正受益的可能不是进口国的进口竞争产业,而是那些未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其他国家的出口企业。其次,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削弱了相关国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外国公司并不是坐以待毙,为了维持乃至扩大在进口国市场的份额,外国公司可能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进口国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在进口国的投资规模,由此引发反倾销保护的投资跨越效应,削弱了反倾销对受损企业的保护作用。

2.1.2下游产业角度的利益分析

基础原材料的产业特点是产业链条长,下游产品多。当上游产业获得了反倾销保护后,上游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将上游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下游产业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当这种申诉被授予时,最初由上游产业提起的反倾销就产生了继发性保护效应。反倾销行动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使得反倾销措施在上下游产业间发生了传递,从而加大了进口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增加了进口国的消费者福利损失。

同时,在对基础原材料产品进行反倾销后,短期内抑制了进口产品数量,如果国内同类竞争原材料产品生产厂家很少,国内的产品可能由原先的供大于求变成奇货可居,有可能价格发生惊人上涨,发生价格垄断,由此造成下游企业成本成倍增加,甚至难以为继,最终遭受到灭顶之灾。

由于上下游企业实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旦下游企业失去竞争力,则下游国外产品会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下游企业更加难以为继,甚至停产、倒闭。国内上游企业产品进而会失去下游的产品生产商,可能会由紧缺资源到过剩资源,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也会面临停产、倒闭的地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受损,由此引发的后果使反倾销措施的作用适得其反。

2.1.3消费者角度利益的分析

基础原材料不是供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品,但上游产业由于反倾销价格上涨,进而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到下游产业的成本,最终会间接提高消费品的价格,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对于竞争企业而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真正得益与该企业是否能通过反倾销保护真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关。而对于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他们无疑是反倾销的受害者。

2.2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地区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全球性的采购。由于基础原材料大多属于掌握国家命脉的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低价倾销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有观点认为,如果基础原材料产业供应链掌握在进口方手中,由于基础原材料产业链长,涉及产品多,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给进口国带来诸如将不得不支付大量外汇以保证供应,下游产业则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问题,会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对于国内资源相对丰裕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反倾销措施,建立自己的产业。产业可以通过这种保护提高本身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不仅保障该产业的安全,同时带动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但对于国内资源相对稀缺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对该类产业作出保护后,由于本身受资源限制,产业无法在有利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国内经济从一开始就处于资源供应不足的“不安全”状态,下游企业由于产业资源供应不足,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导致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相反使国家经济安全置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2.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一部分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对于这一类产品,如果限制进口,加强出口,恐怕是贪小利而失大利,是以子孙后代的长远福利为代价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性基础原材料限制出口、加强进口,充分运用国外基础性原材料资源。我国发改委能源所战略室主任高世宪表示,高耗能、高投入换取了经济的增长,却引发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高能耗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几度致使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紧张,高耗能带来的高污染又要企业投入巨额进行补救。

2.4从对外贸易角度考虑

很多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而是要报复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限制,以“以牙还牙”的方式来遏制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出口利益。这不利于国家及地域间的对外贸易关系。例如,1993年1月27日,美国商业部宣布向来自19个国家的钢材进口征收0.03%~10%(平均2.7%)的临时反倾销税,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钢铁战”,其中加拿大对来自美国和其他五个国家的热轧钢征收4.5%~124.2%的尝试性反倾销税,而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钢铁客户,此举严重阻碍了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3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国家在准备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基础原材料产业形势和特点,综合考虑其对于下游用户及其进口产品的消费者利益、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对外贸易关系的影响,权衡利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化工业这一类国内资源较为丰富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如果通过采取反倾销措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得到迅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则国家机关可以通过权衡上下游企业利益,适当采用反倾销措施加以保护,鼓励、支持这一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该类企业尽管实施反倾销措施后仍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则该种反倾销保护则应该停止;由于我国是属于资源稀缺却又是资源消耗大户,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性基础原材料,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应该鼓励低价进口,充分利用国外进口资源,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基础原材料,如造纸业,可以充分依靠国外产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对国内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要兼顾进口国与出口国的经贸关系,维护特定贸易关系而不采取反倾销措施有时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悦,高文书.迎战“反倾销”——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王明明,马胜华,马荣花.反倾销中公共利益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

3李君.中国反倾销效果实证分析——以丙烯酸酯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l0)

4宋长青.必须强化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体系[J].经济要参,2003(2)

5庄芮.我国重要原材料进口现状及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5(5)

6朱庆华,唐宇.中国反倾销措施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6)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2

关键词反倾销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环境保护

在各国的反倾销案例中,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对基础原材料如金属、化工品等的反倾销。我国自1997年对进口产品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以来至2006年2月,已经对三氯乙烯、丙烯酸酯、不锈钢冷轧薄板、冷轧板卷等共41种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其中基础原材料就占了2/3多。

1成为反倾销对象的原因

1.1与基础原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可以分为化工制品和基础资源。基础原材料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特点比较显著,容易区分。发生倾销案件时,容易认定同类产品,对倾销的认定有利,而且大多基础原材料属于初级产品,处于生产链的上游,产品涉及面广、品种众多,下游产业应用范围广泛,在许多后续加工时常常能给加工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所以发生反倾销的几率也较高,有时甚至出现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同时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现象。

1.2与基础原材料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大都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为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必须维持甚至扩大生产规模。但为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发生,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当市场竞争激烈,而国外市场需求无法确保时,出口企业就会倾向于选择倾销这种竞争手段,则相应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几率就较高。

1.3与关税结构有关

根据关税结构有效保护理论,关税结构一般都体现为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税率结构,其关税税率是随加工程度不断提高而提高的,体现了对产业的有效保护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基础原材料产业一般不会通过提高关税来抵制进口和进行保护国内产业,否则将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各国普遍对基础原材料实行较低的进口关税税率,甚至实行零关税,于是反倾销便成为保护国内基础原材料产业的有力工具。

2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究竟是利是弊?如果仅是从倾销对国内竞争性产业造成损害角度考虑,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对外贸易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2.1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在依照反倾销法决定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国家需要平衡利益主体,其中包括受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以倾销产品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2.1.1国内产业的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反倾销,与对其他产品的反倾销一样,无疑给国内受损竞争产业提供了贸易保护。在采取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产品价格止跌反弹,进而限制了该产品来自诉讼国对象的进口量,有利于涉案产品在数量和价值方面呈稳步增长趋势的情况下,使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摆脱低迷状态。这有利于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有利于国内竞争性产品市场恢复有序竞争的状态。

同时对于国内同类产业的发展而言,通过反倾销调查,如果采取措施,一般都会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继续征税,这样对于国内的同类产业而言,就为其赢得了宝贵的调整时机,国内产业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得以利用当今世界前沿技术改进设备,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但是如果受损竞争企业把反倾销仅当作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思进取,或者无法从技术上加以突破,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另外,国内竞争性企业反倾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终取得胜利后,最终得益的却不一定是其本身。首先,反倾销会导致贸易转移效应的产生。由于反倾销税只适用于指定来源的产品,在限制特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同时,会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产品进口的增加。反倾销保护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使得进口来源由被指控存在倾销的出口企业,转向未遭受指控的其他出口企业;或者从裁定倾销幅度较高的出口企业,转向倾销幅度相对较低的其他出口企业。这样就导致反倾销保护的实施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进口国的预期目标,真正受益的可能不是进口国的进口竞争产业,而是那些未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其他国家的出口企业。其次,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削弱了相关国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外国公司并不是坐以待毙,为了维持乃至扩大在进口国市场的份额,外国公司可能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进口国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在进口国的投资规模,由此引发反倾销保护的投资跨越效应,削弱了反倾销对受损企业的保护作用。

2.1.2下游产业角度的利益分析

基础原材料的产业特点是产业链条长,下游产品多。当上游产业获得了反倾销保护后,上游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将上游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下游产业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当这种申诉被授予时,最初由上游产业提起的反倾销就产生了继发性保护效应。反倾销行动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使得反倾销措施在上下游产业间发生了传递,从而加大了进口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增加了进口国的消费者福利损失。

同时,在对基础原材料产品进行反倾销后,短期内抑制了进口产品数量,如果国内同类竞争原材料产品生产厂家很少,国内的产品可能由原先的供大于求变成奇货可居,有可能价格发生惊人上涨,发生价格垄断,由此造成下游企业成本成倍增加,甚至难以为继,最终遭受到灭顶之灾。

由于上下游企业实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旦下游企业失去竞争力,则下游国外产品会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下游企业更加难以为继,甚至停产、倒闭。国内上游企业产品进而会失去下游的产品生产商,可能会由紧缺资源到过剩资源,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也会面临停产、倒闭的地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受损,由此引发的后果使反倾销措施的作用适得其反。

2.1.3消费者角度利益的分析

基础原材料不是供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品,但上游产业由于反倾销价格上涨,进而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到下游产业的成本,最终会间接提高消费品的价格,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对于竞争企业而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真正得益与该企业是否能通过反倾销保护真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关。而对于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他们无疑是反倾销的受害者。

2.2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地区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全球性的采购。由于基础原材料大多属于掌握国家命脉的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低价倾销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有观点认为,如果基础原材料产业供应链掌握在进口方手中,由于基础原材料产业链长,涉及产品多,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给进口国带来诸如将不得不支付大量外汇以保证供应,下游产业则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问题,会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对于国内资源相对丰裕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反倾销措施,建立自己的产业。产业可以通过这种保护提高本身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不仅保障该产业的安全,同时带动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但对于国内资源相对稀缺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对该类产业作出保护后,由于本身受资源限制,产业无法在有利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国内经济从一开始就处于资源供应不足的“不安全”状态,下游企业由于产业资源供应不足,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导致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相反使国家经济安全置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2.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一部分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对于这一类产品,如果限制进口,加强出口,恐怕是贪小利而失大利,是以子孙后代的长远福利为代价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性基础原材料限制出口、加强进口,充分运用国外基础性原材料资源。我国发改委能源所战略室主任高世宪表示,高耗能、高投入换取了经济的增长,却引发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高能耗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几度致使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紧张,高耗能带来的高污染又要企业投入巨额进行补救。

2.4从对外贸易角度考虑

很多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而是要报复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限制,以“以牙还牙”的方式来遏制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出口利益。这不利于国家及地域间的对外贸易关系。例如,1993年1月27日,美国商业部宣布向来自19个国家的钢材进口征收0.03%~10%(平均2.7%)的临时反倾销税,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钢铁战”,其中加拿大对来自美国和其他五个国家的热轧钢征收4.5%~124.2%的尝试性反倾销税,而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钢铁客户,此举严重阻碍了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3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国家在准备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基础原材料产业形势和特点,综合考虑其对于下游用户及其进口产品的消费者利益、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对外贸易关系的影响,权衡利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化工业这一类国内资源较为丰富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如果通过采取反倾销措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得到迅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则国家机关可以通过权衡上下游企业利益,适当采用反倾销措施加以保护,鼓励、支持这一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该类企业尽管实施反倾销措施后仍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则该种反倾销保护则应该停止;由于我国是属于资源稀缺却又是资源消耗大户,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性基础原材料,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应该鼓励低价进口,充分利用国外进口资源,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基础原材料,如造纸业,可以充分依靠国外产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对国内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要兼顾进口国与出口国的经贸关系,维护特定贸易关系而不采取反倾销措施有时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悦,高文书.迎战“反倾销”——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王明明,马胜华,马荣花.反倾销中公共利益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13)

3李君.中国反倾销效果实证分析——以丙烯酸酯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l0)

4宋长青.必须强化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体系[J].经济要参,2003(2)

5庄芮.我国重要原材料进口现状及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5(5)

6朱庆华,唐宇.中国反倾销措施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6)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3

关键词反倾销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环境保护

在各国的反倾销案例中,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对基础原材料如金属、化工品等的反倾销。我国自1997年对进口产品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以来至2006年2月,已经对三氯乙烯、丙烯酸酯、不锈钢冷轧薄板、冷轧板卷等共41种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其中基础原材料就占了2/3多。

1成为反倾销对象的原因

1.1与基础原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可以分为化工制品和基础资源。基础原材料的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特点比较显著,容易区分。发生倾销案件时,容易认定同类产品,对倾销的认定有利,而且大多基础原材料属于初级产品,处于生产链的上游,产品涉及面广、品种众多,下游产业应用范围广泛,在许多后续加工时常常能给加工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所以发生反倾销的几率也较高,有时甚至出现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同时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现象。

1.2与基础原材料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特性有关

基础原材料大都是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为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企业必须维持甚至扩大生产规模。但为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发生,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转移部分生产能力,拓展国际市场。当市场竞争激烈,而国外市场需求无法确保时,出口企业就会倾向于选择倾销这种竞争手段,则相应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几率就较高。

1.3与关税结构有关

根据关税结构有效保护理论,关税结构一般都体现为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由低到高的梯形关税税率结构,其关税税率是随加工程度不断提高而提高的,体现了对产业的有效保护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基础原材料产业一般不会通过提高关税来抵制进口和进行保护国内产业,否则将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各国普遍对基础原材料实行较低的进口关税税率,甚至实行零关税,于是反倾销便成为保护国内基础原材料产业的有力工具。

2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究竟是利是弊?如果仅是从倾销对国内竞争性产业造成损害角度考虑,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公共利益、国家经济安全、对外贸易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2.1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在依照反倾销法决定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国家需要平衡利益主体,其中包括受倾销损害的国内产业、以倾销产品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2.1.1国内产业的利益分析

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反倾销,与对其他产品的反倾销一样,无疑给国内受损竞争产业提供了贸易保护。在采取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产品价格止跌反弹,进而限制了该产品来自诉讼国对象的进口量,有利于涉案产品在数量和价值方面呈稳步增长趋势的情况下,使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摆脱低迷状态。这有利于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有利于国内竞争性产品市场恢复有序竞争的状态。

同时对于国内同类产业的发展而言,通过反倾销调查,如果采取措施,一般都会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继续征税,这样对于国内的同类产业而言,就为其赢得了宝贵的调整时机,国内产业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得以利用当今世界前沿技术改进设备,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但是如果受损竞争企业把反倾销仅当作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思进取,或者无法从技术上加以突破,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另外,国内竞争性企业反倾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终取得胜利后,最终得益的却不一定是其本身。首先,反倾销会导致贸易转移效应的产生。由于反倾销税只适用于指定来源的产品,在限制特定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同时,会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产品进口的增加。反倾销保护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使得进口来源由被指控存在倾销的出口企业,转向未遭受指控的其他出口企业;或者从裁定倾销幅度较高的出口企业,转向倾销幅度相对较低的其他出口企业。这样就导致反倾销保护的实施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进口国的预期目标,真正受益的可能不是进口国的进口竞争产业,而是那些未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其他国家的出口企业。其次,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削弱了相关国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一些外国公司并不是坐以待毙,为了维持乃至扩大在进口国市场的份额,外国公司可能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进口国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在进口国的投资规模,由此引发反倾销保护的投资跨越效应,削弱了反倾销对受损企业的保护作用。

2.1.2下游产业角度的利益分析

基础原材料的产业特点是产业链条长,下游产品多。当上游产业获得了反倾销保护后,上游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将上游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下游产业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当这种申诉被授予时,最初由上游产业提起的反倾销就产生了继发性保护效应。反倾销行动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使得反倾销措施在上下游产业间发生了传递,从而加大了进口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本,增加了进口国的消费者福利损失。

同时,在对基础原材料产品进行反倾销后,短期内抑制了进口产品数量,如果国内同类竞争原材料产品生产厂家很少,国内的产品可能由原先的供大于求变成奇货可居,有可能价格发生惊人上涨,发生价格垄断,由此造成下游企业成本成倍增加,甚至难以为继,最终遭受到灭顶之灾。

由于上下游企业实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旦下游企业失去竞争力,则下游国外产品会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下游企业更加难以为继,甚至停产、倒闭。国内上游企业产品进而会失去下游的产品生产商,可能会由紧缺资源到过剩资源,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甚至也会面临停产、倒闭的地步,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受损,由此引发的后果使反倾销措施的作用适得其反。

2.1.3消费者角度利益的分析

基础原材料不是供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品,但上游产业由于反倾销价格上涨,进而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影响到下游产业的成本,最终会间接提高消费品的价格,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反倾销,对于竞争企业而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真正得益与该企业是否能通过反倾销保护真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关。而对于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他们无疑是反倾销的受害者。

2.2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各地区对基础原材料进行全球性的采购。由于基础原材料大多属于掌握国家命脉的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低价倾销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有观点认为,如果基础原材料产业供应链掌握在进口方手中,由于基础原材料产业链长,涉及产品多,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给进口国带来诸如将不得不支付大量外汇以保证供应,下游产业则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问题,会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对于国内资源相对丰裕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反倾销措施,建立自己的产业。产业可以通过这种保护提高本身的竞争力以及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不仅保障该产业的安全,同时带动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但对于国内资源相对稀缺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对该类产业作出保护后,由于本身受资源限制,产业无法在有利的条件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国内经济从一开始就处于资源供应不足的“不安全”状态,下游企业由于产业资源供应不足,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导致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相反使国家经济安全置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2.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一部分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对于这一类产品,如果限制进口,加强出口,恐怕是贪小利而失大利,是以子孙后代的长远福利为代价的。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资源性基础原材料限制出口、加强进口,充分运用国外基础性原材料资源。我国发改委能源所战略室主任高世宪表示,高耗能、高投入换取了经济的增长,却引发了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高能耗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几度致使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紧张,高耗能带来的高污染又要企业投入巨额进行补救。

2.4从对外贸易角度考虑

很多国家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而是要报复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产品实施的反倾销限制,以“以牙还牙”的方式来遏制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出口利益。这不利于国家及地域间的对外贸易关系。例如,1993年1月27日,美国商业部宣布向来自19个国家的钢材进口征收0.03%~10%(平均2.7%)的临时反倾销税,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钢铁战”,其中加拿大对来自美国和其他五个国家的热轧钢征收4.5%~124.2%的尝试性反倾销税,而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钢铁客户,此举严重阻碍了美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4

关键词: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对策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管理流程和管理内容,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运营的重要基础,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很多公司也将如何优化物资管理工作流程,作为公司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进行讨论,传统的物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弊端影响其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对于促进公司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一、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储存以及生产供应等环节,为保证优化对策提出的有效性,需要对其工作流程的涉及环节进行针对性分析,其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物资管理工作现状。天然气公司保障日常生产经营的原材料相对较多,其体制系统也较为庞大,总公司下设诸多分公司,保证不同地区的天然气生产和社会供应,很多公司都会采用分公司独立采购的方式,这种采购方式失去了集合式采购能够享受到的价格优惠,也减少了原材料的可选择空间,原材料的质量性价比远低于总公司集中采购模式,分散式的采购方式还有可能造成重复性采购行为,未能合理利用便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公司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二)原材料储存环节的物资管理工作现状。由于公司采用分散式采购方式,因而原材料的储存也会采用分散式储存方式,原材料的储存工作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分公司需要设立独立的储存仓库,其库容量需要满足自身的工作需求,还需要对库存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保证原材料的储存安全和生产供应,这些物力、人力的投入,势必会增加每个独立分公司的生产运营成本,有些分公司的仓库建设标准不能够满足高危行业的工作要求,给公司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三)原材料的供应流程管理现状。天然气公司没有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制订严谨的原材料供应管理制度,原材料的安全运输和供应是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很多分公司都有由于原材料没有按时到位,而制约自身正常生产秩序的现象出现,涉及到各项生产任务、工程建设的原材料供应,都应当有完善的供应管理规章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1]

二、优化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优化物资采购环节。分散式的原材料采购方式无疑会增加公司的采购成本,而对于天然气的生产运营工作来说,其应用的原材料类型以及产品都基本一致,因而天然气总公司可以结合实际的管理情况,采用集中采购的物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能够根据各分公司的应用需求进行物资的合理调配,避免采购环节出现的重复性采购行为,同时应用集中式采购模式还能够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投入,集中采购统一规格的原材料,能够实现原材料管理的可追溯性,便于公司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开展,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同时公司还能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这种方式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提升物资的性价比,也能够减少公司为进行物资采购而产生的重复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对采购环节的合理成本控制,为公司拓展更大的经营利润空间。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专业设备而言,还能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合作,也能够使设备的售后服务提供有效保证,进而为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奠定基础。(二)优化物资储存环节。物资的储存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既要保证物资的储存环境能够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安全,还需要对物资的库存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避免出现物资限制、过度采购、物资匮乏等现象的发生,给仓库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因而公司可以采用集中式的库管模式,进行对物资的合理调控和调配,分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进行物资的报批,通过报批程序控制物资输出,对于库存每天的变化情况,总公司可以应用现代管理软件辅助进行仓库管理,管理程序会根据物资的采购情况以及物资的输出情况进行自动控制调整,并且能够应用数据分析和整理,计算公司整体的物资变更需求数量,设定库存保障控制线,当某项物资的库存量低于控制线时,能够及时提升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物资续购,这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分公司进行物资管理的仓库建设和管理成本投入,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物资储存环节的管理效率,保障各分公司都能够满足实际经营需求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总公司的成本投入,提升公司利润空间。[2](三)优化物资供应环节。物资供应环节既要保证物资的质量不受到影响,同时还需要保证供应工作效率,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管理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品类的供应车辆类型安排、人员配备等问题进行,公司与物资供应企业需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供应企业为保证自身的信誉,会对物资供应进行合理优化,而针对于总公司向分公司的物资供应,则需要应用物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基础,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依。

三、结语

天然气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是其日常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工作流程优化,能够降低公司的成本投入,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物资的储存以及运输质量,提升公司综合管理工作水平,公司需要通过采购、储存以及物资供应等环节的优化,进而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保障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和输送,进而促进公司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德胜,金娜,周丽伟,等.优化天然气物资管理工作流程的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5,(5):234-234.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5

1.1工程质量的控制原则

通常情况下,工程承包合同会明确规定工程的质量目标,要想达到工程建设目标,需要讲总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比如,为了保证某道路工程质量的良好性,就需要保证路基工程、管线工程、基础工程、路面工程等分项工程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良好性。一般来说,目标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控制活动要在资源限定条件以内,二是要根据预定的方向和轨道进行控制。在对整个工程在质量目标进行明确后,在进行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时,要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可行的质量控制目标,使用经济、合理的技术标准。

1.2按照预定的技术标准和计划开展质量控制

活动的控制本质上就是对施工中的预定计划和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检查,比较技术标准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中,使用的整个措施是否有利。因此,如果缺乏合理的标准和计划,就没有办法进行控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具备了优质的工程措施和计划,但是却没有预定的计划标准,甚至不按照计划标准进行执行,只是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的控制失去了本质意义。

2在市政路桥工程项目上实施质量管理的办法

2.1强化原材料的控制

在实施路桥工程时,较为常用的材料也就是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其中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也就是控制好原材料的采购、运输与存储。为了确保进场原材料的质量与性能,要配备专门的采购人员来开展原材料的采购工作,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仅要了解原材料的质检材料(使用说明、生产批号及安全标准等),还要严格审查原材料的书面材料;为了确保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意外,要由专人来记录原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各类状况,还要由质检人员在原材料进场时开展随机抽检工作;为了预防外界因素对原材料产生损坏,开展原材料存储工作时,要严格遵照存放要求的标准来选择存储地址。

2.2强化技术控制

为了确保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前既要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工作,还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其中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时,不仅要使每一位参与该项目的工程人员了解该工程的建设内容与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特点、难点、工艺、工序及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要使每一位工作人员熟悉其自己的工作内容,以便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照项目工程的技术规范标准来施工。并且为了确保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位,交底时不仅要进行口头传达,还要以文件形式进行告知。同时为了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前施工单位不仅要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施工设计方案,还要要求施工人员在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及施工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建设桥梁时先施行的基础性降水施工。同时为了验证工程的排水性能,正式开工前还要开展试运测试,以便可以及时修整设计方案。

2.3人力资源的控制

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不仅要依据技术、岗位、工种的要求合理分配施工人员,还要强化员工的培训工作,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以便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由于桥梁建设中的墩柱工程是一项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外形要求都非常严格的工程,所以为了确保其施工质量,就得对塌落度、振捣到位程度、接缝的紧密性及模板表面的平整性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施工时还要将质量控制与安全控制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照操作步骤施工,若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技术指导人员。

2.4组织制度的控制

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不仅要构建起一个岗位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施工人员在明确其自身的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要求施工。还要构建起一套与岗位责任制向匹配的长效激励机制,利用一些奖励(物质、升职)来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还要健全施工管理、质量防护、设备养护、安全管理等制度,并且在施工时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照这些制度要求来开展工作,以确保其能够真正起到控制质量与约束员工的作用。

2.5施工质量的控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已成为当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桥梁建筑是一个承载性建筑,建成后会不断的受到荷载车辆的碾压,再加上当今车流量的快速发展,所以其会在质量上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裂缝、变形及钢筋受损等。为了有效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现阶段主要施行的防治措施就是在实施桥梁工程时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所谓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即是指在施工前就给将要承受荷载的构件中的钢筋施加预应力,以便实现完善构件性能的目标,进而提升其的刚度与耐久性,增加其使用寿命。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够提升桥梁跨中正弯矩抗弯的荷载力,所以其在桥梁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

3在市政路桥工程项目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经验

3.1确保质量安全第一

实施路政路桥工程时,首先要树立起“质量安全第一”意识。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施工单位要在构建起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监督体制的基础上,施行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其次是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单位不仅要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还要在熟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与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加强检查与监理力度。

3.2强化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工程建设需要的主要材料进行性能试验。然而在做材料性能试验前,首先必须要严格检查其合格证明,然后施工单位要秉着真实、及时、准确、齐全的原则,记录好试验内容、试验结果。

4结论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现场设备材料;计划管理;成本控制

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工程施工现场设备材料的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在保证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运行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但从当前部分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现状来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公路工程在设备材料管理中存在问题,表现为管理方法不科学、管制制度不完善等,最终对设备材料管理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公路工程设备材料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切实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设备材料的计划管理内容

1.1计划管理内容简述

从广义上将,计划管理就是要在管理工作中,对各项管理策略的总称,体现在从宏观层面的管理与微观层面管理两方面。对公路工程项目而言,现场设备材料计算管理,就是需要在查明整个工程项目中各种施工步骤对设备材料的需求,并编制相对应的原材料供给办法,保证设备材料供给稳定性。

1.2公路工程项目现场设备材料管理内容研究

结合当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在现场设备材料计划管理中,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1)对材料需求量的计划,主要指在计划期内为了完成工程任务而必须使用的物资量,是整个设备材料管理工作的基础。(2)设备材料供应计划。按照用量计划表,有依据的开展设备材料供应方案。(3)设备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与设备材料的使用情况,设备材料采购人员面向市场进行原材料采购,确保能有效满足工程项目对原材料的需求。对公路工程项目而言,在整个现场设备材料计划管理中,需要严格按照上述三点开展计划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设备材料管理水平能满足工程项目需求,最终提高设备材料管理质量。

2.公路工程项目设备材料成本控制

由于设备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要进行设备材料成本控制。

2.1明确设备材料管理的基本流程

在设备材料管理中,应该重视与供应商合作的方法,采用ABC分类法,对供应商的合作渠道进行控制,这些都会为道路工程项目的原材料管理提供必要的保证。图1基于ABC分类法的公路项目设备材料供应商优化结构示意图对公路工程项目而言,在整个设备材料管理中,必须严格按照图1的供应商划分情况对设备材料供应商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成本管理策略得到有效落实。在材料计划管理中,四川路桥公司严格按照计划期内工程任务必须的物资量进行控制,并按照工程项目的原材料供应计划,有计划的开展年度、季度、月度的原材料供给,其计算公式为:储备量库存量需要量物资供应量

2.2明确岗位责任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积极发挥项目经理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确保能及时排除图纸中的不合理因素,降低设备材料浪费概率。之后,针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讲述本次施工中关键项目的重难点技术,保证施工人员在相关路段施工中能够保持警惕,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问题。

2.3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1)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货物检验程序》的相关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将相关原材料做好表示,并有规律的摆放在施工现场;货物入库时间要保证机动灵活,充分利用施工现场有限的原材料储存空间,避免对正常施工产生影响。(2)同时,要建立完整的限额领料制度,根据管理人员提出计划分工段、分区域情况编制台账,所有原材料出库情况均在台账上登记,无计划不允许发放原材料,并杜绝混用、挪用原材料等不良现象。(3)坚持在工程项目中实施中间分析与核算制度,根据工程项目具体的工程分段情况,有计划的开展原材料核算工作,并评估本施工段原材料使用情况,避免超出。(4)组织开展原材料回收工作,材料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现场内部具有回收价值的原材料进行回收,集中起来后进行二次利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也能帮助施工人员树立节省原材料的意识。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路工程项目现场原材料的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公路工程项目在现场设备材料计划管理与成本表控制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的探索,能结合多个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对成本控制与计划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为保证本次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陈建忠 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桥工程分司

参考文献

[1]吴军宏.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设备材料计划管理与成本控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6,10:106.

[2]李猛.探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0:83.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7

关键词:化学工程;绿色化工;应用要点;应用方法

化工工程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基础性的生活资源,作为基础型的工程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传统化工工程的不足之处愈发凸显,一方面表现为较强的环境污染特性,包括烟雾、毒气、废水、废料等,此类物质一般不可降解;另一方面,传统的化工生产过程能源消耗比较大,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化工技术可在改变化工工程的化学工艺以及化工原材料的性质以及使用方法,这样可促使化工工程在无毒的原材料以及无污染的工艺生产流程影响下,获得更为有效、安全、高质量的化工产品,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化工制造能源,进而为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1.1原材料选择要点分析

优质、绿色的化工原材料是实现绿色化工技术的基础条件,为此,在选择化工原材料时,化工企业应选择环境适应性好、污染小甚至无污染以及具有可循环利用特性的化工原材料。在选择此类材料时,化工企业也应关注材料选择的成本,如果材料选择成本过高,也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无毒无害且具有一定的可降解性能的化工原材料可满足大部分要求,如果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需要具有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则化工企业也应选择一些具有再生性能的原材料。此间,化工企业更应关注原材料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可对材料的质量产生关键影响。一些无污染的化工原材料,例如植物纤维、麦秆,或者通过化工制备技术提取出来的化工物质等均为现阶段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的主要绿色化工材料。另外,在选择此类原材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应注意材料的应用方向和反应条件,由于反应设备的差异性,一些化工生产车间的反应环境并不能满足原材料的反应要求,这样有可能降低原材料的应用质量,甚至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为此,技术人员在选择原材料时,一方面要兼顾原材料本身的化学和物理属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条件。

1.2催化剂选择要点分析

在化工工程中,若要提升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效能,技术人员应合理选择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一般而言,无毒无害的催化剂并不少见,但能与绿色化工材料反应之后依旧无毒无害的催化剂就需要技术人员认真挑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催化剂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改变化工产品的质量,催化剂也是化工反应可正常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现阶段,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比较常见,而且满足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此种催化剂可在无溶解液的情况下,与烯丙基醇类化合物发生连续的化学反应,并且此反应的可控性比较好,相应的化学工艺也相对简单,具有一定的可循环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企业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化学工程中,催化剂的选择过程并不简单,其不仅需要符合化学反应本身的反应要求,包括化学反应激发条件、化学反应温度条件以及化学反应周期条件等,还需要符合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求,为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合理的平台。并且,这种化工技术应用平台的运行形式也需要符合化学反应设备的应用要求,这样方可促使化学反应催化剂在发挥出良好催化作用的基础上,确保化学工程的安全性。

1.3化学反应选择要点分析

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能量不同,能量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或者是无热量散失,均为化学反应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从绿色化工生产过程分析,一般而言,具有放热效应的化学反应过程更有利于绿色化工技术效能的发挥。在反应热的影响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也会有所提升。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反应热之间并非呈一次函数关系,而一般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因此,在选择化学反应时,技术人员也应控制好化学反应的总热量,尽量使用一些辅助类型的化学反应,促使化学反应热的总量变得可控,这样可灵活调节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从整体上影响绿色化工生产的效率。另外,化学反应时间也是比较重要的参数,除了通过选择具有放热特性的化学反应过程,技术人员还可灵活选择化学反应设备,从基础设备方面优化化学反应时间。一般来说,反应时间较长的化学反应自身的反应强度不高,实际的化学反应速率较为平均,热量散失的形式也相对平稳。此类化学反应的激发条件并不复杂,但若要切实维持较长的化学反应时间,或者确保化学反应物质可反应完全,实际的化学反应条件其实相对苛刻。并且,从技术人员工作强度的角度分析,此类持续性的化学反应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为此,在选择化学反应时,技术人员也应量力而行,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一些替代性的化学反应完成既定的化学实验结果。

2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2.1绿色化工技术在海水淡化反应中的应用

在技术研发初期,海水淡化反应的成本比较高,不能满足日常饮水需求,甚至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现阶段,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很多国家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此类技术即为绿色化工技术。常见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蒸馏技术、反渗透膜技术以及电渗析技术等,此类技术均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反应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此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些地区可实现淡水资源的自给自足,供水规模逐渐扩大。另外,太阳能法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此种方法在不产生污染的同时,也不会消耗常规能源,这种能源闭环类型的技术应用模式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应用性,可作为绿色化工技术重点关注。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种类比较多,但由于淡化成本不同,一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很有限,这也是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特点之一,即技术应用成本问题。技术人员在选择此类化工技术时,一定要结合企业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产品生产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技术应用的实际形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2.2绿色化工技术在涂料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大部分涂料本身会散发一种香味,此种味道闻起来可能比较舒服,但对人体其实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此种味道来源于涂料中的苯,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涂料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产出绿色环保类型的涂料,近些年来,一些厂商推出了高性能的漆料。此类涂料物理性能突出,耐久性非常好,并且本身并无异味,且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这都得益于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对涂料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在传统的涂料原材料中加入了一些水溶性的物质,减少了挥发性物质的使用,也降低了物质的挥发性,这样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此类涂料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环境也比较苛刻,国外对此类漆料的研究比较深入,相应的产品质量也更高些。技术人员应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降低涂料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方法。虽然此类涂料的环保性能比较好,但由于本身价格比较昂贵,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为此,技术人员在研发有关技术时,也应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大众正视涂料的安全性。另外,从涂料自身的应用质量角度分析,通过分析和总结大量的实验数据不难看出,新型的绿色化工涂料的应用质量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这种环境适应性导致涂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用质量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涂料的挥发性越强,但是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由于涂料表面会形成一定致密的保护膜,从而收紧了涂料的表层组织,其实际的气味挥发性会下降,实际的应用性能会提升。为此,在应用此类绿色化工技术时,也应明确涂料使用的具体环境,这样方可有效扩展绿色化工涂料的应用范围。

2.3绿色化工技术在香料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传统香料是我国烹饪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香料使用的过程中,其中的挥发性物质会以气味或者颜色的方式渗透进事物中,从而改变事物的味道,使食物看起来、闻起来以及吃起来更符合人们的期待。为了提高香料的使用效能,扩大香料的使用范围,做好香料的出口工作,技术人员可灵活应用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提取香料中的主要物质。此间,技术人员应使用合理的办法,去除香料中的杂质,但不应降低香料的使用质量。化工香料的制备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对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一些香料会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味道,味道的好坏也会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选择化工反应的设备时,应结合反应物的实际状态和实际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例如在选择操作反应釜等设备时,技术人员应明确此类设备的应用范围。一般而言,此类设备的反应物要求为天然香料、化工原料,并且应选择恒温反应环境,方可合成质量合格的化工香料。

3结束语

在分析了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化工工程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技术人员在应用绿色化工技术时,应将应用重点放在化工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化学反应工艺上。在选择原材料时,应选择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同时还有兼顾原材料的成本价格。为了优化原材料的反应工艺,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此间,技术人员应依据化学反应的实际要求,使用合理的化学反应设备控制化学反应参数,在确保化学反应物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样也可提升化工工程的整体生产效率,为化学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升绿色化工技术整体应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徐岩.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20(35):32-33.

[2]王录.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0(30):106-107.

[3]王巍.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7):240-241.

[4]李永强.浅析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0,36(8):88-89.

[5]秦良吉.概述化工工程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J].山东化工,2020,49(14):126-127.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8

在我国当前钢铁企业实际工作中,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受到市场因素、企业内对原材料需求细化以及企业管理改革等多方位影响,其原材料采购管理中遇到了以下问题。一是管理协调性能较差。在当前的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采购工作不仅需要采购部管理,同时也需要技术、生产等部门的全员参与。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这种全员的参与缺乏有效的横向协调工作,进而造成了各部门间在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合作,进而造成采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采购目标缺乏标准。在当期的钢铁企业采购过程中,采购目标的明确是采购管理的重要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过程中的采购目标往往缺乏明确性。这主要是因为采购管理者缺乏明确的参考性因素造成的。

二、新型采购管理模式建立的意义探析

在新型的钢铁企业采购管理中,为了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购管理人员开展了实践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管理人员发现,利用钢铁生产项目为引导,采用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进行采购管理,是新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际的采购管理中,这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以下意义。

1.便于采购中市场因素的体现

在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导向型市场采购管理的开展有助于体现出采购过程中的市场性因素。特别是随着项目采购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优化采购过程会经过策划、市场调研等市场性管理过程,充分的体现出采购中的市场性因素。这种市场因素的表现,对于企业采购管理有序进行起到了实践指导作用。

2.便于采购管理标准化的开展

在当前的企业采购与整体管理中,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是提高企业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项目导向型管理过程中,将采购中的跨部门、跨单位、多人合作、责任管理、执行责任等多项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对于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模式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钢铁企业项目导向型

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这就是把日常原材料采购管理的工作当作项目进行管理,从采购的具体任务出发,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配置优化人力、财力、技术等内部资源,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对采购工作进行计划、控制和监督,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由于原材料采购具有明显的分阶段性和很强的流动性,可以将连续进行的采购工作按月度分成相对独立的时段进行。

三、新型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以实践措施研究

在当前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是以订单为基础,开展的全面性目标团队管理工作。

1.采购项目启动

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的启动是采购管理的初始阶段。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项目的各项内容,如原材料需求、采购团队组成等进行论证与分析,并形成结论性方案与预案,为后期管理的开展做好准备。

2.项目管理团队组建

在完成了项目启动阶段后,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就进入管理的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其主要的管理工作就是根据项目管理方案,组建采购管理的团队以及确定项目经理两项主要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实践内容如下。首先在管理团队组建过程中,企业的生产部门、采购科室、财务管理科室以及办公室是组建管理团队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引进技术研发、质检等科室进入管理团队,实现管理团队中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其次在项目经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以采购项目需求为基础确立经理人选。在当前的企业实践中,其主要的原材料采购项目包括了铁矿石、煤炭、炉料、废钢生铁四个内容,其团队经理也由负责这四项管理的副经理担任。

3.管理分析阶段

在采购订单形成前,管理分析的开展是采购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采购分析过程中,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需求分析与市场分析两个过程。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其主要的分析内容是进行原材料采购项目必要性与合理性。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管理团体需要就进行采购的原材料进行科学、有序的分析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生产与技术部门对原材料生产技术、产品产量等需求进行分析。二是财务部门对采购所需要支出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三是原材料存储部门对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分析。而市场分析过程中,管理团队则需要对原材料采购项目中,市场风险性与可行性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原材料采购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完善采购方案的可行性。

4.项目采购订单的完成

在完成了以上的工作后,管理团体依据生产要求与市场情况编制出详实的采购计划书。计划书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管理团队中的每个管理部门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计划书中每项内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同时符合市场情况。在计划书的引导下,项目导向型原材料采购订单的制定工作即可完成。

四、结束语

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受到企业生产技术、需求以及市场外部情况影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确立成为了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以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展了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为企业原材料采购工作的开展提供管理支持。

作者:张瑞桥 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供应部

参考文献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9

1各食堂对食品原材料的订货情况,此种订单能为多少人提供什么程度的可口饭菜?

对于大宗的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都由中心主任级的领导亲自主抓并考察供应商的货源,看其是否属于教委准入的产品、各种证照是否齐全。如精粉、大米、各种副食等食品原材料,严格把关、过秤称量是否足金足两,基本做到发到各个食堂的食品原材保质保量。这样既有利于规范食堂成本核算的程序,同时做到真实准确地反映食堂的经营成果。

2从食品卫生法及营养学角度学来看,饭菜的品质是否安全及其品种结构是否合理?

饮食中心设置了食品化验室,配备了专业的化验设备。有着丰富经验的、具有食品卫生专业技师资格的领头人带领的专业化验小组。一切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对食品原材料进行了统检与抽检的具体细致工作。并及时将检验结果直接向中心主任汇报,同时针对饮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向中心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饮食工作的达标提供基本数据。

3从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及供应角度来看,按着各个食堂的订单要求是否达标?

某些食品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及是否保证在保质期内使用完?

严格遵守并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杜绝发霉变质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入库。对出入库的每项食品原材料进行检斤、验质,然后再做出入库的账务处理。这就需要对库配货的食品原材料制定一个库存的上下线标准。既能保证对各个部门食品原材料的供应,又能保证所供应的食品原材料新鲜的品质,既可以避免食品原材料的积压与浪费,又便于每月末的库房盘点。

4为了保证各环节饮食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规范物流管理系统账务的操作流程

在入库单格式的规格、有效期处,按实际情况敲上真实的数据,使下一步的的工作,即针对各个部门的出库工作有据可查,确保后续环节食品的安全性得到具体的保证。

5经营环节在量化方面的体现,为领导的监督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通过综合查询各表中其中一表的部门效益核算报表(组汇)中,可以查到各个食堂的由食品原材料创造的效益。领导可做横向与纵向的数据调研:取同一时间段多个食堂的数据进行比较;取同一个食堂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便能得出一个饮食中心各食堂运转经营的发展趋势图来。但这就要求各部门把按实际发生的各种数据及时录入软件,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纳入饮食中心系统的各个食堂的食品原材料效益核算报表,即一个总观饮食中心包括各食堂数据的食品原材料效益核算报表。那么,中心领导随时掌握各个食堂动态的经营状况便是易如反掌的事。

6数据测评、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的形成,对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每月末从物流系统综合查询功能中的各种报表中,提取各项数据形成一个涵盖多部门、多项数据的综合分析表供领导参考。此表包括三个中心库在本月内采购食品原材料入库的金额以及三库在本月内采购食品原材料入库的合计金额、出库给各个食堂的食品原材料的金额以及三库出库给各个食堂及其他67家多种经营窗口的食品原材料的合计金额、月末库存金额以及三库的合计金额;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内调拨入库金额以及八个食堂在本月内调拨入库的合计金额;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内各项支出(食品原材料支出、劳保炊具等支出、卫生保洁支出、维修支出、工资水电煤气支出)以及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内各项支出合计金额,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内的账面库存额、实盘额、盘盈亏额以及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内的账面库存额、实盘额、盘盈亏额的合计金额,八个食堂各自在本月的利润、利润率以及八个食堂在本月的总体利润及利润率。以管理软件提供的报表数据为基础,形成了为领导们提供的纵观预览在饮食中心管理范围内的各个部门运营、经营状况的一览表。在管理软件中提取数据的报表有:部门入库单报表(分为汇总、单品汇总、食堂、进货渠道、按类);部门调拨入库统计报表(按类);部门出库单报表(分为汇总、食堂、按类);部门库存报表(按类、明细);部门原材料消耗表,部门原材料供货报表;多个部门情况反映在一个报表中的综合报表有:部门效益核算查询;部门入库单查询;部门出库单查询;部门出库单汇总查询;部门调拨入库统计报表;部门库存报表-按部门。通过以上报表的资料,可以截取任何一个时间段的数据,对各种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测评某一部门在某一时间段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形成一个完全由数据表达的数据报告。例如:若查某些供货商在某一时间段的供货情况、商品价格、各个中心库在某一时间段的采购进货量、调拨出库量,各食堂在各中心库的调拨入库量、以及各食堂所消耗原材料的支出情况等,都可以在综合查询的报表中查询得到。再将某一时间段的低值易耗、劳保、炊具、维修及人员工资、一线人员工资、科室管理人员工资、收入等各项的数据录入固定表中,就能得到一份某一时间段部门原材料、库存状况及各食堂原材料投入产出对比状况的综合效益报告表。当然如此高效率的软件环境,离不开饮食中心领导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重视,因为只有具备科学管理理念的领导做领头人,才能产生行之可效的管理方法并得以实施。在食堂经营上开发新渠道,采用有经验的老人帮带新人的做法,得到了初步成效。

基础原材料范文篇10

关键词: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平面设计;新能源;朴素

环保由于全球变暖和能源损耗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意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自身造成环境问题已经无法挽回。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意识到自己与生态环境处于一条生态链上,如果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那么位于同一条生态链上的人类也将面临不同程度损失。在平面设计领域中,针对环保主义设计应运而生,作为信息传输重要环节,相关人员需综合考虑历史资料与各种美学因素,保证环保设计符合实际设计要求,进而提高用户对作品满意程度[1]。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重视能源研发、深入朴素环保意识、慎重选择设计材料是促进人们长远发展关键内容,随着环境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即使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们依然使用复杂且豪华的包装来装饰研究茶叶等礼品,采用传统设计方法促使平面设计失去了自身独立的能力,变成了一个被市场左右工具,不但造成视觉审美疲劳,还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2]。

1环保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将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与平面设计相结合,以自然环保为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人文环保价值观注入到设计理念之中,使作品符合新一代时代需求[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社会进步关键所在,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将价值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味去破坏,这种将人与自然划分的观点已经无法在社会舆论中立足,不适合未来人类生存。为此,寻找有益于人类发展的设计方法,是对自然环境最有效保护措施,也是加深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1.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在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对于产品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以产品包装刚度和强度为基础,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可达到材料节约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对运输包装需求[4]。通常情况下,产品包装外部结构与形状是息息相关的,产品形状大小会对使用材料造成直接影响,原材料利用效率也直接取决于包装形状。为了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工作人员需设计外包装形状大小,尽量使用较少原材料包装,通过节省材料面积,提高材料利用效率。比如,在容积大小一致情况下,将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表面积进行对比,其展开图见图1。由图1可知:长方体展开图是由4个相同面积大小的长方形和2个相同面积大小的长方形组成的;而正方体展开图是由6个相同面积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由此可知,设计的产品包装成长方体的表面积要大于包装成正方体的表面积。如图2所示:球体包装展开图是由8个相同面积大小的三角形组成的。通过将长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与球体表面积对比结果可知,设计产品包装成长方体的表面积要大于包装成正方体表面积,而包装成正方体表面积要大于包装成球体表面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将平面设计产品包装成球体,可节省原材料,并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根据该种设计理念,能够体现出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1.2重视新能源研发。针对包装设计,除了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还需重视新能源研发,尽量减少对环境污染较大材料。采用再生材料作为平面设计基础,减少对自然环境危害,充分考虑使用材料对环境所造成影响,满足材料使用功能,并将研发所耗费时间和质量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优化各个要素,促使平面设计各个指标都能满足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5]。环保项目的实施需考虑不同方面的阻碍,比如汽车节能减排,大大降低对环境所造成污染,进而起到保护环境作用。如图3所示,汽车新能源研发过程中,需考虑产品包装后期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是否造成危害,在环保设计理念中,不能仅从技术角度进行设计分析,更重要是对思想观念转变,设计师需从产品功能、外观角度考虑设计的理念。从产品外观分析平面设计,需在不影响整个产品外观前提下,尽量使产品看起来简洁;从生命周期分析平面设计,需充分考虑不同环节资源使用情况,降低材料使用数量,将环保理念与自身融为一体,通过最终设计体现出来。1.3深入朴素环保意识。将朴素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并不等于包装十分简陋,反之则具有高贵和典雅的形象。朴素环保可去掉伪装事物的外表,将其内部品质展示出来,作为审美观众的我们,能够产生一种愉悦与慰藉情绪[6]。由于事物本身具有独特属性,过多人工雕饰难以掩盖物质自身质感,深入朴素环保意识,不依靠消费者爱好来取决于作品质量,如果消费者审美意识处于朦胧状态下,需要朴素环保意识担负起对消费者教育职责,利用纯粹和优雅的朴素环保理念引起消费者与设计者之间的共鸣,进而吸引观众,引导审美方向。杜绝使用有害材料,防止产生有害气体,比如CO2、SO2、CH2O等。CH2O即为甲醛[7],根据甲醛化学式,可求出各个元素所占的比例:mC:mH:mO=12∶2∶16=6∶1∶8(1)根据公式(1)可说明,甲醛可在空气中直接接触皮肤,对人体危害性较强。实际上,材料与室内空间大小设计是具有关联性的,使用不同材料可设计出不同平面装饰风格,若想彻底贯彻环保主义价值观,可慎重选择设计材料。从目前发展形势方面分析,设计出适应室内空间居住的环境,更需要注意的是对装饰材料的选择,具体流程见图4。由图4可知:为了降低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需首要选择全木质的装饰材料,更要选择环保型的,而且竹材是可再生的,能够为空间营造出具有清新、环保的氛围;其次是石材瓷砖的装饰材料;最后是胶漆涂料的装饰材料,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只能买正品,否则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2环保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为了验证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性,进行了如下实证分析。2.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实证分析。从原材料使用情况出发,可有效节约原材料使用效率。产品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将大块包装材料分割成较小的包装块。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尽量将包装设计成球体形状,可大大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避免材料浪费。针对所提环保平面设计理念,将包装设计为球体与传统设计为长方体所利用材料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见图5。图5两种设计方式材料利用率对比结果由图5可知:当产品数量为20时,采用传统设计方法与所提设计方法对原材料利用率大致相差2%;当产品数量为40时,采用传统设计方法与所提设计方法对原材料利用率大致相差5%。随着测试数量的增加,采用传统设计方法与所提设计方法对原材料利用率相差较大,当产品数量为100时,两种设计方式原材料利用效率相差最大。2.2重视新能源研发实证分析。在保证充分使用原材料基础上,重视新能源研发,尽量减少使用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将环保理念与自身融为一体,尽量使产品看起来简洁,纳入耗费时间和质量,优化各个要素,研发新能源。如上述图3所示,研发的车辆新能源,可大大降低对空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对环境污染。针对所提环保平面设计理念,重视新能源研发,将研发新能源车辆使用系统为传统车辆使用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采用传统方法的汽车排放污染废气中的“CO+HC+NO2+CO2+PM”总含量为970g;而采用所提重视新能源研发的汽车排放污染废气中的“CO+HC+NO2+CO2+PM”总含量为530g。2.3朴素环保意识深入实例分析。在保证充分使用原材料基础上,重视新能源研发,并将朴素环保意识深入其中。将长远、成熟设计理念融入平面设计中,可避免工业社会中出现过度消费情况,使其更加深入消费者与设计者之间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室内居住环境问题,经过设计室内可以使人体吸收到无公害无污染气体。针对所提环保平面设计理念,重视新能源研发,深入朴素环保意识,分别调查用户对传统花哨设计方法和所提朴素设计方法满意程度,见图7。由图7可知:通过折线可看出,在初始阶段,用户对花哨传统设计方法比较喜爱,但是随着人数增加,大部分群众还是偏爱朴素环保设计方法的。2.4实证分析结论。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可得出结论,见表1。

3结语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人们密切关注,为了降低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越来越多行业逐渐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平面设计行业发展迅速,为此针对环保主义设计价值观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采用所提设计方法原材料利用率高、新能源研发效果好、用户满意程度高,为中国生态环保提供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曦,张晓林.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拼接和融合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14):119-122.

[2]王象尧.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方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百家,2016,28(1):128-130.

[3]王锋.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7,12(4):202-204.

[4]乔今.浅析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美学价值[J].福建茶叶,2016,38(12):133-134.

[5]宋朝阳.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留白艺术[J].包装工程,2016,13(22):221-224.

[6]何荣.论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6,15(1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