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3:02:5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范文篇1

1、本办法所指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指本村范围内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教育设施、体育设施、道路、桥涵、林木、房屋、土地、广播、电线等。

2、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领导我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

3、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队长、村组干部为队员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小分队。

4、小分队在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本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看管与养护,对破坏上述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上报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和村两委。

5、故意破坏上述设施者,要以原造价3倍以上进行赔偿;在耕作中无意损坏上述设施,并能主动维修的,按原价进行赔偿。

6、对破坏上述设施的程度比较严重、性质比较恶劣、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保护公共基础设施,本村村民人人有责,不但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监督他人,发现有破坏行为,立即报告小分队。

8、管护小分队每半年要对本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养护,费用由村委会负责。

基础设施范文篇2

一、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必要性

(一)社保基金存量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根据2001年度嘉兴市本级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反映,市本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年初余额为24428万元,年末余额为44912万元(其资金分布情况为:经办机构支出户银行存款13139万元,财政专户存款28405万元,暂付款563万元,债券投资3888万元)。从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的变化情况看,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已经走出了前几年的下降趋势,并逐年在增加。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2001年度养老、失业基金决算情况》通报反映,嘉兴市本级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15.1个月,高于全省9.9个月和全市13.4个月的水平。从市本级2001年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情况分析,在社会保险扩覆不开展的前提下,如果从2001年存量资金中留出15000万元作为2002年的收不抵支部分,留出投资国债和定期存款未到期部分10000万元,还有20000万元可以用于其他投资。

(二)社保基金增值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根据2001年度嘉兴市本级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反映,市本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年度利息收入774万元,年综合利率2.23%。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全淡出前,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走势预计在三、五年内仍将维持现有水平,目前存货款利率差在加大。

(三)政府资金经营需要拓宽投资领域。目前,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投资性公司向商业银行贷款并以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则将大量的社会保障基金存入银行,以银行存款利率得到利息。按照现行存贷款三年期年利率进行测算,存款利率3.24%、贷款利率5.76%、差额2.52%,如按5亿元社会保障基金存款进行测算,年基金少收入利息1250万元。

(四)依法参保意识的提高和行政推动力度的加大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近年来,省市人大、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制意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社会的监督力度,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三个不到位的状况正在加强或改善。社会保险参保扩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参保企业不到位的状况,使当年社会保险基金达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使存量资金增加。这就有必要考虑社会保障的投资方向和较大限度增值的问题。

二、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对中央政府而言,选择适宜的模式入市至关重要。从允许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市的国家看,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途径为社会保障基金——基金公司——证券市场,即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基金公司,再通过基金公司投资于股市。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将社会保障基金拓宽投资领域,除按照规定安排好支出所需的资金和购买分配的国债以外,投资于地方政府承担最终兜底责任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投资方向可以确定为:市本级的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出资部分,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发展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模式,在现行政策制度不作调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中选择:

——委托贷款项目模式。根据商业银行当前的委托贷款制度规定,资金所有者将银行存款指定对象和项目,由商业银行根据规定手续与贷款方和委托方签订三方合同,并由商业银行办理贷款和结算手续,按规定收取手续费,但不承担委托贷款资金风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从社保基盘管理本身来说,其资金反映在银行存款科目中,因而不违反国家现行对社保基金管理的制度,同时有利于基金的增值;缺点是银行不承担风险,同时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

——直接投资项目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众多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中。选出发展潜力较大且稳定的项目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对象,由政府组织对项目的政府责任的论证。对于必须由地方政府承担最后兜底责任的项目,可以确定为社保基金投资方向,由市财政(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办理基金投资手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基金增值的同时节约了手续费;缺点是超越了国家现行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

——投资开放式基金模式。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固定,基金单位可随时向投资者出售,也可按投资者要求买回的运作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收益高于国债和储蓄、低于股票;缺点是投资风险高于国债和储蓄,同时需支付手续费,而且国家至今末规定可以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模式比较,选择委托银行贷款模式较为合适。在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利息收入,同时又不违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三、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选择委托银行贷款方式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领域,笔者分析是可行的。

——从政策角度分析具有拓宽投资领域的可能。(1)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政策,其基金结余的投资方式除储蓄和购买债券外,还有以下几种:一是投资于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交通、电力、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回收期稍长但收益较稳定可靠,既有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二是投资于股票市场。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国内或国外股票,以获取股息收益或股票增值。三是投资于不动产及各类贷款,如抵押贷款、商业贷款、住房贷款、个人贷款等。(2)在我国,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规定,“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险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而在按照规定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后,剩余资金则存入银行。

综观上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按照风险和收益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储蓄、政府债券、基础设施、公司债券、股票和不动产。总的来看,各国对社会保障基余的投资营运都控制得非常严格。储蓄和购买政府债券是所有国家都认可的投资方式,而对基础设施、股票、不动产和贷款等风险大的项目,有的国家是严格禁止的。不过,从一些国家的统计分析来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在各项投资项目中是最高的,因此,不少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解开禁令。

——从投资对象分析具有拓宽投资领域的空间。“九五”期间,政府对本级范围内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形式,投入40多亿元兴建了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十五”期间,还投入巨资兴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均将逐步到达还贷期和贷款期,而已经建成项目目前尚未具备还贷能力,需由政府财政给予支撑,待建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启动,这些因素均给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的拓宽提供了方向。

——按投资项目分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投资收益。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政府承担最后兜底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项目,可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增加较多的利息收入,如按照三年期存货款年利率计算,社会保障基金年利率可在目前2.52%的基础上提高到5.58%.如按3亿元资金量进行测算,年度利息收入可从存款的756万元提高到委托贷款的1674万元。

四、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确定投向。由市财政局按照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会同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对文体、教育、交通、建设等部门纳入“十一五”规划的项目进行评估,选择提出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提交市政府决策。

基础设施范文篇3

一、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因为投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即BOT方式。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集资(包括以工代资)等渠道。

(一)供给主体及其供给能力的基本判断

1、财政资金正在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在“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方式筹措,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户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承担。并且,各级政府应提供基础设施的责任及其界限不明确,从而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就基本建设领域而言,“九五”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年至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在2005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从投资的结构看,仍偏重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在WTO规则所允许使用的12类“绿箱”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类,政府支持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远未达到加入WTO时承诺的8.5%的水平。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预算的1/5.

2、以工代资曾经是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由于机构膨胀、县乡财政困难、分税制改革不彻底等原因,许多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物品的责任却由农民承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镇道路、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这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显著贡献。近两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运作,因而影响了农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再者,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两工”在3年内逐步取消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投入渠道。

3、农发行的资金没有成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业务实际上已经淡化和萎缩。另一方面,虽然保本微利是农发行遵循的经营方针,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因而农发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发行现行业务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和提高其经营效率,扩展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定位构想。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但比重过小,不具有普遍性。这缘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可能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在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迅速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成为加重农民生产成本、限制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农民增收、制约农村市场开拓的重要因素之一。

1、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撑力脆弱。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普遍存在着前期工作跟不上、工程管理制度及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覆盖面很低,退耕还林(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现有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性基础设施执行力减弱。自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消除了一批中小学危房,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由于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差、范围广、规模大,投入仍明显不足,在教育方面,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超负荷运行,失学率依然较高。据统计,从1985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农村约有1.6亿青少年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2004年,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高中的不到30%。在医疗卫生方面,疾病预防救治体系不完善、卫生保健水平低。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的卫生院数只有1.2个;平均每15个村才拥有一个乡镇卫生院,农村每千人拥有的病床只有0.79张,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9%和36.1%。此外,一些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诊治手段也十分落后,很难应对突发的公共疫情。饮水困难、安全卫生饮水问题也较为突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

3、社会性基础设施安全力薄弱。相当一部分地区因没有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及监测检测体系,而导致农产品的环保、消费安全标准难以保证,不能适应发展订单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的需要。同时,执法体系、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等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4、流通性基础设施承载力孱弱。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茶叶、生猪、山羊、药材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落后;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通村公路质量较差;村内街道虽经过多次规划、整修,但路面质量不高、街道狭窄、垃圾成堆、排水设施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滞后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对策

造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或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农村自身的原因,也有农村外部的原因;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制度、体制原因,也有非制度、非体制原因。因此,为达到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筹资、实现可持续供给的目标,除了创造环境和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业部门自身积累之外,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选择。

(一)制度保障:推进二元基础设施基本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必须首先加快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宏观体制及基础设施供给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一,按照基础设施的类别、层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市场与政府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职能边界、职责和义务范围,财政要坚决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者财政不再进入竞争性领域。第二,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筹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的新型现代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第三,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稳定的来源,例如制定法规确保某些农村基础设施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或者确保某些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并且对市场融资模式也应予以保护和支持。从西方国家经验以及我国各级政府的财力来看,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筹资机制应由财政投资和市场融资两方面构成。第四,通过制度安排,优化投资结构,突出重点。把资金主要投向市场不能解决或农民千家万户难以解决的属于公共利益、公共需要的事情和问题,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投资力度;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

(二)体制助推:根据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向城市倾斜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体制性因素。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构建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基础设施财政供给新体制。第一,通过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科学确定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事权和财权,使两者相对称、相统一。第二,根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合理划分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农村基础设施的界限,并由相应层级的政府予以提供。社会治安、物价稳定、收入分配、政府活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属于全国性基础设施,与农民的直接利益关系较小,根据效率与公平原则,应由中央政府提供。交通、通讯、供电、基础教育、减灾防疫、环境保护、小流域治理等具有“外溢性”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由主受益地区举办,中央给予补助。田间公路、六小工程等受益范围局限于某个地区的地方性基础设施,原则上应由地方政府(主要是省政府或市政府)承担,但政府应根据公平的原则,按贫困程度予以支持。第三,建立和完善政府间特别是省级政府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大多具有的正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由上级或邻近地区政府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助是必然选择。从目前财政管理体制来看,这不仅要求进一步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应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政府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第四,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加快城乡统一税制的步伐,合理确定农村税收,逐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合理、规范、优化的农村新税制。同时,对农村税费体系进行合理重构,尽快形成新的有利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筹资制度。

(三)融资方式创新:逐步形成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

农村基础设施虽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对于农村基础设施中非经营性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效益非常大的项目,仍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除此之外的建设项目都应允许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

1、改革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作用。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来看,农发行贷款主要投向一些社会效益好、但自身经济效益低、资金回笼慢的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无疑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农发行应改变多年来业务范围过于单一的做法,扩充体现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图的政策性业务,像交通、小型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带有明显社会效益,却因缺乏资金保障而长期得不到有效供给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应当成为改革后农发行首要的业务选择。

2、进行金融创新,以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争取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进行业务创新,对经济效益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可开展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的质押贷款业务,如农村电网、灌溉和水利设施、交通运输设施、供水等收费权的质押贷款业务。此外还要努力争取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低息贷款。

3、实行PPP融资方式。PPP(Privatebuild-Publicleasing-Privateoperate)是私人建设—政府租赁—私人经营的方式,是在BOT方式基础上衍生的新型公共物品投融资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政府将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权通过特许协议交给私人部门开发,由私人部门进行融资和建设,政府租赁投产的特许项目,然后再通过特许权协议安排,政府将所租赁的项目委托私人部门运营。在PPP融资方式中,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项目投产后,由政府租赁,有助于解决私人部门不愿意经营或不能由其垄断经营的问题;通过第二次特许权协议安排,委托私人部门运营,可以避免政府经营的低效率问题;PPP项目可以使政府无需大量投入资金,便可起到经营杠杆作用、达到对基础设施产业的调控目标。PPP方式在运行中适用于大型的、一次性项目,如乡村道路、学校、公共卫生、水资源等使用费偏低、资金回报率可能较低的设施。

(4)调整农村产业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当招商引资到乡镇后,其“三通一平”等工作不仅直接改善了项目所在地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而且项目建成后,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推进项目辐射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的改善。

(四)政策导向:改革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过去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谈不上什么资产经营管理。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导致供给越多而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步履维艰。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就成为有效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一,经营性或竞争性基础设施要逐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按一般生产企业运作,企业应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这里,“费”的本质就是服务产品的价格。第二,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以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这类设施以社会效益为主旨,可以是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投资和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税收负担。但内部也要讲究经济效益,讲究责、权、利相统一。第三,所有农村基础设施要尽可能实行资本化和价值化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第四,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明晰产权,按企业化原则经营。

总之,上述经营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终极所有权归一化,所有权与派生权相分离,责、权、利相统一,且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能够在资本循环和周转中实现保值、增值的资本型、价值型管理体制。不论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地方性的农村基础设施,不论是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都应朝着与市场经营运行机制相一致、相适应的方向发展,最终使之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第21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②于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人民日报》2004年2月17日第6版。

基础设施范文篇4

1.城市竞争力概念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所有影响城市价值体系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综合即是城市竞争力。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变动表现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及变动。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概括地表示:

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

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人才竞争力包括城市劳动者队伍的数量、质量和未来潜力。资本力包括资本的存量、可得的便利性和金融控制力。科技力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资源的存量,也包括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城市结构有广泛的含义,结构力这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环境力指城市环境状况,如气候条件、环境质量、风景名胜等。区位力这里是指城市综合区位力,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区位、科技、政治区位等。聚集力指城市的人口、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企业、产业的群集状况和能力。秩序力指城市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安全性和社会治安状况等。制度力是城市、城市企业以及城市所在的国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制度等。文化力是城市所特有的市民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城市文化氛围和风俗习惯。管理力包括城市、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开放力包括城市内部各要素、城市与区域内外(包括国内外)联系的程度。

2.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基础结构系统,是指城市可利用的各种设施及质量,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住房储备,文、卫、科教机构和设施等。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真正属于城市的不可移动要素。设施力是一定的基础设施所形成影响城市产业价值形成的力量。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城市的产品成本和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城市总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中,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技术性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

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城市产业收益回报率,塑造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将影响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

二、中国24城市竞争力的计量和分析

检验和分析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关系的基本假说,首先要设计表现它们的指标体系,选取样本城市,运用有关方法采集和处理样本指标数据,应用有关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样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

1.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标设计

(1)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根据理论框架,本文选取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四个关键性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指标体系。①市场占有率。它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最直接表现。对于城市而言,市场占有率反映一个城市域外产品需求的大小,反映其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②GDP的增长率。城市竞争是贸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GDP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③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城市技术水平和各种经济效益,即城市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它从质量上反映城市竞争力,它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④居民人均收入。即居民收入的综合性上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它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能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它也是一个反映水平的指标。

(2)城市设施竞争力指标体系。①基本基础设施。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城市能源、交通、道路、住房等八项具体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的水平;对外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由城市货运量和客运量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状况,这是一个主客观综合指标。②技术基础设施。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反映城市基本技术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交通、通讯、信息设施的综合指数,由先进交通设施指标港口个数、机场等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个数、光缆线路数加权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③社会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公共藏书量、文化馆、影剧院指标加权综合构成。反映城市的文化设施状况。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卫生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医院个数、万人医院床位数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设施力指标从基本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三方面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状况和技术状况。

2.样本城市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样本城市的选取。本文根据有基本统计数据和有代表性两个原则,选取了24个样本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有城市统计年鉴或城市年鉴,它们同时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从规模上看,它们之中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从地区分布上看,它们之中有:西部城市,中部城市,东部城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又有珠江三角洲城市,闽浙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环渤海湾地区城市等。

(2)指标数据的处理。由于城市竞争力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因此,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所有指标数据都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的计量

数量统计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原来是用于处理多维随机变量在线性变换下其分量相关问题的,它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集中原来随机变量主要信息的、相互无关的主成份。它可以用来计算多变量样本的相对数值,即构造样本的指数。利用主成份原理编程,输入标准化的数据,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的得分和排序,如表1、表2。利用主成份分析构建的竞争力指数有一部分为负值,这里的负值并不代表其竞争力的真实含义,而是说明该城市在被选城市的所有城市中的相对地位,即是处在平均水平之下的。

表1城市综合竞争力及表现要素得分和排序表

附图

数据来源:指标数据由1997-1999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委专业年鉴的有关数据拟合而成。

从表1第一列可见,在24个样本城市的得分中,上海得分最高,为1.47。24个样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1到24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厦门、无锡、天津、大连、杭州、南京、珠海、东莞、青岛、武汉、温州、福州、重庆、苏州、成都、宁波、石家庄、西安、哈尔滨、南昌。从区域整体的角度上大致地看,从强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环渤海地区、我国中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前十强的城市都在东部地区,在前十名左右的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的几个中等城市,东莞、温州等城市的竞争力竟在武汉、重庆之上。

表224城市设施力及构成要素得分及排序

附图

数据来源:指标数据由1997-1999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委专业年鉴的有关数据拟合而成。

表2第一列给出样本城市设施竞争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即设施竞争力得分和排名。设施力排在前4名的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其中深圳最好,因为深圳的基础技术水平比较高。北京因缺乏水路设施排名大受影响,排名靠后的城市为石家庄、西安、南昌、哈尔滨。表明这些中西部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总体上看,沿海地区的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西部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小城市好。

三、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检验

1.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力关系假说验证的方法和程序

模糊曲线分析法是由世界著名的实验室诺斯—阿拉姆斯实验室适应系统应用中心金融分析小组最新开发的非常有价值的统计方法。它主要是用来压缩输入数据的维度,发展影响产出变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它通过求相关度、贡献弹性,根据样本点拟合样本曲线,最后选取出影响变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这一方法不仅能初步检验城市竞争力的有关影响因素的假说,实证分析城市竞争力的问题,而且能通过对现有变量及指标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竞争力提供条件。

根据模糊曲线的原理,编制计算程序在SPS软件上操作,输入城市竞争力总力、分力指数,输入标准化后的相关要素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出包括资本力在内的城市竞争各分力及各要素指标对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城市竞争力各分力间的相关矩阵、二元相关矩阵。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城市设施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利用模糊曲线方法,计算并绘制城市竞争各分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表格,绘制了城市竞争力对于资本竞争力的函数关系的拟合曲线。利用2次拟合即ax[2]+bx+c拟合,计算并绘制城市竞争各分力构成要素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表格,绘制了设施力构成要素指标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拟合曲线。然后,根据数据表格与图形进行理论检验和实证分析。

2.结果及初步检验分析

表3城市竞争力各分力对综合竞争力的多元相关系数(标准化后)

附图

所有城市竞争分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都呈正相关。其中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相关度最高,为0.111。

表4城市竞争力各分力对总力的贡献弹性系数

附图

表4给出了城市竞争力各分力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弹性系数。各分力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更能准确地验证城市竞争各分力对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各分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弹性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是不等的,本表的贡献弹性系数是平均贡献弹性系数,上表显示所有分力对城市竞争力都有正贡献。其中资本力贡献最大,贡献弹性系数为0.164,其次是文化力、设施力、聚集力、管理力、科技力,最小是结构力。这进一步证明:资本力是竞争力综合的最重要的力量,设施力是第三重要力量。

表5城市竞争力各分力之间的相关矩阵

附图

表5给出城市竞争力各分力之间的相关矩阵。矩阵显示资本竞争力与其他力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见表5的F5行),其中设施力与资本力、科技力、劳动力、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769、0.708,表明与这些分力相关性很强。表明设施力通过这些分力对城市竞争力将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

表6给出城市竞争力二元相关程度的数据。数据显示城市设施力与其他分力之间均存在着二元相关性,且总体相关度较高,反映设施力与其他分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传递性。

表6城市竞争力各分力间的二元相关矩阵

附图

为了更深入地检验假说,本文还分别对城市竞争力与要素指标关系进行分析。表7给出了城市各分要素指标对城市竞争力的多元相关系数。表中的F1-F13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区位力、环境力、聚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和开放力(表8同)。表7中第一行的数字表示第一列中,各分力的组成要素指标的代号。表8给出各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系数。

表7城市各分要素指标对竞争力的多元相关系数

123456

F10.02020.01730.00910.02010.01010.0238

F20.02010.01040.01740.01860.0169

F30.01380.01020.01030.01010.01110.0097

F40.00970.00960.02930.01850.0089

F50.01130.01020.01270.01190.00980.0095

F60.02090.01000.01640.01100.00930.0105

F70.00950.00960.0097

F80.01570.01700.01190.0183

F90.01380.01020.01030.01010.01110.0097

F100.01090.01070.01360.01300.01180.0128

F110.01200.00930.01220.01210.00870.0146

F120.01750.11180.01360.00970.0117

F130.01160.01430.01230.01000.0168

表8各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系数

123456

F10.02180.02170.00230.02200.01080.0202

F20.02100.01480.02390.02230.0239

F30.02130.00980.00870.00900.01730.0048

F40.00600.00470.01670.02180.0043

F50.00920.00620.01910.01370.00490.0046

F60.02140.00480.02450.01820.00860.0101

F70.00430.00500.0095

F80.02070.02070.01480.0204

F90.02130.00980.00870.00900.01730.0048

F100.01770.01780.02480.01890.01840.0238

F110.02000.00680.01640.01050.00040.0252

F120.02300.00500.02480.00730.0215

F130.09200.01190.01790.01240.0228

从表7、表8可以看出,设施力的构成要素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性和贡献弹性系数总体上不太高,但F5-3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的贡献弹性为0.0191,在城市竞争力70多个构成要素中属比较高之列。F5-4城市现代交通、通讯、信息设施的综合指数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为0.0137相对设施力的其他构成要素属比较高的。总体上看,技术性基础设施远高于基本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F5-1所对应的数据显示对外基本基础设施指数对城市竞争力指数的相关系数、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0113、0.0092。表明对外基本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有积极的贡献作用。F5-2所对应的数据显示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综合指数对城市竞争力的正相关性系数、正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0102、0.0062。表明市内基本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较小。F5-3所对应的数据显示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对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和贡献弹性系数为0.0103、0.0191,表明基本技术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相对较大。F5-4所对应的数据显示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呈正相关、正贡献关系,且数据也稍大,分别为0.0101、0.0137。表明,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起重要贡献作用。F5-5所对应的数据显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呈正相关和正贡献关系,其相关和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0098、0.0049。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有一定贡献。F5-6所对应的数据显示城市卫生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呈正相关和正贡献关系,其相关和贡献弹性系数分别为0.0095、0.0046。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有一定贡献,但比文化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要稍微低一些。

综合表3—表8中的一些数据,可以验证:设施力是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比较这些曲线和有关数据,可以发现技术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远大于设施力的其他构成要素。

四、政策含义

在当前和今年一段时期内,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国城市政府仍然要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不断增强城市对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的吸引和承载能力。

在基础设施体制方面,要引进和实行先进的管理和制度尤其是融资制度。要放松政府管制和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积极推行特许经营、BOT等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要积极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融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

大力推进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环境。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一定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考虑与国际接轨,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为城市科技创新和高技术、高管理产业的发展创造硬环境。

围绕城市个性,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城市其发展目标不同,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载体要求不同,不同的产业集群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同。城市政府应根据其目标,精心设计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案。

建设适宜的生活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为吸引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实力,培育城市的科技转化能力创造基础设施硬环境。加大对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的教育基础设施体系。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独具特色、优美怡人的城市人工环境。总之,应建立适合城市发展和有利于居民福利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体系。

收稿日期:2002-03-22

[1]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载《经济科学》1998年第2期。

[2]DennisA.RondinelliandGyulaVastag,UrbanEconomicGrowthinthe21st

Century:Assessing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MetropolitanAreas,Migration,

Urbanization,andDevelopment:NewDirectionsandIssues,p469-514.UnitedNationsPopulationFundand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3]Michael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NewYork,Thefreepress,1990.

[4]PeterKarlKreslandBalwantsingh,Thecompetitivenessofcities:theUnited

States,inOECD,citiesandthenewGlobalEconomy,Melbourn:TheGovernment

ofAustraliaandthe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1995,P424-446.

[5]PeterKarlKresl,TheDeterminantsofUrbancompetitiveness:asurvey,North

基础设施范文篇5

一、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市委、市政府历年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每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每年都要利用一冬一夏农闲时节,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开始喝上放心水,走上平坦路,用上便宜电,烧上清洁气,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1、水利设施有新改善。全市现有水利设施13055处,总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两处,小(一)型水库14处,小(二)型水库96处,万方以上水库225处,塘堰6671口、全市主干渠53条,89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小水电站28座,总装机5250千瓦,年发电量1500万度,各类人畜饮水工程7502处,累计解决14.2万人和8.3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2、农村道路有较快进展。通村公路总里程1388公里,已水泥硬化1180公里,全部纳入养护管理,惠及20余万人。

3、农村通电水平有大的提高。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市农户通电率达到95%,城乡实现同网同价,一大批无电村、无电户,迎来了电的光明。

4、农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沼气建设一举多得,清洁了环境,节约了能源,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户用沼气拥有量达1.5万户,占农户的15.5%。

5、农村电视通讯迅速发展。广播覆盖率达92.57%,电视覆盖率达95.03%,有线电视通村率达66.5%,电话通村率达100%。

6、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已达157家,农副产品市场38个,农村商品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

7、农村生态环境有明显变化。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汉江左岸防护堤、人工造林、生态公益林工程等建设得到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和库区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退耕还林38.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3%。

7、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9.4万千瓦,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42%。

二、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20*年取消农村税费后,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采取项目扶持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为辅的投入运行机制,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投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积极动员,组织农民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开展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以小型大规模形式组织开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

1、水。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根本没有水利设施,渠系不配套,很多地方仍然是望天收,农田灌溉条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差,有些地方还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现有70%的水库渠系不配套,有库无渠、土渠渗漏、年久失修、淤积严重等;灌溉设施少,工程不配套,完好程度低,水利用效率低。这些工程大部分于上世纪50-70年代修建,当时建设主要是靠国家扶持,资金渠道有水利、扶贫、计划、移民、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群众只投工投劳,也有少部分的微型水利工程是群众自筹资金修建的,谁投资谁负责工程质量,小型水利建后一般交由所在村管理。由于管理不善,许多工程已报废,现存的工程也是带病运行。

2、电。少数边远村还不通,也存在不配套和档次低的问题,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薄弱,配电容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用电需求。

3、路。通乡、通村路档次低,破损严重,管理水平低,路面窄,循环路少,农村运输错车困难,通组路刚起步,仍然有部分偏僻的村落没有通路。

4、市场。农村市场布局不合理、建设不配套。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沿线的乡镇布点比较密集,相对偏远、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的村组建设农家店比较困难,目前全市还有一部分行政村没有落实农家店建设。

5、生态环境。我市生态建设经历了大炼钢铁、修建丹江水库和兴建襄渝铁路以及八十年代管理不严等多次大面积重创之后,又经过连续多年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逐步有所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步伐缓慢,水平较低,干旱、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环境污染、滥垦乱开等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还相对脆弱。

6、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村级卫生室、文化室、体育活动场所等需要大力建设。

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

1、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国家财力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有项目扶持,但由于地方财力难以配套资金,项目实施大打折扣。即使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但是农村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仍显不够,特别是散落居住的村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乡镇、村债务重、经济自我积累实力弱,直接导致投入不足。

2、规划管理不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也不尽合理,硬件建设跟不上。同时,存在严重的重建轻管和重复建设现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一度出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国家管不到的局面。现有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水利设施,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许多工程已报废,现存的工程也是带病运行。后来建设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因为没有理顺权属管理关系,使用不当,受损严重,设施效益难以更好发挥。

3、组织不力。20*年前,各级可以随意组织农民出资出劳开展建设;取消农村税费后,取消两工政策对组织农民投工投劳进行了限制,许多乡村干部群众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不适应,旧的方法不能再用,新的方法还没找到,加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程序繁琐,管理严格,只有约束机制,而无激励机制,导致组织无力,干脆放任不管。

4、劳力素质不高。一方面,虽然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但由于投入不足,运转机制和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科技人员老化、技术能力退化,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老人农业”突出,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村“老人农业”现象普遍,投工投劳人力不足,远远不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倾向,抓住扩大内需的机会,借鉴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更为突出的位置,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努力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民生取得新的突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与管护的新机制:

1、科学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根据全市实际,按照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结合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项目的实施,按照“一统三分”战略思想和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思路,调动民智、民力、民资和一切积极因素,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村庄建设、国土整治、环保、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旅游等部门和乡镇办子系统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按年度、分步骤、有计划组织实施,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2、增加市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资机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比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为此,建议:一是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和工业转向农村和农业,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建设工程量的大小和建设区域范围,一般跨村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投入,投资重点放在乡村公路、人畜饮水、水土保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如通村油路建设,最低造价是12—14万元/公里,建议在国家和省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再补助2-3万元/公里,或将以工代赈、扶贫、移民、财政等部门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项目资金集中捆绑,统一调度,既减轻基层资金压力,又加快农村油路建设。增加水利设施和道路经常性维护经费。四是进一步探索财政补贴、免税以及信贷扶持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办法。市财政的投入应尽量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同时,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

3、争取项目,争取国家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取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要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向国家、省政府汇报,多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抢抓中央加快农业发展和实施扩大内需政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脱贫奔小康试点、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机遇,做好国家政策与我市资源的有效对接,重点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事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策划一大批符合投向、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以“项目”引“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质量、高效率组织项目实施,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建设,确保取得实效,切实改变重争取轻实施的现象。

4、捆绑投入,共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盘菜。要以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按照“各尽其责、各记其功、渠道不变、规范管理、共谋发展”的原则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围绕产业,突出重点,捆绑项目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项目抓重点,集中投入抓建设,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有效地解决了项目资金分散、多头投资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基础设施范文篇6

1.农村基础设施性质

(1)公共性与社会性。公共性是指基础设施的非竞争性,为公众共同享有,任何人都无权阻止他人使用基础设施;社会性是指基础设施面向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部门,而非单独向个体提供服务。(2)长期性。相对于短期经济增长而言,基础设施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根据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可知,长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储蓄率的提高与人口增长率,而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取决于储蓄率的提高。因此,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期限而言,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长期性。(3)间接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间接性,基础设施投资并不像原材料那样一次性投入进去直接生产出产品,而是在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次次折旧进去。

2.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正如林毅夫在其发展论坛中所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4]。(1)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乘数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的数倍增加。(2)农村基础实施投资的增加促使国内总需求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会使国内总需求增加,国内需求的增加促使产出水平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刺激消费,提高投资水平,使经济得到新一轮的增长。(3)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核心是强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是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农村生产环境得以优化,基础设施条件的加强增加了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给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体现出农村生产发展支撑力的提高,还能体现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比较落后

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而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低于城市的投资水平。部分地区不够重视农村的发展,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差距,形成了城乡有别的投资机制。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的税收政策也明显偏向于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相对落后。由图1可见,我国近年来对于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从2004年的投资额不到2000亿元,到2011年投资额接近9000亿。显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于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不断增加,投资总量不足的问题在未来有望得到缓解。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为1231.5亿元,其中农业支出占7.8%,到了2011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已经达到10497.7亿元时,投资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9.6%。显然,“十五”以来,国家已经认识到投资在农业方面的资金不足,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

2.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资金周转慢、风险大且收益低等特点,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在吸引农村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本上存在着一定难度,这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由政府主要投资的重要原因。同时,政府缺少对农村基础实施投资的激励措施,对于企业、居民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缺少相应的法律与政策,从而导致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从而降低了企业、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意愿与倾向。

3.基础设施内部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投资于一些投资回收期短、投资回报率高、容易体现政绩的一些公共设施项目。而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如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基础设施投资供给严重不足。由于政府、企业、居民对投资项目的不同偏好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教育设施、卫生基础设施出现供给短缺的局面。基础设施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农村基础设施之间结构不合理。全国性的农村基础实施投资往往会受到重视,而对于地方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全国性与地方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均衡。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性。一些地区非常注重交通、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这当然是出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动机,但同时却忽略了文化娱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保健等设施的建设。在今天,更高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再是这个社会的唯一追求,我们同时也需要建设一个令广大农村群众更具有幸福感的社会。无疑,这对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4.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混乱,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滥用、挪用现象,如国家合疗资金、支农资金经常被挪作他用,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阻碍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实证分析

农村基础实施投资对农村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基础实施投资各项投入与农村经济产出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产出的贡献程度。1.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经筛选,我们选取的基础设施投资指标有:农村电力设施投资、水利设施投资、农村机械设备投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通讯基础设施投资。农村生产总值用农村经济产出指标表示。各项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见下表。以上数据选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2000-2011年度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我们对各项指标采取对数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便进行分析。2.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产出回归分析本文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μ模型中,被解释变量Y表示农村经济产出;解释变量X1表示农村用电量,X2表示有效灌溉面积,X3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X4表示农村公路总里程,X5农村电话用户数;β0、β1、β2、β3、β4、β5表示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产出的影响程度,μ是随机误差项。3.计量结果与分析通过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上述模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回归式如下:Y=31.87+0.17X1+0.087X2+0.31X3+0.011X4+0.015X5(1)线性回归方程(1)估计了农村基础设施各项投入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程度。从回归结果看,F值较大,说明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R2=0.998,调整后的R=0.997,说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较强。从方程可以看出,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机械设备投入对农村经济的产出影响较大。因此,如果国家在这两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能够持续加大,将更加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四、结论和建议

谋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基础性条件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应在以下诸方面加以完善:

1.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电力、机械设备、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这些基础性设施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应加大对以上各项的投资力度,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

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卫生设施、文化设施及农村社会性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明确建设重点及优先建设领域,正如我们实证分析中提到的,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机械设备的投入。在不为财政增加压力的前提下,合理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3.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多数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首先,应充分发挥居民、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其次,应开办以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获取贷款的金融工具;最后,如许多学者所提出的那样,实施PPP融资方式[7]。

4.因地制宜,分步建设,整体规划,全面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范文篇7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落实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安全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治理、监控重大隐患,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组织领导机构项工作

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日常业务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三、重点排查对象和工作分工

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重大基础设施隐患专业排查与群防群治相结合、集中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面普查与分类抽查相结合、政府督查与单位自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排查工作。

(一)公路交通设施。以桥梁为重点的所有在建和投入使用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包括:大跨度(单孔跨度40米以上)、墩高10米以上高型桥梁;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桥梁和隧道;交通繁忙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较为集中的桥梁;高路堤、深路堑、地质条件复杂路段的公路和桥梁。由市市政市容局牵头,会同市建委、市交通局和有关区(县),配合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公路交通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

(二)铁路交通设施。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区(县),配合**铁路局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铁路交通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由市建委牵头,会同市市政市容局、市交通局和有关区(县),制定铁路与城市道路平交道口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

(三)民航交通设施。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区(县),配合民航新疆管理局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民航交通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对**国际机场、**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等民航交通设施隐患实施排查治理。

(四)水利设施。由市水务局牵头,会同有关区(县),配合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大型水利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组织对全市范围内的水库、灌泵站工程、防洪堤防工程,水库、河道、渠道周边的防护设施,河道、渠道上架设的桥梁等自治区大型水利设施实施排查。由市水务局牵头,会同市国资委、有关区(县)和企业,针对我市管辖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煤矿。由市煤炭局牵头,会同有关区(县),配合煤炭企业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大型煤矿建设项目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对我市范围内的自治区大型煤矿建设项目实施排查。由市煤炭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有关区(县),针对我市管辖范围内的煤矿,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

(六)电力设施。由市经委牵头,会同有关区(县),配合自治区有关企业和部门,按照自治区电力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对我市范围内的自治区大型电力设施隐患实施排查。由市经委牵头,会同**电业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各区(县)和有关企业,针对我市范围内的电力设施隐患制定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七)石油天然气设施。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安监局和有关区(县),配合相关中央企业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石油天然气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

(八)城市基础设施。按照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由市建委牵头,会同市市政市容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各区(县),对我市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排查,重点对城市燃气、集中供热、供水、道路桥梁隧道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排查,城市燃气、集中供热由市建委牵头;城市供水由市水务局牵头;道路桥梁隧道,分别由市建委、市市政市容局、市交通局牵头,对在建的公路交通设施、投入使用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县(乡)道路等公路交通设施,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市属相关部门和有关区(县)协助牵头单位做好排查治理工作。

有关区(县)、部门已经做出上述重大基础设施中相关专项检查安排的,可根据本通知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排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并与正在进行的检查工作合并进行。

四、排查主要内容

(一)使用中的重大基础设施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安全监管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承担维护保养、检查评估等日常管理的单位是否确实履行了职责,设施状况记录(台帐、档案、数据库等)是否健全。

(二)在建重大基础设施的立项审批程序是否完备,是否依法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是否履行了职责,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质量和安全监管是否到位;重大基础设施是否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否按要求进行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验收,是否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适用于要求取证的行业)。

(三)重大基础设施产权单位是否建立制度化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机制,对涉及安全的重要参数是否长期坚持监测跟踪和定期分析;对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否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结论;对存在的重大隐患是否能够及进发现,是否采取了有效防范、补救措施。

(四)重大基础设施设计、施工、维护依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与当前实际运行状况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强制性标准、规范是否严格执行。

(五)重大基础设施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是否到位,防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应急措施和救援力量是否满足快速响应和紧急处置的需要。

五、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将此次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与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国务院、自治区及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杜绝走过场、敷衍搪塞、形式主义。

(二)各牵头部门要积极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相关企业配合,做好自治区级重大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周密制定上述八个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和措施,并作为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巩固治理阶段“回头看”的重点之一,明确职责,真抓实干,切实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基础设施范文篇8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1995-2005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不含重庆、四川、西藏),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年鉴及中经网提供的公开官方数据。我国大部分的基本建设支出都是属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范畴,因此,我们用国家预算内资金的基础建设支出比例作为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度量。从图1可看出,平均的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率基本呈上升的趋势。本文的居民消费率取自国家统计年鉴中各省份私人消费占地方GDP的比例。从图2中可看出,平均居民消费率逐年显著递减,充分体现了我国消费不足的现状。图3进一步给出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横轴代表居民消费率,纵轴是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图中是各省份简单混合的截面数据。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呈较不明显的负相关,若进一步控制其他宏观因素后,两者间则呈显著负相关,即提高一个省的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将会导致省内的居民消费率降低。

二、简约式计量模型和变量

(一)基本回归结果

我们首先分析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简约式回归结果,基本回归采用双向(two-way)固定效应模型:hconsmpit=α0+α1pubinvit+βXit+vi+vt+uit(1)其中,hconsmpit是第i个省第t年居民消费率;pub-invit是第i个省第t年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率;Xit是一组协变量,包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人均GDP(万元)及其平方项、地方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GDP)、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vi和v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的固定效应;uit是独立同分布的残差项;α0,α1,β是待估系数。在这里,如果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与居民消费率是负相关,则α1应为负。下面讨论引入的协变量。本文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来控制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直接“挤出”效应,这一点可从GDP恒等式得出。C/Y+G/Y+I/Y+(X-M)/Y=1(2)其中,C/Y代表居民消费率,G/Y代表政府支出占GDP比重,I/Y代表私人投资率,(X-M)/Y代表净出口额占比。通过控制G/Y,回归方程(1)中的α1即衡量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间接效应。然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如2008年地方政府支出总额为4.92万亿,而地方政府收入总额仅为2.86万亿,两者之差即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如果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更多用在非资本项目上,如社会医疗保障,那么该省的居民消费率就会提高。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当地经济情况联系更紧密,因此政府收入占比所带来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故在本文的基本回归中用政府收入占比代替了政府支出占比,在后面的分析中也会用政府支出占比来进行稳定性检验。加入地方人均GDP及其平方项是基于李稻葵等(2009)的结论:劳动收入份额随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而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7],因此地方人均GDP对地方居民消费率也应有二次项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出口是劳动密集型,因此,贸易开放度越高的省份所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多,劳动收入份额也越高,居民消费率也应越高。最后,地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也对该地区的居民消费率有影响:一方面,第二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其从业人员比例越多,则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更高一些,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也会更高。在基本模型的回归中,可以验证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关系。表1是本文使用的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对于回归中可能出现的反向因果及联立性问题,其中,贸易开放度及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这两个控制变量不太可能出现联立性问题,因为这两个变量衡量的是一个省份的经济结构,与居民消费没有太大关系。而人均GDP及政府收入这两个变量则可能受到私人消费影响而出现反向因果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严重:首先,正如传统消费理论的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决定居民消费,因此将收入视为先于消费决定的变量更合理些。同理,地方政府收入与地方GDP及税收联系更紧密,也是一个先验的控制变量。其次,即使这两个变量中存在与消费相关的因素,也可以被回归模型中的省份及年份的固定效应所控制。另外,由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来源于政府收入,因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也没有严重的联立性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遗漏变量问题,基本回归模型采用了含省份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表2给出了简约式计量回归结果。表2中第1列给出了基本计量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所有待估系数都是统计上高度显著的。其中,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负: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提高1%,居民消费率将会降低0.13%,这符合我们的假设。更有趣的结论是,由于样本中平均的政府收入占GDP比例为0.066,因此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例提高1%,意味着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占政府收入的比例)提高15.15%,那么,回归的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率将会降低0.132*15.15%=2%,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下降的幅度是政府投资占GDP比例的2倍。表2还显示,政府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会产生负向作用,政府收入占比每提高1%,居民消费率则下降0.465%,正如前面的分析,这一系数衡量了财政收入对消费的直接“挤出”效应,从GDP恒等式出发,回归的系数小于1,表明政府财政收入还存在其他途径来补偿居民消费,如中央转移支付等。此外,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呈现出了U型关系,即一次项系数为负,两次项系数为正,这符合了李稻葵等(2009)的结论。进一步,贸易开放度越高,居民消费率越高,这也符合关于我国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的假设。虽然这一影响很微弱:贸易开放度提高1%,消费率仅提高0.036%,但由于我国的出口地是高度集中的,沿海省份几乎贡献了全国总出口额的90%。因此,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使沿海省份的居民消费率增加更多。最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越高,则居民消费率也越高,这表明第二产业对消费的后一种效应更加显著,即第二产业有更高的工资待遇,使得居民劳动收入提高,带动了居民消费。

(二)稳定性检验

在表2的第2-4列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模型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在第2列,将所有的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模型可能出现的联立性问题,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产生滞后的影响。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设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从而影响消费,而这些影响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生。计量回归的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影响与原模型基本一致。在表2的第3列,将基本模型中的政府收入占GDP比例替换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更直接的表示出对消费的直接“挤出”效应。虽然此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的系数仍然为负,但已不显著。并且政府支出的影响小于基本模型中政府收入的影响,这表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的确促进了地方私人消费。因此,政府收入占比是控制直接“挤出”效应更合理的变量。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一直研究的是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产生的影响,但并未检验私人投资是否也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在表2的第4列,我们用私人投资率代替政府投资率,重新回归了原模型。结果表明,私人投资率并未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降低居民消费水平的投资确实是来源于政府部门,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成立的。

三、结构式计量模型

我们通过回归结构式计量模型来着重研究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是如何影响消费的。在此,本文提出一个先验的假设: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经济中更资本密集型的部门即第二产业的发展,而更庞大的第二产业部门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最终使得居民消费水平降低。我们通过以下的关联方程组来表明这一影响渠道。其中,laborshareit是第i个省第t年的劳动收入份额(劳动收入/GDP),secondaryit是第i个省第t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vi,v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的固定效应,u为随机残差项,X为一组协变量:其中方程(3)中并未包括任何协变量,因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会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定性影响;方程(4)中包含的协变量有政府收入占比、人均GDP及贸易开放度。这里人均GDP对劳动收入份额没有U型关系,且若包含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易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方程(5)中包含的协变量有政府收入占比、人均GDP、贸易开放度及私人投资率。之所以加入私人投资率,是考虑到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私人投资都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表3给出了SUR和3SLS回归的结果。首先,SUR的回归中,主要变量的待估系数均为高度显著。方程(5)表明,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越多,第二产业比重越高,验证了前面的假设。并且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第二产业的经济影响力很大:政府投资率每增加1%,第二产业占地方GDP的比重提高0.21%。政府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产生了负向影响,原因可能是由于较高的政府财政收入要求更高的税收,因而削弱了工业部门的发展。此外,人均GDP、贸易开放度和私人投资率均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在方程(4)中,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54%。而政府收入占比、人均GDP及贸易开放度均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向影响。方程(3)中,劳动收入份额增加1%,居民消费率增加0.64%,即劳动收入越高,居民消费也越高,这验证了白重恩等(2009)的结论。表3中3SLS的回归结果和SUR大体一致,主要变量的待估系数符号均相同。不过,方程(4)中,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更大,但人均GDP和贸易开放度这两个协变量变得不显著,这可能跟方程组的三个残差项的协方差矩阵有关。

四、结论

基础设施范文篇9

一、当前市政工程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部门对于资金监管工作实施不到位,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腐败、投机取巧的问题,资金没有合理运用在相关建设工作中,加强资金监管建设工作对于控制腐败现象,使被资金合理运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管理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失真。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各部门缺乏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分享信息资源与反馈信息,导致资金预算与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出现偏差,造成资金缺口,时财务信息失真,资金使用情况变得不透明,降低资金实际使用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成本,影响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三)没有规划合理的资金预算,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没有预先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整体预算,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或不必要资金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浪费资金,使得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大资金浪费,增加工程成本,降低资金使用率。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金去向不明的情况,应加强资金监管制度,合理规划资金预算,使每笔资金去向公开、透明化,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二、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建设规划,制定详细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各部门资金使用做出预算,各部门实行互相监管、共同使用资金的措施,各运作部门需向上级部门提交资金使用预算表,待上级部门审核确认预算合理无可疑,下达资金使用公文,方可使用资金,上级部门应定时向其追踪资金使用实际情况。各部门应每月呈交工程进度及资金实际使用情况报告,若资金使用情况与预算不符或偏差较大,应上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二)对资金实施全方面控制管理。需从市政基建项目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对其实施资金管理,全过程进行资金管理控制。即在基建工程项目开展决策时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将资金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工程项目各部门实际建设中各个环节,直到工程结束。全方位资金管理控制可分为单位工程、单项、分项工程。全方位资金控制管理对总工程投资各项资金使用进行控制,根据不同部门重要性有所侧重的分配资金,对不同资金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控制方法,有效提高资金监管制度的效率。(三)根据建设工程资金紧张的问题,进行多种渠道融资。可通过银行贷款、并购合作、吸纳民间资本等途径获取资金来源[1]。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动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融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在形式多样的融资渠道中,当前最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资本市场整体结构及安全有效的基础设施融资体系,规范资金使用权利及责任,实现资金、原材料资源最大限度被合理运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并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督管理体制及各项法律条例,严格执行资金监管制度的条例,时资金使用情况规范化、明确化、合理化。(四)加强基建工程过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管理基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个环节,正确制服工程款项。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过程可分为项目决定性战略阶段、初步规划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纸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完工检验阶段[2]。其中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对整个工程项目影响最大,其影响项目投资比例占80%以上,因此资金管理控制的重点应在施工前的决策与设计工作上。(五)防止拖欠工程款,市政基建过程中工程款拖欠是常见问题,拖欠工程款对于基建工程的进度有很大影响,使工程难以顺利进行,对工程正常运作造成很大影响。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资金预垫是一普遍现象,对工程建设长期拖欠资金造成恶性循环现象,使工程建设中产生各种经济纠纷,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阻碍工程正常运行,降低生产力。应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准时支付工程款,杜绝拖欠工程款恶劣现象发生,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在资金到位后开始启动工程,并根据合同内容向建设方提交报表,建设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支付工程款项。

三、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漫长的过程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其对市政基建工程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对资金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必要措施,对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及科学性,需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工程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3]。首先应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方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杜绝拖欠工程款现象发生,根据合同所写内容时间定时支付工程款。其次应加强市政基建工程中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资金管理控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及时共享,交换各部门之间意见与建议,对资金使用分配合理预算规划,将每笔资金最大限度运用到实际运作过程中,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实际使用率,避免资金浪费。还需加强市场意识,根据国家相关条例及市场运行规律进行合理的资金管理与控制,使市政基建工程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郑大海,李萍,洪诗鸿.大型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现代交际,2015(1):30-32.

[2]林省,王晓敏.浅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80-00080.

基础设施范文篇10

1.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3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596.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55%;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93.6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2.98%;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包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收入)达到1745.12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79.55%,占人均纯收入的42.15%[1]。由此可见,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问题。

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和农业气象服务等,可以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田灌溉规模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1962——2002年,中国人口增长了1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50%,但是人均灌溉面积增加了50%。全国粮食产量净增2.6倍,其中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40%的灌溉土地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80%。据资料分析,约有60%的粮食作物,75%的经济作物和90%的蔬菜作物都生产在灌溉农田上[2]。

截至2007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达到46.4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8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3.50%。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02亿吨,比2006年增长0.72%,较1980年增长了1.81亿吨[1]。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民的农业收入的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目前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从价格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关系到国计民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虽然政府在特定时期(战争、自然灾害等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刺激农业生产,但是政府无法长期将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产量大,产品的差异性比较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形态。在这种市场形态中,每一个生产者,也就是农民,都不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垄断力量,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价格会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低水平上,农民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高收益。

(2)从产量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经营形态下,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意味着单位农户所拥有的土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众多,要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调整,因此,中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不能够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扩大产量。另一方面,除了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农民还可以通过追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或者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产量。但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样是由市场所决定,即使通过政府的力量,也无法把它们的价格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提高耕地质量又是长期性的努力才能见效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农民通过追加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中国农业目前的经营形态下,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RuralInfrastructure)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它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通常纳入到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主要内容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和农户用水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与体育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增加总收益来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是不太实际的。由于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和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差额,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必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农业生产总成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科学、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中的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旱灾已经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1949年——1998年,中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3.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成灾面积1.31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238万吨。50年中有1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相当于五年发生一次重旱。2007年中国旱灾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14%,其中旱灾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8%[1]。旱灾面积的扩大,尤其是成灾率的攀升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象条件多样,农业发展不平衡。尤其在西部地区,农业主要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在中国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想致富,先修路”的标语,由此也可以看到,农民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与农业销售、运输成本有关。如果没有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行的针对“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业收入。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交通和仓储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加谈不上增加附加值和为农民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部分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诸如修建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等项目均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强其建设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成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截至1997年,国家以工代赈累计投资98亿元,各级政府的配套投入也在1:1以上。1996年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总规模为98.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占总投入的40%。由于实物携带上的方便,1996年以后,以工代赈全部改为支付资金。全国共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0亿元,国债资金5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每年除从财政预算内安排40亿元资金外,还从国债中安排20亿元,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牧场建设、人畜饮水等方而,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又从国债资金中安排10亿元搞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2003年又增加了5亿元资金[3]。以工代赈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而貌,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在继续加大对重点贫困县扶持的同时,适当扶持其他贫困地区,新阶段的以工代赈工程还在继续。

4.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使农民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63.8%,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普遍高昂。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高昂的电费对农户的实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分别为45.94,94.38,和26.12,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这三样耐用消费品的台数分别为96.77,137.79和95.03,二者相差仍然很大。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36元,相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高出一倍[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却要比1991年的价格低很多,可见,主要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量的因素不是耐用品的价格,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12月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和909元,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带来农民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消化家电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中国农村人均耕地稀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很低,单单依靠农业收入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这是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二三次产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呈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二三次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为2000年为23.58%,2005年下降到20.32%,2006年略有回升,为21.22%,2007年再次降为20.45%[1]。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乡镇企业体制落后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达不到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招商引资成为空谈,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困难,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难以改变等等。由此可见,要改变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的状况,必须首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这样才能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和推广新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使用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生产收入。就中国农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另外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机械和化肥来说,劳动力是一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这三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关系。绝大部分农活,如:脱粒、收割、播种等等,既可以通过机械完成,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利用手工完成。如果农民的身体较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手工工作,从而可以节省支出,提高收入。同样,如果农民的身体条件较好,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业成本,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化肥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农家肥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劳动者降低物质投入,节省物质成本,提高收入。

摘要: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选择[J],改革,2005(3):59-65。

[3]陈可可,左婷:浅谈“以工代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4。

[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56-59。

[5]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6]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7]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11-18。

[8]徐克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20-21。

[9]徐梅: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J],天府新论,2005(2):46-48。

[10]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5(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