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结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3:42:09

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地基设计

为缓解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现在逐渐向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发展,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建筑工程,对基础结构部分的要求均非常严格,必须要保证前期设计阶段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控制好各项结构参数,保证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有效抵抗后期各项因素带来的影响,延长工程服务寿命。

一、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影响因素

1.地质条件。针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终设计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质条件影响,如果不能根据现场情况来选择可靠的措施处理,最后必定会对结构承载性能产生影响,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现在建筑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工程施工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现在城市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施工所适用的技术工艺不同。就地质条件对建筑结构基础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地基持力层与基础连接,作为承载建筑负荷的主要对象,在设计时必须要针对持力层承载能力、压缩模量以及土质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各项参数,作为结构设计依据[1]。同时,还需要针对桩基穿越土层情况,对土层地下水分布特点以及桩基穿越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保证基础选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上部结构。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建筑工程的需求,现在工程结构设计更为多样化,结构不同形式,以及地上建筑高度、墙体厚度等均影响着基础类型、截面积以及埋深等。上部结构为影响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关键因素,要保证基础结构可以有效承载上部所有荷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总结以往结构设计结果分析,可确定上部结构高度、类型以及墙体厚度等均会影响基础部分受力特点,然后反映到基础沉降、抗变形能力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需要在设计阶段作为要点进行分析[2]。3.现场环境。为缓解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现在建筑工程在建设时,除了增加上部高度外,还不断加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使得基础深度持续增加,不仅会受到地下水和已存管线的影响,作业难度更大,同时也会因为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基础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更多。为避免环境因素对设计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应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个方面着手,提前做好现场勘查分析,将所有地质信息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科学确定结构抗震等级,保证抗震缝设置数量与位置的有效性。同时,还应预测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前期设计阶段做好预防,综合现场各项条件,提高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

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要点

1.遵循设计原则。1.1经济性原则。现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逐渐向多样化以及功能化角度发展,以求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基础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更为灵活,但是无论是采取何种设计方法,均需要在确定技术性指标的同时,控制好整体投资成本,将施工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3]。因此需要贯彻落实经济性原则,兼顾进度要求,提高基础设计综合效果。1.2动态性原则。面对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工程,基础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要点不同,并且面对的环境不同,需要预防的常见问题不同,必须要基于实际出发,兼顾动态性原则,灵活做好各要点控制,提高基础设计科学性。2.基础设计要求。2.1多层建筑。多层建筑工程一般会选择应用砌体结构,设计时要确定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保证工程结构可以达到专业设计标准。总结以往经验,需要确定横墙承重与纵横墙共同承重机构体系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控制纵横墙设置的均匀性与对称性,确保其沿平面对齐,以及沿竖向面上下连续性。面对多层混凝土建筑工程时,对工程结构的设计,要尽量保证结构的规则性,尤其是复杂性较高的结构,为提高其抗震性,应先设置抗震缝,且要将抗震缝两侧设置成均匀分割的形式,实现防震缝、沉降缝与伸缩缝的统一[4]。2.2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与常规建筑工程相比,其上部荷载更大,基础埋深也不断加大,为有效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基础结构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在正式设计时必须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将基础总沉降量以及差异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在后期运行阶段因为沉降而降低工程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做好基础防水设计,结合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地下水位,采取有效排水与防水处理,避免对基础结构性能产生影响。3.基础设计选型。3.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形式所需成本较低,可良好适应多种地质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多用于框架结构形式的建筑工程中。针对独立基础设计时,需要结合地基土质特点,对其所具有的压缩性、压实度以及排水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基础作为合适的刚性大小,更大程度上来抵抗地基土压缩带来的不均匀沉降。一般可选择的独立基础形式包括阶形基础、杯形基础、坡形基础等,或者是多种基础形式的组合。3.2桩基础。现在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多用于土层坚硬度较高的地质环境,可提高地基上部承载力。可利用桩基础较长的特点,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层内,提高基础结构稳定性。一般在对桩基础设计时,如果建筑为框架结构,可以增加中部布桩密度,或者是增大桩身长度,通过对桩基支撑力的调节,减少不同部位沉降差异,达到工程建设基本要求。3.3箱型基础。箱形或筏板基础形式主要被应用在地基土承载力不均,或者是对地基基础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现在很多地下室工程也选择应用筏板基础形式,可有效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在针对此种形式的基础结构设计时,要重点采取措施来降低基础整体弯曲应力,可将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看作为一个整体,应用共同作用分析法分析设计。同时,基于箱形与筏板基础结构体积较大的特点,为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设计时还需要设置20mm~30mm左右的伸缩缝,有效应对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对建筑工程结构基础设计进行分析,需要确定工程设计要点与控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结构形式,然后基于以往经验,做好设计过程的控制,落实专业原则,控制好各要点,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来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波,何鑫.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与结构运用[J/OL].中国住宅设施,:(2017-09-28).

[2]宋世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足及解决措施[J/OL].建筑知识,:1(2017-07-24).

[3]胡维彬.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4):71-72.

基础结构范文篇2

关键词:建筑结构;预制桩;灌注桩

1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相应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具体规模也不断扩大,相应建筑工程高度的增加必然也就对于建筑物基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确保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承载力,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处理中,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模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式,其能够较好提升建筑基础结构施工水平,应该在具体施工处理中予以高度重视。在建筑桩基础的施工处理中,预制桩以及灌注桩的施工处理是比较常见的两个方式,需要予以充分关注。

2预制桩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要点

预制桩是当前建筑桩基础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基本方式,其主要就是采用提前预制桩基础构件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承载力,进而也就能够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应用,施工效率明显提升,整体施工水平得到优化。结合这种预制桩的施工应用,其在当前主要涉及到了混凝土预制桩以及钢桩两个基本类型,需要在具体选择和应用中予以详细把关控制。结合当前预制桩在建筑结构中的有效应用,其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制作

对于预制桩的具体制作环节,其在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需要切实围绕着具体制作流程进行详细监管,避免可能形成的较大偏差缺陷。一般而言,较短的预制桩可以在工厂进行加工制作,而桩身较长的话,则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对于具体桩的制作,需要确保其具备理想环境条件,保障现场的平整,避免在制作过程中产生较为明显的偏差威胁,对于大量制作桩身的操作,则需要做好相互之间的隔离,避免形成相互干扰。对于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应该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连贯性,能够尽量一次性制作完成,按照由桩顶到桩尖的顺序进行处理,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出现明显中断现象。钢桩的制作同样也需要确保其具备理想连贯性,能够满足钢桩基本参数需求。无论是钢桩,还是混凝土桩,都需要确保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平直可靠特点,避免对于后续应用产生干扰威胁。

2.2起吊运输

在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重点加强对于预制桩身的起吊和运输控制,避免在该环节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缺损现象,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关键一环,应该在具体处理中进行全方位规范和保护控制。在起吊过程中,需要恰当选择合理的起吊点,能够对于桩结构进行合理控制,准确计算受力状况,避免可能形成的明显起吊偏斜问题。在桩结构预制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应该首先做好规划安排,能够确保相应预制桩在施工现场得到及时运用,按照打桩要求进行随时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必然需要做好全过程保护控制,如果需要在现场堆放的预制桩构件,则需要确保其长期平整,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堆积平衡性效果。预制桩的运输以及堆积过程中合理运用楔形木进行有效固定也是比较重要的方法。

2.3沉桩控制

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具体操作处理中,切实做好沉桩操作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基本手段,其需要重点围绕着沉桩方法进行恰当选择,结合具体沉桩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合理选择锤击法、振动法或者是静力压桩法进行处理,如此也就必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作用效益。无论是对于何种沉桩方法的有效选择应用,都需要确保相应操作能够较为规范有序,能够从相应控制参数入手进行详细把关,避免因为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对于桩结构产生较为明显的破坏威胁。在沉桩处理中,同样也需要把握好对于沉桩深度的严格控制,结合设计方案以及施工需求进行细化,把握好沉桩的具体距离,促使其具备理想的承载能力。此外,还需要在沉桩过程中注重对于桩结构的保护,避免桩身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破损威胁。

2.4合理应用桩架

对于预制桩施工操作的落实,合理运用桩架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能够较好促使预制桩的下沉较为合理高效,有助于确保最终桩基础整体施工效果。结合这种桩架的合理运用,其需要结合预制桩的基本特点以及桩基础的需求进行恰当选择,在施工现场中合理运用滚筒式桩架、多功能桩架或者是履带式桩架进行处理,确保相应桩结构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实际效益,有助于充分提升桩基础施工水平,对于避免预制桩施工中常见的一些偏斜问题具备理想规避效果。

3灌注桩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要点

在建筑结构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模式,还可以借助于灌注桩进行施工处理,灌注桩的施工应用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应用效益,在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得到了理想应用。灌注桩主要就是采用在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浇筑成桩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需要进行重点把关控制的要点内容有以下几点。

3.1钻孔

对于灌注桩在施工现场中的有效应用,钻孔处理是比较关键的一环,为了较好实现对于钻孔操作的有效控制,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钻机的恰当选择,确保其能够符合具体施工需求,在施工现场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有助于实现对于桩基础的有效布置和构建。在钻孔施工处理中,需要首先把握好对于位置的明确,能够确保钻机就位较为合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恰当控制,确保其能够为后续整体桩基础施工水平提供保障;对于钻头的尺寸选择也需要较为适宜合理,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孔洞结构,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孔洞大小不匹配问题;在钻机就位中,需要重点调整相应角度,确保其能够形成理想的垂直度,如此也就必然能够更好实现对于灌注桩后续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尽量避免了可能形成的明显问题威胁。当然,在钻孔操作前,同样也需要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清理,避免因为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些杂质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效果。

3.2钢筋笼安置

对于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钢筋笼的有效安置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需要确保钢筋笼的尺寸大小能够较好符合灌注桩孔洞的基本要求,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匹配性,进而才能够在孔洞内实现较为理想的自身应有作用。在钢筋笼的具体固定中,也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牢固性,避免在后续灌浆等操作过程中出现明显上浮问题,应该尽量保障钢筋笼的可靠规范运用。对于钢筋笼的具体安置,其自身位置也需要较为合理,能够保障其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合理基础条件,避免干扰后续导管的应用,需要确保灌注桩构建的流畅性。

3.3混凝土灌注

在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中,混凝土材料的有效关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基本内容,其需要确保混凝土的灌注操作较为规范可靠,能够将混凝土材料充分灌注到孔洞内,有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充分性和密实度,避免影响整个桩基础的施工效果。基于此,在具体灌注操作中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导管的合理运用,能够确保导管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提升效果,有助于实现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充分灌注,避免在任何方面形成空洞威胁。在灌浆处理中,还需要把握好导管和钢筋笼的协调关系,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相互干扰,确保其能够形成理想的整体结构,最终确保灌注桩的整体应用效果。在灌注桩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切实做好相应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详细分析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效果,采取无损检测等技术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也就可以进行及时纠正改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施工中桩基础的有效应用,其作为当前比较重要的一种基本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施工需求和工程特点,恰当运用预制桩或者是灌注桩进行施工处理,保障施工操作能够较为规范可靠,重点加强对于施工效果以及施工质量的检测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避免可能形成的任何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强强,郭亮.建筑结构中的桩基础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2):11~12.

[2]陈一鸣.建筑结构中的桩基础设计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8~9.

[3]李芯月,孙宁虎.建筑结构中的桩基础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12):76~77.

[4]杨佩良.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探微[J].建筑知识,2017(10):12~13.

[5]季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1):202~203+205.

基础结构范文篇3

关键词:基础埋深;影响因素;处理措施

从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深度,称为基础埋置深度,通常应根据建筑物和地层的整体状况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下文对建筑结构基础埋深问题进行阐述。

1影响因素

基础的埋深:①应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例如: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等的要求,初步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和构造等。②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也与基础要求的埋深有关。当荷载大而承受风力和地震力等水平荷载,如高层建筑和水塔、烟囱、筒仓等高耸结构物,就应验算为保证建筑物抗倾覆等稳定性而需要的埋置深度。如为承受拉力或上拔力的构筑物,基础也需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所需的抗拔阻力。另一方面,地基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土可能具有的冻胀和融陷影响,甚至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等,都是确定基础埋深时要考虑的因素。

2处理措施

在保证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0.5m。对岩石地基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受此规定所限,这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经验总结。对大量低层、多层房屋采用浅基础较为经济合理,而且可行。地下水位的基础施工不仅增加造价,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可能扰动地基,故应优先采用高出地下水位的浅埋方案。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不小于0.2m的深度,且基础应采用耐水材料。当地下水含腐蚀性化学物质时,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当地下水位很低,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影响不到地基土的持力层,也就不必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按常规做基础。在影响高层建筑地基稳定的多个因素中,除建筑物高度、体型、基底压力、偏心矩、地基土性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应素外,基础埋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埋深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要求[1]。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基础应有一定的埋深,在确定埋深时,应考虑建筑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要求:①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②桩基础可取房屋高度的1/18。”“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本规程第12.1.6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的埋深可不受本条第1、2款的限制。当基础可能产生滑移时,还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3]由于场地土的复杂性和工程的多样性,凡是高层均套用1/15、1/18的基础埋深,对有些工程实施起来相当困难,特别对有些工程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某些底座较大的高层建筑而使用功能又无多层地下室要求时,施工不便且不经济,对基础埋置深度的限值给予了放宽,即不受1/15、1/18埋深的限制。但也不是简单地降低基础埋深的要求,必须满足基本条件和采取有效措施,验算分析能满足建筑安全要求,方可实施。除岩石地基外,位于土质地基的高层建筑筏形或箱形基础应有适当的埋深,以保证筏形或箱形基础的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在城市居住密集的地方往往新旧建筑物紧靠在一起,为保证施工期间相邻原有建筑物的稳定,对设计新基础[1]规定: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当新建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应根据建筑物荷载的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而使基础间保持一定距离。如果由于用地条件所限,不能达到此要求,在施工阶段应采用适当措施保证原有建筑物的稳定。如打护坡桩、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在设计中也要采用一些办法,如悬挑上部结构,使新基础尽量离开旧基础。季节性冻土是在地基上部一定深度内每年冬季冻结,夏季融化,一年交替冻融一次。位于此类地基上的基础,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一般地基的要求,还应考虑由于地基冻胀和融陷对基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设计时采用的基础埋深方案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hmax,建筑物或构筑物在建成后,在冬夏春季冻层继续向下延伸时,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基土允许有较小厚度的冻结。但并不是在夏季冬季砌筑基础时,允许基槽遭受冻结,这样必然要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因此,基础的底面也应建在冰冻线以下,并且要低于冰冻线0.2m的地方,使基础落在稳定的非冻土层上。当冰冻线与地下水位作用同时存在时,哪一个影响的埋置深度深,则按深的确定基础埋深。在确定地基冻胀性类别和基础最小埋深时,如果遇到多层地基情况,则应先根据冻深范围内的下层土,确定基础埋深,如确定后的基础埋深浅于下层土时,则应按上层土的冻胀性确定其基础埋深。

3注意事项

①地基土质良好,坚实、稳定性好、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此时基础可按最小埋深建造;②地基上层为厚度不超过2m的弱土层,弱土层下面则为好土层,这时通常把基础做在下面的好土层上;③地基由两层土组成,上层弱土层的厚度在2~5m之间,这时,如果是低层或轻型建筑,为减少土方工程量,通常采用加宽基础底面的方法,争取做浅基础。但当建筑为高层、建筑荷载较大时,基础还应落到下面的好土层上。④地基土组成为上部弱土层厚度超过5m,一般轻型、低层建筑应争取做浅基础,必要时可以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强,或用换土法、短桩法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若是高大建筑物,在弱土层不很厚的情况下,基础可落在好土层上。若弱土层很厚,则应用长桩法进行地基加固。⑤地基土质组成为上部土质较好,下部土质弱。当上部好土具有足够的厚度时,应争取做浅基础;当上部好土层厚度较小、而下部弱土又很厚时,应避免做高大建筑物,否则地基处理费用会很昂贵;⑥地基土组成上下为好土层中间夹着一层弱土层,如同三明治,此时低小建筑物争取做浅基础,高大建筑应采用长桩法,使基础支承在下面的好土层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基础埋深的认识会更成熟,新规范再次修订后解决基础埋深的措施会更完备,更加符合设计要求。

作者:郭瑞锋 单位:乌海市英信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GB50007-2002.

基础结构范文篇4

从实质上看,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我国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历史经验表明,在“橄榄”型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因为社会中间阶层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经济地位比较优越、文化层次较高的日渐庞大的社会集团。他们比较重视现有稳定的生活,而且其行为方式比较理性,其心理倾向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再者,社会中间阶层是介于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缓冲力量,它有助于缓解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紧张和冲突。因此,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极大地减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磨擦和利益碰撞,使社会处于一种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所以“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

然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18%左右,社会结构只是一个“洋葱头”型,远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如果现在采取积极的方针政策,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达到40%左右,就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因为调查研究表明,在政治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护现有政策,是政治上的稳定力量;在经济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稳定的消费群体,扩大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上,中等收入者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资本,虽然老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有限,但新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越来越多。因此,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就能带动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断提高,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要继续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公正化,就必然要促使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其次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因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出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现象,尤其是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及各种服务上的人数增加,技术工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师、经济师、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猛增。再次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随着“三化”的发展,必然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者队伍。最后,还要走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创造公平教育机会。良好的教育是获得中高收入、理想职业和优雅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创造公平教育机会,既能长期有效地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给社会稳定以基础,又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给经济持续增长以保证,从而必然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

二、社会保障结构:关键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既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减震器,又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和社会安全的稳定器,因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部分构成。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分工负责,又相互融洽、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实践并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员工和政府都不满意。而社会救助由于具有现收现付、程序公正、运作成本低、收效明显以及很容易为中国公众所接受等特点,因而应该确立社会救助在我国社会保障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社会救助,即当社会成员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社会生活困扰或无法伸张其权益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现金、物质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实践证明,社会救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社会救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困难人群的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认同和人文关怀;其次,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而公平和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再次,社会救助有利于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增进其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的认同,从而有利于社会进程中实现动态和谐;最后,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救济等。整体上讲,它在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没有真正做到“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二是其项目比较单一,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三是其救助理念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四是社会救助资金分担不够合理,过于强调地方责任。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整合应以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着眼于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在救助内容上做到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救助相结合;在救助方式上做到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管理上做到部门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救助主体上做到政府责任与社会互动相结合。

三、社会运行结构:关键是促进公平与正义

促进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重要基础。因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又是一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是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普遍增进的社会,因而必然是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从具体内容和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基二,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其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其四,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确立保证的规则,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才能真正提升发展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第二,确立机会平等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有利于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只有机会平等,才能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遵循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不断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确立社会调剂和互惠的规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良性互动。只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转移的体系,才能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只有建立起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机制,才能消除或缓解社会若干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互动。

四、社会治理结构:关键是实现民主与法治

社会治理就是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及冲突的化解机制及方式。政府、企业、居民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能有效、快速地调配各类社会资源。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解决不了公平,单重视效率就可能制造很多社会的不和谐,引发冲突。但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好是要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及通过公正性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居民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又是市场的第一原生主体、第一推动力,也是企业劳动力的供给者和投资主体。居民既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又是政府服务的提供者和评判者。在一个社会中,政府、企业、居民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居民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关键是如何协调相互关系、化解其矛盾冲突。

现代社会发展经验说明,民主和法治是协调相互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民主协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协商,在考虑到不同利益要求下,求同存异,对主要问题达成共识,使矛盾得到相对的解决;民主政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为不同利益群体反映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满,提供了不同而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相应的民主机制也将约束政府依法公正负责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民主之所以能使社会在充满活力和生机中和谐向前发展,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它以制度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能够充分发挥民智、尊重民意、凝聚民心、展现民力,从而创造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同时,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有序社会。法治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是凭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的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更不是靠亲情。它要求把法律至上、树立崇高的法制权威作为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共同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无例外地受领法律的规束以及恩惠,其行为和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和范围。因此,法治是社会调整摆脱偶然性、任意性和特权,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与和谐状态的必然要求,以保障和促进政府、企业、居民和睦相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进步。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在于可以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矛盾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设计图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五、社会道德结构:关键是讲究诚信与友爱

基础结构范文篇5

【摘要】如何构建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体系是贯穿会计发展史全部过程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自然科学完成理论构建所使用的公理化方法的起源观念为基础,结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探讨了公理化方法在会计应用中的可能贡献并提出了用公理化方法重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以稳健主义在构建公理化的会计基本理论中的特殊作用为例,具体说明了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过程的实现途径。

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问题贯穿于会计发展史的各个阶段。理论方面,对于会计基本理论整体结构的宏观认识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会计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深化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实践方面,会计规则的质量不高是国内外众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存在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吴联生,2002),而会计基本理论中的诸多内容都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向。从会计理论中稳定的核心观念出发,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使理论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将有助于解决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问题。本文拟以自然科学完成理论构建所使用的公理化方法的起源观念为基础,结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提出用公理化方法重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以稳健主义在构建公理化的会计基本理论中的特殊作用为例,具体说明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过程的实现途径。

一、公理化方法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会计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能贡献

公理化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独立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关于整理科学理论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在他的《几何原本》中,从已有的相对分散的几何学定理中选择少量原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几何命题作为定义、公理、公设,使之成为全部几何学的出发点和逻辑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理演绎得到其余所有几何命题;欧几里得由此创立的演绎体系称为实质公理系统,而他用来对几何学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的方法就是公理化方法(张家龙,1983)。希尔伯特(David·Hilbert)后来进一步提出了形式公理系统,与实质公理系统相比,涉及的概念是未加定义而由公理加以刻画的初始概念,对初始概念进行不同的解释,一个形式公理系统可以有不同的论域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为公理化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公理化方法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形式逻辑建立学科理论知识的关系。关于形式逻辑在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利奥·A·施密特教授曾做过有益的探索。他提出,演绎逻辑是“通过显示讨论中的某一现象是一种公认判断的特定例证或应用,从而形成结论的过程。公认判断在专业上称为大前提,特征事实的表述则称为小前提。”而且,他还尝试着列举了三个会计方法中的大前提以及如何运用三段论式的演绎方法表述存货计价的方法。他在研究中将演绎的方法引入会计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他仅仅看到在会计师的日常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观念性的公认的前提,而他们所做出的判断又往往是基于某种前提的暗示,但是对于这种暗示的实质并没有加以揭示。而且,他没有具体解释这些前提在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理论本身发展所可能遵循的途径。他的观点还停留在对会计活动的直观感受上,而尚未将其与公理学以及数理逻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上升为一种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因此也没能指出会计学演绎方法的本质。

本文之所以要借助公理化方法的起源思想重构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基于两点理由。原因之一在于公理化方法自身的一些优点:首先,公理化方法保证了定理的逻辑层次性。定理都是从公理出发通过严密的推导而得到的,每一个次级定理又都是从上一级定理演绎而来,从而有效避免了理论表述中可能存在的循环定义问题。其次,公理化方法保证了定理的正确性。人们只需验证少数几条公理就可保证定理的正确性,弥补了人类经验的不足,为理论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形式。通过形式系统构建的理论能够揭示出各学科对象领域中丰富的逻辑联系,使研究者在现有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范围内对理论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发展知识,对该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预言和猜测(郭泽深、周肆根,1995)。再次,公理化方法有助于学科结构的简单化。简单程度是理论自身完善的一个主要标志,“科学的实际进展是受着经济和简单这一准则支配。”“新理论要是不具有一定程度的简单性和美观,也决不会被接受。”(菲利普·弗兰克,1985)恩斯特·马赫则提出思维经济原则作为科学事业的调节原理。他指出,“科学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尽可能用最少的思维最全面的描述事实的极小值问题。”(约翰·洛西,1982)如果对其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显然,公理化方法在这方面显示了突出的优越性。

原因之二,也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本文之所以提出借用公理化方法的起源观念对会计基本理论进行重构,而非直接照搬自然科学公理化的现成方法,是考虑到会计学目前还不能够用规范和严格的形式化语言来描述(这是公理化方法应用于科学知识重构的重要条件),但是从公理化方法的起源探寻其核心思想,可以看到其在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的构建中仍具有应用的可行性和很好的启示意义。公理化方法根源于古希腊人的一种认识,即自然界是有秩序的,并且始终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人们不仅可以探求自然界的底蕴,还可以预测它的未来(朱家生、姚林,1999)。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一种秩序,它并不以某种社会现象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人们对某一现象所持有的可以达成共识的观念或态度。这就是博兰尼(M.Polanyi)所谓的自生自发形成的”多元中心秩序”(polycentricorder)。他指出,“当社会的秩序是通过允许人们根据他们自发的意图进行互动的方式———仅受制于平等一致适用于人人的法律———而实现的时候,我们便拥有了一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的系统。我们据此可以说,这些个人的努力是通过他们发挥其个人的主动性而加以协调的,而且这种自发的协调又通过其对公益的助益性证明了这种自由的正当性。”(哈耶克,1997)具体就会计学而言,这种自生自发的秩序就表现为会计基本理论中稳定的核心观念。

二、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思路

本文研究的问题不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应该做如何的修改和补充以及怎样实现这些任务,而是侧重于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问题,寄希望于描述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知识增长方式。对于会计领域的知识而言,其发展进程大致遵循如下路径:最初,由那些经常处理会计业务的早期会计师们积累了对于会计学的直觉了解,而后,人们从中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并按照某种方法或依循某种途径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使之组成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会计理论体系。在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过程中,公理化方法是进行知识重构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弄清会计学中的公理是什么,具体应该如何进行推理。

用演绎的公理化方法对现有的会计基本理论进行解构和重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完成对现有会计基本理论的筛选和排序的工作。公理系统中初始概念和初始公理来源于对已有的某一知识领域所有规律的筛选和比较,从中找出更为基本和原始的规律作为其他规律的出发点。这样,就要求一门学科公理化前应当完成相当程度的知识储备,即已经总结出了大量的规律可供选择以构建逻辑系统。回顾会计学发展史,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和一些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为公理化做好了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的含义具有相对性,一些在经济学中需要定义的概念可以作为会计学中的初始概念出现,这并不会影响到会计公理系统的逻辑性。比如“经济资源”,在经济学中,我们将其定义为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而在会计学中,我们将会用这一概念定义资产和负债,但显然经济资源本身并不需要精确的定义。寻找会计学的初始概念和公理,近似于研究会计基本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对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有如下七种观点: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和会计目标起点论(吴联生,1998)。从公理化方法的角度分析,会计基本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公理的性质。笔者认为,会计惯例可以成为会计公理的组成部分。利特尔顿(1989)认为“惯例”是一种习惯性的规则、法规或要求,它们或多或少地通过共同的赞成或默认来确定。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会计惯例指那些抽象的偏好而非具体的会计实务中的惯用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用“会计偏好”来取代会计惯例可能更容易避免误解。只有在会计基本理论的实质及其内在联系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而不再被当作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述时,它才可能较好的指导实践。无疑,会计惯例(会计偏好)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公理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在后面出现的定义和命题总可以由前面的定义和命题推导出来,因而概念和命题的出现顺序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要重视会计概念结构的层次性及其内在的逻辑性,相对更加根本的会计定理应该排在靠前的位置予以阐明。这一点,就像我们在定义无形资产之前应当明确资产的概念一样。

其次,尽可能将会计语言变成能够量化的语言,只有在会计基本理论中出现函数形式,其公理化进程才能取得较为深入的发展,这对于会计国际化问题也不无裨益。会计和数学的产生都是源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对经济活动记录、计量的需要,在古代会计产生的最初的几百年里,簿记与数学并没有如今天这样明显的区别。而后来,数学更加倾向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而会计则专注于对具体经济业务的记录。但是,不可否认,会计中的很多概念都具有函数的性质,即代入有关的变量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值来反映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函数值。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后文中笔者将尝试用模糊数学的一些方法来处理关于稳健主义是否遇到事实反驳的度量问题,希望可以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由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环境的相互影响决定,用公理化方法处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应当通过事实反驳建立开放的演绎体系。在自然科学中,事实一般是指客观的自然现象,事实反驳通常表现为按照理论推导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不一致;而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将秩序定义为人们自生自发的选择,当我们按照某种既定的方式行动而遭到广泛的反对或者得出的结果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时,这种秩序的存在才真正为人们所意识到,于是我们说出现了事实反驳。李未(2000)认为:事实反驳的概念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假说是否成立取决于从假说中推出的每一结论是否与人们的观察与实验一致,而这些都来自形式系统外部,与逻辑推理无关,这正是建立开放的逻辑演绎体系的原因。开放的演绎体系意味着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且这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可以精确地描述。这样一种与环境相调适的秩序,显然不可能通过集中指挥的方式得到建构,因为关于这种环境的知识乃是由众多的个人分散掌握的。这种秩序只能产生于作为社会要素的个人间的相互调适以及他们对那些直接作用于他们的事件的回应的过程之中。

三、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的具体尝试

会计基本理论中的“秩序”在会计中可以表现为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很多会计准则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稳健主义的倾向。斯托布斯(Staubus)在调查了财务呈报准则后得出结论:稳健主义大约是1/3的会计准则的主要构成。在自愿性惯例中,也存在稳健主义,如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计价存货或采用比经济折旧更快的折旧方法(威廉·H·比弗,1999)。稳健主义的理论来自于中世纪早期被审计的庄园管家的自保对策(迈克·查特菲德,1989)。稳健主义被众多会计信息披露者所采纳,并不是因为其被列为会计规则中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是因为它的确是出于人的本能的一种需要。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稳健主义可以成为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系统中的一条公理,因为它的存在是不可解释和不言自明的,换言之,它具有公理的初始性。其次,这种秩序也可能近似地表现为利益相关人公共选择的结果,作为整体性社会秩序的“公理”不仅是由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达成的,而且更是由行动者于表现为一般性抽象结构的社会行为规则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哈耶克,2001)。由于与这种秩序有关的知识被每一个社会成员分散的掌握,而且有一部分知识并不能为语言所表达出来,即存在哈耶克所说的“默会知识”,公共选择的效度和信度成为某个会计学命题能否作为公理的约束条件。

经济学中,詹森不等式常用来描述风险规避的决策者,其基本意思是风险规避的决策者总是感知到某个无风险货币量比等额的有风险货币量带来的效用大,其芬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是一条上凸的曲线。而曲线的曲率,即阿罗-普拉特绝对风险规避系数越大,表明该风险规避者越趋向稳健。行为主体对于稳健主义的偏好程度可以用绝对风险规避系数代入隶属度函数求得,结果是一个小数。A·卡夫曼在其著作《模糊子集引论》(1975年版)中列举了14种隶属函数,我们可以根据每种隶属度函数的性质和公理的特点选择使用。

对于已知的若干公理x1,x2,x3……(稳健主义只是其中之一),公认的秩序偏好用A表示,每个决策者都会有一组自己的偏好B,n代表该决策者对相应的公理的偏好程度,即代入隶属度函数求得的结果,这样,就构成了两个模糊集之后,我们可以用闵可夫斯基距离或者贴近度(闵珊华、贺伯雄,1985)来衡量该决策者的决策与秩序偏好的模糊度,即在多大程度上该决策者的决策与整个秩序的偏好是一致的,从而判定是否出现了事实反驳。因为根据对稳健主义偏好程度的不同,我们会有一些已经积累的与之分别对应的备选方案,例如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中的各种可能手段,当出现了事实反驳时,有必要考虑对现有的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进行修正。实际上,会计基本理论的初始的公理系统就是长期会计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会计偏好,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通过新假设和事实反驳,处于自我完善中的会计基本理论构成了一个渐进的知识序列。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序列的极限将收敛于会计学的“真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从社会秩序的角度所论述的将公理化方法应用于会计基本理论的解构与重构的理论基础和可能的实现途径,仅仅是公理化方法在会计学领域中应用的冰山一角,目前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同时,本文也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认识问题的角度,在演绎方法之外,还有归纳、试验、比较等许多研究方法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A·艾鲍.周民强译.1990.早期数学史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安德鲁·马斯·科莱尔.刘文忻等译.2001.微观经济学(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菲利普·弗兰克.许良英译.1985.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泽深,周肆根.1995.公理化思想与科学知识的增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哈耶克.邓正来译.1997.自由秩序原理(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哈耶克.邓正来选编译.2001.哈耶克论文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利特尔顿(Littleton·A·C).林志军译.1989.会计基本理论结构.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李未.2000.李未院士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迈克·查特菲德.文硕等译.1989.会计思想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闵珊华,贺伯雄.1985.懂一点模糊数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东临.1994.关于逻辑的几个问题.哲学动态,增刊

王宪钧.1998.数理逻辑引论.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威廉·H·比弗.薛云奎译.1999.财务呈报———会计革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吴联生.1998.会计研究起点理论述评.会计研究,10

吴联生.2002.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经济研究,4

基础结构范文篇6

关键词:C/S结构;酒店;管理系统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改变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都在积极将新型的科学技术引进到自身的企业当中,酒店管理行业也自然不能例外,也应加强自身与新型信息技术的融合,对C/S结构基础下的酒店管理系统研究则十分必要。

二、C/S结构体系简介

所谓的C/S结构就是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简称,是一种计算机体系机构,在C/S结构体系当中,运用了硬件和软件两种资源方式,这种C/S结构能够更好地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对应用系统的转移和扩充都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硬件配置在C/S结构中,整个结构是通过局域网的连接或者采用网卡、网线等手段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一起的,其中一台配置较高、性能较好的计算机作为主服务器,其他的计算机作为客户机,并且还配有诸多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二)软件配置在C/S结构体系中,软件的配置也十分严格,在服务器中安装的软件是具有各类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具有服务性功能的软件,每个服务器根据其具有的性能的不同而安装不同种类的软件,使所安装的软件能够符合服务器功能的需要。

三、C/S结构体系的主要功能

软件是客人与客房中间的载体,能够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前台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客人基本信息和客房信息的查看和掌握,以实现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还可以利用C/S结构体系对值班的酒店员工进行排班和管理。还有部分主要功能如下所示。(一)系统管理功能酒店可以利用C/S结构体系设置酒店的房间、餐厅等原始的信息,对操作人员进行在口令方面的限制等进行设置。(二)客房预订功能对于需要提前预订客房的客人,酒店还可以利用C/S结构体系进行客房的预订登记,无论是散客预订还是团体的预订,预订的期限都没有过多的限制,完全按照客人的需求,为客人分到房间或者相应的房间数量。同时,对于有客人在预订过后因事情变动等原因提出改变住房日期或者取消住房等要求时,酒店也可以通过C/S结构体系中的修改预订和取消预订等功能来实现。(三)客人入住管理功能对于前来入住的客人,酒店方需要对客人的身份进行核实和登记,确保入住宾客的合法身份。通常进行入住的宾客有两种,即提前预约过的宾客和直接入住的宾客,入住的宾客类型一般为团体入住和散客入住两种。酒店方可以根据宾客入住形式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四)收银结算功能通过利用C/S结构体系也可以实现酒店的结算收银功能,对于入住时间结束的散客或者团体在离店时需要进行费用的结算,对宾客的结算提供外币兑换功能和转账等业务。(五)打印报表功能利用C/S结构体系打印报表是酒店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功能,对酒店中的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登记和来往宾客的信息都需要打印成各种各样的报表,其中还有酒店中的一些比较细碎、繁琐的各种费用报表等等。

四、C/S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

(一)C/S结构体系界面风格的设定对于C/S结构体系的界面风格设定方面,应力求简洁实用。由于前台需要接见各种各样的宾客并且需要进行宾客信息的登记和查询等,服务种类繁多且复杂。因此,对于C/S结构体系界面风格的设定应简约大方,赋有实用性,将宾客预订、入住登记等几个比较常用的功能放在比较明显的位置。此外,前台的界面风格要保证高度的统一性。(二)C/S结构体系中的查询操作C/S结构体系中的查询操作是酒店管理中用到的频率最多的一项功能。在C/S结构系统当中运用Modify函数编写出一种能够在任何窗口下运用的查询方式。在查询状态下,操作者无论输入哪一个查询的属性作为查询条件,都可以显示出与其相关的信息,并且也支持多种查询信息同时进行查询的操作,保证查询信息的精准性。(三)C/S结构体系报表以及打印在酒店管理当中,用到报表打印功能的地方特别多,而在C/S结构体系中主要是通过PowerBuilder中的Query功能来实现的,在此功能当中将所要建立的报表的各项信息选择出来并设置好相应的数据范围,就可以进行报表内容的填充了。在报表的打印方面,首先需要进行页面设置。在页面设置中选中所需打印报表的纸张大小和字体样式等,之后通过ActiveX来实现报表的打印。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新技术手段的需求都在不断的增加。软件设计的重点问题不是软甲的编码过程而是社会对软件的需求度高低,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只有与时代的潮流相符合,充分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使软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在酒店管理应用的C/S结构体系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使软件开发得到更大的进展。

作者:赵志强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翟广宇.基于C/S结构的酒店管理系统[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9-22.

基础结构范文篇7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服装结构基础;教学改革

一、“服装结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服装结构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基石的作用,其后续课有“服装结构基础”、“服装工艺设计”、“服装CAD综合实训”等。目前我校本课程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实践操作时间有限,结构方面以手工打版为主,没有时间进行成衣的制作,不能判断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后续“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因此“服装结构基础”课程亟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服装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服装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服装结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改革“服装结构基础”课程包含人体结构、服装测量和服装制图规则等内容,内容较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结合三维模拟试衣、服装CAD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受教学场所的限制,在介绍三维人体测量方法和设备时,学生不能直观地了解设备情况,也不能亲自体验测量方法;在结构制图过程中,由于受空间限制,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1:5的结构制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人体体型测量知识的讲解可以安排在三维人体测量实验室,让学生直接操作三维人体测量设备,同时通过人体数据对男女人体体型特征有直观的认识。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服装CAD制版软件的操作,因此可以将结构绘制的讲解及学生练习放在数字化实验室,同时加入服装三维试衣技术,利用不同规格的三维人体模型,将样版分部位进行虚拟缝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虚拟服装的三维静态效果,随时检查样版设计的合理性并对样版进行修正[1]。此外,“服装工艺基础”与“服装结构基础”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工艺课通常安排在结构课结束之后,影响课程内容的连贯性,造成教学脱节的现象,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根据教学内容模块在实验中心进行教学,如图1所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使专业知识的讲授具有连贯性,同时便于学生对服装结构与工艺知识的掌握及对服装生产流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制版和工艺制作能力。2.教学方法改革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人体测量模块对三维人体测量设备的操作及人体数据采集后的储存、导出,采用示范讲解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了解男女体型的差异及男女体型各个部位尺寸的范围,为后续女装成品规格尺寸设计作参考。服装结构基础采用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做到举一反三。服装CAD制版、三维试衣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演示互动、学生练习和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服装CAD软件的基础操作,利用三维虚拟模拟试衣直观感受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到结构设计原理再到结构图制作各个环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对工作流程的理解,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3.教学手段改革结构设计类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演示、服装CAD制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将静态、动态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快速、准确地展示出来,提高了上课效率。但是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积极,另外教师也不能掌握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效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成为各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慕课、微课、在线课程、教学APP等各种教学手段广泛运用于专业教学。借助学习通APP平台可以上传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视频等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并拓宽教材以外的结构设计知识;同时完成学生签到、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作业布置及提交等教学环节;还方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答。目前本课程是学校正在建设的课改课程,利用泛雅平台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可以随时上传教学材料,学生可随时学习。4.考核方式改革“服装结构基础”是一门主干专业课,平时作业和考试多以1:5结构制图进行评价,考核方式较单一,学生结构制图能力提升不明显。随着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考核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加入服装CAD软件考核,学生互评环节,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如表1所示。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本课程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同时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提升的空间。

三、结语

“服装结构基础”是服装专业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服装设计行业人才需求,借助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依托校级课改项目、服装制版大赛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基础结构范文篇8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注重基础结构建设。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保障结构、社会运行结构、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道德结构及其构建关键。

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在运动中达到并保持双赢或多赢的结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注重基础建设。本文试图从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角度探讨其构建的思路。

一、社会阶层结构:关键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从实质上看,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我国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历史经验表明,在“橄榄”型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因为社会中间阶层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经济地位比较优越、文化层次较高的日渐庞大的社会集团。他们比较重视现有稳定的生活,而且其行为方式比较理性,其心理倾向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再者,社会中间阶层是介于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缓冲力量,它有助于缓解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紧张和冲突。因此,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极大地减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磨擦和利益碰撞,使社会处于一种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所以“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

然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18%左右,社会结构只是一个“洋葱头”型,远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如果现在采取积极的方针政策,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达到40%左右,就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因为调查研究表明,在政治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护现有政策,是政治上的稳定力量;在经济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稳定的消费群体,扩大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上,中等收入者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资本,虽然老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有限,但新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越来越多。因此,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就能带动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断提高,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要继续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公正化,就必然要促使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其次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因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出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现象,尤其是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及各种服务上的人数增加,技术工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师、经济师、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猛增。再次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随着“三化”的发展,必然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者队伍。最后,还要走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创造公平教育机会。良好的教育是获得中高收入、理想职业和优雅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创造公平教育机会,既能长期有效地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给社会稳定以基础,又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给经济持续增长以保证,从而必然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

二、社会保障结构:关键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既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减震器,又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和社会安全的稳定器,因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部分构成。他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分工负责,又相互融洽、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实践并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员工和政府都不满意。而社会救助由于具有现收现付、程序公正、运作成本低、收效明显以及很容易为中国公众所接受等特点,因而应该确立社会救助在我国社会保障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社会救助,即当社会成员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社会生活困扰或无法伸张其权益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现金、物质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实践证明,社会救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社会救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困难人群的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认同和人文关怀;其次,社会救助有助于缩小社会成员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而公平和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再次,社会救助有利于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增进其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的认同,从而有利于社会进程中实现动态和谐;最后,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救济等。整体上讲,它在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没有真正做到“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二是其项目比较单一,主要是单一的生活救助;三是其救助理念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四是社会救助资金分担不够合理,过于强调地方责任。因此,必须积极推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整合应以面向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着眼于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在救助内容上做到普遍性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现金救助与服务救助相结合;在救助方式上做到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管理上做到部门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在救助主体上做到政府责任与社会互动相结合。

三、社会运行结构:关键是促进公平与正义

促进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重要基础。因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又是一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是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普遍增进的社会,因而必然是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从具体内容和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基二,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其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其四,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确立保证的规则,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才能真正提升发展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第二,确立机会平等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有利于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只有机会平等,才能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遵循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不断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确立社会调剂和互惠的规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良性互动。只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转移的体系,才能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只有建立起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机制,才能消除或缓解社会若干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互动。四、社会治理结构:关键是实现民主与法治

社会治理就是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及冲突的化解机制及方式。政府、企业、居民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能有效、快速地调配各类社会资源。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解决不了公平,单重视效率就可能制造很多社会的不和谐,引发冲突。但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好是要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及通过公正性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居民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又是市场的第一原生主体、第一推动力,也是企业劳动力的供给者和投资主体。居民既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又是政府服务的提供者和评判者。在一个社会中,政府、企业、居民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居民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关键是如何协调相互关系、化解其矛盾冲突。

现代社会发展经验说明,民主和法治是协调相互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民主协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协商,在考虑到不同利益要求下,求同存异,对主要问题达成共识,使矛盾得到相对的解决;民主政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为不同利益群体反映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满,提供了不同而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相应的民主机制也将约束政府依法公正负责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民主之所以能使社会在充满活力和生机中和谐向前发展,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它以制度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能够充分发挥民智、尊重民意、凝聚民心、展现民力,从而创造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同时,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有序社会。法治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是凭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的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更不是靠亲情。它要求把法律至上、树立崇高的法制权威作为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共同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无例外地受领法律的规束以及恩惠,其行为和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和范围。因此,法治是社会调整摆脱偶然性、任意性和特权,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与和谐状态的必然要求,以保障和促进政府、企业、居民和睦相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进步。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在于可以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矛盾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设计图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五、社会道德结构:关键是讲究诚信与友爱

基础结构范文篇9

医学论文(论著)的具体撰写,一般可分为题目、序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项。

题目: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而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主要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

摘要: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具体按四要素来书写中、英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结论中英文内容要一致。字数控制200字左右。关键词或主题词5条。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序言: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材料和方法: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选择好合适的即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及可信。

结果: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地加以挑选。对于一些阴性结果,不必一一列出。尽量组织严密,符合逻辑、进行对比观察。

讨论: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

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的原理和概念实验条件的优缺点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结构范文篇10

在市场化经济中畜牧业必须以规模化生产为主导,它决定了社会供给整体因素和稳定市场的主体作用,所以大规模畜牧业的生产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并没有市场导向上的错误,而是局部出现一些过剩,可以通过一些肉食品加工和政府宏观调控,有些区域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民的消费量,适度限制生产来解决。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同各个养殖协会来协调生产量,以适度降低生产规模和给予政策补贴来解决过剩问题,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都是同样道理,政府主要将各行业合作社联系到一起,起到一个行业或部门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规模化大生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宏观调控,可以起到既不伤害生产者的基本利益和过渡性成本投入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使市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常见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对市场调节较弱的地区是没有保障的。现实生产状况为:在农牧产品供给紧俏时,公司给农户一个基本价;在农、畜产品过剩时,公司向农户们转嫁经济困难和危机,契约的价值毫无作用,毫无束缚力,这种情况在车排子垦区的涉农行业大公司中也有出现。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对他们约束较小,起不到作用。所以建议管理部门与协会共同参与公司合同,才是一个相对有约束力的经济体系。而目前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一个只对一方负责,对另一方起不到约束作用的不平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对农户不负责任的行为。车排子垦区提倡规模畜牧业生产的前提下,有条件还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散户养殖的存在,这实际上可以解决一部分市场供给,市场余缺的问题。例如草食类牲畜现在生产不足,实际就是散户养殖减少所造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生产又没有形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所以加快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设和支持过渡期的散户生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在很大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风险性很大,这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产周期性长,决策、市场与灾害共同决定着市场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弊端,某些决策者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来解决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判定,多是缺乏科学根据和缺少相应的可靠的统计学资料的,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关系也缺少足够的定位和统计学方面比较全面性的资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市场价格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预测和判断缺少科学性和可靠的统计学依据,所以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就会出现错误,使养殖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些投机商人从中获利,原始饲料的价格也步步攀升。农畜产品的市场定价与决策首先要有来自各个区域的比较准确的人口、土地、农业品种、农副产品价格差的统计数据,包括各地区的人口、民族比例、土地面积、生产作物变化情况,各种作物的比例,农畜生产情况和生产能力,规模养殖能力和散户养殖情况等。根据资料来源来分析供求关系,这种预测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前提下提出的,在预测之后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和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商人联合抬价因素。在这里必须指出农畜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并不是有“期货”可以预测到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总量、生产与消费渠道、社会货币总量、金融政策、公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突发性事件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此外,农畜产品在市场上定价不是越高就越好,恰恰相反,农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要适当才能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才能满足市场供给和市民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才能有利于新疆兵团农场的建设。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