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3:40:29

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范文篇1

作为现代人,如果不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很容易被人轻视,因为不懂个人礼仪的人,别人会认为你没有修养,素质不高。学习个人礼仪,首先要记住个人礼仪五大基本要素:

第一,以个人为支点。

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

第二,以修养为基础。

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第三,以尊敬为原则。

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现代社会,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第四,以美好为目标。

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第五,以长远为方针。

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公务员之家:

基本要素范文篇2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这里,应该说的学习经验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的学习经验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它们甚至可能把不正确的认识附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全党干部学习开列学习书目,在历史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二是注重基本原理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皆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本著作中,最好是经他们亲自审定出版的基本著作,因为这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专家们应尽力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他们的基本著作上,并在实践上狠下功夫。还反复强调,对基本著作基本理论,不能看一遍就完事,而应反复学,反复思考,常学常新。在晚年开列的“三十本书”的目录意义深远,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遗嘱”的意义。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带着革命实践中的问题读马列的书,为了解决革命中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亲和”,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一生最讨厌“教条主义”,看不起那些“言必称希腊”者,认为教条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路;只有沿着这条正路前进,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四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性理解,在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一贯主张:学习马列的书,不是仅仅记住他们的一些词句,而是要善于“联系起来思考”,从“系统”性上把握其精神实质,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特别强调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所谓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立场;所谓观点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基本观点;所谓方法就是把基本理论化作方法论原则,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五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常讲的两句话:一是“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二是后人必须写出新的理论著作,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听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讲,说过这样的话: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克思一样,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马克思”,不是说在人品和学识上都强于马克思,而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解决马克思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这就是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大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就是这种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那么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如果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了解,就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样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所说:“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说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根据要在中国的国情中去寻求。什么是中国国情?国情是一个广大而复杂的范畴,但主要是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性质问题。所谓社会性质主要是指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的内在联系和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以现实的中国社会性质为出发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就是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建立的社会历史根据,就是旧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之所以从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谈起,一直说到现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是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邓小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足点的,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或者说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动规律的理论反映和实践表现。对国情的把握离不开对世情的认识,即对世界发展时代条件的科学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五四”运动后,即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特征和发展主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时代条件。把国情和世情联系起来分析,是从本质上把握国情、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有两条: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从规律性上把握其本质特征,这在前面已讲过了,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就是现在要着重说的。在青年时代就倡导读“无字之书”,践行对中国社会的体察和了解。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又针对“本本主义”倡导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并深入群众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革命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有的同志说,调查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是很有见地的。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体化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可忘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要素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决不可割断它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标志,那么在这个文化形态中,就内在地包涵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渊源。我们说“老祖宗不能丢”,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能丢;二是说孔子、老子、墨子不能丢。丢掉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但就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核心的东西还是儒家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做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是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但到了近代它落伍了,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它还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分析,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人民性的精华,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主心骨”作用,取决于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取决于它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取决于它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取决于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的基本认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不可能没有糟粕的一面,而它作为中华民族长期的思想结晶,也必然具有普遍性价值,可以古为今用;(3)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发现它的现代价值,使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发挥学术民主,实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在互相碰撞和吸取中,才能形成新的先进的文化形态。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创立,都必然打上创建者的印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开拓者,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成竹在胸。正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新的文化形态中,不仅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辟的话语,形成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批判地吸取了其内容中的精华,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在晚年精心批阅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二十四史》,标志性地展示了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思想的任何一个重大命题,无不体现着它的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这个优良传统必须代代相传。

基本要素范文篇3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对象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构建,首先要从评价目的的改革开始。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所谓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政治、文化及体质等差异而造成不平等。二是教育机会的分配要因先天因素的差异而实行有所区别的因材施教。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少数“超常”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是全社会审美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要参与,而且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是评价主体。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受教育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单一地变成了评价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依附教师、教师依附学校、学校依附政府部门的评价关系,致使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线和单一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要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也是改革传统美术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三、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其评价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是封闭的和狭窄的。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著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科目及其课时比例的统配,已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于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不作全国绝对一致的硬性规定,把硬性规定改革为弹性的约定,这样便给地方或学校及教师相当的独立编制地方或学校课程的职权。地方、学校、教师或年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弹性时间,突破固定不变的课时观念,加强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编制及实施要突破“三中心”,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课时评价观。

四、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

美术课程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既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技能水平,防止学生两极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都能协调发展。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应做到既关注“结果、产出”,又关注“过程、效率”。“产出”,即关注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数量和水平;“结果”即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效率”,即为培养这些学生而付出的人、财、物资的数量;“过程”即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影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教材、学生原有水平、师资投入数量、教学技术手段、国家投资拨款、教学资料与设备等因素。但是,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产出”,忽视了“过程、效率”。由于现代学校美术课程新标准突破固有科目框框,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学科,教学过程需要多种资源,教师需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因此更需要由传统的只关注“产出评价”转变为关注“投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美术教学水平,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达到美术教育教学要求。

五、从集中的课程评价机制转向课程与教学的“三级”评价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体制的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机制相应改变,而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变要以课程体制的变革为前提。公务员之家

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编写相应教材,并组织力量督导各级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计划并进行评价测验,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自然环境与学校环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测验,并开发和选用或编制学校校级课程教材。对于评价的总结果,学校要负责及时地转达给学生、家长及上级有关部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地反馈给有关方面,为了解学生,改革美术教学,调整课程政策,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和解决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应该转向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考虑:依据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来确定评价标准?某种教学活动或者产生的教学过程或结果不能具备积极的价值,即使局部来看是优秀的,或者与我们的某些传统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不能肯定的。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大致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的: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业已“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判断其质量好坏;二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则主要考察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符合的程度,这时的评价标准就是预定的教学目标,其相关的价值取向问题则在评价活动的考虑以外。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

[2]郑林.历史教育评价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U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基本要素范文篇4

确立共同愿景,明确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所谓共同愿景,是指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充分了解党员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努力方向。共同愿景包括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确立共同愿景,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对党员加强自身学习和参与集体学习有很强的引导、激励作用。

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组织的行动,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成员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讨论,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学习可以克服个人单独学习的一些局限性,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加强团队学习,有利于实现党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民主的学习风气。

推动自我超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个人按照组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基本要素范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这里,应该说的学习经验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

的学习经验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它们甚至可能把不正确的认识附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全党干部学习开列学习书目,在历史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

二是注重基本原理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皆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本著作中,最好是经他们亲自审定出版的基本著作,因为这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专家们应尽力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他们的基本著作上,并在实践上狠下功夫。还反复强调,对基本著作基本理论,不能看一遍就完事,而应反复学,反复思考,常学常新。在晚年开列的“三十本书”的目录意义深远,在一定意义上说,具有“遗嘱”的意义。

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带着革命实践中的问题读马列的书,为了解决革命中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亲和”,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一生最讨厌“教条主义”,看不起那些“言必称希腊”者,认为教条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路;只有沿着这条正路前进,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四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性理解,在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一贯主张:学习马列的书,不是仅仅记住他们的一些词句,而是要善于“联系起来思考”,从“系统”性上把握其精神实质,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特别强调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所谓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立场;所谓观点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基本观点;所谓方法就是把基本理论化作方法论原则,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五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常讲的两句话:一是“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二是后人必须写出新的理论著作,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听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讲,说过这样的话: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克思一样,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马克思”,不是说在人品和学识上都强于马克思,而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解决马克思没有解决过的问题。这就是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大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就是这种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

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那么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如果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了解,就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样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所说:“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说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根据要在中国的国情中去寻求。

什么是中国国情?国情是一个广大而复杂的范畴,但主要是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性质问题。所谓社会性质主要是指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的内在联系和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以现实的中国社会性质为出发点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就是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建立的社会历史根据,就是旧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之所以从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谈起,一直说到现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是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战略策略。邓小平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足点的,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或者说他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动规律的理论反映和实践表现。

对国情的把握离不开对世情的认识,即对世界发展时代条件的科学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五四”运动后,即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特征和发展主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时代条件。把国情和世情联系起来分析,是从本质上把握国情、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有两条: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从规律性上把握其本质特征,这在前面已讲过了,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就是现在要着重说的。在青年时代就倡导读“无字之书”,践行对中国社会的体察和了解。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又针对“本本主义”倡导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并深入群众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革命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有的同志说,调查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是很有见地的。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体化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可忘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

三、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要素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决不可割断它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标志,那么在这个文化形态中,就内在地包涵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渊源。我们说“老祖宗不能丢”,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能丢;二是说孔子、老子、墨子不能丢。丢掉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但就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核心的东西还是儒家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做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是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但到了近代它落伍了,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它还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分析,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人民性的精华,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基本要素范文篇6

【摘要题】民主与法制

【英文摘要】Theprincipal-agentproblemexistsobjectivelyintherepresentativedemocracyjustasintheeconomicactivities.Agentresortstotheopportunismbehaviorseekingselfbenefitsbecauseofincompatibleincentive,asymmetricinformation,inconsistencyofpowerandaccountability,itoccurssuchproblemsasthepoweralienation,corruption,inefficiency,internalcontrolandsoon,whichinfringingupontheprincipal''''sbenefits.Therefore,it''''semphasizedthatcarryonagoodconstitutionarrangement,instituteaperfectmechanismofincentive,constraintandcommunication,properlycombinerepresentativedemocracywithdirectdemocracyaretheeffectivelyreformingmeasures.

【关键词】委托—关系/直接民主/代议民主/政治改革/principal-agenttheory/directdemocracy/representativedemocracy/politicalreform

【正文】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99(2002)06-0728-06

委托—关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存在着。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所有者不能亲自经营企业,而是将企业委托给他人代为控制和经营,委托—关系就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委托—模型描述了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关系,委托人(股东和作为其代表的董事会)购买的是人(经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但由于人具体管理着企业,掌握着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条件凭借这个优势来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由此造成委托人的损失。因此,委托—关系的理想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差距,此即所谓的“成本”。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委托人就必须对经营者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激励,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产生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监控,来监督和制约人,尽量降低因经营者行为扭曲而给企业造成的浪费性支出和效率损失。这就是委托—关系的本质。这种关系在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特别是与政治活动中的代议民主制有许多相通之处。

一、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

民主政治模式包括三个基本要素:通过普选确定执政者;一个拥有重大权力的议会;独立的法官对权力系统的监督[1](第7页)。而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确立,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实践的必要前提。

从斯宾诺莎开始,经过洛克到卢梭全面地确立了主权在民的理论,这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根据卢梭的设想,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人民便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尽管卢梭关于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有一定局限性,但他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主权在民思想的确立,彻底推翻了君权神授、主权在君的专制传统,使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可能。但是,在政治实践中,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全体人民——不可能全部亲自地参与管理国家具体事务,而是将这种管理和统治的权力交给一个特殊的机构——政府,这样就出现了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委托—关系。

与经济领域中的股份制公司类似,对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也可以从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两方面进行分析。民主政治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代议)民主两种。在直接民主制中,全体人民直接决定与管理国家事务,故不存在委托—关系。在代议民主制中,人民直接通过政治选举和全民公决等形式决定国家大事,不存在国家所有权上的委托—关系;而在对国家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则是由人民委托经选举产生的议会和其他政府机关负责,形成国家管理权上的委托—关系,此时人民是所有者,政府是人。

对于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需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1.关于委托人和人。委托人是所有者,根据利益分析,应当拥有剩余索取权。在国家这个政治组织中,人民拥有国家主权,即取得了国家的所有权,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人受人民的委托,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目的是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人民(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所以,在现代政治实践中已经形成共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作为委托人把国家管理的具体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代表人民对国家进行治理,成为人民的人,政府官员就是人民的公仆。

2.关于委托—关系中的权力。政府官员是接受人民委托的公仆,并不享有特权,他们行使职权的过程只不过是在履行向人民承担的义务。根据卢梭的看法,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因为主权体现人民的意志,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因而人民委托给政府的只是一种管理权。正是在这个层次上,可以说民主政治中委托—关系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公共利益,实现民主。

3.关于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反映了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它不同于中世纪关于国王是人民的代表或者受委托者的虚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尽管它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被广为采用,也与民主的根本原则不相抵触,但由于其中委托—关系的存在,因而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从人类政治的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大民主是“直接”的民主,倾向于让所有的公民都参与政务的决定与管理,是不存在委托—关系的。但随着疆域与人口的增加,直接民主在技术上遇到了无法逾越的瓶颈限制。因此,代议制理论在17世纪开始发展起来。在代议制政体中,作为国家主人的全体人民具体化为一个个选民,他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投票,决定重大事项,产生政府官员,并由政府官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这样,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代议民主制是现实中最常用的政治制度,但从理想的状态而言,直接民主制无疑是实现民主的最佳形式。代议民主制尽管也是一种民主制度,却是对民主妥协的结果。这样,一方面,理想的民主形式是直接民主制,而代议民主不管是代表全体还是多数,都不是理想状态的民主形式;另一方面,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直接民主制却很难实行,实践中盛行的绝大多数都是以委托—关系为基础的代议民主。而且,从人类政治实践来看,从直接民主制向代议民主制的过渡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一般来说,直接民主制是指公民亲自参与国家立法、决定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直接民主制之所以被推崇、被认为是真正的民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一个公民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而不是交由别人代劳;公民通过亲自参与来影响和决定国家活动,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行动上,他都是自由的。卢梭就坚决反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制,他认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2](第125页)。公民通过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保护了个人利益,保证政府为公民服务,使每个人在政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斯宾诺莎也认为:“天意赋于每个人以自由”,“任何人不应别人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他是他自己的自由权的监护人”[3](第16页),每个人应当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3](第271页)。个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有自己的利益,而个人永远是自身利益的惟一判断者,他人不可能代替其进行价值判断。

然而,受现实条件的制约,直接民主制往往不能实行,取而代之的是代议民主制。乔•萨托利也指出:“以个人参与为基础的民主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可能的;而相应的是,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那么代议制民主就是唯一可能的形式”[4](第318页)。直接民主制的现实障碍有如下几点:

1.外部条件的制约。有学者指出:“由于近、现代国家一般领土较大,人口较多,采用直接民主制困难重重”[5](第17页)。无疑,交通、通讯、社会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是极为关键的。在当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克服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适合直接民主制的可能的环境条件。

2.公民素质的制约。公民素质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它与文化、意识、宗教以及社会生产力都息息相关。惟有公民素质达到了相当高度,从公民个人出发,有了表达意志的愿望与能力,有了相对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才有可能实施直接民主制,而现实中缺乏的正是良好的公民素质。

3.泛政治化效应的制约。既然由人民自己行使权力,那么人民就必须经常性地参与政治活动。在直接民主观念中存在一种“你若不主动行使权力,别人便代你而行,因而变成骑在你头上指挥;或者别人有统治你的自由,你就没有不被统治的自由”的想法,于是政治生活笼罩一切,人民必须高度参与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这个弱点导致直接民主制有其难以被人接受的一面,当人民知识水平较低时更是如此。

4.操作制度上的缺乏。尽管空想家、革命家做了种种努力,但是仍然不能说人们对直接民主制有了一致的、明确的设想。大多数对于“真正”的民主的假想都近似于乌托邦,即使是极力反对代议制的卢梭,也不得不承认:“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2](第88页)。缺乏实施蓝图的直接民主制,尚没有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所以,在现实中,代议民主制就成了必然选择。正如罗伯特•达尔指出:“没有代议制度,民众有效参与大规模的政府是不可能的。即使代议思想的根源是不民主的,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到奇怪,为什么在十八世纪后半叶,当民治政府的拥护者认识到代议可以同整个国家大规模民主过程相联结起来时,他们把这个惊人的新结合看成是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创造之一”[6](第9页)。列宁也说:“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废除代议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议机构由清谈馆变为工作机构”[7](第210页)。代议民主制通过内在的委托—机制,相对集中民意,缩小公民直接参与的幅度,增加了操作上的可行性,从而被广泛地采用,成为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民主形式。

二、委托—关系与代议民主制的缺陷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政治生活中采用代议民主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是一种免不了的缺憾。因为,委托—关系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在代议民主的政治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弊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民主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不足之处便日趋明显。

1.权力的变异。民主政治中委托—关系的客体是权力,具体就是指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权。由于这种权力是由政府官员代表所有者(人民)行使,因而具有独占性和权威性。它不同于企业内的权力,没有与之相平行、共同存在、本质相同的另一种权力。政治权力的运用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必须加以严格限制。而委托—关系却常常使权力的运用出现偏差,台湾学者顾不先将其概括为:一是“主权在民的变质”。在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一个选举权,人民选举出代议士之后,一切由代议士代表人民管理政府。这样就形成人民徒有国家主人之名,无国家主人之实”,而“代议士变成了国家的主人”[8](第398-399页)。二是“议会权力过大”。既然“国家的主权实际上已由人民移到议会手中,或者说政治的重心从人民移到议会”,“自然就形成议会第一,议会至上,议会权力过大,造成议会的专横”[8](第400页)。三是“政府力量的不足”。“议会权力的过大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政府力量的不足”[8](第404页)。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一旦丧失了权力——尽管卢梭认为人民享有革命权以防止政府篡权——便会造成恶性循环,即人民权力越少,失去的也就越多。

2.腐败的滋生与效率的低下。当人拥有了权力但其报酬却与付出不相符的时候,他便可能利用权力来损害公共利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增加了成本。民主政治中之所以产生腐败,委托人与人之间激励不相容是主要的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则提供了可能。由于公共利益是一个庞大的整体,难以量化,人们难以将政府官员个人的努力与之相联系,因而难以满足官员个人的期望值,这就诱发了人利用权力谋私利的动机。而人相对于人民整体来讲,往往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丰富的政府管理知识和经验,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而这种信息资源是其他人所缺乏的,于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政府官员腐败屡禁不绝。也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不足,转而追求自身利益,造成公共管理的效率低下,现实中表现为办事拖拉、推诿责任、追求享受、贪污腐败等。

3.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其实就是人通过其信息优势和权力侵犯委托人的利益。民主政治中委托—关系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广泛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不仅仅容易招致腐败,还会带来一些另外的后果。首先是阶级立法的危险,“就是意图实现(不管是否真正实现)统治阶级的眼前利益,永远损害全体的那种统治的危险”[9](第98页)。密尔也认为,即使是民主制也不能避免“阶级立法”的危险,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人性中坏的部分,对于眼前私人利益的欲望就会在心中很快燃烧起来。“这就是建立在普遍经验之上的、人们被权力所败坏的普遍规律”[9](第96页)。从这里可以得到肯定的是,无论从人性的自利性出发,还是从阶级的自利性出发,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少数人损害整体利益的可能。其次是体制臃肿,冗员庞大。远远多于实际需要的政府官员队伍是各人培植亲信、排斥异己的结果,在最大的个人报酬表现为政治升迁的前提下,这样做就显得很有用。然而造成的客观后果是,财政吃紧、效率落后、职责不清、办事紊乱,间接地扩大了公共利益的损失。所以,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要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4.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公民的政治参与率是衡量政治民主化的客观标准之一,高度的政治参与是高度民主的前提之一。从理论上讲,随着国家民主主体的普遍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内容的真实性的发展,政治破天荒地“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10](第823页),而“成为人民的事”[11](第407页)。然而,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却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政治参与。作为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委托人,其参与积极性是与利益相关的。但是,由于对于人的监督只有通过“一人一票”和某种以代表制度为基础的个人行为的加总程序才能实现,是一种典型的“公共选择”,于是,当委托人的基数很大或者的层次较多时,对人的监督相对比较困难,监督成本较高,就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人们会产生一种心理,即个人利益只是集体中微小的一部分,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出现政治冷漠。另外,信息不对称,政治透明度不高,也影响了政治参与。“政治参与要求接受一般的和特殊的信息,那些获得这些信息的人,即在效应和心理上更多介入的人,就更有可能参与政治。反之,那些没有得到这些信息的人,则无动于衷,缺乏心理上的介入。因此,也就很少有可能参与政治生活”[12](第293页)。此外,也不排除人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阻碍公民的政治参与,设置虚假信息,制造人为障碍,这种现象在公民文化程度不高的时期出现较多。

代议民主制虽然克服了简单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又发扬了民主制的一般原则,但其中委托—关系的存在,使之不可避免地产生上述缺陷,这就需要研究改革和完善的措施。

三、改革代议民主制的思路

改革代议民主制,首先应当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密尔认为,检验政府好坏的标准应当是“社会利益的总和”[9](第17-18页)。因为政府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手段,手段的适当性必须依赖于它的合目的性。政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利益。好的政府要促进人们的智慧和美德,有效地将人们组织起来,管好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利益。本着这一原则,基于民主政治中的委托—关系,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代议民主制做一些补充和完善:

1.合理划分权力,进行良好的宪政安排。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权力都应当被、都可以被。作为权力行使后果承担者的委托人,应该合理地把某些权力委托给人行使,而相应地保留另一部分权力。必须明确委托人对人的控制权,包括选举和罢免权等。人民应保留对政府的最终决定权,当政府的行为偏离了公共目标、损害了公共利益时,人民有权通过合法的形式来选择新的人。从理论上讲,委托人保留的是对人的选择与决定权,因为政治生活不能像经济活动那样随时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引起人员的更迭,人民必须直接保留对政府官员的控制权,譬如选举权、罢免权、全民公决等;而政府则主要是掌握对国家事务的具体决策和管理的权力。惟有进行合理的分工,才不至于使人民在制度上陷于被动局面,造成权力的变异。

2.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监控机制。当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时,其行为就会萎缩,进而影响整体的利益和效率,因此必须对人进行有效的激励。给人以高薪是极富诱惑力的,这直接满足了其利益最大化的期望。然而高薪不应是固定的,要随人的业绩而变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是给人以部分剩余索取权,使其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促进了股东总体利益,也可以相对地减少人为了自利而不惜损害公利的扭曲行为。政府部门的高薪养廉便是出于这一考虑,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这也是一条必然的道路。虽然在中国目前还无法实行高薪养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法制的逐步完善,高薪制将是提高政府效率、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对于政府官员仅仅给予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西方政治学者也认为,政府作为全体公民的惟一人,既可以办好事,也可以办坏事,必须对政府加以监控。马克斯•韦伯认为,科层制中存在着滥用权力、违法、低效等通病。官员们具有一种人类本能的倾向,试图增大自己的权力,并扩充自己的权利。对此,韦伯提出的救治措施有:其一,在行政职能部门内部实行合议制,扩大决策参与范围;其二,改变行政首长的非专业现象,因为只要非专业的官员依赖专业人员的帮助,那么真正的决定总是由后者做出的;其三,实行直接民主制,保证政府官员直接受到议会的监督。在对人的外部监控方面,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要建立一个发达的竞争性的人市场,随时对人进行评定和更换,使其保持潜在的动力。如果一名人政绩很差,在人市场的价值就会贬低,再一次被选中的机会就很少。这样一个市场的存在,自发地约束了人,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的法律是极好的强制力量,法律所具有的规范功能可以防止人的违法行为。总之,完善的激励和监控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地消除委托—关系引起的不良后果,减少代议制的负面影响。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沟通机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代议民主制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间接民主,良好的沟通是发扬民主的必要条件。代议是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代议”,如果在人民与其人(政府官员)之间有了阻隔,则难保“代议”的有效性。由于人拥有“私人信息”,容易采用欺骗手段,促进人民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假如到了信息对称的地步,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人民可以掌握充分的信息,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也就变得极为容易。为此,促进信息的交流,减少委托者与人之间的信息差距,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正如阿尔蒙德指出:“若民主政治有什么意义,它意味着政府精英必须以某种方式对公民的愿望和要求作出应答”[13](第556页)。

4.探索将代议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相结合的可行方法。直接民主制在现实政治中的某些运用,并不能完全取代代议民主制,而是为了克服其弊端,共同促进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具备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这使直接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实行成为可能。“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和新媒介的发展,使本来基于技术性理由而形成的代议制有可能因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而失去其代议的作用。毋庸置疑,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将其列入即将实现的大纲之中。过去只有通过中介才能表达的国民意志,现在可以在瞬间得以传递。”[14](第171页)虽然科技的发展难以一下就使代议制被取代,但在小范围内的确具备了实现直接民主制的可能性。在瑞士的某些州一直是实行直接民主制,事实上并没有迹象表明它与环境是相互排斥的。[15](第204页)政治生活中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与科技的发达,直接民主制的比重会相应增加。当然,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代议民主制,都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人为地强行发展直接民主制,而要符合社会现实,真正地促进民主,真正地增进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法]杜维尔热.人民代议制理论[J].国外政治学,1998,(2).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5]潘华仿.当代世界政治思潮[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7][俄]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顾不先.民权主义民主政治[M].台北:三民书局,1993.

[9][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1][俄]列宁.列宁文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基本要素范文篇7

论文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学法指导与教法的更新,反对灌输式教学,倡导注重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着力在具体语境中对学生进行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功能。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内容部分列出了30个日常交际用语项目,并例举了一些该项目的基本句型和语段。九义初中英语课本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既考虑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也考虑语言的功能和意念,在模拟真实交际的活动过程中解决语言结构形式的学习,强调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达到使言语技能得以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堂交际教学与语言结构教学的适度性,以避免“哑巴英语”和“文盲英语”的产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轻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交际英语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展开。

一、自主性(Independence)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难有成效。杜威主张“学生中心”强调学生活动体验对知识的获得,并且课堂活动状况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主程度。在教学设计中,应把学生主体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阶段。从字母教学起,到加强音标、读音规则教学,教会学生拼读记忆单词、音形对应,归纳词汇、总结句型等,都要强调学生主体角色的参与性,在课堂的表现形式上,也应努力渗透这一要素。例如在初一下期就坚持值日生报告(dutyreport)。在英语课前三分钟左右,报告内容有日期、天气、出勤、当天的课程科目,以及近一周内所学的内容。报告的实施是让值日生事先准备好材料,用对话、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教师再根据表演者的语言、语调及表演的内容当场评分,并作平时成绩记载。这就加大了值日生报告的量和质,从调动学生的自主活动人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口语交际能力。

交际英语教学的实践,要启迪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侧重训练交际项目的主要句型和词汇(mainideasandkeywords)作为重点教学信息出现在课堂上。例如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让学生根据该项目的交际套路,通过教师揭示自编对话或短文,并关上书,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pairwork),然后再请几组学生起来表演,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比让学生照书念对话,背对话更能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初二Unit9Findtherightplace!学生自主意识通过下列交际套路来实现:

然后用一张市区图(标有街道、商店等),关上书,再用以上的交际套路,让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练习(pairwork):

①Findthenearplace.②Findthefarplace.

再过渡到小组活动(teamwork)或者全班练习(classwork).

二、情境性《Circumstances)

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认为,通过图、物、情境与语言概念的应答性确认(即图式阶段),是认识发生的最初过程,它不能被代替,更不能被超越,并图式过程又对同化、顺应、平衡的稳定性起着基础作用。英语学习也应遵从这一规律,而传统的读写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在交际英语教学中,图式过程的通常方法就是情境性。如在教词、句时,就应充分利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并在较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演练所学的词汇、句型、语法。而很多教学障碍的出现(如语词遗忘、句型演练生硬、阅读理解的错误等)都与情境教学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如在初二Unit20的教学中,先用简笔画给出meat,vegetables,fruitandotherfood,采用音、形对应教学,让学生拼读记忆这些单词后,设置在餐馆,家里就餐的情境,再过渡到下列交际会话。

情境诱导认知,让学生就所给交际对话进行5分钟左右的两人练习,再请4-6组同学起来表演他们的对话。这就使学生们对能离开书本,在较真实的情景中,怀着浓厚的兴趣,充分演练他们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并得以牢固的掌握,灵活地运用。这样,充分发掘情境性教学功能,促进交际英语的顺利实施。

三、问题探索(Questionexploration)

“问题、困难、矛盾是诱导探索的第一动力”。在英语交际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先提出二、三个问题,再让学生关上书,带着问题听录音或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再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这样可了解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听力或快速阅读能力,也可利用图片、幻灯,就课文内容提问。在课文中教词汇、句型、精讲精练,不要逐句翻译,而是通过问答来了解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程度。就课文内容提问一般有:A、就课文逐句提出问题;B、就几句话或一段话提出概括性问题;C、就课文里的生词、知识点提出问题。D、对课文里的句子一连提出几个问题,我们应根据文章实际灵活运用问题教学。要点在于一问一答,要多重复而又富有变化,既便于记忆,又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兴趣,这比逐句翻译,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复述和梗概《Retellingandsummary)

基本要素范文篇8

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哪里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学懂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为此我们重新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学习经验。应该说,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各有特点的,都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但他们学习的基本经验是同一的,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里,应该说同志的学习经验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同志的学习经验,基本的说有如下几点:一是注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创造的,只有读原著才能取得“真经”。二、三手的著作不是不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根据。

二是注重基本著作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皆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本著作中,最好是读经他们亲自审定出版的基本著作,因为这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专家们应尽力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他们的基本著作上,并在实践上狠下功夫。

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带着革命实践中的问题读马列的书,为着解决革命中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亲知”,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同志一生最讨厌“教条主义”,看不起那些“言必称希腊”者,认为教条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路;只有沿着这条正路前进,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四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性理解,在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同志一贯主张:学习马列的书,不是仅仅记住他们的一些词句,而是要善于“联系起来思考”,从“系统”性上把握其精神实质,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同志特别强调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所谓立场就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所谓观点就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的基本观点;所谓方法就是把基本理论化作方法论原则,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五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志常说要讲两句话:一是“老祖宗”不能丢,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二是后来人必须写出新的理论著作,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听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讲,同志说过这样的话: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克思一样,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马克思”,不是说在人品和学识上都强于马克思,而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解决马克思没有遇到过和解决过的问题。这就是同志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大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就是这种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二个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那么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如果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了解,就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那么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样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国情?国情是一个内涵深广的范畴,但主要是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政治结构以及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性质问题。所谓社会性质主要是指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是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向的内在联系和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就是把现实的中国的社会性质作为出发点的问题。

对国情的把握离不开对世情的认识,即对世界发展时代条件的科学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五四”运动后,即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民主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国际环境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特征和发展主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时代条件。把国情和世情联系起来分析,是从本质上把握国情、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认识中国国情的根本方法有两条: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从规律性上把握其本质特征。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的同志说,调查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搭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是很有见地的。

第三个要素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绵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决不可割断它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标志,那么在这个文化形态中,就内在地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渊源。我们说“老祖宗不能丢”,应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能丢;二是说孔子、老子、墨子不能丢。丢掉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但就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核心的东西还是儒家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的。但到了近代它落伍了,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它还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破了这种局面。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分析,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人民性的精华,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基本要素范文篇9

摘要: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已经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企业项目管理,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改造。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七个基本要素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一、前言作为企业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改善了对各种人力和资源利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方法,对管理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市场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组织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客观上要求经济组织对资源进行最大效用的利用,本论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在成本、时间、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同时以目标导向的价值观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方法符合这种要求,因此,在传统的项目行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广泛应用项目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此时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用相同的原理来管理大量持续发生的企业活动,即如何进行企业项目管理(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EPM),也就是“按项目管理(managementbyproject)”。传统的项目管理中对项目范围定义过于狭窄的缺陷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改善,所谓企业项目管理,就是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角度对企业中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项目管理,其主导思想是把任务当作项目来进行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企业项目管理是伴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如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以长期性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其早期的概念是基于项目型公司而提出来的,是指“管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managingprojectsonanenterprisewidebase),即着眼于企业层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诸多项目实施管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项目型公司,传统的生产作业型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非企业型组织中也已广泛地实施着企业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的概念进而有了较大发展,逐渐成为一种长期性组织(不局限于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代名词。

二、实施企业项目管理七要素要实施企业项目管理,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符合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的要求:

(一)建立企业资源库在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一般来说,可以将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类型,企业项目管理需要各部门多种技能之间相互的配合,因此对于企业项目管理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人力资源,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考核系统,对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建立档案并进行评价,这个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在国内企业中率先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的长天企业集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们采用了自创的技能指数法,将把需要度量的知识实体分为固定知识(项目成果)和流动知识(参与人员),再把知识实体的价值体现划分成不同的度量平面,根据所有知识实体在不同度量平面上的知识度量值,形成不同的知识平面指数和公司知识指数,通过这种对公司知识积累状况的研究,企业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缺乏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立即进行人才的选聘、培养以建立知识结构全面的项目团队。企业其他的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构成企业项目管理的约束条件,因此对企业的其他资源也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并进行考核,企业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实施基础。

(二)标准化的企业工作程序大多数组织,无论管理正规与否,都会有一些工作程序存在。这些程序主要应用于整个企业的业务或产品,例如,人员雇佣程序、采购程序、报销支出程序以及其他支持企业运作的程序,如果企业起初并不是实行企业项目本论管理,在向企业项目管理转型的过程中就必须对这些程序进行标准化,最终形成三方面的标准工作程序:11项目选择程序。在项目启动的初期,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最大效用利用资源的论证过程,其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2)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3)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4)是否能够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项目的选择程序包括了项目的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等阶段,是确保项目成功的第一步。21项目工作程序。在确定项目之后,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项目并对其考核。包括采用项目管理的常用技术例如甘特图、净值分析等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把项目管理分为9个大类,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在各个方面按照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来进行管理构成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31项目资源配置程序。项目资源配置程序要求对企业的各个项目进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评估,根据投资回报、成本节约等指标来安排项目资源的分配,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企业必然同时进行多个项目,可以采用ABC法、价值分析方法等工具来评价这些项目,并根据其重要程度相应分配资源。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能评价资源在其项目中的利用效率的系统。企业可以根据标杆学习法(benchmarking)建立明确定义的、高效的标准工作程序,这样在各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对工作方法进行口径上的统一,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冲突。

(三)团队型的企业文化特质企业项目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从等级森严的职能组织形式改造成为等级界限模糊的矩阵式组织,或者不形成矩阵结构,而将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这样都会影响到企业原有结构的既得利益者的不满,这种不满非常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士气,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推行企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企业原有的层级文化向新的团队文化的转变。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11在推行企业项目管理之前向全体员工进行充分有效的宣传;21妥善处理原有领导职位的转岗问题,尽量减少职位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波动;31对全体员工进行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41更新人员考核办法以强调集体合作,以项目目标的实现作为考核的指标,鼓励团队合作;51在企业中推行平等合作的工作观念,消除过分严格的企业等级观念。

(四)有效合理的授权体系项目管理的运作是通过公司高层管理者对项本论

目经理的授权进行的,由于项目通常牵涉到项目委托人、业主、项目监理等多方面的利益,而项目经理只能调动本组织内部的资源,因此,项目经理所负担的责任要大于他所拥有的权力。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运作中,对项目经理授权的“度”非常难以把握,一方面项目经理要有足够的权限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完成项目;另一方面对项目经理过多的授权又会影响到其他组织的利益,高层管理者也会由此失去对项目的严格监管和控制。因此,建立一个有效而合理的授权体系就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首先要决定应该对项目经理授予什么样的权力,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具有决定项目团队的人事权,一定额度下的资金调用权和物资调用权,紧急事件处理权。而以下的权力是不应该授予项目经理的:合同文件签署权,项目标价谈判权,超过项目总价一定比例(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资金调用权和物资调用权。总的来说,授权的原则是:项目经理的权力应该仅限于完成项目交付成果本身,牵涉到各方重大利益的决策制定权力都不应该授予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负的责任则包括:在预算费用内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带动团队合作与建设,处理团队内部的各种争端,指导督促团队队员的工作,与项目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密切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等。建立有效的授本论权体系对于顺利实施企业项目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者应该在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详细研究基础上,根据授权的原则制定授权的标准。

(五)以矩阵式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就专业的项目型公司而言,最通常的组织结构是项目式组织结构,即公司按照项目来设置不同的部门,项目经理是项目唯一的领导者,为项目的目标负责,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目标明确、利于项目控制和全面型人才的成长,但同时也会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资源闲置、不利于企业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稳定等缺点。项目式组织结构适合于建筑、研发、军事工业等项目专业化比较强的行业。对于进行企业项目管理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项目式组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资源的浪费和团队的不稳定性,因此更多的是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在组建团队时,项目经理从各个职能部门抽调项目成员,项目团队受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双重领导,职能经理注重对项目效率的评估,而项目经理则注重对项目效果的最终获得。矩阵式组织结构最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管理组织柔性的特点,项目在结束后成员回到各自所在的职能部门,在项目进展中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执行和考核,确保每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对于一些大型的公司来说,采用企业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项目技术支持部。大型企业通常同时面临多项目的任务环境,而且这些项目投资大,工序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项目技术支持部是非常必要的。项目技术支持部是独立的职能部门,该部门由熟练掌握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面向整个企业提供

(六)强有效的沟通平台企业项目管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紧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内部需要形成有效的沟通系统,企业的信息化在这个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具体来说,要实现企业文件传输的电子化和项目监控的软件化。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项目沟通的及时和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在每个时点上对项目进行成本、质量和时间三个维度的全方位及时监控。对于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来说,有效的沟通就更为重要了。根据调查研究显示,项目管理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户需求的变动导致的项目范围①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11不正确的需求定义。也就是说客户在项目初期对于自己项目的目标没有本质上的理解,而在项目开始之后才发现按既定的做法不能解决自己目前的问题,因此提出变更项目范围。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重新变更项目范围不论是从成本上说还是从组织的士气上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项目经理要在项目的初期与客户充分地沟通、合作,透彻地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真正满足需求的项目服务。21项目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需求变更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项目组织要做的就是随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向客户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并听取客户意见,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客户及监理方进行联席会议合作,获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即使项目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比较稳妥的方式获得客户和监理方的支持。

(七)项目管理专业技术的应用对于采用企业项目管理来说,最重要的是项目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推广,同时,项目管理专业技术对于企业项目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切实运用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企业需要拥有一批具有项目管理专业技能的项目经理,对项目经理培养应该在企业项目管理推行之前就开始进行,通常许多企业要求项目经理持有项目管理的专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相当的从业时间,这些证书或经验表明了项目经理对项目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他们对于项目管理的经验级别,是专业技术运用的人力保障。项目专业技术的运用还需要信息化的支持,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MIS系统和项目管理专用软件来进行项目文件的传递和项目进度的跟踪,这些软件系统使用了项目管理中绝大部分的常用技术,对于企业项目管理的实施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企业项目管理的技术平台,国内外都有许多厂商生产这样的软件系统,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自身情况的系统进行项目运作。

三、结论实施企业项目管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震荡,但企业项目管理同时会给企业带来以下的竞争优势:11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决策;21对经营活动更加严格的监控;31更柔性的组织结构;41以目标为导向的决策方式;51促进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61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趋势,企业项目管理在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应用中还并不广泛。然而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项目管理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在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改造以适应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的要求,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注释:①项目范围:为交付符合规格的最终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PMBOK,2000edition,P51)参考文献:

基本要素范文篇10

确立共同愿景,明确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所谓共同愿景,是指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充分了解党员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努力方向。共同愿景包括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确立共同愿景,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对党员加强自身学习和参与集体学习有很强的引导、激励作用。

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组织的行动,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成员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讨论,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学习可以克服个人单独学习的一些局限性,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加强团队学习,有利于实现党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民主的学习风气。

推动自我超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个人按照组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