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11:06

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范文篇1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个性教育

应试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着眼点是选拔更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是以现行的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依据的。从而,它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基础教育实际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造成难以形成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的机制,促使部分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放弃成绩差的学生。素质教育与之的根本区别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认识,转变观念。其次学校管理上要抓装三个控制”,即控制重复教育,控制辍学率,控制班额;掌握“四个面向”,即面向每一类学校,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杜绝“一刀切”的做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合格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爱好特点,采取差异性教学,突出个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使每个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得到充分优先的发挥发展。

二、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应试教育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由于以选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育内容区分为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于是考试内容的教学被强化和扭曲。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不仅德、体、美、劳等方面被严重削弱,而且智育中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也流于过场,考试能力以外的书写、动手、口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被严重忽视,造成了学生素质的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同志在今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召开的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的“两个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坚定不移地贯彻“两全”方针。改革是迫切的,也是艰巨的,必须积极稳步推进。

在当前转轨的启动年,要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开课标准化。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是经过教育专家充分酝酿研究制订的,是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也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各校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取消什么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2.狠抓课堂教学,做到教学规范化。

课堂教学应该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教学常规不放松。备课做到“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抓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把握“两法”(教法、学法);克服“三脖(教态病情绪并语言病);提倡学、思、乐、摈弃“三重”“三不重”(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管不重趣)。搞好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

3.坚持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活动课正常化。

汩罗人有一句口号:向手指头要素质。这就是说搞素质教育其基本做法就是使学生多动手。活动课程是现行课程计划中的一类课程,与学科类课程是并列的关系。它是由学校正常设置的,教师有计划地采取正常教学手段进行指导的、有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能混同于“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因此,学校一是要坚持开设、开展活动课;二是要求配置专职或兼职的指导教师;三是教师要采取与学科教学相同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四是对学生而言,既要求必须投入活动中去,又可以有所选择,做到有的活动必须参加,有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个性、天赋得到发挥。坚持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开展就是把握了素质教育契机,打开了素质教育的窗口。

4.重视音、体、美、劳课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全面化。

音、体、美、劳课是学科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在应试教育盛行时期得不到重视,列入“副课”,属于非考试科目,教学时间往往被挤占,教师的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教学内容的片面狭隘性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就必然地要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思想和做法,大力提高音、体、美、劳课的教学效果。要搞好这些学科的教学,一是要端正思想认识,摈弃主、副课观念,将音、体、美、劳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使教学内容全面化。二是要具备和培训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师,而且要将这些教师同原所谓主课教师同等对待,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三是要有正常的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学目的、教学检测措施。四是学校要保证提供相应的场地、器材。五是在管理上要制订一定的考核办法,将这些学科的教学列入目标管理。大力提高音、体、美、劳课的教学质量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

三、弘扬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教育本质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审美本质;教育策略;应用原则

本文主要探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在阐述幼儿艺术教育审美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与有效的教育策略。

1.幼儿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特征

1.1幼儿艺术教育贯穿审美教育理念。艺术是幼儿感知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是塑造幼小心灵的重要途径。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让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事物,帮助幼儿在渐进的社会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审美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首先,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为让学生掌握精准的艺术操作技巧,而是按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让幼儿体悟到艺术包含的精神和情感的调动作用,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借用各种艺术手法,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形成幼儿的基本艺术操作技能。但是,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落后,模仿艺术活动占用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过于强调动作的精准,没能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其次,过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成果,忽略了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审美教育价值,不能给幼儿愉快的艺术活动体验,没能在艺术教育中给幼儿审美享受。

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

2.1注重赏识教育的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教师不仅要给幼儿提供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而且还要开展必要的赏识教育,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发幼儿的情感,在艺术的道路上使幼儿在心理与情感上对艺术活动产生情感的共鸣,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鼓励幼儿主动积极的从事艺术活动。首先,幼师应当保持童心,能欣赏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帮助幼儿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幼儿的艺术创造给予极大的鼓励,同时积极的使用形象化的方式方法,解决幼儿艺术活动中的困惑,给幼儿的艺术道路打下必要基础,引领幼儿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全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有效的在幼儿教育阶段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2.2注重个性教育的开展。现代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幼儿,不仅要培养有良好艺术天赋的孩子,还要激发所有幼儿的艺术潜能,实现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活动。首先,注重个性化的艺术教育,必须从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出发,要在全面掌握幼儿心理及生理年龄和特征的基础上,给幼儿安排感兴趣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其次,要从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出发,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重视给幼儿良好的艺术活动情感体验。

3.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3.1幼儿园是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中进行审美熏陶的基础环境,应当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使幼儿置身于愉悦的环境当中。按照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要求,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应当融合自然环境,以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应当给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首先,合理的布置幼儿园的色彩氛围,注重使用激发幼儿感官刺激和引发幼儿园丰富想象的色彩,给幼儿带来和谐快乐的环境氛围,使环境的颜色更符合幼儿心理特征。其次,要科学的划分幼儿园的区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艺术活动环境,使幼儿在班级内感受良好的艺术氛围,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墙壁挂上音符为装饰的漫画,还可以把幼儿的画作、跳舞歌唱的照片挂在墙上,引导幼儿主动从事艺术活动。

3.2为了提高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感知能力,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应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给幼儿展示更丰富生动的艺术作品。首先,使用视听一体的教学媒体模式,在图文并茂中给幼儿呈现丰富生动的艺术世界,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幼儿进行丰富的艺术情境当中。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幼儿艺术活动生命力,例如,借助卡通动画片,给幼儿营造儿歌练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而且在声情并茂中吸引幼儿练习儿歌的兴趣,同时让幼儿感受韵律之美。在歌曲《蚂蚁搬虫》的练唱教学中,可以配合动画片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同时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蚂蚁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高尚品质。

3.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活动力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要鼓励幼儿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充分的想象,给幼儿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帮助幼儿用艺术技巧来自由的表达思想,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绘画的主题,自主使用雕刻、裁剪手段进行艺术化的个性展现。其次,设计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可以把艺术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引导幼儿用表演来传统自己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例如,在《蚂蚁搬虫》儿歌演唱教学时,可以配合儿歌进行动作表演,这样才能提高儿童的积极性,促进儿童更好的感知各种艺术技能。

结论

通过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实现审美教育目的,必须紧紧围绕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申健强,申利丽.谈在艺术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1):127-128.

教育本质范文篇3

普通逻辑学认为,概念是体现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思维对象,即作为思维主体的人所思考的一切对象。任何思维主体均有其属于自己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成为对象的属性。世界上没有无属性的对象,也没有无对象的属性,各类对象由于属性的特质而构成具有差别的类,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构成同一个类,反之则构成不同的类。一个特定的对象类,其属性可以分成固有、特有和偶有属性。固有属性是指同一类中的所有客体均具备的属性。例如,“人类”这一对象中,有眼睛、耳朵、能活动等都是该类对象的固有属性。偶有属性是某类对象中的某些因子具备而其他因子不具备的属性,它的产生、留存或消逝并不影响该事物的存在,例如,肤色、种族等就是人这类对象的偶有属性。要深刻了解和把握对象,形成科学概念,必须对概念对象的本质加以揭示。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改革的本质,我们将教育改革这类对象的三种属性,即固有属性、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分别称之为属本质、类本质和殊本质。教育改革的类本质,即在改革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特有属性。我们所探讨的教育改革的本质就是这个层次上的本质。其殊本质是某种改革活动所独有的本质,即教育改革的偶有属性,它不是所有改革活动都具备的本质。每一种改革活动都有各自的殊本质。

二、教育改革的属概念研究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是通过给该事物下科学定义来实现的。揭示教育改革的本质,就是给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正确表述其内涵。普通逻辑学给事物下定义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即: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由此可以看出,确定教育改革的邻近的属概念是给教育改革下定义、揭示教育改革本质的逻辑前提。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教育家对教育改革的邻近属概念存在不同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教育改革归属于“过程”,二是把教育改革归属于“实践活动”。于光远教授将“过程”定为教育改革的邻近属,认为教育改革是对不合时宜的教育状态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规划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长远的发展的过程。马健生教授将教育改革定义为:教育改革是在社会的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下,由于外部的种种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演变打破了既有的教育资源上的利益分配的均衡局面,致使原有的教育制度安排失能,教育的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降低,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或利益集团通过从新制定教育的制度或规则(有限),来合理地为自己或所属利益集团进行反复协商斗争或妥协,直至教育资源的分配出现与其权利互相顺应的新的均衡局面。上述二者都认为教育改革的属概念是“过程”。过程是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历的程序,比如说,认识过程、生产过程等,其更侧重于强调时间的延续性和事物发展的程序本身,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唐玉光教授将教育改革定义为:教育改革是按照预期的目标,通过各类政策和措施有意识地转变陈腐的教育体系,革除现行体制中不合理的部分,革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本身强调主客观的紧密结合,同时体现了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重要意义。教育家对教育改革邻近属概念的界定各有其合理的地方,但笔者更倾向于唐玉光教授的观点,认为教育改革简单说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教育的活动。

三、从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透视教育改革的本质

要认识教育改革的本质,必须了解其历史发展过程,因为本质隐含在改革的深层之中,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只有深入考察过程,才能真正抓住教育改革的本质。(一)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归结起来是具有以下两种性质的实践活动:一种性质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也就是旨在完善和促进封建教育发展的改革;另一性质则是彻底改变了封建教育的性质,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两种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陈腐的旧教育传统,进行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创新,促进教育的发展。此外,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贯穿的主线是:反传统、创新和引进“西学”。可见,社会的需要始终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因。中国现代教育改革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改革,其改革更具广泛性、深刻性和频繁性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三次大的改革实践活动。第一次发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次改革主要学习和借用苏联的经验和模式,在思想、理论、实践上带有很强的模仿性,其主要目标是改造双半社会的教育,创立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和模式。第二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次改革是伴随着对苏联国家的教育活动全面否定进行的,其主要目标是建立自己专属的教育制度和模式。第三次发生于之后,主要目标是建立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新的教育模式,在观念、功能和结构上实现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总之,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经历了从盲目照抄照搬到独立探索创新的过程,实现了我们对教育改革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成熟。(二)外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外国近代开始的时间较早,因此外国近代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活动比中国要早。我们主要以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为代表,来对外国的近现代教育改革加以简单研究。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结束之前,美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革活动。这些改革以落实教育的均等化、民主化、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和内容。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根本的“进步教育”运动。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教育与社会就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所谓民主的人,帮助国家渡过经济危机。除了“进步教育”运动进行的教育改革之外,美国还进行了许多教育改革,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等。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落后归根到底是教育的落后,于是政府大量投资进行教育改革。进入八十年代,美国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仅两年的时间里就有九项研究成果,而且这些研究成果的共同点都是强调改革的应战性和未来性,把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作为主要改革目标。从美国近现代的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改革都是密切配合社会实际的需要而进行的。我们再看苏联近现代一些大的教育改革状况。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政府变革落后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全新的教育制度,并在学制、课程、义务教育等方面开展了配套的改革。此次改革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教育的资本主义性质,试图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二战以后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苏联更加重视教育改革。赫鲁晓夫执政后,开展全面的教育改革,对斯大林模式加以纠正;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对教育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改革,坚持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改革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回顾近现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每一次的改革实践都是伴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都是对原有的教育加以革新,产生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研究将其本质概括为:教育改革是对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状况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只是尝试性地对教育改革的本质加以探索,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学术界对教育改革的本质能够给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论证。

参考文献:

[1]马健生.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南纪稳.教学本质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教育本质范文篇4

翻开中外教育史,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有千百条,但归其究竟,不外从社会需要论教育和从人的发展论教育。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从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如《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1]1521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长期的革命中,又强化了这种思想,而且突出了“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的社会职能,以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这一思想走向扩大化,直至扭曲,“”中的表现是最具代表性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实质上是从对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现就讨论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做些简略说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是生产力说: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作为专题来讲,此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在讨论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又有许多新的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等,都一一提上日程。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出现百家争鸣之势。看来,教育本质问题,还将继续争论下去,有的问题,在后面将有所论及。

二、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

从无数的定义和不尽的争论中,可否给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呢?“教育是培养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或者说“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如果可行的话,在教育本质中就包含了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在近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中,也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着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复杂关系。下面就这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述。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2]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

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古代教育和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以生产关系来划教育,就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这两种划分法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也可以二者兼而用之。我国现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既有与资本主义相同的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又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的特色。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制约下,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又不能违反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的特点。因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不能不受产业化的影响,又不能完全走产业化的路,这就是当前如何办教育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从教育的现代化来说,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同要求,因而可以引进和学习。但从其指导思想来说,我们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色,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人力资本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视为20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经济史上的革命”[3]。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迅猛发展和人员质量的提高。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教育进行统治,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被统治阶级也利用教育来反抗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所谓“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4],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历史事实。所以说“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情况下,教育是有这个功能的。但不能把它扩大化,更不能把它扭曲,把阶级斗争引向邪路,这方面的教训应当牢牢记取。

当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革命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之后,“科教兴国”就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功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多次报告和讲话中,都反复地讲到教育的重要性问题,这些讲话、指示,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再赘述。

当前教育的公平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问题、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择校问题、弱校的提高问题、高考的改革问题等,都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所应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逐步给予恰当的解决。

再如终身教育问题,这是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提出的要求,也是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提出的问题,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也是教育改革的措施,这个问题已写进我国的教育法中。

阶级斗争已成过去,但社会集团的差别仍然存在,这种存在可能还要长期延续下去,如果处理欠当,也还有扩大差别的可能,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教育的公平、民主问题,一定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

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讲到民族文化,儒、道、墨、法、名、兵等各家都有各自的贡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家,其仁义、忠恕、中庸之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准绳;它的教育经验和师道传统,已为历代名师所遵从;它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同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相契合,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都在发挥着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在近代“废科举,兴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教育上影响较大的,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一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这两种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当代的教育改革,且还在以不同形式被争论着。

在当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时代特点的影响下,如何处理好中与外、古与今的关系,又是摆在我们教育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把这篇文章写好。先进文化无国界,各国文化有特点,这就是处理国际与本土化关系的基本原则。

当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教育科研网络的建立,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教育除了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广泛联系,并受其制约外,它与如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教育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讲教育的作用,一般是指其正面影响而言的,但不正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起反面的作用,教育者对此也应引以为戒。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

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做些简要说明。

1.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儿童有年龄特征,又有发展的最佳期,教育者要很好的掌握这些,适时地促进其发展。即使是天才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其发展,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提供了很典型的例证。相反的,一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儿童,在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下,其缺陷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如一个聋哑儿童,可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发展来加以补偿,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育和训练。可见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但能否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端赖教育与环境。

2.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上面所说的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2727。这点“几希”就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上,也就是他所说的“人伦”和“仁义行”[1]2727。所以先天素质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后天品德的形成更离不开教育。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正是由此出发,马克思才提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里说的是“一切社会关系”,而不是阶级关系,包括了亲子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教育工作,就是要为全面的处理好这些关系服务。

人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即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同一的教育影响下,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受教育者接受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的未被接受,甚至有的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效果适得其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越讲越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教育良好情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结束语

从以上所述,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作为结束语:

第一,教育的概念,可否概括为: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

第二,教育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的范畴,这是教育的普遍性,它与社会共存,与人同在,是各个社会所共有,人所必需。教育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是教育的特殊性。

第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是人人所共享,而且终生在受教育,并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人对教育有发言权。但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又是极复杂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要求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而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对待,方能体现出教育的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世界书局,1935.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张仲实,译.上海:新中国书局,1949:(序言)3.

[3]艾慧.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集团经济研究,2007(1,下):219.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EB/OL].(2007-09-17)[2008-02-11].http:/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2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教育本质范文篇5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2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幼儿发展全面思维。对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发展全面性的思维方式。相比于艺术教育,现代很多幼儿园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和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让儿童在幼儿期就接受艺术教育,这能使儿童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2.2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全面的情感世界。不可忽略的一点——幼儿也是有自己情感的,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后,幼儿能够用更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也更加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的幼儿,甚至成人与成人之有些越来越任性,与家人缺乏更多感情交流,最终变得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由此可见从幼儿时期就对其加强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艺术教育就是注重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2.3有利于加强德育工作。艺术教育的特点主要在于它是自愿的,通过艺术活动来吸引人的兴趣,感动人的内心,让深处艺术中的人感觉到愉快。对于幼儿来说,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在这方面,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3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审美本质

3.1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3.1.1幼儿艺术教育贯穿审美教育理念。艺术是幼儿感知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是塑造幼小心灵的重要途径。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让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事物,帮助幼儿在渐进的社会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审美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首先,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为让学生掌握精准的艺术操作技巧,而是按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让幼儿体悟到艺术包含的精神和情感的调动作用,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1.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借用各种艺术手法,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形成幼儿的基本艺术操作技能。但是,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落后,模仿艺术活动占用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过于强调动作的精准,没能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其次,过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成果,忽略了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审美教育价值,不能给幼儿愉快的艺术活动体验,没能在艺术教育中给幼儿审美享受。3.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3.2.1注重赏识教育的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教师不仅要给幼儿提供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而且还要开展必要的赏识教育,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发幼儿的情感,在艺术的道路上使幼儿在心理与情感上对艺术活动产生情感的共鸣,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鼓励幼儿主动积极的从事艺术活动。首先,幼师应当保持童心,能欣赏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帮助幼儿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幼儿的艺术创造给予极大的鼓励,同时积极的使用形象化的方式方法,解决幼儿艺术活动中的困惑,给幼儿的艺术道路打下必要基础,引领幼儿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全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有效的在幼儿教育阶段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3.2.2注重个性教育的开展。现代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幼儿,不仅要培养有良好艺术天赋的孩子,还要激发所有幼儿的艺术潜能,实现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活动。首先,注重个性化的艺术教育,必须从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出发,要在全面掌握幼儿心理及生理年龄和特征的基础上,给幼儿安排感兴趣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其次,要从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出发,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重视给幼儿良好的艺术活动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4):149-150.

教育本质范文篇6

关键词:实施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战略

Abstract:Theturnofthecentury,ourcountryeducatesthedevelopmenttofacetheunprecedentedopportunityandthechallenge:TheCentralPartyCommittee,theStateCouncilproposesexplicitlyandbeginstoimplement“therelyonscienceandeducationtorejuvenatethenation”thestrategy;Technical,theeconomicalrapidlyexpandandsociety''''sprogresstoeducatesproposesthehugedemand.Mustacknowledgethatourcountry''''straditionaleducationtothestateeconomy,social,theculturaldevelopmenthasthesignificantcontributions.However,onlythendaresfacingthequestion,wecanprogress,canfollowthetimedevelopmentthestep.Sincethe21stcentury,toourcountry,muststepthenew50yearstorealizethemodernizedjourneybasicallyinthenation,themostimportantpreparation,istalentedperson''''spreparation.Thequestionimportancecausesustobeablenotbuttogotocarefullyexamineoureducationphilosophyandthetalentedpersonview.Atpresenthasreachedtheconsensusinthefoundationeducationalcircles,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hasbeenimperative,theimplement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smainchannelistheclassroominstruction,moreovermustplaystudent''''smainbodyrole.But,hasthemassiveformalism,thesuperficialpieceofwritingintheconcreteimplementationprocess,investigatesitsreason,Ithoughtthattheimplement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alreadyneedstorespecttheeducationrealityalsotoneedtopaygreatattentiontoeducatethedevelopmentthestrategy.

keyword:Implementationquality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Educationstrategy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

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教育本质范文篇7

关键词:实施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战略

Abstract:Theturnofthecentury,ourcountryeducatesthedevelopmenttofacetheunprecedentedopportunityandthechallenge:TheCentralPartyCommittee,theStateCouncilproposesexplicitlyandbeginstoimplement“therelyonscienceandeducationtorejuvenatethenation”thestrategy;Technical,theeconomicalrapidlyexpandandsociety''''sprogresstoeducatesproposesthehugedemand.Mustacknowledgethatourcountry''''straditionaleducationtothestateeconomy,social,theculturaldevelopmenthasthesignificantcontributions.However,onlythendaresfacingthequestion,wecanprogress,canfollowthetimedevelopmentthestep.Sincethe21stcentury,toourcountry,muststepthenew50yearstorealizethemodernizedjourneybasicallyinthenation,themostimportantpreparation,istalentedperson''''spreparation.Thequestionimportancecausesustobeablenotbuttogotocarefullyexamineoureducationphilosophyandthetalentedpersonview.Atpresenthasreachedtheconsensusinthefoundationeducationalcircles,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hasbeenimperative,theimplement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smainchannelistheclassroominstruction,moreovermustplaystudent''''smainbodyrole.But,hasthemassiveformalism,thesuperficialpieceofwritingintheconcreteimplementationprocess,investigatesitsreason,Ithoughtthattheimplement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alreadyneedstorespecttheeducationrealityalsotoneedtopaygreatattentiontoeducatethedevelopmentthestrategy.

keyword:Implementationquality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Educationstrategy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

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

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教育本质范文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体制;知识水平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

对于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或教育者都认为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对于应试教育有些人可能这样理解:应试教育有利的一面是能加快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诸如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等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弊端相当多.

应试教育的最直接后果是导致教育产品供给的短缺.其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收费,更重要的是,它仿佛是一架考试的机器,因为它推动着学历教育向前迈进;它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为考试忙不停.否则,就会因考试不及格宁被淘汰.在这种体制下,孩子们努力学习知识,以通过各种考试.

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引导,对学生的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当然考试的控制、调节、加速效应是应接作用与学生学习的考试不但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调节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它还集中体现着人的智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本恒.但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学校考试出现了异化现象,产生了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化过程相分离的运动.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手段,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却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

面对如此问题,无庸置疑,考试要改革,考试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考试要与社会发展同步,考试要服务与人类的自我特点,这是考试的基本方向.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考试要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创造一个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环境.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很多智力好的学生的教育,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第二重视知识的教育,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智商,忽略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对诸多弊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自各自特色”.

因此,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式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这个次越来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要求对统治教育上干年的所谓”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又这样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呢?

所谓素质教育,既培养一个人的中和素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步入社会不会有一种贪图和盲从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既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打破已有应试教育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现在,我国教育界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培养真正适合与社会发展的人才.但素质教育在学校实行的是传统教育,家庭进行的是实惠教育,而社会给学生的又是商品经济教育.这些虽然有些偏激,却也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情况.

要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方面是改革的首要环节,理应首先改革陈旧的学校教育体制,但在学校上面自始自终指挥着的高考指挥棒却一直没有被撤除.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贸然改革,都持着一种等等看,不争先的态度,素质教育的推行就难免只能作为一句苍白的口号.

首先,在学校里,学生们不得已而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们本应充实的大脑,却限制在书本这个小天地中,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的一大悲哀!由于这种局限性使许多人宁愿磨平自己的棱角去适应它,而有些人是不愿失去自己的个性的.于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抗议.有的逃了,去了国外;有的则是把怨气撒在了自己的亲人身上.记得前几年有一个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分数的高低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件事是触目惊心的,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兴起了一阵“减负”风,但是当学生把一个圆圈都认为是零,老师认为对,而在一片应和声中蹦出一个声音:“这是一正圆的嘴巴”。老师便认为是错的,我们这样得到安慰?

其次,在家庭中,家长为了使孩子不在枯燥的学习中失去兴趣,想尽所有方法让孩子啃书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怪现象”!

最后是社会方向。学生犁镜千辛万苦冲出重围,跨进理想的大学校门,受到了高等教育,但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就难免会发现社会的本质与自己原来的想象都有如此大的差别!社会里的知识,过去在学校中根本没有涉及过,一些人即使取得了学习方面的各种竞争的的胜利,最后却在步入社会时吃了败仗,那些过去在学习方面不出众的人,却能在社会竞争中一马当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中国学生要经历如此多且不兼容的教育呢?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现在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的落后!解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这就是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前国家教育委副主任柳斌曾把素质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

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知识素质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特征就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健康、个性、丰富的创造性人才。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这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创造性人才多具备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里和应变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那么,什么又是个性呢?

教育界认为:所谓的个性,不仅仅包含每个人个性的这种狭隘意义,它还包括家庭、学校地区企业,国有文化的时代的个性等。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和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等。而是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扩大选择的自由和各自特色。对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样才能善于独立思考,有

主见,有韧性,有活力。

个性教育对于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增进人类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和实行个性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主张持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的个性。

个性的核心内容是主体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把培养学生既可的个性作为首要目标,原因就在于:个体的主体性是个人生活的中心,没有个体的主体性,就谈不是自我的选择。而自我的选择是个人价值的自我确证,有选择才有个人自主的尊严,这是个人自由也是社会自由的保证。

独立、自由是人格独立的标志,人格的独立和受到尊重,是一个人个性是否健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也是能否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却相对忽略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益友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方向的意义与作用。

发展个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创造力。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才能难以形成。而且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21世纪教学将更注重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因材施教,并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正确引导,把这些作为我们推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各尽其才,使每个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的,虽不是现阶段的新提法,但它却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材施教。教师是关键:一个监视这样才算是真正进行了因材施教呢?老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进行教育。学生好比一本书,只有你读懂他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只有你理解了,才能真正热爱他们;只有你热爱了,才能真正奉献你的所有。所以,老师真正的了解和喜欢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教育本质范文篇9

[关键词]教育本质;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从1978年开展讨论,至今已有30年。对问题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深入,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以至有的学者感叹说:从事几十年的教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什么是教育?似乎越来越茫然,不知所云。这说明教育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从广义的教育而言,每个人从生到老,都在受教育之中,人人对教育都有发言权。但要对教育下一个确切的、科学的定义,又非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再试图谈谈“教育是什么?”这个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

一、教育本质问题讨论概述

翻开中外教育史,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有千百条,但归其究竟,不外从社会需要论教育和从人的发展论教育。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从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如《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1]1521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长期的革命中,又强化了这种思想,而且突出了“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的社会职能,以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这一思想走向扩大化,直至扭曲,“”中的表现是最具代表性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实质上是从对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现就讨论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做些简略说明。

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是生产力说: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作为专题来讲,此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在讨论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又有许多新的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等,都一一提上日程。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出现百家争鸣之势。看来,教育本质问题,还将继续争论下去,有的问题,在后面将有所论及。

二、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

从无数的定义和不尽的争论中,可否给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呢?“教育是培养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或者说“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如果可行的话,在教育本质中就包含了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在近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中,也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着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复杂关系。下面就这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述。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2]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这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

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古代教育和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以生产关系来划教育,就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这两种划分法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也可以二者兼而用之。我国现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既有与资本主义相同的现代化教育的特点,又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的特色。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制约下,结合中国实际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又不能违反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性的特点。因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不能不受产业化的影响,又不能完全走产业化的路,这就是当前如何办教育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从教育的现代化来说,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同要求,因而可以引进和学习。但从其指导思想来说,我们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色,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人力资本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视为20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经济史上的革命”[3]。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迅猛发展和人员质量的提高。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教育进行统治,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被统治阶级也利用教育来反抗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所谓“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4],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历史事实。所以说“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情况下,教育是有这个功能的。但不能把它扩大化,更不能把它扭曲,把阶级斗争引向邪路,这方面的教训应当牢牢记取。

当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革命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之后,“科教兴国”就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功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多次报告和讲话中,都反复地讲到教育的重要性问题,这些讲话、指示,已为大家所熟知,不再赘述。

当前教育的公平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问题、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问题、择校问题、弱校的提高问题、高考的改革问题等,都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所应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逐步给予恰当的解决。

再如终身教育问题,这是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提出的要求,也是人口结构不断变化提出的问题,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也是教育改革的措施,这个问题已写进我国的教育法中。

阶级斗争已成过去,但社会集团的差别仍然存在,这种存在可能还要长期延续下去,如果处理欠当,也还有扩大差别的可能,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教育的公平、民主问题,一定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

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讲到民族文化,儒、道、墨、法、名、兵等各家都有各自的贡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家,其仁义、忠恕、中庸之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准绳;它的教育经验和师道传统,已为历代名师所遵从;它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同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潮相契合,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都在发挥着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在近代“废科举,兴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教育上影响较大的,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一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这两种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当代的教育改革,且还在以不同形式被争论着。

在当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时代特点的影响下,如何处理好中与外、古与今的关系,又是摆在我们教育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把这篇文章写好。先进文化无国界,各国文化有特点,这就是处理国际与本土化关系的基本原则。

当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教育科研网络的建立,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教育除了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广泛联系,并受其制约外,它与如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教育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讲教育的作用,一般是指其正面影响而言的,但不正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会起反面的作用,教育者对此也应引以为戒。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

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做些简要说明。

1.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儿童有年龄特征,又有发展的最佳期,教育者要很好的掌握这些,适时地促进其发展。即使是天才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其发展,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提供了很典型的例证。相反的,一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儿童,在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下,其缺陷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如一个聋哑儿童,可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发展来加以补偿,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育和训练。可见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但能否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端赖教育与环境。

2.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上面所说的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2727。这点“几希”就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上,也就是他所说的“人伦”和“仁义行”[1]2727。所以先天素质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后天品德的形成更离不开教育。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正是由此出发,马克思才提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里说的是“一切社会关系”,而不是阶级关系,包括了亲子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教育工作,就是要为全面的处理好这些关系服务。

人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即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同一的教育影响下,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受教育者接受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的未被接受,甚至有的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效果适得其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越讲越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教育良好情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结束语

从以上所述,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作为结束语:

第一,教育的概念,可否概括为: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

第二,教育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的范畴,这是教育的普遍性,它与社会共存,与人同在,是各个社会所共有,人所必需。教育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是教育的特殊性。

第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是人人所共享,而且终生在受教育,并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人对教育有发言权。但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又是极复杂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要求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而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对待,方能体现出教育的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世界书局,1935.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张仲实,译.上海:新中国书局,1949:(序言)3.

[3]艾慧.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集团经济研究,2007(1,下):219.

教育本质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教育伦理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世界的话题,表明了它对教育世界的重要。教育伦理是教育世界的本质和灵魂,是教育世界的规范,是把握教育世界的实践精神。研究和加强教育论理建设,无疑有利于中国教育。

教育伦理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世界的话题,表明了它对教育世界的重要。而要把教育伦理探讨清楚,必须对教育伦理的本质是什么、在教育世界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教育伦理的探讨才能真正实现对教育世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教育伦理:教育世界的本质

1、教育伦理是教育世界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伦理作为人们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不是从某种空洞的道德理念推导出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产生和形成于人们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是一定社会的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

一定的教育伦理是由一定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关系决定的。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面临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多重制约关系。教育作为联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中介,它面临着两种制约力量和适应对象,它既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又与人的发展有着必然的本质联系。这些方面的本质联系,便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活动既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受人的发展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伦理就是使各种冲突和制约尽可能达于一致,使教育活动更加顺利和有效的一种和谐精神。

教育伦理对教育活动关系的反映是以伦理方式进行的。一定的教育活动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不同的反映方式的角度与范式是不同的。譬如,教育观念对教育活动关系的反映就是通过教育目的、教育质量规格和教育效益这样一些范畴去反映的。与一般教育观念不同,教育伦理则是以伦理化的方式来反映社会教育活动关系的。这表现在它是以善恶关系为范式去反映一定社会教育活动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要求,揭示人们在一定社会教育活动关系中应该与不应该、正当与不正当的行为规范;教育伦理对教育活动关系的反映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反映,而是包含着教育主体的价值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反映,包含着对教育现实活动关系的一定超越,它所揭示的主要不是一种实然理念,而是一种应然理念,表达的是一定教育主体对一定教育活动关系和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一种优化的要求。教育论理是教育实践的内在本然,是教育世界的本质。

2、教育伦理是教育世界的精神。教育伦理不是一个专门的概念,而是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教育活动所遵循的道德前提。教育伦理在本质上是从伦理角度对教育本质进行的分析、把握和规定,是对教育进行的伦理界定。这一界定的前提是: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有伦理道德在起作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前提,其中伦理属性和道德前提是首要的、前提性方面。从这两个基本前提出发,要确立教育的伦理属性问题,关键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人类社会不同领域伦理要求的异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伦理要求的统一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社会里,都存在着一些对每个社会领域都适用的共同伦理要求;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又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伦理要求,即是说,在符合人类社会共同伦理准则的基本前提下,每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伦理要求是各具特色、各有内涵的。特定领域的具体伦理要求,体现着特定行业的特色,在其他领域并不一定适用—经济领域的商品交换活动要遵循三条重要伦理原则:等价交换、讲求信义和诚实无欺,这些规则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在其他活动中就不适用,师生关系就不能讲等价交换,而在军事上就不可能对敌人讲诚实。这种个性化的行业性伦理要求或规范,是某领域(行业)区别于其他领域(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某领域能成为社会生活专门领域的前提,它的存在具有必然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种应用伦理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现代社会各个专门领域的伦理规范不断出台,这更有力地证实了个性化的行业伦理的存在。在t定社会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既遵循一些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共同伦理规范,又有着体现本行业特色的行业伦理准则。这是讨论教育伦理特性间题的一个大前提。既然不同社会领域都具有一些特定的伦理标准,那么,作为特殊社会活动的教育领域也必然存在着自己的伦理标准和道德前提。

第二,不同区域的教育活动之伦理基础的异同。伦理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这就是说,善恶观念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就是社会历史条件。教育善恶观念和标准也是如此。对同一教育现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种族和国家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的善恶是非评价。既然如此,教育活动还存在什么共同的伦理前提和道义精神吗?应该说,有差异性,但也有共同性,差异性表现为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同区域教育活动的不同特点,共同性表现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伦理精神。

教育伦理的共同性,源于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教育作为和人类共始终的事业,它面对着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必须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使自然个体社会化,为个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通过个体社会化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完善的社会形式,是个体生存、发展、升华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这种基本价值,是教育成为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伦理的出发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地域的教育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它们总要以自己的形式体现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总要面对共同的基本问题来提出伦理要求,从而也就必然具有共同性。教育伦理正是基于教育基本问题而形成的伦理约定,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教育伦理:教育世界的规范

这是教育伦理之本质的、核心的问题,是教育伦理研究的最终归结,因为这个问题是研究教育伦理的终极目的。在复杂的理论探讨中必须时刻明确,教育伦理是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行为规范,探讨教育伦理的目的最终在于明确教育伦理是教育世界的规范,在于为教育世界建立规范。作为对一定社会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教育伦理就是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规定着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来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教师与教育领导者、教师与学生家长、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设定一定的善恶标准,规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教育伦理成为规范是教育世界各种关系的必然产物。人们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人与教育条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条件的关系主要是人与物化条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教育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只有有效地调节和处理这种关系,才能保障教育活动正常而有效地进行,达到教育世界活动的目的。教育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调节有两种基本方式,即教育法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政治规则的调节和伦理道德、习俗等非政治制度的调节。教育法律、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政治规则对人们教育关系的调节具有首要的意义,同时,教育伦理调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政治的规则对人们教育行为的调节范围、程度和效果都是有限的,离开一定的伦理约束和教育主体的道德自律,特别是离开了教师主体的道德自律,没有任何法律和教育制度能够有效地对所有的教育行为进行调节。

教育伦理规范具有价值属性。教育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行为规范,与一般的教育活动规范不同,它是一种善恶规范,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以善恶为尺度去规定人们哪些行为是应当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引导和约束人们教育行为应以善律教的价值取向,从而保障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以实现受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伦理规范具有自律性。教育伦理是教育主体内化的规范,即教育规范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育主体内在的自律。只有当一种教育伦理规范被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转化为主体一种自我的意志和信念,形成一种良心时,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作为一种内在的善恶规范,教育伦理对人们教育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它不像法律那样,通过一种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来约束人们的教育行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教育引导和自觉地方式来唤起人们内在的道德良知,促使人们自觉地去调节教育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教育伦理规范具有多样性。教育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伦理对教育活动关系的调节也是多方面的:就教于世界的现实教育活动而言,教育伦理规范要至少关乎五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业务的调节,如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教师群体与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关系等等,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就是这种关系的调节规范;第二是教师之间工作关系的调节,如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这一群体与另一群体之间的关系,如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团结互助就是这种关系的调节规范;第三是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矛盾关系,其调节规范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等;第四是普通教师与教育工作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的调节,如关心教师、民主管理、强烈的责任感等是其调节规范;第五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的调节,如尊重家长、爱护学校、主动联系、相互配合等是这种关系的调节规范。

三、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实践精神

教育伦理是一种实践精神。教育伦理对一定社会教育活动关系的伦理化反映是在人们的客观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也是在客观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现实的教育关系,也就产生了种种教育矛盾和冲突,为了调节这些矛盾和冲突,使教育活动按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既有目标,去有序、高效地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彼此行为。这些规则通过教育实践的不断攀炼和推广,逐步为人们所认可,并被固定下来,进而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一种自律意识,也就构成了一种现实的教育伦理。同时,随着教育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实践方式的变化发展,教育伦理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应地变更和完善。因此,教育伦理不仅是调节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教育主体把握教育活动的实践精神,它确定着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体现着教育主体行为的精神态度,是主体把握教育活动的特殊方式。

1、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性质

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是价值把握,使教育活动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促进人格完善和发展。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社会。教育总是,自觉的有目的活动,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于把受教育者要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了预期的理想,据此组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走向预期的理想,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提出和论证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对努力实现什么,舍弃什么,就要根据主体对教育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念,就要在各种目标之间进行比较、权衡和选择,从而提出自己的教育目的,进而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就是由一定的教育伦理意识所规定,或者说教育伦理就是体现在人们教育活动目的中的价值精神。

2、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路径

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是通过对教育主体的把握和对教育课题的把握实现的。第一,从对教育者和社会主体的把握看,在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各自根据不同需要,按照自己的期望和人才价值标准,去确定教育活动的意义:或教育的经济价值,或教育的政治价值,或教育的文化价值等,都是教育伦理的价值精神的不同表现。正确的教育伦理能引导教育主体作出合理的价值选择,促成教育行为获得最佳效益和最有利于人的发展行为。

第二,从对受教育者个体的把握看,受教育者个体随着经验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自己应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设计,提出自己的理想目标。他们在进行自我选择和设计时,必须依赖于一定价值原则,如主体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社会需要原则等,这些原则是指导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实践准则。

教育伦理是教师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精神态度。这种主体精神态度,如勤奋、敬业、进取、奉献等,不是基于一种利益原则,而是主体对自己意志、品德和行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促进教育活动高效和优化的一种意识。这是一种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主要是针对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的一种品性要求,它调节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方式,激发教师内在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促进教育活动优质高效地进行。支配教师主体教育行为的这种伦理精神,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是教育职业特点和教育活动方式对教师主体精神和行为的一种要求。譬如勤奋、进取精神是体现教育职业特点的基本伦理精神,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是教育职业活动方式的美德,这是因为教育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教育职业要求人们依靠勤奋来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教育职业要求人们的教育行为要“精”,而达于精的方式就是“敬”。专注事业,勤于探究,才能精益求精,才能适应教育职业化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市场的竟争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否则,就会被淘汰。

第二,使教育主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制约。教育伦理精神是教育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勤奋、进取、敬业、乐于奉献等积极的伦理精神,是积极进取人生观和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3、教育伦理是把握教育活动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的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式,是从教育主体的价值尺度出发以善恶标准来约束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现象和人们的教育行为,把社会教育活动区分为两个部分,即善的与恶的、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应该的与不应该的。并通过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确定教育的方向。

这种对社会教育活动的把握也是一种评价方式,它通过有意义和无意义、有价值和无价值、善和恶等予以评价对象,一要对一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行为进行辩护,说明其合理性并认同其存在的价值;二要对一定的教育现象进行贬斥和批判,揭露其非正义性和不合理性。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形成一定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促成社会教育活动和人们的教育行为朝着有利于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相统一的要求目标发展并进行选择。

四、教育伦理调整教育世界的特点

教育伦理在调节的对象和内容上具有特殊性。一般社会道德调节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和方面,其中主要又是对日常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调节;而教育伦理调节的对象是社会教育领域的生活,调节的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利益关系,促成人们教育活动的优化。

教育伦理在道德要求层次上具有特殊性。道德要求有不同的层次,一般层次和高级层次。一般层次要求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即社会公德,这种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不违规、不损人;高级层次要求则是在进一步要求社会中的优秀成员要有一种利人之心,有自我牺牲精神。教育伦理提倡并侧重在高级道德层面上。教师要遵循“廉洁从教”规范,就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因为教师职业作业种育人的职业,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来从事教育活动,也不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而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广胸怀。可见,教育伦理的道德要求层次上的特殊性,这是由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教育伦理功能和价值上的特殊性。表现在教育伦理具有显著的提高人的价值的特点。

教育伦理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为政治服务、为文化服务等等,教育伦理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培养上,通过培养人去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等。而一般的社会伦理虽然也是培养人,但主要功能和价值不在经济和文化上,大多侧重于政治上,或者是超经济、超文化的。同时,教育伦理作为教育活动中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就是要优化教育发展,通过教育,使人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