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6:57:13

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范文篇1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改革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教学活动方式[1]。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点转变角色,落脚点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2],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可能性来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体育教师通过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来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但现有研究更多的关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2],较少涉及理论的研究。而已有的研究证实,相关理论的涉入有利于实践的整合。因此,需要结合实践予以理论上的提升[3]。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主要通过对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信念的改变来促进个体意图和行为的改变[4]。因此,本文拟对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假定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1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计划行为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ishbein的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MultiattributeAttitude,TMA),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该理论由于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Ajzen在1985年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并于1991年完善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5,6],具体见图1。

1.1关键概念的界定

行为意图是指个人想要从事某项行为的倾向程度,即个人所欲从事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几率。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意图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进行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主要强调重要他人及社会对该行为的认识对个体造成的压力。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准备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可控程度,它取决于三个因素:能力、资源和机会。行为态度个体对某个特定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该行为的好恶。

1.2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1)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受行为意向和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当实际控制资源充分时,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可以作为实际控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3)个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或者团体的支持越大,知觉控制越强,个体的行为意向就越强;(4)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叫突显信念,他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知觉控制的认知和情绪基础;(5)个人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可从概念上区分开,但有时他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他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2计划行为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教师教学行为属于非个体意志完全控制行为,也即要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师的行为意向,还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相关教学实践的机会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同时这些条件或者制约因素之间能够产生联动效应,以更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但是下面各部分为了叙述的针对性和清晰性,主要是从某一个因素的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2.1体育教师的意图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意图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如果体育教师愿意改变教学行为(即有了改变的动机),其会更愿意去尝试、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促进行为的发生。前提是体育教师能够决定教学行为是否转变,并能够执行转变行为。林崇德等人指出理解教师的观念结构对于改进职业准备和教师实践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7]。因而,一个对教学改革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参与动机的教师是不会会努力的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并在执行改革任务的过程中积极的完善自我,更好的促进改革行为的发生。教师对于教学实践行为的理解是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式,而且会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如果社会宏观条件有利于教学改革,学校能够提供改革的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的人际关系越融洽,教师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改革行为中来[8]。因而,我们可以断定在其它主客观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越积极,教师的体育教学改革行为越积极。教师的教学改革行为控制感也是影响教学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子,也即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控制教学改革行为(如可以自己设定教学的进程并努力修订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会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控制感与行为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面对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境,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教学产生作用时,才会付出努力,才会在面对问题的情境中,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回避问题[9]。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研究证实,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行为[10],同时会对该行为有更多的准备和计划,在执行该行为的过程中花费更多的努力,也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11-13]。还会依据改革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和改革目标的达成。而感觉自己无法有效控制教学行为会导致挫败感的产生,以及不良教学行为的出现[10]。要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行为,让其感觉到自身是能够有效的控制教学的过程能够促进教学行为改变的发生。对教学改革行为的可控性感知还受到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技能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运动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是体育课程的载体和途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为了技能的学习,试想如果没有技能作为载体,学生为何选择体育活动[14],而且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是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重要途径[15]。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最大差异体现在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运用概念,命题等语言进行逻辑说明,同时也需要运动技能来作为课堂的支撑。体育教学的改革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则对教师自身的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具备相应的运动技能之后才会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改革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客观条件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需要在室外进行,对场地和场地设施有较高的要求。但我国场地和器材设施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职中、大学等都存在着场地设施不够的现状[16,17]。对于某些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而言,如果学校不能提供有效的场地和措施,不仅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进而延缓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因此,为了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改革行为的实施,有必要从学校层面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其参与改革意愿的转变,进而促进其教学改革行为。

2.2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教学行为转变的启示

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建构,对教学行为起着一种准备作用,一般情境下,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教学行为[2]。如果教师能够对学校、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有认同感,那么他们就愿意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吃苦,并愿意承受各种压力和负担。同时对教学有积极态度的个体会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进而能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行为。王慧琳(2015)也指出,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持有积极的态度,会更多的利用体质测试的结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18]。体育教师的主观规范也即体育教师在执行改革行为过程中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体育教学改革中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整合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合作与配合,如果团体或重要他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愿望不积极,教学行为的改变会受到较多的阻力,进而限制到改革行为的产生。另一个方面是我国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估教师成绩的重要指标[19],一旦改革的结果无法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就会收到众多的批评和指责,而改革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对于改革可能获得的效益无法给出准确的判定,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对失败的后果所造成社会影响的考虑也会制约改革行为的选择。

3结论

教学行为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对引导学生的课堂行为提出建议。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高度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如果能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加以重视和改进,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抑制并减少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心得:

1充分的准备

要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中百分之百的集中精神是不合实际的,要不断的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才能规避异常行为的发生。所以在课前,教师必须对整节课做好安排。除了备教材、备学生等常规备课外,笔者认为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1仪表

仪表是教师进课堂时,学生对教师的第一知觉。面带笑容、和蔼可亲,衣着整洁、得体是教师仪表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工作多年后,常忽视了对仪表的要求,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崇高威望,教师都如此随便了,又如何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课前照照镜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行为。

1.2心态

教师的心态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暗示的。一个乐观开朗、充满阳光的教师,他上的课一定是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实中教师工作压力很大,很多教师承担着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经常在下班回家后还会接到家长电话,处理学生问题。如果因此而心态阴郁,就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暗示,使整个课堂丧失活力,学生自然会将精神移向别处,产生各种不良的课堂行为。课前深呼吸,做好心理调整,有什么事情课后再解决,课堂上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2.理想的教学语言

课堂的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主要表达形式。能否让学生把心思留在课堂,就要看教师的语言能否打动学生的心。首师大附中的校长石彦伦曾撰文研究袁腾飞的教学方法,说他“讲得生动、丰富、灵活,效果理想”。以前枯燥的历史课,学生们竟然喜欢上了。以前上历史课昏昏欲睡的学生们会仔细聆听这位八字腿、黑眼镜老师的课,一些理科生和老师们也会经常来旁听。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教学性以外,还应当要注意控制发声的技巧,注重语调、音量,并辅助以合适的肢体动作。对于社会与网络的新鲜词汇,也要熟练运用于课堂,既时尚,又生动。

3丰富的表情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说某某老师脸很臭。这是某些老师在心态方面的问题,也反映了部分老师在课堂表情方面的缺失。教师的表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3.1教师的表情对学生有着明显的暗示功能,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气氛

自然、适度的表情,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温和的语调,能增强教师的亲切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3.2教师的表情对学生还有着评价作用

往往教师的一个微笑,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成就感;一个细微的眼神,就能将学生一个小小的动作纠正回来。

4整洁的板书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很多老师已经能在课堂上熟练的使用多媒体了,而带来的结果就是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课堂上的板书少了,乃至没有了。优秀的板书向学生展示的是这一整节课的精华,体现了这一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通过板书,能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有路可循。而完全靠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往往是一闪而过式的,学生一整节课云里雾里,常常是播放课件的时候兴趣满满,课件一结束就不知道接下去要做什么了。

所以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要注意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视性、再现性和直观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板书的精华性、整体性和逻辑性。通过板书,把一不小心走神的学生拉回整节课的思路中来,使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注意力分散而导致与整堂课的脱节,进而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5开放性的实验

实验课是要求学生动手的,可在课堂实践中,有的学生会做,做得快,有的学生不会做,只能跟着做或者看着别人做,而有的学生是根本不感兴趣,在实验课上无事可干,导致课堂异常行为的发生。

所以在课前准备时,可以考虑实验的开放性问题,在原有器材基础上,多准备一些器材,多设一些疑问,多制定几个实验的研究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扩展实验的研究范围,去研究更高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去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对此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上,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实验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们讨论一下各自研究的新成果,大家互相对比,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都通过实验获得提高。

6灵活应变的课堂练习和提问

教学行为范文篇3

从调查的数据,我们既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可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1、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有82.29%的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经常拓展,有自己的补充,重点、难点突出。这充分说明新教材确实体现了生成的特征,突出了新教材所强调的教学过程中的创造与补充。但有17.71%的教师“照本宣科”,不对教材作深入钻研与分析,满足于条条框框的知识讲授,资料贫乏,讲课思路较狭窄。

2、在教师关注点上

一是从关注学生考试结果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表现为有82.1%的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二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问题。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且对思考过程、回答结果有无创造性更为关注;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关注知识的掌握,有39.1%的学生认为教师更关注教师能力的发展。这说明还有三分一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没能扭转过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

3、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及时间上

布置课外作业和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有助于巩固课堂和检验书本知识,有利于因材施教。调查显示:有2.08%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从来不辅导学生;一周辅导学生1-2小时的占教师总数的36.46%;有84.38%的教师感到新课改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如表1。

中小学教师辅导时间的缩短,与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符;工作量加大,使教师对新课程研究很少,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程序,对三维目标难以顾及,忙于应付,疲于备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

新课程观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生命。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身心、个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改实施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结果如表2。

调查表明,近一半学生认为作业量不多,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为了提高听课的针对性,70%多的学生能提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约有50%的学生认为作业量较多或非常多,这说明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效果。有10%的学生不能提前预习功课,学习盲目、被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起来。

(三)教师自我反思方面

自我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显示,有28.1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很重要,每节课后都写授课体会与感受;有38.54%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都要写;有30.21%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只能偶尔进行;另有3.125%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从没有反思过,且此部分调查对象集中在农村初中。这说明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不能自觉地进行,甚至从不反思,这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教学效果。

(四)合作学习方面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把能否进行自主、合作或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行为的标志。于是,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师达61.2%,“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及时肯定学生的长处都是可取的。但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学生能懂的要学生分组讨论,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合作,能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学生有探究欲望时,为赶时间,71.2%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述,告知结论。这致使学生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体验不到分工协作的快乐。

二、原因分析

造成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新课程理念模糊

课程理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表达越明确,把握越准确,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越强。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深深扎根于部分教师(占1/3)的头脑中,这自然会干扰、阻碍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吸收。在他们的认识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成绩。因此,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感受,将学生作为接纳知识的容器,随心所欲;一味地向专家学习、向权威学习,视专家、权威为标准、真理。另外,还有15.63%的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过于理想化,不分学科的三维目标过于泛化,这必然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二)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流于表面形式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对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的深刻变革,更加需要全面、深刻的教师培训来保证。但是,目前教师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一般限于专家的集中讲授,表现出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与教师的实际要求不吻合。例如:当前主要是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地市级或省级教师由省级教育学院培训,县级教师由地市级教育部门培训,农村教师由县教育局来培训,且近90%是采用专家讲授、集中培训的方式;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讲授仅占10%左右,且对教师如何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缺乏引导与监督,从而使教师的知识源头缺乏活水,知识陈旧或行为茫然。

(三)教师压力过大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这类学习方式一般适用于小班教学,在大班或复式班运用,教师需要更认真地设计,在备课与方法上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忻州市有部级贫困县11个,占全国贫困县(35个)的31.43%;目前小学中有复式班的学校占总数的61.1%,复式班占总班数的20.64%,复式班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31.2%。再加上对学生能力、主体性的培养,教师难以适应。此外,经济的贫困导致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负担重,经济压力大,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长期的压力和倦怠不仅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水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绪衰竭,即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每天机械奔波于家庭与教室之间;第二,非人性化,即教师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高年龄、高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明显高于年轻教师,小学教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如此消极的心理状态显然难以有合理的教学行为,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五)评价体系滞后

评价体系,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行为。在升学率至上的今天,“学校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而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考试成绩,两相权衡下还是多以升学为主要追求。个别学校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家长的强烈抵制;每年一度的评优、评模、晋升职称等常规工作,仍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如此评价标准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评价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瓶颈。

三、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在于其能够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这方面,除了教师自学新课标外,学校还要通过培训、观摩录像等多种途径,使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从内心深处树立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切实转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激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内在动机与热情。

(二)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人类的主体性构筑而成,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教师真正改变教学行为的前提,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反思内容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能力结构、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教学结果等,它是基于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强烈愿望,以教师的教学需要和个性特征为前提,“它指明了处于教学实践中的人,应该审视教学过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程度。”有反思意识,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投入教学之中,对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不断地促使自己朝既定的方向努力。而缺乏反思意识的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

第一,我们应该对培训的形式及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使培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师实际,与其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反思;将培训内容深入到微观层次,少一些集中讲授,多一些现场观摩;少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多一些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究,将科学规范的案例示范于课堂,使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将新教材的分析与课题设计联系起来,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二,加强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着重对教师进行课程基本理论、课改目标及理论、教学原则与教材、具体的教学策略、学科教学案例等方面的培训,从多方面健全培训制度。

(四)降低教师压力,消除其职业倦怠,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

教师压力的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消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校长、家长、学生与社会对教师应抱有合理的期望,从加大教育投资和加大宣传人手,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第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征,树立恰当的期望,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教育工作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第三,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如,校领导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等,这是教师保持健康心态和积极个性的重要举措。第四,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信心。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处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

(五)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建立动态、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对学校教学、管理、业绩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观念起导向作用。如果仅凭学生的文化成绩来评价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主课教师,就会限制教师的主体性与成就感。我们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首先,学校领导应制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手段,支持教师系统地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则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其次,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期望,清楚地界定课程水平和学校水平的目标,持续监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进展。

教学行为范文篇4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行为;评价体系

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办法,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解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研究基于对“贫困山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的调查,调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以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

一、教学行为分析

1.受传统观念影响,新课程理念模糊。课程理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表达越明确,把握越准确,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越强。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深深扎根于部分教师的头脑中,这自然会干扰、阻碍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吸收。在他们的认识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成绩。因此,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感受,将学生作为接纳知识的容器,随心所欲;一味地向专家学习、向权威学习,视专家、权威为标准、真理。另外,还有一部分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过于理想化,不分学科的三维目标过于泛化,这必然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2.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流于表面形式。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对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的深刻变革,更加需要全面、深刻的教师培训来保证。但是,目前教师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一般限于专家的集中讲授,表现出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与教师的实际要求不吻合。3.教师压力过大。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这类学习方式一般适用于小班教学,在大班中运用,教师需要更认真地设计,在备课与方法上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对学生能力、主体性的培养,教师难以适应。此外,经济的贫困导致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负担重,经济压力大,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4.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长期的压力和倦怠不仅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水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绪衰竭,即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每天机械奔波于家庭与教室之间;第二,非人性化,即教师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高年龄、高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明显高于年轻教师,小学教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如此消极的心理状态显然难以有合理的教学行为,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5.评价体系滞后。评价体系,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行为。而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却又担心孩子考试成绩,两相权衡下还是多以升学为主要追求。个别学校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家长的强烈抵制;每年一度的评优、评模、晋升职称等常规工作,仍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如此评价标准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评价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瓶颈。

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对策

教学行为范文篇5

教学观的变化使得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话教学和实践,同时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特征。课堂观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的准备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对课堂、学生和教学的把握游刃有余。有一位英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提前两个月准备,并在不同的班级试讲,邀请同科教师听讲,课后及时总结、反思课上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该教师完成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可。

二、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课堂观察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使之成为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导入课、阅读课、语法课、听力课等课型的观察,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讲述效率低、问题设置不合理、多媒体运用不恰当、教师对课堂把握不够以及教师课堂用语不当等。在一次初一上学期的英语公开课上,可以看出教师的准备是充分的,多媒体的使用也很熟练,但是面对系统学习英语时间不长的初一新生来说,教师的课堂用语有点复杂,虽然语速不快,学生仍然无法很好地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而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不停地重复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应,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压抑,教学环节的衔接也不是很自然,教师的教学显得被动、单调。

三、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教学行为范文篇6

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自主学习;导入环节;突破环节;作业环节

教学行为的改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已成为必然。在笔者看来,教学行为的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成尚荣对此的表述是:“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改进教学行为只有以学为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理,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主动与积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1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的导入行为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概念和知识

必须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导入提供了多种呈现途径(或听觉、或视觉、或多媒体)。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诸多实践与尝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成尚荣指出:“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享受学习,应当是教学最高境界和永远的追求,也是教学的本质的回归。”[1-2]由此引申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不变的是激发学生的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着重改变的是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借此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为了强化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只有研究学生的爱好、年龄差异等因素,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需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之上,从而有利于其自主完善知识的建构。以研究磁铁的教学导入环节为例,笔者所在学校的张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由磁控开关控制的简单电路。其具体演示操作为:教师用胶带在其左手掌心贴着一块小磁铁,右手无磁铁,两手半握拳;左手在磁控开关处停留,灯亮,右手停留时灯却不亮;让学生尝试教师的做法,学生不能点亮小灯泡。当张老师公布手上的结果时学生发现了磁铁,他追问道:你知道磁铁有什么特性?磁铁是怎么点亮小灯泡的?伴随着学生的回答,张老师也确定了接下来探究的方向,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

2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的突破行为着力于高效课堂的达成

应当注意到,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有限的时空内,信息技术可促使学生迅速调动视听感官看到、听到学习内容,同时使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非常便于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为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一位教师讲授生态平衡教学为例加以说明。教师以PPT课件出示生态平衡的定义,请学生读一读。随后,向学生提问生态平衡是什么意思,并介绍道:只要观看了课件所呈现的内容,你们就应该明白了。具体为:教师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模拟一匹狼需要由100只羊组成的羊群来维持生命,而养大这样一群羊需要1600m2的草场,这样就建立起了数据关系。同时,在狼、羊、草场之间构成了动态变化。这一课件融入了生态平衡的概念,学生看后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的概念,并在头脑中产生深刻的记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思考,此时的学生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吗?笔者的回答是,学生成为储存信息的对象。那如何更好地设计贴近学生的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呢?另一个教师对此的做法是,当学生对生态平衡产生疑问时,教师没有马上出示生态平衡的定义,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尝试下定义;然后,请学生自己找出并出示生态平衡的定义。当学生比较自己与资料定义的不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就主动生成了。教师追问:怎样让所有人都能懂得生态平衡的意思?学生立即讨论,尝试自己设计,进而提出多种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顺水推舟出示上节课例中的课件,并说明使用方法。学生随后尝试控制3种变量,以动画形式演示生态变化的现象,从而对生态平衡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实践证明,稍稍变换教学次序,就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把学习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因而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与此同时,教师的技术支撑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借此把知识传递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现代技术与学生学习的紧密结合。

3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的作业行为延续学生的自主学习

某教师布置了一道奥数题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检查作业,全班50人答对42人。经调查了解,通过上网找答案的学生有35人,另外7人通过手机找到答案。随后,教师检查理解情况,却只有6人能解答相似的题目。由该例证引发笔者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答案,且方便、快捷,但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否提升自己的思维、探究、阅读、交流等能力呢?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上网只解决了答案问题,却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要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到学生思维、探究等能力的提升。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角度看,巩固性作业不但应检查学生记忆的内容,而且更要展示出作业时学生的思考过程。对于这类作业,教师应当禁止学生通过上网等技术手段找到答案,即应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否则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行为产生较大的危害。以研究磁铁一课为例,通过对磁铁性质的探究,学生除掌握一些知识外,头脑中还会产生许多疑问,如磁铁为什么有磁力、磁力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能吸铁等物体、为什么会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教师应以这些疑问为基础布置科学家庭作业,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去找答案、研究,甚至做实验。这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能使课堂教学从课堂内延续到课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只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自我学习之中,最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教学行为范文篇7

关键词:低效课堂;思考;建议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便成了学校关注的焦点。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不遗余力,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理念让教师力不从心。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活跃课堂气氛上,忽视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本质,致使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制约了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单向施教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施教往往是一厢情愿,轻视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前预习看得可有可无。殊不知,学生自觉意识的参与恰恰能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教师单向施教,忽略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自学能力,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造成了教学上的“消化不良”,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从而使教学低效。单向施教置学生于“被包办”的地位,也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与行为上的疲沓。

二.无效的提问,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深度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有效方法。但是有些教师提问时问题表述不清晰,没有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考角度出发,致使学生不能明白教师的意图,从而无法回答问题。有些教师提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就能揣摩到正确答案,即使学生回答正确了,也不能说明他们理解了所学的内容。还有教师忽视备学生,对课堂的提问没有不能做到层次化引导。他们提问时没有考虑哪类问题有哪类学生来回答,随意指定学生,这样,提出问题后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而有些比较安静,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停留自思考的表面,没有深度,起不到拔高的作用,而水平低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保持沉默参与不到课堂的活动中,影响其积极性。

三.无效的合作探究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方向

小组合作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能使学生在进行思想交换,达到活跃思维、开动脑筋、灵活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只关注热闹的课堂,而忽略学生思考的方向,课堂上出现了无效合作的情况。如问题设置随意或超出学生认知界限,缺乏独立思考而让讨论浮于表面,缺乏探究引导而流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等等。合作探究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教师忽视学生的前认知,无论问题难易交给学生讨论,导致学生乱谈,偏离探究方向。因此,不科学、不严谨的探究不但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不能培养学生“能合作、会合作”的能力。

四.乱用多媒体让教学本末倒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常出现制作不精或盲目使用的情况。有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为了追求课件的视觉美,采用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和音效。这些画面和音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本末倒置,效果适得其反。还有教师使用课件频率过高,课件几乎成了自己的替身,教师个人教学素养不能体现,起不到以身作则,也使学生眼离课本,混淆了教学内容的本末。五.低效教案制约了课堂的创新一些教师被写教案不精细,甚至不认真,不能指导正常的教学活动。教案设计中,缺少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法与学法,缺少对学生的留白与启发,制约了课堂的生成,限制了课堂的创新。教师的低效教案有多种表现,从“克隆教案”到“简约教案”不一而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做出如下对策:1.做到“以学为主”与“以教为导”相结合。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我们应坚持“以学为主、以教为导”的原则,要永远坚信学生的自觉和能力,先让学生独立的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点拨、启发、讲解等有效行为帮助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问题是思维的驱动力,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中,首教师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要积极鼓励、引导,要让学生敢问、多问,不能让学生的问题胎死腹中。其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静静的思考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前的激烈追寻。最后要立足创新,引导学生善问。有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反客为主去限制学生的问题欲并催眠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要在关键处启发,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力,实现思想上的飞跃。3.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有效促进生的发展,教学设计应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过程不能按照教师教的思路主导,要把握住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依着学生学的思路进行。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找准学生的能力接受点,既不设专家级的探讨问题,又不设没有讨论价值的提问,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4.教案备写要掌控教法、指导学法。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要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案备写不仅要贯彻课标精神,遵循教材规律,而且要灵活有创新。教师要做到对教材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惑等。教案备写要体现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教法。无论是运用讲述法,讨论法,还是任务驱动法,都要依学情而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设计上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不教”的目的。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施教者思想、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切合实际又有创新的教案无疑给课堂插上了一双翅膀。正所谓“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教学行为范文篇8

1.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定义。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某种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范围和学习重点,同时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教师是指导和辅助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双方沟通探讨、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学习。1.2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意义。第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类教材内容一般来说比较浅显易懂,很多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行业范围,注重对知识的说教,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听课地位,容易产生疲倦和反感,最终导致教师教书累、学生学习累。因此,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效果。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很好地适应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中职类学校的学生一般比较活跃,思想开放,在课堂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与他们的思想紧密结合,发挥他们活跃的本质,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法等等。

2中职服装设计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和教学目标采取合理的行为导向项目,运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行为导向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在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对策总结为如下几点:2.1合理采用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行为导向法的主要目的。一般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程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普遍不高,在学习上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并且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堂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2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生活,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中虽然也有互动,但是是被动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合理地运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搭档或合作伙伴进行某种场景的模仿和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场景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将自己的切身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2.3巧妙选择案例,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案例分析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引导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服装设计有关的案例,教师可以将这些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思考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探讨相关的内容,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如下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创新:设计师兰玉曾经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但是她不满足于现状,不想单纯地卖旗袍,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她想到了中国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和头饰,那是否自己也可以创作一种属于自己的服饰呢,于是她开始从婚纱入手,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决定将苏绣与西方的婚纱相结合,创作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苏绣,并推向世界。通过自己故事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分析,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服装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3.1教师要提前做好策划,并进行适当的管控。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前做较多的准备。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参与性,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在课堂做较多的策划和精心的设计,因此教师要合理地策划课堂内容,并选择适当的行为导向教学项目。另外,做好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也尤为重要,包括对学生小组的分配、活动项目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方法的引导等等。教师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管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3.2行为导向教学法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改变,摒弃了传统教学法中的缺点实现了知识内容的创新性传授,这是它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但是传统教学法是众多教育精英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在授课中,教师要做好这两者的结合,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法,也不能将导向教学法过多地使用在授课中,以免适得其反。最好的方式是,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努力。

4结束语

服装设计课程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当前的社会中知识的多少已经不能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否进行知识的再生与创新、是否有良好的思维才是关键。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通过不同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

作者:谭珈奇 单位: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教学行为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非言语教学;行为;优化分析;对策研究

非言语是人类信息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言语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配合有效情境创设,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小学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难以一蹴而就,更好地运用非言语教学行为,循序渐进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将越变越好。关于小学体育课上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优化,我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体育课上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分类

(一)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指的是教师通过手势、动作、表情等,向小学生及时传递各类信息,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非言语教学行为之一。如教师课上示范各种技术动作,学生模仿学习后熟练掌握技术动作,优质完成练习任务。首先,面部表情属于体态语言中最为复杂的部分,面部表情十分微妙,不同学生观察到的结果自然不同。教师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反映出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将起到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其次,手势属于最灵活的传情达意的器官之一,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教师向小学生传递最丰富、更多彩的知识信息,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令人非常满意。再次,头部姿势包括了点头、摇头、低头、歪头等,分别由赞同、否定、明白、好奇等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运用这类体态语言,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最后,走姿应该根据体育课堂实际的教学需要来实施。通过传递一定信息,指导学生规范动作,不断加强师生交流,或可收到意外惊喜。这些都体现着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灵活地运用体态语言,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关键。(二)辅助语言。辅助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规定语言之外的东西,直接影响着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辅助语言的实际运用价值颇高,教师正确认识、不断了解、合理使用辅助语言,将充分满足小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并使体育课堂互动变得和谐,沟通问题、合作问题等统统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还要变换一下授课方式,要结合小学生运动能力、思维水平实际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鼓励小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小学生的实践空间,我们的体育课堂富有活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体育教学改革及创新的发展指日可待。(三)其他方面。教师的衣着打扮、个人仪表等,必须按照小学体育教育的“统一规范”具体执行。如果教师穿着奇装异服,梳着怪异发型,即使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对于小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来说也会产生很大的干扰影响。新时期的“榜样教育”,明确要求了小学体育教师认真做好“个人仪表”的执行工作,主动充当学生的仪表榜样,非言语启发小学生全面的发展,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优化非言语的教学行为,体育教育意义重大,真正激发了小学生终身体育、运动健康的意识后,对于他们文化课知识的探究学习也能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优化小学体育课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的研究

不断发展人的认知,不断优化认知过程可以发现,认知依靠着感觉器官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特殊性、专业性的要求,教师非言语教学行为具备了十分独特的功能,要想实现有效运用,并且扩大影响力,把握时机优化非言语教学行为十分关键,更不能忽视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改善。可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深入分析非言语教学行为的功能、作用,依据分析结果展开具体应用,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互动的目的,让更多小学生真正喜爱体育训练,乐于发展终身的体育能力。我总结的非言语教学行为包括:(一)加强教师的示范引导。非言语教学行为必须配合完整的技术动作表现出来。体育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他们理解能力的强弱、认知水平的高低、不同的兴趣爱好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加强标准动作的示范,向全班学生讲清楚、说明白各种要领,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方法后,再为他们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可以小组合作,可以自主训练,教师扮演好“启发者”的角色,及时利用体态语言、辅助语言等,指出学生练习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他们积极改进,规范各项动作后,学习态度自然发生变化。非言语教学行为灵活运用,考察着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循序渐进中促进体育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出大批高素质、健康型的优秀人才。(二)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体育教师最好通过非言语教学行为完整的表露自身情感,同时观察着小学生的一举一动,引导他们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非言语教学行为的灵活运用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情感决定着学生的情感,当非言语教学行为的情感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到位,体育课堂整个的教学过程充满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添加趣味元素、游戏内容等,对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也有很大帮助。我建议,体育教师深化了非言语教学行为后,要让学生不断参与小组活动,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自信,配合幽默语言、夸张手势、整体形象的塑造,有效改善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练习的乐趣所在,进而期待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运动训练强健了他们的体魄,并给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新的机会。(三)减轻学生的训练压力。体育教师可以实施非言语教学行为,帮助小学生减轻体育训练的压力,消除他们体育活动的恐惧感。课上组织的训练活动,应该强调内容丰富、形式简单、安全无风险,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呈现图片资料等,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关键。积极地利用非言语教学行为,发挥非言语教学行为的重要作用,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小学生的训练信心,一举多得。更多学生不再恐惧课堂实践,开始期待小组练习、合作活动,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之路因此走得一帆风顺。

综上所述,不断优化小学体育教师的非言语教学行为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增强学生实践信心,更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目标的顺利实现。期待小学体育课堂非言语教学行为的灵活运用取得积极的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后,让我们的素质教育更好地推进下去,最终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使他们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文杰,刘鹏刚.论体育教学中的非言语手段及其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24(05):311—312.

[2]吴喜娥.体育教师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运用的探究——以大同市浑源县城七所中小学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07):144—146.

[3]杨乐.非语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8,09(01):80—81.

[4]王汝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评价之运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3(04):359—360.

教学行为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行为

一、教师把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传统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主动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个体而存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课堂氛围也不够活跃,那么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呢?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再把知识一股脑地全部倒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决定教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我学什么。举例而言:教师在讲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时候,老师可以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学生预习完毕之后询问学生:“大家都已经预习完了,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什么是加法呢?加法是怎么来计算的呢?大家在预习完之后都有哪些疑问需要咱们一起讨论解决呢?”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决定讲什么。那么,这一节课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学生渴望学习到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高,课堂氛围也才能活跃,教师和学生才能感到轻松。

二、教师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吸引的学生兴趣,把生活实际与课程教学进行联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举例而言:老师在教授学生分数的概念的时候,可以拿一个完整的苹果进行举例,一个人吃不完一个苹果,于是乎他把苹果切成了两半,吃掉了其中的一半,那么这个人吃掉了整个苹果的多少呢?那就是1除以2也就是1/2,这就是分数。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分数,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回家后可以向爸爸妈妈进行展示,这样把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小学生总是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虽然多媒体现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中,但是学生对于多媒体的兴趣依旧比黑板粉笔要浓厚的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举例而言:小学阶段会学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师单纯拿一个图形在黑板上进行移动很不直观,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播放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也就能随之提高。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更能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针对疑难问题优先找同学商量讨论,举例而言: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问题,针对这些疑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自由进行分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根据让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讨论的结果进行发言,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这种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发言也更能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无论是课堂提问的形式抑或是小组合作表达的形式,都是需要老师对学生所给出的结论予以评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老师对于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你回答得不对,这样答是错的,你这样考虑问题的话一个也答不对。”这种评价形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不愿意再回答问题,对于数学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这样引导学生:“首先,老师要表扬你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但是这个问题咱们是不是从这方面来想会更好呢一些呢?你的思路很好,但是可能跟老师的不太一样,咱们可以探讨一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这样评价,那么我想,在下次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个学生依旧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第二种评价的形式更能鼓励学生学习、思考,对于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合理布置家庭作业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难免会设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很多老师认为数学就是靠做题才能让学生进步,因此会布置一大堆的习题让学生完成,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玩的权利,因此,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不取多而取精,每一道题都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追求习题的数量而忘记了质量的保证。合理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也能得到提高,而且作业不能太繁重占用太多课下的时间,这样留作业的形式更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因为老师充分注重了学生的感受,所以学生愿意在老师的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摒弃了原有“填鸭式”教学的糟粕,更多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的感受,不断完善原有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哪些行为帮助自己教学呢?以上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总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廖辉 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镇蟠龙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