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2:41:36

教学教育

教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教育;应用研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对外界的理解较之前来说也有所提前,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也比较快。人们对幼儿的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怎样提高幼儿的教育情况是幼儿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身心还不成熟,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游戏教育的方式正好符合幼儿知识接受、理解知识的特点。游戏使得学习变得快乐而轻松,可以说游戏教育同以往的教育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给教育方式带来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一)游戏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学习幼儿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凡事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什么事物或问题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劲头和干劲就足。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性,能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游戏本身就具有好玩、令人开心的本质特征,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之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许多老师都广泛使用游戏教育,把教育融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和认知,这更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二)游戏教育可以让幼儿产生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人们都说,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才会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学习效果才会显现出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说,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学习的专心及认真程度也相对较差。正因如此,老师在幼儿教学中,将所学知识同游戏相结合,可以直接地反映出幼儿对游戏的喜爱,提升他们追求知识的动力,既能够快乐的玩耍,又可以轻松地学习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再者,教师将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他们积极地去求知,主动地去探索,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学习效果较好。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幼儿老师开展的游戏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马斌(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中心幼儿园)利于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行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所占时间最多的,也是所有活动中最普遍的。知识来自于生活实际,幼儿课程的设置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可见,符合生活实践的游戏在幼儿教学中至关重要。由于幼儿年龄的问题,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具备自主消化和掌握的能力,需要老师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法帮助其进行理解和认识。老师开展的游戏一定要联系生活,满足让学生认识事物的需求,创设出以幼儿为主体地位、老师起辅助作用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学积木的方法融入儿歌之中,让幼儿边学边唱,如“乖宝宝,积木到,左摆摆,右放放,小房出,小船造,左摆右摆事物到”。采用这样的方式,幼儿在学习积木时的游戏成份增加,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摆出自己喜欢的事物。伴随儿歌的哼唱,就是一种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积木,还可以扩宽幼儿的思路,提高他们组织和动手的能力。(二)老师将游戏教育应用。到幼儿教学时,应恰当的运用数字游戏,这对幼儿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是幼儿参与其中,并能够表现自我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感到有趣和有色彩,老师设计的游戏要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对于幼儿来说,数字的学习是索然无味的,幼儿学习起来也非常的吃力,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被不合适的教学手段磨得丝毫不剩。如果采用数字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变枯燥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加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为了让幼儿分清数字和学会简单的加法,老师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游戏是:小白兔吃萝卜,1只小白兔可以吃1个萝卜,2只小白兔吃几个萝卜?幼儿可以通过数数的方式了解数字,或者老师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小花,让幼儿数一数不同颜色的小花有几个,经过反复做数字游戏,让幼儿认识数字。

总之,老师应该把游戏教育应用到教学中并发挥其重要的引领作用,随时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进程。老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幼儿对游戏教育的接受情况,以及游戏设置上的不足之处,才能设置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游戏,将成功的案例进行分享,促进游戏教学的实行,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尚俊杰,庄绍勇,蒋宇.教育游戏面临的三层困难和障碍:再论发展轻游戏的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2]马颖.游戏在听障幼儿语言康复中的价值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东营市康立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

教学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审美实践的方式进行。而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是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基于古筝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培养。而古筝教学本身有着其所独具的古典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利用其实施审美教育早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古筝本身是一种解决古典艺术气息的乐器形式,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主要具备如下意义:第一,古筝演奏能充分利用其优美的旋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审美意境,而在这一意境下通过对古筝旋律的欣赏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什么感受;第二,古筝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古筝演奏的技巧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古筝演奏本身有充足的重视,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古筝演奏的鉴赏,而针对提高学生自身鉴赏美的能力就有着良好的帮助;第三,古筝演奏是我国非常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在对演奏欣赏的同时进行内涵情感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音乐形象的创造,这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具有良好帮助。

二、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策略

(一)以文化为引导开展古筝教学。要提高古筝教学的质量,首先就必须保证学生对古筝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以确保在提高学生古筝学习有序性的同时,为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针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教师就必须重视开展相应的文化教学并利用文化作为教学引导,进而再次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审美能力。所谓古筝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古筝作品所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者的基本信息情况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确保学生对古筝乐的情感内涵有充足的了解,以为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的古筝学习提供更加广泛的渠道,以保证学生在进行古筝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加充分的审美感知,进而促进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充分提升。(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演示。古筝演奏中所蕴含的情感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往往会通过演奏者自身的工作及表情等间接的呈现,因此要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也要求教师能给予教学演示充足的重视,以确保学生能通过对教师演奏过程中动作和表情来感受其内涵的情感,进而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古筝演奏的演示,也能有效帮助学生规古筝演奏的技巧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技能方面也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审美教育充分的融入到古筝教学中,以确保学生在进行学习观察的同时获得审美意识的提升,而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具有良好的帮助,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古筝水平和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强化。(三)重视古筝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也要求教师能重视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美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且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有效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激发,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古筝学习中来获得更深层的审美感受。将古筝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实践中形式不同的美,以充分促进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这一方法的实施还能能有效帮助拓宽他们自身的审美视野来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要想将审美教育充分有效的落实到古筝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古筝演奏的鉴赏,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古筝作品中的审美要点,并确保能利用不同的古筝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进而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能力得到重复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给予古筝教学在审美教育实施地方面的作用充足的重视,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古筝文化进行学习,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演示工作,进而有效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古筝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佳音.略论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3,04.

教学教育范文篇3

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首先提升自我修养,博览群书,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同时,还应加强业务能力,吃透教材,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自然结合,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把德育的内容强加依附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更不是把专业知识本身就蕴含的德育规范剥离出来,对学生进行专门说教,那就恰恰违背了德育渗透的本意。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穆透是要挖掘和利用专业课程教学自身蕴涵的德育资源,创设情境或直接将道德规范、学科的前沿思想、先进方法、理念融汇在专业知识的技能的传授中,让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德育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新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小组合作中融入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革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尤其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较低,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各自的分工与合作,这些都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互相谦让的品质。(二)在艺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波动大,自我意识过强的年龄时期。尤其在90后、甚至2000后的学生当中,崇洋现象过于严重。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结构,在美术欣赏课中,通过对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文化遗产,认同古现代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时候,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通过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作者、内容、布局、艺术手法、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并写出学习心得。课上,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从市郊景色、汴河、城内街市三个部分感受当时的繁华景象。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史古画中所罕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珍品,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被奉为经典之作。学生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不仅能够认识我国人民非凡的创作力,同时也能够在开阔眼界,提升艺术修养,增强对我国文化文艺的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三)通过课后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美丑观、荣辱观。绘画是学生美术课堂必然要接触到的,教师在布置相关的美术作业时,应该特别留意相关作品所含有的内在思想性,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行相关的创作课程是一个有效的方式,而创作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有关校园的,有关家庭生活的,也可以是有关梦想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家庭相关的作业,要求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和家长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其团结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其正确思想道德观念。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学的赏析,还是美与德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首先应提升自我,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言行举止正确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全方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璐.浅谈如何上好中职幼师专业美术课[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2]区捍华.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8).

[3]杨辛,谢孟主编.艺术欣赏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二版).

教学教育范文篇4

一、德育工作

1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教育过程中有着身体力行的作用。因此,本年度狠抓了教师师德建设,使教职工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各校利用政治、业务、例会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十不准》等教育理论,展开了广泛讨论,从而使教职工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和从教的光荣感,增强了教书育人的信心,提高了工作效率。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开展了系列活动,把教学质量和师德、师能、师风联系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利用“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了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尊敬师长教育,树立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养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教学工作:

㈠、严格规范管理,管理突出以人为本。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规范的管理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根本保证。本学期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确立适合本校实际的“说课--上课--评课——反思”方法,接着进行试验,直到成型为止。

㈡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新课改的培训。完善了《新课程培训计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选中自己的“实验田”活学活用,落实了走进新课程,挑战课堂模式,反思课堂新教法等反思交流活动,促进了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

2、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将青年教师和退居二线的老教师建立同伴互助关系,不定期、不定时的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和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督促。。

㈢学生评价

1、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课改的精神,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改革以往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多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真正改变传统学生诱人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2、评价手段:

考试:小测验、单元测验、月考、期考等。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试卷的分量与难易程度,不超越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命题突出教学重点,难易适度(基础题70%,中档题20%,综合题10%),注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积极探索考试形式的改革,力求考试的全面性、科学性的人文性。

课堂评价:

评价指标: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质疑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学习的态度、完成学业的态度。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三结合。

评价周期:一个月一次。

㈣教师工作评价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评价原则

⑴、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学行为,激励教师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⑵、导向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本方案,明确教师、学校发展的导向,激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业绩。

⑶、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教师个人评价考核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队和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组团队的评价,通过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发展水平。

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评价内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以求得尽可能的科学与合理。

教学教育范文篇5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可操作的实际实施阶段。事实上,审美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而,我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来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行得通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

2、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应该来说,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并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具体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利用作品的文情并茂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发挥打动人,感染人的作用,继而使得学生产生美感;

教学教育范文篇6

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需要。要切实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行为。另外,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用计算机等现代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因此,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进行目的性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如斜三角形的应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向量、算法等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应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关注数学文化价值,增加学生爱国热情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探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轨道,提高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四、注重教学方法,结合正确评价,进行个性品质教育

在概念、定理、习题的教学中,通过对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论证、习题的解答等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拨的意志毅力,忠诚正直的高尚品格。

另外,在教学中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索”愉快地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五、根据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世界观教育

教学教育范文篇7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施教育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师,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要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否则,学校形成特色无疑为一纸空谈,其形成特色的过程也将失去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艺术教育的总体进程。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素养是艺术教育形成特色的根本所在。。首先,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艺术专业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和全体艺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与档次。因此,学校应该特别重视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艺术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形成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会,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方面的快速成长;同时,艺术教师开设并打造的“精品课程”、艺术教研室“名师梯队”的建设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艺术教育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通过全面规划、强势推进,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其次,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特色的形成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在艺术特色教育中的主人公意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才有可能实现“点面结合、凸显特色”的格局。具体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才艺大赛等活动形式了解全校教师特长状况;其次通过组建教师艺术团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技能与素养;最后通过建立艺术特长教师人才库,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开展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2、坚持“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原则

任何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必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才有可能培养特长突出、素质优良的学生,否则学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因此,学校在规划与设计艺术特色项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结构、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操作与实践的可行性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学习的乐趣,掌握艺术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自觉养成终身学习艺术的良好习惯。

3、艺术特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教学教育范文篇8

(一)忽视学生的兴趣

在钢琴教育教学中,兴趣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生活中,一些家长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要求孩子学习钢琴,并通过不断地参加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程度,完全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把掌握钢琴技能作为惟一的初衷。钢琴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学习钢琴是一种怡情悦性的行为,弹奏钢琴更是一种享受,如果把钢琴教育和文化教育画成了等号,遵循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模式,给钢琴学习贴上功利性的标签,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钢琴,而且严重的违背了钢琴教育的初衷,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二)忽视学生对弹奏内容的理解

当前钢琴教学中忽视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教师忽视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所表现的内容,造成学生忽略音乐的本质,钢琴学习局限于弹奏音符。如此一来,学生必然无法胜任高深的作品,即使弹奏出来也是面目全非,意境全无。这种现象根源于教师及学生家长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错误思想,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考级的级别高低就直接决定孩子弹琴的好坏,关心的只是孩子什么时候要过几级,无暇顾及学生对琴奏中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理解。

(三)忽视学生正确的演奏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忽视学生正确演奏习惯的养成。很多学生在拿到一首乐曲后,往往还没看谱就开始弹奏,造成眼睛忙于看谱,左右手忙于找键,指法混乱,脑子不清。同时不少学生练琴中常存在多余的动作,例如手腕故意抬高、掌关节塌陷等,这些动作都会造成手指力量不集中,使弹奏者在演奏中总觉得力不从心,在演奏音阶式音型时由于大拇指转指动作的不积极造成转指时手臂的积极转动,就会影响音乐的连贯性、整体性,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手指的用力及其在琴键上的跑动。②

二、针对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必须深刻理解钢琴教学的意义

钢琴教学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培养学习生的审美情操,形成学生多样化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钢琴教学的意义,深刻认识到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钢琴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大有裨益

钢琴教育教学对培养创新思维十分重要。钢琴学习者或演奏者的练习与表演不能机械照搬乐谱上的各种术语要求,而是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从乐谱旋律形态、和声色彩、节奏疏密、力度结构布局中窥探作曲家表现意图,将无声的符号变成有声的音响,使抽象的音乐符号具象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将艺术创造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音乐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2、钢琴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钢琴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钢琴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各种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通过弹奏乐曲,学生可以对所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进行分析,从深层次上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提升自己的音乐感受力和欣赏力。钢琴教学还可以为学习其他乐器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拓展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力,为即兴伴奏打下基础。③3、钢琴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开发钢琴演奏需眼、耳、手、脚、脑协调工作,是人体多种器官协调配合的过程。④学生在看谱时要做到眼手同步,这种复杂的手指活动和音乐心理活动,会不断的刺激右脑神经元,增加右脑脑突触的数量,而脑突触众多正是科学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同时,钢琴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学习者持续不断的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手指触动键盘这种精密动作训练,会刺激脑细胞的发展,使学生的手、脑、耳、充分活动,促进智力不断发展。

(二)钢琴教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钢琴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活动,必然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初学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开始钢琴学习。他们没有理解和认识钢琴,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钢琴课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在最初学习阶段可以给学生放一些通俗易懂,适合他们品位的钢琴曲,演奏一些优美动听且简单易学的钢琴小品,以此来激发他们对钢琴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产生尝试演奏的冲动,以此为契机引入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使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

钢琴演奏中表现力的培养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好的钢琴演奏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产生共鸣,要想使演奏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情从意生”,只有深入了解乐曲内容、内涵,才能真正诠释音乐的真谛。⑤单纯的演奏音符,如何体会音乐?演奏者的责任是把无生命的音符变成活生生的、有生命气息的音乐,这样才能打动、触碰到听者的心灵,使演奏更具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重视生活体验,感受多元文化知识的特点,对所要表现的东西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查阅乐曲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会使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事半功倍。

3、培养学生良好演奏习惯

教学教育范文篇9

**—**学年是我们*初中充实而又辉煌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面向全体,注重过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育局教学常规和校本教研要求为依据,以《*初中07—08学年度工作目标》为纲领,以《*初中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见》为指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狠抓常规,有效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全县期末统考中,七年级合格率82.4%,语文、数学、思品、生物四学科获奖;八年级合格率达57.64%,数学学科获得奖励;九年级继去年中考一举撂响后,再展新姿,又一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合格率达76.17%,优秀团队再次扩大,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

连续几年的不断进步,是*人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的有力证明,是*初中步入快车道的根本原因。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明确奋斗目标,不断加强目标管理

新学年,我们根据校情确定了总的奋斗目标,即把*初中建设成*一流初中,逐步向市一流初中迈进。确定了各年级的奋斗目标:即九年级争第一夺三冠;八年级争第一夺两冠,防止两级分化;七年级争第一夺两冠,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我们依据各班人数情况,结合县评估要求,制定了《07—08学年度各班级目标》,确定了班级评价人数,保底目标,奋斗目标和希望目标,并依此为依据明确了合格边缘生承包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07—08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方案》,作为教学过程奖励和学年度评估的依据。目标的科学确定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做?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出台了《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意见》,从“管理、教法、学法、模式、细节、评教”六方面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落实常规有机结合起来。一年来,除日常工作外,我们完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历史、生物九门学科的教学设计基本模式”的校级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备课环节中的常规问题。第二,推动评教工作,凸现学校特色。听评课活动自学期初开始到学期末结束,全校三个年级周周有课听,课课有人评。听评课直指问题,重在改进。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极力提倡“五”关注——关注教师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活动的组织,关注达标测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听评课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高了课堂效益,形成一定时期内教师的研究专题,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学生的需要发展。

三、进行科学评估,有力发挥团队作用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总成绩的合格率。这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学校的评估主项。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发挥年级组和班级这两个团队的作用。向年级、向班级、向每位教师要总成绩的合格率成为我们工作的导向。团体协作,互相帮扶,努力解决拉腿班级、薄弱学科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我们评估方案的出发点:

对年级捆绑评价:年级组在全县综合评估中获奖,学校给予相应奖励,否则无奖。

对班级整体评价:奖励八个班级综合评估的前三名,不考虑学科名次,向教师要团队成绩,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帮扶,打整体战。

对教师个人评估:重承包生奖励,教师承包合格边缘生,在过程评价中合格一人次,奖励不低于30元。

四、加强班级管理,想方设法提高合格率

一个班级向什么方向发展?能培养多少优秀生和合格生?老师们能否齐心协力?学生能否每天干劲信增?有没有良好学习氛围?这一切取决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学风建设、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是提高合格率、提升优秀生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学校在评估成绩时,重评估班级总成绩,要求各学科教师围绕班主任进行工作,落实承包目标。

1、学校出台《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不断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先管住,后教育”的思路,结合政教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管理细则开展班级工作,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班风。

2、在班级开展“争当自主学习的主人”和“争做优秀生,争做合格生”的一学期四次评价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良好教学环境。

3、针对学生基础不一,存在差异,有潜能、能进步的现状,我们制定教师承包学生制度,实行教师学生捆绑发展的办法,调动了教师的情感因素,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承包学生的效果,为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合格率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五、学习先进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不学习不会进步,不改革没有出路,“放下包袱,解放思路,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深刻理解,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在七年级“数学、英语、语文”三个学科首推进行,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进行。

经过一年的努力,参与课改的七年级在今年全县统考中,荣获综合评估排第一名,参与课改的学科总成绩都名列前茅,合格率遥居全县榜首。

经过多半年的实践,我们明确了三个年级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一是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学习杜郎口模式,历史、地理、生物学习“导学、交流、解疑、检测”的自主互动式课堂模式;二是九年级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的课堂模式,利用小组中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帮扶,解决原后两排学生不学的问题,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半年来的努力,我们形成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四学科形成自己的范示,对于历史、地理、生物三学科形成了自主互动式四环节模式;理清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创设出教研和常规工作的改进点;修订出学生课堂要求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要求;学案、教案、课堂、作业、教研组五项评价标准和搞好班级管的多项措施。

可以说七年级课改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让我们增添了新的勇气和胆量,为*初中下学年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展开科学规划,有效落实九年级工作

九年级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社会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第二期开学伊始,我们就详细制定了《九年级教学工作安排意见》,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评价与奖励,面临的挑战,采取的措施”等五个方面全面规划九年级工作。从“管理直指班级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复习阶段;抓常规,抓落实;尖子生培养;学困生培养;调整学习气氛等”六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和辅导,有效考试,有效教研,有效学习”六方面提出可行性要求,抓落实。

一年来,各班主任早出晚归,细致周到,实现了“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目标。同学科教师团结在学科组长周围空前合作。教师利用边角时间为承包学生填补空白。整个九年级工作,按部就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复习任务,面对中考胸有成竹。

教学教育范文篇10

因此我认为美术学习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自己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选择自我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喜爱的学习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表现手法达到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那么,作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发展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学生群体,了解成长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认知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低年级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身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产物,是低年级学生发展的必然阶段。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深深知晓教孩子美术技能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陶冶情操。因此,我们要多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并做到尊重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现特点。低年级段的学生做画有几个明显特点:1用色大胆;2造型不准确,带有很多印象成分;3内容不受约束,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因此,在要求学生完成作品时,初学阶段时,不能要求过高,而且看画中内容是否能够反映孩子的内心想法,有无异于别人的独特的表现,而不要以成人的水准要求,因为他们对画面内容的构思是最重要的,而技巧的问题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练习的增加而逐步提高。所以,要了解学生水平,尊重孩子表达方式,才能拉近距离,为美术学习迈下坚实的第一步。

二、我认为在良好的课堂就、情景中教学,会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自然的融入到角色中,并能够积极思维,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1)在美术教学时注重环境的布置。比如在美术课上集中学生喜爱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手工作品;调换学习小组的成员。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既攘学生感到美术课的艺术气息,受到美的熏陶,又提高强烈的求知欲。

(2)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一种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熟悉的人物,都可以融入美术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放一段《海底总动员》的录象,播出一只可爱的小鱼凭自己的智慧游回大海。既能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又教育学生有勇有谋。

三、多种激励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而在日常教学时,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激励方法。

1、当新课知识讲解之后,必须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学生的作业挑选出来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集体观看,再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最后小结。这种让学生当面评论美术作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学生的讲评中,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能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讲评也有利与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能够相互借鉴,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2、在每次授课前,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我首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给予适当肯定;在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但以师生共同商讨的形式解决方案,采取鼓励性的话语,比如“你这幅作平是非常好的,如果颜色搭配的更加鲜艳一点就更好了。”这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感。

3、每次批改作业时,我总是给每个孩子写上简短的评语,有的是对作业的建议,有的是对画面效果的分析,有的是对进步的称赞,以各个角度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品中,我写上“涂色认真,作画饱满,完成得很棒。”在手工作品中写上“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真不错!”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写上“你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你真棒!”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业时,学生的信心倍增,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既有利于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又能及时给予指导,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