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48:29

教学发展

教学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创新

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跟上了时展的步伐。如今,电子商务人才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巨大需求。我国高校也相应加大了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投入力度。目前,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电子商务在高速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潜力。为了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高校应大力完善当前电子商务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我国当下经济模式的创新型人才。

一、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以淘宝、京东、苏宁等网购平台为代表的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的经济主流。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市场经济一体化,网购,已经成为今天的消费潮流。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抢占先机,占据企业竞争优势,各企业出现了抢地盘的情况。

(2)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壮大,成为很多企业谋求更多利润的手段。

(3)电子商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成为当下的主流经济商务模式。

(4)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替代,一电子商务为龙头的商业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尽管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如今,电子商务专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当下高校的热门专业。然而近几年,高校中的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式并不令人乐观。这就说明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问题,不能满足当下市场的需要。调查研究表明,多数企业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电子商务人才,一专多优的高综合素质人才是企业最为需要和欢迎的。

二、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设置不全面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常规课程。但由于电子商务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导致部分高校不能对电子商务行业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得专业教材不能跟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上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课本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如果教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地满足教学环节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是新兴学科,授课教师大多较为年轻,缺乏经验,无法做到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从而导致学生们的业务实践能力不足。

(二)理论脱离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部分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从理论教学来看,电子商务课程安排较为齐全,因此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为扎实。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可能由于受到资金问题的限制,导致实践课程安排不足,使得学生参与的实际训练当中的机会较少,从而使得学生在电子商务的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

(三)教材规范性差

尽管我国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所配备的教材良莠不齐,且专业教材的出版速度,无法及时的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匹配。与此同时,编写电子商务教材的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会在教材中融入大量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满足学生关于实际操作的需求,教学的部分环节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电子商务实际运用能力。

三、新时期电子商务教学创新发展措施

针对电子商务在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来看,为了培养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将培养重心放在商务知识方面。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来看,拥有扎实的基础技能,可以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内容。第二,采用新教材、设置合理课程。课程设置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教材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将教学环节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其中。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概述为理论课程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主要包含软件设计、程序应用等。第三,完善师资队伍。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高校可定期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实践训练,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使教师首先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实践能力较强的电子商务人才。此外,高校要加大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引进企业中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对学生进行讲授,或者由高校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增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第四,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由于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给学生提供实际训练的机会,高校应在资金上有所倾斜,建设实训教育基地,并同时购进电子商务实际训练的相关设备。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商务模式的束缚,成为我国目前的主流经济模式。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善电子商务的教学模式、提高电子商务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是我国目前高校主要的改革目标。对于电子商务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及时做出整改,培养出更多的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费住艳.基于市场发展趋势看电子商务教学发展[J].青年与社会.2013(11).

教学发展范文篇2

小学现有学生人数538人,平均班生数近45人,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农村完小。人数多,教学工作量大,可是我们的老师任劳任怨、扎实肯干,默默奉献。

一年来,学校围绕“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施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目标,求实创新,强化管理,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在学年-学年县小学生三年级综合素质竞赛、四年级科普知识竞赛、六年级综合素质比赛、五年级作文比赛中,我校参赛总成绩均名列全县农村系列前茅。

一、优化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意识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校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要求班子成员恪尽职守。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比其他教师早到校、晚离校,周一至周五每天由一位校领导带班值勤并做好相应事务,如,隔天晨会公布校内“三项评比”及其余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还要围绕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学会思考,学会提升管理,打造出管理优秀的校级领导。

二是要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学校正、副校长、教导全部任主科教学,在功课编排上不搞特殊,与其他老师承担一样多的节数。学校还要求校领导的教学成绩一定要走在教师的前列,打造最优秀的成绩。在上学期期末统考中,两位校长和两位教导所在教的班科成绩均位居中心校第一名。

通过这样的建设,学校营造出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的领导风格,推动全体教师在学校教学、日常工作的比、学、赶、超的氛围。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要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负责。有了责任感,才有了奋斗的压力和使命感。我校教师25至39岁年龄段有18人,40岁以上有8人,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的教师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4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为本村人。在教师管理制度上,我们主要是采用量化与激励相结合。量化项目主要是从教师思想表现、常规工作、教学质量等方面规定每位教师应该完成的常规任务,期末作为评优评先及绩效考核的依据。量化操作采用学校领导和教师互评的方式。教师激励方面,我们主要争取校外资金补助,对教师的突出性表现给予奖励。虽然资金额度不高,但它充分体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的考核机制。通过这样的做法,真正让教师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有效劳动。

二、加强常规管理,创建优秀学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对于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规范管理,提升质量。

1、加强教案编写、作业设置及批改管理力度。作业设置与批改作为重点抓,要求教师在作业类型的设置上,1至2年级每天要有完整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业记录,3至6年级要有每天的日记或阅读摘抄,教师的批改要求及时,重在矫正辅导,特别是数学科的教师设计的学生作业批改记录本,记录下每天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知识结构的遗漏,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每学期安排的学生优秀作业展示涉及到美术、书法、手抄报、作文、语文、数学等科目,学生在作业展示中树立信心。我们还结合县课题实验,办好校级刊物《佳作有约》,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加强随堂听课及常规研训。我们除了每周的常规教研外,平时侧重于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随堂听课,重视听课后的二次听课,以严肃的态度关注课堂教学动态,在教师之间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常规教研依托县管两个课题,侧重探索研究分年段的教研主题及对比式教研,平时多争取机会让教师到外校听课、取经,本学年学校共安排近20多人次到厦门、福州、漳州等地听课、学习,安排资金上万元,科目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从而让教师丰富教学视野,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我们还开辟了教师成长活动室,以案例观摩、反思交流、沙龙研修、心得互动、主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为平台,引进竞争机制,打造书香校园,增强教师业务素质。

3、加强质量监控。我校教师办公桌面人手一个档案盒,内装有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家访记录、教案及作业批改记录及积分簿。每周教导处核实登记各项工作情况并在工作会上反馈。特别是每单元的过关考试成绩核实及质量分析状况由教导处跟踪督促,对于落后班班加强根源及对策商讨,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与教师一起聚焦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以每学期期末县统一命题考试的成绩作为原始依据,适当拟定新学期的具体达标任务,期末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三、提升学生素质,营造良好校风

1、加强培优扶困工作。期初我校依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优秀生、学困生名单,拟定《优秀生培养计划》《学困生转化计划》,由学校教导处跟踪考核,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对于培养、转化的过程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对优秀生要有科学的辅导措施,县级竞赛语数英三个科目年段教师分工协作指导,辅导材料、集中考查、打字印刷等工作均由专人负责;对学困生则树立“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思想意识,要求教师一定要设计独立的辅导性作业,在辅导时间方面主要是利用早读及放学后的时间,我们还特意让食堂工作人员把辅导教师的午餐分开存放,安排整洁舒适的辅导工作室,把工作做细,唯一目标是让学困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有实际效果。

教学发展范文篇3

大学教师发展是指教师从事日常教学、研究与服务工作的同时,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自我反思,增进教学、研究及服务等各方面能力的活动过程。潘懋元教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位高校教师发展,从广义上来说即是指在职的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与实践,使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狭义上讲更多的是以其作为为突出点的,也就是说教育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其实就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高度要求。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旨在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的效率,以此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组织教学研讨会、组建教师共同体、建立教师档案袋等。

二、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1、教学学术理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教师为应付科研任务而忽略教学任务的现象日益严重,高校科研的功利主义盛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美国本科生的教学质量直线下滑。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于1990年提出了“教学学术”这一新的学术范式。自此,“教学学术”引起了美国高教界的广泛关注。现任教促会主席李•舒尓曼在博耶的基础上对教学学术思想进行了不断地深化。他提出高校教育中的教育学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教学学术水平必须要同时关注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此外,马丁等人又提出了教学学术水平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熟悉和掌握本学科教学理论与文献;强调教、学并重;具备对教学理论与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能力;善于分享和总结对理论的认识以及实践的经验。

2、终身教育理论

1965年,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了系统的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被社会分成了两个部分,即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这是不合理的。教育应当是一个贯穿了人的一生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应当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终身教育理论的创立看,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是在二战之后,尤其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加速了劳动的变换和职业的流动性,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因此,教育的概念要扩大,学校制度要改革。新时期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进入社会所需的知识,更要树立他们终身学习的思想,培养其继续学习的能力,以便其在社会中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困境

1、大学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不深入;大学是传传授高深学问以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培养人才都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很多高校教师认为教学已经不再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在处理教育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时将教学摆到了次要的地位。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只有科研才是真正的学术活动,否认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活动。导致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的学术性,无法深刻的认识到教学的本质,对于教学还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许多教师只看到了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给高校带来的荣誉,却背离了高校本真的初衷,机械的将教学与科研同日而语,将两者均看作是计件的任务,淡忘了对灵魂工程师角色的扮演;只认识到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却本末倒置,忽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之所在。以知识水平和科研成果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长此以往,渐会产生一批又一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模板学生”,犹如从流水线上产出的产品,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大学教师教学技能不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高职称教师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说明了我国扩大了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高校教师的新老交替正在有序进行。众所周知,年轻教师无论在工作热情或是在对新知识的获取和运用方面都是明显优于年老的教师,这样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高校运作的效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理想终究是美好的,事实上,高校中青年教师由于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在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他们仍墨守成规,在对教材的使用上,仍延续以往的做法,固守教材内容,并没有将知识的更近体现在课堂上;在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更是没有创新意识,延续单一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当作工作任务,将教学过程当作应付工作的“走过场”,更不用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用。试问,如此下去,高校教学质量如何会提高,又如何能满足社会对高校的期许呢?

3、大学教师知识的更新得不到保障;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要想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就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如此以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终身学习的精髓之所在。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师承担起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因此,首先不仅在时间上无法保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阻碍了教师知识的更新;其实,在制度上也无法给予教师在知识更新上提供更好的服务。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不多,尤其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更为少之又少,缺乏具体的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措施,没有及时制定新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政策,教师们一旦上岗就如同上了工厂中的生产线,备课、上课、科研、论文,每道工序都是如此的死板,又何谈提高教学质量。

4、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师压力不断增大;大学教师队伍状况总体上不太理想,教师的管理制度是主要问责对象,有人形象的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比作工厂工人的管理,也即是“以快为优,以量为准”。在这种制度的促使下,大学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被量化,如同机器。目前,大学教师面临着来许多自不同方向的压力,总的来讲,大致是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首先,外部的压力也即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管理部门的考核,主要是被量化了的科研工作;其实是学生评教,评教的分数也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目前这两种手段构成了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内部的压力也即是教师自身的压力,学教师除了要面临各项考核以及“学生评教”带来的压力之外,教师的第三大压力则是来自于生活。许多大学教师都认为一味专心于学术,遇事固持己见,长此以往,势必会缩小其生活的空间,影响生活环境,导致生活品质的下降。一直以来,大学教师被冠以“不合群”的身份,使得他们承受着不亚于工作的生活压力,这样以来,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科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四、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途径

1、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认识到大学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个研究者;首先是传道授业,其次才是知识的创造者。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如要转变,观念必须先行。只有从思想上确立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在实践中才会更好的践行,这样才能使教学有所发展。当然,单只是教师的重视是不足以从本质上改善教学的,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有所作为了。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配合和鼓励教师,重新树立教学的地位,并且从软硬件上确保教学建设的发展。这样以来就会为教师释放一种信号,教学才是高校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且教学质量更是评价高校教师的重要标准,这样他们才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来。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向每一位教师传达这样一种观念:面对教学发展只有一项选项,并没有备选,每位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若非如此,那就真的有问题了。大学是传授高深学问和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教师既是真理的传递者又是创造者,教学是大学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当然,也并非只是一味鼓吹教学,贬低科研的重要性。其实,教学与科研二者并不冲突。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大学教师便要扮演自己的另外一重身份,也即是知识的更新创造者,总结起来也即是“学而优则教,教而优则研”,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2、加强大学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学教学兼具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特点,但在大学教师培训过程中,这两部分却是相互分离的。学术性通常体现学历教育中,而在此时并未涉及示范性。但是,仅仅具备学术能力尚不具备成为大学教师的资格,还必须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师入职前的培训中彰显师范性。但是即便如此,短暂的职前培训并不能够完成一个人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换,职前培训通常流于形式。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切实考虑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效结合,以求高校教师由此能获得教学发展的更大进步。通过培训,不仅能让青年教师脑洞大开,开阔思路,明确日后研究的方向,争做学术方面的专家。与此同时,更是要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掌握与教学相关的科学知识,有意识的去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善于总结反思,以培养造就人才为己任,争做教学方面的专家。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研讨;大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究其本质就在于其教学教学任务多样性、内容高深性、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教学不仅需要技巧,更与教师对学科及所研究专业领域的理解密切相关。大学是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这就注定这里的知识必须是流动,而不能是停滞不前的,知识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甚至,有时会超前于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且将研究结果与同行分享、交流、互评。[除了要定期举办相同学术背景的教师教学、学术研讨会之外,更是要开展不同学术北京,跨学科团队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角的看待和研究问题,更有助于形成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教学发展范文篇4

一、开发利用教学档案,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在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做好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毫不例外地都在于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

二、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建设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教学发展范文篇5

一、构建探究过程,组织学生活动,体验研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科学探究为核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构建探究过程,协调“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的关系,组织学生课前带着问题搜索和准备材料、课上围绕主要问题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利用自由发挥空间交流表达、课后将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去。学生在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科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真实有用。例如,四年级教材中“土壤与植物”一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学习使用观察、比较等基本研究方法,认识土壤对植物的意义等。探究实验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师生合力突破。。1.教师以学生的兴趣或喜爱的植物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按照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乐趣中,获取对科学实验的初步体验和认识。2.合理设计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在实验设计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控制实验变量。实验记录表的准确填写是得出结论的保证。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实验记录表的填写标准,统一描述用词,规范记录单位,倡导科学研究严谨性态度。3.本实验的材料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和一节课中同时完成。因此,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不容忽视。首先,了解学校周边环境,组织学生提前收集土壤、采集或种植植物。其次,根据学校条件,给学生开放更多的实验空间和时间。如开放校园一角或教室阳台作为植物园地,既有利于学生观察记录又美化环境。第三,鼓励和提醒学生按时观察实验情况、坚持记录实验现象,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成果,分享实验中的乐趣。

二、倡导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丰富科学内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因此,教师必须在科学课上给学生开放探究的时空。这个时空主要指学生进行探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不局限于平时上课的40分钟和学习的教室。倡导开放性学习,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1.回归自然,开拓学习空间。例如,青岛版《科学》四年级教材第二单元是探索“岩石的科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学生安排在教室里进行“闭门造车”式地学习,那么学生自然很难真正地进行实践探究和观察发现。教师可以根据地区特点,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学习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接近岩石,观察岩石,研究和发现岩石的奥秘。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2.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丰富科学内涵。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极其丰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能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科学知识。例如,青岛版《科学》六年级教材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五节《珍惜的动植物》的学习。指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可以迅速的查找到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物种及灭绝物种的知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知识的丰富让学生更快的成长。3.参加科技活动,体验科学魅力。鼓励学生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科技节、文化节、科普展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与失败,在第27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比比谁高”和“拖重”比赛的一等奖。让学生充分享受试验、失败、成功的喜悦,着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继续如火似荼地进行着。相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开展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将一路走向辉煌。

作者:乔显卫单位:山东省即墨市七级镇吕戈庄小学

教学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PCK;学科知识;教学技能

一、PCK简介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由舒尔曼最早率先提出这一概念。1986年舒尔曼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PCK。他指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可能是现有教育研究中所缺的”。即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科的知识理解,教师能够运用可视化工具或者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1]舒尔曼提出的PCK这一概念,实质上是指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特定理解,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通过自己特定的表征方式传授给学生。PCK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提出来的。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知识储备丰富,但是却不会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缺乏一定的PCK知识,不知道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即教师要拥有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表征出来的能力。这时候教师就像是一个大的知识储存器,但是却缺乏运用表征的形式形成对学生的输入性知识。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展开了针对PCK的研究。并且教师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输入性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多样化,因为学生的能力和背景知识不同,教师更要将内化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不同背景知识下的学生理解的方式。[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学科内容和知识以图示、解释演示等方式展现和表征给学生,亦可以通过类比、比较,联系学生最近发展区等方式将学生现有知识与潜在知识联系起来,搭建知识学习之间的桥梁和支架。在教师知识中,PCK处在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背景知识的中心位置。目前PCK网站将PCK定义为教师从事有效教学的知识,包括:内容的知识,课程的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内容、课程与教学知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形成教师的PCK知识体系。教学知识的核心是指导学生怎样思维,通过掌握学生思维逻辑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此后,学者们对PCK的内涵、特征、结构、形成过程等进行相关更加深刻和深入的研究。

二、教师教学技能简介

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决定着课堂的整体质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PCK即是体现在教师教学技能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和提高不仅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更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的核心,教师教学技能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显现的,一个老师如果对整个课堂控制把握得好,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策略将学科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那么在教师整体发展过程中,随着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到位。到目前为止,教育界关于教学技能的界定和定义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教学技能具有不同的认识,也就有了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下对教师技能的阐释。澳大利亚克利夫•特尼(C1iffTurng)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斯诺(R.F.Snow)提出:教学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的。李克农主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3]目前国内外对教师技能的分类持有不同的意见,因此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教育界对教学技能的划分不论依据怎样的标准,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前技能、教学中技能、教学后技能。在不同的阶段又包括更加细致的教学技能,例如课前的学情分析技能、教学目标设定技能、导入新课技能、课堂组织技能、课后评价技能、辅导技能等。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技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够站在讲台上讲一节学生能够理解的课。熟练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养。进入21世纪,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门职业,要胜任这种专门职业,就得掌握一套严格的科学知识和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

三、PCK视域下教师教学技能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含多层次内容,但是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同时,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举个例子来说,同时在一个年级内有两位老师,一位是专科毕业的但是具有30年教龄的成熟教师,另一位研究生毕业刚入职的新手型教师。他们在学科知识储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同时在对学科知识的转化和表征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位成熟型教师在学科知识储存上可能稍稍微弱,但是通过30年的教学他所具备的PCK是新手教师无法比较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他能够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课堂组织形式将知识简单、简洁地传递给学生。而新手教师因为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他自身所蕴含的丰富学科知识可能不知道以哪种方式更合适地表达出来。所以不断的课堂经验积累是提高教师教学知识的途径之一。而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教师对PCK的转化和表达也会不断发展进步。这就说明PCK知识的运用和获得也是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不代表知识的表征与解释也是合理可行的。随着新手型教师不断积累的学科知识以及不断提高的教学技能,PCK教学知识的转化表征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展现正是教师解释、表征、展示学科知识的过程。由此说明不单是完备的学科基础,有效的表征在教学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知识的独特理解与学生可理解的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教师的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而教学技能就是运用方法策略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将知识清晰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的PCK要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效结合,通过灵活运用一定的教学技能,教师能够在现实教学中将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加工进而传达给学生。例如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新单词的讲解与图片、歌曲、影视等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做到了对学科知识的加工,并且做到了通过这样的表征,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PCK与教学技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而又互相依存的,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另一方的不断发展。PCK的获得离不开教师在真实教学情境内的不断成长,教学经验的持续积累与教师自我反思教学的提高也促进教师PCK的提高。经过往复的知识重组表征与解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学技能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正是在运用各项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的情境中,教师的PCK与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才得到完美的结合与阐释。

作者:肖世杰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教学发展范文篇7

关健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个人知识理论视角教学专业知识发展

一、教学专业知识研究简介

近年来,教学专业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师的重视。由于个人知识理论的兴起,关于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知识的提出有助于深刻地认识教学实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发展正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核心。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大量研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研究观点,但是牵涉到具体的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研究却相对而言很少。自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以来,个人知识理论成为研究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新视角。

“个人知识”一词是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如个体的判断力、信念等对科学发现和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更是如此。他进而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称为明确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明确知识可以言传,能够用各种符号加以表述,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是那种不能明确表述、虽知道但却难以言说和共享的知识,也称内隐知识。对此,波兰尼也有极为精炼概括的表述,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正因为缄默知识、内隐知识是个体的、私有的、难以言传的,所以又统称为个人知识。

作为教师,其“个人知识”是指教师个人在具体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自身体验、沉思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已有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及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观点过分强调外部力量,例如期望通过各,种形式化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成长,对教学专业知识成分的界定也多数是从外部出发,假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从而在教师教育时培训教师形成这些方面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往往局限于一般化理论知识的层面,与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缺乏足够密切的联系,更是忽略了教师在专业知识成长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从个人知识理论角度来看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它重视并强调教师在这种专业知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它反对将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看成是外部力量推动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个人知识理论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而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正是连接这种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桥梁。

二、从个人知识理论理解教学专业知识的特征

199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有关“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论坛中,教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即教师应具备的教学专业知识是什么?他们认为,教师必须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

1.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个人自身实践和经验的知识

教学一直以来是一种个体化程度很高的、经验性极强的活动,其内在特性显现在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专业知识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的智慧,教学实践和经验背景构成了教师建构自己的教学知识的专业生活场景。与研究者运用的“理论性知识”相比,教学知识包含了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凭教师个人经验主动的解释、矫正、深化现成的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知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教师的教学知识时都强调其实践性,折射出他们对产生教师有关教学知识的经验情境的关注。

2.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个人事先无法完全预见的知识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既不以个人兴趣、爱好为转移,也不以时间空间为转移,它代表普遍适用性,可以在任何时空与境域发生迁移。这种普适性知识观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批判。建构主义心理学者斯皮罗等人指出了在教学中不仅存在着结构良好的普适性知识,而且还存在着许多结构不良的情境性知识,随着情景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其个人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千差万别且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必须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做出相应的反映。教学专业知识中存在着细节化的、具体的、特定的、无法完全事先预见的成分,而传统的教学专业知识观正是忽视了这些特性。

3.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知识

所谓知识的交流与对话是指拥有知识的主体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以求更加深人的理解和应用。传统的教学专业知识观认为,教师必须掌握预定的这些基本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看作是真理,因而不同的教师学习的都是用同一种符号体系表达的公共知识,虽然这种知识是可以言传的,但却缺乏对话性,目而公共知识意味着真理,教师要绝对服从。而个人知识则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经验性知识.它虽然有可能是“缄默”的,难以言传的,但却是可以对话的。个人知识观认为,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是通过教学实践形成的个人知识,与个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含有大量个人加工的成分,而且这些知识是真正影响课堂教学的知识。因此,他们需要互相切磋与交流,从而不断发展与提高。

4.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综合并且复杂的知识

众所周知,在教师知识的结构中,教学专业知识处于核心部分。因为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高效率、专业化程度都与其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理解理论性知识,更要把握好情境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教育学理沦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对所教科目及其日标的了解和理解,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实施,对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采用等。情境性知识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及时作出判断与决定的行为倾向。它不是一种按步骤、分阶段的逻辑认识过程,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或无意识的行为,而是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相当综合并且复杂的知识。

5.教学专业知识是一种缄默且难以表述的知识

教学活动作为一利,特殊的文化传递活动,其中某些专业知识是通过内隐学习方式获得的,其专业品质的提高更有赖于通过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缄默知识。它很难被清晰地观察到,也很难通过明确的外部活动改变之。缄默知识指有助于达到有价值的目的,但环境一般难以支持其传递的知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所拥有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未经整理、未经传播、缄默的、直觉的知识,比起那些高度清晰和编码传播的知识更令他人难以掌握。这种教学知识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所获得的,尽管它很难被清晰的陈述,但与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甚至其本身就构成了教学实践的一个程序,表现出一种“不证自明”的直理性,“不言而喻”的合理性以及“所用不知”的实效性。

三、从个人知识理论看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路径

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呢?如何使这些教学专业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1.在教学专业知识发展中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在教学专业发展中应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让教师明确自己是拥有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学知识只有经过自己主动地理解和吸收才能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其次,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在其以个体的主观经验、热情、信念、价值等参与、卷人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可持续地建构起个人的教学知识。比如说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经验等会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或方法来教学,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2.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展教学专业知识

改变过去那种脱离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方式。就教师培训而言,应改变那种单一将教师集中起来对其宣读学科知识、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方式。应该以教师主体和教学实践为出发点,采取多样且.有效的培训模式。比如采取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对受训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然后,组织专家根据录像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分别进行研讨,并加以适当的评价和分析。这样将能大大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保证使每个受训教师都会有所得,有所提高。

3.加强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点,是对日常教学中已经习惯性了的、部分常规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理性的判断、检验与评价的过程。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是如何教学的,实践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反映了自己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加以改进,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知识。因为行动研究的重点在于增加教师解决现场教学问题的知识和方法,改进课程、教学或学习。通过行动研究,从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知识,发展为研究型的积极主动的职业教育家。

4.提供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教师群体内部同伴间教学经验的探讨与交流,让教师从其他教师那里发现有借鉴价值的经验,进而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发展并有效指导日后的教学活动。教研小组是比较有效的教师交流活动方式。它能够围绕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同事互助观课作为另一种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交流的方式,是指教师之间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教学问题而开展的同事之间互助指导式的听课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进行的分析、讨论和切磋,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进教学行为。这无形中就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同事互助观课活动。

教学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能力;长期目标;路径

伴随着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及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促进和政策支持,各高校近年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行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在一个突出的表现上,那就是高校部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约束问题。因此,作为改革的关键因素和最主要执行者的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以顺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缺乏自身提高和再学习的意识。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知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背道而驰的“记忆力教育”模式依然在很多高校课程中被广为应用,其特点为理论知识强调过多。学校考试形式虽然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考核内容多数以知识考核为主,体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和实践过程很难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还是被动地找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较难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竞争。而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没有更高的要求,对国家创新创业的指导思想不够重视,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提升较慢。(二)部分高校教师在课程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已经有很大突破,比如PBL、TBL、案例教学法、翻转式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但高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下,创新训练的时间与精力自然有限,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就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教师的教学缺少规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指导,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讲授还是作为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难以提高,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三)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受年龄、教龄等因素的影响明显。近年来高等院校为了弥补师资不足,提升学校科研绩效,引进和补充了大量年轻科研型教师,以适应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年轻教师敢闯敢干,思想理念先进,但科研压力重,学校的绩效体制对教学缺乏重视,因此,部分年轻教师缺少在教学方面提升教学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觉的教学反思。同时,部分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有效认知和体验,所以很难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堂。学校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部分老教师观念比较陈旧,创新创业思维也相对不足。在双重影响下,最终体现为整体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和效果弱化。(四)“自我反省”和“团队协作”不能有效关联。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境后,倾向于通过“自我反省”来改进,缺少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协助。若没有一个完善教学能力提高的组织机构指导,“自我反省”对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仅凭自我的感觉和感受去改进是不充分的。这种情况会造成部分教师长期被教学能力约束,并逐渐产生对教育工作的“倦怠”和“不满”,严重影响教学过程和质量。“团队协作”在高校中一般体现为科研团队和基于项目的教学团队,比较缺乏基于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

二、把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作为长期目标

各高校应致力于建立成熟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模式以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并将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目标来抓。(一)提供全方位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创新创业型教师的管理方案、激励政策、考核标准和培训方案等,并不断完善补充,为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最终形成培养复合性人才的长效机制。(二)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要有长效目标意识。高等教育要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管理机制逐渐向科学性、全面性发展。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对新教师备课技能、备课理念以及备课评价等管理措施,在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的新知识的引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三)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无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同时,就业率也是衡量高校实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原则,高校教师在备课时不应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让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随时了解学科专业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将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岗前培训。通过将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融入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在系统地掌握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等过程中,可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和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二)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评估。在同行评估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理念作为相互听课观摩和开展教学竞赛的重要学习内容,重点学习在校外进行创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学生评估通常通过问卷调查或网上评教系统等方式进行,因此,在设计调查问卷或者网上评教内容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过程融入评教指标,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进行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自评则主要是强调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注意如何更有效地把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三)通过“进入企业”直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挂职,增加优秀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种模式能够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又促进了其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四)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研修模式。研修模式是保证高校教师适应社会快速变化,持续不断地获取新理念、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重要渠道。参与研修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别的国家或者地区积极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贯彻和实施,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融入其中。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从环境优化、角色转换、改进方法、及时反思等多个路径推进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政府、高校、院系、教师四级联动,做好长期的教师发展规划,细致谋划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及素养提升的举措,促进创新创业型教师业务能力的成长与发展。(一)良好的环境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要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组织氛围,强调对教师的包容与关心。制定公平的激励和竞争规则,利用高效配合的研发团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营造优良的激励环境。在工作条件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要提供时间和实习场所,鼓励教师将实践锻炼作为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安排教师到企业以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的创业实践经验。另外,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对教师进行面对面授课辅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模拟实战训练,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增强师资队伍教学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并拥有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根本的转变。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能力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的能力,能够发现并提出前沿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问题,然后着眼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作为假想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分工合作,创设出轻松和谐或者充满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融洽的实践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社会融入感和角色感,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优劣势进行社会定位,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着眼解决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实践问题。(三)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创新创业指导。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方式和方法也要做适当的调整。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刚入学时,教师需要在给学生讲授基础课程时,穿插讲授一些研究性、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展其思维,并将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融入课程中,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组织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阶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发现问题,主动寻找创新实践课题与项目。第三阶段,此阶段是学生面临毕业的关键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并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四)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在如今形势严峻的教育改革中,有的高校教师在实践中不免产生一些困惑、迷茫,而此时的自我反思恰恰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认识方式和调整方式。教师应是学习情境团体的一个成员,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知识的顾问。教师不仅对课程有实施讲授的任务,还要对课程有创造与开发的任务,教师要做到会学习、会教学,要成为善于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的反思型教师。在这样的教师带动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同样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善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五)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作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化持续进行观察、记录,并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在教学中要强调案例分析并认真研究,建立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档案。对授课过程进行录像,课后回放并进行自评及互评,提出改进方案,具体实施后再次录像再次评价,反复学习,不断改进。注重思考目前创新创业教学的改革策略,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出新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这些客观评价分析自己进步或是不足的具体原因,修改预设方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升教学成就感,增强自信,不断提高、突破自我,成为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创业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振存.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1,(11):104—107.

[2]张诚.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PBL模式教师的角色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7):38—39.

[3]张自军.“中国梦”引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黑龙江大学,2018.

[4]徐增鎏.美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64—66.

教学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教学改革

舞蹈是运用肢体动作表达一种情感,高校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影响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等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舞蹈也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高校的舞蹈教育也尝试在理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同时高等院校舞蹈也承担着高校素质教育的责任。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挥舞蹈教育的优势,立足于我国的教育现实情况和学生个体特征进行舞蹈教育。

一、高校舞蹈教育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应当符合舞蹈的发展规律。舞蹈以肢体语言展现心灵,表达感情。中国舞蹈教育经历了不断发展、创新、提炼和升华,发展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舞蹈借着人体的组织和规律动作,配合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体现着人物内在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等因素,是创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提炼出来的,也体现着舞蹈创作者、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想象。舞蹈要配合有特定的道具、服饰、背景音乐等,展现独特的艺术形式。舞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个性化、时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和无数次的去粗取精,才如今天这般完善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必须遵循舞蹈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代审美要求,这是学生学习舞蹈的精髓。

(二)应当符合教育规律。高校的舞蹈教育应该符合教育教学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才能发挥其作用和教育价值。在教育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对教学的过程把握,教师都应该在学校大的发展目标下,灵活设置教学。舞蹈首先是一种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教师要把握运动和人体的切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因材施教是我们提倡多年的目标,学生个体的学习是受到自身影响和外部因素影响,不同人的认知是不同,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个体特征,符合学生规律教学。

二、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和个性的群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教学在于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整体的舞蹈水平,然而在高校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高校舞蹈教育属于非专业普及性的教育。一般不是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多数以选修课程为设置。而高校舞蹈教育中,选修课的设置不完善。选修课的设置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校如果选修舞蹈课程设置不当,就会让很多大学生失去学习舞蹈的机会。目前高校一般都很重视必修课的设置,很少关心选修课程的发展,甚至觉得可有可无。而学生需求多样,有的学生喜欢现代舞,有的喜欢民族舞,甚至有些女孩子喜欢芭蕾舞,而学校舞蹈种类设置单一,选择余地太小,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二)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选修课的完成主要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分,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学生很多不是按照需要,而是凭借学分设置,或者跟风选择,如果好获得学分,就选择。根据教师的管理是严谨还是宽松,往往严谨的教师的课学生不愿意选择,喜欢选择宽松的学习。舞蹈教学同样遇到这样问题。高校舞蹈教学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情操,感受艺术美感,形成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目前学校缺少对于该类课程的管控,对于学生选修舞蹈课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达不到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目标。

(三)高校舞蹈教师人才短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缺少专业教师人才的问题,高校舞蹈教师更是十分缺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很多程度上与教师的素质相关。一个高校能否长足的发展,也有赖于高质量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舞蹈教师与其它专业教师相比,更是缺少,由于高校待遇没有专业舞蹈机构待遇高,高校优秀的教学人才都流向社会其他相关机构;同时高校现有的教师学历低或者资质低,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轻的教师,刚走出校园缺乏教学经验,理论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而很多老教师不懂得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陈旧,阻止了舞蹈教育教学发展。

(四)忽略人文理念的教育。舞蹈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是通过动作表达人物内心,是内心情感意识的反应,学生通过舞蹈教育,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舞蹈教学,并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教授和要求舞蹈姿势的整齐性,而要注重人文理念和情感的教育,而人文情感教育又正是舞蹈精髓所在,是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舞蹈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部分舞蹈理论被抛弃,而舞蹈技能却被很多大学生追逐,舞蹈活动能够增加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舞蹈理论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忽略人文情感教育,导致舞蹈教育只剩下了外壳和形式。

三、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完善

由于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完善高校舞蹈教育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人性化的课程设置。高校舞蹈课程设置本身就面对广泛的受教学生,要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流畅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学校应该在重视必修课发展之外,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管理,例如开设舞蹈赏析课程,加强学生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思维,优化知识结构。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做引导,多交流和讨论,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提供有声有景的学习资料,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也可以举办一些诸如舞蹈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热情。

(三)要提高高校舞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质量关键一环,要大量引进和培养舞蹈师资力量。而舞蹈的师资力量,最初都是来源于高校的专业舞蹈培养,所以在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从专业舞蹈人才抓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于现有的教师,应该加大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更新观念和知识水平。让走出去的教师能够开拓思维,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素质,最终才能为学生服务,为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做出贡献。

(四)加强实践活动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校舞蹈的深刻思想都在发展过程中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践。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多接触社会,才能激发舞蹈创作灵感。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社会演出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开拓实践的途径,获得更多的舞蹈艺术体验,让学生增强审美经验和舞蹈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2]冯百跃.舞蹈训练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欧建平.21世纪内地舞蹈教育的成绩、问题与借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2).

[4]吕艺生.舞蹈教育规范论[J].民族艺术研究,2000,(05).

[5]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教学发展范文篇10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1828年,耶鲁大学年度的《耶鲁报告》中第一次出现“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词汇。此后,学术界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各种解释,但说法并不一致。如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概念分析,在其1945年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提出:“通识教育”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做完整的人、一名称职的社会公民。并且,哈佛大学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开。

我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解读也多种多样。如大陆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利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知识武装学生,让学生可以用联系、全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李曼丽看来,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目的是让大学专业教育覆盖面更广泛,让学生通过对非专业性、非知识性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尽管“通识教育”概念并不统一,但通识教育拥有多元化、非功利性、基础性等特征,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处理人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呈现出“人之为人”的价值属性。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通识教育之“通”代表的是知识在意念层面上的“通畅”。通识教育的“通”并不是指学生什么知识都通晓,这和现阶段很多教师鼓吹的“尽可能教育学生一切基础性的知识”不同,事实上在互联网信息知识爆炸时代,学生也不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学会一切基础性的知识。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指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和学习的方法,尤其是方法和思维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且从“学习知识”上升到“提高见识”,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反思知识。此外,通识教育也包括意识或者情感方面的“通”,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成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第二,通识教育之“通”也指个人之“通”,面向的应该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尽管从柏拉图、赫钦斯等人开始,其所认为的通识教育多少都带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味道,但实际上通识教育只能说是正常人的教育诉求,通识教育必须要尊重每个人成为“完整人”的意愿,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正如何秀煌教授所说通识教育的形式并不同,关键是通识教育怎样启发每个人对自我完整性发展的追求,启发学生个体去追求真知、追求爱,不断地超越现有事物的局限,让自己成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成为“自由的人”。

二、通识教育下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非专业性的、普遍进修的,能够刺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通识教育的理念势必会对声乐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声乐教师的转型

现阶段的声乐教学中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化”。但这种过度的“专业化”可能会复制出一个个只有狭隘的专业知识的声乐教师,这也会造成声乐体系从内部瓦解。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改变声乐教师的职业诉求,让声乐教师整体上进行转型。最重要的是让教师先学会“通识”,具有“通识精神”,教师应该关注的并非那些“教”的东西,教师也不能再向以往那样全身心地投身于把现有的声乐知识、声乐技巧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自己灵活地根据已有的知识建构起“通识”的桥梁。通识教育侧重于学生声乐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培养,即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既要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声乐学科内部的知识构成,并兼顾各艺术学科的交流和渗透。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建立起“通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职业修养和文化素质。

此外,高校的声乐教师还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传统的认知中,“创新思维”仅仅指教师在自然科学或者理论科研上的创新,但实际上教师的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新产品、新理论的诞生上,还表现在教学环节中改善旧有的教学观点,顺应"通识教育"的理论。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即学生不仅仅要收获有关声乐上的弹奏技巧、音乐风格分析等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背后附着的文化精神和作品内涵。这就需要高校的声乐教师依靠“通识精神”,不断地创新,去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并把其有效地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多元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让人们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首先想到的即获利性。在高校声乐教学领域也是如此,很多高校在确定教学内容和进行课程设置时也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先思考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将来工作就业“有没有用”。这就导致高校的声乐教学仍然是专业化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大学声乐教学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性的声乐知识外,还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所以,今后的高校声乐教学应该摒弃“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建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让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教学目标。从通识精神角度来看,声乐艺术教育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普及,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能够展现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意蕴的声乐,而且这些声乐之间是无所谓美丑和对错的。但是,声乐艺术是面向全人类审美的一种艺术,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审美观正在形成,应该吸收多元化的声乐教学知识,以建构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分享人类文明的所有声乐艺术成果。从这点来看,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应该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应该建立“广博”型的声乐教学内容,让声乐学科知识体系进入“普及”的范畴,形成以声乐学科为主的多元化艺术学科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

(三)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以培养“全面的人”为目标,故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即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和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其中,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要求大学教育面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大学教育实践过程单一化、专业化的弊端;个人本位价值则从人本思想出发,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理想的实现。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却追求着“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即教师把单纯追求学问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分离,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受到的最大阻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通识教育恰恰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生。

在未来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学校应该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自主和全面发展。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和全面发展除了满足通识教育的目标外,也体现了社会现实的需求。这是因为,教育是提升社会公民素养,提高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衡量教育质量的一大指标即看教育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使人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寻找学生的专业优点和擅长的领域,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声乐的感知,让学生真正从兴趣和热情出发,接受声乐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走向“完整的人”,而如今我国声乐教育的问题恰恰在于教育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乐教育目标的“不完整”,在现阶段的声乐教育中我们不再是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各种实践需求的人的技能,这种教育目标的改变很容易使我们在教育中流于形式,使人变成学习的机器;二是声乐教育过程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声乐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分化和断裂,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学生在接受了完整的高校声乐教育之后理应经过系统的学习完成自我整体的蜕变,但这点很明显在目前高校声乐教育中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的出现带给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一丝曙光。事实上,通识教育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并非给学生提供某些通识的知识养分,而是提供一种理念,通识教育告诉我们,大学声乐教学应该培养“通人”,而非“通才”,即“完整的人”才是大学生学习声乐教学的真正目标。如果不是这个目标,高校的声乐教育仅仅是一个世俗性的、为了分数或文凭而生活的“知识训练营地”,而这恰恰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参考文献:

[1]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