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2:47:45

环境行为

环境行为范文篇1

引言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中指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未来五年内,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去年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总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农民生产环境行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相处,和谐社会能否实现。研究农民生产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探讨对策,使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更加合理、科学,将有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一、文献回顾

1975年,以美国社会学会设立“环境社会学分会”为标志,环境社会学初步创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外环境社会学对环境行为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行为控制论”、“意识改造论”、“适度人口论”、“绿色消费论”、“代纪平等论”等理论。其中,“行为控制论”是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约束、引导和优化人类行为,促进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而“意识改造论”指的是改造人们的观念和意识,提高环保意识水平,其中一个基本方面就是加强环境教育,增进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了解,树立现代的科学的生态意识。[1]

在国内,当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集中于对公众环境意识的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城市居民或大学生,研究方式多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力图从宏观上描述公众的环境意识现状。例如,钟毅平等以湖南三所高校650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2]王文勇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为对象的“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3]而以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的有洪大用关于“中国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4]以及吴上进等在南京进行的“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调查[5]等。所有这些研究,基本上均认为公众的环境意识决定其环境行为,而笔者认为,环境意识只是影响环境行为的一方面,并不是全部。

涉及到农村或农民的有张玉林、顾金土《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6]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7]以及徐慧清《试析环境污染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关系》等。[8]其中,张玉林与顾金土重点谈到了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损失估算;陈阿江提到了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徐慧清则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农村的环境污染,认为环境污染不仅改变着农村的自然条件,也建构着农村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对政府、企业主和农民关系的建构与农民自组织能力的建构意义重大。

综观这些研究,以“农民生产环境行为”为研究切入点的比较少。在具体探讨农民生产环境行为是否理性及影响因素之前,有必要对农民的一般行为是否理性进行论述。

农民的一般行为是否有理性?人们对此已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战。韦伯曾指出,处于“传统主义”下的农民,其追求的并不是得到最多,而只是追求为得到够用而付出的最少。[9]波耶克通过跟踪研究,指出在“农民社会”中,由于人们缺乏求利欲望和积累动机,只以“够用”为满足,因而也表现出了“非理性行为”。[10]但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则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论证了农民向其他人一样是理性的,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11]美国学者波普金1979年出版了《理性的农民》,也对农民非理性的观点进行了驳斥。[12]而西蒙则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论证了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有限理性是由人的心里机制决定的,并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批判和否认了完全理性的假设。[13]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提出

所谓“环境行为”,主要是指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和各社会行为主体(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行为。[14]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环境行为”更多地表现为“生产环境行为”。因此,本文将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定义为农民在耕作时,施用哪种肥料、施用多少,使用哪种农药、使用多少,用什么水源来灌溉。

(二)社区概况

本文选取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山西省晋中市Q县B村为例进行研究。B村,位于Q县县城北部,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800余户家庭,总人口有3400余人。全村国土面积将近6000余亩,耕地面积4000余亩。之所以选择该村,是因为:一方面,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发展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其省内农村相对而言,富有时代变迁的意义,我们既可以看到新时代新农村的一些发展,又能看到经济发展滞后而带来的一些落后的东西;另一方面,该村为笔者的家乡,村风文明,乡风淳朴,便于开展研究。因此,选择B村为研究对象,对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及资料的整理

本研究以B村符合(1)已婚、(2)从事农业劳动、(3)具有生产环境行为的决定权(即自己有权决定使用什么肥料,什么农药,哪种灌溉水源)等条件的村民为研究总体。首先运用分段抽样(以门牌号码为分段标志)来抽取调查对象(每家调查一人),然后通过入户问卷调查来获取详细的资料,最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描述分析、相关分析等)。

鉴于农村社区成员同质性较强这一客观社会事实,共抽取100份样本,实际获得100个样本。样本的基本情况参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

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性别男6060.060.060.0

女4040.040.0100.0

年龄26-3588.08.08.0

36-452828.028.036.0

46-555858.058.094.0

56-6566.06.0100.0

文化程度小学77.07.07.0

初中8787.087.094.0

高中/中专55.05.099.0

本科/大专11.01.0100.0

注:样本总量为100

三、农民生产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前面,笔者提到本文中的“生产环境行为”指的是农民在耕作时,施用哪种肥料、施用多少,使用哪种农药、使用多少,用什么水源来灌溉。那么,具体到本文所调查的村民,他们的“生产环境行为”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在所调查的村民中,有68.2%的被访者在排除一切情况下,仍倾向于施用化肥,而不是有机肥;在使用量方面,一般一亩小麦需要施用碳酸二铵(俗称尿素)25公斤,但有58.7%的村民在施用时超过这个量。农药使用方面,国家早已将3911、毒杀苏、六六六、西力生等列入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名单,但被访者中仍有人使用3911和六六六。其中,3911对人、畜毒性大,能通过人的口腔、皮肤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而六六六虽低毒,但残效期长,能造成积累性中毒,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日光和微生物的影响而分解,能够积累在植物和人、畜体内脂肪里。在灌溉水源方面,有28.6%的村民使用城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来灌溉,而在没有使用污水灌溉的被访者当中,有52.3%的是因为不在污水排放渠附近。

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或者说,是哪些原因造成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不够理性、甚至不理性?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角度,运用社会心理学家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15]

三维归因理论又称为共变理论或方差分析归因模式,是现在各种归因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引人注意的一种归因理论。这一理论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共变原则。在凯利看来,人们在接受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共变信息时,信息有可能来自三个方面,即:行为者自身、行为者所指对象和行为产生时的环境因素,而行为的归因就是要在这三者中寻找出能够说明和解释行为的那一个因素。简言之,就是:个人归因、刺激归因和环境归因。

(一)个人归因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勒温(Lewin)提出了行为公式B=f(PE),该公式表明:行为(B)随个体(P)和环境(E)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16]就农民非理性环境行为的动因而言,其个人原因主要有:

1.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价值观

人类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而最深层次的指导思想是价值观。解析农民生产环境行为不够理性甚至不理性的原因,首先要揭示农民的环境价值观。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历史一直是人类中心论,其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只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人类对自然的蔑视。农民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从有限的耕地中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所有的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正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价值观,农民从未意识到他们的生产环境行为是不够理性的、甚至是不理性的;更不会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生产环境行趋于理性化。

2.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农民为什么会做出非理性的生产环境行为呢?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环境知识的贫乏与环境技能的缺失,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B村,只有5%的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和1%的本科/大专文化程度。由于B村位于县城边上,所以会有87%的村民是初中文化程度,而偏远农村的村民是不会达到这个程度的。

在调查中,有62.8%的被访者不知道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有45.6%的村民不知道农药残留;有67.5%的村民不认为使用污水灌溉对土地有危害。这样,农民很难做出理性化的生产环境行为。

另外,笔者还对“文化程度”和“排除一切情况,倾向于使用哪种肥料”、“对于‘肥料/农药使用量越大越好’的态度”、“对于‘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的认识”、“对于‘污水灌溉对土地的危害’的认识”等变量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程度越高的村民,在排除一切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有机肥;更不同意“肥料/农药使用量越大越好”;更同意“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和“污水灌溉对土地有危害”。

表2: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

排除一切情况,倾向于使用哪种肥料PearsonCorrelation0.732(*)

Sig.(2-tailed)0.016

N100

对于“肥料/农药使用量越大越好”的态度PearsonCorrelation0.716(*)

Sig.(2-tailed)0.020

N100

对于“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的认识PearsonCorrelation0.640(*)

Sig.(2-tailed)0.046

N100

对于“污水灌溉对土地的危害”的认识PearsonCorrelation0.866(**)

Sig.(2-tailed)0.001

N100

注:*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

**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

3.农民的消极社会心理

农民的消极社会心理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其一是消极从众心理。也就是说,当有人通过施用化肥获得增产时,当有人用污水灌溉没有减产时,其他人就会纷纷效仿。在决定使用肥料与农药的种类与量时,有64.1%和59.6%的村民是参照别人的经验。其二是责任扩散机制下的旁观者心理。旁观者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应急状态下旁观者介入的社会抑制现象。在环境行为中,个体其实也存在这种心态,集中体现在对公共领域(耕地,绝大多数村民认为国家迟早会把耕地收回去)的行为上。由于公共领域属于国家,每个农民都有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自由,并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环境行为,然而每个农民所承担的责任是分散的,责任扩散导致了农民自身非理性环境行为的产生与强化,并对其他人的破坏行为熟视无睹。在调查中,82.7%的被访者认为土地肥力下降应有政府负完全责任,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承担责任。因为正是由于他们过多使用化肥、用污水灌溉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二)环境归因

农民作为社会性个体,其社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民非理性环境行为的产生与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国家的耕地政策及生产环境行为奖惩政策的执行情况、农村环境宣传教育的缺乏等密切相关。

1.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

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等限制,绝大部分农村的生产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广种薄收是其突出表现。为支撑这样的生产方式,他们必须用更多的环境资源换取生产效益,例如,造更多的田、用更多的水灌溉农田、盲目地依赖现代农业物资等等。农民采用这样的生产方式达到生存目的,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环境行为的选择。在B村,所有的村民在灌溉耕地时,均是大水漫灌。由于处于黄土高原,周围也没有河流,因此耕地不在污水排放渠附近的村民灌溉用的水全部来自地下水,进而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需要经常性地往深打井。

2.国家的耕地政策及生产环境行为奖惩政策的执行情况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但地方政府在执行时,或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硬性规定在全村范围内几年重新调整一次承包地,或强行从农民手中收回耕地等,这样做,无法保持农民对耕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也使已加大投入的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农民产生短期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对个体的积极行为采用正强化,可以使其行为得以持续;对不良行为采取负强化,则会使其行为得以消退。显然,这种观点适用于对农民的环境行为的干预。但是,政府对农民的干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为:行为干预的暂时性,没有对农民的理性环境行为或非理性行为,给予反复的肯定或否定;行为干预的强度不够,对农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并产生消极后果的行为,没有采取高强度的惩罚。在B村,村民并不会因为使用有机肥或者使用残留低的农药而得到赞扬和肯定,更不用说是物质嘉奖;同样,过量使用化肥或者使用禁用农药也不会有人来制止和处罚。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农民可以从非理性的生产环境行为中获得效益,但很难得到惩罚;或从理性的生产环境行为中得不到效益,也很难得到鼓励和奖励。长期如此,农民在面对环境时,必然会产生非理性或不理性的行为倾向。

3.农村环境宣传教育的缺乏

环境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理性化公众的环境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12月10日联合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环宣[1996]947号),但是,由于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紧缺、宣传教育机构的不健全,目前全国的环境宣传教育对象主要停留在城市居民和学生,广大农村成了环境宣传教育的盲区,加上农民多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知识,政府有意识的针对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的缺乏,会使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变成一句空话。通过调查发现,经由电视获知“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农药残留”、“污水灌溉对土地有害”的村民分别达到82.4%、76.9%和87.3%。经由报纸、杂志、公共宣传栏获知地只占很小比例,甚至没有。在B村,虽有公共宣传栏,但只是用于政务公开,并没有进行环境知识地宣传教育。

(三)刺激归因

人的行为是其对客观刺激的反应,农民的环境行为则是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没有行为对象,行为也不复存在。农民产生非理性环境行为,除受自身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外,还受刺激本身的影响。

1.肥料、农药、灌溉水源的价格因素和购买(或使用)方便性因素

此前的大部分研究,或者说很多人的一种看法,均认为由于农民缺乏环境意识,或者环境意识比较低,才导致他们做出不够理性甚至不理性的生产环境行为。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在被访者中有一位村民是高中毕业,平时也比较关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他也十分明白过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应该使用残留量低的农药,但是由于有机肥和残留低的农药的价格比较高,不可能长期使用。以一亩小麦为例,施用有机肥(牛粪)要花掉60多元;而施用化肥(尿素)只要用40多元。另外,化肥才本村就可以买到,有机肥(牛粪)需要到有养牛场的村才能买到,这样又增加了成本。再将视野放大至所有个案,有72.8%的被访者是因为价格低廉而选择化肥,有68.4%的被访者因为不用花钱而用污水灌溉。所以说,肥料、农药、灌溉水源的价格和购买(或使用)方便程度对农民生产环境行为的刺激也是比较大的。

环境行为范文篇2

1.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输变电设施造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指“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污染者)因污染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或者所有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如《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根据上述规定,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即在受害人有损害,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对其污染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分析如下:(一)环境污染行为。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主要是指输变电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音等存在超标,造成损害。(二)损害事实。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损害事实是指受害人因接触或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所受到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它是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三)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不以污染者的过错为要件,所以因果关系就成为决定责任的基本条件。在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就是要认定输变电设施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是否因污染导致受害人产生损害后果。

2.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环境污染涉及到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环境侵权纠纷中因果关系证明困难,受害人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取证的手段,要缺乏科学知识和资历的受害人负担所有的事实性因果关系的证明是不公平的,所以环境侵权纠纷中采用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如《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便将“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本应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即由污染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电力设施

环境污染法律风险防范根据上述分析,作为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的电网企业要合理地规避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风险,应当注意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依法进行输变电设施建设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取得规划、审批手续,确保工程项目本身的合法性。由于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案件,经常以相邻权纠纷为案由进行诉讼,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电力设施建设和用地的合法性。输变电设施建设者应注意办理电力设施用地手续及电力设施施工建设手续,具体包括土地预审、土地拆迁补偿、土地使用证和临时用地手续,依法取得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使用许可证等。电力设施的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严格执行电网建设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要做好电网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审批制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并取得相关文件存档。在建设前,输变电设施建设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工后,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同时投入生产。同时,输变电设施从规划、选址开始,应避免、预防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做好环境因子的检测分析在输变电设施运行过程中,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应当做好输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音等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了解和掌握输变电设施周边环境,做好环境因子监测点的设置,及时掌握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音等环境因子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防护措施。对于超标的输变电设施,应及时予以整改。输变电设施环境因子的检测分析工作,有利于消除公众对输变电设施的疑虑。

4.做好电磁环境知识的普及目前公众普遍存在对电磁环境的认识误区,加之一些媒体不准确的误导,误认为输变电设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人体存在健康影响,导致在一些地方输变电设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电网建设经常会遭到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电磁纠纷问题呈增多趋势,严重影响着电网的正常建设和运行管理。从电磁波的频率划分、电磁辐射的产生机理等分析,输变电设施工频电磁环境属于极低频,在其周围仅感应产生工频电磁场,并不产生电磁辐射。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对极低频电磁场的研究,得出明确结论,并不认为在输变电设施周围极低频场

环境行为范文篇3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作出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统称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企业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拒不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命令的;

(二)制定或者采取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相抵触的规定或者措施,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

(四)不按照国家规定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

(五)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不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或者不按规定责令取缔、关闭、停产的;

(六)不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第五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在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或者对未依法编写环境影响篇章、说明或者未依法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草案予以批准的;

(二)不按照法定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在审批、审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收取费用,情节严重的;

(三)对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批准该项目建设或者擅自为其办理征地、施工、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生产(使用)许可证的;

(四)不按照规定核发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核与辐射安全许可证以及其他环境保护许可证,或者不按照规定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文件的;

(五)违法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的;

(六)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许可或者审批行为的。

第六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未经批准,擅自撤销自然保护区或者擅自调整、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界线、功能区划的;

(二)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三)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四)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第七条依法具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不按照法定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擅自委托环境保护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权的;

(三)违法实施查封、扣押等环境保护强制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或者给法人、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四)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为的。

第八条依法具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发现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予以查处的;

(二)对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与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环境保护许可证件或者批准文件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生态破坏事故,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在报告中弄虚作假,或者不依法采取必要措施或者拖延、推诿采取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者延误事故处理的;

(四)对依法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不移送,致使违法违纪人员逃脱处分、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

(五)有其他不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行为的。

第九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将收缴的罚款、排污费或者其他财物据为己有的;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三)截留、挤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或者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

(四)擅自使用、调换、变卖或者毁损被依法查封、扣押的财物的;

(五)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

第十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被检查单位通风报信或者包庇、纵容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害,或者导致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者冲突,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一条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或者经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而逾期不办的;

(二)与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

(三)擅自拆除、闲置或者不正常使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或者不正常排污的;

(四)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情节较重的;

(五)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六)被依法责令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的;

(七)阻止、妨碍环境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八)有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生产或者经营行为的。

第十二条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在查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中,认为属于对方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移送。

监察机关认为应当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处分的,应当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给予处分的监察建议。

第十四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环境行为范文篇4

一、有奖举报的范围:

我市范围内的被列入名单的制药化工、电镀、酸洗(磷化)及印染(洗衣)工业企业(名单附后,每年调整一次),有下列行为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举报:

1、企业废水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或偷排、直排、漏排工业废水,造成超标排放的;

2、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造成大气污染的;

3、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随意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有奖举报方式:

1、电话举报:举报电话号码。

2、来人举报:举报地址为市环境保护局环保举报中心。

三、有奖举报奖励办法:

(一)奖励标准:800元/次。

(二)奖励条件:

1、举报者举报时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并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基本违法事实,配合环保部门查处。

2、举报真实客观,并由市环境保护局查证属实,环境违法行为成立的,对第一举报人给予奖励。对同一单位同一违法事实的举报,由先举报者领取奖金。

3、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及直系家属不在奖励范围内。

四、工作程序:

1、受理:接举报电话或来访受理后,受理人员确认系有奖举报的,应详细记录《受理记录单》,注明“有奖举报”,送相关负责人负责安排人员查处。

2、查处:查处人员接到交办单后,做好各项调查取证准备工作,及时赶赴现场调查。查处人员在现场应做好调查笔录、拍照、采集样品等必要证据。

3、认定:认定有奖举报属实的,查处人员应及时填写举报奖金领取表,并交环保举报中心相关负责人审阅,审阅后交局有关领导审批。

4、领奖:市环境保护局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受奖励的举报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领取奖金时,应携带身份证,并签署本人真实姓名。无特殊情况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五、工作纪律:

1、对举报人执行保护政策,有奖举报相关工作人员不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向外界透露举报人的姓名及个人资料。

2、工作人员应礼貌用语,耐心接待,坚持客观、科学、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定性准确,量罚适当。

3、严禁为企业通风报信,严禁为被举报者说情。

环境行为范文篇5

第一条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均有义务向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天山办事处和旗林业、草原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举报从事下列非法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违规放牧行为;

(二)超载放牧行为;

(三)乱砍乱伐、盗伐林木行为;

(四)非法开垦林地、草原行为;

(五)非法采集、收购野生植物(药材)行为;

(六)破坏、偷盗生态建设设施行为;

(七)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

(八)擅自改变林地、草地用途行为;

(九)野外用火行为;

(十)未经批准在林地间种农作物的行为。

第二条举报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举报,要真实、准确、实事求是,不得随意夸大、渲染事实,必须对所举报的事实负责。

第三条办理程序

(一)受理。接到举报后,受理单位工作人员详细记录被举报问题的基本情况,并记录举报人员真实身份、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受理人员审核举报人提供的证据情况,确认是否受理,并当场告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载明举报事项。

(二)交办。对已受理的举报事项,应及时填制《举报案件查处督办单》,提出意见,提交领导签批后,移交承办单位落实。

(三)调查核实。承办单位应对举报线索和证据的真实性及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确认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后,依法予以处罚,并在该案件结案后,履行奖励兑现程序。

第四条奖励条件

(一)能详细提供被举报人违法事实和确凿证据,经调查核实与事实结论完全相符。

(二)实名举报或有办法在案件查处后能证实是本案举报人的。

第五条奖励标准

被处罚人实际缴纳罚款的30%用于奖励举报人。

第六条奖励兑现

(一)行政处罚一经结案,处罚单位应立即与举报人联系,举报人应当在接到领奖通知后30天内凭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到行政处罚单位领取奖金,逾期不领的,视为放弃权利。

(二)同一案件被两个以上举报人举报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奖金数额由处罚单位按举报先后及贡献大小比例酌情分配。

第七条受理单位、受理人员及承办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受理举报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举报保密制度,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的个人信息情况,违者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受理人员应认真履行举报受理职责,对符合举报要求的,不得无故推拖或拒绝受理。

(三)受理人员对举报人的认定和奖励兑现必须真实。

(四)承办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执行或推延执行调查核实及查处任务;不得与被举报对象相互串联勾结,隐瞒事实,报送虚假结果。

环境行为范文篇6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举报,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举报人)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揭发本办法第五条所列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条举报奖励实行属地和分级管辖,由各级环保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管辖权限具体组织实施。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在当地报纸、政府公众网、环保局网站等公众媒体公布本辖区的举报方式和途径。

第五条举报人举报下列环境违法行为之一,经环保部门调查属实,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可以获得举报奖励:

(一)工业企业建设项目未按规定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或者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主体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的;

(二)工业企业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超标排放污水的;

(三)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倾倒、堆放、填埋、焚烧剧毒物品、油类、酸碱液、含放射性物质的物品的。

第六条举报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向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环保部门举报,也可以向市环保局举报。举报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可以选择下列举报方式:

(一)拨打环保举报电话进行电话举报;

(二)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书面举报;

(三)到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进行口头举报。

第七条举报人举报时应提供被举报人的名称、地址、违法行为发生地及基本违法事实等,并提供举报人姓名(或单位名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举报人可以协助环保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第八条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进行登记、审查。经审查不属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将举报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处理,并告知举报人。

第九条环保部门查处被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当自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十条举报奖励金额每次为人民币500元。

被举报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并且举报人积极协助环保部门调查取证的,可适当提高奖励金额,但同一举报案件的奖励金额最高不得超过举报案件罚款额度的10%。

奖励决定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依照有关行政决策程序作出。

接报前环保部门已对被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的,不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举报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只奖励一次。同一环境违法行为有不同举报人举报的,奖励第一举报人,由环保部门按照接到举报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举报人联合举报的,奖金分配由举报者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举报人应当自接到环保部门领奖通知后30日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三条举报奖励经费由环保部门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申请专项拨付,并在环境违法罚没收入中统筹安排。

举报奖励经费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对奖励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环保部门应当将奖金发放情况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举报人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举报人的举报经查证属谎报行为,且严重扰乱公务的,环保部门可提请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十六条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追究责任:

(一)拒不受理举报或受理后不依法查处的;

(二)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而未向举报人颁发奖励或滥发奖励的;

(三)泄露举报人个人资料的;

(四)挪用、侵吞或以其他手段占用举报奖励经费的。

环境行为范文篇7

经过这次的学习,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垃圾不能与我们同生存,我们调查到许多人手里的垃圾随手就扔,跟本就没想一想回给我们带领这样的后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方便。

乱扔垃圾是一种恶习,除了影响公共卫生,还造成苍蝇.蚊虫等滋生,危害百姓健康,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这种不良习惯的人图的是自己的方便,却给别人制造麻烦,这是自私的行为,是会令人生厌和不受欢迎的。

我们现身为一名高中生,早已能分辨是非。在我们学校里,有的同学乱扔纸屑,果皮,早餐后的袋子,他们随手就扔,也不想想我们这么美丽的校园经过这一扔多坏雅趣,我们要勤俭,做一名环保的志愿者。我们学校应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要设计一个环保标记,挂在醒目的地方。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用一次性快餐盒,现在很多同学都到学校外面用一次快餐的盒子打饭回学校吃,这是不健康的,我们要呼吁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由于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进行垃圾分类的要求还不明确。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课间操或中午的时间,通过广播播放有关垃圾分类和垃圾保护的节目。以培养同学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放的意识;也可以在学校组织有关垃圾分类的征文活动,还的文章在校会上读。这样,垃圾分类工作就具有广泛性。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水平还比较低,虽然近十多年来我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率由0.9%提高到了43.7%,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发解决,但我国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刚刚起步。无害化处理设施都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矛盾还非常突出。由于缺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小城市生活垃圾只能是以自然堆积,填坑,简易填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烧等处理方式简易处理。我们应教育城市居民提高对城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送,分类处理利用。难度大,但必须这样做,不然城市垃圾无法解决。

关于垃圾等问题的政策执行中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涉及百姓贴身的环境问题。垃圾清运的时间每天是较为固定的,今后政府还进一步规范扔垃圾的时间,居民按要求定时扔垃圾可以减少垃圾杂桶中的滞留时间,我们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城市上海垃圾的处理,不然给城市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都带来麻烦和不利。公务员之家

环境行为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环境监管,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是环保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各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但是,企业超标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日趋复杂,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纠纷、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加强企业环境监管仍是一项长期和紧迫的任务。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信息等各种监管手段,特别是发挥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是当前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促进企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普遍增强,要求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的愿望日益迫切。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环保部门将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环境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环境守法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化解因污染问题引发的环境纠纷,促进环保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从20*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到201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扎实推进。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宣传动员、机构建设、人员培训、部门协调等各项基础工作,有步骤地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把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大、社会普遍关注的企业作为环境行为评价的重点对象,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工作的积极效果。

——程序严密,公正透明。要认真制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力求评价过程公开、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结果公正。

——动态管理,持续改进。要及时跟踪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评价情况的反应,不断改进工作,建立配套的奖惩措施,促进环保部门提高评价工作水平,引导企业不断改善环境行为。

三、认真做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组织实施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由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标,对其环境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定级。评价结果通常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和很差,为方便公众了解和辩识,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和黑色分别进行标示,并向社会公布。

绿色: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要求,通过ISO14001认证或者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模范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蓝色: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要求,没有环境违法行为。

黄色: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但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或有过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红色:企业做了控制污染的努力,但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发生过一般或较大环境事件。

黑色:企业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或多次超标,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影响,有重要环境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要统一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企业的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地市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企业的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一)建立机构

环保部门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要成立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成立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技术组,负责技术指导。

(二)确定评价对象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对象应当包括:严重超标和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排污企业、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包括服务业企业)和其它重点污染源。参加环境行为评价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之和要达到当地工业排污总量的8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将第三产业纳入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范围。

(三)确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标准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环境管理行为、环境社会行为、环境守法或违法行为等方面。各地要按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见附件,以下简称《指南》),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环境行为评价标准类别(A类或B类)。

(四)实施步骤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实施可以分为准备、评价、公开、持续实施等四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做好组织领导和宣传动员工作;在评价阶段,做好数据核实和部门协调工作;在公开阶段,做好结果反馈和效果评估工作;在持续实施阶段,做好政策制定和制度衔接工作。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缩短评价周期并增加公布频次。

在实施过程中,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环保部门要切实抓好评价工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将初步评价结果书面告知有关企业,做好复审工作;认真核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并在政府网站或当地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当企业环境行为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定并公布;定期组织企业所在地单位和居民代表,参加企业污染控制情况报告会,听取企业治理污染情况报告,以便实施公众监督。

四、加强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领导

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将评价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证。可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通报国土、工商、银行及证券监管等部门,并积极将评价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或建设环境信用体系;应组织和帮助评价结果属于一般、差和很差的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计划,并督促和帮助其认真落实,尽快改善环境行为。

环境行为范文篇9

关键词:校园景观环境;行为模式;景观元素

1引言

时展及社会需求,给予了高校更重要的角色和使命。校园环境作为师生的生活交往、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载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在规划、建筑、景观的设计中由于主观干预或工期等原因缺乏从使用者角度考虑,设计中过多的强调美学或抽象意念,导致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较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师生需被迫的去适应校园景观环境。

2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中师生行为分析

2.1人、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行为、环境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人的行为是出于对于某种刺激的反应。丘吉尔有句名言“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人是所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周围环境的回应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同时环境也是行为模式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多种民居形态就是最好的例证,如西南吊脚楼、西北窑洞、云南一颗印等。

2.2师生对校园景观环境的需求

马斯洛对人的基本需求做了概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从人的需求层次等级划分,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属,涵盖了人对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需求。归结到校园环境中,师生对环境的需求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健康与舒适环境、活动的机会以及社会和文化体系的归属感。人的需求金字塔

(1)健康与舒适的环境:健康与舒适的环境是影响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气候、温度、噪音、交通体系及社会不安因素等方面。校园生活群体中个体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所表现出对校园环境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应从整体把握和部分个体的需求来解决。

(2)活动机会:环境是人们满足个人活动计划的工具,通过对空间安排、设施布置、功能体现来达到人们活动机会对环境的要求。机体在对环境进行选择适合其活动行为的同时,环境所提供的功能也影响着人们活动各种行为,这是一个交互影响的状态。

(3)对社会和文化体系的认同:环境是认知的对象,满足机体的个人活动,机体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和使用,实现群体的交流,从而构建社会文化体系。在校园景观中,应从高校的学科特点考虑对社会和文化体系的认同,还应考虑到整体校园特色和各局部院系的特点、不同的院系的历史文化,对行为空间的设定的要求也会不同。

2.3高校师生行为的类型师

生作为校园环境的主体,反应出来的行为具有相同性。行为类型主要有三种:必要性行为:指师生在校园中的上课、学习讨论、就餐等正常的日常有规律的活动。自发性行为:一般都是由师生自愿参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如散步、户外休闲、跑步、驻足观看等等。这类行为是在具有一定的外在条件下才能产生,如气候条件、场所适宜等,以良好的校园户外景观环境为基础。社会性行为:指在校园空间中依赖于其他行为而进行的行为,如校园的公众表演,观众的被迫吸引观看的行为。校园环境中,改善必要性和自发性活动的空间条件,才能更好的使社会性行为的产生,从而丰富校园生活。这三种行为类型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空间,相互穿插影响。

3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中的行为模式

3.1领域性和私密性领

域性是指人们建立领域的习性,私密性反应出对接近自身的有选择的控制,设法调整自身对别人或环境某方面的影响。校园景观环境中大部分属于公共空间,属于次级或公共领域范围,在校园户外环境中,公共领域细节上的考虑有利于提供师生户外的半私密空间。如在座椅组合的尺度和方式、植物树木次空间的营造。从领域空间的界定来反应公共空间中的私密程度。

3.2大众行为心理在

大众行为中,人们喜爱在相邻的两个空间边缘逗留,如广场边界或建筑外立面沿线等。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称之为“边界效应”。在爱德华.T.霍尔的《隐匿的尺度》中,进一步阐述了边界效应的缘由。边界区域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在观察他人的同时又使个人或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在户外场所中,边界是一个过渡地带,也是活动的多发点。在校园中,建筑入口和公共空间是师生频繁使用地段,也是活动、交流多发地段,对该区域的边界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师生的偶然性或目的性交流,在公共交流区域对空间边界设置较多的可供停靠、坐下的基点,满足师生的边界效应行为。

4高校景观中影响行为需求的景观因素

(1)尺度:人类学家霍尔的《隐藏的尺度》一书中,分析人的四种交往距离:亲密距离(0m~0.45m);个人空间距离(0.45m~1.2m);社会距离(1.22m~2.14m);公共距离(3.66m~7.62m)。研究显示,尺寸影响着人际交往关系和行为心理。尺寸是最先考虑的设计因素,大到整体规划尺寸,小到细节处理。这是在设计上的研究,还是对师生行为和环境心理上的顾虑。对于校园景观环境尺寸的把握应结合社会学和人体工学等方面进行设计。

(2)植物配置:植物在提高校园环境的同时,也作为空间分割及引导,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构筑室外的第二空间,具有半私密性和区域性。这对促成学生的小群体交往行为或个人独处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3)户外家具:对座位的合理布置能够促进人们的沟通。Osmond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不同的位置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关联。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方形餐桌六种交往联系中,F与A的交往最多,C-B其次,C-D更少。由此可以得出座位的位置对人际交往活动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户外家具中,座位分为两种形式:基本座位和辅助座位。基本座位的形式包括椅子、凳子等,是提供给可需要人群但又对座位需求不是太多的场所。当基本座位不能满足使用人群时,需要更多的辅助座位,如台阶、花坛、矮墙等。在扬•盖里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还提到“座席景观”,既作为景观点,又作为纪念雕塑的宽大台阶,或带有阶梯的喷泉等,是属于景观小品的范畴,同时也是作为辅助座椅存在。校园户外家具具备停留休息、阅读写作、交流讨论的功能。桌椅的安排应在适合学习交流的区域,设置满足使用人群的基本座位;不利于学习交流地带,设置少量基本座位和较多辅助座位,使在空荡的大环境中不容易造成萧条的景象。无论哪种座位应推敲师生停留坐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机遇,合理布局桌椅。校园景观中户外桌椅组合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在同一区域内设置多组桌椅,应该考虑使用人群,如1-2人使用和多人使用;在同一区域内设置有可移动的桌椅,便于讨论交流需求。

(4)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置有利于提高景观环境的质量,方便使用人群,同时也对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垃圾桶、照明、指示牌等。在布置上需考虑距离和个性化的处理,同时使校园环境充满趣味。

5结束语

校园景观有别其他公共景观,服务于高素质的师生人群,在景观设计要素中,人性化、生态化、文化内涵三者的关系中,人群使用的舒适度与合理度是基础,进而提升特定的文化氛围生态功能。因此,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是做好校园景观环境的关键,是以人文本设计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黄希庭,郑勇.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环境行为范文篇10

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法律规制的意义

本文所谓“中资企业”,是由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是指这些企业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所实施的负面环境行为。在传统法秩序中,此类行为主要受到行为所在地国家的法律管辖,与东道国无关。但鉴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环境事务的特殊性,中国国内立法把此类行为纳入调整范围,加以约束与控制,仍有必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工业文明模式下,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如影相随。如果说威胁全球至今的现代环境危机主要是两百多年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片面发展道路的苦果,那当前由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必须充分吸取历史教训,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生态文明迈进提供参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国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格局中处于“边缘”角色,被裹挟着被动开启工业化进程,付出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的惨重代价,如今更遭遇污染困扰。在这些国家,不乏对“现代化”“全球化”的抵制力量,对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心存疑虑,担心引发新一轮生态环境破坏者不在少数。如不能破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将影响“一带一路”的被接受程度,不利于其推进实施。正因为此,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所始终强调的重要特征和突出特色。对此,《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都有明确要求和系统部署。这些文件所确定的美好愿景要想真正实现,离不开良好制度的保障,各种规划、政策需要转化为法律制度才能有效指导实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法治状况的参差多元使然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挑战,水资源紧张,生态脆弱,气候保护任务艰巨,必须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但这些国家环境法治水平差异很大,许多尚未建立完整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对企业环境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如按主要由行为所在国法律行事的国际惯例,遵循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的市场法则,任由中资企业通过牺牲当地环境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则与“一带一路”的根本宗旨相违背。此时,通过国内法的完善,使中资企业在境外的行为遵循起码的环境标准、履行起码的环境义务、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有其必要。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国门,在他国领土上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开发利用他国资源创造了大量机会。但境外投资经营也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具有强烈的社会效应,往往直接影响民生,资源开发更容易与国家主权挂钩,挑动民族主义的敏感神经。可以说,在当今环保观念的日益普及、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正确”色彩的背景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具有“人人喊打”的不义色彩。如果中资企业不严格约束其环境行为,对他国生态环境产生较大损害,哪怕没有直接违法,也难免遭受攻击与反对,更遑论有违法之实或之嫌时。从中资企业境外经营的以往经历来看,因环境资源问题引发经营风险而致损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中资企业要想真正获得所在国认可,降低经营风险,需要良好的环境绩效。对此,也需要国内法的规范和指引。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和领导力的需要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主导者,中资企业是这一倡议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也是这一倡议的直接受益者。中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在国际上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也都受到我国政府的服务和保护,有服从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和责任。中资企业在境外的不当环境行为有损中国形象,为“中国环境威胁论”及“一带一路”的各种反对者提供攻击口实,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为中国领导地区发展、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提供了良好机会。如果中国能够通过国内法对本国企业的境外行为进行规制,则不仅可以以身作则,向全世界表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也有利于打破以往行为地至上的国际惯例,引领对跨国企业实行“双重规制”新规则。这一规则,对于消除发达国家在本国实行严格环境管制却放任甚至推动本国企业到境外进行污染、掠夺,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发展中国家环境权益,确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的现状与不足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一套形式上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但只规制在中国境内的环境行为。《环境保护法》第3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但由于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的重要性,国家相关部门在规范中资企业境外活动的政策文件中对此也有所涉及,主要包括:投资经营类政策文件中的环保条款如《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对环境保护工作做了相关规定。如《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规定中资企业“应当要求其投资的境外企业遵守投资目的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环境、劳工保护、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与当地的融合”;并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等指引,督促企业在境外合法合规经营

针对中资企业境外环保相关领域或行业的政策文件

如2007年8月商务部会同国家林业局的《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指南》,是中国政府第一个针对中资企业境外林业合作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业指导文件。2009年3月,商务部与国家林业局又联合《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指南》,指导和规范中资企业在海外从事林业资源开发、木材加工与利用的活动,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经营、利用和保护海外森林资源。专门的综合性环保政策文件典型文件为2013年商务部会同环保部共同制订的《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旨在指导企业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引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合作,实现自身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此,《指南》在建立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员工环保培训、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社会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境监测要求、环境尽职调查、危险废物管理、环境事故预防与应急、生态恢复、清洁生产、绿色采购等方面对企业环保提供指导,并鼓励企业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加强与国际接轨。应该说,这些规定在指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做好环保工作,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指南》,较为系统、全面,基本涵盖了中资企业对外经营的主要方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规则框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法律文件层级较低,作用范围有限现行规定多来自于“条例”“办法”“意见”“指南”等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层级较低,只能对部委职权范围内的具体事项略作规定,调整范围和规范力度有限。以倡导性规范为主,约束力不足多数规定都是以“应当”“鼓励”之类的表述,且通常既缺乏责任规定,又缺乏实质激励举措,基本上靠企业自觉、自律,缺乏强制,效果有限。一旦中资企业违反规定,产生不利的环境影响,也难以找到明确的法律责任及相应解决机制。内容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同国家国情不同,规定不一,现行规定往往针对中资企业在境外的普遍情形,故只能作笼统的原则性规定。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当如何做,很不清楚,实践规范意义有限。涉及领域狭窄,理念有待提升在涉及领域上,当前规定主要集中在污染控制方面,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方面尚有不足,对区域性、全球性问题的应对不足。在管理理念上,仍是浓厚的单方管制色彩,缺乏对企业需求的回应机制,互动参与不足、激励措施不足。

完善举措与建议

制定法律条款,提升渊源层级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实施的大背景下,以政策性文件为主的现行规则体系已不能满足对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的规制需要,提升效力层级,在法律层面确立正式渊源势在必行。对此,最便捷可行的路径,是在《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一条特别规定,把中资企业在境外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活动纳入调整范围,既明确宣示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凸显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加强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又为相关部门针对此类活动制定有约束力的具体规则提供法律依据。确立“国内法补充适用”的基本原则环境行为情形复杂,涉及领域众多,具体制度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立法难免挂一漏万。对此,在法律层面制定一条体现国内法补充适用的兜底条款,确定可以适用国内法对中资企业的境外环境行为进行规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国内法补充适用,是指在中资企业的境外环境行为侵害他人或造成不利影响时,允许受害人或争议方选择适用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寻求法律救济,从而避免由于当事国对该行为缺乏法律规定或规定过于宽松而导致肇事企业逃避责任、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如此规定,立法成本极低而效益多重,其在实质上把在境外活动的中资企业置于所在国和中国法的双重约束之下,使得中国的环境法律规“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国门,在他国领土上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开发利用他国资源创造了大量机会。定成为中资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应遵守的基本标准,可有力驳斥有关中资企业通过境外经营“转移污染”的污蔑;也可增加中国环境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适用几率,使之成为此地区相关争议的常用准据法,为扩展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力,主导地区规则的制定提供机会。制定综合性行政法规,完善具体制度,提高可操作性《指南》提出了很好的制度框架,但失之笼统,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企业的火热实践不相适应,其层级、范围、理念也需要扩展、提升。有鉴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以及其涉及事务的复杂多样,应由国务院牵头,在商务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的共同参与下,制定行政法规性质的“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条例”,把原《指南》及《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政策文件中的制度设想具体化,制定详细规则,形成可直接适用的制度,增加强制力和约束力,普遍运用于中资企业的海外行为,使之成为中资企业的“标配”。目前应重点建设的基本制度包括:企业对外投资环境风险审查机制、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重大决策内部环评制度、环境自我监测体系、环境尽职调查制度、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环境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制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制度、环境绩效信息公开制度、自然资源开发的公益共享制度、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等。商务部及相关部门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把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程度和实施、遵守情况作为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政策减免优惠、金融财税支持、政府采购选择等的重要参考。因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作用“一带一路”具有浓厚的地缘色彩,中国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合作重点,中资企业在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活动也往往有着明显的行业特征或领域倾向。譬如,根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建立反垃圾走私合作机制及区域性联合执法方面,与马来西亚、波兰在水资源领域方面,与巴基斯坦在水电方面,与瑞士在环境、能源方面,与柬埔寨在海洋观测方面,与尼泊尔在旅游文化方面分别有合作任务,而这些任务又“分解”到相关部委或特定地区。故充分发挥部委和地方立法权,由在某领域负有特定职责的部委和地方对该领域中资企业的境外活动做出的细致规定,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规则。拓展法学视野,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研究与交流毋庸讳言,当前中国法学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非常严重,不仅理论上唯西方马首是瞻,而且在制度认知上也严重偏向于发达国家。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法状况,国内学界及实务界几乎一无所知,这无论对于帮助中资企业预判形势、降低风险,还是对于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以完善相关制度,降低制度适应成本,都非常不利。对此,应有针对性地组织翻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法律文献,推动学术研究,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沿线国家在环境法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互通有无,增进了解。

作者:巩固 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姜青新.加强环境管理,严格防范“走出去”战略的环境风险—解读《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J].WTO经济导刊,2013(4):70-73.

[2]让“走出去”走得更稳更远[N].中国环境报,2013-03-01.

[3]《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解读稿[N].国际商报,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