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4:48:20

环境信访

环境信访范文篇1

第二条市环保局受理的环境信访件,以及区(县)环保局接受市环保局交办的环境信访件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环境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信访人)通过书信、电话、来访或者新闻媒体曝光等形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环境保护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的活动。

第四条市环保局办公室信访办(以下简称信访办)是行使局办公室所履行的环境信访工作职能的部门,归口受理局环境信访工作;市环保局机关各有关处(室)和区(县)环保局是环境信访件的办理部门(单位)。

第五条环境信访工作遵循的原则

(一)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办理,就地解决问题;

(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办理;

(三)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妥善及时处理问题;

(四)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第二章受理

第六条受理范围

(一)信访人通过书信、电话、来访等形式反映环境污染扰民及纠纷的问题;

(二)信访人检举、揭发、控告一切单位和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

(三)信访人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第七条信访办对来信、来访、新闻媒体曝光和专线电话反映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分别编号;对来信、接访、接话时间,信访人姓名、住址,被信访人姓名、地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何要求等内容进行登记,并在登记备注栏中随时记录办理过程及进展情况。

第八条信访件的分类

(一)重要信访案件:

1、上级机关(国家环保总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交办的信访件;

2、新闻媒体曝光和转来反映环境问题的信访件;

3、联名反映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信访件;

4、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的信访件;

5、局领导批示办理的信访案件;

6、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典型案件;

7、跨区域的污染纠纷案件;

8、其它需请示办理的重要信访件。

(二)一般信访案件:

1、重大信访件之外的其它信访件;

2、专线电话反映的一般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章办理程序及时限第九条重要信访件的办理

(一)信访办将重要信访件报办公室负责同志,同时提出办理建议,办公室提出交办意见,必要时报局领导批示;

(二)信访办按办公室和局领导批示意见,填写《天津市环境信访交办单》,提出办理时限和具体要求,加盖信访办公章后,交相关处(室)办理;

(三)承办处(室)在处理环境信访案件过程中,应按照环境行政执法程序办理;

(四)承办处(室)办结信访件后,将办理结果填写在《环境信访回复单》中,并由办理人和本单位负责人签名,交回信访办;信访办应将办理结果及时答复信访人。

第十条一般信访件的办理

(一)对需要交由区(县)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信访办转区(县)环保局调查处理;

(二)对应由市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信访办交局监理处办理;

(三)对于信访人提出的有关防治污染的发明、建议,转交科技处办理;

(四)信访件办结后由承办单位直接答复信访人,并将结果抄送信访办。

第十一条对市、区(县)环保局具体行政行为投诉的信访件,转交法制处办理。

第十二条承办单位办理的的信访件,应在3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局主管领导批准,时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日。对上级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应在收到交办之日起90日(有特殊时限要求的除外)内办结,并将结果报告上级交办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向上级说明情况。

第十三条对于涉及两个以上局机关处(室)或两个以上区(县)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局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中一个处(室)或区(县)环保局为主,其它处(室)或区(县)环保局配合办理。

第十四条对不属于市环保局办理范围的信访件,由信访办转有关单位办理,并及时转告信访人。

第四章督办

第十五条对本规则中确定的重要信访件,由信访办按照《天津市环保局重要行政事务督查办法》进行督办。对本规则中确定的一般信访件,由信访办以电话或催办函的形式进行督办。

第十六条对于信访件办理及时、妥善的,应给予表扬;对于经督办仍不能上报处理结果,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以及对由于工作不认真造成反复的信访件,应给予批评;对因渎职、失职,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结案与归案

第十七条对于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承办单位已有正式处理意见,信访人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访办法》和《天津市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内未提出异议的,可作办结处理。

第十八条信访办每年应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已办结的信访件进行分类、归档。

第六章附则

环境信访范文篇2

第二条市环保局受理的环境信访件,以及区(县)环保局接受市环保局交办的环境信访件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环境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信访人)通过书信、电话、来访或者新闻媒体曝光等形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环境保护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的活动。

第四条市环保局办公室信访办(以下简称信访办)是行使局办公室所履行的环境信访工作职能的部门,归口受理局环境信访工作;市环保局机关各有关处(室)和区(县)环保局是环境信访件的办理部门(单位)。

第五条环境信访工作遵循的原则

(一)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办理,就地解决问题;

(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办理;

(三)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妥善及时处理问题;

(四)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第二章受理

第六条受理范围

(一)信访人通过书信、电话、来访等形式反映环境污染扰民及纠纷的问题;

(二)信访人检举、揭发、控告一切单位和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

(三)信访人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第七条信访办对来信、来访、新闻媒体曝光和专线电话反映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分别编号;对来信、接访、接话时间,信访人姓名、住址,被信访人姓名、地址,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何要求等内容进行登记,并在登记备注栏中随时记录办理过程及进展情况。

第八条信访件的分类

(一)重要信访案件:

1、上级机关(国家环保总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交办的信访件;

2、新闻媒体曝光和转来反映环境问题的信访件;

3、联名反映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信访件;

4、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的信访件;

5、局领导批示办理的信访案件;

6、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典型案件;

7、跨区域的污染纠纷案件;

8、其它需请示办理的重要信访件。

(二)一般信访案件:

1、重大信访件之外的其它信访件;

2、专线电话反映的一般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章办理程序及时限第九条重要信访件的办理

(一)信访办将重要信访件报办公室负责同志,同时提出办理建议,办公室提出交办意见,必要时报局领导批示;

(二)信访办按办公室和局领导批示意见,填写《天津市环境信访交办单》,提出办理时限和具体要求,加盖信访办公章后,交相关处(室)办理;

(三)承办处(室)在处理环境信访案件过程中,应按照环境行政执法程序办理;

(四)承办处(室)办结信访件后,将办理结果填写在《环境信访回复单》中,并由办理人和本单位负责人签名,交回信访办;信访办应将办理结果及时答复信访人。

第十条一般信访件的办理

(一)对需要交由区(县)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信访办转区(县)环保局调查处理;

(二)对应由市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信访办交局监理处办理;

(三)对于信访人提出的有关防治污染的发明、建议,转交科技处办理;

(四)信访件办结后由承办单位直接答复信访人,并将结果抄送信访办。

第十一条对市、区(县)环保局具体行政行为投诉的信访件,转交法制处办理。

第十二条承办单位办理的的信访件,应在3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局主管领导批准,时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日。对上级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应在收到交办之日起90日(有特殊时限要求的除外)内办结,并将结果报告上级交办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向上级说明情况。

第十三条对于涉及两个以上局机关处(室)或两个以上区(县)环保局办理的信访件,由局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中一个处(室)或区(县)环保局为主,其它处(室)或区(县)环保局配合办理。

第十四条对不属于市环保局办理范围的信访件,由信访办转有关单位办理,并及时转告信访人。

第四章督办

第十五条对本规则中确定的重要信访件,由信访办按照《天津市环保局重要行政事务督查办法》进行督办。对本规则中确定的一般信访件,由信访办以电话或催办函的形式进行督办。

第十六条对于信访件办理及时、妥善的,应给予表扬;对于经督办仍不能上报处理结果,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以及对由于工作不认真造成反复的信访件,应给予批评;对因渎职、失职,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结案与归案

第十七条对于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承办单位已有正式处理意见,信访人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访办法》和《天津市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内未提出异议的,可作办结处理。

第十八条信访办每年应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已办结的信访件进行分类、归档。

第六章附则

环境信访范文篇3

一、加强环境信访工作的领导,全力提升调查处理能力

环境信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信访调查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局一是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抓的工作机制,把信访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指导信访工作;二是把信访工作目标分解到职能部门。我局环境举报中心工作主要由监察支队负责,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并进行严格考核,形成了上下共同承担信访工作的局面;三是先后制定完善了《市环保局来信来访工作制度》和《市环保局领导接待日制度》,支队亦制定了一系列的信访处理的制度、程序,规范了我局信访工作从接待、登记、领导批阅、办理、督查、办结、反馈各环节严格要求,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努力,四个不准”,即努力强化环境信访无小事观念,努力健全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努力加强环境信访队伍建设,努力化解集体和越级上访;不准把矛盾上交,不准袖手旁观,不准督办不力,不准查而无果。

二、强化服务宗旨,改变工作作风

为使环境信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做到超前防范,未雨绸缪。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主动汇报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取得人大、政协的领导和支持。我们在认真办理好人大、政协代表的提案、议案、建议的基础上,还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就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调研和座谈,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二是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今年以来,我局严格贯彻执行“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减少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审批,对需要上级审批的项目,实行领办制度,帮助建设单位协调和办理审批手续。减少环评收费,成立环境评估中心,建立项目审批专家库,面向全国帮助企业探寻先进治理技术,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采用减征排污费的措施,鼓励企业上污染治理设施。今年以来,我局严格贯彻执行"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截止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71项,其中执行报告书报34个,报告表24个,登记表13个,环评执行率100;当年竣工项目33个,实际执行验收33个,验收率100;应执行"三同时"项目47个,实际执行47个,"三同时"执行率100。严格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从源头上做好信访预防的工作。三是加大对老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清理取缔“18小”企业,从根本上减少引起环境信访的事由。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全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钢铁、水泥、高载能等行业全面进行清理整顿。针对全市60的烟粉尘污染来源于高载能矿热炉的现状,加大了高载能行业特别是铁合金、电石生产企业的环境治理。对全市73家电石铁合金企业148台矿热炉进行清理整顿,已对37台没有环境治理设施或经治理无法正常运行的矿热炉予以关停;对治理设施还不能达标排放或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76台矿热炉进行停产限期整改;对实现达标排放的38台矿热炉准予继续生产,并对其环境治理设施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四是在特定阶段采取特定措施,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我市危险污染源逐渐增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状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危险废物、废弃化学品及存在污染隐患的工业企业的调查、摸底、建档工作。建立了对危险污染源日常监察机制,并制定了《乌海市环保局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并组织全局学习、观摩了宁波市环保局环境污染应急演练的影象资料,为我市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年7月,市政府拨款130万元为我局购置功能更加完善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车,配备车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一套、水污染快速监测仪分析一台、测定放射源的快速监测仪一台,另外还配有车载发电机、防护服、化验分析台以及车载通讯系统,使我局的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针对我市各工业园区污染企业的特点,我局已经收集整理了应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居民自我防护宣传单,并准备向工业园区周边居民发放,提高居民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意识,减少事故危害。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点源的环境监管,我局于11月完成了对全市重点源调查建档工作,并制定了《乌海市环境保护局重点源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重点源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内容,使全市重点源管理有章可循。最大可能降低危险污染源污染引发的环境信访案件。五是严格执法,将未按期履行的环境违法行政处罚案件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与法院密切配合,联合办公,被处罚当事人、法官、环保三方公开对话,即坚持了执法的严肃性,又做到以理服人,所处理的案件无一例上访,避免了信访事由的发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带来了很多难以回避的环境问题。

——按照国家四部委和自治区政府的有关要求,我市应关闭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共32户。我市考虑到安置职工、维护稳定等压力过大分两步实施。在关闭第一批焦化企业期间,在关停过程中引起焦化企业业主的强烈不满,关停工作一直受阻,并不断引发上访、封堵国道等突发性事件。我局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业主和职工的思想工作,在8月30日前关闭16户。2008年11月2日,由国家监察部、环保总局组成的晋陕蒙宁环保清理整顿督查组在我市召开会议,要求我市在会后72小时内对尚未关闭的16家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实施关停取缔,同时提出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举报电话和做好稳定工作等要求。我局按照要求,启动应对突发性事件紧急预案,及时协调公安、法院、检查院、武警、消防等部门,统一行动,并通过乌海日报、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市政府下发《关于关停取缔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的通告》,并公布举报电话;在关停取缔期间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相关信息。此次关停取缔工作平稳进行,未出现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按督查组的要求完成任务。

——2008年8月18日我局接到黄河工贸公司(千钢地区)电话举报,从8月13日开始陆续有宁夏的3辆货车拉运一些废矿物质进入千钢地区,将废矿物质倾倒在千钢采矿区附近,并雇用4名人员将废矿物质运往山上的一座废井内,可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接到通知后,我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前往事发地点,调查了解到,货车拉运的是核工业部宁夏勘查院采集化验用的部分放射性废料和部分化学试剂、药品、电子元件,数量大约有40多吨。经卫生防疫部门和市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初步监测,放射性物质超标严重,对环境构成威胁,存在安全隐患。我局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市委、市政府、自治区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反馈信息,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于8月17日和8月20日抵达我市调查处理。8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就核工业部宁夏勘查院(宁夏217地质大队)向我市倾倒部分放射性废料事件组织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宁夏自治区环保局、乌海市人民政府、乌海市环保局、海勃湾区公安分局、黄河工贸公司(千钢地区)、核工业部宁夏勘查院等有关单位在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核工业部宁夏勘查院(宁夏217地质大队)尽快将所倾倒的低放射性废料拉回宁夏。8月28日12点,核工业部宁夏勘查院(宁夏217地质大队)已将于8月16日拉运到我市的40吨1688袋低放射性废料清理完毕,并经我局和黄河工贸公司(千钢地区)有关人员现场检查后,运往宁夏境内。至此我市圆满处理了这一污染事件,保证了我市的环境安全。

——针对中高考期间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娱乐噪声扰民信访的实际,我局及早下发了《关于加强中、高期间环境噪声管理》的通知,并开展“绿色护考”行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大对建筑施工工地和饮食娱乐业的监督管理,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

——今年突出的城区污染问题是北方联合电力乌海热电厂。从4月份热电二期试生产以来,反映粉尘污染的举报不断,所接到举报电话近百个,最多两天是10月17、18日,同一举报多达68多次,市民为保护自己的环境利益,纷纷向政府、媒体,向各级环保部门举报,成为今年全市人民最为关注的污染问题。就此问题,我局成立专案组,向热电厂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热电二期实行排污日报制,将设施运行情况,违法排污原因每日以书面材料形式上报。11月9日市人大就此问题调研,热电厂领导明确表示,目前采取降温减尘方案,采暖期结束后,对两台机组实施大修,大修后烟尘排放将达到环保部门标准要求。12月初,该厂召开了乌海市热电厂二期工程静电除尘器改造方案评审会。会议邀请目前国内在除尘器领域享有盛誉的7名专家进行评审。经过专家评审,热电厂现有电除尘器不能适应实际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排放标准,评审组认为:现有除尘器只做局布改造,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因此,评审组建议,对预除尘进行完善改造,对于二级除尘,由现在的电除尘改造为“电-袋”组合式除尘。为确保改造后的效果,改造工程要做到科学合理和充分考虑现有场地和设备以及脱硫时烟尘温度低(78度)、烟气含湿量大,脱硫设施出现故障时,烟气温度高(180度)等实际情况,确保改造后除尘器安全可靠的运行。热电厂的除尘改造工作在采暖期结束后,就将开始。

四、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信访队伍的建设是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的保证,为适应新时期环境信访工作的需要,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我们一是为了维护保证社会稳定,我局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执行全年12小时值班,特殊时期24小时的值班制度,依托“12369”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2008年我局共接待群众来访17次,环保系统处理信访案件390件(不包括同一污染案件重复举报),其中市属79件,乌达区77件,海勃湾区98件,海南区87件,办结341件,向市综合执法局转发49件,处理率100%,办结率96%。办理市人大建议、市政协提案6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见面率100。二是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先后在执法部门开展了行政执法年活动、转变环境监理作风年活动和行政执法效能提高年活动,使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增强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参加信访培训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提高调处信访案件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信访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应急、公正调处的能力。四是把环境信访纳入“两节”、“两会”期间全局工作重要日程。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副局长和纪检组长担任副组长,局各科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形成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人人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同时,在此期间安排全体职工进行24小时值班,以确保能够及时处理环境信访案件。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的环境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但距党和人民群众对环境信访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来信来访不仅数量多,而且许多问题不是环保部门一家能解决的,需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解决;二是全市互动、联动环保信息网络未建立,亟待解决;三是上访群众直接找领导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着我市环境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局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始终从“保护环境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改进和加强环境信访工作。

环境信访范文篇4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任何一项工作,认识到位是关键,环保信访也不例外。局领导常告诫工作人员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信访工作,并对各界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五个不放过”:一是对上级环保部门批转的交办的信访件不放过;二是对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以及其他部门转办的信访件不放过;三是对人大、政协提案所及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放过;四是对新闻媒体曝光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放过;五是对群众直接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不放过。

二、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抓

环境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之一就是“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县虽然工业不够,但因环境问题引起群众上访的还不少,较为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是环境执法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我们结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大力提高全局职工对环境信访工作的认识,要求大家要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认识环境信访工作,对待信访群众要热情主动、严格执法,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并成立了以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切实加强领导,扎扎实实的履行“接到环境投拆两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的承诺。

三、畅通渠道,让群众说话,倾听呼声

不论是群众来访,还是打电话、写信、举报投诉,群众大多言辞激烈,情绪激动,都期望问题能够尽快解决。我局信访工作人员都热情认真听取情况,记录实质性内容,耐心解释回答有关问题。热心服务,坚持做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四、化解矛盾,保社会稳定

造纸行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环境管理的重点。为了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我们积极主动做好预防工作。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农村大面积育苗时期,用水量大,容易引起污染纠纷,我们都基本上做到了每周到主要渠道巡查一次,根据污染情况及时作出处理意见,从而为有效遏制污染蔓延,及时、妥善解决突发的污染纠纷奠定了基础。

为了处理好棘手的环境污染纠纷,我们坚持深入现场调查,细致地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和调解工作,疏导结合,多次化解矛盾,稳定一方百姓。

4月1日,群众到市政府投诉河的污染问题,在接到市环保局通知的当天,我局立即赶赴调查、协调此事,避免事态扩大。4月2日,我局口头责令造成污染的停止排污;5日,以文向县政府请示对下达停产治理的通知。19日、20日我局两次到调查污染损失情况,深入细致的开展了损失核实工作。4月29日在核实工作的基础上,责令排污企业对造成的损失给予了适当赔偿。最终污染纠纷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了事态的恶化。4月12日,等村群众因污染问题集体到政府上访,群众情绪失控。我局得知情况后,由局长亲自带队及时赶到现场,协助政府做好了群众工作,疏散了群众,制止了事态进一步扩大。4月4日至15日,根据县政府安排,又多次走访群众调查污染情况,最终妥善还将有息了事态,稳定了大局。同时,我们在维护高(中)考试噪声环境和办理人大议案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对环境的监管、污染的预防、议案的办理、纠纷的调处、事故的处理,有力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缓解了群众的激化情绪,有力的维护了我县的稳定大局。

从这两起较为典型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新时期的环境信访工作存在矛盾更为突出,人民群众的情绪更易激化,污染事故跨地域、多领域出现,投诉人次激增,跃级上访影响更加恶劣等特征。

环境信访范文篇5

一、加强环境信访工作的领导,全力提高调查处理能力。

环保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所以信访调查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局一是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抓的工作机制,把信访工作纳入主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指导信访工作;二是把信访工作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我局环保举报工作主要由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形成了上下共同承担信访工作的局面;三是制定了一系列的信访处理的制度、程序,规范了我局信访工作从接待、登记、领导批阅、办理、督查、办结、反馈各环节严格要求,使信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强化服务宗旨,改变工作作风

为使环保信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主动汇报工作,认真听取意见。二是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审批,对需要上级审批的项目,实行领办制度,帮助建设单位协调和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从源头上做好信访预防的工作。三是加大对老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力度,从根本上减少引起环保信访的事由。

20**年,我局共接待群众来访和电话来访17件次,县委政府督查案件3件,市环保局批转案件2件。在处理过程中,局领导及时召开办公会议安排部署,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及时作出处理;对于群众来访和电话来访,每一件都作出了相关处理后及时向来访者回复。这样即坚持了执法的严肃性,又做到以理服人,所处理结束的案件无一例上访,避免了环保信访事由的发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信访队伍的建设是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的保证,为适应新时期环保信访工作的需要,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为了维护保证社会稳定,我局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执行全年12小时值班,特殊时期24小时的值班制度。二是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增强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调处信访案件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信访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应急、公正调处的能力。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环境信访范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当前环境信访问题之现实,从坚持思想原则、完善环境信访规章制度、谋划新对策等方面提出解决环境信访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1强化职能、加强领导

环境信访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市环保局将环境信访与环境监察大队合署办公,强化了信访职能,改变了以往信访部门受理信访问题后再转交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的方式,减少了工作环节,加快了工作节奏,信访处理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依法受理、依法查处相结合的整体。合署办公后,局党组更加重视信访工作,局领导在信访接待、案件查处等方面都工作到位,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抓、班子成员按分工抓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保证了环境信访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

2设立“环保12369”快速举报电话

为快速查处环境信访问题,加强窗口部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市环保局变被动为主动,率先设立了“环保12369”环境污染举报电话,坚持“热情主动、有报必接、及时查处、迅速反馈”工作方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与所辖环保分局及环境监察大队形成“环保110”网络,配备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传输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计算机、传真机、对话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给各环境监察中队配备了环保巡查车,使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坚持依法治访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市环保局始终把依法治访作为环境信访的中心来抓,环保系统内做到了“各负其责、归口办理”,坚持逐级受理、依法分流,同时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访。法律是双刃剑,在为群众解决污染扰民问题、树立政府部门良好形象的同时,污染单位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信访工作是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但是,在处理环境信访事项过程中、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仍可为污染单位服务。一方面向企业提供免费的环保知识咨询,使企业了解比较先进的治理措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引导企业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4努力完善各项环境信访工作规章制度

在新形势下,方方面面的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更,为此环保局适时修改和完善了现有的环境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之上还制定了环境信访工作标准,进一步规范全市环保系统环境信访人员的工作。同时,结合我市环境信访工作情况,积极向上级环保部门提出合理建议。

5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应对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环境信访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的关键。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况,市环保局在环境信访队伍中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进一步加强“窗口形象”建设,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组织信访干部培训,不断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从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执法水平、精神状态、勤政廉政等方面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流的作风、争做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环保局始终本着“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己”的精神,注重在增强人员素质、规范监管行为、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新形势下环境信访队伍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树立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良好社会形象,环保局经常开展以“关注民生,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改善民生,促进环境质量提高”为主题的全市“环境大接访”活动。“环境大接访”活动期间,环保局组织人员在城区主要街道或广场设立环保局长接待台、环保咨询台进行现场咨询,公开受理有关环境违法问题,直接向群众提供环保知识、法律咨询等服务;监察大队大队长走进《吴江日报》民生直通车栏目,与嘉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环境大接访”活动还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环保执法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增强了环保部门行风作风建设意识;向社会和群众宣传了我市环保工作的开展及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营造了全市环保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环保工作,促进了我市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7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信访工作

一是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其他节假日上街开展义务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使信访服务的领域得到了延伸,方便了群众。二是在每年的中高考期间,联合建设、公安、文化、工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五部门,组织环保分局和环境监察大队认真开展环境噪声整治工作,切实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备考和考试环境。三是利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等专项活动,加大执法力度,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按照市政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群众举报,制定各镇环保举报办法,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环境信访工作顺利开展。

环境信访范文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环境监察大队环境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马红祥任组长,葛育智、顾国标、陈永根、郝文魁、罗本祥、林育前、杨旭东、全兴华为成员,下设信访办公室(以下简称信访办),吉红军为副主任,石有高为成员(临时)。

2、信访办具体负责全市环境信访的统一受理、登记、交办、督办、查办、下访、上报、统计、分析、考核、通报、总结、归档工作。

二、畅通信访渠道

3、信访办负责群众来局上访的接待和环境信访举报电话“12369”的接听。正常工作时间,吉红军专门负责接待、接听受理,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由信访办制定值班表,安排监察系统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接待、接听受理,早、中、晚及夜间非正常工作时间,石有高负责接待、接听受理。并对“12369”设定呼叫转移功能,转移到石有高的手机上,确保任何时候“12369”24小时都保持畅通。对早、中、晚及夜间非正常工作时间接待、接听人员按月考核,如发生一次无人接待、接听,每人扣发三分之一月度信访补贴,直至扣完。

4、网上书记、市长、局长信箱,仍由局信息中心负责管理,信访件经局长签署意见后交信访办受理。

5、信访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职,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应提前请人替班,并向信访办主任请假同意,值班和替班都不得迟到或擅离职守,如发现一次不在岗,按局考勤纪律严肃处理。

6、“12369”接听人员和群众来局上访的接待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耐心解答、认真记录、登记受理,严禁与举报人发生任何冲突。接待人员认为必要,可以请信访涉及的中队长派员共同接待上访群众,以便当场解决问题。

三、规范办理程序

7、环境信访的查办,坚持大队领导、中队负责,属地管理、查办到底的原则;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源头预防,化解矛盾和纠纷的原则;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妥善处理问题的原则。

8、信访统一由信访办扎口受理,进行登记,并根据信访事项分类、分头处理:

(1)对属于环保部门处理决定的一般性、常发生的信访事项,予以受理,经领导小组组长签署意见后,直接交信访事项发生地的中队长处理。

(2)对跨区域信访,局领导、市以上领导批示件,省厅、泰州市局、支队批转件等重要信访件,报领导小组组长签署意见后,交相关中队长处理。

(3)对信访人提出的环境信访事项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迅速、及时报送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并根据组长的意见处理;

(4)对不属于环保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说明情况,解释清楚,并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信访办必须正常备存其他部门的举报联系电话,以便随时转告信访人。

(5)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9、环境监察人员办理环境信访,应当坚持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信访人,并报信访办结案。

10、环境信访承办人员,按下列程序处理信访:

(1)调查核实。接到交办的环境信访件后,应当根据信访事项的请求等有针对性地到现场调查核实,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把握各种情况。

(2)作出处理。环境信访事项经调查核实后,承办人员应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依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作出处理。对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予以支持,对被举报方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消除污染侵害,并答复信访人;对请求事实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并做好解释、说服、答复工作;对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的,不予支持,但要做好解释工作。

(3)反馈结果。按照交办要求,各中队上报查处情况书面报告,由信访办根据需要将处理的情况,口头或书面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网上举报书面反馈局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回复。

(4)跟踪督查。对下达整改通知单的被举报方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到位,防止重复上访。

11、对重大、复杂、疑难的环境信访事项,在征得举报方同意后,实行“三国四方”会谈(即环保局、所在乡镇及主管部门、举报方、被举报方),通过加强对话,增进沟通,现场协调解决,并经各方签字同意,形成会议纪要。

12、信访处理坚持快查快处,实行限时办结,办结以环境信访查办报结单报到信访办备案为结案。一般信访5个工作日内处理结案,较大信访7个工作日内处理结案,重大信访15个工作日内处理结案,但必须及时向挂钩领导报告阶段性处理进展情况。

13、信访办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同意,下达督办通知单进行督办;

(1)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环境信访事项、上报查办报结单结案的;

(2)虽报结案,但由于整改不到位,处理不彻底,时间不长,又多次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

(3)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环境信访事项的;

(4)办理环境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的;

(5)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14、经督办仍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案的信访,领导小组研究后,报经局长同意,将组织力量进行查办,查办不仅查事也查人。

15、确保信访处理用车。工作时间及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用车按大队制定的计划用车。计划大队使用的车辆为当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用车(当日的概念为早上上班时间至次日早上上班时间),大队次日使用的车辆作为应急处理备用车。戴南中队专用一辆车。每位驾驶员必须随叫随到,无条件服从,如发生一次联系不上或不到,扣发三分之一月度考核奖,并按局规定处理。

四、严肃考核奖惩

16、信访办及全体监察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检举、揭发人员或者单位。

17、信访办应加强对全市环境信访工作情况的分析、通报和总结。每月月底将本月环境信访受理、交办、督办、查办、结案,以及重要信访件、越级上访件的情况分中队进行统计、通报。每季季末对全市环境信访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上报泰州和局长室。每年7月6日前上报半年信访工作小结,次年元月6日前上报全年信访工作总结。

18、每年年底大队对全市环境信访工作情况进行评比,评选信访工作先进中队和先进个人,并提交局长室给予表彰奖励。

环境信访范文篇8

一、环境信访现状

河南省安阳市是一个位于我省北部,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中等城市,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全市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66家,大中型企业64家。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一些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兴建的企业,逐步被不断扩大的城镇建设所包围。企业由于市场原因,不景气或企业效益不好,无能力搬出居民聚集区。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安阳市政府加快城镇的建设,一些原来远离城镇的荒郊也逐渐被城市建设所淹没,一些远离群众的企业被居民楼所包围。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信访案件也逐年增多。从近几年《安阳市年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来看,2004年,依法实施行政处罚204家,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851件(次)。2005年依法实施行政处罚219件,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187件(次),比上年增加39.5%。2006年,实施行政处罚299件,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384件(次),比上年增加16.6%。2007年,实施行政处罚262件,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413件(次),比上年增加2.1%。虽然增长速度在逐年减缓,但在4年时间里,安阳市环境信访案件增加了66个百分点。一方面,环境信访案件越多,体现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越高,说明了公众对环保工作有了更大的关注,为基层环境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环境信访案件的显著增多,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生活,阻碍了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为环保工作和政府行使职能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本文从探讨环境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环境违法案件的特点,对环境保护部门应该如何从根本上预防环境信访案件的产生和一旦发生了信访案件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环境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只要老百姓认为自己的生活、生存环境条件受到了侵害,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消除污染损害、保护自己合法环境权益的正当要求,就会产生环境信访案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人们环境标准意识的提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有一个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他们知道谁影响了他们,发生了污染纠纷、受到环境侵权就可以向政府反映,就可以用环境信访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环境法制意识的增强,体现了我市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成就。环境信访案件的产生,是老百姓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具体表现。

2.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国的环保法律不断健全,一些企业被市场淘汰,一些保留的工业企业也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环境法律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奄奄一息。企业无能力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更多资金,致使污染治理水平低下,难以达标排放;其次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即使达标排放,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排污量,未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原来的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在企业周边变卖土地搞住宅房屋开发建设,由于居民住宅楼距离企业太近,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噪声、振动等污染因素,虽然达到了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仍对周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解决上述二个企业的问题,除了搬迁企业以外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但企业根本没实力进行搬迁。目前,我国实行“十一五污染源减排任务”的第一年。企业一方面受制于法律和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污染治理工艺落后,费用太高,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负责任排污,是产生污染环境信访案件的主要原因。

3.地方利益驱使只重经济发展不重视环保治理

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决策者只考虑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是在新建项目上把关不严,引进一些资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不高、污染重的项目,二是对老污染源,因为它是当地政绩的象征,不管是否是利税大户,也不管企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远远不及对群众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环保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置若罔闻,对企业污染治理要求方面态度不积极,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纵容了企业不负责任的排污行为,为污染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4.环境法律可操作性有待改进

我国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所赋予的权力、依法解决环境纠纷或争议时,往往会出现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现象,这种状况已使环境执法效果、解决企业和群众之间的矛盾时受到严重制约。在群众投诉开始以后,如果群众诉求合理合法,而被投诉的企业也达标排放时,无论是污染受害者,还是污染者本身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法定程序来保障。群众因环境污染遭受损害,可向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寻求行政上的帮助,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寻求司法帮助。但相比之下,如请求采用行政手段制止污染影响,请求环境行政主管机关责令污染一方赔偿等,则会遇到无具体法律可依的状况。若群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他的权利则由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条款予以保障。特别是在强制手段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任何手段,只能依靠当地政府或其他途径对达标企业进行约束。这也是造成群众信访久托不绝,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环境信访案件的特征

环境信访案件的特征有一下几点:

1.涉及范围广,涉及群众多

环境法保护对象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如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众多的环境要素,全让一个部门加以保护和管理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须授权各有关部门分别担负起保护和管理职责,相应地也就必然赋予其环境执法的权力。那么各有关部门的环境管理及其执法也就需要统一的协调,并对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

2.技术手段不足

环境信访投诉范围大致可分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固废)、噪声、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6大类。光废水污染就包括纺织类、化工类、电力类、食品轻工类、造纸类、采矿类、建材类、机械类、冶金类、制药类、医疗类、生活污水类、畜禽养殖废水类等14个分类别。除了各领域的知识交叉运用外,在最基础的环境信访调查取证时,就体现了技术的落后。3.老百姓宁愿上访,也不愿请求司法解决

环境信访案件存在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由于环保部门处理环境信访案件,属于应当事人双方请求的居间调解性质,处理决定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没有法律效力。调解达不成协议,或即使达成协议一旦有一方反悔或不履行,协议没有法定执行力,信访案件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法院由于诉讼时间过长,上法院起诉需要交起诉费,老百姓害怕不但得不到赔偿,还白赔了起诉费,信访案件往往不能及时处理。所以他们宁肯多次找政府部门处理,而不诉讼,这也是近几年来多次上访、越级上访的主要原因。

四、预防环境信访案件的对策

环保执法者一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污染隐患,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纠纷,防止环境信访案件的产生;二是国家必须从立法上给予环保部门处理信访案件更大的权力,让环保部门的处理决定具有法定执行力;三是一旦发生环境信访案件,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去妥善作好处理工作。

1.建章立制并赋予环保部门处理环境纠纷的仲裁权

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活动需要法定程序的保障和约束。环境保护法可操作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切实可行的,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基本程序。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立法尚不完善,环境保护工作一直缺乏力度。从环境信访工作来看,环保部门应当在当事人的请求下进行现场调查、环境监测、主持有关专业部门论证等工作后对违法现象进行处罚,对群众的赔偿请求主要通过协商、行政调解和诉讼等方式来进行处理。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只对违法企业有法律效力,但对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或处理决定书没有法定执行力,双方当事人可以任意妥协,环保部门在环境信访的处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制定《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赋予环保部门对污染纠纷的裁决权,把环保部门处理环境信访、调解环境纠纷的行为规定为具体的环境行政行为,让环保部门不因害怕当被告而放弃自己的职责,可以使目前环保部门对信访案件执法不到位的情况得到改善。

2.加强首长负责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由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像经济工作一样一抓就见成效,就能体现出领导的政绩,所以相当一部分领导就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为污染企业打起保护伞,干扰环保执法。因此,各地政府要制定环境信访工作目标,并纳入全年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分别与各单位、部门领导签订环境保护首长负责目标责任书,施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环境信访工作新格局。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新机制,推进了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健全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奖惩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对干扰环境保护工作的行为,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制裁,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从源头杜绝污染案件的产生

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要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作为要素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工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推进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不做“吃资源饭,断后路”的蠢事。要严格把关审批建设项目,坚决不上耗能大、污染重的项目,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一潭净水、一座青山。环境信访案件主要是由企业生产造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守法生产,守法排污;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污染治理运行成本;并要长远规划,逐步削减排污总量,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4.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环境信访范文篇9

一、环境信访疑难问题的种类

国家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国家允许企事业单位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排放污染物。根据实际扰民状况,环境信访疑难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排放污染物不超标的,例如噪声、恶臭气体、烟尘等,这类问题以扰民但不超标的噪声为主,其中不超标的卡拉ok、风机、生产噪声扰民问题十分突出。另一类是排放的污染物,国家暂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例如异味、光、热污染以及一些人为噪声等,其中异味、热以及人员说话、装卸噪声扰民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两类问题,环保部门难以依据环保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

二、环境信访疑难问题的成因

(一)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城区内的居民区中混杂着商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加工生产等多种行业,这些行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就必然产生油烟、噪声、烟尘、污水等多项污染。而在一些老工业企业、重污染企业(例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烟厂)的附近却兴建了许多居民区。可以看出,一方面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在居民住宅楼内兴建许多门市房、地下室,这就为一些产生或有可能产生扰民污染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居民区内存在诸多环境信访隐患,90%以上的环境信访问题均发生在居民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环境立法不健全。我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环境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行的环境法律、原创:法规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计划经济模式为基础的、以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为背景制定的,这就必然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情况不相适应,在立法体系和内容上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立法上、尤其是标准上仍有空白,某些领域仍无法可依。有些方面至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特别是对一些突出的环境扰民问题,在已有的立法中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就使环保部门在审批、验收和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难以对管理相对人提出相应要求采取预防或补救措施。

(三)环境执法部门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有漏洞。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的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执法主体林业,执法权力和执法责任分散,不仅不利于集中执法,统一执法,而且容易造成执法混乱,并给执法相对人履行义务造成很大不便。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之间利益不一致,职责不清,在执法实践中,当几个执法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某一环境事务都享有监督管理权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互相争权,互相推诿的局面。

(四)环保第一审批权落实不到位。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应当实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未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的,规划、计划、土地、银行、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设计部门不得先行设计。但有不少相关部门不严格按法定程序审批,各自为政。有的部门不但不与环保部门配合协作.共同把关,反而给一些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存在严重扰民问题的建设项目大开绿灯,致使这些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生产,竞没有环保部门的任何审批手续,一路顺风,毫无阻力地拿到了合法的生产或经营营业执照,造成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行政执法的被动局面。另外,按照现有体制,环保部门应对环保执法进行规划、协调、监督。但是,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保部门如何监督其他部门、拥有哪些监督权均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致使在实际执法中形成无法弥补的执法空档,有些部门只忙于自身主要业务,不去履行环保执法职责,环保部门既无法监督这些部门,又不能具体行使这些部门的执法权力、解决实际污染扰民问题。这在处理噪声污染扰民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五)环保部门执法手段软弱,硬件配备不足。环保部门是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对人民和政府全权负责,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却几乎没有赋予环保部门任何强制执法手段,特别是没有赋予查封、冻结、扣押、没收等手段,而环保部门面对的是环境意识差、肆意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业,客观地讲,环保执法不可避免地带有软弱性和不彻底性。同时,目前国家和政府对环保部门硬件设施的投入似乎仍显不足。以今年查处全市异味污染问题为例,由于现场环境执法和监测人员没有相应的快速应急检测设备,致使执法人员难以准确查找异味污染源、监测人员难以将异味气体进行有效收集、检测。

(六)上访群众环境意识“超前”。据市环保局12369环保热线电话举报中心的受理人员介绍,有的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特别高,有时甚至是苛刻,尤其对噪声扰民问题的反映十分强烈。目前我市居民居住区大部分是与商业区、工业区混杂在一起,要求企事业单位的“零污染”和“零排放”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使居民区达到绝对的安静也是不现实的,部分上访群众的要求与社会实际状况存在巨大差距。

三、解决环境信访疑难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环保审批工作。今年是实施《行政许可法》的第一年,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要依据相关规定,在对居民区内即“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保审批过程中引入听证程序,组织有关群众进行听证。这样会有利于环保部门拒绝审批那些产生或可能产生环境信访疑难问题的建设项目,使建设方能够更理智、合理的进行选址,避免在居民区内产生污染和扰民问题,也有效避免了建设方的重复投资。同时,要积极协调规划、工商、文化、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合作,落实环保第一审批工作,在审批工作中坚持和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对切实影响或污染群众生活环境的新、改、扩生产经营项目严格控制。

(二)积极建议修改、完善环境立法。环保部门应结合环境执法实践和群众投诉情况,积极建议人大常委会尽快修改现有地方性法规,如《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目前,市环保局已经提出修改该条例的具体建议,并上报市人大常委会。该条例有望在2005年修改、完善,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同时,环保部门还应积极建议上级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环境排放标准,如异味、光、热等。

(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就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对生产的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的原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即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和管理模式来实现。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减少末端治理的负荷,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环保部门要对居民区附近一些工业污染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服务,通过推行清洁生产,使企业加强管理,达到减污、降耗、增效的目的,有效控制环境信访疑难问题的产生。

(四)加大投入、强化部门协作与联合执法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部门人力物力的投入,尤其要切实加大硬件设施(包括现场取证设备)的投入,提高环境监察队伍的快速反映能力。同时,环保部门还要加强与文化、工商、公安、城管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协作,原创: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查处群众举报热点问题,通过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严厉打击了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避免了互相推诿、扯皮现象的产生。

(五)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环境信访范文篇10

二、指导全市环保信访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环保信访管理干部的培训。

三、制定环保信访规章制度,建立全市环保系统信访管理网络。

四、负责办理上级部门及领导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组织协调跨天津市或在本辖区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信访案件,并负责上报处理结果。

五、向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信访工作机构交办环境信访事项,并负责督促、检查、协调解决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环境信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