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2:19:59

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底层文人;普通民众;古代文学批评

在古旧家谱文献中,保留了一些下层文人甚至乡野村夫评论中国古代诗文名篇的资料。这些评论有的与我们此前所看到的专业型评论接近,有的则别出新意。而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人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某些风貌和过程,这些过程及结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及价值、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鲜活状态,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和参考价值。兹简要介绍如次。

一、以向往诗文所表现的人生境界而表达对诗文的理解

许多乡下文人对于古代诗文中所表现的某种人生理想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而在这种兴趣中,也同时反映了他们对诗文意义的理解。

尹炳金、尹任公等纂修、民国间永思堂木活字本《尹氏家乘》卷十六中载席珍撰“伯父云庵公传”,称尹御尊“屡试辄败。家居饮酒,常以读书下之。一日读仲长统《乐志论》,每一过,浮一大白。适有友人吴紫陶见之,笑日:‘有如此下酒物,虽一斗不足多也”’。仲长统是东汉时期的智士和狂士。《后汉书》本传称他“性假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其《乐志论》为自己设计了一种既无衣食之忧又无心灵之扰、闲静时置身山水、嬉乐时良朋满座的闲适安逸生活。这样的生活即使神仙也难以企及,但许多厌世的文人却十分向往。落榜书生尹御尊每读一遍《乐志论》,即痛饮一杯,其中的意境他自己虽未明言,但友人一句“有如此下酒物,虽一斗不足多”,则替他将《乐志论》的精髓点了出来。实有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

蒋得宝等纂修、民国十二年一梅堂木活字本《蒋氏宗谱》卷十三载路嗣雄撰“揆宇蒋公传”,称其为“诗酒中人”,并说他“尝谓人诵古乐府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二语,若与时事之成败、人物之升降了然于心,乃言与行违,念头处处皆错,犹棋子盘盘尽错,其于《葩经》‘醉酒饱德’之谓,究未之思也,不然,何不磊落光明,行忠孝事,为顶天立地一个奇男子耶。噫,若辈诚下愚不移矣。夫酒所以养性也,性养则德饱,古圣所云可为箴鉴,诸君子请满饮此杯以为酒戒”。蒋揆宇虽然嗜好饮酒,但他却坚决反对嗜酒败德,所以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所隐含的消极人生态度给予了及时的提醒。如果身居高位的大德贤出此语,我们会觉得他是在板起面孔说教,但这位乡下文人如此语重心长,则包含了更多的务实和忧患意味。因为身处乡间而好酒,极易产生靡费和懈惰,于自身的健康和家庭财产都是很大的隐忧。蒋揆宇如此引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反映出乡间文人的心理焦点。

姜继宗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受福堂木活字本《龙砂姜氏宗谱》载包琪撰“蔼堂姜公传”记载,姜蔼堂有次招约包琪之父饮酒,作者随侍,“酒酣,脱帽露顶,庄谐间作,谓先子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晚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之消忧’,此数语实获我心”。“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和“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之消忧”,分别出自孔融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表达的是与友朋同乐的心理愿望。清人伍涵芬《读书乐趣》卷三云:“陶元亮《归去来辞》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覆吟咏,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绝游’一句。下即接云晚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若无此两句,不将疑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乎?”其意即谓此二句正体现了陶渊明浓深的人间情怀。姜蔼堂认为分别出自孔融和陶渊明的这几句“实获我心”,则说明这几句描写友朋聚饮欢乐场景的恰切性,也反映了他对于这种生活和这些文句的欣赏。

(清)殷实益等纂修、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后贤殷氏支谱》卷一“文献考”载姜应熊撰“明卿殷公传”记载:殷道昭“自以家世业农,遂悉力田作,暇则以渔钓自娱。尝过里塾中,闻童子诵渊明‘田居’、‘获稻’等诗,辄点头日:‘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田居”、“获稻”分别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几首诗都很恰切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苦乐,尤其是于苦楚之中别寓快乐,很能使世代生长于斯的人由此发现身边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诗意。殷道昭世代为农,虽偶尔也渔钓打猎,但未感到其中之乐趣,当他听到村塾里的孩子们诵读陶渊明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后,便不由脱口而出:“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这反映了他平时只以苦为苦甚至以乐为苦而未能苦中求乐,也反映了陶渊明简淡之笔所达到的神奇效果。

二、对诗文内容的趋同性理解

乡村文人对古代诗文的篇章内容及字句含义,也提出了他们的理解,这些理解大部分与已经形成的主流认识完全一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明正德刻本《山阴刘氏宗谱》录孙缙绅撰《大父谧庵府君传》记载刘链(别号谧庵)“喜吟咏,尤喜七言律。一日同刘半斋游兰亭,请日:《永和记》昭明不人《选》,无乃以‘天朗气清’类秋景耶?又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较之于彼更无着,果然乎?”《昭明文选》为何不选《兰亭集序》的问题,曾经是魏晋文学研究中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主要的解释有两条:一是兰亭修禊发生在暮春,而“天朗气清”之句则为秋景,时令与景色不一致。宋范陈正敏引述季父虚中的观点日:“《兰亭序》暮春而有秋景‘天朗气清’之句,故不人选”,王得臣以《楚辞》“秋之为气也,天高而气清”为据,支持范陈正敏之说。二是《兰亭序》的思想情调有消极悲观以至悖于老庄自然达观之论。宋人桑世昌《兰亭考》卷八《推评》说:“右军器宇、词、翰三者俱优,而《曲水序》中有乐极悲来,嗟悼之意。《文选》中收王元长《曲水诗序》,《曲水序》不收,岂昭明深于内学,以羲之不达大观之理,故独遗耶?”山阴刘链与同游之刘半斋请教《文选》不入选《兰亭序》的原因时所指出的“天朗气清”类秋景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较之于彼更无着”,与历史上出现的解释基本上一致。这种一致恰好显示了民间或普通文人在面对经典作品时,对主流传统观点的吸纳与认同,体现的是关于经典作品的经典评论在文化底层的传播情形。刘链的观点与历史上的认识几乎如出一辙,这就是接受学研究者所说的大众阅读的从众性表现。他的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兰亭序》的内容而言固无胜义,但他的行为本身却依然具有深意。它一方面显示了经典之论是否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如何接受,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中华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刘锩关于《文选》不选《兰亭序》之见,在专业的文史研究者看来是无需特别关注的,但对于与他同样文化水平以及更逊于他的人来说,他的理解就具有启蒙和开化的作用。中华文化应该就是经由这样的方式,一级一级地由上向下传递,范围逐渐扩大而影响渐趋久远。

廖葆华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世缣堂木活字本《浏东廖氏族谱》卷十八“艺文”辑录廖之侗的《俚言求助》,其中云:“昔陶渊明有则终日延宾,无则沿门乞食,其诗有云‘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又日‘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所难得者,解意主人耳。”人人都能想象,为衣食之困而向他人乞求是一件极其窘迫的事情,举手敲门就非常艰难,面对主人的目光更是难于启齿。这时候听到类似“是不是没有吃的啦”“需要我帮助吗”等出于关心和友好的话语,都会觉得是莫大的耻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用问,什么都不说,将所需要的默默地给予对方。这就是善解人意的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陶渊明诗中所写到的这位邻人就是这样的人,或者说陶渊明非常渴望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仅是陶渊明所希望的,也是廖之侗所希望的。“所难得者,解意主人”八个字,把《乞食》反映的重要内容表现了出来。

阙万年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圣邻堂木活字本《古吴阙氏宗谱》卷二载王启勋“梅李支祝庄桥阙家圩金宝公传”日:“晋时陶靖节云‘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此言人生能习劳,能耐苦,不驰志于显荣势利,株守田园,而能创业垂裕者,终其身自得享至乐于无形也。”“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语出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现的是陶渊明安贫乐道的心灵境界。方宗诚《陶诗真诠》说此二句所展示的“胸次近于颜子”,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也一再声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金宝公关于这两旬诗的理解与陶渊明自述及历代的解释基本一致,而且结合陶渊明的一生,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义项。

三、对诗文意义的改造性理解和引用

古代诗文的字句通常有相对比较固定的意义指向,而底层的文人往往在引述或引用时予以改造,从而赋予其比较新颖的意义,使它的指向发生了某些转移。

明人卓发之所辑、天启年间(1621—1627)刻本(卓氏遗书》是一部谱传性质的杂著,该书卷三“大传”记载日峰公曾日:“嵇叔夜言‘服药求汗,未必得汗,而愧情一集,则批然流离’,予以为诗亦然,操笔刻句,未必得句,而胜情偶会,则翩然奔注,摩诘以禅超有,襄阳以澹适真,才不足半李杜而依性附情,有词坛工力所不及者。”“服药求汗,或有未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是嵇康《养生论》中几句,本谓服药未必能够出汗而心有愧情则大汗淋漓。日峰公则借此喻指写诗不能过分追求雕琢词句,而具备了真性情则往往会有妙语连珠的效果,王维、孟浩然即是明证。可以看出,这段评论完全是对作品原意的合理借用,但如此借用《养生论》的观点及词句,此前确实不太多见。

(明)江德汗、江廷藻纂修、清抄本《旌西金鳌江氏宗谱》录歙北许宗远《临清楼记》,其中云:“余因诘其临清以取渊明之辞而名是楼,则知子有以得夫渊明之趣而心渊明之心也。(江)士达日:渊明之心吾讵可得,渊明之不慕于富贵者,吾则庶几乎。余日:子之若此,则人具此心,心同此理,虽今古之不侔,何以优劣较也。昔渊明宰彭泽时,未免有意,迨赋《归去来辞》,旷其职而不居,出乎物表,以为‘临清流而赋诗’之句,自得厥趣,以尽夫天理之悠然,岂区区富贵累其中哉。今子之登楼游目四表,俯睹锦鳞之游泳,仰视云影之徘徊,水天一色,浩然之气以生,油然之兴以发,真得渊明之雅趣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句,表达其耕作于田园、畅游于山水的自然人生趋求。所以《临清楼记》的作者许宗远认为,江士达既然能够在楼上“俯睹锦鳞之游泳,仰视云影之徘徊”,就已经实现了陶渊明所期求的生活目标,达到了陶渊明所标称的雅趣。从字面上这样来理解“临清流而赋诗”是对的;但如果是像许宗远说的,江士达不仅有条件修造楼台,而且有意地临楼赏景,那就并没有真得陶渊明之雅趣。因为陶渊明虽然很钟情于山水,但他却很少单纯地、有意地进入其中,他更喜欢以非常自然的姿态在耕作时接近山水,所以在“临清流而赋诗”之前还有一句“登东皋以舒啸”。

《文选》吕向注日:“东皋,营田之所也。春事起于东,故云东皋也。皋,田也。”江士达可能并非耕作之人,因此,他所得陶渊明之雅趣充其量不过是形似而非神思。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句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但有些人可能不仅读懂了这些诗句也读懂了陶渊明本人,而有些人则仅仅读懂诗句而未得真髓。

(清)金门诏纂修、乾隆十一年木活字本《休宁金氏族谱》卷二十“家传”“四十四世祖松青公传”称:金松青“尝日:子不乘时克家,虽学至颜闵,文至卿云,而及身泯没无闻,不能显扬其亲,于亲终无益也。每欲树业亢宗,以绍前烈,启后人,于是建家塾延名师以师表其子孙,旌别劝惩,文教聿兴。每诵少陵‘广厦万间’诗,辄叹日:‘数亩之宫,安足燕翼孙子乎’。以梅结居地狭隘,欲以蕃宗族、光门闾,似未尽善也。乃度地至汪溪。”这是一段关于金松青选择迁居地的记载。从传记看,他具有较强的光宗荫子意识,很希望有广阔的田亩以显示祖上的阴德,庇护后代子孙。但他离开梅结这块狭小天地而迁至汪溪,似乎是受到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启发。杜甫欲求广厦千万间为了庇佑天下的寒士,体现的是推己及人、“宁苦身以利人”的博爱精神,仇兆鳌《杜诗详注》就说:“末从安居,推及人情,大有民胞物与之意。”金松青则为了荫护子孙而远寻乐土,境界之高下判若霄壤。但他这样的理解和体会,正反映出同样的作品对不同的场合和读者,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意义。正如谭献《复堂词录序》所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可以充分接近作者的心怀,但也完全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完全相反。

古代诗文范文篇2

一、通过背景介绍、知识短文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古诗文前几乎都有背景介绍,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而一些古诗文后还附有一篇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教师在对背景及知识短文进行介绍时,也可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醉翁亭记》一文的阅读提示中简介了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秆画地教读”,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的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源;《陈涉世家》一文后的知识短文介绍了陈涉违背“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这正是进行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通过对学生的诵读训练书法家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大多短而精,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宜于诵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能突出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出师表》一文,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结构条理分明,学生很容易掌握。在教学中,我让小组分读前五段,再由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我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教室里静寂无声,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我的声音低缓,表情沉重,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在教学古典诗、词、曲时,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先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自然接受传统美德教育亦大有帮助。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可配《阳关三叠》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纯洁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友爱;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可播放旋律急聚的琵琶曲,感受诗中反侵略的爱国感情;教学《望天门山》时,则可以配上气势磅礴的钢琴曲《黄河》,在音乐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三、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写人、写事的古诗文占很大比例,这些“事有人为,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有的认为搬山不值得,有的提出可绕道而走,有的则认为可以打个隧道……当学生的讨论告一段落后,我及时发问:“寓公真蠢,实在太笨了,都年且九十了,还累什么呀。”引起同学更热烈的讨论。一些同学在讨论中提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像一座大山,难道碰上了就绕开吗?我不失时机地表示了赞同,并且谈了自己对愚公那种下定决心、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无比的敬佩。学生们听后,多有感悟,在周记中大多表示只有具备不畏艰难、求索攻坚的品质,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又如在《伤仲永》、《为学》等课文中,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传统美德亦可在教学中渗透。

四、通过对思想、精神的挖掘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初中古诗文中有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曲范之作。如《论语》、《孟子》、《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疏通文章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现了孔子的谦虚勤学品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表现了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劝诫、警示的作用,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在一个学年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列表归类,这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让他们感悟出生活的哲理,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而且能够使学生积累十分可贵的写作素材。

五、通过课文阅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古代诗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以来,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中是学生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熏陶,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标指出要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强调对学生鉴赏,评价方面的考察,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一篇选文中。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筛选,从中提取符合时展的精神文化遗产。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教学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数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分比重,甚至增加语文课时,种种举措都可看出教育部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视。但是,经过种种教育改革,我国高中古诗文教学成效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潜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古诗文的教学与发展。(一)教材的选编不够优化。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作品数量有限,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说教的程度较深,学生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高中古诗文作品的选编和现代化结合不牢,导致学生不能从古诗文作品中自然过渡到现代社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古诗文的安排上,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记忆性编排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自觉操作的实践能力。这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育人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教材讲解本末倒置。因为每位授课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上存在一些差异。在理论上,古诗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加入一小部分的相关历史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内容。但不少教授者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对相关历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将历史重点讲解,而将古诗文的审美意蕴抛之脑后,完全本末倒置,使教学目标严重偏颇。这样,一节意蕴深远的古诗文鉴赏课就不可置疑的上成了历史课,使古诗文的地位日趋低下,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古诗文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更使古诗文作品成为了文学史的附庸。(三)教师能力有限,迫于应试压力。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四)学生断代感严重,缺乏兴趣。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学习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不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一些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及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诗文作品太过遥远,学起来有一种距离感,融入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古诗文作品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高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大实效,只要能够背诵,理解作品大意就足够,对于古诗文的写作特色,意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草草略过。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古诗文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但多数老师则注重相关历史的讲解,这样的安排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历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就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戴建业教授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现代大部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并呼吁“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1]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文史哲不分家,但是一味地将语文课堂上成历史课,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其次,现在对于中国古诗文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大多数只是以文求文,很少涉及训诂之类,甚至很多教古代文学的老师根本不通训诂,仅仅依赖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以及文学作品选注甚至是百度对中国古诗文进行浅显的讲解。这类书籍在编写时,为图省力,书中的注释往往抄来抄去,陈陈相因,并没有太多有用之处。甚至,有的教授者根本不去翻检原书正文和注释,只读加工后的注解,注释中的错误很少被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错误都被继承了下来,一代影响一代,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传承无疑是摧毁性的伤害。同时,中国古诗文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累积,形成了很多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技法,但是现在古诗文的教学却是重视理论而轻视作品分析,不少教授者对于这些基本的技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良好的传统文学训练,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古典的文学技法。于是便造成了,本该气韵生动的作品分析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翻译和所谓的“整体串讲”。因此,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2]时代感的客观现实,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课堂上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输者。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没有自己独特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就不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因此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部分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的利用教参进行老套的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甚至是利用一本教材教了一辈子书。创作和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创作好比“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欣赏好比“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唯其“知甘苦”,才能“有公论”,不然则始终如隔靴搔痒,终生不得其门。我们现在的多数语文教师和古诗文研究者对中国古诗文的把握不够深入,思想滞后,因循守旧,却在讲台上大谈鉴赏之道,着实有些难以服众。

三.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建议性举措

(一)古诗文作品的选编要严格把关。在教材的编写方面,需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对文学现象和作家的影响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文本矛盾处质疑,在不合情理处质疑,在文本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勇于发现文本疑点甚至是创新点。同时,在作品选编时,可以在选修课文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艺学、文献学、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媒介是符号,载体是文献;文献可信,而后求其意;意义考释清楚,而后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环环相扣。通过读诗,训诂,考据,赏析,写作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整体价值,既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美,又领悟到作品的史学价值和人文底蕴,从而达到对古诗文作品的高效学习。(二)古诗文教学可以结合时展。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魏鸿雁教授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4]岳德良教授也认为,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5]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同现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四)古诗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要善于质疑,带着问题来研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最关键一步就是要质疑权威,很多古代学者在对文学作品做注时,往往照搬其他参考资料,没有经过考究,导致事情以讹传讹传了数千年,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直到今天,经考古学者研究发掘的文献证实,才化解了争议千年的疑问。所以,古人的看法并不都是对的,他们并非圣贤,有些疏漏也属正常。我国古诗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由于种种因素,不可避免的会被增删,替换或改写。如果学生盲目迷信权威,认为名家编写的教材,已经总结的很到位,没有必要做那叠床架屋的事,这样就会导致问题教材被一代代的传承。同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所选教材统一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教学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知识,而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很少提及。但我认为恰恰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才最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究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有效学习,也即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创造知识的更高水平。葛晓音认为,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多开设“专题讨论课”“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6]这种“问题意识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在摸索的过程发现各种有效线索,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如,关于高中二年级古诗《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因此就需要学生深入文本,从文本思路和意脉出发,沿波探源,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在古代,君王和妃子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妃子多是依附、顺从于帝王,而白居易所刻画的《长恨歌》却打破这一传统,更多的是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场面,白居易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二人的感情,对他们的感情充满着希望,又对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惋惜。同时,白居易在诗中对杨玉环极尽刻画,由刚入宫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盛世容颜,到贵妃马嵬身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最后蓬莱仙山贵妃“花冠不整下堂来”的痴情不改。诗人给予杨玉环更多的同情,惋惜和维护,在他看来,杨贵妃仅仅是乱世中的一个替罪羊,她对爱情的执着却成了葬送她的毒箭。长恨,是恨有情人相爱却难相聚,恨盛世王朝不复,爱的越深,恨得越切。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对二人态度迥异,对杨玉环极尽赞扬,对唐玄宗则相反,讽刺意味跃然纸上。因此,从本诗整体出发,便可发现“诗眼”,全篇围绕一个“恨”字展开描述,前半部分描写二人的盛世爱恋,也是为后半部分作铺垫,因此可以确定本文讽喻说的主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路径,最终正确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整理资料,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不断推翻对方的观点或者重构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高中古诗文教学不应该随波逐流,过度追求它的实用性,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表层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将古诗文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将相关历史作为辅助部分穿插进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应从文化层面来提升和拓展古诗文教学内容,引领和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写作和鉴赏能力等。同时,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应当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4-91.

[2].黄寅.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71-72.

[3].马琳萍.古代文学“原生态”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3):94-95.

[4].魏鸿雁.古代文学参与性实践教学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1.

[5].岳德良.教育信息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路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8-119.

古代诗文范文篇4

一、古代心理文化

在一些古诗文的内容中还体现出了古代的心理文化,特别是一些将作者内心情怀表达出来的文本,学生通常都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而感受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和他们的风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古人的一些典型心理状态以及古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更好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古代心理文化教育渗透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的一个难点,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古文人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古诗文的有效教学。对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古代心理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找出相应的文本范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古代酒文化在《醉翁亭记》和《水调歌头》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隐士文化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陶渊明的隐士情趣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就反映出来,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情表现了出来。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的古诗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古代心理文化的认知得到拓宽。比如,古代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学:介绍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口技》,还有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木兰诗》。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也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优质素材。

二、把握精髓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懂得把握其中的精髓,不仅要了解古诗词和诗人的精神,还应该品味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气息得到提高,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方式的变化来更好地体会和品味诗词中的情感。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师通过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品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对《渔家傲•秋思》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体会词中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将军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卖炭翁》的教学,对于诗歌中描写的卖炭老翁为了将炭卖一个好价钱,大雪天早早起床烧炭卖炭,最后却被抢走的辛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卖炭翁的艰难和辛苦进行体验,了解当时平民百姓的悲惨情况以及当时社会对平民百姓的压榨,最终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心情。又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词时,该词表现出的忧愁之情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怎样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进行思考,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介绍创作背景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所以,这些诗文中就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情感。想要对古诗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诗文所表达出的情感进行更好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将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出来,在这个教学的环节中,针对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时代环境的同时,明确这个时代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比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诗时,为了将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就要着重介绍作者李清照在后期的生活状况,所以,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出的凄凉之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在对比不同环境和文化发展路径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柯鹏飞 单位: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古代诗文范文篇5

关键词: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之精髓,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和宝贵的精神养料,古诗文阅读也是历年来在语文诗卷中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语文功底,就必须重视未来的语文教师———师范生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目前,传统高校中文师范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时不足,选修课种类少;双师型教师匮乏,重理论轻实践;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另外,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实践针对性不强等因素,都制约着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低效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一.导致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较低的原因

(一)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时不足,选修课种类少“课程改革一直是高师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促进教师行为成熟、实现师范专业目标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职前教师培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1]高校中文专业是培养有“学者素养”的未来教师,而不是培养书斋式研究的学者,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师范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应有别于一般的中文专业。以诗歌教学为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必要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如“诗词鉴赏”“唐诗语言学”“诗词曲经典解读”等课程,以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曲的把握能力。目前,许多中文教育专业侧重于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相关课程,这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诗歌鉴赏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与其它如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比起来,课时是多一些,但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很多院校所设课时量并不足,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也就是两三门。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西南大学,他们针对免费师范生开设的古代文学课,长达三个学年,总学时达288个。选修课也有13门之多,如《明代文学研究》《诗经导读》《史记研究》《李白研究》《苏轼研究》等,分别涉及断代文学史、文体研究、作品研究、作家研究等专题,但一般性师范院校,难以开设这么多课程给师范生以选择的空间。(二)“双师型”教师匮乏,课堂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需要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师院校中文专业擅长文学史、诗词鉴赏、教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而熟悉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古诗文素养现状、古诗文教学现状,并能对在校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扎实着手的教师并不多见。目前,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联络不畅,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高校的古代文学阅读教学,存在着李维鼎所说的以下问题:“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给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2]这与课时有关,也与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关。高校与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相互沟通、听课、调研,有针对性地探讨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如何培养、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教学观念上,注重个人对文学史、文学理论的讲授,轻师范生赏析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讲授法,轻视对话、讨论、自学指导等;时间分配上,缺乏诵读、积累、赏析等必要的教学时间,闭卷考试,学生一般都可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但到具体的课堂一线,所展示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存在着明显不足,如赏析力差、言语表述生涩、古诗文习得积累量不足等。(三)实践教学方面,重形式,轻效果,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高校中文专业语文教师人才培养传统模式重理论传授,轻能力训练和课堂实训,在一定程度上与基础教育脱节。大学四年,师范生实践机会偏少,教学实践多安排在大四中的一个学期,前三年为理论知识传授,几乎不经历教学实践的训练。三年的理论知识传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显然在时间上,有明显的不足。这种模式,在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如认知需求、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等都有待完善。另外,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针对性不强等因素,都制约着师范生古诗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见习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环节,要真正落实这一环节,高校要应尽可能地将学生安排在跟专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单位。[3]而目前,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不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高师院校的语文实践教育基地还不稳定,还存在着不愿接纳师范实习生的现象。其次,师范生有古诗文教学实习的愿望,而语文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不愿对接,表现为不愿给实践机会、不愿过多指导等。对此问题,本课题组曾做一调查。中小学教学一线教师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不希望实习生教古诗文,对于如何教化古诗文的指导也很难有质的保证。本课题组跟踪南阳师范学院2016年到南阳各地或洛阳、鹤壁、开封等地支教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发放“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实习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0份,回收率90%,有效率93%。经调查,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几乎有一半的指导教师,不愿意让师范生试讲古诗文。与老师座谈得知,指导教师一般担心古诗文篇目实习生讲不好,容易影响学生背诵、理解和记忆,甚至影响学生期末考试。实习生试讲不理想,指导教师还要重新讲解,造成课时的浪费不说,学生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容易影响整篇古诗文的理解。有的实习生,在学校进行了模拟试讲,想将试讲篇目在实习期间重新试讲,指导教师对此支持程度不高,经调查,其中原因有二:师范生的实习要求一方面易干扰中小学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有些篇目,在基础教育的某一年级段,其古诗文教学能力也有所侧重,并不像师范生原来设想的那么简单,可在自己实习的年级段自由试讲。一般来讲,指导教师愿意指导实习生试讲非古诗文篇目,在繁杂的教学任务面前,老师给实习生在古诗文教学能力方面有计划安排的比例不高,能对实习生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有定期总结和反思的指导教师也不多见。

二.培养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的对策

高师院校实习生要想走出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低效的困境,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管理、高校与语文实践基地对接等方面做出努力。(一)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打破高校学术界与中学语文界之间的隔阂。结合实际,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中小学古诗文名篇研习”“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课例研究”“古诗文教学赏析口语训练”等选修课,使基础教育古诗文教学研究,在学术上的最新的发现、观念和视角转化,去服务师范生古诗文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避免将来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观念的滞后和老化,以适应新形势下古诗文教学的新要求。在教学管理方面,加强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要大胆借鉴“翻转课堂”新模式,“退教还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知识的传递由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材料完成,通过参与课堂上贴近真实场景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知识的内化。”[4]如作家生平、经历、作品创作概况等陈述性知识,尽可能交给学生课前自学、吟诵,课堂时间留给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把古诗文赏析能力的培养,如对古诗文的感受与把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落在实处。此外,还可开展师范生古诗文吟诵大赛,师范生古诗文鉴赏教学大赛,给师范生创造更多的古诗文教学能力实践及展示的机会。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背诵检查、裸读(是指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参考资料、注释甚少乃至于无的情况下,独立解读古诗文的阅读方法)[5]能力的考查,把古诗文背诵积累与理解实践落到实处,增加古诗文能力训练考查在期末考试成绩中的比重,彻底改变以闭卷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二)改变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管理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要提高实习水平,师资队伍是关键。选拔富有先进教学理念、实践经验丰富、效果良好,具有古诗文教学特色的导师,为师范生指导教师。对实习师范生实行双导师制(一个为校外导师,即中学任教老师;一个为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构建校内外导师合作机制,提高双导师制对学生课堂实践指导的有效性。在文化传承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下,高校应广泛调研,分析影响师范生古诗文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科学定位高师院校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师范生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地方教育未来发展需要。采取“长流水、不断线”的做法,构建古诗文课堂试讲、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针对性语文课堂实习一体化的等实习模式。大学四年内,高校应组织师范生走访自己的校外指导教师,了解中小学古诗文课堂,并根据自己古诗文教学实践及走访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与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一起探讨自己实践能力训练的课题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古诗文课例,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为古诗文课堂支招,通过大学微课堂试讲,实习生之间相互点评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执教实习体验。另外,在语文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对古诗文教学课例进行观摩、研讨,训练教学小论文的撰写等方式,深化对古诗文教学训练的认识。(三)加强语文实践基地建设,增强有效对接目前,师范生实习期间,全面开展古诗文教学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让一线指导教师接受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基础教育实际情况,选择一所或多所学校作为固定的古诗文教学实践基地。结合实践基地优长,从师资、课型、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构建古诗文教学能力实习新模式;提升有古诗文教学特色的语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丰富语文实践基地内涵,增强古诗文实践教学基地的吸引力,为师范生实习搭建高层次实践平台。高校应有力推进语文实践能力管理制度建设,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古诗文教学现状,注重将实践计划、实践落实、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分组合作,探讨古诗文教学实践的学习交流方式,构建以语文课堂实践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高校与语文实践基地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刘松来.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优秀师资培养模式——“高师中文教育改革实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33-35.

[2]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蔡爱国.高校中文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校内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152-153.

[4]白玛德吉,次仁旺堆:《“互联网+”时代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月第36卷第1期.

古代诗文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生;古典诗歌;吟诵训练;审美能力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诗歌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巨大作用。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自信”重要依托。“吟诵”是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在中职生诗歌教学中,以吟诵训练为途径可以更好地提升中职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文化传承与中职语文课程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课标对中职学生学习古代诗文及审美能力的要求

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党的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是要落实“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一)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三层要求。新课标中指出: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发现美,欣赏美,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文化鉴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标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文字之美。第二层,形成学生的阅读品味,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鉴别能力。第三层,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境界。感受作品的美、提升美的鉴赏能力、形成审美情趣,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铺垫,逐步渗透提高。简单概括为,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指的是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二)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古典诗歌学习的两个根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安排198课时,其中144学时的基础模块中,古代诗文选读占到36学时。古代诗文学习在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占有非常高的比重,这与新课标对古代诗文选读的课程要求有密切关系。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古代诗文学习的两个根本要求分别是:一是要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二是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近年来国家的“热词”,它频繁的出现,彰显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新课标对当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通过古典诗文的教学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与审美能力!学生热爱传统诗文,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

二、中职生学习古典诗歌现状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大作用。由于时代的变迁,以中职学生现有的文化素养去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热爱古典诗词,中职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的障碍与困难。(一)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学生缺乏“内化”过程。在古典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主要是理解、背诵、应试的模式。中职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去突破文字的障碍,跨越时间的屏障去理解诗歌。语文教学中,就呈现出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的局面,用更多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诗歌的内涵,但对于诗歌本身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典韵味,缺乏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讲解,基本就过度到背诵、默写、应试的层面上。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韵味缺少一个深入的自主思考的历程。这个历程,就是学生反思、鉴赏的“内化”过程。这个“内化”就是把教师附加的知识消化、整合、建构出学生自己“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二)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学生缺乏“外化”方式。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指的是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在古典诗歌学习中,通常是翻译、诵读、欣赏等方式,学生没有更多其他的方式,来传达自己出对诗歌的解读。所以,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一般停留在第一或第二层次,很少能够达到第三层面———让学生去创造美。在学习中,这种让学生展现自己对诗歌美的理解与鉴赏的方式的缺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职业教育号召每位教师,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古典诗歌音韵优美和谐、节奏鲜明,呈现出鲜明的音乐美。在教学中,尤其适合让学生去吟诵。这种吟诵的方式,虽然有固定的规律与技巧,但是并不局限于技巧,它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生吟诵诗词的过程,就呈现出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体现出每个学生对诗歌的不同理解。学生以自己的表现方式展现对诗歌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诗歌学习的审美发现与体验。这是一种再创造的流程,是一种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外化”的方式过程。传统的古典诗词的学习模式,缺少让学生展现对诗歌理解的过程,也缺少让学生创造的过程,缺少“外化”方式。

三、吟诵训练为途径的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当下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度与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度是不相一致的,这也是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中遇到的问题,也必将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过热、闪过光,在大浪淘沙中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要让传统文化不断发光发热,让当下年轻的学生依然热爱传统经典,就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更多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让它鲜活起来。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诗词大赛”等节目形式新颖,激发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2020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的审美发现与体验。在实际古典诗歌教学中,有效开展“吟诵训练”,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当下“吟诵”内涵的延展。“吟”是一种传统诵读诗文的方式,根据诗文感情的变化,采用相对符合吟诵者需要的不固定的音调旋律吟诵作品。“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来诵读诗文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朗诵”。“吟诵”作为一种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诗词的音韵学与现代中国人渐行渐远,“吟诵”已经与当下古典诗歌的学习并没有更好地联系到一起,尤其是中职生的古典诗歌的学习。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为古典诗歌谱曲的歌曲,这样的歌曲音调优美,也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更能引起中职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喜爱。传统的“吟诵”的方式,依据诗歌格律而吟诵,依曲调而唱和,以声音传达诗歌内涵。古典诗词的神韵通过学生自主揣摩之后,再用自己的吟诵方式传达出来,学生更能感受诗歌的音韵的美妙,掌握诗歌的内容,体悟诗人的情感。这种“吟诵”方式,是传统的方法,具有固定的方式,适合学生学习与传承。依据古典诗歌改编的歌曲的“演唱”,从某种方面,激发了学生吟唱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去“开口”再现诗歌,也可以作为当下的“吟诵”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二)吟诵训练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古典诗歌吟诵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让人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自主发现诗词之美,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诗词不仅仅需要教师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发现。在吟诵中,学生依据自己对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情感,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在吟唱过程中,学生力求与古典诗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诗歌的内涵。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审美发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吟诵中发现诗歌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再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美,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升审美的路径。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外化”成以声音为介质的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自主体味,唤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亲近与热爱,情感在诵读中得到涵养。在这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揣摩、呈现,其实就是学生对诗歌的再次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打上了“自主”的底色,呈现学生的个人特色。这其实就是对诗歌再创造的过程,已经属于审美能力的创造过程。借助吟诵,形成一个完整的提升学生古典诗词审美能力的路径,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吟诵训练的有效训练途径。通过模仿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吟诵技巧。吟诵是有技巧与规则的,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技巧一方面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基本规律,进而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技巧仅是一种手段。在学习吟诵的技巧中,教师可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对吟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吟诵实践练习。学生对于配乐吟诵会有更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吟诵古典诗词,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审美体验。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训练学生吟诵古典诗词。中职新课标在课程结构安排方面,注重“模块化”学习方式,将相近主题的内容安排在同一模块中。这种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古典诗词的学习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中,解决难点,达到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学中,课堂学习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在课后开展吟诵的练习,将课上与课后有效联系起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古长。”优秀的古典诗歌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当下,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每位中职生要承担的责任。利用吟诵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鉴赏、传承古典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古典诗歌在一代代中国人的传诵吟咏中,芳华永绽。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S].2020

[2]张凤琴.高中古诗词吟诵教学方式探寻[J].课外语文,2018,10

[3]韩苗苗,韦冬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J].课文语文,2018,7

[4]佐藤学.静悄悄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古代诗文范文篇7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古代诗文范文篇8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古代诗文范文篇9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古代诗文范文篇1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其产生的各个时代,始终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本来就是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的。相当部分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原本是活性地存在于生活中、舞台上的,与现实生活舞台,以及歌、舞、戏剧等艺术舞台表演密不可分,很多体裁本身就存在于生活舞台中,强烈地体现着它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中国古代文学诗性系统的文体始终与音乐、舞蹈、日常运用等密不可分,体现着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诗、乐、舞三位一体,本来也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诗经》的三大类作品《风》《雅》《颂》既是作品的产生地域、作者群体和内容题材、使用功能的分类,也是音乐体裁、风格、使用功能的分类,其中的国风和大部分小雅来源于民间,大多数是用于歌唱、演奏,或者作为舞蹈的配曲。大雅作为朝堂之乐,也多与音乐、舞蹈、政治功能有关;三颂作为庙堂之音,更是离不开音乐,离不开宗庙祭祀的实用功能,而以活性特点实时传播于世间,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而且各有其实用价值。《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而《墨子•公孟第四十八》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而楚辞起源于民间,与楚地流行民谣息息相关。也有其实践性的活性特点和实用功能。《离骚》《九章》还带有音乐的痕迹。而《九歌》根据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楚辞章句》)[4]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以及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5]这些足见《诗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先秦政治、外交场合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习惯,还有《雅》《颂》在朝堂和庙堂的实用特点,以及统治者采集或者创作《风》《雅》《颂》,以探查民情民意,都说明《诗经》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可见楚辞和诗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性文体的两大源头,此后的中国诗体文学始终与乐舞关系密切,始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以及魏晋诗人的拟乐府,干脆在体裁的名称上就标明与音乐的关系。既然离不开音乐,那就要歌唱,所以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诗都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汉书•艺文志》对乐府采集目的的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6]可知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质。

唐诗相当部分是可以唱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的。“旗亭赌胜”(也叫“旗亭画壁”)[7]故事中,梨园弟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作,就是唐诗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最好例证。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唱本习惯叫《阳关曲》或《渭城曲》,或者《阳关三叠》,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流行金曲。词在唐代产生于民间时,就是用于歌唱的,当然也可以用于伴舞、演奏。“曲子词”的名称明确地标识着它的原初态的音乐性特质。词是伴随着隋唐以来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没有燕乐也就没有词。词的创作,叫做“填词”,或者“倚声填词”,就是依据各词牌所固有的乐曲去填写唱词。所以,词家也叫“倚声家”。直至发展到宋词,仍然多是用于演唱、演奏、伴舞的。所以,姜夔身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和大词家的双重身份,也就不奇怪了。而他和其他词家不同的是,他能够“自度曲”,即作曲。可见词的音乐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往后的元散曲、明清民歌等等,原本就是可以用于歌唱、演奏的。唐代的“俗讲”和“变文”本是用于宣传佛经教义的,又说又唱,音乐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极强。传统戏曲剧目大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没有话剧,都是类似于西方歌剧的戏曲,都是必须演唱着表演的,音乐的成分比重很大。可见古代戏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中国古典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看做生活的实录,哪怕是志怪小说,像《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序里都说,要以他记录的所谓事实,来“发明神道之不诬”:“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陷也”[8]。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实用性。中国古典小说在话本时代,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那是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实践性极强。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书信、奏疏、序跋、赠序、游说辩论之文、日记、哀诔之作等等也是具备浓重的实践性、实用性色彩的。李斯的《谏逐客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等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至于诗词的用于纪实、托请、唱和、赠答,甚至代替书信的功能,则其实用性、实践性的色彩是始终一致的。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基于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的教改

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如一的特质,而今天的古代文学类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赏析、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等课程,往往忽略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的活性特质,仅仅把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古代文学的原初态特征越来越远去,青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于古代文学知识的习得,一定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知识的习得的定位排在首位,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几乎是单向度的满堂灌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动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这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理解。而且,仅仅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有悖于古代文学活性的特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唱、演引入课程实训环节,体现其原初态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坚持实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诵、唱、演”的立体化实训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少有学校自觉地把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于2008年3月27日,特别颁布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于2008年7月24日也颁布了《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此后,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纲要》出台后的数年,多部委联合举办了系列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高校也举办了年度化的类似活动。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纲要》和相关部委精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做法,也符合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