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3:54:24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范文篇1

未能适应中职教育的大发展中职德育工作一直采用班主任工作模式,该模式是德育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对象的变化和社会对各类国民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级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班主任工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任务。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张的同时,引进社会力量修建的学生公寓拔地而起,许多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统一入住学生公寓,集中度高,区域性强,学生生活区和教师的生活区分离,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德育工作已不可忽视。可是在这个区域内的德育工作,却是旧有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没有涉及的一大空白点。其原因主要有:(1)时间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大多是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开展,班主任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生活引导力度明显不足。(2)区域的局限性。班主任工作几乎都是在教学区进行,对学生的生活区、住宿区很少涉及。(3)工作内容的局限性。许多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对全班学生学习进行宏观管理,对学生个体教育有所不足。

经验的束缚中职德育团队的工作常被经验左右,团队中的部分成员不思进取,自己面对的对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去研究、探索新的德育管理模式。德育团队仍按照普通教育的模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长此下去,中职德育管理模式很难得到发展。

德育管理忽视了整体性提出“全员德育”的口号十分具有先进性,是基于生命的系统完整性角度总结出来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在德育团队管理中有党、政、工、团等部门,其实到实施着力点上时,却谁也用不上力,徒有虚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解决好其中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只是等到结果不符合目标时,再去寻找管理模式的症结,没有整体推进的概念。

改进中职德育管理模式的措施

有学校提出构建就业导向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管理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浙江省奉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就树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并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追求教育改革的最新创意,探索适应职校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

很多学校的经验值得借鉴,对德育管理模式的不足,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这一项的修炼上,它也建立在“自我超越”的思想上,因为有才能的团体是由有才能的个人组成的。但是只有共同愿景与才能还不够,世界上不乏有才能之士组成的团体,其成员虽然暂时共有一个愿景,却无法共同学习。因此建立好优质的管理模式并付诸实施,必须使管理的团队共同学习,建立共同的愿景。物理学家鲍姆说团体学习要做到三点,即一是要学会深度会谈,二是具有创新而又协调一致的行动,三是学习成员的角色和演练。中职德育管理的团队要进行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和练习,才能使管理模式运行自如,达到预期的效果。

墙外的启示古时候有一个服装设计师,埋头在自家的院子里摆弄来摆弄去,采用不同的面料和布料为自己设计了许多自认为极富有品味的服装,殊不知,有一天当地的服饰促销就在他的墙外举行,人群拥挤得把他院子的墙挤倒了,他才豁然发现墙外的世界那么精彩。传统的德育模式总是习惯于立足本地区、本民族和本国来考虑应该传授哪些道德观念和形成哪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随着当代科技进步,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设施的发展,地域的限制已逐渐消失,整个地球正日益成为一个村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普遍,许多德育内容如诚实、正直、勤劳、守信等,都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道德价值范围的通约性,对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道德进步都有一定的启迪和推动作用。当代德育模式正是适应这种趋势,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适应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情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正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的德育模式,以适应当代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趋势。中职德育更是如此,因主体的差异性、复杂性等因素变化,尤其需要中职德育走出去,与社区教育紧密融合,关着门搞德育管理不行,封闭式地实施中职层面的德育管理模式更是万万不行。

谋求点、线、面的结合中职德育管理模式最要讲究的是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建立,因材施教是教学上特别推崇的方法,在德育管理模式中也是如此。寻找到合适的教育点之后,根据其需求(社会、个人)形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育链,可为学生发展奠定好基础。最高的境界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德育管理体系。如某校建立了以全员、全程、全面育人为主要特征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包括学校、班级、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网络体系;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规范体系;以政治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疏导、心理上开导、就业上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行为服务体系;创建了知识传授型、情感默化型、服务解困型、自我塑造型等德育工作新模式,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践行维度的有效评估任何工作模式若是不能付诸于行动,都是无效的,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其德育功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德育的践行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主。引进有效评估的目的是让第三方能有个正确的认识,体现德育践行评估的客观性。自律承诺会有意外的收获,它就是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家庭、学校、班级及同学的监督和自我的约束之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学生在个人思考和听取家长看法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标准,确定承诺内容。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对全班学生提出的评价标准进行整合,制定班级《文明公约》。承诺结果由家长、教师和学生自己定期评价验收。这些做法对学生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以上一些对策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中职德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管理模式范文篇2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4、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5、要培育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不断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各类市场,并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市场规则,清除市场障碍,要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及时各种经济信号传递出去,引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降低物质消耗,节约产品成本。

管理模式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管理;模式;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讲,强化会计管理模式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完善化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求的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推动我国会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升,从根本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1]。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对会计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善策略,从而促进现代化企业健康发展。

一、会计管理模式的基本概述

现阶段,就会计管理模式而言,很多专家学者都倾向于:会计管理模式为国家或者是相关地区对具体化会计活动每个方面实施组织、管理以及约束的总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工作的专业化领导模式、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以及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还有一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学者认为,主要是指对会计事务进行组织以及管理的多种方式与形式的总和,同时也是在规定范围之内开展会计事务组织以及管理的相关方式方法[2]。具体来说,会计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主要包括国家宏观层面的会计管理模式,企业微观层面的相关会计管理模式;第二,会计管理模式应用下所能够解决的专业化核心问题主要是指相关组织体系以及对企业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第三,会计管理模式可以作为制度化安排,有着相对较强的动态性,也就是说会计管理模式能够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实施及时调整以及改革。基于上述不同表述,会计管理模式本质上是指我国国家对于相关会计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形成多样化格局发展,因此,会计管理模式也已经从直接管理逐渐向着间接管理转变[3]。

二、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管理模式具有约束作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会计准则以及审计准则及其法律法规,同时也是国家宏观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有效规范的关键性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强化会计法规建设,并有必要针对规范化的《会计法》实施有效修改,完善以会计法作为主要指导,并以会计职业道德作为重要保证,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以及相互支持的会计法律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与国际上的相关会计接轨,而且还可以有效符合中国实情,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实际发展需求[4]。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健全会计核算体系,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推行了标准化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出了我国会计管理模式层面的根本性变革,该准则将会保证会计制度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核算实际质量水平与实际效率。作为企业,在会计管理模式构建工作中应该依法遵照专业化的会计准则要求,进一步建立起科学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并根据会计准则依法办事,然后在行业会计制度基础上构建规范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在会计应用工作、凭证填制以及审核、报账、财产清等整个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办事。开展资本投入工作的时候,应结合相应准则实施衡量以及确认,并在应用各种资产的时候,遵循一定的投资本保全原则。正确选用准则规定的,并有利于企业利益获得的方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制止一切滥用会计核算行为,避免会计核算信息严重失真。

(二)设立科学化的会计管理组织机构

现阶段,现代化企业以及传统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具体来说,现代化企业相对来说规模更为庞大,能够有效做到集团化管理,进而对区域发展具体特点进行真实呈现,所以,相关企业应构建与现代化企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化的下属机构,妥善处理好相关财务总机构以及下属分属机构之间的财管管理问题,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就财会统一管理以及各机构层面的自主化管理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做到科学化的财务集权与财务分权,使其在重点工作中,相对灵活集中地处理好企业财力工作[5]。与此同时,在会计管理组织机构构建方面,应该借助分权方式加强财务管理,充分调动下属会计管理相关分属机构层面的管理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都可以在财务管理总体结构的统一领导之下,结合分机构的科学配合,从根本上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会计监督体系建设

为了促进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应该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并大力构建科学化的会计控制体系,高度重视国家监督,针对相应的会计违法行为应该进行及时处理,在执行力度上给予高度关注,不断增强会计法规在实际运行上的严肃性。此外,会计监督工作中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有效突出内部控制以及内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加强自我管理。社会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效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经济利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属于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在全社会范围之内,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建立能够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构建有效化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管理机构,实现会计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提升会计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企业在相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基础上,获得快速发展。

作者:林菲菲 单位:福建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毛以虎.关于会计管理模式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303-304.

[2]谢云峰.关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19+222.

[3]陆柏茂.关于会计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6):44.

管理模式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500次药品发放记录作为观察组,并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前的2500次药品发放记录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管理的效果。1.2门诊药品管理方法。观察组在药品发放的过程中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医院局域网获得医嘱单,展开相应电子处方,复核完成后经计算机系统进行药品划价和统计。患者缴费后,药师打印缴费处方单,将处方作为配药依据,药品配好核对完善后即可发放给患者。药品发放完成后,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对库存量进行更新调整,保证药师对药品库存和总量随时进行查询和管理。对照组在药品发放工作中接受临床药房常规管理方法,药师将医嘱单作为发药依据,并依次完成配药、发药、划价和销账等工作。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药品发放差错率比较,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配发失误、药品摆放和药师疏忽。对照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16%,观察组为0.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实施药品的分发管理是为患者提供放心药的前提。在从药库领取药品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做到严格核对,对药品的品种、规格和有效期逐一辨认验收,定期清点药品,针对发生变质和快过期的药品,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处理[4]。在临床工作中,药品的质量及有效期常因环境或人为因素受到影响,这样的失误会大大影响门诊药房药品发放的工作,给医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5]。本次研究为探讨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管理中发生差错率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500次药品发放记录作为观察组,并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门诊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前的2500次药品发放记录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管理的效果。药品发放差错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配发失误、药品摆放和药师疏忽。对照组药品发放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16%,观察组为0.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门诊药房应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对药品的出入进行管理,多重保障以确保药品发放的准确,这样才能将门诊药房药品发放工作中的错误率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用药安全性,门诊药品管理工作者应该严格操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减少药品发放的差错发生率,保证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在使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品进行管理时最大程度减少差错率的发生,为医院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者:杨路军 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屠秀琴.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4):73-74.

[2]陈宁姿.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65-766.

[3]刘保刚,高山.门诊药品管理发生差错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6):155.

管理模式范文篇5

一、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表现

管理模式,是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形式,它是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管理的传统习惯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的反映。所谓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它就是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地把流动党员当作被动的、静态的、无个性的个体,封闭、单方面、保守地实施管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就直接影响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也正因为此,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并非易事。其在工作实践中常常表现为:

1、就建党组织而言,存在一边在辛苦建、另一边在逐步散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流出地建组织也好,流入地建组织也好,存在“三难”。一是落实人头难。部分流入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部分流出的党员不确定流向等,增加了组建组织的难度。二是稳固组织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起来的组织,可能因为组织所依托单位的消亡或党员的流动分散,而难以长期维系。三是管理组织难。本地所建党组织,街道社区也好,职能部门也好,均多少显得缺力量管;外地所建党组织,本地跨长线疲于管,当地难沟通疏于管,从而存在流动党员的组织一边在辛苦建、另一边在逐步散的现象。

2、就流动党员而言,存在一边在大力“双找”、另一边在失去联系的现象。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气候,各地各单位大力“双找”,取得明显效果。但在联系流动党员上,仍然存在“三热三冷”。一是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促成“归队回家”,但需要社会单位配合时不尽如意,或者不愿为组织提供本单位党员的基本情况,或者不愿为党员回归组织提供方便,表现为“党内热,社会冷”。二是组织找党员积极,历尽千辛万苦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但党员找组织不主动,主要存在几个担心,如担心暴露身份后老板不支持,担心群众不理解,担心耽误务工时间,担心当地党员不欢迎等,部分党员甚至千方百计地躲避组织,表现为“组织热、个人冷”。三是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联系,大多只看到流动党员和其他党员一样,应该是思想境界高于一般群众的“优秀分子”,而忽略了他们仍然是普普通通的人,是需要得到组织更多关心和帮助的人,从而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当作传统的纯粹的管理,轻视甚至缺失服务,表现为“管理热、服务冷”,从而导致了一边在大力“双找”流动党员,另一边在失去联系。

3、就管理制度而言,存在一边在不断出台、另一边却有章难依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地各单位已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实际工作中,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仍然有“三多三少”,即:出台多、完善少,内容多、坚持少,要求多、宣传少。或者夸大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认为对流动党员能管多少就管多少、能管到什么程度就管到什么程度,因而制度缺乏创新、管理缺乏实效;甚至有人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流动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不按时过组织生活,不遵守纪律,是党组织应该严肃清理的对象,因而在流动党员中评先评优、树立宣传典型等普遍不够,其管理制度无针对性、管理措施也不切实际。

二、对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分析

流动党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党内新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生活环境等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党员已大相径庭。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党员管理模式来应对流动党员,自然会出现前文所述等现象。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必须找准其问题症结所在。综合起来,主要如下:

1、管理力量未跟上。面对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迅速而频繁的现实,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上,实际工作中并未相应跟上。一是机构设置“依然老套”。大多没有从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零星设置的流动党员管理站(点)等,也多是形式上挂靠于条块式的原有机构,仍然采取的是“你来我管”的模式,很少主动联系、主动服务,缺乏吸引力;站(点)标识也不醒目,连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如何与流动党员管理站(点)取得联系,更何况一个外地党员突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城市,方向都摸不清楚,还谈什么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二是编制人员“相对减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员相对固定,一个人可能可以“管住”几十名党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流向不定、速度不一、情况多样,还指望沿用以前封闭的管理模式,把流动党员“管住”、“管死”,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流动党员在不断增加,但从事流动党员管理的人员因为机构改革等原因反而在减少,突出表现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三是思想意识“普遍落后”。在本来为数不多的流动党员管理者中,不少人定势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更多地看到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把流动党员看作“包袱”,而看不到流动党员敢于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之中,要么有知识,要么有技术,要么有信息、要么有社会关系,最起码也有胆量,他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人才资源,普遍没有树立流动党员是人才资源的意识和为流动党员服务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现代管理意识不足。

2、管理内容未更新。改革开放20余年,在长期的实践总结之中,各地各单位纷纷出台了不少管理制度。但由于整个管理模式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假设之下,因而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内容上没有太大突破。一是内容项目不变。如对流动党员同样要求的“”的制度、“按时交纳党费”的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层层接转组织关系的制度等,理想化地希望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党员,党组织一召唤,流动党员们就自然集聚起来,一起响应、一起学习、一起突击。殊不知,对迫于生计忙于奔波、因各种原因居无定所的流动党员来说,让他为一次组织生活、一月的党费从千里之外奔波回来已越来越不现实;即使少数觉悟很高的流动党员,有意识地规范地接转组织关系,但按照当前“县以上单位对接”、“凭组织关系层层接转”的原则,从所在党支部转到基层党委,再转到区(县)党委组织部,至少接转三次,再落到对方的党支部,又至少是三次,要是还遇到几次手续不顺利,恐怕仅有的热情都被消磨殆尽。二是标准要求不变。在原有的内容项目框架上,对流动党员的要求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如对流动党员的党费收缴,虽然各种制度明确规定“按时交纳党费”,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早已突破这样的规定,或交纳党费间隔期限太长、或不定期,尤其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双找”工作中,甚至找出几年都未交党费的,“无正当理由”也不好把握。相应的规定,在流动党员这里已显得失去意义;又如对流动党员的民主评议,大家甚至可能互相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评什么?怎么评?难道就凭每名党员“自吹自擂”?实在难以具体操作。三是权利义务不变。《党章》统一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对每一名党员的最一般要求,正是因为太一般而缺乏针对性,对流动党员而言无从着手难以履行,无从对照难以检验,无从考核难以奖惩,因而原党组织疏于管理和监督;而外地党组织,即使是重视流入党员教育管理的,也常常因为流动党员在外地多多少少有“外来户”、“寄人篱下”的感觉,很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也难以管理和监督,从而导致部分流动党员权利无保障、义务无落实。

3、管理方式不切实际。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上,也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原因,显得不切党员流动、生活、需求等实际。一是重程序管理轻思想管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也常常看重的是按部就班地交没交党费、过没过组织生活、作没作思想汇报等程序性的内容,至于交党费是否主动、学习是否切实、言行是否一致等未作太多反思。但对流动党员而言,远离组织的关照,能否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发挥他作为一名党员的作用,恰恰是对他们进行管理的真义所在。二是重被动管理轻主动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让被管理者从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地接受管理。对流动党员而言,他们更容易游离于组织之外,因此更需要他们自发的主动管理。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潜意识地把流动党员当作静态的对象,认为在党组织的管理之下,他们应像以前的单位人一样,离开时请假,到外地时向对方报到,回来时销假――这种看似主动地接受管理,其实是当时体制下的被动地接受管理。对约束越来越少的流动党员而言,想继续沿用这样的被动管理也越来越难奏效了。三是重传统手段的管理轻现代手段的管理。对流动党员建档设卡,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流动党员的信息,但由于手段的传统性,常常是信息更新不及时,远远跟不上流动党员的流动速度;即使是形式上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也只不过是将纸质档案变成磁盘文件而已,与传统的静态的档案管理没什么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在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上,传统的手段也远远满足不了流动党员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借助现代网络、通讯、信息等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管理的实效。

三、对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革

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势必要建立一个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何为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外对管理模式的研究,无论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管理行为四分模式”、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美国学者雷丁的“管理效率模式”,还是以美国戴维斯为代表的管理学者把管理划分为“专制独裁模式、监护模式和支持模式”、以迈尔斯为代表的管理学者将管理划分为“传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和人力资源模式”等,均把是否看重被管理者的需求、价值、积极性等作为衡量管理模式好坏的重要标准。现在回过头来看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它恰恰是把流动党员当作被动的、静态的、无个性的个体,而对他们实施封闭的、单方面的、保守的管理,流动党员毫无价值、自由可言,因此是一种亟待被改革的管理模式。

所谓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它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把流动党员当作主动的、动态的、有个性的个体,开放地、互动地、与时俱进地实施管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要建立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在工作中应作如下努力:

1、大力创新组织设置。为流动党员“安好家”,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回”,须从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出发,树立人本观念、与时俱进观念、系统观念,以高待动,提升党组织组建的层次。一是就流出党员而言,要尽可能跳出基层党组织“抓到党员就建”的思维,而是整合全区(县)之力,如建立重庆市江北区红岩(安溪)流动党支部、××省××县建筑工程(广州)流动党支部,将全区(县)流动到该地的党员全部纳入管理服务范围,这样,既便于稳固党组织,也便于节约资源。还可以赋予驻外地办事处管理流动党员的职能,这样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也利于驻外地办事处丰富工作载体、拓展工作空间、提高工作实效。二是就流入党员而言,尽可能避免在规模小、业态活的单位“见子打子”式建组织的方法,而是提升到整个商务楼宇、各类市场、工业园、商业街、小区等更高层次建组织。如探索“楼建统管”型组建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商务楼里,把支部建在楼层上,把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到每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托街道党工委进行集中管理;探索“社建社管”型组建模式,社区集中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纳入社区党委进行管理,从而应对“流水的党员”打造“铁打的支部”;探索“企建社管”、“企建街管”型组建模式,即对规模较大、业态较稳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企业建党组织,或纳入社区或纳入街道进行管理。

管理模式范文篇6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是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国家政权有较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或状态。突发公共事件大都具有危机的特质,或者说具有向危机事件转化的潜质。具体来讲突发公共事件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一是突发性。突发公共事件虽然是由一系列细小事件逐渐发展而来的,有一个量变过程,但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即事件发生突如其来,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而且事件大多演变迅速,解决问题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二是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专指在公共管理范畴内的危机事件,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当然,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是事件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热点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如美国发生的炭疽菌事件,实际发生案例并不多,但造成的影响和恐慌却是全国性的。

三是客观性。不管哪一种突发公共事件,其实质都是事物本身潜在的矛盾和问题积聚激化后的表现形式。危机是必然发生的偶然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每一个社会形态和政府管理体系都会面对的挑战。在分析社会危机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时,西方学者基于人性假设,把社会危机和人性联系起来的理论,也从另外的视角说明了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固有的常态现象。

四是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不确定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在事件面前往往无所适从,更增强了恐慌感并扩大不安全感。

五是多样性,也称事件的独特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从而导致难以照章办事。目前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近百种之多,而且同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变化的趋势又各不相同和千变万化。

六是危害性。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社会造成破坏、混乱和恐慌,突出表现在:公众生命受到威胁;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坏,造成社会的局部动荡和混乱。此外,突发公共事件还会给人们心理造成无法用量化指标衡量的负面效应。任何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都有可能把潜在的社会矛盾引发出来,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

七是信息的有限性。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信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演变的,而时间的紧迫性,使得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得到的信息不及时,并且在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难以保证,导致信息失真。这是对决策者最严峻的考验。

八是双重性。突发公共事件和所有的危机一样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危机并非绝对的坏事,因为危机往往又是生机、转化的开始。正如美国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所说:“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处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处理的典型特征。”中国的汉字也圆满地表达出危机的内涵,即“危险加机遇”,危机事件是“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在社会领域,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社会的安全阀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功能,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次进行变革、改进和创新的机会。需要说明的是,突发公共事件由危险向机遇、由“危机”向“问题”的转化,并非是自动实现和完成的,只有正视并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可能将危机转化为促成革新的动力和转机。

二、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一)发展历程

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回顾几十年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散管理阶段

20世纪30年代,美国需要由联邦政府处理的灾害应急问题已经十分普遍,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美国先后遭到了卡拉号、贝西号、卡米丽号和阿格丽丝号台风以及阿拉斯加大地震、圣·佛兰多大地震的袭击,这些大的灾害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关注。与核工厂和危险物品运输有关的隐患被列入自然灾害后,整个联邦共有100多个机构,都担负着处置某一类灾害、隐患或紧急情况的任务。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能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缺乏必要的合作与协调。整个联邦应急救灾的工作多头化、重复化、复杂化。虽然六十年代以后的一些大灾难促使美国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了联邦灾难救助管理局(FederalDisasterAssistanceAdministration),但是部门协调仍然很不通畅。

第二阶段整合管理阶段

**年,在全国州长协会的呼吁下,卡特总统宣布合并所有与灾害有关的机构,组建了联邦突发事件管理局(The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简称FEMA),这是联邦层面最主要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紧急情况管理局合并了其它相关机构中的联邦保险署、国家消防局、国家气象服务与社区筹备计划署以及住宅与城市发展部下属的联邦灾害援助署。国内防卫的职能也从防务部的内防筹备署移交给了这个新机构。FEMA成立后立即着手开发一个整体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旨在为所有的突发事件提供“指导、控制和预警”,小到单个的自然灾害,大到战争。FEMA在全国设立了十个地区办公室,并另设两个大区办公室。每个地区为几个州服务,这些办公室的人员直接与州政府合作帮助制定防止灾害的计划,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实施紧急救助。FEMA与地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以及27个相关联邦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第三阶段集中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9·11”事件。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使2797人丧生,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这一事件使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同时由“9·11”事件造成的恐怖事件阴影,在很多美国人心头至今挥之不去。“9·11”事件后,**年9月16日,美国白宫即宣告组建国土安全部。2003年3月,FEMA同其它22个联邦局、项目处、办公室一起,加入并组建成了国土安全部,它的目标是从人为的紧急突发事件到自然灾害,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协调一致的措施来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国土安全部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进入了一个全面整合、高度集中的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普及的“911”报警系统在极大地提高了警方应急处置水平的同时,也引发出新的问题,即大量非紧急求助电话给“911”报警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末,美国司法部申请了“311”号码作为全国免费非紧急求助电话,迄今已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30多个城市开通了“311”非紧急报警系统,目前正在全国普及应用。“311”非紧急报警系统开通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了紧急事件处置效率,将警务人员从大量非紧急报警的处置工作中解救出来,更通过“311”系统架设了一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桥梁,增强了政府与社区组织、公民个人间的沟通与协作关系,有效拉近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311”建设表明美国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思路上的新突破,对我们当前的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极具借鉴意义。

(二)美国突发事件处置的主要特征

1、系统化。为加强国家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美国高度重视应急处置系统化建设。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从以往的孤立和局部认识,提升到维护国家稳定、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的战略高度。其次在机构设置上,将70年代处于零散状态的上百个联邦机构逐渐整合,实行集中管理。特别是针对“9·11”事件暴露出的信息不畅、配合不佳等诸多问题,促使美国设立国土安全部,进一步完善危机管理系统。三是在资源整合上,美国大力增强对危机事件的迅速反应与全面控制能力,构成了国家在危机条件下稳定社会经济的专门管理系统,积极整合包括信息资源、组织资源、知识资源、物资资源、社会资源、科技资源和国际资源等各种资源,有效避免了资源缺乏或未能有效利用而造成的失误。

2、专业化。美国突发事件处置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层次多方面布局。大体上有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三方面,构成国家危机管理的主体格局。各方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专业职能机构和政策系统,各司其责。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安全系统在“9·11”事件后向高度专业化和高效能方向发展。二是提高机构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多部门合成参与危机处理。如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广泛参与许多应急处理,美国陆军工程团、气象局、地质局、卫生机构等参与联邦应急管理署的救灾工作,美联储与司法部和安全机构在应对金融事件时有合作关系。四是地方政府的参与和合作。地方政府常处危机管理第一线,多数建有小型应急中心。

3、法治化。应急处理涉及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运用的法律问题,处理或程序不当可能激化矛盾,因此需要强调法治。美国1976年制定的《紧急状态法》,对紧急状态程序和方式、期限,紧急权力和国会监督权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在实际应用中,紧急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形成专门法律系统和多种应用方法,既有全国紧急状态,也有局部紧急状态如环保紧急状态、疫情紧急状态,地震紧急状态甚至非法移民紧急状态等,使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既有法可依,又保持高度灵活。

4、社会化。广泛利用社会力量是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重要方法。西方社会有数量大、名目多的各种民间应急组织和其他组织,是应急处理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美国《国土安全的国家战略》就明确提出“动员全社会”的原则。事实说明,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既是对政府处置工作的有力补充,也是政府了解和把握民心、民意,树立政府形象和扩大危机管理社会基础的有效渠道。

(三)美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等危机应对机制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事业建设的标准配置。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建设具有如下经验:

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核心。总体而言,危机管理体制大都具有“核心小、范围大”的特征。“核心小”是指指挥中枢位高权重、反应迅速、决策灵活、处置果断;“范围大”是指紧急应对系统庞大,包括军队、外交、情报、警察、医疗、交通等重要职能部门。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美国早在**年就组建了国家层面的危机应急管理机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年9月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2、地方政府负责应急管理机制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质,加之美国州政府具有较大的自治权,所以美国地方层面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是整个国家管理机制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美国以应急区域的各个地方政府为节点,形成扁平化应急网络,应急事务一般都是由当地政府直接处理,只有解决不了时,才请求上一级政府提供支持和帮助,由上级政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必要帮助,上级政府或周边地区提供的增援到达该辖区后,接受该辖区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指挥,应急指挥调度仍由当地政府负责。联邦和州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只是该网络节点之一,主要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工作提供支持和补充;联邦、州政府应急官员到达现场后,并不取代地方政府的指挥权,而是根据地方政府的要求,协调相应资源,支持其开展应急救援活动;跨区域应急时,联邦或州政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地区拟定应急救援活动的总体目标、应急行动计划与优先次序,向各地区提供增援,但不取代地方政府的指挥权。在机构设置方面,每一个州和某些主要城市都设有相应的突发事件管理部门与联邦的FEMA相对应。在一些重要的州和城市,往往有多个与突发事件管理相关的部门。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州,除了有突发事件服务办公室(OfficeofEmergencyServices),还设立了突发事件医疗服务处(EmergencyMedicalServicesAuthority)、以及州长突发事件服务办公室(EmergencyServices,Governor’sOffice)。

3、部门之间高度协作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突发事件管理涉及到多个机构和单位,迫切需要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动。纽约州政府设立突发事件管理办公室(SEMO)作为核心机构。在任何自然、技术、人为的突发事件之前、之中和之后,这个机构提供领导、计划、教育和资源,来保护纽约州的生命、财产和环境。纽约州政府的SEMO并不是单枪匹马,而是通过与其他部门之间一系列稳定的合作计划来实现突发事件的管理功能。具体而言,纽约SEMO统筹下的突发事件管理合作计划有以下几项:

在化学预防方面,根据联邦《1976年超级基金修正案和再次授权法案》(SARA),纽约州政府突发事件反应委员会(SERC)指导和监督各地方突发事件委员会(LEPC)跟踪任何危险化学品。

在突发事件公共信息方面,SEMO通过其社区事务处向公众分发公共健康和安全保护信息,这些教育材料起到了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理的认知水平。SEMO还为地方公共信息人员提供培训。

在计划方面,SEMO通过评估县、市政府的突发事件计划,向地方提供支持和帮助。SEMO还负责根据情势发展,修订《纽约州突发事件管理综合计划》。

在突发事件警报系统方面,SEMO与州突发事件沟通委员会(SECC)共同负责管理纽约州的突发事件警报系统(EAS)。

在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在纽约州范围内的任何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律由SEMO协调所有州级应急措施。主要由州突发事件处理中心(EOC)和SEMO下属的五个地区办公室的员工参与。SEMO也协调联邦资源以支持州的活动.州的活动以《1950年联邦民事防务法》、《1951年纽约州紧急防务法》、《纽约州行政法》第2-B条款、以及《纽约州突发事件管理综合计划》为依据。

在突发事件通讯方面,州突发事件协调中心(SECC)24小时工作,向地方、州和联邦政府报告突发事件,并作出第一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SEMO向当地、县和州政府的工作部门提供最先进的通讯设备。

在灾害复苏援助方面,自**年以来,联邦政府宣布的突发事件中有22个发生在纽约州,州政府争取到20亿美元的救济补助。州政府启动了各种援助项目:州政府劳工局管理“个别家庭资助项目”,城建局负责“灾害任房援助”,小企业管理局负责提供低息贷款。

在培训和练习方面,在突发事件管理和服务技能方面,SEMO向全州范围提供练习和培训的机会。

4、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广泛合作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依托。民间力量的参与是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危机管理领域,政府在掌控资源、人员结构、组织体系等方面虽有优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因此不管是在危机预警、危机准备阶段,还是在危机发生后的灾难救助阶段,都积极吸纳和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提高危机处理效率。美国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基金会和研究部门等非政府机构的积极参与。美国的突发事件管理的设备和后勤服务,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企业的服务。红十字会、基金会、协会、研究部门等非政府机构,在搜集信息、分析形势、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体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先进技术。美国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先进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往往较之政府领先一步。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先进技术,比如宇宙定位、微生物试验等等,对于突发事件的预报、管理和事后重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资助。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协会、基金等提供及时资助,既解燃眉之急,又凝聚人心。据《纽约时报》在**年12月初的调查,美国至少有50家专门负责为9·11事件中殉职的救援人员家属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现已募集到3.53亿美元。由于此类捐款目前仍在增加,所以保守地估计,殉职救援人员的家属仅从慈善机构得到的捐款就至少有100万美元。

三是商业援助。企业和有关协会直接提供商业合作机会,对个人是雪中送炭,也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尽快复苏。在某一地区发生突发事件后。这些非政府组织组建各类灾难救助项目,比如地区重建行动计划、个人帮助计划、就业培训援助计划、小企业复苏计划。

四是研究分析和建议。突发事件的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科学,因此,美国的非政府研究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独立于政府以外,非政府部辩证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已有的管理机制提出评估,并对体制完善提出建议。在纽约9·11事件后,麦肯锡公司、科罗拉多大学灾害研究中心等非政府机构就做了这样的事情。麦克锡管理咨公司的研究报告在肯定纽约警察局工作的同时,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纽约警察局已经根据建议作了修正,如增设一个反恐怖主义处、扩大和加强了情报部门、改进了指令传达的效率、更新警官的设备。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和科罗拉多大学灾害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9·11突发事件反应研究项目”邀请了数十名专家,从新技术应用、信息沟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合作,种族问题、联邦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医疗卫生等问题开展了三十多项专题研究,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突发事件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5、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提。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首先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其次,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入危机处理。美国国土安全部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再次,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6、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条件。美国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危机防范措施的改善与演习,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定化。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危机防范意识,是形成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不论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的社会公众,如果能够有较强的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就能够减少损失幷减轻社会震荡。而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时的宣传教育以外,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的危机演习是必不可少的。从美国情况来看,日常的情景训练和危机应对演习,对于提高危机管理效率、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提高政府的威信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演习不是偶尔的,而是经常化、制度化,并写入有关危机管理的立法中去。

三、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现状

现代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风险社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突发公共事件。OECD的研究表明,从1950年到2000年,无论是从事故发生的数量还是由于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来看,世界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呈上升趋势的特点都是明显的。尽管人们对我国目前是否进入安全事故高发期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从自然的角度看,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中国70%以上人口,80%以上工农业和城市,受到各种灾害严重威胁。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3/4的工农业产值,洪涝灾害的威胁更为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随着人类活动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度、密度以及范围都呈增长趋势。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

第二,从社会安全角度看,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有发生。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安全事故总量年均增长6.28%,最高时增长达22%。近几年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13万多人死亡,70多万人受伤,平均每天各类事故夺走300人生命,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在安全生产领域,我国的煤矿安全问题尤显突出,2003年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第三,从公共卫生的层面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卫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全球新发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化学品泄漏和食品安全隐患大增,事件接连不断。外来生物入侵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第四,从社会治安方面看,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多,维护稳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一些地方爆炸、投毒、杀人、绑架等恶性暴力犯罪发案率上升,犯罪形势向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呈现出跨区域串联和连锁反应特点,甚至引发局部地区社会的不稳定。群众上访居高不下,信访总量仍呈上升趋势。

第五,从国际形势犯面看,国内国际问题相互交织,反恐怖、反渗透的任务日趋加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地区冲突不断,台独、民族分裂和东突等恐怖势力猖獗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的特点。如“9·11”事件就显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

(二)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

1、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越来越多,涉及领域多元化。我国不仅自然灾害频繁,随着社会的转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也日益增多。一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种类在增加。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我们也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有毒化学物质、核辐射、电脑病毒等的潜在威胁。三是由于全球化,不恰当的现代医疗活动,城市化、环境变化、社会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使得我们所要面对的疾病威胁增多。四是经济快速发展,转型期出现的制度漏洞和真空,一些大规模的生产事故和人为灾害时有发生。五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冲突日益增多。

2、突发公共事件频次高,规模大,危害程度严重化。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群体性突发社会事件的次数、参与人数呈上升扩展态势。随着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力、传染力的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波及范围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专家估算,公共安全问题每年给中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六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并不仅止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引发,此类事件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

3、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社会影响扩大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迅速普及,交通设施和工具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的快捷方便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的扩散性增强,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群体性社会事件的组织程度增强,影响范围和震动频度扩大,波动方式多元,处理难度加大。

4、突发公共事件扩张性增强,波及范围国际化。社会的复杂性和关联度日益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内在扩张性大大增强,形成灾害和事故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在空间上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禽流感,其波及范围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5、突发公共事件在新兴领域面临新挑战,处置思路、措施需要专业化、信息化。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全新发展机遇和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如基础信息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网络犯罪、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这些都极大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本身发育不成熟,监控体系不甚健全,防范能力较弱,随着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和扩张,极易引发银行挤兑、股市爆跌、金融危机等金融突发公共事件,从而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生巨大的冲击。

(三)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发展历程及城市主要模式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起步较晚,2003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随即开始认真总结防治非典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颁布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7月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国务院办公厅专门成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布置了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的制定的应急预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有关法律制度)建设工作,拉开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的序幕。

2005年1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故四大类。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已编制了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和保障预案;国务院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绩效评估和干部人事考核的内容,有关城市等的各种政府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开发。许多市(地)、县(市)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应急预案。目前《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法》已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压力,不少地区积极开展了城市应急管理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地方应急管理模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深圳模式”: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处置紧急事件委员会,作为全市紧急事务处置的常设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总值班室。建立市一级的应急总指挥中心,各相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对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与总指挥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各部门的分中心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该中心的管理,如日常接警、处理、上报、统计和指挥中心的技术维护和人员培训。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事务处理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相对规范,但同时面临投入巨大、机构膨胀的问题。

“鞍山模式”:把人防部门作为防灾救援的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按照“平战结合、军政结合、防教结合、分级管理、联合救援、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地方防空系统的战时人民防空指挥体系、保障体系、专业队伍体系,整合地方政府各部门资源,构建起“政府和军事机关统一领导,民防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对重特大灾害事故实行综合预防和联合救援,实现战时防空抗毁与平时防灾救援一体化”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制。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投入不大,依靠人防系统业已形成的指挥领导体系,即就可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缺点在于人防部门危机应急处置经验较少,在具体处置时难以有效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南宁模式”:南宁市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种分离的信息与通信资源进行系统集成,搭建统一的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将110匪警、119火警、122交通事故报警、120急救电话以及12345市长热线,纳入统一指挥调度系统,成立了城市应急联动中心,抽调各部门人员实行集中接处警,从而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指挥协调。这种模式将各部门的分离的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形成了一个全市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提高了指挥效能。但由于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上下均无对应单位,法律地位相对模糊,虽解决了原体制下报警、接警和处警,但却无法解决危机决策、预警,危机处理过程中公共沟通以及经验总结等方面的问题。

“上海模式”:上海建立了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的,相对独立的上海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应急联动中心设在市公安局,实行“集中接警,分散处警”的“公安主导”模式,即依托110,联动包括医疗、电力、水务、交通、司法、煤气等近20个相关单位,根据报警内容不同,向相关联动单位发出协同作战的方案,共同处理紧急突发事件。这种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授权公安机关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的应急管理模式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重新架设应急指挥平台,但对公安机关如何在有限的警力条件下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主要问题

从非典疫情到禽流感,从开县井喷到北京密云游园踩踏事件,从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到阜阳劣质奶粉,从东航包头空难到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从淮安“329”特大液氯泄漏事故到松花江污染,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及处理,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主要有: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叉;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应急装备数量不足和落后,救援能力差;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和危机意识薄弱,应急观念陈旧等等。

一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法律不够健全。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又颁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非典”事件的前期暴露出危机管理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差,信息不畅,协调不力,准备不足、低效无序、无法可依等等弊病。虽然经过20多天高速制定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但法规出台距广东大面积爆发“非典”也已2—3月有余,立法滞后性不言而喻。如今后每遇一种新型重大危机与灾难,我们都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匆忙推出一部法规,不仅显得事后疲于应付捉襟见肘,且会漏洞百出顾此失彼,仍然低效无序,无法可依,也极不利于事先防范重大危机与灾难。

二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到位。首先缺乏高效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指挥机构。我国成立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构,但大多为虚设的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某个部门,虽然这种临时机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缺点非常明显:平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分析和预警缺位,无人对潜在危机作分析预警;工作不具有延续性,经验不能有效保留;需要处理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大量时间浪费在部门间的协调上;工作人员都是抽调的往往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影响工作效率;由于事先没有专业人员研究政策和组织进行专家预警和预测,领导小组很难在短期内获取所需信息。在这种体制下的危机处理容易形成多中心、多环节,不利于统一。其次缺乏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是以部门为主,造成一些部门各自为战,“条条分隔”现象严重,设施、设备、信息不能共享,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如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大致包括:以应急救助为主的公安系统110匪警、119火警、122交通报警和卫生系统的120医疗急救,以及以“市长热线”为龙头的,由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值班电话或服务电话组成的“居民生活服务电话网络”。这些电话号码多而杂,不利于群众报警,而且多数救助系统互不隶属,网络不能互联互通,资源不能共享,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很难快速协调,造成处置效率低下。

三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运行机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虽然有一些信息收集的制度和措施,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收集网络,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又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无法转化为预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缺乏综合性的危机决策机制。不仅缺乏核心作用的协调机构和辅助性的研究机构,而且缺乏辅助决策所需的专家库和危机事件案例库。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使得有些部门和单位选择“报喜不报忧”,或者是在事件发生后相互推诿责任。四是缺乏有效的经验积累机制。每次事件处置就成立“救火式”的临时指挥部,事件处置完,指挥部也解散了,经验没有得到总结保存。五是缺乏良好的公共沟通机制。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不注意处理好与公共媒体的沟通,关键时候缺乏权威的、主流的声音,容易造成在公众对事件性质、程度等的猜疑。六是缺乏突发公共事件后处理机制。如如何治疗各种危机后遗症,抚平受害民众的心理创伤,尽快恢复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对原有工作机制和体制进行反思和检讨,发现问题,加以修正。七是缺乏具有第三方性质的独立调查制度。每一次突发公共事件后,有的没有认真加以调查,有的只是在行政机关内的调查,没有形成一个独立于行政之外的独立调查制度,以确保调查的客观公正,真正查找出事件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四是对公众的危机教育没有提到应有位置。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养成了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老百姓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毫无准备,手足无措,容易陷人恐慌之中,给政府处理危机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春天“非典”事件中老百姓的恐慌、无所适从并导致社会局面的失控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五是新形势下社会协调动员能力亟待提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依靠政治优势和组织保证,一呼百应,确保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动员。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等种种问题,进行社会动员的难度加大,政府对各类非政府组织、基层单位、私营组织和民众个人的动员能力明显下降。目前,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政府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各个单位、各个系统一层层地去组织和动员,时效性不够,成本较高。

四、**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的固有现象。就我市而言,突发公共事件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上个世纪,从63年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广陵协茂药店误卖滴滴涕毒药粉事件到89年的特大洪水,从96年的南门街煤气爆炸事件到98年的出租车聚众堵塞交通事件,一些事件的规模和产生的影响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我市社会治安持续保持稳定,但由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以及社会领域问题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仍然处于高发状态,严重威胁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恐怖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市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仅2005年全市就发生扬言爆炸、投毒等恐怖事件7起,而2000年以来全市已发生群体性事件3044起,其中有181起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和聚众阻塞交通事件,有214起事件规模达到百人以上,如2004年通裕集团千余名职工集体上访事件以及去年我市江都郭村发生的围堵镇政府事件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并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设立了应急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各专项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已经迈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但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部门协调要求高,应该说,目前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的严峻形势,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趋势,增强危机应对意识,根据中央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总体要求,紧密围绕本地实际,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积极推动全市应急管理机制的全面发展。

(一)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分步骤、有重点地加快我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危机决策机制、良好的危机预警机制、高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快捷的信息传递机制、顺畅的公众沟通机制以及弥补损失、变革提高的危机后处理机制;建设好协调一致的危机应对机构、资源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充足的物资储备和先进的装备支撑,努力实现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建设原则

借鉴国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在建立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1、系统研究,全面建设。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要前后统筹,一以贯之,即对任何全市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都要强调三个环节的紧密联系。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前的管理,对事件的分析预警和有关预案的准备;第二,突发公共事件危机过程中的管理,有关紧急决策的、实施,人员物质的调度,公共关系及媒体管理等;第三,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后的管理,弥补损失,纠正混乱,恢复重建,调查问责,处理后遗,学习变革,组织调整等。

2、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尽管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已有了总体规划,但各部门进展参差不齐,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论证,系统规划,整合现有资源,才能使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3、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美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建设经历了从分散管理、整合管理、集中管理的过程,每个过程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限制,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4、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美国在加大突发事件集中统一指挥的同时,从法律上赋予地方政府高度自治权。因此我市要在有关部门、专家的科学指导、论证下,合理确定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面的职责分工,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将责权利下放到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分级负责,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当前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都十分重视危机预防和平战结合工作。为切实提高危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市在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体系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排查隐患,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件消除在萌芽期,减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危害。同时要加强经常性演练,通过提高演练的质量和数量,为应付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类危机提供实际经验,确保危机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建少损失。

(三)建设重点

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市的应急管理机制可主要借鉴上海模式,吸收其他模式的有效做法,按照“平战结合,防处结合,分级管理,协同作战,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公安110的指挥平台,完善社会联动体系,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构造起“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对重特大公共突发事件综合预防、统一指挥和整体救援”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模式,围绕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三个层面,不断改进和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1、建设集权统一的应急处置机构。从美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看,加强机构建设、实行集中管理是新形势下强化危机处置的重要方法。就**而言,不管我们采取何种应急管理模式,“核心小、范围大”是应急管理机制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市已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并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设立了应急办公室,但信息共享、预警分析、指挥调度、部门联动、社会动员、危机后管理等方面亟需提高和加强。市应急办公室作为全市应急管理的日常办公机构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指挥中心,当前要提高三个能力:一是指挥协调能力。在现有社会联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把政府部门联动情况纳入机关作风评议范围,切实提高应急办的指挥协调能力。二是预警预报能力。着力解决信息分散和部门分隔的问题,通过网络将分离的信息汇总到市应急办,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危机监测和风险评估。三是危机处理综合决策能力。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立辅助决策的警情库、专家库、预案库、装备库、资源库、处置力量库,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决策的各种信息。围绕提高指挥协调能力、预警预报能力、综合决策能力,政府要充分授权市应急办和联动办,严格制度,协调各方,充实人员,加大投入。

2、建设规范完善的预案体系。借鉴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系统化、专业化经验,我市应在已经制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分析,围绕保障重大工程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防止环境污染、防止公共场所灾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应对自然灾害、反恐建设、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方面,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预案体系和相关专家库、资源库,应强调的是,所有制定出的预案必须经过专家评审论证,确保预案之间的有序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3、建设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将危机防患于未然,解决在萌芽状态。美国高度重视危机的预警分析,从各县市、州到联邦都建立了一整套的危机风险评估机制:一是建立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分析预警系统,负责处理所收集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提出预案和对策参考;三是要明确专门的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机构或人员。这都要求市应急办不仅要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处置机构,也要成为进行日常危机分析研判的常设机构,为政府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4、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联动机制。社会化是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主要特征。美国长期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表明,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不仅是对政府处置工作的有力补充,更是扩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措施。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联动机制要抓住三个层面:一是以公安、消防、武警、卫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加强水、电、气、剧毒化学品等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解决目前社会联动松散型的问题,形成我市具有广泛基础、较高专业素质、组织相对紧密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二是以各类专家、学者、教授等为主体的专家群体,形成专家援助机制,借智发力,为政府危机应急管理出谋划策。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如青年志愿者组织等,主动参与到危机处理工作中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有关学者调查表明,当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与危机时,85.3%的民众比较愿意或愿意站出来为政府分忧解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自我服务、自我规制和自我救助的作用,形成一个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企业、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积极配合、互动合作、相互依赖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格局,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功能优势互补。

5、建立健全诚信权威的公共关系及新闻媒体沟通机制。事实说明,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无法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危机或不能解除其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必要手段。当前,我市要把建立健全诚信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关系及新闻媒体沟通机制作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健全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严格的汇报制度;二是要完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主流信息;三是要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6、建立实用方便的非紧急事件处置系统。近年来,在有警必接的理念指引下,公安110承担了大量非紧急求助报警任务,仅2005年,全市就接报公民求助及其他非紧急事务报警418368起,占接警总数709950的58%,大量非紧急求助报警不仅占用了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更使得一些重大紧急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理,群众对此意见纷纷。美国“311”非紧急报警系统建设给我们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带来的最大启示是,政府通过“311”专用系统为公众提供及时高效的救助服务,既有效缓解了警方压力,更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体现了政府为民的执政精神。因此,我市在建设应急管理机制时,有必要在现有110报警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一条专用求助报警系统,使大量的社会服务求助报警通过分流得到及时处理。目前,仪征市已经开展了110紧急报警求助与122社会服务求助分流的试点工作,社会反映良好。

管理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湿地公园;管理;苏州;生态文明建设

苏州被誉为江南水乡,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众多的江河湖田赋予了苏州丰富的湿地资源。全市有太湖、阳澄湖等300多个湖泊,有长江、京杭运河等2万多条河流,自然湿地总面积2687.62km2,全省排名第三,内陆湖泊湿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有湿地公园21个,其中,部级6个、省级8个、市级7个。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湿地保护成效的展示区、湿地保护理念的展示点。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湿地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苏州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以建设“健康的生态湿地城市”为目标,不断强化湿地公园监管,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公园管理创新之路,对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章立制,完善湿地公园政策体系

1.1加强制度建设。2012年2月,颁布实施了江苏省首部地方湿地保护法规《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规定了市级湿地公园的申报程序,强化了林业主管部门对湿地公园的监督管理职责。2012年还配套出台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创新提出湿地公园星级动态评定制度。2016年6月,印发了《苏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年)》,建立湿地公园淘汰退出机制,使全市湿地公园总量维持在20个,不断提升湿地公园质量。1.2健全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站,负责全市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成立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苏州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开展湿地公园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全市湿地公园均由所在地县级市(区)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1.3严格红线监管。2013年6月,苏州市市政府公布《苏州市级重要湿地名录》(102个),将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全部纳入市级重要湿地红线管控范围。严格执行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红线,湿地公园每年开展两次自查评估,禁止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不符合总体规划的建设内容。2017年起,委托专业单位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每年对全市21个湿地公园开展湿地面积变化动态监测,规范湿地用途管理,对随意侵占湿地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2明确目标,创建湿地公园考评体系

2.1探索生物评价指标。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生物评价指标,提出“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用鸟类多样性、水环境质量和宣教工作3项指标作为考评依据,对全市湿地公园在同样标准下进行综合评估排名、评定星级,通过每年的《苏州市湿地保护情况年报》向社会公布,并报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也向相关部门、市民发放宣传,促进了各级湿地公园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2.2创新考核评估模式。从2017年开始,对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实行建设管理自查评估常态化,每年开展自查评估2次,自查评估围绕湿地公园的建设规范、科研宣教和湿地恢复情况等内容,要求公园对存在的问题排出负面清单和整改时间表,苏州市林业局针对自查情况和实地抽查情况2次通报给属地政府。对连续两年存在突出问题并整改不到位的湿地公园,提请市政府撤销其市级湿地公园牌子或提请上级撤销其省级、国家湿地公园牌子,强化湿地公园的行业指导监督。

3科学修复,探索湿地公园监测体系

3.1统一监测标准。2018年2月,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和湿地宣教指南(试行)》,明确湿地公园开展常规鸟类多样性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并对监测内容、方法和频率进行了统一,鸟类多样性监测要求国家湿地公园每月监测一次,省级湿地公园两月一次,市级湿地公园每季度一次,水环境质量监测每月一次。每年统一时间报送数据,并对报送格式进行了规范统一,为开展湿地健康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作为湿地公园考评的依据。3.2构建监测网络。在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内建成“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设置了张家港沿江观测点、同里湿地公园、天福湿地公园等20个市级湿地监测点,形成全市“1+20”湿地监测网络。湿地监测以鸟类多样性、水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选取大型湖泊湿地、中小型湖荡湿地、沿江滩涂湿地等不同类型生境,开展长期和系统的监测研究,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数据。3.3运用监测数据。通过对鸟类、水环境等连续监测发现的问题,科学指导湿地公园采取分区管理、恢复湿地植被、营造鸟类栖息地等措施,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例如,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在鸟类观测中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鸮,以此为保护目标开展了栖息地修复,同时为鸟类和其他生物营造更丰富的生境。改造后公园鸟类种数增加57%,成为湿地公园栖息地修复的典范。

4讲好故事,构建湿地公园宣教体系

管理模式范文篇8

1、顺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实行连续几年的扩招。1998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到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30%,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教育规模的扩大,对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选择并创新后勤服务模式,为我国快速发展和壮大的高教事业保驾护航。

2、满足学校师生员工生活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师生员工对高校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园的绿化,住宿条件的提升,食品的健康安全,同时还要具备各种特色服务、人性化服务。有需求才会有发展的动力,高校后勤必须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与时俱进的后勤服务,满足师生员工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3、紧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进步越来越大,尤其是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更是发展势头强劲,高校后勤由于特殊的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与社会服务业的渗透性不强。为了能够保持高校后勤服务与社会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创新或改进高校后勤服务模式。

4、加快高校后勤的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各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调整,探寻最适合本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后勤服务模式。有的学校盲目跟风;有的学校朝令夕改,变来变去;有的学校仍遵循老的行政管理式后勤模式,由学校大包大揽,至今仍是学校的一个大包袱,这些后勤服务模式和管理现状极不利于高教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要发展,离不开高校后勤的基础保障,高校后勤要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此,高校后勤在改革发展中一定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模式,逐渐建立起我国高校后勤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二、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前景展望

以扬州地区的几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后勤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既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这几种模式仍然为各高校采用,说明有其存在的道理。对各不同高校,合适就是合理,只是每一种模式的不足也应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完善。创新后勤服务模式并不是一定要彻底否定过去的所有服务模式,完全实行全新的服务模式。李岚清曾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高等教育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体系。”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最适合本校实际情况、最能够促进本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全校师生员工最满意的后勤服务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管理也在不断的借鉴和创新,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高校后勤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毕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联系,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也会随着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有创新的需求。本文通过多方面研究和探讨,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创新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

1、高校后勤实行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可行性

高校后勤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服务的宗旨和目的与社会企业的不同,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追求社会效益优先成为高校后勤服务的主要任务。股份合作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在经营管理的同时强调了劳动者的参与监督,能够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实施有很好的保证。高校后勤作为立足于为高校的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校园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我生存和改革发展的需要,选择股份合作制模式应该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高校后勤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少有校内正式编制的员工进入后勤,而原有校内正式编制员工逐渐退休,后勤的员工组成也逐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后勤要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就必须补充新的后勤员工。根据高校后勤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总体要求,高校后勤参照社会企业用人机制,以人事的方式引进了大量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员工。如何保证这些高学历员工的稳定和当家作主的信念,并充分发挥他们长久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要实行相应的现代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经过深入思考,本人认为股份合作制的特点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优越性,为探索新型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2、高校后勤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保障机制

要想保障后勤实行股份合作制的顺利进行,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1)制度保障

后勤企业的改革成功如否,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全新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要求,成立相应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职工)大会,董事长可由后勤集团总经理担任或另外选派,同时须经股东(职工)大会民主通过。通过股东(职工)大会,制定并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相关规定、股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相关规定、职工入股和吸纳部分社会股分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奖金的发放、企业发展基金的提留和股份的分红等相关规定。规定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职工)大会,必须定期召开股东(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

(2)资产评估

确保高校后勤资产不会流失,并且做到保值增值,是后勤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的。聘请社会评估机构或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后勤资产评估小组,对后勤企业现有所有资产如建筑物、机械、设备设施等进行清查并登记造册,再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等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确定现有后勤资产,并折合成有形的股权。可以根据学校后勤的特殊性和国家相关政策,对后勤资产中的建筑物等大型资产可不折合成股权,尽量减轻改革后后勤企业的运行压力。同时对后勤企业现有的负债或积累也应进行相应的清查评估,并作相应的处理。

(3)目标定位

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高校后勤仍然是学校的后勤,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满意的服务仍是其永远不变的服务宗旨。高校后勤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勤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保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凸显政治性和福利性,以社会效益为重,经济效益为次,实现保本或微利经营。管理者必须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拓展服务市场和提高服务质量来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以确保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高校后勤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4)全程监督

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高校后勤,其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宗旨仍没变,学校仍有监管的义务和责任。由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一个检查监督小组,对后勤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员工的合法权益、服务的质量和利益的分配等方面进行适时检查监督,确保后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步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尽管改革了后勤服务模式,但其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宗旨是不变的,学校为了相对稳定后勤服务的质量和价格,提供了学校的广大市场、优惠的各种政策支持以及部分房租、水电的减免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保证改革后的后勤企业为学校教职员工提供比社会市场更加优惠、更高水平的服务。断完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始终以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服务作为工作的基本

三、结论

管理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护理效果

急诊抢救的时效性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危急重症患者能够及时有效给予施救,能够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1-2]。虽然急诊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也是以小组形式对患者施救,但在抢救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缺乏明确性、有序性,往往影响到抢救效果[3]。为了提高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采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急诊科从事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共19人,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9±4.8)岁,工作时间3个月~22年,平均工龄(9.6±3.6)年。本科及以上16名,专科及以下学历共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和主管护师7名、护师11名和护士1名。本急诊科抢救室主任医师5名及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及住院医师各4人。

1.2方法

1.2.1组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小组根据本急诊科抢救室人员数量对其进行优化护理分组(自2015年1月开始),根据优化原则共划分出5个护理小组,每个护理小组包括5名护理人员,在5个护理人员中设立组长(从事急诊共超过10年、急诊抢救等护理经验丰富、对急诊操作熟练),每组组长管理各组医护人员,组长以下分为副组长1人(其工作经验丰富并熟练操作急救设备、急诊工作不低于5年)、低年资护士2人(工作经验丰富、急诊工作不低于3年)、轮转护士1人(工作经验前丰富、工作时间为1~3年)。护理小组成立后,在急诊护理工作中5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值班时间内上下协作,做好自己岗位的工作。

1.2.2提高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下小组成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及协作能力在护理小组的5名成员中均要接受抢救室相关的急救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根据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制定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先培训后考核,护理小组5名成员均考核合格。根据常见急诊病种的抢救特点和抢救流程,对护理小组成员的职责、岗位、流程进行划分,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协作抢救培训并进行考核,提高护理小组成员的护理技能和协作能力,避免抢救过程中出现岗位不明确、抢救无序等缺陷。

1.2.3优化护理小组管理模式下的抢救实施过程5人组成的护理小组做到确定岗位、抢救程序中位置、抢救流程及协作配合程序,协助并配合急诊医生的诊断和抢救。护理小组组长起到小组指挥作用,站在患者床尾,对护理小组抢救过程中的整个护理程序进行指导和监督;副组长在患者头侧管理对患者实施呼吸复苏;1名护理人员在患者右侧负责心电监护的实施和观察、心脏复苏的实施及观察;1名护理人员在患者左侧,管理静脉通道的建立、药物输入及观察;1名护理人员在患者床尾对抢救过程进行记录;急诊医生负责整个抢救过程、下达医嘱及协作整个抢救过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和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技术满意情况及护理整体素质满意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每项调查表满分分别为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低于60分)。满意和一般满意所占百分比为满意率,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调查50例患者。比较优化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等满意情况比较见表1。

2.2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抢救时间等比较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在救治疾病时要体现救治的时效性,也即是在单位时间内抢救的成功率越高越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对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目的是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提高抢救效果和效率[1]。在优化护理分组模式下,年资高、经验丰富、职称高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在抢救护理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副组长直接参与抢救护理过程;其余护理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实施护理干预内容。优化护理分组模式能够有效的调配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避免传统抢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无序性、延迟性[6]。本文结果显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低于实施前,说明优化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后能够缩短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时间,能够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救治,能够切实体现抢救的时效性,提高抢救效果和抢救效率。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护理工作中形成管理向心力。需要实施急诊抢救的患者会有不同的护理需求,针对患者不同的护理需求,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能够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满意程度[6]。

本文结果显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满意率、护理技术满意率和护理整体素质满意率分别高于实施前,说明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护理素质,提高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程度。所以,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病例抢救时效性,提高急诊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任莹 芦良花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参考文献

[1]丘宇茹,王吉文,卢玉贞.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4(5):53-55.

[2]夏利.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29:159-161.

[3]赵树娟,孙晔,张华.PDCA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中的作用[J].护理学报,2014,6(5):17-19.

[4]杨巧华,魏彩第,张敬伟,等.团队管理模式在强化急救护士法律意识及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6(4):389-392.

管理模式范文篇10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骨科;临床疗效

骨科创伤是医院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疼痛是骨科创伤患者治疗期间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研究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06~2015-06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70例。3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23~79岁,平均(48.6±13.1)岁,致伤原因:摔伤51例、车祸20例、砸伤18例、情况不明3例,骨折分型(Evans):Ⅰ型5例、Ⅱ型32例、Ⅲ型41例、Ⅳ型8例、Ⅴ型6例;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25~79岁,平均(49.1±10.8)岁,致伤原因:摔伤48例、车祸22例、砸伤20例、情况不明2例,骨折分型(Evans):Ⅰ型6例、Ⅱ型35例、Ⅲ型40例、Ⅳ型7例、Ⅴ型4例。此外,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的情况下,自愿签订知情确认书后方进行本次研究。

1.2护理方法

35例对照患者进行常规护理,35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如下:第一,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入院后不同病情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同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对骨折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选取不同的麻醉、镇痛以及手术方式;第二,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往往在治疗时、治疗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况。员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病患的的各种异常行为,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充分掌握其真实的心理状态,为其心存的疑问进行解答,以帮助缓解产妇分娩前的各种心理压力;第三,环境护理。骨折患者由于较为疼痛,加之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所以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情绪、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谐、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将有助于病患放缓心态,缓解期紧张的心理情绪;第四,疾病知识教育。通常病患产生的不良情绪,大多由于其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较低等造成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病患进行沟通,通过图片、影像以及讲座等各种形式向病患介绍骨折相关知识。第五,饮食护理。注重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磷、冷饮、辛辣食物、的摄入,根据病情摄入优质蛋白质;第六,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遵医用药的重要性,每种药物的服用剂量、方法等;第六,出院回访。患者病情痊愈或者好找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电话回访。

1.3观察指标

本文以“疼痛评估尺”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以疼痛评分为0~10分表示疼痛逐渐递增,以疼痛评分为0~2分、3~5分、6~8分和9~10分分别表示疼痛等级为优、良、尚可和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得分为0~60分为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60~90分为对护理工作基本满意,90分以上为对护理工作满意。1.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软件SPAA19.0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性检验通过卡方或者t检验进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分析

见表1。由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评价为优、良、尚可和差的患者分别有23例(65.71%)、9例(25.71%)、2例(5.71%)和1例(2.86%);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评价为优、良、尚可和差的患者分别有12例(34.29%)、12例(34.29%)、6例(17.14%)和5例(14.28%)。研究对疼痛程度优良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8.57%)(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见表2。由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有13例(37.14%)、20例(57.14%)和2例(5.7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有9例(25.71%)、18例(51.43%)和8例(22.86%)。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7.14%)(P<0.05)。

3讨论

疼痛是骨科创伤患者治疗前后最为显著的临床体征,疼痛不仅会加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而且对患者的生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具有较大的影响[1]。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将大大的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的人文性关怀护理模式,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心理护理、人文性关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管理模式[2,3]。宗美英等人[4]在创伤骨科病房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发现,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患者睡眠质量、术后恢复速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本文研究发现,应该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对疼痛程度优良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1.43%和94.29%,均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8.57%和77.14%)(P<0.05)。综上所述,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燕 单位: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参考文献:

[1]许喜筠,胡宝山.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7(9):332-333

[2]左霞,黄燕,陈玉芳,等.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