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6:40:59

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范文篇1

一、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探索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旨在消除以行政区划为主要特征的城乡党员管理二元结构,通过整合城乡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互动与融合,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党员干部队伍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员管理工作,就是要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推进城乡党员管理一体化、动态化发展,是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城乡互动、共建和谐党建的基础工程。探讨统筹城乡党员一体化动态管理问题,不仅具有理论的研讨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党员队伍呈现出组成结构复杂化、从事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等特点,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已经突破了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城乡之间、单位党组织之间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管理对接,部分党员流失于组织之外,造成了党员管理的空档,党组织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因此,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党员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而党员管理分为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现阶段,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党员组织管理由政治性、学习性活动多向业务性、社会性活动多转变,党员自我管理由主动汇报思想、参加组织生活趋于被动化,党员自我管理放松化,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党员管理工作不能实现新突破、开辟新境界,党员队伍就会显得老态龙钟、丧失活力。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体现,而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党建来引导和建立。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生产要素相互支撑,城乡融合渗透日趋明显,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鉴于以上认识,**县结合实际,于**年3月份起在全县开展了以“领导联点,创党建示范点;支部联建,创五好支部;党员联帮,创致富带头人;上下互动,创示范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创”活动。主要做法有:一是领导联点,创党建示范点。建立县级领导和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将工作重心放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上,通过领导带头包抓党建工作,为基层树立样板,努力把联系点创建成示范点。全县先后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33个,部门领导联系点76个,乡镇领导联系点102个,205个农村党支部分别“找到”了自己的“领导”。二是支部联建,创五好党支部。实行机关党支部联系农村党支部,创建“五好”党支部工作制度,使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在党建经验互动交流、互派党建工作骨干挂职锻炼、活动阵地建设、干部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互补共建。三是党员联帮,创致富带头人。由县委组织部和基层党委统一组织,建立部门党员与农村党员共建帮扶对子,通过提供致富信息、种养殖和加工技术服务等,培植新产业和致富带头人,提升农村党员搏击市场、创造财富的能力。四是上下联动,创示范新农村。围绕新农村建设,通过整合资源、节省开支、协调资金、帮扶捐赠等方式,把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农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向农村,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四联四创”为城乡一体化互动搭建了平台,构建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抓工作的“责任链”,以党组织和党员为联结的“制度链”,以产业、项目和服务为核心的“绩效链”,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县33名县级领导带头,26个党委参与,城乡党支部喜结“姻亲”,党员共建帮扶对子5000余个,签订任务书2489余件,形成了城乡基层党委、支部和党员一体化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初步探索积累了经验,也加深了对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的认识和思考。我们认为,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相比,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必须根据新的形势,着眼于新的实践,按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创新城乡党建工作模式为基本途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激发党员活力、服务城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切实把城市和农村这两个领域的基层党建统筹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转变传统观念,在思想上统筹。一是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要结合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把握党员队伍建设规律,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不断突破旧有管理方式的限制,创建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的党员管理新机制。二是要树立一体化管理的新观念。要根据党员角色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趋势,逐步树立“党员自我管理,党小组互相管理,党支部考核管理,区域协助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新观念,将党员管理纳入城乡一体化党建格局中,不断提高党员管理工作水平,真正把党员管住、管活、管好。三是要树立动态管理的新观念。要突破单位或行政村党组织对党员单一管理的职权定位,建立城市和农村、单位和村(居)委会、流出地和流入地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党组织共同实施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确保党员管理不断线、不漏档。

(二)创新工作载体,在方法上统筹。要围绕城乡党员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拓展和延伸,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共管、城乡一体”为目标,搭建党建工作平台,积极开展区域互联共创活动,打破城乡分割,推进党员管理互通、资源流动共享、上下齐抓共管,努力构建城乡党员管理一体化工作新格局。一是组织生活联开。在坚持“”的基础上,确定“党员活动日”,以城乡支部联谊的方式,开展网上组织生活、联谊会等,互过组织生活,促进交流与沟通,变区域内单向式活动为区域间互动式活动。通过党建互联网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使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的党员相互沟通交流。二是城乡党员联帮。要采取“一联一”、“一联多”等形式,使每个党员经常联系一户或几户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互相交流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带动他们勤劳致富,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三是先进典型联创。要积极开展城乡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创建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活动。要组织城乡各类先进典型联合宣讲团,广泛深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宣讲活动,营造城乡互学、互帮、互赶、互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制定出既切实可行,又具城乡特色的评选条件,努力在“争创”上下功夫,定期评选表彰,以激励党员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四是党员责任联管。要根据党员从事行业、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实际能力和活动范围建立党员责任区,把需要党员承担和完成的各种指标、行政事务、社会工作以及基层党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构建以党员为主体,以群众为对象,以区域为活动范围的党员责任区,切实发挥党员在“四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创新组织体系,在网络上统筹。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党员实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基层党组织原来承载的政治组织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在逐步弱化。党的组织设置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单位设置的组建方式和固定的管理模式,要以属地管理为主,条块管理相结合的多元管理模式。要按照“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原则,创新设置模式,创新管理形式,在组织调整上实现城乡统筹。一是要横向联合建立党组织。实行强村联手、强弱合并,促使“排头村”更强、“中间村”发展、“后进村”升位;实行村企联建,将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与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合并,促进共同发展;实行乡镇机关、站所与村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创共建。二是要纵向整合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农业、移民、扶贫等涉农部门机关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小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村联建党组织、党群部门机关与班子软弱涣散村(社区)联建党组织、财政税务机关和金融部门与自然条件较差村(社区)联建党组织新模式,整合组织工作资源,指导村(社区)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三是要动静结合建立党组织。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组建流动党组织,从非领导干部中选派熟悉党务工作、工作热情较高的优秀党员任流动党组织负责人,指导流动党支部组建和管理工作,把流动党组织建成集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权益维护、招商引资、就业服务“五位一体”的坚强堡垒。四是虚实结合建立党组织。要在建立实地党组织的基础上,创建网络党组织,建立电子档案,对党员实行数据管理,实行网上党员教育,开展组织生活,接转组织关系,真正实现党员管理“时空”双突破。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的关键因素

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紧贴实际,整合资源,把握重点,搞好结合,推动城市和机关管理优势向农村流动,使党员管理在共建共享中创造更优的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的对接。一是要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发展模式。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驻地党组织协助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养效果。发展党员除具备《党章》规定条件外,由城乡党支部互相提供平台培养对方入党积极分子,使其掌握一定的城乡实践经验。要相互协助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提高党员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建立点面结合的党员教育模式。要通过设立县级流动党校、乡镇党校、网上党校,采取岗位培训、学历培训、送外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使党员不仅要接受所在党组织“点”的学习培训、党课教育,还接受到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面”的教育。三是要建立城乡联动的党员服务体系。围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通过“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医疗救助”等做法,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独立服务为联动服务,使城乡党员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服务网络,实现党员活动区域化、服务社会化。

(二)抓住重点,突出一体化的针对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在越来越精细的职业分工中表现出日渐增强的流动性、分散性、独立性。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分类教育管理的模型。

在具体的操作中,要结合党员年龄结构、活动范围和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职党员实行目标管理,要按照担任的工作职责,实行以岗定责;对无职党员实行定岗管理,通过积极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使无职党员做到“无职有位、有位有为”,理直气壮地发挥作用;对青年党员要按富裕、中等、贫困分层管理,分类要求,富裕党员要带头致富,在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上有新成果,中等党员要寻找差距,在增加收入上有新进展,贫困党员要选准门路,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上有新突破,促使他们发挥“生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对老龄党员实行指导性管理,着眼于老有所为,奉献余热,使他们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引导他们看好门子,带好孩子,务好园子,出好点子,发挥参谋后勤作用;对流动党员要实行联络管理,通过建立外出登记、专人联系和定期汇报制度,要求他们定期汇报一次思想表现,传递一条科技信息,提供一条致富建议,参加一次民主评议,做好一次组织鉴定,引导他们发挥信息桥梁作用。总之,通过分层、分类管理,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都有一个发挥作用的合适载体。

(三)注重结合,增强一体化的实效。一是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管理形式与管理内容的统一是构成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既要注重为城乡党员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载体平台,形成一体化管理网络,又要注重紧紧围绕时代要求不断创新管理内容,丰富载体平台,增强管理效果,达到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的高度统一。二是要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在精神上,除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党内表彰外,还应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党员感受自身价值,永葆先进性。在物质上,围绕党内关怀机制在城乡两级设立党员管理建设基金,通过发动城乡党员自愿捐款和党员企业家捐助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一方面奖励每年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另一方面对病困党员给予扶助。三是要注重机关和基层的结合。要组织大批先进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村(社区)党组织,重点联系相对后进村(社区),帮助加强班子建设、开展组织活动、发展能人党员、理清发展思路等,实现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四是要注重抓点和带面的结合。在“点”上,要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包抓联建支部制度,具体做到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批队伍、开展系列活动、建成一个示范点。在此基础上在城乡党组织之间形成“1+1”党建工作模式,从资金、人力、设施、活动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开展各类和谐共建活动。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的保障机制

机制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党员管理进程的制度体系。

一是要建立城乡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城乡党组织要按管理权限明确各自责任,建立党员动态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签订党员一体化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单项考核内容,提升互动管理的内动力。

二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管理监督机制。要不断扩大党员的监督层面,大力推进民主化监督进程,建立社会监督、党内监督、党员自我监督为一体的监督机制。除了党内机密之外,有关党员的发展、提拔、使用等能够公开的要坚决大胆地公开。要深入推行“阳光党务”,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电台等载体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

三是要建立统筹城乡的信息互享机制。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乡镇、村在设施、设备等方面共建共享,积极打造上下贯通、互惠互利、符合“三基一化”要求的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

管理机制范文篇2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焦作市中职学校的“反思课”活动走过了由随意性的反思阶段到主题性的反思阶段的过程。随意性反思阶段是“反思课”活动的初期,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定,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自行确定“反思课”的主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一定针对性,短期效果好,特别是对改善班风班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没有明确的反思主题和长远目标,活动单调,不好评价,学生容易疲劳,长效性差。主题性的反思阶段特点是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有了明确的反思主题和长远目标,搭建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平台,形成了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了最佳最优的教育效果。中职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每学期反思课的主题,围绕反思主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以反思课为载体,以开展多项活动为平台,以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抓手,有的放矢,防微杜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色鲜明的反思课主题,丰富多样的主体活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动力,让校园重现生机与活力。反思主题与活动内容见表1。

二、建立“反思课”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取得真实效

中职学校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每学期“反思课”主题及各项主体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德育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以“反思课”为主题的运行及管理机制。一是班主任“反思课”碰头会。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确定为班主任“反思课”碰头会。总结交流、反馈评价本周反思主体活动情况,安排下周反思课工作。二是周一早读升旗后,公布各班反思课及主题活动量化考评结果,颁发流动红旗。学校及时对主题活动、反思日记及反思课进行评价,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三是将“反思课”安排到学校课程表中,每周固定时间,在早读、下午第三节课自习,也可以在晚自习。结合各学校实际,每周安排2~3节,每节课30分钟。四是每学期根据反思主题的内容组织1~2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安排一次家长参加的“反思课”,通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一主题活动,增进亲情,增加理解和信任,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五是每月对“反思课”及其主题活动一小评,每学期一总评,总评结果作为集体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依据。六是焦作市教育局把以“反思课”为主题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全市教育质量奖评选的主要依据。中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将反思课及各项主体活动的评比工作与“三好学生”评选、优秀团员评选、各项星级评比、先进班集体评选,优秀班主任等评先评优活动结合起来,树立先进榜样,增强活动效果,促进学生素质整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反思课”为主题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德育落实到了学校日常工作管理中,取得了真实效,对照情况见表2。表2新课堂教育实验校(6所)2009—2011两个学年上学期学生违纪情况统计。

三、形成了“反思课”操作程序和活动方式,整体提升了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管理机制范文篇3

一、城乡流动党员的现状

我县共有流动党员868名,占党员总数5.7%,其中农村流动党员747人,占流动党员总数86.1%。这些流动党员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流动形式多样。在外出的流动党员中,年初出去做事、年终回乡的"候鸟式"流动占28.7%;农闲出去、农忙回来的"插花式"流动占20.3%;依靠技能稳定从业的长期性流动占51%。二是外出流动结群。大多数流动党员以乡情为纽带结群流动,呈现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据统计,全县868名流动党员中,有562名流入广东、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占64.7%。同一乡镇的党员集中外出、集中从业的占85.7%。三是从业领域集中。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从业的单位主要以非公企业为主;分布的行业主要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

近年来,县委根据基层党员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持证式"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原所在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重管理的制度,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党员,要求开具《党员证明信》,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的外来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按照地点相近或行业归口、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同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对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将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二是"牵线式"管理。流动党员原所在党组织指定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以"一帮一"、"一助一"、"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实行跟踪管理。要求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主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对家乡建设的计策;定期及时向外出党员寄送党报党刊及有关教育培训等学习资料,供他们自学使用。三是"筑巢式"管理。对凡是有流动党员(均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坚持以区域为主体,依托社区、工业园区、商贸市场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在社区、楼院、市场、"两新"组织和人才交流中心建立流动党组织。先后成立了全省县级个体私营企业第一家党委--**县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党委。在改制企业新山达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市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总支。目前,全县建立非公企业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12个,楼道党支部11个,市场党支部19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2个,确保流入党员有"家"可归。

二、当前城乡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客观上给党组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四难":一是去向难掌握。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据调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中,近半数党员在外出前未向党组织报告;23%的党员没有与原党支部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二是关系难接转。由于流动党员工作流动性大,加之转移组织关系又比较繁琐。一些流动党员嫌麻烦不愿意转出组织关系。有一些困难党员,在原所在地享受困难照顾,担心一旦转出组织关系,就不再享受有关照顾。还有少数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健全,无法接收流动党员。三是活动难开展。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即使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另一方面,使他们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予理睬。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四是作用难发挥。相当部分流动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

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普遍存在"三不现象"。一是认识欠缺,不想管。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只要外出党员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方面不出问题就行,能否发挥作用无所谓;有的改制企业党组织对下岗党员不闻不问,导致少数不合格党员得不到应有的组织处置,产生负面影响;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流动党员毕竟是少数,管理好在家的大多数就可以了。二是流动性大,不好管。外出流动党员涌入城市后的从业地极不固定,导致党组织与他们联系不便,流动党员底子不清;有的党员忙于挣钱,无暇及时与原党组织联系,长期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三是模式老化,不会管。大部分党组织抓流动党员管理是喊起来笼统,抓起来茫然,没有具体的措施,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没有开展组织活动的必要经费,党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不了、管不好、管不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三、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思考

做好城乡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从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着力,在流动中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城乡党员一体动态管理新机制,激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

(一)创新服务机制,使流动党员主动融入党的组织。

1、通过搭建平台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互动平台。要明确基层党委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支部(总支)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完善基础设施,确定专门管理,开通服务热线。把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文化程度、流出地党组织名称、流出时间、联系电话、《活动证》编号等基本情况输入微机管理,基层党组织设立网点,实行流动党员信息资料联网,构建一个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流动党员信息网络。同时,要在党建网站上开通"网上论坛、网上谈心、网上咨询、网络党校"等栏目,缩短外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以便与家乡党组织进行思想交流,开展谈心活动,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在外的情况。

2、通过关怀帮助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要把对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关怀帮助紧密结合起来。流入地党组织要急流动党员之所急,谋流动党员之所需,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基层党组织要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基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送温暖"、"访贫问苦"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办理暂住手续、提供就业服务、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要依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立流动党员就业服务供需栏,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他们到企业务工和任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

3、通过约束制度增强流动党员自律感。要在用真情吸引感召流动党员的基础上,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督促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应规定流动党员在一定时限内主动到当地党组织报到登记。对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流动情况要作严格真实的记载,并将其作为流动党员返回原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对那些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不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不过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二)创新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管理规范有序

1、转变流动党员管理观念。要切实改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党员居住地和就业单位之间基层党建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一要树立创新意识。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兼具协调、服务、教育和监督功能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要树立责任意识。要明确有关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干部管理责任,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全面覆盖、运转有效的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2、转变流动党员管理体制。一要改革组织关系转接制度。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简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适当减少转接环节,下放转接权限。要推广流动党员记事本制度,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做真实的记载,并以此作为流动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的主要依据。二要建立流动党组织教育管理服务专门机构。要以基层党委为单位统一成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乡村(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形成以流入地党组织主管、流出地党组织协管的一盘棋的管理模式。帮助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的最新政策和通报本党委、所在支部的重大事件;组织流入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为他们提供各项服务。三要创新组织设置。党组织应通过将支部建在"两新"组织上、建在新建小区上、建在工程项目上、建在摊群市场上等多种形式,形成"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3、实行分类教育管理办法。对县内流动党员,采用集中活动法进行管理,由组织部门牵头,依托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管理服务站,定期召开党的组织生活会,使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对流出县外的党员,采用函电联系法进行管理,由流出地党组织以函电的形式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流动党员通过回信或回电方式,向党组织汇报在外活动情况;对外来流入党员,采用依托机构法进行管理,党组织主要依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对外来流动党员进行服务管理。

(三)创新激励机制,使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1、建立流动党员培养和使用制度。流入地党组织要注意把政治素质、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进党组织领导班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利。同时,要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中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分子纳入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培养,使外来党员离乡不离党。

管理机制范文篇4

一、城乡流动党员的现状

我县共有流动党员868名,占党员总数5.7%,其中农村流动党员747人,占流动党员总数86.1%。这些流动党员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流动形式多样。在外出的流动党员中,年初出去做事、年终回乡的"候鸟式"流动占28.7%;农闲出去、农忙回来的"插花式"流动占20.3%;依靠技能稳定从业的长期性流动占51%。二是外出流动结群。大多数流动党员以乡情为纽带结群流动,呈现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据统计,全县868名流动党员中,有562名流入广东、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占64.7%。同一乡镇的党员集中外出、集中从业的占85.7%。三是从业领域集中。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从业的单位主要以非公企业为主;分布的行业主要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

近年来,县委根据基层党员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持证式"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原所在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重管理的制度,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党员,要求开具《党员证明信》,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的外来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按照地点相近或行业归口、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同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对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将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二是"牵线式"管理。流动党员原所在党组织指定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以"一帮一"、"一助一"、"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实行跟踪管理。要求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主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对家乡建设的计策;定期及时向外出党员寄送党报党刊及有关教育培训等学习资料,供他们自学使用。三是"筑巢式"管理。对凡是有流动党员(均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坚持以区域为主体,依托社区、工业园区、商贸市场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在社区、楼院、市场、"两新"组织和人才交流中心建立流动党组织。先后成立了全省县级个体私营企业第一家党委--**县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党委。在改制企业新山达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市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总支。目前,全县建立非公企业党总支2个,社区党支部12个,楼道党支部11个,市场党支部19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2个,确保流入党员有"家"可归。

二、当前城乡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客观上给党组织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四难":一是去向难掌握。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据调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中,近半数党员在外出前未向党组织报告;23%的党员没有与原党支部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二是关系难接转。由于流动党员工作流动性大,加之转移组织关系又比较繁琐。一些流动党员嫌麻烦不愿意转出组织关系。有一些困难党员,在原所在地享受困难照顾,担心一旦转出组织关系,就不再享受有关照顾。还有少数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健全,无法接收流动党员。三是活动难开展。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即使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另一方面,使他们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予理睬。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四是作用难发挥。相当部分流动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

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普遍存在"三不现象"。一是认识欠缺,不想管。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只要外出党员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方面不出问题就行,能否发挥作用无所谓;有的改制企业党组织对下岗党员不闻不问,导致少数不合格党员得不到应有的组织处置,产生负面影响;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流动党员毕竟是少数,管理好在家的大多数就可以了。二是流动性大,不好管。外出流动党员涌入城市后的从业地极不固定,导致党组织与他们联系不便,流动党员底子不清;有的党员忙于挣钱,无暇及时与原党组织联系,长期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三是模式老化,不会管。大部分党组织抓流动党员管理是喊起来笼统,抓起来茫然,没有具体的措施,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没有开展组织活动的必要经费,党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不了、管不好、管不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三、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思考

做好城乡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从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着力,在流动中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城乡党员一体动态管理新机制,激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

(一)创新服务机制,使流动党员主动融入党的组织。

1、通过搭建平台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互动平台。要明确基层党委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支部(总支)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完善基础设施,确定专门管理,开通服务热线。把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文化程度、流出地党组织名称、流出时间、联系电话、《活动证》编号等基本情况输入微机管理,基层党组织设立网点,实行流动党员信息资料联网,构建一个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流动党员信息网络。同时,要在党建网站上开通"网上论坛、网上谈心、网上咨询、网络党校"等栏目,缩短外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以便与家乡党组织进行思想交流,开展谈心活动,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在外的情况。

2、通过关怀帮助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要把对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关怀帮助紧密结合起来。流入地党组织要急流动党员之所急,谋流动党员之所需,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基层党组织要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基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送温暖"、"访贫问苦"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办理暂住手续、提供就业服务、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要依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立流动党员就业服务供需栏,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他们到企业务工和任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

3、通过约束制度增强流动党员自律感。要在用真情吸引感召流动党员的基础上,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督促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党组织应规定流动党员在一定时限内主动到当地党组织报到登记。对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流动情况要作严格真实的记载,并将其作为流动党员返回原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对那些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不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不过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二)创新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管理规范有序

1、转变流动党员管理观念。要切实改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党员居住地和就业单位之间基层党建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一要树立创新意识。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兼具协调、服务、教育和监督功能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要树立责任意识。要明确有关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干部管理责任,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全面覆盖、运转有效的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2、转变流动党员管理体制。一要改革组织关系转接制度。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简化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适当减少转接环节,下放转接权限。要推广流动党员记事本制度,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做真实的记载,并以此作为流动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的主要依据。二要建立流动党组织教育管理服务专门机构。要以基层党委为单位统一成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乡村(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形成以流入地党组织主管、流出地党组织协管的一盘棋的管理模式。帮助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的最新政策和通报本党委、所在支部的重大事件;组织流入党员开展组织生活,为他们提供各项服务。三要创新组织设置。党组织应通过将支部建在"两新"组织上、建在新建小区上、建在工程项目上、建在摊群市场上等多种形式,形成"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3、实行分类教育管理办法。对县内流动党员,采用集中活动法进行管理,由组织部门牵头,依托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管理服务站,定期召开党的组织生活会,使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对流出县外的党员,采用函电联系法进行管理,由流出地党组织以函电的形式定期联系外出流动党员,流动党员通过回信或回电方式,向党组织汇报在外活动情况;对外来流入党员,采用依托机构法进行管理,党组织主要依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对外来流动党员进行服务管理。

(三)创新激励机制,使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1、建立流动党员培养和使用制度。流入地党组织要注意把政治素质、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进党组织领导班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利。同时,要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中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分子纳入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培养,使外来党员离乡不离党。

管理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和谐校园;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1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学校危机管理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危机管理就是指那些发生于校内外的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突发性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产生根源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前者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传染病等,后者如校园暴力事件、食物中毒、学生跳楼、对学生的性骚扰或侵害,绑架,不安全建筑和设施的伤害等等。学校危机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学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突发性,所以需要学校管理者当机立断,对于危机事件的反应必须快速。(2)学校危机事件危及管理者或者学校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事态的发展和管理的后果很难预料,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失误,从而使学校危机事件的影响很容易进一步扩大。(3)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还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学校危机一旦发生,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因此一旦做出决策就要迅速地布置下去,而且没有太多时间去验证其正确与否,因此说它是不可逆的。

2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2.1稳定学校发展

学校危机带来的危害会严重阻碍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可以把这些危害降到最低,经过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处理,一个学校能迅速地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并且快速的回到学校的正常生活中,一方面对学校起到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2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校危机事件的危害多种多样,如果处理不及时,危机就容易扩散出去,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而另一方面正是为了寻找危机发生的源头,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危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

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国家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和完善专门的法律体系。

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缺失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在现实中,虽然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危机预警机制,但往往因其科学性不高,以致校园管理者在面对危机爆发时,往往手足无措。面对迎面而来的学校危机,管理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危机管理水平,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也是近年来学校危机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

3.2学校危机管理中危机教育机制的缺失

由于教师学生对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认识的不足甚至对学校危机的轻视,以致在面对危机时显得惊慌失措,从而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3.3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对于学校危机管理,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和保障。面对学校危机事件时我们只能从《宪法》《教育法》《刑法》等一般法律中找到一些通用的规定用来应对学校危机,这就有可能导致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随意性。

3.4学校危机管理机制中恢复评价机制的缺陷

一些校园管理者认为学校危机中快速应对及时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往往忽略了危机过后的心理恢复等善后工作。学校危机的发生不仅会对学生校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更会对危机中受害者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我国现有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比如在我国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摆设,一些心理教师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的。很多人在危机过后没有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刻意回避自己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校恢复评价机制的构建。

4完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

4.1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

一套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有利于学校快速有效的收集危机信息,加快应对的速度,减少应对危机的成本,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要完善学校危机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危机预警小组。其次,树立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危机意识。管理者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坚持以人为本,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4.2建立和完善学校危机应对机制

建立一套良好的危机应对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提升管理者能力。管理者应该首先熟悉专业知识,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模拟演练,不断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2)提高组织反应速度。危机应对的首要原则就是“迅速反应,有效应对”,在危机发生的瞬间,要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的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危机发生地点,缩短危机发生与采取措施的时间差。(3)合理分工。避免组织结构臃肿和功能重叠,避免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4)建立有效快速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的作用。不仅要保证在平时信息的快速流通共享,更要保证危机发生时,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4.3完善法律体系

有了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才能调动校园管理者对机制构建的积极性,一旦有任何学校危机发生,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应对和善后处理,真正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4健全学校危机恢复机制

学校危机恢复机制的构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善后处理机制。危机过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受害者进行安抚,但对受害者的安抚不能仅限于在身体财产,还要重视受害者的心理恢复。第二、恢复重建机制。管理者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一步步取消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并且通过掌握的信息对危机中造成损害的各种资源进行恢复,让学校回归正常的生活。第三、形象重塑机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危机,都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危机过后应该迅速作出应对,首先对造成的损害,学校要尽量弥补。其次校方应该在危机过后吸取教训,改变策略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媒体发出声明,充分表明自己的诚意,重塑自己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巍巍.学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校学报,2010(09):141.

管理机制范文篇6

论文摘要:建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危机意识;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官员问责制度,修正考核体系;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管理机构。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对于危机的界定是:“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危机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它意味着在社会中,一系列终止和平进程和瓦解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正在迅速展开,使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大大超过了正常水平,迫使相关的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控制或调节行为,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如果举措不当,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及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笔者以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二、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检疫法》《突法性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体系尚不完整。一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应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二是有关紧急状态法对政府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必要的行政程序缺乏,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权力或不作为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是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但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因此,针对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特点,亟须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满足法律体系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标准:第一,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内涵,囊括国家安全、经济、交通运输、福利保障、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实施细则。第二,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全方位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的行政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冲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错和补救。这样才能在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用法律保证应急减灾的胜利。

三、加强官员问责制度

修正考核体系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在“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树立统一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终标准。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当人们获取的信息不足时,就会出现各种流言。这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危机真相及相关信息,以官方的权威来稳定民心。只有及时地传递真实的信息,才能正确引导公众在危机事态中保持理性,不产生过激反应和行为。而且,及时公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垄断和封锁信息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不信任,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并且会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信息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政府防治危机而且便于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缩短危机周期。在公开危机信息时,要通过召开新闻会、面向群众开通信息网站以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多种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确保公众及时、充分地掌握所需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管理机构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常设管理机构,以搜集分散的各类信息,同时负责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预警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地方到中央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可能的危机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减小在最小范围。在公共危机全球化的今天,危机管理机制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考验,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以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左小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J].思想战线,2008.01

管理机制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机制

一、建立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

高校学生因为过着群体生活,彼此之间经常接触,这样的特点导致他们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学生的教育,并且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从根本上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出现危机事件之后,应加强学生的教育,降低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损失。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在整体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高校也要重视党建在突发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在高校当中,学生党员是先进代表,他们具备十分重要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党员的危机认知教育,从而对周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校危机认知教育的推广产生推动作用。在危机处理时期与善后时期,学生党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以帮助教师一起劝解学生。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组织机制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人和组织,由于再周密的方案也需要强劲的保障机制,如若缺少执行机构与人员,其成效也不明显。因为缺少组织机构与人员方面的合理配置,造成决策并不到位,或者是过于形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决策初衷相违背。基于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预测突发危机事件的发展形势,为有效处理此危机事件制订完善的策略。一般情况下,高校领导者是危机管理的决策人员,应在一定时间中做好决断,进而让下属展开具体工作。在突发危机事件出现的时候,高校领导要成立相应的指挥中心,引导其成员制订完善的危机处理计划,并且严格遵守此计划展开。指挥中心应在实际管理的时候实时依照危机事件动态情况,做出相应的决定,与此同时,有效调整计划方案。建立完善的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机构,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危机事件平时管理与应急处理的主要内容。现阶段,高校危机事件管理比较薄弱的因素是缺少相应的管理部门。所以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危机事件管理办公室,在高校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注意所有问题,并且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危机事件管理的探讨。与此同时,也应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和学生保卫科之间加强统一,将危机事件管理与平时事务管理结合起来,重视各个成员的配合。高校危机事件管理是系统且综合的工作,不管使用何种形式建立管理机构,如若缺少整体配合,都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要使用合作方法,提升管理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三、建立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

要想切实完成危机管理工作,高校必须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建立相应的学生突发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危机意识教育力度,提升全校师生的危机意识。这样当突发危机事件出现之后,学校师生才会自觉根据学校的安排,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同时,高校必须提升对危机教育的重视,通过网络、讲座以及组织相关活动的方式进行危机常识的传播,并展开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演练,以此来提升全校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尽量做到成竹在胸,这样突发危机事件之后,师生才可以保持冷静的心态。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信息系统的健全完善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前完成危机征兆的捕捉。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完全进入信息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拥有更为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突发危机事件之后,大家都迫切地想要获得第一手信息,假如没有办法及时完成信息的准确传递的话,很可能造成造谣并且以讹传讹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导致混乱与恐慌的现象发生。这也就要求高校必须有高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完成准确信息的沟通交流与传递,有效避免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四、建立快速反应和控制机制

虽然现在我国高校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已经制定了一定的预防处理措施,但是因为突发危机事件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出现的原因也更加多样化,很多突发事件出现后学校依旧没有办法及时完成局面的控制。所以,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突发危机管理反应机制和控制机制,提升自身的反应速度,尽最大努力降低突发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与损害,并为后续恢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夯实基础。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过程当中,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组织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快速反应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时候及时解决,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周佳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研究[J].苏州大学,2016(5).

[2]何仕.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9).

管理机制范文篇8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对于危机的界定是:“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危机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它意味着在社会中,一系列终止和平进程和瓦解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正在迅速展开,使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大大超过了正常水平,迫使相关的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控制或调节行为,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如果举措不当,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及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笔者以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二、建构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检疫法》《突法性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体系尚不完整。一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应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二是有关紧急状态法对政府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必要的行政程序缺乏,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权力或不作为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是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但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因此,针对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特点,亟须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满足法律体系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标准:第一,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内涵,囊括国家安全、经济、交通运输、福利保障、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实施细则。第二,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全方位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的行政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冲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错和补救。这样才能在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用法律保证应急减灾的胜利。

三、加强官员问责制度

修正考核体系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在“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树立统一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终标准。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们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与危机相关的信息,当人们获取的信息不足时,就会出现各种流言。这时,政府应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危机真相及相关信息,以官方的权威来稳定民心。只有及时地传递真实的信息,才能正确引导公众在危机事态中保持理性,不产生过激反应和行为。而且,及时公布信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垄断和封锁信息则会导致公众对政府不信任,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并且会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信息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政府防治危机而且便于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缩短危机周期。在公开危机信息时,要通过召开新闻会、面向群众开通信息网站以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等多种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确保公众及时、充分地掌握所需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管理机构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常设管理机构,以搜集分散的各类信息,同时负责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预警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地方到中央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可能的危机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减小在最小范围。在公共危机全球化的今天,危机管理机制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考验,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以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左小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J].思想战线,2008.01

管理机制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危机;特征;成因;管理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在逐渐增多,对应的媒介技术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媒体环境逐渐被新型的网络技术所取代,新媒体环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给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企业新闻危机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媒体环境新媒体主要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脑和手机的出现是新媒体环境产生的重要标志。新媒体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速度也更快,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的新特征

1.信息源难以控制

传统的信息媒介使得新闻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群体的手中,如果企业出现危机时可很快查找信息源并进行相关的补救工作。[1]但是在现代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信息传播者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个人,而且传播的速度更快,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找到信息源。另外,原先信息呈现线性传播形式,控制起来较为简单,但是现在则是辐射的网状结构,更是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2.覆盖面更加广泛

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每家每户都有电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新闻的覆盖面也更加广泛。

3.危机负面影响的联动性

心理学认为,负面情绪在群体中具有传播性,而在负面新闻的传播中也有类似的属性,信息接收者会对新闻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是自然产生的现象。所以在有针对企业的不利新闻进行传播时,会在不同的人之间随之产生一种群体效应,导致人们对企业的敌视值也在不断上升,使企业的危机不断加剧,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的成因分析

1.企业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加大了危机处理的难度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人们主要通过广播、报纸等方式来获取信息,形式较为单一,而且类似媒体的更新替换速度较慢,一旦出现负面消息,企业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公关活动,从而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2]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电脑、电视、微博等各种各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普通民众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企业来说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企业宣传的方式;另一方面,给企业的新闻公关带来了麻烦,如果有针对企业的负面新闻传出,公关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企业信誉进行修复,同时增加了公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支出,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2.新媒体环境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新型媒介方式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往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一个新闻传播的满城皆知,而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人与人的交流,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现,人们可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及时传播到网络,与网友共享。当网友对新闻进行传播时,难免会夹杂个人情感在里面。研究表明,这种情感具有暗示性,下一个传播者会受到上一个传播者的影响。所以,如果有损害企业信誉的新闻传出,就会使问题不断扩大,而且企业根本来不及阻止,这就会给企业的新闻危机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3“.把关人”缺失使信息监管力度不够

报纸或期刊在印刷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流入市场。但是现在人们交流的门户更加广泛,信息传播也更加随意,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任何人的任何言论都可成为新闻传播的对象,所以人们可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不真实或不文明言论的流出,也不会有人阻止。对企业来说,如果有人恶意针对,很难阻止不实言论的流露,即使最后公关成功,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害。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信息方面的监管,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管理机制构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种类较多,而且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企业要强化新闻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维护企业形象。

1.分阶段进行管理

新闻危机有四个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3](1)潜伏阶段。提高对新闻危机的预警能力,洞察企业现状,树立防范意识,从而在危机出现时能冷静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突发阶段。及时找出信息源头,冷静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详细的补救计划并做最坏打算。(3)蔓延阶段。全方位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并采取专业的管理机制进行应对。(4)解决阶段。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及时弥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和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危险预警体系是危机公关成功的保障,所以企业应利用新环境下的媒体形式建立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加强对危机的管理。(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事件进行全面监督,分析网上新闻的发展态势,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将新闻危机消灭在萌芽中。(2)建立专业的企业网络管理团队,对企业网站进行日常的维护,并承担对常用社交网站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及时上报企业高层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避免负面新闻较大范围的扩散给企业带来的损失。(3)加强对新闻危机的日常管理,引进优秀的危机处理人员,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在社会舆论出现时,要有引导舆论走向的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处理危机。

3.建立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

(1)新闻危机的解决都是依靠人力的结果,所以企业要想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人才并为其配备先进的管理设备。[4]危机管理团队要有媒体维护专员,负责与外部媒体的联系和交流,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建立庞大的朋友圈,不仅与传统媒体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要与新媒体人建立联系,从而在企业出现新闻危机时能及时发动各方面势力进行补救。(2)在新媒体中建立企业的宣传人员,主要负责在各大网站、社交平台上对企业进行宣传,让网友对企业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企业,建立他们对企业的信任,从而在企业出现危机时能对他们有先入为主的引导,避免盲目跟风现象出现。(3)危机处理团队还要有消费者分析人员,主要负责对舆论的引导,通过分析消费者和网友的心理,抓住时机,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引导舆论走向,防止负面新闻扩大化,为化解危机提供充足的时间。

4.建立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

危机处置方式不同会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能减小危机对企业的损害,甚至可将其转化到对企业有益的方向。而低效的危机处置方式则会使危机对企业的伤害更大,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1)制定一套科学的危机处理办法,在危机出现时能实行程序化的处理过程,严格按照处理计划执行,提高对新闻危机的处理效率。另外,要严格追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发现企业确实存在问题,应及时在媒体或官网上向消费者或网友承认错误,对受害的团体或个人给予补偿,或采取其他方式弥补企业的形象。如果发现有人恶意诽谤,故意在网上损坏企业形象,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要求其在网络或其他媒体公开道歉。(2)企业领导应树立危机意识,员工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维护企业形象。加强对危机管理团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避免新闻危机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害。

作者:陈慧杰 龙泓宇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60.

[2]胡俊.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管理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不可抗力;中小企业;危机管理;肺炎疫情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全国绝大部分的税收、GDP、技术创新以及就业岗位,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更是超过7000万户,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相对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在经济下行、新旧结构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经常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各类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不可抗力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无法抗拒、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事情,比如自然灾害、社会动乱、重大瘟疫等。不可抗力发生时间不可预知,一旦发生,必定会对中小企业造成影响。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当出现重大不可抗力事件,中小企业最先面临冲击,比如2007年下半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导致我国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中小企业在此面前表现得无所适从。2020年初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业遭受严重打击,部分城市“封城”、企业延迟复产复工、学校被迫停课。在这场疫情面前,中小企业现金流非常紧张,诸如西贝、老乡鸡等餐饮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3个月,而大量体量小的餐馆只能关闭,如不加以救助,很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肺炎疫情的影响面之广、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都值得反思、总结,当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社会各方面危机应对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场危机不仅是单一的危机,更是全面性的危机,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次大考。如何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将是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总结中小企业面临不可抗力时的应对措施对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不可抗力的研究。陆岷峰、马进(2020)认为:不可抗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对象,其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同样的灾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尚可承受,而对于中小企业却是灭顶之灾;影响范围也有大有小,主要看灾害的性质;虽然对不同的主体影响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作为一种外界力量,中小企业在不可抗力面前仅凭自身是无法摆脱困境的,不可抗力的形式是多样的,诸如大地震等自然力量,战争、瘟疫、金融危机等社会力量都属于不可抗力。[1]崔建远(2019)主要对合同的不可抗力条款进行解释,他认为在外延和内涵方面,不可抗力条款和法律界定的不可抗力是相同的,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必须服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只能适用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在免责和解除合同方面,对第三方无效,他认为债务人应该将不可抗力告知债权人。[2]郑琪(2020)认为本次肺炎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企业之间解决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当企业确实因为肺炎疫情导致无法履约时,企业可以免责,当合同可以拆分,肺炎疫情导致企业无法履行一部分合同并且已经告知对方时,可以免除部分责任。[3](二)关于中小企业应对不可抗力的研究。陆岷峰(2020)认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除了资金、人才等以外,其应对市场风险的韧劲较差,一旦有较大风险事项发生,退出市场是其不得已的选择。正常情况下,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只有三年半,而在不可抗力影响下,中小企业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50%。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缓解不可抗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主要是能让中小企业度过一个危险期,即打一个时间差,挺过了这个时间差,中小企业就能够活下来,这就看中小企业的韧性如何。当然,对于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企业,通过不可抗力的契机让其退出市场也不失为一件好事。[1]韩强(2020)认为当前肺炎疫情对于中小企业就属于不可抗力影响,因肺炎疫情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履约,应该免除其履约责任,此外他认为即使企业在不可抗力下能够履约,那么对于债务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4]刘润奎(2018)认为企业在制订合同过程中在不可抗力约定方面应该根据不可抗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详细约定。关于不可抗力的认定不能机械地根据法律条文,而应该建立在保护交易,促进公平竞争秩序形成的基础上。[5](三)关于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研究。陆岷峰(2020)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危机管理意识,在企业管理当中没有将风险与危机列入战略规划当中,没有强烈的危机感,因而,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机基本上都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即使有些努力,往往也是针对具体的事项可能产生的风险做些防范而已,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危机管理体制、体系等。从风险到危机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即使是突如其来的灾害危机,如果平时就有应对危机的管理机制,即使倒闭也会比其他中小企业迟些。[1]范秋梅(2003)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中,各类风险事件都有可能发生,中小企业一旦疏忽危机管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很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危机管理应急机制,即使有也仅停留在形式,她指出危机管理意识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危机。[6]刘永(2009)指出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经常力不从心,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反应系统、危机善后系统在内的危机管理机制。[7]侯建辉(2010)则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他认为当前中小企业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沟通渠道不畅等缺陷,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危机管理制度,健全危机管理能力。[8]综上所述,学者对不可抗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条款履约免责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方面,即哪些情况下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履约,违约方不用承担责任,但是并没有研究不可抗力背景下对中小企业的危机救助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以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总结中小企业在应对中的经验与教训,基于企业危机管理的一般规律性特点,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不可抗力下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管理的一般做法,即:社会综合拯救、企业自救、化危为机、危机管理常态化等。

三、不可抗力背景下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机制

(一)肺炎疫情及应急情况处理概要。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通过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三个渠道对外传播。由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和其它疾病相比,传染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要困难得多,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疫苗研发还需要不短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真正意义上的特效药,患者往往需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抵抗。因此,在目前我们对于的抗感染治疗中,寻找可能的抗病毒用药方案,还需要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和临床上的不断摸索。肺炎疫情在临近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而我国有14亿人口,春节期间属于传统人口流动时期,人员流动非常大,如不有效控制,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瘟疫灾难。[9]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疫情,加强了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力度,各省市全部启动了一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2020年1月23日10时,武汉宣布全城“封城”。随后,通往湖北的全部铁路线停运或者调整。政府号召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居民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外出。部分小区、乡村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节后外地复工人员也一律隔离14天。[10](二)减轻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的政策措施。在疫情的影响下,除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紧急医用防疫物资的生产企业外,其余企业全面延迟复工,尤其是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受到严重打击。根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七天法定假期期间(2月4日至2月10日)全国零售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0050亿元,旅游业收入达到了5139亿元。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2020年这两个行业营业额和2019年相比并不会相差多少。根据某经济学家的预测,肺炎疫情对2020年第一季度GDP至少拉低1%。在政府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下,在偏乐观的情况下,即使2月10日企业正常复工,也会拉低全国0.8%的GDP。在偏谨慎的情况下,疫情也会拉低全国1.5%的GDP,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可能只有5%左右,甚至不到5%。[11]在此背景下,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增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0年1月31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要求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与疫情相关的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力度,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尤其是加大对制造业、小微、民营等重点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随后,中农工建交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纷纷成立专业贷款,为特殊企业信贷开辟绿色通道,其中全国城商行以及民营银行计划提供1500亿元的防疫情专项信贷资金。2020年3月5日,国家工商联发起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吸引了100多家银行的参与,该计划在2020年半年内对全国1000多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提供贷款支持。[12](2)下调现有贷款利率。《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制定重点名单,主动下调对部分企业的贷款利率。建设银行为湖北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在现有的基础上下降0.5%,农业银行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行业、保障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交通银行对防疫相关的企业也下调0.5%的贷款利率,其中重点企业还会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其余各商业银行也不同程度下调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3)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在2020年6月底之前,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受疫情影响逾期未交可不做逾期处理。企业受疫情影响未正常照章纳税可延迟缴纳,但延迟期不超过3个月。免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2个月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部分生活服务、交通运输企业的增值税,免征部分医院以及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的医院、国家机关的增值税、消费税及附加。在企业缴纳社会保险方面,国家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其中“免”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从2020年2月起,各省免征中小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免征期截至2020年6月底;“减”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在“缓”方面,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保险,该项政策预计可为全国企业减免5000亿元。目前主要省份纷纷落实该项政策,其中,江苏为减轻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免收企业的社会保险费、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其中中小企业减免5个月,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在其减免到期后还可申请缓缴,预计可为企业减免750亿元的税负。[13](4)延迟企业还款期限。为积极纾困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稳步有效复工生产,2020年3月1日,银保监会、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关于对中小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要求自2020年1月25日以后贷款到期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可延迟收取本金和利息,同时对于延迟还款的不收取罚息,还款日期最迟可延续至2020年6月30日,对于受疫情影响非常严重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可与其协商还款日期。除此以外,地方政府还给予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各种财政补贴、减免租金、给予培训补贴等政策,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当今后再次出现不可抗力时,中小企业仍然会遭受较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应对不可抗力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14](三)建立中小企业应对不可抗力危机管理机制路径。1.将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建设列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应该有危机意识,尤其是在不可抗力影响下,会遭遇休克性影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抗风险能力建设。作为企业的领航人,企业主首先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日常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危机意识培养,建立危机管理企业文化,自上而下全面形成危机感;企业还应该调整自身业务结构,降低亏损业务比重,不盲目扩张,聚焦主营业务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金占用,在企业管理中至少保持六个月的现金流。同时重视自身诚信度,诚实守信,合规经营,不故意拖欠银行贷款,建立健全财务规则制度,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提高企业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贷款银行的信心,缓解其“惜贷”的现象,同时重视线上办公方式,减轻办公场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力。[15]2.将注重内源融资作为持续经营的稳定器。中小企业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往往会因为资金短缺而遭遇困难,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可抗力产生时,虽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但是这些贷款政策本质仍然是银行贷款,繁琐的银行贷款程序导致审批时间过长,中小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贷款,依靠银行贷款会让中小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内源融资方式,日常经营中注重留存收益的积累,另外制订完善的员工持股计划,提高企业在员工中的形象地位,借助员工进行内部融资。随着经济的下行,加上不可抗力的影响,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可以学型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进行集资,既可以留住公司核心员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也能够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摆脱外部依赖性,及时筹集所需资金。[16]3.制订企业应对各种危机处理预案。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预知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制定危机处理机制。首先,建立危机应急处理小组以及危机预警机制。企业指定某部门如企业总裁办、战略规划部、研究部或者其他部门每日收集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行业信息、监管信息、国内国外重大宏观事件以及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信息等,及时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定期召集危机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召开危机预警讨论大会。其次,当讨论大会认为可能出现重大危机时,危机应急小组制订危机管理计划,企业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危机制订一整套危机管理计划,明确怎样防止危机爆发,一旦危机爆发如何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等。该计划必须包括目标、程序、人员分工、行动表、后勤保障以及各阶段达成的目标等;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制订完善的计划,以便一旦出现危机立刻能做出反应,这是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再次,有条不紊地处理危机。当不可抗力等危机发生后,危机应急处理小组制订详细的危机处理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处理危机。这其间肯定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有些困难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有些困难是制度性的,有些困难则是偶然的,企业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改革,防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最后,进行危机处理总结。中小企业在危机处理中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长处,通过及时地改革与调整有助于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同时,在危机处理中,企业肯定会和外部机构进行合作,总结处理危机的经验也有助于企业建立并且强化与外部的联系,尤其是与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危机处理成功后,中小企业也可以将此作为案例在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17]4.重点抓好人力资源以及财务危机的防范。不可抗力对中小企业造成最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危机以及财务危机。企业一旦遇到危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救能力往往不足,此次疫情暴发后,企业停产,人员被隔离,企业收入中断,为了自救,要么给员工降薪,要么倒闭。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将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重视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在人文关怀的同时给予物质激励,让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在财务危机防范方面,日常经营注重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积累,及时建立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现金流进行严格管理,保持合理的产品库存,当有盈余时投资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采取措施解决难以回收的应收账款。[18]5.提升数字化水平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易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模式一般都是线下尽调的贷款模式,但是疫情发生后,企业停产,人员隔离,部分城市“封城”,金融机构信贷人员无法到中小企业现场进行尽调,中小企业只能进行自救,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加强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数字化建设,获取相关部门授权出台线上产品。此次疫情发生后,一些互联网银行的贷款业务得到发展,根据蚂蚁金服统计数据显示,约有50%的中小企业计划向互联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目前银行的线上化产品中,更多是对银行优质客户进行主动授信,即建立白名单客户,这些优质客户短期内并不缺资金,真正缺少资金的是那些非白名单客户企业。如很多医疗、消毒、口罩等生产企业是银行白名单客户,但是很多中小餐饮业以及租店经营的商户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入面临无法交租金的窘境,他们在正常生产经营中都是资质较好的群体,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发掘这些正常经营就有利润,遭遇不可抗力容易休克的客户。[19]6.主动争取社会各主体救助措施与政策鉴于中小企业的特殊地位,一旦遭遇不可抗力,要靠社会主体拯救。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降低利率,不抽贷、不惜贷、不压贷;政府部门给予其办事便利、财政补贴、降税让利,稳定中小企业就职岗位并退还部分保险费;其他如地产公司应该减免中小企业租金、物业费,或者给予延迟支付的许可;有实力的国企或者政府无论是作为中小企业上游还是下游,可以提前给中小企业下订单或者运输货物并且提前给予部分货款,购买中小企业的库存商品,不故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20]7.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出台中小企业特别救助法目前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有很多,但都是针对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特殊事项,缺乏在特殊时期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此次疫情,中小企业普遍遭受较大的损失,一旦处理不及时很有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因此尽快出台重大不可抗力支持中小企业救助特别法很重要。在财政政策上,强化对重点中小企业的支持,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降低各类社保,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给予特别关注,适当减免增值税,给予财政补贴,要求地方政府园区减免中小企业租金,对特定地区、特定行业进行定向降准,平衡企业和员工利益,延迟假期薪资待遇,按照一定标准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其中政府负担比例不低于50%,对于涉及重大战略储备物资的企业,政府部门出资对企业产品进行收购。[21]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