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1:07:48

管理工作意见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1

今年6月30日,省环保局召开了粤东、西5市环保局长加强进口废塑料管理及廉政建设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省进口废塑料管理有关情况,针对我省进口废塑料监管工作存在备案不够认真,利用单位的备案表中信息与现场检查情况不相符;把关不严,未严格按照《广东省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污染控制规范》(粤环〔*〕110号)要求上报材料;重审批,轻监管;廉政等问题,就进一步加强进口废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省局进口废塑料管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市进口废塑料管理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和监管机制

(一)完善审批程序

*年8月1日起,需加工利用进口废塑料的单位提交申请材料至市环保局办事大厅“便民窗口”受理,有关业务科室经过对申请资料审查、现场核查后,提交局办公会议研究通过,并在梅州市环境保护局网公示5天,公示期内无投诉反对意见,经局领导批准后,出具初审意见。

(二)强化监管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1、市环保局环境监督科负责审查申请进口废塑料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开展现场核查,并出具初审意见;

2、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现场检查及利用状况的备案审查,并配合环境监督科对申请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的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工作;

3、市固体废物与辐射管理中心负责网上公示及反馈意见收集工作,并配合环境监督科对申请单位的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工作;

4、各县(市、区)环保局负责对辖区内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

二、加大现场查处力度

根据省环保局《关于规范固体废物行政许可申请行为的通知》(粤环〔*〕57号文)和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梅市环字〔*〕34号)要求,切实加强对进口废塑料利用单位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现场检查。一是各县(市、区)环保局组织监督检查。二是由市环保局组织专项检查。抽调环境监督科、市环境监察支队、市固废与辐射中心等有关人员每年组织两次以上专项检查,对发现企业倒闭、搬迁、不能正常生产,生产设备数量与备案确认的数目不一致、又没有正当理由的或出现违反国家、省进口废物管理规定的行为的,经查实后取消其再次申请备案资格,并依法处理。

(二)加强企业加工利用状况的备案管理。督促企业按时上报进口可用作原材料的固体废物利用状况备案表,对不按时上报利用状况的企业将进行通报,并在再次申请时给予核减或不予受理。

三、加强廉政建设

1、认真学习贯彻广东省环保局《关于规范固体废物行政许可申请行为的通知》及省局进口废塑料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严禁“吃、拿、卡、要”,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2、严格按省环保局《关于规范固体废物行政许可申请行为的通知》要求执行,对未提交《诚信承诺书》的企业,视为申请资料不齐全,不予受理。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2

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幼儿园孩子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幼儿的生命安全,现就幼儿园接送车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幼儿园坚持就近入园

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般不适合接送车上下学。幼儿园举办者及幼儿园领导要本着对幼儿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幼儿就近入学,原则上不主张幼儿园使用接送车接送幼儿上下学。幼儿园要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带头拒绝使用幼儿接送车,并有责任向家长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动员家长从幼儿生命安全角度考虑坚持就近入园并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幼儿园必须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做好接送各个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严格接送车管理

如确实因附近(7公里以内)无园点设置,允许较大规模的幼儿园(在园幼儿200人以上)使用符合要求的接送车。接送车的使用必须从严把关,规范管理。

1、规范手续,许可运行。幼儿园接送车必须是幼儿园自有客车或专业企业具有有效证件的客车;接送车辆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把关同意后报教体局审核通过,由交通运管部门按照定时、定范围、定核载人员的原则,核发道路运行证;用于幼儿接送的车辆除必须由公安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外,还应按交通部门要求进行一年一次的检验;车辆必须具有车身、座位等保险手续;接送车驾驶员必须遵守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持有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和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书,近三年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并负主要或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驾驶员不得从事幼儿接送驾驶活动。

2、提高认识,落实职责。交通安全事关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幼儿园要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幼儿园园长、业主是为校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安全工作的研究和部署,全面落实幼儿安全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园长、业主要与接送车驾驶员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签定安全责任状,加强检查,督查工作,减少和避免幼儿伤亡交通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坚决予以责任追究。

3、规范制度,严格管理。幼儿园对接送车牌照号码、核载人数、驾驶人、保险及接送幼儿时间、躺次等情况要登记造册,建立台帐。要建立详实的接送车安全工作管理细则,落实措施,切实执行。组织用车接送时,要落实上车排队、点名、签字制度,同时,必须按规定人数乘坐,严禁超载,且必须有2个随车教师做好接送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工作,严禁幼儿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离开车子,教师要亲手把每个幼儿交到家长手上,并做好签名交接工作。凡幼儿园组织春(秋)游或其他外出集体活动,必须经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中心幼儿园级以上幼儿园还须报市教体局备案,其用车必须是专业客运公司车辆,禁止使用报废车、“病车”和“黑车”等。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3

根据《农业部关于切实加强年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伏季休渔制度工作意见如下:

一、休渔时间

本市拖网作业休渔时间为6月16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桁杆拖虾作业休渔时间为6月16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

沿海定置网作业休渔时间为6月22日至8月22日。

二、工作要求

1、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精神,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坚持和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各镇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休渔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级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要把宣传教育贯穿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渠道,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告渔民书、组织学习班和及时传递休渔信息等方式和方法,贴近实际、贴近渔民,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和渔民群众宣传实施海洋伏季休渔的重要意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其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遵守有关休渔规定的自觉性,为休渔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对渔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做到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3、所有休渔渔船应在休渔开始日前到达指定地点停泊,不得擅自转移停泊地点和加载冰、油等渔需物资,不得自行变更为非休渔作业类型出海生产;各类渔业辅助船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运输、销售违规捕捞的渔获物。要加强对关键时段、重点地区的监管,防止休渔渔船逾期捕捞和提前捕捞,防止休渔管理盲区的出现,防止外地渔船利用有些地区作为过渡,违规出海。

4、要依法加强渔业安全管理,制定突发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休渔期间渔船停泊点的防火、防盗、防台工作,不得在船上进行电焊、气焊以及其它明火施工的修理作业,坚决消除各种隐患,保障休渔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落实专人管理制度和分片包干管理制度,健全休渔渔船档案式管理制度,在休伏管理的各个阶段,对每一港口停泊的渔船数量和每一艘渔船及动态逐一进行核实和登记,建立名册,做到心中有底,有据可查。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4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中心户长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综治创建活动,全面加强群防群治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更好地夯实“平安广陵”创建基础,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广陵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提出我镇中心户长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努力为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总体目标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公安、综治、司法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基层的治安防范责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组织发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全面落实社会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创造良好的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治安秩序,全力打造“平安广陵”,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三、产生条件

“中心户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可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群众推荐,组织审查,个人自愿从事中心户长工作;

2、年龄:男18至70周岁,女18至65周岁,户籍在治安管理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3、身体健康,无残疾,无传染性疾病;

4、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对治安范围内的治安情况、人员情况底子清、情况明;

5、无违法犯罪记录,未有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的情况;

6、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有一定从事农村工作经历和经验,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老村民代表优先推荐任用;

7、符合治安管理范围内配备条件和设置名额,原则上中心户长不异地交流、配备。

8、有通讯联络方式,必须有固定电话,最好拥有手机。

9、财政供养的在职在编村居干部一律不得兼任中心户长。

四、选任办法

“中心户长”的设立,采取以生产小组为基础,以群众自愿为前提,按照村民之间亲缘关系、邻里关系和经济关系,与村计生信息员、环保管理员、绿化护理员、村民议事员等推选结合,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一名中心户长。通过公开报名、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村居委会初审、派出所政审、镇综治办审定,村居委会颁发聘书等程序产生。

村居委会聘用中心户长后,必须为其配备好门牌、胸卡、联系卡、手电、口哨、袖章、手提喇叭等必须的工作用品,以便正常工作。

五、工作职责

1、法制教育“宣传员”:

(1)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熟悉与村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定期不定期向本辖区的村民开展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3)自觉带头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完成镇、村居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4)批评、教育、举报有违纪违法的人和事。

2、治安防范“组织员”:

(1)熟悉本辖区村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做好治安巡逻,督促农户做好治安防范。

(3)对巡逻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村居干部联系,并按《警民联系卡》的要求与派出所片警联系。

(4)努力维护本辖区的治安秩序。

3、维护稳定“信息员”:

(1)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和可疑情况及时向村居或派出所汇报。协助公安部门,严密社会面控制。

(2)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有关信息及时向村居或派出所汇报。

(3)掌握本辖区暂住人员、流动人员、重点人员的情况,并向村居或派出所汇报。

4、矛盾纠纷“调解员”:

(1)协助村居干部做好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参与调解邻里之间的小矛盾纠纷,消除彼此隔阂,促进团结和睦,尽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协助分工村居干部调处重大矛盾纠纷。

(2)主动做好预防激化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有可能引发大重大矛盾纠纷或不安全事项,及时向村委会、镇综治办或派出所上报,请求有关方面做好化解工作。

(3)督促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的调解协议。

(4)及时向村居干部或镇综治办、司法所反映重大治安、民事纠纷信息。

5、重点对象“帮教员”:

(1)协助做好本辖区帮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2)熟悉和掌握帮教人员的现实表现。

(3)听取帮教人员反映,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村居。

(4)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和对重点治安地区的整治。

6、相关工作“协助员”。协助村居委会、镇综治办、派出所做好相关工作。

六、工作制度

1、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参加一次村居委会召开的治安工作例会。

2、教育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定期对治安中心户长进行职责任务、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

3、月度汇报制度。每月向村居委会汇报民事调解、治安保卫等工作情况,接受指导。

4、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周上报村居委会治安片区联系户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及矛盾纠纷排查情况。

5、巡逻值勤制度:原则上按原自然村居为单位,每天组织两名中心户长巡逻检查辖区,检查治安防范、安全隐患。

6、考核奖惩制度:接受镇、村居按照职责要求进行的考核奖惩。

七、经费保障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2013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年”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长效工作机制,突出抓好流动人口基层规范化管理、宣传教育、专项清理清查、信息联系等工作,切实扩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覆盖面,不断提高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流动人口建档率、流出人口办证率、流入人口持证率达到95%以上,流动人口信息平台联系率达到90%以上,纳入管理的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率达到10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免费落实率达到100%。

三、工作任务及要求

按照市人口计生委流管处各项工作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县、乡、村三级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促进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规范基层服务管理

(1)、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档案。县级主要存放月报、季报、年报等各类报表、各级文件资料、平台数据和区域协作协查等档案资料;乡级主要存放流出育龄妇女办证登记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签订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和各类报表等档案资料;村(居)流动人口管理档案要规范齐全,设有专用的流动人口档案盒,存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单》、《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报告单》、《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和村级流动人口信息反馈等档案资料。村级流动人口信息反馈要及时准确,流出人口流向地要具体到村(居)。

(2)及时办理或审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由乡镇流管员免费办理和审验,对已经流出的,由现居住地计生部门提供信息证明,经核实WIS系统信息一致的,可由村(居)计生主任或家人代办,严禁在办理和审验《婚育证明》时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和押金。

(3)、深入开展流动人口技术服务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强化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管理服务,突出抓好户籍地的管理服务,每年至少两次寄回现居住地计生部门出具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报告单》(省内流动的由流动人口信息平台通报),流动人口回乡查体的,要将检查结果登记在村(居)已婚育龄妇女查体记录中;各乡镇(街道)也要将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纳入管理范围,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免费查体服务,并及时出具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报告单》(省内流动的必须由流动人口信息平台通报),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加强宣传教育

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节假日、麦收、秋收等流动人口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以学习宣传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双十”工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等重点内容,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印发《致全县流动人口的公开信》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舆论宣传,集中力量对返乡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上门服务,了解婚育情况,进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催办或更换《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集中清理清查

(1)开展专项清理清查活动。各乡镇(街道)每季度要结合查体服务工作集中开展一次流动人口专项清理清查活动,对辖区内的流出、流入全部人员进行清理清查,深入村(居)逐人逐项登记核查流出时间、去向、持证、婚育、节育以及现居住地等基本情况,对相关信息审核编辑,重点对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及时录入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管理,建立管理服务档案;对未办证或证过期的,责任到人,要督促其及时办理、更换或审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开展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要求,结合流动人口专项清理清查活动,每季度开展流动人口全员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对村(居)流出和流入全员人口进行信息采集登记在《全员信息采集卡》上,并将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的交换工作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实时录入和交换。

4、强化信息联系

(1)信息平台管理:凡流入、流出流动人口输入省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视为纳入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未输入的视作漏管,重点服务管理对象为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平台实现适时更新;各乡镇(街道)每月5日将上月流动人口流入、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未婚育龄妇女、违法生育情况信息等流动人口基本管理服务信息汇总后上报县人口计生委流管办;每季度后的第一月5日将上季度全员流动人口信息上报县人口计生委流管办。

(2)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各乡镇(街道)及时协调计生办、派出所、劳动保障所、工商等部门加强配合,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服务管理活动。

(3)强化区域协作。重点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跟踪管理,主动与现居地联系,主要通过信息平台、电话随访、信函协查等有效形式,协查通报相关信息,督促流动人口主动配合当地计生部门管理,回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单》或《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报告单》。各乡镇(街道)流管员要定期登陆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对流入人口管理服务信息及时通报户籍地。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6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三个必须”等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行业规范管理、用人单位负责、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有效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以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意见》为导向,突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加大职业病病源、职业病病控等相关环节的监管力度,按照“开展一个活动、突出二个重点、落实三项措施,抓好四项工作”的工作思路,督促用人单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成立机构,专项负责

乡政府成立由副乡长为组长,社会事业服务站站长为副组长,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组员,乡卫生院安排人员参加的职业卫生工作小组。

三、全面监督,针对处理

(一)全行业领域监督

我乡领域范围广,行业众多,涉及水泥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煤矿业、非煤矿山行业以及农业和林业,因此,我乡职业卫生的监督也必须全面到位,才能有效防治职业病、卫生隐患。

因此,对全乡各行各业的职业卫生防治,要分区分点分行业进行监督防治。

一是工作小组要牵头各村社全乡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督查管理、汇总监督,及时与相关单位、村社以及卫生院协调处理职业病、卫生情况的应急工作;

二是各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宣传与健康检查,对查出的职业病及其他特别病状,要及时造表归档并上报;三是各单位要针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完善软硬件设施、物资,保证防护到位,治理有方,从源头出发,做到标本兼治。

(二)重点危害专防治

1、粉尘职业危害治理。结合我乡实际,工作小组要对水泥生产、煤矿、非煤矿山等粉尘危害严重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并要求各相关企业要针对相关制定治理方案,督促企业负责人积极设置集中或局部抽风除尘系统,引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采取自动化生产、封闭远距离操作等措施,避免和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粉尘;在工艺条件允许下,尽量采用湿式作业(如喷雾、洒水等)方法,抑制粉尘产生;作业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等有效防护用品上岗。

2、是毒物职业危害治理。我乡虽然并没有直接涉及到毒物相关的化工产之类的企业单位,但诸如水泥厂、加工厂油漆等部分环节,仍然涉及到毒物的职业危害,因此,相关单位尤其是红狮水泥厂、远翔机械等厂企要及时对所存在的毒物化工品进行严格管制,对相关化学物品的使用要有规章制度,对相关操作人员严格训练,有效防治毒物职业危害。

(三)基础工作应落实。

1、宣传教育常抓不懈

在全乡范围内,一是工作小组要积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各单位根据县安办、乡政府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三是要对已出现的病情病状及相关人群进行统计入档,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及时有效地防止危害扩大。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7

一、要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进一步明确外经贸、工商、公安、宣传、劳动保障、旅游等职能部门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强化对外劳务经营主体的管理工作。

县外经局要认真做好外派劳务招收备案工作。对在备案过程中发现虚盖公章、假冒外经公司招工等弄虚作假情况,及时通报县公安部门处理;要加强对全县中介公司(经外经贸部门确认)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对超范围经营的中介机构通报到县工商部门进行处理。

阜宁工商局要加强对外派劳务中介机构的管理。依据县外经贸部门通报的许可信息,核查、规范外派劳务中介企业的经营范围,对不符合从业资格条件的,不得准许其从事外派劳务中介服务业务;对未经批准、非法经营外派劳务业务中介机构要进行认真清理;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外派劳务中介机构要进行严肃查处;严厉打击查处非法外派劳务招收广告;对在经营活动中有欺诈行为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县公安局要加强对外派劳务护照受理、审批的把关服务工作。外派劳务人员申请办理出国劳务护照,须向公安机关提交有外派劳务经营权公司出具的、经外经贸部门备案的对外劳务合作项目说明、备案表及外经贸部门出具的初审意见函。公安机关在受理外派劳务护照申请时,须面见外派劳务人员并询问有关问题,防止弄虚作假及冒名顶替骗办护照。密切注视护照办理动向,对大宗到偏僻国家旅游的人员认真排查,一经确认为出国务工,严肃查处。依法打击伪造、倒卖外派劳务经营资料、弄虚作假骗取护照赴境外非法劳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县新闻媒体负责检查刊登外派劳务广告的合理、合规、合法性。对虚假广告报请工商、公安部门查处;加强对外派劳务有关法规、政策、常识等知识的宣传引导,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骗上当,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没有外派劳务资质的中介企业从事外派劳务活动进行查处。

县旅游局负责对利用旅游渠道非法经营对外劳务的行为进行查处。

二、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切实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一)设立外派劳务中介机构,需先向县外经贸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后对具备一定条件、经营规范、并主动向县外经局出具银行备用金保函(至少30万元,主要用于处理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的中介企业,凭县外经局出具的外派劳务中介资格通知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县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二)从事外派劳务中介业务,必须获得有外派劳务经营权公司的委托,签定正式的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和发生纠纷的处理方案。在招聘劳务人员时,必须出示委托单位外派劳务经营资格证书和委托书。外派劳务中介机构不得擅自改变劳务人员的出境意向,不得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不得擅自转委托,严禁以外派劳务为名行骗牟利。

(三)外派劳务人员出国费用,包括护照、签证、体检、培训、差旅费等费用,均由劳务人员按实际付费金额自行负担。除服务费、履约保证金和应由劳务人员自行承担的出国费用外,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另行收费,不得超前收取劳务人员各项费用。在确定外派劳务人员名单时,只能收取护照、签证、体检、培训等费用,签证办理完毕后,才能收取服务费和履约保证金。

(四)中介公司涉及招收外派劳务人员内容的广告,应当查验经外派公司盖章确认的《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表》、《外派劳务项目审查表》及县外经贸部门出具同意招工的意见,并据此审核广告内容。广告经营者不得设计、制作、和有虚假或夸大宣传的涉及招收外派劳务人员内容的广告,违者由工商部门依据广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五)外派劳务中介机构需向外经贸部门提交年度经营情况报告,外经贸部门要加强与工商部门的配合,对外派劳务中介机构实行联合年检制度,从资格条件、经营业绩、遵纪守法、纠纷发生及处理等方面进行年度审核。

三、要加强对外劳务管理,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县成立对外劳务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外经局、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外办、旅游局和阜宁工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外经局分管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协调沟通,通报相关情况,切实解决纠纷。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8

(一)注意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切实解决城市建成区因规划置后所带来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不配套这一突出问题,规划还建一批公厕、垃圾中转房、农贸市场、停车场等;

(二)从解决市民城管意识淡薄入手,广泛深入地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使市民自觉爱护市政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市容市貌秩序;

(三)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从根本上解决城管体制不顺的问题,坚持“条块结合,以属地化管理为基础”的原则,积极推进城管工作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对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二、2006年全区城管工作意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

2006年的城市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目标,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向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延伸,以环保创模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以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大力实施建绿工程和电力、电信架空线下地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形象。

(二)要有扎实的工作措施

1、进一步端正城管执法指导思想。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公用服务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把市民利益放在首位,严格依法管理,增强执法效能。

2、结合职能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合理有序地规划市政公共设施可供拍卖筹集城市管理资金的载体,对城区户外广告进行公开拍卖。

3、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结合我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力争建设2—3处城市景观。

4、加大对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的城管力度。今年将在新繁、大丰、三河、龙桥、木兰、泰兴、石板滩、清流、斑竹园9个镇(街道办事处)开展城镇管理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理顺管理服务机制,强化管理服务措施,落实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车辆管理服务新路,为本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工作原则: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增强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对车辆停放的有效管理。

二、工作机制和工作职责

成立*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车辆停放管理日常工作(文件另发)。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成立相应的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车辆停放综合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成立车辆停放综合管理服务社,服务社作为协助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车辆停放管理的社会公益性辅助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在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的统一领导下,负责车辆停放管理的相关工作。服务社的组建方式由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自行组建,也可以通过招投标或委托的方式确定。

三、工作要求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从人性化管理、服务化管理出发,积极拓展车辆停放管理的新思路,以保障车辆停放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管理。

(二)加大投入,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落实车辆停放管理经费,对市场化运作后经费的不足部分,予以适当的补充。

附件:*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附件:

*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区城管局:

1、制定本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工作意见,落实有关工作措施。

2、做好本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车辆停放综合管理工作的协调会议,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对车辆停放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

4、针对工作中出现问题及时开展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对占用道路设立停车棚(亭)、点,依照有关法规、条例会同有关部门现场踏勘并进行审批、取缔。

6、加强对本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项目执行单位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

7、督促项目执行单位对建造的车棚(或立牌)等相关设施按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合理的配置,加强对停车棚(亭)、停车点环境保洁的监督。

8、对占用人行道、公共场地设立自行车停车棚(亭)及利用停车棚(亭)设置广告的现象依法进行治理和审批。

区公安分局:

1、加强对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的日常管理。

2、根据本部门职责,对项目执行单位建造车辆停放综合管理的相关设施、地点予以审批,在职能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支持。

3、协助区劳动保障局开展车辆停放综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中有关治安防范内容的培训。

4、指导、协助、配合本区车辆停放综合管理项目执行单位做好车辆停放等日常管理工作。

5、规划并制定本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场地、路段,报区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审批。

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篇10

一、落实燃气安全管理责任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镇(办事处)、开发区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关规定,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做好燃气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研究确定城镇燃气安全监管推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组织推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城镇燃气安全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市政府办分管主任、住建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召集人。各镇、开发区和各有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其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住建局,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按照行政管理职能,落实相关部门燃气管理职责。安监局负责全市燃气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组织开展市政府挂牌督办的燃气隐患整治。负责我市城市门站以外的高压燃气管道(境内长输管线除外)的监督管理,负责燃气项目安全预评价和项目验收评价的备案工作,依法调查处理燃气安全事故。发改委负责境内燃气长输管线的监督管理,负责燃气建设项目的核准、监督和投资管理阶段的安全审核。住建局是本市城镇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制度,做好城镇燃气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燃气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宣传用户安全用气知识,保障燃气生产经营安全,依法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对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进行监管;协调地下燃气老旧管道改造更新计划和路面开挖审批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燃气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计量监管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及其元件制造质量,以及燃气流通环节的商品质量和经营市场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充装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燃气、无条形码标识或不合格钢瓶,查处燃气经营活动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无照经营燃气行为。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市燃气运营单位、燃气运输的安全管理,依法查处无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从事燃气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安局负责燃气生产、供应、使用等场所的消防和公共安全管理以及全市燃气车辆的安全管理;依法查处为非法经营者提供场所和违规大量储存燃气、倾倒残液、偷盗燃气、倒卖报废钢瓶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国土局和规划局负责控制燃气设施建设用地,保障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依法查处违法违章建设项目。环保局负责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负责对排放有可能腐蚀燃气设施的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置。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三)按照“谁管属谁负责”原则,落实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燃气使用监管职责。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用气和后勤保障用气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气使用列属生产经营范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有管属单位燃气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交通运输局负责所管属燃气车辆的安全监管,做好公交场站等管属区域内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商务局负责本市餐饮行业管理工作,督促餐饮场所开展燃气使用自查工作,督促其与合法供气企业签订供用气合同等;经信委负责工业企业的燃气使用安全监管;教育局负责学校食堂等场所燃气使用安全监管;卫计委负责管属医院食堂等场所燃气使用安全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加强管属单位燃气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四)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属地燃气监督管理职责。各镇(办事处)、开发区应当加强燃气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燃气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在推动本区域燃气发展,增强用户安全用气知识的同时,负责属地居民燃气用户的监督管理,协助做好属地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使用单位的燃气安全管理,制止和纠正违法经营燃气和占压、损毁燃气设施行为,清查无证无照瓶装液化气供应网点,负责拆除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各类违章设施以及燃气用户(特别是工商用户)私搭乱设的各类燃气设施,及时报告和协助处理燃气安全事故

(五)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供气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燃气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燃气经营企业是依法承担燃气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日常巡查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责任到岗到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燃气经营企业依法从事燃气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用户的用气安全宣传、教育,负责燃气安全到户,并按规定做好用户安全用气检查,确保燃气用户管理全覆盖。

(六)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燃气使用单位和个人对燃气使用安全负责,其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单位或个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二、强化燃气经营市场管理

(一)规范燃气经营企业市场管理行为。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依法从事燃气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供应燃气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管道燃气按照市政府核准的经营范围实行特许经营。管道燃气企业应当建立管道燃气建设和供气管理制度,不得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管通气。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完善送气服务网络,建立送气服务管理制度,加强气瓶流转管理,确保每个气瓶流向清晰。运输配送液化石油气的车辆符合安全运输要求。送气服务做好气瓶交接验收,保证气体质量和气瓶安全可靠。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与燃气用户签订供气销售合同,明确燃气使用安全责任和义务,并做好用户燃气知识宣传和使用安全检查工作。

(二)加强燃气经营市场监督管理。瓶装燃气经营市场应当合理布局供应网点,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生存空间,通过部门与属地政府联动,实行综合整治,打击瓶装液化气流动经营、未经许可跨区域经营、无证无照经营、掺杂使假,以及向无证无照单位或个人供应用于销售的燃气和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等违法经营行为。管道燃气经营应当严格依据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评估,督促企业按照协议要求开展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用户服务和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严格控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合理设置天然气加气站,查处不安全运营或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开展燃气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燃气企业信用档案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强化燃气企业的督查考核,保障燃气市场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三、强化城镇燃气工程建设管理

(一)依法按规划建设燃气工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修编燃气专项规划和“十三五”城镇燃气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管道天然气,合理规划液化石油气储罐场、供应站点,以及汽车燃气加气站,科学有序推进燃气设施建设。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等按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预留建设用地。规划确定的燃气设施建设用地不得改作他用,规划控制范围不得新建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应当按规定有序布设,留有安全间距,严防燃气管道与其他管线,特别是供电、雨水、污水管线相互交叉影响,严防管道然气泄漏流入雨污水管道,以及燃气管道穿越雨污水箱涵遭受污水、气体的侵蚀。

(二)严格燃气建设项目审批。相关部门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燃气专项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气源情况,严格审批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建设工程项目,认真组织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监督实行项目预评价和环境评价制度。严禁燃气用户(特别是工商用户)擅自建设内部燃气储罐、LNG气化设施等。

(三)严格燃气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燃气建设工程应当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规定。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制度。加强燃气工程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设备安装质量监督管理和专项验收,保障设备安装质量。加强施工图消防专项审查、消防工程监督管理及消防专项验收,保障消防安全。燃气建设工程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不得投入使用。

四、保障燃气设施运行安全

(一)强化燃气设施运行管理。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仪器仪表的状态标识管理,严格执行燃气设施使用和报废制度。分类登记造册不同年限、不同材质的燃气设施,分期委托专业单位检测鉴定,正确评价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状况,有重点地加强易损易坏设施的巡查、监测和监控。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加强燃气经营企业燃气设施运行监管,及时纠正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二)强化燃气设施安全保护。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市燃气管理办法(暂行)》、《市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办法》,进一步划定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设定安全保护标志,建立燃气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应制订燃气设施保护方案,落实设施保护措施。燃气管理部门要以燃气设施、燃气经营场站的监管为核心,整合燃气企业、场站设备信息、运行信息及监管信息,建立燃气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燃气行业的信息化监管和危险预警,进一步提升燃气管理水平和应急调控能力;要加强燃气设施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巡查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建立燃气设施安全保护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并查处受损燃气设施,以及占压、损坏燃气设施等影响燃气安全的行为。

(三)着力清除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构)筑物。各地、各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加强燃气设施巡查,防止违法建(构)筑物占压燃气管道或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燃气设施安全范围内已有的违法建(构)筑物,由属地政府牵头负责,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整治。2015年年底前,全部清除现存占压燃气管线或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确保燃气设施运行安全。

(四)强化燃气设施的维护。燃气设施应当定期检验、检修和更新。燃气器具由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抽样检测,推广带熄火保护装置的燃烧器具。燃气用户设施应当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维护,燃气经营企业所属燃气设施由企业负责维护。天然气非居民用户和燃气计量表设置在住宅内的居民用户,其燃气计量表和表前燃气设施由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燃气计量表后燃气设施,由燃气用户负责。燃气计量表设置在居民住宅公共部位的,燃气管道进户墙外侧的燃气设施由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燃气管道进户墙内侧的燃气设施由燃气用户负责。

五、强化燃气用户监督管理

燃气用户对燃气安全使用负责。居民用户应当增强燃气安全意识,规范燃气使用行为,经常检查所用燃气设施;工商业等非居民用户应当落实安全用气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燃气设施检查和操作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燃气经营企业要做好用户安全用气宣传教育,建立燃气用户分类电子档案,并规定定期入户检查。工业、商业、采暖、单位食堂等非居民用户每年检查不得少于1次,居民用户每2年检查不得少于1次;燃气加气(充装)站在每次加气(充装)前检查机动车辆等燃气设施。属地政府应当落实巡查人员分片做好辖区内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以及燃气用户的安全管理,发现燃气用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且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应当及时提交燃气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直至采取限制或临时停止供气等强制措施。

六、落实燃气反恐防范措施

燃气经营企业是反恐防范的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反恐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源头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反恐防范责任制和反恐防范工作制度,制定反恐防范应急预案,落实反恐防范工作各项要求,开展反恐防范工作全员教育,普及反恐防范知识,通过人防、物防和技防,提高反恐防范能力。燃气供储气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按规定建立检测、监控系统,确保自动监控检测系统可靠有效运行。各地、各部门加强燃气反恐防范工作的领导,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反恐防范的监督、管理、检查和指导、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