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0:25:55

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范文篇1

为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使殡葬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彻底整治当前殡葬管理中仍存在的土葬、骨灰入棺埋葬、丧葬用品场混乱等突出问题,根据《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殡葬管理有关规定为指导,以建设绿色殡葬为目标,以全力整治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等违反殡葬法规行为为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不断提高全丧事文明程度,促进全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整治内容

(一)禁止土葬,进一步提高火化率。

(二)禁止骨灰入棺埋葬、乱埋滥葬行为。

(三)禁止制作、出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规范丧葬用品场秩序。

(四)禁止在外环内(含跨环路的村)停放尸体办理丧事,外环内丧事活动按规定到殡仪服务中心办理。

三、整治措施

(一)召开全殡葬管理专项整治会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二)民政局将《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中的第十一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第三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授予民政局行使的执法权委托给各镇(区)政府行使。各镇(区)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以民政局的名义行使上述行政权力,不得委托给第三方。同时,要接受委托方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本居(村)民死亡的,除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外,一律就地火化,不得以任何理由土葬。不允许镇(区)政府对民政办或殡葬管理机构实行经济承包,对民政办下达创收指标,已签定承包协议的必须作废。要从体制上理顺殡葬管理关系,殡葬管理职能严禁转移到其它部门,已转移的立即收回。

(四)对发生土葬的,发生地镇(区)政府在查实后(15个工作日内查实),要依法下达改葬通知书(在土葬行为查实后3个工作日内)。改葬通知书下达后,镇(区)政府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劝导丧家自行改葬,丧家自行改葬的,镇(区)人民政府、民政局要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影像资料等改葬证据存档备案待查

。(改葬通知书下达后7个工作日内)。丧家拒不自行改葬的,由土葬发生地镇(区)政府组织实施强制改葬,民政局指导、监督,公安、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配合,新闻媒体曝光(改葬通知书下达后15个工作日内改葬),并对丧户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强制改葬费按实际发生额由所在镇(区)政府财政承担。

(五)各镇(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骨灰入棺埋葬和乱埋滥葬行为的管理对发生骨灰入棺埋葬或乱埋滥葬的,所在镇(区)政府在查实后(15个工作日内查实),要依法下达改葬通知书,责令其改葬或深葬(在骨灰入棺埋葬或乱埋滥葬行为查实后3个工作日内)。改葬通知书下达后,镇(区)政府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劝导丧家自行改葬或深葬,丧家自行改葬或深葬的,镇(区)人民政府应派人进行现场监督,并做好影像资料等改葬或深葬证据存档备案。(改葬通知书下达后7个工作日内)。丧家拒不自行改葬或深葬的,所在镇(区)政府组织实施,予以强行平毁,民政局指导、监督,公安、综合执法等有关配合,新闻媒体曝光(改葬通知书下达后15个工作日内改葬),并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强制改葬费按实际发生额由所在镇(区)政府财政承担。

(六)各镇(区)政府要层层建立殡葬改革信息网络,扩大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等信息来源,及时掌控违反殡葬法规行为相关情况。

(七)坚决禁止城区死亡者骨灰到农村个人承包山、承包地和非法墓地安葬。对未经批准,擅自建立殡葬设施的,由民政局会同建设、国土、林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占用耕地建坟,破坏种植条件的,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土地复垦费2倍以下的罚款。对倒卖、传销墓穴的,由民政局处以3万元的罚款。

(八)坚决打击非法运尸车,取缔镇(区)原保留运尸车,坚决打击两馆以外运尸车为土葬

和骨灰入棺埋葬服务。对以非运尸专用车运送尸体的,由公安局交警大队配合民政局拦截车辆进行检查,并由民政局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

(九)对全丧葬用品经营网点进行一次清理整顿。未经民政局行业许可同意,工商局不予核发营业执照和年检。

(十)禁止制造、销售棺木和纸钱、纸牛、纸马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对制造、销售纸钱、纸牛、纸马以及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或制造、销售棺木的,由所在镇(区)政府会同工商部门予以没收,可并处制造、销售金额3倍的罚款。

(十一)凡未经民政局行业许可、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擅自承办、经营丧葬业务的,无照生产、经营丧葬用品的,超范围经营的企业、商店、食杂店,由所在镇(区)政府会同工商部门予以取缔,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十二)禁止殡仪活动中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有碍容环境卫生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镇(区)丧户办丧事,禁止在户外搭灵棚、设灵堂;禁止摆放花圈和纸牛、纸马等封建迷信用品;禁止抛撒纸钱;禁止搞丧事吹奏或高音播放哀乐;禁止在禁火区焚烧花圈和祭品。对户外搭灵棚、设灵堂的,由所在镇(区)政府责令其拆除;对拒不服从的,所在镇(区)政府可强制执行,并没收其物品,处200元罚款。对向外租、借灵棚器材的单位和个人由所在镇(区)政府处以3000元罚款。对办丧事摆放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由所在镇(区)政府处以200元罚款。对在殡仪场所外为丧事吹奏的,由文广局没收吹奏器具,并处200元罚款。

(十三)城区外环内(含跨环路的村)举办丧事活动一律在殡仪服务中心进行。禁止在室外搭设灵棚、播放高音喇叭;禁止在室外摆放花圈、花篮、挽联及封建迷信祭品。

(十四)发挥舆论宣传作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宣传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使丧葬用品经营者自觉遵守丧葬用品场秩序,使广大群众自觉摒弃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等丧葬陋习

(十五)殡葬协会对全殡葬礼仪服务人员开展从业资格培训,发放从业资格证,无证人员不准从事殡葬礼仪服务。镇(区)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礼仪服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十六)殡葬改革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发生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的镇(区

)给予全通报,并抄送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年终汇总,报送考评办。

(十七)殡葬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刚性考核指标,对出现土葬的镇(区),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四、明确职责这次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各镇(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政府成立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一)民政局从殡葬改革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角度对全各直相关部门殡葬管理工作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对各镇(区)政府行使殡葬管理执法权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各镇(区)人民政府在接受民政局的委托后,作为本行政区域内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认真规范执法。自觉接受民政局对殡葬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公安局负责殡葬管理中的安保工作,保障对土葬、骨灰入棺埋葬、非法运尸车、非法丧葬用品等违反殡葬法规案件的顺利查处。

(四)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城区丧事活动的规范管理工作。同时,与民政局联合执法,开展殡葬专项整治工作。

(五)工商局负责对经民政局审核、符合场准入条件的丧葬用品经营者核发营业执照、年检;查处非法经营丧葬用品行为。

(六)考评办负责对各镇(区)、各部门殡葬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七)纪检委负责对在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中各镇(区)、各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党员干部违反殡葬法规行为的查处。

(八)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负责对殡葬管理的政策、法规及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舆论宣传,对违反殡葬法规行为予以曝光;对为丧事吹奏的民间艺人进行管理。

(九)卫生局负责尸体防疫工作。

(十)国土局、林业局负责城区死亡者骨灰安葬到农村个人承包山、承包地、承包林行为的查处。

(十一)财政局负责殡葬整治工作经费保障,为各镇(区)政府提供执法罚没票据,并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五、责任奖励与追究

(一)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殡葬管理的相关规定,严禁帮助他人在丧事活动中搞土葬及封建迷信活动;严禁为亲属、朋友及相关人员在殡葬管理问题上说情;严禁各种形式干扰妨碍政府部门和行政机关正常执行公务。违者,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给予党、政纪处分。

(二)各行政职能部门不按照职责开展工作的,行政不作为的,相互推诿扯皮的,不严格执法的,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给予党、政纪处分。

(三)对发生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等违反殡葬法规行为的各镇(区),纪检监察机关将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给予党、政纪处分。

(四)对未发生土葬、骨灰入棺埋葬的镇(区),奖励镇(区)政府相关责任人5000元,奖金由财政局列支。

六、整治时间、方法、步骤

(一)整治时间

从年9月1日至年2月28日。

(二)整治方法

1、集中宣传与镇(区)村广泛发动相结合;

2、属地监管与职能部门查处相结合;

3、集中管理与分头实施相结合。

(三)整治步骤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年9月1日至年9月30日为宣传发动阶段。各镇(区)、各职能部门要成立组织,制定整治方案,广泛宣传殡葬管理的政策法规。

2、年10月1日至年1月31日为集中整治阶段。在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发挥镇(区)和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存在的土葬和骨灰入棺埋葬等突出问题采取联合整治行动。

3、年2月1日至年2月28日为总结验收阶段。各镇(区)、各职能部门上报整治情况,领导小组下发整治情况通报。

七、几点要求

(一)要明确整治的重点,突出解决好土葬、骨灰入棺埋葬和丧葬用品场管理问题,力争整治结束后取得明显效果。

(二)各镇(区)、各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制定整治方案,确保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开展殡葬管理工作。要充实镇(区)殡葬管理部门人员,提高殡葬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强化、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民政、工商、公安、综合执法、文广、国土、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并根据职能制定出切实可行方案,实行综合治理。

管理方案范文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性投资和融资资金,是指以政府性国有资产做抵押或其它特许权做质押,由某一法人受政府的委托代表政府,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或上级政府向下级安排的用于重点工程的专项资金,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定进行工程项目的投资。具体包括:银行贷款、非银行机构的信托贷款、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重点工程拨(转贷)款、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重点工程项目拨款等。

第三条融资机构是工程投资项目的法人机构,对工程项目负全面责任。工程指挥部是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的实施者,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开工前的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负责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及工程施工中进度、工程量、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融资机构的融资方式、额度、期限、抵(质)押物、利率必须经县政府批准。融资机构应尽可能的节约和降低融资成本,对融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环评可研、抵押物评估、审批等费用,按照最低价为原则,经县政府批准后,在投资的项目中据实列支,对其它费用按融资额度的千分之一的标准使用,并在投资项目中列支,如遇特殊情况超过控制数必须报县政府批准。

第五条资金调度与核算。

项目资金实行归口管理。上级拨入的资金由财政按项目设立专户进行管理;银行贷款或社会融资由项目法人(融资单位)分项目在贷款银行设立专户。项目资金实行政府统一调度。上级拨入的项目资金纳入到重点建设项目的由县财政根据县政府的抄告拨付;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由部门实施的重点工程,由部门向政府提出拨款请示,由政府抄告拨付;银行贷款的项目资金,由项目法人填制相应的审批表后,经部门进行审核,报县政府批准后给予支付。各工程项目按投资总额设立一定额度的零星支付资金,用于一次性单笔、次金额在2万元以内的应急支出,项目法人根据当年县政府的投资额度掌握使用;当年额度在3000万元(含)以内的控制数为10万元,当年额度在3000万元以上的控制数为20万元,零星支付的支出应单独进行明细核算。工程项目归口项目法人实行统一核算,工程指挥部不具备法人资格,不得设立银行专户,不进行会计核算。项目法人要按照“三个一”的要求进行帐务的设置,即一个项目、一个银行专户、一个帐套的模式进行核算,保证每个项目资金的脉络清晰。各项目之间如需拆借资金,必须由县政府统一进行调配。

第六条实行项目总预算和年度额度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要在工程可研和设计完成后,依照相关规定做好项目的概算、预算,并制定分年实施计划,报经县政府批准和财政部门备案。项目法人要根据施工期限和资金筹措情况,制订出当年的投资额度和资金来源计划,报经县政府批准后,项目法人根据年度投资额度制订出分月的投资计划,并报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要分项目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年度额度建立台帐,做好年度的额度核算。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工作量或者追加工程预算时,项目法人应提供相关的依据报县政府批准。

第七条资金的拨(支)付。总的要求是:依照月度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度,经过部门的审核,报经县政府批准给予拨(支)付。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履约保证,每次只按进度的70%给予拨(支)付。五项费用的审批程序如下:

工程管理费用,主要指材料费、低值易耗品购置费、打印复印费、出差考察费、办公场所租赁费等,由工程指挥部向项目法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县重点工程办公经费核拨审批表》,报县政府批准后,每年按每个工程指挥部5万元的标准拨给。工程前期费用,主要包括项目的立项、办证费用、勘探费、招标费、规划费用、图纸设计费、图审费等,由工程指挥部向项目法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县重点工程前期费用核拨审批表》,经县建设局、财政局核实后报县政府批准。征地补偿费用,根据建设用地规划和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方案,由工程指挥部会同国土部门对用地进行实地丈量,确定征地补偿费用的总额度,填写《县重点工程征地、拆迁资金核拨审批表》,连同相关资料,经县国土局、建设局和财政局核实后报县政府批准,项目法人或财政部门根据县政府批准的额度拨给县国土局,由县国土局依照合同和被征地户收据及时补偿到户。

拆迁费用,根据县政府批准的规划,工程指挥部会同国土部门或房管部门对拆迁户进行实地丈量,并依照县政府批准的拆迁补偿方案框算拆迁补偿的额度,填写《县重点工程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核拨审批表》,连同相关资料,经县国土局或房管局、建设局、财政局核实后报县政府批准。项目法人或财政分次或一次拨付给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依照拆迁合同、拆迁进度、拆迁验收证明及收据直接拨付到个人。工程建设费用,施工单位凭监理单位签署的工程进度审核意见向工程指挥部提出用款申请,工程指挥部核实后,填写《县重点工程建设费用核拨审批表》,连同相关资料报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连同建设、财政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县政府批准。

第八条资金支付方式。

财政拨款投资的工程项目,除第七条提供县政府批准的审批表外,由县政府下发抄告到财政部门,根据政府抄告,项目法人提供相关依据后,由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到工程施工方,或通过授权支付的方式(指办公、前期费用)拨付到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贷款投资的项目,根据政府的审批意见直接给予支付。

第九条工程项目竣工后,工程建设费用已按70%给予了支付,剩余部分待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竣工决算后进行清算。

第十条工程项目按不低于工程决算价的10%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国家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分期支付给施工单位,质量保证期满后结算。

第十一条资金监督。

管理方案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意见》,针对行政许可审批、公共资源配置、资金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行政执法等掌握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管理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通过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教育、监督、制度、考核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部门、单位内设机构风险廉能管理,促进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高效履职,努力实现廉政风险最小化、行政效能最高化、发展环境最优化。

二、基本原则

风险岗位是指部门、单位内部权力集中、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岗位,主要包括行政许可与审批、公共资源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行政执法等岗位。在风险岗位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廉政与效能有机统一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加强风险岗位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并重并进,切实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既要重视岗位廉政情况,又要重视岗位效能情况。

(二)坚持廉能管理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原则。要把风险岗位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要求纳入风险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之中,切实做到廉能管理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共促进既有效防范高效能风险,又强化工作职责,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三)坚持廉能管理与制度创新紧密结合的原则。围绕规范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推行业务工作流程的再造、简化和创新,建立一批适应工作需要、科学有效管用的廉能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

三、目标要求

2011年第一季度全局机关各办公室和基层单位正职全面启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到2011年6月,初步形成覆盖全局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所有岗位的风险廉能管理工作网络,初步建成相关工作配套制度体系;到2012年底,形成比较完善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我局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四、方法步骤

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紧密结合实际,在进一步明确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按照查找确定风险点,制订完善防控措施,实施有效监督,严格检查考核和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步骤来推行廉能风险管理工作。

(一)加强学习宣传(2011年3月初—3月中旬)。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通过召开党支部大会、党员干部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学习省、市关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理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每一位党员干部参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专栏等载体,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浓厚氛围。

(二)排查廉能风险(2011年3月中旬—4月中旬)。机关各办、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正职要按岗位、股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排查廉能风险。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评等五种方法和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问卷调查等专用监督渠道和手段,从部门(单位)及个人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工作效率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一排查,找全找准廉能风险点。一是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二是业务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三是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行为失控的因素;四是工作效率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造成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执行不力的因素;五是外部环境风险。重点查找行业“潜规则”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1、理清岗位权限。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等规定,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风险岗位权力事项进行清理,逐项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在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职权目录。在清理过程中,要防止已压缩的权力事项扩张、已取消的权力事项反弹。

2、查找岗位风险点。以岗位为基础,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梳理报分管领导审定,并确定风险等级。

3、查找内设各办风险点。针对机关各办公室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查找出本办公室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梳理报党委审核,并确定风险等级。

4、查找单位风险点。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定位,在岗位、科室找风险点的基础上,查找单位廉能风险点,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确定风险等级,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5、评估风险等级。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造成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等;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即违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的风险等;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要逐级严格评定审核,梳理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6、建立廉能风险台帐。各单位、各部门要将查找到的廉能风险登记汇总,填写单位(部门)廉能风险识别防控表(见附表1)和个人廉能风险识别防控表(见附件2),建立廉能风险信息台帐,对廉政风险点有关内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监督。

(三)制订防控措施(2010年4月中旬—2011年5月中旬)。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着力构建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各部门要结合查找出的问题、制订的防控措施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廉能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和社会资源管理中的人和事管理、项目运作、行政审批、资金运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1、前期预防措施。主要是对岗位人员加强教育防范。一是要深入开展权力观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二是要规范业务流程。在清理岗位权限的基础上,对梳理出的权力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再造,针对每项业务,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制定业务流程图,明确业务办理的条件、承办岗位、运作程序、办结时限、监督制约、相对人权利以及投诉举报方式。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在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业务流程目录。三是推进风险防控。加强内设机构重点岗位廉能风险防范,对岗位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合理配置,加强同一业务不同岗位、同一流程不同环节的相互监督和制约。针对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确定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明确各个岗位各环节的工作权限。在权力运行过程中,上一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的,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确保各项权力按流程运行、各环节工作按权限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完善岗位办事公开机制和廉政承诺制;加大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和轮岗力度;实行重要岗位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全力打造廉能岗。

2、中期监控机制。主要是对各岗位行为程序动态监控。一是要严格执行制度。认真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和财务审批制度,凡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二是要公开权力运行。将风险岗位职权目录和业务流程目录以适当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公布。对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公开其办理程序和办理过程,确保办理事项到办结过程可查可控,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三是要加强日常管理。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

3、后期处置办法,主要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强化监督及时提醒。一是要实行风险预警。通过信访、举报、行政监督、政风热线、行政效能投诉等多种渠道,定时、定向收集风险岗位的风险信息。加强对岗位风险的分析、辩识和评估,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风险,按不同级别发出预警,采取提醒、督导、纠错等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化解风险。二是要强化效能监察。巩固和发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大风险岗位效能建设力度。加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建设,强化对执法行为、服务态度、工作效能的定点、即时、动态监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网络,加大投诉件查办力度,着力提升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对要求整改不力,仍有反映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究责。

4、制订风险点管理措施的基本程序。

(1)制订岗位风险点管理措施,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所在股室集体审定,股室负责人把关、签字。

(2)制订股室风险点管理措施。针对岗位人员提出制订的防范措施进行梳理,归类汇总,修改完善后报党委审定。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3)制订单位风险点管理措施。各单位、机关各办、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岗位、办公室制订的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讨论修订本单位、廉能风险点管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定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经党委会议审定后,在本局范围内公示,并报同级上级纪委备案。

5、加强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一级风险,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管理落实,主要领导负责监督;二级风险由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局党政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由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各办负责人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人文关怀、听证质询、公开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自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

(四)强化评估考核(2011年5月中旬—5月底)。分单位自查、综合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单位自查。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要把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日常考核,综合运用单位内部考核评估、社会评估和综合考核评估等有效形式,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内部考核评估由单位全体职工对岗位、股室、单位管理进行总体测评评价,提出考核意见建议;社会评估采取职工民意测评形式对单位防范效果进行评估。

2、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考核结合一并进行,必要时进行专项考核。

(五)修正完善提升阶段(2011年6月)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纠正存在问题,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或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对失教失察失管或违规违纪者根据具体情况、情节,依照相关党纪政纪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修正风险管理内容,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提出下一年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转入下一年度风险管理周期。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责任在部门和单位,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把风险岗位廉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并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制订工作方案,确定风险岗位,组织发动风险岗位有关工作人员主动查找廉能风险,提出风险岗位的管理意见和建议,由风险岗位负责人组织所属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并制定规范岗位廉能管理的工作制度公布实施。

为抓好我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决定成立管理局风险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行文另发)。

(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各基层单位、机关各办公室要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将本单位、本部门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向局领导小组报告。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局领导小组将认真总结、及时推广。

(三)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考核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局纪检监察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成效明显。

管理方案范文篇4

一、餐厅管理

餐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宾客对餐饮服务质量的评价,是餐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制订餐厅服务规程餐厅服务规程是餐厅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依据和前提,也是控制餐饮服务质量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制订相关的服务规程,西餐(相关专题:西餐加盟)厅规程主要有:

(1)点菜服务规程;

(2)自助餐服务规程;

(3)咖啡厅服务规程;

(4)酒吧服务规程;

(5)餐酒用具的清洗消毒规程。

(二)、餐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应该组织安排并督促餐厅服务员做好各项餐前准备工作。

(1)搞好餐厅清洁卫生工作,使之符合卫生标准;

(2)准备开餐所需的各种餐酒用具并按规格摆设;

(3)检查准备工作质量,发现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纠正;

(4)召开餐前例会,通报客情,公布菜单,总结上餐的服务情况,分工组织,查仪容仪表。

(三)、开餐时的餐厅管理

1、加强巡视,控制餐厅服务规程的实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客人享受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服务;

2、控制上菜顺序和时间,协调餐厅与厨房之间的关系,满足就餐宾客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3、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服务人员,做好接待工作;

4、及时处理顾客对菜点,酒水及服务等方面的投诉;

5、监督检查餐后结束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开餐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不断提高餐厅服务水平。

(四)、员工培训常抓不懈

餐厅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要提高员工素质就必须进行培训,餐厅的员工培训是在管理者发现培训要求的基础上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内容一般有:

1、思想意识及职业道德;

2、礼节礼貌;

3、餐厅服务规程及相关服务知识;

4、服务技能技巧;

5、菜点酒水知识;

6、卫生及安全常识;

7、疑难问题处理。

(五)、低值易耗品管理

布件、餐酒具及牙签、餐巾纸等家用小件物品。在满足客人需要的基础上,做好低值易耗品的控制。

二、餐饮成本控制管理

餐厅要达到比较低的消耗而获得较高的利润的目标,就必须加强餐饮成本控制,餐饮成本控制对提高餐厅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我记得有一位饭店总经理曾经说过:“浪费10元钱比赚10元钱要容易的多。因为,作为一名餐饮管理者应加强对下属员工进行成本控制教育。通过设立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另案),奖励成本控制做得出色的员工,对浪费原料的员工给一定处罚,从而激发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自觉性。

(二)建立餐饮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餐饮成本控制体系,主要是加强对餐饮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其主要内容有:1、采购控制;2、验收控制;3、库存控制;4、发料控制;5、粗加工控制;6、切配控制;7、烹制控制;8、餐厅销售控制。

(三)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

主要是会同财务做好严格的核算制度,如餐饮成本日报表制度等,并定期对餐饮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如计划与实际的对比、同期的对比、成本结构的分析、影响因素的分析等等,及时掌握成本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

餐厅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餐饮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力成本。

(一)加强全员培训

通过平时的工作观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考核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形成一支稳定且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培训工作既有针对个人的现场督导,也有针对全体的业务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合理定员和排班

因为西餐厅不同于共它餐饮形式,他的劳动强度不大,但营业的时间较长,同时,服务员的技能水平又不均衡,所以,西餐厅的人员安排要本着既高效,又要降低劳力成本,同时,还要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转的原则。

(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要求高劳动效率,就必须使用企业管理的激励原理(另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第二节对外营销管理

九十年代以来,餐饮业一直是城市经济的主动脉,身系民众的肚子和面子,餐饮业每天都在上演着群雄争霸的大战,没有特色和招牌的酒店或餐厅将逐渐淘汰,西餐厅也是一样,宜昌市的西餐厅已有很多家,我们“好百年”作为一个重新开张的老店,并且周围又多了很多竞争对手,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重振雄风呢?

其一、做好品牌管理和营销,在日益残酷的商战中,没有品牌做大旗为自己摇旗呐喊增加凝聚力就等于自己背叛了自己,因此,一定要提高品牌知名度,具体怎么做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那就是关注弱势群体,我们可以将顾客结帐的消费额尾数当场投入爱心箱,当月积款全部捐与所援助的对象。当然,这个不能静悄悄的做,而需要做为新闻,由电视台播出,题目可取为:阳光行动。

其二、有招牌菜,会做和做好、做精、做第一是有严格差距的,特别是中国餐饮业,没有招牌菜就没有生存之路,全聚德有烧鸭、肯德基有新奥尔良烤翅,必胜客有比萨。那么我们“好百年”有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西餐厅不是招牌,因为现今早已不是垄断时代了,亮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才能繁荣和发展。

其三、个性销售,从填饱肚子到追求美味、环境,从追求美味、环境到追求文化内涵,消费者的品味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就要从顾客的要求出发,对每一位顾客开展差异性服务。

1、餐环境的个性化。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就餐环境也很重要,不同的座位,不同包间、包厢座位、聚餐座位、情侣座等。不只是座位个性化,整个环境、气氛也很重要,我们作为经营者应该用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异域风情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2、菜单的个性化,菜单作为客人在餐厅用餐的主要参考资料,起着向客人传递信息的作用,客人从菜单上不仅可以知道餐厅提供的菜品、酒水及其价格,还可以从菜单的设计、印刷上感受到餐厅服务的愿望和文化品位。

3、菜品的个性化:菜肴有个性、餐具特点等等。

4、员工服务个性化,餐厅的服务人员是服务工作的执行者和餐厅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因此,服务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一个能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员工不但需要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真诚的服务感动客人,从而使客人对餐厅留下了美好的深刻的印象。公务员之家:

餐厅的营销成果有赖于灵活、各样的营销手段,西餐厅常见的营销手段有:

1、服务过程中的现场推销;

2、新闻媒介的广告、宣传;

3、节日推销,如情人节、圣诞节等;

4、利用名人效应的推销;

5、宣传品推销、节日套菜宣传,走廊墙壁的菜肴、餐厅环境图片的宣传;

6、消费优惠促销;

管理方案范文篇5

关键词: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消化科为医院接诊、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通常消化科患者多病情危重、病因复杂,救治过程中多需接受侵入性操作,如胃管插管、放置支架、ERCP手术等,一旦发生感染,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消化科病房的预防感染尤为重要[1]。有学者指出[2],消化科病房疾病谱多样,患者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交叉感染,造成医院感染。如何确保消化科病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本研究的重点。2017年7~12月医院对消化科病房实行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7~12月对消化科病房实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选择2017年1~6月未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时为实施前。1.2方法。1.2.1加强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职责》等相关文书,并进行考核。结合医院的《医院感染考核惩罚标准》,每月由消化科主任及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对消化科病房护士进行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学习和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相关的知识水平,提升工作质量[3]。1.2.2改善环境每日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20~30min,每晚下班后用0.20%的强力消毒液进行拖地。座椅、桌子及诊床等每天用0.20%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每月定期监控空气细菌情况,每季度检查紫外灯,不合格的及时更换[4]。1.2.3卫生宣传抓好卫生健康的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在走廊安装投影仪,播放医院感染的相关视频,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感染意识[5]。1.2.4提高待遇消化科病房护士工作量大,严重缺编,这就造成医院感染质量下降,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为此需增加护士的人员编制,提高护士绩效奖金,使让护士积极投入预防医院感染工作[6]。1.2.5完善制度诊室要认真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器械、物品要消毒处理,并做到在操作前后洗手。血压计和听诊器等常规的检验器材每周要消毒,每天用紫外灯照射两次,对于需要消毒所使用到的酒精、免吸收消毒液定期核实消毒使用日期[7]。1.2.6床单元消毒法对消化科病房床单元实施分区,分为A(治疗台至护士小桌)、B(医疗仪器、设备至治疗区域)、C(患者床头桌至病床)三个区域。用消毒毛巾对各个区域进行擦拭,再用床单位消毒器在密闭状态下对病床进行30min消毒处理,当换下的床单、被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装入黄色的感染性塑料袋,并做好“感染性织物”标识,密闭送洗衣房清洗。对换下的床单、被服必须依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处理[8]。1.2.7加强培训对消化科护士进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评价标准》《护理差错评定标准》《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流程及检查方法》。讲课老师是医院专家及外聘专家,理论学习时间为30课时。1.3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医院感染考核在实施前后向护士发放问卷,内容为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医院感染常见处理方法等,满分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比较。实施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8.00%(P<0.05)。见表1。2.2实施前后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比较。实施后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院的发展,就诊的人数不断增多,医院感染问题逐步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消化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承担着重要的医院感染职责。但目前我国各地区医疗水平不同,造成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能力的参差不齐,甚至还有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医院内病原菌交叉感染、医疗废弃物污染、医护人员预防意识不强、床单元消毒不合格[9]。有研究显示,合理的护理管理可以减少医院感染。本研究2017年7~12月对消化科病房采用预防医院感染护理措施,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5)。可以看出,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主要有几方面的优势:①可以减少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②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控制病房的感染情况。③护士通过院内感染的培训,强化“预防医院感染”概念的理解,对潜在的感染因素进行全程追踪,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④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的学习中,可以让护理流程制度化,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樊小平.关于外科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0):181.

[2]李彦,廖波,甘桂荣.流浪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和护理对策探究[J].当代医学,2017,23(36):173-175.

[3]杨超.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91.

[4]张宁宁.浅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62-263.

[5]谷枫.医院感染在基层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81-182.

[6]雷明莉,李琳.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与效果[J].长江大学学报,2017,14(24):43-44.

[7]王樱瑛.循证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141.

[8]林彦.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方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24-25.

管理方案范文篇6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有序的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火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土葬,更不得为土葬提供方便。

第三条县民政局是殡葬工作管理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殡葬相关法律法规。国土、工商、建设、公安、物价、卫生、财政、人事、审计、文化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协同县民政局搞好殡葬管理工作。

县民政局下设殡葬执法监察大队,负责殡葬改革的日常监督,主要职责是殡葬法规宣传、殡葬执法监督,监督落实辖区内火化普及、土葬改革、葬仪规范、环保葬推广等。

各乡镇(管委会)、驻县各单位,县属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都应建立丧事管理组织,负责处理本单位、本辖区的丧葬事宜。

第二章火葬管理

第四条我县被划定为火葬地区,公民死亡后一律实行火葬,禁止将死亡人员的遗体运往外地。对应当火葬的遗体实行土葬的,或为土葬提供抬尸、运尸及安葬等便利条件的人,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由县殡葬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第五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驻县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死亡后,一律实行火葬。对应当火葬的遗体土葬的,有关单位不得发给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补助费,已发给的要全部收回,拒不交回的,由县殡葬管理部门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17条规定,对有关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强制火化,火化等费用由丧属承担。村民死亡后,必须实行火葬,对私自土葬的,由县殡葬管理部门、有关村委会、乡镇(管委会)会同公安、国土等部门强制火化,一切费用由丧属承担,并依据《市殡葬实施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由县殡葬管理部门处以责任人200元以下罚款。遗体火化后,骨灰在村委会划定地域内深埋,不留坟头,或存放在骨灰纪念堂内;因开发建设造成村组公墓所在区域被征用的,该公墓可搬迁至县政府兴建的公益性墓园内;因开发及国家建设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死亡后骨灰可安葬在县政府兴建的公益性墓园内;少数民族可按本民族习俗办理丧事,自愿火葬的,所在单位和当地政府应予以支持。

第六条为促进我县殡葬改革,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凡城乡居民死亡火葬的五年内兔除火化费;凡城乡低保户、农村五户、城镇三无人员、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全部兔除遗体接运费、冷藏费、火化费及寄存费。

第七条凡在各医疗部门死亡的病人,由医院出具证明,一律实行火葬,否则由卫生部门追究医疗单位领导责任;非正常死亡及无名尸体由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实行火化;因工伤事故死亡的,由其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实行火化;有关部门凭火化证明进行事故处理;现役军人死亡的由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出具证明,实行火化;村(居)民在家中死亡的,由所在村(居)委会出具证明,实行火化。

第三章殡葬设施管理

第八条县民政局要加强与市奉正源殡仪馆的协调沟通,不断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实行全程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需要。

第九条奉正迁安园属县级公益性公墓,主要针对涉及开发区村组旧坟搬迁,失地农民骨灰安葬。县民效局负责公墓的管理工作。各乡镇(管委会)要按照我县由土葬区转为火葬区的要求,在各自辖区内兴建骨灰安放堂或建立骨灰公墓,对辖区内骨灰盒统一集中安放管理。

第十条尸体运输一律由市奉正源殡仪馆负责承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车辆承运灵框或尸体,违者由公安交管部门暂扣其车辆,并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由县殡葬管理部门对车主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第四章丧葬用品管理

第十一条由县民政局会同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丧葬用品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严禁在城区各主干街道销售丧葬用品。凡申请生产和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县民政局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未经民政部门批准,檀自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由县民政局责令停止生产或销售,没收实物和非法所得,并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处以非法所得1—3倍的罚款。

第十二条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用品。非法经营纸质品、棺木、骨灰盒和刻制墓碑等殡葬用品的,由县殡葬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并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处以1—3倍的罚款。

第五章丧事活动管理

第十三条未经民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经营性殡仪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凡在殡仪活动中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合法利益或利用丧事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依据《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第23条规定,由县殡葬管理部门对当事人进行政策宣传和劝阻。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国家干部、职工死亡后,其亲属不执行上级殡葬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除按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和协助人员相应的处罚外,单位或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所在单位不得为其举办丧事活动提供方便。

第六章罚则

第十六条公民对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举报,经查属实,由县殡葬管理部门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第十七条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县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国土、公安部门予以取缔,并责令恢复原状。

第十八条殡仪服务人员刁难丧属或收受丧属贿赂的,由县民政部门追究其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管理方案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提升工作实效,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新、实现新发展”提供保证。

二、组织领导

文件下发后,区经济局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本局实际,及时成立了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经济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经济局副局长、副局长担任,下设局绩效考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局长兼任,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委办[]52号文件中涉及经济局责任范围内工作目标,采取措施,加强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1、绩效目标实施与推进

要加强督查,确保绩效管理有序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确保行政决策的正确有效,形成绩效目标推进的合力;二要加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2、绩效目标指标分解与落实

细化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重点就区政府绩效管理指标完成情况、机关党建和履职能力建设的落实情况等,建立绩效管理指标考核表。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进展不够明显的工作指标,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加以整改。适时召开绩效情况分析会,年终召开绩效情况总结会,加强对绩效目标的运行、实现情况的进度跟踪、动态分析与总结。

3、绩效管理方案的落实与评估

结合实际,围绕我局职能职责,以绩效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进一步落实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对绩效开展自我评估和分析,并将自评结果和绩效总结于年12月底前报送区绩效办,迎接区绩效评估组的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区绩效管理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

管理方案范文篇8

为切实做好出租汽车更新工作,区出租汽车首批投运车辆使用期将于年届满。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关于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城〔〕107号)汽车报废规范》国经贸〔〕45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客运出租汽车第二轮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文〔〕138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区出租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为依据,依照“总量控制、提高档次、进出有序、坚持稳定、规范管理”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顺利推进出租汽车更新工作,为打造精品城区做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总量控制原则: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出租汽车总量控制。

(二)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出租汽车选型、更新料理等程序公开、透明。

(三)节能环保原则: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新车投放与旧车退出执行相关的环保政策。

(四)科技进步原则。推广使用科技含量高的经营设备。努力提高出租汽车行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组织领导

经区政府研究,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年市上街区出租汽车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出租汽车更新的日常工作,联系电话:联系人:。

四、车辆更新范围及时限

(一)凡在区乡村客运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出租汽车均按本方案执行。

(二)凡是年达到报废期限的出租车辆必须在年12月31日前退出出租汽车市场。

(三)对未到报废期限的出租车辆.其车辆使用年限按本次新车入户时间计算,原车辆使用年限不再连续计算使用。

(四)车辆更新时限为年11月30日---年12月30日。

五、车辆更新料理顺序

(一)凡在规定期限内需更新的出租车辆.

(二)出租汽车公司根据个人申请进行核实后.由区乡村客运主管部门审核后下达车辆更新批文。

(三)客运出租汽车公司依照区乡村客运主管部门批文和规定的更新车辆规范、车型购买新车.

(四)区乡村客运主管部门依照本方案的有关规定料理车辆营运等手续。

六、优惠政策

(一)凡在本年度申报更新的出租车辆免缴一个月的管理费。

(二)更新车辆免于当年度行业定期检查。

七、更新车辆要求

(一)车辆美观大方。尾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规范,有出租汽车专用配置,符合行业有关要求。

(二)出租汽车品牌经销商的资质必需符合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三部委联合颁发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方法》有关要求。

1.获得汽车供应商销售书面授权;

2.具有与经营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场所;

3.为出租汽车行业提供专项优惠政策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八、特殊问题的处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需申报更新车辆:

(一)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区客运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更换发动机或车架总成的

(二)因故已超过6个月无法正常营运的

九、相应措施

(一)凡是申报更新的车辆。

(二)凡是年到报废年限的出租车辆。更新指标由政府无条件收回。

旧车继续从事营运的由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区客运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置。三)凡是年实施提前更新的出租车辆.

十、各相关部门职责

(一)区客运出租汽车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坚持行业稳定。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出租汽车更新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区财政局要依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对出租汽车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三)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及区客运管理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违规经营、无证经营以及旧车料理出租运营手续后继续从事运营现象查处打击力度,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四)区质量技术监管部门要做好对出租汽车计价器的监察工作。严厉打击涉及出租汽车计价器的违规行为。

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运价结构,五)区物价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促进出租汽车客运市场健康发展。

确保出租汽车更新工作公开、公平进行,六)区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出租汽车更新工作实施同步监督。推行阳光政务,切实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相关要求

各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出租汽车更新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更新工作。

(一)各相关部门要确实重视出租汽车更新工作。认真落实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管理方案范文篇9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方案,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方案。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要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2)主要以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要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行业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指导意见执行。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6、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7、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8、管理岗位分为5个等级。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六到十级职员岗位(附件1)。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9、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0、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附件1)。

11、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岗位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县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可设置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确需设置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报市人社部门批准,经批准后其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的设置数量要相应减少。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待国家有关规定下发后组织实施。

1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县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所属事业单位为0.5:3:6.5。具体控制标准按《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皖人办发〔2009〕56号)执行。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目标为: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3、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岗位和辅助岗位。

主体岗位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两个以上主体岗位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辅助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体岗位的等级。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4、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附件1)。

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县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中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四级、五级岗位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四)特设岗位设置

15、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6、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并填写《县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申报表》(附件2),经主管部门、县人社部门审核后,报市人社部门核准。

(1)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且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

(2)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课题或重大工程项目,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人才的;

(3)其他确需设置的。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18、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19、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0、六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省市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2、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3、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程序及权限

2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编制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控制标准,确定各岗位的类别、名称、等级,并填写《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申报表》(附件3);

(2)岗位设置方案核准。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人社部门核准;

(3)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事业单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4)广泛征询意见。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

(5)组织实施。

2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实行核准制度(附件4)。核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各乡镇、开发园区事业单位中“三权”已经上划由主管部门管理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县人社部门核准,报市人社部门备案;其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经乡镇、开发园区审核汇总后,报县人社部门核准,报市人社部门备案。

(2)县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县人社部门核准后,报市人社部门备案。

县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县人社部门核准,报市人社部门备案。

(3)党群系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县人社部门商县委组织部核准后,报市人社部门备案。

26、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等级限额内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

2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28、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本实施方案第24、25条规定申请变更:

(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及机构编制增减,须对本单位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29、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0、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前提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低于国家、省、市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聘用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1、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和本实施方案及行业指导意见,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方案,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2、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任职务。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现有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在无空缺岗位的情况下,不得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3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的,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核准,并执行主要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原则上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职责任务的,不设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要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限额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

34、事业单位接收的政策性安置人员的聘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确定岗位等级,并签订聘用合同。

35、事业单位新进工作人员的聘用,应根据所聘岗位重新确定岗位等级,并签订聘用合同。

3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变换工作岗位的,应具有所任岗位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对聘用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变更,从变换后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37、县人社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七、组织实施

38、县人社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39、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组织实施工作。

40、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县人社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在管理权限范围内依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1、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2、各乡镇、开发园区、县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县人社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县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管理方案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我委以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加大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力度,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方法,构建权责明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防控有效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管理范围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范围是本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股室、队、协会办、站所有工作岗位。

三、步骤和方法

(一)清理职权

1、根据法定职责和“三定”方案的规定,以及上级机关、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全面清理本委对管理或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摸清本委职权底数。

2、根据“三定”方案和本委的内部分工,全面清理各个工作岗位的职权,摸清岗位职权底数。

3、根据清理本委职权和工作岗位职权,确定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岗位)、法律依据、办理条件,编制本单位《职权目录》(附件1)。

4、根据《职权目录》,优化权力运行流程,逐一绘制各项职权的《运行流程图》和本委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职权的《运行流程图》(附件2),形象表现各项职权的行进秩序。

(二)查找风险

根据清理职权的情况,查找权力行使、制度建设、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能风险。在权力行使方面,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当和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导致权力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业务能力方面,重点查找由于疏于业务能力培养、不注重学习和调查研究,可能导致权力不到位、错位、越位的风险;思想道德方面,重点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和职业道德不牢固,可能导致行为失范的风险;外部环境方面,重点查找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各种利益诱惑,可能导致违法违纪违规的风险。

查找风险采取各岗位工作人员自己找、干部职工评议、征求专家、学者或群众意见、工作人员分析论证和组织审定等方式进行,并填写《查找岗位廉能风险情况表》(附件3)。

(三)评定等级

针对查找的廉能风险、权力的重要程度或发生问题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对各个工作岗位分别按“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一般情况下,本委领导班子各成员岗位评定为“高”级,股室、队、协会办、站负责人、本委直接负责人、财、物管理的工作岗位评定为“中”级,其他工作岗位评定为“低”级。评定等级经本委领导审定,在《查找岗位廉能风险情况表》中标明。

(四)防控风险

1、优化权力结构。分析研究本委及股室、队、协会办、站配置和权重配置情况,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存在岗位廉能风险的权力、权重进行调整、分解或增设监督制约环节,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党风廉政责任和业务工作责任,逐一制定本单位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附件4)。

2、建立健全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党纪条规的规定,针对本委职权和各个工作岗位职权的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制度。重点建立以下制度:

(1)“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规定本单位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具体内容、决策人员、决策程序和监督办法。

(2)裁量权基准制度。综合考评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科学合理划分裁量阶次,制定具体裁量标准和实施细则。各级行政机关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方面的裁量权基准制度,重点抓好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对行政处罚权进行全面梳理,逐一制定行政处罚的实施细则,对处罚种类、处罚幅度、处罚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

(3)内部管理制度。围绕人、财、物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教育、年度考核考评制度,以及行政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的制度。

以上制度应编辑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制度汇编》,供各岗位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3、推进权力公开透明。明确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本委办事公开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时限和程序,制定本委各项《公开办法》。通过政府网站、公报、公开栏、办事指南和新闻媒体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行使职权的法规政策依据、职权目录、职权流程图、裁量权基准。与此同时,通过本委内部网站、内部公开栏、内部资料等途径,公开内部管理制度,公开干部任用、行政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情况。

4、加强科技防控。积极运用电子设施,依托科技手段防控廉能风险。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在线电子监察系统,依据《职权运行流程图》,将业务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逐步将廉能风险和公共资源配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本委内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廉能风险防控。

5、实施预警处置。制定本委《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明确各岗位廉能风险的情形、预警处置的方法和预警处置的责任人员。今年7月底前,集中开展一次预警处置工作。要召开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分析会,针对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干部考察、述职述廉、执法监察、信访举报和案件线索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各个工作岗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或失职、渎职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措施,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说明、责令纠错等方式予以处置,并填写《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记录》(附件5)。

6、坚持动态管理。以《职权目录》、《职权运行流程图》、《查找岗位廉能风险情况表》、《岗位工作职责》、《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记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制度汇编》以及各类《公开办法》、《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等材料为基础,本委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档案资料台帐,以年度为周期或依托项目管理,进行分析、研判,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调整、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有关职责权限的变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廉能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能风险的动态监控。

四、几点要求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近年来,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及市委、市政府对加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规范权力运行多次作出部署。实践表明,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大举措,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加强干部业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方法。各股室、队、协会办、站要深刻认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开展。

(二)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委始终把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领导切实负起“一岗双责”的责任;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明确主抓领导班子,确定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好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本委领导班子注重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