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5:15:04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货币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及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货币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货币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货币的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货币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2、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4、支付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是随着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教师只要讲清楚这一过程中货币的支付和买或卖并非现场交易,而是相分离即可。

5、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能,它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作用。

四、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是怎么引起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指纸币太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数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时,就表明用更多的纸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价值量,也就是说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减小,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反过来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3、纸币的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上涨,纸币的发行量也要增加。因此,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时,商品的价格总额在上升,纸币的发行量也要相应增加,而一旦增加额超过了增长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和商品价格总额保持不变,而加快货币流通次数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5、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关键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应道学生根据公式来进行推论。从纸币的发行量上看出要控制纸币的发行,要使纸币的发行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上引导学生明白要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使经济尽量作到良性发展。

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进行实例说明,这样让学生更能接受。

五、关于正确对待货币。

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而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对金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预先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开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革命伟人的故居等。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关键要把握住两点:

首先,应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应该看到在今天金钱也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那种一味追求金钱,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良心、道德、民族的、国家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应该的。我们不可忽视金钱的消极作用。

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

六、关于纸币

首先,讲清楚纸币是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弄明白纸币的含义。在理解这个含义时应该清楚:

1、纸币是一种符号,它是货币的符号,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代表着金属货币的价值。

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发行纸币。

第三,讲明纸币为什么会代替铸币。即纸币和铸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这让学生看书即可。

最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纸币情况以及当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纸币。

七、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2、货币与纸币比较表

区别

货币

纸币

定义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职能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是否有价值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无价值。

教法建议

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分析历史得出它们的发展阶段,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视频文件进行说明。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分析其缺点并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将金银的优点与之相比较,得出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3、货币的五种职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平常是怎么使用货币的。上课时,针对学生所搜集上来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

4、纸币的含义: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纸币和金属货币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世界上的各种纸币: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调查当今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纸币名称及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从而加深印象。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2

知识技能

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却一不可;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商品经济意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商品概念的教学建议:对于商品的概念,学生容易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相混淆。对此,教师应该把握两点:

(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只有有了人的劳动才有价值,人们才会有了交换的尺度。

(二)、商品还必须是用于交换的。没有交换就不能进行比较,也无法体现出人的劳动的意义。对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用书上的图形来说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并说明原因。使学生能够将商品与其它各种物品、劳动产品相区别。

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一)、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二)、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三、关于商品的价值。

(一)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二)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三)要讲清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四、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四)、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五)、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六、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一)、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二)、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三)、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因为商品对自己有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

七、教学重点、难点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的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以后教学的基础。对此,应该把握两点: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就不是劳动产品,当然也有例外,但这不能否定商品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教师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书上的图,还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出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及非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表格如下: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

区别

1、商品用于交换

2、商品有价值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劳动产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

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商品用于交换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1、二者都是劳动产品

2、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商品经济,而末期却出现了商品经济。

例如: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经过上面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讲明,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

(三)、商品的基本属性

1、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2、关于商品的价值。

(1)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2)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3)要讲清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上,商品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商品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4)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①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商品。

②作为商品,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③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商品。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商品上所耗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的目的是因为商品对自己有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2)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3)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4)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5)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还可以以下面的简图进行说明:

教法建议

1、商品的概念:教师可以列举各种物品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商品或者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分辨出商品,然后将商品与劳动产品和物品进行比较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会议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这个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与自然经济相比较,得出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4、使用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设疑问,列举各种商品,让学生明白人们为什么要买这些商品,这依据的是商品的什么内在属性。

5、价值:通过事例分析两种商品为什么能够相交换,这种交换的本质是什么?

6、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是商品?废品或变质、卖不出去的是商品吗?商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没有价值的商品存在不存在?物美价廉是指的什么?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否可以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等。”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并总结二者的关系。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个问题可以针对某一件商品的生产,让学生对不同生产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查,让学生明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8、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成反比例,以及与价值总量的关系

商品的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提问:

1、商品和商品经济是不是同时产生的?

2、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为什么不同?

3、商品经济的类型有几种?

上节课我们讲了商品的定义,一件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劳动产品,其次用于交换。那么成为商品后,世界上的商品成千上万,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属性,但是它们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那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教学过程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定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让学生看视频《商品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一段视频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对人的需要的一种满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种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举例略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家已经了解到了:商品是包含在物品里面的。既然物品具有使用价值,那么作为物品一部分的商品当然具有使用价值,而作为商品却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耗费了大量的劳动,但是由于对人们没有用处,所以不会有人买它。这样,这种物品不可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商品。例如:买粮食是为了吃,买衣服是为了穿,买花是为了观赏等,每一种商品都有一定的有用性,粮食能满足吃的这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粮食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没有用,是没有人愿意交换的,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二者才需要交换。使用价值也不能比较大小,你不能说,是一根绣花针使用价值大,还是一列火车使用价值大,因为它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用绣花针来运输,更不能用火车来绣花。

作为商品,它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要,有特定性;而作为一个物品,它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粮食,我们买粮食是为了吃,而粮食用途是多方面的,既可食用,也可用作酿酒,还能制作工艺品,还能造纸,织布等用途。

2.商品使用价值所体现的关系

既然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下面就让我们来进一步思考一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所赋予它的吗?

不是,如粮食,最初我们只认识到它能吃,那这时,是不是它就没有别的用途呢?

显然也不是。它的使用价值是生与俱来的,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织结构等决定的。

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能满足人们特定需要属性与人的需要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具体的,如一件商品,你能观察到它的结构,物理性质,质量等内容。

3、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除了商品以外,其它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与人有关的一些物品,也有使用价值,如阳光哺育万物成长,空气供人呼吸等等。

二、商品的价值。

1、商品的价值(定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播放视频《商品的价值》)

这个定义可以分析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劳动是一个抽象的字眼,我们不能看到劳动,只能看到具体的劳动方式或劳动动作,所以价值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那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呢?这就需要交换价值来表现。

⑴交换价值

是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例如: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这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15:1就是这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由于这两种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它们需要交换,那又是什么东西决定它们能够划等号的呢?这就是价值。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还拿这个等式来说,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很不一样的,这是有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人类劳动既有差别又无差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不管差别有多大,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个等式说明,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劳动量是相当的。

⑵交换价值与价值有区别,但也有联系。

①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要根据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价值变了交换价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抽象的,我们也可从等式中得到,表面看是两种商品在进行交换,实际上人与人在交换劳动。价值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自然物品,不凝结人类劳动,形不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在上面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这个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没有价值。所以价值是商品特有的,而且是商品的本质。

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这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播放完视频后)下面请大家将视频上所讲的内容和书本结合起来,思考并讨论一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教师归纳: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物品来说,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而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和区别这两个方面来看一看。

1、区别

这些结论是我们从上面分别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析中得出来的。商品既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那么,它们还有着联系:

2、联系

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播放视频《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买到既便宜而质量又好的商品。也就是说大家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高即“物美价廉”的商品。“物美”是人们对商品质量的期望,也就是希望商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体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廉”是人们对商品价格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要低,这体现的是商品的价值。从人们的这种心态我们可以看出:

①价值离不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一件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不会成为商品。当然也没有价值。

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的,而使用价值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上。

C、使用价值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举例:现在重视产品质量就是为了价值的顺利实现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砸冰箱。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个国家或企业也必须非常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质量。产品质量不好必然要影响企业的信誉和效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所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

②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用于交换,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不是商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了价值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因为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这就说明商品对人们有用,这样它就是一种商品。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说明它是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总是把商品看作一个二因素的东西,希望找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这都是从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的。

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刚才我们是从商品本身来谈商品的两个属性,看到商品应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也会看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经常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就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谁也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是怎样分离的呢?

学生回答略

商品生产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而消费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即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用钱来购买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即向商品生产者支付价值。商品交换一旦成功,二者就分离了

板书设计: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2)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三、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2、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

(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例

探究活动

一、

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对生产某一产品的厂家或人员进行调查,例如:皮鞋厂、食品加工厂等。分别看它们生产同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多少,从而计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日生产产品量

平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时间

企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工人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

企业盈亏情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格

个体户

()

私营企业

()

外资企业

()

国有企业

()

注:括号内请填写企业名称。

二、

我国的商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组织学生了解一下这个过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品及商品经济的含义。

对此,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询问老人或进行市场调查,填写下表。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市场上商品量

商品买卖方式

粮食价格

生活必需品平均价格

耐用消费品价格

1978年以前

1988年

1995年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力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在实际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相符的。同样质量的黄瓜,夏天的价格比冬天要便宜;春节左右的价格比平时的价格要贵;不同销售摊点的价格也不相同。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管价格怎样变化,离不开商品的价值,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时间效率观念,以便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以及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等价交换原则是如何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1)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2、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3)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4)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教法建议:

1、价值规律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步步引导让学生归纳出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调查,说明价格并不完全与价格相一致,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教师结合上面的调查,接着让学生调查不同时期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让学生分析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4

本课进行我国对外政策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教材分析

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共分两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讲述三个问题: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四点:

①外交政策的含义:

②外交主要的活动形式。

③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这里,课文设置了“议一议”的设问小栏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思路去解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个问题。同时,课文还用了一段楷体字,解释我国的国家利益,从中可知,国家利益涵盖范围很广,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利益。

课文引用了邓小平语录:“中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目的在于说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课文讲了两点:

第一,《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课文引用了所讲的“凡愿遵守平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内容,旨在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课文还用一段楷体字,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成果。

第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而更加成熟和完善。这次重大调整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第一,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第二,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课文讲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课文楷体字部分所讲述的中荷外交事件,旨在强调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还引用了邓小平语录,强调我们珍惜与别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珍惜独立自主的权利。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由于第一个方面在前面已经讲述,因此,课文重点分析第二个方面。指出,首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其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文分两点讲述: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直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历史过程,目的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生命力。课文设置了小栏目:“想一想: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第二,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确立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课文用楷体字介绍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表现,并弓引用邓小平语录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讲了两点:第一,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因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又面临着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第二,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因此,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课文的插图是1955年4月总理出席在印尼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会议。教师要对这一会议作简要说明,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的历史的了解。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于这个基本点,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全面的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吸取不同类型国家的长处、取长补短,全面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第三,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

课文引用了中共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目的在于说明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它是我国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我国对外活动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框题“我国的对外活动”,讲述两个问题:

l、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40多年来,新中国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外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课文概括地讲了四个方面:

①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课文楷体字部分指出,我国于1997年7月1日和将于1999年12月30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维护了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

②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课文楷体字部分列举了到1996年止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共159个,与我国建立和发展经贸科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80多个。用事实证明我国的外交成就。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课文设置了小栏目:“议一议:我国外交活动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我国外交政策去分析。

2、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这一点,主要讲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自觉地履行国际义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①几十年来,我们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和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历史事实加以证明。

②几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停止军备竞赛、促进实现裁军而努力。课文的楷体字部分,以我国的有关主张和行动加以证明。

课文最后强调,中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做更大的贡献。指出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学生的重任。

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教学建议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

列举事实可以一对一地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例;材料一: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在自身遇到重大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为稳定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彻底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外交政策哪一个基本点。并分析为什么?

说明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因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一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的重要条件。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讲解本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一些近期发生的、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分析,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国加入WTO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有关WTO的背景资料知道哪些?②我国加入WTO的原因是什么?③加入WTO与我国的国家职能和外交政策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为什么中美双方在中国加入WTO的问题上会取得双赢的结果?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自然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内容可以有香港和澳门的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国家领导入出访接待外宾来访、签署和平友好条约的仪式、支援其他国家的建设、出席联大会议等。另外还要有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活动,比如,英国和阿根廷的80年代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北约东扩。北约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美英等国施压干涉俄罗斯的车臣问题。美国积极部署TMD和NMD,等。目的是教师从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外交活动的形式,和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对外政策的不同。)

讲授新课

这些录像的内容都是国家的外交活动,请同学们从中概括出外交活动都有哪些形式?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定和完善(板书)

1.外交政策的含义和形式(板书)

(l)形式:不管什么国家,外交活动的形式都是一样的,但是其内容和性质却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各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的。什么是外交政策呢?

(2)含义: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对这个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第二,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第三,它是直接为实现本国的对外职能服务的。

那么,又为什么各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的呢?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而外交活动是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能制定国家的政策,而外交政策是国家总政策的一部分,又直接体现着国家的对外职能。所以,外交政策必然也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可见,国家的外交政策不同,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国家作为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外交政策必须服从于它。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表现为友好还是表现为对抗和冲突,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外交政策又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的。

总之,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我国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又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的国家。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板书)

(先让学生回忆旧中国的外交,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外交活动。目的是要学生明白,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其国民的权利保障,同时,在对比中领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在为我国今天的外交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又应有肩负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建设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1867年,中国清朝政府派了一使臣出使美国、英国和俄国等欧美国家。这个使臣是谁呢?说起来着实令人可笑又可恨,他不是清政府的官员,而是美国人——蒲安臣。他去美国后,经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一番策划,代表清政府同美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公民往来居住,悉听尊便,不得阻禁。它使美国政府用合法的手段来掩盖美国掠夺贩卖华工的丑恶本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耻辱的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告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终结,开创了独立自主外交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适合我国经济基础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什么时候制定的,它规定的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3、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板书)

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中国的对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原则,注重信义,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使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原则,对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作出独立的判断,在处理国家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原则,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类型国家的关系。这就赋予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和成熟。从此我国的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我国现在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国家联盟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没有违背“不结盟”的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伙伴关系具有下列特征,第一,伙伴国之间强调站在战略高度,着眼长远利益,通过接触、对话、协商等途径,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及彼此尊重的正常国家关系。第二,大国间在建立伙伴关系的同时,都声明伙伴国之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第三,伙伴国在处理双边关系时积极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把重点放在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及有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的合作上,而对于双方间的矛盾和分歧,则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第四.伙伴国之间都建立了保持和发展伙伴关系的机制,其中包括首脑会晤、高级官员磋商、各种领域不同层次的交流和交往,以及热线联系等。这些特征反映了面向21世纪大国关系的合理框架和正确方向。伙伴关系是为了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而建立的,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趋势而建立的。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东南亚国家联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而结盟关系与伙伴关系恰恰相反。

那么,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有哪些呢?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板书)

(学生阅读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一再申明中国政府的立场,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不受过去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时将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当时为了打破美国等的封锁,中央决定对港澳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暂时不收回。

1972年3月8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主席,重申中国政府对港澳问题的一贯立场,香港和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同年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的名单中划去。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中国统一的步伐相继向前迈出了两大步,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1世纪的中国要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也是势在必行的了。这是新世纪的任务。

材料二中国对台作战不惧美国介入

北京军事专家阎别指出,台湾海峡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美国第七舰队的介入不会使中国从军事行动中退出。阎钊说,这次台湾海峡的军事紧张状态与1996年不同,1996年我们是警告李登辉,举行演习显示了我们的决心和能力,但这一次李登辉的“两国论”已经突破了底线。我们的决心和能力早已表达了,现在若有军事行动就是真打,而不是反复的警告。我们不怕大战,不怕恶战,因为这不是我们要打,而是被迫的。对于外间报道大陆飞机、舰艇加紧在台湾海峡巡逻,其中两岸战机曾经对峙的情况,阎钊说,实际上台湾海峡的军事情势比外界知道的要“严重得多”。外界目前对中国军队的准备情况知道得还很少,而台湾当局有意淡化紧张实情。这次台湾海峡如有战争,那一定是大打,不会是小打小闹,不会给李登辉留下搞阴谋手段的时间。

关于美国第七舰队声称要在台海危机中采取行动的报道,阎钊说,中国早已把美国可能介入的因素考虑过去,中国的军事行动“决不会因美国介的人而退却”。

他说:“中国的军事文化是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美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了解的,对这场可能的战争的前景也是看得很清楚的。美国在袭击中国之前,应该考虑到中国会怎样对它反击。”

材料三“两国论”受到日本某些势力支待

1999年8月5日出版的《日本时报》就指出,“两国论”最早是由日本人江口克彦提出的,李登辉以口头形式表示,台湾与大陆是“特殊国与国的关系”后,江口克彦还帮助他进行文字修饰。至于李登辉在他的新书“台湾的主张”中所讲述的中国“七块论”,也是早在100多年前,最先由日本人提出的。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得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

1.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收回香港、澳门和解决台湾问题?

2.中国在对台湾问题上为什么不惜一战,“决不会因为美国介入而退却”?

3.中国这样做体现了主权国家的哪些权利?

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板书)

(提问)什么是独立自主,你认为独立自主对我国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独立,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为了它,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牺牲了无数生命才换来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才取得了国家的独立。所谓独立自主,就是任何时候,我国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折,独立地决定我们的政策,决不迁就一时的事变,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也不受任何外来压力所左右。这一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正如在建国前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自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的对外政策时也说:“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到的独立自主的权力。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成为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是继主席在建国时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又一次对外的庄严宣告,又一次表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执行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决心和信心。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本质是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真正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名合作的关系,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1)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2)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3)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

(4)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5)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我国的外交政策虽然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基本立场是毫不动摇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这些道理,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来更具体、直观地理解独立自主这一立场和原则。)

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板书)

我国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目标呢?

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我国外交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因为,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人民才能免遭战争的浩劫。

我国是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呢?

(1)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坚决主张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主张大幅度裁减常规军备;

(3)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

(4)主张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地区冲突和国家争端。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板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有哪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的,1954年中国和印度、缅甸两国政府先后共同倡导的。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内在关系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基本准则。它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保证国家之间关系的正常化,才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合作与交流。

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板书)

什么是第三世界?

同志在70年代对世界政治、经济力量作出了科学的划分,他根据50年代国际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状况,指出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对于孤立霸权主义和进一步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和友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为什么要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呢?

首先,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命运相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今天又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其次,第三世界国家的真正优势在于团结与合作。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泉,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南方国家有何异同?

这三个概念尽管从字面上看是不同的,但它们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的三种表示方法。“第三世界”是就其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中所占的地位说,它是处于国际政治军事集团之外的,是中立的。“发展中国家”是就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说,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它是不够发达的,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南方国家”是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据上所述,这三个概念是随着战后亚非拉地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产生而应运而生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殖民主义进行长期艰苦斗争获得胜利的一个标志。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要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对外开放呢?

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很广泛。首先,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其次,是全面的开放。即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实行对外开放虽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但是,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乘虚而入。因此正确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制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图谋。

(3)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现在我们了解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了,他们共同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怎么用一句话来归纳呢?它与我国的国家职能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这个关系可以概括为,第六、我国的外交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板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而这些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为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服务。

板书设计: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定和完善

1.外交政策的含义和形式

2.我国的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六、我国的外交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

关于“中国外交的成就”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国际政策是国内政策的延伸,目前我国正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键时期,现实需要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均持赞赏态度,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符合国际潮流的,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我国的外交成就”,使其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活动、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基本立足点、基本国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

探究内容:

二十世纪至今中美、中俄、中日、中国与欧盟的外交关系分析表

事件

中美

中俄

中日

中国与欧盟

二十世纪至今中国在国际社会、国际事务中的表现

时间

事件

表现

探究过程:

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外交风云》、《共和国外交风云》;学生按兴趣进行分组活动,并由学生代表在教授到相关知识点时发表本组的探究结果及看法、建议等。

对教师的建议:

协助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撰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对探究内容感兴趣,是否能独立完成探究内容,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5

2、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教学重点]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

[授课类型]单一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新课)CAI展示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里的“民族”、

“花”、“兄弟姐妹”特指什么?

生:民族。

师:那民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大家先看五分钟的

书,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族具有四个特征,它的地位怎样?

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一、民族的形成(板书)

1、时间

2、过程

师: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

生:原始社会末期

师:为什么不是其它时候?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

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即民族逐渐形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副板书)

师: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

1、概念

2、特征

1)、共同语言

师: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板书),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

就是同一个民族呢?

生:略

师: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

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

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我们怀集就有好几种

语言。再来看第二个特征:

2)、共同地域

师: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板书)。这是民族与氏族

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

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

生:略

师: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怀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板书)

师: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板书),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

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

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师:大家齐读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

生: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

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

师: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放音乐或教师亲自唱〈小背篓〉)

师: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

走红。在这首歌里面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吃——糍粑

住——吊脚楼(副板书)

用——小背篓

师:同时,我们在投影上看到绚丽多彩的衣服就是土家族的服饰。(穿——衣服)

师:其实,土家族还有很多风俗习惯,其他少数民族也一样。以后讲少数民族时再

给大家介绍。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

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

显著的特点。

师:民族的这四个特征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师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

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咯额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

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师:关于民族及其特征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区分几个概念:

三、民族与氏族联盟、种族有什么不同?(板书)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1、关于民族与氏族部落

A、产生的时间不同,民族产生在氏族部落之后。

B、基础不同,氏族部落以血缘为基础,民族以地缘为基础。

2、关于民族与种族

A、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B、区分标准不同,种族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特征老区分,而民族则以四个

基本特征来区别。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6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三大产业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生活,对国家的经济现象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三大产业虽然在建国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们懂得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材分析

虽然,本框题在内容上只讲第二产业的工业部分,但是,在构成上,本框题与上一框题及下一框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第一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框题中的重点,也是第四课书的重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本框题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与时政的连接点是国家在“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实施了投资倾斜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本框题首先介绍了工业的产生。讲清我们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后来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因为,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从而为后面讲解本框题的重点知识即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了铺垫。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及本课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工业为什么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工业的现状:首先,建国后我国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说明我国工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加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内容是本框题比较重要的知识,通过对支柱产业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分析出那些行业应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可以和时政热点挂钩,要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说明国家侧重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

二、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本框题的具体知识之前,留给学生一个讨论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沉寂了,人类社会繁荣的重心转移到了西半球,西方空前繁荣,开始以武力或经济的手段大举入侵中国。在重重桎梏下,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畸形发展,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请同学们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之一在于工业的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是它落后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席卷西方,机器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富有成效的生产率,使西方创造物质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西方经济强大了,就开始大举入侵中国。通过这个讨论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本框题的讲解。

关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前面讲解三大产业的划分时,已经讲解过了,它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老师重复讲课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向学生强调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形式的工场手工业,而是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以,视频应以机器生产为背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会非常清楚,我们本框题所讲的工业是机器化大工业。

在讲解工业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密切联系的工业行业,让学生们分析出工业的对象是自然物质资源或原材料,手段是采掘或加工再加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工业的含义。

讲工业的分类可以列出分类图表,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首先要结合分类图表讲清重工业主要提供的是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题目是在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请你站在朱容基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什么?认为是轻工业的组成一组,认为是重工业的组成一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指出应放在重工业,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来说,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始终是一个严峻的任务,重工业是为农业和其他工业提供装备的部门,作为一个正在谋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把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看作是实现现代化的尺度。

有关工业的分类问题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明白这个内容有助于对工业的进一步了解。在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要向学生说明,虽然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如燃料动力工业中民用燃料以及汽车制造业中的民用小汽车生产等。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如仪表仪器等,所以,重工业不能完全等同于生产资料生产,轻工业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消费资料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如果没有工业,美国农业与中国农业谁更强。教师在给出学生这个题目的同时,要把美国农业现状以及中国农业现状的的有关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通过现实与虚设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工业的主导作用。

(美国农业现状:是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5个国家之一,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以上,名列5国之首。农业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构成中只占3%,农业的就业比重只有6%。美国的农业机器化程度高达90%多,有近3/4的农产品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中国农业现状:粮食长期供不应求,1996年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粮食质量不高,每年还要从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部分优质粮食。农业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构成中占20%多,农业的就业比重高达77%。机耕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50%,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工具还相当落后。)

学生们看到背景材料,很容易知道: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使国家国富民强。如果没有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美国农业不可能胜于中国农业,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我国工业的现状部分,建议教师从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讲解,在讲解我国工业建国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先播放建国后党领导人们走工业化之路的视频,归纳出中国工业的五大成就。在讲解我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外国企业投资我国、外国公司进入了一些国家关键性产业,并进一步提出控股要求、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资料。对此,有的人说,"八国联军"又来了。在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出中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看完上述材料后,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中国工业的未来与你的现在有关系吗?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讲完什么是支柱产业及其特点后,教师提示学生中国选择支柱产业,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有利于大量吸收就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支柱产业的特点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尝试着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并说明选择它们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指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振兴这些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国家在投资上采取了投资倾斜政策,它们将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内容,把这一框题讲清楚了,学生才会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框题着重分析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其中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

过去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按照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来分类的。从1985年开始,我国参照国外的划分标准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

我国第三产业的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解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时,可以把书中编写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中涉及的各行各业,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总结出第三产业的含义。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回家调查清楚后准确填写,填写的内容是爷爷奶奶辈、爸爸妈妈辈从事的工作所属的产业,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它属于哪个产业?表格如下:

从事农业的人次

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人次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次

爷爷辈

爸爸辈

我自己

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作出4张柱状图,课堂上展示出来。第一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爷爷辈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情况。第二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爸爸辈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情况。第三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自己准备就业的产业。第四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表格中所统计的总人数就业产业的情况。

通过对比看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保持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越来越多的同学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行业是从属于第三产业的。那么。第三产业到底有哪些行业呢?由此引出我们所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及概念。

在讲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讲清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要从如下两点讲解。

第一、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播放视频流水线生产,引导学生懂得: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教师还可以从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一些部门相应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角度论证此观点。

第二、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体现。

把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构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20

50

30

印度

28

29

43

泰国

11

40

50

伊朗

25

34

40

蒙古

31

35

34

日本

2

38

60

韩国

6

43

51

新加坡

36

64

然后,要求学生们在表格中找出经济发达的国家,看看这些国家在三大产业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讲成绩如下表格: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1979

31.2

47.4

21.4

1980

30.1

48.5

21.4

1985

28.4

43.1

24.7

1990

27.1

41.6

31.3

1995

20.5

48.8

30.7

1997

18.7

49.2

32.1

让学生根据这张图表分析我国三大产业是如何变化,它与我们课前所做的调查有什么关系,我国三大产业变化的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一角度,即可以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可以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可以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有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目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到哪些行业去?

引导学生明白:犯罪与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如果失业路为5%,就是充分就业;为7%—8%,社会可以承受;超过10%社会就会不稳定。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失业成隐性化。伴随着改革以及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我国现在的失业路为7%,因此犯罪率较之从前就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剩余劳动力应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去。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你带来了那些好处(要求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从而充分论证第三点意义。

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建议

一、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既是第四课的教学重点,又是全本书的重点知识。所涉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但在本框题中,而且在全课书中都是重中之重。本框题在第四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它既看到了本课书与第三课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本课书后面几个框题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分类、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析出来。通过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在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是否有必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针对上述等问题,应该紧紧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从我国正反两反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一疑点,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讲清:第一我国与新加坡的情况是不同的,新加坡人口少,靠粮食进口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解决吃饭问题依靠外购是不可能的;其二中国的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必然受制于人,失去国家自立的基础。

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一内容既是本框题的重点又是热点。面对我国发展农业的严峻形势,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在讲明课本涉及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事政热点进一步讲解这部分内容。如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农业生产布局,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城镇化建设;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由过去的人收费,改为现在的法收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等等。

最后,介绍了有关乡镇企业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社会热点问题。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三大创举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乡镇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没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以改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国家主席多次提出要重振乡镇企业的雄风。结合这样一个热点背景来讲解乡镇企业的重要性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法建议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分小组分层次进行。首先课前布置作业,由第一小组学生去图书馆查找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材料以及我国、韩国、美国等国家近些年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并作成课件。在此基础上,课堂上将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一组数字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两个数字不一样,得出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二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然后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谈谈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数字有没有实际意义?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三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最后,把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二组数字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表格中发现问题——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主要交给第四小组的学生回答。

在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一教学重点讲解时,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利用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使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讲解这部分内容,也可采取全班学生在一起谈“观后感”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我国农业发展滞后性(扩展资料)的几组数字材料,将其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通过材料,通过其他同学观后的感想认识到我国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能加强。通过我国农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一步论证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又一教学重点。在讲解这一教学重点时,建议进行“我为农业的发展出谋献策”的讨论。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首先播放一些相关录像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录像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学生发言后,教师应汇总学生的观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讲清,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应予以讲评并加以鼓励。

在分析乡镇企业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四步进行,具体教法建议如下:

首先,教师说出一些有成就的乡镇企业的名字,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由此教师引出什么是乡镇企业?它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使学生对乡镇企业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乡镇企业的开办者是农村中的镇、乡、村、民(农民个人或联合)。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常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它的发展之快。

其次,把乡镇企业的贡献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由学生总结出它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的贡献:

材料1:我国199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8.8%,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是18%,对国家的贡献率是3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来自乡镇企业。

材料2:我国“九五”期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有剩余劳动力一共有2.14亿人,农村只能容纳7700万人,剩下的1.3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997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达到18%,保证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万人。

然后,由学生回答如下调查表

1、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吗?

2、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哪些类商品?

3、你避免购买的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麽?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乡镇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资源耗费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显,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阶段。

最后,在前面几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国农民有三大创举,其中之一就有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是因为它适合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加入WTO后,它的弱点将影响它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形式,乡镇企业应该如何发展?请学生们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教学难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涉及的时政热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的税费改革;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农民增收等。

教学过程: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板书)

我们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听到三大产业这个概念。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是哪三大产业?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1、三大产业的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三大产业分别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它们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社会大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前身,经过资本主义的第一次产业革命逐渐发展成现代工业。第三次,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专门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第三产业。

由此可见,三大产业的划分是根据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划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缩写的英文,WTO、APEC、CEO、MBA等这些都被大家所熟知。

提问:谁知道GNP和GDP各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它们分别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区别在于计算范围不同。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常住居民(强调NATIONAL)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不管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界(强调DOMESTIC)为计算范围,只要其经济活动在一国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都要计算在内。两者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A.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B.两者共有部分,“国民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国民生产总值”

C.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教师强调分析图表、数据是经济学的基本能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2、三大产业的比重(板书)

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查找的有关我国三大产业在GNP、GDP中所占的比重。(多媒体展示)

提问: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看出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GNP、GDP中的比重表现出来。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三大产业在GNP、GDP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所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三大产业的有关知识。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要想深刻体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农业。

1、农业的含义(板书)

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用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提问:你认为人类从事的哪些活动属于农业的范畴?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关于农业的基本含义,要深刻把握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劳动方式是人工培养和养殖等特点,这与第二、第三产业存在着显著差别。动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其自身生长规律的支配,还受到生长环境的制约,对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环境有特定的要求,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属于“弱质产业”,必须特别予以扶持。农业按生产经营范围分,有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

请看(媒体显示)

广义农业是包括狭义农业在内的五业,即农、林、牧、副、渔,通常被称为“大农业”。其中的副业,乃是相对于“主业”而言。比如“主业”是种植业,那么利用庭院圈养一头猪,两只羊,不能算作畜牧业,栽几棵果树,不能算作林业,挖一口小池塘养点鱼,也不能叫渔业,而只能称之为副业。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人类是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各国的竞争较之从前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各国已清楚的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仍然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大力发展农业”。这种做法是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学生讨论3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比如能不能把粮食等同于一般商品?从我国基本国情看,是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世界市场上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满足12亿多人口的需要?)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我国农业仍然存在着危机和隐患。首先是粮食和人口增长的问题。目前还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粮食供求的严重矛盾。例如1958年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在一些地方就发生过饿死人的现象。虽然1996年至今粮食产量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但农业生产长期波动,粮食增产带有很大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一旦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出现恶化,就可能使粮食产量降低。况且由于上水土流失和乱占滥用,我国耕地以平均每年800万亩的速度递减,而新增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递增。所以,农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向新加坡学习,靠粮食进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自7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粮食就出现了危机。粮食总产量下降。1982年以后,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没有增加。现在,全世界受饥饿威胁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1972年—1983年非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被饥饿夺取生命的人就超过了250万,全世界挨饿的总人数已高达5亿之众。而由余粮转化为缺粮的国家和地区却日益增加。现在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国家已屈指可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法国。其中,美国的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再加上加拿大,两国合计已接近世界余粮出口总量的70%。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如果粮食靠进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满足一旦缺粮的中国的粮食供应。更何况粮食历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更是一种武器。在世界粮食高度依赖某一地区或少数国家的条件下,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这些地区或国家一旦实行谷物出口禁运,那么,对于缺粮地区和国家来说就必定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来说尤为严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

通过我们的上述研究,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首先: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板书)

一个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工作,才能去奔更好的日子;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这说明了什么?

1)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板书)

据统计我国工业原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大家想想:我国为什么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农村的富裕、农民收入的增收,将为第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下面以耐用消费品为例:

(媒体显示)

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长图

农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图

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冰箱、1.7亿台洗衣机。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远没有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因此,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的许多产品大举向国外出口,在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即未加工或很少加工的农林牧副渔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保持在大约60%以上。因此,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我国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归纳)

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板书)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指出: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

邓小平也曾强调:90年代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两位领袖人物对农业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板书)

提问:下面给大家五组材料(见教法建议),请大家看完后,谈谈你的观后感。

其次、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板书)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根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上述材料的1—4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形式还是相当严峻的。通过材料5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势必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所以,面对我国的农业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三、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但是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以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呢?

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

设计思想

本框题中的农业部分即是本课的重点,又是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五副漫画的排列组合,使学生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视觉,使学生在直觉上首先认同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教学、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上清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

1、三大产业的划分

2、三大产业的比重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的含义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2)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3)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关于“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深刻领会农业的基础地位。

探究内容:

给出四组背景材料提出逐渐递进的四个问题分四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本组的探究方向进行调查,汇总成调查结论后进行“我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的自由讨论(小组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建,教师不要事先分出小组并要求学生必须按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关于中国农产品价格、质量等与外国产品的比较

背景材料: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将大幅下调。根据已签署的协议,目前高达45%的农产品关税,将在2004年前,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种类降低10%—12%,在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降至17%,重点农产品关税要降至14.5%。加入WTO后,美国等许多国家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将涌入中国市场,挤掉中国一部分市场。尤其是肉类产品、禽类产品及饲料业,受冲击严重。

思考题: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式严峻,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高,而且质量不如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大量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什么?

第二,背景材料: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比较

背景材料:1996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构成(%)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20

50

30

新家坡

36

64

思考题:我们总是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物资。新加坡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是“0”,新加坡早年就是亚洲的“四小龙”,现在,仍是亚洲的经济强国,农业的短缺并没有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由此,是否可以得出,我国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片面夸大了农业的地位?为什么?

第三,关于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

背景材料: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构成(%)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20

50

30

韩国

6

43

51

日本

2

38

60

澳大利亚

4

28

68

美国

2

26

72

思考题: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明显过高,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会制约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什么?

第四,背景材料:我国三大产业各年份比重变化图

背景资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构成: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4

32.0

43.3

24.7

1990

27.4

41.6

31.3

1992

21.8

43.9

34.3

1994

20.2

47.9

30.1

1997

18.7

49.2

32.1

思考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会不会逐渐淡化?为什么?

探究步骤:

1、全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课题的调查,同时,各组之间分工合作;

2、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小组合作,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材料,了解有关情况。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果和认识程度,填进表格内。

3、撰写探究报告和学习体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见解,并与同学交流。

对教师的建议

协助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及从信息中获得新认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获得的资料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第三产业”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围绕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教学内容展开的

探究目的:

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全球软件市场的年销售额已高达4000—5000亿美元。美国经济能够实现长达90多个月的持续快速增长,信息产业在世界领先,其原因得意于5000家软件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软件产品发展迅猛,1996年—1997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增长速度在55%以上,目前在全球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软件市场占有路达16。7%。我国国情与印度相似,但我国的软件产业却大大落后于印度。北京应加速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增加软件产品,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探究内容:

1、调查本地区的电脑公司,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软件开发业对本地区经济的贡献

调查表

名称

市场上的

销售价格

销售量

市场

占有路

纳税

总额

“九五”期间

该公司开发的

软件产品

2、首钢公司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以生产钢铁著称,但近几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轨高科技产业,开始生产芯片。首钢不在姓“钢”了。通过对首钢的调查,请你分析首钢的转轨是否值得提倡?

调查表

名称

年销售量

年赢利

占首钢全年

总利润的百分比

2001年产量

2002年产量

3、通过调查,你对第三产业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4、调查中让你印象最什么的事情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或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中国农业与WTO”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已面临农民种粮卖不出去的困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才能提高全体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发展问题,进一步理解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

探究内容:

1、WTO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由于这是《经济常识》第7课的知识点,在这里是使学生对这一组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那些方面有优势?那些方面没有优势?

3、当地农民对WTO了解多少?

4、通过调查,你认为,农民该怎么办?中国农业该如何应对挑战?

探究方式:

1、设置问卷,对农民、相关产业人员进行调查;

2、通过网络从宏观角度了解我国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撰写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加深认识。

对教师的建议:

1、协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

3、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调查心得交流,并对成果进行深化认识。

探究评价:

1、学生是否能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并能积极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实践任务;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7

本课进行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深刻领会我国的国防政策及我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正确认识多极化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局势,对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面临的发展问题,树立必要的忧患意识。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材分析

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分三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讲述三个问题:

1、和平问题:课文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讲述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原因,即它们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接着,课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课文用楷体字讲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从战争中人类付出的惨重代价可见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③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三,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④各国人民还面临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因为战后的世界和平是不稳定和不完全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这是世界和平的隐患。在这里,课文用了一段楷体字讲“世界和平的隐患”,还用了一段楷体字讲“避免战争的可能”。这些事实材料有利于说明观点。

2、发展问题: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①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课文用一段楷体字,列举战后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战后经济发展是主线。

③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

课文有三段指体字,一段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另外两段讲发展中国家绝对贫困的人数等。主要用于说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课文指出: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课文设置了“议一议”——“如何理解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这个小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课文用了一段楷体字介绍海湾战争的有关材料,主要目的是说明战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因为,第一,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第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第三,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课文引用了邓小平语录:“世界和平能否维护,归根到底是第三世界发展的程度如何。”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课文还设置了“议一议”小栏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去思考“如何理解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设问。

本框教学重点是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与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和我国对外政策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个框题“建立国际新秩序”,讲了两个问题:

l、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对此,课文讲了三点: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含义;

②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课文用楷体字讲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扩展性说明。

课文还设置了“试一试”这个设问小栏目,要求学生“用历史和现实事例,说明西方大国如何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教师应启发学生列举历史和现实事例来说明,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当代世界正是由于少数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才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课文讲了两点:

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课文在这里用了一段楷体字,强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还配有一幅“原中国外长钱其琛在联大会议上阐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图片,这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也有利于证明我国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②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内容是:第一,国际新秩序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第二,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第三,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选择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第四,各国特别是大国必须严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而不能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五,国际新秩序应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两个方面。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经济新秩序,我国已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框题“当代的国际竞争”,讲了两个问题:

l、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课文讲了三点:

①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原有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③当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课文用一段楷体字以“旁证”方式说明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属于扩展性说明材料。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课文讲了四点:

①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②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课文解释了综合国力的含义及其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因素。指出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能否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我国也要抓住时机,加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课文设置了小栏目:“议一议:面对当前国际激烈的竞争,我国应如何增强综合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议论,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课文还用了两段楷体字,介绍西方主要国家振兴经济和科技的战略计划,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认识。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法建议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采用时事导入的艺术讲述:放几段时事材料(录像或投影)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

①继续用时事资料辩证地讲解战争与和平,加深学生对和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尽管局部的战争时有发生.甚至还极其残酷。(如美国等对南联盟军事打击)但世界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的。同时,也要看到因为存在战争,所以,战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②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发展问题的重要性:要正确分析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困难.发展问题不仅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而且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展问题正在制约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前途,必然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③正确对待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讲解时要防if:绝对化和片面性。和平与发展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证。还要认识到并不是有了和平的环境,经济就一定能发展.经济发展了和平就一定能够得到维护。这就是说.除了二者互为条件的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

可框题可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忆并回答:什么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也可采取视频导入法:播放视频(关于国际和平与发展问题)引导学生对视频材料出现的问题进行发言,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导入本课。

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教学,通过课前学生探究活动,收集有关当今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饿强权政治的事例,在课堂上就探究结果或心得进行发言、讨论,形成这样的认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教学,这部分的内容可采取讨论法。首先确定好讨论的问题,例如:从探究结果来看,怎样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如何认识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等。其次要协助学生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包括撰写发言提纲和探究报告等,因此,这部分讨论的内容在探究活动中应有所体现,教师自己在课前也要认真研究讨论题,从不同角度把握讨论内容,并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看法和问题,做好解惑答疑的准备;再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应紧紧把握好讨论的中心和方向,避免偏离讨论题;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坚持正确的观点,修正错误的看法,并提出富于创新的建议;调控讨论气氛与课堂纪律,最后对讨论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当代的国际竞争

本框题建议采用直接导入法:由当今世界多种多样的竞争,引出“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进入本课的内容。也可采用视频导入法:通过一段关于国际竞争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导入本课。

关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可采取"自学阅读--讲授"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阅读教学内容,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然后由教师引导加深理解。

关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的教学,这部分的内容可采取"讨论法"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综合国力的概念时,最好通过中外各国综合国力的比较来分析我国的综合国力。还应充分运用教材157页的"议一议",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应采取什么战略措施,应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找寻正确合理的答案。

收集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①明确综合国力概念,收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表现的具体数字,比较他们的差别有多大。

②从比较中认识: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国际排名中仍很落后,是处于弱势。

③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用材料证明;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发展经济,实现科教兴国。

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袭击,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中国人民在呐喊之后更清楚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逍理"。

⑤发展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就要振兴科技教育,惟有这样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当今世界存在着哪些类型的国家?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国家?这个绝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高二哲学课讲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什么意思?

(设计以上问题是为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矛盾以及更容易理解课文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材料);

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过去的50年,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4年的29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

1996年国际形势的主流继续走向缓和,但是,一些大国谋取全球及地区战略优势,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干涉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在阿富汗和中非大湖地区,炮声不断,难民如潮;中东和进程受挫;海湾地区风云再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讲授新课: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贩卖等,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下面讲:当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板书)

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和平问题

一、和平问题(板书)

1、和平问题的含义:(板书)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的原因。(板书)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147-148页的例子,并讨论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板书)

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板书)

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例如(可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80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1988年11月举行的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1990-2000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板书)

想念大家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一件大事: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请学生讲述这一事件,教师也可以展示有关的相片等资料显示其巨大的破坏性),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和给这两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后遗症”。可见,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威力,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动世界战争。

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板书)

战后,帝国主义被削弱,法西斯主义彻底被打垮,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大批的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减弱;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构成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媒体显示)据统计,战后世界共发生15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些战争和冲突几乎都是由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发动、策划或背后操纵的。

美国和原苏联争霸制造出的大量核武器使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投影)

二战以来,美苏争霸不断升级,从地面、海洋发展到外层空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为此美国政府拨巨款发展宇宙空间反导弹,反卫星武器。80年代,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多枚,其爆炸当量达130至160亿吨TNT,如果使用起来,那就意味着全世界50多亿人口,每人平均得随两吨烈性炸药。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多么严重的威胁!

世界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如帝国主义的“三大”基本矛盾的存在,民族矛盾与冲突的激化等。

可见,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但我们相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

学习了和平问题之后,让我们再探讨另一主题——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的含义。(板书)

发展问题的含义。(板书)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板书)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挂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七大工业国等发达国家和阿富汗、尼泊尔、索马里、海地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位置,引导学生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半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半部。

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地球的北方,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在南方,因此,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原因。(板书)

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49页的材料,并思考: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可见,战后50多年,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板书)

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抹不掉的阴影总是与人类相伴随,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显得迫切和艰巨。(请同学们带着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哪两个严重的问题阅读课文第149页的材料)。(教师归纳)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当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是:第一,外债数额急剧膨胀。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由1982年6260亿美元升至1991年的13500亿美元,仅利息一项,每年就要支付1.4千亿美元,有的国家每年还债额占国民收入的40%;第二,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出口困难,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价格却逐年上升。据权威机构统计,1988年与1977年相比,初级产品价格仅涨2.7%,而制成品价格却上涨了33%。这使发展中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板书)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又互相影响的。(板书)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提问: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原理,观察、分析、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通过前言的学习我们知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在这里,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板书)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务、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板书)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板书)

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板书)

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板书)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请同学们思考:“既然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那我们能否说,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能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学生讨论老师小结:和平与发展虽然互为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虽然互相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要按照各自的原则和途径来处理。

巩固新课:

通过本框题的学习,我们要弄清以下问题:

什么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板书设计: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的主题:

和平问题:

含义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问题成为世界主题的原因

世界维持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发展问题:

含义

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原因

探究活动

关于“必须坚持一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收集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关于“从中美两国关系变迁看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探究活动

探究目的:

通过探究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学生初步懂得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及作用,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已经从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从而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树立远大理想。

探究内容:

1949年至今,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的交往情况调查表

时间

国别

政治

经济

外交、国防

科技、文化

1949年以前

1949—1972年

1972—1989年

1989—2000年

2001至今

探究过程:

全班学生按自愿原则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探究结果在课堂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讨。

对教师的建议:

协助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撰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对探究内容感兴趣,是否能独立完成探究内容,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8

关于“当代国际社会”

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理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不同的标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宗旨与原则、主要机构与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

能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

认清我国所处的复杂的国际关系,感悟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立场、态度和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捍卫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学建议

关于“当代国际社会”的教材分析

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共四个框题。

第一框题“当代国际社会概况”:是全节书的总论,它统率了全节书的内容,其他三个框题是对它的补充和深化。概括起来共讲述两个问题:

l、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

1)关于国际社会的形成,讲了两点:

①国际社会形成的原因:这就是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教材用了一段楷体字,扼要讲述了国际社会形成的历史过程,突出“国际社会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这一观点。

②当代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讲述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程度问题,说明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

2)关于国际社会的构成,讲了国际社会成员的两大主要类型:一是主权国家(至1995年共193个),二是国际组织。其中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课文讲了四点:

①国际关系的含义:课文是从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即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这一基本概念的。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课文指出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等。

③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课文指出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矛盾的不同性质和激化程度。

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课文指出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国家之间不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课文还指出,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则是主权国家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

在这里,教材引用了邓小平语录:“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这一观点的理解。

课文指出,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教材在这里安排了“议一议”的设问小栏目,要求学生“用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两个方面去分析说明。教材还有一段楷体字,内容是关于美国是给予还是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这一材料,主要是说明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决定是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出发的,并不是对中国的厚爱,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认识。

第二框题“主权国家”,讲述两个问题:

l、主权国家及其权利: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既是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关于主权国家:课文没有解释这一概念,只是强调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活动最重要的参加者。同时课文讲述了主权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教材用楷体字对这四个要素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作了解释,属于注释性说明,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

关于主权国家的权利,课文只讲述“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每项权利都用楷体字作了解释。

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因此,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负有相应的义务。,课文列举了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即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在这里,教材设置了“比一比”这个设问小栏目,要求学生“用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比较新旧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四项权利方面进行比较,以取得教育实效。

2、国际法及其作用: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而且学生接触不多,比较生疏,因此是本框的教学难点。课文讲了三点:

①国际法的含义。

②国际法的产生过程: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是国际法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国际法的制订,它不是由一国单独制订,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订的。教材通过三段楷体字,介绍了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现代国际法形成、国家法的完善以及国际法院的成立,属于扩展性说明。

③国际法的作用:课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法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第三个框题“国际组织”,讲述三个问题:

1、当代国际组织概况:课文讲了三点:

①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教材楷体字部分引用了(1987—1988国际组织年鉴)统计材料,说明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

②国际组织的概念。

③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的依据是正式条约或协议。教材用了一段楷体字,属于扩展性说明,主要讲述“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观点。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课文讲了两点:

①国际组织的分类。课文指出,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教材还用了三段楷体字,对这些分类作了举例,属于引申性说明。国际组织的分类是本框的教学难点,因为国际组织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需从多角度去分类。

②国际组织的作用。首先课文强调由于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每一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其次,课文讲述了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其作用十分重要。

第四个框题“联合国”。本框讲了五个问题:

1、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课文首先用楷体字介绍了联合国总部,并配以插图,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联合国问题的兴趣。接着课文用了两句话,一句讲“创立”,指出联合国是在二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取得彻底胜利的产物,并用两段楷体字,介绍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过程。另一句讲“发展”,指出联合国从51个创始国发展到现在已拥有180多个会员国,并用一段楷体字介绍《联合国歌》,以增强可读性。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课文讲了三点:

①联合国的宗旨:四大宗旨,概括起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联合国的原则: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意义:在这里,课文引用了“联合国宪章序言”的摘录,这段话具有注释性、引申性双重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引文并结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内容,领略它的基本精神。

3、联合国的机构: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必须通过其机构去贯彻落实,因此,课文列举了联合国的6个主要机构,并用楷体字逐一介绍这些机构,目的是让学生具体了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有关知识。

4、联合国的作用:课文讲了两点:

①联合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的操纵下曾做过违反宪章的事情;同时,由于美苏在安理会频繁使用否决权而无法解决一些重大国际问题。

②联合国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会员国成分的变化而使它在国际社会中起了重大作用,课文分别用楷体字以实例性材料加以说明。

5、中国与联合国。关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问题,课文强调了两点:

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我国对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得到有益的支援。课文用楷体字讲了一名中国学生向联合国捐款的故事。故事寓意深刻,既说明联合国出现财政危机及其原因,又说明中国人民关心和爱护联合国。

本框的教学重点有二个:一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因为它是联合国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二是中国与联合国,因为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关于“当代国际社会”教学建议

一、当代国际概况:

课前进行探究活动:如二十世纪苏(俄)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等,通过探究结果的讨论,导入本课内容:当代国际社会是怎样变化的?也可采取热点问题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近期国际社会发生的热点时事问题,上课时通过学生自由讨论这些时事所反映的国际社会是怎样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指出当今社会国际关系纵横交错,国家形势变化莫测,体现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复杂多变的。从而引出本框题的内容。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不是教学重点,教学处理上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在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引导的方式完成:

1)国际社会形成的原因;

2)国际社会形成的时间;

3)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程度;

4)国际社会的成员。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处理上采取探究法,活动主要围绕两点理论进行:

一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理解“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的前提;

二是:要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教师应按照教材层次的要求,采取典型事例分析法:

1)选择好典型事例。教师在课前选择能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制作成课件或幻灯片;

2)能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3)教师应适时地进行归纳。

二、主权国家

本课可采取复习导入法:教师根据上一框题的内容,提出下列问题:

1)组成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成员是什么?

2)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导入新课。

也可采取热点问题导入法:教师在课前选择一至两例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时事,引导学生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进入本课内容。

关于“主权国家及其基本权利”的教学:由于这部分内容条理比较清楚,难度不大,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教师提供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提纲:1)什么是主权国家?它应具备哪些要素?2)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主权国家享有哪些基本权利?4)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尽哪些义务?

其次: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让学生明确答案,因此点拨的重点放在两点:一是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小字部分的内容,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关于“国际法及其作用”的教学,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为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学生欠缺这方面的知识,讲解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国际法的概念。这一概念要从内涵及外延上讲清楚;

二是:国际法的产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所给出的小字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要重点讲清楚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法不是一国单独指定的,而是世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订的;

三是:国际法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采取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投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进行归纳。

三、国际组织:

本课可采取直接导入法或设问导入法:通过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从事的活动、发挥的作用等,进入本框题的内容。

关于“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这部分内容采取“自学阅读——简单分析”法。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当今国际组织概况是怎样的?什么是国际组织?它的活动依据是什么?国际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注意帮助其区分几个关键问题:

国际组织的含义及国际组织的活动依据;国际组织的产生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这一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第4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对这一材料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白国际组织的产生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国际组织的建立都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的教学,本内容可采取图表讲解罚法。教学步骤: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列出图表并用投影展示:图表如下:

2)教师结合教材对图表进行简要分析;

3)课堂讨论教师给出的练习题:下列国际组织属于哪一类?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国际红十字会阿拉伯国际组织

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的教学,可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法。具体操作如下:

1)投影显示几则关于国际组织活动的典型事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材料,并让学生发言;

3)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归纳出对国际组织的作用的认识。

四、关于“联合国”的教学可参考设计示例。

关于“联合国”的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什么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产生、分类及作用如何?。(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在于导出新课联合国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

那么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情况如何呢?

联合国(板书)

一、联合国的创立和发展(板书)

播放录像:《联合国》中关于联合国的创立、发展过程的内容。

从录像中可以看到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联合国的创立经过几个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及《联合国宪章》的通过

联合国由51个创立国创立,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程,现在已拥有180多个会员国。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板书)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它的内容共19章,111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它的主要内容之一,联合国的宗旨包括四个方面。

1.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规定为联合国的首要目的。

宪章序言提到“欲免后世再遭现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把这一宗旨放在第一项的突出地位,说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宪章规定,“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它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3.促进国际间合作。宪章规定,广泛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合作,尊重全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不进行任何歧视,以消除引起战争的经济及其它原因,这是维持国际和平的重要条件。

4.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宪章强调,联合国应该成为协调一切国家的行动,并使之进行协作的重要场所。

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其主要的精神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联合国的宗旨概括起来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的这些宗旨,分别在其行动中体现出来,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四项宗旨、宪章的第二条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七项原则,即:

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2)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4)禁止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5)集体协作:

6)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7)不干涉它国内政。同时指出:其中各国主权平等原则是其它各项原则的基础。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意义。(板书)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是国际政治生活进步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中日益显示它的重要性。

三、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板书)

投影:联合国机构系统图示加深对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的认识。

四、联合国的作用(板书)

联合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的操纵下曾经做过一些违反宪章和各国人民意愿的不光彩的事情。后来由于美苏争吵不休,在安理会频繁使用否决权而使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无法解决。

60年代以来,由于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大作用。

录像《联合国的作用》,要求学生概括出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教师总结。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

五、中国与联合国(板书)

播放录像:《联合国》中有关中国与联合国的内容。

教师总结: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大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始终不渝地为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一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穷富”一律平等的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际纠纷和争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同时,我国人民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援。

中国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持。投影展示材料,教师结合观点(3)讲解:

1.990年以来中国派遣了1000人次的工程兵、军事观察员和文职员,为和平解决柬埔寨等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993年月1月29日,安理会通过804号决议,要求安可拉冲突双方立即停火,恢复坚话。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审议安哥拉局势时发言,呼吁外来势力不要介入安哥拉冲突,并提出,联合国及国际社会不应放弃政治解决安哥拉问题的努力。

3.1995年9月,在北京胜利召开的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重视,积极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

4.1979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署合作协定。至1994年开发署共向中国政府提供4亿多美金的无偿援助,受援项目达500多个,范围涉及机械、电子、能源、冶金、化工、轻工、建材、地矿、广播电视台、农林渔牧、文教卫生、科技文化及经济体制改革诸多领域。

板书设计:

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初期的作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发展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市场主体、企业、股份公司、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含义;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出现破产、兼并是必然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公司法》学习企业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企业成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今后如果申办企业、公司,至少先准备这些条件,也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通过结合《证券法》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股票有关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通过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教学,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4、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研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亏损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懂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经营者,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懂得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观察、说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及其光明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改革、效率、竞争、法律意识。

教材分析(一)

一、知识结构:

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主要有四个框题。首先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和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了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和公司制,介绍公司的含义、特点和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然后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概括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必须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回答如何搞活国有企业,重点分析了企业兼并和破产这两种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措施。本节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采取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的方式,层层引申出教学内容。

图示:

一、企业及其分类

教材分析(二)

二、知识分析:

1、关于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

(1)市场主体:

①:市场主体的范围既包括独立的个人,也包括以一定方式出现的企业、团体、机构;

②:市场主体既包括盈利性机构,如工厂、商店、银行等,也包括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团体等,还包括一些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婚姻介绍所等;

③: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④:与市场主体相对应的市场客体,指市场上交易的各种商品和服务。

(2)企业:

①:企业的概念:

②:企业两大特征:①以赢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独立的经济组织。非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④: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都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

(3)关于企业法人,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盈利性是企业法人最主要的特点及其与自然人的区别(图表):

2、公司:

对学生来说容易把公司与企业混淆起来,教师可从几方面进行讲解:

(1)含义:

(2)特征:①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依法成立表明公司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或经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②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这是公司作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征;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4)企业和公司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公司均是企业,但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3、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应该讲清楚以下几方面:

(1)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西方一般有: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详见重点、难点)

(3)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即可:

①含义。指出:这种公司形式比较适合各种中小型企业。

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图表)。

(4)关于股份制:

①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财产方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②按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少数产权的结合,特点是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不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许多产权的联合,特点是股票经批准可以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企业倒闭只赔股票);

③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

A:股份制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生产力,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发挥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合股。著名的企业如:长虹、海尔、泸州老窖、一汽奥迪等,都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净资产收益基本上在23%以上,有的高达40%。

B:股份制是一种能够主动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接受社会资本大众的监督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而全国城乡居民有大量的存款,也有投资的愿望,因此,企业筹集国内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通过股份制,发行股票,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条件,同时,由于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改革的意识。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见重点、难点)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三)

三、重点、难点:

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这一内容主要讲清三个方面:

①:定义。

②:特点。①公司的运作是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②责任承担方式:股东与公司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③是一种企业法人。

③: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图):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是债务;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居民来说,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

股票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可自由转让或作为抵押品;

关于“购买股票为什么能获得收入”?一般来说,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钱扩大生产,股息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有可能派发股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股息,反而要承担手中股票金额的责任,即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风险;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两者成正比;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应向学生说明:我国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供求关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投资技巧方面的因素、股息变动、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如911后美国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选择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时,至少要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当年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预期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购买股票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选择;要把握机会,事实买进或卖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的票面金额只是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

我国现有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这一问题实际是本节的总结,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唯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今天,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

①: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概念,事物的主要部分)

主导——国有经济(权重概念,引导事物发展方向)

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讲清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③:运用一些具体数据、示例,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贯穿在三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

④:讲清国企改革的意义、现状和目标:

运用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这一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

②理解和把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在衡量标准上,还要讲清四个关系: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消耗的关系。应当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可能减少劳动消耗。如果企业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虽然减少了消耗,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否则,企业经济效益也不会高;

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者生产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利润相对就多,获得的利润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能提高劳动积极性;用于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增强生产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因为,利润总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有三种可能:①利润总量增长不如产品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②利润总量增长与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变化;③利润总量增长比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意味着经济效益提高,这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提高,也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这两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企业如果不赢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一定高。赢利是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出发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可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但又不能划上等号。

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对社会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国民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①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对比:(表)

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防止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总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但并意味着企业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是用企业的大小和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资产重组,正是符合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这一点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当然,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因此,如果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这两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企业兼并、企业破产概念。从理论上让学生懂得: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兼并意义和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并劣,是基本原则。因此,企业的兼并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兼并和被兼并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③核心:“强强联合”。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根本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经济探索,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

④企业破产又称企业倒闭,这一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破产倒闭企业产生的诸如企业职工下岗增多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和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二: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活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地靠“输血”来保护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在分析时注意比较兼并和破产,不要把二者混淆。

⑤兼并和破产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小结:

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破产一批素质差、效益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集中,将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然性:价值规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平等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兼并和破产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篇10

识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改造思想

运用: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说明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能力方面:分析、综合能力

觉悟方面:改造思想的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难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核心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了切身体会,要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参加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所变化和提高。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这一认识,我们来学习最后一框。

三、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4页,并思考:

①什么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目的是什么?

②改造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两项基本活动(板书)

(1)认识世界的含义(板书)

认识世界: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们所要了解的具体对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改造世界的内容(板书)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如何理解?

2、改造客观世界(板书)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1)改造自然界(板书)

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人工形态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改造人类社会(板书)

改造社会就是要通过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提问:如何理解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正确地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楷体第7段的事例就已说明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环境的改变,脱贫致富事业的发展。

3、改造主观世界(板书)

同学们阅读课文125页,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造主观世界包括哪些内容?

②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什么?

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1)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板书)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虽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消极颓废人生观的影响,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袭,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形成。李玉安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隐功埋名40载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在和平环境里继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改造主观世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提问:你每天从事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哪些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为重要。其原因有:第一、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大大增加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第二、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观念,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我们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背离的冲突。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有少数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其它原因外,主要是少数人忽视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错位。

漫画“新观念”有什么错误?(学生回答)

(2)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板书)

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是主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造主观世界还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既包含着科学知识又渗透着具体思维方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提问:楷体“天之骄子”为什么傻了眼?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但只掌握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天之骄子”回乡的“遭遇”,说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P><P>(3)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板书)

提问:怎样理解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使自己的主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更好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的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提问:建设物质文明和建设精神文明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两个文明”建设与“两个改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精神文明,因而说,两个文明是两个改造的结果和表现,两个改造是两个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提问:通过什么途径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达到哪两个境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4、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板书)

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因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境界。达到这两个境界,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总之,实践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定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为社会做出贡献,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我们学习本册教材的基本结论。

课后小结:

巩固新课

1、分析下列说法主要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辨别下列直接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修身养性

经济体制改革

荒山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