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0:10:37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范文篇1

在学习《神奇的货币》时,让学生回忆商品的含义,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然后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含义,并指出货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样的内容回顾,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了解,对今后的高中政治学习中关于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的学习就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定义及运用的方法,在进行高中政治以后相关的经济知识学习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中政治学习的内容相对广泛,其教学对高中生,特别是文科生来说其意义更大。高中政治课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导入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课堂的导入是课堂的开始,它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针对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复习旧知识,进行导入;也可以巧用图片资源,实现体验式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兴趣课程导入;也可以采用问题设疑法导入;也可以进行生活实景导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变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通过上几节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知识,掌握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并且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又出现了什么新兴的流通工具吗?这样的导入,即让学生在脑海里回忆了旧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精益求精,开展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阐释、理解和掌握的重要过程。高中政治学习的内容较多,难度系数也较高,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也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讲授中要精益求精,革新教育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和掌握新知识。首先,政治教师要专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充分挖掘、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课堂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后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学会总结,构建知识结构

一堂优质课要善始善终,在新课讲授之后一般要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总结,在总结中还要把本堂课的知识点做到前后照应,联系旧知识,启迪新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还能帮助老师查漏补缺,强调教学重难点。如在学习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可以总结为如下示意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五、精讲简练,抓好课堂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一堂完整的课程需要有效的课堂练习。高中政治课堂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十分宝贵,对于课堂练习的设置一定要做到精讲精练。在课堂联系中,题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置,可以是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开放性题目等等,内容上最好是本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时间上要有效控制,这样课堂练习就会成为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场。

六、积极反思,努力提高

高中政治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教育;高中政治;德育教育

在高中阶段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常常会发现难以将书本上的有关德育的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形进行联系与对接。究其原因,往往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引发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思想内容的丰富这一现象有着密切联系。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因而在面对政治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时,会主动联系实际进行相应的探讨。但事实上,通过探究与分析之后,往往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一矛盾冲突需要引起所有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必须采取一定的实际行动来积极面对这一问题。

一、高中政治德育功能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概述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演进,我们在收获极大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亦得到了精神层面上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思潮得到释放与扩散,即使是每日呆在教室里的学生也常常不能避免受到相关思想的冲突与影响。例如,社会上经常会有扶起摔跤老人反被讹诈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人迷恋外来文化等等,这些社会现实往往与我们书本的相关德育教育宗旨存在严重的不符,有些内容甚至是背道而驰。因此,相关政治思想教师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境地:面对学生对书本上某些关于德育内容的质疑,教师自己也拿不出有力理论来予以说明,有些教师甚至自己对此也心存疑虑。基于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二、形成高中政治德育功能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所提到的高中政治德育功能和社会现实的矛盾,这一现象的成因来自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展开讨论。(一)经济发展催生出的相关不良社会思潮。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是一部分勤劳务实、思维活跃的人有了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在他们的开阔创新与艰苦奋斗之下,这群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果实。在他们的有效带动下,全国范围内的人们群众积极与之相应,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跟进,于是,因为相关管理上的漏洞,一些心思不正的投机者便开始乘机浑水摸鱼。具体表现为,有人为实现快速致富,开始铤而走险,从事假药、有毒食品等行当;一部分人想办法打法律的擦边球,于是碰瓷、假摔等恶性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总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希望通过不劳而获、坑蒙拐骗等方式进行财物的积累,一系列不良的思想与思维方式蔓延开来。(二)高中政治的新课程改革浮于表面。具体到高中政治的教学层面上,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实行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始终得不到有效落实,具体表现为教师依旧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表现的依据,学生的课业压力巨大,完全没有提升自我的空间与机会。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思维方式固化,面对与课本有异议的具体社会实践,往往会无所适从,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准确评定是非的基本能力,学生也不会主动培养这一方面的素质。(三)相关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亟待提高。政治思想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面对学生对涉及到德育教育方面的质疑而无所适从,究其内在原因,可以发现是因为教师自身的相关素质需要提高。部分政治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存在不熟悉、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学方式古板枯燥、往往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及时反思与总结等等。这些出自于教师本身的原因,如果得不到其的有效重视,将很难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学工作。

三、对应高中政治德育功能和社会现实的矛盾的有效解决方法

面对上述问题的成因,只有措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实对应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面对日益涌现的不良思想,我们需要严格贯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以此为依据,在面对社会上的不良价值观念与思想时,保证准确、客观的价值评定与判断,确保不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其次,加大对新课标改革的落实,不断完善现有的考试制度与方式,为素质教育的持续、有效推进保驾护航。最后,相关政治教学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不断完善对学科教学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并做到结合实际,全面深刻地理解既定德育理论,为政治学科的德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四、结语高中阶段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于一些涉及到道德层面上社会事件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张。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一味说教就能达到既定目的的,教师必须针对具体理论,结合生活生产实践来展开论述,否则,将很难说服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完全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梦霞.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6.

高中政治范文篇3

单刀直入式的提问,也是开门见山、直接地发问。这种提问方式的优点是简单、直接、直观,不需要太多程序、直奔主题。这种提问方式适合在新课导入、知识小结以及复习测验时使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单刀直入式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学《生活与消费》时,这一课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强,没有过多深奥或学术性强的概念。那么导入新课时,就可以单刀直入地提问:什么是货币?什么叫外汇?经济活动中常用的结算信用工具有哪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消费有几种类型?不加修饰、不必委婉,直截了当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二、疑惑启发式

疑惑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在高中政治课中,教师要善于以“疑”诱“疑”、以“问”发“问”,通过疑惑启发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学。疑惑启发式的提问,简而言之,就是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多元的问题个体化,用最简单的小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理解,从而解决复杂多元的大问题。高中政治中的“经济知识”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的部分,那么教学时就可以采取疑惑启发式的提问,用疑惑诱导学生探索,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较难的知识。例如《财政与税收》这一课,内容比较既多又复杂,还比较有难度,让不少学生深感头疼。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学习,首先教师问学生:我国的经济、教育、文化、军队建设需要经费对吧,那么这些经费从哪儿来?是如何管理与支配的呢?这样,用通俗的语言就将枯燥的理论引出来了,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启发学生去思考。接着,再通过提问厘清知识脉络,如什么是财政?什么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有什么作用?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什么?再接着理解税收的概念、种类、作用等知识时就变得容易了。

三、层层深入式

层层深入式提问,顾名思义就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由浅至深地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理解,从而掌握政治生活现象及其政治理论的本质。如果说启发诱导式提问是化繁为简,那么层层深入式提问则是由简到繁,同样是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以学习高中政治哲学部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这一课为例,就可以采取层层深入式的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哲学实质。首先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事例入手提问:如为何城门失火会殃及鱼池?什么是“蝴蝶效应”?这正是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此外,联系还具有多样性,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有现象上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联系,要依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以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以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问题。

四、情境体验式

高中政治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命”课堂;有效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呢?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质,同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效激发政治课堂的生命潜能,为构建“生命”课堂加倍努力。

一、构建高中政治“生命”课堂的重要意义

社会在发展,时代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构建“生命”课堂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高中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和情感价值观,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呈现出一幅崭新的面貌,并且在现阶段的社会大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生命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学作为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激发高中政治课堂的生命潜能显得尤为重要,关注生命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追求和发扬自我,这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如何构建高中政治“生命”课堂

1.有效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并且为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引导者,如果要想充分体现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同时还需要有效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内容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师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更多有价值和有内涵的教学内容,有效延伸和丰富政治课堂教学,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2.巧妙融入“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纵观实际,我们发现以往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过于僵硬死板,过于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根本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师就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巧妙融入“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内心里明白自身仅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切忌把自身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教师要想把政治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其自身首先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趣味性知识点,千万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让学生坐享其成,而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确保所构建“生命”课堂的科学合理化,促使学生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3.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学生必须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身仅仅是引导者,在“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我们都知道面对同样的内容每个学生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价值观,对此,高中政治教师更需要在政治“生命”课堂制定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生命”教育模式。

高中政治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德育教育;德育渗透

高中三年不仅是学生冲刺高考的长线跑道,同时也是其不断面对来自外界、自身各种压力和心理负担的重要过渡时期。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和心态,其才有可能怀抱着一种较为轻松的态度面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与各种挑战。而要想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保持思想的积极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政治德育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在政治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让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产生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效果。

1高中政治课程当中的德育渗透表现

1.1教材资料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从德育的概念来说,所谓的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律、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当今高中政治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各类辅助性参考资料以及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都可以看出其与德育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重合性。比如,政治教材当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部分、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个人价值部分和有关哲学原理、方法论等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彰显出德育中的些许内容。而广大教师在展开政治教学时,也会经常性使用该类教学案例或相关概念,来辅助政治中相关理论或问题的解答和表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1.2教学目标的德育属性结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当前教师在展开有关政治课的课程模式与教案设计时,在教学目标的呈现上都严格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去解答和表述。比如在高中政治有关货币教学的部分,笔者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将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定位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其充分认知到“货币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货币是万万不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明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而这部分教学目标的呈现显然属于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再比如,在学习“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定位为:通过让学生感知小康社会中国建设发展中已经取得的成就,从而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观念———这部分内容显然是符合爱国主义教育定位的。由此可见,政治教学和德育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着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是从侧面提升学生情感意识和确立价值观的重要过程。

2论高中政治德育的重要性所在

通过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有关德育渗透表现的阐释,可以看出,加强德育对于推动高中政治教学必然存在着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心态: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敏感发育的青春时期,其所面临的不仅有来自高考升学所赋予自身的未来前途前景的压力,也面临着家长、教师等殷切希望之下所转化的心理负担,同时还有各种人际、生活方面的压力。这些现实生活中极容易出现的状况,随时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轨迹,给其思想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的挑战与“折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广大高中生需要良好的心态来促使自身在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保持态度平稳、思想积极。因此,高中政治德育的第一个重要性,就是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态,使其在面对学习或者生活中所出现的苦难时,能够不骄不躁、勇敢面对,同时在不影响自身学习状态的情况下快速走出困境。高中政治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心态进行培养和磨练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在不断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始终前行、不断进步,最终打赢高考这场“持久战”。

2.2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在中国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下,高中三年的学习演变为最终服务于高考的长途“马拉松”,这就使得学生在展开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良好、乐观的心态,更要有顽强的意志,拥有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与思想。笔者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曾多次面对这样的学生,其从高一开始就一直拥有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一旦中途个别考试失误或者成绩不理想,其精神上马上就会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甚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成绩一落千丈,再也难以恢复到当初的学习劲头和成绩。这是一种遗憾,但对于广大从事政治教学的教师而言,却也不得不引发关于如何培养和磨练学生意志的深思。笔者认为,加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着重对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进行教育,让其在面对个人成绩下滑、精神状态不佳时,不至于产生情绪崩溃的现象,反而能在顽强的意志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挑战,在向高考冲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信仰和自信心。

3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在教学素材和教学目标上与德育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重合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意志和心态能够产生的积极意义,将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完成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并在高考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这种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需要教师不断与时俱进,充分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和外在变化,从而让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产生更为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丽萍 单位: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马永顺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范文篇6

一什么是理性精神

21世纪教育改革中最大的变革莫过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初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这一思想的影响,教育改革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随之教育界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思潮。60年代出现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强调了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90年代受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推动,新课程理念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建构、多元、互动、对话、创设等词语进入了每一个一线教师课堂里。西方启蒙运动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前有人文主义强调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后有启蒙思想家们对该认识的突破,“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他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所谓“理性”是只认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2]。启蒙运动强调科学和理性;其核心就是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精神。

二理性精神在现有高中政治课程中的若干体现

高中政治教材的局部调整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实际中,党和国家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反思,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理性精神的一次次大胆实践:经济生活中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的形成;市场从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表述上的变化;政治生活中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哲学中创新精神从之前的方法论上升成为了独立的内容板块;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否定新课程标准,而是我们哲学上所讲的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一种“扬弃”,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三理性精神的课堂体现

吴永军教授认为理性精神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精神层面、知识和技能层面、行为习惯和方法层面。如何实现在三个层面呢?笔者坚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走在时代前沿,从精神层面、行为习惯和方法层面,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培养学生德性,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陶行知先生在他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认为,儿童的德育来自于儿童的自我构建,德育发展的主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正是儿童自己。道德是儿童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在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通过活动与交往,通过学习、模仿和反思,自我构建起来的。因此,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认识。[3](一)走进社会生活,提升德育时效性——精神层面。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他,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她的心,才能为她所了解。[4]”我们面对的是00后的学生,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又呈现怎么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影响我们的教育方式,不研究、不关注学生生活的德育课程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我们常常会引用心理学上道德两难问题,掩盖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其实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得因果联系,准确的说这是正常的人生选择,只是每一种选择都有他应该承受的后果。我用序幕的方式放给学生。第一幕:2016年5月31日,南京新街口派出所赵警官抓到一个小偷。有学生评论到:偷东西本身就是不对的,该抓。接着我播放了第二幕:小偷让赵警官感动了,因为小偷的女儿肾脏有病,住不起院,只能白天到军区总院挂水,晚上租住在两平米的房子里,因为肾脏问题,需要吃杂粮,妈妈就到超市偷点杂粮,1个鸡腿,警官问为什么不偷两个鸡腿或者更多鸡腿?她说偷东西就是为了小孩,不是为自己。有学生评论到:好可怜,真是母爱大如天。接着我播放第三幕:超市工作人员检查到她腰部还藏的一本书。有同学说:不是只有鸡腿?怎么还有书?太不诚实了。这个妈妈还是应该抓起来。接着我播放第四幕:她解释道,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同学说:这样还可以理解,不抓了。很多人发出了同情的声音。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这个母亲后来获得了南京市民捐赠的好多书籍还有捐款,新闻媒体也大肆报道母爱如山、母爱大如天,满满的都是感动。学生们提炼了这么几个观点:A说:一个母亲偷了东西,不但没有被罚,反而还获得了一些钱。B说:超市本来抓到人,可以罚一笔钱,可是一说身世可怜,超市还得送出去一些书籍和一些鸡腿,感觉怪怪的。C说:我觉得不对,如果一个人杀了人,说因为他太爱对方了,法院也不会放过他啊。杀人就是杀人,就该受到处罚。偷东西就是不对,如果是这样,所有的妈妈去超市拿东西,都说爱自己的孩子,那超市该关门了。而且这个母亲被发现偷鸡腿了也没有拿出偷了的书籍,说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最后学生总结出一句经典的话:不能披着道德的外衣做违法的事情,错的就是错的。是啊,对错这么明显,我们的媒体导向居然这般离谱。(二)走在时代前沿,直面媒体负面影响——行为习惯和方法层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日益开放,文化多元化与多元价值观已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然而多元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作用也不小,它将影响青年一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高中政治课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在课堂中要敢于发声,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弘扬社会主旋律,提升德育的时代性。在讲授高二哲学《价值和价值观》时,我问学生,为什么地震发生那些明星、企业去捐款、捐物?有个学生直面回答说,明星、企业捐款捐物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比如加多宝,就是汶川地震发生时捐款1个亿,后来在市场上打败王老吉。学生说的振振有词,“有理有据”。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勇气,敢于表达自己并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观点。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为了提高知名度,去捐款捐物,假如是你,有人不断提升你的知名度,你会不断捐款捐物吗?”该生说不会,他没那么多钱。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都是人,谁会觉得自己钱太多了,所以去捐款捐物?马云吗?”该生立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最后我抛出第三个问题:有钱就应该捐100万、1000万,没钱就捐10元、20元吗?在三个探究后,我们明确只要是献爱心的人,一分钱也是爱,一分钱也值得我们尊重,明星多捐,我们应该毫不吝啬伸出大拇指。对于那些本就是弱势群体的人,当他们献出爱心时,我们更应该肃然起敬,因为他们做的更棒。不只是学生,其实我们当教师的也一样,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被网络、媒体裹挟着走,多元的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们影响太深了。电脑控、手机控,我们偕同学生一起被牵着鼻子走,离开电脑、手机一会儿就像与世隔绝的感觉。这怪不得学生,但需要教育去直面这种负面影响,需要教师陪同学生一起透过烟雾,理性思考;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精心呵护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的能力、培养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理性精神以及热爱学习的情感。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无论哪种修养都离不开理性精神。离开理性精神,我们只剩下盲目的热情和冲动,最终会适得其反。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科教学这一主阵地,始终坚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走在时代的前沿,携辩证同行,铸理性人生。

参考文献

[1]许泽义.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6,3(28):283-284+295.

[2]马执斌.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③(必修)介绍[J].中学历史教学,2004,(9):11-12.

[3]刘长贵.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05):96-99.

高中政治范文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优化

现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还要重视他们对各种概念方法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发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体在参与时形成的情感归属,是基本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的基础。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客观科学的认知与分析,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理智的心态来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3.法治意识。法治是指实施法律制度的理念,法治意识则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的认可与肯定。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是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够做出较好的判断。4.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涵盖了公民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政治参与等。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公共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决策,学生应依照法定权利,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个体意见;二是公共事务,学生应当在解决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公共监督,学生需明确自身在公民监督、政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权利。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参与的框架,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预设正确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应当达成的效果作出明确的规划。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目标的制定都至关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走向。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高中政治教师要以此为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针对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制定出三维目标,以此来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整体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明确不同环节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应当达成的效果。课堂教学通常由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关注某一要素,而是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协调好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3.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下,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过去理论灌输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索,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信息获取与加工的主体,也是实践参与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累经验,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4.生活化原则。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与应用。高中政治课程更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才能切实理解各种政治概念、观点的意义与作用,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上的转变。政治课堂既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也是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核心素养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心共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1.优化课程目标。在高中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情感、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能将应对考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意识到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政治课程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过程;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通过多维化的目标,改变过去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意义。如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在科学精神方面,通过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深化认知程度,增进学生对于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2.利用并整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确定了教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因此,要推动政治课程的优化,教师首先要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充分利用与整合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等,其设定的主体与目标各有不同,每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都具有针对性与独特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潜在作用,将其与核心素养的各部分内涵连接起来,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参照考试大纲,对各章节的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能够复述的,哪些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同时,要明确不同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比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确立的过程,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树立起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又如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情绪敏感易冲动,但由于本身的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上容易片面、偏激,通过《哲学与文化》的教学,可以使他们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理性看待、科学分析的意识,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这种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实施方案的改进,采用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比如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形成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思考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与流程,增强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4.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德育本身较为复杂抽象,无法通过简单的纸笔测验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改进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不能只通过固化的考试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而是要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出发,设置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从核心素养出发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以阶段性考试为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较少进行评价,以至于评价具有滞后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指导,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实现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总之,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入理解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实现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增强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50):146-147.

[2]宋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中外交流,2018(51):433.

[3]郑志东.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7):80.

[4]徐凤,郭静静.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149.

高中政治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合作探究;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主要分为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不单纯是课本的这些知识点,还有当下的一些时事政治,都需要学生去了解。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政治教学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探究模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把课堂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给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知识。

一、合作探究模式的概述

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模式教学中,可以把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高中政治教师使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都是以前后桌为单位,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

二、合作探究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教学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进行紧密的交流,保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成为学习的主人。(二)个性化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目标,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政治教学中要想进行合作探究模式教学,就需要结合个性化原则进行学习。(三)激励性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激励性原则,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善用激励性原则,让学生能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四)问题性原则。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新旧知识点进行串联。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只有根据教师的问题来进行讨论才能够找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性原则能够给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让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然后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自身的地位,创设教学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学习文化生活这一册书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怎样才能够让中华文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学生就会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分析中华文化不仅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还要学会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秉持着包容的状态,才能够让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对于学习过的内容学会反馈,对自我进行评价。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就可以把这一问题进行深思,教师可以在学习讨论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明确师生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正确引导者、支持者和积极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比如说在学习生活与哲学板块,教师可以以古代哲学家老子、庄子等人的话进入该节课的讲解,老子:“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学生就可以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看其是否包含一些哲学道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就能够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四)学会反思。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由于政治课比较抽象有很多难懂的问题,所以在政治课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政治知识之后,学会反思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知识点不了解,有哪些是自己掌握比较好,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可以把个人的想法与班级其他学生进行结合,让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把这些知识点都总结,变成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保证课堂的质量,就需要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顺应新课改的需求,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教学目标,灵活的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静.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3).

高中政治范文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精读和略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并且把握知识点来提升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加强知识点的巩固,从而在进行政治学习当中更好的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达到终身学习的学习目的。学生只有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够不断的进行学习和积累,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的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来进行学习和拓展。所以本文就以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政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提高政治学习的投入意识

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学习提升。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政治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无法积极的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政治知识点的学习和拓展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熟悉政治的相关技巧才能够真正的使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拓展,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就要大致的浏览课文。在课文当中寻找重点的信息来进行学习和巩固,在进行精读的过程当中就要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和学习,钻研教材内容。并且推敲文章中的关键词语,从而进行记忆和书写,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专业性。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方式的掌握,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词句,加深自身的印象,从而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略读熟悉课文的内容,再根据课文当中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进行大致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在使学生进行精读,重点以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服务来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在进行精读略读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把握文章当中的重要信息来进行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巩固能力,使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2.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进行政治学习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于文章进行通读,有效的把握,教材当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关键性的词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此过程当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讲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要学会分易混淆词语,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各个知识点和相近的词语,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节课时,学生在进行精读和略读之后,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首先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并且根据学生较容易混淆的词语和近义词来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加深自己的印象。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相近的词语。学生很容易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混淆词义。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学生经过阅读和比较,能够有效地鉴别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和地方的权力机关。经过教师这样有针对性的引导,能够使学生进行精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使高中政治教学更具有效率和质量。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梳理知识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文具有独特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梳理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的认知和反思,加强学生的学习巩固性,在培养学生概括,整理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教学和引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教师要进行课后的阅读延伸,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还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上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充分的注重课外延伸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学会反思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必要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选好课外读物,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学习政治课程。由于课外参考书籍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学习高质量的课外书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教师也要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时政专题,探讨学生在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知识点,并进行有效的分享,学生在分享的过程当中能够加深记忆能力,并且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增强政治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阅读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应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策略上的创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

高中政治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引入我国的,开放了学生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案例教学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学生之间对政治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之间的汇总,促进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可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一、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高中政治中的案例教学大多是针对抽象概念和理论进行的,这就体现了其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首先案例教学结合了具体的社会现象,实现了由个别现象到普遍现象的转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政治思路和框架被树立和形成,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其次,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学生从生活化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是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应用,使他们借助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政治现象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2.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独立的思维和能力已经逐步形成,这样教师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重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组织良好的案例教学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因为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和分析问题,最终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不断被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有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巩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然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可以说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案例教学的意义不单纯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更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帮助他们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毕竟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政治课程可以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繁杂的社会背景下抽离出具体的案例,便于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找出具体的解决策略。这是传统政治教学无法达到的,也是政治案例教学的关键特色。

二、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的基本策略

1.案例选择的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些教师潜意识里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就可以,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学的载体,是解答题解析的关键,这就使得案例教学陷入了题海战术中。案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脱离课本的理论实际。首先,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合理的筛选,高中政治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爱国爱党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经济教育等。这样教师就应该精心选择案例,例如在学习爱国爱党教育模块时,教师就可多选择一些历史上的爱国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文天祥为国贡献等,这些既与高考大背景吻合,又不违背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他们理解。此外,教师还应着重学生选择和讲解案例,毕竟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和电脑搜索一些案例,在每节课开始之初自主展示自己搜集的案例,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2.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展示和表达案例。高中阶段,政治教学案例的展示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借助其他教学手段与案例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这样能够节省教师口述的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现阶段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案例展示形式。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融合了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教学展示形态,尤其是视频的播放,能够使枯燥的政治课程变得活跃轻松,给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案例展示与课堂游戏相结合,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法律法规知识模块时,教师可以具体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鼓励正反方不同观点的学生积极发言,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尤其是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师就可以选出不同的学生扮演商人和消费者,分析其中的经济转化问题。

3.成立案例分析小组,鼓励学生对案例评论和总结。分析和讨论案例是政治案例教学中的关键步骤,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更加全面,听取来自不同同学的更多观点。因此,教师应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就某一具体案例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要求学生书写案例评论和总结。首先,教师要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和氛围,很多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出现偏差,偏离课题的中心,这时教师就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维。当然,案例讨论的氛围不能太过沉闷,这样会进一步增强政治课程的枯燥感,使学生感觉到烦躁无味;讨论气氛不适宜太活跃,以免学生情绪过于激动,这需要教师从中进行调节。其次,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要对案例进行口头和书面总结,案例的口头总结教师应鼓励小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同时不单纯以对错评价学生的发言,而是鼓励其他学生对发言者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评价,多听听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书面总结应采取学生之间互评,然后教师进行最后评论的模式,使他们进一步发现自身的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表现优异的讨论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把小组总结报告贴在教室板报上面,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当然,优秀讨论小组是不断变化的,是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产生,激发高中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语

在高中政治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梳理出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在每个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当然,学生应该树立高中政治学习的正确意识,积极主动地撰写个人案例思考日记、对案例进行续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新闻敏感程度。当然,高中政治案例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作者:张少波 单位:泉州市奕聪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