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3:02:19

高校思政

高校思政范文篇1

关键词:建党精神;高校;思政课

我党在艰苦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不负人民、对党忠诚的建党精神,这是我党的精神源泉,高校应继承红色血脉与光荣传统,将建党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阵地和关键课程,必须传承和发扬建党精神,将建党精神作为激励学生胸怀爱国之情、树立远大抱负、肩负时代使命的抓手,培养出担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建党精神拥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教育中,对激励和引领学生坚持理想信念、提升修养品德、树立理想抱负、提高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证。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与人类文明发展中得到凝练和印证的理论创新和政治宣誓,拥有高度的科学性、开创性及先进性。深入探究并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高校思政课与建党精神的融合方向和重点,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升级、发挥主阵地作用提供抓手。简言之,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为思政教师明确融合“什么”提供指导。首先是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坚持真理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十月革命所呈现的真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革命先驱,振兴中华、救亡图存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庶民的伟大胜利”。我党始终将该真理作为革命斗争的根本之道,时刻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引领人民不断开创出全新的历史格局,切实转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坚持理想也指坚守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我党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从没有放弃过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执着和奋斗,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创造出伟大、壮观的中国奇迹。其次是担当使命、践行初心。我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切创造、一切牺牲、一切奋斗,归结起来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阶段,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任务。一是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二是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三是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担当使命与践行初心都是我党始终坚持、恪守的历史责任。再次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目标,必定需要英勇而顽强的革命斗争。有斗争便有牺牲,在革命奋斗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都付出了牺牲,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而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不怕牺牲主要指牺牲小我,为人民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出努力。最后是不负人民、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指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所以对党忠诚也代表着不负人民,忠诚于人民。我党始终将“立党为民”作为行动指南,不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脱贫攻坚、反腐斗争、扫黑除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党所展现的人民情怀深刻烙印在百姓心中,烙印在历史的画卷中[1]。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意蕴

第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民族复兴及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将建党精神与思政理论课融合,就要培养家国情怀、革命情感,引领学生跟党走、听党话,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则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将育德与育人充分结合起来,坚持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重点不应局限在学生道德品质上,还应上升到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及民族复兴上来。而在某种程度上,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满足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相融合,不仅要求思政教师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建党精神作为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力量源泉。第二,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思政教育关乎着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需求。建党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斗争与历史奋斗中所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人民情怀的现实表现。将思政课与建党精神融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思,从而明白建立红色政权、民族主义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能够在思政学习中明白担当责任、坚定革命立场,坚持艰苦奋斗,提升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认同我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主流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逐渐成为思政教学实效提升的基本需求,成为提升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国家情怀的关键保障。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高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提供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源泉[2]。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图强。只要青年一代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民族便会有希望、国家便会有前途,学生是我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每个学生都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积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将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渗透到思政课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群体对我党的奋斗精神有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也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根据我党的要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奋斗拼搏,谱写出激昂的青春乐章,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成为民族复兴、人民富强、国家昌盛所需求的时代新人。总而言之,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课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的信念,将人生抱负渗透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从而奉献力量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崛起。

三、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第一,将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融合。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之源,在百年奋斗中,我党始终坚持并弘扬建党精神,构筑包括抗疫精神、抗震精神、特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精神谱系。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互呼应、协调统一,共同推动了我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应紧紧结合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和精神索引,将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精神谱系所蕴含的英雄故事、革命故事、党的故事来阐述建党精神,让建党精神的融入和渗透,有依托,有抓手。第二,将四史教育与建党精神相融合。弘扬建党精神是对我党光辉历史的客观总结,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就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党史来开展,因为建党精神能够充分体现在四史中,而四史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时期的精神状态,可以让学生对建党精神所拥有的时代内涵、现实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将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不仅要阐释建党精神内容,还要结合四史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建党精神的认识,提升学生弘扬、传承建党精神的积极性、自觉性。第三,将学生认知与内容设计相融合。思政教育是用科学理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形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讲透彻、讲清楚。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思政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课程内容,体现学段特点,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①。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模式、体系、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形式、认知特点,通过优化内容设计,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为建党精神的融入奠定基础[3]。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第一,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提高思政教育实效,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思政教师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传递。对此思政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理论素养,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实现思政理论课政治性与知识性、价值性、学历性的协调统一。而在高校教育与发展的层面,学校需要打造一支对建党精神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牢、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高的思政队伍,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学理性、思想性、政治性,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作用。这便要求思政教师守好政治红线,明确价值定位,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准确认识和理解党的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通过思政课向学生阐述我党的精神谱系与党史知识,让学生在体悟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积极成为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培训及理论研究,能够帮助思政教师明确建党精神的基本理论、传承机理及精神要义,让建党精神真正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譬如,通过开展党史教育培训工作、理论知识比赛、与名师交流等都能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然而从实践探究的角度出发,高校要想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建党精神的体悟、理解和领悟能力,譬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等角度出发,深化思政教师对建党精神来源的理解。通过强化教师对建党精神价值的把握,引导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此外,高校还需要提高思政教师融入建党精神的科学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合适的课程,以合适的方式渗透建党精神,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阐述建党精神,讲清我党的历史成就和奋斗成绩。对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深入教学实际,通过教育指导、教学评价等方式,指引思政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渗透建党精神。与此同时,还需要建构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确保教师在建党精神融入上,拥有较高的积极性、自主性及主动性[4]。第二,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思政教师应在“实践和实际”上下足功夫,让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传播与讲授中真正做到“趣味性”和“理论性”的充分融合。首先,实际与理论的融合。思政课之中,不仅需要将精神谱系、四史教育融入建党精神的主体内容中,还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融合,关注学生、关怀学生。最后,优化评价机制。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可以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渗透并融入建党精神,深化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知,然而要想确保“实践与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实效,高校有必要优化当前的评价体系,突出其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力度,使教学评价成为实践教学作用发挥、价值彰显的保障。如果缺乏对思政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缺失相应的评价体系,便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利用实践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效,进而导致建党精神的融合效率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拥有鲜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首先,思政教师应发挥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时性。通常来讲,网络平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延伸,思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融合性、高速性特点,整合最新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在素材选取上,思政教师可以选取正能量的、趣味性高的新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建党精神。譬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等。当然也可选取负能量新闻,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评价系统。深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最后,优化网络教学方法。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程融合起来,不仅需要思政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思政理论知识与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还需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提高建党精神的融合实效。

五、结语

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保障。然而在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紧紧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将“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认知规律与建党精神”相融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提升政治站位、发挥网络教育作用的方式,提高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实效。

参考文献:

[1]武峥,仇翠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耦合[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5-8.

[2]贾钢涛,吴宁.“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141-143.

[3]肖鑫.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若干思考[J].文化月刊,2021(11):150-151.

高校思政范文篇2

我国VR技术研究起步较晩,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都将VR引入教育平台。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益探索思政课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理论。2014年底,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了《构建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法》,教育信息化战略是新时代教学改革大背景,信息化手段是增加教学感染力、增强学生获得感的有效手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融合信息化提供了时代机遇;相反,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也丰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二)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困境。随着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代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现,可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组织保障受限、经费投入不足覆盖面小、校外实践教学存在安全隐患、考核难等问题,实现移动学习,更好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三)有利于思政课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学。虚拟现实技术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应用的智慧、互动学习的智慧,精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的智慧,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巨大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给教与学带来一场全新革命。特别是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人工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网络的普及、VR技术的成熟等,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推广能够实现,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建立“VR实践体验区域”,这些做法只是解决了硬件设施的问题,而没有针对融入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找准VR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结合点。(一)结合课程教学逻辑体系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中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唯技术而技术,所以要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信息化融合的教学逻辑体系。思政课共分为五门,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是离不开五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应该结合思政课的教程进行设计。或是体现时间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40年等,或是体现内容维度的教学点进行研发,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加大对这一技术的研发,要紧紧围绕课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断创新虚拟环境,使人物入侵式的感受更加真实,场景和模式更加多样。”(二)结合异地红色资源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受经费、场地、人数、时间等限制,难以实现全覆盖和多次参观体验。特别是异地有价值的红色基地,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实现有指导下的全员参与。如果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开发相关配套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增加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实效性,能够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联想,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实践教学特色。(三)结合常用平台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三种实现方面中,第二种建立“独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浸入式体验的技术要求与财力投入最高,而学生手机客户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互联载体。因此,桌面式虚拟仿真软件和分布式虚拟仿真平台创新更有利于实现与学生生活无缝衔接,移动学习。为此,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承载虚拟现实(VR)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展示平台,推送VR全景图片,让学生足不出户,轻松完成网络参观,实现场景的真实再现。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Z].教社科〔2015〕2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Z].教社科〔2018〕2号.

高校思政范文篇3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阐述。“互联网+”主要指的是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依托下所实现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简单来讲,“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绝不是将两者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地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它是互联网思维在实践上的进一步成果,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以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现的强有力保证。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比专业教育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当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他们才能认识自己的责任,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做好准备。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校园,有些大学生“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集体荣誉感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个教学问题:(一)缺乏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由于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所以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安排上给予太多的考虑,随意性比较明显。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教师教学能力对于该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保证,那么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得到保证。但是,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教师根本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只会每节课按部就班地给学生念PPT,导致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能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实质上的利益,但是其潜在价值却不容忽视。可以说,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作用、效能,学生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身心,并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在网络时代,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这些信息中很可能会包含有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带来消极影响的内容,从而给学生未来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而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坚守本心,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应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思政教育的作用[3]。(二)教学方式老套。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能够选择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似乎只想安于现状,并不想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从而使得他们的教学方式非常老套,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基本上,这些教师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好的课件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然后呆板地把上面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最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等。坦白来讲,这种教学方式可能能够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没有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监督,基本上完全依靠学生的自制力,如果学生不能具备一定的学习自主能动性,那么他们就会在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迷失自我,把时间都浪费在“及时行乐”上,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己、对父母、对教师不负责任的体现。(三)考核方式不合理。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节课考核方式都不太合理,形式化现象严重。所谓的考核,其实就像是“过家家”一样,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和价值可言。比如,有的教师会选择开卷考试的方式安排考试,有的教师更简单,直接让学生上交一份论文即可。这种草草了事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情况的发生。考试不仅应该起到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作用,同时还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从而使他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做好准备。而当前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就导致考试的意义和作用逐渐丧失,甚至成为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工作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使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能够引入到思政课程教学工作中的教学新技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下,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师资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能够及时完成课程改革工作,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发展的目标。(一)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学校可以提高教师招聘门槛,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学历、专业等做出明确要求,形成第一道保障教师队伍质量防线;其次,学校还应该给思政教师安排培养培训,让他们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使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满足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要求;最后,学校还必须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并且让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该活动当中,让学生给教师打分,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对评分较低的教师予以警告,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身教学工作的不足,并且及时改进。[4]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高校思政课改的重中之重,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后面的课程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一代的教学技术都可以是推动思政课改高效进行的重要力量。[5]而教师必须要看到这些教学新技术的优势,并且积极主动地把这些教学技术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并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的目标。(三)保证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考核并不是为了“卡”学生,而是为了能够督促学生学习,并且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收集信息。[6]因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其价值和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可以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一方面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对他们临场应变能力有一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赟卓,苏艳芳,郭培,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325-326.

[2]武玟斌,徐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党史博采(下),2019(02):68-69.

[3]王晨,刘家汇.“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78-180.

[4]桂伟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45-46+56.

[5]夏开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8):203-205.

高校思政范文篇4

网络的特征和形式

网络是一个“无地域”的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阶级文化所共生的地方,是一个文化与信息的大杂烩,其中真理与谬误并存,科学和伪科学同在。网络时代使个人成为内容的制作者、传播者和分享者。网络上人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发表言论,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能够体验到现实无法做的事情,如发泄不满。它的自由、欢快与现实生活的拘谨与克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传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简单的,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复杂的。复杂网络传播不是说网络是复杂的,而是人们用复杂思维和复杂网络的眼光来看待网络传播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动模块被开发出来,如博客(Blog)、QQ、微博、论坛、电子邮件等,这些都为大众提供很好的便利条件。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像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和更新。它为公众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交流情感和信息,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以腾讯为代表的QQ在2011年底,其用户已达5.521亿人。QQ的广泛使用使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延伸和发展。博客和QQ空间是否受到欢迎,主要是看人气指数,而人所指数的衡量是以点击率作为标准的。现今大学生几乎都有自己的QQ号,大学生成为QQ使用的主力军,而“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群体,他们的成长与网络的发展是同步的,其对网络的依赖性极高。微博,就是微形博客,可理解为“一句话博客”。在微博中,每名注册者都可以“关注”和“被关注”,只要你去关注,就形成以你为中心的小圈子,只要你被关注,你就成为其他圈子里的一员。由于你被关注,你的圈子也与其他的圈子就形成了“小世界”。论坛,又称BBS,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模板,用户可以在上面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及时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信息,进行讨论、交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得如何进行网络交流和沟通,就不能更好把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网络中舆论行情,就无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共享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和知识信息,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加强正面的宣传及影响,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及其他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的积极部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精神理念,以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和民主化的教育观念,准确地捕捉、分析、判断网络信息。同时,网络的平等性、自主性、隐匿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在进行网络交流中,应鼓励其大胆地表露想法,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状况,帮助其解答某些敏感或困惑问题,尊重保护其隐私,增强其对教师的信任。在网络环境中,它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覆盖面,改善了信息传输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有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信息是可以掌控的,也很容易对错误的观念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或加工,但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可任意地供网民、浏览和下载,某些西方国家借着网络大肆宣传符合其政治、经济利益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1]。某些信息打着民主、平等、人权和自由等幌子宣扬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信息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侵蚀作用,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若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可能导致某些大学生误入歧途。但要控制和过滤这些有害的信息源却极其困难,为此高校急需建立一支熟练网络技术、懂得教学规律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宣传,健全网络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养成道德自律,这对有效预防有害信息的渗入很有帮助。

高校思政范文篇5

关键词:标准化背景,高校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综合全面人才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教育战略,解决好人才根本问题[1],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课程内涵,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先进价值观理念,并利用思政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2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培养综合型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引领。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在标准化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原则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战略教育,要立足于优化党组织结构,以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以价值引领教育的思想原则。要加强党建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团队建设,构建校党委书记、院(部)级党总支书记、各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架构,并明确思政教育的权责和职能,制定思政教育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党建引领,逐步落实到思政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以及落实到专职辅导员进行指导,形成党建思政教育的合力,进而引领思政教育。

2.2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原则

在标准化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贯彻落实具体的思政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以学校各级党支部为主要阵地,以党建为主要领导核心的,党的路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执行路线,通过党建到团建,团建到班建的一体化工作,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中的常态化学习,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内容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切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以爱国主义、集体思想滋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并不断落实党建工作标准化[3]。

2.3构建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原则

高校思政育人标准化是我国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格局和准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基于党委统一领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并促进各支部共建联动,工作涵盖高校全体人员,因此需要建立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建设和发展。

3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载体

3.1思政课程载体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探索。当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引领性,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使学生充分领悟生活的艰辛、革命的伟大以及祖国铿锵奋斗历史。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思政课程载体。思政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4],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作为重要的关键内容,是经过科学编选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深度培养,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度讲解,具有综合系统性。

3.2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网络阵地载体。高校要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思政教育,结合新时代网络信息化特点,积极完善媒体创新体系,对思政教育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各种媒介的战略性应用,将各种传播手段系统性结合、发挥所长、优势互补。高校网络思政阵地还要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学生,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供方向性指导。高校思政教育想要把握好网络阵地,必须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专业团队,构筑全面的应对机制。

4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路径

4.1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机制

在标准化背景下,要做好思政课程教育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立足于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教学规划、教学目标,要加大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来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各级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研讨活动,协调各部门,立足具体的学情,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突破。建立具有针对性和不同专业特性的思政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量表和机制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提高所有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确保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做到思想层面统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渗透路径。

4.2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应该以育人为主,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进一步反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思政课程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理解,重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和心理上的变化,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机衔接

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学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劳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和技能能力水平。高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深度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来开展。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建设思政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以先进技术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发展,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全面认识,发挥自身价值。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参加英语志愿者活动,通过公益劳动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结合了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力。

5结束语

高校思政范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结构优化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笼统地谈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社会实践通过感化功能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和积极效应,针对性提出优化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方法,对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基础性意义。

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

关于社会实践的概念理解,既不是萨特所解释的“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1],也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2],而是有它的特定内涵。要理解社会实践,可以引入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观。他认为,任何社会实践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实践空间是什么?实践逻辑是什么?实践工具是什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节的社会实践也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实践空间始终都是具体的实际活动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空间领域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如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逻辑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践工具是体验、服务和调研等。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就是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通过体验、服务和社会调研的方式深入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培养、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教学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灌输”,更需要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课堂的辅助和延伸,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内在感化的重要路径。理解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首先要理解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内在感化。情感共鸣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感化也不例外。社会实践实施感化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满足”的基本条件来源于主客体双方具有共性,共性越多,感化越容易;共性越少,感化越难;缺乏共性,则无从感化。感化以情感为纽带,由于感化并不像说服等其他教育方法那样直接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而是通过情感的变化推动对象在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因此,社会实践感化功能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情感共鸣。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体验所产生的情感选择和情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学指出,带有强烈情感内容的体验会使神经元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刺激的强度导致有关神经元在很长时间里对相似的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和更易于产生响应,人们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消失,而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在以后类似的情景刺激下,会在记忆中再现当初的情感体验。”[3]社会实践所激发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当这种记忆的形成在群体性活动下完成时,它会促使大学生更易形成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获得情感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变成大学生相应道德体验的稳定的倾向性反应。因此,人们如果在某种活动中曾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会在以后的情境中倾向于重复类似的活动。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理论知识的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将更易接受类似性的活动,同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大学生对理论认知这种积极情感的认同。这就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体验—反应式来表达。思想政治素质要真正转化为个人素质还需要依赖于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和实践的生活体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过程中,大学生把自身作为客体,以自身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由此形成教育资源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效应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培养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等往往需要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而形成,尤其伦理性的道德感化更依赖于社会实践。任何事物所具有的功能都会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通过不同要素的情感渗透塑造感化功能,这种感化功能在不同要素相互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1认知效应。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也就是说,感化本身具有认知功能,它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情感控制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产生着认知,改变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过程总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不包含认知的孤零零的情感活动是不存在的。与科学知识的认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属于一种应然知识,这种应然知识的掌握形成于从情感体验向道德观念的过渡过程,正是情感体验的作用,才使这种理论知识有了主观意义,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感悟中认知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例如对于理想信仰知识的认知,大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坚守理想信念的英雄故事,这使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信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这样在理想信仰的内容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感悟中认知理想信仰的涵义。2激励效应。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的情感情绪(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于激励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是“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或苦难之本质,因而就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5]146。激励作用产生于情感对于意志力的促进,因为意志的抉择是在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当感化的作用激发出积极的情感时,个体的意志和信念就会更加坚定,其对人的行为就会产生持续的正向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5]474大学生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在实践教学基地所体验的都是积极情感,这些积极情感对于激励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当热爱祖国这种义务和责任在情感上被体验了,那么这种爱国之情就会反过来强化人们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3协调效应。情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交流,更多的还是情感交流。交流方式也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输出,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传输过程。这种双向式的情感交流容易在交流双方之间形成亲密融洽的关系,因此,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在集体活动与交往中才能建立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集体感化来实施这一协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时,为了完成集体任务,各小组成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互助合作,克服困难,完成集体任务,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充满信任的关系。“当集体成员在经历了严峻考验时,每个成员都受到了集体感化,体验到了集体力量,集体情谊、集体主义精神。”[6]不同的集体活动产生不同的集体感化效果,从事爱国主义的集体活动,就能产生爱国主义的集体感化效果。4升华效应。层次性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属性。道德层次有低级与高级之分,比如“尊重他人”与“爱国主义”都是道德规范,但两者层次不同。然而,道德的层次性并不阻滞道德角色在道德实践作用下去追求更高的道德要求,或者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我道德升华。因此,道德层次具有辩证性。道德层次的辩证性是在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实践是升华大学生道德层次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对基层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增强了对社会发展的了解、体验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激发大学生为国家奋斗的情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层次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升华,这是其他教育方法很难做到的,而这就是实践教学的感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三、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结构性优化

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内在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结构性优化就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同要素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不同要素进行结构性的改良优化,增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互促性,通过优化各结构要素来达到整体上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加强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感化点”。实践基地是教育者赋予经过思谋的表达着某种意图的客观现实,正是这种活生生的客观现实的物质作用,才引出感化的效果。要充分激活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设计“感化点”是切入点。所谓“感化点”,就是最能影响受教育者情感,最有可能解决受教育者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的突破口。它包括最能启发大学生回忆过去的事件和事例,最能让大学生憧憬美好未来的人和事,最能说服大学生的道德和事实。“感化点”的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史料,挖掘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馆藏文物史料进行诠释和说明,把教育基地所蕴涵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如在思想内涵上下功夫,围绕新时代注入基地文化内涵,切实给予学生新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激励。二是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须改变传统的静态式的感化方式,向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感化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创新基地的活动模式。如以基地史实为题材,编排文艺节目,创作影视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感化教育,既增强教育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又提高了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不觉得有一种外界的力量强迫他们接受教育,从而能够保持接受系统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和兴奋的情绪,在受到情感感染的同时,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概念和行为规范。”[7]252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不断增强教育基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者要全“心”投入,增强社会实践的“感化力”。围绕基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准“感化点”,能够为基地感化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教育者有组织、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去接触这些“感化点”,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将无法实现。因此,感化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与教育者全“心”投入直接相关。一方面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投入”。教育者为了达到感化的目的,实现感化信息的有效传导,必须深入地、细致地、全面了解被感化对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把握。情感内化需要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实践基地的感化作用。当学生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时,为实践基地感化提供了基本的主体认知条件,教育者可指导学生进入实践基地接受生动事迹和高尚人格等的熏陶感染。二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条件。教育者应该采取个别谈心与集体谈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影响学生在情感内化中接受教育。三是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积极的思想状态是情感内化的重要保证,教育者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技巧去进行思想辅导,从而转化原有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对基地的全“心”投入。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作用机制,从而保证实践基地感化作用的实现。首先,教育者要对基地价值进行解读,分析基地哪些事物如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等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化作用。通过对基地价值的分析,建立实践基地的感化功能与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相协调的价值联结。其次,在确认实践基地价值后,教育者需要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这种机制是实践基地持续产生感化作用的保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基地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感化功能只有在人们的认识能力既具有较多的感性知识,又有一定比较、归纳、联想等理性思维基础上的阶段才能发生。也就是说,感化的发生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社会实践感化功能发挥的主观条件。在感化过程中,大学生的意志、性格、兴趣爱好、气质类型、智能水平、知识结构、情感倾向等等,都可能影响感化教育顺向效果或逆向效果,甚至无效果或负效果。那么,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外部教育的启蒙和引导。首先,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一般来讲,个体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大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考察社会与人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量自己。具体而言,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实践活动的表现认识自我;其次,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评价自己,学会客观地看待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从而有利于促进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再次,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行为目标,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6.

[3]沈嘉棋.论道德情建的生成与培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6.

[4]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255.

[5][苏]休漠.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高校思政范文篇7

目前,“90后”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社会结构转型最为剧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精神需求和独立的意识。他们独特的思想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当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2、被试

本研究发放问卷3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达94.2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被试中,男生144人,女生167人;汉族283人,少数民族28人;学生干部166人,非学生干部145人;16岁以前主要生活区域为城市169人,乡镇105人,农村37人;被试就读院校分布在黑龙江、山西、北京、安徽、吉林、辽宁、山东等11个省份。

3、研究结果

3.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此项问题旨在考察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政府及共产党执政能力持怎样的态度,考察当代大学生是否认可中国现行政治现状。在本研究的被试中,262名大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占总人数的84.24%;49名大学生不愿意加入共产党,占总人数的15.76%。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题中,311名被试的平均得分为1.56分,其中持非常赞同态度者164人,赞同者127人,不确定者15人,不赞同者3人,非常不赞同者2人。在所有被试当中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者占到总人数的93.57%,表示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比较满意态度。他们肯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我党的认同度较高。在“中国政府对汶川、玉树、舟曲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救援情况,让您感到?”一题当中,被试平均得分1.79分,其中持非常赞同态度者108人,赞同者176人,不确定者13人,不赞同者11人,非常不赞同者3人。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者284人,占被试总数的91.3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不仅关注中国政府对于社会重大事件的救援工作,而且也较为相信中国政府的救援能力和爱民信念。在“您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持有怎么样的态度?”一题当中,被试平均得分1.94,其中持非常赞同态度者100人,赞同者149人,不确定者47人,不赞同者10人,非常不赞同者5人。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者249人,占被试总数的80.06%。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持积极认可态度,关心国家大事,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坚定的信念,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高校思政范文篇8

关键词:标准化背景,高校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教育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综合全面人才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建设的教育战略,解决好人才根本问题[1],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断加强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课程内涵,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先进价值观理念,并利用思政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2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培养综合型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引领。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在标准化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原则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战略教育,要立足于优化党组织结构,以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以价值引领教育的思想原则。要加强党建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团队建设,构建校党委书记、院(部)级党总支书记、各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架构,并明确思政教育的权责和职能,制定思政教育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党建引领,逐步落实到思政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以及落实到专职辅导员进行指导,形成党建思政教育的合力,进而引领思政教育。

2.2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原则

在标准化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贯彻落实具体的思政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以学校各级党支部为主要阵地,以党建为主要领导核心的,党的路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执行路线,通过党建到团建,团建到班建的一体化工作,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中的常态化学习,并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开展内容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党的路线方针切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以爱国主义、集体思想滋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并不断落实党建工作标准化[3]。

2.3构建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原则

高校思政育人标准化是我国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格局和准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基于党委统一领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并促进各支部共建联动,工作涵盖高校全体人员,因此需要建立思政育人标准化格局,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建设和发展。

3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载体

3.1思政课程载体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探索。当前高校采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引领性,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使学生充分领悟生活的艰辛、革命的伟大以及祖国铿锵奋斗历史。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思政课程载体。思政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4],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等作为重要的关键内容,是经过科学编选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深度培养,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度讲解,具有综合系统性。

3.2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网络阵地载体。高校要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思政教育,结合新时代网络信息化特点,积极完善媒体创新体系,对思政教育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各种媒介的战略性应用,将各种传播手段系统性结合、发挥所长、优势互补。高校网络思政阵地还要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学生,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供方向性指导。高校思政教育想要把握好网络阵地,必须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专业团队,构筑全面的应对机制。

4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的路径

4.1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标准化创新机制

在标准化背景下,要做好思政课程教育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立足于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教学规划、教学目标,要加大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来保障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各级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研讨活动,协调各部门,立足具体的学情,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突破。建立具有针对性和不同专业特性的思政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量表和机制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提高所有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确保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做到思想层面统一,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渗透路径。

4.2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宗旨应该以育人为主,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进一步反馈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思政课程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理解,重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和心理上的变化,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机衔接

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学学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劳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养和技能能力水平。高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深度结合不同专业内容来开展。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建设思政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以先进技术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发展,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全面认识,发挥自身价值。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参加英语志愿者活动,通过公益劳动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结合了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力。

5结束语

高校思政范文篇9

1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1弱化高校思政教育成效。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都积极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十分丰富,但却纷繁庞杂,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辨别这些不良信息,错误地接收这些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动摇他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三观”,会加大高校思政教育难度,弱化高校思政教育成效[1]。1.2挑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教材内容深奥,理论性强,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方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更不能有效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快速便捷而又准确的发现自己喜欢微课与慕课或者各种有用信息,并能利用碎片时间随机开展自主学习。所以,在融媒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2]。

2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2.1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空间。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由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完成,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时空范围,这不利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大格局。在融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与学校这个时空范围,高校可以通过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及QQ和微信随时随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从而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壁垒,真正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2.2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政课,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于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融媒体时代,互联网上大量信息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线上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微信、微博、QQ及各种教学平台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2.3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他们依赖微媒体获取信息、发表看法,沟通情感。将微媒体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更能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3]。

3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3.1合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这种网络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时空层面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习更自由、更方便,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思政教育借助学习通、雨课堂、云墨蓝班、微信、QQ及微博等网络教学平台和交流平台将制作优良的思政教育微课和慕课推荐给学生学习,使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通过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三观”,从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4]。3.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高校思政教育领域。融媒体时代,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各种媒体不但能够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而且能够实现资源共通共享,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从学校走向了社会和家庭,从课堂延伸到了宽阔的网络领域。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再有时空的领域限制,只要有网络,高校的思政教育就可以一直无限的延伸到任何角落,辐射到任何学生。如在肺炎防控阻击战中,高校坚持停课不停学,各高校通过学习通、雨课堂、钉钉等教学平台,一方面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传递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各高校结合疫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重,发挥网络远程的思政教育功能,确保高校思政教育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到全员辐射。3.3积极探索网络思政实践教育的新模式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融媒体时代,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还让高校的思政实践教育更丰富、更有效和更具时代感。虚拟现实(VR)技术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有效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难的困境,打破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地域局限性,使高校思政实践教育更具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杨新莹,李军松,闫文.“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解构与重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32-35.

[2]刘晓娟.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8-151.

[3]李颖,靳玉军.基于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2019(10):3-6.

高校思政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化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命题的产生,基于两大历史事实:一是因为近代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学科知识日益更新,社会分工趋向精细,社会需要能够专门负责从事伦理、政治、思想教育的特殊的教师群体,希望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任教师”。因此,也就出现了对思政教师特定的专业成长要求。二则是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导致了大规模的教师职业岗位不足,社会急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与之相适应,由此就出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自然,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也包括在其中。

一、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定位

首先,要正确区分教师的思政专业成长和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两大命题:一方面这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围绕思政工作问题展开探讨;另一方面,这二者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前者主要在于探析全体教师在展开思政工作时的专业成长问题,而后者则主要是从思政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成长角度来展开思考与分析的。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命题。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本质上讲,其实是对狭义的思政教师或专职的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是由专门的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在教学上的本质区别决定的。众所周知,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更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政治信念的树立等,因为这些才是思政教育追求最根本的目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思政教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科学内涵:首先,专门的思政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需要非常有创造性劳动的职业,需要教师掌握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中,展开有效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由此可见,专门的思政教师这一职业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其次,思政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职业,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所以它应该充分享有应有的社会地位与专业自主权,并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展开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而不能仅仅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把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定义为思政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思政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思政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二、影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良因素分析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也大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还远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趋势,问题表现如下:

(一)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研究能力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思政工作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缺乏展现:高校思政教师无权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无权自主安排思政教育的内容等等,因而也就极大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得思政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救。同时,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研究视野狭窄,这一方面表现在其工具性、随意性过强,日渐丧失自己独立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另一方面对思政学科的研究重视不够。在研究中,关注理论研究,忽视实践研究。

(二)对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充分地关注和投入,对思政教师从业资格管理不严

尽管近年来,高校增强了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但现实上却收效甚微。作为一种专业职业,不但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经过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但在实际选拔思政教师的过程中,却要求较低,大部分思政教师其实质来自高校辅导员,而且他们大多数所学专业不是思政教育,再加上他们日常事务繁杂,因此,根本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导致与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相差甚远。

(三)高校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社会对思政的专业属性也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思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他们根本不能与其他相应的社会职务与职业(医生、律师)进行对比。同时,社会对其专业属性和专业素质的认识也亟待提高。因为社会并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同工程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一样看待。另外高校自身也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看待。认为思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比较“虚”,根本无法与专业教学的价值相比。因而无论是职务还是专业也就自然不能得到公众的重视。

三、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准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严把思政教师入门关,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要实现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成为业务能手。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体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落实与长期稳定的发展。

1.严把入门关,建立职业标准

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体制还很不完善,没有一套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在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上,一方面我们应该像考察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考察其是否符合高校教师规定的条件,同时,鉴于高校思政教师的特殊性要求,还应重点对其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行为品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要真正落实“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真正做到招贤纳士,把那些专业对口、政治素养强、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经验丰富、讲奉献、有爱心、热爱思政工作的老师选拔上来。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职业标准势在必行。

2.严把管理关,规范业务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加强对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高校思政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在高校思政教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的管理制度,如职务聘任制度、领导考评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等。通过体制的完善来充分尊重思政教师的专业地位,专业组织权利与职责,给他们留下充分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不断扩大思政教师专业自主权以及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专业要求颇高的职业,其教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主呢?那就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强调思政教师的前期培训与后期再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例如: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分析形势,正确把握症结所在,以便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让校内高素质思政工作者走出校门,同其他一线的思政工作者、研究人员开展交流与探讨,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设立“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2008年先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大规模。这也为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现实途径。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科学方法,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拓宽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便能更好地取得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努力打造思政教育的专业团队

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就是明确思政教师就是专业教师,要把思政教师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提高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大众关注度,要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专业思政工作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减轻工作阻力,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思政工作实效。同时,要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好思政教师的待遇问题、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也要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以赢得同行及学生高度评价,从而打造出一支一流的从事思政工作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