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7:05:39

地方院校

地方院校范文篇1

【关键词】教学督导与评估;地方本科院校;质量监控;转型

近年,我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翻开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大多源于地方、壮于地方,对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服务地方、贡献地方、建设地方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1]。地方本科院校已从外延型建设逐渐过渡到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俨然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学督导与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校教学运行的监督与管理、教风与学风的督导与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提升的责任[2]。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督导与评估是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促进高校转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与评估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模式,逐渐完善教学督导与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1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的必要性

1.1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教学督导与评估是教育发达国家进行教学管理的常规方法,教学督导与评估的质量直接决定教育管理水平。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规模占世界的20%,但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亟待加强,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升[3]。地方本科院校约占我国本科院校数量的一半,但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层次较低、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不规范、教育资源短缺、学科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管理智囊团、教学改革领航者、教学运行监督者、人才培养把关者的重要作用,成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

1.2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是地方本科院校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手段

教学督导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指导其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教学评估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标准,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通过教学活动效果判断其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教学督导与评估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革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与评估,创新与构建适合学校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模式。

2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督导与评估专业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教学督导与评估任务的人员一般由退休的高级职称教师和院(部)高职称教师、基层管理人员组成,虽然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但成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严重,对教学督导与评估理论研究投入精力较少,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4]。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处于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期,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缺乏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人员,大多凭经验开展督导与评估工作,易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问题,这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2.2教学督导与评估内容不够全面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内容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内容单一化、浅显化等问题,主要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监控对象展开督教工作,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较多,对实践环节关注较少,忽视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5]。同时,认为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学风、考风等是专任教师、辅导员的事情,督学被束之高阁,导致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教学督导与评估方式单一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的工作方式单一,缺乏新颖、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实际工作中仍是重“督”轻“导”,如仅注重监督、检查、找问题、挑毛病,忽视了科学引导与专业指导;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比较片面,仍然停留在听课、评课上,导致教师对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责、权”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与评估应有的作用。

2.4教学督导与评估缺乏标准

地方本科院校全方位开展教学督导与评估时间较晚,在课程与教材建设、课堂与实践教学、试卷编制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全面教学评估缺乏先进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信息反馈方式,不能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导致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中人为成分重、客观性差,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权威性降低。此外,相关人员系统化的培训、交流较少,不能及时了解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督导与评估方法。

3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改进策略

3.1完善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建设

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改进的关键所在。品德素养、理论水平、治学理念、学识能力、沟通技巧和社会认可度等直接影响教学督导与评估人员的权威性和教学督导与评估的效果。因此,为了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建设。一方面,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治学严谨、学识能力强、专业互补、沟通技巧好、责任心强、德高望重、乐于奉献、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教学、科研、管理专家相结合。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单一理论性的教学督导评估与实际脱节的问题,还要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才加入教学督导与评估队伍中来[6]。此外,应完善教学督导与评估人员的考核方式,形成灵活的、能上能下的、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学督导与评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内容多样化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是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重点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督导与评估,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给出有效的改进提升建议,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提高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此外,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与评估的督学作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及时与相关教师沟通,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教育、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做好常规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同时,继承传统、坚持创新,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切实提高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质量,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3.3教学督导与评估方式灵活化建设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以检查、监督为主的传统教学督导与评估方式已不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因此,创建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督导与评估方式刻不容缓。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应集思广益、积极创新,改变以“督”为主的工作方式,坚持以“导”为主、“督”为辅,在“导”上下功夫,以“导”为有效手段解决问题。通过启发式的“导”启发思维,使“导”更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预见性[7]。“督”“导”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学督导与评估的工作职能决定了教学督导与教师的对立关系。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入校就独当一面。鉴于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特殊性,教学督导与评估人员不能以领导、专家自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从服务教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善于学习、倾听,善于与青年教师交朋友,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督导与评估氛围。同时,教师应消除对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抵触情绪,理解、配合、支持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主管部门应努力使两个群体在工作中形成共鸣,促进思维方式和教学利益的融合与趋同,共同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3.4教学督导与评估标准化建设

为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职能,确保其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各教学环节必须建立统一的教学督导与评估质量标准。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参观企业、专题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学督导与评估人员掌握最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制定统一、科学、规范的教学督导与评估评价标准。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与评估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反馈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督导与评估进行分析反馈,并面向全校开放,使二级学院和相关教师能及时了解自身存在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客观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雪华.略论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J].科技展望,2016,26(16):310-311.

[2]马延朝.对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督导的探索与思考——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4):35-37.

[3]吴邵兰.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与评估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2):176-179.

[4]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质量管理——兼谈教学督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55-59.

[5]侯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4):181-182.

[6]袁晓明,孙琰,刘志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的督导工作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23-25.

地方院校范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路径

近年来,随着地方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实践,继续教育始终保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如何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地方院校则要不断探索“互联网+”视角下的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旨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挖掘继续教育发展的潜在价值,促进地方院校的长远发展,为优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必要性

继续教育是地方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地方院校基本职能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行业对岗位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适应各行业的要求,需要地方院校发挥作用,通过继续教育环境的优化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人员提供支持。继续教育与全日制的学生不同,这一群体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学习,保证与工作相契合,以最短时间获得最优效果。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万物互联的空间和场景,如何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则需要将其运用到继续教育的实践中[1]。从“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出发,运用“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开放的教育空间和教育场景,更符合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院校从学历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演变,更有助于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路径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与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结合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为了持续提升继续教育的价值,尝试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优势,重塑继续教育环境,最终打造优质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空间。

(一)加强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继续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则迫切需要新方法、新内容来提供支撑。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继续教育的环境面临革新,新的内容和新方法涌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平面知识构成朝着三维立体的方向过渡,让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系统掌握知识要点,并借助线上平台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完成自主学习,“互联网+”带动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革新[2]。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看,“互联网+”的开放性让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相结合,一些线上的教学手段使得学员学习环境得到革新,并且凭借线上资源的开放性,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充分,锻炼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的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将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不断融合显得至关重要。

(二)建设继续教育网络数字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全面融合之后,还需要积极推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以网络平台的优势来推动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鉴此,尝试打造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一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综合性的管理,包括学籍管理、系统管理、教务管理、考试管理以及成绩管理,将以上管理内容进行整合,确保服务继续教育的展开;二是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相比于全日制的学生群体,继续教育更强调线上的教学与实践,为此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整个过程负责连接教师、学生、课程等等,用以完成继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个人学习空间、师生交流工具等等,继续教育的细节在教学平台均有所呈现,方便学员的日常学习;三是选课系统。作为学员参与学习的主要系统,选课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地方院校要加强对选课系统的建设,确保学员可以自主选课,保证选课内容更契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完成选课之后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四是移动学习APP。在移动学习APP的开发中,要在其中设置具体功能,包括通知公告、我的课程、成绩详情以及课表详情等等,通过该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3]。从以上子系统的开发中可以发现,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推动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继续教育网络教学评价模式

在“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的继续教育改革与实践,及其评价模式的生成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框架中,采取的评价模式主要是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但显然这种模式无法适应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求,新的评价模式的生成显得至关重要。从“互联网+”视角出发,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生成和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一级指标,包括学员,包含二级指标有学习时长、学习进度、测试、学习收获;一级指标任课教师包括二级指标有学员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教学成效、作业反馈、辅导答疑以及教学纪律;一级指标办学机构包括二级指标媒体支持、资源建设、课程模块以及投诉等。明确评价体系当中的一二级指标要素,并结合评价指标要素开展动态性的评价,得出评价结果,以此来反映出“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给出具体答案[4]。

(四)建立继续教育网络教学保障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院校的继续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体现继续教育的价值,尝试建立网络教学保障体系。一是提供政策支持。地方院校要对继续教育保持开放的姿态,能够充分意识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有效性,并提供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让继续教育环境得到持续性的更新;二是教师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教师作为继续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自身对于继续教育的关注度和“互联网+”环境下继续教育的发展的理解,都会直接影响继续教育质量。教师要不断通过多渠道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为继续教育的进步服务。保障体系的生成,能够为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服务[5]。

三、“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方向探寻

“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改革方向的探寻,发现继续教育的发展将与“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融合,打造数字学习、自主学习和智能教学管理的全新空间,让地方院校的继续教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基于网络技术的数字学习

现阶段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继续教育领域中,推动数字学习的发展。探究数字学习的本质,其实则是本地资源和远程资源的全面衔接,极大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和空间。未来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支撑达成教育目标。如大规模在线开放的课程——慕课则是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依托网络技术的支撑性,以开放性的教育环境的探索,塑造优质的学习空间。此外,还有基于网络技术的翻转课堂(参照图1)。数字学习作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模式,显然更加契合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解决方案的生成,为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服务[6]。

(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教育的进步。目前,部分地方院校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结合,研发出智能教育辅助系统,学习者可以结合个人需要精选平台,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测试等各个环节。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继续教育走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学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达成辅助学习的目标,让辅助学习的环境得到改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平台和网络要素的结合,架构了资源共享的空间,可以持续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形成资源共享的新型格局,在强化学员的综合素养的基础之上,也能够锻炼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思维。自主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网络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以及个人时间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其评价也是全方位多维度的。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教学管理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让数据分析环境发生改变。在地方院校的继续教育发展中,学员数不断增多,自然对于地方院校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释放和挖掘数据的作用,则需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发挥作用和效果。在未来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实践中,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将逐渐凸显出来,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一位学员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进行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分析学习者的基本特点,从而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场景,大数据技术的数据解析能力,让继续教育的价值凸显出来,可以深入到数据本身挖掘学员的学习情况,将决策性的数据作为核心内容,为未来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服务[7]。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从“互联网+”视角出发提出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改革方向,通过多途径挖掘继续教育的价值。从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其必要性,为了进一步放大“互联网+”提供的开放性的环境所展现出的价值,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上优化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环境,为广大学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明娜.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高校继续教育变革与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22.

[2]张龙,何蕾.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变革的边界重构[J].职教论坛,2021,37(6):109-114.

[3]蔡文芬,汪建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及战略选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4):117-120.

[4]刘亚平,戴联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下的制度创新及其路径优化[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20-23.

[5]张秋凤.高校继续教育的服务化转型及实现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9-25.

[6]黄世新.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9(12):12-14.

地方院校范文篇3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组成,教师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构成,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技能教师的支持,因此,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状况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不容乐观,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排解不利因素,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机融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理念,建设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已成为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按照高等教育的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坚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师范院校教育宗旨及社会需求,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因此,必须清晰地认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内涵。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基础性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发展性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独特组成部分。[1]103-105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表述为教师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简而言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2]32-34正确理解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不但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开放,地方师范院校原有的师范教育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一学科的师范性教育转向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开设了许多非师范专业,这就导致高校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由于新办非师范专业建设尤其强调专业的学术性,使得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实践教学弱化的现象。[3]19-24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加强紧密联系实际的系统化创新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实践能力认识的重要性,影响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弱化不但导致地方师范院校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影响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满足国家新的人才战略需要,地方师范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

(一)对实践教学能力的理解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实践教学过程或效果的多种综合能力,教师和学校是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决定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实现,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熟练的实践教学技能。而学校作为实践教学能力的主体因素之一,要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学校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践教学工作服务。[4]64-65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识依然影响着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虽然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支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依赖教材内容,对教材外延知识关注不够;在教学环节上,依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理论与实践的搭配不合理。[5]26-27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的改变,将实践教学活动依然作为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补充的观念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着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这种对实践教学能力认知理解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实践教学相关制度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实践教学活动实施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在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师范模式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已不适应转型后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功能较弱、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并且缺少激励机制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与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的不健全、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不仅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同时严重制约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三)实践教学队伍力量薄弱。教学队伍是以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为核心而组成的教师共同体,旨在深化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教学,推进课程研究与改革,教学队伍是一个既育人又育己的专业性学习组织。[6]82-84目前,许多地方师范院校中存在如下现象: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较少,并且大都学历层次偏低、职称不高,这使得实践教学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普遍低下。又加上其待遇不高、被重视度不够,所以导致这部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而且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不高。因此,当前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急需加强,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地方师范院校新引进的教师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到学校任教,虽然他们理论基础好,但没有理论教学经历,更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教学技能也普遍薄弱,难以满足专业教学任务的要求,而学校又缺少对新教师进行专业教学与实践培训渠道。而且,不少地方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关注度很高,这就导致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得更高的学位和发表学术论文,以此在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取得优势。这些现象就必然会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势在必行。(四)实践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因素包括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师培训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增设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要求实践教学环境各个要素也要相应的跟进。按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校中的每个专业都应该有一定数量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使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滞后,存在着许多实践教学基地没有真正的接收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没有将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诸多实践环节没有得到实施等现象,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师培训与学生实训作用。这种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得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不仅严重的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中的培养,更不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地方师范院校要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精神;应进一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办学观念,把实践教学环节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提高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认识,把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上。切实加强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操作的规范性,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的认识。同时,地方师范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互关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设置上要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使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得益彰。(二)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地方师范院校要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就应该正视并努力解决自身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教学管理者协调高校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展开、高效运转的管理行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再好的实践教学内容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落实。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尽相同,各自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的管理与考核应遵循自身的规律,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应该是系统化的、全面化的、动态化的,要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计划、有指导、有评价,[7]119-122不断激励教师主动的实践创新,持续保障创新实践环节真正得到落实,取得真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地方师范院校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细化过程管理规则,为教师建立实践教学活动档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并制定有关激励政策,如在职称评聘规则上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制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激发教师重视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热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应该注重考察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考核重点放在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评价标准应当能够鼓励教师创新思维的发挥,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三)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创新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教育教学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8]82-85实践教学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关系到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尽量利用区域优势,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取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各项待遇,使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也更加重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并改善其工作环境,增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应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鼓励地方优秀企业接纳教师到相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工作,培养教师协作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技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强化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既懂理论教学又熟练应用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四)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为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基本保障,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支撑基础。随着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经费不断增长,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也不断加强了校地、校际之间的办学合作,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这就迫切需要地方师范院校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极大发挥出实践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为了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地方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优化管理机制,明确实践教学资源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实践教学资源管理权应依据教学资源的主体任务来确定,明确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和管理责任,以确保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和建设的有效性,减少实践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单位的协调作用,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共享、使用共享,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必须保证从事一线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权利,尽一切努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大便利。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保障,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应明确纳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中,确保其持续性发展。[9]98-102同时,实践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地方师范院校以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出发点,优化管理机制,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地方师范院校在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理念保守、管理机制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学校管理者已认清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学校应以社会应用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引导,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

[2]郑继兵.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发展的制约与突破[J].扬州大学学报,2019(3).

[3]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5).

[4]魏明,郝理想.“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概念透析[J].职教论坛,2010(15).

[5]苏张磊.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课堂教学,2019(3).

[6]刘建凤.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7]冯文林,张凤波.教学内容多点量化学分制在实训学科中的应用[J].邯郸学院学报,2019(2).

[8]朱晓芸,梅伟惠,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9).

地方院校范文篇4

关键词: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品牌策略

所谓大学继续教育品牌,简单的说就是一所大学自己独具特色的继续教育的名称、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相关内容的特殊标记,是大学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高校成人学历教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非学历教育工作正在成为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心。近年来,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与社会办学机构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非学历教育的竞争日益加剧,继续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加快。而目前制约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二个,一是继续教育质量不高,市场适应性不强,所学难以致用;二是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特色不鲜明,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大,生源不足,非学历继续教育难以为继。因此,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城市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当时的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的地方本科学院。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师范教育和土木工程建设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快速发展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同时,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打造继续教育品牌上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创立了“城市规划建设师培训”、“资深地方中小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品牌,促进了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地方院校要建设继续教育品牌必须把握好以下“五要”。

一、建设品牌要准确定位

定位是地方院校品牌策略制定的关键,也是品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品牌定位,就是指一所学校依据大学精神、自身现有条件和发展前景而制定的关于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的个性化目标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社会中的位置、在同行中的位置,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继续教育品牌如何定位,关系到品牌的成功与否。比如,清华大学提出了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三个“服从、服务”,即服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服从、服务学校自身发展的总体战略;服从、服务人的发展要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给予每个教育模块的品牌定位:本科教育定位是“通识教育,个性发展”;硕士教育定位是“经世济民,追求卓越”;博士教育定位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MBA教育定位是“根植中国,面向世界”;EMBA教育定位是“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企业未来”;高级管理培训的定位是“百战归来再读书”。正因为有准确的品牌定位,才使得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在定位时,一定要合理地评估自身,做到准确,恰当。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人才方面,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明确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二是在行业方面,打造自身专长的专业领域的高级、中级、初级的继续教育品牌;三是在地域方面,打造自己所在区域的地势优势,巩固好所在环境的优势,不盲目扩张,也不盲目跟从新技术;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局限于固定级别的人才,要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凡是自身有能力提供服务的人才,都尽量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因此,湖南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在品牌建设时,根据自身城市建设、管理、文化、教育的优势特长,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定位:立足行业,面向基层,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突出建设和教育特色,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建设品牌要坚持特色

继续教育品牌建设对每个高校都是适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院校在建设品牌时一定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开发自身独特的建设方法,切不可照抄照搬。凸显地方特色。因为一般地方院校继续教育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当地经济社会,所以,在建设品牌时一定要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需要,同时,还要做到满足市场需要与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相一致,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中高端培训项目。发挥学校特色。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只有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环境和资源优势进行开发,才能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品牌特色,形成竞争力。[2]比如,湖南城市学院在土木工程和师范教育两大方面,无论从教师、教学、科研,还是办学条件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因此,学校在打造品牌时,特别注重继续教育办学中土木工程和师范教育的应用型、城市化特色,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规划建设师培训”“、城市中小学资深教师培训”等项目。

三、建设品牌要发挥特长

特长,是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优势,通过它能形成有竞争优势的核心点。这个有竞争优势的点,就是品牌的价值点,也是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选择我们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依据。特长,还是学校无论从教学资源,还是管理服务,都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即学校在这个学科专业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学、优质的管理与服务,能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湖南城市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乘国家基本建设快速发展、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东风,积极发展品牌项目,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设品牌要夯实基础

地方院校实施继续教育品牌战略,要夯实好品牌建设的基础。1.夯实好教育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教育理念是发挥教育功能的思想标杆。地方院校在建设继续教育品牌时,一定要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进行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行业交流,把行业内的技术手段传播给学习者,提升学习者的技能水平。2.夯实好教师队伍基础。大学教师是大学品牌的主要创造者、主要承载者,是大学力量与声誉的象征。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很困难的。学校应该采取培训提高现有教师、多渠道引进高层次教师等举措,建立一支人数适中、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大力提升继续教育师资的层次,不断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强大动力。[3]3.夯实好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根本。学校只有提供良好的教育,保证教育质量,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被社会接受。地方院校发展品牌战略的根本就是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该加强继续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加强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的开发、教材开发;以精品项目为核心,开发系列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品牌;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使它们共同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2]4.夯实好管理服务基础。建设品牌的关键是要做好管理服务与提升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院校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实现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服务的根本转变;要放下自己的身价,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为社会的人才建设提供服务保障;要管理创新,提升管理品质、管理效能,为品牌建设提供源动力;要理念创新,实现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三个方面的转变;要目标创新,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确定学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建设计划和战略目标;要机制和手段创新,建立健全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理顺各种管理关系,实现管理的科学、规范、高效和协调;要组织创新,充分提高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活力和竞争效率。5.夯实好“售后”服务基础。企业产品出售后有售后服务,继续教育也应该有培训完成后的后续服务。这就要求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机构要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网络,积极拓展后续服务的覆盖面,多途径、多方式为教育“产品”提供服务。比如,搭建学习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桥梁,为学习者找工作,为企业找人才;指导学习者创业,为学习者提供创业信息;等等。这既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1],让品牌产生长远的品牌效应。

五、建设品牌要加强传播

品牌定位一旦确定下来,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形成与之配套的品牌传播,这样才能将品牌定位的作用发挥出来。1.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充分利用学校、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让媒体进行公开的报道,并在社会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如,专题论坛,组织慈善公益事业活动等。2.事件传播策略。通过策划一些专题事件,引起受众和媒体的关注,再经过受众口碑相传或媒体追踪报道进行放大,达到传播的效果。如,策划专题活动、主办纪念活动。湖南城市学院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师培训”,主办培训方案设计、课程设置专家座谈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广大学员和潜在的学员参加和体验,以达到传播的目的。3.广告传播策略。这是一个直接投入的传播策略,实践中可根据资金情况选择不同的媒体,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如,制作形象宣传册、招生简章;建立一个官方网站;投放平面媒体广告等。

总之,在市场条件下,地方院校要想在与社会继续教育机构的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就必须加快继续教育的品牌建设,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和影响,提升继续教育服务的形象,增加继续教育服务的附加值,才能促进品牌与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4]

作者:严曙光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国安,宁帆.高等教育院校继续教育品牌战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2]陆松.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品牌经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5-6.

地方院校范文篇5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校园文化;育人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养成,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结果。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迪心灵,陶冶情操,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更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以及学习生活沉淀下来的,且被师生普遍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个体系,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物质文化是借助基础设施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涵盖校园硬件设施及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优美的环境等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校风、学风、班风等等;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校规校纪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一)渗透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过程通常比较缓慢,但一旦产生作用,学生将终生受益无穷。

(二)创新性

大学教师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新思想、新观念时常更新。因此,由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传承性大学校园文化不是一代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继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之外,还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校园文化进行创新。

(四)载体多样性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但精神文化不可能自发表现出来,而是依托一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文体活动等多种载体呈现出来,比如校园环境、条例准则、社团活动等等。

三、校园文化对育人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地方性院校育人提供了重要载体

作为地方性院校,育人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更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在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也是重要途径和载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相对而言,校园文化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新颖而全面,大学生更乐于接受,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非常有效的活动载体。

(二)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地方性院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校园文化是一所地方性院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唤起大学生的激情与兴趣,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觉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热情。但是校园文化不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必须依托具体的载体。高校的规章制度、校训校风、社团活动、校园环境等都属于文化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众群体覆盖所有在校大学生,并且贯穿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对地方性院校实现三全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高校育人与时俱进

高校教师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他们热衷于接受新事物,接触新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而形式单一且内容僵化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因此,广大师生应在继承原有校园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创造出更多贴合实际,并且能够充分反映高校、地区、社会和国家发展变化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这样的校园文化更容易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同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四)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地方性院校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校园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各院校之间竞争的重要砝码,成为衡量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所谓一流大学,不仅仅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先进、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及办学理念先进,校园文化底蕴深厚和文化氛围浓烈也同等重要。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地方性院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

(一)制度层面

首先,地方性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地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包括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内容的选取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其次,地方性院校应科学地制定校园文化管理方案,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合理分工,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校园文化。再次,地方性院校应建立监督制度和应急管理方案,并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校园文化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不合理且影响师生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的情况,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二)内容层面

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良好发挥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比如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期举办一些学科类的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育创新精神。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依托社团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作出积极、健康、向上的高雅艺术,弘扬文化主旋律。同时要鼓励社团更多地开展一些学术性活动唤起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积极营造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

(三)文化阵地层面

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阵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人。因此,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地方,公寓的文化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以及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班级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最小单位,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班级阵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好班团干部的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使得大学生的行为和精神得到塑造,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水平。

(四)融合地方文化层面

作为地方性院校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人、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等,积极将地方文化特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独特的校园文化感染每一位学生,影响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专设一块地方文化宣传栏,展现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底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增长知识,感悟人生真谛以及获得人生启迪,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潘新华2011《地方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第3期。

巩立超201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纵横》第12期。

胡艳文201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凯里学院学报》第1期。

徐俊杰、郑睿智2020《浅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引领》,《文化理论》第3期。

地方院校范文篇6

国内学者陈侠提出“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可见创业教育属于狭义的教育范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高等院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满足自主创立企业所需要的,并可以开展自主创业的人的教育活动。

二、地方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举措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全世界的难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从而自主创业。这一举措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一般在10%—20%,而美国高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创业教育,他们的创业教育非常成功,其中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了自己创办企业,当代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就业方式之一。可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应然诉求。

(二)地方院校生存与发展的诉求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弱势。地方性院校要改变弱者态势,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改革,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力,从而增强地方院校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创造出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三)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速,开展创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总数量以及实现自主创业学生人数的总量出现“双增”的喜人前景。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的试点大学,随后迅速扩大,2005年全国实现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近1.4万人,比2004年增长55.2%。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是1.0%、1.2%、1.5%,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出现上升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院校只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才能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推动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历经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过去靠拼资源、廉价劳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高耗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必须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与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创造技术含量更高的企业,发展第三产业。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改革,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业技术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开展创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是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

(一)必备的创业知识体系

创业知识体系是指大学开展创业必备的知识结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想创业,先需要学好知识,而每一种能力的形成所具备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差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养成需要具备下面知识:扎实的行业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行业专业知识,为大学生形成本行业创业能力提供可能。中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道出不同行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不同行业的专业性知识,如医学专业的创业与营销专业的创业,这两个行业创业需要的行业专业知识就是风牛马不相关。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包括相关金融财务管理知识、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形成。常用的创业社会性知识,包括常用语言、写作、计算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工具性的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不可缺少。

(二)完善的创业能力体系

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使创业活动顺利完成的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大学创业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的统一体。专业能力是指将大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如计算专业开发软件的能力,土木工程学生专业的设计能力等等,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业能力体系的核心。经营管理能力指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对产品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对员工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对财务的管理能力等等,经营与管理能力是创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社会能力是指创业过程中开展社会行为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的交往与公关、同其它相关企业的谈判与合作、利用现代媒体为企业服务的能力等方面,社会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良好的创业动力体系

创业的动力体系是指驱动大学生开展创业内在动力的总和。大学生创业动力体系包括创业兴趣、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的世界观、创业的意志以及创业的价值观等等。具有良好的创业动力体系的大学生,不但能激起创业的激情,保持激昂的斗志,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甚至奋不顾身献身于自己的创业。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有必要的知识,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如果没有创业动力体系,即使机会来到其面前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让创业机遇瞬间消失。

(四)完善的自我体系

创业是开创前人没有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一个人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的大学生能够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勉励、自我学习,从而进行自我不断的完善。因此,大学生创业完善的自我体系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认识、自觉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勉励、自我学习体系。

四、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条件,促进学生必备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1.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地方特色的创业课程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课程是知识的载体,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即学习课程知识。大学生掌握课程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潜在能力的发展。因此,地方院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地方特色的创业课程群。地方院校在编写和建构创业教育课程群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科学性原则。课程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模块(行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常用的社会性知识)进行构建。其二,地方性原则。由于我们地方院校创办历史短,开设创业教育的历史更短,所以在建构创业课程群,既要学习“拿来主义的精神”,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院校的经验,又要突出服务地方,扎根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构建地方特色的课程群,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建立一支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课程教学质量。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施教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创业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国内地方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分管学生思想工作的辅导员或二级院部的副书记担任,师资缺乏专业性,课堂缺乏吸引力;许多学生选创业教育的课程是为了学分,上课时,常常出现逃课或者塑性逃课的现象,课堂教学质量低。因此,地方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两种途径比较有效:其一,立足校内,通过整合校内已有的资源,把其分为创业行业性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常用的社会性知识三大块进行整合与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业师资队伍,同时,让在职教师进修学习,甚至委派到企业第一线学习实践经验,走内涵提高与发展的道路;其二,立足地方,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我们聘用地方成功的创业家,兼任我们创业课教师。师资建设,立足校内是根本,立足地方是补充,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轻重和辩证关系。目前,有些地方高校花高额经费聘请外校专家来为在校生讲授创业课,而对校内教师相当吝啬,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本末倒置行为。3.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估体系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指导。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都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评估体系。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遵循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地方院校量身定做,评估体系构建要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二)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的形成,能力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也在实践中体现。我们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创业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打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练机会。地方高校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创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活动。如有些地方高校,根据学生的创业兴趣和他们的专业特长,创建团队,开展建筑、广告策划、服装设计创业活动;其二,打造校内创业孵化园,孵化园具有创业教育实践中心与企业孵化器性质,通过校内创业孵化园的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行业能力。相关报道显示:玉林师范学院于2012年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其孵化园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设立50个创业项目,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孵化园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高校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赢目标;其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构建创业实践基地,派遣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四,开展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目前,地方院校普遍利用后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过有些地方院校,由于管理不到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前两种培养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比较好,很受学生的欢迎。

(三)加强教育与引导,激发学生创业原动力

创业原动力具有激发、维护、调节创业的功能,创业原动力源于创业者个体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创业深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及其良好的敬业精神。创业需要创业者有扎实的创业知识、超强的创业能力,更要其具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这种百折不挠精神源于学生的创业动力体系。如何构建学生创业动力体系呢?第一,加强核心价值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国家观、人民观和自我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对于创业具有强大的动力,能为创业者保驾护航。第二,激发学生的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和创业动机都能直接激发学生创业动力,推动学生的创业行动。第三,切实利用创业典范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创业信心。相关研究显示:地方性大学学生创业信心不足,很需要充分利用创业典范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创业信心,特别是聘请自己学校培养的而且成功的创业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传授创业经验,效果会更好。第四,创造创业氛围,打造创业项目,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释放学生的创业潜能。英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开设创业项目,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地方院校可以参照英国通用做法,设立相应的创业基金,培养创业项目,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

(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完善的创业自我体系

地方院校范文篇7

[关键词]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农村中小学

Abstract:Nowadaysthe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facingsomeproblems,suchashowtomeettheneedsofteachers''''educationdevelopmentinruralareas,howtofacilita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howtomakethebestus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nordertoassurethe

quality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weshouldconsolidatetheposition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Strengthentheconsciousnessofservingtheelementaryeducationandbuildenvironmentof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strategyfor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that:to

establishthefosteringsystem,constructtheopenmutual.activemodel,implementthesystemofmanagementbycollegesthemselvesandstrengthenthequalityvalu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

Keywords:non.normalcollege;teachers''''education;ruralschool

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非师范地方院校是指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地方师范院校升格或与其他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这类大学有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它们一直继续教师教育工作,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施行,教师教育机构的大学化与开放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任用管理等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这种形势下,非师范地方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它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1.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

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经过20多年的改造和发展,现在总体数量趋于饱和,但真正合格的教师严重缺乏,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1](P55)。一是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教师学科比例不配套问题突出。高中教师数量上的增长不能与高中扩招同比增长,导致教师数量上的缺口。由于长期“超编”与“缺人”的矛盾突出,高中扩招导致的教师数量缺口无法弥补,农村学校层层“拔高使用”教师,使原来合格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分别成了不合格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1](P64)。教师超编必定影响教师人才的引进,所需要的教师和大学毕业生进不来时,必然会影响不同学科师资在校内的合理调配,导致部分学科教师数量短缺。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超编的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不敢进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学科结构失衡,必然会在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而顶替的结果不仅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成了不合格教师,而且使得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影响本学科的教学。三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这一直是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教师想调到城区学校任教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心理定势。许多地区出台农村骨干教师进城任教的鼓励政策。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农村教师被调进城,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外流。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更加扩大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1](P66)。四是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他们捕捉现代信息不够,涉猎领域不宽,一些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观念、思想、方法,与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另外,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科学技术素养较差,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普遍不强。

2.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在实践操作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事。一是专业化特色淡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公共课和专业课比例大。其次表现在课程传授方法上,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缺乏调查研究。有些高校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训练明显不足,甚至连学生的教育实践都得不到保障。再次表现在教师发展政策上,重科研轻教学,把教师的时间精力过多过早地吸引到与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同步的高新尖项目上,对教学研究不重视。然后表现在人才引进上,对其教学能力要求不严,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敬业精神不能与科研成果的高产同步提高,使得师范类学生和其他有志于当教师的非师范类学生失去了在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模仿受益的机会。最后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重学术取向,缺乏“师范”氛围的营造,不利于学生教育情感的养成。这些使得原本非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术性”优势反而变成了阻碍“师范性”发展的绊脚石[2]。二是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没有强大的教育学科,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能够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其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应该具有较好的教育学科基础。然而对这一点不少高校是极为忽视的。有的学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和各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如有的高校师范生有数千人,而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任教师只有少数几个人。这些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和学科建设,在职称竞争中往往因论文数量不足惨遭失败,学科建设更是难上台阶。这使得教育专业的教师纷纷“改行”或“跳槽”,造成师资更加匮乏。这种现象深层次地影响了未来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三是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教师教育的发展,其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3]。非师范院校要办好教师教育,就要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但是许多高校似乎无暇关注这一点。如基础教育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高校教育专业教师却对此缺乏关注与理解。试想,不积极引导我们的师范生去关注课改、关注基础教育实践,将来他们如何走向基础教育第一线?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致命弱点,它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高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3.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师资培养主要由单一型师范院校承担,具有封闭性、一次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如学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视野不广,专业基础不宽,研究能力不强等[4](P8)。相比而言,由师范院校合并组建的非师范院校则具有举办教师教育的诸多优势:一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1991年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概念,旨在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使未来的教师能自由地探讨学问,并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文理学科基础宽厚,有利于开展基本理论研究和从事跨学科研究活动;非师范院校拥有一批知名学者,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代表了某一领域较高的学术水平;非师范院校学术自由氛围浓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学术讲座形式多样。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学术熏陶,是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提高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有利优势。二是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囊括了文、史、理、工、法、经、管、教育等主要学科门类,利用这种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对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达到优势互补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为培养全能型和自我发展型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非师范院校还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资进行培训,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以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三是课程设置广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师范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基础学科较强、学科种类较多,各学科之间具有互为支撑与融合的优势。这一优势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此外,非师范院校还拥有较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4](P9)。

二、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

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优势,保证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必须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

虽然目前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大多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而成,但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确立教师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对如何利用非师范院校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师范生,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不甚明确。为避免这种“非师范化”情况的发生,学校领导应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在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就业、师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确保教师教育建设与整个学校的发展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全校的教师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校内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4](P11)。

2.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指出:“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在一份对我国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资培养的可行性及条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办学层次上有56%的学校愿意参与普通中学的师资培养,而愿意参与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仅占18%,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把培养初等教育师资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4](P12)。另有调查表明,许多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设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却没有基础教育研究所,即使有也是偏重于纯理论研究,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相脱节。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非师范院校应大力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拓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范围。如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承担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3.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获取群体的肯定[5]。非师范院校应着力建设和营造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把综合性、多样性的大学文化同教师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积极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应包括教师专业化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1.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教师应具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学科知识强调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了解;教师专业知识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6]。非师范院校在教师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培养规格上,从培养学科型教师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专业化人才转变;在培养层次上,逐步向培养具有硕士学位水平的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人才过渡,以适应基础教育对优质教师的需求。

2.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可以采取开放办学的形式,即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平等地享受学校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包括学术资源、信息资源、图书资料、教师资源、文化资源和各种设施等。同时还可以在中小学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授课或开设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各种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学术活动,以解决传统教师教育中学术性不足的问题。

互动培训模式强调非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互动。(1)互动培训的实施路径:一是高校专家与大学生流动驻校教学与培训教师,即“送教下乡”;二是大学生与农村教师“一对一互换”培训,即“实习支教”。(2)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对农村教师而言,包括更新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而言,包括参与甚至在一定范围替换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3)互动培训的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高校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送教”专家和“支教”学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受训学校应在所需求高校专家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拟接受高校学生的班组问题上制定明确的规则。此外,高校与受训学校以及其他管理服务机构应该共同制定对互动培训的效果的评估指标和评定方法。二是机构保障。地方教育局师训机构应该承担高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中介责任(负责双方间的联络、沟通及互动培训各项事务的统筹)。三是人员保障。送教专家、大学生与受训农村教师是互动培训的主要参与者。农村学校的支教学生辅导教师、中介机构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是互动培训的重要依托力量。四是资金保障。首先要保障送教专家的劳务费、差旅费和基本办公经费;其次是要保障支教学生的生活补助费、人身保险费和交通补助等。

3.强化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4](P10)

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是将非师范院校中所有教师教育专业集中到专门进行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管理,由教育学院统一负责全校师范生专业课的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协助教务处制定师范专业教学计划,协助招生办确定师范生的招生计划,协调职前教师培养与各专业学院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后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之间的关系,加强与中小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组织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及理论研究,及时传达贯彻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等。

4.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在外部运行机制上,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和专业标准对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鉴定和认可,以确保它们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培养质量。专业标准是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证书标准等[4](P12)。只有获得认可和授权的非师范院校,才可依据法律要求举办教师教育。我们要建立起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定和评估的机构,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以提高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只要准确定位,挖掘潜力,发挥综合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弥补独立师范院校的不足,而且能在办学效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松林.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教育科学学院服务于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科技,2006,(5):27.

[3]杨庆国.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的多元化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7.

[4]易红郡.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综合优势,发展模式及质量保障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地方院校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师德养成

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的时代,给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提高辅导员师德水平和师德养成刻不容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历来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并被赋予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作为教师职业中的一员,辅导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引路人。

一、辅导员职业道德与师德养成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指教师和一切从事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在新时代,迫切需要培养有品格、有本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一)区别。1.概念不同。师德养成是一个动态名词,“动”意味着一种动的行为或变化,强调的是养成。师德养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是师德建设道路上一个必经的环节。而师德是一个静态的名词,强调德,即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师德养成后的结果和效果。2.性质不同。师德是已经形成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养成是教师德性完善的动态过程。师德养成是加强理论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的结果,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检验中不断加强、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推进的[2]。师德是推动各项工作必须考虑和关注的纪律。师德养成既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又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转化为思德的一种途径,如荀子所说的“积善成德”。师德则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辅导员的自我修养[3]。(二)联系。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再次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为师德养成规范的确立提供合理性论证和有力的依据。师德养成根基深深根植于教师职业道德之中,二者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二、辅导员师德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同样,一个学生遇到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也是人生的幸运。可见,具有良好师德素养,不仅是学生的幸运,还是学校的光荣、民族的希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建设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4]。正如强调,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只有拥有了人才上的优势,才能拥有实力上的优势[5]。辅导员作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师德事关人才培养的成败。(一)辅导员具有良好师德素养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自律性不强、知行不一、崇拜金钱、容易偏激等行为。因此,要求辅导员拥有良好师德素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言行举止、学习与生活,主动亲近学生,成为学生可以倾诉和信赖的朋友,及时为他们排忧解惑。(二)辅导员具有良好师德素养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保障。辅导员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一方面,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便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专业知识上的难题;另一方面,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以便于在帮助学生和指导学生时,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能正面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三)辅导员具有良好师德素养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综合评价,主要围绕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在学校,对校外环境缺乏深层次的了解。辅导员是一个具有敏锐政治观察能力的群体,加之其工作职责之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普及国家大政方针、宣传国家重大精神及政治思想。因此,辅导员理应肩负起学生思想教育的政治使命。

三、地方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养成面临的问题

(一)辅导员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及,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明确要求“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然而在一系列规范下,一条条红线下,似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师德失范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号召多,措施少,处理规定没落实”。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是实践性人才,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由于对学生的培养重心决定了不少学校忽视对辅导员教师群体师德的建设问题。正如李健强指出,“据我观察,多年来各地各校的师德教育一般号召比较多,针对性措施少;他律宣传多,自律强调少。”在新时代下,地方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养成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考核机制不健全、缺少统一标准、考核程序不科学、师德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二)存在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的问题。在当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地方高职院校部分辅导员群体受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影响,淡忘了职业的初心和使命。根据课题组调查可知,围绕“辅导员对学生的耐心、亲和力、细心、爱心”等表现情况,数据显示(注:样本为1013个),其中有122名学生认为辅导员表现较差,占比12%;有486名学生认为一般,占比48%;认为辅导员表现非常好的只占比20%。由此可知,部分辅导员缺乏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识淡薄,不重视、不关心学生,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很少,忽视学生思想工作,未能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没有将从事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贯穿到学生工作中去,理想信念模糊;不重视理论素养的提升,不努力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水平,存在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热情等方面的现象。(三)存在着忽视师德养成过程的建设和监督的现象。调查可知,地方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师德养成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师德养成过程的建设和跟踪的现象,没有把辅导员的师德养成贯穿到辅导员的成长及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来。数据显示,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门针对辅导员师德养成的机制,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缺乏实质性的考核和监督机制,笼统地将辅导员和其他类别的教师一概而论进行管理。(四)普遍存在着“私心”现象。辅导员的“私心”,主要表现是利益的分配上。一是存在“偏私”的现象。在各地方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既要自己带班,又要兼做资助、学工、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工作。因此,在涉及本班级利益时,如各种奖助贷名额的分配、各种评优评先名额的分配、进学院社团锻炼等,多数辅导员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分工倾斜本班级。同样,在各种“好处”评选中,大权在握,偏向部分学生的现象较严重,“关系现象”越演越烈,辅导员这种偏私偏袒,对其他学生来说严重不公平,会损害其他学生的利益。这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反感和仇恨。二是在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分配时,部分辅导员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如,当他们发现自己班级的学生有严重违纪时,表现出能隐瞒则隐瞒的态度,存在报喜不报忧。然而,这种只顾自己利益忽视学校利益的行为,表面上是为学生好,实则是怕影响自己声誉和绩效。这样做的结果则会导致学生价值观错位,同时偏袒本班级也不利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会削弱学校的整体管理效率。(五)辅导员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尊重学生人格等现象。由于部分辅导员平时忽视理论学习,忽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导致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较为严重,不尊重学生人格,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武断,较少站在学生立场考虑,给学生带来较大阴影。数据显示,针对“辅导员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方面的情况”,28.65%的学生认为,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同样,有71.33%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在诸如奖助贷、评先评优、选举班干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四、新时代下地方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养成的路径

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可见,教师要想塑造学生的灵魂,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辅导员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辅导员应习得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一)辅导员师德养成应抓好机制建设。师德养成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是要严格贯彻执行辅导员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规范其行为,对师德不合格的辅导员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强化理论学习。让广大辅导员充分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充实、更新知识和技能,主动把师德师风作为自身工作的标尺;三是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师德评估体系。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辅导员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首要标准。切实推动专门针对辅导员群体师德养成的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考评环境,制定高职院校专门的辅导员考评机制。(二)要营造“以德为首、德智并重”的氛围。在管理辅导员群体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辅导员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对辅导员师德的养成,确保辅导员群体成为践行道德育人的典范。同样,地方高职院校还要结合辅导员自身工作实际,创新师德养成的方法,积极探索辅导员师德养成路径,丰富师德养成的内容,主动将师德的养成纳入到辅导员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来,逐步形成以德为首,德智并重的良好氛围。(三)强化辅导员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落实好辅导员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奖惩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结合实际,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做到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各环节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形成自觉意识,主动学习新时代系列思想。(四)主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工作始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辅导员在新时代下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守好初心、主动担好使命,主动找好差距、主动抓好落实。主动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主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主动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心聆听学生声音,用爱感召学生,用理想信念教育勉励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7

[2]王建华.高校安保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探析[J].管理观察,2015,1:127~129

[3].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一-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1)

[4]李爱民,赵悦平.辅导员师德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

地方院校范文篇9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并不仅仅指以就业为指导的职业教育体系,也不是绝对的以技术为导向的技术教育。它是将新的教育观念贯彻实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下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建设优质师资、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机遇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培养新型高等教育人才,可以更好的应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在研究性、综合性大学林立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创出新的生存模式,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水平差距。从另一方面说,我国各高校、教育部和政府也要做好风险防御机制。教育转型必然会对旧的教育体制造成冲击,遭到传统教育形式的抵抗与制约。在新型教育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做好风险防御工程,搭建风险意识平台,以便辅助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二、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一)人才培养思想观念

高校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兴趣和个性化。它摒弃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灌输式教育,也扭转了高等人才培养的“同构性”局面。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在转型背景下教育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改变将理论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的做法,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乐中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必然带动实践行为的转变,所以,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转型后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

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在于高等教育要培养一种什么类型的人才。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备,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逐渐衍生出一种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人才类型,其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2]转型后人才的培养中心逐渐从理论转移到应用型、实用型和技术型的层面,这与传统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理论型专家、学者,他们将技术型人才看作是水平较低的教育,并且认为不能将其称之为高等教育。这正是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之一,我们需要将这种应用型高级人才积极推广,打破各阶层对新型人才偏见格局。

(三)人才培养方法途径

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企业实地考察、参观或实习,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课堂中,教师逐渐以学生小组团队合作教学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教学过程中,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强调综合训练、仿真训练、创新训练等;突出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环节。[3]项目教学开始走入课堂,调动课堂气氛,实验课比重加大,值得注意的是文科性质学科的实验课程逐渐增设。在各类高校中,校方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孵化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挖掘自己的潜力,创建自己的事业。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四)人才培养设施建设

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偏向于应用型、技术型,这对教学中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学仪器设备紧跟时代潮流,使学生掌握第一手技术,落后陈旧的教学仪器必然不能给学生带来技术的前沿动向和趋势。第二,进行课程改革,增加课程中应用性因素。“课程是教学的科目,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第三,实验室建设提上日程。在转型发展的开始阶段,学科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占优势;文科专业转型较困难,但是文科性质实验室也已在筹划。第四,学生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且使用率显著提高,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最后,各地政府和教育部十分重视本地院校的转型升级,向转型院校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拨款,建立健全了物质保障体系。

(五)人才培养效果体现

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标准开始追求多元化评估因素。分数高低开始转向能力大小,注重学习结果开始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研究内容开始由理论转向应用技术等。人才培养效果的体现可以具体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新型人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否凭借所学知识生存下去,能否通过技术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第二,社会对人才的接纳度。转型背景下培养出的新型人才能否被社会认可和接纳。新型人才在找工作过程中与传统性人才是否受到平等待遇。社会各界只有接纳了新型人才,才能使院校转型发展继续下去。第三,新型人才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新型人才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前,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对新型人才检验的结果,判断转型发展的利弊和调整发展方向。

三、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固化,人才培养受到传统思想桎梏

高校转型必然要求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课堂的革新。然而,传统教育培养“大家”“专家”等理论型人才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存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要想突破思想的束缚困难重重。且我国民众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职业性较强的教育和人才类型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普遍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本质还是中等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应用性教育的发展显的步履维艰。教育部、政府等需向人民群众表明技术教育不等于中等教育,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道路。我们应看到此种教育类型的优越性和社会适应性。

(二)“转型”界定模糊,概念不明,人才培养指向性易偏颇

我国教育部和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概念界定不清,执行者和落实者方向性措施易发生偏离。首先,职业教育。接着,技术教育,这一界定容易与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相混淆。最后,发言人出面指正前面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解。现在,转型发展也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概念。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在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改革,将理论贯穿于实践,将实践应用于理论,增强人才社会实用性的过程。

(三)高校运行机构复杂,转型落实困难,阻碍新型人才培养推进

我国高等院校内部部门较多、分工明确,工作细节落实较好。但是有一定的弊端。一项工作的落实需要由下而上的层层上报,而且审批过程也需要由上到下的层层同意盖章等。这样工作效率较低、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工作落到实处,改善高校复杂的运行机构,弱化教育的行政化职能势在必行。高校内部复杂的运行机构必然会阻碍政策的落实,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

四、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对策

(一)开放思想,兼容并包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健全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多元文化的形成带动多元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表现在:学生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专业设置的多元化、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面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接受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吸收有益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因素,摒弃糟粕。以实用性作为教育第一性,但是也要杜绝教育的功利性,真正做到教育为人所用。

(二)教育部及政府对“转型发展”的概念做进一步的界定

对“转型发展”这一概念需作出进一步的界定。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类型。将技术、职业和就业统筹到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来。教育部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把握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教育前沿,探索正确道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更好的契机和条件。

(三)学校领导协调各方,动员全员,促进发展

首先,动员群众,拥护转型发展。向群众传授转型理念,认识到转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政策落实过程中,积极协调并配合各方,调配出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我国现实的人才类型。再次,校领导发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积极传播新型教育理念和观念,尤其是沟通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的思想工作。最后,学校各机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减少层级管理制度的严格桎梏。参考文献:

[1]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教育视界•聚焦部分本科院校转型(上)).人民日报,2014.

地方院校范文篇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德是一个历史的、永恒的话题。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的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本地中、小学、幼儿教师的摇篮,其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对高校师德的研究中,除了少量专门研究师德概念、内容的成果外,大都对目前高校师德的现状给予描述,并进行原因分析。有的通过调查数据来实证地说明当前师德的现状,并对这种现状作出一定的说明,但为数不多;大部分是从总体上对当前高校师德的现状进行描述,一般的叙述方式是主流或是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以往的高校师德研究多为宏观笼统的分析成因,提出的措施和对策也缺乏针对性。而对于高师院校的师德建设问题研究甚少,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宁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师德建设的问题,通过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我院的师德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对策。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一所地方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编问卷和访谈提纲。自编问卷从教师的职业信念、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与同事关系中的道德规范、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和在教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五个维度对宁夏师范学院的师德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0份,其中教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回收率为87.5%;学生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为96.5%。访谈提纲围绕问卷的五个维度,主要深入了解我院的师德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择部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旨在进一步了解教师师德现状,对问卷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以便研究者做出更贴近现实的描述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首先来看师生对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评价。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您认为目前高师院校师德现状好吗?”选择“很好”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1%和36%,选择“不好”的比例为43%;学生选择“很好”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13%和69%,选择“不好”的的比例为18%。这些数据说明,多数师生认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情况是不错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近半数的教师对师德现状不满意。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部分教师的职业信念比较坚定,但职业认同度低,且有性别差异

教师们对“您认为教师职业有前途吗?”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7.5%,“很有”的比例为30%,“没有”的比例为12.5%,且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见图1);对“如果您有机会转行,您会怎么选择?”,答案为“不转行”的比例为75%,“转行”的比例为17.5%,“很难说”的比例为7.5%,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见图2)。可见,大部分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但职业信念却较坚定,且男、女教师认识差异较大。图1“您认为教师职业有前途吗?”各选项与性别的相关分析图2“如果您有机会转行,您会怎么选择?”

(二)师生关系淡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师生双方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担负未来中小学、幼儿教师的重担的师范生来说,和谐师生关系的养成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从统计数据看,我院师生关系令人堪忧。如对“您和学生(教师)在课下有联系吗?”,无论教师和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从不”(见图3)。而题目“您(您的老师)对课堂违纪现象怎么处理?”,80%以上的师生都选择“顺其自然”,选择“会管”的不到10%(见图4)。可见,一方面,现代师生的交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没有基本的要求,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缺乏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图3“您和学生(教师)在课下有联系吗?”的师生选项的百分比图4“您(您的老师)对课堂违纪现象怎么处理?”

(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不尽人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几乎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其生存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1.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够认真数据显示: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够认真,如对“您(您的老师)会因私事耽误正常教学吗?”教师选择“偶尔”的比例为40%,选择“会的”的比例为10%,而学生选择“偶尔”的比例为40%,选择“经常”的比例高达34%,教师和学生的回答存在较大差异(见图5)。对“您在工作之余,在校外兼职赚钱吗?”,选择“是”和“可能”的比例为7.5%和10%,说明有少部分教师在校外兼职。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表现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对“您(您的老师)的教案每学期会更新吗?”教师选择“没有”的比例为12%,而学生选择“没有”的比例为15%;对“您(您的老师)会力求上好每一节课吗?”教师选择“不会”的比例为10%,而学生选择“不会”的比例高达39%;对“课下时,学生找老师答疑,您(您的老师)会不耐烦吗?”教师选择“会的”的比例为5%,学生选择“会的”的比例为12%。可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的表现和自我认知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部分教师缺乏学术道德精神,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纵容理解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是相互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但因二者在直接目的和所需时间和精力方面存在冲突,两者关系的处理也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地方高师院校重教学,轻科研,致使教师们对科研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如何去做科研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随着地方高师院校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加之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增多,很多地方高师院校对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加大,职称评定中科研分值也日益提高,这就出现了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但是此类院校的教师大部分少搞科研,甚至不知如何去搞科研,就滋生了论文、用钱购买科研成果甚至盗用、剽窃等现象。如对“您如何看待撰写论文或科研中的剽窃或弄虚作假行为?”认为“很正常”的教师比例竟高达17.5%;对“学生抄袭和伪造数据可以理解吗?”认为“可以”和“无所谓”的比例分别为25%和25%。可见,部分教师不但自身缺乏学术道德,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也纵容理解、视而不见,这对于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的确令人警醒。

(五)教师希望首先解决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实际地位之间的矛盾

为了了解我院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表1、表2的问题。可以看出前两组矛盾主要是社会期望与教师的实际待遇,以及教师的奉献精神与物质追求之间的矛盾,选择这两项的比例共计为80.5%。从表2中,教师对影响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影响因素排序来看,在学院师德建设中,多数教师更多担忧的是外部因素,而较少人考虑自身因素。

四、建议与对策

(一)构建师德培育与榜样示范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我院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敬业意识和教学精力投入有待加强。首先,要加强学院师德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和培训,这既包括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也包括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二是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中青年教师是地方高师院校的中坚力量,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他们教龄较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又因为长期以来重教学,科研能力较低,为了达到职称评定中逐步提升的科研要求,和青年高学历教师相比更容易出现学术道德问题,这就要学校提供条件让他们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三是发挥老教授的榜样带头作用。教授的多少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教授也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中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但地方高师院校的部分教授由于之前职称评定对科研要求较低,相应的学术水平较低,加之评上教授后,也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致使许多地方高师院校的教授得过且过,只待退休。这就要求学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把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到实处,发挥他们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其次,构建学校榜样示范平台。由学校工会组织牵头,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平台开展学校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导师评选等系列活动,对在师德师风、人文素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生命质量及营造关爱学生环境

鉴于我院教师对本职业的前途缺乏信心、师生关系淡漠的现状,学校应从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和关爱学生的角度来加强师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真正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积极推进民主治校,让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培养高校教师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带动和融洽师生关系;通过教师音乐会、艺术展、文化交流、心理咨询等活动,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加强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学院书记、副书记和学生的紧密联系。如晚上轮流到学生宿舍值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建立学生导师制,把普通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每位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学相长,共同促进。

(三)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高师职称评定机制和师德考核制度

我院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依据,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高师职称评定机制和师德考核制度。1.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由于地方高师长期以来重教学、轻科研的情况,近年来在职称评定中加大科研成果的分值,的确激发了教师们科学研究的热情,但也“使师德建设陷入极为尴尬的两难处境: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势必误人子弟;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势必影响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自己的职称得不到提升”,甚至还滋生了学术腐败现象。为了发挥每个教师的最大潜力,职称评定应该“两条腿走路”:擅长教学的教师职称评定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潜心钻研科研的教师职称评定以科研成果为侧重点。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搭建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教师奋进的事业心和拼搏精神。2.加强师德考核制度建设严格师德考核制度规范,实现师德评价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到标准的法制化转变。促进教师正确对待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正视学生的个体存在和权利存在,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建立一整套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指标体系、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奖惩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以及循环改善体系等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院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切实实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切身利益紧紧挂钩,以最大化发挥考核的效用。

(四)通过反思和行动,提升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