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21:40

地方环境

地方环境范文篇1

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论述造成我国目前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寻实现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地方环境范文篇2

1.森林砍伐与林地面积变化情况

主要反映嘉绒藏区生态保护的内容就是当地森林砍伐数量与林地面积变化情况。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当地就有砍伐森林的活动。1949年以后,森工单位进驻当地,森林砍伐数量不断上升,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森林砍伐活动才逐渐趋缓直至停止。在此期间,由于受到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当地的宗教文化活动一度受到限制,这对当地的林业资源保护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通过最近几年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逐渐恢复,甚至还会因为野猪、猴子等动物过多来偷吃庄稼而成为当前一个难题。各种林下资源,如虫草、羌活、大黄等药材的保护也逐渐得以加强。通过对当地森林公安部门T所长的访谈,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情况。现在随着狩猎现象的不断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林业资源也得到了很好保护。以前几乎年轻的男人都会去打猎,一个村庄打猎的占到了70-80%,但是,现在几乎没了,我们这几年来只抓到了一起。从镇上开始一直到下面理县这一范围内的杜科河都算作是鱼类保护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当地的鱼类,这主要是当地庙子上的和尚们做的。现在,乱挖药材的情况减少了,很多村庄对药材挖掘都做出了地域上的划分,本村的药山、草山上只允许本村人来挖,其他人过来挖是要交草山费的。这样的话,对当地林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也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相应的各种草山纠纷、林业纠纷也减少了很多。……总体上来看现在各方面的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比以前都要好一些了。(2014年9月对镇森林公安T所长访谈所得)

3.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在自然灾害方面,通过对当地相关历史资料的梳理形成了一个较为初步的数据统计,可以从中看出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笔者在实地调查中的访谈情况可以了解到,在大量砍伐森林的时期,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大大提高,而在植被逐渐恢复以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逐渐降低。通过M村W老人的访谈,可以获知有关各种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情况。正是由于当时大量砍伐树木等行为才使老百姓形成保护生态的价值观念与生态意识。以隔壁四村的树木砍伐与生态保护的情况来看,由于大量树木的砍伐,造成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局部地区的山洪爆发。……砍伐森林对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那时天天下暴雨或者经常干旱。虽然村民的日常用水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但是雨水量过大对庄稼会有比较大的影响,特别在庄稼生长的季节,例如山上的麦子、青稞会因为长时间的雨水而烂掉。还有在包谷成熟的季节,如果干旱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听过去的老人所讲,当地的气温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就以几十年前的天气状况来说,早中晚的温差比较小;但是经过几十年之后,早中晚之间的温差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2014年9月对W老人的访谈所得)

二、嘉绒藏区地方性知识对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作用

嘉绒藏区地处岷江上游,为高海拔农牧过渡带,崇山峻岭,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林业资源是当地最为重要的资源,历史上当地人的主食是玉米、青稞和牛、猪肉等,而各种庄稼都要靠水来保证产量,水则依赖于森林的涵养功能,牛、猪等需要靠草和林为生,所以,当地人在生产生活上与森林息息相关。正是由于有着这种联系,才促使当地藏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地方性知识,而这些知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往往最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林业资源特点,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的核心。这些地方性生态知识具体包括各种宗教文化、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形式。

1.宗教文化

恩格斯曾言,“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嘉绒藏区的宗教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最为古老的宗教是苯波教,现今除苯波教外,藏传佛教各教派齐全,道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也有信区②。当地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的道德准则是行善、慈悲、怜悯、知足、正义、宽容、自谦、诚实、和谐等,“利他”和“六道轮回”思想使藏传佛教徒在自我超脱的同时普渡众生,不求今世求来世,尤其不主张杀生和禁止偷盗,对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当地很多原来从事打猎或杀牛的藏民都放弃了原有的生计方式,开始从事其他的职业。除了提倡保护动物外,宗教也大力提倡对植物进行保护。在苯波教的教义中,就有专门的草木经文,每年九月,很多大型的寺庙都要念诵草木经。在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教义中,也会对草木保护作出全面的规定。当地一位餐馆老板M说:喇嘛讲树木也是有生命的,而且如果乱砍乱伐的话,树木减少以后会影响到整体的气候变化,各种自然灾害也会不断增加,如气温上升、冰雹灾害、发洪水等。整个世界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地方的植被如果被大面积破坏的话,不仅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还会对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形成影响,全世界都是通过各种循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乱砍树木在我们这里也是不允许的,如果被和尚看到的话,也是会受到责骂的。(2014年10月对M访谈所得)村民们都坚信,这些教义和经文都主张要保护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如果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去侵害其他生命,其自身也会遭受相应的报应。

2.民间信仰

嘉绒藏区民间信仰的形式很多,主要表现为对神山、神水、神树的崇拜。这些祭祀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环境状况的稳定。对神山的崇拜形式最为多样,有煨桑看花节、转山、朝山、建玛尼堆等活动。煨桑是嘉绒藏族祭祀礼仪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对山神的祭拜中也经常用到。煨桑主要是烧桑烟祭神,桑烟的材料以柏树为最好,桦树枝和青冈树枝也可。烧上桑烟后还要撒糌粑和五谷杂粮,借山风撒龙达(风马),嘴里念着拜祭山神的祭词。看花节,现在是嘉绒地区以村为单位举行的一种隆重而热烈的群众文化活动。看花节的开始、中间、结束时都要进行较为隆重的祭山活动。“看花节”源于最早的一种祭山活动,现逐渐演变为休息、娱乐和祭山相结合的群众性活动。转山,一般是情趣相投的人邀约在一起绕山而转,徒步转山的人则一路观赏四周的山色风光,遇有煨桑的场地就必须煨桑祭神,遇有神水沐浴洗头,洗掉一身的疲劳。此外,还有朝山、堆玛尼堆等活动,此处不赘述。当地人对神树的崇拜活动也有多种形式。如有的树上会挂上红布或哈达,拉上玛尼旗,这些树被认为是神树,都不能砍。此外,神山上的树也不能砍伐,整座神山上的树都是神树。当地喇嘛认为,神山的树叶子上都写有经文,因此不能冒犯。此外,在很多水源地也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尤其是被认为有神水的地方,周边的树木都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从客观的原因来说,当地藏民都知道如果砍伐了水源地附近的树木之后,水源就会逐渐枯竭,那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因此水源林都得到较好保护。

3.乡规民约

由于嘉绒藏区的森林资源、药材资源等较多,只是通过宗教、民间信仰等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乡规民约在解决各类纠纷时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地,草山、药山、林地等资源分配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只靠政府的行政管制往往难以得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因为政府的参与导致矛盾升级。而当地各村落间的民间协议则能有效地消除各方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和纠纷,做到利益均衡。2006年Y村与隔壁乡镇S村的草山、药山协议就突出地展现了这一功能。

(1)按照“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1999年8月19日两乡镇勘界时,两乡镇、村对“两条法定界线”(行政区域界线,草场承包到户界线)并无任何争议,因此“龙青草场”仍然实行两权分离,(即所有权权属Y村所在镇政府、使用权权属S村所在乡政府)。

(2)为化解、消除“龙青草场纠纷”,维护两乡镇边界的稳定,因“龙青草场”已承包给S村9户牧民作为夏秋草场,使Y村草场面积相应减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参照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饲料粮补助政策,由县安排适当资金一次性给予Y村补助27780元。

(3)允许Y村村民,在“龙青草场”合理进行药材的采集,S村牧民不得进行阻拦,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对破坏草场严重的药材挖掘行为不能进行。Y村村民不得进行滥捕、滥围等违法行为;不得擅自组织村民对草场进行毁灭性的挖掘,导致草场严重退化和沙化,违法者一经发现,将按有关法律予以严处。(4)草场的使用必须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保护的原则,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安装的围栏是国家财产,S村应做好围栏的管护工作,Y村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进行破坏。在当地,诸如此类的纠纷调解协议还有很多,都是通过各村落或地方精英之间的协商产生的,能够有效解决各种纠纷,特别是在制止偷伐、盗挖等破坏生态的行为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

三、嘉绒藏区地方性知识的转型

“人类文化中种种基本制度是变动的,但并不是一种骇人听闻的转变,而是出于因功能的增加而引起形式上的逐渐分化作用。”地方性知识在维护当地林业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地方性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死守传统的,而是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变化时不断进行调适和转型,以期能与现代社会很好地融合,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在此,笔者更多的是关注地方性知识转型的过程,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促成地方性知识转型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根据转型过程的影响因素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经济条件变化、文化融合或影响、社会环境的大改变等。首先,从经济角度来思考,地方性知识会因为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一些改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条件的改变,势必会对当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大的影响与变化,各种宗教文化、习俗规范等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以当地寺庙中的和尚与喇嘛对不杀生现象的阐述为例来分析,在藏传佛教的教义中,历来就存在着以善为本、不杀生的基本教义,认为普天之下众生都是平等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嘉绒藏族历史发展的早期,由于交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地民众的主要生计靠农业和打猎,农业提供各类主食,而打猎获取足够的肉类储存能量来抵御高海拔地区的严寒,所以,那时当地民众中从事打猎生计的年轻男子数量很多,上山打猎也是当地最为平常的活动之一,且在自然灾害时期,一些打猎能手获取了足够的猎物来保障全家生存所需。那时有关不杀生的宗教教义似乎并没有发挥出很大的效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地民众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寺庙中的堪布和高僧认为已经不需要通过打猎来维持生存所需,开始宣扬应该少杀生、不杀生的教义,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制止杀生的行为。僧人们说,减少杀生行为可以减轻人们所犯下的各种罪行,如果继续杀生会遭受来世的报应。正是由于宗教界的大力宣传,最近五六年以来,当地的打猎活动几乎都停止了,与此同时,各种购买动物皮毛装饰和服装的现象也基本消失了。宗教文化中的有关少杀生、不杀生的规定正是利用了经济状况的好转而适时收紧,以此来实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其次,从文化融合或文化冲击方面来思考,地方性知识也会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作出调适,融合不同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形成符合地域特征的地方性知识。在此,以当地解决各类草山、药山纠纷的民间协议为例来说明外来文化对地方性知识产生的影响。从原有的很多民间协议的内容来看,很多协议都具有地方特色,为了保证利益分配的均衡,双方之间所达成的协议内容有时甚至会超越现有的法律法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协议本身的合法性,难以有效地保障协议双方的利益。但是,随着“送法下乡”和法制宣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民众都普及了法律知识,并开始依法做事、守法办事。当地解决各类利益纠纷、矛盾等的民间协议也主动开始契合国家法中的有关规定,依照国家法中的有关规定来行事,尊重《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相关法律条款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规定。正是由于地方性知识的转型,各类民间协议在保持原有自身特征的同时,也能参考国家法中对有关问题的规定,避免了合理却不合法的问题。民间协议中有关规范的变化正是这种国家法和地方性知识内容相结合的直接体现。再者,从社会环境改变的角度来看,地方性知识也会因环境特征作出调整和变化。此处所指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从社会结构、人口特征、政策条件等方面来分析,由于人际关系、人口流动、政策条件等所引起的社会环境变化会导致地方性生态知识失效、社会失范等问题,甚至会危害到当地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笔者在对当地药材挖掘的调查中发现,村寨的草山、药山只能够由本村人来挖掘的规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村庄就存在外来者承包草山、药山的情况,通过外来投资者承包的方式来实现对当地村庄药材挖掘和收购的目的。但这种承包方式只在最近几年才出现,主要是因为个别村庄的生计方式单一,人口流动量较大,大量的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村庄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来挖掘药材。所以,不少村庄就把草山、药山作为村庄的一种公共资源承包出去,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好当地的药材资源,也能很好地保障全村民众的基本利益。费孝通先生曾言,“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人的心态三者统一,形成了一个整体,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社会问题”。因此,从地方性知识转型来看,社会规范、宗教文化的变化只是表层社会结构的改变,隐藏在背后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心态的变化。寻求地方性知识的转型,本质上则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心理素质上的变化与适应过程,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能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主要原因。如果出现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问题,地方性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势必会影响到其自身的传承和延续,难以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当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地方性知识的转型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和领域,且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和综合性的,依据不同的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型。正是人类自身心态的不断变化和调适,才能促使各种外部文化、制度和政策等顺利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之中,保持地方性知识的持续性,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我们需要利用正确的观念、有效的文化宣传方式、合理的制度设计、科学的规范机制等方式来帮助少数民族民众接受新文化、新制度和新技术,以此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正如E•希尔斯所言,这种地方性知识具有一种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实质性传统”(substantivetradition)特征,这种特征能够伏脉千里,千年不倒,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存在,它们同敬重权威、思念过去、信仰上天等人类特殊的情感一样,适应了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原始心理需要。相比于这种“实质性传统”,笔者更趋向于认为这种地方性知识可被称作为一种“民族性精神”,其不仅关注了地方性知识的适应性,也凸显了其地域性和独特性。在时代变换和环境转变的背景下,这种“民族性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民族,屹立不倒,得以传承子孙后代。“民族性精神”可以从三层内涵上来理解:第一层是行为方式的表现,更多的是外在文化的一种体现;第二层是民族自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也是整个民族可以长期保存下来的社会基础;第三层是民族的心理素质,也是民族性精神的内核,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本质的特征。

地方环境范文篇3

「关键词」西部开发、地方、环境立法

今天,不仅在亚洲,而且可以说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人们谈论中国的西部开发问题。其实,我国的西部开发,并不是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作出的造势、宣传,而是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战略步骤提出来的,是一项一经提出就准备立即付诸实施的战略决策。正是因它是一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自觉决策,所以,它在提出来的短短两年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项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甚至人们的生存命运问题。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现在,对西部开发这项战略决策的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上,应当属于政策分析的范畴;对于实践来说,则是出于完善这项伟大决策的需要,以求切实把西部开发战略落到实处,使它得到成功的实施。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从环境立法的角度,提出对西部开发问题的思考。我们的观点在于提出地方立法的建议。应当说,当前关于西部开发的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思索和探讨。但是,如果不提出对地方立法的重视,是很难为我国的西部开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保证的。

一、西部开发应走开发与保护并行之路

我国的西部开发,是一个有着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时代课题,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中,西部开发都是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揭开的一页。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者,在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展现的时候,中国奏起了西部开发的序曲,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它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恰恰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谋求新的启动杠杆的时候提出来的.有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中国对于西部的开发就具备了自主的条件;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外商外资才会对中国的西部开发保持信任的态度。但是,对于一项适时的工作,也不能够成为激起盲目热情的理由,特别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长久大计的战略性决策来说,充分的理性和科学的构思是必要的。所以说,在西部开发的问题上,根据西部的现实条件,我们认为,这种开发是包含着双重含义的,那就是“开发”与“保护”的并行,开发中包含着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

我们知道,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两个大区,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藏,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占全国的51%;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6%;矿藏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量130种,其中天然气、钾、盐等20多种矿藏储量占全国绝对优势,“西电东送”、“西汽东输”说明西部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这些资源将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其中,江河、湖泊水生态平衡失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林草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尤为严重,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不毛之地,不少地方失去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西部特殊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发西部,使西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问题之一。

西部地区的开发应当吸取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东南沿海地区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短短20多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批批现代化城市相继崛起,一个个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东部成为富裕的代名词,全国的人才、资金纷纷飞向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后的中国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然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不考虑环境后果,使用落后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结果小制革、小造纸、小印染、小焦化遍地开花,而这些乡镇企业都是污染大户,带来严重的污染。淮河流域的水污染就与乡镇企业的不适当发展有密切关系。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特别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依然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错误的,因为污染后的治理所花费的代价大大超过了预防污染的投入,而且污染不仅仅损害环境质量,还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贻害子孙后代。以牺牲环境作为换取经济发展的代价这个教训是值得汲取的。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所处的生态条件已经相当脆弱,而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不少地区追求经济发展,进行掠夺式开发所带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对资源的开发不是不够,而是过度了。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开发没有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前所具有的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因而西部大开发不能步东部发展的后尘。同时西部开发也不能理解为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应当注重对知识资源的开发;生态建设不应是在开发资源中的保护,而应当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开采;环境保护不是污染后的治理,而应当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西部开发可以说必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它不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的再现,也不是所有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所走的是一条全新的道路.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这个问题上,西部开发所处的时代,西部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都决定了人类已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它的不适应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部开发突出了制度创新的问题,具有立法先行的特征。而最为迫切的又是环境立法。

二、西部生态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地方环境立法必须先行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开发西部的保障。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环境立法更要先行。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地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情况、气候情况、人口情况、历史情况等有较大差异,各地生态环境的个体特征也相当明显,因而环境立法必须强调地方立法的重要性。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立法。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有独到描述:“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广阔,但荒漠化严重;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但生态环境恶劣”(注:曲格平:《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2年第6期,第10页。)。具体来看,各地情况又有所不同。如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头”和“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然而由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生态失衡,黄河下游不断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又多次发生洪灾,因而维护青海的生态平衡,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青海的主要任务。西藏自治区是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受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地质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等的影响,西藏自治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它不仅是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等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经地,而且成为世界上十分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是藏羚羊、野牦牛、小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受全球环境变迁的影响,境内湖泊自然萎缩,冰川雪线上升,土地干化,草地鼠虫害、植被遭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明显。因而西藏自治区的生态建设应当围绕保护西藏的生物多样性、抓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大江大河上游的生态环境等重点问题进行。内蒙古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但是这条最重要防线目前遭受严重破坏的面积已达972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23.5%(注:杜弋鹏:《让内蒙古绿起来》,《光明日报》2001年3月5日B②。),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风沙进入内陆。因而内蒙古在西部开发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北方生态防线,重点抓好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风蚀盐碱的治理,京津周边和阿拉善等沙源的治理,全面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大面积进行退耕轮牧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建设“三北”保护林、绿化通道等。云南省是我国旅游业大省之一,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因而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云南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也相当突出。滇池饱受富营养化折磨,水面呈现褐绿色,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滇西森林亦遭到破坏。如何保护云南的青山秀水、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应是云南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晋陕蒙接壤地区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由于此接壤区位于黄河中游,属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带,因而该地亦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煤田的开发,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本来就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大地退化和风蚀沙化。因而此地区必须以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为主要任务。宁夏、甘肃、陕北、新疆等西北地区都干旱缺水,因而西北地区的节水任务相当艰巨,并应当作为重大战略来实施,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上具有相当大的个性,而这些地方环境问题想通过全国性的立法得到解决,有相当大的困难,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地方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地方立法,这是各国的共同经验。美国各州有自己的州环境立法,日本亦十分注重各都道、府、县的环境立法。地方环境立法的最大好处是能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特点,制订出针对性更强、更具操作性的措施,使各地真正能够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反之如果不重视西部地方环境立法,或者只制定西部统一的《西部地区环境法》,则并不利于有针对性地保护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强调西部各省自己的地方环境立法,并不意味着排除流域性或跨省、市的区域性立法。在强调地方立法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流域或区域立法,如针对晋陕蒙接壤区就可以由国务院制定单独的行政法规加以规范,对长江、黄河也可以制定流域性的长江法、黄河法等。

三、西部地方环境立法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为西部大开发的两大并列目标和任务,西部相关立法应当围绕这两大任务而进行。西部地方环境立法则必须围绕本地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进行。由于西部地区的共同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林草植被覆盖率低等,因而各省均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保持水土、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规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各地也需要针对本地特殊的环境问题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环境立法。例如内蒙古就应当围绕建设北方生态防线的任务,对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风蚀盐碱的治理,京津周边和阿拉善等沙源的治理,全国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大面积进行退耕轮牧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建设“三北”保护林、绿色通道等作出明确、可操作性的规定。青海省则应当围绕保护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规定具体的保护措施;西藏自治区则应当着眼于西藏的生物多样性、大江大河上游的生态环境等重点问题出台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本地生态环境建设;甘肃、新疆、陕西等缺水省份则应当对节水作出详细规定等等。西部地方环境立法(立、改、废)除了强调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的特殊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规定外,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以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我国《立法法》第6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因而西部地方环境立法首先应当遵循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任何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都将是无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颁布了8部自然资源法、5部污染防治法,正在制定或将要通过《荒漠化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法》等立法,这些法律均是制定地方环境法的依据。

2.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持续的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西部地方环境立法必须予以坚持,否则西部大开发就会成为西部自然资源的大开采、大破坏,那将不是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而是对西部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3.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中外历史一致表明:环境保护必须立足于“防”,“防患于未然”。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当落后,部分省份的老百姓甚至还有温饱问题,西部大开发能够让西部人民彻底摆脱贫穷那将是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但如果西部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之上,那么西部地区是很难再拿出资金来治理污染的。因此,西部地区环境立法亦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为此在具体制度上应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

地方环境范文篇4

一、融合专业性与通俗化

《中国环境报社》原社长许正隆认为,环境新闻是环境事件的科学性、多变性与新闻本身特征的完美结合。美国环境新闻记者迈克尔?弗洛姆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为公众而写的、有目的的、在准确严谨的数据基础上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从两位不同国别的环境新闻资深从业者的表述来看,生态环境新闻报道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调查之上,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可以说,专业性是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的立足之本。正是因为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新闻稿件中常常存在专业术语多、理念艰涩等难以通俗化表达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又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生态环境新闻报道既要专业、科学,又要通俗、易懂。那么,如何融合专业性和通俗化,是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新闻记者的考验和挑战。不可否认,如今在大部分地方媒体,生态环境跑线记者一般不是环境专业出身,面对艰涩难懂的环境专业术语、理念,难以对其作口语化的解释。对于非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来说,专业术语过多的新闻稿件可读性很差,难以理解,从而削弱了生态环境理念的传播。同时,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生态环境新闻的信息内容与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人人都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多元”不仅对信息接收者产生影响,对信息传播者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通信工具的升级让新闻记者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互联网信息庞杂、真假难辨。比如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炒剩饭”的现象,千篇一律的转载与效仿使得新闻信息的大量重叠;有的甚至为了博取眼球,对一些问题进行过分夸大或片面化解读等,混淆受众视听,从而给社会和公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因此,生态环境新闻记者必须通过对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把握与精确表达,以严谨且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真实、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政策、知识和数据,记者只能在自己理解、吃透的基础上,翻译成读者看得懂、愿意看的信息,写出通俗易懂、能被广泛传播的报道。

二、平衡“问题意识’’与“建设心态”

目前,党报媒体中,正面、中性的环境报道依然占绝大多数,报道内容主要以政府工作、政策解读和成果展示为主。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呈现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做法、成功经验是其功能和使命。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由政府部门主导、媒体响应的采访也占到了大多数。尽管这种形式可以让公众从权威渠道更清晰的了解政府决策、部署,也能够使环境新闻报道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用。但是一些环境报道依然存在“资料化”倾向。这种被动的采访模式,也会让记者缺乏主动性和深入思考,习惯于在采访过程中跟随领导听汇报、视察工作,直接将相关部门准备好的资料作为采访素材,从而以偏概全,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地、当时的环境问题。目前,各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与电视台合作拍摄专题片,与报纸合作开设专栏,专门针对环境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追踪、整改报道。公开报道的姿态积极主动,但却存在只谈成绩、淡化问题的趋势,将问题整改行为报道为成绩作为,党报舆论监督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因此,记者在生态环境报道中要带着“问题意识”。看事情带着“问题意识”并不是所谓的“找茬”,只观其外,不思其里,有些问题只会被掩盖得越来越深,不能及时解决,甚至相关部门都无法意识到问题得严重性和重要性。地方党报要将对生态环境新闻的正面宣传和监督报道结合起来,加强舆论监督。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记者也可以伸长触角,去获取更多来自企业单位、环保组织、环保专家或民众的声音,更全面地展现地方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也能对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和地方政府决策有更清醒的认识甚至是指导意义。但光有“问题意识”还不够,还得有“建设心态”。建设心态不仅指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包括总结建设性经验。生态环境问题不同于普通问题,异常复杂,与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各方面交织在一起。在破解生态环境相关困境时,往往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阵仗”,其中困难险阻密布、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因此,只要有突破,就是值得总结的经验。笔者曾参与报道湖北省多地探索破解跨界流域治理难题。跨越多个行政区划,一直是河流生态治理的难题。如何克服互相推倭甚至以邻为壑的现象,携手形成流域治理的合力。我们探访了省内多条跨界流域治理情况,解析我省跨流域生态治理的体味与收获,让笔者新闻业务上收获颇丰,稿件本身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在报道问题的同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德守望者的媒体人,更应成为社会成长的一束光源。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现象、找准原因,又怀着“建设心态”去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意见,就不会让自己迷失在“材料海洋”中,而是抓住事情的本质,切中要害,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报道。

三、坚持大格局与小落点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去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党报,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重点,既要有大格局,也要有小落点,充分发挥党报优势。首先必须拥有鹰眼俯瞰大地的大格局、大视角,瞄准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决策和部署,从髙处着眼,深度策划。从目前的日常报道来看,己经较为及时全面地反映了全省的环境状况、地方作为,但是深度报道欠缺,不少报道看似是从全省角度来总结,但空有表面数据,缺乏坚实有力的实例支撑。应当从大局出发,多进行实地调研,对一些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报道,再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专栏、专版増强传播效果,产生舆论扩散效应,聚焦社会关注。其次,也要从细处着手,立足本土,找到落脚点,创新表达方式,让新闻持续发力,发挥地方党报的责任担当。以一些环保主题日为契机,比如中国植树节、环境日、世界水日、保护母亲河日、“地球一小时”等等,策划主题报道,通过开设专栏、专刊、专题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大力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形成报道合力。或是从普通人的视野出发,展示当地近几年生态环境变化的成果,体现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贴近民生、有人有事有景有情的软传播,传递生态环境宏大主题的硬内核。

参考文献:

[1]张威:《环境新闻学的崛起及其特点》,《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

[2]刘琳琳、黄河:《传统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的“变”与“不变”》,《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2期

[3]江昀、蒋芯宇:《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困境与出路》,《青年记者》2018年第12期

[4]黄健源:《新时代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策略》,《中国记者》2018年第9期

地方环境范文篇5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点,提拔噪声污染防治和声情况质量治理程度,强化噪声排放源监视治理,实在处理噪声扰民凸起问题,不时改善城乡声情况质量,起劲建立恬静舒适的城乡情况,维护居民身体安康,促进调和社会建立。

二、任务准则

城市和村庄情况噪声污染防治相连系,促进声情况质量具体改善;促进噪声达标排放和削减扰民胶葛相连系,减轻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涯、任务、进修的影响;情况噪声污染防治和声情况质量治理相连系,健全情况噪声治理准则和政策办法;一致监管与部分分工担任相连系,构成情况噪声污染防治分工联动的任务机制。

三、首要目的

到2015年,情况噪声污染防治才能获得进一步增强,工业、交通、修建施工和社会生涯噪声污染排放具体达标,居民噪声污染投诉、信访和胶葛下降;声情况质量治理系统不时完美,城市声情况功用区达标率分明进步,国度情况维护重点城市声情况质量契合国度规范要求,乡村地域声情况进一步改善。

四、组织指导

为一致协调噪声污染防治任务市人民当局成立市噪声污染防治指导小组。

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人员、。办公室担任情况噪声污染防治的组织、协调、搜集材料和总结上报任务。

五、任务工夫及要求

(一)增强规划指导,严厉声情况准入前提。各县、区(管委会)要将噪声污染防治和声情况改善作为情况维护任务的主要义务之一,在“十二五”情况维护规划中按照《指点定见》,连系本身实践设立噪声污染防治章节,并贯彻施行。严厉建立项目声情况影响评价,明白改善噪声污染防治的办法要求。严厉项目情况噪声“三还”验收治理,未经过验收的噪声排放项目,一概不得投入运转。

(二)对重点范畴噪声污染源进行排查。

1、2011年4月22日至7月5日,各县、区(管委会)环保局分局会同公安、交通、住建、工商等部分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地上交通、修建施工厂、社会生涯情况进行排查,确定交通、修建施工、社会生涯、工业等范畴的重点噪声排放源单元,构成重点噪声污染企业名单。并将展开排点噪声源状况和重点噪声污染企业(单元)名单一并于2011年7月5日前报市环保局。

(1)工业企业、修建施工、运营性文明文娱场合的重点噪声源的排查和名单确定任务由市、县、区环保局(分局)、住建局、文明局、工商局一起完成。

(2)市、县、区公安局(分局)担任对地上交通、社会生涯重点噪声源的排查和名单确定任务。

(3)市、县、区交通运输局担任对交通施工企业重点噪声污染源的排查和名单确定任务。

(4)城区铁路重点噪声防治路段由成都铁路局站确定。

2、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11月25日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文明局、成都铁路局站,各县、区(管委会)及相关部分,依据各自的本能机能职责,依照确定的重点噪声源名单展开两次噪声污染重点企业(单元)的专项整治任务。

3、2011年10月1日前,完成城市声情况功用区的规定和调整任务。市人民当局划拨经费,由市环保局牵头,西秀区当局、开拓区管委,市规划局、市财务、教育、卫生等明白相关人员构成市噪声情况功用区规定小组,市噪声情况功用区规定小组担任依照城市声情况功用区的规定的相关技能标准规定市噪声情况功用区任务。有前提的县可自行组织规定县城区噪声功用区。

4、增强宣传、积极处理噪声扰民。增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任务。各地特殊是两城区要以“6?5”世界情况日等宣传为契机,组织电视、播送、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声情况质量情况和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状况。普遍宣传噪声污染防治的司法、律例、政策和风险性。加大噪声违法的言论监视和曝光力度。增强噪声污染信访投诉措置,疏通各级环保“12369”、公安“110”、城建“12319”告发热线的噪声污染投诉渠道,将排放超标并严峻扰民的噪声污染问题归入挂牌督办局限。树立噪声扰民应急机制,避免噪声污染激发群体事情。

5、2011年11月28日前,各县、区(管委会),市直相关单元对噪声污染防治任务展开状况进行总结,以书面和电子方式报市环保局,市环保局汇总后,于2011年11月30日上报省环保厅。

六、部分职责

环保部分:贯彻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则,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按照《工业企业厂界情况噪声排放规范》,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严厉节制加工、维修、餐饮、文娱、健身、超市及其他贸易效劳业噪声污染,有用管理冷却塔、电梯间、水泵房和空调器等配套效劳设备形成的噪声污染。加大敏感区内噪声排放超标污染源关停力度,对噪声污染严峻的企业依法进行关停或搬家。到2015年岁尾前完成敏感区内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达标。增强工业园区噪声污染防治,制止高噪声污染项目入园区。展开村庄地域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

2011年首要任务:

1、对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进行监测,排查并确定工业噪声污染重点单元。

2、牵头按照《城市区域情况噪声合用区划分技能标准》规定或调整市噪声情况功用区。

3、根据《指点定见》,连系本身实践将噪声污染防治归入“十二五”情况维护规划中的章节,并贯彻施行。

4、展开情况噪声污染专项整治任务。

5、增强中高考等国度测验时期绿色护考任务,为考生发明优越的测验情况。

住建部分:共同环保部分,强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厉执行《修建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查处施工噪声超越排放规范的行为。增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治理,施行城市修建施工环保布告准则。依法限制施任务业工夫,严厉限制在敏感区内夜间进行发生噪声污染的施任务业。施行城市夜间施工审批治理,推进噪声主动监测系统对修建施工进行及时监视,鼓舞运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

加速城市市区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建立,逐渐作废市区铁路平面穿插道口。增强机场周边噪声污染防治任务,削减航空噪声扰民胶葛。

2011年首要任务:排查修建噪声重点污染源单元,展开情况噪声污染专项整治任务。

公安部分:增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具体落实《地上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能政策》,噪声敏感修建物集中区域(以下简称“敏感区”)的高架路、疾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等路途双方应配套建立隔声樊篱,严厉施行禁鸣、限行、限速等办法。

推进社会生涯噪声污染防治。严厉施行《社会生涯情况噪声排放规范》,制止贸易运营运动在室外运用音响器材招徕顾客。严厉治理敏感区内的体裁运动和室内文娱运动。积极履行城市室内综合市场,取缔扰民的露天或马路市场。对室内装修进行严厉治理,明白限制造业工夫,严厉节制在已完工交付运用居民房屋楼内进行发生噪声的装修功课。

2011年首要任务:

1、排查路途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涯噪声重点污染源单元。

2、展开情况噪声污染专项整治任务,加大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涯噪声的查处力度,施行禁鸣、限行、限速等办法确保敏感路段噪声达标。

文明部分:共同环保部分,增强对运营性文明文娱噪声的监视治理任务。

地方环境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育;融合创新

互联网与教育结合能够提高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时展的快速发展,网络移动数据发展讯速普及利用,信息网络与现代教育结合势在必行,将现在教育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现代教育的各领域之中,互联网开发应用于专业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等优质资源,采用网络教学、视频直播、微课等形式,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有效的进行查漏补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实现网上教研交流、备课在网上、网上布置和批阅作业、在线辅导等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掌上课堂自主学习、完成作业、讨论协作等活动。随着互联网成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广泛应用于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各行各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一、“互联网+”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融合应用

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教育两个方面的有利资源进行完美的融合,将大数据、云平台等强大功能应用于平时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有力的促进教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最终要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接受社会评价。着力点在实现专业与地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对接,人才目标培养与当地行业需求实现对接,培养规格与具体岗位需求对接,积极邀请当地企业参与当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强化专业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要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学生能够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新技术新资源的融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特色教育为主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凭借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展,发展“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重点掌握非文本呈现方式的评价手段与环境设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环境设计发展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修养,能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的环境设计人才。地方高校结合互联网资源实现智慧教育,突出特色培养创新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当今的设计师不但应具有环境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应用互联网科学技术、整合社会人文、艺术理论、传播与管理、经济金融、计算机技术等相应技能和理论知识,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文化视角,足够的智慧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积蓄,做一个设计市场上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

二、“掌上课堂”将教学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校成为了智慧教育的节点。教学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的优势,开辟了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形式——“掌上课堂”,通过视听、观摩、交流、测验的多样化学习,有效解决了传统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掌上课堂”以手机为例,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学习就成了现代教育中最让老师们烦恼的事。学生对手机依赖力,超乎教师的想象,对于老师的善意提醒,学生常常是无动于衷的,既然学生依赖于手机,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手机来进行教学呢?这样的教学说不定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1.手机与教学联系方式。利用手机移动学习,在当下互联网网络的优势下,以多媒体视频、图像形式呈现;更生动、快捷、智能等优势;高效率的现代生活,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有效的利用时间化零为整;学习者可以不受空空间、时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又可以反复的学习难点和重点不熟任何局限,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效率;教学手段的改变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师生教学互动更加频繁。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愉悦性;比如,QQ、微信即时通讯工具,更快速,学生有问题及时提问,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听课情况,从微信的功能出发,结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等应用于教学和教育中形成多样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来互动课堂。2.手机与教学过程,把手机屏锁掉,不如把手机利用好,就像大禹治水是疏不是堵。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乏味,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少,一直困扰着不少老师。近几年的高教改革中,摹课、微课解决了课内课外的自主学习。比如上手绘课,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手绘技法,成了不小的难题。学好手绘最主要的就是要多看多练,其中,临摹好的作品教学效果最为显著。针对当前的教学进度、教学目的、训练重点,教师可在课前将学生需要临摹学习的图片和上课让学生观看的教学小视频传到班级的QQ群里,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下载,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习作用。上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自由选择自己要临摹的画的图片。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选好临摹图片后就按照教师的要求高效认真的完成布置的作业,并按时检查。学生上课时用手机看图片画作业,而且每节课老师都按时检查作业,学生上课就没有时间玩手机了。在课下教师用手机与学生沟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实现在课堂外还能指导学生的目的,让学生发现问题就立即可以得到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传播新理念、新技能。有句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拥有好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课堂学习转化为无限的学习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随时翻看查阅资料,按要求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另外,学生还可以在交流群中与同学交流探讨学习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手机与教学评价,一方面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可拍照上传照片,同学们可参与照片评选,哪个学生的作业照片获赞多,排名靠前,谁的分数就高,打分公平公正,这样同学们既能互相交流,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效率和作业质量。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不足和提升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希望每次上完课,都能及时让学生做出课堂评价,了解每节课中的缺点和不足。在互联网+的时代,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我们是可以及时量化传递教学评价的。学生可以建立手机客户端,安装“评教体系”对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而又详细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各个进行指标的评定,具体的每个指标内容可灵活设计几个具体的考核细则。这样,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打分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质量。4.手机应用在课堂应用的未来挑战,手机在课堂的应用形式从简单到深入,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智慧课堂再活跃,究其核心依然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将手机变成有效的学习工具,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看似教师变得轻松,但更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才能有效推进课前传送,课上提问指导,答疑。手机教学是一场混合式的教学改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老师面临着很多教育的挑战,让教师不再是一味的灌输思想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学问进行思考与探究。

时代在发展,教育要不断前行,紧跟时代步伐,时代进步科技迅猛发展,新型的教学理念、更人性化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极为活跃。通过不断改进教育的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着力构建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平台,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科研、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让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不再有围墙。

作者:薛红娜 单位:商丘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恕义.高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12

地方环境范文篇7

从国内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步伐将整体趋缓。经济不景气将导致外需进一步萎缩,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汽车、住房、消费低速增长,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内需弥补外需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了未来投资的增长。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呈现长期化趋势。加之全球流动性充裕,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出口增速放缓,对产能释放形成压力。房地产市场将在“限购”“、限贷”以及“整顿市场秩序”的持续压力下继续调整,与房地产关联的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显现。

2012年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突出的是房地产市场、融资平台潜在风险或将形成风险共振,向相关领域蔓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压力将会增大。随着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显现,并开始向金融体系转移风险,将对银行形成三方面压力:企业效益滑坡、偿债能力下降,导致银行信贷风险上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强金融保障,将带来信贷资产质量趋于下降;行业产能过剩与节能减排刚性约束,致使银行体系面临新的行业性风险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一轮“存款大战”,监管部门将以遏制违规揽存冲动为重点,强化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增强银行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大对商业银行业务指引与服务监督的力度。

贯彻调控政策,切实统筹兼顾,规避市场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多重职责与任务,将对商业银行的工作水平做出新的考量。浙江的挑战与机遇《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1947年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在中国革命浪潮空前高涨的形势下,为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举行会议,分析和总结全国形势,的报告就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分析和判断。报告在分析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需要解决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问题。考量今年浙江的经济与信贷形势,银行业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供给,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将成为今年开拓市场的重要任务。这与当年的分析形势颇有相似之处,资金投放与军事运用,都是促进形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资金短缺和监管趋严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2011年前三季度,一方面浙江社会融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8%,另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2%。现行的银行存贷比的按月考核,使得企业“再贷款”等待周期明显拉长,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不得不借助民间借贷进行资金补缺。浙江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特征,决定了经济面临的困难,相比于全国可能会更多样、更突出。一是出口增幅继续下滑带来的困难。由于去年外需疲弱,导致浙江企业出口订单同比减少了20%-30%,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上升20%-25%。我省传统出口的美、日、欧等市场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低迷,新兴市场的开拓与维护又面临较多变数,出口增长的拉动能力趋于下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成本高企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出口增幅继续下行的概率较大。二是全省投资增速回落带来的困难。随着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的持续深化,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建设项目也将面临资金筹措的压力。三是内需增长缺乏持续支持带来的困难。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而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造成的财富缩水、物价上涨,进一步制约居民的实际购买力,短期内实现内需明显增长难度较大。四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带来的困难。按照国家核定目标,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以节能指标为例,能源消费年均仅能增长4.7%左右,而去年前三季度平均增长已超过7.4%,来自能源要素的保障压力在进一步增大。

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最为关注银根收紧带来的资金链紧张问题。预计今年浙江地区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程度将会超过2011年。当前,国务院新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企业与银行的信心,避免了银行恐慌式回收贷款可能导致的企业大面积的破产。但是,从中期来看,实施此项政策措施没有增加新的贷款额度,而央行将继续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存贷比考核,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依然较大,融资难将成为今年浙江企业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然,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浙江也具备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首先是“稳中求进”对防范经济回落具有较强针对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基调,明确要求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四个稳定”为治理和防范2012年经济回落打下了基础。其次是财政政策操作具备较大的空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能够有效对冲经济下滑的各种力量。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开始得到一定缓解,经济泡沫将得到积极治理,从而为放松货币政策提供新的根据。

第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与其他地区比较,浙江的投资拉动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已经与央企开展了2012年战略合作卓有成效,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签下2085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其他央企签订52个项目、2720亿元的合作协议。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三大国家战略”,为浙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第四是温州事件再次爆发的可能性较小。横向比较其他地区,虽然依然存在企业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可能,但是,由于区域银行业务相对隔离,避免了金融风险的直接传导,温州爆发民企老板大规模出逃、银行坏账急剧上升的可能性较低。民营经济活跃的宁波、金华、义乌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对房地产等非主业业务参与较少,联保贷款合作模式比例较低,能够避免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破产传递。破解融资难需多管齐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是制约其成长的瓶颈。浙江将综合发挥金融机构职能与融资工具的作用,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1.借助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随着资本市场“浙江板块”的强势崛起,浙江企业的融资问题正在日益改善。尽管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但我省利用沪深股市的融资依然较为活跃,融资“收益”可圈可点。今年国家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继续给予积极鼓励,对优质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资源较丰富的浙江而言,可谓适逢良机。新的一年浙江在提升“浙江板块”影响力的同时,对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后备资源已筛选完毕,前期准备工作也已经就绪。股市有望继续为优秀中小企业开辟畅捷的融资渠道。

2.开辟创投等融资捷径。对创业期中小企业而言,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开展股权融资是最佳融资捷径。今年,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将在浙江掀起新的热潮,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和各地各级政府的投资,将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领作用,逐级放大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投领域,重点投资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目前,宁波市把握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试点城市的机遇,稳步放开股权投资市场,股权投资企业已达20余家,注册资本规模近20亿元;杭州设立了首个政府创业投资公司,吸引了超过30家的创投、风投资金“加盟”,总管理金额超过50亿元;省政府牵头组建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功发行13个创投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近30亿元,投资项目28个。杭州西湖区政府首期出资超过了200万元;全省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创投企业达50多家,注册资本64亿元。

地方环境范文篇8

一、经济发展概况

新加坡属于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是亚洲“四小龙”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加坡凭借健全的金融体制和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自身所受冲击较小,但由于其经济总量小,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形势恶化使其1998年经济增长大幅下降。2001年,遭遇世界经济下滑、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和受美国“9•11”事件影响,新加坡经济出现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刺激经济发展,新加坡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制定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战略规划,由新成立的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讨论经济发展政策——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目的在于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对外经贸活动的空间,同时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对外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保持GDP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控制通货膨胀、构建富有活力与稳定的知识型产业枢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新加坡投资的经济环境优势

吸引外资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其投资规模不拘,是一个促进商贸,方便创业的国家。新加坡吸引的前十大直接投资来源地分别是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瑞士、挪威、印度、马来西亚、德国和法国。新加坡吸引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酒店餐饮业,约占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87%。全世界7000多家企业已捷足先登,来自中国的企业超过1600家,居中国向东盟国家投资的首位,其中上市的中资或含中资的企业已达100多家,新加坡具备了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寻求发展机会的良好环境。

(一)国际化环境良好新加坡是世界上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和29个战略伙伴国家和组织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议,具有相当强的国际商业辐射能力。其中,新加坡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是美国首个与亚洲国家签署的协议,自2004年起,驻新企业在美国拓展业务时更加便利。1985年,中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为两国的进一步经济合作,特别是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摒除商贸障碍,使货物、服务和劳务的流动都能更畅通无阻,保障驻新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进一步向世界各地拓展。

(二)一流的基础设施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的海、陆、空及电信通讯网络。新加坡港务集团经营全世界最繁忙的中转集装箱码头,处理全球1/4的转运量,为商户提供通往130个国家、700个港口的200多条航运线。亚洲最完善联运网络的机场——樟宜国际机场,载客与载货航班往返50个国家和140多个城市。全球第三广、亚洲第一广的网络连接面,99%的人口具备宽频网络接驳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在2002年把新加坡评为全球十大网际网络整备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此外,国内高效率的交通网络覆盖至现代化商业大厦、时尚保留区和特设工业区。

(三)充裕的研发资源新加坡的研究院走在科技的前端,为工业提供增值服务。新加坡研发项目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01年的环球经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三。新加坡政府对生物制药、信息咨询、精密加工、微电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大,科技研究局负责确保新加坡的研发业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来自美国、欧洲、澳洲和亚洲的研究人才,希望新加坡成为本地和海外研究人才的汇聚点,为孵化期间合作研发,提供了可利用的平台。政府也努力加强高等学院和业界的合作交流,学术界和业界的频繁接触对国际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新加坡的劳动队伍是世界公认具备生产力、工作态度优质且技术水平良好,同时国内外各类培训和进修奖学金计划保证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四)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西交汇之处,长久以来都是主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商务所需的一切金融服务都可在此完成,本地证券和贷款市场以及亚洲美元市场都可提供经商所需的资金。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金融市场具有深度和资产折现力,众多环球企业都选择在此设立区域财资总部。新加坡交易所是亚太区首个综合证券和衍生产品交易所,亚洲很多主要企业都已在这里挂牌上市。投资风险业在新加坡已相当成熟完善,17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负责管理175亿新元的风险基金,投资的对象都是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开发项目。股票市场管理规范,主板和创业板真实地反映投资市场的变化情况,投资者成熟,融资环境良好。新加坡坐拥东南亚6亿人口的市场,以及亚洲28亿人口的市场,新兴市场的增加与快速发展刺激了消费和创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各种配套服务。

三、新加坡投资的法律和政策分析

新加坡法律体系主要受英国法律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仍保留部分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其法律渊源包括成文法和判例法。自从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国成立时,新加坡就开始建立国内法律体系,如今日趋完善。新加坡是法治严明的国家,对各种违法行为均有明确、严厉的处罚。在新加坡投资不可弄虚作假、虚假陈述和提供作伪资料,更要杜绝贿赂等犯罪行为。

(一)新加坡对外国投资的相关规定新加坡负责投资的主管部门是经济发展局(EDB),隶属于新加坡贸工部的法定机构,也是专门负责引进外资的机构,具体制定和实施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并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务,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全球商业与投资枢纽。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特许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营业总部、跨国营业总部)奖励等多项计划鼓励外资进入。根据新加坡政府公布的2010年长期战略发展计划,电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工程、物流等9个部门被列为奖励投资领域。按照新加坡《公司法令》的规定,注册成立的公司应是一个商业实体,组建公司依照《公司法令》注册,有限责任合伙公司依照《有限责任合伙法令2005》的规定进行注册。

(二)新加坡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新加坡优惠政策主要依据《公司所得税法案》和《经济扩展法案》以及每年政府财政预算案涉及的一些优惠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投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鼓励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使整个经济更具有活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在新加坡享有先锋企业称号的公司,可享受免征5-10年所得税的优惠待遇;向非新加坡居民或在新加坡没有常设机构的公司或个人提供与海外项目有关的符合条件的服务公司,其90%的服务收入可享有10年的免征所得税待遇;将区域总部或国际总部设在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可适用降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拥有或运营新加坡船只或外国船只的国际航运公司,可以申请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最长期限可延长到30年;此外还有发展和扩展奖励、金融财务中心奖励、研发业务奖励和国际贸易商奖励。

(三)新加坡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新加坡对外资准入相对宽松,除国防相关行业及个别特殊行业外,对外资的运作基本没有限制,法律没有关于聘用当地人的一般要求,但是要求外籍人员必须取得许可证才能在此就业。对于外资进入新加坡的方式没有过多限制,除金融、保险、证券等特殊领域需向主管部门备案外,绝大多数产业领域对外资的股权比例等无限制性措施,但如果是涉及交通、通讯、电力、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的投资,行政审批的控制较严。另外,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这些产业关系到新加坡国计民生的行业,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内的民族工业,促进新加坡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新加坡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新加坡一直严肃对待知识产权的保护,致力于把新加坡建成重要的区域知识产权中枢,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资金支持等手段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方便智力成果产业化的科研、政策和商业环境。新加坡是《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布达佩斯条约》、《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条约和组织的成员国。国内则有诸如新加坡知识产权局、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新加坡唱片业协会和新加坡协调中心等机构。健全的国际和国内法律规范、完善的国内协调机构以及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为投资者在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的诉讼、仲裁、科技知识和评估服务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投资者的相关需求。

地方环境范文篇9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环境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立法后评估又被称为“立法回头看”,指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并实施一段时间后,由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体采用社会学方法进行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本与收益相比较等多种方式,对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实施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衡量与评价,针对其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修缮与完善[1]。从世界范围看,立法后评估制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称之为“日落法”,该条款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活动,包括规章与计划,“日落法”对之设定一个日期,政府制定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行政法律文件到了该日期非经批准不得再次生效,从而迫使政府部门定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继美国之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相继开展了立法后评估活动,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相继出台了《日落法》或在部门法中规定了‘日落条款’”,从而在客观上确立、实施了立法后评估制度。我国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同样兴起于行政法领域,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实践到试点立法再到一般立法的过程。2018年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出台表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逐渐成为一项一般性法律制度,立法后评估对象从地方规章到特定的部门规章再扩充至一般性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2019年9月1日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36条正式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后评估程序。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63条规定了系统性立法后评估制度。至此,立法后评估制度在行政法领域全面铺开,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第72条第二款将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扩充至设区的市。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中虽然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在实践中已铺开,但尚未纳入正式的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立法的空缺绝不意味着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止步,而应以法治化为圭臬促进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

“不同的立法后评估主体会体现立法后评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并影响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具体评估内容、评估程序以及评估报告”[2]。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定取决于立法后评估制度改进立法工作,考察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促进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从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客观公正性而言,似乎以无利益相关方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作为立法后评估主体较为妥当。但此种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1)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具体区域不特定公民的公共利益,立法后评估依赖于该类地方性法规实施状况的宏观考察,第三方机构的立法后评估相对于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缺乏权威性、公信力。(2)从立法后评估主体掌握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第三方机构难以获得或理解(尤其是立法中的博弈情形),他们掌握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3)立法后评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赖于立法主体对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立法主体缺位的立法后评估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设区的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并不必然排除行政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及公民个人独立开展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活动,相反,后者是前者的必要补充。但是“立法后评估需要全面、充分而丰富的知识、信息与经验,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应当有利于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获取和利用这些散布于各类社会主体之手的知识、信息与经验,以克服自身知识、信息与经验的不足”[3]。为增加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法专家及公民个人应纳入第三方机构,以更好地投入到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中。

三、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标准: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

法律效力能否转化为法律实施,是法律文本“善”与“恶”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施效果则依赖于法律实施评价制度。立法后评估制度在法律范畴上归属于法律实施评价,“法律实施的评价是指对法律实施从客观状况与理论抽象的结合上所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与判断……实然与应然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配合,这是法律实施评价实践中提出的客观要求,也应该是设定法律实施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标准的确立应当围绕法的利益价值而展开,致力于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在不同的方式下又可细分为相关具体的评价指标。

(一)定性评估

地方立法一般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质量的提高,不仅着眼于预期社会效果的实现,也包含着对于潜在利益的激发和维护,体现立法的前瞻性。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不仅应着重评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显性的社会效果,而且应关注潜在的新生利益,这是环境保护立法后评估区别于历史文化、城乡建设与管理立法后评估的重要方面。

(二)定量评估

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是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核心标准,定量评估是这一核心标准的具体化与实操化方式。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定量评估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益关联者协商模式难以解决各方利益个体特定的价值计量性,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定量评估需要不特定公民个体的出场和表达,由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后评估联系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立法后评估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基层公民个体直接参与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平台,基层立法后评估联系点专门收集基层社情民意,是基层公民群体、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立法后评估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后评估主体考量特定区域公民环境利益维护和实现情况的重要渠道。

四、设区的市环境保护

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程序:磋商、监督与审查、后评估报告的作出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应当在“同部署、同监督与审查、同落实”的工作原则下分磋商、监督与审查、后评估报告的作出三步骤进行,实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程序的法治化。

(一)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磋商程序

立法后评估主体围绕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对象、各专题、特定区域等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同时制定立法后评估的方案和计划,强化问题导向,主攻薄弱环节。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的三方主体共同磋商,制定设区的市环保立法地方立法后评估规则,实现立法后评估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多方合作的法治化,提升该制度的权威性、充足其正当性。由于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特定的限度,并非所有的环保问题都需要环保法加以规制。因此在立法后评估磋商程序中,应将环境伦理、环境哲学、生态哲学中的非法律问题加以排除。为克服立法后评估在实践操作中的随意性,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与法律委员会以及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可建立定期回访机制,主要包括个别回访、集中回访与跟踪回访三种形式,根据回访程序与结论形成评估报告。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可通过成立立法后评估课题研究组的形式展开环境保护立法后评估研究,构建稳定、长效的立法后评估工作机制。

(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监督与审查程序

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在法的结构、经费保障、专门机构设立等方面情况不一。作为一种法治监督形式,立法后评估主体对环保地方立法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与审查,以确定其有无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的必要。坚持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三原则,既要发挥环保法实施的主动性、积极性以适应地方发展需要,又要加强对其实行立法后评估监督与审查,以维护环保法体系的统一以及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有效实施。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施行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其实施主体的各项活动应当符合法治化、民主化的要求。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各实施活动与程序均应向民众报备,接受民众的审查与监督,这也是环保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法治化的客观要求。

(三)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报告的作出

按照立法后评估方式——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与法律委员会、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受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根据立法后评估标准分别作出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与法治化的立法后评估报告。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在立法后评估作出过程中,除使用传统调研模式外,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预测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共享技术,确保获得数据的准备性、广泛性和系统性,同时应避免评估数据收集失真或遗漏。不同立法后评估主体在相互交流立法后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由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集中整理与比较分析,统一作出立法后评估报告,如不同的子报告之间存在较大分歧还应进行再评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报告的作出应当发挥地方环境立法在重点领域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立法后评估报告的阶段性并不排除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对设区的市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跟踪问效。

参考文献:

[1]汪全胜.立法后评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2]姜述弢.立法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法治化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6(04):89.

[3]黄文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从信息约束程序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的解读[J].中国法学,2009(03):152.

地方环境范文篇10

关键词:乌镇建筑群因素环境

乌镇概况

乌镇位于浙北平原桐乡市,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处地势平坦,密如珠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荡漾,使乌镇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给人一种雅致而不张扬、清新而不繁琐的自然美感。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一。乌镇格局

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另有访庐阁茶馆、高公生糟坊、宏源泰染坊等商业建筑,汇源典当行在常丰街,当街一个墨黑的“当”字,1.8米高的柜台,有着浓郁的商业氛围。这也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有很大的不同。

二。水阁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许多历史都已烟消云散,唯有这集生活的实用与享受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因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碧水蜿蜒,小桥流影,橹声欸乃中看水阁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看水乡人在水阁中起居住行,听古镇人乡音叫唤此起彼伏。乌镇的水阁正已它独特的韵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三。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四。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五。茅盾故居及其他古建筑

乌镇因茅盾而出名,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显得端庄凝重,古朴典雅。与故居一墙之隔的是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书院的主建筑“云楼”曾是茅盾就读的教室。

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时寄钱回家购置的,自沈焕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自前楼底层通过天井或自楼上经过通道即至后进楼房。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以上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变。在两进楼房后面是一个约半亩地的园子,茅盾曾祖父曾在这里盖平房三间,多年来堆积杂物。民国22年(1933)夏,茅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东为储藏室,中为卧室及小客堂,西为书房及会客室。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重修后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楼下最东一间为大门,高悬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大门内的通道改作陈列室序厅,安放茅盾铜像。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当年旧物。前楼上茅盾父母的卧室,房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诞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度过少年。楼下西边原为家塾的房内放着几张桌椅,茅盾幼年时期和几个堂兄弟在这里读书,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后园中的三间平房,南向有走廊,墙壁上挂着叶圣陶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这所平房30年代经翻修后上筑天花板,下铺地板,南北两壁均装设西式玻璃长窗,窗明几净,环境幽静。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室前半间客堂与后半间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铜床和桌椅等用具。西边一间中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民国24年(1935)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23年秋,茅盾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西栅西大街502号建筑建于光绪年间,1929年遭邻火焚毁若干,现存朱家厅。此厅楼上也铺有方砖,故称“厅上厅”,这在江南的厅堂楼宅中极为罕见。两厅正面是一排落地堂窗,雕刻有全套《说岳全传》和花卉图案,楼檐下梁柱连接处的雀替上,雕有三顾茅庐、空城计等三国人物和故事,刻工细腻,栩栩如生。

南栅常丰街14号张家厅,尚未完全修复,但其堂楼门面上砖雕有人物、花卉,有“长宜子孙”的砖雕匾额,六扇镌刻着传统书画的堂梯门。另有江南百床馆、江南木雕馆若干,引入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愚见以为乌镇瑕疵。

结语

2003年12月24日,参观乌镇翌日开始整理文章和数据,凡数月。江南水乡古镇依旧呈现在午夜梦回的水墨画里,伴随着桨声灯影里的运河。是什么让乌镇如此美丽?

古镇的美可以用形式美的法则来判断。

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美。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