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2:03:41

地方标准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省地方标准的管理,确保地方标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发挥地方标准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细则》、《省标准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批准、、实施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在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本省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第四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地方标准制(修)订的计划、审批、。

第五条地方标准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包括全文强制或部分条文强制执行的标准。以下项目应当制定强制性地方标准:

(一)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要求;

(三)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

(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本省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它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

(六)能源、资源和服务安全所需要的要求;

(七)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八)产品、产品标志和服务中防止欺诈的要求。

第六条地方标准的制定应当根据本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协调统一。

第二章地方标准计划

第七条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市(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或省级技术归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受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建议,并对项目建议进行审核后,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八条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标准化专业学术团体、消费者组织、企事业单位或者公民可以根据需要,向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市(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或省级技术归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地方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建议。省级单位可以直接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建议。

第九条提出制(修)订地方标准项目建议时,应说明标准立项的目的、意义、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国内外相关情况等,并提交《省地方标准项目建议表》(附件一)和标准草案。强制性地方标准还应说明设置强制性条款的理由、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目录和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

第十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指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对项目建议进行评审,评审后确认需要立项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下发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直接确定并下发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项目计划,并给起草单位下达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书(见附件二)。

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必要时可以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起草单位。对涉及面广,社会反响大的重要地方标准项目也可以通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第十一条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在省技术监督政务网上公布。

第三章地方标准制定

第十二条标准起草单位应按计划要求完成起草工作。因特殊原因需调整标准内容或终止项目时,应及时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书面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项目或者标准内容予以调整。

第十三条标准起草组人员一般应由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标准化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对地方标准的制定质量负责,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按照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编写“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依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六)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七)提出标准强制实施或推荐实施的建议和理由;

(八)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及设立强制性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并根据国家经济、技术政策需要提出标准实施时间的建议;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十五条需要有标准实物样品对照的地方标准,应制备相应的标准实物样品。

第十六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就“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及相关文件资料广泛征求生产、经营、使用、科研、检验、管理等各方意见,至少征求十个以上单位的意见。强制性标准还应在省技术监督政务网上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第十七条起草单位应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含电子版本)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时递交标准编制说明(含电子版本)、地方标准征求意见汇总表(附件三)、引用标准有效性确认报告、标准审查申请报告及审查会建议专家名单(附件四)。

第四章地方标准审查、批准、

第十八条地方标准审查可以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其委托省行业主管部门、技术归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会议审查。委托审查时,应对受委托单位出具委托书(附件五)。

标准审查组主要对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准确性;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性;强制性条款设定的合理性以及文本编写的规范性等内容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

第十九条标准审查结论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审查专家人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专家同意才能通过。标准审查会应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获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审查组长签字,并附审定专家名单。

标准审查组专家原则上从“省标准化专家库”选择,技术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7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管理部门、消费者或用户代表列席。

第二十条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并填写《地方标准报批和编号签署表》(附件六),报送省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技术归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后,再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

第二十一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报批稿、编制说明及其附件进行形式审查。

第二十二条强制性地方标准报批稿,应在省质量技术监督政务网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无异议或异议被驳回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强制性地方标准和实施期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期限。因保障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或对本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有重大影响而急需实施的强制性地方标准除外。

第二十三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定期省省级地方标准公告,并在省质量技术监督政务网上全文刊登,向全社会公开。

第五章地方标准备案、复审、实施

第二十四条地方标准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向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第二十五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组织对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颁发实施后,地方标准应及时进行复审。

地方标准复审工作可以委托省行业主管部门、省级技术归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进行。复审时可听取相关行政部门和标准起草单位的意见。经复审后确定地方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

第二十六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复审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需要修订的,按本办法规定列入修订计划,安排有关标准的修订工作。

第二十七条本省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制定标准实施计划,开展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定期对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绩效评价,并将标准贯彻实施的情况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省各有关社会中介组织、标准化专业学术团体、科研院所等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推行地方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可开展标准化咨询、培训等技术服务。

第六章附则

地方标准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市地方标准管理,提高标准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备案、复审、修订、废止,以及地方标准实施和实施情况的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制定(含修订,下同)地方标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应当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协调。

第四条制定地方标准应当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第五条制定地方标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与贸易有关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报。

第六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统一管理本市地方标准,组织制定地方标准,组织地方标准的实施,对本市地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标准审查部(以下简称“地方标准审查部”)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地方标准的技术审查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本市各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在本部门本行业开展标准化研究,提出地方标准项目建议,承担草拟地方标准的任务,负责在本部门、本行业实施地方标准,依法在本部门、本行业对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以承担本专业技术领域内地方标准的起草,在地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本专业技术领域地方标准的技术归口工作。

第九条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标准化组织积极承担或者参与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对符合《*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地方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予以经费补助。

第二章地方标准的制定范围

第十条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又需要在本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市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市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和推荐性地方标准。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第十二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可以制定强制性地方标准。

强制性地方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第十三条强制性地方标准是必须执行的标准。

第十四条推荐性地方标准是自愿采用的标准。

推荐性地方标准被法规、规章引用的,具有法定的强制效力。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二)不属于技术要求,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

(三)地方难以统一实施的技术要求;

(四)在全市范围内不具有普遍性。

第三章项目计划

第十六条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立项。

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可以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

公民或组织均可以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地方标准项目的书面建议。

第十七条申请项目分为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一类项目为制定项目,二类项目为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条件成熟需作为制定项目的,可申报为下一年度的一类项目,确定立项时优先考虑。

第十八条申请立项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附件1);

(二)申报一类项目的,应提交项目草案;

(三)标准项目内容涉及专利的,提供专利的相关证明及专利持有人授权文件。

第十九条制定地方标准应当在每年11月30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的立项申请。

第二十条制定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可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第二十一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地方标准审查部、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有关专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立项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立项申请的审查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

第二十二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根据需要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立项申请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论证,并提出书面论证意见。

专家论证会可以根据情况邀请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用户、消费者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参加。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立项:

(一)有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二)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不充分的;

(三)没有明确的技术内容,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的;

(四)未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调,或者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

(五)与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的。

第二十四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立项审查或者专家论证会的意见,确定*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编制*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年度计划。

*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年度计划应确定标准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性质、计划起止时间、制定或修订、主管部门、主要起草单位。

第二十五条一类项目应当在当年完成。当年未能完成的项目,应当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书面说明情况和原因,延期不得超过半年。逾期仍未完成的,终止项目。

终止项目确需继续制定的,重新申请立项。

第二十六条二类项目应当为标准制定做好前期研究。研究单位应将年度研究进展情况书面报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二十七条*市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年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以进行下列调整:

(一)本市急需制定地方标准的重大项目,可以增补;

(二)情况发生变化,已不适宜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应当终止;

(三)无法完成的项目,由地方标准起草单位提出项目终止的书面申请,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或者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接终止项目;

(四)主要起草单位发生变更的,应由原起草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第四章起草

第二十八条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应当成立标准起草组,负责标准草案的编制,并对其质量及技术内容全面负责。

第二十九条地方标准起草组人员应当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标准化专业人员组成。

第三十条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批准立项一个月内制定具体的标准起草计划;

(二)督促标准起草组按照计划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三)落实标准起草经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组织完成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等工作;

(五)延长标准制定时间或者终止项目的,及时提出书面申请,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同意后实施;

(六)其他应当由地方标准起草单位承担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起草标准应当遵循下列要求:

(一)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综合分析,试验验证;

(二)充分协调标准各相关方,实现各方共同利益的一致,不得强调部门或者行业利益;

(三)不得设定有地方保护、阻碍市场流通和其他妨害公平竞争等内容的条款;

(四)不得设定部门管理权限;

(五)符合WTO/TBT相关原则要求;

(六)标准编写应当符合GB/T1和相关标准编写的要求;

(七)充分考虑标准的实施。

第三十二条地方标准起草组应当按照标准起草计划完成标准草案和标准编制说明,并经起草单位审查通过后,征求意见。

第三十三条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三)主要起草过程;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征求相关方的意见。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组织征求意见。

强制性地方标准应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一个月。

第三十五条标准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会议和书面等多种形式,听取有关部门、企业、技术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意见。

涉及重大或者特殊专业技术问题的,应当召开会议,征求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意见。

第三十六条书面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

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意见,如没有意见也应复函说明,涉及修改重要技术指标时,应附上必要的技术数据,逾期未复函的按无异议处理。

第三十七条地方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对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说明理由,并填写意见汇总处理表(附件2)。

第三十八条地方标准送审稿经主管部门同意后,由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

有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应由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签署意见。

第三十九条报送标准送审稿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材料:

(一)申请审查的公文;

(二)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意见;

(三)标准送审稿及其电子文本;

(四)标准编制说明及其电子文本;

(五)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电子文本;

(六)意见汇总处理表;

(七)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应附标准原文及译文各一份;

(八)主要的试验、验证报告一份;

(九)主要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献的文本。

第五章审查

第四十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对地方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第四十一条地方标准审查部应当在接到地方标准送审稿十日内,完成初步审查。

经初步审查不符合规定的,应由地方标准审查部告知标准起草单位补充材料或者进一步修改。

经初步审查符合规定的,地方标准审查部应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第四十二条地方标准的审查原则上采用会议审查形式。

第四十三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专家,组成地方标准审查组。审查组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7人。

审查组包括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第四十四条地方标准审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标准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性;

(二)标准的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情况,标准相关各方意见是否协调一致;

(三)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制性条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五)文本编写的规范性。

(六)需要时,可对标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进行评价。

第四十五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接或委托有关单位将审查会议通知、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等有关材料在召开标准审查会议五日前提交给标准审查组专家。

第四十六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持地方标准审查会议。

第四十七条审查会议应听取起草组介绍标准起草过程、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并对标准文本逐条进行审查。

会议审查,原则上应协调一致,应有不少于审查专家组人数的四分之三同意为通过;强制性标准应由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为通过。

审查会议应当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时间、参加单位、审查意见、是否通过的结论等内容,并由审查组长代表审查组签字,并附审查专家签字表决表(附件3)。

第四十八条地方标准起草组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

专家审查意见为不通过的,地方标准起草组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后重新审查。

第六章批准、和备案

第四十九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将标准报批稿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第五十条报批标准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批标准的公文;

(二)地方标准报批稿(一式三份),及其电子文本;

(三)标准编制说明(一式三份),及其电子文本;

(四)标准审查会议纪要及审查专家签字表决表;

(五)与贸易有关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应按照有关强制性标准通报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第五十一条地方标准报批稿由地方标准审查部根据审查会意见进行复核。

地方标准报批稿未按照审查会意见进行修改的,应由地方标准审查部告知标准起草单位进一步修改。

地方标准报批稿符合审查会意见的,由地方标准审查部出具书面复核意见。

第五十二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办公会批准*市地方标准。

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应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三条经批准的*市地方标准,应当在五日内统一编号、。

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应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编号,并与市环境保护局联合。

市建设委员会作为地方标准项目主管部门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编号,并与市建设委员会联合。

第五十四条*市地方标准的编号方法按照国家《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地方标准的批准、实行公告制度。

第五十六条地方标准后30日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七章出版印刷和档案管理

第五十七条地方标准出版、印刷、归档由地方标准审查部具体负责。

第五十八条地方标准应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公告后一个月内印刷。

第五十九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及时在网站上公布地方标准目录和强制性地方标准全文。

第六十条地方标准的档案管理参照国家《标准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一条以下材料应当归档:

(一)地方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

(二)地方标准公告

(三)地方标准备案公告

(四)地方标准复审建议、报告及结果公告

(五)地方标准废止公告

第八章标准的实施

第六十二条强制性地方标准应有足够的实施过渡期,一般不少于六个月。

第六十三条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在相关地方标准后,做好宣贯和实施工作。定期对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估,及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反馈标准实施中的情况及问题。

第六十四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及时收集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有关标准问题。对重要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六十五条市各有关标准化科研机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及其他中介组织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或参与地方标准的宣贯,开展标准化咨询、培训等技术服务。

第六十六条对于违反地方标准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九章标准的复审

第六十七条地方标准实施后,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标准应当及时复审。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二)相关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发生变化。

第六十九条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标准起草单位和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主动开展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

第七十条行业管理部门应组织标准起草单位和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并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复审建议。

复审建议包括是否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建议,以及主要理由。

第七十一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确定需要复审的地方标准和承担单位。

第七十二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复审建议,确定地方标准的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并公布:

(一)不需要修改仍适用的地方标准确认继续有效;标准编号不变,在公布的地方标准目录上注明“XXXX年确认有效”字样。标准再版时,在地方标准封面编号下注明“XXXX年确认有效”字样。

(二)需要作修改的地方标准作为修订项目,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修订的标准顺序号不变,把年号修改为修订的年号;

(三)需要废止的地方标准,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废止。

第十章农业标准规范

第七十三条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和本办法的要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标准规范,推荐执行。

地方标准范文篇3

第二条对于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下列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二)药品、兽药、食品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种子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指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条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地方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规定非强制执行的地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第四条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制计划、组织制定、审批、编号和。

第五条制定地方标准的工作程序: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含地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部署制定地方标准年度计划的要求,有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计划的要求提出计划建议;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计划建议进行协调、审查,制定出年度计划。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制定地方标准的年度计划,组织起草小组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

(三)负责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或起草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试验验证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征求意见后编写成标准送审稿。

(四)地方标准送审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审查工作可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组织生产、使用、经销、科研、检验、标准学术团体等有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形式可会审,也可以函审。

(五)组织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将审查通过的地方标准送审稿,修改成报批稿,连同附件,包括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验证材料、参加审查人员名单,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编号、。

第六条药品、兽药地方标准的制定、审批、编号、,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食品卫生和环境保护地方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制定、审批,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

地方标准范文篇4

第一条为加强地方卫生标准工作,提高卫生标准化水平,适应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地方卫生标准工作是指:

(一)根据职责,组织制(修)订地方卫生标准;

(二)对卫生部制定、的卫生标准,组织学习、宣传、培训以及贯彻落实;

(三)督导承担卫生部卫生标准制(修)订任务的单位,按照要求拟订和上报卫生标准草案;

(四)对卫生标准草案组织研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五)组织开展卫生标准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价;

(六)对卫生标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其他地方卫生标准工作。

第三条地方卫生标准工作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卫生标准管理职能的处室负责组织、协调地方卫生标准工作。

第四条地方卫生标准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卫生标准工作与卫生法制工作相结合,发挥卫生标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第五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地方卫生标准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二章卫生标准工作机构

第六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立本部门承担卫生标准管理职能的机构(以下简称卫生标准工作机构)。

卫生标准工作机构原则上应当设在法制工作机构内。

第七条卫生标准工作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归口管理卫生标准工作;

(二)建立地方卫生标准组织;

(三)组织地方卫生标准制(修)订;

(四)组织协调开展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

(五)组织地方卫生标准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六)其他卫生标准管理工作。

第八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业务处室负责本业务领域卫生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地方卫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行政策和业务把关。

第九条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卫生标准工作处(科)室,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地方卫生标准工作,并负责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卫生标准培训。

第十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与医疗相关的机构或者学术团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地方卫生标准工作,并负责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的卫生标准培训。

第十一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的地方卫生标准专业组织可以申请成为卫生部相应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的通讯成员,参与相关卫生标准工作,并及时获得相关工作信息和业务技术指导。

第三章标准的制(修)订

第十二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和承担卫生部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并对项目承担单位加强政策和业务指导,检查工作进度,督促按时保质完成起草任务,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第十三条对卫生部或者卫生部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征求意见的卫生标准草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相应的地方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没有建立地方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学术团体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卫生部相关业务司局或者卫生部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对收到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应当认真进行研究,并及时反馈采纳意见和建议的情况。

第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职责和需要,组织制定地方卫生标准。

地方卫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参照卫生部的《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办法》和《卫生标准审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地方卫生标准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标准工作机构应当在日内,将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其电子版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应当在收到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及其电子版后5个工作日内,在卫生标准网上公布。

第四章标准的宣传培训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卫生标准宣传培训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卫生监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卫生标准宣传培训计划,保障经费投入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卫生标准宣传培训应当突出重点,区别不同对象提出卫生标准宣传培训要求,重点做好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培训。

第十八条对卫生部下达的有关具体卫生标准宣传活动及相关工作要求,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落实,并根据地方特点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第十九条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应当与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与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实施相结合。

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应当创新和丰富形式,重在实效。

第二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业务确定本单位卫生标准宣传培训的内容,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

对卫生部新的卫生标准,医疗卫生单位原则上应当在相关卫生标准实施前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据职责对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开展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

第二十二条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应当为省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卫生标准宣传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十三条卫生部网站和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提供卫生标准文本,可以免费下载。

第五章标准实施的评估

第二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卫生标准实施成效评估制度,对卫生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十五条卫生标准实施成效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卫生标准学习、宣传和培训情况;

(二)卫生标准实施进展情况;

(三)卫生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四)卫生标准相关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现的卫生标准实施问题,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卫生标准贯彻实施;对评估发现的卫生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应当立即报告卫生部相关业务司局。

第二十七条卫生部相关业务司局接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及有关专家研究;对确需立即修订相关卫生标准的,应当立即组织修订。

第二十八条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协助开展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的机构,应当结合本地区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每年分别选择至少两项卫生标准进行重点评估。

对重点评估的卫生标准,应当确定部分地区或者机构实行全程监测和跟踪。

开展重点评估的机构应当及时将评估情况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卫生部报告。

第六章标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卫生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卫生标准工作联络员网络,及时传达卫生标准信息,了解卫生标准学习、宣传、培训和具体实施情况,反馈卫生标准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一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卫生标准的实施纳入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监督评价中。

第三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卫生标准宣传培训、贯彻实施和信息反馈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内容。

第三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仍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一)对业务工作范围内新卫生标准没有组织学习或者培训的;

(二)对卫生标准实施工作不布置、不检查、不落实的;

(三)对卫生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主动纠正的。

第三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卫生标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本部门和本单位预算。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地方标准范文篇5

关键词:金融标准化;金融市场;建设措施

一、引言

实现金融标准化建设,对建立统一市场体系、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参与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机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各下属机构、银保监会、保险公司等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然而金融标准化建设不仅依赖中央的努力,也需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参与,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金融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需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二、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国家注重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并强化与各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制定出了一系列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标准。截止到2019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共金融国家建设标准56项、行业标准118项,重点关注金融数据、征信、银行卡、电子支付等内容。当前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也有较多的文件规定,如《银行集中式数据中心规范》《金融基本数据建设规范》等,对金融机构的IT技术、数据信息、核心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伴随着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入,在银行业务建设过程中,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内容将会成为今后建设的重点。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在新时代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利用政策红利推动信息安全保障、金融资本安全运行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内容的建设,以尽快建立地方统一金融市场。然而,当前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解决。一是国内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标准化建设起步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内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时间较短,且较多地方性机构有着内部的管理标准,在制度建设上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未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在近10年的建设过程中,国内金融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工程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难以参与金融标准的制定。和国家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实力偏弱,且技术力量和人才实力难以与之匹敌,缺乏金融标准化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参与到金融标准制定工作中,无法掌握话语权,导致在规则制定中没有针对自身发展的章程。三是人民银行分支行缺乏对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人民银行分支行负责地方金融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在地方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人民银行分支银行难以精准发力,在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指导和培训,在具体制度落实过程中也未能及时地进行监督与宣传,对于地方金融市场管理的力度较小,导致地方金融机构对于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束缚了地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三、推进地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要想更好地实现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离不开中央政策、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当前形势下,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颇有成效,但是也存在着起步晚、制度缺陷、人才短缺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是金融市场统一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要多举措全方位促进地方金融机构标准化建设,在制度、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协同推进,多主体发力,才能有效实现金融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建立国内统一金融市场体系。(一)提高金融机构管理者对金融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支撑实体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地方金融机构而言,不仅要积极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更要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强强联合,建立统一的地方就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利用政策支撑和资金优势,从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金融机构的联合发展,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必须强化金融机构管理者的意识,提升其思想认识,通过大力进行金融标准化建设的革新与创新,增强各地方金融机构在金融标准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二)提高人民银行分支行对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指导与管理。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引领者,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者作用。人民银行分支行要积极主动发力,提高在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领导者作用,牵头促进地方金融标准化工作,构建完善的协调机制,保证地方金融机构在金融标准化建设中的有效参与。对于各地方金融机构在金融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民银行分支行要积极指导、及时协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保证金融标准细则的完善和科学。同时,多渠道普及相关金融知识,提高地方人民群众的金融意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稳定和谐的金融市场。(三)健全地方金融保准化人才培养制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金融机构而言,丰富的人才储备不仅能促进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也能为金融标准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力支持。因此,各地方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优秀科研院校、企业的合作,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制度,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好地吸收人才参与到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来。同时,各地方金融机构要精准发力,集中力量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打造专属的金融智库,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专家人才,并积极推进优秀人才到大型金融机构和国家金融机构中学习,争取参与到金融标准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中,为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发声。(四)提升金融机构标准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中央政策的支持。人民银行分支行要积极开展合作,与证监会、银保监会等机构联合,建立金融标准化联系人制度,促进金融标准化建设政策与知识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调研、政企合作等方式,把握地方金融机构在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需求与目标,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多主体协同为地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和智力上的支持,引导地方机构积极稳妥地实现金融标准化,鼓励优秀的地方企业申请国家财政支持,获得制度红利。(五)学习西方金融标准化建设的优秀经验。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能够为国内地方金融机构的工作开展提供丰富的经验。人民银行分支行及各地方金融机构要把握实际,以当地发展实际出基础,以“引进来”的态度积极吸取西方优秀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重视信息技术产品攻关,打造优质的自主金融品牌,同时坚持“走出去”战略,让地方金融机构建设的优秀成果既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又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产品。

四、结语

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需要持续发力。目前,金融市场未能建立起统一的金融标准,这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解决之道,亦以工作实际为基础,然而由于工作经验有限,在对策建议上难免有不到之处。但是对于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而言,要想在未来取得显著成果,不仅要保证对策建议的贯彻落实,而且要加强后续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前期金融标准化的成果能够有效保留下来,并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由于金融标准化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各地方金融机构不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更要努力协调维稳,方能将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稳妥推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标准化仍然是金融市场改革与建设的重点,而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是实现金融市场统一、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金融界需要持续关注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潘浩. 推动地方金融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金融科技时代,2020(2):85-87.

[2]贺华. 地方金融市场标准建设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19(9):74-76.

[3]樊娅奇. 关于推进地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探索[J]. 金融电子化,2018(10):87-88.

[4]李伟. 新时代金融标准化建设[J]. 中国金融,2017(24):63-65.

地方标准范文篇6

关键词:行政立法;立法评估;评估标准;地方行政

立法评估是立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手段。2015年《立法法》修订扩大了地方立法主体,同时确立了立法评估的法律地位,明确了立法评估的具体要求。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开展和地方立法权的扩大,广泛地开展立法评估工作是必然趋势,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突出。立法评估的目的在于实现良法善治,充分发挥法律的功能,形成良好的秩序和状态,满足公平、正义等价值需求,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但何为良法?对此,不同的法学学派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形式法治派认为只要是按照民主程序得到全体国民一致同意的法律就是良法;实质法治派认为,只有法律的内容体现了民主精神,体现了公平正义、维护了人的尊严的法律才是良法,那些反人类、反人道、反民意的法不能叫良法。”功能法治派认为,能够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和保护利益,发挥实际社会效果,促进社会发展之目的的法律才是良法。上述三种观点分别阐明了法的价值要素、形式要素和事实要素,都有其合理性。因此,从价值、规范和效果三个维度确立立法评估的标准对于提高立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价值维度

(一)理论基础。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价值问题是任何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价值既有客观的存在形式即客观价值,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即主观价值。一方面,客观价值决定和制约着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反映,是以客观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客观价值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主观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客观价值的诱导、强化或限制。自然法学派强调法的主观价值,认为“恶法非法”,“真正的法律离不开道德,必须具有道德性,法律必须与道德保持一致,否则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律。”尽管19世纪开始,自然法的观念遭受到实证分析主义法学派“恶法亦法”的冲击,丧失了其理论权威的地位,但由于其思想所包含的正义、公平、权利等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之中,不可能消失。二战中德国纳粹战犯及其辩护人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以遵守现有的法律、服务于自己的国家作为无罪或罪轻的辩解理由。这促使了法律界人士开始对法律实证主义主张的“恶法亦法”的观点提出了反思和批判,注重法的价值。法的价值要素最为重要,是衡量“良法”“恶法”的重要标准,“如果它被拒绝进入实在法的机体,它会像一个幽灵飘荡在房间的周围,并威胁要变成一个吸血鬼去吸允法律机体的血液。”(二)确立内容。1.秩序价值。无规矩不成方圆,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即使在今天看来比较野蛮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于追求并保持一定的社会有序状态。秩序是法最根本的、最基础的价值,是实现其他法的价值的基础,公平、自由、效率、民主等价值如果没有了秩序的保障就难以实现。但在现代社会,秩序本身又必须以合乎人性、常理,不得以牺牲自由、公平等为代价,否则秩序就是非正义的秩序。评价良法与否,要看该法制定能否改善现有的不良的秩序、促进未来良好秩序的形成,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们的自由、公平等法的价值。立法中存在的“一刀切”往往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应当予以摒弃。2.公平价值。“人们都希望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秩序,但人们同时还希望法律能够促进公平。”不能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律难以维持长久稳定的秩序,最终会导致秩序的混乱。公平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但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公平的界定是社会科学存在的难题。公平可分为形式的公平和实质的公平,理想的状态是追求两者的统一,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确保两者同时实现,这就需要立法者在立法时作出取舍。在立法中,公平可以表现为权利义务设定的一致性,参与立法主体的广泛性,立法适用的平等性等。3.自由价值。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的公平,往往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对社会关系主体的自由进行限定,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平等,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然而,权力有可能被用来不恰当限制个人的自由。过分地强调秩序和公平等价值,留给人们选择的余地较少,个性和创造力受到束缚和压抑,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一方面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对不当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立法中要简化行政许可的程序,减少不当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的设定等,给人们更多的自由,以便发挥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立法评估标准中的规范维度

(一)理论基础。在法的价值问题上,认为价值是不可知或者坚持价值中立或多元,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在对自然法的理性主义批判中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三大主流法学派之一。分析实证法学以经验实证和逻辑实证构建法律理论和规则,主张将道德与法律分离,只注重研究“确实存在”的东西。在它看来,产生法律效力的法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政治权威者制定并,可行的法是由立法者基于经验上可观察的标准根据逻辑推理来寻求的,而不是基于理性的道德判断,反对把任何的道德因素介入法律。传统的分析法学派把法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法的概念、法的本质(主权者的命令)、法律的要素、法的体系和法的逻辑关系。比如,分析法学派的奠基人奥斯汀注重对现实具体的法律体系加以比较,抽出法律的要素,从而找出法律的一般原则、概念和特征。再如纯粹性分析法学派代表凯尔森要求把一切非法律的因素从法学中排除,使法学免受外来的影响,试图回答法是什么和怎样的,而不是去回答法应当如何。新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哈特引入了语义分析哲学和社会学方法,对法的特征、法律责任与惩罚、法的规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谨慎地吸收了自然法哲学的一些方法和观点,弥补了传统分析法学的不足,提高了分析法学的能力和适用范围,被广为接受。(二)确立内容。1.合法性。广义的“合法性”包含了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正当性”和法学意义上的“合法律性”,后者是法律实证主义法学对“合法性”的界定,属于狭义上的“合法性”。首先,就法制定主体的权限性而言,法往往由不同层级的立法主体所立,立法主体应当在各自的立法权限内进行立法,不得超越相应的立法权限。其次,就法的权威性而言,法是主权者的命令,要求法制的统一性。我国的《立法法》确定了“宪法至上”和“维护法制统一”原则,强调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最后,就法的效力性而言,法是主权者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并生效的规则,因此,法的制定程序必须符合现有法律的规定。2.技术性。立法技术是立法活动中所遵守的用以促使立法臻于科学化的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总称。立法技术标准对于规范行政立法行为,正确界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表达立法者、执政者意愿,保障整个法制系统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立法技术的评价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技术。行政立法的名称是否符合规定,总体结构是否完善、协调,章节条款等安排是否符合立法程序法的规定,法的构成要素是否完备等。(2)语言技术。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和准确性掌握运用是否得当,条文表达的意思是否通俗、简洁、明确,用词是否规范等。(3)逻辑技术。法律的概念是否同一,法律条文之间有无冲突,权利义务是否一致,权责是否统一等。

三、效果维度

地方标准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紧密围绕首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强地方标准研究和实施,提升市地方标准的质量,更好地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申报范围

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应符合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在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服务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公共安全、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其他与我市重点工作相关的重点领域内,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本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提出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申请立项的地方标准项目应从列入市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发展规划及其标准体系的项目中产生。

三、申报材料

1.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1份,见附件);

2.标准草案(1份,仅一类项目提交);

一类项目为制定项目。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应在2010年当年完成标准从起草到报批的全部工作。申请一类项目应以充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未提交项目草案的,不予立为一类项目。

二类项目为研究项目。研究单位应在2010年11月30日前将年度研究进展情况书面报告我局。二类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形成标准草案的,可申报为下一年度的一类项目,确定立项时优先考虑。公务员之家

3.专利相关证明及专利持有人授权文件(标准项目内容涉及专利提交);

4.往年二类项目申请转为一类项目的,需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将二类项目转为一类项目的公文(行业主管部门出具);

(2)标准草案;

(3)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四、申报材料的提交方式

1.各项目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提交至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

2.各行业主管部门将电子版申报材料通过“地方标准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将纸质申报材料汇总后提交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

五、截止日期

立项受理工作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以正式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为准。逾期未提出立项的项目,原则上2010年不再进行增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地方标准范文篇8

1.1西餐标准不完全适合于中餐

集体用餐配送膳食多以中餐为主,而中餐作为中国特有的饮食,与国外的西餐制作和用料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中餐的加工方式不同于西餐,西餐以烤制、煎炸为主,而中餐多以炒、煮、焖为主;中餐的配菜不同于西餐,西餐的肉类和蔬菜大多是分开的,肉、鱼很多是整块,蔬菜单独制作当配菜,而中餐通常荤素菜混杂在一起;中餐的调料也不同于西餐,西餐调味主要靠沙拉,加工操作程序化,而中餐调味料品种丰富,加入量凭厨师的经验。因此《英国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南》、《加拿大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等欧美国家方便食品安全标准不完全适合于中餐。

1.2中国港、澳日本膳食标准较为简单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沿用英国模式,制订了《香港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澳门即食食品的微生物含量判定指引》,日本的标准主要为海鲜类、冷冻食品类。这些标准形式内容都较为简单。

1.3外省市地方标准可借鉴

我国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笼统地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的加工操作原则外,其余无针对集体用餐配送膳食加工制作的具体操作规范。2005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盒饭卫生与营养要求》地方标准,该标准范围适合所有盒饭,定义较宽,同时营养指标设置过多,而且因区域性管理也不适用于我省,但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2研制过程与方法

2.1制定工作方案

查询、收集和研究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情况,听取了专家及企业代表等多方意见,确定了基本工作思路,制定了总体工作方案。

2.2初步设定技术指标

抽样调查全省提供盒饭的81家餐饮服务单位,在分析历年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基础上,参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卫生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盒饭卫生与营养要求》(2005)、《昆山市送餐服务卫生管理规定》(2003)等文献,初步设定技术指标。

2.3验证咨询筛选指标

设定了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定义分类,以及关键危险因素、相应的食品安全指标限值;并结合集体用餐配送膳食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定了加工操作规范,提出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采集盒饭样品89件、另在昆山市采集样品29件对相关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进行验证。应用Delphi法对规范性附录指标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2轮协调系数0.5338,P<0.05,说明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书面征求食品专家、监管部门、企业、协会的意见,收到33份回复,根据意见和建议,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标准送审稿。

3研制的标准特点

3.1科学性

3.1.1未设定菌落总数指标

指示菌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用于食品的总体质量评估,不能直接用于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大肠菌群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大肠杆菌的出现预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但是该标准将指示菌作为送餐企业的常规自检项目设定,考虑检验方法应简单易操作,只将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指标,并统一了检测方法(GB/T4789.3-2003),限量值参照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设定为≤90MPN/100g。

3.1.2增设志贺菌限量规定

参考CAC、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规定,该标准设定蜡样芽孢杆菌≤100CFU/100g,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均不得检出,相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的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的限量要求更严,考虑集体用餐配送膳食加工过程机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环节多,增加了志贺菌限量规定。

3.2可行性

3.2.1缩小适用范围

因社会餐饮提供的快餐或盒饭加工数量和加工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此标准要求,所以将适用范围缩小为:由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集中加工、分装、配送的菜肴和主食,包括盒装配送膳食和桶装配送膳食。不适用于预包装膳食、中小型社会餐饮单位提供的快餐或盒饭。

3.2.2定期检测与交收检验项目不同

集体配送膳食加工运输食用过程最多只有几小时,很难做到所有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收食用。因此该标准将简单、检测方便的感官要求、膳食中心温度设定为交收检验项目,而未将全部的微生物指标设定为交收检验项目,当中心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可以杀灭膳食中的微生物,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对大肠菌群要求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定期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验证、指导、规范集体配送膳食的生产和管理。检验项目则包括感官要求、膳食中心温度、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全部项目。

3.3实用性

3.3.1未采用三级采样方案

结合集体用餐配送膳食从制作到食用时间较短的特点,该标准没有套用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通常采用的三级采样方案,而提出采用一级采样方案,更符合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简明快捷的实际情况。

3.3.2单样和混合样并用

考虑集体用餐配送膳食通常情况下是菜肴与主食混装在同一容器中进行供应,而检验过程中很难再将菜肴与主食按品种分离,该标准规定了检验样品为混合样。考虑致病菌污染除加工环境、操作人员交叉污染外,主要与食品原料污染有关,该标准按照膳食原料来源进行分类,限定检测指标,规定含肉制品、乳类食品的膳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含水产品的膳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米饭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含牛肉制品的膳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此类膳食检验单独采样,不使用混合样。

3.3.3直接导入其他标准

要求专供学生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的营养供给量符合WS/T100的规定,将推荐标准导入该标准加以强制。除规定中心温度、微生物指标限量外,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指标限量直接引用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4先进性

规范性附录对集体用餐配送膳食加工操作中的特殊性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一些指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如规定专用车辆配备温度显示装置,鼓励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施网络监控,不得使用固体燃料,不得生产配送凉菜、凉面、裱花蛋糕等冷加工食品,不得生产配送改刀熟食、生食海产品、色拉等预先拌制的生拌菜等。

4讨论

地方标准范文篇9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环境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立法后评估又被称为“立法回头看”,指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并实施一段时间后,由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体采用社会学方法进行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本与收益相比较等多种方式,对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实施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衡量与评价,针对其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修缮与完善[1]。从世界范围看,立法后评估制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称之为“日落法”,该条款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活动,包括规章与计划,“日落法”对之设定一个日期,政府制定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行政法律文件到了该日期非经批准不得再次生效,从而迫使政府部门定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继美国之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相继开展了立法后评估活动,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相继出台了《日落法》或在部门法中规定了‘日落条款’”,从而在客观上确立、实施了立法后评估制度。我国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同样兴起于行政法领域,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实践到试点立法再到一般立法的过程。2018年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出台表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逐渐成为一项一般性法律制度,立法后评估对象从地方规章到特定的部门规章再扩充至一般性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2019年9月1日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36条正式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后评估程序。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63条规定了系统性立法后评估制度。至此,立法后评估制度在行政法领域全面铺开,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第72条第二款将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扩充至设区的市。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中虽然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在实践中已铺开,但尚未纳入正式的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立法的空缺绝不意味着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止步,而应以法治化为圭臬促进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

“不同的立法后评估主体会体现立法后评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并影响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具体评估内容、评估程序以及评估报告”[2]。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定取决于立法后评估制度改进立法工作,考察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促进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从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客观公正性而言,似乎以无利益相关方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作为立法后评估主体较为妥当。但此种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1)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具体区域不特定公民的公共利益,立法后评估依赖于该类地方性法规实施状况的宏观考察,第三方机构的立法后评估相对于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缺乏权威性、公信力。(2)从立法后评估主体掌握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第三方机构难以获得或理解(尤其是立法中的博弈情形),他们掌握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3)立法后评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赖于立法主体对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立法主体缺位的立法后评估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设区的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并不必然排除行政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及公民个人独立开展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活动,相反,后者是前者的必要补充。但是“立法后评估需要全面、充分而丰富的知识、信息与经验,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应当有利于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获取和利用这些散布于各类社会主体之手的知识、信息与经验,以克服自身知识、信息与经验的不足”[3]。为增加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法专家及公民个人应纳入第三方机构,以更好地投入到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中。

三、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标准: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

法律效力能否转化为法律实施,是法律文本“善”与“恶”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施效果则依赖于法律实施评价制度。立法后评估制度在法律范畴上归属于法律实施评价,“法律实施的评价是指对法律实施从客观状况与理论抽象的结合上所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与判断……实然与应然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配合,这是法律实施评价实践中提出的客观要求,也应该是设定法律实施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标准的确立应当围绕法的利益价值而展开,致力于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在不同的方式下又可细分为相关具体的评价指标。

(一)定性评估

地方立法一般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质量的提高,不仅着眼于预期社会效果的实现,也包含着对于潜在利益的激发和维护,体现立法的前瞻性。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不仅应着重评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显性的社会效果,而且应关注潜在的新生利益,这是环境保护立法后评估区别于历史文化、城乡建设与管理立法后评估的重要方面。

(二)定量评估

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是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核心标准,定量评估是这一核心标准的具体化与实操化方式。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定量评估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益关联者协商模式难以解决各方利益个体特定的价值计量性,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定量评估需要不特定公民个体的出场和表达,由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后评估联系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立法后评估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基层公民个体直接参与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平台,基层立法后评估联系点专门收集基层社情民意,是基层公民群体、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立法后评估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后评估主体考量特定区域公民环境利益维护和实现情况的重要渠道。

四、设区的市环境保护

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程序:磋商、监督与审查、后评估报告的作出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应当在“同部署、同监督与审查、同落实”的工作原则下分磋商、监督与审查、后评估报告的作出三步骤进行,实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程序的法治化。

(一)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磋商程序

立法后评估主体围绕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对象、各专题、特定区域等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同时制定立法后评估的方案和计划,强化问题导向,主攻薄弱环节。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的三方主体共同磋商,制定设区的市环保立法地方立法后评估规则,实现立法后评估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多方合作的法治化,提升该制度的权威性、充足其正当性。由于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特定的限度,并非所有的环保问题都需要环保法加以规制。因此在立法后评估磋商程序中,应将环境伦理、环境哲学、生态哲学中的非法律问题加以排除。为克服立法后评估在实践操作中的随意性,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与法律委员会以及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可建立定期回访机制,主要包括个别回访、集中回访与跟踪回访三种形式,根据回访程序与结论形成评估报告。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可通过成立立法后评估课题研究组的形式展开环境保护立法后评估研究,构建稳定、长效的立法后评估工作机制。

(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监督与审查程序

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在法的结构、经费保障、专门机构设立等方面情况不一。作为一种法治监督形式,立法后评估主体对环保地方立法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与审查,以确定其有无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的必要。坚持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三原则,既要发挥环保法实施的主动性、积极性以适应地方发展需要,又要加强对其实行立法后评估监督与审查,以维护环保法体系的统一以及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有效实施。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施行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其实施主体的各项活动应当符合法治化、民主化的要求。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各实施活动与程序均应向民众报备,接受民众的审查与监督,这也是环保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法治化的客观要求。

(三)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报告的作出

按照立法后评估方式——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与法律委员会、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受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根据立法后评估标准分别作出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与法治化的立法后评估报告。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在立法后评估作出过程中,除使用传统调研模式外,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预测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共享技术,确保获得数据的准备性、广泛性和系统性,同时应避免评估数据收集失真或遗漏。不同立法后评估主体在相互交流立法后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由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集中整理与比较分析,统一作出立法后评估报告,如不同的子报告之间存在较大分歧还应进行再评估。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报告的作出应当发挥地方环境立法在重点领域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立法后评估报告的阶段性并不排除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对设区的市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跟踪问效。

参考文献:

[1]汪全胜.立法后评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2]姜述弢.立法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法治化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6(04):89.

[3]黄文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从信息约束程序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的解读[J].中国法学,2009(03):152.

地方标准范文篇10

根据《安徽省地方税务系统创建标准化分局(所)试行办法》的统一要求,淮南市地税局从自身实际出发,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突出队伍和业务两个建设,注重实效,切实促进两个转变,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局的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征管改革以来,特别是转换征管运行机制后,我市在市区推行了征、管、查三分离的征管模式。新的征管模式运行以来,在推进依法治税,强化廉政建设,构建新的征管运行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征管改革如何在税收计划改革等其他配套改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解决依法治税与完成税收任务的矛盾?如何在征管职权适当分离,监督制约机制得到加强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征、管、查职能部门各自作用,并加强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有效的整体合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些问题归集到一点,就是在新的征管运行机制下,作为税收工作一线的基层单位怎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省局开展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为我局指明了工作方向,它对于继续深化征管改革,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市局领导班子感同身受,认为非常及时和必要,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迅速作出反映,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成立了创建标准化分局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实施方案、全局性规范性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创建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局对申请创建的单位进行了慎重研究,全面衡量,认真筛选,确定了征管基础较好、领导班子能力强、户型比较典型、征管难度大的田家庵管理分局和凤台县毛集分局作为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联合办公,负责创建具体组织实施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

二、理清思路,狠抓落实

在确定试点单位后,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试点单位的实际,特别是征管改革后管理分局面临的新情况,并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征管机制转换后,管理部门是联系征收和稽查工作的纽带,也是征管改革后工作难度最大,挑战最多的部门:任务压力大;税干对新的职能不适应;税源管理和征管基础比较薄弱;征管信息不畅通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省局的创建目标,我们进行了周密规划,理清了创建工作的思路。

一是制定了《淮南市地税局关于创建标准化分局实施规划》,对我市试点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规划。主要分为:创建准备、组织实施、市局检查验收和迎接省局检查验收四个阶段。明确了各阶段的创建工作重点,确定创建工作的方法是:以创建单位为主体,上下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制定了《淮南市地税系统创建标准化管理分局(所)实施方案》,根据管理分局的特点,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具体内容、标准、步骤,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方案的制定为各试点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试点单位根据市局的方案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时间表,成立了具体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田家庵管理分局在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后,多次召开局务会、研讨会,集思广议,寻策纳谏,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创建标准化分局的基本框架。分局成立了创建标准化分局领导小组,下设业务和其它两个工作小组,组织落实标准化分局创建工作,制订下发了《淮南市地税局田分局创建标准化分局工作计划》,拿出了初步的工作设想和时间表。并制定了《田分局创建标准化分局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提出了创建工作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三是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市局在年初召开的科局长会议上布置全年工作任务时,就将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布置。试点单位按照市局要求,先后召开了全体税干参加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和股所长会议,进行具体落实。市局利用一切机会宣讲创建工作的意义,并与分局一道深入基层税干中间,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基层税干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既营造了创建工作的氛围,又沟通了思想,完善了方案,使广大税干听得进,做得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试点单位先后召开了创建标准化分局动员会议,对分局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市局领导亲自参加动员会,并对创建标准化分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创建的内容、目标以及如何开展工作作了重要阐述,要求各试点单位上下思想上重视,认识上统一、工作上自觉,切实把创建工作溶入日常工作中去,使创建的标准化分局真正成为新时期税务基层建设的楷模。

三、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一)、完善规章制度,统一行为标准。在市局的指导和配合下,田家庵管理分局下大力气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整理,适应创建工作的需要,制定完善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内务管理三类制度,重点细化了征管业务流程、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管理办法,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体系。市局创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对试点单位的各项制度、资料内容和设计的台帐进行了审定,使其规范统一。为了便于执行,分局将其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使每一位税干了解应该“做什么”。

(二)、强化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创建工作以人为本。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税干积极参加,必须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田家庵管理分局在三个税务所都实行了责任到人的个人岗位责任制。对不同岗位税干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标准和分值,按月考核,作为计酬和年度评优的依据。此办法实行后,大大增强了税干的工作责任心和争先进位的意识,一举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该分局的舜耕所实施二个月后,入库税款增长了33%,税干的精神面貌、办公环境、所容所貌也明显改观。在学习上,分局制定了学习和奖励制度,一个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试,调动了广大税干学习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该分局现有本科生12人,大专以上学生22人,大专以上人员占80%。注册会计师1人,会计师、经济师8人,在职学习和报考各种职称23人。在信息工作方面,分局制定了信息考核制度。调动了税干调查研究,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改进税收征管,提高征管质量,强化业务建设。

(一)、推行科学的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征管改革后管理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田家庵管理分局从自身管理工作实际出发,重点解决征管改革后税务人员对纳税户税源不清,情况不明问题,推出了税源ABC管理,A类为重点税源户,C类为非正常户,B类为其他类,按税源大小实行强度、深度不同的分类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税源台帐、分户税源台帐和重点税种税源台帐,并有计划地组织了税源分析和税收计划分析。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税源难以掌握的状况,目前,管理员已能全部掌握各自片(组)情况,所长可准确掌握重点税源户情况,分局局长既可以掌握重点税源情况,又把握了总体税源的结构形态。哪里有税,有多少税一目了然,强化征管落到了实处,真正做到了收明白税。

(二)、强化征管资料管理,提高征管信息利用率。试点单位从实际需要和加强管理出了,强化征管资料管理,下大力气整理征管资料,并按月分户归档。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税务登记、停歇业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发票核定、核销台帐等各类税源和征管台帐24种,为上至分局长下至管理人员掌握征管各环节的税收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征管资料使用率得到提高,既强化了税源管理,也加强了对各征管环节的监控,使各项管理工作走上了业务处理规范化、处理结果文档化、信息传递程序化的轨道,加强了内部监督。如实行的《发票核销办法》规定:凡使用地方税发票的纳税人均要于每月25-30日持纳税申报表、发票存根到税务所办理核销登记,对发票管理实现了全程监控,有效防止了税款的流失。分局先后对100多户饮食业税负进行调整,月均税款调增20万元;对建筑业实行“核票结算”及时结清当期税款,杜绝新欠。《征管资料管理考核办法》实行后,各项征管资料均实现了A、B、C分类、集中、分户归档,做到了收集及时、内容完整、立卷规范、装订成册、集中存放;纳税申报真实性审核也形成了制度化,零申报户和申报异常户全部实现了当月取得信息,次月上旬审核完毕;《税务违法行为税务文书管理考核办法》,对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文书的制作、保管、使用和法律依据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纠正了各类不规范操作的现象。

(三)、强化依法治税,加大执法力度。试点单位一手抓规范执法,一手抓从严执法。制定规范执法方面的文件3个,建立了执法责任制;规范了税务文书的制作、使用和管理,纠正了各类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完善了税款核定工作,税负张榜公布,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试点单位全面推行了“办税八公开”制度,通过设置税收宣传栏、张贴通告,局、所长接待日等形式宣传税收法规,还专门印制了“办税八公开”制度(单行本)发放纳税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田家庵管理分局对长期拖欠税款的纳税户依法采取了80余次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清理欠税近700万元,对56起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和各类虚假申报行为进行了处罚。毛集分局对574户纳税人全面换发了税务登记证件,同时清理漏管户5户,税务登记户数较98年底增加64户。

五、加强指导监督,严格检查验收。

在创建标准化分局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省地税局纪检组沈组长、征管处沈处长、李处长等省局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我局的创建工作,先后深入到我局试点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在肯定试点单位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创建工作中的簿弱环节。省局领导的检查和指导增强了创建单位的信心,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我局创建工作的开展。为了及时掌握各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进度和情况,便于加强指导和监督,市局要求试点单位及时反馈创建信息,并先后组织召开数次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创建单位领导会议,针对创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加以解决。同时市局领导和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经常深入试点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现场予以指导。

按照省局的要求,在省局验收考核之前市局按照〈〈安徽省地方税务系统创建标准化分局(所)试行办法〉〉中的考核标准和〈〈淮南市地方税务系统创建标准化分局(所)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田家庵管理分局和毛集分局的创建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我们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求创建单位必须在市局向省局申请验收报告之前限期改正。

五、主要收获

1、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加强了队伍建设,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提高了税干工作积极性。通过创建活动,试点单位强化了队伍的管理,建立了激励机制,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健全完善,标准化分局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试点单位税干自六月以来,全部放弃了双休和法定假日,加班加点,开展创建工作,做到了创建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主动工作的人多了,思考问题,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人多了,出现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见贤思齐的良好局面。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征、管、查部门之间的推萎扯皮大大减少,信息日渐通畅,配合越来越密切。目前征管查协调制度在田家庵地区得到了很好地落实,分局经常召开协调会,交流思想,摆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协调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征管查整体合力的形成。

2、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规范了征管行为,强化了税源监控,征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创建活动,试点单位各种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的修订和制定,各类税收管理台帐的设计和登记,规范了税收征管行为,强化了税源各环节的监控,征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零申报户和申报异常户明显减少。六月份以来,田家庵管理分局发现、查处了13起虚假申报案件,查补入库税款50余万元。与上半年相比,零申报户减少了35%。某建安公司连续三个月出现零申报,经审核其财务报表发现,该公司工程结算收入为零,但建安成本却较前期增长近6倍。通过检查发现该单位采取虚列收入进行偷税,数额达15万元,当即进行了处理。随着税源监控力度的加大,税干的业务素质,税干对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明显提高。

3、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深化了征管改革,促进了“两个转变”。通过创建活动,试点单位运用科学的ABC分类税源管理法,并从税源管理需要出发设计分户税源台帐等等,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提高了征管的效率,巩固并深化了征管改革;更重要的是,试点单位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思路,转变了依赖观念,积极发挥创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地方税收工作两个根本性转变。

4、创建标准化分局活动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夯实了各项征管基础。通过创建活动,试点单位相继制定、完善了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内部建设、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各项基础工作,税干表示:“过去不知怎么干,现在是做有标准,奔有目标”,为税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为加强税收征管,完成税收任务奠定了基础。

六、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从我局创建工作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征管软件急待开发。由于没有开发出与创建标准化分局相配套的征管软件,计算机的效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创建单位的各类业务台帐、报表基本上还只能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征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征管信息共享率低,征管资料的利用需待加强。由于目前征管软件的滞后,征、管、查还没有实现联网,征、管、查之间的的资料信息传递还只能依靠手工完成,由于单位多、数量大、周转期长,部分资料在周转中存在丢失、滞后、杂乱的现象,一方面造成征管信息共享率低,另一方面管理分局每月都需要在整理资料上面占用相当的精力,有的甚至整理完毕后,没有时间再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征管资料利用率有待提高。

3、征管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新的征管模式建立后,征管工作在深化细化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征管方式方法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为此,下一步我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征管资料利用工作。加强征管基础工作的目的是为提高征管质量服务,而征管资料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因此,我们除了要加强征管资料的整理、传递工作外,今后管理分局要重点强化对征管资料的分析研究,提高征管资料利用率。田家庵管理分局计划从2000年起将征管资料利用率的检查纳入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

2、加快税源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市局将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组织人员研究开发税源管理应用软件,对分户税源台帐和综合税源台帐实行计算机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使用效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税务人员工作效率。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进一步研究改进征管方式方法。市场经济和新的征管模式的建立,急需征管方式方法作适应性变革,加快实现两个“转变”。为此,要在税源管理上进一步改进征管方式方法,研究各行各业的经营特点,加强信息搜集、分析,提高征管水平。

4、认真总结,扩大试点。对试点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认真地总结,在此基础上在管理分局进行扩大试点,并积极研究在征收分局开展创建标准化分局试点工作。

七、几点建议和体会

1、创建标准化分局是征管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需要。改革之初,我们经常感到许多工作不顺,征、管、查部门之间易发生一些磨擦,由于我们对征管改革认识不深,也曾产生过疑问。经过几年来的运行,我们充分认识到,征管改革模式是正确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的税收征管不规范、执行不严格,配合不紧密,管理方式不适应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创建标准化分局正是着眼于此,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创建标准化分局正是落实“向基层转移”、“向征管转移”的最佳载体,通过这个载体的建设,两个转移明确了,分局的征收能力提高了,分局成为了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税收征管工作迈入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2、创建标准化分局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标准化分局只能从群众手中创建起来,也要在群众中坚持下去,来自于群众中的方式和方法才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和贯彻。创建伊始,田家庵管理分局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出了“四个有利于”的创建标准。只要有利于规范税务执法、有利于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有利于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的建议,分局都将认真研究采纳推广。全局税干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研究,深入思索提出了“个人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工作日志”等好的建议和办法,经分局研究后汇集出台了《田家庵管理分局创建标准化分局工作目标及考核办法》。可见,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税干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把标准化分局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