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1:54:00

电影创作

电影创作范文篇1

本文作者:王振兴韩强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综合微电影的本性,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其基本的两大属性。这在电影中也是时常探讨的话题,但探究微电影的出现根源,它往往比电影体现的商业属性更明显。所以,微电影虽然是兼顾了电影的这两大属性,但是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众所周知,微电影的商业性是其成活的物质基础,艺术性的体现会使受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转而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微电影,这样才会促进微电影商业价值的不断提高,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设备,激发其积极的创作欲,从此就形成了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如果只是视商业性为重而轻艺术性,更多的商业元素会挫伤受众的眼球,即使一时抓住了受众获得了成功,就会使商家投入更多的商业元素,这样形成的循环式恶性的,最终,使受众越来越少,以致反感。既要辩证的对待微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又要注重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这样,才能使微电影既有质量又有价值。微电影之灵魂———艺术性“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电影的取材来自于自然或是社会生活,其导演不可能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出电影,对于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此。而微电影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管微电影的创作怎样高于生活,它总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是导演或编剧从自身的角度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综合囊括了现实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而对于生活来说,微电影还是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取材、构建情节,只能是无线的接近生活。这种无限接近生活的微电影之所以能够有吸引力,就在于它不是对生活现实的断章组合,而是有艺术性创造“生活”,这种生活既有我们在现实中熟悉的一面,又有我们不同于现实而又使我们好奇的一面,这就是微电影创作的内质,也是其创作的意义。为什么要创作微电影,这不仅仅应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为,当然,中国的微电影出现的诱因就是商业性,以赚取利益为重。但仔细揣摩,微电影的来源还是生活,是在生活中的某一部分人率先有了影视短片的创作,然后,才有商家鼓动影视短片与广告的结合,形成今天所说的“微电影”。至此,不能仅仅凭经济的攒动而使微电影发展,真正能使微电影发展的内因应该是其自身的“灵魂”,也就是微电影的精髓。微电影真正面对的是广大的普通受众,而微电影创作源于且高于生活,其艺术性体现的是生活中的“美”,只有美才会让人去乐于接受、深于欣赏,所以,“微电影又是捕捉时间消逝与空间跳跃性的美的艺术”。当然,这里的美体现了很多种,因人而异,通俗的说,能够引起受众关注或记忆的都可称其为美(也包括丑)。

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与导演或编剧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创作者的风格迥异,所创作出的美的体现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不管如何去创作都要把握好微电影的灵魂之精髓。微电影创作之艺术体现参看近期相对比较优秀的微电影,各有特色,但需要表现出重点的地方往往不足,比如说微电影中的声音,表现的节奏性不是很强,甚至在短短的时间内还来不及声音的大转换影片就已经结束了,即使影视声音方面的问题谈的很多,在声音的运用上还是不够的。同时,大多数表现力度不够。比如说,情绪积攒的力度不够、心理展现的热度不够等,这些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原因,更是综合艺术手法运用的不足,现简单总结进行理梳:微电影逻辑思维关联的探讨“: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Abstractthinking)’或‘闭上眼睛的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逻辑思维是一种综合的至高的思维方式,先有逻辑综合推断,再上升到思维辩证的高度,这体现了微电影应具有的必要性。任何影片都应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最终达到逻辑思维,微电影是引导观众去在现实中践行一定有意义的活动,这就是观众通过微电影的形象(现实)展现而最终起到对思维抽象的人生意义的反思。这个说法中就已经完成了关联的表征。微电影是将形象思维的现实加入艺术创作的元素呈现在视频载体上,最终达到受众的共鸣或是引起受众的思考与总结,即达到思维逻辑性,这就形成了画面内与画面外的关联,而后者是更高层面的,也是微电影创作的最终意义(当然,在这里也不缺乏观后的商业需求)。现在的一些微电影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缺乏这种层面的关联。再就是情绪、节奏与思维逻辑的关联。这又是另一个角度,即从微电影本身的创作性层面来说的。情绪是激发受众共鸣的重要一点,也是主要的一点,能否打动受众就看情绪表现的如何。好的微电影会使观众落泪(当然,这不是微电影创作的终宿),因为,这是最能直接表征受众情绪的情感体现。作为艺术化的微电影,应该运用声音、画面的节奏性去达到一定的思维逻辑性,现在的一些微电影中,声音很单一,表现的力度不足,这就为逻辑的转进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结果导致欣赏完影片后引不起受众的共鸣,一直处于平淡状态。在这一点上,也是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差别所在。微电影创作心理缔结关联的缺失。微电影的呈现可以说是导演或编辑的一种心理展现的实体,当然,微电影针对的对象———受众观影后也会形成自己的心理活动(此时心理是隐形的),同时,微电影内部也存在为完成情节的构建所形成的自身心理趋向,这种心理倾向就是由微电影内部情绪、节奏、人物心理、创作技巧等各方面共同熔铸的。此三种心理状态缔结、关联为一体就是微电影创作的灵魂,因为不管如何去关联,心理状态是抽象的,但展现出这种抽象的东西却需要具象的艺术手段。所以,微电影创作的灵魂终究是艺术诉求。微电影创作技巧转接关联的不足。真正的好的影片是可以忽略特技等效果的。因为特殊效果的出现,本身就是违规的,这么说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争议,但是仔细去想一下,一部好的影片并不是靠特殊效果去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恰恰国际上很多获奖作品并没有过多的特殊效果。一方面,特殊效果的出现是完成了一次炫丽的技巧,但它却打破了影片自身情感、情绪的展现;另一方面,破坏了影片内部的心理活动以及受众思维心理的推断,从而导致了以上三种心理缔结关联的缺失。当然,并不是说不让用特殊效果,而是要用的合理,符合逻辑思维的形式而不至于去终结微电影创作的心理。一个好的特效创作技巧是不会让受众在观影的同时有所察觉,当然这样好的技巧的运用时符合逻辑转接的,是与心理创作活动转接的关联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就我国微电影创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给予的总结,希望能在微电影的创作中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能不用特殊效果尽量不用,如有用时避免特殊效果的喧宾夺主。微电影叙事铺张关联的缺乏。铺张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在这里讲求铺张是在叙事上要求全面的展开,使微电影内容的表现不拘谨,该起的地方一定要起到位,该落的地方必须落到位。叙事铺张的不足也是在目前众多微电影的表现中常见的问题。

微电影本来就是短暂的时间内讲述短小的故事。但叙事铺张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展开(是指意义、内涵表现),这就是微电影应该特有的叙事特点。微电影的叙事铺张不是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尾一点不落的展开叙事,而是要讲求节点的选择与转接的关联。微电影的节点就是在表现的“现实”中截取的若干个组成叙事的汇合点。怎么将每个叙事段落铺张展开并将各个节点巧妙的逻辑转接是微电影创作的难点和重点。比如说,在叙事中人物的展现不足,人物情感没有更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情绪应该上升到顶点时,突然中段夭折;当然,声音叙事的运用也不到位,在多数的微电影作品中很少讲求声音的叙事,只是单调的音乐承载背景声。所以,画面与声音的叙事铺张性没有展开,同时,人物情感与声音的节奏也没有很好的关联起来。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微电影的发展会走向一个全新的热潮。以上是在结合影视创作中的实践经验与目前微电影创作之不足而进行的浅层的探析,希望中国微电影能够走向新的发展!

电影创作范文篇2

宣教类微电影突出的特征是内容的主旋律化,创作中更多体现的是主流价值观,多选择革命历史题材和与普通群众生活贴近的现实题材,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整个民族的人文品格。与娱乐类微电影不同,宣教类微电影追求的是感动性,即拂动人类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受各类利好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天水宣教类微电影创作呈现井喷状态。从2012年麦积区伯阳镇农民金泉自筹资金自拍微电影《桃乡之恋》开始,天水本土微电影已走过五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水市能够独立完成微电影拍摄的单位或团队已有10多家,不乏在国内各类竞赛单元中获奖者。2017年,宣教类微电影发展更加迅猛,各本土制作单位接单大多已经饱和,但由于各类微电影评比奖励等政策刺激,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天水宣教类微电影的市场来源

1.中央以及地方项目打造主旋律宣教微电影,既是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作为和积极承担政治责任的体现,也是其一种市场策略,是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必然选择。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央媒和各级地方官办媒体也不断发起主旋律微电影作品征集评比活动,使得微电影创作不断获得强劲推力,生产活动进入旺盛期。甘肃天水维尔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拍摄的支教题材的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成功入围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并获得“社会公益单元最佳影片奖”提名。目前天水还有几家影视公司参与了组织部发起的“百部党建微电影”征集。2.行业宣传需要近年来,党政部门出于宣传和推广的目的,也积极组织拍摄微电影作品,成为宣教类微电影兴起的又一主要动力。目前,天水投拍微电影的部门主要有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文明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区政府。其中《一路上有你》《爱不释手》《盛如夏花》《执行风暴》《让爱导航》《甘江情》《大地湾之恋》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就属于这种类型。党政部门主导的宣教类微电影的目的和诉求,虽有对社会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导,但更多是对本部门、本区域的形象、资源进行影像化的传播,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3.主动创作目前,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影视制作团队也自发创作宣教类微电影,其动机多数基于参与国内的各项赛事评选,为就业增加优势和为产业经营拓展空间,往往制作更加精良,创排的技巧性更高。2016年由天水师范学院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郑晓龙编导的微电影《色彩青春》就属于这类作品。《色彩青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上入围前30强并获得优秀故事片奖,成为西北高校在校大学生参赛唯一获得此殊荣者。

三、宣教类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1.“微”体量承载“大”主题短时长反映大主题,迎合“微”时代传播特征。微电影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之间,故事紧凑,主题集中鲜明,切合受众主要以手机作为接收终端的心理耐受程度。宣教类微电影的创作切口小,叙事线条单一,剧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层发展,快速进入高潮,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以支教老师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山路上摔倒为开头,设置了三种表达方式,随着剧情推进,逐步反映出主人公坚守山村、扎根教育的感人情怀,令人印象深刻。宣教类微电影的影像语言表达也更为创新灵活,增加了作品的遐想空间和表达的艺术性。2.“微”终端成就“广”传播宣教类微电影主要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各种“微”应用是展示平台,传播方式快速、立体、便捷。既可通过网站、客户端等视频平台播放,也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普及度广,传播效果好。3.“微”故事传递“真”情感宣教类微电影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道德模范微电影《爱不释手》,讲述的是道德模范朱召梅20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前夫的故事,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大多数宣教类微电影都以塑造平民百姓中有奉献精神的小人物为主,其真实感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宣教类微电影创作的技术瓶颈

由于要强调灌输目的,宣教类微电影不可避免与微电影的创排规律产生了内在冲突。这种冲突概括起来就是以抽象的思维驾驭形象的情节,以正确的观念替代现实的逻辑,造成艺术呈现的生硬,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1.题材单一,文学化水平低导演黄健中在出席首届微电影大赛时说:“拍摄微电影的起步是文化基础,要有一种对文化的强烈感受。与所有的文化艺术不同的是,微电影需要的是心灵的真正感受。所有的艺术,文学是基础,文学是人学,对人的认识越深刻,你拍的东西就越好。”天水微电影市场经过几年发育,呈现茁壮的发展态势,但题材的单一、文学化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都聚焦在党建、道德模范、扶贫类题材,同样能够承载宣教功能的古装、科幻等电影的常见题材难以被微电影选择,这对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天水而言是一大缺失。2.说教惯性,手法陈旧宣教类微电影就功能而言,主要是为了传达党政部门的宣传意图或者塑造行业形象,因此,人物角色设定一定会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品质,如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这些题材的选取并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表现手法使得说教的印记难以去除和隐藏,而这往往成为创作的硬伤。3.小说思维难以转为电影思维将微小说改编成微电影是我国微电影领域一种常见的取材模式。两者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即两种类型的文艺作品都集中体现出“微”叙事的特点,在很短的篇幅或时间内,讲述一个耐人寻味或令人震撼的故事。天水宣教类微电影在这种跨界合作上,不乏成功案例,比如,支教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改编自刘志学的微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并一举获得多项大奖,这也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条捷径,许多天水微电影爱好者视若法宝,争相仿效。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小说的表达工具是语言文字,电影的表达工具主要是影像和声音,艺术创作规律不同。电影中一个恰如其分的镜头胜过万千对白,小说则不然,更多讲究的是文学语言的运用。小说思维的先入为主,对微电影的影响往往是源发而且难以改变的。好莱坞著名编剧威廉•M•埃克斯在《你的剧本逊毙了》一书中提出:“小说式写作,只能用一点点或者压根儿一点都别要,‘根本不要’更安全一些。”小说思维对天水宣教类微电影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镜头语言贫乏,长篇累牍的问答式对白占用了很大的篇幅,削弱了电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4.创作团队专业水平低天水这样欠发达的内地城市,其专业电影创作人员基本没有,大多是在实践中边学边干。而电影创作专业性非常强,微电影的呈现手段也应遵循电影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主题思想、剧本创作、情节设置、镜头拍摄、配乐创编、蒙太奇的运用等方面既要遵循这些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字形式呈现的“微言大义”得以在电影这一现代形式中得到体现。

五、宣教类微电影的创新发展之路

1.打破思维误区,正确认识发展现状宣教类微电影是微电影的重要门类,但不代表微电影产品的全部。以宣教类微电影为主的天水微电影市场,即使有部分作品获得不同层面的奖项,但这并不代表天水微电影总体产业已经具备专业化或者产业化的水平。要实现天水微电影的整体发展,需要将队伍锻炼、市场培育作为抓手,尽可能实现微电影门类从目前宣教类为主向各门类齐全拓展,尤其是向具有商业前景的微电影门类拓展。2.强化艺术探索,提高微电影质量经拍摄过《观音山》的华语女导演李玉曾说,“原创力是电影的未来和生命力!”在激烈的微电影竞争中,要创作出高质量、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作品,原创是根本,创意是途径。随着社会资本对微电影市场的介入,目前天水宣教类微电影为主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商业化运作更加注重产品的商业效益、受众的观影喜好和接受程度,这也将促使天水微电影逐步恢复其影像艺术的本质,呈现出更多艺术含量。3.拓宽微电影营销推广渠道,突破现有盈利模式就像电影的发展需要院线一样,微电影在盈利模式尚未规范化、行业化之前,更需要专业而强势的推广平台。由于在视频领域的先天优势,各地尝试微电影创排的广电单位或官方媒体不在少数,2012年,国内最大的微电影出品方芭乐传媒推出芭乐院线,为微电影制作团队提供院线播放平台,福州微电影联盟也在院线公映微电影,尝试开创微视频行业新的盈利模式。天水微电影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依托自身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实现区域微电影推广的全媒体矩阵式推广外,还要进一步抢抓商业运作和营销推广机遇,积极与微电影商业网站对接,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影创作范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微电影;创作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微电影的产业的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国外,微电影这个含义还未出现,但是却有与此相类的短片电影。这两者从根本上来看,这两者是有相似之处,但也是有所不同。从拍摄的范围来看,电影短片的拍摄的范围要比微电影的拍摄范围广。微电影的情节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展开的,通过拍摄的技巧,将各种事情连接起来,来表达主题的内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电影不断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最初的微制作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到现在用来广告宣传,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的方式,成为新媒体的手段。

一、微电影具有的特点

微电影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电影的时间较短微电影一般的时间范围是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短期的时间可以让观众运用空闲的时间来看。观众就不会特意的抽出专门的时间观看,就很便利。(2)电影的生产期短由于微电影的播放的时间短,专业化的制作周期也短,导演就可以拍出更多的作品。(3)所需的投资金额小微电影所需要的成本同电影相比,只是电影投资的几分之一,所需的资金范围由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微电影主要是产生于信息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媒体的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微电影的出现。碎片化时代的微经济,也为微电影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满足自身对于审美的需求,满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丰富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方式。微电影由于其小巧的特点,小小的时间,巧妙的情节内容。填补了现代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这样的特点,使得现代的人们接受的很快,逐渐的,微电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广告商看到微电影的发展空间,便开始用微电影来进行广告,让观众的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释放,这样快节奏的情绪释放方式得到了人们的欢迎,微电影的创作也在不断的丰富了起来。

二、在新媒体中对于微电影的创作

要想让微电影可以长远的发展下去,我们不仅要好好地利用好微电影的特点,还要注意对于微电影内容的创作,制作短小而精悍的剧情和情节的内容。只有专业性和文化性的视频才能称之为电影[1]。微电影要想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微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微电影,其与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还是相同和类似的。也是需要从编剧、集资、拍片的准备、组合这些方面来着手准备。但是,微电影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于剧本的创作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分的表现故事的情节,丰满人物的形象,让故事简短并且有富含寓意。微电影的短时间的创作要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创意和特色是吸引人的关键。较高的创作的内容就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创作者有了更好的创意并且能够将这些创意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样有助于微电影的长远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举办了很多了“微电影节”或者“微电影比赛”的活动。这些活动就为喜欢微电影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这些创作者之间进行切磋。另外,这些高手在民间,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高手被发现,更多的人参与这其中,甚至还有可能有专门机构的出现,聚集各种民间的创意与制作方式。这样的操作有助于集中人才,更好的创作出高质量的微电影,这样对微电影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大的一个团体,对于寻找资金的支持也比较的容易,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资金的动力[2]。或者是可以成立微电影的协会,吸引有兴趣的人加入这一行,会这个行业作出更好质量的微电影。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电影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专业化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微电影的发展,提升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格调。微电影这个产业逐渐的也会可以发展成为影视行业、广告行业或者是新媒体行业。这些行业让微电影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让了微电影的创作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电影的出现,让人们又重新的关注了自己生活。到了现在,新媒体微电影的出现,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友好的利用,更好地引起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作出与时俱进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管波.青春映像--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青年创作主体的影像文化呈现[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7):45-45.

[2]于新辉.时代镜像•文本映照——新时期十年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01):75-77.

[3]米高峰,王博.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当代主旋律电影发展[J].电影文学,2018,(13):25-27.

电影创作范文篇4

【关键词】电影;编剧;创作;技巧

一部电影的长度往往在180分钟之内,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电影要呈现出人物、情节、艺术感,要能够抓住观看者的内心,只有满足上述要求的电影,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一些电影编剧的创作技巧,以期为电影创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在电影开端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电影的时长有限,因此,电影中的人物应当尽早出现,让观看者能够了解电影的主要人物,同时,在人物出现之后,还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人物塑造,突显出人物的各种特征,让观看者能够对该人物形成印象。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外部形象塑造,该环节主要通过演员的相貌、衣着、背景等要素决定,另一方面是内在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等要素决定。这种人物形象塑造能够让观看者形成一个正确的印象,也会提升电影本身的艺术效果。

二、为影片设置激励事件

激励事件是为电影情节发展服务的环节,也是剧情发展的开始阶段,在这一环节中,往往会包含一定的矛盾因素,为电影的剧情发展奠定一个基调。例如在《窃听风云》中,古天乐扮演的杨真是一个专门从事窃听的警察,主要窃听股票交易的相关信息,在一次监听过程中,其获得一个内幕消息,有公司会刻意提高股价,影响股票市场稳定,这个情节就是一个激励事件,电影的剧情会由此向下发展,杨真应该将这件事情汇报给领导,但是,他有个儿子需要进行手术,其资金压力非常大,是坚守职业道德,还是利用这个消息获取钱财,杨真的选择是让同僚阿林帮助他删掉这一信息,然后他买了这支股票,通过这个事件,能够看出人物的内心和欲望。再例如在《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通过战争的机会开办工厂,并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因为雇佣犹太人的成本比波兰人低,所以其雇佣了犹太人,这一举动成为了剧情的激励事件,他以后的人生也因此改变,观众在此时会认为辛德勒是一个投机的商人,但是,其对犹太人充满了怜悯之情,这是后来剧情所表现出来的[1]。

三、设埋伏、做铺垫

设埋伏、做铺垫也是电影创作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手法,这种方法能够让剧情出现重大的转折,能够让电影更加吸引人。例如在《金陵十三钗》中,贝尔扮演一位混蛋的角色,与妓女不断缠绵,但是,在目睹了日本人的暴行之后,他选择了正义,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中国人。这种做法就是一种设埋伏的方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说明电影创作是根据生活中的经历完成的,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改编自生活中的小事,所以,编剧人员应当注重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电影编创能力。一般来说,实践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风实践,这种实践机会更加有效,对编剧的帮助也比较大,但是,这种实践机会比较少;还有一种是个人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编剧人员通过做艺术兼职教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电影编创能力,这种机会对编创能力的提升更有帮助。所以,编剧人员应当重视埋伏和铺垫的作用,要提高其艺术水平,从而让电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得到提升。

四、在发展中不断向人物施加压力

激励事件为电影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剧情的发展缘由,但是,如果紧靠激励事件进行发展,并不能创造出较好的电影作品,编剧人员要在后续的创作中,不断向人物施加压力,让故事情节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在获得物质方面的满足之后,追求的目标发生了转变,从赚钱向救人转变,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到他的工厂工作,从而获得生存机会,这就是一种向人物施加压力的过程。再例如在《窃听风云》中,杨真买了那支股票,真的赚了钱,此时是继续持有股票还是卖了收钱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此时杨真选择了见好就收,同伴选择了继续持有股票,就在还没卖出时,这支股票停盘,压力骤然增加,使得人物的处境变得艰难,这也是向人物施加压力的结果,剧情也会变得更加曲折和耐人琢磨[2]。

总之,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要首先从事编剧过程,这是电影剧情的基础,也是影响电影质量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编剧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掌握先进的编剧技巧,要将剧情设置得更加合理,同时又耐人寻味,而不是让观众能够轻松猜到电影的剧情发展,本文所罗列的编剧技巧能够为创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积极进行创新和研究,提高编剧能力,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张文博 单位: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电影创作范文篇5

关键词:武侠电影;作者化;侠义精神;困境;建议

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电影也是如此。在时间的长河中,任何类型的电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纵观中国武侠电影,不到百年的历史,便已经历了五次创作浪潮。在每一次的创作浪潮中,中国武侠电影都紧密结合着时代,不断充实与更新着自身的武术魅力与侠义之魂。面对当下的武侠电影窘境,越来越多热爱这一类型的创作者们开始寻求新的突破,涌现了诸如《刺客聂隐娘》《师父》《道士下山》等这一类带有强烈作者风格的武侠电影,使武侠电影创作整体逐渐偏向作者化。

1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作者化表现

中国武侠电影是最具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类别。面对武侠电影的低迷,创作者们尝试以个人性和作者化为出发点,在武术呈现、侠士形象、侠义精神等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进行了自我阐释。1.1带有作者影子的侠士形象。有人说,“武侠世界处处都是江湖”。江湖中的绿林好汉、江湖义士、乱世豪侠、山间隐士等便成了武侠电影角色塑造的对象。创作者赋予这些武林人物以性格,让他们完成叙事任务的同时也刻上了作者自己的印记。因而,武侠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对作者的写照。《叶问》系列中的叶问,不似传统粗鄙的武夫形象,而是一身长衫、举止儒雅,如叶伟信那般内敛低调却又不失大家风度。《道士下山》中的何安下几次上山下山,正是陈凯歌对自己人生的写照,也映射了他对于商业时代下文化艺术何处安放的疑问。《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中的江湖女侠俞秀莲武艺高强、道义为先,誓死守护青冥剑,正是袁和平老先生从其父身上学到的武德的体现。《龙门飞甲》中赵怀安除暴安良,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风范,正是徐克化身侠者,渴望重写“历史”和“乱世”的映照。1.2个性化书写下的侠义精神。侠士所展现出来的侠义精神,是武侠电影的灵魂。自古以来,侠义精神流传于民间巷道,为大众所推崇。文人墨客笔中也隐含着对“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义精神的崇拜。在武侠电影中,创作者对侠义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叶伟信认为侠义精神应是惩恶扬善,具有教化功能,因而在《叶问》系列中,叶问不仅仅是一个武者,更是一位教育者,他不倡议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应以理服人。在徐克眼中,侠义精神应为追求公平、正义,所以《龙门飞甲》中的侠客赵怀安与西厂督主雨化田不死不休,为正义而战。陈嘉上认为牺牲是侠义精神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四大名捕》中冷血牺牲自己的名誉,不顾世俗冷眼,甘愿卧底侯府。“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是侯孝贤的座右铭,也是他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因而在《刺客聂隐娘》中,聂隐娘深谙大义,放弃恩仇孤独离去,正是这种侠义精神的体现。1.3个人风格强烈的武术呈现。武侠电影以武术技击为基,通过“刀光剑影”的武打动作来展现江湖纷争。由于时空的可架构性,武侠电影创作者具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创作者们多以自我想象来完成对武术景观的构型,使得武侠电影的武术动作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个人印记。王家卫注重视觉表达,在《一代宗师》中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他酷爱的特写、近景镜头相结合,将宫二与马三的雪夜大戏演绎得淋漓尽致,书写了中国“功夫的史诗”。侯孝贤沿袭了自己的含蓄诗意,《刺客聂隐娘》中的武术动作均是静中来静中去,聂隐娘与黑衣人之斗以一个固定镜头斗争开始,以一个反打镜头表示斗争结束,隐去了暴力和血腥,多了一丝优雅唯美,为世人定义了一个诗意的武侠。徐皓峰讲求真实,《师父》没有特效的点缀,没有特技的展现,没有威亚的协助,巷战戏中伴随着冷兵器碰撞声的长镜头,展现了肉身的博弈和真实的刀光剑影。

2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作者化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出现的作者化现象如一把“双刃剑”,它给武侠电影寻找出路带来一丝希望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2.1普适性与作者化的对立。大众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具有普适性。而这种普适性与代表着作者化的个性相互对立。习惯了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观众,极其渴望电影带来的轻松愉悦。因而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呈现出的作者化趋势,让普通大众难以适应。徐皓峰的“硬式”武侠电影《师父》《箭士柳白猿》及《倭寇的踪迹》,以真实为美,可其“硬式”的叙事及文化传递方式超出了一些受众能够承受的范围,造成了这种普适性与作者化的对立之痛。这种痛不只是出现在徐皓峰的武侠作品之中,侯孝贤导演的诗意武侠电影《刺客聂隐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量观众认为电影节奏过于缓慢,叙事线索不够清晰,所以无法很好地理解整部电影。2.2高口碑与低票房的相悖。中国电影市场以青春电影、喜剧电影、魔幻电影等类型电影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武侠电影的票房却陷入了低迷。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作者化现象造就了一批高口碑武侠巨作的同时,也使得武侠电影逐步偏离市场的轨道。据豆瓣中国内地票房总排行榜(截止2018年4月27日)显示,武侠电影中国内地票房排行前十位分别为《叶问3》(77117万元)、《龙门飞甲》(55596万元)、《道士下山》(40071万元)、《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38971万元)、《一代宗师》(35278万元)、《绣春刀II:修罗战场》(26568万元)、《卧虎藏龙:青冥宝剑》(25615万元)、《英雄》(25000万元)、《叶问2:宗师传奇》(23404万元)以及《四大名捕大结局》(19241万元)。但是这十部武侠电影的总票房都难以与一部《战狼2》(568323万元)抗衡。而获得金马奖的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徐皓峰的《师父》这一类的口碑之作,更是惨遭票房滑铁卢,分别仅获6137万元、5481万元的票房。2.3历史性与现代化的冲突。武侠电影由于其独有的江湖化设定,注定了它的时代大背景只能建于历史之中。相对虚拟的历史时空为武侠电影的创作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得武侠电影能够依照作者意志而进行叙事。然而,由于作者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和历史本身与现实的巨大差异性,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进行了时代化的改写,使得武侠电影缺乏历史的深度。例如,《绣春刀》《龙门飞甲》等架构在明确历史背景之上的影片,把侠义恩仇改写为追名逐利,弱化了武侠电影的侠义之魂。这样的历史背景只是背景,历史底蕴并没有得到深挖,从而使得这种改写策略下的武侠电影成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消遣物。

3对当前武侠电影创作者的建议

武侠电影作为最具有“中国味”的电影,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虽然武侠电影陷入了低迷,但是当前中国武侠电影创作中的作者化现象如一块敲门砖,为打开中国武侠电影繁荣发展的大门作出了贡献。而从其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当下武侠电影创作者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意义。3.1注重影片的表达方式。就目前趋势而言,武侠电影整体偏向作者化,因而寻找作者化与商业性之间的平衡点刻不容缓。创作者在创作武侠电影时,要注重影片的表达方式,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普适性。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其独特的镜语风格阐释了武侠的魅力,展现了“从见招式到见人,从见人到见武林,再从见武林到见众生”的胸襟与气度,传达了“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不死不灭的生存之道。因而,其在口碑与票房上都取得了佳绩。尽管《一代宗师》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它的作者化与商业性的平衡术,以及侠义精神的表达方式都值得借鉴。3.2尝试适度的类型融合。为了使得电影能够最大化吸引观众,电影创作者们往往会将各种类型元素进行融合。据豆瓣中国内地票房总排行榜显示,受观众青睐的电影绝大多数都融入了动作、奇幻、喜剧等多种元素,类型融合是类型电影发展的趋势,单一的类型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实,动作电影和武侠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以武打动作为基,这证明武侠电影并未丧失其发展潜力。因此,创作者在创作武侠电影的同时,可以适度尝试将武侠电影与其他元素进行融合,打造品质化武侠电影。3.3制定合理的改写策略。武侠电影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不停地被改写。在传统武侠电影时期,江湖恩怨、武林称霸等是武侠电影表现的主题。在抗战时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武侠电影便寄托着中华人民“打败列强,还我主权”的希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如今,中国武侠电影创作偏向作者化,其武侠电影背景虽以历史为基,但是“家国想象去江湖化”和“侠义表述隐逸化”的改写策略使得中国观众越来越看不懂武侠电影。因此,创作者要加强自身对历史的认知,根据时代制定适合时宜的改写策略。

4结语

徐皓峰曾表示,“武侠片作为一个商业的类型它在整体上已经向末路了”。但在笔者看来,武侠电影只是在当今这个新时代下没有找到一条合适自己发展的道路。更何况,当今武侠电影整体偏向作者化,带有创作者自己的色彩,这些或多或少对武侠电影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方向。在这种作者化现象下,创作者们在武术呈现、侠士形象、侠义精神等方面颇有建树,但其面临着个性化与普适性对立、高口碑与低票房的相悖、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冲突的问题不容小觑。在此,笔者认为创作者们首先要把握好作者化与商业性的平衡点,注重影片的表达方式,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普适性;其次,可以尝试将武侠电影与其他类型融合,打造品质化武侠电影;最后,创作者要制定适合时宜的改写策略。

参考文献:

[1]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文艺出版社,2005.

[2]虞吉,文静.关于新千年以来武侠电影流变的理性审视[J].艺术百家,2016(3).

[3]张乐林."历史"的逃逸、"自然"仿像性与"景观"的自我殖民——新世纪武侠电影的另类迷失与出路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2017(4).

电影创作范文篇6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创作特点创作模式表现形式综观

二十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可以说基本上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体现出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完美结合。但从总体上讲,都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宣传性,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论文百事通因此,分析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特点,可以使我们深入地认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规律,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主旋律电影。

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分类,一般是按题材和内容来划分,将其分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和重大现实题材电影等三种。主旋律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主要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一、主旋律电影的选材多以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为主

主旋律电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斥巨资拍摄大量的主旋律电影,其根本目的也就在这里。由此中国主旋律电影多以表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生活风貌为主。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可以使广大观众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并起到了反思历史、关照现实、认识生活的功能。

例如,《长征》全景式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悲壮历程,《重庆谈判》反映国内革命斗争的重要史实,《大决战》系列片展现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大场面,《万隆之行》反映了我国外交斗争的不平凡的历史,《国歌》刻画了无数爱国者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献礼影片《我的长征》通过一名红军小战士的独特视角,对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给予了全景式展现,精致巧妙的构思和大气磅礴的气势,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拥有了崭新的意蕴和格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东京审判》形象展示了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日本甲级战犯的历史过程,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险恶嘴脸,以真实的氛围、凝重的情节、史诗般的风格,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主旋律电影善于塑造历史人物、时代英雄以及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中国主旋律电影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其自身形态受到观众和市场的驱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系列的史诗性革命战争巨片和革命领袖历史传记片之后,观众和市场开始呼唤更多贴近生活现实的更加适应时展的艺术形象。主旋律电影以1989年影片《焦裕禄》标志,“主旋律”影片开始了新的英雄人物的塑造方法,英雄人物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全能英雄,而是一样儿女情长的平凡形象。这种新的创作风潮使主旋律影片中的领袖人物个人魅力的表现和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时代促使观念改变,随着主旋律电影的不断发展英雄模范人物的创作也陆续发生着变化。影片《郑培民》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彻底颠覆了“高大全”套路,则是以细节塑造人物,以民族精神感动观众。其艺术感染力决不仅仅是如其直截了当的片名那样单一,而是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影像世界。电影《任长霞》为了防止英雄“脸谱化”,在制作中力求真实,并将14万登封老百姓为任长霞送葬的真实录像镜头运用到了作品中。影片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物的心灵世界,既注重刻画任长霞忠于职守的光辉形象,又将她还原成一个普通的母亲和妻子,富有人情味。《沉默的远山》中塑造了一个走下神坛的主旋律式的英雄人物,主人公周国知不再是高高在上站在神坛上让人们顶礼膜拜的人物,而是你身边一个普通的民政干部,或者说就是你的乡亲。《生死牛玉儒》从人物性格的挖掘入手,避免了从概念出发,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纵观全剧,处处涌动着一种真诚的激情。编剧和导演把牛玉儒还原成普通人,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他,在他胸怀大局、心系人民的一生中找到了创作的切入点,增强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激情的市委书记。这些主旋律影片把握精神世界、注重人格形象、着力镜像表达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三、主旋律电影的表现形式尊重生活,忠于艺术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主旋律电影也在逐步走向市场,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其存在空间也在日益扩大。主旋律影片是一种艺术要求很高的片种,不能只为宣传教育而拍,也要做到尊重生活,忠于艺术,尤其要尊重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审美艺术。主旋律影片只有遵从艺术和市场规律,才能打动观众。

影片《郑培民》是以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副主任郑培民为原型改编的故事片,紧紧围绕郑培民在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期间,率领全州干部群众劈山开路,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根主线做文章,真实而生动地塑造了郑培民廉洁从政、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光辉形象,讴歌了他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忠诚党的事业的崇高品格,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在影片《任长霞》中运用横断面式的创作手法,叙述了河南省登封县女公安局长任长霞忠于职守,最后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影片以其生前最后36个小时的生活片断为切入点,通过她与亲人、战友以及登封县老百姓的接触,镜头逐一闪回到任长霞的“过去”,表现出了她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100分钟的影片,浓缩了任长霞“亲民爱民”的精神。这位2004年“感动中国”第一人,再次在银幕上感动了千百万的中国观众。

电影创作范文篇7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微电影《老男孩》;故事情节;人物设定

微电影,是相对于传统荧幕电影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微电影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来自于新媒体的产生,来自于电子产品的平民化。如果说荧幕电影要求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编剧等专业的高度配合,那么微电影创作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草根和素人的盛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掌握和表达的一种途径。只要有诉求,只要愿意表达,就都有可能创作出自己的影视作品。同传统的荧幕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着明显的特质,与荧幕电影有本质的分野。从时长上看,荧幕电影普遍时长保持在90分钟到120分钟左右,而微电影,一般在10分钟到60分钟之内。现在甚至出现了许多三五分钟的短片,也都被归入了微电影的序列。

从平台来讲,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微电影的创作和兴起。如果简单划分,大屏幕电影走院线,是需要我们进影院去看的,而微电影则不同,它诞生之初的播出平台是网络,是移动端。所以,荧幕电影是通过给观众提供完整的连贯的情节内容,来提供欣赏和共鸣空间,而微电影则是为了迎合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而诞生的一个碎片化的剪辑需求和观影需求,微电影适合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受众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它的内容输出需要单一、集中。而由于微电影与新媒体密不可分,所以,它的受众也更加年轻化,这也就决定了微电影的创作手法更不拘一格,更突破传统。现在对于微电影的起始之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只能说最原始最旺盛的表达欲望促成了中国的微电影。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出现了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2006年年初燃爆网络。这部作品只有20分钟长,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这样破传统的表现风格,很快在年轻人当中产生巨大反响,在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本身。现在看,这部作品的制作相当粗糙,但是吸引人眼球的是他的创新,他的手法,他的态度,现在它之所以能让人记住,是因为它的出现让人们突然觉醒,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可以这样传播。及至筷子兄弟的《老男孩》2010年10月份在互联网首映,则标志着草根盼望的表达,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像模像样了。虽然它的创作比起真正的电影并不精致,并不老道,也不讲究,它的演员表演也都相对业余,机位和镜头的表现力,甚至赶不上电视剧的级别,但它大大缩短了电影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本色粗笨的表演,朴素真诚的表达,都带给受众一种新鲜的体验和感受,那就是:不加修饰的粗粝,却极有冲击力。这是《老男孩》真正能通过网络走进许多人心里的本质之一。微电影从源头上讲,是一场普通人的创作狂欢。虽然入门证的亲民,让微电影成为普通人可以触摸的创作,但是构成微电影的要素,还是与荧幕电影一样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缺一不可。作为一个专业之外的普通人,想通过微电影来表达,首先需要的剧本创作,先要自己在脑子里做好几方面的功课。1)在创作之前,先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表现的主体和主战场。因为,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你熟悉的生活和环境,是你创作的最好源泉。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有你了解的人群,有你了解的生活方式,有你了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那么,在这一的环境里,你更容易上手来写故事。2)讲故事。选定了熟悉的环境,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像微电影,时间短,一般都是单线条来讲述故事,展开故事,这样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讲述清楚。微电影有很多分类方法,按功能来划分,有商业营销类,这个就是以商业运作模式出现,就是企业出资,创作团队来做,有些类似于广告,但是又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原来的广告都很短,5秒,15秒,一句广告语,几个镜头结束,现在很流行用微电影的方式来做广告,就是要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通过一个故事,体现企业文化或者品牌文化。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公益微电影,这个比较常见,目的就是唤起大家的公序良俗,为社会秩序服务的。电视台现在这类东西做的比较多,央视前几年播出的,一个父亲得老年痴呆症,旁白只有一句,“他可能忘记了全世界,但是他从未忘记爱你。”令人泪目。还有一类,就是功利性比较差,不是命题作文,就是指创作者为了抒发表达自己的某些意愿,而创作的,那在这一类里,内容就包罗万象了。

凡是你觉得有意义的,都可写出来,拍出来。3)主题。这是创作的灵魂,就是你选择这样的题材,最终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你想把你的什么想法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地人知道,并且认同你,产生共鸣。如果说微电影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拍摄特点等,都需要相对多的专业知识来驾驭的话,那么主题,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思想、阅历和对人与事的感悟与获得。在创作时,要很清楚自己的主题,检验主题是否靠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你能用很简单的话,把你的主题说清楚。这不是让你讲故事线索和故事梗概,而是让你说主题,如果你想了半天,用了很多话,还说不清楚你的主题,那你就要重新思考。一般情况下,主题都具有普世价值,是大家都认可或者在探讨追寻的东西,它用几个字就能说出,但是它背后给人的想象空间却巨大无比,它可以囊括特别多的内容。而且,往往最伟大的主题,就隐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像《老男孩》,它的主题是青春与成长,看完之后,受众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青春的美好与疼痛,看到成长的代价和收获,看到似曾相识的人和心思,看到残忍又可爱的时代。4)人物设定。微电影因为比较短小,所以人物关系不能设定的太复杂,但是在构架故事之前,也最好先要在心里有一个大致的人物关系图。一般有这几种人物设定就够了。(1)主人公: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他展开,他们负责推动故事。这是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故事的焦点。他们遇到事情,遇到选择,遇到麻烦,遇到冲突,他们最好个性鲜明,形象突出,这样才能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被他带入,引发共鸣。(2)对立人物:就是与主人公唱对手戏的一个人物。因为戏剧总的有冲突,才能出效果。没有矛盾,没有波折,温开水的生活,谁都看不下去。这个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方便制造更多的矛盾冲突出来。就是为了与他有矛盾或对立面上的反面角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故事的形成都得有矛盾冲突,没事还得找事来构成接连不断的事件,所以有一个与主人公唱对台戏的角色很重要。(3)辅助人物:就是辅助主人公的需要情绪倾诉的人物。把这些人物选定好之后,要考虑人物性格与身份,这直接关系到人物怎么说话,怎么处理问题,只有性格、身份、和这些都一致了,这样你塑造的人物才不会脱离生活,才不会让观众觉得是胡编乱造。5)建立故事脉络。能不能讲好故事,这是一个本子,一部微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的情况下,故事需要几个要素:矛盾冲突、一波三折、无巧不成书、情节反转。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推动,任何故事不能平铺直叙,要会设置悬念和矛盾。这决定了这部电影好看不好看,决定了想要表述的主题能不能被更多人的接受和传播。用一个好的故事来包裹你的强有力的主题,这是一种强强联手。说到底,微电影创作,也属于文艺创作,它既有基本规律遵循,也更呼唤创新。在新媒体蓬勃兴起的今天,专业不一定就意味着精品,民间往往藏龙卧虎,许多创意和想法,不拘一格,新颖跳脱,引人注目。当然,专业的加持,能够给微电影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和舞台,但如何能在提升专业审美的同时,保护住那种难得的纯真质朴和拥有原始生命力的呐喊与反思,这恐怕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微电影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700亿元,作品年产量2万部。这其中,不乏许多优秀作品,但也有大量的作品乏善可陈。创作门槛低,成为微电影发展道路上的双刃剑。如果说纪录片的价值在于时间的重量,那么微电影的价值就在于其思想的密度。如何让一种艺术形式从草根诞生,然后能一路高歌,从江湖到庙堂,我们需要走的路可能还很远。

参考文献

电影创作范文篇8

关键词:上海题材;都市题材;叙事方式;海派文化

上海与电影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不仅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在这座城市进行;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上海成为中国唯一的电影生产基地和消费中心,“上海电影”一度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作为现代文化构成之一的电影,曾经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表征,在现实中参与着上海现代性的建构;而上海万花筒式的多元风貌,也在电影中被反复描绘——电影与上海互为叙事表里,互相交织缠绕,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时至今日,虽然上海在电影生产方面已繁华不再,但电影依然是上海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

上海,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依然是电影不断书写的对象.

一、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概况

所谓上海题材电影,指的是以上海作为故事发生地,展现上海大都市生活场景,描摹上海市民生态,表现上海独特地域文化景观的影片。这是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界定的。上海题材电影之所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原因首先在于一大批以上海为背景的影片已经构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影像群。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孤儿救祖记》、《神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开创上海电影传统的奠基之作,到40年代的《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一江春水向东流》,众多优秀的上海题材影片将中国电影艺术推向高峰。上个世纪80年代,一股老上海怀旧风潮突现银幕,先是《上海之夜》、《倾城之恋》,接着是《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然后是《海上旧梦》、《风月》、《半生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大量表现老上海的影片赶场般先后涌现,直到新世纪之初的《花样年华》,带着一缕神秘、奢华的气息,“上海”风情在阴柔、绵密的影像中被演绎到极致,“上海”在故事中已然成为一系列诱人的符号,撩拨着普通大众的追慕之心.

新世纪以来,新的上海题材影片仍然在不断上演。如果说解放前和新时期上海题材影片主要出自上海本土创作者,而上海怀旧影片的主要创作群体是香港导演,那么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者则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以下列表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

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列表

二、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特点

1.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表现当代上海的影片

增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题材影片以描摹“老上海”居多,而且,创作者以香港导演为主。纵观所有港产“老上海”影像,几乎都是对30年代上海的想象,摩登都市、海上名伶,华洋杂处、身世离乱,盛景乱世的国恨家仇,十里洋场的个人传奇……在声光电化的影像中,“老上海”带着世纪末的浮华和忧伤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香港大众文化景观中的“老上海风尚”,哈佛学者李欧梵在其论著《上海摩登》的结语《双城记》中指出,香港需要一个“她者”来定义自己……“老上海”和香港共享的东西不光是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还是一种扎根于大都会的都市文化感性。(1)由于相似的城市语境、城市心态和文化传承,昔日“老上海”的繁华和优雅成为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因此,在当代香港电影人的影像中重现的“上海”,呈现出浓厚的怀旧风情:“东方巴黎”式的国际大都会,充满刺激的冒险乐园,风华雪月的爱情演绎着一个时代的妖艳和奢华,精致典雅的旗袍变幻着“老上海”的流光余韵——银幕上的“老上海”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审美对象。然而,剥离想象,返回历史,我们知道,真实的老上海是由外国“治外法权”所辖的混乱的上海,是民族工商业艰难发展的上海,是不堪剥削和奴役的底层劳工发动“反饥饿反内战”的上海,是激越而澎湃的“五卅运动”的上海……新世纪上海题材的影片中,“真实的老上海”依然鲜见,娄烨的《紫蝴蝶》算是题材方面的突破。正像娄烨所发现的,以往影像中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被大量媒体不断失真或梦幻化处理过的形象”,而他要“像拍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一样拍1930年代的上海”。(2)《紫蝴蝶》中的上海褪去了光鲜和优雅,虽然不如横光利一笔下的黑暗和肮脏,但历史和现实被突兀地置于镜前,人物命运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之间瞬间改变。同样是和“老上海”有关的《茉莉花开》,该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像有些怀旧影片那样过度渲染“老上海”的浮华风情,而是让上海这个大背景服从于人物故事的讲述,从展现三代女性的命运遭际再现了20世纪不同时代的上海风貌.

如果说以往上海题材影片有意无意地略去鲜活的底层市民生活是一种遗憾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最令人欣喜之处就是更多地将视角转向了当代,当代的市井民生。《假装没感觉》将镜头对准上海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关切地描述了人物在人生变故和生活困境中的无奈、尴尬,有挣扎也有慰藉,有悲情也有温情。《股啊股》聚焦于上海的炒股风潮,及时捕捉到经济大发展时期上海平民生活受到的冲击和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通过退休后生活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姨妈的经历呈现出现代十里洋场的众生百态。影片用一种温暖的眼光关注着当前的上海,关注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巨大变迁下的种种不适和他们心酸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导演奥斯卡的《红美丽》,这部好莱坞班底在中国拍摄的表现上海的影片,通过商业、阴谋和情感纠葛来表现当代上海复杂的生存环境,显然拓展了上海题材的表达空间.

《夜。上海》是一部都市偶像爱情片,以两个异国年轻人的偶然相识为线索,展现了夜上海的美轮美奂,使人们在银幕上发现了久违的都市浪漫.

虽然影像中的上海还远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丰富,还有巨大的题材空间有待开拓,但新世纪之初关于上海的影像呈现出的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2.女性的个体化叙事

无论是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风云际会,还是90年代以来新上海的生机活力,电影对上海的描述大都是通过女性来完成的.

《长恨歌》中,外柔内韧的女主人公王琦瑶与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老克腊四个男人分别经历过没有结局的爱情,在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开大阖中依然顽强地走出一条又一条生路,在城市的变迁中日复一日优雅地生活着。用原著作者王安忆的话说,《长恨歌》以一个女人的命运书写着一个城市的故事。《茉莉花开》分别讲述了一家三代女性迥异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轨迹。影片采用“章节”式的叙事结构,三个女人的故事在时光的静静流动中轮番上演,乱世之中大上海的浮华、虚荣,大生产时代的又红又专,改革开放的独立、新生,时代的变迁在人物命运的流转中得以展现.

《紫蝴蝶》通过几个人物表现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个体面临的困境和处在临界状态的生存焦虑。影片主旨是通过在行动上似乎更加被动的女性角色来表达的。影片着力呈现的是辛夏在误杀无辜后的内心折磨,以及在与伊丹的感情与组织交给的任务之间难以取舍的茫然状态。而且,关于影片主旨和风格的“紫蝴蝶”的人格化形象也是女性,那就是多次重复现身、迷离恍惚的依玲!依玲也是影片中唯一一个没有参与敌对双方任何行动的人,她代表着影片中爱与美这一人生最高价值,也是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假装没感觉》通过一对由于家庭变故而失去住所的母女的艰难生活,展现了一幅流动的上海市井生活画。《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更是以一个女人的经历描绘宏观社会景况。《红美丽》描述一个为夫复仇而陷入阴谋困境的女人的欲望、爱情,以此来表现现代商业飞速发展下的上海.

也许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沉浮更能表现上海这座城市的神秘和复杂,也许因为女性特有的阴柔气质和海派文化的外柔内刚更为贴合,也许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当代电影作品大部分是从张爱玲、李碧华、王安忆等女性作家的小说改编而来,女性叙事使得这些影片散发出一种细腻、感伤的气息.

女性的生活往往是琐屑的、感性的,因此,影片基本回避男性化的宏大话语、主旨和意蕴,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出发,描述女性生命中的琐碎、实在、精明、平淡、期待与挣扎。女性的个体化叙事关注着时代变迁中的女性个体生命经历,将历史浓缩于历时的个人经验,然后再由人的命运反观历史和城市.

3.情节松散,叙事与奇观的结合

大概选择上海题材的导演首先是被上海这座城市所吸引。或者,上海本身也是影片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一个严谨的故事并不足以传达影片想表达的丰富意味。因此,上海题材的影片往往并不满足于流畅地讲故事.

情节松散,叙事与奇观相结合,这一80年代香港大众娱乐片的叙事方式,在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明显表现出来。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以歌舞片为例,形象地解释了叙事与奇观的关系:“剧情犹如一条晾衣绳,五彩缤纷的歌舞晾挂其间。”(3)一场打斗或追逐,一串笑料,如画的风景,明星特写,甚至字幕和动人的配乐段落,都可以看做是影片的奇观.

老上海题材的电影自然是不必说了,流光溢彩的霓虹、风姿摇曳的旗袍、光影流转的幽深弄堂、弄堂口迷离的路灯、黄包车、弹格路、旋转大门、高级洋房、油彩般富有质感的花纹墙饰……这一切都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影片必不可少的“奇观”.

正是这些勾勒出旧上海的情调与形态,正是这些才隐秘地传达出影片的内蕴。如《长恨歌》的结尾,少女王琦瑶与少女蒋丽莉嬉闹着走在上海的弄堂里,灿烂的光影凸显着绚丽的青春,“人生若只如初见”,唏嘘叹惋之时,我们真正看懂了一个上海女子与她的城市兴衰沉浮的故事。《美丽上海》中最美丽的莫过于那棵孤立在洋房外花园中的枫树,当满院铺满厚厚的红叶时,油画般的场景美得让人心醉.

松散的情节结构也可以表现出一种写实的独特况味,因为生活中的事情总是不期然地接二连三地发生,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显然,松散的结构加上奇观式的片段可以使片刻的剧情变得生动,而且事情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发生,总能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

当然,情节的松散并不说明影片的结构不完整,相反,如果能运用恰当的叙事策略反而能使影片表达出超越故事本身的意蕴。如《茉莉花开》中,一曲贯穿始终的民歌《茉莉花》,在影片三个段落中以不同的人声和风格演唱,使得三个貌似孤立实为系统、缜密的人物故事在同一个影像空间中相互作用、逐步递进,最终表达出不断抗争的女性意识.

三、上海题材电影的突围之路

上海总是令人怀想起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如今,人们仍然对上海题材影片满怀期待。从创作的层面分析,上海题材电影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寻求突破:首先,积极拓展题材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老上海”在很多影片中已经成为一系列符号,而真实的老上海有着丰富的内容等待创作者去发现和开掘。同样,当下的上海也有无数的题材值得表现.

电影创作范文篇9

[关键词]人民性;中国电影;人民电影;电影艺术成分

就目前的现有研究文献资料来看,相关学者提出:从“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的层面来讲,其中凡是能够提到的人民性均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具有较为显著的阶级性质,这是中国电影与苏联电影的共同之处[1]。其中,人民性是“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所体现的关键特点,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之间的首个相同特点。

一、“人民性”在苏联的提出及我国学者对其展开的探究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来看,早在19世纪之初,维亚泽姆斯基通过对电影发展史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人民性”这一理念。“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迁移,并且受到了苏联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别林斯基的作品当中,就将人民性和民族性进行了结合和统一。杜勃罗留波夫作品当中,对社会主义美学以及人民性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提出人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的形式”。不但如此,对于人民艺术家来说,其作品要深刻体现出人民精神,通过观察人民实际生活现状,走进人民生活,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这才是人民艺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杜勃罗留波夫非常重视“人民性”当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并且消除了对于不同等级的所有偏见。但从十月革命开始,这一时期所提出的人民性美学却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与否定。其中,左派思想表现得最为突出。对于左派思想来说,他们不愿意肯定历史文化,并且对其加以打击和破坏,不承认艺术作品当中具有明显的人民性这一观点。列宁曾经对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批判,不过人民性的基本内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并且产生了变化。列宁根据当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人民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表示,无论是哪个民族,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两个民族,而且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思想。二者存在明显的对立性。就文化的层面而言,人民性主要体现在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当中,资产阶级文化则与之相对立。在这一时期之后,个人崇拜主义高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再加上高度集权的影响,使不少与无产阶级相关的文化成果以及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人民性的基本内涵也融入了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这导致了其所体现的阶级性特点更加突出。由于受到日丹诺夫主义的影响,人们更是将人民性与党性完全等同。直到解冻思潮之后,人民性当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才逐渐得以回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少学者对人民性的相关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起源时间是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以左翼文化运动为重要节点。此外,运动也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苏联学者在人民性内涵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当中,同志所提出的理念对我国文艺事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针对文艺问题进行描述的过程当中,也能够看出苏联相关理论的影子。在此次谈话中他提出:文艺是政治需要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主要是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服务的。他的这一思想和列宁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基本相同的。在这一基础上,等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当中所体现的人民性认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特点。举例来说,抨击《武训传》的过程当中,曾有人坚定地认为:文艺人民性的本质就是党性[2]。尤其是在反右主义运动之后。这一理念更是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在我国政策方针与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当中,艺术界对于人民性的认识逐渐走向正轨,摒弃了以往将人民性与党性相互等同的错误理念,而是将二者放置于同等地位上,同时也更为关注人民性当中所原本具有的美学精神。学者周扬曾经在其相关文献中表示,从范围上来看人民性比党性所蕴含的范围更广一些。根据后期的发展实践来看,党性和人民性二者是不能够等同的,并且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的相关论述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得到了我国与苏联的统一认可。而且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与当时的客观条件以及实践情况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人民美学”在“人民电影”中的应用与相互辩证关系

“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的关键特点就集中体现在其主体性层面。也就是说,人民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并得到了广泛讨论,同时我国人民电影发展的重要服务主体就是工农兵。人民不单单是电影当中所树立的各种人物形象,而且更是人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广泛呼吁大众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改造目标,这就导致了电影创作主角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人民化色彩以及工农兵文化。从这一层面来看,电影创作实际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的重要本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这是中国与苏联电影发展当中的重要体现。从制作方式上来讲,这一主题的电影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不过从本质含义上来讲,其实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由于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人们的精神实现了较大的转变,这一转变也集中反映到文艺创作当中,将其和工农兵使命紧密结合起来。所以,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从根本来说,与革命现实主义是基本一致的。除此之外,“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另外一个关键特点主要体现到了解电影文艺形象创作当中,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将人物形象典型化。在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当中,高尔基的理论研究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他的相关理念对后续典型化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奠基作用。不过典型化创作方式在逐渐发展当中,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典型化创作方式展开分析与研究,对苏联电影制作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上文的相关论述与研究能够看出,我国与苏联电影在“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且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这就意味着在中苏电影创作上,其联系性是必然存在的。简单来说:“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的创作具有一定内在规律性。总体来说,“人民电影”以及“人民美学”的本质特点是要求文艺作品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需要,服务于人民。[3]针对这一特点,在今后制作方式层面要结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革命现实主义,并且采取典型化的表现形式,对工农兵等人民主体进行表型,并且对其中的模范形象进行歌颂和赞扬,从而起到激励与教育人民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提出,无论是在我国电影还是苏联电影当中,二者都强调了统一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作用,而且将此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本质特征和影响因素。著名导演吉甘曾经提出,中国与苏联电影在其发展当中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在进行电影创作当中所制定的目标以及功能上,这对其电影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也是因为这一共同本质特点的出现,才导致苏联电影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事业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苏联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的发展历史、国情现状、传统思想、文化以及政策主张等层面的不同所导致的,这必然会对电影艺术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解冻运动在苏联发展开始之后,当时的电影艺术主要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才开始将这一理念引入。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和我国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苏联不断深入研究人道主义精神,并且全面推动解冻运动这一时期当中,我国主要致力于人性理论和反右主义思想的批判与打击。除此以外,也在思想艺术风格层面体现了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俄国传统历史以及文化意识的影响,无论是人道主义精神、宗教信仰、艺术文化,还是其民族文艺特点,都对苏联电影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这也使得苏联电影和我国电影存在明显的不同。就电影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层面来看,其差异性存在是体现了客观性的。

三、特殊时期电影传播的“奇观时代”及电影音画艺术的体现

电影是人类文明发展至现代社会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它通过视听两种形式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内容上来讲,电影如同一只万花筒,囊括了人间百态。从艺术上来讲,电影更是一种综合艺术,因为电影的表现主体及题材不同,这些具体艺术形式在电影中所占的比重也就不高。但客观而言,因为电影的介质属性,相对于其他艺术于电影中的运用,音画于电影综合艺术的展现更是至为关键。综观电影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电影创作主体对电影中的音画艺术均给予了极大重视。这主要是因为该两种艺术形式分别通过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对受众施加影响,使其在心理上、情感上与电影主体、内容产生化学反应。不同年代创作的电影均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即使同一创作主体,在不同时期,其创作相同内容、相同主体的“同名电影”时,呈现的画面会迥然不同。相对而言,年代差距较大,画面差异度也会较为明显。实际上,这是电影“人民性”使然的结果———包括音画在内的电影艺术成分均会受到电影人民性的影响。就创作主体而言,其对电影画面的驾驭远远超过了自己对电影旋律的处理。人们通常看到的电影画面、场景是导演通过“镜头”捕捉的艺术。如果导演对演员的表演不满意,则需要重拍,直至其满意为止。电影旋律由作曲家整体创作,但其使用则由导演决定。双方通过配合,实现音画的有机结合。导演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导演需要基于画面,整体把握旋律,哪个片段需要,旋律即刻响起,以起到铺垫或渲染作用。即使哪个地方不需要,导演也需要考虑音画如何结合才能在顺应剧情发展的同时,起到突出强调画面效果的作用。相比之下,作曲家考虑更关注与电影旋律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旋律、旋律如何行进;如何按照导演的构思把各种元素融入其中,以便表达主题。这样,创作的旋律才能符合场景、符合氛围、适合人物形象刻画等。[4]电影旋律整体上参与了电影的集体记忆建构,并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音画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才可共同为观众营造记忆,传达社会文化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等。实践表明,这在电影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过这一作用也会受到当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且和消费文化、媒介形式等息息相关,随着发展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虽然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电影发展仍然对我国电影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华.中国电影人民美学观念嬗变历程解读[J].电影评介,2013(05):74-75,100.

[2]欧阳雪梅.论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J].研究,2014(02):7-14.

[3]洪宏.“人民电影”“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同质”论[J].扬子江评论,2007(01):80-83.

电影创作范文篇10

关键词:电视电影;作品;个性化创作

电视电影实际上属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影视艺术,它是在融合了电影艺术以及电视电影传播等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伴随着我国影视技术的合流以及影视艺术的进步,电视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高水平市场空间的电影产业。电视电影需要重视个性化发展,积极地提升影片的观赏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美学价值,从而良好地推动电视电影产业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点对当前国内电视电影的个性化模式进行分析。

一、注重热点题材与新闻题材的选用

电视节目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电视媒体,以其内容所具备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因此,要想增强电视节目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可以考虑采用多种类型的新闻题材以及热点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从而推进我国的电视电影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具有小投资、周期短以及制作精良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对相应题材的时效性和众多人群的收视率进行了有效的保证。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在创作新闻纪实性作品以及电视电影之间,均存在难以跨越的巨大障碍。新闻纪实性作品需要以纪实风格或者现实题材吸引观众注意,对普通人群的情感以及日常生活进行记述,与大众的生活相接近,注重情绪情感的表达,这样有助于促进文艺类型吸引力的提升。电视电影实际上是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改编,十分注重或刺激、或逼真、或恐怖、或纪实的故事情节,同时,电视电影中时常会穿插各种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换言之,电视电影对情节的曲折性与惊险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故事进行讲述,开展生动的细节描写,提升叙事张力。针对不同领域中创作的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将城乡文化、军旅、工业、农村等各种元素均包含在内,叙述过程中节奏或轻快或厚重,有时平缓有时急促,能够完美地对国内观众审美进行有效的对接,进而获得更佳的影视体验。

二、注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针对具有良好生活气息、高价值高魅力的人物进行塑造,充分地反映在各个领域中人的精神情感以及生活情态,是当前电视电影实现个性化创作和展现美学的重要途径。通过与现实相贴近,对富有魅力的人物进行塑造,能够良好地提升其艺术价值,同时符合广大观众对电视电影的需求。电视电影一般多选择小人物,选择现实题材大多是由于电视电影低成本所导致,低成本虽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限制,但是也使其有更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更加符合国内观众的心理需要,为此,作为电视电影人要重视充分发掘这种可能性。电视媒介在与电影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电视电影具有崭新的特点,即在媒介以及内容相互融合之后所产生的全新的审美品格以及艺术定位。在故事叙事上电视电影与电影存在不同,电影主要利用视觉与听觉来吸引观众,主要采用超现实主义风格,而电视电影更多的是选取日常化的故事情节,大多采用现实题材。电影主要采用非日常化题材,如魔幻题材等,从而为广大观众营造出奇妙的幻想世界。同时,电视电影与电视剧同样存在不同,电视剧主要向人们展现家庭情感故事,而电视电影的故事情节有着自身的特殊吸引力,向人们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点。因此,要做到对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就务必拥有独特的故事结构、叙述方式以及戏剧冲突,外加上演员风格化的表演对故事情节的人物性格进行塑造,推进故事主题更为深入地开展。以《十八个手印》这部电影为例子,该影片无论是在故事构思还是在对白方面都十分出众,是大气且完整的电影。此外,导演巧妙运用不同叙事线索以及铺陈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此外,《横空出世》以及《生死抉择》这两部优秀的电影利用了冲突的故事情节,在激烈的斗争与矛盾中塑造出多种人物性格,从而带给观众极为强烈的心理震撼。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

电视电影表现的故事往往都与现实相接近,这就要求制作人在为影片塑造结构时要重视挖掘实际生活中的各项具体元素,展现具体的生活风貌,但是在屏幕语言中不能忽略对艺术性的挖掘,加强对艺术性的锤炼,有效地防止艺术的缺失。除此之外,要重视充分地发挥出电视电影的优势,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推进电视电影艺术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对实际情况加以充分考虑,绝不可以对电影艺术方式进行照搬照抄。我国著名学者倪震教授曾经指出,电影味以及影调效果是电视电影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视电影同连续剧一样利用丰富的台词以及曲折的剧情来吸引观众,实际上利用平淡化的影响处理方式,同样可以提升电视电影的效果,虽然受到成本不足的限制,但是各项艺术指标是一部优秀电影的基础,但是要尽量避免奇观化以及超惊奇等视觉效果。从艺术标准方面来看,电影题材与电影剧本存在显著的不同:既要有电影题材剧本一样的高水平内涵、特殊的电影语言以及严谨的结构和相比于电视剧更加深化的主题,又要能够在保持本土化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民族文化特点,强调艺术个性,促使剧情节奏、文化内涵以及叙事方式等逐渐接近于电影。同时在选取题材方面要从国民视角出发,避免发生庸俗现象。重视电视电影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加强音乐构成、视听节奏、镜头运动以及画面构图的联系,营造电影感,从而具备风格化。针对当前国内的市场经济条件,电影是对电影艺术文本重要的弥补,是一种新的影像艺术形式,为此,电视电影艺术要逐渐靠近电影艺术普遍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几年来,国内电视电影坚持遵守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加强对社会主旋律的弘扬,大力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确保了电视电影符合电视节目播出具体要求。电视电影作品对大众性和通俗性更加重视,将观赏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良好审美特征的电影艺术样式。今天,众多的电影人在制作电影的时候都是热衷于大投资、大制作以及大场面,刻意对高度的视觉震撼以及听觉震撼进行营造,以此来吸引观众,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影视作品中所应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电视电影主要利用电视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有着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为此,电视电影作品对于推进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电视电影应提升作品中的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争取能够创作出对时代风貌乃至民族精神产生正面影响的优秀作品。在电视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生活尊重,对生活有追求,重视对时代精神的讴歌,走在时代的前沿,在电视电影作品中要能够对矛盾正视以及化解,平衡赞美与批评的关系,避免创作与现实冲突相违背或者内容中矛盾简单化的作品,在叙事过程中具备鲜明的时代感,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电视电影要积极地注入时代内涵,增加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体现出广大群众的愿景,突出作品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侯明.基于VR360°影视作品的创作及应用研究———以《魅力山西•魅力五台》的拍摄为例[J].电影评介,2017(09):14-17.

2.陈欢,盛锦静.人文电视纪录片创作探究———以电视纪录片《纸鸢记》创作为例[J].科技资讯,2017(01):218-219.

3.滴妮,张宏.杨亚洲导演作品的表演风格探究———以电视剧《家有九凤》为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5):68-72.

4.陈坦儿.综艺极致也电影———透过市场的火爆探究综艺电影的生存发展之道[J].声屏世界,2015(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