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7:57:36

村级组织

村级组织范文篇1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总之,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符合群众意愿和时代潮流,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面临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所期盼的服务型村级组织,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层组织。从目前我县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总体上还是一个以管理、控制为主的组织,领导方式还没有实现由直接领导向更多地发挥间接领导和服务协调的转变,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职能不突出,服务手段有差距,没有形成全程式、经常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大多数村级组织都把服务重点放在水、电、路、渠等硬件建设上,科技、信息、文化、法律等软环境、软服务远远跟不上,农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阵地建设不强的问题。目前,全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的目标,但是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全县村级活动室不足90平方米的有60个,占48.4%。土木结构的有13个,占10.5%。村级活动室非集体所有的有15个,占12.1%。大部分村级组织阵地基础设施不全,条件简陋,影响了村级组织阵地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活动室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活动室闲置浪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三是,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普遍运转困难,公用经费缺乏,外援资金有限,在服务群众方面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支“两委”做起服务工作来就象“泥田拔萝卜——吃一截揩一截”。当前,全县124个行政村中,有35个村尚有负债,占28.2%。村集体经济在万元以下的有40个村,占32.3%。村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上的仅有4个村,占3.2%。

四是,服务队伍不齐的问题。村级干部力量薄弱,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全县共有村干部396人,村均不足4人。其中,女干部仅有1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4.8岁。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共有农民党员4932名,其中60岁以上的高达1497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30%;35岁以下的607名,仅占总数的12%。全县750余名党员缺乏帮带能力,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已严重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劳务输出使农村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纷纷外出,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多数村都缺乏服务队伍。

三、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县、乡党委必须将其提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恪守执政为民,按照实际、实用和实效性相结合,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服务理念、服务职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

第一,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县、乡党委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引导村级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政治领导、决策主导和服务向导上来,带动村级其他组织共同搞好服务。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制定和实施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中、长期规划,采取组织推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等办法抓好规划落实。

第二,加快人才储备,建好服务队伍,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人才相对密集的新型组织。一是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注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完善“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的方式,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中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高度重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培养。二是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依托省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乡村主导产业,按照党员意愿确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免费提供致富信息、农业技术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分产业举办党员致富能手骨干培训班。依托村党员活动室,举办实用技术普及班。依托县乡农业服务中心,吸收农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专兼职农业技术推广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三是要大力发展能人入党,实施能人治村,支持能人创业,通过联合培养、上挂下派、引进招聘等方式选拔农村紧缺人才,不断充实村级实用人才库。以党员为主体建好科技特派员、文艺演出队、治安联防组等专兼职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经常性和专业化的服务。针对群众在政策、信息、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整合县乡涉农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致富能手和义务工作者等力量,组建各类以党员为主体的为民服务小分队,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第三,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村活动室建设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加强管理和使用,确保村级组织阵地充分发挥作用。以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为中心,整合建设村级医务室、连锁超市、农民夜校、广播室和警务室,努力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村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要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农民思想伦理教育、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掌握技术和信息,增强致富能力,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要教育、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及时收集整理农技知识、农产品加工、市场供求信息及各项惠农政策,利用村务公开栏等宣传专栏进行适时公开,定期更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实现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快速传播。四是要依法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村民民主自治,让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要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连锁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建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附近,方便群众参与市场买卖。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消费经营网络。六是要深入开展“百村法律大讲堂”活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抓好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防火防灾等工作。积极推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接待日、村干部轮流值班等制度,对农村矛盾纠纷,认真排查、积极化解、依法调处。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坚持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互谅互让来引导群众。围绕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要求,组织开展“净化家园村庄文明行动”,倡导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七是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适应农村医疗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村级卫生事业。

村级组织范文篇2

**市结合活动场所投入使用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符合实际的工作制度,有效突出了活动场所的规范性、方便性和适用性。

一是建立专人管理制度。为解决村委会班子成员随意使用活动场所和各种设备的问题,有效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明确规定由村党总支在村“两委”在编干部中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能够熟练使用相应的电教设备的村干部作为活动场所专职管理人员,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并把专人管理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确保管理到位,规范活动场所和使用到位。

二是建立设备安全管理使用制度。为确保活动场所设备的安全使用,明确规定活动场所内的设备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严格禁止将设备带离活动场所使用或外借、出租设备和场地,非专职管理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活动场所内的相关设备,明确规定把各种设备登记造册在案,由专职人员建立专项固定资产明细账目,有效防止设备外流和不安全使用的问题。

三是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为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解决赃和乱的问题,不断加强活动场所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管理,明确规定定期对活动场所内部环境卫生和外部标识进行清理维护,在使用中明确规定谁使用谁负责,达到清洁整齐,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本地区环境卫生及视觉感受的亮点。

四是建立定期检查活动情况制度。为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村级活动质量,明确规定了每季度各村级组织在认真进行自查的基础上,各乡(处)党委对下属村级组织的活动场所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是否有违规使用、管理不到位以及不按规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为今后的考核工作提供依据,促进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活动质量。

村级组织范文篇3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02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总之,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符合群众意愿和时代潮流,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面临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所期盼的服务型村级组织,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层组织。从目前我县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总体上还是一个以管理、控制为主的组织,领导方式还没有实现由直接领导向更多地发挥间接领导和服务协调的转变,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职能不突出,服务手段有差距,没有形成全程式、经常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大多数村级组织都把服务重点放在水、电、路、渠等硬件建设上,科技、信息、文化、法律等软环境、软服务远远跟不上,农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阵地建设不强的问题。目前,全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的目标,但是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全县村级活动室不足90平方米的有60个,占48.4%。土木结构的有13个,占10.5%。村级活动室非集体所有的有15个,占12.1%。大部分村级组织阵地基础设施不全,条件简陋,影响了村级组织阵地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活动室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活动室闲置浪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三是,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普遍运转困难,公用经费缺乏,外援资金有限,在服务群众方面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支“两委”做起服务工作来就象“泥田拔萝卜——吃一截揩一截”。当前,全县124个行政村中,有35个村尚有负债,占28.2%。村集体经济在万元以下的有40个村,占32.3%。村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上的仅有4个村,占3.2%。

四是,服务队伍不齐的问题。村级干部力量薄弱,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全县共有村干部396人,村均不足4人。其中,女干部仅有1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4.8岁。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共有农民党员4932名,其中60岁以上的高达1497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30%;35岁以下的607名,仅占总数的12%。全县750余名党员缺乏帮带能力,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已严重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劳务输出使农村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纷纷外出,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多数村都缺乏服务队伍。

三、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县、乡党委必须将其提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恪守执政为民,按照实际、实用和实效性相结合,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服务理念、服务职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

第一,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县、乡党委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引导村级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政治领导、决策主导和服务向导上来,带动村级其他组织共同搞好服务。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制定和实施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中、长期规划,采取组织推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等办法抓好规划落实。

第二,加快人才储备,建好服务队伍,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人才相对密集的新型组织。一是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注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完善“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的方式,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中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高度重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培养。二是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依托省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乡村主导产业,按照党员意愿确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免费提供致富信息、农业技术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分产业举办党员致富能手骨干培训班。依托村党员活动室,举办实用技术普及班。依托县乡农业服务中心,吸收农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专兼职农业技术推广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三是要大力发展能人入党,实施能人治村,支持能人创业,通过联合培养、上挂下派、引进招聘等方式选拔农村紧缺人才,不断充实村级实用人才库。以党员为主体建好科技特派员、文艺演出队、治安联防组等专兼职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经常性和专业化的服务。针对群众在政策、信息、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整合县乡涉农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致富能手和义务工作者等力量,组建各类以党员为主体的为民服务小分队,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第三,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村活动室建设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加强管理和使用,确保村级组织阵地充分发挥作用。以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为中心,整合建设村级医务室、连锁超市、农民夜校、广播室和警务室,努力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村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要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农民思想伦理教育、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掌握技术和信息,增强致富能力,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要教育、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及时收集整理农技知识、农产品加工、市场供求信息及各项惠农政策,利用村务公开栏等宣传专栏进行适时公开,定期更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实现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快速传播。四是要依法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村民民主自治,让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要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连锁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建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附近,方便群众参与市场买卖。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消费经营网络。六是要深入开展“百村法律大讲堂”活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抓好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防火防灾等工作。积极推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接待日、村干部轮流值班等制度,对农村矛盾纠纷,认真排查、积极化解、依法调处。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坚持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互谅互让来引导群众。围绕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要求,组织开展“净化家园村庄文明行动”,倡导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七是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适应农村医疗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村级卫生事业。

村级组织范文篇4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02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总之,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符合群众意愿和时代潮流,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面临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所期盼的服务型村级组织,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层组织。从目前我县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总体上还是一个以管理、控制为主的组织,领导方式还没有实现由直接领导向更多地发挥间接领导和服务协调的转变,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职能不突出,服务手段有差距,没有形成全程式、经常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大多数村级组织都把服务重点放在水、电、路、渠等硬件建设上,科技、信息、文化、法律等软环境、软服务远远跟不上,农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阵地建设不强的问题。目前,全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的目标,但是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全县村级活动室不足90平方米的有60个,占48.4%。土木结构的有13个,占10.5%。村级活动室非集体所有的有15个,占12.1%。大部分村级组织阵地基础设施不全,条件简陋,影响了村级组织阵地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活动室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活动室闲置浪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三是,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普遍运转困难,公用经费缺乏,外援资金有限,在服务群众方面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支“两委”做起服务工作来就象“泥田拔萝卜——吃一截揩一截”。当前,全县124个行政村中,有35个村尚有负债,占28.2%。村集体经济在万元以下的有40个村,占32.3%。村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上的仅有4个村,占3.2%。

四是,服务队伍不齐的问题。村级干部力量薄弱,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全县共有村干部396人,村均不足4人。其中,女干部仅有1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4.8岁。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共有农民党员4932名,其中60岁以上的高达1497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30%;35岁以下的607名,仅占总数的12%。全县750余名党员缺乏帮带能力,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已严重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劳务输出使农村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纷纷外出,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多数村都缺乏服务队伍。

三、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县、乡党委必须将其提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恪守执政为民,按照实际、实用和实效性相结合,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服务理念、服务职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

第一,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县、乡党委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引导村级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政治领导、决策主导和服务向导上来,带动村级其他组织共同搞好服务。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制定和实施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中、长期规划,采取组织推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等办法抓好规划落实。

第二,加快人才储备,建好服务队伍,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人才相对密集的新型组织。一是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注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完善“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的方式,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中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高度重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培养。二是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依托省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乡村主导产业,按照党员意愿确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免费提供致富信息、农业技术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分产业举办党员致富能手骨干培训班。依托村党员活动室,举办实用技术普及班。依托县乡农业服务中心,吸收农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专兼职农业技术推广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三是要大力发展能人入党,实施能人治村,支持能人创业,通过联合培养、上挂下派、引进招聘等方式选拔农村紧缺人才,不断充实村级实用人才库。以党员为主体建好科技特派员、文艺演出队、治安联防组等专兼职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经常性和专业化的服务。针对群众在政策、信息、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整合县乡涉农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致富能手和义务工作者等力量,组建各类以党员为主体的为民服务小分队,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第三,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村活动室建设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加强管理和使用,确保村级组织阵地充分发挥作用。以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为中心,整合建设村级医务室、连锁超市、农民夜校、广播室和警务室,努力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村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要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农民思想伦理教育、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掌握技术和信息,增强致富能力,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要教育、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及时收集整理农技知识、农产品加工、市场供求信息及各项惠农政策,利用村务公开栏等宣传专栏进行适时公开,定期更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实现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快速传播。四是要依法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村民民主自治,让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要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连锁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建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附近,方便群众参与市场买卖。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消费经营网络。六是要深入开展“百村法律大讲堂”活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抓好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防火防灾等工作。积极推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接待日、村干部轮流值班等制度,对农村矛盾纠纷,认真排查、积极化解、依法调处。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坚持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互谅互让来引导群众。围绕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要求,组织开展“净化家园村庄文明行动”,倡导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七是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适应农村医疗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村级卫生事业。

村级组织范文篇5

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就我镇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几点建议。

一、镇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镇在村级组织建设过程中,近年来。坚持加强领导责任制;坚持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加强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促进村级规范化管理,等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全镇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镇村干部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经过新一轮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但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村班子不强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与农村工作的新形势不适应,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二是村干部带领群众的致富能力与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不适应。有的基层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三是从班子整体合力看,部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少部分村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处事不公,为政不廉,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有些村干部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党建工作,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农村党员在发展、教育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方面。一是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

二)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较。新鲜血液补充不快。二是党员队伍文化素质较低,双带”能力不强。三是部分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组织、法制观念较弱,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四是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滞后,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办法不多。部分村级党组织未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教育管理滞后,方法陈旧单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甚至部分村没有收入,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有些村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欠债累累。2006年全镇收入超过1万元以上的只有5个村(居)委,其余都是万元以下,有些村甚至是零收入。有少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甚至出现了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支部失去凝聚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现象。有的村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还不强,缺乏驾驭市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找不到适合当地实际,适应市场要求的致富路子,存在着发展思路难拓展,历史债务难处理,集体资产难利用的问题。

二、加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思考及对策

面对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整改提高。

(一)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提高班子队伍素质。村级党组织班子是否得力、班子成员是否具有相应素质,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在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因此,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从提高村级党组织班子人员的综合素质抓起。一是抓班子配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二是抓教育培训。要积极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加强对村干部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文化水平。要建立村干部实践锻炼基地,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年轻村干部参加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经济管理能力。三是抓管理监督。建立和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如:建立谈话诫免制度,对工作不力、执行制度不严的村干部,由镇党委谈话诫免,一次亮黄牌,两次亮红牌免职;建立党建工作处罚机制,对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加大处罚力度,以处罚引导村干部有抓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四是抓后备培养。培养一些有强烈为民服务意愿、有较高文化素质、有公道正派作风、有带动力的致富能人列入到村委后备干部中,使每村都保持有3名以上的村后备干部,并实行专人联系、培养锻炼、滚动发展和动态管理。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夯实村级党组织的基础。党员队伍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定要认真抓好。一是抓党员发展,严把入口关。注重在优秀青年、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二是抓教育培训,严把素质关。深化党员电化教育,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党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向心力。按照抓中间,促先进,带后进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后进党员的转化工作。三是抓评议管理,严把出口关。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评议质量。

村级组织范文篇6

经县委研究,决定召开全县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把大家的思想觉悟统一到县委决策上来,充分认识整顿村级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把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抓实、抓好,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目的,充分认识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了,把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活力,形成巨大动力,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推进政务村务党务公开、抓好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精神和要求,可以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要通过这次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深入学习、加深理解。

第二,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村镇、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而当前,我们的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根据10月中旬组织部、纪委、农业局、民政局的联合调查表明,我县村级组织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正常有效发挥。如果不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村级党组织就不能充分焕发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不能很好地担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因此,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第三,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关爱和保护村干部的需要。村干部工作、生活在农民群众之中,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干部的素质和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和民心向背。县委决定开展村级组织整顿,主要目的是纯洁村干部队伍,增进村“两委”班子团结,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县委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而不是为了整人。对部分村干部存在的一些带苗头性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及时,他们就不至于犯更大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保护了村干部。另外,在整顿的基础上,村干部队伍更加纯洁了,今后,县委还将根据上级有关精神,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明晰职责,切实扮演好各自在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中的角色。

1、鹅湖镇党委要加强领导,镇村干部要通力配合。县委把村级组织整顿的试点安排在鹅湖镇,24个行政村同步进行。一方面是出于对鹅湖镇领导班子和镇村干部的信任,相信大家能圆满完成县委交给的任务,为全县的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提供经验,树立样板。希望鹅湖镇全体镇村干部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支持配合工作组的工作,为工作组成员提供工作上、生活上的方便,共同完成好村级组织整顿工作任务,向县委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工作组的同志要充分领悟组织意图,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扎扎实实工作,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一方面要端正思想。要克服怕得罪人、怕难和怕乱的“三怕”思想。对确实存在问题,需要调整的村干部绝不留情面;要有攻坚破难决心,绝不能遇到难题就绕道走;既要善于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又要敢动真格,绝不能养痈待患,养虎遗患。另一方面要迅速进入角色。要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工作环境的困难尽快摸清村情、民情,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在第一时间进入角色,按照试点工作的日程安排做好、做实、做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

3、有关单位要组织业务骨干,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根据试点工作需要,我们成立了村级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分了宣传、综合、政法和财务清查4个组。组长要根据各组的职责,协调好与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力,保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根据各村工作组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对与自己的业务相关的,要组织本单位业务骨干,成立调查组,利用业务专长,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掌握真实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问题作出定性,并客观公正地提出处理意见。比如说,有的村主要问题是村级财务混乱,就由财务清查小组组织人员查帐;有的村主要问题是村干部违法乱纪,就由政法组组织人员调查处理;有的问题涉及沙场承包经营,就由水利、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查处;有的问题出在村委会选举上,就由民政局组织人员查处;有的村可能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就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总之,凡是涉及业务相关的问题,有关单位一定要投入足够的人力,保证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三、严明纪律,保证试点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1、对村干部的纪律。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村干部存在的问题,能认真搞好自查,情节又比较轻的,可以加强教育,免予处理;情节严重的,也可以从轻处理。对那些不认真开展自查,甚至遮遮掩掩,回避问题,捂盖子、耍小聪明的,要从严从重查处。特别是对那些逃避、抗拒、阻碍调查的,坚决采取组织措施、法律措施予以打击。

村级组织范文篇7

一、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卡子镇素有*县"南大门"之称,自古商贾必经之地,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卡赋税,故得名卡子,全镇辖9个村,61个村民小组3466户,13663人,耕地面积22679亩。现有村干部29人,其中支书9人,副支书3人,(不含选派干部2人),村主任9人,副主任1人,村文书9人,民青妇组织27人(其中兼职18人),村干部年人均报酬2210.8元,组长61人(其中兼职24人),组干部年人均报酬175元,民青妇组织年均报酬60元,全镇村级办公用房21间、640平方米,全部公房化。目前,基层组织运行良好。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通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表明,村班子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一半,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或文盲,致使村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质不高,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主要原因:一是学习教育抓的不够。一些村干部整日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满足于应会日常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缺乏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的思想。二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村干部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干部管理凭经验、凭印象。对村干部任期目标和考核内容不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功过不分,赏罚不明,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惰性心理,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三是村干部非国家正式干部,工作搞的再好,也觉得政治上没奔头,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使村干部的选拔不得不降格以求。

2、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在贫困山区,由于发展集体经济缓慢,致使一些地方的"空壳"村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三种倾向;一是不愿干。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情绪大,认为贫困村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能发展就发展,不能发展就算了。宁愿"穷日子穷过"也不愿兴办集体企业;二是不敢干。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例下,一些国有企业都倒闭村办企业焉能生存,束缚手脚,望而却步,不敢兴办集体企业;三是不会干。一些村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项目、信息。虽然有愿望,却无能为力,不会兴办集体企业。

3、村干部报酬偏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和村级运转开支主要靠20%的农业税附加来解决,根据调查显示,村干部年平均工资2210.8元,组干部年平均工资175元,显然这点工资远远不够干部一年的误工报酬,更不用说平时的接待费用,可以说村级干部工作是讲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4、镇村组织职能的错位。目前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在职能上也存在错位。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一级组织,不属乡镇政府的下级单位,但在农村工作实践中乡镇政府直接的领导对象是村民委员会,乡镇的行为往往冲击着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的自治工作。另外因种种原因,村级组织没有能力直接发挥作用,乡镇政府只好介入,久而久之就使村干部产生了依赖思想,导致村级工作出现被动局面,镇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乡镇工作实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正常运转。

1、合理撤并村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取消农业税,面对这种形势,应减少村干部人数,不论大小村一律设三职,不设副职,同时合理并组,实行村干部兼任所在组的组长,从而来提高村级干部工资,使村级干部有精力、有时间、能安心搞好工作。撤并以后实行村民自治管理,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全面理顺镇村关系。

2、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但是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选准路子。实践证明路子选对了,就能加快发展步伐;路子不对,不仅不会加快发展,而且可能使贫困村背上新的债务。发展思想上,不能贪大求洋,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能发展什么,发展什么快就发展什么。要在发展项目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农业上,大力兴办高效农业基地,开办绿色企业,如农场、林场、养殖场等;在加工业上,兴办茶厂、建材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在开发资源上,兴办采矿厂、石灰场等;在商贸服务是,兴办一些商贸饮食等综合服务企业。在发展方式上,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村集体企业。

村级组织范文篇8

为保证村级组织阵地顺利竣工交付使用,近日,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督查科对今年新建的17座村级组织阵地进行了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17座村级组织阵地由**县天业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于6月19日动工建设,按合同规定,应于8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座村级组织阵地按期交工。从督查情况来看,各乡(镇)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部安排了乡(镇)领导负责阵地建设的督促检查。大部分新建阵地能够保证质量,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组织阵地根据县委组织部(2006)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于9月20日交工,其它乡(镇)还需到9月底和10月初交工。

二、存在的问题

1、共性问题

(1)新建村级组织阵地(除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的屋面和内外墙粉刷还未动工。

(2)17个村阵地的暖气设施需变更为并联方式进行安装。

2、个性问题

(1)铁买克乡

都孜拜村:院落场地平整未进行,国旗台未建。

哈拉萨木森村:工程进度慢,地面砖未铺,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

(2)吐尔洪乡

吐尔洪村:卫生室雨棚排水管安装错误,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阔克铁列克村:实木门为劣质门,外墙线条不直,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

阔克塔勒村:外墙涂沬不平,配电箱安装错误。卫生室雨棚台变形。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3)喀拉通克乡

塔斯塔克村:屋面处理不当,导致排水不畅。散水没有伸缩缝,墙角未浇灌沥清。配电箱安装错误。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塔斯巴斯陶村:散水没有伸缩缝,墙角未浇灌沥清。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4)库尔特乡

曲库尔特村:工程进度慢,室内布置电线未安装PVC管,屋面处理不当,珍珠岩铺垫中有红砖未清理。院落建设慢,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哈拉巴盖村:工程进度慢,外墙装饰与图纸有出入。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5)喀拉布勒根乡

喀拉卓勒村:进户线安装错误,卫生室雨棚排水管安装错误,散水没有伸缩缝,墙角未浇灌沥清。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喀拉苏村:进户线安装错误,卫生室雨棚排水管安装错误,散水没有伸缩缝,墙角未浇灌沥清。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加木克村:工程进度慢,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6)杜热乡

大坝村:院落建设慢,国旗台未建。

拜格托别村:实木门为劣质门,装板门尺寸与图纸不符。外墙装饰与图纸有出入。窗户样式不符合要求,需更换。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

克孜加尔村:实木门为劣质门,装板门尺寸与图纸不符。外墙装饰与图纸有出入。窗户样式不符合要求,需更换。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

(7)库额尔齐斯镇

也尔特斯村:院落未建,国旗台未建。室内地面砖未铺。

(8)可可托海镇

塔拉特村:室内地面砖未铺,院落未建。

三、要求

1、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加强监督质量和进度管理,切实保证在月底能够交付使用。

村级组织范文篇9

一、当前村领导班子的状况及换届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1、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社区、村干部两委实行交叉任职,5个村中,龙头村村主任和村书记一人兼,3个村村主任由村支部副书记兼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目前除北峰村外共有36人,平均年龄46.2,最大66周岁,最小的35周岁;村主要干部7人,平均年龄50岁,年龄最大的56岁,50周岁以上的4人,45-50周岁的2人,45周岁以下1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的19人,初中及以下的17人(小学9人)。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行政村撤并,行政村数量从2001年的18个整合为现在的5个。2005年6月换届后,村干部事业性、责任性较强,为民服务意识增强,能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改善村居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新渔农村建设,特别是群众比较关心的水、电、路和民生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除个别村外,村班子总体比较团结,工作热情也较高,能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的各项工作如村级拆并、安全管理、项目开发、征地拆迁等。

2、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从群众层面来看: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虽然说广大农村群众的民主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群众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无所谓的态度,对自己的民主权利的认识、对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认识还有所欠缺,对自己的选举权重视不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正是选民这种较差的民主意识,才使少数有目的的人拉票、贿选等有了可能,选举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并不是群众的民主意愿的充分表现,而变相的成为了竞争双方或多放拉票水平的体现。这种情况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还是在一定程度的存在。

从干部层面上来看:不少基层干部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主要存在两种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目前渔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还不高,对村干部的要求不能太高,产生的程序不能太复杂,在农村基层实行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民委员会村民直选,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国情,还是传统的“党委定人头,下面举举手”的选举方式更为稳妥可靠。因这种思想作祟,往往可能导致有些必要法定环节的省略,给选举留下后遗症;二是认为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程序作出了明确要求,既然是实行民主选举,就应放手让群众自己去选举,选到谁就是谁。在选举过程中不必加强党的领导,不必有组织意图,有的甚至认为加强党的领导有违《组织法》,担心加强党的领导会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章依法办事相冲突,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不敢理直气壮加强领导。

二、前几届村级组织换届中一些可以总结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1、把好村民代表推选关,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努力提高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党支部成员和党员骨干依照法定程序担任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会议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村民选举委员会和村民代表中的党员骨干的积极工作和教育引导,统一村民代表的思想,集中村民代表的智慧,把党组织的选人用人标准,经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选举公告和代表群众意愿的选举办法。(我镇全镇各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是41.5%)

把好村民代表推选环节,提高村民代表的素质,保证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选举打下基础,也为今后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2、把好选举委员会推选环节。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由党支部提出选举委员会建议名单,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尽量安排党支部成员进入村民选举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依法担任所在村的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为在选举过程发挥领导作用打下组织基础。

在村级民主选举过程中,能否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把党组织的选人用人要求转化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好选举委员会的推选是个较为重要的环节。

3、把握好老干部、老同志作用的发挥。注重发挥老党员、退职老干部及党外有威望人士的作用,及时了解他们思想状况,专门派人上门拜访,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做好即将退位的老干部的思想工作,及时找退位老干部谈话谈心,教育他们退位不退心、退位不退色,积极支持新班子开展工作,增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团结。利用“七一”、“老人节”等机会对表现好、觉悟高的村老干部、老党员等进行表彰,发挥好老同志的余热,稳定基层政权。

4、法定程序到位的严肃性必须确保,使选举成功,不留后遗症。选举所涉及到的法定程序,环节较多,要使选举工作不出差错,关键在于村干部对法定程序必须到位的认识程度如何。要把握好这一点,必须确保镇一级指导力量的配备及全程的指导把关,同时加强对村党支部成员的培训、学习,消除他们的麻痹思想,解决好思想上的认识问题至关重要。

三、本次村级组织换届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可能影响这次换届工作的主要因素。

1、任期工作目标尚未兑现和遗留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给村级换届工作带来了新的矛盾。部分村干部在上届选举时作出的工作规划,特别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任期将满时因种种原因仍无法兑现,导致群众信任度下降。另外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北峰村二轮土地延包等问题,导致群众与村委产生矛盾,加之个别村民利用群众的心理弱点,搞小动作,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有关矛盾将会在村级换届中出现。

2、因村级规模调整、村范围扩大,给村级换届工作带来了难度。2001年至今,我镇共撤并了13个村(由2001年的18个村调整为现在的5个村),村规模进一步扩大,换届选举的难度有所增加。加之部分村村民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尚处于磨合期,部分村民地域观念比较强烈,最后使群众意见不能统一,较难选出村干部。有的村刚撤并完,新的班子对刚合并村的情况熟悉需要一段时间,换届在即,时间比较仓促,村民对新的班子认同感有所影响。另外在选举中,因原大村选民数占有绝对优势,导致原小村干部难以当选。

3、宗族势力,区域观念增强,影响了选举的“公平”原则。各宗族、各区域纷纷推荐自己的人,并组织人员四处做工作,力保本方,本区域有人进支委、村委。各村均由几个自然岙口组成。很多群众要求干部搞区域平衡,因此对自己岙口产生的候选人极力宣扬,甚至公开拉票,而很少顾及候选人的个体素质,致使同一岙口素质好的人会因撞车而落选,组织意图,群众意愿未能很好体现。(在上届沙洋支委选举过程中,就出现此情况)

4、发展进程的加快,影响选举工作的推进。涉及重点项目的村,因在征地补偿等过程中,未达到部分村民的期望值,造成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很有可能会影响换届选举的进程。如虎斗村工业基地征地、涂口村竹屿山开发遗留问题等等。

5、现任村干部让位意识差,后备干部备而不用,换届中仍会出现老面孔现象。加之在后备干部培养上缺乏有效手段,脱产培养不符合实际,不脱产又不能树立威信,导致优秀后备干部不能脱颖而出。个别村因开发征用力度逐步加大,村主要干部年龄较大,工作上缺乏必要的斗志和信心,换届在即,萌生了退意,可能会影响村级换届工作的顺利推进。(比如沙洋村)

6、设置固定票箱难度较大。渔农村选民的素质还跟不上现行的直选办法,部分村民抱着谁当选都无所谓的态度,投感情票。因此对于威信高的、无竞争对手的候选人,如果设置固定票箱,群众投票的积极性不高,参选率就会很低。反倒是竞争比较激烈的村,为了拉票,固定票箱的投票率会比较高。

7、上届选举的时候竞争比较激烈的村,选举时形成了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派别,不同派别的村民和现任干部之间的矛盾一直未能消除,加之外界的干扰,造成了村两委选举的难度。

四、本次村级换届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和矛盾,我们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对于遗留问题,要督促各支部、村委对三年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并在剩余的这段时间内加紧落实。同时做好届末考核工作。对于村里难以解决的问题,镇有关部门应帮助解决落实。

2、对撤并村,要把支部选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把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再由支部全面领导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村委选举的顺利进行。

3、对存在矛盾的村,镇党委除了要及时化解矛盾外,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村级班子或主要负责人,为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

4、对后备干部备而不用,村干部总体年龄偏大问题,首先要加强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加大培养力度:一是让后备干部参与村事务及管理进程。二是让部分优秀后备干部到镇职能部门挂职锻炼。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后备干部的素质。同时加强对现任干部的关心,通过安排工作岗位、实物补偿等形式,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年龄偏大的干部们退得安心。

5、要加强对提名候选人的监控,我们认为要做好村两委干部政治审查工作,对于其他地方所总结的不能让“八类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可以适当借鉴,即:(1)违反选举工作纪律,进行非组织活动的;(2)严重违纪政纪的;(3)“两劳”释放表现不好的;(4)有违法犯罪问题的;(5)参与非法上访、聚众闹事造成不良后果的;(6)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7)参与“”等邪教组织的;(8)严重违反土管、林业等国家政策法规的]。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一个标准,通过各村党员大会和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载入每个村的选举办法,使其合法。经群众民主推荐的村两委初步候选人,全部由各村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对照选举办法所规定的资格要求进行严格审查,从而把好人选的政治素质关。

6、对于集体观念淡薄的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制订整改转化方案。对极个别整改后仍没有转化的党员,镇党委也要出台相应政策,对这部分党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村级组织范文篇10

念好“五字诀”,确保换届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各项换届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突出“早”字精准备,为顺利推进换届工作创造条件

一是早抓研究部署。去年7月份开始,市委组织部相继多次召开组织部长读书会、组织工作例会和协调会,认真研究部署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随后,相继制定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关于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换届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并集中开展以调研试点、财务清理、集中整治、人才储备、业务培训、规范管理等“六个先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为换届工作铺好路,起好步。

二是早抓调研试点。去年8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抽调有关同志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苍南、龙湾、泰顺、平阳等县(市、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精心选择龙湾、乐清、平阳、泰顺4个县(市、区)8个不同类型的村作为市级直接联系的村,有针对性地开展试点工作,如龙湾区重点加强对城中村选举和村党支部“无候选人直选”等问题的研究;乐清市重点加强对村委会“自荐海选”、解决妇女干部当选难、选举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平阳县重点加强对解决撤并村选举、村党支部“公推直选”等问题的研究;泰顺县重点加强对山区欠发达村选举、村党支部“两推一选”等问题的研究等。

三是早抓排查整治。去年7月份,全面组织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重点村排查工作,梳理出各类问题村236个,并一一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台帐。在此基础上,集中开展整治大行动,结合“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采取“一村一策、一问题一干部”的办法,通过领导包村、部门联村、派驻工作组等形式,及时整治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把问题消除在换届选举之前。

四是早抓培训指导。试点期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专门抽调力量,组成4个换届试点工作指导组,蹲点联系试点乡镇和村,直接在一线开展指导工作。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编写印发《温州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和《温州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资料汇编》各2**0多套,为基层实际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市、县、乡三级联动,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办法,抓好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指导水平。苍南等地建立现场解答互动机制,利用组工干部QQ群,搭建全县组工干部讨论交流平台,由组织部、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定期上QQ群参与讨论,做出解答。

五是早抓人才储备。各地通过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村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群众的评价和村干部的心态,重点掌握村干部“想留、想走和动摇”等动向,重点物色优秀的村干部人选,并有意识把他们推到工作前台,进行重点锻炼培养。在这次换届中,全市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4312名,其中成功当选3**2名,占总数的24.5%。同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招聘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实现“二传手”到“当家人”的转变。截止6月5日,已有77名“大学生”顺利当选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其中村党组织24名,村委会53名。

(二)强调“真”字强领导,为顺利推进换届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领导真重视。春节前,市委常委会就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的第4个工作日,市委书记、市长邵占维就深入平阳县荷莲村进行专题调研,明确指示“一方面下大力气抓好重点村的换届选举,一方面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市委副书记赵一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鞠建林多次到基层专题调研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面对面地开展指导工作。各县(市、区)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靠前指挥、真抓实干。市委常委、瑞安市委书记葛益平两次牵头召开换届选举座谈会,并多次深入联系村指导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责任真落实。全市市、县、乡三级都成立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市、县两级换届工作机构均实行集中办公。市委明确由市委副书记赵一德为领导小组组长,并建立市委常委联系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制度,每位常委负责联系1个县(市、区)、指导1个重点乡镇。同时,市委还明确规定换届期间,乡镇主要领导原则上不作调整,其他同志只要与换届工作有关,原则上也不作变动。平阳县在此基础上做出规定,换届未完成的乡镇,暂停相关工作人员的年休、外出学习考察等待遇。

三是督导真到位。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首先,建立健全工作半月报制度和重点村工作周报制度。规定各地每半个月上报面上工作进度,每一周上报重点村工作进展情况,并定期予以通报。在4月份村级换届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后,又实行工作日报制度,规定每日上报工作进度,并以短信形式发至各县(市、区)委有关领导以督促各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同时,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制作“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完成情况示意图”和“重点村换届工作完成情况示意图”,悬挂在市委组织部走廊上,直观形象地反映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地抓落实、赶进度。其次,建立巡回督导制度。市、县、乡各级均组建换届工作专项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督导工作,市里专门组建5支巡回督导组,定期对各县(市、区)特别是重点乡镇开展巡回督导工作,3月中旬,各市委常委还亲自带队到各地进行集中督导。据统计,换届期间全市各个层次的督导组开展督导4017次,督导村数2**1个。还建立换届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对思想不重视、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有关责任人,严肃追究其责任,决不姑息。

(三)注重“融”字形合力,为顺利推进村级换届增强推力

在换届中,市、县两级采取“1+6”的模式建立村级换届工作机构,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共同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一是抓职能整合。除按常规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外,又专门设立业务指导、宣传引导、维护稳定、纪律监督、巡视督导等5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组织、宣传、纪委、政法委、党委办公室等部门领导担任小组组长,然后根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能特点,将其作为成员编入各专项小组,便于统一指挥调度,更加有利于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二是目标合一。为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市、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都专门制定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行事历”,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对每个专项工作小组的目标任务予以分解落实,并实行组长负责制,做到目标一致、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小组成员例会制度,每半月召开一次会议,由各专项工作小组汇报前半个月的主要工作及下半个月的工作重点,督促各单位把村级组织换届作为一项重要的本职工作来研究、部署和落实。

三是合力推进。市各专项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市纪委作为纪律监督组牵头部门,制定并专门在全市动员会议上宣读《关于严肃村级组织换届纪律的通知》,向社会公布市、县两级投诉举报电话,建立纪律监督半月报制度,并抽调专人到各地督查执行情况和指导纪律监督工作。同时,会同市农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指导员作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此外,各地注重整合资源,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四)立足“稳”字造氛围,为顺利推进村级换届夯实基础

一是强化正面引导促稳定。坚持多管齐下,把宣传引导工作贯穿选前、选中和选后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谐有序的换届选举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温州广播电台、温州党建网等市级媒体作用,重点宣传村级组织换届的知识、成功经验、典型个案、先进事迹等,引导选民选什么样的人,不选什么样的人,形成正面引导的强大声势。据初步统计,换届工作期间,全市各级媒体共播发关于村级换届工作的新闻稿件共457篇,其中市级媒体播发73篇。20**年1月至2月,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以“选择明天的辉煌”为主题,精心编排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专题文艺节目,组织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并将晚会实况通过制作成VCD下发、上传至现代远程教育网供下载、安排电视台播出等多种途径,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认真收看,并制作5万份《温州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宣传挂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到村头巷尾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还会同司法局,把村级组织换届法规宣传纳入“五五”普法活动之中,深入开展“普法集中月活动”,重点宣传村级组织换届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增强党员群众依法有序参选的意识。

二是严明换届纪律护稳定。一方面,深入开展“清风”大行动。针对有的地方可能出现黑恶势力或闲杂人员干涉换届选举的现象,1月中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清风”专项行动,市、县、乡三级联动,组织、纪委、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出动警力排查、强化案件侦办、稳控重点对象、全力化解纠纷等措施,集中整治换届秩序。据统计,全市各级维护稳定工作机构出动公安干警和基层综治力量23805人次,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26起,调解因选举引发的纠纷789起,开展警告性谈话1543人次,控制各类重点人员598人,有效地遏制了暴力冲突、人员伤亡和群体性上访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对换届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做到“露头就打、决不手软”。截止目前,全市有67人受到党纪处分;有42人因各种破坏选举行为受到治安处罚。尤其是4月25日、5月8日,两次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在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综合频道、温州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集中曝光了各地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南方日报》还为此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三是妥善处置信访保稳定。各地坚持把妥善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统一接待、归口解决,对因换届选举业务引发或违纪违规引发的上访,分别由业务指导组或纪律监督组集中受理,处理后答复;对因其他原因引发的信访件实行首问负责制,先统一受理,再交由有关业务部门,限期调查处理并做出答复,较好地做到了让党员群众的信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据统计,全市共登记与村级组织换届有关的信访653件,其中反映贿选问题的117件,反映违反选举程序问题的238件,反映候选人资格问题的135件;已调查处理539件,其中基本属实的189件,不符合事实的252件,无法查实的98件。

(五)深化“细”字抓指导,为顺利推进村级换届严格把关

各地在换届选举中注重把握细节,切实做到法定程序不变、规定步骤不少、选民权利不侵,确保换届选举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注重对选举方式的改进。在村党组织“两推一选”中,努力把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有机结合起来,重视群众推荐测评票的运用,对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作为候选人。在村委会换届工作,积极推行“自荐海选”,较好地解决以往“海选”竞选目标不明确、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激化对立矛盾等问题,全市已完成的村委会换届中,采取“自荐海选”的占到31.3%。同时,全面推行书面竞职承诺办法,通过建立选举前谈话制度,与竞选人签订竞职承诺书,进行公开竞职演说等办法,有意识地进行选前引导,变台下无序斗争为台上有序竞争。

二是注重对关键环节的把关。在具体操作上,各地切实采取措施,严格把好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村民代表推选、村选举办法制定、选民登记等关键环节。在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上,注重提高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比例。全市绝大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在候选人的把关上,明确8类人员不能提名为村两委候选人,并指导各村将这些内容作为任职条件写入《选举办法》,变成广大党员群众的自主意愿。在村民代表的推荐上,各地注重在村民代表的职数、素质条件、结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严格把关。在委托投票方式上,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委托投票真实客观地反映委托人的意愿。文成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视频委托”投票方式,共有146位选民参与视频委托,使选民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选举意愿,提高了选民的参选率。

三是注重对选举现场的监管。为防止“冲击会场”、“砸毁票箱”、“撕毁选票”等事件发生,各地切实加强对选举现场的监管。首先,严格控制流动票箱,尽量做到集中投票,并且设置好投票流程,设立秘密写票处、处、投票处。选民在填写好选票后,必须离开集中投票点。在投票全部结束后,再集中公开搭台唱票。其次,要求情况复杂的村和竞争激烈的村,对投票选举现场进行DV全程拍摄,实行候选人集体回避唱票现场、统一制作铁制票箱等,防止选举现场发生破坏票箱、撕毁选票等过激行为。对选情比较复杂的村,公安力量提前介入,一旦发生情况,立即采取强制措施。

三个“变化”,凸现换届后新气象

目前,我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已基本完成。截止5月底,全市已有53**个村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占总数的99.5%,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78名,党组织成员13013名;**67个村委会完成换届选举,占总数的94%,依法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4910名,村委会成员14631名。

(一)选准配强了村干部,村级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换届后,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热心为民办实事,群众威信高的党员、群众被选进了村级班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是村干部年龄有所下降。换届后,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44.7岁,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2岁;在选举产生的37632名村“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的占17.2%,比上届高1.2个百分点。二是村干部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全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两委”成员占总数的26.8%,比上届高0.4个百分点。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党组织书记有2058名,占书记总数的40.5%,比上届高4.2个百分点。三是女干部明显增多。全市村“两委”女性成员占13.1%,比上届高5.9个百分点。尤其是实行女委员专选后,村委会女性委员占总村数的70%,比上届高42.2个百分点。四是新当选的村干部有所增加。村党组织成员新当选比例为40.6%,村委会成员新当选比例为65.1%,其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当选比例分别为39.8%和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