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0:57:52

财税金融

财税金融范文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第一,要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财政体系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要逐步做到把政府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各类基金、收费)统统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保持现行财政体制框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为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奠定基础。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逐渐做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饮用水安全、公路与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廉租房供应、治安、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税收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等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减少管理层级,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管理方式。探索实行县级政府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做到保底。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清理、规范非税收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将收入稳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费改税”范围,增强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开征物业税,充实基层财力;调整资源税,增加地方税收。第二,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保

险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收费的市场化定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在继续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同时,顺应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趋势,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和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建立健全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第三,要推进国家规划改革,完善国家规划体系,使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需保留审批的要规范和简化程序。按照科学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如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在调控方式上,逐步做到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总量调控为主,努力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也要促进重大结构的优化,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财税金融范文篇2

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财税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2009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突破,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财税金融目标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我讲四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克难攻坚,2009年财税金融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困难最多,财税金融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我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财税金融工作逆势而上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财税金融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真抓真干,克难攻坚,集中精力抓改革、千方百计促增收、突出重点保支出、统筹协调抓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保运转、促投资、扶产业、解民忧”的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财税、金融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收入提升快。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9000万元大关,达到9226万元,增长26.8%,财政收入总量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60万元,增长23.8%。财政部门坚持勤调研、勤分析、勤组织,积极调动全县上下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创新思路和举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大力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支出总量快速扩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4亿元,增长24.5%。税务部门紧紧围绕全年征收目标,加强税源管理,强化征管措施,狠抓重点和关键,组织征收工作力度大、效果好。2009年,全县国税累计入库收入5802万元,同比增收1223万元,增长26.71%;地方税收入库8050万元,同比增收1591万元,增长24.64%。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县金融有效信贷投入不断扩大。2009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5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5亿元,比年初增加3.1亿元,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信贷投放的均衡性逐步增强。

(二)支出结构优。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着眼于好、立足于快,不断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和金融信贷结构。全县财政总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交通、水利、卫生、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其中,教育支出2.17亿元,同比增长2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亿元,同比增长34.9%;卫生支出8729万元,同比增长31.8%。在新增贷款中,大力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年,投放中长期贷款5.16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92.94%;新增个人消费贷款7355.99万元,同比增长46.75%,不良贷款得到有效防止和控制。

(三)补贴力度大。全县上下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支持和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贯彻扩大内需政策,全县基本建设及扩大内需项目支出完成1.76亿元。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完成家电下乡4482件、汽车摩托车下乡4986件,兑现补贴资金532万元,资金补贴率达91%,兑付金额在全市位列第2位,拉动了我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增长;投入支农资金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县共发放涉农补贴3877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面实施“贷免扶补”创业扶持政策,发放贷款785万元;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争取上级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得到落实,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901万元,确保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兑现了其他事业单位每人每月增发300元临时生活补贴以及城市和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抚恤、定补、救灾救济资金;投入公共安全支出4908万元,增长46.4%,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主动加强银政沟通、银企合作、银银支持,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改革效果好。一是深化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细化定额标准和项目支出,全面推进部门预算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资金分配的透明度,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对县城开户的全额拨款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开展。四是财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采购积极推进,绩效评价逐步深入,非税收入管理不断规范。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锁定政府债务,财政运行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五)服务水平高。县财政部门坚持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动态监测重点税源,定期分析收入形势,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县国税部门积极创新收入分析机制、税源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加大整合纳税服务资源,加快推进联网电子缴税,积极推行重点税源网络直报系统、一般纳税人网络抄报税平台服务系统建设,服务和征管效率明显提升;县地税部门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主题,打造“阳光地税”、“文化地税”、“规范地税”、“和谐地税”,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进一步融洽了征纳关系。同时,探索改进服务流程,数据大集中系统成功上线,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县人行积极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假币犯罪,有力促进了全县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县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环境趋紧、自然灾害频繁、减收因素较多、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县财税金融工作仍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得益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凝聚着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财税金融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财税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今年经济形势虽明显好于去年,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财政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和困难;二是财政资金使用仍很紧张,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交通、城镇、教育、卫生、民生保障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三是地方税收结构还不够合理,财税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对矿产业的依赖性还偏高;四是金融机构放贷规模不能有效满足消费需求。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把握形势,科学分析,坚定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信心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一年,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从宏观环境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但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从全县发展看,影响经济较快增长的因素依然较多,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公经济发展不足,资源性实体经济复苏较慢,发展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和显现。从财税自身形势看,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难度大,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收入方面:财政增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财源结构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增收压力较大。支出方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启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加之全县还贷任务较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有效满足支出需要。

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总体来讲,今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不断实施,国内经济呈现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国家针对矿产品价格低迷出台有色金属储备制度,将给我县矿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随着招商引资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县一批工业、能源、交通、房地产等项目即将启动实施和竣工投产,将带动财税收入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更大空间。面对这些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合理利用,科学分析、强化举措,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努力推动2010年的财税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抓好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

根据县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和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目标为:完成地税收入入库9660万元,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6645万元;完成国税收入入库6925万元,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42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比2009年末净增加2亿元。围绕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创新思路、超前谋划,强化措施、统筹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财源培育为重点,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财源建设是篇大文章,财税工作不能只看收入总量增加了多少,而要立足于生产,服务于发展,最终靠经济的发展来增加财源。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机遇,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积极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群和税源群,不断提高财政实力。一要注重项目建设。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一是加快项目招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势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强化宣传、分析和服务,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项目。二是注重项目培育。大力发展矿冶、水电、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培育好奥鑫公司、茂锌公司、长江丝绸公司等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加快项目推进。继续实行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县级领导责任制,着力加快年产100万吨水泥厂、年产5万吨直流电炉锌粉生产线、年产600万平方米石膏板生产线建设,加强廉租房等民生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早建设、早见效、早作贡献。二要加快城建步伐。要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新华路三期改造工程,抓好“两馆一中心”建设,积极筹资建设魁阁文化公园,健全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有力拉动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持续增长。三要培育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对财政的贡献不容忽视。要围绕金沙江漂流和“大药山”生态旅游两张名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扎实推进白鹤花园、龙潭康庭小区项目建设,抓好堂琅鑫苑后续工程,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要加快天力购物广场、堂琅财富中心建设进度,推进物流中心建设。通过扩大第三产业规模,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新亮点。

(二)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组织财税收入是财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财税工作者的基本职责。财税部门要围绕全年目标,不断创新举措,加大征管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要强化任务意识。今年的财税收入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特别是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财税意识、征管意识,积极开拓和培植财源、税源;要定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薄弱环节,建立更宽广的财税信息征管平台。二要强化征管措施。要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管理,重点抓好矿产、水电、煤炭、服务业等行业税收征管,围绕城镇开发、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强化管理,牢牢掌握征收工作主动权。要加强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和预测,密切关注一系列税收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积极落实好支持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巩固财政增收基础。要强化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对土地、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等重点非税收入的征管,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三要强化时间观念。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评估督查征管补税、清理欠税力度,挖掘增收潜力,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要狠抓税源户的有税率和税收申报入库率,加大税收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要加强财税政策动态分析,完善税源分类管理体系,强化增收节支,完善财税体制,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监控和调度,依法规范征管,防止财税流失,确保财税收入有序按时足额入库。

(三)坚持以科学用财为导向,不断加强财政监管。科学管理乃兴财之道。财政管理的过程就是发挥财政资金绩效的过程。要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用财管理,实现财政运行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大增收节支力度。首先,要争取上级支持。我县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自给能力非常弱,对上级补助的依赖程度非常大。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性机遇,争取上级增加对我县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转移支付的补助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抓住实施扩大内需项目的时机,加强与上级的汇报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立项建设。其次,要坚持勤俭节约。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按照建设效能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加强部门预算审批、财务管理的资金使用监督,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活动,精减会议和文件,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政府机关能源消耗。二是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建设公共型财政、节约型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一,要优先保障改善民生投入。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等各类保险,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医疗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安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投入;第二,要加大惠农支农力度。首先保障当前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各项经费投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扶贫开发等工作,认真落实强农惠农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要全力支持重点建设。配合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加政府性投资,保障扩大内需配套资金,保障重点水利工程、通乡油路、通达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三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要正确把握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不断提高预算支出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项目支出,努力推进预算和资金安排的公开、透明、公正和效益,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要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照扩大改革面和深化预算单位改革级次的要求加快改革进度,在2010年内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将改革面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改革实施范围;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财税改革方案。围绕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在认真总结“十一五”财税工作经验,全面分析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改革方案;要加大“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力度,加强乡镇财政服务职能和资金监管职能,增强乡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基层财政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推进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做好财税库横向联网工作,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和现代化水平。四是严格实行支出监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切实加强财务支出、资金运作、项目审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要严格执行《预算法》,不乱开支出口子,加强对财政预算和执行的监管;实行财政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管理,切实做好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及资金监管,尤其要加强对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调拨、大宗物资采购以及涉及民生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建立纵横联动监督机制,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四)坚持以生态创建为抓手,不断创优金融环境。面对国际经济回暖、市场需求扩大的新变化,我们要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环境,努力开创县域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一是大胆尝试金融生态建设。金融生态建设事关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也事关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大胆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努力开展金融生态建设尝试。县人行要牵头做好相关工作,在县内几家金融机构中选择一家开展试点,逐步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也要积极行动,全力支持配合,大力开展金融生态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金融生态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信贷投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全力服务好、支持好全县经济发展。一要千方百计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最明显。要加快工业发展,金融信贷支持非常重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资金注入,尤其是对受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取得发展的一些项目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力争在骨干龙头企业的培植上尽快实现大的突破。二要千方百计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极大地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提供广阔的空间。人民银行要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需要,制定一系列既发展金融机构又能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推广和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产品,全面服务于我县新农村建设;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市场的资金投放,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千方百计支持交通、水利与城市建设。近年来,我县全力实施“交通水利立县”战略,交通、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金融部门要立足县情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多方位、多层次地满足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要。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作,扩大交通、水利和城市建设资金规模,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现状。四要千方百计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我县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区、景点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十分缓慢。金融部门要发挥“主力军”和“助推剂”作用,积极支持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加大投入;要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五要千方百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目前看,中小企业对我县财政的贡献较大,他们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情况。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研究和落实深化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用战略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信贷风险的容忍度,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千方百计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信誉很好,或者有些民营企业信誉目前还没建立起来,但是项目很好的,我认为金融机构也可以大胆地放贷。三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自身效能建设,本着“诚心感动客户、耐心服务客户、真心赢得客户”的工作理念,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要通过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搭建资金信贷、支付清算、社会信用、金融信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健全银政、银企、银银合作机制,通过银企合作洽谈会、项目推进会等活动,有效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发挥好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力军作用。

四、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财税金融工作新局面

今年财税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已经十分明确,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务必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强化任务观念、时间观念,抢抓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强势推进,确保顺利完成全年财税金融工作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切实加强对财税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常听取财税金融工作汇报,指导解决财税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财税金融部门主要领导要把抓好财税金融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掌握财税入库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管领导要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动真过硬,严格考核。财税金融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动真格抓好落实。一要强化责任分解。今天会上县政府将与相关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全年重点收入任务作详细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的责任人,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目标分解体系,确保相关部门头上有指标、肩上有任务。二要加强考核评比。扎实做好对各项目标任务的动态考核,按照财税和金融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各项考核要求,坚决兑现奖惩措施,该奖的及时奖、该罚的坚决罚,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财税金融范文篇3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今天政府决定召开全县财税金融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研究部署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突破,确保全面完成全年财税金融目标任务。围绕这一任务,讲四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财税金融工作效果显着

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困难最多,20年。财税金融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效果、财税金融工作逆势而上取得显着成果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财税金融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真抓真干,克难攻坚,集中精力抓改革、千方百计促增收、突出重点保支出、统筹协调抓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保运转、促投资、扶产业、解民忧”能力不时增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时加大,实现了财税、金融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支撑。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收入提升快。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9000万元大关。增长26.8%财政收入总量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60万元,增长23.8%财政部门坚持勤调研、勤分析、勤组织,积极调动全县上下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创新思路和举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大力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支出总量快速扩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4亿元,增长24.5%税务部门紧紧围绕全年征收目标,加强税源管理,强化征管措施,狠抓重点和关键,组织征收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全县国税累计入库收入5802万元,同比增收1223万元,增长26.71%地方税收入库8050万元,同比增收1591万元,增长24.64%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县金融有效信贷投入不时扩大。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5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5亿元,比年初增加3.1亿元,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信贷投放的均衡性逐步增强。

(二)支出结构优。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着眼于好、立足于快。用于交通、水利、卫生、教育、农业、社会保证、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其中,教育支出2.17亿元,同比增长24.8%社会保证和就业支出1.75亿元,同比增长34.9%卫生支出8729万元,同比增长31.8%新增贷款中,大力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投放中长期贷款5.16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92.94%新增个人消费贷款7355.99万元,同比增长46.75%不良贷款得到有效防止和控制。

(三)补贴力度大。全县上下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支持和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贯彻扩大内需政策,全县基本建设及扩大内需项目支出完成1.76亿元。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完成家电下乡4482件、汽车摩托车下乡4986件,兑现补贴资金532万元,资金补贴率达91%兑付金额在全市位列第2位,拉动了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增长;投入支农资金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得到继续改善;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县共发放涉农补贴3877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面实施“贷免扶补”守业扶持政策,发放贷款785万元;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平安试点,争取上级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得到落实,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901万元,确保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兑现了其他事业单位每人每月增发300元临时生活补贴以及乡村和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抚恤、定补、救灾救济资金;投入公共平安支出4908万元,增长46.4%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主动加强银政沟通、银企合作、银银支持,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改革效果好。一是深化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全面推进部门预算信息化建设,不时提高资金分配的透明度,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对县城开户的全额拨款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开展。四是财税监管力度不时加大。政府推销积极推进,绩效评价逐步深入,非税收入管理不时规范。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清理锁定政府债务,财政运行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五)服务水平高。县财政部门坚持完善责任考核体系、动态监测重点税源。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县国税部门积极创新收入分析机制、税源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加大整合纳税服务资源,加快推进联网电子缴税,积极推行重点税源网络直报系统、一般纳税人网络抄报税平台服务系统建设,服务和征管效率明显提升;县地税部门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主题,打造“阳光地税”文化地税”规范地税”和谐地税”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进一步融洽了征纳关系。同时,探索改进服务流程,数据大集中系统胜利上线,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县人行积极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假币犯罪,有力促进了全县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县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时丰富服务内容,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环境趋紧、自然灾害频繁、减收因素较多、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之。县财税金融工作仍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这得益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凝聚着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财税金融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临时以来关心、支持和协助财税金融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必需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财税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今年经济形势虽明显好于去年,充分肯定成果的同时。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财政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和困难;二是财政资金使用仍很紧张,刚性支出不时增加,交通、城镇、教育、卫生、民生保证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三是地方税收结构还不够合理,财税收入的继续较快增长对矿产业的依赖性还偏高;四是金融机构放贷规模不能有效满足消费需求。所有这些问题,必需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掌握形势。坚定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信心

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谋划“十二五”关键一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从宏观环境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但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农民继续增收难度较大。从全县发展看,影响经济较快增长的因素依然较多,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公经济发展缺乏,资源性实体经济复苏较慢,发展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时流露和显现。从财税自身形势看,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难度大,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收入方面:财政增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财源结构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增收压力较大。支出方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安排,启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加之全县还贷任务较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有效满足支出需要。

也要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总体来讲,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今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国的国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央一揽子经济抚慰方案的不时实施,国内经济呈现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国家针对矿产品价格低迷出台有色金属贮藏制度,将给我县矿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随着招商引资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县一批工业、能源、交通、房地产等项目即将启动实施和竣工投产,将带动财税收入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更大空间。面对这些良好的机遇和条件,要紧紧抓住、合理利用,科学分析、强化举措,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努力推动的财税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明确目标。扎实抓好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

县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目标为:完成地税收入入库9660万元,根据县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和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6645万元;完成国税收入入库6925万元,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42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比末净增加2亿元。围绕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创新思路、超前谋划,强化措施、统筹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财源培育为重点。财税工作不能只看收入总量增加了多少,而要立足于生产,服务于发展,最终靠经济的发展来增加财源。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机遇,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积极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群和税源群,不时提高财政实力。一要注重项目建设。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一是加快项目招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势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强化宣传、分析和服务,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项目。二是注重项目培育。大力发展矿冶、水电、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培育好奥鑫公司、茂锌公司、长江丝绸公司等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加快项目推进。继续实行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县级领导责任制,着力加快年产100万吨水泥厂、年产5万吨直流电炉锌粉生产线、年产600万平方米石膏板生产线建设,加强廉租房等民生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早建设、早见效、早作贡献。二要加快城建步伐。要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新华路三期改造工程,抓好“两馆一中心”建设,积极筹资建设魁阁文化公园,健全完善乡村功能。通过加快乡村建设步伐,有力拉动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继续增长。三要培育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对财政的贡献不容忽视。要围绕金沙江漂流和“大药山”生态旅游两张名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扎实推进白鹤花园、龙潭康庭小区项目建设,抓好堂琅鑫苑后续工程,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要加快天力购物广场、堂琅财富中心建设进度,推进物流中心建设。通过扩大第三产业规模,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新亮点。

(二)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也是财税工作者的基本职责。财税部门要围绕全年目标,不时创新举措,加大征管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要强化任务意识。今年的财税收入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咬定目标,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特别是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财税意识、征管意识,积极开拓和培植财源、税源;要定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薄弱环节,建立更宽广的财税信息征管平台。二要强化征管措施。要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管理,重点抓好矿产、水电、煤炭、服务业等行业税收征管,围绕城镇开发、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强化管理,牢牢掌握征收工作主动权。要加强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和预测,密切关注一系列税收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积极落实好支持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巩固财政增收基础。要强化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对土地、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等重点非税收入的征管,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三要强化时间观念。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评估督查征管补税、清理欠税力度,挖掘增收潜力,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要狠抓税源户的有税率和税收申报入库率,加大税收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要加强财税政策动态分析,完善税源分类管理体系,强化增收节支,完善财税体制,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监控和调度,依法规范征管,防止财税流失,确保财税收入有序按时足额入库。

(三)坚持以科学用财为导向。加强用财管理,实现财政运行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大增收节支力度。首先,要争取上级支持。县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自给能力非常弱,对上级补助的依赖水平非常大。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性机遇,争取上级增加对我县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转移支付的补助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抓住实施扩大内需项目的时机,加强与上级的汇报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立项建设。其次,要坚持勤俭节约。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依照建设效能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行行政利息控制制度,加强部门预算审批、财务管理的资金使用监督,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活动,精减会议和文件,进一步降低行政本钱。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政府机关能源消耗。二是不时优化支出结构。依照建设公共型财政、节约型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一,要优先保证改善民生投入。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平安试点等各类保险,落实就业守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医疗体制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农村保证性住房建设,优先安排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投入;第二,要加大惠农支农力度。首先保证当前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各项经费投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扶贫开发等工作,认真落实强农惠农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要全力支持重点建设。配合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加政府性投资,保证扩大内需配套资金,保证重点水利工程、通乡油路、通达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三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要正确掌握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不时提高预算支出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项目支出,努力推进预算和资金安排的公开、透明、公正和效益,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要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依照扩大改革面和深化预算单位改革级次的要求加快改革进度,内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将改革面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改革实施范围;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完善政府推销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推销范围和规模;要科学制定“十二五”财税改革方案。围绕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认真总结“十一五”财税工作经验,全面分析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改革方案;要加大“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力度,加强乡镇财政服务职能和资金监管职能,增强乡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基层财政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做好财税库横向联网工作,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和现代化水平。四是严格实行支出监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切实加强财务支出、资金运作、项目审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平安高效运行。要严格执行《预算法》不乱开支入口子,加强对财政预算和执行的监管;实行财政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管理,切实做好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及资金监管,尤其要加强对重要项目布置、大额资金调拨、大宗物资推销以及涉及民生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建立纵横联动监督机制,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四)坚持以生态创建为抓手。要正确掌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时改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环境,努力开创县域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一是大胆尝试金融生态建设。金融生态建设事关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也事关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大胆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努力开展金融生态建设尝试。县人行要牵头做好相关工作,县内几家金融机构中选择一家开展试点,逐步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也要积极行动,全力支持配合,大力开展金融生态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金融生态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不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信贷投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全力服务好、支持好全县经济发展。一要千方百计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最明显。要加快工业发展,金融信贷支持非常重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资金注入,尤其是对受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取得发展的一些项目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力争在骨干龙头企业的培植上尽快实现大的突破。二要千方百计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极大地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提供广阔的空间。人民银行要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需要,制定一系列既发展金融机构又能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推广和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产品,全面服务于我县新农村建设;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市场的资金投放,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千方百计支持交通、水利与城市建设。近年来,县全力实施“交通水利立县”战略,交通、水利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金融部门要立足县情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多方位、多层次地满足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要。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协作,扩大交通、水利和乡村建设资金规模,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现状。四要千方百计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县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缺乏,景区、景点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十分缓慢。金融部门要发挥“主力军”和“助推剂”作用,积极支持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加大投入;要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时完善服务功能,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五要千方百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目前看,中小企业对我县财政的贡献较大,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情况。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研究和落实深化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用战略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信贷风险的容忍度,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千方百计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信誉很好,或者有些民营企业信誉目前还没建立起来,但是项目很好的认为金融机构也可以大胆地放贷。三是不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自身效能建设,本着“诚心感动客户、耐心服务客户、真心赢得客户”工作理念,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要通过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搭建资金信贷、支付清算、社会信用、金融信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健全银政、银企、银银合作机制,通过银企合作洽谈会、项目推进会等活动,有效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发挥好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力军作用。

四、强化领导。努力开创财税金融工作新局面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务必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今年财税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已经十分明确。强化任务观念、时间观念,抢抓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强势推进,确保顺利完成全年财税金融工作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财税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常听取财税金融工作汇报,指导解决财税改革、发展中遇到重大问题。财税金融部门主要领导要把抓好财税金融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掌握财税入库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管领导要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不时提高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

财税金融范文篇4

这次全市财税金融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刚才,会议表彰奖励了"三保一挂"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县市区和财税工作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两抓整推"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扶47条意见等政策机遇,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振兴工业"6+2"行动计划,促进了新能源及相关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期516万千瓦风电装机任务超额完成,新增风电装机330万千瓦,累计达到550万千瓦,二期8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成和在建光电装机170兆瓦,75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是2009年的3.5倍。在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带动下,实现了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三大突破",即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05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达到438亿元,增长46%;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达到50.5亿元,增长12.2%。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速名列全省第一,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与此同时,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增社会保障投入5.7亿元,集中力量解决就业、社保、住房、物价、信访、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寄宿生伙食补贴、交通补助制度,制定物价调控措施,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专项拨款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加大政策性住房保障力度,新建廉租住房1250套、经济适用房1194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62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4万户,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认真实施移民乡发展五年规划,完善包挂帮扶责任制,落实扶贫资金3.37亿元,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各级财税金融部门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是分不开的。一年来,各级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去年全市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玉门炼化总厂检修,矿山企业效益下滑,自然灾害频发,刚性支出较快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财税部门积极培植财源,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支出进度,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去年,全市争取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类补助资金47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近3倍,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税务部门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管理,落实国家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克服传统支柱税源减收压力,挖掘新型税源增收潜力,确保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国税部门征收各项税收26.9亿元,下降4.9%,地税部门组织各项税收收入13.1亿元,增长25%,财政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0.5亿元,增长68.2%。金融部门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调整信贷总量,努力优化信贷结构,存贷款余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4亿元,增长19.3%,各项贷款余额242亿元,增长62.7%。存贷差较大的现象明显缓解。特别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在风电企业税收抵扣数额较大、影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风电装备制造业对财政的贡献显著提升,当年上缴税金1.9亿元,是2009年的31倍,增强了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财税、金融工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财税、金融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完成既定的预算收支和信贷调控目标,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前,财税金融部门就今年的工作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刚才各自又作了表态发言,下午还要在分口会议上进行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责任意识

财政、金融是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落实好财税、金融政策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市各级财税、金融部门准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主动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两抓整推"工作思路,把支持经济发展和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财政、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信贷资金投入,全力支持"6+2"产业群建设、"一特四化"现代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了一批后续财源项目,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机、增值税转型、税费减免、重点企业停产等诸多不利因素对财政增收的影响。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石化、电力、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9%,高于GDP名义增长速度8.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8.6%上升到年的12.5%,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后三年连续跨越了20亿元、40亿元和50亿元大关。"十一五"时期,全市共争取中央、省级对我市的各类补助资金129亿元,年均增长38.9%,供养人员人均财力水平由2005年3万元提高到年7万元,有效扩充了地方可用财力。可以说,离开中央、省上的支持,我们很多项目建设根本无从谈起。在扩大财力的同时,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下岗再就业、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仅去年就为企业和个体户减免税费6.2亿元。金融部门适时调整货币投放方向,增加对风电开发、风机制造、矿产品采选、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节能减排、扩大就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40个百分点,贷款增量和增速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举办的第八届银企合作项目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95个,签约资金63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98%。证券投资趋于理性,保险市场规模扩大,保险机构达到17家,实现保费收入12.9亿元,增长25.3%,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到3.2%和1667元/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税金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财税方面,外部市场对我市石化工业和矿产品选炼业的影响较大,增值税改革后新建风电项目在10年内还不能形成有效财源,地方税收增长主要依靠重点项目投资拉动,财政增收的稳定性较差,财源基础不牢,实现财政均衡增长的难度较大;市本级税源单一的问题突出,玉门油田税收占到市本级财政收入的90%;财政收入总量较小,地方可用财力有限,历史债务负担较重,地方财政保发展、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的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在金融方面,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和网点较少,县域金融服务基础薄弱,农村大部分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新增贷款的80%投向了中央、省属大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大项目,地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度不高,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只有59.8%,分别低于全国68.6个百分点和全省50.8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仅占经济总量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保险业务品种单一,保险覆盖面窄,风险抵御能力较低。总体来看,我市财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还不强,财政保障、金融支持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新思路、新举措、新对策,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从国内看,经济逐步向稳定增长、良性循环转变,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但通胀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从全省和我市来看,近两年来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势头强劲,向上争取资金、争取项目的力度很大,省委、省政府又寄予"西翼"起飞的重托,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财政刚性支出较大的压力,我们既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又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民生问题,这给我市财税、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尽管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的有利条件。一是政策走向有利。中央提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国家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这有利于我市争取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二是发展机遇难得。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国扶47条意见,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市又被列入全省唯一的部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内生动力强劲。近年来,我们按照打基础、增后劲的思路,着力构建"6+2+3"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已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新的税源项目逐渐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加之正在建设的铁路、公路、民航、油气、电力、通讯、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我市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全市财税、金融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突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财税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财税和金融部门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综合部门,肩负着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责,要准确把握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重大项目、"6+2"产业、"一特四化"农业、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立足培植税源,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项目建设与财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没有项目就没有税收,项目越多,财政越强,金融越发达。今年人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是:GDP增长16%,投资增长30%,财政收入增长16%。财税、金融部门要把积极培植地方财源、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作为工作出发点,按照国家、省上的投资重点,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筛选、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投资、信贷计划。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项目前期费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特色优势产业。金融机构要时刻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动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加大对优势产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对符合信贷支持条件的项目要及时报批,争取得到上级金融部门的立项和支持,既要盯住大企业、大项目、老客户,也要支持小企业、小项目、新客户,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结构和节奏,优化贷款结构,努力缩小存贷差距较大的状况。去年,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四个部门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金融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项目的信贷投入,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拓宽信贷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增加税收、改善民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的60%以上,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上缴的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5%左右。目前,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大多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今年,我们将全面启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金融部门要办法再多一点,力度再大一点,机制再活一点,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信贷投放的增量高于上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要主动给予信贷支持;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只要还款有保障,要优先安排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出口创汇企业,要及时发放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对市场潜力较大、信用记录较好、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资源型企业要适当放宽条件,给予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政府在人代会上承诺的10件惠民实事中,第一件实事就是全面实施"223"创业促就业行动,实现年内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2000万元、发放贷款2亿元、带动就业3万人的目标。财税、金融、就业部门要加强协作,确保完成这一任务。税务部门要落实中小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

3、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中之重,也是财税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财政部门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项目支出,切实做到"四个倾斜",即向农村倾斜、向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确保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增量、财政转移支付用于重点民生工程的增量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农业补贴制度,完善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管理办法,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廉租住房等方面的投入,使民生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住房贷款、助学贷款、农村扶贫贷款的运作机制,改善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

4、加强财税管理,确保完成收支目标。根据预算安排,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要力争达到58.6亿元,增长16%,其中市级32.6亿元,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9.1亿元,增长14.7%。各级财税部门要认真研究财源建设现状,找准优势产业开发和税源培育的结合点,提出财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要进一步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收征管体系,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偷骗逃税等违法行为,确保完成年度预算任务。要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要求,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尽量把财力向"三农"、民生、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治理等方面倾斜,切实压减财政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和楼堂馆所等支出,为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腾出财力空间。

5、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服务体系。近年来,财税金融部门不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财税金融服务水平。今后,随着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支出范围拓宽,财税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要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使理财机制由保障为主转向保障与激励并重,努力形成谁发展、谁受益,快发展、多收益,不发展、不受益的新格局。继续推行和完善"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改革,不断提高乡镇财力保障水平。要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和监督,深化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配置和挖掘新型财源,多方面争取风电、光电税收优惠政策,尽量使我们更多地分享到新能源建设的成果。今后,我们将本着产业互补、税收共享、集聚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飞地"园区,吸引外地企业在建园,本地企业入园,联合外来企业扩园,税务部门要认真研究分享税收的具体办法。

三、强化措施,努力提高财税金融工作水平

今年的财税金融目标已非常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财税、金融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在保增长上下功夫,在增效益上求突破,在抓民生上求实效,在促和谐上尽全力,努力提高财税金融工作水平。

一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财税金融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财税、金融部门要全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产业政策导向,多找一些支持发展的理由,多规避一些限制发展的依据,努力在信贷扶持、综合治税、聚财理财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财税、金融系统的干部要加强对现代财税金融知识的学习,注重用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切实将中央的政策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要切实提高服务效率。财税金融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财税、金融部门一定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为民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快捷高效办理转移支付、税费减免和贷款发放手续,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财税金融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谋划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集体。要加强财税金融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大力弘扬勤勉敬业、乐于奉献、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优良作风,培养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的财税金融干部队伍。

财税金融范文篇5

年财税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县经济运行处于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县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的负责同志对年财税金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分别安排部署了年财税金融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请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过去一年,全县财税金融战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面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宏观调控精神,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为全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你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关于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和21%以上。这是基本目标,是“底线”。从工作层面,则要力争更高目标。围绕这个问题,我重点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之年,更是迈向“十二五”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财税金融工作对于我县加速经济复苏、推进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发展环境将整体好于去年。从市内看,在去年经济最困难的年景中表现抢眼,今年又值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两江新区”挂牌和市里大手笔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全市经济肯定好于去年。从县内看,我县经济进入恢复增长、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质推进,城万快速公路通道全线开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深入推进,我县经济复苏步伐得到加快,发展预期好于去年。这些都为我们做好年的财税金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抢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完成全年财税金融工作目标任务是有把握的。

二、增添措施,确保全年财税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财政税收是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今年一季度,全县财税收入完成年度收入预算的15.30%,差序时进度9.7个百分点,差绝对额近1940万元,且主要收入项目完成不平衡,征收部门之间差距较大。其中税收收入仅完成年度预算的14.3%,差序时进度10.7个百分点,差绝对额1250万元以上,与上年同期比较下降19.89个百分点,特别是以增值税为主体(增值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0.98%)的税收下降幅度接近50%;非税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16.71%,差序时进度8.29个百分点,差绝对额68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一季度财税收入完成状况不理想,出现严重短收局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势严峻。因此,在今年后8个月的工作中,一定要增添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征收任务。

(一)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一是全力组织征收。财税部门要严格按照“大税不丢、小税不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密切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所、建筑安装税等主体税源的动态掌控,加大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零散税种的征收力度,实现应收尽收。二是强化税源管控。国税、地税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发挥牵头推动作用,加强与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工商、供电等单位的沟通协调,推进税源信息收集与分析利用,努力提高财税征管质量。要扎实推进行业纳税评估和税源清查工作,及时梳理掌握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和新落户企业信息,提高税源管控和分析预测水平。三是严格税务稽查。税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发票管理,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界限,强化税务稽查,及时查处偷、逃、漏、骗税行为,防止跑冒滴漏。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管,加大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真正把体现政府职能和依靠国有资产取得的各项非税收入纳入财政管理范围,最大限度地把客观税源转化为现实财源。要大力宣传税政法规,增强企业依法纳税观念和诚信纳税意识,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为落实征收责任,县政府已将今年的财税目标任务下达到各财税征管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希望各税收征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认真履职,落实责任,确保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的财税征收任务。四是认真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和收入动态报告制度。财政部门牵头每季度要召开一次联席会,每月给县委、政府提交一份财税征收分析报告。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工作,建立健全协税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征税环境。

(二)加强协作,建立财税库和征收单位信息共享机制。由于我县目前实行片区税务所制度,且没有设立乡镇级金库,一个税务所管辖数个乡镇、街道的税收征收工作,导致了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税源分布情况、年初任务的测定及各税种征收进度等不清楚,乡镇、街道护税手段缺乏,个别乡镇税收流失情况严重。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协调有序的护税协税机制是防止税收流失的重要手段,县财政、国税和地税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与乡镇、街道的联系机制。一是要解决乡镇、街道对征收进度不了解的问题。建立税收征收月报制度,各片区税务所要在每月底把片区各乡镇、街道税收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提供税源变化分析,使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税收征收及税源变化情况心中有数,并能及时调整征收工作思路和方向,坚决避免年底为完成收入考核任务而“互挖墙角”挠乱正常的税收征收秩序的现象发生。二是要加快建立国税、地税部门与乡镇、街道的护税协税机制。我县企业账务核算不健全是普遍的现象,紧紧依靠查帐征收杜绝不了税收流失的漏洞。为防止税收“跑冒滴漏”,我们要加快建立税务部门与乡镇、街道的护税协税机制,实现灵通信息、共担任务,防止税收流失。具体操作办法由财政、国税、地税和乡镇、街道共同探讨,尽快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提交县政府审定。三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对征收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考核奖惩机制。要重点建立完善完成征收任务与县级安排的业务经费挂钩,与领导班子年终考评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

(三)围绕重点,充分发挥财税宏观调控作用。一是支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今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推进、全面发力、攻坚突破之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认真落实财税反哺经济政策,形成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财税部门在此过程中要多想办法,重点是从培植财源税源、减轻企业负担、兑现各类补贴补助、用足用活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大我县经济总量这个蛋糕。二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国家将安排相当数量的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县财政部门要会同县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找准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着力点,尽力争取淘汰落后产能的专项资金。要大力扶持我县资源精深加工,引导产业升级换代,努力开发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产品。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重点支持企业与院校联姻开发对经济集约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要加大资源规费的征收力度,坚决禁止原矿以及初级产品出境。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力度并尽量提升产能。要支持可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三是支持城乡建设。我县已进入城乡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阶段,县财政部门一定要大力支持城乡建设的融资工作及资金调度工作,确保城乡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加大土地出让金征收力度。特别是财政部门和国土房管等部门要从建立土地出让金征收体制机制着手,加大对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土地收益及时足额入库。对确需减免土地出让金的,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建立一套严格的减免审批程序,防止越权减免和违规随意减免行为发生。四是支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要继续加大惠民力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要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支持统筹城乡改革,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农林特色产业,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要支持“五个”建设,确保建设目标如期实现。要支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大企业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建立矿区环境和生态恢复新机制,并督促企业承担资源开采的环境治理成本。特别是市财政局表态每年3000万元的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县财政要会同县发展改革委抓紧做好规划,落实好项目。总之,今年要确保财政的民生支出占比在去年基础上要有新的提高。

(四)强化管理,努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加强财政执法力度,广泛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加强财政执法和监督,努力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重点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有机融合。抓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强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改革,部门预算编制要实现科学、合理、细化、精确;政府采购要进一步制订完善相关办法,扩大采购范围和提高采购资金额度;国库集中收付要严格执行支付审核程序,确保财政资金每笔业务都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大力推进财政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建立“阳光财政”,积极稳妥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及部门财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本领强、办事效率高、人民群众满意、清廉勤政的财税干部队伍。二是切实加强债务管理,防范潜在财政风险。今年,我县财政负债率将达到435%(负债额/本级预算收入),按通行的财政债务风险警戒线低于60%标准,我县的负债率已远远超过警戒线。为了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建立诚信政府,财政部门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快建立政府综合投融资平台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政府综合投融资性担保公司资产状况、偿付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盈利状况和社会贡献等进行评估。要探索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结果运用,形成有利于约束政府性债务盲目扩张的良性机制。要重点防止乡镇、街道和部门新增债务,今后凡未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新增债务的我们将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三是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大锅饭”、“撒胡椒面”等办法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今年全县重点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财政部门要会同县发展改革委提前筹划,早作安排,尽量把功能相近、用途相似的资金整合起来,集中投入使用。要认真学习借鉴市财政局集中财力“各炒一盘菜,办好一桌席”、“四两拨千斤”、“时间换空间”、“存量中找增量”的工作方法,突破“财政盘子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的小平衡观念,树立财政资金与政府资源统筹的大平衡观念;突破“每年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的静态平衡观念,树立提前调度、分年预算、滚动平衡的动态平衡观念。总之,集中财力既要符合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又要确保资金安全发挥效益。

三、创新机制,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剂。近年来,全县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大局观念,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调节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全县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金融总量小,在GDP中的占比小;如去年在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县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长缓慢,对县域经济的助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等。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因素,也有我们在思想观念、工作推进上的原因。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尤其是在今年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金融工作愈来愈重要,愈来愈需要改革和创新。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全县经济金融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一是要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和完善。实践证明,每次国家宏观调控,都是对各地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拉开距离的重要时候。县内金融机构要正确理解好、用心把握好、结合实际利用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真正将其作为重要战略发展机遇,审时度势,开动脑筋,顺势而为,努力推进经济和金融双向联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要正确把握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健康发展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础和保障;金融服务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哪个地方金融工作做好了,那个地方就能占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就能在加快发展中赢得先机。这是各地发展实践的证明,也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体会。目前全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外的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转移,机遇稍纵即逝,见机不为,遗憾无穷。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金融同兴共荣理念,高度重视研究抓好金融工作,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聚集更多的资金服务于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同时,金融运行质量最终决定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化解和防止金融风险的根本也在于当地经济的质量。近年来金融部门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提高,既是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改进服务,强化监管,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二)紧紧围绕全县工作重点,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今年,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重点,努力优化信贷资金投向。一是农业。要重点加大对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努力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年3月1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马正其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金融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有关工作。要求各类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两翼”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市场培育研究具体的支持措施,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提供灵活、便捷、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银行要在扩大农户信用贷款的范围和规模方面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开展保单、林权、订单等抵押贷款业务,积极开发符合“两翼”实际的各类金融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两翼”农户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需求。向“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放的贷款原则上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扩大“两翼”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年基本覆盖农村畜禽养殖业。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尽快制订“两翼”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原则上按照市级50%、区县(自治县)20%、农民30%进行保费分担。加快发展“两翼”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年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力争达到1000个。市三峡担保公司、市农业担保公司要把担保服务重点向“两翼”转移,提高服务时效,降低服务收费,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等各类不同主体的贷款担保需求。二是工业。要围绕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一批知名品牌“三个一批”,重点加大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资金注入和重点支持,力争在骨干龙头企业的培植上尽快实现大的突破。三是城乡建设。要围绕提升县城功能,加快城乡建设,重点支持今年确定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要大力支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水库移民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创新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业说到底还是服务业,服务业的产品就是服务。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的金融产品、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高效的服务效率,是金融部门发展的立身之本。各金融机构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特定优势,大力引进、开发、应用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努力提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尽力满足各类投资者和消费群体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要抓住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成立担保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这方面,要向农村商业银行学习,在不断拓宽业务、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要积极向上级行汇报,积极争取在我县重点乡镇增设分支机构,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改进信贷方式。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对此,希望金融系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及央行货币政策意图,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切实转变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密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制订信贷投放规划,保持信贷合理、较快增长。金融机构要立足我县实际,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抵押、质押品的种类,积极探索矿产品质押、土地林权证质押等业务。同时,在农村要积极推广“能人担保”、“行业协会”、“村级信贷担保协会”等担保贷款模式。三是加强培训,帮助企业完善和发展信贷支持条件。针对我县部分企业存在的财务制度不够规范、会计报表不健全等问题,由县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配合,抓紧拿出培训计划,加强对各企业的财务辅导、产业辅导、制度辅导,帮助企业完善和发展信贷支持条件。

(四)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推进银企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县里通过召开银企银政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初步构筑起了银行、政府、企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新型银地、银企关系,政、银、企之间的长效协调机制日趋完善,银企合作工作成绩明显。要实现银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合力推进。首先,企业要在策划推荐好的项目和完善内控机制上下功夫。好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永续动力。在银企合作过程中,银行的同志普遍反映我县“大、高、新、外”项目太少,向上级银行推荐争取难度很大。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企业要认真研究本行业、本领域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策划论证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本企业做大做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金融部门向上级行推荐争取创造条件。特别是县经济主管部门也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筛选和论证工作,依托高层次咨询机构,策划论证一批投资较大的大项目、好项目。企业要与银行主动对接,及早让金融部门参与项目论证,对签约项目,主动靠上抓好落实,加快资金到位。同时,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以优秀的企业素质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其次,银行要在转变经营理念和拓宽金融服务上下功夫。经营货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终极目标。各金融机构要强化市场意识,把企业作为“上帝”,主动地去了解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对企业推荐的项目,金融部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成长性和上级行授信的可能性,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积极做好国家金融政策、金融形势、贷款程序等方面的宣传工作。第三,政府部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在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策划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的连接渠道,建立健全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在银企之间搭建起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谋发展。

财税金融范文篇6

一、肯定成绩找差距

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财税金融审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贴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以下四特点:

第一,财税工作成绩突出。一是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5%;完成税收1.8亿元,同比增长37%。二是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推进。严格按照公共财政的理念,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比如工业园区投入4700万,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搭建政策性融资平台或提供贴息担保;加大南环二路、城区道路改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用于“三农”的资金近2亿元;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经费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增长近1倍,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4.5%,在全市率先对公检法单位按人均2.5万元执行公用经费保障制度;更加注重民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三是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顺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工作,沉淀财政资金2300万元,强化对部门预算的执行监督,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四是偿债机制不断健全。县乡偿还债务5500万元,其中通过“乡财县管”逐步化解乡镇历史性债务3300万元,除“三金”债务外,龙石、石马、季家、棠香4个乡镇已全部消化政府性债务。

第二,金融支撑贡献突出。一是全年县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增长20%以上,特别是贷款增幅创近十年来最高,保费突破亿元大关。二是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比如南环二路、工业园区、组团城市连接道路、县城直供水、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争取新增贷款3.5亿元;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城镇化建设获市农行20亿元授信。三是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汇丰银行落户我县组建村镇银行,**银行到我县设立支行,邮政储蓄银行顺利组建,县农行股改、县信用联社改组商业银行工作顺利推进。四是金融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在全市率先建立完善了政府性投融资管理办法,新组建了一批投融资公司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第三,审计工作作用明显。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进案件揭露和查处。二是坚持依法、文明办案,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三是审计效果明显增强。全年共计完成审计项目58个,管理不规范金额2400万元,增收节支金额5700万元,核减工程造价740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财税金融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总体来说,**年中央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讲,财税方面,从当前财税收入面临的形势看,既面临较多的增收因素,也面临一些减收因素。增收因素主要反映在:一是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将形成一批新的税源增长点;二是消费领域、消费需求日趋拓展,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进一步凸现,三产贡献的税收将进一步增加;三是财政领域的一些改革,如改革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制度,规范调整非税收入管理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也会增加部分收入。减收因素主要反映在:一是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主体税种的增长速度将趋缓;二是“两法”并轨后企业所得税降低,减收明显;三是去年收入中的一次性和特殊性因素较多,也加大了今年收入增长的难度。与此同时,财政刚性支出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落实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重大项目建设等都需要增加支出,新农村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公检法等支出也要确保一定程度的增长;非税收入比重仍然过高,2007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可用财力增长空间小;地方税收连年的增长是建立在一些重点项目的投资拉动上,自身形成的税收还需要通过强化稽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来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金融方面,一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二是与自身发展目标相比,信贷规模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三是与金融机构自身建设相比,地方金融协调发展能力不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农业和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审计方面,近年来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还比较多,一些单位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非税收入、国有资产、专项资金(特别是救灾资金)、财政预算、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等管理规定。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求真务实抓发展

要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集各方之智、举全县之力。财税金融审计部门要按照全市财税金融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明确思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关于财税工作。**年财税工作总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要达到7亿以上,增长25%以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7%以上。一要围绕生财有道,大力培植财源。要把加强财源建设作为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培植税源大户,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进一步创新扶持机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担保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壮大地方财源,把握好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契机,切实做好城建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地方税种征收工作。二要围绕聚财有方,切实抓好收入征管。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从头、从紧、从实抓起。财政部门要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对各类收款项目摸清费源、建好台帐,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国资部门要盘活国有资产,搞好资产经营,千方百计增加政府收益。税务部门要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监控的同时,抓好对零星税种和第三产业等税收薄弱环节的征管,防止税收流失;不断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和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公安、检察机关要加大涉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工商、电力、安监、国土、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税收征管工作,税务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好相关信息交换工作,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税收征管合力。三要围绕用财有效,优化支出结构。要按照“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保还债、四保建设”的原则安排支出,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用于发展。要把公共财政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方向,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投入。要保证规范津补贴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及时按标准发放;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合作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工作力度,拓展覆盖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各部门今年项目经费必须做到零增长,除受灾等特殊情况以外,一律不再追加。属于乡镇职责的要按县乡两级财政体制执行,不得向县政府要预算。要积极消化政府债务,除“三金”外,各乡镇政府性债务两年内全部消化。除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另举新债。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探索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核算工作。部门、乡镇购置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要求执行。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其收益全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加强重点专项支出的监督,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方向、支出结构和取得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切实增强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关于金融工作。**要在2015年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这给我们区县的金融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来讲,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汇丰银行、**银行落户**,一方面说明了**有一个较好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希望各金融单位在新的形势和机遇下,各尽所能,公平竞争,提升实力,支持地方发展。在这里,我对县内金融单位提一个要求,就是总体发展速度必须高于全市。银行业方面,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不得低于去年,同时积极争取市分行机动指标,县里将对各银行下达指导性信贷计划(今年各银行的贷款增量,联社不低于2.5亿、农行2亿、农发行2亿、工行2亿、中行1.7亿),力争今年县内贷款余额达到30亿;保险业方面,要通过加强宣传、提升从业人员比重等措施,确保保费收入增幅35%以上,力争达到40%,通过几年努力,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县里将继续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给予表彰奖励。二要进一步密切合作关系。奇帆市长讲,用好县内金融资源是招商第一大事,同志们都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县金融办要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为金融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县经委要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适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推荐一些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对需要金融支持的新进项目,县招商局要及时向金融办及金融机构通报情况,以便提前介入服务。需要县里出面的事,要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将大力支持、尽量解决。三要进一步加强投融资管理。去年,县政府出台了《**县政府性投融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目的就是要加强统筹管理,合理控制规模,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贷得到、用得好、还得起。今后,各部门和各投融资公司拟进行政府性融资,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向政府性投融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申报,经研究审批后方可融资;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的贷款融资行为,必须报县政府批准,特别是教育和卫生系统,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层层签字。对未经程序报批的融资行为,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县财政、金融部门要全面掌握政府性融资情况,认真搞好资金调度,及时偿还债务,维护政府信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财税金融范文篇7

我们这次会议是兔年春节过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县性的重要会议,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财税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财税金融工作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财税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财税金融工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财税金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竣挑战,全县上下特别是财税金融系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力以赴抓收入,千方百计保增长,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亿大关,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43.6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33.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超过预期目标6.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900万元,增收436万元,增长29.78%;地税部门完成6750万元,增收2241万元,增长49.7%;财政部门完成6736万元,增收1146万元,增长20.5%。

2、财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08亿元,增长46.4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0%,高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主体税种增幅较大,全年累计完成8242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3.5%,分别同比增长21.69%、22.04%、150%、36.28%;完成非税收入4623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3、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65亿元,同比净增支出1.24亿元,增长27.57%。财政投入向“三农”、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向城乡基层倾斜,公共财政的职能日益凸现。全年安排农业专项经费7052万元,增长51.8%,其中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涉农补贴3330.8万元,增长37%;安排卫生专项资金5207万元,增长98.8%,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853万元,使全县86%的农村人口享受到医疗保障;安排教育专项资金4498万元,增长33%;安排文化事业专项资金309万元,增长77.5%;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资金5313万元,增长32.9%;安排村(居)级运转经费870万元,全县各行政村和居委会的运转经费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村专职干部工资提高到每年4800元,同比增长100%。

4、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县财政安排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15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资金39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260万元,有力地撬动了产业发展和财源开发。全县招商引资项目17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5家。全年完成工业实缴税金1.14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4.7%,工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金大地公司、铜电公司和中方电力公司三家骨干企业分别完成税收2340万元、1548万元、221万元,其中金大地公司和铜电公司税收增幅分别达到2.1倍和1.1倍,成为推动全县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中坚力量。

5、争资融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抢抓中央实施4万亿新增投资计划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专项资金。全年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8亿元,其中县发改局口子争取的项目到位资金就达9091万元,项目资金过1000万的有水利、卫生、交通3个部门,上100万的有教育、农村能源、房产、畜牧、林业5个部门。注重融资平台建设,致力于做大做强县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和县工业园农业产业化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全年完成银行融资6800万元。大力推动政银企合作,实行地方存贷款挂钩制和驻县金融机构放贷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类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放贷控制趋严的形势下,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互利共赢效应初步显现。截止2011年末,驻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2亿元,贷款余额达5.8亿元,分别增长32%和52%;驻县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9.7亿元,新增2.7亿元,贷款增量居全市前列,其中:建行中方支行累计发放3.5亿元,新增11706万元;县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发放5.3亿元,新增6705万元;2011年初落户中方的农行中方支行、农发行方园支行分别放贷4750万元和3900万元。

6、财税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实行政府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理财制度,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乡财县管”体制逐步完善,实现了乡镇财权事权的基本统一。政府采购规模逐渐加大,2011年全县政府采购4787.98万元,同比增长32.5%,节约资金788.35万元,综合节约率达14.12%。引进农发行方园支行和农行中方支行,驻县金融机构达到4家。

7、财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大。一年来,各级财税部门从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入手,坚持科技兴税,创新征管方式,建立健全了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纳税服务、征管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机制,优化了征管业务流程,不断加大税务稽查、代收代缴、以票控税、税法宣传、退税管理的工作力度,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在税源监控上,建立健全了财税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立了“联合办公、税检同步、源泉控税、协同管理”的征管机制,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税种、重点项目和新增税源的监控力度,堵塞了跑冒滴漏。全年协助征税366.8万元,清缴往年欠税1645万元,做到了应收尽收。在服务行业全面推行税控收款机,新增税金达680万元。

取得这些成绩,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结果,是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结果,我们诚挚感谢,深表敬意。希望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过去的一年,我县财税金融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总量不大。2011年,尽管我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但总量排名第六,位居沅陵、鹤城、溆浦、辰溪、洪江等县(市区)之后,比排名第一的沅陵县相差2.4亿元。同时,我县财政仍为“吃饭财政”,去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7.4%,意味着我县财政总支出的72.6%来自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支付总额达2.2亿元,占到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93.6%,总体水平仍然停留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上,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二是财税结构单一。我县财税收入主要依靠少数骨干企业,例如:2011年金大地公司、铜电公司、中方电力公司等3家企业(金大地公司2340万元、铜电公司1548万元、中方电力公司221万元),分别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5.2%、6.6%、1.4%。过于倚重少数骨干企业的财税结构,致使我县财力风险较大。三是财政支出压力大。从年初的财政收支预算看,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完成37460万元,而支出预算中干部职工工资支出达21412万元、专项支出达15389万元,仅此两项支出就占全年预算收入的98.24%。同时,还有几笔大的支出未列入支出预算,比如:2011年财政挂账3400万元、中央扩内需项目配套资金、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因此,我们的预算盘子是一个很紧的盘子,承受的支出压力超乎想象。四是金融服务网络建设滞后。目前县城虽然设有金融机构4家,但行政中心办公区仅有建行中方支行一家,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在县城设立支行,金融机构不健全,服务网点不完善,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亟待加强。

二、要切实增强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职责所在、大势所趋和发展所需,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从财税金融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职责所在。财税金融工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不快、发展质量高不高,除了看经济增长的速度、GDP的规模等指标,更重要的是要看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的财税金融水平。财税金融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财税金融工作既是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准的主要标志和综合反映,又是保障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中方经济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科学跨越关键靠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关键在财税金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足用够财政货币政策,用足用够财税金融手段。财税金融还是检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懂财税、不懂金融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抓财税、不抓金融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提高看财税、财税增长看入库”的效益观和质量观,牢固树立“拉动发展靠投资、扩大投资靠融资、加大融资靠信贷”的投资观和理财观,善于用财税金融的视角审视经济运行情况,用财税金融的杠杆撬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速。

从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大势所趋。从有利条件看:全球经济大环境趋暖,预计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好于去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安排全国财政赤字10500亿元,地方债券2000亿元并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明确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左右,等等。今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扩权强县的政策举措。比如,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省财政因调整财政体制集中的收入增量,全部用于减免财政困难县市的财政体制上解和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补助;建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五奖二补”政策实施力度;调整省对县市的“两税”返还,省财政不再按0.1系数集中各县市的“两税”返还;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将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直接分配下达给县市。这有利于我们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为做好今年财税金融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不利因素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巨大,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财政实行“省直管县”后,原属于县级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将实行省与县分享,分享比例为25﹕75,按照改革收入分享比例,预计年我县税收上划与返还存在300万元左右的差额。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在我县税收份额中占比重大,这一差额今后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还将不断拉大。面对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被困难吓倒,而是要提振信心,积极作为,以财税金融为抓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巩固扩大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成果。

从富民强县科学跨越的内在要求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发展所需。经过建县11年的艰苦创业,我县财政收入由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县域经济实现了“量”和“质”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财税金融部门功不可没,财税金融工作业绩可嘉。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县委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树立“五新”标杆、跨好关键一步的目标任务,要求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达到2.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以上,登上2亿元的台阶。具体分解到征收部门,组织收入的任务分别是:县财政局8630万元,增长28%;县国税局2470万元,增长30%;县地税局7820万元,增长35%;湖天地税局1080万元,增长12%。同时,今年要全面启动创建金融生态县,务必实现银行融资新突破,确保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亿元以上,增长38%,力争达到4.5亿元以上。其中:建行中方支行1.2亿元,农行中方支行1亿元,农发行方园支行1亿元,县信用联社8000万元。这是一个“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任务,是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的新的起点。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坚定发展信心,以大干、苦干、实干的精神开创财税金融工作新局面,使更多的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强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支撑财税金融事业的振兴。

三、要积极探索构建效益财政创新财税工作的有效途径

1、围绕效益财政,转变发展理念。效益财政是以追求财政运行效益最大化为取向的生财观、理财观和用财观,其本质是要逐步使财政增长方式从过去重规模、重速度转向重质量、重效益。构建效益财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县财政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树立效益财政理念,一是要把提高综合效益作为构建效益财政的出发点。效益财政所追求的效益,不但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政治效益、社会效益。要始终坚持一切从效益出发,在财政收入组织上,既要做到应收尽收,严防跑冒滴漏,又要坚持勤征细管,降低征管成本;在财政支出安排上,既要做到财尽其用,确保效率优先,又要坚持以人为本,讲求社会公平。二是要把增收节支作为构建效益财政的着眼点。要坚持开源节流,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加强产业建设,完善财源体系,把财政增收的基础夯实,把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要倡导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支出,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财政收入的“蛋糕”分好,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社会成员。三是要把培植财源作为构建效益财政的根本点。要不断坚持和完善财源建设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乡镇、县直机关、广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经济、创税增收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资金的乘数效应,吸引社会投资,推动财源建设。四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构建效益财政的突破点。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激发财政活力,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和集约化程度。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效益财政建设。

2、加强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财源是财政之本,增强财政实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效益财政的中心任务。一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壮大金大地材料股份、恒裕实业等一批税收过千万的骨干财源企业,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1.5亿元,增长35.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25%;规模企业实交税金1.5亿元,增长45%。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抓住强势推进旺市融城的契机,加快县城房地产、商贸物流、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提高县城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特色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乡镇财源建设由速度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要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确保引进县外资金10亿元,增长25%,力争达到11亿元;引进规模工业企业5家以上,其中加工贸易企业2家,投资过1亿元的企业1家,过2000万的企业2家。二要加大向上争资力度。抓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机遇,突出抓好一般转移支付、省财政奖励、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开发等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尤其要确保一般性转移支付到位资金增长10%,达到7410万元。三要强化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这次会议印发了《中方县财源建设奖励办法》,对为财源建设、财政增收作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及县直部门、纳税大户将按不同标准予以奖励,并对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财政局、县乡财局、县国土局、县工业经济局、县商务局、县工业园、县经建投公司等9个单位实行财源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递交责任状,年底按责任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3、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强化税收征管是增加财政收入、构建效益财政的关键所在。今年,要按照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赶80%、四季度保全年的进度要求,实行旬评比、月考核、季通报,确保月月达到收入进度,实现税收均衡入库。一要完善治税体系。要实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和收入动态报告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每季度向县委、政府报告一次财税征收进展情况。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优化征税环境。各企业要忠实履行纳税义务,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做到主动申报,定期缴纳。二要强化财源监控。积极开展税源专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摸透全县税源底子,强化源头控管。要突出税源监控重点,加强房地产、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以及商贸流通等行业的税收征管。加强税收薄弱环节征管,对微利申报企业、个体重点税源,要适时调整定额,确保应收尽收。改进监管征收手段,推广普及网络报税、委托代收、以票控税等措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抓好税收征管,堵塞收入漏洞。三要强化税收综合执法。加大税法宣传和执行力度,国税、地税、财政部门要有重点地开展专项稽查行动,集中力量对征管基础相对薄弱、税收管理偏松、税负偏低的区域、行业和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和整顿。对恶性偷逃骗税的重大案件要公开曝光,及时提交公检法部门予以严厉打击,依法作出处理、处罚。

4、严格监督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是构建效益财政的重要保障。一是严格预算管理。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执行,不得擅自突破单位经费预算,不得随意打报告向财政要钱,更不得以各种名目挤占挪用建设性专项资金和乱发津贴、补助、奖金。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安排支出,倡导勤俭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用于事业发展。要把效益财政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方向,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投入,着力解决用市场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保证规范津贴补贴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及时按标准发放;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需要。三是健全监督机制。要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作用,切实提高投资评审质量。要积极研究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5、推进改革创新,增强财税活力。财政改革是深化效益财政建设的力量源泉。一要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抓紧摸清原属于省级税收企业名单,核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基数,全面清理县与市上解、市补助于县的专项拨款及其他结算事项,逐项提出划转意见,确保我县财政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二要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围绕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公用经费定额管理标准体系,完善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强化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继续实行政府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理财制度。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年度预算编审工作,加快实行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和统筹安排。三要继续深化乡镇财政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积极清理化解农村债务。深化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方式改革,实现县级统一打卡发放,全面实施惠民直达工程。四要切实抓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要求,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力争今年将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年内完成县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五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时启动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推动奖励性补贴管理规范化。同时,抓紧制定完善金财工程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网络安全、软件准入、硬件采购、运行维护及统一数据库平台管理等制度,确保金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四、扎实推进“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

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创建“金融生态县”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内外环境和谐、金融服务优良、支持经济有力、良性互动发展的金融安全区。

1、加强信用环境建设。诚信是金融生态县创建的灵魂。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乡镇、进企业、进村组”等活动,加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宣传教育,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增强社会各界积极维护诚信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支持体系,成立中方县诚信协会,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制定中小企业资信等级评估办法,推动全县企业提高资信水平。完善信用整治体系,加大对金融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强化社会信用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奖励和重点扶持,对逃废债务企业和个人实行联合制裁,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广泛开展信用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户创建评审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满足诚信者的信贷需求。

2、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是创建金融生态县的重要抓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怀化市金融部门来中方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组建进度,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网点。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创新信贷产品,主动向各自的分行汇报好、推介好中方的发展态势、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尽可能增加信贷投放总量。加强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创建担保公司,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银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上半年争取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试点,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新办法、新途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难贷款”和“银行贷款难”的“两难”问题。

3、完善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是金融生态县创建的“生命线”。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推行经济金融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金融运行情况汇报,分析经济金融运行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推行政银企合作洽谈会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推介和资金需求资料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企业产品、项目资源和资金需求等情况,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业主的沟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们出台了《中方县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对各类金融机构为我县建设项目当年发放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新增贷款按不同标准予以奖励。同时,继续实行地方存贷挂钩制度,根据年内新增贷款总量调整财政性存款。

4、倾力打造融资平台。核心是要做大做强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确保全年完成银行合同融资总额不少于1.2亿元,其中到账不少于8000万元。要充实公司优质资产,年内配置土地不少于500亩,资产总额突破12亿元,增长20%以上。要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加快宏翔房地产公司、中方镇城建投公司等子公司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进度,尽快实现企业集团化。要研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从今年开始,凡由政府全额投资和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项目,均由县经建投公司作为业主单位统筹实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经营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要严密防范县经建投公司的信贷风险和财政风险,加强对公司财务运行情况的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县经建投公司要建立健全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向县财政局报送财务报表。同时,要抓好县工业园农业产业化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对财税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摆正位置。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要把财税金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力支持,竭诚服务。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财经领导小组和创建“金融生态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财税金融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并实行定期研究财税金融工作制度,切实帮助财税金融部门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加大对财税金融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这次会议印发的两个《实施意见》和两个《奖励办法》,一定要遵照执行,并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财税金融知识,努力掌握财税金融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提高运用财税金融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要强化责任。要将财政收入和银行放贷任务逐级分解到单位,分解到企业,分解到人头,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局面。要明确时间任务,坚持按月通报、按季总结、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银行放贷如期到位。要严格按照奖励办法和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措施。

三要凝聚合力。大力发扬团队精神,加强财政、国税、地税、金融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和协调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协税护税职责,财税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情况,努力提高聚财理财水平;金融部门要配合财政部门,依法调度资金,实现收入及时入库;宣传部门要运用媒体大力宣传财税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介依法纳税、培植财源和金融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为财税金融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公、检、法、司等部门要依法规范财税征管秩序,严厉打击暴力抗税等违纪违法行为,为财税工作保驾护航。

四要转变作风。财税金融部门要善于从大局出发,紧密结合当前财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为民聚财、为民理财”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监督检查,用法律和制度规范财税干部的行为,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简办事、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努力塑造财税金融工作人员昂扬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对外形象。

五要带好队伍。财税金融部门干部职工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要加强财经理论、财税业务和金融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培养业务能手,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财税金融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打造一支精干的财税金融队伍。

财税金融范文篇8

[关键词]绿色经济;财税;金融;经济政策

绿色经济模式表现出的低污染、低能耗、环境友好性等特征,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为契合,同时也符合当代世界多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共识。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高污染问题以及严重环境破坏问题是其极为突出显眼的弊病。这不仅与传统经济模式自身低效率、低技术、高浪费等固有特征紧密联系,而且规范制度、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后者在绿色经济发展的推进中也成为了一项亟待政府做出有效应对的问题。就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事业一方面确实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成绩,而另一方面资金紧张匮乏、企业参与热情有限、政策导向模糊等情况也成为了急需突破的掣肘因素。对此,财税金融相关的资源支持和政策支持,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绿色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绿色经济概念最初由环境经济学家提出,其时代背景为粗放式、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无序、低效利用方式甚至牺牲,已经愈发显著地威胁到了一国甚至全球整体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因此,不论是从地区国家还是人类整体命运的利益立场来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都是良好且必须的选择。实质上,这是经济发展速度与可持续性之间的价值判断以及权重分配进行的一次反思和重新调整。这种思想初生于学界,后被政界理解、认可,再其后通过环境规章制度和行政政策将影响力传递到市场和企业。而就当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大国现状来看,如何将作为顶层设计的绿色经济发展思路转化为市场企业的自觉选择,是一项关键问题,考验着决策层在政策制定、立法规范等方面的觉悟和技术水平。中国的人口、自然资源条件的客观状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观念。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当代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识,科学认识现有的技术水平情况、经济增长需求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适度地规划经济发展节奏、强度,重视各产业尤其是农业、工业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情况,及时拟定和坚决执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面政策。现阶段处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我国,在近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已经能够越来越成熟地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合理协调增长速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发展绿色经济也仍然继续需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关注点之一,需要更多、更优、更实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以及引导市场力量更深入参与,有效让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各界的自觉选择。

二、我国财政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现状

科学有效的财政金融支持对于绿色经济发展而言大有裨益。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虽然探索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方式,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一些缺点和障碍仍然是存在的。(一)法律制度引导有待进一步完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在我国并非近几年才有的新生事物,事实上这一思路早在20世纪末就有被提出,并且随着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后,绿色经济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探索和尝试。而在具体落实执行过程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困境就是,绿色经济发展其本身虽然得到了环境资源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的底线性保障,但其金融、财税方面的法律制度需求却长期难以得到满足。换言之,发展绿色经济更多倚仗的是决策层的意见判断和行政命令,“便乘”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推进过程之中,而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化尤其是法治化支持则显著欠缺。(二)资金来源结构有待丰富。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历史进程、重要决策和执行情况来看,这项事业的资金来源颇显单一,即以财政的直接支持尤其是转移支付为主。因此,我国直至目前都未能构建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体系来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支持。这种政府财政“包揽”的模式,不仅本身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存在不符,且在具体的地方执行过程中预算混乱、预期不稳定、融资效率低下、利用效率不高、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也形成了严重限制。因此在未来时期,为绿色经济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更好利用金融市场资源的路子,提高非政府力量的参与程度等都是制定财税金融支持策略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的方面。(三)支持体系发挥作用的效率有待提高。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事项上起步较晚,直至目前也尚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既有历史上基于全局考虑而对经济增速提出的高度需求,也与我国整体国民经济、金融体系、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和结构格局有关。例如直至最近几年,我国都较为缺乏针对绿色经济的相应金融信贷业务,为此专门制定的优惠政策也略显不足;又如在企业市场方面,聚焦绿色经济的产业不仅市场规模有限,且相关主体自身定位也十分模糊,导致市场化的金融资源很难有足够的意愿向其提供金融支持。整体来看,绿色经济发展得到的各方面不仅相较于其发展需求而言显得不足,并且多数呈现出短期化甚至投机跟风性的特征。这种低效率、欠稳定的支持作用,对于长期可持续地发展绿色经济来说是远远不够,急需优化方式、提高力量。

三、优化财税金融支持效果的路径

(一)有针对性地完善法律制度。不同于政策或政令,法律制度的支持通常更具长期性、稳定性和更强的引导力量。结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所急需的发展条件、环境来看,法律制度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并非在于直接插手财税金融这方面,而是在于企业一侧。绿色经济的发展不论在怎样的政策支持下进行,最终还是取决于相关企业的行为。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是巩固绿色经济发展现有成果和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实力量。通过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使企业产生与绿色经济相符的决策倾向,不仅将有助于企业改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的最终落实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向金融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使其更有意愿为绿色产业企业提供金融资源支持。(二)充分发挥信贷体系的作用。信贷体系的行为倾向及其力量对参与绿色经济产业的企业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度。其中,商业银行作为掌握巨量金融资源,且作为与市场和企业接触最密切的主体,其地位和行为十分关键。因此政府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财税金融支持,既要聚焦企业,也应重视商业银行。可通过政策优惠、引导,科学合理制定信贷政策,让商业银行主动形成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业务倾向。同时,也可适当安排一些政策兜底,通过财政为商业银行分担一些关于绿色产业信贷的金融风险,以此为相关企业吸引更多、更稳定的信贷支持。总之,只有信贷体系的作用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并引流到绿色经济发展之中,过去那种“财政包揽”的资金资源格局才能得到本质改善,绿色经济才能在更稳定的预期和更良好的支持条件下发展。(三)推进财税金融支持策略创新。第一,设置专项基金。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项收益回报周期较长的模式,其需求的资金支持非常重视长期性和稳定性。基于这一判断,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财税支持方面,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为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建立专项支持基金,为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持。第二,税收优惠支持。财税体系对于绿色产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支持,不仅应在“入”的方面给予转移支付,更应重视“出”这一方面的税收政策。在税额减免的总体思路下,不仅要关注绿色产业本身,也应适度将政策效应扩散到其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消除绿色产业对成本转嫁的顾虑。第三,基建保障。财税金融政策对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支持除了资金方面,其作用也能在外部保障条件方面体现。政府为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大力开展专项的基建保障建设工作,不仅对绿色产业的当下发展有利,长期和更广地来看,对提升市场、社会的预期信心,降低相关投资风险而言,也是颇有作用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其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的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非凡,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有必要对其加深重视程度。从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预期来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尚处初建探索时期,且相关的收益回报周期也较长。这就需要财税金融给予的支持必须具备长期性、稳定性的特征。而从支持效率来看,当前的支持模式显得单调,集中于财政直补和税收优惠等少数手段,金融市场、信贷体系应有的力量尚未充分调动发挥。因此,未来的金融政策支持在规划制定时,也有必要更多考虑如何让金融市场的资源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到绿色经济发展相关事项之中,将发展绿色经济逐渐由一个政府主导的事项转化为各方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参考文献]

[1]汤新星,陆飞.绿色经济发展下的财税金融支持浅析[J].财会学习,2020(17):200-201.

[2]张彬彬.财税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探究[J].纳税,2020(1):15.

财税金融范文篇9

主要目的总结回顾去年全县财税金融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财税金融工作会议。分析当前财税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布置今年全县的财税金融工作。刚才,财政、国税、地税、国土、农行、信用联社6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各自如何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了很好的发言,发言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完全赞同。下面,就今年的财税金融工作讲五句话,与各位共勉。

一、不负重望,贡献突出。

财税金融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2010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财税金融政策调控和718特大暴雨洪灾带来的影响,千方百计增加财税收入,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努力保证民生,不时改革创新、强化管理,财税金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是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1亿元,占预算的100.7%同比增长16.5%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793万元,同比增长59.9%地税部门完成4632万元,同比增长14.4%财政部门完成226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84.7%国产及国土部门完成240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0.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68万元,完成预算的103.1%同比增长20.1%二是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从财政总支出的规模来看,2010年财政支出达到8.28亿元,同比增长较大;从保运转的能力来看,财政供养和补助人员的工资、生活补助以及津贴补贴得到切实保证和按时发放,县乡两级公用经费最低保证规范由500元、1000元分别提高到3000元、5000元,各级各部门的专项经费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教科文卫、社会保证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31.5%13.4%和14.8%支出结构逐步倾向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三是惠民工程投入效果显著。去年当年筹集整合民生八大工程建设资金1.98亿元,县级配套达到4200万元。全县城乡社会保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蛋奶工程”实现了全覆盖;农村三级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以县城廉租住房建设为核心的住房保证资金筹集机制趋于完善;通村水泥路、农村通讯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规范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四是支持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继续实行茶饮、蚕桑、畜牧养殖主导产业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全年共兑现三大产业奖励扶持资金260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落实企业流动资金贴息资金82.6万元,发放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补助36万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金融部门行社年末存款余额达到27.46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96亿元,存贷比例达到32.63%特别是信用联社信贷投入力度不时加大,存贷比达到66%有力地支持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村主导产业及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五是财税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财政部门把民政优抚、农村低保等民生补助纳入“一折通”发放范围,大大降低了现金支付存在矛盾和风险;进一步实施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明晰产权归属,明确管理责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进出有序、运作规范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推销行为,理顺推销单位、推销管理部门、政府推销中心、推销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集中推销顺序,提高了推销质量和效益;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认真谋划和精心准备,9月1日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呈现出起点高、运行顺畅的良好态势。税务部门强化了税控管理,协税护税网络和制度得到加强,加大了税收清欠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和足额入库,较好地落实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六是资金争取工作效果明显。当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50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8亿元,其他各类专款和对口支援捐赠达到5000万元,大大增强了县级可用财力。

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这些成果的取得。财税金融各部门干部职工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同作战的结果。此,仅代表县委、政府向全县财税金融系统的干部职工和理解支持财税金融工作的各级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还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基础还不稳固,肯定成果的同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弱,企业效益增长、财税增收的压力很大;二是财政保证范围逐年扩大,可用财力的增长难以满足财政支出增长的需要,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三是财政管理仍存在单薄环节,特别是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方面还有待加强;四是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减少资金沉淀外流等方面还有待探索。

正处在县域经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任何事业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当前。财税工作关系机构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关系到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在座各位不懈努力、积极奉献,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县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将面临新一轮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并下决心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省委、省政府支持陕南突破发展的力度继续加大,制订了陕南地质灾害易发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十年规划;市委、市政府把我县作为全市“一体两翼”规划率先突破发展县,这都将给我提供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将成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和环境保障的不时加强,将加快建设陈家坝、老县两大工业园区,着力壮大新型资料、富硒食品、建筑建材、机电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六大工业支柱,构建支撑全局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将陆续落户、建成和投产达效,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不时增强。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不时加快,推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工作、保证性住房建设、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将极大地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将扩大投资和消费。四是经过“十一五”不懈努力,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清晰,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县生态和资源的优势将日益显现;特别是安平高速公路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安巫高速将开工建设并经过,影响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发展环境将会得到完全改善。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流做后盾,同时也必将促进财税收入稳步增长,拉动城乡金融消费。因此,必需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牢固树立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乘势而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加财税收入、保证重点建设、强化资本运营、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积极奉献。

三、增强造血,开拓进取。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00万元,今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政府下达我县今年的财政总收入任务1.6亿元。分别增长15%和20%这是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刚性任务,纳入市对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要求做到均衡入库,更是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救命钱”这个任务必需无条件完成。根据这个任务,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分部门下达了财税收入任务,其中:下达国税部门“三税”收入5800万元、入库县财政1000万元,下达地税部门工商税收入5500万元、入库县财政3500万元,下达财政部门征管收入500万元,下达国土部门政府非税收入及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500万元,下达12个乡镇共150万元的收入任务和190万元的化解债务任务,下达经贸局规模以上重点企业9000万元的协税收入和交警大队督促协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平安业务经办机构100万元的车船税扣缴义务。另外还有1000万元的地方预算收入需要政府其他各部门通过非税收入和经营国有资产收益来填补。刚才我代表县政府分别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以上部门和各乡镇的年度综合考核,严格实行奖惩,并与相关单位的经费挂钩。

与在座各位一样,要全面完成这个任务。深感压力重大、责任重大,但这个任务寄托了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殷切期望,完成这个任务是基本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义务。这就需要我财税各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培植骨干财源税源,采取超凡措施,努力增加财税收入;金融单位积极向上争取信贷政策,扩大信贷支持范围和资金规模,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保税源稳步增强。抓财源培植,一要抓财源培植。就是抓发展、抓税源,这始终是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培植财源怎么抓?关键要牢牢抓住工业项目不放松,牢牢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近年来我县的发展经验告诉我抓经济,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保增长、促发展的牛鼻子”同时,横向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表明:哪里的工业搞得好,哪里项目抓得好,哪里的财政收入就上得更快。因此,财税第一位的工作还是要抓财源建设,想方设法把“蛋糕”做大。就具体工作来讲,一是用好用活国家的积极财税金融政策,认真掌握上级政策导向和投资动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规划、申报、立项工作。今年县政府将安排一定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用于项目的筹划、包装、推介、前期设计和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争取让我县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拉动内需的投资计划盘子,推动县域产业化、工业化发展。从去年支出的盘子看,支出总量近8.3个亿,而真正的县内财政收入才5000多万元,仅占支出总量的6.7%不论是社会保证支出、惠民政策资金还是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大头都是来自于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和项目扶持资金。二是积极探索财政金融资金支持主导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扩大信贷担保物范围等途径协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等方式,发挥财政金融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切实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认真兑现招商引资的财政、税收、金融支持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当前市场低迷、东中西部产业衔接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发明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各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和财源税源建设。

保收入稳定增长。要积极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方针,二要抓强化征管。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税,规范减免税行为,国税重点是争取体制内税源,地税重点是加大重点项目税征收,财政和国土重点是加强契税、耕地占用税、非经营性资产和土地收益,同时对已经到期的税收优惠要及时恢复正常征收;另一方面要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强化税务稽查。要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从严整治税收征管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要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全面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和管理,大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典型。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所有政府非税收入都要纳入财政管理,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保民心长治久安。实施民生工程,三要抓民生工程。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财税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和关心群众、体现民意的高度抓好落实,务求实效。目前,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定要依照报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改善民生的政策,重点要抓四件事:一是早做部署。要建立相关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对民生工程的规划、项目、时间早安排、早实施。二是足额预算。必需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配套资金,不留任何缺口。这里要强调的民生八大工程不只是民心工程、民本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今年的财政支出布置,要进一步向民生八大工程倾斜,足额落实各项配套资金,严格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真正把民生八大工程当作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三是加强调度。对民生工程资金,必需按要求、按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民生工程资金要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开通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调度,督促和加快支出进度。四是强化监管。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和原有的各项涉农惠农补助资金,一律实行公示制、实名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全部通过“一折通”形式兑现到农民手中,严禁相关部门和乡镇截留挪用。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严格专款专用,确保补助资金到位、政策执行到位、百姓实惠到位。这里特别强调,今年县监察局要会同财政局适时抽调专人开展专项检查,凡是发现有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行为,一经查实,要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四、强化管理,科学理财。

财政金融工作水平是经济基础的综合反映,科学理财是对财政金融部门管理资金能力的巨大考验。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财政金融部门必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掌握新时期的财政金融工作。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动身,打破惯例思维定势,掌握财政金融政策,拓宽理财思路,要学会算经济账,更要学会算发展账、社会账、政治账,处置好财政金融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保资金发挥效益。依照构建结构合理、制度创新、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管理科学、公开透明的财政收支管理机制的要求。一是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基本支出规范体系和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规范,一要抓财政金融管理。继续扩大基本支出规范体系覆盖面,增强财政资金流向的透明度,努力实现资源公平配置。二是加快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财政金融资金管理之中,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提高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以实现绩效预算为目标的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使资金管理更加高效、合理、有序,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加强资金运行平安监督。财政部门要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财政监督,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政府推销、非税收入管理的作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财务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良好的会计秩序,切实提升全县会计队伍素质。加快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特别是要强化事前、事中监督,建立起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政大监督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县乡财政信息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金融部门要通过跟踪服务,加强资金监督,保证信贷资金不转移用途,减少和防止发生不良贷款。

保源头控管顺畅。要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要抓体制改革创新。合理界定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调整和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加快推进政府推销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推销行为,除市政、交通等重大招投标项目外,其它项目必需全部纳入政府集中推销范围;大力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对现行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深化国库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完善集中支付顺序,有效监控单位预算指标及用款计划,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监督,确保预算单位资金平安;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代管”各项制度,进一步做好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加强县乡债务管理,坚决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抓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扎实稳步地推进惠农项目建设,促使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

保廉政建设到位。今年,三要抓增收节支。一方面要依照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对公共支出和专项支出按预算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对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必需在第一时间拨付到项目单位,保证按事先组织实施,决不能挪用、截留和拖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干事业,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随着中央、省市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加强支出管理越来越重要。必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动身,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制止和反对铺张浪费。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严格对机构人员编制、车辆配置和会议接待的管理,防止攀比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本钱,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机关,这一点领导干部要做表率。财政部门要带头搞好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要抓紧构建结构合理、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监督有力、公开透明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支出管理水平,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要把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建立重点项目跟踪问效和资金使用反馈检查制度,全面掌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各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要实现由以不定期突击性检查为主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转变,对于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或公开曝光。

五、带好队伍,严肃纪律。

促进全县财政事业新的跨越,要全面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关键在领导,推进看合力,落实靠干部。

经常听取情况汇报,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财税金融工作。定期研究财税金融工作,着力解决财税金融改革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财经知识,掌握财经规律,不时提高驾驭财经工作的身手,掌握工作主动权。主要领导要时常把财税金融工作抓在手上,把财税金融工作情况装在脑中,亲自协调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财税金融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二要加强协调配合。财政、国税、地税与人行、农行、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配合与协作。努力形成齐心协力抓财税收入的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强收入调度,加强财源监控,随时跟踪、分析财政运行态势,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情况,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征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下到基层、下到企业、下到纳税户,协调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收入正常入库。金融部门要配合财税部门,实现收入及时、快捷入库。公、检、法、司和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履行职责,依法打击暴力抗税、截留财政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

抓好工作的关键;好的工作作风,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好的干部队伍。履行职能的保证。财税金融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做到五个更好”一是顾问”要当得更好。要立足全局思谋,着眼久远筹谋,狠抓落实细谋,当好县委、政府决策的高级顾问和助手。二是管家”要做得更好。要勤学习、深钻研、多调研,扎扎实实炼就科学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的身手。三是保证要搞得更好。依照轻重缓急、统筹考虑的原则,妥善安排好财政经费支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放在突出位置,都要确保县委、政府所做出的重大布置和重要工作所需财政支出。对于其他一般性支出,能省则省、能压就压。金融部门要对县上重点建设的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给予重点倾斜,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尽力提供金融支持,化解资金难题。四是联络要搞得更好。当前,国家一切财政投入都是以项目为依托,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分析与研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加强对上联系,争取上级支持,最关键的做到政策要清、情况要明、谋划要早、腿脚要勤。五是廉政要抓得更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理财,自尊自重、自警自省。近年财政、邮政储蓄银行发生的两起案子,给我财税金融部门的领导班子重重地上了课,前几天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一名股长挥霍、携款近亿元潜逃,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从加强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防微杜渐,防止发生腐败现象和不廉洁行为,确保财税金融资金平安。

财税金融范文篇10

同志们:

值此年终岁首之际,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财税金融工作情况通报会,目的是总结一年来财税金融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宏图,更进一步激发财税金融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必胜信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财政、税务部门和各金融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节日期间奋战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发展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五个大县”为统领,以实施“倍增计划”为先导,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这一发展主题,想千方、设百计,不遗余力地谋求新发展,推动新跨越,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喜人局面。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财税、金融部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把奋力增收、努力提供良好金融服务作为履行职能、贡献地方的核心,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干劲,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高质量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截止到今天,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28.8%;财政支出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8.0%;金融贷款达到32.6亿元,同比增长28.5%。同时,财政收入和信贷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15.4%,同比增长35.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41.8%,同比增长54.4%;工商税收完成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4.5%,同比增长19.8%;在贷款方面,支农贷款达到10.6亿元,与上年持平;中长期贷款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50.3%。随着财政实力的壮大和风险防范机制的优化,财税金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显著增强。今年,全县扶持中粮、元盛等重点项目财力资金达到8000万元,农业、林业、水利建设投资达到3.6亿元,交通、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达到4.3亿元。同时,全县各家银行加大对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银行先后各放贷500万元支持龙腾水泥、天麟米业公司发展;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放贷6亿元和2.5亿元,有力支持了中粮集团分公司厂区建设和设备安装。在服务大项目的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年累计为300户中小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8亿元。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力作支撑,没有有力的金融服务作保障,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建设很难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也很难变为现实。正是由于各个部门的合力攻坚,在财政各项支出显著增加情况下,我县的全局工作实现了平稳运转,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积蓄了后劲。

展望2012年,我们信心百倍。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了“四大战略”和“十大工程”的发展战略,这为我县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能否将这一目标变成现实,对县委、县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财税、金融部门的工作也是空前的考验。希望各财税、金融部门要继续发扬奋勇争先的工作干劲和务正求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握中心,围绕大局,全力增收节支,高效配置信贷资源,努力迎来我县财税金融发展史上更加富有效率、更加令人振奋、更加彰显实力的一年!

最后,衷心祝愿全县各财税和金融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兴旺,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