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8:23:46

病毒

病毒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委和行政审批机关的部署要求上来,主动作为,周密部署,统一指挥,坚定不移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在州行政审批局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采取更加果断、有力和科学的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深刻认识到“生命重于泰山”,防控疫情刻不容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政务服务保障,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解难,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加强对病毒防控,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严防疫情在机关的传播和蔓延。(二)及时处置。对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观察病例应做到分类、有序管理,确保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防控对象及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医学观察。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病毒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二)工作内容1.落实县委县政府、州行政审批局、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安排部署。2.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病毒的应对措施及应急预案,严密监测全局干部职工病毒防控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3.指导相关人员紧急应对和处置病毒疫情;4.机关出现病毒疫情时,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单位,指导和配合做好疫情的处理;5.研究部署病毒防控工作,通过微信、短信、视频等方式积极向全体人员讲解病毒和防疫相关知识,提高干部的防疫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发现疑似症状时,要按照规定流程及时做好上报、隔离、防护等工作。6.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提前对春节前后有关情况做出科学研判,必要时对相关工作做出调整。7.做好疫情监测、筛查、登记、报告、安全保卫、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局办公室对2020年1月26日前将涉及湖北尤其是武汉及近期去过武汉或与武汉相关人员接触的干部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要密切关注人员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误报。2.要做好春节节后上班人员的日常体温监查工作,做到实时检查、实时关注、实时了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情况及时报送办公室。

五、预防措施

(一)严格做好自我防控。坚持实事求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对1月中旬以来到过湖北武汉等疫区或与从湖北武汉等疫区返岗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干部职工,按有关规定主动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每日至少测量体温2次,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同时统筹做好个人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提倡网络办公,确保工作不断档、不脱节,直至度过观察期后方可到单位上班。正常上班的干部职工也要切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在人员集聚的室内场所,要带头规范配戴口罩。如非工作必须,提倡不开会、少开会,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聚集。(二)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节后返岗人员返县后先居家隔离14天,每日至少测量体温2次上报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汇总报县疫情指挥部。对有病毒发生或疑似病例的办公场所,办公室要组织人员对房间进行空气消毒。(三)推迟政务大厅集中办公时间。一是优先网上办理。非急办事项,建议推迟办理。急需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优先通过网上申报办理,原则上不到实体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办理。由申请人登录省政务服务网,在县板块注册登录后,点击办理事项对应栏目,根据提示操作。二是电话预约办理急需办理事项,先与办事窗口电话预约办事时段,根据预约时间到各部门办理;线下不办理未预约事项,以防止人员聚集、滞留造成交叉感染,尽量减少现场办事。

病毒范文篇2

如何立足实际情况,寻求病毒解决之道?本文以常州国税病毒防治为例,在整合防病毒资源、构建科学的病毒防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

一、强化病毒分析,科学制订病毒防治方针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税务系统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以常州国税为例:目前常州国税计算机数量达到了1600余台,主要税收业务都依托计算机处理。但是,伴随计算机应用推广的还有计算机病毒的泛滥。从2002年的“红色代码”到2005年的“SQL杀手”,每次病毒疫情都给税收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要有效解决计算机病毒疫情,就必须科学分析计算机病毒情况。以下以常州国税2005年、2006年计算机病毒传播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2005年,常州国税对4月份的计算机病毒采样从数量、类型、传播途径、破坏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蠕虫病毒会严重影响信息系统安全,Trojan木马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而宏病毒等其他恶意软件在特定条件下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要防治计算机病毒,就必须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常州国税因此制定了2005年计算机病毒防治方针:全面防范蠕虫病毒,对Trojan木马程序重点防范,在特定环境下防范宏等其他病毒。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扭转了以前单纯用防病毒软件防治病毒的思维,通过安装WSUS系统补丁分发服务器,对服务器以及WindowsXP进行自动的补丁分发下载工作,从系统源头掐断病毒传播流行的途径,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2006年的病毒分析样本为6月份至8月份的病毒采样标本,共计采样(有效)28450个计算机病毒感染记录,涉及计算机(有效)共计133台,涉及(有效)125种计算机病毒及变种。其中感染病毒超过10000次的涉及1台(20050),感染病毒在1000-10000的共计3台,感染病毒100-1000的共计8台,感染病毒10-100的共计17台,感染病毒100次以上的计算机(12台)。根据以上统计,感染计算机病毒在100次及以上的计算机,共统计病毒记录27799次,占所有病毒感染记录的97.71%。

从病毒传染类型看,感染记录超过100次的如下表所示:

病毒名称

感染记录数量

Trojan.DL.Agent.kij

20138

Trojan.PSW.Agent.agx

4197

Backdoor.Sdbot.qur

2056

Backdoor.RWX.2005.cx

500

Trojan.Spy.Agent.bcu

238

Trojan.DL.QQHelper.eap

225

Backdoor.SdBot.uo

173

从病毒传播数量看,感染记录超过100次的共计27527次,占96.75%。从类型看木马病毒的蠕虫化现象非常明显。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病毒传播、感染的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以蠕虫病毒为主,2006年及以后病毒类型主要是木马病毒,或者说是蠕虫型的木马病毒。

2、目前计算机病毒防治效果明显,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较少。由于计算机系统补丁分发效果明显,使计算机病毒感染对象集中化。出现一部分“易感”计算机。只要控制住“易感”计算机,理论上就能防治90%以上的病毒。

3、目前新病毒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不排除可能出现新的病毒疫情,计算机病毒防治要有新的手段、工具。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确定计算机病毒防治方针:分级管理、综合防治、重点管控。

二、有效整合防病毒资源,提高病毒防治效果

在传统观念里,防治病毒主要依靠防病毒软件,可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单一依靠防病毒软件防治计算机病毒效果不明显。

以常州国税为例,2006年前依靠SymantecAntiVirus防治计算机病毒,2006年防病毒软件改为瑞星。在实际应用中,不管是SymantecAntiVirus防病毒软件还是瑞星防病毒软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研究结果表明,仅仅依靠防病毒软件防治计算机病毒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1、无法解决覆盖面的问题。防病毒软件能够有效监控安装防病毒软件的计算机,但对未安装或防病毒软件运行异常的计算机无法及时监控。

2、无法解决“根源”问题。尤其是蠕虫病毒,一般都是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破坏,如果不能“堵塞”系统漏洞,就不能彻底截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3、无法解决“预警”问题。防病毒软件只能在事后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而无法根据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征,如连接异常、流量异常等进行预警工作。

事实证明,仅仅依靠防病毒软件无法彻底解决计算机病毒问题。要有效解决计算机病毒只能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充分利用各种安全手段。为此,常州国税在VRV桌面管理软件应用和防病毒工作联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常州国税局是江苏省VRV桌面管理系统的试点单位,自2006年3月起就开始应用该系统,在VRV桌面管理系统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用好、用足VRV桌面管理系统,常州国税信息中心在VRV桌面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上狠下功夫,深入挖掘桌面管理工具的各项功能。其中,用VRV桌面管理软件实现与瑞星防病毒软件的联动,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成为常州国税信息中心的一项特色工作。以下是我们利用VRV桌面管理软件进行病毒防治的两个典型例子:

1、软件分发解决“Trojan.DL.Small.ikr”病毒

2006年11月14日,常州国税实现了瑞星防病毒软件从2005版到2006版的升级。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还没有从升级成功的喜悦中出来时,却惊讶得发现:2006版瑞星发现暴风影音5.05版本中有“Trojan.DL.Small.ikr”病毒,而且瑞星对其无法彻底清除;其次,由于暴风影音软件来源比较单一,基本都是5.05带毒版本,据统计,在常州国税所有计算机中,超过65%的计算机都安装了该软件。短短三天,瑞星防病毒系统对该病毒的查杀记录超过了80000条。

VRV桌面管理系统在常州国税基本已经覆盖到位,信息中心对它的各项功能有所了解。其中,VRV桌面管理软件策略中有一条“普通文件分发策略”,信息中心对它并不陌生,由于武进、溧阳和金坛三区县安装了区域扫描器,常州信息中心就是利用“普通文件分发策略”,实现对其远程、自动升级。能不能利用该策略防治“Trojan.DL.Small.ikr”病毒呢?信息中心投入到对该病毒的研究中。经反复测试发现,只有暴风影音5.05版本才带该病毒,其余版本都是安全的,而只要把5.05版本带毒程序替换成其他版本程序就可以清除该病毒,且不会影响该软件的正常使用。在发现了该情况后,信息中心迅速动手,首先在小范围测试成功立即将该策略到全局,仅仅一天以后,该病毒在常州国税的防治记录就降到了个位数,并且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2、注册表监控“威金(Worm.Viking)”现原形

2006年10月底,一个突如其来的计算机病毒“威金(Worm.Viking)”让信息中心有点措手不及。通过瑞星监控台,明明有“威金”的身影,可就是找不到准确的染毒计算机,难道“威金”真的躲在计算机管理人员看不见的地方吗?如真有这地方,它在哪里呢?

信息中心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重新开始审视这个“威金”病毒,通过各种资料,信息中心发现,“威金”在感染计算机的同时立即就禁止了防病毒软件进程,很不幸,瑞星防毒软件的进程也在“威金”的魔爪下。在防病毒软件被破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防治病毒呢?

信息安全工具中,瑞星防病毒软件已经失效了,要及时定位并防治病毒只能依靠VRV桌面管理软件了。可是,如何利用VRV桌面管理工具来实现其防病毒的功能呢?信息中心再次将“威金”放上了手术台。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发现,威金病毒也是通过修改注册表(在注册表启动项添加启动病毒程序)方式实现启动的。

知道了威金的特征,就可以利用VRV桌面管理软件来进行防治工作了。在安全策略中,有一条“注册表安全策略”,信息中心利用其检查符合“威金”启动项的方式实现对染毒计算机的定位,并及时断网查杀。在这条策略下发一天后,立即上报了24台计算机符合威金启动特征,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些计算机进行断网查杀,很快就阻止了“威金”疫情的蔓延。

资源整合,实现了计算机病毒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有效弥补了防病毒软件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防群治,建立“管理集中”式的病毒防治体系

在数据“大集中”模式下,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病毒防治体系呢?事实已经表明,单打独斗无法彻底解决计算机病毒问题,只有集中资源、统一管理、群防群治才能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

常州国税局在计算机病毒防治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采用了一条“管理集中”防治体系。

常州国税信息中心目前仅有2名计算机病毒管理人员,但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1600余台。瑞星防病毒软件服务器只安装到地市一级。在目前“数据集中”模式下是否一定要走“集中管理”这条路呢?常州国税决定另辟蹊径。

在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中,常州国税以前也是应用集中管理模式,即由信息中心管理起全市的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负责日常监控,对出现的病毒通知下级管理人员处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集中管理模式表现了以下缺陷:

1、低效。地市级管理员负责全局的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可是,根据统计,地市级管理员处理计算机病毒时90%以上的工作都是重复工作,往往把自己淹没在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病毒分析、预警工作。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日常简单重复工作太多。

2、反应慢。集中管理模式的控制中心在地市信息中心,其响应流程为地市管理员-区县管理员-操作人员。而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地市管理员这一端。当地市管理员无法及时发起响应时,整个防病毒体系就事实上瘫痪了。而当地市管理员发起响应时,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联系到区县管理员而无法实现防毒意图。反应慢的根本原因是响应环节太多,响应链条太长。

3、消极。当地市管理员包揽了主要防病毒工作后,对区县及操作人员起了消极影响,认为防病毒就是地市管理员的工作,无法实现群防群治的效果。

要做好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防毒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整合,主要就是从“集中管理”模式转化为“管理集中”模式。

“管理集中”模式下,需要对响应流程、工作职责等进行了重新划分。在“管理集中”模式下,区县管理员对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情况进行监控(分担了地市管理员大多数的日常监控工作),并对出现的计算机病毒情况进行简单处理,对无法处理的报地市管理员。地市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区县管理员的指导、监督。

“管理集中”模式的优点在于减少了响应环节,将地市管理员从大量的简单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分调动了区县管理员的积极性,真正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常州国税2006年计算机病毒防治方针:分级管理、综合防治、重点管控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理念。

分级管理:病毒管理的权限下放各区县分局,由区县分局进行设置监控管理,并及时处置发现的疫情。信息中心负责总体防病毒的规划建设等,指导并监督区县分局做好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

综合防治: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手段工具,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如VRV桌面管理软件就可以查询防病毒软件安装情况,流量异常情况、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阻断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的端口通讯。

重点管控:目前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点是及时管理控制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实现感染最小化、影响最小化、危害最小化。在目前数据集中、网络互联、重要业务都依托计算机处理,计算机感染病毒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及时处置、控制传播。按照这一方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考核项目取消了对病毒数量的考核,而以“防治作为”作为考核重点。“防治作为”指防病毒软件安装率、以及出现病毒的处理情况(同一计算机感染病毒2天未处理或未上报的)纳入考核。

病毒范文篇3

关键词:病毒肺炎;《内外伤辨惑论》;内伤病;中医病机;扶正祛邪;中医药疗法

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强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基因测序很快已经确认引起这一肺炎的病毒是一种与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2019-nCoV)。肺炎临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其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1]。温州由于存在大量的输入性病例,使得温州确诊人数高居全省前列,截至2月18日24时,温州市累计报告肺炎确诊病例504例,重症病例22例,累计出院208例[2]。为了应对肺炎疫情,中医界也积极行动,除了直接进入临床一线,很多学者也做了文献和理论研究。李东垣生于大疫流行的年代,其早年所治疾病中,疫病尤多,所撰《内外伤辨惑论》[3]正是亲历汴京大疫的诊治经验总结。本文将目前已获知的肺炎流行情况、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与东垣先生所描述的“内伤病”病状进行比较,发现很多共通点,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理法方药或可对肺炎的中医诊治有所借鉴。

1《内外伤辨惑论》所论“内伤病”实为传染病

金朝末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一带)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疫,“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历史上,但凡兵乱常与瘟疫联系紧密,汉末兵乱后出现大面积流行的疫病(外感病),张仲景辨其为伤寒,对证施治,有效者众。李东垣亦亲历大疫流行,认为此疫病的病状有别于当时医者所认为的伤寒,为“证世人用药之误”,撰《内外伤辨惑论》以鉴“内伤病”与“外感病”。受当时医学知识所限,东垣所提到的“外伤”单指“外感风寒”,他认为凡不属于外感风寒者都是内伤病,但我们根据其对“内伤病”的描述:“表虚之人,为风寒所遏,亦是虚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间,时与外中贼邪有余之证,颇相似处”,认为其所述的实际上是一种外感虚证[4]。此疫具有暴发突然,聚集性发病,传播迅速,病状相似且伤亡惨重的特点,在现代看来应该是一种古代传染病。

2“内伤病”与肺炎

2.1“内虚”(脾胃不足)之人易感。中医学认为疾病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的破坏,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气是造成身体和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与邪气相对的即是正气,中医学注重机体预防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即正气主导机体防御疾病侵袭的正向作用。《灵枢•百病始生》云:“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失调,卫气失固,为邪气致病创造了内部条件。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所有人群对此病毒均无免疫,且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及密切接触,在特定情况下气溶胶传播亦有可能[1],因此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根据文献报道,老年人和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风险可能增加,且受邪后病情更重[5]。有研究者通过对138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亦发现,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年龄更大,更有可能合并基础疾病,也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6]。以东垣的视角来看,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大多具有病因复杂的“内伤”基础,所谓“内伤”是长期受内外因素(包括喜怒所伤、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等)不良影响,继发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人体自我调控能力不足[7]。从疾病状态来说,内伤表现为持续、慢性的过程,在漫长的病程中症状常游走,变化,表现多样,涉及全身各脏腑,迁延而不剧烈。“当内虚而伤之者,燥热也,或因口吸风寒之气……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因哕、因呕、因吐,而燥热发必有所因,方有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易感人群存在“内虚”(脾胃不足),再受邪(),即便邪微,却无力处理,无法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就出现类似外感的症状,或诸脏腑交替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2.2肺炎症状体征与“内伤病”相似李东垣。在其《内外伤辨惑论》中通过“十三辨”,列出了“内伤病”的一系列症状。笔者将东垣所述之“内伤病”症状体征与王玉光等[8]专家组成员疫情早期深入武汉抗疫一线观察到的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比较,详见表1。肺炎重症患者多在发病后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1]。东垣书中亦有关于汴京疫病危重症的描述:“当内虚而伤之者,躁热也,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为膈上冲脉之火所拒,使阴气不得入,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开目瞪,极则声发于外,气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阴气不得入”,“气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的描述类似于现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出现呼吸衰竭,氧气不得入的情况,古时因无法采取机械辅助通气等现代化技术,遇此必然“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乱于胸中,其气无止息,甚则高喘,热伤元气,令四肢不收”,“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致使心乱而烦”,类似并发脓毒血症的描述。综上所述,无论是肺炎的普通型还是重型患者临床特征都与“内伤病”有着惊人的相似,单从症状学角度来说,肺炎与李东垣所诊的“内伤病”一样,两者均有较突出的脾胃系证候及内伤发热的表现。两者的致病因素或许相同,若这种推论正确,那么在针对肺炎制定中医诊疗方案的时候,可以考虑借鉴李东垣的经验。2.3肺炎虽病发于肺,实伤在脾追溯邪所犯。何处,对于了解疾病的轻重浅深,推测病势预后,指导治疗用药有重要作用。对于肺炎的中医病位,从各省相继的中医诊疗方案可知,各方对该疾病的病位认识主要在肺,而国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从第四版开始已删去了病位在肺[9]。其实,东垣先生书中早已给出判断邪在肺在脾的方法。脾土与肺金在生理上是母子相生关系,在病理上“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对于病位的判定,东垣认为,邪若首犯脾胃,其病理变化应直接表现于口,因脾开窍于口,“必口失谷味,必腹中不和……鼻中清涕或有或无”;若邪首犯肺,其病理变化最易表现于鼻,因肺开窍于鼻,“鼻气不利,声重浊不清利,其言壅塞,盛有力,而口中必和”。观疫情发生后最早的报告,肺炎发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鼻部症状(少见鼻塞流涕),肺系症状也仅表现轻微干咳,反而舌苔厚腻、食欲减退、乏力、胃纳欠佳甚至腹泻的脾胃系表现更为常见,是以虽见肺系病变(肺部影像学见肺间质病变),实则脾气亏虚在先。综上,笔者认为本疫乃脾胃损伤致肺脏失养(母病及子)发为肺疫,或可称“土疫”。

3辨病气有余不足,补其中缓泻其邪

中医认为,治疗疫病的首要原则就是扶正祛邪,帮助调整人体内的正邪势力的对比。时移世异,现代药物学的研究深度早非东垣年代可比,但方药是治法的具体落实,通过分析症状与方药的关系,可以体会东垣的治疗思路。在其治疗思路基础上,合理布以扶正攻邪的策略才能真正师古而不泥古。纵观《内外伤辨惑论》全书,可以看出东垣先生临床用药极重人体胃气,认为“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需根据“病气有余不足”来“补不足泻有余”。他提出的补与泻,非狭义的补与泻,“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泻也;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泻”可以理解为《内经》《伤寒论》所涉及的各种祛邪外出的方法,而“补”,即采用温、和、调、养的各种方法来调整脾胃枢机功能以补足正气。“凡脾胃之证,调治差误,或妄下之,末传寒中,复遇时寒,则四肢厥逆,而心胃绞痛,冷汗出”,疫病患者若出现阳气不助、血压降低、四肢厥冷的休克表现,属“病气不足”,当先拟沉香温胃丸温补脾肾补足元气;若“腹胁满闷,短气”(胸闷、消化不利),属“病气有余”,可以草豆蔻、半夏、神曲消积除湿,泻其邪气;若“气短无力,不耐寒热,早饭后转增昏闷,须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懒倦动作及五心烦热”(懒怠和发热),可以白芍、生地、泽泻养阴利湿;针对症状纷繁,寒多热少,肺系、胃肠系症状突出之症,拟方神圣复气汤攻补兼施,仍侧重补中;若病渐愈,少见发热、烦热之症,为肺脾两虚之象,拟升阳益胃汤,虽名益胃,其实肺脾同治,补肺、升阳、利湿为主,稍佐清热。即使拟一方处之,亦依当时病情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增删,“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加半夏,生姜”,“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耳”,“大便秘涩,加当归,大黄……如大便行则止。此病不宜大下之,必变凶证也”,还需考虑“伤食”的或寒或热,与时令气候的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天时因素、地理环境等,因时施治,否则会出现“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东垣书中方剂所用药量大多偏小,且其善用“甘”药,并以丸剂为主,究其原因,一者因受邪者众,为取用方便而设;二则取甘味药具补中且缓急之效,丸剂亦缓。此二者皆契合时时顾护胃气的首要原则,“外来客邪,风寒伤人五脏,若误泻胃气,必死,误补亦死”。

4讨论

病毒范文篇4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肺炎;病毒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病例;病例讨论

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及老年人为主,但死亡患者以老年人为主[1]。国内部分死亡病例的分析发现,83%~100%伴有肺外器官改变,80.1%伴发其他基础性疾病,32.8%为65岁以上老年人[2-3]。截止2020年2月24日甘肃省共确诊肺炎(COVID-19)91例,死亡2例,死亡率2.2%,与全国报道的平均病死率基本持平。为加深对死亡病例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认识及总结交流,现将2例死亡病例诊治过程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病例1:75岁,男性,其外孙2020年1月22日从武汉回兰州探亲并于2020年1月25日确诊为肺炎(COVID-19)入住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隔离负压病房,外孙和患者先后于大年初一、初二一起在家就餐,有密切接触史。患者于2月1日出现干咳、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呼吸困难症状,并以“干咳、乏力伴呼吸困难”于2月1日入院兰州市肺科医院,入院次日该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肺炎(COVID-19)。既往患者体质较弱,偏瘦,且伴糖尿病、陈旧性心梗等基础性疾病。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101次/min,血压123/80mmHg;神志清,精神较差,急性热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详细症状与体征见表1)。入院后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性改变,并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以肺外缘为主(见图1)。血常规提示:白细胞5.2×109/L,淋巴细胞计数0.81×109/L。入院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400mg/次,口服,1/d)抗感染,莲花清瘟胶囊(2粒/次,口服,3/d)抗病毒治疗2d,疗效不佳。患者仍低热,体温37.3~37.5℃,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少尿,病情加重。改利托那韦(600mg/次,口服,2/d)抗病毒治疗,10d。当日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提示:白细胞4.01×109g/L,中性粒细胞占60.5%,淋巴细胞计数0.66×109/L,D-二聚体3.40mg/L,纤维蛋白原5.01g/L,乳酸脱氢酶700U/L,α羟丁酸脱氢酶501U/L,磷酸肌酸激酶421U/L,C反应蛋白146.7mg/L,钠123.4mmol/L,氯97.3mmol/L;末梢血氧饱和度(SO80%~86%(吸氧浓度4L/min)。修正治疗方案给予亚胺培南抗感染,甲强龙冲击治疗,补液支持等的综合治疗(具体药物计量及疗程见表1)7d,患者仍持续发热(热峰37.4℃),嗜睡并无尿。急查血气分析:pH7.34,paCO231mmHg,pO252mmHg,SO271%。生化提示:BUN51mmol/L,CR998umol/L,提示急性呼吸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应用高流量面罩吸氧4~5L/min,并给予胸腺肽支持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4d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16日15:47死亡。病例2:78岁,男性。该患者二儿子于2020年1月24日从武汉回兰州探亲,4日后被确诊为肺炎(COVID-19)入住兰州市肺科医院隔离病区,二儿子与患者于大年初二有密切接触史,患者于2月2日凌晨出现乏力并全身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具体症状与体征见表1),以“干咳、乏力伴呼吸困难”于2月2日入院。2月4日该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肺炎(COVID-19)。该患者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等基础疾病多年,体质差。入院前最高体温38.0℃,伴恶心、呕吐及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时该患者伴明显的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入院后查体:体温37.7℃,心率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8/60mmHg;痛苦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急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少量胸腔积液(见图2)。血常规示血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占60.2%,淋巴细胞计数0.63×109/L;磷酸肌酸激酶293U/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并心律不齐。入院后给予ɑ-干扰素雾500万U雾化吸入,2/d;利托那韦600mg,2/d抗病毒,以及吸氧、补液、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继续上述治疗方案治疗3d后患者持续发热,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加重、少尿甚至无尿、下肢水肿等症状。血气分析:pH7.23,PCO230mmHg,PO266mmHg,SO278%,HCO2-17.1mmol/L,FiO221%。生化:BUN55umol/L,CR1018umol/L,提示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心衰。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处肺实变,病情进展迅速持续加重。遂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利托那韦抗病毒,泰能抗感染,甲强龙(具体药物计量及疗程见表2)冲击治疗;同时给予胸腺肽提高免疫力,补液纠酸等综合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给予持续应用高流量面罩吸氧4~5L/min,并给予胸腺肽支持治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d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于2020年1月14日20:47死亡。

2讨论

2例患者均合并Ⅱ型糖尿病,又应用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给控制血糖带来一定的困难[4]。虽然积极应用了降糖口服药并配以胰岛素治疗,但始终很难达到理想水平(空腹血糖均仍在10mmol/L以上),给病情的转归埋下了隐患。2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甲强龙冲击,利托那韦抗病毒,泰能抗感染,免疫制剂胸腺肽提高抵抗力,补液纠酸,高流量氧疗等综合治疗。经3天上述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继续上述方案治疗2天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困难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进一步给予无创BiPAP呼吸机通气等综合治疗。因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体制弱抵抗力差、并发症出现早且重等原因,经抢救无效死亡[5]。病例1患者基础病多且重,加上缺氧、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出现了狂躁、不配合治疗的情况[6],虽经省精神科专家会诊后,加用多种抗精神障碍及抗抑郁等药物,但效果不明显,不能很配合无创通气及静脉输液。同时患者在重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上,并发了肺及肾功能衰竭,是促成患者死亡关键因素[7]。病例2患者在冠心病、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基础上,病程早期伴腹泻。后期进展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少尿、呼吸困难及心跳骤停。考虑重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并发肺、肾功能衰竭及心肌严重缺氧、心衰[8],或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或其脏器传导系统,导致严重心律失常致死亡。2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不配合呼吸机治疗,可能与应用时机、参数的调节、病人的心理准备不足均有关[9-10]。2例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因素按风险大小依次有:1)年龄及基础病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1]。2例患者年龄均>75周岁,均伴2种以上的慢性基础性疾病。2)淋巴细胞减少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12]。

病毒范文篇5

一、高度重视、立即部署

1月22日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后,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立即召开党组会,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同时,立即要求各执法中队对各自辖区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情况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全部排查到位、通知到位。

二、有序推进、严格落实

1月23日上午8:30,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大会,公布了《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会上各执法中队汇报了排查结果,县城共计发现露天宰杀活鸡摊点14处,杀牛摊点3处,杀驴摊点1处,排查同时要求以上经营者立即撤出节日市场,停止销售行为。

会后大队组织各执法中队对县城节日市场进行清理,全面取缔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活畜摊点。行动共计出动人员90余人次,执法车4辆,清理取缔18处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活畜摊点。

1月24日,进行两次县城节日市场全覆盖式巡查,发现1处露天宰杀销售活鸡摊点,执法人员与经营者讲明利害关系,要求其认清当前疫情发展形势,立即停止经营行为。

1月25日至2月23日,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共计开展112次县城节日市场全面巡查,均未发现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活畜行为。共计出动人员980人次,执法车396台次,累计规范各类违规占道摊点142处,累计拆除占道搭建棚亭厦14处,对群众举报的1处销售烧烤食品(毛蛋)摊点实施停业措施。

2月24日,依托全面疫情防控大环境,切实加大露天市场、市容市貌管理力度,各中队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按照减少聚集、高效运转原则,将协管人员按照分批次、分时段轮流上岗模式,全部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确保县城交易秩序井然,采取分类管理、严防死守等措施,确保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活畜摊点不复发,确保烧烤食品、即食食品摊点不造成人员聚集。全天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执法车4台,进行县城节日市场全面巡查4次,清理违规经营行为23处(其中包括烧烤、即食食品摊点6处),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巡查中未发现露天宰杀销售活禽活畜问题。

三、执行到位、服务大局

1.按县委组织部安排,大队承担社区社区第五网格24户46名和社区第八网格5户7名外省返回人员一对一包保管控任务。大队以科室、中队为单位落实包保任务和包保责任。承担包保责任干部采取电话、微信方式加强与包保对象的沟通并做好生活服务。

社区第五网格截止2月23日已有11户20人解除隔离,还有13户26人继续实施管控。2月24日,帮助4户扔垃圾,帮助3户购买生活用品、食品,给3户送酒精、消毒液。累计帮助隔离人员代购食品、生活用品25次,帮助倒垃圾50余次,帮助清理漏水车库1次,送酒精、消毒液31份;

社区第八网格小区5户7人实施一对一包保管控工作。2月24日,帮助3户扔垃圾,帮助2户购买生活用品,给1户送去酒精、消毒液,帮助1户取物品。。

大队长带领班子成员对各组包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4次,确保各组包保任务保质保量落实到位。

2.在保证每天不少于3次县城节日市场巡查检查基础上,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按照1月26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宣传工作要求,制作宣传条幅标语50条,并余29日全部安装到位,2月11日,再次制作条幅15条,截止2月12日中午全部安装到位;同时使用执法车辆车载扩音设备,在县城内广泛播发《指挥部公告》,截至2月24日,宣传车辆累计出动89台次,覆盖县城全部街路和20余个居民小区;按照县委宣传部要求,派出1辆宣传车和1名干部,配合口前镇开展宣传工作。

3.2月3日,配合县住建局和社区对群众举报的一家废品收购站物品堆放问题进行规范。要求其将院内物品全部入库存放,不能入库的物品使用帆布进行遮盖,并做好消杀。截至2月6日10时,收购站已将部分物品移入仓库存放,其它物品采用塑料编织布进行遮盖,现已覆盖完毕。

4.2月5日下午,按照县委办关于庭凯书记来我县督导接待方案要求,组织3台执法车辆,10名执法人员,全力整治县城交易秩序,加强宣传力度壮大宣传声势,高质量完成本次接待任务。

2月18日,为迎接李悦副省长一行到我县调研指导工作,按照县政府安排,城管大队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出动3个执法中队15人,对大街、吉桦路、站前路等路段加强管控,保障调研期间县城交易秩序井然有序。

5.按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县范围实施严格管控措施的通告要求,应县住建局需要,向县住建局提供隔离栅栏400组,并派出2名干部,配合县住建局进行隔离栅栏调配工作。

四、内部排查、确保安全

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对全体机关干部、协管人员开展排查,及时掌握春节期间出省走亲访友人员情况,经排查去往山东省1人、辽宁省1人、省1人,截至2月22日3人全部返回,有2人隔离期已满正常上班,另有协管员1人正在自行隔离中,自述其目前无感染症状,已向城东社区报备。

病毒范文篇6

[关键词]病毒营销情感意见领袖

一、从“六度分隔”理论看病毒营销

美国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在其提出的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又称为“小世界现象”)中提到,“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该假说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威力有了新的认识。后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俄亥俄州大学的社会学家使用网络时代的新型通讯手段——Email——来对“小世界现象”进行了验证。无论是人际网络,还是万维网的架构,还是通过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有着完全相似的组织结构。通过网络使“六度分隔”理论对人人之间都可以构成弱纽带,理想的状态是人人都置身在连接的世界中,这个目标在不断接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这在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病毒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借助于因特网,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的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递给他人,使之在曝光率和影响上产生几何级增长速度的一种营销推广策略。这种策略可以耗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将信息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地、爆炸式地传递给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就像病毒,具有快速繁殖,以一生千,以至百万。

病毒营销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实现的,它是口碑营销早互联网上的表现形式。企业通过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用户成为免费的推销员,主动向亲朋好友热情传播产品或服务,口耳相传如病毒感染式的广泛蔓延,达到营销连锁反应和销售倍增的效果。这种营销传播方式,正是“六度分隔”理论的应用。根据“六度分隔”理论,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么口碑可以使营销信息传达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播、扩散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另一方面,人又属于不同的群体,能够激发口碑传播欲望的产品肯定可以在被激发的人所在的某个群体里传播,这样也保证了营销信息向目标市场传播的有效性。

二、病毒营销的情感因素

病毒式营销是基于营销理念的重大变革。比如说,同样是做广告,电视广告是建立在以打扰为基础上的推销方式,它不管目标群体受众的感受如何,也不管他们愿不愿看,在电视连续剧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插进来一大段广告。他们更不是为了看广告而看电视,而是为了节目而观看,因此会有对商业广告的反感情绪。病毒式营销理念则恰巧相反,是建立在以允许为基础上的推销方式。它像病毒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你的肌体,“病毒信息”是经过“伪装”的、具有亲和力的商品和品牌信息,受众多是从熟悉的人那里获得“病毒”,这本身就有了人际传播(口碑效应)的可信性,让你对它产生好感。

病毒营销的最大优势,不仅仅是营销个体将市场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人的时候,使信息的传播产生爆炸性效果和影响,还在于它是通过作为病毒种子的人自发地通过网络传染他们所在的不同群体,这种自发性使得这种传播几乎是无成本的。这样,企业作为第一传播者传递给目标群的信息不是赤裸裸的、让消费者排斥的信息,而是经过“伪装”后的产品和品牌信息,突破了消费者戒备心理的“防火墙”。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情感。

现代消费已经从“量的需求”阶段、“质的需求”阶段转向了“情感需求”阶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即情绪、情感,是人类共同行为的重要基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消费的日益理性,将产品强制性推向市场的“硬”销售已失去了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与消费者沟通和互动的“软”的销售,这种独具魅力地将情感色彩注入营销中的方式,让人感觉到营销富有了人性化。企业通过心理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偏爱,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表现在情感口碑上,就是通过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供优异的人性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然后利用消费者的口碑宣传,把更多有关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尝试、喜欢、购买和忠诚等传播出去。

三、病毒营销的关键

病毒营销作为一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营销传播方式,关键就是病毒种子用户的选择,种子用户就是最适合做“口碑传播者“的人,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就是企业所在行业或目标市场的意见领袖。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极传播”假说,信息往往先从媒体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大众消费群体。意见领袖就是指在特定情境中能施加影响于其他行为的人。其他消费者能够接受到意见领袖以非正式或者正式的方式传来过来的信息,从而使自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意见领袖的这种影响力,不需要特殊的才能或领导能力,只要一个人对某一领域有足够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该领域的活动,别人就会更多地向他征求意见或者更愿意采纳他的意见。通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并不是从兴趣程度高的人流向根本不感兴趣的人,而是从信息程度较高者流向同样感兴趣的人或兴趣程度稍低的人,也就是说共同的兴趣才是传播流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焕明:浅谈“病毒营销”[J].商业现代化,2006年2月(上旬刊):167

[2]任中峰:病毒营销[J].经营与管理,2005(2):21~22

[3]王盛:六度空间是谁的[J].互联网天地,2008(2):41

[4]景进安颜皓:浅析情感营销[J].经济师,2005(3):168

病毒范文篇7

一、工作目标

开展病毒肺炎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疫情;强化乡政府、卫生院与县委县政府及卫健局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协助做好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工作,防范可能发生的病毒肺炎疫情;认真做好应对病毒肺炎疫情的各项准备,有序高效地落实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努力降低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采取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地、各部门落实病毒肺炎防治的各项工作。提高能力,强化协作。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强化与其它部门的信息交流和防控协作。加强监测,科学应对。提高病毒肺炎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控制措施

(一)建立预防控制合作机制。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与卫生部门的防治合作机制,建立疫情互通电话;同时要主动加强与检验检疫、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协作,沟通疫情信息,形成及时会商、协同行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二)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进一步加强病毒肺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三)重点摸排返乡务工人员。开展返乡人员全员摸底造册登记,对湖北返乡人员实行隔离监测、各村及相关单位疫情实行零报告制度。(四)设立流动人员检查关口。在麻园村和槐树村与云南交界地方设立检查站,实行防控关口前移,卫生院组织专门救治力量,落实好隔离观察治疗场地。(五)强化人口密集场所检查。加强对市场、文化旅游场所、旅店、宾馆饭店等人口密集场所等公共场所监管及群体性聚会的监管。(六)医院门诊开设发热门诊。设立预检分诊点,归口治疗发热病人。对发热病人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发热、肺部有影像改变和血象不升或下降的病人及时转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七)及时应对病毒肺炎疫情。接到发生病毒肺炎的通报后,应在第一时间派出专业人员到达疫点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与卫生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指导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的《人感染病毒肺炎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严禁在无防护条件下接触有疫情人员。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卫生院应直接组织对病毒肺炎疫情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发现病毒肺炎疫情密切接触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者患肺炎时,应立即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并按照技术指南采集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其指定的实验室进行人感染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应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医务人员在接诊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等发热呼吸道病人时,要认真询问有无与病毒肺炎接触史、所从事的职业、同类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立即电话、传真报告县疾控中心,由县健局组织专家组及时进行筛查,一旦确定为人感染病毒肺炎预警病例,要按照《省病毒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立即报告,并按本方(预)案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四、疫情报告

加强疫情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天在上午10点前(或即时)对辖区内人群实行报告。若对人感染病毒肺炎病例经中心卫生院医生会诊后,诊断为疑似人感染病毒肺炎病例或确诊病例,经诊断小组和县疾病控制中心同意后,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由网络直报人员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对病例进行转诊。

病毒范文篇8

为做好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病毒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毒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以政府领导为主,各单位积极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群防群控,分级负责。

三、统筹规划,压实责任

针对病毒疫情,我镇及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一)及时成立领导小组

(二)设置卫生卡点

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一人,在卡点处及时登记人员身份证信息,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车辆进行消毒。对排查车辆、人员进行及时统计,重点排查外地返乡人员。

(三)形成志愿者统一战线

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妇联、民兵组织的优秀模范作用,各村党员积极宣传病毒肺炎疫情防护措施;民兵组织入户排查群众聚会、娱乐等现象;妇联将发动本村妇女,只为本户家庭人口做饭,避免聚众餐饮;团员将为本村粘贴标语,村口巡逻,禁止外乡人员入村。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切实做好病毒疫情防御战。

(四)加强监控,及时关注返乡人员

对外地返乡人员及时做好统计,排查人员基本信息,每天上报给县级部门。同时对返乡人员进行情绪安抚,积极宣传疫情防护措施。医护人员每天对返乡人员测量体温2次,随时关注返乡人员身体状况,从而积极应对病毒肺炎疫情。

四、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一)认真进行宣传以提高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发生病毒的危险性,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同时为村民积极宣传防护措施: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从根源上预防疫情。

(二)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要求各村(社区)设置专门的口罩回收箱,经卫生院消毒集中处理,切断病毒传播,有效防止疫情。

病毒范文篇9

一、认清严峻形势,迅速进入临战状态

国家已将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管理。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把疫情防控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迅速到岗,全力以赴,履职尽责,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和省、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切实履职尽责,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强家禽养殖场(户)疫情风险排查,强化家禽定点屠宰场管理和检疫监管,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农贸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的监管,加强源头防控。

三、加强监管力度,严禁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2020年第4号)要求,一律停止所有野生动物(包括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检疫出证;配合林业部门对竹鼠、獾等可能携带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在其饲养繁育场所实施封锁隔离。

四、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组织开展春节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清理村庄道路、沟渠及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督促指导村庄、农户开展环境消毒。

病毒范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病毒防治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国内通常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一十条中的定义,即“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够自我复制或者在计算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互联网病毒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Internet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互联网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通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不仅包括传统的病毒程序,还包括网络蠕虫和木马程序。网络病毒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病毒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下,可执行程序、脚本文件、HTML页面、电子邮件、网上贺卡、卡通图片、ICQ,OICQ等都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

(二)破坏性更大更强

网络病毒的破坏性日益增强,它们可以造成网络的拥塞、瘫痪,网络终端的数据丢失,机密信息失窃,甚至通过病毒控制计算机终端和网络。越来越多的网络病毒兼有病毒、蠕虫和后门黑客程序的功能,破坏性更大。如2001年流行的“尼姆达”病毒就兼具三者的功能。

(三)病毒清除的难度日益增大

在网络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就可迅速通过内部网络很快使整个网络上的终端受到影响,使网络拥堵,严重的甚至引起网络瘫痪或终端的崩溃。

(四)传播介质与攻击对象多元化,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

网络病毒利用网络上的各种通信端口和邮件等迅速传播。攻击对象由传统的个人电脑变为所有具备通信机制的工作站、服务器乃至掌上型移动通信工具PDA和手机。

(五)病毒种类层出不穷,且向智能化和隐蔽化发展

网络环境下除了传统语言编写的病毒外,越来越多的出现用新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术实现的病毒更易于被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软件的搜索。并且,开始出现了专门生产病毒的病毒生产机程序,使得新病毒出现的频率大大提高。网络病毒开始向智能化和隐蔽化发展,甚至能自动关闭杀毒软件,伪装成正常的程序,给网络病毒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网络病毒的防治

病毒防治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因此网络病毒的防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数据备份;(2)封堵漏洞,查杀病毒;(3)灾难恢复。数据备份是降低病毒破坏性的最有效方法。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这样即使遭受病毒攻击,也可以恢复关键数据。对付病毒一方面要封堵系统及应用程序漏洞,另一方面还要定期地更新病毒库和查杀病毒。由于在网络环境下不存在完全的抗病毒方案和产品,因此,灾难恢复是防治病毒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户系统发生意外、数据遭受破坏后,应立即关闭系统,以防止更多的数据遭受破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数据恢复。

(一)构建基于网络的多层次的病毒防护

多层防御的网络防毒体系应该由用户桌面、服务器、网关和病毒防火墙组成,具有层次性、集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

1.要保证账号与密码的安全,特别要注意安全权限等关键配置,防止因配置疏忽留下漏洞而给病毒可乘之机,保证文件系统的安全。

2.及时升级系统最新系统平台,对BUG进行修补,要经常从相关的网站下载补丁程序,及时完善系统和应用程序,尽量减少系统和应用程序漏洞。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本身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必备的软件,所以操作系统的安全是计算机安全的核心。由于各种原因,Windows9X和NT本身都存在着一些错误(即Bug),这些Bug使得非法用户可以从“后门”侵入系统,应用软件本身也可能因为开发的疏漏而产生“后门”。有此开发人员在编制软件时,为了方便调试和观察注册表安全,留下“后门”。

3.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对不需要或不安全的功能性应用程序尽量不安装或者关闭,重要服务器要专机专用,通过服务管理器或注册表禁用不需要的服务。

(二)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

对于一个应用系统而台,没有任何一个措施比数据备份更能够保系统的安全。因为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随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使计算机系统拒绝服务。这种原因可能来自硬件,也可能来自软件;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故障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不管怎样,当这种灾难来临时,应该进行的处理就是尽快恢复系统的运行,为用户提供正常的服务。一般来讲,这种备份应该是动态的备份,比如采用磁盘阵列(RAID)进行数据的镜像,也可以定时静态备份。备份时,最好能够通过网络将重要的数据备份到远程的客户机上,这样做可以使备份数据和主机分开,确保数据的安全。

(三)定期进行病毒扫描

采用防毒软件定期进行扫描是最常用的防范方法。病毒扫描程序一般使用特征文件在被传染的文件中查找病毒,用户通过更新特征文件来更新软件,以查找最新病毒。多数扫描程序在发现病毒后会执行一个独立的进程,对病毒进行清除或隔离。但目前已有一些病毒扫描程序不再局限于特征码匹配。例如,目前在瑞星杀毒软件中就采用了一种叫“病

毒行为分析判断“的技术,它从病毒的行为而不是特征码入手来判断并查杀病毒,即使对于未知病毒也可以有效查杀。

病毒扫描程序的形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手动扫描型

需手工启动或由一个自动进程启动运行。这种程序启动后,一般会在整个驱动器或系统中查毒,包括RAM内存、硬盘、软盘等,用户也可选择查毒范围。这种查毒方式一般是在事后工作,即系统先被感染了病毒之后,然后才能被发现,此方式适合定期对系统驱动器的杀毒。

2.内存驻留型

它是一种在后台运行的程序。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启动,然后一直在内存中保持激活状态。一旦有文件访问活动,内存驻留的扫描程序就会拦截对文件的调用,查看文件中是否有病毒,然后再决定是否允许文件装入内存。内存驻留型病毒扫描程序能够在病毒感染系统之前就发现病毒,但会引起系统的性能下降,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

3.启发式扫描程序

此类型的防毒软件会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程序代码中存在病毒的可能性。这种扫描程序不像病毒扫描程序那样比较程序代码和特征文件,而是使用分级系统决定所分析的程序代码是否有病毒程序的概率。若分析某程序代码携带病毒的可能性足够大,启发式扫描程序就会报警。目前的多数病毒扫描程序都有启发式扫描功能。其优点是不需升级,就可能发现新病毒,缺点是可能误报。

4.应用程序级病毒扫描程序

不负责保护指定的系统免受病毒侵袭,而是保护整个机构中的特定服务。在较大系统的防火墙中通常包含病毒扫描功能。

(四)培养良好的防范病毒的习惯

除了积极采取病毒防治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建立良好的病毒防范意识,培养防范病毒的习惯,系统当中最脆弱的是人的因素,再安全的系统如果系统操作者没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都会使系统处于非常危险的情况,因此必须重视人防因素。如:不从任何不可靠的渠道下载软件;不打开来历不明邮件的附件;及时更新最新的病毒库;经常进行彻底的病毒扫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