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02

教育装备论文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1

现阶段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小学的实验课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学校不建图书室,不配备相关图书资料,语文教学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个成员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学校不配备相应的设备,不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同样达不到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强农村中小学装备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和保障。其次,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特别是落后农村中小学和城区或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宣传,逐步达到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师生配合,形成认识一致、齐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镇6所中小学通过借、贷等办法自筹资金70万元建起了微机室,2003年,5所小学自筹资金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到目前为止,全镇11所中小学均实行了电脑办公。

二、整合资源是基础

由于农村中小学实行布局调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学点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实行联村办学或高年级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实验仪器闲置或发挥效益不够。对此,我们确定被撤销的学校的装备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已经没有高年级的村小的装备除保留简易教具箱外,原则上调配到中心完小。通过调配、重组,中心完小的实验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充实和完善,这样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学校布局调整的论文格式需要,我们对相关装备进行再调配。2002年又筹资3万多元为三所初中添置了仪器、药品,同时对全镇17个校点的地面卫星接收站进行全面维护,并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教育频道,充分发挥其电化教学的作用。

三、保证师资是关键

要提高师资水平,必须狠抓培训学习。培训教育技术装备师资应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管理人员,一类是操作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相应培训班;组织优质实验课、优质电教室评选活动;组织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征订相关学习资料,如订阅《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期刊;开展相关教学研究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培养教育技术装备人员,从师资上保障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开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如加强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建立了微机室,培养了一大批懂电脑、会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

四、管理常规是保障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装备工作纳入综合考评或专题督导内容,并形成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教育装备的“建”、“配”、“管”、“用”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以检查督导工作,以检查促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中考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制度。这对于加强农村初中理科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仪器、图书、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微机教学人员职责制度;各种安全制度等。在实践中完善这些制度,并坚持执行,形成各类装备管理与使用常规,促使各项装备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在建立健全各类装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奖勤罚懒,对工作认真,有突出贡献者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对那些工作失职,造成不利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这是促进装备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必要手段。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2

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我们已跨迸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

简单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行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中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中做”、“应用”)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1.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4.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3

教育装备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配置的器材、设备、设施、场所、应用资源及其配置行为的总称。教育装备与教师、教材构成教育教学的三要素,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教育资源。近年来,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教育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但省级教育装备的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等情况的动态监管。各地经过多年实践,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成统一的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可靠的保障机制,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保障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省级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急需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逐步形成应用集成、管理集中、服务可定制的新型开发模式,以此支撑数据的深度分析及决策服务。

二、云计算研究背景

云计算是由网络存储、分布式计算、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合,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大型服务器集群、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为支撑,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可伸缩的应用服务,为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发展模式。云计算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三大服务模式,这三个层面的服务凸显了云计算的特点。

(一)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用户不必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就能控制操作系统选择、储存空间、设备部署等应用。云计算中心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网路、数据环境和存储空间,用户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购买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带宽等基础设施,大大节约了时间、经济、人力成本。同时分布式数据中心提供了数据存储在地理意义上的隔离,提高了容灾能力,提高了云服务的稳定性。

(二)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可以将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部署到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控制部署操作系统、存储及应用程序,也能配置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用户还可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开发平台,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管理流程、业务操作的特点开发组件,建设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系统和应用服务,并快速部署到云服务器,这种定制应用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开发环境。

(三)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运行在云端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在PC、移动设备或电视机等各种智能终端上通过浏览器等客户端界面应用存储在云端的服务,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为深度数据挖掘提供了基础条件。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适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管理应用,以及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应依托云计算架构,开发建设装备基础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在省域范围内的覆盖。

(一)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IaaS服务模式,加强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基础实施建设,建设省域统一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存储资源及安全保障体系,云端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保障等服务,各地依托云端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进行应用、开发,重要的数据及业务执行都在云端进行,用户端工作在浏览器上实施,云端采用可靠性高的磁盘阵列和数据备份技术,保障数据应用及存储服务的安全可靠。

(二)系统开发

应用PaaS服务模式,在云端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部门、学生、教师、设备等编码体系,建立装备资产分类数据库、配备标准数据库、仪器代码数据库及实验目录数据库。基础数据库采用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组织与管理,理顺各部门业务间的数据关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关联性,建立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各层级数据的共享、同步。

(三)应用服务

运用SaaS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省域,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对全省教育装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涵盖理、化、生、小学科学等各学科装备标准、配置情况、教学计划、实验开展、装备需求等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可利用平台通过对图书流通分析、仪器设备缺口及处置报废情况的实时统计分析,提前为各学校做好预算,安排资金,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云计算数据存储,借助数据存储及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实时获取区域内生均逐年实验室、信息化、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均衡性对比,为教育规划、教育监管与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4

一、主要成绩

1.各校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办学思想明确,树立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学校均制订了办学章程,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学校管理走上“依法治校”轨道。学校监督机制健全,群团组织能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各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3.各学校定期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了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认真制订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方案,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州、市级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明显提高。4.教育工作。各学校按要求开齐了课程,开足课时,做到了“三表”统一,确保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实施。各校明确了“德育为首,其他各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德育工作成效明显。各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做到了学期初有计划,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期末有总结。各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开展体育、卫生工作,各校设置了体育、卫生课程,开展丰富的课间活动,尤其是将民族舞蹈融于课间活动中,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课间活动,学生的体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各校积极开展学生体质检测,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5.教学教研工作有序开展。各学校教师能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及“四清”工作,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监控的力度,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有序、高质量开展;各校还加大了校本教研工作力度,通过课题研究、组织片区教研活动,相互听课评课、议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以研促教”的目的。6.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各学校重视安全工作,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安全工作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各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力度加大;全学年,大多数校均开展各种预案应急演练2次;重视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7.寄宿制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各校认真落实《县寄宿制中小学标准(规范)标准管理实施方案》,落实专兼职人员管理寄宿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主要问题

各学校在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各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1.学校办学特色方案基本都具备,但绝大多数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纵观各学校,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还是学校文化,各校之间缺少差异、个性模糊,依然存在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情况。2.档案管理欠规范。各学校软件资料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档案,没有及时归档,造成学校档案资料混乱,从而导致学校许多档案资料无据可查。(二)存在的个性问题。梭磨学校:1.档案资料需进一步规范。2.控辍保学有学生花名册,但有一位儿童没入学。3.党建工作及办学特色不鲜明。4.未按要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活动。5.学生实验记录报告未认真批阅。6.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8.无课题研究,只有方案。9.个人的教研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待完善。10、门卫室杂乱。11.安全痕迹管理差。松岗镇中心校:1.安全会议记录无主要领导参加和提出意见。2.无法制副校长聘书和相关资料。3.危化品出入无双人双签。4.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5.作业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6.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自学指导较少,且不细。教案中没有备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7.党建工作按要求需进一步完善。草登乡中心校:1.教研工作有考核评讲制度,无实施考核记录。2.课题有方案无实施。3.教案的结构不完整,缺重难点。4.六年级作文次数不够,书写需加强。5.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6.需建立教学软件资源目录。7.学生实验记录报告未认真批阅。8.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9.档案管理需进一步规范。10.食材储物间卫生较差。11.创建平安校园无计划总结。12.寄宿制学生账卡不规范不齐。13.办学特色不明显及无文献学习笔记。卓克基中心学校:1.加强档案管理。2.应急预案不规范。3.没有安全计划总结纸质文档。4.未完成学校安全教育平台。5.要保证每期开展一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课题。6.作业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7.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自学指导较少,且不细。8.教案中没有备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9、常规管理制度无检查记录。马二小:无办学特色方案。日部乡中心小学校:1.小学生守则掌握的较差。2.德育活动与计划不符,上报材料不及时。3.教研工作评价有方案无实施。4.课题研究有方案,无开展工作记录。5.安全档案管理混乱。6.食品存储杂乱不规范。7.无聘请法制副校长聘书及相关资料。8.无创建平安校园资料。9.未完成学校安全教育平台。10.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11.建立教学资源目录。12.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乡九年一贯制学校:1.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2.学生实验记录报告要求教师认真批阅。3.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4.安全第一责任人不明确。5.安全档案管理混乱。6.留样未双人双锁。7.食材存储杂、乱、脏,未分类放置;消毒柜消毒不规范;食堂操作间卫生较差。8.教学六认真研究工作有考核评价制度,无实施。9.课题研究有方案,无开展研究记录。10.每个教研组每周开展的活动不够。11.作业有错改和漏改现象。12.学生对小学生守则不熟悉。13.控辍保学有学生花名册,但有一部分学生未入学。14.寄宿制学生账卡不规范不齐。15.办学特色不明显。脚木足乡学校:1.寄宿制学生账卡不规范。2.小学英语设了课程但未上课。3.学生对小学生守则不熟悉。4.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自学指导较少,且不细。5.个人的教研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待完善。6.党建工作;运动会资料不齐。7.特色办学不明显。8.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9.需建立教学资源目录。10.学生实验记录报告要求教师认真批阅。11.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12.图书室要有使用日志或开放记录表,要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要有读书笔记。13.安全档案资料未装订、未分类。14.无创建平安校园资料。党坝乡学校:1.没有安全领导小组名单。2.安全责任书上校长没有签字,责任不明确。3.无专门的安全会议记录。4.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5.建立教学资源目录。6.加强教育装备档案管理工作。7.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在网络教室使用记载工作。8.加强图书管理工作。9.加强教育装备科研课题及装备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的申报、参赛工作。10.党建工作未完善;无学习笔记。11.办学特色不鲜明。12.信息上报不及时。13.无学习文献心得。14.有课题研究方案,但实施研究活动较少。15.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自学指导较少,且不细。16.教案中没有备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试卷分析较简单。市二中:1.作业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2.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自学指导较少,且不细。3.教案中没有备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作业批改个别不及时。4.需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账。5.危化品出入登记要注意双人双签。6.安全档案管理比较乱。7.未完成学校安全教育平台。马三小:都是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备课,但有的教案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马四小:1.个别教案的结构太简单,只有新模式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具体的方案。2.教案中只有部分备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3.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归档要及时。

三、建议

针对上述重点对教育教学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学校应加大对各类计划制定的监控力度。对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任务、德育等各种计划应按照学生情况、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措施等环节逐一定之,特别是教学措施和活动安排一定要遵循市教育局的部署和安排,便于操作和实施,切忌流于形式。2.加大对教师的校本研修力度。针对部分教师课改意识淡薄,课堂教学中对课改理念模糊,教学行为不太规范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课标、研读课标、典型课例的学习和交流等形式让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引导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快速转换教师角色,掌握教学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3.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单元水平检测等环节的监督。我们可以广泛运用教师个人自查、教师间互查及教研组集体查、教务处和学校突击检查的方式,加大教学流程的各环节的监督,堵住任何疏忽和遗漏。4.针对部分年轻教师心生浮躁,教态不够的现象,建议各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增强年轻教师的师德意识。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5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而付出终有回报,在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而且得到校领导和学习的接受,这事我非常感到欣慰的,下面是本人工作鉴定。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班见习班主任和**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年专题学习网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02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一、前言

过控专业研究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很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口径比较宽。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出现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现状

1.管理监控不严格。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1]。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具体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出现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2.教学资源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量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教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学生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非常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3.选题不合理。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2]。现阶段很多过控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是指导教师完成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没问题,但在实践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方面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有足够的经历,因此很多毕业设计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仅仅存在与理论上,对实际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工科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积累,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这些在现阶段的毕业设计中都是缺失的。而且选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过控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才能将提升毕业设计的效果,这些都是存在问题的。4.设计时间短。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实际上需要考虑两大问题,那就是就业和考研[3]。这两个问题也需要在这一学期解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毕业设计的完成在时间上有直接冲突。学生为了顺利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压缩,而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毕业设计受到时间上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是难以保证的,现阶段过控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质量评价,也只是一般,说明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是受到严重影响的。5.学生缺乏写作技巧。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便捷[4]。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了文献检索的途径。在写作方面也会设立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完成论文进行指导,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弱点。学生完成论文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语言,很多学生会将一些内容拼凑到一起,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比较复杂的环节就是文献引用、标点符号、图表绘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后,还需要与指导教师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论文格式,相应的对论文内容与创新的分析就减少了。

三、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1.工程设计。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设备,参考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设计[5]。此类题目优点是对基础非常重视,要求有完善全面的技术参数,工作量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计算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论文实用性比较强。现阶段过控专业学生通常是在毕业设计前决定好了毕业后的趋向,所以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要选择题目的。该类题目目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尤其是一些已经到就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对企业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接触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题。2.科学研究。该类题目通常是指导教师以自身科研情况为基础[6]。申报的一些子项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创新性比较强,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时期将这一子项目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质的。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积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这类题目由于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数量上不会太多。此类题目对学生是可以起到启发效果的,而且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研讨的活动,两节相关的过程。3.创新型。创新型的题目主要是通过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进行[7]。是团队进行的一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完成论文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新,其实这类题目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考验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改革。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高校管理制度[8]。因此各高校为了让毕业设计的各步骤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全程监控机制,教师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升重视程度,高校也要对教师职责进行强调,严格控制学生抄袭的行为。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根据设计手册,保证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不出问题,根据课题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内容的设计、论文设计方案、撰写格式等,对学生负责。2.充实教学资源。由于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9]。而且过控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高校为了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而且地方科研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网上虽然有各类参考资料,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筛选起来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将教师招聘的重心放到如过控专业一样的稀缺专业,将师资力量补充上来,调整好师生比例,同时将年轻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3.保证设计时间。学生为了确保升学和就业,会提出在毕业设计阶段请短假,而高校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就业也会允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做出调整。因为考研与就业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毕业设计若是出了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将设计前的一些基础工作提前到上一学期,这样毕业设计与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就可以解决。4.加强团队指导。现阶段高校过控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这类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都需要有所设计,知识面非常广泛。但专业教师无论是研究方向以及自身专业,都是受到限制的,无法给过控专业学生带来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团队,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从原本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这样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毕业设计与其他环节的整合

1.与课程设计整合。实际上毕业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延伸,而课程设计相当于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选题上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通常课程设计开始于第七学期,而学生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阶段,可以了解到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有助于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这对学生解决毕业设计和考研以及就业之间的时间冲突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课程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前学生要经历的实战演练,与毕业实习共同组成了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目前过控专业正在增加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利的。2.与毕业实习整合。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需要进行灵活处理,要想将二者进行整合,需要注意一下细节,首先是实习基地的设立,这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其次是高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然后是课题研究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和教师研究情况相结合。最后是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在应用能力上获得提升,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高校需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面临的困境。

五、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高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于毕业设计的讲座,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动员,要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学位认定问题。同时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要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就形成严肃的意识。2.提升选题规范性。论文选题要与过控专业相关,过控专业的实践价值是保证企业设备可以高效运行,是将机械、控制等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在选题时需要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在选题类型上,可以与科研单位和教师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一些学生可以在研究院等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需要提升真实性,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团队指导,这样可以保证题目具备真实性和综合性。在选题上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拟题时教师要制定好指导的时间,避免造成双方的疲劳。3.查阅文献。完成论文的第一步骤就是查阅文献,学生对查阅文献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查阅文献需要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确定查阅的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期刊、研究报告等资料,然后完成资料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结合选题写出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检索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高校的图书馆的电子资料、维普数据库等,这些途径查找到的文献是比较新的。然后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各地的图书馆。最后是网上也可以找到资料,只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慎重筛选。4.强化过程控制。毕业设计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讲座、确定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完成文献的英文翻译、完成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以及评审和答辩。经过对选题的审定和初期、中期检查,然后是答辩检查、最后是成绩评定和论文评选。这些步骤都是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每周两次的一对一指导,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管理工作,要对毕业设计阶段实施量化管理。5.加强成绩管理。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从三方面进行评定。首先是指导教师从设计方案、完成状态、翻译情况、学生的态度以及在个人纪律评价等方面评出成绩。然后是评阅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规范性、外文翻译的质量以及内容创新性等方面评出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是答辩委员会,以各小组的答辩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课题、表达、工作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各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做出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小组会以规定的比例,对总成绩进行评定,总成绩是需要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六、结论

总之,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后,经历的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对在校期间成绩的总结和提升,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和理论研究强化的有效途径。提升设计质量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是为了满足社会最新的人才需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毕业设计的质量上进行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当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这样对以后的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帮助。

作者:陈慧媛 李晓红 顾锡峰 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过控专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23):188-189.

[2]俞建峰,崔政伟,沈贤,陈海英.基于专业能力矩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3(28):39-41+53.

[3]郑秀红,张翠英,王洪涛,林楠,卫明社.行动导向法指导下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41-242.

[4]高能文,王洪,李军,全学军.“双导师制”提升过控专业毕业设计工程应用能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16):234-235.

[5]宋健斐,胡雪飞.SW6软件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备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2):73-76+84.

[6]孙红梅,努兰•苏力坦汗.影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因素[J].广东化工,2015,42(01):117+100.

[7]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综合改革探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2):29-32.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高校的“创新”工作正逐渐点燃。毕业设计因其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应用型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仍采用传统研究型的毕业设计形式进行下去,将有违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初衷,不仅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需求,还不能符合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更谈不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对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解决当前大学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探讨的问题[1]。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已近20年,毕业设计却一直沿用传统的形式至今,不同于文科、理科或一般性学科的毕业论文,工科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实习报告、任务书、开题报告、设计图纸以及毕业设计说明书,其特点侧重研究、缺乏实践,对应用型本科而言,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难于实现“双创”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使毕业设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不仅影响了质量,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或称装控专业、过装专业、过控专业)作为机械、控制与化工的交叉学科,涉及原先的化工机械、炼油机械、矿业机械、建材机械、轻工机械、自动化等专业。本文以装备专业为例,通过网上77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选题过度集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毕业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查显示,装备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环保、通用机械制造、制药、食品轻工、科研技术、机关单位、IT电子行业和其他行业,分布情况见图1。并且不同高校的装备专业,其就业方向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中国石油大学的装备专业就业明显倾向于石化企业,毕业后从事石化行业的人员约占61.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则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毕业后从事装备设计和制造、检测以及控制方面的人员较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类型分布情况见图2,其主要集中在设备管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技术支持、销售和其他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市场需要装备专业各方面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准则。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可知装备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检测、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安全保障、运行维护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开设了压力容器、流体机械、机械设计、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六个方向的专业课程[2]。不同专业课程题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毕业设计选题明显偏向压力容器、流体机械和机械设计三门专业课程,而机械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方向的题目却为零。对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再进行细分,发现压力容器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63%,其中,换热设备选题占32%,储存设备选题占21%,反应设备选题占10%;流体机械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10%;其他机械设计类选题占总数的27%,选题类型分布情况见图4。这种选题严重“扎堆”的现象同装备专业“重视实践应用、可选方向较多”的培养计划不相符,不仅影响到部分学生“学无用武之地”,部分教师也会因毕业设计的形式单一而无法利用学生资源来搞科研。并且,选题的过度集中,其题目必然会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显然不符合现代市场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3]。(二)题目侧重设计,缺少其他领域选题。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是多层次的,所以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上,更要向其他专业领域延伸。比如,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在役设备监测检测领域、现场控制领域、成套设备管理领域、安全保障领域、运行维护领域等,同样需要借助毕业设计环节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但这些领域往往不能很好地用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来表现,这就需要毕业设计采用其他的形式来补充,因此,要对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创新,进行改革。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单一必然会影响到内容的缺失。要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题目来充实。虽然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具有良好的专业积累和硬件水平,在师资力量、设计资质、实习基地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毕业设计题目以科研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占70%,但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用设计图纸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形式来表现,这不利于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三)缺乏个性指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研究型高校的毕业设计强调理论性、学术性,题目偏向“重理论,轻实践”;若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还墨守成规,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必然会导致部分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输出质量,还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实践,懂理论”的原则。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形式应侧重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如何满足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共识。单一的毕业设计形式,显然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力及特长,毕业设计在内容上要允许多样化,在形式上要体现多样化。

三、多样化与创新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养成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研究型毕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受限,已不能满足大众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多样化、需要创新。(一)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多样化不是降低毕业环节的标准,不是否定毕业环节的作用,而是解决现阶段毕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发挥毕业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4]。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环节的形式除了毕业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来表达具体内容,如创新比赛获奖、专利发明、考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发表学术论文、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参与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成功创业、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方案策划等其他能反映学业水平的毕业实践环节[5]。(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实验和创新科研中体现,更要在毕业设计实践当中体现。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革新,将毕业设计同创新与技能竞赛、专业实验创新及科研、校企合作等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创新竞赛题目在形式、内容、难易度等方面都与毕业设计选题较为类似,并且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愿意结合与竞赛相关的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尤其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希望把竞赛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若将做过的创新竞赛题目进行拓宽和延展,并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拟定出毕业设计题目,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动手做出实际的系统或演示装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近年来部级、省级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大学生“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衍生,将他们同毕业设计相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用创新比赛获奖或专利发明的新形式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技能竞赛市场普遍反映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性慢、缺乏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若学生在学校实验室提前接触相关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取得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书,如超声、磁粉、渗透检测证书、焊工证书、绘图员证书等,不仅适应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作为毕业设计形式的备选项[7]。创新实验也可融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开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创新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毕业设计借助专业创新实验平台,是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学生自己可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毕业设计形式。产学研依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获取创新型成果,可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毕业设计同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设计,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具体形式可以是参与新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专利发明或者成功创业。

四、结语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环节,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更应凸显“应用”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内容需要更加灵活的形式来体现。通过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实验和创新科研为载体的毕业设计,其质量较以往有明显改善。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不仅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大学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适应了大众教育对本科教学的要求;还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能力发挥的空间,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

[2]庞明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思考与规划[J].大学教育,2017,(4).

[3]高光藩,陆怡,付双成.独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

[4]朱义强,李静,刘玉龙,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的研究与实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5]叶臣,蒋亚南,林雪明.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6]牛锐锋,唐文亭,吕振林,等.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8

公安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良好的政治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同时,还必须加强警察的基本礼仪、公关意识、沟通技巧等的知识储备。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健壮的体魄、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高超的技能和智慧。警校学生当角色转变为任职民警时,其素质要求经历实战考验。公安教育抓住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把学生从警素质培养推向深入,使学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警犬技术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放弃所学专业改行从事其他警种工作。这反应出我们对学生职业忠诚教育的尴尬。警犬技术队伍中不稳定的隐患势必造成未来警犬技术专业人才短缺、无法满足公安工作需求。论文“论警犬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培养及提升”就直指这一问题。公安理科专业学生较易忽视法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些学生认为能运用警犬技术侦察破案就是一名合格的警犬训导员。论文“警犬侵权的法律问题浅析”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律敏感意识,促使知识内化能力增强,提升学生的从警素质。论文“关于犬福利问题的法律研究”更是从法律意识、社会意识两个层面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培养,赋予学生创造性。

二、契合专业技术、解答实战问题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公安业务工作时刻变化着。新情况、新需求、新知识、新经验等层出不穷。论文作者应契合所学专业技术、围绕公安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课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警犬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刑事侦察、禁毒缉私、安检防爆等方面都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警犬投入使用。随着犯罪现场条件的不断复杂化,客观上给警犬使用带来诸多限定,特别是警犬现场延时性鉴别、追踪,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致使出现了个别地区警犬技术消弱甚至消亡的情况。而时至今日,我国警犬鉴别技术取得的结论仍旧未被法庭接受为直接证据的事实也极大弱化了公安实战中警犬技术应有的特色优势。警犬技术装备配发、警犬的社会化训、养等新工作思路与模式的提出使基层警犬技术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警犬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应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警犬技术“不可替代”的使用研究,解决警犬技术工作运行机制、警犬使用领域、训练科目与方法、使用程序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论文“我国警犬作为装备配发范围的探讨”、“警犬装备配发使用模式探析”、“警犬装备配发到公安基层派出所应用效果的调查研究”“、警犬繁育的社会化工作模式初探”“、警犬在新型查获中的应用”、“警犬在硬水泥路面的追踪能力研究”、“警犬在城市地铁警务活动中的调查”、“浅谈警犬识别气味的科学性及程序”、“警犬气味鉴定作为法定证据的探讨”、“新时期警犬技术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的应用初探”、“治安犬戴口笼进行扑咬训练的方法研究”等。

三、夯实理论基础、满足实战需求

公安基础理论是一门具有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学术理论。它研究公安体系和公安对象、公安关系、公安工作及公安发展。作为预备警官有责任联系实际、加强公安基础理论研究,用实战去检验与夯实理论的正确性、系统性、全面性、时代性。警犬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融合诸多学科,基础理论涵盖广泛领域,如犬的解剖生理、警犬繁育、警犬的疾病防治、警犬的饲养、犬的行为学、器械制造技术、信息科技、刑事侦查和安全防范中的警犬使用、气味识别技术等。其中警犬使用基础理论引领警犬学的发展。例如,警犬使用中人犬结合理论主张在警务活动中以人为主导、以犬为主体,人、犬结合使用,论文“试论训导员的行为对犬的影响”、“训导员气质类型测定与犬神经类型匹配的研究”、“浅析警犬训导员的心理对气味鉴别犬的影响”等从人和动物心理学、行为学角度佐证人犬结合理论的科学性并促使该理论的系统化发展。又如,刑侦用犬一直是我国现代警犬技术工作发展的主线,但随着DNA、视频等刑事技术以及技侦工作的发展,极大地压缩了传统的现场迹线追踪和气味鉴别等刑侦犬主要功能项目的发展空间。论文“利用箱式气味识别装置培养犬搜索血衣能力的研究”、“血迹搜索犬训练的研究”通过刑侦用犬在直接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物证甄别性搜寻等方面研究检验了警犬气味鉴别、搜索基础理论的正确性,并通过血迹气味的嗅认使刑侦用犬使用理论更加全面,粉碎刑侦用犬没有需求等对刑侦用犬使用理论的质疑,解决符合实战要求的刑侦犬极度缺乏问题。再如警犬诱导训练的理论基础是创建在游戏中自发的神经联系与多种强化手段结合的条件反射,以达到本能欲望到训练科目的转换。论文“诱导与机械刺激对罗杜杂交犬基础能力形成的影响”、“诱导混合气味迹线对追踪训练效果的影响”、“诱导因素对鉴别准确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警犬诱导训练理论。

四、结语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9

随着本质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我们越来越觉得到单凭一张考卷来权衡一个学生常识的把握水平是不具体的,良多学生的才干因我国的测验准则的限制而湮没了,对此,我们深感可惜。

我校在进一步履行“聪明育人”的进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干,在六年级卒业班测验撰写卒业论文,为了进一步调查此次测验准则变革的成效,我进行了查询研讨。

二、查询办法:

查询剖析法。我经过对102位六年级卒业班的学生及家出息行问卷查询,对问卷进行了计算,剖析,得出了却论。

三、查询对象:

嘉定区通俗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及家长,总共102人。在被查询的102位学生中,包罗了进修成果优异者33人,占33%,成果优越者52人,占51%,进修成果普通及有坚苦的学生17人,占18%;在被查询的学生家长中,研讨生8人,占8%,本科生18人,占18%,大专生29人,占18%,中专生40人,占39%,初中生7人,占7%。

四、查询项目和剖析:

1、期盼打破测验准则

在对“能否情愿以论文的方式替代测验”的选项中,有49%的学生选择了“情愿”,16%的学生选择了“不肯意”,35%的学生选择了“随意”。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当前的以一张考卷来评价本身才能的传统的测验准则不称心。他们但愿能打破这种传统的测验准则,用较为宽松、自在的方法评价小我的才能。而用卒业论文的方式使那些平常进修成果较差的学生能追求协助完成学业,还获得一个本人较为称心的成果;而那些平常进修成果较为优异的学生就可以从书本中走出来,用一种审问、研讨的目光从新看法书本中的常识。

应该说,我校的这项测验准则的变革是遭到学生欢送的。

2、研讨才能有了遍及进步

查询中,32%的学生以为经过撰写论文,本人的研讨才能有了很大的进步;63%的学生以为本人的研讨才能有了必然的进步;5%的学生以为本人的研讨才能没有进步。还,大局部的学生以为经过撰写论文,对今后确定研讨课题有必然的协助,熟习了论文的框架,对材料重组的才能也有了进步。还有的学生透露表现本人的“写作才能”“列小问题的办法”等方面也有了进步。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从“确定选题(r)汇集材料(r)整治材料(r)构想落笔”的这一个进程中,学生的各方面的才能都有了必然的进步,而这一点,恰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但愿看到的。

3、主体能动性获得了发扬

在撰写论文的进程中,有44%的学生自力完成,有32%的学生逗留在“汇集、整治材料”的根底上,23%的学生在他人的指点下自力完成,1%的学生是他人的。

在和被查询者攀谈中,发现大局部的学生供认在撰写论文的进程中是很忙的,但也很充分。他们说:以往的业余工夫,他们完成功课后,大局部的工夫花在看电视、玩游戏机上。自从开端撰写论文后,他们的课余工夫就被看书、查材料填得满满的。这阐明学生的课余工夫正被充沛、高效有利地势用,他们的身心正朝健康偏向发展。这时分他们所看的书,不是教(师、爸爸妈妈硬逼着看的,而是他们自愿看的,所选的书本也是他们本人感兴致的,边看书边考虑,其主体能动性的到了发扬,效率天然会进步。

4、实践坚苦及可行性问题讨论

“你碰到了哪些坚苦”这一选项中,有5%的学生以为选题太难,45%的学生以为短少材料,32%的学生还提到了字数太多及打印上有难处,10%的学生提出需求教师的指点及协助。

在对家长的查询问卷中,12%家长以为“小学生撰写论文”有必然的可行性;86%的家长以为“小学生撰写论文”有必然的可行性,但有必然的坚苦;2%的家长以为“小学生撰写论文”完全不成行。

从以上的查询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遍及支撑我校的测验准则变革,以为撰写论文有必然的可行性,能进步学生的察看才能和剖析问题的才能。但从中也发目前制订论文的评价表、论文封面的设计、论文的字数、装备指点教师等方面还需求进一步不完美。

五、考虑与对策

1、平常教育中浸透论文教育

在整个论文撰写的进程中,学生遍及反映不晓得若何选题、若何落笔,对“论文”这两个字的概念较恍惚。这一点上反映了我们在平常的教育进程中短少这一方面的练习。确实,在“论文是什么”都不晓得的状况下,要肄业生写出3000字的文章的确有必然的坚苦。国外的学生也写论文,但他们从很小的时分,学校的教师就对他们浸透“论文”教育,而一开端的时分,学校的要求并不太高,只需学生学会若何查找材料,若何汇集、整治材料。如《本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引见到:一个名叫矿矿的孩子,他在一年级的时分就开端撰写论文,那时他选了一个课题《鲸》。他从“鲸的外形”、“鲸的生涯习性”、“鲸的产卵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后果获得了教师一定。而现在,我们的六年级学生假如也选这个课题,也依照这几个方面来写,我想他一定得不到高分,由于他曾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所以,我感觉小学生撰写论文也可以从低年级开端,让他们有一个探索、顺应的进程,经由几年的磨炼,我想这时分再要求他们写一篇卒业论文想必曾经没有难度了。

2、进步教员的本身本质

在查询中也发现,很多学生但愿在撰写论文的进程中能获得教师的指点。现实上,我们在职的教员大多是中师卒业,本人也没有阅历过撰写论文这一进程。在指点论文教育上还没有构成一套属于本人的器械。别的,我们学生的论文是由学生本人选题,如许做的后果使得班级的论文选题铺盖面太广,给我们教员指点论文带来了必然的坚苦。可以说,在本次学生撰写论文的进程中,教员所起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测验准则的变革,对我们教员来说,也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员要不时地进行进修,教育生选题,本人起首要学会选题;教育生汇集、整治材料,本人起首要学会汇集、整治材料。我想:今后的论文撰写能否可以构成几个小组,大家一起研讨一个感兴致的课题,还装备一个指点教师,让我们的论文撰写工作做到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篇10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选题不合理,随意性大

通过对近几年的毕业课题进行简要统计,总结出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题目几乎不变。这一点在其他学校也较为突出,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中课题名为“XXX管理系统”的出现频率较高,只是简单的改一下名字,图书、教学、学生等,实质上是相同的,题目难度偏小,对学生能力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作用不大。二是课题很随意,把学生单纯作为“免费劳动力”来使用。让学生下载、收集资料等,主要工作是科研项目中的一些琐事。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科研项目本身,尽量少的干“跑腿”的工作。

(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专业学习,学生应给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基本动手实践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识。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就业方向,感觉所做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将来从事的岗位关系不大。二是部分学生忙于考研或者参加其他实践活动,心思不在毕业实践上。三是有的学生因为快要毕业了,学习上不求上进了,以致自觉性不高,在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惰性滋长严重。这部分学生撰写的论文东拼西凑,实质性内容不多。为了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毕业设计的必要性,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例如:组织学生外出实地参观见学,请校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课堂讲课,校企联合开设实践课程等等。

(三)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容易使学生感到失望、无助和灰心,挫伤其积极性而失去研究兴趣,不愿认真深入研究,起不到做毕业设计的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过去几年的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与教师的主动交流和沟通很少,没有严格的机制来进行约束,经常是学生有问题,但不主动去和指导教师交流,部分学生会找同学请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或者找其他教师帮助解决,部分学生则停滞不前,等到指导教师检查时才说有问题进行不下去了。另外,也存在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毕业设计题目下达以后,几乎不闻不问,没有履行检查督促的职责,以至于临近毕业答辩时,还存在毕业设计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的现象发生。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配套完善的软硬件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有性能良好、数量充足的相关仪器设备,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学校现有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种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主要保障本科阶段的课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相对简单,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多,但是要满足所有毕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毕业设计条件,将部分较为优秀的学生毕业课题设置在科研型实验室,利用科研型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他们搭建良好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让他们提前进入科研实验环境和状态,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二)与时俱进,科学选题

目前,我们学校的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模式主要是:本专业方向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人数给出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只能在给定的题目中进行选择。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较高,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和特长,可能导致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近几年,我们探索尝试了另一种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当前学科专业发展中产生的新技术、拓展出来的新领域、解决某一类典型问题的新方法等为思路,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研究方向。经过和指导教师讨论,最终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题目展开毕业设计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对于一个课题是否可以作为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课题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工科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贴技术发展前沿。教师要在把握大的方向上下功夫,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思路和必要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必要时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第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为毕业后的工作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还需要在课题的任务书中明确标注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技术和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等,供学生参考,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指导建立良好的基础。第二,选题与创新的结合。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大学进十年的本科毕业设计题目的重复率大约在30%左右,甚至有部分教师就那么几个题目,好几年都不变,完全忽视创新性的要求。要做到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性,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紧跟学科专业和技术发展的前沿,拓宽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具有创新性和有价值的题目。第三,课题的难度是否适合本科毕业设计。在这个问题上容易出现多极分化现象,个别老师给出的题目难度太大,本科学生根本无法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比如把硕士、博士的研究课题直接拿来当本科毕业设计;或者是几乎没有难度,纯粹变成“体力活”,比如某一门课程的素材收集与制作、或者已经做了很多年的老课题还让学生去做等等。这个度的把握需要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确定,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为目的来综合考虑。

(三)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认识不够,态度不端正,没有把主要经历用于毕业设计。个别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或教学,仅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资料让其自学,在学生身上投入时间相对较少,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院、系、教研室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适时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毕业设计,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一般在毕业设计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开展针对毕业设计的各类讲座,说明毕业设计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位、补考、分流、体能考核等各项任务与毕业设计的关系,加强学术道德的修养,增强创新意识。另外,对指导教师(尤其年轻教师)也要提出一些要求,如制定详细的设计任务书、指导方法、考核方式、教师职责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地位和作用,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同时也引起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了避免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之间出现鸿沟,可以安排教师与学生提前接触,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般从第七学期较为合适。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制定合适的选题,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产生兴趣,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求知。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定期进行毕业设计检查和分析。制定毕业设计时间表,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形成周汇报制度,对一些惰性比较强的学生起到督促作用,也有利于其能力培养。

三、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可以说是大学本科阶段教学中的收官之作,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完美的做好这个收官之作,达到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的人才的目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例如: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机制、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如何做等等。

作者:胡双演 徐辉 方林波 宋小杉 王蓓 袁静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第二篇:合训指挥类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一、提高合训指挥类本科毕业设计含“战”量的培养目标

科技进步使得技术、信息系统与作战行动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学员军事与科技素养兼备,战术与技术结合提升第一任职能力,让学员到部队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并组织训练、演习和作战。提高毕业设计含“战”量,就是要加深学员对现代战争规律的内在理解和把握,从技术与军事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分析作战行动和军事训练。这要求毕业设计进一步面向部队建设问题解决的转变,提出紧贴实战的培养目标。一是让学员通过作战规划与推演,掌握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性能,从战术与技术结合的角度,研究其在体系对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提高学员合理运用武器装备进行作战的能力。二是让学员研究对手、研究打仗、研究如何充分发展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加深对现代战争内在规律和制胜机理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员对现代及未来战争的逻辑思维能力、新型作战力量分析与运用能力、设计未来战争与作战理论研究创新能力。三是让学员熟悉部队常用的战术战法、作战样式、联合作战组织和指挥流程,加深学员对基于信息系统组织联合作战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组织联合作战训练、演习演练的能力。

二、提高合训指挥类本科毕业设计含“战”量的教学组织方法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资料检索与学习理解、立题与研究、实验与分析、论文撰写、成果展示与答辩等环节。如何提高毕业设计含“战”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围绕实战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是第一步,指导教员团队需要选取紧贴实战背景的毕业设计课题。课题组结合近年来科研与部队演习保障任务,以空军近年来东南沿海方向三个系列,共10多次实兵演习的作战方案为基础,总结归纳学员对抗演习案例,设置毕业设计选题。选题应该注意几个方面:一是以实战、体系、对抗为指导,选取紧贴实战的课题方向。二是要有明确的作战想定为牵引,从而以具体的想定来统筹整个团队对抗式毕业设计。三是合理划分子课题,各子课题相互支撑,同时又都是对抗演练的有机组成部分,选取各子课题的学员与其在团队对抗中扮演的角色紧密相关。

(二)围绕实战按团队对抗模式进行毕业设计分组

仿照实际作战组织准备与实施,在作战想定背景下,按团队对抗模式进行毕业设计分组,划分为红方、蓝方、导调方等等。在第一轮试点中,红方为演习任务中的进攻方,共设置八个席位,包括航空兵、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蓝方为演习任务中的防御方,共设置八个席位,包括航空兵、地空导弹、雷达等;导调设置四个席位,包括推演席、导调席、裁决席等。每个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并按照学员兴趣、能力和小组成员组成需要,选拔学员,组成各方团队。每个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需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子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任务,并积极参与团队对抗演练。

(三)围绕实战构建毕业设计环境与实验条件

围绕实战的毕业设计需要构建实战化的毕业设计环境与实验条件。首先,需要为学员建设实战化氛围的实验室,利用场景布置、装备展示、系统演示、作战想定描绘等方式,营造实战、对抗的气氛。课题组建设了专门的毕业设计环境和实验条件,仿照某空军指挥所样式开设布局,配备了在实际指挥所中使用的某系列信息系统。其次,构建研究、分析、推演、仿真、评估实战的实验条件,利用各类信息系统,比如指控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作战模拟系统等,采用仿真或半实物仿真方式,由单装到体系,由单方到对抗,逐步建立实验条件。

(四)围绕实战开展教学与培训

团队对抗演练式毕业设计更加需要全面的教学、指导与培训,对抗演练所需用到的许多知识,学员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没有涉及,需要教员在毕业设计前期开展针对性的补充强化授课。授课既有理论技术方面的,更需要联合作战、武器装备运用等军事方面的。因此,需要有懂技术、精战术的联合指导团队,需要有部队领导专家来校上课并指导模拟对抗演练。课题组聘请空军指挥所、航空兵、地空导弹、雷达等部队指挥员开展16次讲座,与学员面对面交流指导,将实战的经历与经验传授给学员。学员的培训模式,也可以多采用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创新模式,有条件时,多组织学员赴部队学习和代职锻炼,实际接触相关系统、装备在部队的使用,在作战演习中的运用及效能发挥。第二期的试点,将组织学员赴东南沿海某部队参与演习保障等工作。

(五)围绕实战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重要的成果形式,是全面系统的工作总结。论文撰写须围绕实战、对抗演练、体系作战、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等关键因素,既介绍和说明团队在对抗演练中的工作和成效,又突出自己的工作,包括对演练想定的理解、对团队工作和个人任务的理解、战术战法及技术研究的创新点、开展的实质性研究以及收获体会等。在我校教务处的组织下,课题组参与制定了新的《军事指挥类基于作战想定的团队对抗演练式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毕设论文需对演练中使用的各类型武器装备进行介绍和效能分析,说明对抗演练过程;需通过多次对抗,积累相关数据,运用概率统计等方法,分析相关武器装备对本子课题武器装备效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子课题间武器装备的协同关系;需研究分析子课题涉及的主要理论模型和算法,从技术角度阐述改进作战组织、指挥控制、武器装备等的方法并进行验证分析。

(六)围绕实战开展对抗演练与成果展示

除了毕业设计论文,对抗演练也是毕业设计重要的成果展示形式,团队对抗、模拟演练、作战组织与实施、战果评判与总结检讨,对抗演练的过程围绕实战展开。需要紧贴实战与部队作战训练实际设置背景,进行基于作战想定的对抗。课题组组织学员,在部队指挥员的指导下,对照东南沿海某实兵演习,反复的模拟演练与对抗,并与部队演习的结果比较,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多次尝试使得模拟仿真结果与实兵演练结果不断趋近,让学员在此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全面地了解实战,掌握战争胜负的影响机理,通过对对手的研究,增强战争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七)以战斗力标准组织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要摆脱技术研究、学术发展的向导,旗帜鲜明地树立战斗力标准向导,以是否研究了打仗的实际问题,是否解决了部队建设与联合作战演习演练的问题,是否取得了战术战法成果为导向和评定标准。丰富成绩评定的过程式指标,邀请部队专家指导考核,课题组结合部队指挥员来校,开展过程式考核评价,对学员在模拟对抗演习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围绕实战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考核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是否真正提高了自身服务实战的能力素质。

三、团队对抗演练式毕业设计改革试点的实践

课题组开展了基于某信息系统的红蓝对抗模拟演练毕业设计改革试点,聘请空军指挥所、航空兵、地空导弹、雷达等部队指挥员来校讲学并指导。以空军近年来东南沿海方向多个系列、多次实兵演习的案例为基础,总结归纳学员对抗演习案例,开展模拟对抗演练,部队专家全程参与指导。演练成果向校院和部队领导专家做了多次演示汇报,获得了包括空军指挥学院、空军多个指挥机构指挥员的高度好评。毕业设计分为学员选拔、授课、实验与训练、模拟对抗演习与考核四个阶段实施:

1.学员选拔。需要学员具备较宽的军事与技术知识面,对军事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了解作战部队,了解作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等。具备一定的建模与优化理论基础,具备从战术角度剖析技术问题的能力。按照分类培养原则,采用分类定岗培养与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学员。学员选拔完成后,进行毕业设计动员,详细阐述了对毕业设计的整体安排思路和学习方法等,使学员们明确毕业设计的任务、方法和内容。按照作战组织准备的需要,划分红、蓝、导调各方小组,明确每名小组成员的职责,建立团队对抗式的作战演练组织架构。

2.授课。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向学员讲授作战相关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聘请部队的专家向学员讲解作战中运用的主要武器装备及其战技术性能、典型的作战案例、想定,部队实际的作战组织关系、流程等。讲授各类兵力、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作战及对抗演习的规则,导调的规则,裁决评估的主要指标和方法。讲解剖析技术问题、战技术指标需求的基本方法,引导学员开展战法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等等。

3.实验与训练。通过某信息系统使用与剖析、针对性训练与实验,让学员掌握系统使用。在实验与训练过程中,团队中的教员与学员小组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有效及时地为学员答疑解惑,面对面地指导学员进行系统使用、实验与剖析。分为子系统针对性训练、针对典型作战想定的实验与训练、模拟对抗演练、系统的剖析与完善等几个阶段。指导学员剖析所配置兵力兵器的战技术问题;研究系统已制定的作战规则、对抗演习规则,剖析其合理性;指导学员进行创新探索,例如:装备性能及使用模式改进、新的战术战法设计与验证等。在此阶段,可邀请部队专家进行中期指导。安排来自部队的在职研究生与本科毕业设计学员进行座谈,介绍部队的训练和演习情况,针对学员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

4.模拟对抗演习与考核。基于典型作战想定,红蓝双方“背靠背”利用系统制定作战方案、计划;接着将拟制的作战计划在推演评估系统中进行模拟演习,系统为红蓝双方提供模拟的战场态势信息,各席位根据态势变化进行实时规划;模拟演习完成后,采用系统指标评估和专家评估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结果。成绩考核综合考虑三部分:(1)平时成绩,课堂学习、资料查找、系统使用与实验、针对性训练等的表现。(2)模拟对抗演习的结果,依据系统评估与专家评估结合方式给出的胜负、计划拟制优劣的评价结果。(3)毕业设计论文。依据想定、拟制的作战计划、模拟对抗演习结果,进一步剖析战术、技术问题,研究分析对策,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聘请部分部队的领导、专家参与考核评定。

四、团队对抗演练式毕业设计的发展建议

经过第一期的改革试点,课题组与20名学员一道摸索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试点推广奠定了基础。仍存在许多需要建设完善的方面,下面结合实践总结与思考,对进一步搞好毕设改革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学员教学培训的机制

为了建设一支精技术、懂战术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选派教员赴指挥院校、军兵种部队学习培训,另一方面是从相关部队选调优秀指挥员来校任教,建立面向实战搞教学的教职员评价机制与奖励政策。在学员教学培训上,给参训学员发放参加相关系统培训及模拟演习的结业证书,建立学员选拔、成绩考核、部队实习、对口毕业分配等机制。

(二)围绕实战的科研成果打造毕业设计的实验条件

聚合学校紧贴实战的相关科研成果,打通系统与系统间的互联、系统与装备间的互通接口,并逐步配套装备模拟训练器材,真正构建支持联合作战条件下的作战组织准备与指挥控制的实验环境,并且通过系统试用、数据积累、战术战法沉淀等使得科研成果得到反馈完善,真正促进科研与教学互为支撑、取得双赢。

(三)多专业学员混编组队、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团队协作编组

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作战,必然是多个学科专业交叉的,即使是在旅团级的指挥所内,也可能包括合同战术、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运用、电子对抗、通信、无人机等多个专业,来自合训类与技术类多个专业的大四学员混编组队,有利于知识结构互补,在作战背景下开展团队协作,增强信息化作战筹划组织的能力。如何围绕实战开展教育培训,强化军队院校教育每个环节的含“战”量,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不断改革探索,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含“战”量,是这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试点验证了基于某信息系统的红蓝对抗模拟演练毕业设计是一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鸿福 张万鹏 任敏 陈璟 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第三篇: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研究

一、本科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设计的基本方向

要想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多种考核形式同时进行才能适应艺术类学科专业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有在校学生都人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是不能取消的,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在提高他们综合知识、提升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要从写作论文的这个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适应以后工作的需要,增强论文写作的现实意义,必须对考核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如何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体现它形式的多元化呢?以下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以学生毕业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高等艺术院校可以根据音乐学科的学科专业性,对于声乐、钢琴、器乐突出的学生,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专业指导老师推荐到各教研室审核,组织教师对申请音乐会的学生进行专业考核。通过审核小组的审核考试后,学生可以以毕业音乐会的形式来替代学术论文的写作。音乐会结束后以书面的形式提交音乐会的心得体会,参与论文答辩。第二,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高等师范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向中小学阶段的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课程的设计中都围绕学生能参与教学实践,对于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一个时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替代论文写作。教师对学生说课的指导就是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此外,对于继续深造考研的同学,可以以传统论文的形式进行毕业论设计。

二、本科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设计的技术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根据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不能客观的反映音乐类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这一现象,对音乐类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设计说课式的毕业论文

高师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采用说课的形式,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教研形式,是执教者面对教育同行或领导等教研人员具体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一种形式。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人员,那么能够完整地进行一堂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是一个高师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能力。此外,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录用一般会在面试环节用这种方式考察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我院为了适应这一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特将高师音乐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形式改革为中小学音乐教学说课。具体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确定说课的学生说课的指导教师是我院担任音乐教学论课程的老师,一般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实际的了解。说课的学生是有意向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音乐学专业学生,他们在三年级已经进行了音乐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进行了模仿教学和说课的实践,对这一形式已经有所了解。第二步:确定说课的选题说课论文的选题一般限制在当前我国所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的范围内,由说课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商量决定,一般指导老师不会在这方面做太多的限定。第三步:确定说课的框架说课的方式从具体结构上包括以下几点:说课的框架一般包括如下几点:说教材、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思想、说教学过程等。其中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是重点。第四步:抓好说课论文设计的环节说课论文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环节:编写说课教案、制作说课课件、进行说课答辩。第五步:说课论文设计的评定说课论文设计的评定也主要围绕教案、课件制作、现场说课的环节来进行。其中教案的编写主要看对教学的课程是否正确的分析、是否了解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设置是否正确、教学重难点是否清楚、教学过程是否科学等等;课件制作主要看课件制作的技术、课件内容的逻辑性、层次感、课件是否有利于说课等方面;现场说课主要是看说课的逻辑性、清晰度、现场答辩能力、板书设计能力等。当然,我院的说课毕业论文的设计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

(二)设计音乐会式毕业论文

我们提出,高师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采用毕业音乐会的形式。我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狠抓教学质量的首位,紧密结合学生的弹奏或者演唱,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杜绝了论文抄袭现象的产生。更是利用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考核形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即能在专业上有所提高,更能在理论知识上加以深入学习。毕业音乐会的筹备过程是相当繁琐的,我院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情况以下操作流程:第一步:音乐会的审核由学院组织教师成为专门的审核小组对申报参加毕业音乐会的学生进行专业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毕业音乐会的筹备。审核小组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大三下学期末,选择3-5名专业教师进行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评定。未能通过审核的学生不能以音乐会的形式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第二步:确定音乐会曲目紧密结合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确定音乐会曲目。毕业音乐会的指导教师由钢琴、声乐、器乐教师担任。针对学生弹奏能力或演唱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的音乐会曲目的选定。毕业音乐会的选曲要难度适中,不能过于简单。要体现学生真实的演奏或演唱能力。也不能过于高难度,如果盲目扒高学生的演奏或演唱的难度,音乐会的完成质量就不高。对于音乐会达不到标准的学生,是不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双方充分的交流后,确定音乐会演奏和演唱曲目。第三步:毕业音乐会的指导毕业音乐会的准备在通过审核后开始准备。专业教师对音乐会曲目的指导过程就是论文的指导过程。指导的方式为一对一的小课。可以在教室进行指导,也可以在音乐厅进行指导。专业教师要从学生的舞台演奏和演唱的能力上精心指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弹奏者准确的弹出作品的音符节奏、强弱变化、音乐表现力。演唱者准确演唱作品的音准和节奏、强弱变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第四步:毕业音乐会的具体内容音乐会可以采用“一人一台”的方式,也可以“多人一台”,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音乐会节目单的设计、音乐会现场主持稿、舞台灯光设计、演出服装设计。第五步:毕业音乐会的评定毕业音乐会的评定由3-5名专业教师组成评定小组,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音乐会的现场评定。学生按规定完成毕业音乐会的内容后,评定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舞台表演效果和对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评定的内容包括:作品的难度、作品涉及的范围广度,以及完成作品的音乐基本要素音准、节奏、强弱变化、音乐表现力。最后,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能力当中,很好的解决了毕业论文写作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上也应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摒弃那些过于陈旧的论文题目。扩大论文研究范围的广度,例如在毕业音乐会作品的选择上,教师应考虑多个时期的作品,多个风格的作品,尽可能多的舞台表现形式,都是有利于学生完成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三、结语

多元化的本科毕业设计只是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但是形式上的多样性,并不能带来实际质量的提升,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制度的完善。总体而言,就是正视毕业论文在本科学习中的地位和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检验和总结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加上艺术类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形势单一的毕业论文,大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才能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多元化的毕业设计为导向,旨在提升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展示学生实践能力的功用,改变以往的毕业论文对学生而言较为空虚,不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状况。对传统的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实现多元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对于毕业论文本身意义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隽 唐智松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第四篇: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1立题和选题

好的课题是获得好的结果的基础,我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由指导教师立题,撰写立题论证书,然后专业负责人召集全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讨论立题的内容是否符合专业培养方向,难度是否适中等。指导教师在立题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立题首先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获得比较全面的综合与实践训练。(2)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或社会实际,促进学研产的结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立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当,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既能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又要因材施教,能使少数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达到综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目的。(4)立题的内容要明确,既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尽可能涉及当前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还尽可能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就业相关联。(5)任务要求要具体,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任务、目的和具体步骤,以引起学生对该题目的兴趣,明确方向,知道从何处入手开展工作。毕业设计立题的来源要体现多样性原则,以满足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开题与开题答辩

2.1加强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培养

立题和选题结束后,就开始进入设计或实验阶段。目前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个非常具体的题目和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做实验就行了,缺乏自主科研的能力,甚至没有这个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本科教育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毕业设计开始后,首先要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

2.2撰写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

在查阅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后,对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后,最后确定实验方案。然后撰写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PPT,对本专业的学生分组进行开题答辩。在开题答辩会上,由5~7名教师组织的开题答辩小组针对学生的陈述,从题目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是否饱满,题目是否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严格把关。如果达不到要求,则要进行二次开题答辩。

3加强中期检查,严格过程管理

开题完成后,进入设计和实验阶段。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按照毕业设计有关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验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学生要按照毕业设计手册的要求将实验和设计情况填写到周报告中,老师要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答疑,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验工作情况,掌握设计和实验的进度,既要对学生的设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及时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实验和设计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和设计工作、实验操作能力等做到“了如指掌”,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提供较全面的依据。指导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指导方法。要定期到实验室进行指导、答疑、交流,对毕业设计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基础扎实、主动性强、自学能力强、独立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学生,在指导中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鼓励他们深入钻研、积极创新,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撰写论文和专利等,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自豪感。近几年本专业根据本科毕业的科研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毕业设计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强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学校和学院定期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手册进行抽查,检查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对学生、教师按时、高质完成毕业设计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严格的检查,对进度滞后的学生约定时间再行单独检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拖后现象。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10~12周的时候,分别由学校和学院组织由多名教学督导参加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中期检查评估专家组,对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首先各院系进行自评和自查,抽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手册及进行中期答辩,检查毕业设计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然后由学校的评估专家组抽取20%~30%的学生参加学校的中期答辩,并结合院系的自查自评情况,开展毕业设计评估工作,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并反馈到相关院(系)。专家们通过实地检查,获取了第一手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学校定量、定性评价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改进成绩评定办法,严把毕业答辩关

4.1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一大内容,它是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进行总结、分析论证和说明。指导教师要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首先要检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提纲,对论文的结构、内容、格式、规范用语等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归纳问题、阐述问题、分析问题,如何撰写科技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4.2改进成绩评定办法,严把毕业答辩关

毕业设计答辩、评分是毕业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答辩阶段,专业教研室按照教务处和学院有关文件要求,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关。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须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得到认可,给出书面意见后方能参加答辩。同时还要抽查部分毕业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避免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抄袭现象。在答辩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答辩时间控制为30分钟左右,论文自述15分钟,回答基础知识问题3个,然后回答答辩委员会老师针对毕业设计和论文提出的问题,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为学生的毕业答辩评定成绩,然后加权平均。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采用累加式,即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占30%,论文评阅老师成绩占30%,毕业答辩成绩占40%,使答辩成绩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

5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坚持立题与科研实践及生产实际相结合,严格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和过程管理,改进成绩评定办法,严把毕业答辩关。通过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不仅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兴娟 董红星 张春红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五篇:中日本科毕业设计环节异同之思考

一、绪言

(一)欠缺创新性、方式教条的传统毕设模式的问题

国外本科生均为自己思考、初步拟题,再经指导教师审定或商讨最终确定毕设题目;而国内学生并非如此,教师命题、制定详细的实验及分析测试步骤、方案、下达任务书,学生按要求完成,是目前遵循要求的毕业设计模式。于是任务书就成了造成学生按吩咐干事不积极主动开动脑筋懒惰思想滋生的温床,从而导致缺少独立性、创新性思考的锻炼,使毕业设计过程始终难以摆脱以老师指导为中心的模式。

(二)毕设内容、质量难以把握、规范

从以往毕设情况来看,题目不适,或一题多人,或试验欠缺甚至无试验结果只抄袭以往的数据或文献的现象时常产生。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毕业设计拨发的人均费用极少,使试验、分析测试难以进行,而且若指导教师多做试验就会产生费用亏损的情况更是常见不鲜,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是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指导教师超量指导(少则7人,多的可达13人)也不乏见,加之教师们又有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造成没有时间和精力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和检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受到局限。

(三)毕设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如何评价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的质量监督是一个多方位的质量管理,目前存在调动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的措施不力,理论与实际脱节,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存在内容薄弱,管理方面虽检查形式存在却较难触及实际内容而效果欠佳,评审标准方面更存在仅能注重形式结构而较难把握内容深度的缺陷。

二、毕业设计方式的对比与探析

(一)以师生同拟定设计题目入手,培养独立研究思路

这是锻炼学生独立性的一个措施,而且也避免了学生不理解或不懂为什么要那样做的弊端,拉近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内容的拟定———如需要做哪些实验、分析测试,借助哪些研究手段,最终达到什么研究目标,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等的思考和锻炼,使这一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其次,还要加强过程指导,每周要求学生汇报进度并进行检查和实施下一步的指导,增强和监督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强化师生交流。此外,选题要专业性强,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的,对于有能力的学生也要起到锻炼独立开拓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避免选题目过大或学生难于驾驭的课题。

(二)从强化实验技能着手,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要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实验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让大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进入课题组,亲自参加、操作实验,一方面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经历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锻炼中不仅提高了专业及综合能力,某种程度也可帮助该课题的科研工作;为此,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企业创新改革与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协作机制,使毕业设计课题不仅让学生得到了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锻炼、利于今后取得更大的创新,也体现了当前工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进而为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计算机编辑文件、绘图软件及多媒体讲稿的制作,锻炼学生多方位能力,也是毕业设计要达到的一个训练目标。

三、质量监督体系改革的思考与探析

国外导师高度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学生自觉学习的觉悟使他们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导师管理制上;而国内部分导师和为数不少学生达不到不用监督的觉悟。鉴于国内外毕业设计方式和管理模式不同,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督体系,制定相应、完善的管理规范非常重要。如对设计题目适宜性和科学性、实验结果可靠性及真实性的审查等;在考察毕业设计真实性方面,除强化教师和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完善、调改毕业设计审查手段外,还需借助某些专业软件的配合来完成检复率的工作。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督导小组,监督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工作量,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束语

通过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拟定、实验环节、实施过程、管理体制等方面中日教学存在的差异对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今后毕业设计面临的改革进行了探析论述了本科毕业设计实施方式与质量监督体系改革的构思,阐明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调整教学计划、注重教师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规范毕业设计大纲、调改毕业设计审查手段、完善监督、管理对策、确保实践教学设施是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从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要进行这项改革,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许多棘手问题,但是实施改革势在必行,它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教育科技兴国,国盛、民强的奠基石。

作者:刘树英 张鑫 哈斯呼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第六篇: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

一、选题

论文题目的确定对于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至关重要。题目定得过深,学生凭借现有的知识可能很难完成;题目定得过浅,又可能达不到要求,因此做好选题指导是导师的重要责任。虽然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习了几乎同样的课程,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各不相同,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选题时要因材施教。此外,导师在指导选题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课题本身的前瞻性,留给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空间,尽量避免重复性大的课题。正因为选题重要,导师必须仔细斟酌,慎重决策,避免由于题目的缘故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不能顺利通过的情况发生。

二、查阅文献

任何研究创新都要基于全面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而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查阅文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可以了解本专业现有的研究基础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学科问题,并掌握热点问题的最新进展和成果。随着电子资源在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及,通过大量阅读追踪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变得十分容易,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查阅。下面就本科生如何利用这些电子资源来阅读文献给出一些建议。首先,做毕业设计时学生必须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好奇和怀疑一向都是从事研究应该具备的内在力。阅读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时既要深入学习领会,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问题,任何问题或疑问都来源于读者的深入思考。阅读的过程可以循序渐进,先读国内的,再读国外的;先读熟悉的,再读不熟悉的。对于那些重要但是自己又不熟悉的文献要反复阅读,必要时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回头再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由于现在的电子资源非常丰富,要把所有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系统读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任务。因此,查阅文献时,养成阅读论文摘要的习惯很重要,通过摘要可了解文献的核心内容。

三、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当学生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由于已经对别人的研究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实验中如何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或改进别人的研究方法都是一种创新。试验获取的数据是整个毕业设计的立论基础,因此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对于最后的论文结论至关重要。在获取相关试验数据后,一定要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反复核对校正试验结果,以确保最后结论的准确性,切忌把偶然事件当成一般结论发表。数据处理既可以是不同时间段的试验数据分析,也可以是与别人研究成果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加以重点分析。无论是做试验本身,还是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都是很辛苦很枯燥的工作。当试验遇到困难时,及时发现试验存在的问题并调整试验方法或数据处理手段更加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其实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更应该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手段。这对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解决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难是有帮助的。

四、论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