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1:34:22

教育功能论文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1

针对艺术教育所具备的矫治功能,面对高校中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在高校中科学运用艺术教育矫治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表面上来看,大学生属于高智商、非常活跃的年轻人。但是,在实际中,因职业市场竞争激烈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加上与同学之间可能产生的各种情感纠葛,有的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医学角度来讲,学生表现出的各种不良情感就是程度不同的各种隐性心理疾病,若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为此,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从学生踏进校门开始,就应注重艺术教育的引入,校正学生情感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针对艺术教育的矫治功能在高校中的科学运用,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大学初期阶段:从大学生踏进校门开始,学校应重视和引入艺术教育,主要因为大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有的学生可能第一次远离家乡和父母,在这个心理适应阶段,渴望得到关爱,同时也有的学生心理出现严重失衡。为此,在这个阶段实施艺术矫治工作,结合大学生情感的需求点和思维的活跃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教育矫治功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大学中期阶段:通过大学初期阶段艺术教育矫治工作的开展,大多数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特长。为此,在进入高校学习的中期阶段,为了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让艺术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有益调剂,科学运用艺术教育所具备的管理实务、艺术规律等功能,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矫治工作中达成共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艺术教育矫治工作的实践中,可以知道艺术教育矫治中期阶段的后进可能是小阶段的先进,同时现阶段艺术教育矫治工作的先进也可能是下阶段的后进。所以,在高校学习中期阶段,应注重强调艺术教育矫治规律与人们心理规律的相互结合,从而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矫治功能。

3.高校学习末期阶段:在高校学习中期阶段,虽然学生掌握了艺术的技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仅仅掌握艺术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其是不足以登上人生舞台的。因此,在学习末期阶段加强艺术教育矫治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艺术的艺术环节,只有充分掌握了艺术的艺术环节,学生才能正确审视自己,才能坦然、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困境。

二、结束语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2

艺术教育本身具有德育功能。艺术是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是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艺术诞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从它的产生开始就和德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艺术可以让人感受美,也就蕴含着德育的属性;德育最终也要回归到情感层面,这与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艺术教育通过生动的视觉、听觉感受,向受教育者传达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所以,在育人方面,艺术教育有着一般的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在抗战时期,《松花江上》等歌曲激发了人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罪行的愤慨和高涨的抗日热情;《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号角,成为鼓舞全国人民一致抗战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这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精神鼓舞。艺术教育本身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长期以来,很多人看待艺术教育总是片面关注它的外在表达形式,无论专业还是公共艺术教育,只注重理论、技能教学,而忽视其本身的辅德价值。

其实,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特征,能够给予艺术教育深层次的内涵提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艺术教育本身也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如曾经的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化的德育。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通过艺术表现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是相当有效的。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进行文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这就是说,在主观上艺术家表演的主要目的就为了激发战士们的革命激情,在客观上观众也并不是单纯地在进行艺术欣赏,这样的教育显然更多的是借助艺术形式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在注重“晓之以理”的德育的同时,还应采用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感性形式来“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二、有效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途径

利用高校校园情境,把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有效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脱离艺术形式的德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而任何背离德育目标的艺术作品也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最终成为传递各种“非正能量”的工具。因此,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是当前高校育人的一大突破口。

1.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主阵地”,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一个艺术作品,如果不追究其历史,不剖析其内在意蕴,对其的观感必然会是苍白空洞的。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教师在讲解艺术作品时,要注重结合作品特点,追溯其思想根源,向学生展现作品诞生的背景,让他们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表达目的,从而由对艺术的初次感性认识升华到深层次的理性感悟。同样也可以在思政课堂上,用艺术形式去开展思想教育。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可以通过爱国主义作品播放分析,让学生透过音乐或画面去感受所受教育内容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2.积极打造艺术教育形式多样的“立体攻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正能量的传递。要形成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立体攻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内的许多宣传设施,如画廊、活动室、舞台、黑板报、学校电视台,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与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作品展示,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其次,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天分。一方面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节、合唱节、舞蹈节等艺术活动,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综合性或单项艺术欣赏活动,如声乐专场演出、舞蹈比赛、书画展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化他们的心灵。同时,可以通过社团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3.抢占时代艺术主流与非主流的“新阵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教育。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手机平台等新媒介可以让人们广泛了解世界及艺术的各种发展态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辨别是非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积极抢占这一块发展十分迅猛的“新阵地”,在新媒介中争取话语权。如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跟进学生关注和喜欢的社会热点,把这些案例带进课堂中进行深入解读辨析,将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远程教学副主任认为,开办各种艺术活动并倡导大家一起参与艺术课程的实践,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我们的大学生生活实践中,主流艺术结合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发挥德育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教育是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质的根本体现,是其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中介。

杨贤江在他的《新教育大纲》中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可见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需要和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的必然产物。因此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成长的两种功能,是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延续进步的必要手段。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在分析教育功能之前,首先得弄清楚功能是什么。功能是一个在多个学科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在哲学上,功能是指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在社会学上,功能是指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一种客观结果。基于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把功能定义为“构成某一事物或系统的因素对事物或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有了对功能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这种作用或影响是一种能实实在在观察到的客观结果,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也就是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意义。

既然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所产生的一切作用和影响,因此从它所指向的对象,即人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就可以看出教育功能包括两大块:一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对个人的功能作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因为教育是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直接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首先体现在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上,而教育社会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必须以它为基础、为中介,即通过育人来实现。因此在谈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涉及到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其核心就是教育功能问题。

二、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应该具有怎样的本体功能决定于对人有影响的后天要素,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因此有哪些要素对人产生影响,教育就必须去培养这些要素。作为生命个体的人,首先得生存,其次是发展,最后才是享用,因此教育必须使个体获得生存素养、发展素养和享用素养。由此可知,教育的本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人作为生命体必须得生存,因而获得生存技能是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的必要条件。

怎样才能获得生存技能呢?我们知道,对生存的需要就直接诱发了教育的产生,也就是说教育起源于满足个体和社会生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获得社会相应的技能,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就必须要接受相关的教育或训练,因此教育成为了个体获取谋生本领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和方式。在此意义上,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很现实、很直接的,它在教育的本体功能中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功能的形成和发挥得以它为基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实现,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将社会的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使之在社会实践中能迅速地适应环境;一是教育必须对个体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人“学会生存”,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责。

(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具有社会性,因此除了生存之外,人还必须要发展自己,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具有两重身份,即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追求其共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追求其独特性,因此个体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既社会化又个性化的过程。可见,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一是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社会化是个体生存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狼孩”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的思想意识是社会规范和价值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而代表社会要求的教育,通过传播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来对个体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思想意识。第二,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第三,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社会中的人往往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要扮演多种角色,而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形成有赖于教育。个体的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而独特性的形成是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反映的不是对现有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新,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前者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后者则是主体性的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发展,都要依赖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社会实践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个体因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教育能在了解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以便充分地挖掘个体的潜能,形成自己的特长。第三,培养个体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只有通过教育,个体才能拥有进行创造活动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创造活动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不是单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受教育,而是教育成为了个体生活的必需,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得以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人因其本能的不完备性,具有未完成性和巨大的潜能,正是因为这种潜能的存在,所以对个体而言,接受教育和训练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个体必须在社会中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应有的素养,因此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完善过程。众所周知,人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教育既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是教育的外在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的个体享受功能就是要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是建立在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基础上的,是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的延伸和发展。人的精神追求有三大方面,即求真、求善、求美,具体来说,对“真”的探索以拥有智慧,对“善”的追求以获取幸福,对“美”的向往以赢得自由。因此,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经验的传递和知识的传授,教人怎样求真、求善、求美,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使个体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的作用和价值,是根本上决定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满足个体的生存之需,又要发展个体的智能,满足个体的发展之需,更要健全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体的享用之需。因此,教育的基础功能是满足个体的生存之需,核心功能是满足个体的发展之需,终极功能是满足个体的享用之需。

【参考文献】

[1]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龙玲玲编著.现代教育概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文章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功用和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等三个方面,就音乐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阐释了作者的观点。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①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21世纪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②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教师应当把掌握学生的这三个现有水平,适当地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的情趣。出色的音乐教学,可以展示音乐的极大魅力,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③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种学科大门的钥匙。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注释: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要改变恶的本性,去恶扬善,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他提出:“夫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形式是美的,它有美的音色、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结构;音乐的内容是美的,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心灵;音乐所创造的意境是美的,巍巍高山,潺潺流水,艳艳山花,飘飘落叶,甜甜笑脸,喳喳山鸟,啾啾鸣蝉……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四、音乐教育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音乐和学习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劳动,这首先就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久之必然能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同时它要求精确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极度的细心。

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培养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处意识。

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五、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人类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如钢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的学习,其技巧性主要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敏感性、平衡性、分寸感等的严格训练上,随着乐器学习的程度的提高,手指的灵活性、灵敏性也不断提高,大脑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会不断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加工对象,一般不是现成的东西,它需要通过大脑中的想象使其具体化,这种想象便是形象思维。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

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创作者在理性(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较多地运用感性(形象)思维进行的“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演奏、演唱)被称为“二度创作”,表演者是在音乐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把原作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音乐欣赏则被称作“三度创作”,是欣赏者通过对表演者二度创作的作品的感知,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在音乐的作用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艺术画面,独特的情感体验的结果。

六、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提高人体机能、人的体质。经常练习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体操,使面部肌肉经常运动,也能锻炼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学习各种乐器时,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准确性、敏锐性,锻炼人的感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更加敏锐、协调的发展。音乐与体操、舞蹈、武术、太极等运动项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音乐是一种精神体操,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助于人们精神和身体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体的疲劳,起到一种精神欢娱的作用,达到良好的休息状态。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日本一个幼儿开发协会进行的实验表明,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幼儿,他们总是笑眯眯的,不怕生人,说话比别的孩子早些,眼睛也特别有神,长大以后,智商和情商水平较高,创造性较强。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教育;电视教育;青少年;学生

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邮电带来的函授教育,广播带来的听觉教育,电视带来的全动态的视听合一的教育,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多媒体交互式教育等。其中,电视快捷、生动、形象的视听传输是来势最猛、影响最大的教育形式,从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到传播的信息量,都处于现代大众传播的领导地位,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电视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教育功能不是其首要功能,但是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探讨电视的教育功能,对引导电视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视教育功能的认识误区

探讨、分析电视的教育功能是教育界与电视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电视研究界特别重视对电视教育功能的研究,非常重视电视的工具性能,恪守着一种“小教育”的电视教育功能观。有关电视的教育功能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泛泛地涉猎传输知识和信息的功能,对电视的人格教育功能、美育功能、价值观教育功能、社会角色教育功能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思考。在非常重视电视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学术界至今没有一本研究电视教育功能的专著,即使专门研究电视教育功能的论文都非常少见。这种“小教育”的电视教育功能观集中表现为:一、即远程教育的电视教育观,强调以电视为手段,以学历、专业教育为目的;二、突出强调电视作为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较多关注的是电视的政治宣传功能和引导作用。这种偏颇的“小教育”的电视教育功能观,制约了我们对电视教育功能作深入、全面的思考,影响了电视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当代的电视眼光,倡导一种“大教育”的电视教育功能观,让电视在我们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教育就是指对社会全体成员实施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科技文化及体育美育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是以新的教育原则、体系和方式,更好地培养人才的新型教育。它包括三层涵义:一、大教育的全方位性,即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三、教育的持久性,即教育的全过程。电视作为教育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应深入应用到大教育的各个领域。“大教育”的电视观把电视视为一种开放式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老少咸宜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它不是具体的学历、文凭教育,而是学历文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是一种不拘泥于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的多种学科、多条途径、多样方法的广泛知识教育,是思想引导、文化教育、知识传授、科技传播、审美教育、素质培养——促使一个民族良好的人格与杰出人才养成的综合人文教育。

如果说传统的电视教育功能观重在宣传,重在意识形态建设,那么“大教育”眼光中的电视则重在文化积累,重在人文精神的建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们以一种人文的情怀,把摄像机对准生活中或美或丑的事物,以深沉的思考,透彻的说理,或歌吟、或针砭,直抵事物的本质,直达人物的心灵世界,震撼并引导受众的视听。在电视中,传统的教化功能被“点化”功能的取代——传统的那种耳提面命式的“训导”,被一种平等的对话,热情的参与,深层的思考等积极的介入态度所替代。如《人与自然》通过一个个人与动物、植物、海洋、山川的故事,确立人类的生态意识,告诉人们如何关爱生灵,保护自然,顺天而治,使人类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不管言者还是听者,“剧内”还是“剧外”,大家共同创造着一种文化家园,同时又成为其中受益者。电视应当也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存在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电视应当也可以向社会更多更大的人文关怀,而坚持“大教育”的电视观,才有可能使我们达到这一目标。

二、电视教育传播的特点

1、传播内容、形态的多元化。由于电视受众涉及的面广、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差异很大,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电视的形式丰富多样。它是影视文化、服饰文化、通俗文化、民间文化、流行歌曲、通俗音乐、广告艺术等的总称,涉及到了受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大众的生活感受、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社会认知等产生重大影响。电视内容中相当一部分构成是非常简单的,属于知识普及、文化启蒙的东西,例如大量的科普知识读物、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画报、卡通片、大量的公益广告等。通过这些电视产品,受众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有所了解,从而开阔了认识。一些简单的通俗读物在青少年、文盲的识字率提高、基本知识的获得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是学术文化、主导文化都不可能完成的。电视一方面适应了受众普及知识、获得启蒙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发挥功能,由于它的形式多样性和范围广泛性,受众不断受到熏陶和发展,从而使自己在一定领域中的知识、信息、能力得到了强化和提高。电视节目从制作完成到受众收看,其间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高空用卫星传播、地下用光缆传播、空间用微波传播、地面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另外,电视节目还通过出声像出版社、政府科研单位和各级院校的电教中心、电视大学等渠道向广大受众进行传播。通过这些传播方式,电视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送到任何地方,形成覆盖全球,深入到社会、家庭每个单元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的传播体系。

2、强大的传播优势。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声画并茂,形象逼真,现场感强,迅速快捷,可与事件同步,可远距离传播,尤其是与通讯卫星、电脑等高科技成果相结合,更使其成为一条将世界各国聚合成“地球村”的强有力的纽带,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事情都可通过电视顷刻间传遍全世界。另外,由于它兼有各种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长,并通过电子手段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极具灵活性和综合性,于是,电视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堪称“媒介之首”的大众传播媒介。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化素质和从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知识领域的迅速扩展和知识量的成倍增加,仅仅靠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要求。人们为了胜任工作,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知识。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贯穿人的终身并向更广阔的领域推进。教育并非终止于青少年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社会的永恒要求。电视涵盖内容丰富,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多元化、表现形式多元化,迅速即时,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知识,因而,电视传播是向全社会实施教育的一种具有强大传播优势的方式。

3、强烈的渗透性。电视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表现为长期地渗透,对人的心灵的渗透,而且,它必然会同娱乐性连在一起,即通常所说的“寓教于乐”。电视的强烈渗透性使得它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电视一般都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因而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诱惑力,它甚至构成了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在参与和接受电视时,对其所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也就不自觉地接受了,从而电视所内含的知识、信息不断地渗透到受众的观念当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精神要素,成为他们理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实践的能力。电视在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是技术、教育、卫生、政治等的宣传途径,是一种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渗入人们记亿深处的宣传途径。电视的直接性、生动性、趣味性,直接拉近了它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例如,电视剧《渴望》就是在我国进行商品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伦理道德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弘扬了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回应,一些被忽略甚至日益消逝的社会伦理又回到了社会生活中。电视凭借声画并茂,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画面的有机组合,来显示事件的发生、发展、暗示结果或暗示“应该如何”。例如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推出的《案件聚焦》、《东方110》等,都是在讲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在展开故事的过程中,进行着现场的或仿现场的教育。且所反映的内容又全是真人真事、真实的案件,所以不用宣传鼓动已有一定的收视率,不用说教、评论,受众看后自然得到启示,受到教育。又如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像《西藏的诱惑》、《望长城》、《我的潭子湾小学》、《唱歌的故事》,以及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推出的《大地之心》、《父亲从战场上来信》等,都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特定的知识指向,又具有极富内在意蕴的教育目的性。

4、成本低廉。电视由于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具有极大的数量和广博的传播途径,大量地传播到受众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当中,对受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这就使得电视成为一种成本非常低的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办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获得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加,对于一些低收入的社会成员来说,教育成本是巨大的负担,特别是农村家庭甚至是难以支付得起的,成本负担无疑构成了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阻力。盲目认为经济发展已经使教育成本不再是人们接受教育的障碍的想法,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而电视由于已经进入了商业化运作的轨道,其运作成本往往是由社会各个领域来分组的,对于个别受众来说,他在接受电视时的成本则相对是比较低的,而且人们在接受电视时具有更多的目的,而提高文化素质甚至只是一种不自觉的目的,是一种附带性的收益,相比之下,通过电视获得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大众而言就是低投入高收益的行为。例如,人们通过接收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在其中能够学习到相当多的关于电影历史发展、电影技术、电影知识等多方面的东西,而人们所花费的成本却是寥寥无几的。电视在当前我国受众的文化启蒙、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拓宽了教育的途径,扩大了教育的内容,降低了教育的成本,深化了教育的影响力,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

5、弥补体制内教育的不足。目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多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不断改革发展,学校教育有了巨大发展,形成了由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组成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的人才。我们把学校教育称为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体制内途径,这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中之重。但当前我国体制内的学校教育途径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总体提高。体制内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年龄、范围、数量、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人不可能获得学校教育,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严重地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满足很多人的求学愿望。尽管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考试取消了年龄限制,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这也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学校教育在我国这些年的发展中存在着某些不良因素,如“应试教育”等,因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甚至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和人们的兴趣、爱好发生了冲突,甚至一些人产生了抵触情绪,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效果;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办学模式的转变,个人获得学校教育的成本也不断增加,对于一些社会成员特别是农村家庭来说,学校教育的成本是巨大的负担,甚至是难以支付得起的,再加上我国大众对于教育理解上的差异,一些人不愿意在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投人大量的成本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这种状况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因而,学校教育途径虽然作为发展国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相对于我国受众的实际生活状况、文化素质状况而论,仅仅有这种途径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提高受众素质的途径,在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并实现相互配合,全面推进。一些学者和机构所提倡和实施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电视如果引导好、发挥好其在教育上的作用也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受众的文化素质是全面的、总体性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受众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总体,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认和民族历史知识,法律知识观念和公民意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的审美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而电视内容上的极其丰富性恰恰适应了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需要。我国电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构成,它适应受众生活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受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现代价值观念、理想道德情操、艺术审美趣味等,从而为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产品和活动空间,对推进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巨大作用。电视是对学校教育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它开辟了文化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电视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多媒体技术问世并立即应用于教育和教学,众多教育家、教育技术学家认为:多媒体是一种性能理想的媒体,它的应用推广将对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扑面而来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很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纷纷将研究的兴趣转移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上,视听媒体被冷落了,甚至有人提出电视在教育中的应用将让位于计算机,多媒体将全面代替视听媒体,其实不然,就像很久以前人们惊呼电视将取代电影一样,电影不但没被电视所吞没,反而找到了新的生长点。那么,电视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呢?电视的单向传输及稍纵即逝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它的要求,随着数字化的大发展和电脑网络的强烈冲击,人们已不再满足把电视机仅仅作为一个笨重呆板的接收器,而在呼唤它的智能化。而电视迅速即时的传播速度与无比广阔的传播范围无疑是实现教育面向整个社会这样大规模的保障,又是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这正是二者应用上的结合点,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卫星技术及制作领域的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信息时代以及后信息时代的发展孕育着这样一个基本趋势: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接触将是一个双向交流与选择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二者的互动性,而不是主动输出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它将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用户在媒介面前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念,通过特定方式选择特定的传播内容,电脑与电视的结合将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双向互动。交互电视已经问世,将对有线电视的传输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未来的电视将与电脑携手同行。目前,科技发展正处于通讯、计算机、有线电视三门技术的融合之中,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人化是今后网络的发展趋势。光纤传输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使有线电视网络发生了质的变化。开放式多画面组合屏幕电视会议系统有效地实现了电视与计算机的结合,它是可视的、实时的、交互的,以会议的形式实现了人们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交流,包括网上的一点对一点,一点对多点的语言、图像、图形、动画、视频、数据的传递与交流,体现了超越空间的群体的协同工作。多媒体视频会议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不同地方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好像面对面似的,可方便地进行授课、答疑及讨论问题,有效地实现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视的发展有了牢固的经济后盾。我国人口众多,版图辽阔;农村人口占多数,文盲半文盲人数多达两亿人;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依然偏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加,我国人民对知识的需求欲望越来越迫切。因此,电视节目的需求量非常巨大。电视初创之期,由于技术设备差,节目极少。随着卫星上天,电视接收机的普及,电视开始以亿万群众作为受教育对象。电视与电脑的紧密结合,必将大大推动电视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数字电视具有更多的PC机的特征,而个人PC机也逐渐与数字电视融为一体。这将充分发挥二者的优越性,为电视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终生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社会教育将重新回归教育的主流地位。电视以其十分卓越的传播效果以及巨大的威力,最有可能成为终生教育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教育媒介。电视具有可将社会变成一所无墙壁的大教室的巨大潜能,而Hutchins的“学习型社会”的理想也可通过电视的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得以实现。

而学习型社会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途径,尤其是通过日常的电视媒体,不断吸收着电视文化带来的教育,所以在电视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电视的质量就首当其冲的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如今的电视有好的栏目,也有电视广告和无聊的肥皂剧,但这在当今社会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学生要有足够的判断力来辨别好坏,我相信如今的学生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力,但是如今的社会应该造就更多的

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习意义。在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青少年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介还为青少年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青少年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不管媒介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青少年最容易发生媒介人物认同。国内学者在媒介接触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中认为,青少年经常接触电子声像媒介或者媒介刺激娱乐内容,可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经过引导、充分利用电视传媒作为社会学习的手段,会有积极的影响。

电视节目中当然也有很多教育意义的卡通片与故事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具有积极的价值。这些利社会行为电视节目通常强调以下行为特质:接受规律、遵守秩序、与人合作;帮助他人,利他主义;主动对人表示友善,关心别人,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感受;能自律、抑制冲动、抗拒诱惑;有耐性,坚韧不拔,能容忍短暂的挫折;做错事肯认错,能悔过自新,有补救错失的勇气;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勤劳节俭;孝顺父母、爱护幼小孤弱;见义勇为,喜打抱不平,不畏强暴,热心公益。

电视内容和表现技巧对社会学习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有4点是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学习的关键因素:对模式人物的奖惩;用对比的方式描述对错的结果;亲切、有人情味儿;电视人物与少年青少年观众的相似性。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与少年青少年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电视对少年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从“保护少年青少年免于受电视危害”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今,更多的国家开始从“小公民”的权利的角度,来审视电视的功能和影响。

1995年3月,71个国家的代表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召开了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与青少年”世界高层会议。与会者大多是各国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电视台少儿部的负责人、少儿节目的制片人、研究或关心传媒与少儿问题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等600多名。会上达成这样的共识:单纯的保护主义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必须确立“青少年的权利”意识。少年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介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乐的权利。只有普及了这种意识,并通过国家行政和社会手段建立保障这种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才能变害为利,使电视成为少年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根据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青少年权利条约的精神,这次会议制定了少儿电视宪章,对少儿节目提出了7条原则,要求少儿节目优质、去商业化、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学习语言和文化、摒弃暴力和性、定时等等,强调青少年通过电视学习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青少年电视准则,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等。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对青少年节目的指导,主要依据委员会制定的《未成年人电视准则》来衡量。这个准则非常详细具体,节目评价标准也很具体。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媒介素养教育。西方不少国家在中小学纷纷开设了媒介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独立地评判、接收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媒介素质教育最早发端于英国,目前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极力倡议传媒素养教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10年便举办一次传媒教育的国际会议。1992年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在亚洲,日本于1977年成立了“公民电视与传媒论坛”,推广媒介素质教育。2000年以来,日本的大专院校里也相继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的正式课程。如今,媒介素质教育已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在中国,香港成立了传媒教育协会,台湾则已正式《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表明对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认可。

媒体素养教育把运用媒体的权利交给少年青少年,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在我国大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手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也亟待进行。

研究表明,电视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提供榜样。青少年可以从节目中人物形象的身上学习到各种东西。心理学家研究了青少年观看电视的结果,连续4周向一组青少年播放带有攻击性行为的电视节目,向另一组青少年播放亲社会行为的教育电视节目,结果发现,攻击性电视节目严重降低了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导致这一组青少年攻击行为明显增加,而亲社会行为的电视片则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这一组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也相应增加。所以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

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习意义和社会教育功能。不管媒介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青少年最容易发生媒介人物认同。青少年们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电视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青少年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媒介还为青少年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青少年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逐步明确社会规范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生活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表明,电视节目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影响很大,因此,对青少年观看电视的内容要加以挑选。青少年适合于观看一些介绍动物、植物、风土人情的知识性节目。健康的电视节目还是应当让青少年观看,但要适度。

电视节目中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卡通片与故事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具有积极的价值。这些电视节目通常强调以下行为特质:接受规律、遵守秩序、与人合作;帮助他人,利他主义;主动对人表示友善,关心别人,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感受;能自律、抑制冲动、抗拒诱惑;有耐性,坚韧不拔,能容忍短暂的挫折;做错事肯认错,能悔过自新,有补救错失的勇气;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勤劳节俭;孝顺父母、爱护幼小孤弱;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热心公益,等等。

电视内容和表现技巧对社会学习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有四点是影响青少年的关键因素:对模式人物的奖惩;用对比的方式描述对错的结果;亲切、有人情味儿;电视人物与少年青少年观众的相似性。

电视与少年青少年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电视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从“保护青少年免受电视危害”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今,社会更多的开始从“小公民”的权利角度,来审视电视的功能和影响。

1995年3月,71个国家的代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了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与青少年”世界高层会议。与会者大多是各国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电视台少儿部的负责人、少儿节目的制片人、研究或关心传媒与少儿问题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等。会议达成这样的共识:单纯的保护主义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必须确立“青少年的权利”意识。少年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介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权利。只有普及了这种意识,并通过国家行政和社会手段建立保障这种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才能变害为利,使电视成为少年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根据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青少年权利条约精神,这次会议制定了“少儿电视宪章”(THECHILDREN''''STELEVESIONCHARTER),对少儿节目提出了7条原则,要求少儿节目优质、去商业化、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学习语言和文化、摒弃暴力和性、定时等等,强调青少年通过电视学习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青少年电视准则,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对青少年节目的指导,主要依据委员会制定的《青少年电视准则》来衡量。这个准则非常详细具体,节目评价标准也很具体。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媒介素养教育。西方不少国家在中小学纷纷开设了媒介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独立地评判、接收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媒介素质教育最早发端于英国,目前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极力倡议传媒素养教育,从6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10年便举办一次传媒教育的国际会议。1992年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NewDirections:MediaEducationWorldwide)。在亚洲,日本于1977年成立了“公民电视与传媒论坛”,推广媒介素质教育。在中国,香港成立了传媒教育协会,台湾当局则已正式《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表明对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认可。

媒体素养教育把运用媒体的权利交给了青少年,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充分发挥媒体的优点,指导青少年们有目的和选择性观看适合自己的节目,使他们接受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等人类良知与优秀品质,这是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更是电视等传媒需要全力完成的重大课题。

廿一世纪也将如RaymondWilliams所说,与二十世纪同样,顺著工业革命、政治(民主)革命及文化革命三个方向继续推进。在教育方面,随著终生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社会教育很有可能重新回归教育的主流地位。

电视挟其十分卓越的传播效果以及无远弗届的威力,最有可能成为终生教育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教育媒介。电视具有可将社会变成一所无墙壁的大教室的巨大潜能,而Hutchins的「学习社会」的理想也可通过电视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

本文检讨我国当前电视节目内容过度迎合观众、偏向娱乐及商业主义的危机,同时也探讨电视教育的特性以及其可能产生的问赵。

为了使电视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完成其社会使命,本文强调电视观众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具一定文化水准、主动且积极地关怀大家共同的命运的观众,才能成为电视制作者的充分伙伴。也只有这种观众,才能掌握电视的制作方向,能叫电视为其服务,从而成为其命运的真正主宰者。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青少年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00分钟。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笔者认为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发展,一是人格发展。

传统社会里,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过程则交由媒体来完成,青少年们多数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的。近年大众对于传媒对青少年们的不良影响忧心忡忡,舆论普遍认为电视媒体的某些内容造成青少年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等不良影响,传媒在少儿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负掺半的传媒影响

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电视帮助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人的社会角色与特性因此也发生了改变。青少年同样可以看到电视中呈现的关于大人世界的描述,所以变得越来越“早熟”,青少年时代与成年人时代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了。从社会化角度来说,电视不只是学校和家庭作用的补充,有时内容更与学校和家庭教育相反。从某种角度说,电视削弱了父母和学校的影响力。

电视中的内容,远远超出青少年青少年平时接触的生活经验,超出他们所接触的时间、空间。因此,电视能使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有所谓“温室效果”,使青少年心智早熟。他们吸收了很多其年龄段不需要的经验,这些零碎的、不加选择就吸收来的内容,很可能是经过夸张、歪曲或浓缩的,并不符合社会现实。电视甚至充当了家长的替代者。有些家长因为没有时间陪伴青少年,就用电视给青少年做伴,以减少青少年的干扰,于是出现了“电子保姆”一说。

青少年的接受特点

大众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类型,直接影响传播效果。青少年从一岁以前就会对电视发生兴趣,特别是注意电视广告和经常反复播出的电视主题曲。到了青少年时期,青少年认识、判断开始具有独立性,同时又以实际经验为主,表现出片面、武断,情绪变化大,易冲动;自我意识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社会地位的变化、活动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在探求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又常常会发生矛盾。其次,青少年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同辈文化的遵从,即他们从事某件事情的理由是“别人也都这么干”,模仿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标新立异,具有反叛精神。

电视的社会教育功能

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习意义。电视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观念,即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因为电视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受众接受电视也属于“非专心型”,所以在传播知识方面电视功效不大,电视侧重于灌输观念,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团结友爱等观念。

当今社会,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青少年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介还为青少年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青少年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电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选择地将电视推到青少年面前,肯定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如果强化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青少年就会多一个认知世界的渠道。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技术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和教学带来的影响是以往任何媒体技术时代都难以企及的。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引起教学模式诸要素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传统教学中那些天经地义的概念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对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已非常多,但多数集中在具体模式实践层面,有理论指导和支持的系统化的研究不多。笔者希望以“模式”的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以期为我国网络环境中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网络教学的实践注入新的思路。

随着科技进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步伐空前加快。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资源之一的多媒体课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但多媒体课件的类型不断丰富,而且它与教学过程结合的密切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教育电台的发展给了我们对于媒体教育的正确认识。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7

一、改革教材内容

传统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单一的“打基础”的作用。对于创新教育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从创新的角度考虑,以往中学生物教材在内容上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知识相对陈旧。因为传统观点的影响,教材更新周期长的影响等原因,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很难纳入中学教材。尤其是有争议的新观点更不可能编入教材,可是生命科学大量的创新经历表明,创新不仅需要“公认无误”的经典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最新的知识进展作为基础,那些“不确定性”较强的有争议的结论或观点往往给创新带来契机。第二,教学内容组成单一,仅仅包括本学科的“双基”。科技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仅有本学科的“双基”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大量跨学科的东西,需要大量实践的东西,比如需要科研、产业、市场的知识与实践等,再如需要许多通用的或学科专门的方法技术。此外创新所需要的怀疑、批判等创新精神,直觉、求异等创新思维能力,都不是单靠“双基”的传授就能培养的。所以创新需要更为广阔的教材内容作为基础,作为保障。由此可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改革教材内容。应该说人教社新版高中试验本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有益的尝试。从内容上考虑,适应创新教育的教材应该具备如下功能:

1.基础功能

即给学生提供创新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术,特别是对创新起着直接推动作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实现这一功能就要求教材能够及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补充必要的新知识。这么做,即便学生不直接参与创新,对其较好地理解和适应科技、经济、社会的有关创新也是大有稗益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旧习的束缚。比如,在美国能源部(DepartineniofEnergy)等单位的赞助下,美国课程研究机构BSCS从1992年至1998年先后设计了四个相互补充的“基因组(教学)模式(GenomeModu1eS)”,把科学家正在进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ThehumanGenomeproject),一个宏伟的著名的科研项目的最新动态和相关内容及时纳入了中学生物学课堂,使学生跟上科学创新的步伐。如果按照我们过去的习惯,这种正在进行之中的、尚无最终结果的研究根本不允许编入中学教材,显然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处理上过于保守。只有彻底摒弃这些保守的思想,教材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学生打好创新的基础。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课程的设置和各门学科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够跟上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并且要考虑到21世纪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2.素材功能

即能够给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素材。实现这一功能就要求教材能依照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层次创新活动的目标、特点和规律,选编相关的内容。1996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理科教育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是要学生做什么,而不是把什么做好了提供给他们。”既然要学生做什么,那就不仅要布置做的任务,还要提供做的素材。

例如人教社新版高中教材(试验本)编入了植物的向光性与感应性实验设计的内容,首次将设计教学引入中学课堂。以向光性实验设计为例,提供的素材,包括有关向光性的一些实例和概念、实验材料和用具,如幼苗和锡纸、不透光的纸盒。应该说教材的这一改革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开了个好头。但遗憾的是在创新素材方面,个别地方有越俎代庖之嫌,个别地方又显得不足。例如,不透光的盒子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以提供创新的余地,又可检验其实验条件设计的严谨性,而在方法步骤的提示上又太简单,部分学生可能无从下手。笔者看到美国文献介绍高中的同一设计,盒子就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或制作,但要求不透光,故有人选择装胶卷的塑料盒,因为它们已被证明是不透光的,这一选择过程锻炼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所以提供创新素材是教材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3.样榜功能

即能够给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典型的样榜或范例。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技能,必须给他们提供样榜,使其从仿效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为此,教材应能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一个个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特别是创新要素如何重组,新构想、新观点、新方案如何闪现等。诸如DNA双螺旋发现的过程、克隆羊诞生的过程等就可以经过恰当简化处理,编入中学教材。过去的教材也有科学史的例子,但多数侧重于宣传科学家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等精神,创新过程体现较少或体现的力度不够。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和新版高中教材(实验本)都编入了一些体现创新过程的实例,值得提倡。当然还应有更多的不同的方式。例如,能否提供范例后再安排相应的仿创活动,以真正发挥范例的作用。

4.引导功能

即能够引导学生对特定课题进行探索,实现创新。学生创新当然是要他们自己独立提出先前从未有过的想法、观念、方案、模型、实物等,但学生的创新能力毕竟是从零开始,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决不可能指望他们在某一天内突然具备高超的创新技能。要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尽快发展,就需要加以引导。中学教材也应该具有这一功能。比如上述植物向光性实验的设计,美国高中通过一定提示,要求学生不能仅用一侧小孔做出的结果得出结论,而要用前后左右四个孔做四组或先后四次实验,才能综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还要再在盒子顶端开孔,把四个侧孔全封闭加以验证。由此锻炼学生从一组实验现象才能得出实验结论,通过验证加理性思维才能从实验结论得到一般结论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也从朦胧的原始意识发展到能实用的阶段,无论是对学生今后升学,还是对学生走向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

二、改革教材内容的表述方式

我国传统的生物学教材之所以是结论式的教材,另一重要原因是教材的表述方式。首先,重要知识概念均以不容置辩的定义形式出现,遣词严谨,似乎滴水不漏,其结果教师只能死扣字眼地教,学生只能原封不动地接受,别无选择。这种貌似严谨的表述方式带有很大的副作用,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例如人教社1997年新版高中生物(实验本)在谈到细胞核核孔时写道“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而进入细胞质内”,这种绝对结论式的表述,有可能误导学生认为大分子物质都可以自由通过核孔,必然影响他们今后对核孔选择性运输功能的理解。显然这样的表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笔者曾从一所农业大学聘请一位博士生导师给中学教师迸修班讲学,学员竟以他对一个概念前后三次表述所用词语不同为由,认为他“教学水平太差”,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危害之深。其次,以往中学生物学教材都习惯于知识概念的罗列,很少考虑知识发现或发明的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自身认识过程的引导、启发和促进,这是教材表述方式的第二个缺陷。这样除去深度广度上的区别外,大、中、小学的生物学教材、自然教材几乎一个模式,忽略了中、小学生发展的迫切切需要,当然也无从谈起创新。笔者曾看到国外一本生物学教材以活动定位的方式表述“脉傅”的概念,从搭脉、测量脉博等一系列活动的指导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脉搏概念及其产上的机理,进而掌握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发展了探索、创新的能力。国内有些教材也借鉴了类似的做法,但在“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之后,紧接着又是明确严谨的结论式表述,似乎舍此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概念。其结果是很多教师根本不要学生看和想,很多学生也根本不愿去看去想,依然以直接背诵结论定义取代之。由此可见要实行创新教育,教材的表述方式非改革不可。笔者认为下列表述方式值得参考借鉴。

1.不同观点对比表述

学生的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但是学生不可能天生具备这些能力。同样要从仿效开始。教材如何才能提供仿效的样板和“批判”、“求异”的途径呢?较好的办法之一是适当引进不同观点间的争论,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提出不同观点,如何进行科学争论的,科学真理是如何从争论中诞生的。这是对传统中学教材编写观的挑战。传统观念认为中学教材只能收入得到一致公认的结论,避免搅乱学生的思想。其实这恰恰是把科学教育当成科学知识传递过程的错误观点的典型反映。历史上高中生物学教材曾经有过尝试,虽然不够彻底,但毕竟是一次良好的尝试。1964年版高中教材曾同时介绍了有关遗传机理的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孟德尔—摩尔根理论和米丘林理论。事实表明这一做法并未引起学生思维混乱。再如以后的教材同时例举了有关生物进化的拉马克理论和达尔文理论(虽然在处理上尚待改进)。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创出教材的全新局面。问题是要注意选择一些并非全对全错的对立观点,注意体现观点与证据之间的联系,不要急于在文字表述中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

2.不强求统一结论的问题式表述

教材在内容和表述方式上改革的另一种形式,是可以借鉴发现法的学习材料,少量知识在处理时,只留下问题,不得出统一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有兴趣者还可自己去设法验证,尤其是高中教材或初中高年级的教材完全可以这样做。现有部分教材己有尝试,但都放在“课外读”、“课后实验”之类的栏目中,力度还很不够,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公认的结论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过了一定时间,便可能得到新的证据,使原有结论发生重大改变,甚至被推翻。如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的动力问题,高中新版教材仍很绝对地说是“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子染色体)运动”,细胞生物学界对此结论己有许多证据提出反对意见,教材如此绝对地下结论不利于学生今后接受新观点,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建立。我们主张这样的问题可用留下问题的方式来表述,因为在中学阶段染色体运动动力问题不是理解重点内容的关键。留下问题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教育学生认识证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学会运用证据和条件推导结论,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功。丁肇中曾说,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科学要有进展是极少数人把所有人的观念推翻,才能前进。留下问题,不强求统一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在科学辩论中不迷信多数,坚持科学证据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8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裸露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裸露,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裸露,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性行为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公务员之家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参考文献: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9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击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十应十忌”条例,我们常组织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也注意树立我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德育队伍荣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118人次。

2.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新时期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德育的新动态,接收管理的新知识,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德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假期,邀请校领导、校内外的德育专家或先进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今年暑期,还专门举办了“德育工作培训班”,我们请了我市“十佳德育工作者”等作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3.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

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取、优秀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4.加强考核评比

我们根据已制定的《班主任常规工作条例》、《年段长、班主任工作规范条例》、《班主任职责》和《年段长工作职责》要求并考核年段长和班主任的工作,并实行三级负责制,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业绩进行月考评,奖勤罚赖,使德育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我们除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还积极探索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改革,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不少老师注意寻找“切入点”的“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在高三毕业班,我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2.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求各班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甚至以年段为单位集体备课,集体创作,各班又可以因班而异,各创特色,使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本学期拟每班推出一个观摩主题班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以时政教育为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①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开壁时事走廊;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报、收听新闻;③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比赛”,并推出优秀选手参加仓山区预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一个、三等一个的好成绩。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4.以德育内容整体化为原则

认真实施“福州市中小学德育内容整体化纲要”,就必须按德育的总体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按不同年段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出各年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并进行长期追踪。形成我校德育教育整体化安排策划分层次实施的特色。我们努力做到基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要求设定班级“目标”和“十有建设”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常规教育与差生转化工作相结合,班级、年段教育与党团教育相结合。

5.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高一开始,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政教处经常下班检查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等)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严格寄宿区管理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身传言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我校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督导岗和门口执勤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3年内有10位在校生获得省级表彰(其中优干、三好生4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三好生奖1名、“佐滕明雄教育奖”优秀技能奖5名),获得服务员、公关、计算机、厨师、珠算、影视、导游等技能等级证书达2102人次。近三年来有三位毕业生获全国表彰(吴巧凌全国十佳导游、省三八红旗手;董燕青''''97全国旅游行业岗位技术能手;孙砾''''98全国校园歌手三等奖),有97年捡到23万元人民币不动心的省优秀共青团员彭露乐,有98年因救火荣立三等功的海军某部班长张君伟等模范英雄人物。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教委的教育方针,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设施的投入,我校花了大笔经费安装了校园有线电视网,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加大的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很长的德育专栏,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还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拥有绿地、假山、喷水池、古树参天、花草争艳、环境优美,我校是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的学校。这般美丽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学校教学设备专业化、现代化、配套化,达到一流水准。学校拥有2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藏7万多册,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全国各大图书馆图文资料。有语音室2间,多媒体教室、电子计算机室和网络系统、有专门的形体练功厅、烹饪操作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等,形成了完善的专业设备设施,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间地带,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我校根据专业的特点,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江总书记在宣传工作中指出,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鼓舞人。我们认为学生中自己展示的优秀艺术,有更大的自我教育力。为此我们成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舞蹈、合唱、礼仪、演讲、技能、烹饪雕花、餐厅折花、摆台和美工等艺术队。四年多来,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的舞蹈队曾代表中国福建赴澳门参加第六届国际青年舞蹈节的演出,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喝采和澳门总督的称赞。艺术团的孙砾同学(现师大艺术系学生)曾获市电视大赛一等奖,市“双十佳”歌手一等奖,全国电视大赛三等奖。97年在省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舞蹈《海乡情韵》与《圣洁的哈达》分获一、二等奖。98年舞蹈《土风舞》获市首届舞蹈节一等奖。99年男声小组唱和舞蹈获市“百花奖”中的银奖和铜奖。高磊同学(现师大音乐学院学习)获市“十佳歌手”赛一等奖、舞蹈还获省赛三等奖,我校合唱团连续两届(三年一届,96年、99年)参加市中学生合唱节比赛均获一等奖。此外,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迎回归”、“迎千禧”等大型演出或礼仪任务,接待省市乃至中央领导人的慰问演出等均获成功,不少学生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剧剧组的拍摄及电视台组织的活动。学生们的素质经过艺术的熏陶不断提高。

我校结合“班班有歌声”活动开展“红五月”歌咏大赛及“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其间,倾注我校德育处、团委、年段长、班主任和音乐老师的许多心血,他们进行着精心的策划。这使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从普及型向更高层次发展。连续六年来,我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均获优胜奖。与此同期,我们开展了“班班有美展”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今年是第三届,我校连续三届获优胜奖。

健康向上的艺术魄力和感召力是很大的。我校的艺术节安排在年底,连续十年来,在元旦之前我们都组织一场深受师生欢迎的“烟山杯”文艺汇演。这场演出,是在各年段演出基础上筛选出来的,但无论是参赛班级的人数,节目数及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这既丰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让学生得到宣传教育和熏陶感染。

我校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如篮、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篮排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均获前三名。多年来,我校承担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鲜花队及引导员的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并受上级领导的表扬和称赞。我校还经常结合各专业,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地开展各种技能训练、竞赛和表演,如餐厅的折花、摆台、斟酒、客房服务、现场导游等。

为发挥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针对同年龄段和专业的特点,在语文老师及年段长的指导下,学生中办了一个文学社和刊物《芳草地》。我们还为学生提供讲台,让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刊物和自己的讲台,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演讲水平,还能交流思想,抒发情怀。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创业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专生毕业后除少数参加升学之外,大多数面临择业、就业问题。那么,在学习期间进行理想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从完善德育的途径来说,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当然不容忽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等也十分重要,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校除组织学生在联办单位的三个月毕业实习和在教育宾馆的实习外,平时还组织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伊贝思化妆品、卡尔比、绿得饮料的促销,闽候县茉莉花节的导游活动,福州首届民族风情节和罗源招商月的导游活动,第三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的导游接待,省市旅游的促销活动,大型节庆的礼仪服务工作,以及军训、长途拉练等活动。公务员之家

通过这些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把学校灌输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磨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了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抗挫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宾馆实习中,出现了拾金不昧、任劳任怨地微笑服务等的先进典型,在教育宾馆的两期实习中,80多人中有25人被评上“优秀员工”,导游礼仪活动中也涌现出许多吃苦耐劳、优质服务的典型。先后都受到领导和用人单位及主管局的好评和夸奖。

在毕业班我们还请已毕业的在社会工作表现突出、岗位成才的校友回校做创业报告,谈他们自己艰苦创业,努力成才的经验,使学生深受教育,深受感动。

五、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应该社会化,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积极构建校园──社会教育网络。

1.建立“家长学校”,并发挥其功能。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以期提高教育的成效。

2.开展“心理咨询”的试点,我们成立心理咨询站,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教育系毕业的专业教师担任,协助年段长、班主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们设立德育工作的校园网,并且最早地与社会公众网联网,并建立了大型的影像资料库供师生点播,拓宽了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使学生有更美的机会查询德育的信息。

4.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和共建单位的有利条件,推进“三结合”教育的社区化。每年我们都安排学生到省人武学校、省军区教导大队等参加军训,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还利用春秋游机会到德育基地开展参观等活动。前二年的暑期,我们组织了以爱国、爱乡为主题的大型德育活动,今年暑期我们组织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些社区活动,同学们学习了革命优良传统,努力发扬革命的精神,磨炼了坚强的意志,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政治素质。

5.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末进行“假日社区服务”,制定社区服务有关制度和反馈卡,根据社区建设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学习雷锋精神,发挥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体验道德教育的要求。我们常常与仓山区敬老院、盲聋哑学校、交警大队等挂钩,让学生轮流去做好事,开展“献爱心”活动,今年“六一”节全校学生开展为残疾儿童捐款献爱心活动,我们口号是“省下一点零用钱,献上一片热诚心”,共得捐款5979.2元。在“六一”节的前一天分别送往市盲校、聋哑校、仓山区培智学校、台江区孤儿院,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社会的温暖。培养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培养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的思想品格。

教育功能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学科建设;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结构功能主义在学界盛行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在其中后期以独特的分析框架占得统治地位。就比较教育研究而言,结构功能主义是比较教育学科研究领域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初由安德森、福斯特和亚当斯等人将其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后经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等比较教育学家的不断借鉴、运用和发展,打破传统的历史分析主义研究范式,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拓展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因而成为一种主要的分析框架。总体而言,结构功能主义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研究注重分析和探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探索教育系统和其它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研究各国不同的教育制度和其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探索教育如何与社会协调组合与运行。本文通过探讨其视野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及知识论,理清理论基础与比较教育方法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更好地把握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创新之处,进而为丰富研究内容提供有益借鉴。

一、比较教育研究本体论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本体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在学科领域中,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而对于研究对象的界定则涉及该学科的本体论问题。因此,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探讨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则是探讨其存在的前提性、基础性条件。(一)比较教育研究本体的前提性构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该学科的本体可视为比较教育学家对研究内容的基本假设和界定,是为客观分析与理解先进教育经验、促进世界教育进步,作出的关于“各国教育是什么及其存在的基础与前提是什么”问题的具体回答。[1]因此,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本体问题则是探究国别教育发展的前提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和条件。结构功能主义主张整体系统优于各子部分,其各部分又相互联系,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的整体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子部分,又以其有序的组合形式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社会整体。由此可见,其强调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其主要探讨社会的各个系统部分如何有效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来维护社会秩序。放眼比较教育研究中,其注重研究内容指向的是不同国家教育系统的内外关系,采用结构功能的视角对这些关系进行分析和相应的功能判断。正如安德森在《服务于比较教育的社会学》一文中指出:“比较教育是一个难以管理的综合研究领域,它由两组不同而又相关的任务组成。首先,它对世界上许多教育系统的具体特征进行比较,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与关系;第二,比较教育学者试图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影响。”[2]因此,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可被定义为各种不同教育制度的结构、运作、目标、方法、跨文化比较及种种教育制度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强调教育内部系统之间以及教育与社会关系发展的稳定与秩序。与此同时,其注重以现实的教育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关注结合社会现实来评价教育功能的实现。换言之,关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与科技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关联,在互动中对教育功能作出价值判断。广义来讲,结构功能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前提性、基础性及决定性条件则是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差异性及教育系统与整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比较教育研究本体的基本特征。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教育系统与社会制度结构的关系、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与其社会制度的建构与运行两方面被定义为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前提性条件,即本体的存在。注重教育研究的整体性、教育结构与其功能的互动性与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性是比较教育学本体论最为明显的特征。1.整体性。结构功能主义将教育既看作是整体社会的子系统之一,也同样认可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体,认为教育的发展与其自身的整体结构息息相关。安德森将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分为两部分:其一,关注教育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二,重点探索教育系统与整体社会制度的关系。[3]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注重研究教育的社会背景,同时兼顾对教育自身整体的探索。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学而言,教育不论是作为整体社会的子系统,还是有着自身完备操作体系的独立体,其都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不同教育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及教育自身内部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2.互动性。芝加哥大学建立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在成立之初就重点关注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和社会中存在的实际教育问题,如教育公平等问题。诚如鲍曼在《教育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所言:各种教育组织结构以及教育制度,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他们将完成由社会背景所规定的共同职责和任务。如教育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使学校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可见,结构功能主义学者强调的是教育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性,关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相互联系,同时借鉴和移植先进教育经验,促进本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其关注焦点之一。3.实用性。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比较教育本体论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促进各国教育进步与比较教育研究假说框架的建立两个层面。首先,安德森等比较教育学家提出“教育的结构功能说”。[4]这一观点认为教育制度与功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的教育制度产生的社会功能存在差异,就算相同的教育制度被赋予的社会功能也可能千差万别,这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比较教育学者呼吁加强探索各国不同的教育制度与社会的关系,不仅为比较教育研究拓宽研究领域,也有利于比较教育学者探索与把握教育系统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动态互动,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其次,从探索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发也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框架,以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建立比较教育研究基本的假说框架,最终促进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发展。

二、比较教育研究认识论

认识论被定义为人类知识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问题,是对人类认识本身的认识和反思,是关于认识的认识。比较教育的认识论则是普通认识论的一个方面,其属于学科范畴。[5]探究比较教育认识论可明确认识目的、厘清认识对象及探寻认识路径,进而探讨比较教育知识的产生。(一)偏重借鉴改革的认识目的。比较教育的认识之目的大体上可概括为三类,即认识与求知、借鉴与改革以及理解与对话。[6]在结构功能主义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认识目的则是通过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具体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因果知识,探索教育结构变化与社会功能变化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如安德森主张比较教育的目的不是累积大量社会实践,以促使研究人员去发现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异,而是在于更进一步处理教育特征和教育特征与社会结构特点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因此,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的认识目的是探索教育与社会以及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借鉴有益经验改革教育,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二)关注互动关联的认识对象。毋庸置疑,就比较教育教育研究而言,其认识对象必须为两者或两者以上,通常是通过他国与本国差异性教育制度的比较,对认识对象的关系产生认识。当然,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认识对象也是对他国教育的探索,以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但探索教育制度与整体社会的相互关系与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更是其重点认识对象,注重的是教育的整体性研究、教育结构与功能的互动关系及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相互关系的探索。(三)强调综合分析的认识路径。比较教育研究的认识路径大致分为:时空路径、科学路径以及文化路径。[7]结构功能主义学者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以安德森、福斯特与亚当斯为代表,也主张采用社会学理论、观点和方法,揭示支配学校和社会关系的科学规律的文化途径与实证的科学路径作为认识和研究他国教育的过程已成为他们的共同认知。其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则倾向于文化路径与科学路径的结合,通过分析探究教育内部各要素及其与整体社会的相互联系得出认识,它关注社会大背景和自身因素对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也采用科学的研究框架和客观的教育数据对研究基本假设进行验证。在文化路径的层面上,各国的教育与社会制度的互动关联是其民族独特性的表现,不同的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如何进行协调,最终发挥何种功能,都是站在文化独特性的角度上去理解与把握教育发展,探索教育自身因素及其与整体社会的关系,这已不是停留在对他国教育现象的描述,而是从各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角度出发,发掘其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建立比较教育研究假说,并进行科学验证的过程;在科学路径的层面上,在探索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及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诺亚、埃克斯坦和贝雷迪等教育学家通过建构分析模型,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探索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是通过文化路径与科学路径的结合来认识他国教育。此种认识路径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注重研究教育因素的因果关系,强调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以此发现教育要素变量之间的深层因果关系,从而提供改革的方法;其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教育不仅关注教育自身系统变量及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更关注教育与社会间关系的探索,不同的要素组合能说明不同教育制度如何与不同社会结构相适应并产生相应的运行。

三、比较教育研究知识观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产生的比较教育知识诠释为发现教育内部要素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知识价值观和知识获得观两方面。(一)知识价值观。价值被定义为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果关系。对于知识价值的判定一般有两个维度:一是社会与个人,即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体现,明确是以社会发展价值还是以个人发展价值为主导;二是目的与手段,即知识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解答知识的产生是为其理论本身还是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7]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将知识定义为教育要素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因果关系、关注教育如何发展及如何与社会制度协调实现其功能,它认为知识具有简约功能、迁移功能及生成功能。因此,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主张的知识的价值主要包括重点求知、借鉴及理解三个方面。首先,从社会与个人的维度来说,在其理论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是将社会发展价值摆在首位,研究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以期发现和把握不同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促进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其次,从目的与手段的维度来说,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既注重新知识的产生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强调理论知识的实践性,为实现促进教育的目的来判断新知识的价值。总体而言,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知识观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结合,评判新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兼顾新知识本身的理论价值和对各国或者本国教育的有益程度。(二)知识获得观。一般来说,知识的获得指的是习得经验的过程,主要涉及经验获得的过程、标准与途径。在获得过程的层面上,比较教育研究非常强调教育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主张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如出一辙,它们与功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认为教育要素中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等级关系与经理与职工之间的社会等级关系具有一致性。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就如同社会发展,是由于各个子部分社会功能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所以,比较教育知识的获得应参考教育要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课程设置、学科内容等要素与社会制度的协调,进而通过比较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组合模式,寻求教育的发展;在获得标准的层面上,知识获得标准不仅只以获得简单的记忆、复述等简单操作为判定,而是理论基础的实践应用。在此获得标准下,比较教育研究产生的新知识注重实用性,教育被定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为自身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在获得途径的层面上,强调分析教育要素以及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结构功能主义则是通过人文途径与科学途径的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促进比较教育研究新知识的产生。

四、总结与反思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产生的新知识注重对客观教育现象的描述与教育数据的应用,从而发现教育因素变量之间的实质因果关系。在其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扩充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注重比较教育进行跨学科研究。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分析主义一直占据学术界的主导地位,其后,结构功能主义开始逐渐被接受,并占据一席之地。至此,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学者提出历史分析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并不能准确解释教育与外在因素的因果联系,比较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国外教育现象的简单描述阶段,其研究不只是就他者教育而研究他者教育,其实质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综合学科,它需要进行跨学科性质的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安德森首次将跨学科性质研究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强调了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价值,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作出重大贡献;其次,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与方法框架。贝雷迪是较早试图对比较教育学科加以科学界定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比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有关学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理论建设,因此必须对各种涉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予以高度关注。同时,贝雷迪创新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并将研究程序规范化为叙述、解释、并列和比较四个步骤。而后经诺亚和埃克斯的发展,倡导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应用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即参考可检验、可量化、客观的实际数据进行研究假设的有利论据。毋庸置疑,这是为当时只采用历史分析法的定性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提供了全新研究假设的框架。事实上,除了为比较教育研究做出历史贡献之外,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依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其不重视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如比较教育方法论自身体系的建构和发展。由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倾向是维持稳定和秩序,不侧重突破性的发展与变革,在其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当前国际一体化的形式理念背道而驰,前者倾向于坚持旧有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基本假设框架与模式,从而习惯于采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可能性,会忽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更新;其次,导致比较教育研究认识对象相对片面化。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过度重视学校教育对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产生的效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忽视真正的教育过程。[4]结构功能视野下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注重整体性研究,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性研究对象,进而探索与社会的关系或是教育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而具体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则易被忽视。

参考文献:

[1]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1-6.

[2]王艳琴.C.阿诺德•安德森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3]杨丽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从帕森斯、安德森到卢曼、施瑞尔[J].外国教育研究,2009(12):27-32.

[4]王景.比较教育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J].现代教育科学,2006(12):114-115.

[5]王涛,陈时见.比较教育认识论的内涵与构成要素[J].比较教育研究,2014(4):001-006.

[6]王涛.比较教育认识论[D].成都:西南大学,2014.